音乐教育的价值研讨

2024-08-16

音乐教育的价值研讨(精选10篇)

音乐教育的价值研讨 篇1

当下的中国文化呈现出多样化格局,美术创作更是各种风格样式层出不穷。但是,目前的中国美术界也存在着价值取向混乱、艺术家社会责任感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位艺术工作者思考。

2007年12月21日,美术观察杂志社和四川大学、中国文化报社在成都联合主办了“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责任”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张苏主持。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黄宗贤、党委书记林红以及中国文化报总编辑卜健分别致辞。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报、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和美术观察杂志社的近二十位专家、学者就“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观察与分析,展开了精彩的的讨论。

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存在着价值取向的混乱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问题。这一问题的根源何在?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陈醉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受殖民文化、后殖民文化心理的影响以及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强势文化的渗透与挤压下,中国当代艺术忽视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并表现出明显的对外来强势文化的追风,从而导致主流艺术的淡化和民族文化意识的淡薄。

《美术观察》杂志主编吕品田指出,出于对“艺术自由”的曲解和滥用,一些走极端的艺术家忽视甚至无视艺术的社会责任和公民的道德操守,把“艺术”作为特立独行、胡作非为的名义,将艺术沦为龌龊的精神垃圾。他指出,热衷琐屑细节的“自然主义”的流行,刻意标新立异、张扬自我的“商标化”和“反技术化”,置产品功能内涵于不顾而只重表面形式的“风格化”设计,以及一种以“多元化”为推崇而实际表现出“去中心”、“去文化”、“去中国”强烈排他性的艺术批评,都是当代艺术创作领域所存在的问题。他还提醒,要重视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价值导向问题,警惕西方世界通过市场手段扶植并推行体现其意识形态和利益诉求的“特别化”的“中国当代艺术”。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黄宗贤由当代艺术的庸俗化、审美和精神价值追求的沦落状况,分析了当代艺术批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丧失的原因,表达了对社会文化转型与消费文化双重挤压下中国艺术价值取向混乱及其社会责任感缺席的忧虑。他认为,当今艺术的尊严正在被消解,当代艺术虽然打着“大众”的旗号,可是大众并没有掌握话语权。一些“精英艺术家”借用现代传媒手段,以满足大众感官愉悦要求为直接目的,制造了庸俗化的文化商品。当今文艺消费的格局也消解了艺术固有的尊严。

近期,电影《色戒》的公映,在社会上引发了价值取向问题的讨论。中国文化报新闻部主任徐涟由此展开话题。她在发言中强调,艺术的演进经历了从娱神到娱人的社会功能的转变,价值取向因而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她认为,尤其在人的欲望压过一切的消费社会时代,对“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责任”这样一个话题有重新思考的必要。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林木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国价值不够。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应该是中国价值而非西方价值;我们现在所言的“国际”并不是真正的国际,而是美国或欧洲。这样一种虚幻的印象导致中国当代艺术家对于中国经验的漠视,甚至以自己的中国身份为耻。对西方的膜拜表明其中国艺术的价值丢失。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这种价值观不仅与他们对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文化战略的认识不足有关,也与当下艺术市场的混乱状况有关。这也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丧失社会责任感的原因所在。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唐允明以画家的身份谈到中国当代油画对中国人自身生活环境和认知习惯的漠视。他指出,中国当代“油画家”纷纷“北上”并“一夜之间转向‘当代’”的现实也让人产生了深切的忧虑。唐允明同时批评了当代中国画模仿追风的恶习和国画创作中严重的保守化、程式化、千人一面的状况,以及当代国画家学习传统却不得要领而产生的“表现自然但很不自然”的状况,这都与对视知觉规律研究的不足有关。唐允明认为,中国画坛上述的非正常状况,是艺术家回避传统美学内涵、价值体系的结果,也是对生活、自然缺乏热情和真情的结果,更是社会道德责任感丧失的结果。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吴永强以“中国当代艺术在功利中沉沦”为题发言,批评了在利益驱动之下中国当代一些艺术家对道义、良知和应有的社会责任的背弃。吴永强批判了泛滥的“政治波普”和“泼皮艺术”,并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应该是中国人当下生存经验的表现。但是,当下的实际状况却是中国当代艺术已经蜕变为一种商品标签和营销手段,成为扰乱大众视线的哗众取宠的符号。当代艺术的“价值”就在于牟利,所谓的“与世界接轨”不过是“和老外的金钱接轨”,而所谓的“纯化语言”的努力也不过成为以西方艺术语言替换中国文化符号的借口。于是,充斥于中国当代艺术和艺术家心中的不是对当下中国人生存经验的关注,而是成名或暴富的欲望。

《美术观察》杂志副主编赵权利、学术推广部主任谷泉一致认为当下艺术市场的崛起使得艺术家、批评家形成对市场的极大热情和依赖性,从而忽略对艺术自身的关注。中国当代艺术不正常的发展历程和混乱的价值体系都表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沉沦和社会责任感的丧失。赵权利从中国当代艺术之“当代”性质出发,突出强调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国立场。他认为,二十多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混乱状况系源于当代中国艺术家、批评家价值取向上的混乱、摇摆不定和信仰的迷失。作为一名艺术市场的观察者,谷泉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在经济、政治上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甚至可以说对经济效益的巨大热情使得中国人忽略了文化建设,以致给西方特别是当代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以可乘之机。他指出,在艺术市场中最大受益者不是艺术家和艺术市场的中介机构,而是幕后的操盘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政治势力。中国当代艺术价值体系的混乱和艺术家社会责任感的丧失源干艺术家缺乏对艺术的诚挚情感,因此,他们既缺乏对中华文化传统的深入研习,同时又对西方文化一知半解。

对于如何解决价值取向混乱、艺术家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专家们各有独到的见解,但也有基本一致的原则和立场,即中国当代艺术家应该坚持中国立场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中国当代艺术应该是对当代中国人的中国经验的视觉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应该是源于中国传统但又有别于传统的当代样式;中国当代艺术家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学习西方艺术的优秀成果,但又要具有坚定的民族立场。

针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艺术创作领域高度“自由”和“多元”的格局,吕品田重申了艺术作为人生关怀之文化调节机制的社会学意义,强调了艺术家对应于艺术自由所应具有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他认为,艺术的自由,从来蕴涵着深刻的人文意义,也承担着高尚的社会责任;艺术家应该以丰富而坚定的知识学养、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创造精神和艺术理想从事艺术创作,以浩然正气和阳刚情志营造中国当代艺术的正大气象。

黄宗贤认为,中国当代艺术有明显的特征,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它出现了一系列转变,至今呈现出多元结构并存的状况。此间,有些艺术家由批判反思社会现实转向注重自我心灵体验的表达,由注重普遍意义的人性关怀转向个体生存状态的呈现,由崇尚宏大叙事结构转为对瞬间存在状态的关注,由乡土视野转到都市景象,由整体性的写实风貌转向多元的符号铺排。黄宗贤在肯定了上述现象合理性的同时也指出,中国当代艺术家应该超越物欲等现实欲望,中国艺术的现代形式不能忽略对传统的继承——中国当代艺术应该是既不同于西方又有别于传统的。

陈醉认为,当代艺术家的社会责任要求艺术家有意识地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发扬优秀传统。他以印度当代艺术的殖民倾向为反例,说明我们在学习外来文化的精髓时,要坚持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中国文化的发展,要求当代年轻艺术家学习中国传统,也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最后他强调,艺术家对待艺术不仅要有一颗真诚、执着的心,而且要具有清醒的头脑——“学艺之道,执迷有悟”。

卜健强调文化艺术的主体性——地域性和民族性。他指出,文化若是丧失了主体性,则会带来可怕的后果。卜健举例说,三星堆文化有其独特性,它与周边文化也有某些相似性,曾有学者试图找到三星堆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必然联系,却以失败告终。这一例子足以说明文化的地域性和相对独立性。卜健认为,即使两种文化有着一些相似特征,它们也未必有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卜健反驳了西方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典范意义”,强调中国人应具备文化主体意识。他还以中国传统音乐在国外演出时组织华人观众的尴尬处境为例,说明了艺术“民族性”的不可超越性。卜健最后强调,对中国当代艺术我们需要更多的冷静思考。

林木旗帜鲜明地提出当代中国艺术的中国价值问题。他指出,中西文化艺术属于不同的体系,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标准应该是中国人自己制定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应立足中国立场,依于中国经验,运用中国人特有的关照和表现方式进行艺术创作;中国当代艺术应该是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折射和中国艺术传统的当代呈现,其社会价值、审美价值都应该是中国的;中国艺术家要积极从西方优秀文化艺术成果中汲取营养但必须坚持中国立场。但他也指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应该是情感、精神、个性与社会责任感的有机结合,而机械地强调艺术的社会责任则容易陷入概念化、公式化的误区。

《美术观察》杂志副主编李一赋予“民族特色,中国气派”这一老话题以新的内涵。在发言中,他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指出中国对西方学习已经够多了,在向西方学习三十年之后,到了重提和强调民族特色的时候了。李一强调“人品与艺品”的当代价值和意义,指出当代中国艺术家社会责任感丧失的事实和当代中国艺术家全面提高自身修养与道德责任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卢丁从日本上世纪60到90年代的学生运动中对美国势力的抵制为例展开话题。他说,日本当代的艺术大师都离不开日本文化传统。而当今中国的境遇同上世纪的日本有相似性。日本的例子对中国当今的艺术家有参考价值。在当今经济、文化都受外来势力影响的情况下,中国的艺术家更应该深入学习自己民族的传统。陈小林以设计师的身份谈到环境艺术对社会和人的价值取向的巨大影响作用,进而谈到作为一位设计师应该秉承的价值取向和应该持有的社会责任感。

宋合意从传媒人的角度谈艺术价值取向的问题,认为艺术的价值取向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中强调的“文以载道”、“文如其人”,就是要求艺术家在创作时要有所取舍。在对待艺术的价值取向的问题上,艺术家和媒体都要明确自己的引导责任。他另外还谈及当今世界的竞争。他指出,当今世界除了有政治、经济方面的竞争外,文化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一背景下,若想增强我们的文化竞争力,则需要媒体和艺术家共同努力。媒体应当积极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以推动艺术创作并影响社会。

杨寒梅和程丛林教授则为“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提供了一种实践性的尝试。在当下社会的全面转型时期,他们的“重温现实主义”课题集中在农民问题上——农民的生存问题、农民与当今社会的关系、农民的话语体系。这两位教师在会议上阐述了该课题的概况。主持人黄宗贤认为,在这个世俗欲望膨胀的时代提出这个问题是很有勇气的,这体现了艺术家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研讨会期间,林木、李一、吕品田、黄宗贤对每位代表的发言都作了精彩而恰当的点评。最后,由李一对此次研讨会作了全面总结,他认为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会对学术界和美术界就当代艺术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责任问题的探讨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音乐教育的价值研讨 篇2

“全球化与价值冲突”学术研讨会综述

前不久,由《哲学研究》编辑部、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南京大学哲学系、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共同主办了“全球化与价值冲突”学术研讨会,会议着重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作 者:宋剑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系刊 名: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PLA NAN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年,卷(期):16(2)分类号:B018关键词:

万博汇举办商业价值研讨会 篇3

本次研讨会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项目商业管理公司中实强的代表向大家展示了万博汇的基本情况和规划定位,据介绍,万博汇商业中心位于西客站南广场,坐拥北京西站、莲花池长途客运站、六里桥交通枢纽三大核心交通设施,日峰客流量50万人/天,年接待旅客8000万人以上,直接覆盖人群1.8亿人次。项目总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3000平方米,针对京城大型特色商业匮乏的特点,万博汇定位为两大核心业态:乐器广场和民族风情街。其中乐器广场是中国乃至全亚洲最大的乐器产品汇集地和服务中心,打造集古今中外各类音乐器材、舞台灯光、音响设备器材、艺术交流为一体的中国乐器之都,为专业音乐人及爱好者提供一站式的产业服务,成为永不落幕的乐器博览会;民族风情街是中国最大的民族特色产品、地方名优产品、旅游用品展示街,也是北京最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商业街,它作为文化主题商业的代表,必将形成区域文化旅游强劲消费区。

Gibson推出具真实手感键盘的电钢琴

世界著名乐器公司Gibson 钢琴集团在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第一天就宣布推出具有真实手感键盘的Baldwin(鲍德温)电钢琴,由此解决了困扰世界电钢界20多年的困扰。电钢由此有望突破传统理念,全面进入主流钢琴业界。

对此,Gibson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周文华先生兴奋地表示:“Gibson钢琴集团于第一时间在中国推出革命性的、具有专利技术、具有真实手感键盘的Baldwin电钢琴,充分证明我们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并希望通过此产品能够让更多的钢琴爱好者能够享受弹奏钢琴享受音乐的无限艺术魅力。我们非常看好这样的专利产品在中国的市场潜力,而且Gibson钢琴集团将在未来大力推广这一革命性产品。”

Baldwin电钢琴设计专家介绍,Baldwin电钢的木质键盘是有“断连感”的,并且,此键盘的高科技光电监测系统也在电子技术方面大大超过了一般其他产品的导电橡胶系列,由光电系统直接监测键盘的下键深度和速度,来完成无极、多点监测的功能,使弹奏者手指触感的变化得到更细腻的传达,这样的电钢键盘,才是所有钢琴演奏者的福音。尤其是对于初学钢琴的儿童来说,弹奏该系列电钢琴也不再会影响到其将来的发展,可以非常容易地转到更专业的传统钢琴演奏上去。

美得理電子连样机都被观众买走

美得理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参加了10月17-20日的上海国际乐器展会。会上,美得理展出了公司旗下MEDELI系列电子琴、数码钢琴、MUZA系列电子鼓、电子鼓音箱、吉它效果器,以及刚刚推出的简谱软件。

展会上,MUZA系列电子鼓和吉它效果器因其良好的性价比,受到参观者的格外欢迎,展会刚进行到第二天,公司参展的十多套鼓已全部让观众预定完毕。

音乐教育的价值研讨 篇4

关键词:团队列名法,课堂研讨,问题意识,教学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就干部教育院校的教学而言, 传统的、固化的、满堂灌式的讲授式教学, 已经无法更好地满足学员对问题意识建构、创新思维激发、执政能力提升、决策方案探讨等行动式学习、对话式学习、参与式学习之需要。作为行动学习法的一种, 团队列名法是一种结构化的现代研讨方式与决策方法, 它采用环形闭合式小组讨论的方式, 让所有小组成员在规定时间内独立思考并记录自己的观点, 然后按照预设程序最大限度地广泛收集意见, 直至穷尽所有成员的观点, 防止由少数人控制讨论问题的进程, 并以民主票决的方式实现问题聚焦, 最终形成决策意见。研讨式教学, 意指教学过程中注重学员自主研究、自主讨论、观点碰撞、寻求意见最大公约数的一种教学方法。而团队列名法研讨式教学, 是把团队列名法这种结构化研讨方式融入研讨课堂, 并借用多种教学手段与分组讨论方法, 激发学员的问题意识, 以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

行动学习法是英国管理学家雷吉·雷文斯最先提出的, 是一种集知识学习、经验分享、问题创造和实践行动四位一体的培训方法, 是一种在各类教学实践中颇受欢迎的培训方式方法。行动学习法培训是以行动来实践学习, 即达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知行合一的培训效果。行动学习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程式来表示, 即L=P+Q, 其中L代表行动学习法中的学习, P是指了解、掌握相关专业知识, Q是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后两者的有机结合则能够实现或达到行动学习法的学习目标, 收获良好的培训效果,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为进一步丰富干部培训院校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深化干部教育教学改革, 激发学员的问题意识, 实现“双突出、双调动、双提升”, 即突出学员的主体性, 突出教师的主导性, 充分调动学员参与研讨的积极性, 调动教师融入研讨的主动性, 由此进一步提升课堂研讨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 提升教学向决策咨询转化的可能性。因此, 在干部院校及其相关培训机构中加强团队列名法研讨式教学、推广行动学习法势在必行。

二、团队列名法研讨式教学的流程

1. 提出研讨命题

研讨命题一般是学员普遍关注、较为困惑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命题来源于社会现实, 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具有深度探讨的价值, 研讨的最终成果又往往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学员工作或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 让学员产生对研讨课的心理期待。与此同时, 研讨命题能够激起学员的问题意识, 让学员带着问题思考研讨命题, 从而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员参与研讨的兴趣, 激发学员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研讨题目一般是在课前若干天就告知学员, 创设问题情境, 在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杰罗姆·布鲁纳 (Jerome Seymour Bruner) 看来:“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 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 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 (1) 促使学员质疑问难、探索求解, 以做好资料查询、理论构思、方案初步建构等准备工作。

2. 破题

研讨命题提出后, 进入团队列名法研讨式教学首个环节的是破题, 也就是围绕所设定的研讨题目进行相关理论的梳理、阐释, 让学员把握基本的理论工具, 提升学员对研讨问题的认知层次与认知深度。

3. 教师团队的分工与学员分组

团队列名法研讨课一般由四位教师参加, 其中一位为主讲老师, 负责研讨题目相关理论的阐释, 设计研讨流程, 并作为催化师主持各个环节的研讨。其余三位教师负责主持分组讨论 (主讲教师亦负责组织一个小组的讨论) , 组织协调研讨事务, 并负责解释或处理研讨过程中遇到的其他问题。根据学员人数 (以40-60人为例) , 一般分设4个小组, 由分组负责老师组织推选并确定每个小组的组长、发言人和记录人。

4. 宣布研讨规则

研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小组研讨, 第二阶段为班级讨论。

第一阶段, 包含两个环节:一是针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并对问题进行聚焦;二是就焦点问题进行再研讨, 提出可行性对策, 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研讨规则的说明:

(1) 分组讨论发言时, 避免受到外部信息的干扰, 个人独立地自由地表达观点。

(2) 一人一条, 依次发言, 只讲条目, 简洁明了, 一句话, 不展开。

(3) 记录人负责把每个人的意见按照条目顺序写在白纸或白板上。

(4) 循环进行, 意见不重复, 相互不评论。

(5) 穷尽观点看法。讨论者没有新的意见可以轮空, 直至意见全部发表。

(6) 澄清问题。对每条意见进行民主讨论, 提出人澄清含义, 如有不清楚的可以提问, 请提出意见的学员进一步解释并说明含义。合并重复意见, 补充新意见。

(7) 对讨论意见进行投票。每个人独立判断, 按自己认定的重要程度对所有意见进行排序、计分, 限选最重要的三条意见, 分别记3分、2分和1分。

(8) 小组意见聚焦。把每条意见的分数相加, 统计得分, 分值越高, 表明该问题在学员群体中所受的关注度越高, 由此实现对小组意见的聚焦, 形成小组意见。

(9) 集体决策意见。循环进行上述程序, 针对聚焦的问题进行再讨论, 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决策建议, 再以民主票决的方式进行聚焦, 分值最高的若干条意见建议即为集体决策意见。

5. 研讨的实施

团队列名法研讨的实施环节大体包括三个阶段:

首先进行小组研讨, 对问题进行聚焦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之后, 小组讨论结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应全程在场, 防止讨论偏离研讨主题, 保证研讨按照既定的游戏规则进行, 不争论观点, 没有对错评价, 不打断、不干扰常态的研讨进程。这一研讨流程, 强调主持人 (教师) 必须坚持“一控、一多、五不”, 即:小组主持人应合理掌控研讨时间, 多鼓励, 不提示、不点评、不批评、不展开、不重复。

其次, 由小组发言人向班级报告小组研讨的整体情况, 对聚焦的问题作以澄清, 对小组决策方案的形成进行解释说明, 并尽可能全面地对小组研讨作以客观评价, 指明本小组在查找问题、提出决策意见方面的优点、缺陷或不足。

再者, 针对各组研讨意见进行班级研讨, 可以选择两种研讨方式来进行。一是可以按照团队列名的形式就各组讨论结果进行深度讨论, 研讨程序、方式如前, 不过是以小组共同讨论所达成的共识进行团队列名, 四个小组循环提出意见, 问题聚焦, 最终形成班级的总的决策意见;二是可以选择某一组的研讨意见作为讨论对象, 选择时可采取民主票决的方式, 研讨则采用头脑风暴法———四副眼镜法来进行, 每个小组分别选择一副眼镜, 即万花镜 (持肯定观点) 、墨镜 (持否定观点) 、望远镜 (宏观视角, 领导、全局、战略高度) 和放大镜 (微观视角, 下级、基层、执行层面) , 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工具来立体地全方位地观照、分析、透视同一个研讨对象。基于四种立场, 从四个维度进行观照, 分别由小组发言人汇报本组研讨的情况, 分别阐述本组立场, 也就是带上眼镜之后所思所感所悟, 并提出支持本组观点的若干理由。眼镜已经代表立场, 只要自圆其说、阐明理由即可。

此外, 班级研讨环节可以设计预留10-20分钟的时间, 让学员自由发言, 激发学员发表意见的积极性, 思想碰撞, 产生火花, 加深认识。

通过团队列名法研讨式教学各个环节的实施, 可以实现四个方面的研讨式教学目标: (1) 让学员人人都参与, 充分收集各种意见; (2) 充分体现民主、平等与相互尊重; (3) 找出问题、找准问题、聚焦问题, 集思广益, 集体决策, 形成有建设性的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好方案; (4) 在研讨中相互启发, 民主、开放、共赢, 由此进一步改进思维方式, 改进工作方式, 改进决策方式, 慎重决策、程序决策、民主决策、集体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

6. 教师点评

(1) 对学员研讨的情况作以简要评述, 归纳总结学员观点。

(2) 亮明观点, 指出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3) 团队列名法教学的实施者———教师团队应进一步加强对所研讨问题的全面研究, 加深对该问题的认识与把握。

(4) 教师团队应加强协调, 合理分工, 密切合作。

(5) 教师应加强对学员的引导, 更好地驾驭研讨课堂, 激发学员的问题意识和研讨热情, 深化对所研讨问题的认识, 为形成有价值的政府咨询决策建议做准备。

当然,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 必须充分考量研讨的各个环节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创新性。主讲教师要在点评环节上多下功夫, 务必要做到画龙点睛, 实现理论提升, 让学员感到有所启发、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从而增强团队列名法研讨式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三、推行团队列名法研讨式教学的实践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 如何把教师作为引导者和以学员为主体的思想落实到实践层面, 其最好的途径就是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 (2) 一个研讨题目有没有问题意识, 决定着它是否具有研讨的价值。没有问题意识的题目, 既没有研讨的必要, 也没有研讨的可能, 更是无法吸引学员融入到讨论中来开展有效的研讨。真正意义上的研讨式教学, 是让学员在自主研究中去分析研究讨论, 从而自己去解释、验证、探索有关问题, 最终得出令自己和他人信服的结论, 这一过程必定会使学员的创新意识得以强化、创新热情得以迸发、创新潜能得以挖掘。 (3) 客观地说, 人作为具有丰富意识的集合体, 从每个人所掌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来讲, 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认识领域都是有限度的, 知识的诸多盲点客观存在。而学习特别是对话式学习, 是补充知识解决某些认知盲点的有效路径。在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看来:一个人能够对某个问题有认所知的惟一办法, 是倾听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不同意见, 了解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人是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的。密尔还有一个重要观点, 就是由于人类难免犯错, 自由讨论才是最有可能发现新真理的途径, 而对任何探究的封杀和排斥, 都会对人类造成损失, 因而都是不明智的。学习与对话相结合, 在对话中学习, 在学习中对话, 在对话中发现问题, 在问题意识激发与碰撞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 展现出研讨的自主性、体验性、创设性、创新性、开放性、实践性等, 这无疑是研讨式教学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从教学实效的角度来看, 团队列名法研讨式教学方式的推广, 对学员、对教师、对干部教育院校的教学改革已经产生或者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1. 就学员层面而言, 团队列名法研讨式教学至少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实践价值:其一, 团队列名法研讨将带来思维方式的变革, 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师及学员的心智模式, 如开放、民主、科学、严谨、集约、理性等, 有助于激发学员的问题意识, 为之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 以进一步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其二, 团队列名法研讨对于学员 (领导干部) 工作作风、工作方式的转变 (如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走群众路线等) 和执政能力提升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有助于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其三, 团队列名法课堂研讨营造了一种新颖、宽松、人性化的培训环境, 有助于调动学员参与研讨的积极性, 使学员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 活跃课堂气氛。

2. 就教师层面而言, 团队列名法教学的实践价值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 团队列名法研讨有利于教师深度把握学员 (领导干部) 的心理、兴趣点及其培训需求, 并在其他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的自我调适, 以适应多元化培训需求;其二, 团队列名法研讨对于培养党校教师的团队协作意识, 更新教学理念与方法, 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 就推动干部教育院校教学改革方面, 团队列名法研讨式教学为以传统的教学样式为主要取向的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为学员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 丰富了教学的形式, 拓展了教学资源, 把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的单一式讲授教学模式, 转变为教师、学员双主体的知识共享的复合型教学交流模式, 充分体现“以学员为本”的教学旨归, 践行“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实现了“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有机结合。这一教学方式的推行, 有助于优化干部院校的教学布局, 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样式, 整合教学资源, 改善教学生态, 从而进一步深化干部教育院校的教学改革。

注释

11 王映学、章晓璇.知识分类与教学设计[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8:267.

22 刘伟.研讨式教学模式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10) .

幼儿教育在教育运用的研讨论文 篇5

一、德育教育的真善

幼儿的心灵是纯净的,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里每天接受的都是一些不良的刺激,如果能够杜绝这些坏的信息,让孩子生活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幼儿的心灵就会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孩子们在不断的快乐中,体验自立、自信、创造和成功的欢乐,并将这种愉悦转变成自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促进了优良品质的形成。如《食堂阿姨真辛苦》和《能干的理发师》。在轻松活泼的活动中,让幼儿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由于都是身边的事情,是孩子看到和听到的,因此理解起来难度不大。使幼儿体验到付出爱的快乐情绪。孩子们在不断的快乐中,体验自立、自信、创造和成功的欢乐,并将这种愉悦转变成自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促进了优良品质的形成。四、教师应该起到表率的作用幼儿教师是一个人成长的启蒙老师,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对幼儿起表率作用。教师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掌握一定的道德教育的规律和幼儿年龄特点。师德与师爱都很重要。教师的身教应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身教,幼师德育教育工作对幼儿的品德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定要认真、扎实的进行下去。幼儿教师这种工作的特殊性,决定幼儿教师的权利比其他任何教育阶段老师的权利与责任都大,教师的作风对学生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教学作风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加强幼儿教师师德建设。创设各种德育环境,通过一点一滴的身教言传,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情感和良好的道德萌芽,给孩子爱的熏陶,养成好的德育行为。

二、家园联系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

家园配合,使家长在思想上与老师高度统一,作为老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思想沟通,这样就能使双方加强了解,互相配合互相合作。美的环境是幼儿心理审美倾向的模板,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校园环境,也包括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幼儿期是孩子品德形成的最佳时期,让幼儿在幼小的心灵里结出“善果”来,那就要求我们教师、家长、社会要尊重幼儿生长规律,承担起幼儿德育工作。教育的最好方式是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方式非常有效。幼儿时期的家庭德育是人类道德教育的启蒙阶段,身心健康发展是一个人做好其他事情的前提和保障。家庭在幼儿生活和成长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是优质、高效地进行幼儿家庭德育的必备前提。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将幼儿德育放在幼儿教育的首要位置。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需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家长与幼儿之间有着密切的情感依恋,因此,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各方面都要加强对幼儿思想品德的教育,保护幼儿健康成长。常言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教育的显著特征,就是潜移默化的熏陶。家庭德育是一种渗透式教育,父母应从家庭实际出发通过与孩子的密切接触,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家长和教师必需行为正确做幼儿的榜样。家长和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要求幼儿做到的事,自己要先做到,让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幼儿珍惜时间的观念,培养组织性、纪律性,使幼儿从小养成自觉地、规范的日常行为。对幼儿的某些不良行为要适量应用一些劝诫的手段,及时予以纠正,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创造一个文明健康的环境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独立人格。

三、结束语

音乐教育的价值研讨 篇6

关键词:中国牧区人类学;草原生态;人文价值;研讨会综述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1-0128-06

2011年12月2日至4日,由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中南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联合举办的“草原生态与人文价值:中国牧区人类学研究三十年”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中山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石河子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四川民族研究所、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社会科学院、琼州学院等大学和研究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和师生参加会议。与会专家围绕“中国牧区人类学研究:理论与经验”“草原生态与社会、文化”“草原生态与牧区经济发展”等论题从不同学科视角展开了热烈、深入的研讨;与此同时,年轻学者也围绕会议主题借“青年研究生论坛”这一平台展开广泛深入的学术对话。

开幕式上,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中南民族大学许宪隆教授、石河子大学刘贡南教授分别做了简短的致辞,会议由中山大学麻国庆教授主持。

一、中国牧区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草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核心成果之一,是当代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草原社会与文化的研究历来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尤其是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我国草原生态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3,这个区域内居住着43个少数民族,历史上由19个民族以牧业为主要生计方式,这些民族创造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在草原这一特定的生态环境,各个民族发展出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一整套文化体系与环境知识。这些草原民族的生态知识与人文价值对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多元文化有机共生,各民族和谐相处都有特殊价值和重要意义。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类学研究恢复以来,已有许多研究草原生态与文化的成果面世,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中国草原地区正经历剧烈的变化,生态环境如何保护,社会问题如何解决,以及草原文明向何处去,这些问题都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为了推动相关领域的讨论与交流,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复办30周年学术讨论会期间,中南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和石河子大学联合举办“草原生态与人文价值:中国牧区人类学研究三十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旨在对30年来中国人类学牧区研究进行总结,讨论国内外相关研究形成的学术认识,推动中国牧区人类学的深入研究。

二、中国牧区人类学研究:理论与经验

新疆师范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的崔延虎教授做了题为“牧区人类学研究的简略回顾与思考”的演讲,他在研习所获资料的基础上,简略描述了国内近30年来牧区人类学研究的状况后指出,由于中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草原地区之一,历史上从事游牧的族群和人群众多,在20世纪后半叶,虽然由于复杂的原因,中国游牧整体上处于衰退过程,但是仍有数百万游牧民存在,游牧人类学研究在过去30年间一直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产生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作品;他同时也指出,在过去30年间,由于牧区生态环境、社会和文化发生的急剧变迁,从人类学视角研究游牧和牧区社会的成果,大部分属于应用人类学的范畴,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如何从人类学的学术视角出发,通过田野调查,发现问题和提出如何应对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点与中国人类学20世纪80年代重建以来占有主导地位的学术指向有着惊人的一致。藉此,他指出过去30年中国人类学牧区研究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学术指向:第一,对中国游牧社会和文化的描述和解释;第二,对中国牧区社会、生态环境和文化状态的人类学认识和分析;第三,对中国牧区社会、生态环境、牧民生计系统和文化诸方面现实问题的应用人类学研究和对策贡献。上述三个学术指向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与其他两个指向相比,对中国游牧社会和文化的人类学本体描述和解释,显得相对薄弱。最为明显的是目前还没有产生类似西方人类学家写就的游牧社会和文化的标志性民族志作品,这与中国境内历史悠远绵长的游牧传统和数千年以来存在着众多的游牧群体的现实不相适应。由此提出今后中国牧区人类学研究的几个重点,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肯定。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许宪隆教授做了题为“共生互补:农牧空间与关系的再研究”的演讲,他认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对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缺一不可。不同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磨合中产生了适应不同自然环境,且自成体系的文化。我国自古以来以长城为界形成了以种植业为基础的农耕文化和以畜草为基础的游牧文化。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农牧业基本是并存的,但这两种不同经济和文化类型体系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拉锯”关系。农业和牧业生存空间的大小会随着占统治地位的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而发生变化。但无论怎样,在经济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农牧业是相互依存的。但近30年来,牧区除了受到农业的冲击外,以大型机械为代表的现代工业也开始向牧区深处延伸。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种资本力量也开始在牧区扩散,如很多企业从传统的实业加工生产开始转向对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投资。对于牧区出现的这些新问题,他运用“共生互补”的理念来重新构建良性的牧业与农业、工业关系,以保持牧区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麻国庆教授的发言题目是“草原生态与人文价值的当代思考”,他是在田野调查与文献整理的基础上,针对内蒙古不同区域草原生态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来讨论人文因素与草原生态之间的有机联系。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汉族移民大规模进入草原,带来了“农随人进”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向牧业的渗透,导致了区域性草原生计模式的转型,成为后来草原生态失衡的历史人文因素。1950年之后的政策导向,特别是大农业思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草原生态的变迁。而上述变迁说到底主要体现在农牧矛盾这一传统的问题焦点上。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工矿业资本向草原的延伸,从本质上改变了草原的生态和人文格局,对草原生态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面对不断变化的草原生态,以草原生态保护为核心的限牧、禁牧等政策,又引发了新的定居化或大迁徙运动。当相当多的牧民离开“有根”的草原,进入到一种全新的“无根”社会之后,引发出了一系列社会文化的失衡。在一些地方,很多牧民从心理上、精神上呼唤着草原生态的回归。由此,从草原生态、人文生态和心态秩序来讨论内蒙古草原的生态和人文发展,说明“文明”和“进步”的观念是如何在不同历史时期被表述出来的。

nlc202309011315

内蒙古大学齐木德道尔吉教授的“内蒙古牧区工矿开发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效应研究”项目是由福特基金资助,他对工矿开发热潮给牧民生活以及传统文化、传统社区带来的冲击与各种影响和效应进行了汇报。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阿拉坦宝力格教授做了关于“论牧区人类学研究中的理论表述及其文化背景”的演讲,他认为:对牧区或牧民(包括游牧民族)的人类学研究在国际人类学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过去,欧、美、中、日、蒙等国家的多名人类学家对非洲、中东、中亚、蒙古、中国的牧区或游牧民族做过详细的田野调查与深刻的理论探讨。但这些以往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理论对中国的牧区发展产生了何种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今,中国也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力求实现牧区又好又快发展。在这个时期对以往的牧区人类学研究方法与理论进行梳理并探索新的方法与理论意义重大。因此,他主要对中、英、日、蒙等国的草原牧区研究理论与文字表述进行整理与比较,再结合他近10年在内蒙古、青海、甘肃等中国北方草原牧区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进行的研究理论与表述,剖析体现于其中的文化背景及其对研究对象产生的影响,进而探索更客观的人类学草原牧区研究理论视角。

三、草原生态与社会、文化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乌日陶克套胡教授对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进行了比较;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那顺巴依尔教授做了“草原在‘不落的太阳’之下:内蒙古牧区土地关系的变迁”的发言,他指出:游牧归根到底是基于一种以轮流放牧的方式利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地的生产方式。游牧文化所产生、传播的地域一般都是难以耕种的,具有土壤相对贫瘠、降雨量偏少、无霜期较短等特点。游牧民族在面积广阔的土地上,随季节的变化而游牧,以“将人类无法直接消化、利用的植物资源,转换为人们的肉类、乳类等食物以及生活其他所需”。所以,广阔的土地是游牧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游牧文化的宇宙观中,大(土)地是以女性的,而且往往是以母亲的形象出现的;上苍为男性,被人格化为父亲。在游牧社会,土地(草场)是共有的,尽管牧民在一定的范围里自由迁徙和放牧。牧民将土地作为整体来理解,在民歌、史诗等民间叙述中,土地以nutag(故土)、gajar us(水土)、gulumt gajar(灶火-地)、gajar oron(地区)等概念被表述,并且母亲(eh)一词组成eh nutag/eh oron(故土/乡、祖国)等衍生词。内蒙古随着移民、开垦、商业等现象的增多,一些地区的土地使用方式和土地关系从清朝后期开始发生较大的变更。但是牧区土地关系和土地观念直到新中国成立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由于乌兰夫实施“三不两利”政策,内蒙古牧区解放后没有进行土地改革运动。但从合作化运动开始,内蒙古牧区经历一系列的社会政治运动,土地关系一次又一次地脱离传统模式,牧民土地观念也越来越带有精确化、功利化的“现代”色彩。他基于嘎查案例,对解放以后内蒙古牧区土地关系和土地概念的变迁做了梳理和阐释。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学系的马威博士做了题为“论作为‘文化空间’的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内蒙古东乌珠穆沁草原生态文化保护区建设为例”的发言,她以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草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例,运用列菲弗尔、卡斯特、大卫·哈维等人开创的“文化空间”理论,分析现代化背景下,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遭遇的“工具性理性与价值理性”、“主体性与客体性”、“差异性与均质性”三组必然矛盾,并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琼州学院“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的查干珊登博士做了“土地占有与狩猎民族的社会分化——以鄂伦春自治旗猎民村为例”的发言,她通过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鄂伦春自治旗所做的田野调查,探讨政府为实现鄂伦春族的多种经营政策所推行“土地开发”政策与猎民社会分化之间的关系,从经济分化和职业分化两个方面讨论了鄂伦春族猎民社会分化的过程。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的汪丹博士后做了题为“高原上的财富:白马藏族的生计变迁与牧业现状”的发言,她通过对白马藏人在生计实践中的生命体验与自主选择的分析,勾勒出白马藏族60年间生计方式的变迁历程。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的周亚成教授做了“游牧文化的转型及其方向——以新疆游牧民族为例”的发言,她指出游牧文化的特点在于流动性与开放性、自然性与经验性、互动性与权威性,她认为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的保护是游牧文化转型的基础,在继承传统游牧文化的基础上变革、创新,从而实现游牧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互渗和互动。

新疆石河子大学的聂爱文教授做了题为“食物、信仰及其游牧知识体系:新疆哈萨克族餐桌上的羊”的发言,她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收集,探讨了新疆哈萨克族食羊的过程及其复杂的礼仪和禁忌,并分析其成因,认为从哈萨克族的食羊文化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哈萨克族的价值观、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还能体验到游牧民对于羊这一食物的深厚感情和复杂的象征体系。

新疆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的古丽夏·托依肯娜副研究员做了题为“新疆哈萨克族宗教信仰现状及特点”的发言,她通过近年来的社会调查对哈萨克族宗教信仰现状及历史变迁进行比较研究,获得了新疆哈萨克社会宗教存在状况的一些基本认识。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陈祥军博士做了题为“阿尔泰山哈萨克游牧民的生态观与环境行为研究”的发言,他指出哈萨克人正是以四季移动的方式经过与草原长期相互适应后,生成了一套适应草原环境的游牧生态观和环境行为。这种植根于哈萨克游牧民对草原全面认识基础之上的生态观与环境行为,对于维系游牧民与草原生态的永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新疆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的马海寿博士做了题为“绿洲生态与新月社区回族生计方式研究”的发言,他从新疆天山北坡绿洲上一个典型的回族村落(新月社区)作为田野个案,以民族学、人类学思路探析回族生计方式的变迁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

四、草原生态与牧区经济发展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的李锦研究员做了题为“产权变革与青藏高原草原可持续管理——四川省红原县的案例研究”的发言,她认为中国政府希望通过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建立产权排他性,进而在草原使用权私有的情况下实现可持续管理。她通过对四川红原县的研究,指出青藏高原的草原是典型的公共池塘资源,其产权非常复杂,应尽量尊重传统社会的管理能力,通过藏族社区和国家协商,建立适当的共管机制,才能促进可持续管理。

nlc202309011315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的王晓毅研究员做了题为“干旱的社会成因和适应”的发言,根据他在内蒙古什克腾旗的研究发现:第一,水资源减少的不仅仅是降水减少,也同时是水资源利用,特别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竞争性利用所导致的;第二,牧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缩小和草场的破碎化强化了草场的不合理利用,从而降低了牧民适应干旱的能力;第三,以购买牧草为主要手段的适应干旱的措施导致牧民大量借贷,并使他们陷入贫困。但是,牧民适应措施所带来的启示是重要的:第一,通过社会的合作以弱化干旱社会成因的影响;第二,有效的措施需要低成本和富有弹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杜发春副研究员做了题为“中国牧区生态移民的现状分析和政策导向”的发言,他主要就牧区生态移民的主要政策、地方实践、生态移民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政策导向进行了探讨。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的夏循祥博士后做了题为“倒置与遮蔽:生态文明观之下的生态移民政策”的发言,他认为:第一,移民是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而不是单纯地减少某一类人群的活动;第二,移民最大的目标应该是恢复生态或者抑制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而不是扶贫或者经济增长;第三,生态移民追求的是现有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以这一代人的利益为主。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的讷木和吉日嘎拉教授做了题为“内蒙古牧区工矿开发与财富分配”的发言,他以内蒙古自治区镶黄旗和新巴尔虎右旗两个牧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工矿开发带来的经济发展前提下的牧区社会财富分配问题。他指出牧区GDP含金量并不是历来就低。也就是说,矿产资源大量开发之前的GDP含金量反而高,社会财富分配较公平,而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居民分配到的财富比例越来越少。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的苏德斯琴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审视草原地区矿产开发效应——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牧区为例”,他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四个牧业旗为例,就草原地区地下资源开发利用所带来的效应问题进行了分析。他指出,矿产开发业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部分改善了社会基础设施,对于社会发展与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矿产开发所带来的发展及其成果,过分集中于相关企业的利润或特定群体的收入水平之提高上,而不是更多地表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和改善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荀丽丽博士做了题为“再造‘自然’:内蒙古草原生态与社会的现代转型”的发言,她立足于一个位于内蒙古中西部边境的荒漠化草原社区,综合历史分析与结构分析的视角,探讨了现代民族国家的权力形态在这一特定的生态区域内的建构与生长过程及其所带来的复杂的生态后果、社会后果和道德意涵。她指出,在国家主义、市场主义和技术主义所面临的环境治理的困境中,赋予地方社区以更多的能动性和自主性是中国生态脆弱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学系余晓燕博士做了题为“干旱下的集约化风险与应对——内蒙古贡格尔的案例”的发言,她认为,一方面,散户圈养作为当地的集约化生产形态,其抗灾能力是有边界的,此边界就取决于散户圈养制度是内在设计;另一方面,牧民调试生产过程的文化资源又部分地来自于他们的传统生产经验,这就肯定了主体能动性之下调和传统与现代牧业生产方式的有限可能。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所乌尼尔博士做了题为“几点困惑与思考”的发言,她认为政府高层和学者,基层政府、学者和牧民,政府与牧民,学者与学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从而提出我们是保护文化还是拯救自己?并对牧民合作进行了梳理,探讨牧区成员共同的社会情感问题。

五、青年研究生论坛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刘明做了题为“移民搬迁与文化适应:以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族牧业文化为例”的发言,他主要针对帕米尔高原地区塔吉克族的移民搬迁引起的牧业文化适应问题进行了讨论,他认为:第一,在移民搬迁过程中,民族文化的适应策略应给予更多关注;第二,学界由于对移民搬迁中的“人为因素”长期忽视,导致我们对当地移民搬迁者“自力”的忽视;第三,移民搬迁和文化适应是一个“现代化”“城镇化”和“社会转型”的过程,对于移民来说,最痛苦和挣扎的是在时空转换过程中的认同感和心理归属感。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罗意做了题为“阿勒泰哈萨克族放牧空间变化与游牧生计变迁——以富蕴县吐尔洪乡为例”的发言,通过哈萨克族放牧空间的变化与游牧生计的变迁,他分析和反思当前牧区的发展路径与理念,并针对放牧空间变化与游牧生计变迁引发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侯豫新做了题为“现代旅游业影响下的游牧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以新疆图瓦人为研究个案”的发言,他主要聚焦于处于现代旅游业影响下的图瓦游牧人群的社会文化变迁,探讨经济、文化、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变迁问题。他指出,当前喀纳斯旅游业的开发应当向“文化生态旅游型”转型,旅游业的开发应当基于图瓦人传统文化的保护而展开。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张昆做了题为“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现状及其反思”的发言,她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和发展,现代思想观念的渗透和影响,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开始面临着生存、发展的困境。在这样一个可持续发展时代,积极探索民族传统文化中所寓予的人与自然共荣共存、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内涵的生态伦理知识,探索其对当代社会的生存、发展所具有的深刻价值,已经显得非常必要。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李艳波做了题为“在稳定生计与不平衡的环境之间——内蒙某牧业嘎查牧民的日常畜牧业经营”的发言,她认为畜牧业生产受限于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市场环境、家庭生产生活需求,牧民的畜牧业生产决策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考虑,他们在波动的环境中追求稳定的生计,草原政策需要重视牧民生计的这种嵌入性和综合性的特征。

香港中文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周涛做了题为“气候变化及其对青藏高原牧区的影响——以西藏林芝县的个案为例”的发言,他主要探讨了藏族牧民对气候变化的感知,气候变化对畜群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当地牧场资源利用和社会运作制度所产生的影响。他指出气候变化对高原牧区产生的影响是深刻的,牧民应对的措施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弹性。除了人类学的研究外,还需借鉴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

nlc202309011315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范明明做了题为“游牧民定居对于干旱半干旱牧区社会—生态系统影响研究——以新疆精河游牧民定居点为案例”的发言,她指出:第一,定居后,该地区从天然放牧转向了半农半牧放牧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移民家庭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二,定居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牧户的生活水平,但是却依赖于牧草资源压力的外部转移与对于限制性水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她认为应从更大的时间与空间尺度上评价游牧民定居工程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以谨慎的态度对待生态脆弱地区人口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包红丽做了题为“定居牧民的家庭经营与精神生活——以萨如拉塔拉嘎查牧民调查为例”的发言,她主要探讨了牧民定居的过程以及精神生活的变化,从而反映牧区在牧民人文生态、心态、自然生态三者的结合。

新疆师范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生萨谬·巴斯做了关于“‘草原之外’——关于草原人类学资料的探讨”的发言,他认为在中国进行草原人类学研究的本土或外地人类学家,大部分都围绕着生态、人与自然等环境问题、功能主义的解释和民俗研究。他提出通过资料对游牧社会构成一种“自下而上”的认识。

此外,福特基金会的白爱莲女士、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畜牧局的哈斯朝鲁局长、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旗委书记乌力吉、阿拉善荒漠与草原生态研究所的乌尼孟和等也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和与会者进行了很好的交流与沟通。通过本次“草原生态与人文价值:中国牧区人类学研究三十年”学术研讨会,从事相关研究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及年轻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对话。闭幕式上,麻国庆教授和崔延虎教授等专家、学者分别对此次研讨会给予评价,并共同期待将来能有更多交流的机会。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为中国牧区人类学研究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责任编辑:刘 鹤]



Review of Literature from “Grassland Ecology and Humanitic Value: Study of Pastoral Anthropology in China for 30 Years” Conference

LIU Mi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Communication,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4, China)

Abstract:

Sponsored by Sun Yat-sen University,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nd Shihezi University of Xinjiang, the conference entitled “Grassland Ecology and Humanistic Value: Study of Pastoral Anthropology in China for 30 Years” was held in Sun Yat-sen university. Scholars made academic dialogues in topics of “Theory and Experience: Study of Pastoral Anthropology in China”, “Grassland Ecology and Society, Culture” and “Grassland Ecology and Pasto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nference was to make a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of pastoral anthropology in China in the past 30 years and to promote common understanding and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pastoral anthropology in China.

Key words:

pastoral anthropology in China; grassland ecology; humanistic value; review

音乐教育的价值研讨 篇7

一、字词学习:重字词的思考还是重字词的认读

两位老师在教学的第一环节都安排了“字词学习”,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如何处理的。

赵老师的处理:

1. 在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并补充完整。如:松衫 () 郁, 生 () 勃勃, 等等。

2. 注意“苟 (延) 残喘”中“延”的写法, “森林 (毁) 灭”中“毁”的写法。

3. 展示森林的图片, 请找出适当的词语来形容图片内容。 (如“恬静幽美”“月笼轻纱”等)

4. 你能说出有关狼的成语吗? (引发对“狼”在文化意义上和在文章中结局的思考)

5. (展示鹿的图片) 你能用一些词语来形容鹿吗? (引发对“鹿”在文化意义上和在文章中结局的思考)

于老师的处理:

1.读课题, 板书, 然后解释“教头”含义。

2.你会读“昼、劈、恼、睬、羞、踉、跄”这些生字吗?请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指导学生正确读好句子)

3.分段朗读, 通过示范读、解释人物特点、琢磨语气等方式, 逐段指导朗读并让学生练读。

在对比中我们发现, 两位老师都非常注重字词教学, 注重在语言实践中加深学生对字词的认识, 但语言实践方式的价值取向却各有不同:赵老师强调“运用词语形容图片内容”, 强调运用词语去形容对狼和鹿的认识, 强调语言学习与思考的结合, 内容甚至还扩充到学生课外有关“狼”的体验积累, 价值指向对人文的思考;于老师的处理则注重学生对课文字词的掌握, 通过“读生字—读句子—读课文”三个简明层次, 引导学生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语言实践中掌握字词, 充分挖掘文本价值, 引领学生利用文本达到熟练识记字词的目的。

两种教学, 各具特色, 殊途同归, 目的都在提高学生语言素养。但不同的教学行为处理背后却隐藏着教师对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思考。“字词思考”式处理通过学生对语言的体验、积累、运用和独立思考, 从而加深对字词的熟悉程度, 体现了儿童的主体地位, 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字词认读”式处理注重细读文本, 在一遍又一遍的深入文本中, 通过扎扎实实的认读、纠正、有感情朗读的语言实践, 来达到识记字词的目的, 体现了儿童正确运用语言工具的取向。

二、深入文本:重思辨探究还是重咀嚼文本

在“深入文本”环节, 更能体现两位老师对语文教学的不同价值取向了。

赵老师的处理:

1. 你同不同意“狼美丽善良, 鹿凶恶残忍”的说法?

同意的在书中找出理由, 不同意的想想老师是从哪里得出了这个结论。 (强调学生批注课文, 然后交流批注, 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阅读思考, 并辩论。)

2. 肯定学生阅读思考, 展示一组图片后提问:

“谁能还狼一个公道?” (1) 学习课文后, 你要把哪些词送给狼? (2) 有感情地读好“狼接二连三地倒在血泊中”这句话。 (3) 练习填上关联词, 然后运用这些关联词给罗斯福总统写信, 还狼一个公道。

于老师的处理:

1.阅读课文后提问检查, 围绕“林冲是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读文评析。

2.要求学生一字不落地默读课文, 再次深入文本寻找林冲与众不同的人品是什么, 并引导学生找出关键段落、关键词句。

3. 再次引导学生研读关键段落和句子, 主要通过范读、启发、讨论、看插图等方式, 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林冲“让”的品质, 从“忍让”到“礼让”, 最后落脚于“宽让”, 并指明“宽让”的传统美德和林冲的英雄本色。升华儒家精神, 体现对传统道德的继承。

在这个环节中, 两位老师都注重让学生阅读文本, 注重阅读的感悟和琢磨。赵老师主要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批注, 在交流批注的过程中进行价值的辨析、思想的提升, 而且作为课堂的主体部分投入较多的时间, 可以说这是一次“以思促思”的智力“引爆式”对话, 是一次“以情生情”的激情奔涌式对话。在对话中, 有学生能够说出“仅仅凭人的意识去判断善恶、利害是片面的”“没有全恶, 没有至善, 恶人也有良心, 好人也可能有恶心”这样富有哲理的话, 实在令人惊叹。在集体阅读环境中, 学生联系了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在老师引导下, 基于自己的读书感受形成了个性化的思考和感悟, 然后又在老师的组织下互相交流、启发, 进一步升华了自己的思想认识。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富有灵性的探究, 是一种用对话点亮智慧的过程。

于老师以“林冲是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带动学生深读课文, 牵一发而动全身, 通过指导学生研读关键的段落和句子, 通过范读、启发、讨论、看插图等方式, 引出学生对林冲“忍让”“礼让”“宽让”的深刻认识, 展现出了林冲内心深处流淌着的“宽让”的儒家精神。以品读、朗读方式钻研文本, 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 通过对关键词、句、段的琢磨、玩味, 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 颇有传统语文教育中“涵泳”味道。

在“深入文本”的教学环节中, 一个是富有灵性的探究, 渴望培养学生有思想、能运用语言, 一个是深入咀嚼文本, 渴望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工具, 这两种行为背后的理念有没有必然的冲突或者是必然的相辅相成呢?也许这两者的完美结合才是我们满心期待的。但也无法否认, 再完美的结合也有其偏重, 譬如上述赵老师和于老师的两种不同教学处理就是这样。

对于语文素养发展而言, 学生是需要富有灵性的探究, 还是更需要正确无误的表达训练呢?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实验或调查数据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但从学生的反应来看, 虽然不是同班的学生, 但我们发觉学生更喜欢第一种课堂。从课后和三位老师的交谈中也可以看出, 他们也更偏于喜欢第一种课堂。虽然“喜欢”不是判断教学价值取向的标准, 但“喜欢”确实是学生走进、亲近、爱上母语的一个前提。如何对待这两种不同的教学处理方式中所呈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也许我们不应把目光仅限于教室, 不能仅凭40分钟的教学行为做出价值取向的判断, 但我们必须思考:在有限的40分钟的课堂阅读实践中, 教师的教学和“特定课堂环境”的引领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教学行为指令的发出往往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但有时需要对行为做出抉择时却是如此“痛苦”。

音乐教育的价值研讨 篇8

本次研讨会以“融合、创新”为主题, 就电信技术和业务, 特别是移动通信领域的最新发展展开了深入研讨。会上, 日本KDDI公司专家介绍了日本电信行业的最新发展情况、KDDI公司的融合和创新发展战略、新业务和商业模式、业务设计和资费策略等, 省通信管理局介绍了四川通信业发展情况, 电信研究院专家就中国电信市场发展现状与前景进行主题演讲。

参会各方就中日两国市场发展的热点问题、市场竞争、号码携带、日本LTE商用情况、iphone手机对日本市场的影响、智能管道、移动支付、日本地震灾后重建和应急通信保障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交流探讨。KDDI公司利用固定宽带网络、移动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等多业务网络, 为各种用户终端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有线电视) 提供融合创新业务并取得良好市场效益, 以及在开拓3G市场、培育孵化增值电信企业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得到中方代表的高度认同并认为值得学习借鉴。

音乐教育的价值研讨 篇9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叶小文指出,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当前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必须有效地解决市场经济既排斥道德又要求道德的道德悖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可以为化解市场经济道德悖论独辟蹊径。

自由、平等是市场竞争和现代社会的核心理念, 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曾振宇教授认为, 中国哲学与文化传统的自由思想源远流长,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丰沛的积极意义上的自由精神。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教授认为, 先秦原始儒学与现代社会有着无法割裂的亲和力和契合点, 先秦儒学中的自由、民主、平等和德性精神值得我们深入开掘与研究。只有从源头活水孔子那里讲起, 才能把握好儒学的真精神。

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张东刚结合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主要精神, 强调需要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面来凝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通过这三个层面的教育使孩子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 使他们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有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精神, 从个人修养来说, 要知荣辱, 守诚信, 敢创新。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在书面发言中呼吁: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有自觉, 且应有作为。除了家教之外, 中小学基础教育在国民人性、人格的养成上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国民教育中应增加国学教育的内涵。国学教育的核心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信念、价值观念与人格情操的教育。小学生应多学一点蒙学读物、家训、古典诗词与论文的名篇, 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适当读一点《四书》《史记》选录。

与会学者从儒家美德伦理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完善作了积极探讨。清华大学哲学系曹峰教授认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走向文明大国的重要标志, 拥有这种核心价值观的当代中国人有着崇高理想、远大胸怀。清华大学哲学系唐文明教授认为, 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理念, 仁爱、孝道等美德在儒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也应该有所体现。

高中音乐教育中的自主性学习研讨 篇10

一、自主学习

音乐教育自主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方法,自己掌握学习速度,在没有教师监督的情况下,发挥自我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自主性学习在高中音乐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后,不仅能改变既定的学习态度、行为,而且会养成自我反省、自我觉悟的好习惯,对学习内容的掌握也将更加透彻,在形成和发展音乐学习能力方面有积极意义,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2]。对于高中音乐教育来说,自主进行音乐学习,可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

二、自主学习面临的问题

但目前,在高中音乐教育中,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性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学生方面。有很多学生并不重视音乐学习,更是对自主性学习不屑一顾,仅听从教师的教学进度安排学习进度,完全没有自主性的意识,造成的结果就是老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创新学习意识差,一旦离开老师的安排,学习就达不到目标;其次是老师方面。部分老师不能很好地适应新音乐教育的方针,不能很好地运用多媒体设备,仍然按照自己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好。有些老师即使教学方法改进了,但创新意识差,没有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不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自我管控能力,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反馈效果不好。

三、提高自主学习性

(一)积极性培养。首先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不断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把学生感兴趣的、关心的、喜爱的音乐展现给大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之情,才能让学生对自主学习音乐感兴趣;教师可以用直观易懂的方式向学生讲解音乐知识理论,甚至加入有趣的游戏活动,帮助记忆,实现寓教于乐[3];对不同风格的音乐设定不同的情景,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到音乐背后的故事,有助于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自主性学习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创新实践,以这一理念为标准,我国目前高中音乐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很多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或者教师加强自主性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本身没有透彻理解自主学习的重大意义,故校方需积极投入,提高管理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好监督和评价工作,使得高中音乐教师队伍的水平有一个整体上的提升。

(三)转变教学方法。教师要紧随科技进步的潮流,善于利用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技术,让音乐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引导学生对音乐产生热情,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自主性的培养,让学生对多种音乐有所了解,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更多类型的音乐,再结合学生的专长,创设出音乐情境,调节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心理压力[4]。自主性学习强调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性,只有让学生在一个愉悦、放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开展学习活动,才能增强自信心,进而实现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

四、结语

上一篇:拼音能力下一篇:社会观察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