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观察类节目

2024-08-16

社会观察类节目(共5篇)

社会观察类节目 篇1

2015年,三档形式和内容较为相似的节目几乎同时登上了国内电视荧屏,它们分别是广东卫视《你会怎么做》、湖南卫视《噗通噗通的良心》、陕西卫视《城市大不同》。这三档节目有一些共同点,都聚焦社会热点事件,选题多数与道德测试有关,由演员扮演其中的关键角色,模拟一个情节,采用全隐蔽手法拍摄观察周围人们的反应。这些节目同时出现,获得了不俗的收视率,但也引发了业界、学界的关注,反响较大,褒贬不一。

一、社会行为观察类真人秀节目的现状

广东卫视《你会怎么做》于2015年1月1日起每周四晚21:10播出,每期节目时长45分钟。节目内容多为社会热点新闻事件和关注弱势群体,每期聚焦一个道德话题,利用演员模拟真实场景,通过全隐蔽拍摄记录路人的反应,配以演播室主持人和嘉宾的相关点评。2015年上半年该节目共播出了26期,其中有16期节目关注老幼病残及社会底层劳动者等弱势群体在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其余节目话题多与社会热点新闻相关。如,2015年1月15日的“当目睹女孩将搭陌生人的车”的选题来源于2014年的“黑色8月”女大学生搭黑车频繁遇险事件。《你会怎么做》一开播,便凭借着贴近民生的社会性话题以及节目强烈的带入感引发关注,颇受观众好评,均表示“沉重的话题以这样的方式呈现,人们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引起反思”“节目制作很好看,处处透露出温暖和感动”。但也有部分观众认为,节目在真实的情境模拟下进行道德问题测试,是否存在骗取路人同情的嫌疑、话题是否太过敏感、是否泄露隐私等种种问题。

湖南卫视《噗通噗通的良心》于2015年2月4日起每周三、周四晚19:30播出,每期节目时长25分钟。节目主要根据真实的新闻事件,还原当时的场景,采用全隐蔽拍摄方法,找寻那些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愿意出手相助的人。节目由两位年轻主持人来完成整个内容的发展衔接工作。该档节目于2015年4月2日结束制作,共播出了14期,内容聚焦与社会公共道德有关的社会热点事件和生活情节。节目播出后,虽然传递真善美的出发点值得认可,但多数观众认为,首先,节目表演成分过大,过分夸大恶言恶行,甚至扰乱了公共秩序;其次,有网友认为节目不知不觉中对不明真相的群众进行“道德绑架”,表现在对未实施帮助的目击者隐私的侵犯,没有使用马赛克等技术遮挡,反而还给面部特写,实际是对没有伸出援手的人进行了谴责,节目如此引导实为不妥;还有网友认为受了欺骗,“被耍了”“被消费善心”“自己成了道德实验的小白鼠”。

陕西卫视《城市大不同》于2015年1月4日起每周日晚21:15播出,每期节目时长30分钟。每期节目选择一个城市生活中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结合记者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城市进行的隐蔽拍摄和街头采访,演播室主持人和嘉宾进行相关点评和讨论。2015年上半年共播出了25期,内容不仅涵盖公共道德热点话题,如“让座”“公共场所吸烟”等,还涉及一些人文现象,如“提笔忘字”“孝在异乡”等,通过不同城市的实地拍摄,寻找共性和差异,给观众提供更多的视角和思考。《城市大不同》与上述两档节目相比,涉及话题广泛,丰富的内容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但也存在选题内容模仿和重叠的现象。

二、社会行为观察类真人秀节目的概念界定

美国ABC电视台在2012年推出一档名为《What Would You Do》的节目,假定一个虚拟环境,在隐蔽处安放摄像机,让演员扮演各类需要帮助的角色,当他们遭到欺负时,考验现实中周围人的真实应对,每期包含三四个故事,因其题材涉及失业人群、种族歧视、同性恋情等而受到关注。[1]美国ABC电视台把这个节目定性为实境秀节目(Reality Show/TV Reality),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真人秀节目。

国内的这三档节目与《What Would You Do》高度相似。《你会怎么做》的制片人李刚认为,《你会怎么做》是“社会观察类节目”,因为“节目本身没有‘秀’的成分”“比真人秀还真,是真人的真实反应”;《噗通噗通的良心》的制片人张丹丹则用“实验性即刻真人秀”来概括《噗通噗通的良心》,之所以强调“即刻”,是“因为它在某个特定时间发生”。[2]其实,无论冠以什么样的限定性成分,这类节目都属于真人秀节目的类型。因为它们完全符合真人秀的特征,由电视节目制作者设定好规则,呈现出真实生活当中实实在在的个体,并对个体的生活状态进行一种真实再现,它们具备非虚构的情节,即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纪实的表现手段,即多机位隐蔽拍摄,呈现生活的本真状态;展现人性和人格,记录和呈现人们对某一情境的真实反应。

当前真人秀节目可以说是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尤其是近一两年,各类真人秀节目井喷式发展,占据了电视节目的半壁江山。有学者把它们分为娱乐类真人秀、生活服务类真人秀、公益类真人秀、情感类真人秀;亦有学者把它们分为生存挑战型、情景体验型、表演选秀型、技能应试型、身份置换型、益智闯关型、游戏比赛型、异性约会型和生活技艺型。这些都是从节目的核心内容、组织形式、环节设置等角度进行系统的划分。而本文所讨论的这几档真人秀节目,它们的核心内容是对公众道德水平的测验,组织形式是情境模拟和隐蔽拍摄,环节设置多是通过若干组相同情境对路人进行反复多次的测验和记录,共同观察社会行为,思考公共道德水准。从社会效果而言,这类节目通过议程设置的手法,预设好一个与道德相关的热点话题,比如“捡到钱包怎么办”“陌生人靠你肩膀睡觉你会怎么做”“目睹女孩在公共场合遭性骚扰你会怎么做”“孕妇街头临产你会怎么做”等,观察公众行为方式,理性看待公共道德,共同反省自身行为准则,以期达到弘扬真善美、传播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因此,借用《你会怎么做》制片人李刚的部分观点,将其称之为“社会行为观察类真人秀节目”更为贴切。

三、目前社会行为观察类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

(一)效仿国外,话题重叠

事实上,社会行为观察类真人秀节目并不是第一次登上国内的电视荧幕。10年前,北京电视台为了给北京奥运会创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于2006年开播了一档名为《现在行动》的节目,设计了一些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遇到的需要寻求帮助的情境。比如,一个汽车在路边抛锚求助的场景,用摄像机进行隐蔽拍摄,记录过往司机对求助车辆的反应及帮助维修的过程,包括求助者和帮助者的对话。对于热心帮忙的司机,节目组最后会说明真相,并献上鲜花和文明使者证书,还奖励一台彩电。[3]这档节目和上述三个节目有很多共同之处,该节目的创意借鉴了当时美国和韩国的电视节目。同样,2015年开播的这三档节目,也明显具有境外电视节目的印记,它们名称相似、选题重叠是最明显的特征。以上文所提及的美国ABC电视台2012年创办的《What Would You Do》节目为例,笔者把国内三档节目的部分选题与它进行了对比,选题重叠情况如表1:除了《城市大不同》选题重叠较少之外,《你会怎么做》有9期的选题与《What Would You Do》重叠,占比超过三成;《噗通噗通的良心》有8期节目的选题与《What Would You Do》重叠,占比近六成。仔细观察题材重叠的节目,从演员表演的情境设计、录制节目选择的场景,到隐蔽拍摄获得的各种人的不同反应,都有相似之处。

(二)表现夸张,表演过度

网民对这类节目的差评中,相当多意见集中在“剧情狗血”“表演太假”。节目本意是通过制造矛盾冲突来吸引陌生人的注意,但过度放大恶言恶行,虽然测试现场的路人并不知情,但电视机前的观众却心知肚明。过于夸张的情节,比如当街打骂、恶言相向,甚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已经背离了社会常态。比如,《你会怎么做》“目睹行人需要车辆礼让”这期节目中,节目组安排几位演员扮演老人,在广州、南昌等城市中,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前,非常缓慢地走过马路,甚至要演员在车流飞快的街上捡掉在地上的苹果,这些行为不仅威胁到演员的人身安全,还给正常的交通带来了干扰。在另外一期“目睹孩子没考好遭母亲责罚”节目中,“母亲”(演员)多次体罚、训斥“孩子”(演员),甚至说出“不要跟别人说你是我女儿,我要是你,我干脆从这楼上跳下去死了算了”这样过激的言语。在《噗通噗通的良心》“市民集体愤起指责恶毒后妈”这期节目中,“恶毒后妈”(演员)为了惩罚小女孩(演员)把棉服弄脏,不仅粗暴指责,还强行从小女孩身上扒掉棉服。只穿了件短袖T恤的小女孩双手抱在胸前,“恶毒后妈”还在不停地训斥,此时躲在角落里的几名女中学生(路人)目睹了“恶毒后妈”的粗暴行为后,心灵难以承受,当场哭了起来。节目中这些过于夸张的情节设计,很容易把小概率事件放大成某些人某类人的负面标签,比如后妈就是恶毒的,老人就是难缠的,保姆就是虐待孩子的,等等。这样的设计,并不能帮助大家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反而在放大恶言恶行的社会影响,丑化和妖魔化一些群体,制造更多的不安定因素。

(三)侵犯隐私,保护不力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是公民的基本权益。在公共场合下的道德实验,无论进入到镜头内的是出手相助的还是围观的陌生人,他们的容貌、行为、话语都通过节目公开,节目是否侵犯他们的隐私同样是节目饱受非议的话题之一。在《噗通噗通的良心》“女服务员被栽赃冤枉”这期节目中,节目多次聚焦周围客人的反应。其中有一桌客人,目睹了女服务员被栽赃的全过程,却无动于衷准备离开。节目中他们的面部特写,着装、容貌和表情都清晰可见,完全没有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肖像隐私保护。同样在《你会怎么做》“目睹导盲犬被拒绝进入公共场合”这期节目中,在携带导盲犬上公交车的测试中,一位女公交司机拒绝导盲犬上车,并十分不耐烦地让盲人(演员)走开,甚至起身用手指着导盲犬,态度十分强硬地说“狗不可以上车,还要怎么讲”。在整个过程中,女司机的形象虽然打了马赛克,但是不太明显,她的声音、外形以及公交车车头内部上方的员工信息完全暴露了。

(四)消费善心,绑架道德

社会行为观察类真人秀节目中,面对矛盾冲突,有的人选择出手相助,有的人选择默默走开。对于前者,若是举手之劳的小事还好,但若是人命关天、情况危急的大事情,难免有消费善心、拿人开涮的嫌疑。对于后者,不帮忙也可能有别的原因,而节目毫无保留地把他们的形象公开,即便没有进行奚落嘲讽,也已经构成了道德绑架。在《噗通噗通的良心》“孕妇街头临产”这期节目中,两个路过的年轻姑娘(路人)见到疼痛万分的“孕妇”(演员),焦急地帮忙联系亲属,打车送她去医院,还垫付了胎心监护的费用。当她们在“产房”门口听到了婴儿呱呱坠地的啼哭声时,兴奋地不能自已。但当她们走进“产房”看到了里面的主持人、摄像机和演员,突然明白这只是“一场戏”,各种复杂的情绪让女孩儿当场泪流满面。除此之外,在刚开始实验时,节目通过特效指出离“临产孕妇”(演员)最近的两个陌生人,并给以特写,经观察其中一位打电话的男士(路人)从“孕妇”身边走过,此时,两位幕后主持人发出十分惋惜的感叹声,同时配以字幕“径直走开”。《你会怎么做》“目睹有人试图酒驾”这期节目中,一位中年妇女(路人)看见“醉酒司机”(演员)想要开车,急忙上前制止,并表示会打车把“醉酒司机”送到目的地,中年妇女前后三次去街边拦车,期间不断折返回来安抚“醉酒司机”,为了帮他舒服点,中年妇女还跑去借水给他喝。在打车成功后,又跑去商店借打车费。当中年妇女得知是在拍节目后,第一反应是“这样做干嘛”。此次实验开始时,节目将镜头聚焦到一位注意到“醉酒司机”的路人,但再三犹豫后还是离开了,节目配音字幕对此过程进行了说明,“似乎路人意识到了什么,但没有停留”。节目这样的处理手法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感。从某种程度上讲,节目是在用模范的标准要求普通人。在困难面前施以援手是美德,没有出手相助不代表他不道德。

四、改进社会行为观察类真人秀节目的建议

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社会行为观察类真人秀节目是首次进入他们的视线。由于选题的社会关注度高,而且节目充满悬念和冲突感,因此社会反响强烈、收视率暂时呈现强势。而基于上述节目已经暴露出来的几方面问题,选题相似重叠极易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表现夸张、表演过度容易引起观众反感,侵犯隐私、保护不力会导致节目失去良性的社会效果走向管理桎梏,消费善心、绑架道德会引发更深层次的道德失范进而违背节目初衷,此类节目要突破发展瓶颈,笔者给出以下几点改进的建议:

(一)恪守道德底线,谨慎触碰公序良俗的敏感神经

社会责任是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义不容辞的责任,其中,坚守道德底线更是重中之重。无论哪种类型的真人秀节目都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行为观察类真人秀节目以道德行为作为关注焦点,更应该把恪守道德底线作为第一准则。

多数社会行为观察类真人秀节目为了提升收视率,会选择吸睛率高的边缘题材,比如家庭暴力、强奸等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的行为,自杀他杀等恶性袭击事件,同性恋人群、艾滋病人群等社会边缘群体,未婚先孕、婚前性行为、试婚、婚外情等男女情感行为等,这些选题的确容易引起社会关注,但是如果选择这些题材进行情景模拟去测试社会公众的道德表现,未免有用力过猛、消费善心的嫌疑。无论是节目中毫不知情的路人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被欺骗感高于成就感,从而对此类节目反感。比如,《噗通噗通的良心》选择“孕妇街头临产”作为测验主题,节目中善良的人们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护送过程,并在产房外听到婴儿呱呱坠地的啼哭声,喜极而泣,真情流露,感人至深。可当他们发现“待产孕妇”只是一个演员,一番紧张焦虑的施救瞬间变成一场闹剧时,尴尬和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有个民间故事《狼来了》,常常被用来教育小朋友,不能欺骗他人的感情,久而久之会失信于人。恪守道德底线,既要在节目中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更对于题材的选取要有所把握。一滴水可以照见大海,一片叶子可以看见春天,对于道德美好的歌颂和建树,应从生活小事着手,用充满爱意的细节来提高社会的温度,见微知著,微言大义,这才是节目发展的方向。

(二)把握定位,冷静平视而非恣意俯视和盲目仰视

某些媒体凌驾于公众之上。在社会行为观察类真人秀节目中,媒体人预设了一个考题,参加考试的人是随机出现的路人,他们在忙碌地生活着,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身处众目睽睽的考场,并且即将面临道德的审判。这种做法已经让公众感觉很不公平。而节目中对没有帮忙的路人进行无马赛克特写展示,还偶尔配上奚落嘲讽的点评;对及时帮忙的路人,有时也会进行夸张的赞扬和吹捧。这种扭曲的状态,体现出的是不够健全的价值观,其根源就在于节目没有进行准确的定位。社会行为观察类真人秀节目中,节目和观众都是观察者,任何一方都不应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俯视别人。任何社会行为的产生都有必然和偶然的因素,不能用片面的标准去随意评判他人的行为。节目应理性看待自己的角色和作用,不可以变成一个聒噪的、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小市民,应做一个有大智慧、有涵养的旁观者,审慎地对待公共道德事件中的各个主体,既不恣意批评,也不盲目崇拜。看到人性道德闪光点,要真诚歌颂;看到不当无礼的行为,也应适当宽容,给他们改正错误留有余地。节目中对于没有帮助他人的路人,应当进行隐私保护,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欠缺,不应该让个别人来埋单。

(三)注意表达方式,用温暖的方式传递温暖,用道德的手法弘扬道德

社会行为观察类真人秀节目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公共社会道德的一个个小实验,来发掘现实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进而弘扬真善美,帮助公众建立对社会和他人的信心。从目前这三档节目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不难看出,很多不足都存在于表达方式上。真人秀节目不等于“秀真人”,它毕竟不是纪录片,素材取舍和价值导向都是节目制作方可以控制的。表现夸张、表演过度、侵犯隐私、保护不力等问题,都可以在节目的前期策划和后期编辑中加以避免和弥补。

笔者建议,这类节目应不忘初衷,选择用温暖的方式传递温暖,用道德的手法弘扬道德。不应一味地依靠劲爆话题和激烈冲突去博眼球,应把传播真善美作为唯一追求的价值导向,才能赢得更好的口碑,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不应忽略当事人的权益,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保护他们的利益不受侵犯,维护他们的尊严不受影响,观众自会报以更热烈持久的掌声。

摘要:社会行为观察类真人秀节目由于选题的社会关注度高,而且充满悬念和冲突感,社会反响强烈,收视率一度强势。但节目也暴露出几方面问题,选题相似重叠容易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表现夸张、表演过度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感;侵犯隐私、保护不力会导致节目失去良性的社会效果走向管理桎梏;消费善心、绑架道德会引发更深层次的道德失范进而违背节目初衷。本文给出以下几点改进的建议:恪守道德底线,谨慎触碰公序良俗的敏感神经;把握定位,冷静平视而非恣意俯视和盲目仰视;注意表达方式,用温暖的方式传递温暖,用道德的手法弘扬道德。

关键词:社会行为观察类真人秀,概念界定,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注释

1[1][2]毛予倩.道德节目触底线?回应:真实改编签同意书.腾讯网,[2015-3-21].http://ent.qq.com/a/20150311/078637.htm.

2[3]杜研,赵彤.谈北京电视台奥运文明礼仪宣传节目.电视研究,2005(9).

综艺类创新节目的收视观察与思考 篇2

一、中心城市新节目概览

(一) 综艺类节目占据常态新节目的三分之一

常态综艺类节目不同于重点表现短暂的庆典、晚会等非常态节目, 更多体现在固定频道、时段, 规律性的线性编排和持续播出, 放在相对较长的观察期中, 能够更好、更准确地反映其在收视市场中的发展、变化, 甚至从产生到衰亡的整个脉络。因此, 本文重点讨论常态综艺类节目的收视表现。

根据CSM媒介研究基于35城市的节目播出统计, 2013年新节目总量近3500档, 春节期间历来是新节目扎堆播出的时期, 所以2月份的新节目占据了全年四分之一的比重。从全年来看, 非常态新节目占据比例高达74.65%, 常态新节目为25.35%。超过一半的非常态新节目与庆典、晚会、颁奖等相关, 综艺类的节目形态更适合表现这类事件, 因此, 在非常态新节目中, 综艺类节目占据超过一半的份额。在常态新节目中, 综艺类新节目占据37.24%的份额, 专题和生活服务类节目的份额也都超过20%。 (见表1)

(二) 卫星频道是综艺类新节目的传播主渠道

数据显示, 常态的综艺类新节目是各级频道中比例最大的节目类型 (除电视剧外) , 超过30%。综艺类节目的创意或引进、生产制作需要大量的人、财、物力, 实力雄厚的卫星频道在综艺类新节目的投入上不遗余力, 大手笔、大动作频频出现。这类节目在省级卫视中的比例高达54%, 在中央级媒体中近38%。地面频道与之相比, 就显得底气不足了, 省、市级地面频道水平接近, 31%左右。 (见表2)

(三) 多数综艺类创新节目收视效果并不理想

卫星频道由于覆盖面广, 影响力大, 那些投入巨大、制作优质的综艺节目多半会在卫星频道上播出, 角逐全国收视市场。据不完全统计, 71大中城市收视市场中, 2013年全国卫星频道播出的综艺类新节目共计133档, 其中只有5档节目的收视率超过1%, 占总量的3.75%, 收视率超过0.5%的有27档, 占总量的20.30%, 剩下80%的综艺节目的收视率都在0.5%以下。其中, 收视率在0.1%—0.5%之间的节目占52.6%, 余下的27%的综艺节目的收视率在0.1%以下。尽管如此, 综艺类节目的收视也远高于其他类新节目的收视表现, 这也是综艺类节目一直以来成为有效拉动收视、创新节目不断涌现的原因。

(四) 收视好、影响大的综艺新节目原型多为舶来品

梳理2013年耳熟能详的综艺类节目, 究其背景, 节目原型多引进自电视发达国家。根据CSM 71城市组数据, 2013年收视效果最好的节目, 也是唯一收视率超过2%的综艺类节目《爸爸去哪儿》, 引进自韩国MBC的《爸爸!我们去哪儿?》。其他收视抢眼的节目, 如《舞出我人生》引进自美国《Dancing with the Stars》, 《舞林争霸》来自美国知名舞蹈节目《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 《开门大吉》的国外样片为爱尔兰的《Super Star Ding Dong》, 只有《闪亮星跳跃》具有本土原创的影子, 但脱胎于《中国星跳跃》, 该节目引进自荷兰的一档跳水节目, 还是具有引进节目的基因。

进一步统计收视率超过0.5%的综艺类节目, 能够确定为引进的节目为18档, 占67%。在收视市场有较大影响力的综艺类节目大部分原型都是引进节目。其他尚未确定的可能为本土原创节目, 包括原型引进后的衍生节目。这些新节目基本都集中在几家卫视和央视的频道播出。其中, 浙江卫视有6档, 央视3套有4档, 最多的是播出3档的卫视, 包括湖南、湖北、安徽, 上海东方、央视1套。江苏卫视有2档, 深圳卫视有1档。 (见下页表3)

二、透视本土原创节目匮乏的原因

无论是引进节目, 还是本土原创节目, 在收视市场上都有成败, 持续播出和昙花一现的现象比比皆是。近几年, 荧屏上收视效果较好的综艺类节目多半是引进的, 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 前期市场调研不足与节目自主研发的匮乏

海外节目为什么容易成功?以英国为例, 英国是全球最大的电视节目原型创作、生产和输出国。英国的电视频道相当于我们的1/150, 但在伦敦就有超过800家电视节目制作机构。英国强大的原创能力背后, 是一整套完善的节目创新机制。英国节目成功的第一核心要素是——受众为大。做节目的关键不是制作人想看什么, 而是观众想看什么, 永远从观众的角度出发, 尊重观众的想法。对观众的调查研究早已成为BBC、ITV等大型电视台的核心业务。BBC旗下有专门的娱乐节目研发中心。一般情况下, 他们的节目创新步骤分为:任务说明 (包括节目长度、播出时段、预测收视/听率、受众群体等) 、受众了解 (主要通过观察、与专家沟通及调研) 、头脑风暴 (基于团队合作的脑力激荡过程) 、开发创意 (完善创意, 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和评估改进 (主要通过对受众的焦点小组调查实现) 。[1]这样一个繁琐的过程, 虽然增大了制作成本和时间成本, 但能够经受住市场的考验。

反观我们的电视媒体, 对受众市场调研和新节目的研发投入十分有限。国内电视媒体在受众调研方面的投入相当于电视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虽然很多电视台成立了节目研发部门, 但进行创新节目开发培养的创新创意人才极少。国内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内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 存在大量盗版盗播、超越法律和道德界限的行为。大量的历史收视数据显示, 抄袭、克隆的娱乐节目的生命周期是短暂的。

(二) 电视台难以摆脱官本位行政管理特色

中国的电视台难以摆脱官本位行政管理特色, 管理者在任期内要业绩, 抓收视, 要广告效益, 要短期见效。而节目创新、人才培养是个长期的、投入较大的、风险较大的系统工程。领导重视, 这方面的工作会有起色;领导不重视, 就成为每天撞钟的摆设。有些电视台宁可花巨资引进国外成功的节目模式, 希望马上见效。2012年夏天, 《中国好声音》火了, 浙江卫视的品牌价值得到极大提升, 让各家卫视意识到了海外优质节目模式的厉害, 也见识了什么是专业化大制作, 寻找、引进洋节目模式成为一时风潮。这让本来就十分贫瘠的本土原创土壤更加雪上加霜。现在, 屏幕上综艺类节目中引领收视的多半是引进的洋模式节目。一家花钱引进来, 多家跟风抄袭、山寨, 短时间内造成市场的极度混乱, 多数节目寿命短暂, 对于持权引进方也是重大的损失。

(三) “拿来主义”泛滥, 拷贝、克隆层出不穷

上世纪末, 央视和湖南卫视开始引进综艺类节目模式。借鉴了台湾《非常男女》的模式创办的《玫瑰之约》收视火爆, 引领了国内卫视的大跟风, 一时间, 周末黄金档满屏皆是相亲娱乐节目。十几年过去了, 原创娱乐节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未能掀起收视波澜, 而“拿来主义”倒是更加泛滥, 拷贝、克隆层出不穷。《中国好声音》的成功把这股引进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卫视引进的娱乐节目扎堆。这就像一把双刃剑, 中国电视得以与国外最前沿、最热门的节目模式、技术及流程接轨, 对我们的综艺节目专业化制作水平具有显性促进作用, 但是, 这种短、灵、快的行为严重阻碍了自身的节目创新功能, 在节目产业链中只能居于尾端, 沦为国外节目的倾销地和试验场。

三、多屏时代原创节目的生存思考

(一) 媒介融合时代, 受众研究是节目创新的重要基础

借助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媒体, 日复一日地分流传统媒体的受众, 受众碎片化程度加剧, 分享传统媒体的内容资源, 分割广告市场的蛋糕。迈入多屏时代, 电视节目的消费不仅仅依靠传统线性播出的电视屏幕, 参与竞争的还有互联网电视屏幕、移动终端屏幕。观众收看传统电视的习惯会逐渐改变, 会转型成使用多种介质的用户。如何使用户对消费的节目满意, 成为媒体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节目的内容会经历残酷的市场考验, 就像摆在超市货架上的产品, 任人挑选。消费的频次意味着该档节目受欢迎的程度。用户不但可以自主挑选节目, 还可以自制节目, 上传分享, 自娱自乐。收视的决定权完全把握在用户的手中。届时, 传统电视市场中的规律规则、领导意志都将部分甚至完全失效。要想生存和发展, 优质的节目内容和模式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核心要素。创新性、满意度、收视率以及收看频次将成为未来节目的衡量标准。“洞察观众是节目创新的最高机密”[2]将变成“洞察用户是创新的最高机密”了。对多屏用户收视行为的持续性深度调查研究是创新节目的基础工作。最近网络收视火爆的美剧《纸牌屋》就是基于大数据的分析, 该剧不仅是Netflix网站上有史以来观看量最高的剧集, 也在美国及四十多个国家大热。观众行为及态度的数据分析对该剧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深度的分析和数据发掘可以知道观众想看什么, 由谁来演, 甚至细化到场景及桥段的设计。

未来对多屏用户的研究是节目创新的必经之路, 建立健全针对全媒体用户的研究体系和机构是时代的市场的要求。国内的电视人在传统电视领域中, 这方面已经落后于电视发达国家几个阶梯, 在媒介新时代里, 没有理由再落后了。

(二) 制造“收视事件”

历史证明, 在传媒领域, 重大的历史性突发事件往往会成就一个媒体。像“海湾战争”中的CNN, “9·11事件”中的凤凰卫视。但是娱乐性节目几乎不存在这样的可能性。

优秀的电视节目是策划出来的。《中国好声音》不但引爆了2012年夏天的收视热潮, 还引起广泛、热烈的线下话题, 引发了业内诸多的思考和讨论。本文更为关注的是该节目的成功不仅仅是一项洋模式的引进, 也不是本土化嫁接的成功, 而是“收视事件”制造的成功。

当今媒介生态环境中, 观众的碎片化程度、从电视机前流失的程度越来越严重。把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再次拉回到电视机前变得异常艰难。但是这次的“收视事件”却做到了。《中国好声音》从开始就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掌控市场节奏, 不断增加线下话题, 增强线上的收视欲望和收视饥饿感, 阻断网络同步转播, 把频道约会式播出做到极致, 最后在大结局中把收视推向顶峰, 在收获收视的同时也获得广告的高额回报。在占领收视主阵地外, 与网络视频合作, 借助网络平台继续发酵、发热。网络平台不仅实现该节目的多次消费, 把节目做深, 更能收获由网络传播带来的增值回报。当然这样的“收视事件”是冒着引进模式和巨大投入失败的风险的, 同时期的几档综艺类节目就没有它这么好的命运了。

这档超高人气的节目在2013年的夏天继续演绎着收视神话, 力压其他卫视频道的歌唱类节目。第二季在延续首季模式的基础上, 增加了一些原创因子, 如:导师抢学员的新环节, 导师之间的战火以及学员间对抗的激烈强度。

通过这档节目, 浙江卫视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为该节目的衍生产品, 后续节目的引进、研发、商业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 土壤改造是提高节目创新能力的根基

有人把移动互联网称为第四次革命, 必将改变人类的历史。三网融合也好,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视频也好, 新技术催生下的新媒体正在改变媒介生态和媒介格局, 媒介消费者的日常行为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媒介新形态的消费和个性化的收视需求将成为未来视频收视市场的主流。“收视事件”般的大规模收视浪潮, 将变得更加不确定和难以把握。网络无边界, 突破地域的局限性, 拉近人们的时空距离。创新含量低的简单的节目复制难以持久。要树立起互联网思维、创新思维, 赶上世界先进国家的节目创新节奏。传统的电视行业如果不摒弃坚持了一二十年的复制、抄袭、克隆习惯和“拿来主义”的思维, 必将受到市场的严酷惩罚和无情淘汰。网络的无边界传播和用户的遥控器、鼠标的投票会对节目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电视要生存、发展, 就要改变急功近利的短视心态、机制体制的缺陷。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相信市场的力量, 以新思维应对新环境, 少一些行政干预和管控。增加全媒体受众的研究, 掌握第一手资料, 了解用户的需求, 激发节目创新的动力, 培养节目创新的能力, 给节目创新和表现以足够的空间和机会, 培育出适合节目生长的土壤。

注释

1[1]靳雷.从英国的节目创新实践看广播节目的机制创新.中国广播, 2011 (05) :24.

社会观察类节目 篇3

1 道德语境与电视道德类节目

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从道德的层面上去考量,事故中那么多忠于职守、舍生忘死的消防战士至今仍然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传递出的道德正能量让我们为之振奋;但从另一面来说,是什么人竟然利欲熏心,置公共安全于不顾,在闹市区安置这么大一颗“炸弹”;又是哪些人、哪些部门无视职业道德、玩忽职守批准在闹市区建立危险品仓库的呢?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意识形态,它常以善与恶、正义与和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信与虚伪等概念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呈现出新旧交替和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特点,人们在强调尊重个人权利、利益的同时尚未认同个人与社会利益的联系,道德意识、公民意识仍十分匾乏;法制建设明显滞后,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对道德的支持力度不强,影响了社会道德的进步。再加上国外的道德观念正不断涌入,道德的多元化,以及道德的“碎片化”,使我国的道德语境并不是十分乐观。建构一个向善的道德语境,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显得十分重要。电视类道德节目正是构建道德语境的最好选择。

电视道德类节目之所以能构建一个向善的道德语境,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就是电视节目有着严谨的框架,它能对节目的内容以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方式进行筛选。将生活中的道德片段规整为一个完整的经验和准则,从而构建一个具有倾向性的道德语境。另一个原因就是,各个电视台的电视道德类节目,一起形成了一个大的文本群,这样的群体在传播内容上大都具有相似性,以及重复性,可以持续性地对人们造成影响,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构建一个向善的道德语境。以鹤壁市广播电视台《道德视窗》栏目为例,近两年该栏目先后采制播出了全国公安系统爱民模范张慧;几十年如一日绿化太行的全国拥军模范靳月英;在离家万里的玉米地里度过50个春节的全国著名育种专家程相文;35年救出16条鲜活生命的“中国好人”韩海江;在宜昌舍命救人的鹤壁籍武警战士吕俊峰;在开封三入黄河勇救3人的鹤壁籍大学生邢二朋……如今,在这个只有160万人口的豫北小城鹤壁市,先后有1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26人获得国家级表彰、78人荣获省级以上道德模范称号。

2 电视道德节目的话语特点

电视道德类节目主要形式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访谈形式,一种是专题形式,还有一种是话题讨论式。电视道德类节目作为一种公共话语权,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特点就是主题大多集中在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等方面,通过直击种种道德事件,一方面对可歌可泣的高尚行为进行讴歌,在感动中激发每个人心中向善的力量;另一方面对种种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揭露和鞭挞,在震撼中让每个人用思考完成心灵的净化。如最近几年我国中央电视台每年播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江西卫视《社会传真》以及湖南卫视的《平民英雄》等,通过一些社会热点、人物事迹向电视观众传达人间真情。第二个特点是以生活化、平民化的手法,将镜头对准普通人,以普通人的生活向我们展现这个社会的真善美以及丑恶。抛弃了空洞的、宏大的话语风格,更加贴近我们真实生活,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如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朱敏才原来是个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是一名高级教师,他们退休后没有留在北京过安逸的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的山区进行支教。他们将大爱洒向了山间,感动了无数的中国人。

3 道德类节目的社会效应

3.1 营造良好的道德评价环境

近几年来,在我国道德失范事件频繁发生,“彭宇案”“许云鹤案”等道德失范对人们的道德认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事件通过媒体的传播,在社会上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面对摔倒在地的老人,都选择袖手旁观,免得做了好事没有得到表扬,反而受到讹诈。因此,社会上出现了不少老人摔倒无人搀扶的事件。在深圳,一个老人摔倒在自己的小区,不管是小区住户还是保安都没有人去搀扶,等到这个老人的儿子发现,这个老人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还有发生在福建的一个老人摔倒在马路上事件,围观者不少,但就是无人搀扶。最终这个老人也离开了人世。或许有人会认为,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怎会如此糟糕,连一个老人跌倒都没人去帮助。实际上这类事件只是偶然事件,经过媒体的传播,才引起了人们对道德的思考。道德底线缺失、道德滑坡成为现在人们对社会道德的看法。道德焦虑充斥着整个社会。道德评价是一种价值的判断,是人们依据道德准则衡量一件事情的丑恶。它直接影响着人们对道德规范的认知程度。正如学者罗国杰所说,有力的道德评价可以让不道德的行为受到强大的压力,让其无地自容;让道德的行为受到人们的尊敬,让人们感到光荣。电视媒体作为一种公众媒体直接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评价准则。同时,电视媒体对道德的评价机制也在影响着人们对道德的认知,理应成为引领道德向上的主力军。但是如今,一些媒体并没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把负面的新闻当成赚取收视率的法宝。没有为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评价环境,反而让人们在道德判断的时候更加迷茫。

3.2 缓解道德压力

人们对道德的焦虑对这个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缓解人们道德焦虑离不开话语。通过话语和公众交流,改变人们对道德的认知,缓解道德的焦虑。电视类道德节目,作为一种公众话语,把焦点放在公众身边的道德事件,立足于真实的道德事件,向公众传播真善美。比如《道德视窗》中播出过这样一期节目《路边捡到一个妈》:一个普普通通的妇女照顾一个无家可归的老人18年的故事,老人和她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妇女却如同对待自己母亲一样照顾她,洗衣煮饭,端屎倒尿,全家为老人过生日,为老人养老送终。通过对这样一个故事进行宣传,不但能感动公众,也让公众明白,我们的身边虽然会有不道德的事情发生,但是也有真善美的事情发生,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缓解公众道德的焦虑。

3.3 树立正确的道德评判机制

电视类道德节目作为一个在人们心中树立道德模范的节目所具有的话语权,一方面对我们身边的道德事件进行传播表扬,另一方面对我们身边不道德的事情进行披露,让其受到人们的谴责。例如,电视节目上曾讲诉了一个女子为了照顾姐姐去世后留下的儿子,嫁给了自己的姐夫,为此受到好多邻居的闲话。这个女子每天都去做钟点工,帮姐夫撑起破损的家,女子辛勤的工作受到雇主的一致好评,在姐姐的儿子患上尿毒症后,她的雇主们立即筹钱帮他们度过难关。他们的事情被媒体报道以后,受到社会上人们的大力褒奖,善良的行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又比如,电视道德节目上曾经播出过一期这样的节目“藏身寺庙的逃犯”,讲述了一个逃犯躲在深山寺庙里十六年,虽然逃过了牢狱之灾,但是并没有逃过良心的谴责。最终认罪伏法。这正是一个是非分明的道德评价。

摘要:电视媒介在公共话语权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社会道德为核心主题的电视道德类节目将道德评价、道德原则等有意识地添加到电视节目中,在弘扬传统美德和唤醒公民道德意识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电视道德节目,从话语分析的视域探讨电视道德类节目的社会效应。

关键词:话语,电视道德节目,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陈术合.我国道德建设类电视节目研究——以央视《道德观察》栏目为例[D].湘潭:湘潭大学,2013.

[2]陈术合,唐弦.从话语分析视角探析电视道德建设类节目功能——以江西卫视《社会传真》为例[J].声屏世界,2012(8).

社会观察类节目 篇4

“全媒介覆盖”一词, 在各家卫视的节目宣传中都有提到, 除了与电视台旗下的门户网站深度合作外, 利用社会化媒体整合营销提高用户关注度和粘着度是大家的共识。电视节目内容在新闻类、视频类、微博类、音乐类、App应用等社会化媒介平台上多元化分布与传播, 是2013年夏季档歌唱类选拔节目的一大特点。

新闻方面: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湖南卫视《2013快乐男声》、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北京卫视《最美和声》四个节目的相关话题、关键词在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主流门户发布转载量占比在30%以上, 重要话题新闻都曾占据门户娱乐版首页位置。《2013快乐男声》和《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在搜狐新闻客户端除了资讯推送之外, 都设置了报名通道。

视频方面:《中国梦之声》的官方视频合作媒体为风行网;爱奇艺获得《2013快乐男声》独家网络版权后采取分销策略, 优酷、乐视都有版权。YY网站作为本届《快乐男声》的“官方互联网视频互动平台”, 推送复活赛相关活动视频, 《男声学院》真人秀部分也在此平台播出。《中国好声音》第二季采取与搜狐视频独家合作的方式。《最美和声》则与腾讯视频联手。

微博方面:四个节目都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上开通了官方微博, 除了节目和电视台的官方微博外, 与节目相关的主持人、导师、评委、明星等名人微博, 以及草根参赛者和粉丝的微博都带来了节目的微博提及量。

音乐方面:《中国梦之声》与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合作, 旗下咪咕音乐被指定为《中国梦之声》惟一的音乐下载平台。《2013快乐男声》官方互联网音乐平台及独家互联网音乐版权合作媒体为QQ音乐, QQ音乐为《快乐男声》定制了“摇一摇搜歌”的创新互动模式, 并联合微信平台共同推广《快乐男声》的现场演唱曲目。《中国好声音》第二季与百度音乐独家合作。

App应用:《中国梦之声》A p p应用以“哇啦”为主。《2013快乐男声》主要以“呼啦”、“号外”两个App应用软件为主, “呼啦”与观众的互动多一些, “号外”侧重于跟热门选手的粉丝互动。《中国好声音》第二季App应用有《中国好声音》官方App、好声音潜力男学员特辑App等。

二、2013年夏季档歌唱类选拔节目社交效果跟踪

2013年夏季档歌唱类选拔节目采用的社会化媒体矩阵联盟、交叉互动的布局, 产生了巨大的传播效果叠加效应, 具体表现在:

1. 整体传播有了“聚热”核心

以8月15日为例, 当天是《2013快乐男声》“总决赛9进8”直播的前一天, 是《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导师考核第一场录播的前一天, 以19时为限, 当日百度新闻搜索以“快乐男声”为关键词搜索共1770篇次相关新闻, 以“快男”为关键词搜索共1550篇次相关新闻;以“中国好声音”为关键词搜索, 共有2120篇次相关新闻, 以“好声音”搜索共有3420篇次相关新闻。

从新闻数据的监测中可以看出, 《快乐男声》和《中国好声音》两节目的播出, 引发了电视观众和网络用户的关注, 8月15日, 两节目播出虽然已近中期, 但新闻热度依然持续, “快乐男声”、“快男”、“中国好声音”、“好声音”成为今夏热词见诸各端。在周末歌唱类选拔节目“红海”竞争中, 两节目成为了今夏的话题核心。

2. 营销推广有了“造热”动力

在互联网上, 谈及电视节目的覆盖率和影响效果时, 不再只是收视率这一项了, 增添了许多新的评估指标名词, 如微博提及量、综艺话题排行榜、热门视频排行榜、搜索排行榜、人气飞跃排行榜等, 这些都与社交媒体有关。在社交媒体上, 对电视节目及相关元素的每一个评论、赞、顶、喜欢、转发、收藏和分享, 都构成一个个细微却又重要的激励。这种即时的、积极的正向激励, 就是社交营销的动力性质。

6月29日《2013快乐男声》首播当天, 天娱艺人集体在微博上发起召集令, 号召大家一起讲出生活中“最无趣、最葬送激情”的事情。一时间网友集体刷屏吐槽, 当天仅新浪微博就有至少20万人次加入话题讨论。当天, 从上午到晚上铺天盖地的各类“干掉无趣”互动推广占领了几乎所有社交媒体, 不论进入六大视频门户, 还是微博平台, 包括微信、QQ、百度贴吧、天涯、人人网、豆瓣以及各类新闻门户, 铺天盖地的海报、长微博互动、搞笑预告片、新颖的创意活动, 以及覆盖五大城市的地面推介、社会名人大咖和当红艺人全面加入互动, 引起网民大量转发、吐槽、模仿跟进, 吊足了网民胃口。湖南卫视的整体频道ID打出醒目的“听我青春”标语, “快男”节目组则在吐槽海报下方附上一行小字:“快男今夜开播, 组团干掉无趣”。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社会化媒体整合传播事件。在营销推广过程中充沛流动的是信息, 更是情绪和情感, 它将散落在庞大社交网络用户间细微的情感激励汇聚起来, 情感共鸣的爆发迎来用户活跃高峰。

3. 收视效果有了“发热”潜力

2013年夏季档歌唱类选拔节目尚未在电视上播出, 就在社交媒体上开始了相关信息和话题的流动和互动, 为的是累积人气指数和蓄势话题排行榜。在社交媒体平台上, 网友的讨论热度会成为电视节目收视率指南, 甚至可以提升收视率。此命题的真伪在节目首播之夜已见分晓。

《中国好声音》、《快乐男声》、中国梦之声》App应用平台。

以《中国好声音》为例, 根据CSM46城收视数据显示, 7月12日《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第一集收视率达3.62%, 同时段排名第一, 较节目原时段份额上涨明显;周五深夜的重播收视率为1.576%, 这一重播收视超过了当晚同类型节目的首播收视率。首发引爆的收视潮, 暗示着这个夏季流动的热量不容小觑。

三、2013年夏季档歌唱类选拔节目社交策略分析

有人曾说, 在社交媒体上最活跃的人, 有两种类型, 一是利益既得者, 二是寻找生存感、存在感的人。于电视台而言, 其社交营销的目的都有这两个方面的考量。特别是在人人皆媒体、事事皆媒体、物物皆媒体的混合媒体时代, 在这么混沌的媒体生态中, 如何追求利益, 赢得存在感, 孕育新的结构和新的秩序是一大要务。2013年夏季档歌唱类选拔节目在社交平台上做实的点点滴滴, 也许能撬动或触动其他。

1. 明身份, 强主干

传统媒体跟新媒体的合作过程中,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凭借电视媒体的品牌和活动影响力获利显而易见, 而传统媒体的获益则显被动, 电视频道、栏目与新媒体的合作, 更多地停留在浅层, 局限在造势、招募、跟踪等信息发布和传播上, 没有把网络转化为平台资源, 电视台在这一块的收益模糊。

在电视节目社交化的过程中, 首先要明确身份。在明确自身定位的情况下, 各家卫视在今年歌唱选秀节目的内容制作上愈发凸显自家优势, 将自身资源按照受众的不同需求与传播途径的差异进行调整, 并且在不同的媒介平台上播发和互动, 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只是把节目内容简单照搬到网络上去。虽然这个夏天选秀节目不少, 但是在不同的社交媒介上, 东方卫视、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在卫视圈落备受瞩目, 在海量和碎片化的网络中没有被大同, 各家卫视不同的标识符号和话语形态能凸显出来, 这是一个进步。

2. 泛关系, 重关联

在社交网络时代, 盛行泛关系链营销。泛关系链营销有三个要点, 一是营销覆盖的每个网络用户的关系种类和圈子是最全面的;二是跨平台产品及多营销模式之间实现无缝互动和互通互联;三是从“覆盖、影响力、相关性、粘性”四个维度, 建立完善的社会性网络服务。

在制作歌唱类选秀节目的过程中, 各家卫视都注意到要建立起相关的关系链, 其中涉及到明星评委圈、主持人圈、选手及粉丝圈、广告客户圈、电视台忠实观众圈等不同关系社群。不同圈子里的关系社群有交集, 但也有盲区和壁垒。如何穿越盲区、突破横亘在中间的壁垒, 让节目的信息抵达关系链并融会贯通、流动起来, 各家卫视各显神通, 在主持人微博拉动、明星导师造势、大V直播、热门选手号召、粉丝引导、话题制造等方面尽显功力。

8月10日, 湖南卫视《2013快乐男声》“总决赛10进9比赛”, 这时节目播出已近中期, 前期与各家卫视比拼建立起的各种社交关系圈已稳定、饱和, 如何在关系链中增量, 覆盖更多的关系种类和圈子, 再次提升社交流量, 湖南卫视在寻找目标关联上做了两个动作。一是联合“绝味”推出了“微博名人评快男”活动, 邀请了网络红人“南派三叔”、“陆琪”、“舞美师”、“芙蓉姐姐”在微博点评节目, 他们分别做了“香”、“鲜”、“麻”、“辣”的评价。二是“10进9”比赛启用了与场外结合较强的“V神赛制”, 邀请了明星演员范冰冰替补谢霆锋担任“V神”评委。“V神”借用了QQ会员的“大V”称号, 代指具有高度特权, 代表广大观众、网友、粉丝行使投票权的评委。

因这两个动作实现目标关系链的无缝互动和互通互联, 带给湖南卫视及《2013快乐男声》节目团队可以想象的结果:根据新浪“微指数”数据, 《快乐男声》的微博热度有了较大提高, 微博“热议度”从8月7日9.6万点飙升至8月9日的47.8万点, 两天上涨近5倍, 一举超过《中国好声音》的29.9万点 (《中国好声音》这一时期仅增长了27%) 。在新浪微博“影视热搜榜”中, 《快乐男声》以6.5万的搜索次数牢牢占据榜首, 比第二名的《中国好声音》 (3.9万) 高出67%。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微博名人评快男”中“芙蓉姐姐”的点评微博转发量超过两万条, 其余三位也均超过一万条, 评论也均达到两三千条次的水平。当日“陆琪”、“舞美师”、“芙蓉姐姐”三位评快男的相关视频微博, 均挤进了“新浪微博热门视频榜”TOP10。范冰冰担任快男“V神评委”, 一是助力“快男”, 二是宣传8月9日上映的由她主演的电影《一夜惊喜》。该片上映6天票房便过亿。本与快男没有交集的范冰冰, 因为“V神制”, 其关系圈从电影平台延展到电视平台, 达到了双赢。

3. 选盟友, 获红利

因为歌唱类选秀节目本身具有很强的娱乐、时尚和话题属性, 对应的是现代开放、融合适应型的受众, 这类受众生活态度积极主动, 乐于接受新兴的媒体形式, 且消费力不低, 所以很多社交媒体公司都想借助这个平台跟自己的用户发生更好的联系。每家公司各有所强, 每家的心思又不一样, 因此每一档歌唱类选秀节目的社会化媒体联盟的布局是“红海”竞争中的重要一环。

搜狐视频获得了第二季《中国好声音》全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直播、点播等各项独家权益。与搜狐视频的合作, 灿星制作总裁田明称之为“资源合作”, 因为“第一季《中国好声音》, 所有视频网站都是简单重播, 这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 所以我们确定要找到一家能深度合作的合作伙伴。《中国好声音》不是简单把互联网做成一个电视节目的重播平台, 我们希望跟互联网的合作有更大的创新, 不是简单的重播和组合, 而是深度的融合, 融合中能创造新的互动形态, 是电视不能实现的”。

选对一个好的社交平台, 就像选对一个地势利己的主战场, 但真正精彩的部分还是每个平台的应对策略和具体的执行效果。搜狐视频的执行策略做到了电视不能实现的三点:一是搜狐视频有强大的资金支持, 支付了一笔不菲费用, 加大了对互联网技术的投入, 使其平台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交互特点, 优化网民收看体验;二是搜狐视频有自身的媒体优势和综艺平台优势, 这次其集中注意力将《中国好声音》节目中的各种元素融入到新兴的全媒体平台宣传推广, 将原本单向板状的节目形式演变为循环树状, 完成电视节目线上和线下的闭环营销;三是搜狐视频手握海量的独家内容素材, 以“视频+娱乐+内容”的形式打造了一个颇具人气的节目视频互动社区, 互动延长了电视节目信息的生命周期, 令节目收益长尾连绵不绝。

在这轮联盟中, 搜狐视频同电视制作方一样也收获了新的社交红利:自从拿到了第二季《中国好声音》的网络独播权后, 搜狐视频用户流量和广告销售均得到了有效提升。目前, 搜狐视频累计用户过亿, 超过一半以上是新增用户, 广告收入达1.6亿元。

4. 养习惯, 立品牌

电视媒体是有局限的, 主要在于有时间空间的限制, 观众收看电视节目基本是单向的形态。以新技术和影响力登上历史舞台的新媒体, 改变了传统电视的收视习惯。根据尼尔森的报告, 46%的智能手机和43%的平板电脑用户会在看电视时使用第二屏。一手拿着遥控器一手拿着手机, 看电视的同时在社交媒体上找同伴、谈感受、发评论, 社交化场景在电视机前逐渐成为一种常态。

应对受众新的收视习惯, 在收看电视时用手机扫描电视屏上的二维码就能实现多屏互动的App应运而生。“呼啦”是湖南卫视的官方App, 是第一款由电视媒体出品、面向客厅用户的移动互联应用。“呼啦”整合了媒体的属性传播和工具化的社会传播。通过扫描二维码、签到、聊天、做任务等相关行为, 可以打通多屏互动, 但核心目的是为了客厅里的那块屏。

App应用目前在整体传播营销效能中占比不大, 但上升趋势明显。自今年初推出, 经过半年发展, 湖南卫视“呼啦”已经有超过600万的注册用户。为了与《2013快乐男声》有更好的互动, 湖南卫视7月中旬推出“呼啦II”, 8月底又推出“呼啦V2.1”, 在短时间内密集地对软件进行升级与更新, 足见湖南卫视对App社交应用推广的重用, 以及对用户体验的重视。

负责“呼啦”项目的湖南卫视总编室副主任刘琛良说, 我们做“呼啦”, 更多是希望“让互联网行业的‘用户’概念与传统电视的‘观众’概念在移动端得到身份的统一”。负责频道编排和品牌建设的湖南卫视总编室副主任王旭波则说, “做节目就是做观众, 做观众就是要做家庭观众, 做共同的收看体验”。

两位主任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论是通过传统的传播渠道, 还是通过新媒体的传播路径, 电视都必须重视属于个人的观众体验。虽然收视习惯的改变, 将电视台以往节目生产和节目传播的依赖——路径依赖、能力依赖和经验依赖等逐渐消解, 但在与社会化媒体逐渐融合的过程中, 电视利用社交营销强化自身品牌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一是坚持内容为王的创新;二是抓准病毒式传播的契机;三是不断寻找目标关联;四是重视社交媒体的评价反馈;五是及时开发后续价值, 拓展新布局。

社会观察类节目 篇5

一、年度人物评选类节目的社会功能

年度人物评选类节目作为一种正面人物报道, 有着明显的目的性, 这种目的就是促进受众接受某种观点, 采取某种行为, 因为正面人物报道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它能通过提供榜样, 倡导和维护稳定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 促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整合, 这就是正面人物报道所具有的社会化功能。学界一般认为这些社会化功能可以归纳为:社会整合、榜样示范、时代象征。[2]年度人物评选类节目通过一个个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正面形象, 恰如其分地将现时代的社会价值体现出来, 为社会创建了一套适应时代要求的、临时的、且十分有效的社会规范, 然后通过舆论来引导人们的意识, 使社会群体的心理倾向及其行为共同向媒介所倡导的价值目标靠近, 最终达到对社会的整合。

1、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功能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要求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与人们有密切关系的大众传媒也在这种新的社会环境中发生了诸多变换, 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媒体娱乐化倾向的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 媒体更应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传播正确的价值观, 年度人物评选节目应运而生, 通过运用多元化、综合性的评选标准选出各个领域的典型人物形象, 在浮躁的社会中树立道德标尺, 引导道德价值回归,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引导人们树立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人生态度, 同时为媒体开创绿色收视率。绿色收视率, 是在常规收视率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就是讲收视率, 但不唯收视率。在重视收视率和收视份额的前提下, 把一个后端的统计数字, 前移和扩展为节目生产全流程中的管理标准。

2、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各个年度人物评选节目虽然评选标准各有不同, 但所选出的代表性人物却遍布各行各业, 不论是感动人物, 还是经济人物, 亦或是三农人物, 如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的闵恩泽、推动中国航天进入太空行走的马兴瑞、17年来想到孩子就不会放弃的杜广云, 他们这些致力于国力强大的人物, 成为民族精神的高度凝聚, 评选节目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 弘扬他们的精神, 因为他们的精神代表了一个群体的力量, 他们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他们所表现出的强烈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直指观众心灵, 激荡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热血与激情。

3、构建和谐社会特有文化

年度人物评选类节目所选出来的每一位人物, 都是一段历史的出色浓缩, 代表着一种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是我们今天承担社会责任的一项重大使命, 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年度人物们有很好的社会价值,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榜样。这些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令人感动、令人景仰的高尚精神, 建构着和谐社会及其所特有的和谐文化。这是年度人物评选类节目所展现的价值取向, 抓住了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新变化, 表现出主流媒体的责任与眼光。

二、年度人物评选类节目被泛化的消极影响

只要存在市场, 就存在竞争, 媒介市场也不例外, 一个好的电视节目势必成为大量同行模仿的对象。《感动中国》的成功带动了各个地方媒体的积极性, 纷纷进行了“感动”人物评选, 形成“感动联盟”, 如感动河北年度人物、感动山西年度人物、感动山东年度人物、感动吉林年度人物、感动内蒙古年度人物等等;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成功也是如此, 全国工业经济年度人物、中国十大经济女性人物评选、河北经济年度人物、湖南十大经济人物、福建经济年度人物等都应运而生。此外, 还有各种各样名目的年度评选类节目, 如四川餐饮年度人物、地产年度人物、影响普洱十大年度人物等等。物以稀为贵, 年度人物评选类节目具有积极的社会化功能, 但是当它被泛化的时候, 势必产生消极影响, 并削弱其原有的价值及影响。

1、节目同质化, 缺乏创新

年度人物评选类节目与其他节目最大的不同就在于, 它力求在精神上契合观众的需求, 形式并不重要, 如果内容不能创新, 那么即使形式再新, 花样再多也都是失败的, 内容永远高于形式。许多媒体都在办年度人物评选类节目, 但是都大同小异, 都是模仿现成的成功案例, 有的甚至是直接照搬照抄, 这样一来, 在盲目跟风的影响下, 大多数节目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 观众就会对此产生审美疲劳, 即使形式再新, 都无法另观众动容了, 收视率自然没有起色, 更不要谈绿色收视率了。

2、典型人物形象被淡化了

年度人物评选类节目的初衷是选出各个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 树立榜样, 因为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广泛的影响力和具体的推动力, 他们在履行自己职责和义务的过程中, 总是以自己的行为影响了一批人, 带动了一大批人, 这种影响力来自他们的行为, 更来自于这种行为所凝聚起来的社会的力量, 从而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而如今, 年度人物评选类节目被泛化了, “榜样”突然多了起来, 这些典型人物不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他们的形象不再那么突出, 他们的影响力在无形中被削弱了, 失去了榜样示范的力量。

3、呈现娱乐化倾向

各类年度人物评选节目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为了争夺收视率, 一些节目开始追求形式上的新颖, 将评选方式改为海选, 并宣称这是民意的体现。事实上, 通过海选来体现民主只是一种假象, 而其通过海选加强这一活动的娱乐因素的意图却是十分明显的。另外有些节目片面注重颁奖仪式的盛大和豪华, 有的甚至拉明星助阵, 增加噱头, 这都塑造了浓重的娱乐氛围, 而在这种氛围中, 节目原本的严肃和庄重便荡然无存, 这种娱乐化倾向降低了节目的品格, 降低了节目的文化层次, 同时也降低了其权威性。

年度评选类节目中, 当属《感动中国》最为成功, 很多观众表示, 他们是含着泪看完节目的, 认为《感动中国》节目“看了给人以力量, 给人以鼓舞, 弘扬了主旋律”, 是媒体成功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而《感动中国》的成功之处则在于三个方面, 一是责任心,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时代特色, 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二是始终坚持一条规律, 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是值得倡导推广的一条经验, 媒体打造的“精神品牌”, 要想产生最广泛的宣传效果, 必须与时俱进, 走互动联合之路。

综上所述, 我们评选年度人物并不是为评选而评选, 年度人物评选类节目不仅要彰显作为电视文化产品本身的特色, 更要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感, 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又保持高的品质, 只有这样, 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为受众所接受、信服, 才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摘要:年度人物评选类节目作为一种正面人物报道, 通过选出各个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形象, 发挥榜样的力量, 从而达到了正确引导舆论, 弘扬社会主流文化的效果, 体现了媒体的高度社会责任感。然而, 近年来, 各个媒体纷纷效仿, 使年度人物评选类节目泛化, 这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本文将从年度人物评选类节目的社会功能以及被泛化的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

关键词:年度人物评选,社会功能,泛化,消极影响

注释

1[1][美]沃纳·赛佛林, 小詹姆斯·坦卡德著, 郭镇之译,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0年1月第4版, 第246页

上一篇:音乐教育的价值研讨下一篇:文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