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论文

2024-06-28

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论文(精选8篇)

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论文 篇1

摘要:在回顾近年来江苏省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发展历程的基础上, 根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新要求, 针对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进一步推进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改革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作为事业单位重要组成部分的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 如何在前期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 根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新要求, 针对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发展, 成为具有重要现实研究价值的课题。

1 近年来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回顾

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是对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技术基础、农业科学研究类型科研机构的统称[1]。为解决存在的机制陈旧、学科结构老化、人员队伍固化等问题, 在制定出台政策、明确改革思路的基础上, 自2001年开始, 国务院部门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全面实施。改革后的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学科和人员结构得到优化, 运行机制更加灵活高效, 科研投入不足的局面有所改观,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 科技产出明显增加。部分省 (自治区、直辖市) 也参照国务院部门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改革做法, 结合实际情况, 启动了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改革工作, 如宁夏、河北、广东、吉林、河南等地积极探索, 取得了较大进展和初步成效[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提出, “继续推进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稳定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 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从而为此类机构的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2007年12月, 科技部、财政部、中央编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大对公益类科研机构稳定支持的若干意见》, 进一步明确了支持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发展的政策举措。

目前, 江苏共有40余家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 主要分布在农林、卫生、质监、水产、环保、计生等行业。其中, 省科技厅管理经费、业务的有16家。近年来, 根据国家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部署, 江苏实施了一系列举措, 从多方面积极推进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改革和发展。一是明确业务定位。2003年, 省科技厅印发了《关于省属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公益性业务定位工作的意见》, 按照公益性程度和业务特点, 将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公益性业务分成纯公益性和准公益性业务两大类。省科技厅还会同有关部门, 组织16家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研究制定了各自的“十一五”发展规划, 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二是制定发展规划。2006年, 省科技厅出台了《2006—2010年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了“十一五”期间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和发展的目标、重点任务及主要措施。三是强化财政支持。一方面, 加大事业费投入力度, 提升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财政拨款供给档次, 逐年增加人员办公经费。另一方面, 通过实施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公益研究和服务专项、条件与设备专项等, 不断加强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发展能力建设。各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也对内部运行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有的根据其承担的公益研究业务定位, 对内部业务机构进行了重组;有的实施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启动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 推行全员聘用制, 建立了“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有的以课题为载体, 通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带动学科发展, 与大学、研究机构和技术实体协作并实现资源共享。

从总体上看, 我国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进展顺利, 正在稳步推进。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取得的重要进展和初步成效,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打下了基础, 也为新形势下适应社会公益事业发展需要、大幅度提升公益科技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 但是, 与国务院部门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进度和深度相比, 全国大多数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相对滞后。因此, 需要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统筹推进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

2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对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自20世纪80年代启动事业单位改革以来, 我国相继提出了政事分开、社会化、分类改革三大基本原则, 表明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原则逐步形成, 内涵逐步清晰, 体系逐步完备[3]。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 对现有事业单位分三类进行改革。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 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逐步转为企业;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 强化公益属性, 整合资源,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加强政府监管”, [4]明确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方向和思路。对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新要求, 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在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需要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2.1 定位有待完善

尽管省科技厅对其直接管理的16家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进行了公益性业务定位, 但仍存在不足:一是个别科研机构以应用开发为主, 却列入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中, 尚未实行转企改制。二是以提供公益性服务为主的科研机构中有面向市场能力的部分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甚至个别机构尚未实行事企分开。三是公益性业务定位表现为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而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 因而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 结合阶段性的重点研究方向, 适时调整明确科研机构的公益性业务定位。四是除业务定位外, 根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精神, 还需结合经费形式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不同情况, 才能最终确定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具体类别, 并实施相应的改革和管理。

2.2 管理不够规范

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尚未建立起来, 个别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名称需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一些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存在编外聘用人员情况, “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既违反有关法规, 也不利于人才队伍的稳定, 需要全面剖析, 区别对待, 逐步解决。

2.3 经费投入不足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员经费不足。省财政只保障事业单位的人员基本工资, 但同城待遇、生活补贴、误餐补贴、年终奖等津补贴要事业单位自己解决, 这对于那些主要承担纯公益性业务、无服务收入的科研机构尤其困难。二是公用经费不足。省财政虽然按照一定标准给予了补助, 但保障水平偏低, 无法维持正常运行, 以致一些基础设施难以得到及时有效地维护更新。三是项目配套经费难以落实。目前上级在编制下达项目前, 一般都要求申报单位和主管部门提供配套经费, 但财政预算中没有配套经费的预算, 自筹资金更是难以落实, 因而导致配套经费的要求往往流于形式。

2.4 机制仍显不活

主要体现在人事分配制度上:一是事业单位实行公开招聘、考试招录后, 一些专业特长突出但综合知识欠缺的人才很难进入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工作。二是由于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机制不够灵活, 又无自筹资金提高科研人员的收入待遇, 因而很难吸引到高层次人才, 且每年都有人才外流。三是由于近年来事业单位招录的大部分为硕士以上学历人员, 职称起点较高, 原设立的专业技术岗位比例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四是事业单位用人制度仍是“身份管理”, 尚未全面推行真正意义上的聘用合同制管理。

2.5 保障相对滞后

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普遍认为, 目前事业单位管理服务离退休人员的做法, 尽管能给离退休人员提供较好的归属感, 但却增加了科研机构非专业领域的工作量, 带来了较重的经济负担。此外, 社会保障制度滞后, 还使得事业单位分流安置人员十分困难, 也影响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社会人员的合理有序流动, 不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公益事业的持续发展。

3 稳步推进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的对策建议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与科技等行业体制改革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 行业体制改革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累了经验;另一方面, 行业体制改革涉及到的共性问题, 需要通过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得以解决。为此, 根据上级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 针对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多策并举, 进一步推进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改革和发展。

3.1 明确公益业务定位

对社会化程度较高、市场接轨能力较强、以应用开发为主的科研机构, 要积极实施转企改制。对以提供公益性服务为主的科研机构中有面向市场能力的部分, 要向企业化转制并逐步与原科研机构分离。推进事企分开, 剥离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所办企业, 妥善安置人员。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或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确需政府支持的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 按非营利性机构运行和管理。调整确定科研机构的公益业务定位, 明确职责, 突出特色, 强化服务。

3.2 优化整合资源配置

要根据确定的公益业务定位, 重组内部机构设置, 加强整体协作、力量集成和团队建设。推进科技基础平台建设, 进一步整合优化公益科研力量布局和资源配置。推动区域性协作机制和科技对接平台, 对区域性的共性技术难题进行联合攻关, 实现联动共赢, 促进区域公益科研事业健康发展。

3.3 规范机构编制管理

从推动发展的角度出发, 对确有需要的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名称及时进行调整。根据工作需要, 科学合理地核定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人员编制。对有空编的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 要将那些处于重要的技术或管理岗位、学历层次和职称较高、到单位工作时间较长的人员纳入编制管理范围;对编制已满的单位, 要通过系统内调剂或适当增加的办法, 积极为公益科研事业发展提供保障;对于其他从事辅助性、工勤工作的人员, 则可继续实行编外聘用, 以创新用工方式, 降低行政成本。同时, 财政按照核定的编外用工比例, 给予适当的补助。

3.4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探索按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管理要求, 在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中逐步建立新型法人治理结构, 组建由行业主管部门、科技综合管理部门、本单位代表等组成的理事会。积极探索理事会决策制、院 (所) 长负责制、科学技术委员会咨询制和职工代表大会监督制, 形成与公益科技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有效机制。

3.5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要在规范经费管理方式、逐渐将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服务收入纳入单位预算管理的同时, 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基本满足人员费、日常运行等基本开支的需求, 支持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主导业务发展、仪器设备更新、基础资源完善及相关配套条件建设, 不断改善科研条件, 提升科研能力。为应对国家的有关政策要求, 可参考外地做法, 提供一定比例的配套经费支持。

3.6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 在核定编制和人员结构比例内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和竞争上岗。在严格控制专业技术岗位的结构比例前提下, 适当提高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吸引海内外的优秀人才到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工作。按照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和按业绩定酬的原则, 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3.7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 推行养老、失业和医疗等多险种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好新老退休人员待遇的平稳过渡问题, 进一步完善工作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和衔接办法, 促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要在足额保障离退休人员经费的基础上, 逐步实行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 使其与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脱钩, 由社区组织统一管理, 社会保险金实行社会化发放。

3.8 探索实行绩效考评

探索建立公益研究和公共服务的绩效考评制度, 省科技、机构编制、财政、人事等部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对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定期开展绩效考评, 重点评价其完成公益科研任务情况、科技创新能力情况、开展公益服务情况以及运行与管理情况等。评价结果作为有关部门对其调整投入强度、调整人员编制、承担公益科研任务等方面支持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司晓悦, 娄成武, 刘斌, 等.省属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标准问题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9) :33.

[2]科技部.“十五”期间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EB/OL]. (2006-02-20) .http://www.most.gov.cn/tzgg/200602/t20060222_28962.htm

[3]赵立波.论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三大基本原则[J].公共行政, 2007 (7) :53-59.

[4]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EB/OL].北京:新华网, 2008 (2008-03-04)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3/04/content_7717129.htm

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论文 篇2

2013年3月10日(星期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在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说明时表示,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这些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文字实录:

[马凯]二是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这些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民政部门要依法加强登记审查和监督管理,切实履行责任。

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论文 篇3

背景:2011年6月20日,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女孩引起了众人瞩目。她在微博上经常展示自己的生活照,从中能看到,她开玛莎拉蒂跑车、在别墅开生日会,皮包、手机、手表都是昂贵的奢侈品。而她微博认证的身份是“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正是这一点,引发了公众的强烈质疑:一个年仅二十岁的女孩就当上了总经理,并拥有名包豪车,财产来源是否和“红十字会”有关?一时之间,网友们展开了“人肉搜索”,各种与郭美美、红十字会有关的说法在网络上流传,真假难辨,真相不明。

“郭美美事件背后”我们不谈炫富,因为这好比时下餐馆里一桌桌过于铺张的剩菜一样,无话可说。是对粮票油票的年代集体性心理报复,兼以自我放纵也好;是集体潜意识,且会铸成集体基因也罢,我们要谈的是——公众对社会公益机构薄如蝉翼、岌岌可危的信任度。

没错,中国红十字会——“捐款人的钱,中国红十字会如何用?——它是如何用的?”

显然,这是“郭美美事件”背后的重要问题。此问题无解,则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无解。

真相或是最大奢侈品

事件始末不再重复,一定意义上说,“郭美美”只是一个引爆点,触发了许多人郁积的对慈善机构的不信任乃至不满。目前,虽然真相尚不明了,但民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的极度怀疑,却说明中国的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之脆弱。红十字会所有的澄清、声明都没有能够说服公众,让我们感谢伟大的信息社会,通过公众的调查与有关方面的推进,真相一步步浮出水面。虽然我们可能永远无法获得全部真相,但庆幸的是,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如果让公众自行探究出真相,而不是由机构在监管下让企业、组织主动公开真相,公开真相的过程就是机构支付成本的过程,有些成本永远是沉没成本,因为这些失信的组织不可能得到收益。

因为郭美美事件,中国红十字会的信用再次遭受沉重打击,红十字会等机构表面上为民间组织,实际上是按照行政运作管理的官僚体制,并且与官僚体制一样缺乏透明度。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此类质疑将层出不穷,并最终导致信用的彻底丧失,只有透明的信息与严谨的体制才能挽救危局,而不是一次又一次似是而非的辩解。

公众善心“伤不起”

尽管红十字会方面三番两次声明与“郭美美”毫无瓜葛,但仍难以止住传言。而此前慈善机构不时曝出的天价帐篷、万元餐费等问题,令其公益形象“很受伤”。

红十字会这样的公益机构,没有隐私可言,恰恰相反,如果仅有“声明”而无法“证明”,仅有辟谣而没有自省、改进,就可能引起更大的失信。“郭美美”事件发生后,在一些网络调查中,绝大多数网民承认自己的捐款热情受到打击。慈善事业“伤不起”,公众善心更“伤不起”。

6月30日,据某媒体披露,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因其“曜阳国际老年公寓”项目备受争议,作为一个公益项目,其设施的豪华程度和环境的幽雅程度远非普通养老机构能比。而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正是该基金会的理事长。

在此之前,被视为中国慈善公益事业一面旗帜的“希望工程”,也曾有过严重的挪用基金投资股票、房产及高风险企业的问题。相关人员的一再澄清,没有使这个看上去简单的事情平息,质疑声反而一浪高过一浪。对此,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汝鹏接受采访时称,公众并不是针对红十字会一家,是对一些社会现象不满的一次集中发泄。

的确,将郭美美事件引向红十字会,有偶然因素,然而,整个中国慈善公益组织被质疑的公信力,才更需引起我们的忧虑。

6月29日晚,北京警方宣布对郭美美事件正式立案,郭美美本人应警方要求也从外地返京接受调查。但是,报案、让公安部门来澄清事件真相也只是个一厢情愿的办法——即使公安部门最后出具书面材料证明郭美美和中国红十字会真的只是一场误会,中国红十字会也不能从这场信任危机的泥潭中从容脱身。

目前,对郭美美事件的追究已经深入到了其男友涉嫌骗取经济适用房、打着红十字名义的车体广告等一系列问题,但对于此事的深层追究并未终结:为什么慈善成本如此之高?为什么可怕的炫富能够肆无忌惮地挑战所有公众的常识和良知底线?为什么最宝贵的公益安全,会陷入公地悲剧中无法自拔?正如有人感慨的那样——“红十字会之忧岂止是红十字会一家之忧,又岂止是公益事业一业之忧,而是整个社会建设之忧,整个社会之忧。”

不破不立,不止不行。如果在走向社会诚信的道路上时,路边某处质量不好的“建筑物”崩塌了,那这种崩塌后的重建,在奠基的时候就该“垒”上公信力。然而,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一开始就很牢固的“建筑物”,而不是经常会使我们的生活杂乱无章的“重建”。

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论文 篇4

一、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相符合

《物权法》第10条规定:“不动产登记, 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 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 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房屋登记办法》第4、5条规定:“房屋登记, 由房屋所在地的房屋登记机构办理。本办法所称房屋登记机构, 是指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 (房地产) 主管部门或者其设置的负责房屋登记工作的机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统一的房屋登记簿。房屋登记簿是房屋权利归属和内容的根据, 由房屋登记机构管理。”两部法律都明确规定, 房屋登记机构属于行政机关, 其从事的登记活动也属于行政行为。此外, 针对登记机构的登记行为提起的诉讼也被作为行政诉讼, 由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庭审理。

二、与《试点方案》不相符合

《试点方案》中明确规定:行政管理类必须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授权或政府委托具体承担行政管理以及有关行业管理, 由政府举办, 按照行政机构方式运行, 不由市场配置资源, 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主要是政府的直属事业机构, 以及党政机关下属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二级事业机构。房屋登记机构是《物权法》和《房屋登记办法》中明确的登记机构, 从事行业行政管理职能, 不以盈利为目的, 直属城市人民政府的事业单位。而社会公益类必须是政府为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而投资举办的, 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 (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公共福利) , 不以盈利为目的, 也不承担任何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这类事业单位主要包括:教育、卫生、文化、新闻宣传、社会福利、城市环卫、园林绿化、市政管理以及涉农服务等机构。而房屋登记机构明显不属于社会公益类。

三、与住建部[2009]2号文件不相符合

住建部[2009]2号文件《关于修订〈房屋交易与权属登记规范化管理考核标准〉的通知》中明确规定:房屋登记机构主要由5部分组成:房屋登记、信息管理、档案管理、市场监管和测绘监管。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具有行政管理特征, 如房屋权属证书发放、他项权证书发放、房屋中介公司监管、不动产档案保管和利用、房屋预售许可、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存量房和商品房网上备案、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房产测绘公司监管等工作。每一个城市房屋登记机构都具有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工作职能。

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论文 篇5

在我国, 公益类科研单位是承担基础性科研工作的公益组织, 为市场提供公益性服务, 其经费需由国家财政予以支撑, 履行职责依法取得的收入或基金要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由于没有市场的直接作用和影响, 大多数公益类科研单位存在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研究条件环境简陋、科技人员薪酬待遇较低的问题, 极大的打击了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积极性。从青年科技人才的角度来说, 尽管国家大力倡导模糊身份界限, 但作为放弃直接经济收益而选择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人才来说, 需要更多的保障给予信心。然而公益类科研单位受到编制约束较大, 不少青年科技人才不能或者较难获得身份保障。同时人才评价机制的不完善, 导致青年科技人才较难被认可, 因此对他们的培养也陷入胶着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下, 青年科技人才受到过多的桎梏:经济收入低下, 社会保障力度较弱, 发展空间狭窄, 在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冲突之下, 人才流失现象凸显出来。

1994年,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诞生为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和培养带来希望, 党和国家对于青年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极大鼓舞了各级科研机构的人才培养工作, 因此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也纳入了各科研机构的工作蓝图。然而在我国, 公益类科研单位在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中存在一定问题。一个是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建设的不完善, 在科技人才分类标准中倾斜高层次高水平专家, 能够结合专业领域、发展经历、活跃范围等多方面因素设定评价标准, 能够充分展示高级科技人才的个性特色, 涵盖范围广, 涉及类型丰富, 能够较完整的综合高级科技人才信息。而对于青年科技人才一般局限于年龄和学历特征的划分, 缺乏结合青年科技人才自身特点的评价标准。尤其是在职称评审、技能水平核定等方面, 指标控制、资历先后、业绩经验等, 极大约束青年科技人才积极进取、力争上游的精神。一个是体制内的认知问题。一般认为高级科技人才能够更容易获取相关管理部门对于项目争取和审批的支持, 也更容易获得项目经费的划拨和社会扶持力量。在这样的认知下, 大量具有一定水平的科研项目由高级科技人才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研人员, 青年科技人才仅能作为基础研究团队从事辅助研发, 不能参与高尖端科研任务的前沿工作。由于缺乏历练条件和成长环境, 青年科技人才无法融入钻研创造氛围, 无法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更无法产出更多科研成果并实现成果转换进而服务社会。再则是在青年科技人才的日常培养工作上, 思想观念的引导偏差导致培养渠道狭窄、培养方式单一、培养目的难以实现。传统专业技术业务培训占据日常培养的重头, 理论知识的丰富虽然有助于提升青年科技人才的业务水平, 然而无法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无疑纸上谈兵, 不能促进青年科技人才专业技能的实质性提升。公益类科研单位要结合其自身特点制定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方案, 完善培养工作有关制度条规, 加强培养工作及其考核力度, 真正实现育才、成才、用才, 充分发掘青年科技人才的创造力, 树立他们的开拓奋斗意识, 推动他们成长的脚步, 最终成为科技战线的排头兵。

要加强两级思想引导, 充分认识到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管理部门要从根源上分析青年科技人才的存在价值、作用范围, 要认识到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对于公益类科研单位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要认识到高级科技人才源于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 在各种约束机制较强的公益类科研单位, 现有人才培养是最快而直接的引才用才渠道, 要给予青年科技人才机遇并要求和协助他们利用自身优势发挥所长。要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认知引导, 要引导他们对职业生涯进行科学规划;要认识到自身在科研工作中的意义, 强调主人翁意识, 勇于参与、勇于竞争;要积极接受组织培养, 并擅于自我完善与提升。

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在选人用人过程中不断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让培养工作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功效性。要综合青年科技人才的工作经历、业绩水平和发展方向, 制定切合他们实际特点的评价标准。特别是在人才分类、职称评定和考核管理工作中, 要完善青年科技人才的评价指标, 避免对项目、论文、专利的量化指标的过度强调, 打破资历身份限制, 结合实际充分发掘青年科技人才从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强调其在科研工作中的贡献度和效益转化程度。

要拓宽培养渠道, 丰富培养方式, 给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的施展空间。管理部门每年拟定次年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报政府主管部门核批后协调政府财政划拨培养经费, 与此同时自筹资金确保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工作顺利进行。定时定期开展专业技术知识培训, 不断更新国内外相关行业最新信息与知识;选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到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再教育, 提升基础实力;创造条件让青年科技人才有机会跟随高级科研人才实地学习, 实现一对一培养, 让青年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青年科技人才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公益类科研单位要合理利用国家支持力量, 给予青年科技人才在公共平台上交流的机会。可以利用客座研究生、交流生、访问学者等渠道, 通过公平竞争选拔推荐青年科技人才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带领他们参与海外科研项目共建活动, 参与海外科技人才对接合作, 参与专业团队建设与发展。要让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工作与国际接轨, 与科技工作全球性、发展性以及高尖端特征保持一致。公益类科研单位可以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与干部管理工作结合起来, 给予他们担任实职领导的机会;在聘岗工作中, 倾斜专业技术岗位, 激励他们干实事、出实绩, 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 也一定程度缓解青年科技人才的社会压力和生活负担, 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国家的科技工作中来。

要加大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 让青年科技人才勇挑项目研究与科研管理大梁。公益类科研单位可进一步申请政府财政投入和社会行业协会帮扶, 可以以青年科技人才基金等方式对青年科技人才独立从事基础项目研究予以支持。通过对基金项目的申请与实施, 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对立项申请、文本编制、资金运用、项目研究、科研管理等各方面能力, 提高他们对于重点、大型科研项目的承担可行性。在日常科研工作中, 要发挥高级科研人才的传帮带作用, 带领青年科技人才上心上手直接从事科研工作。尤其是对于特别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 要减少他们繁琐的基础辅助工作, 着力在科研项目中创新创造出成果。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竞争, 给予他们实践的机会, 培养他们实践的能力;鼓励他们承担项目管理和主要研究的重任, 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 要敢于面对挑战、解决问题, 要能承受挫败、迎难而上。管理部门要加强和其他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工作, 确保青年科技人才科研项目的经费划拨及时、研究设备齐全。要积极推荐和推出青年科技人才站在科学研究的大舞台上展露锋芒。

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论文 篇6

1. 校性选修课的现状

选修课主要指在高等学校中学习某一专业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修习的课程。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程涉及范围很广, 包括文化、艺术、体育、卫生、心理、对外贸易等多个方面。这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选择空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修完选修课, 会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发展, 提高综合素质。但目前选修课出现了一些问题, 违背了开课的真正目的。笔者只列出最关键和重要的问题。

(1) 开设课程少, 冷热门课“待遇”差别大。

目前, 大部分高校每个学期开设一次校性选修课, 一般开设的课程数量不够, 而且每门课都明确限选了人数, 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另外, 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迫使学生在选课的时候只选择对就业有用的课程。因此, 出现了一种“两极分化”的现象:一些热门的课程学生爆热, 一些冷门或比较难懂课程则无人问津, 如物理类、政史类的学科, 而且热门课程比较有限, 还对选课人数的限制更加剧了这种结果。

(2) 学生选课带有明显功利性。

现在的大学生对选修课的选择越来越功利化, 变得日趋单一:热衷于选修与自身专业和将来就业密切相关的, 可以学一技之长的实用型课程, 像经济管理、社交礼仪等。而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社科类文化选修课却少有人问津, 如政治学、哲学、名著赏鉴等。由于学校有硬性要求, 每个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修满一定学分的选修课才能毕业, 导致很多学生为了达到学分顺利毕业, 而盲目地选一些自己不喜欢的课程, 结果达不到优化知识结构、强化学生个性优势的目的。

2. 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普遍日益缺失

当代大学生除了应承担普通社会成员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外, 还由于其所受的高等教育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期待, 而对社会负有更多特殊的责任。然而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 出现了不能正确认识自我, 世界观、价值观发生扭曲, 精神状态疲软, 社会责任感缺失等现象。责任感缺失的突出表现为“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精神疲软现象。

二、公益类课程开设的定位和要求

公益类课程旨在通过学生参与公益事业, 提高学生素质的素质教育性质的课程。该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关怀社会、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是学生通过公益类实践活动实现与学术课程相结合, 最终达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独特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举措之一。通过活动, 要求学生在参与中体悟敬业、守信的职业精神, 了解并遵守所学专业的伦理和职业道德;养成遵守公共道德的自觉性及公共环境意识和环保的行为习惯。

三、公益类课程开设的意义所在

1. 丰富校性选修课开课资源, 优化课程结构。

2. 对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重大的作用。

通过实践,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对人生价值的正确认识, 形成包容、诚信、负责、关爱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采用课堂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 通过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在面对生活中各种情况时能够应对自如。再次, 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越来越重要。通过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的人才, 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4. 为贫困山区的基础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通过深入山区, 教学服务、调查访问等形式了解山区基础小学的教育教学及学生学习情况, 运用服务学习模式, 促进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 发挥特长, 服务山区小学, 并进行反思、分享、评估, 形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 关怀贫困山区, 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增强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 为贫困山区的基础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校性选修课出现的一些问题, 例如课源紧缺和学生选课具有功利性的情况, 而且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普遍日益缺失的现象, 在高校校性选修课中增设公益类课程。学生通过参与公益事业, 深入了解社会、关怀社会, 从而提高素质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增强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校性选修课,公益类课程,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亓嘉, 吴旭丹.以“公益服务进千家模式”提升高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J].教育园地, 2010 (1) .

[2]施敏锋, 陈松源.社会公益服务在大学生责任感教育中的价值解析及其路径构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 .

[3]王继军.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9 (2) .

[4]孙静华.关于大学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思考[J].改革与开放, 2010 (5) .

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论文 篇7

一、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概述

我国事业单位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是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各类事业单位130多万个,从业人员规模近3000万,汇集了中国超过三分之一的专业技术人才。

目前,事业单位具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财政拨款方式分为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差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职责、任务等情况,事业单位划分为行政管理类、社会公益类、生产经营类三种类型。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是转轨时期政府职能的延伸,从本质意义上讲,是准机关性质的“事业单位”。从改革取向和长远发展来看,这类事业单位的职能要逐步回归机关,或逐步弱化,单位也将随之逐步减少;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从本质意义上讲是进行了事业单位登记的“企业”。从改革取向和长远发展上看,这类事业单位要改制转企、走向市场,退出事业单位序列;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是事业单位的主体,也是本质意义上的事业单位,占现有事业单位70%以上的比例。从改革取向和长远发展上看,这类事业单位要按照“理顺关系、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提高效能”的要求,实施分类改革。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由于其面广量大,情况复杂,是事业单位改革中难度系数最高的一类。

二、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工作中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迈进。但是,不可否认,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考核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考核认识存在误区

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受传统体制的制约,在考核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目前多数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尚未树立科学管理理念,明确考核管理目的,通常认为考核只是例行公事的任务,或者认为考核就是为了评选优秀,或者仅仅把考核作为发放年终奖金的依据。考核过程往往也是搞形式、走过场,考核总结通常报喜不报忧,民主投票测评重表面、凭印象,敷衍了事,甚至存在“平均主义”分配现象,部门内部避免出现考核中的矛盾,采取轮流坐庄的方式推优。上述种种不合理的现象,致使绩效考核流于形式。根据现代管理思想,考核的目的并不是就考核而考核,而是通过了解和测评工作人员绩效,利用考核结果的反馈以及考核结果的应用,改善并提升工作人员绩效,进而提高单位整体工作水平。

2. 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考核指标体系尚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过分重视定性指标,忽略定量评价。定性指标的评价,主观随意性大,易于受上级或个人主观意见、印象、感觉的左右,有时甚至强调官本位的服从意识,缺乏数据支持和科学的分析测评,从而致使考核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大打折扣。

二是指标设置脱离客观实际。多数单位在设置考核指标体系时,背离了指标的正确导向性、客观实在性和整体统一性。存在指标设置千篇一律、过于笼统、不能凸显本单位客观实际特点以及指标设置主观随意性大、实时更新速度慢等问题,有些指标甚至滞后于时代发展趋势和单位实际发展情况。

三是指标权重设置不合理。设置考核指标权重是构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关键环节。目前多数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设置考核指标缺乏科学依据,大都依据主观判断,拍脑袋决定指标权重,想当然地认为重要的指标就设置较高的比重,反之就低。

3. 考核机制不够健全

考核是一个系统,是由考核目标、考核对象、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程序和方法组成的。目前,多数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更多地关注的是考核结果,而与此相关的其他环节则容易忽视。事实上,没有与考核结果相衔接的其他环节,考核的作用就无法发挥,考核的意义就无从体现。首先,考核前单位及各部门要设立考核目标,综合考虑工作目标达成度,使目标能对工作人员起到约束和激励的作用。目标考核管理方法为绩效考核提供了客观依据,即根据被考核者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而不是仅仅凭借主观印象、感觉进行评价;其次,考核中要灵活掌握考核程序,充分重视民主测评工作,坚持领导测评和群众测评相结合,避免以偏盖全、主观主义倾向,避免考核过程中的两级分化现象,即要么领导“一言堂”,要么群众出现“老好人”的不作为现象;再次,考核后要注重考核结果的反馈、考核结果的应用。考核完毕,并非万事大吉,要善于通过谈话等方式从考核结果中总结经验、寻找差距、找出问题,从而改善并提高个人绩效水平;同时考核结果的应用要同奖惩、薪酬、工作人员职业生涯发展等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

三、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1. 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原则

本文设计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针对性原则。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人员,研究范畴明确。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区别于其他岗位考核指标体系,指标要素的选择、指标权重的确定,符合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特有的科学规律。

二是客观性原则。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从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每一个指标都具有实际意义。指标过高或过低,过繁或过简都会脱离实际,达不到预期目标。同时,在确定考核指标时,坚持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2. 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本文依据管理岗位的特点,建立了管理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如表所示)。

指标说明:

(1)政治思想:指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情况。

(2)道德品质:指思想道德观念、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表现情况。

(3)政策水平:指制定政策、制度以及贯彻执行政策、制度的能力。

(4)工作思路和方法:指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学识水平:指胜任岗位的素质、知识和技能。

(6)组织协调:指组织管理、人际协调、宏观调控等方面的能力。

(7)业务能力:指本职业务的熟练程度和胜任能力。

(8)创新能力:指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9)工作态度:指工作的责任心、积极性和主动性。

(10)出勤情况:指工作日的考勤情况、病事假情况。

(11)工作效率:指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情况。

(12)工作质量:指完成工作任务的满意度。

(13)工作量:指完成工作的数量。

(14)贡献与失误:指工作结果对于组织绩效的贡献或不良影响。

(15)奉公守法:指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秉公办事的情况。

四、结束语

本文建立了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于该指标体系权重设置的定量实证研究,以及分别从管理岗位角度、专业技术岗位角度、工勤技能岗位角度构建不同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笔者新的研究方向。

摘要:本文在对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据此建立了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关键词: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盛明科:中国事业单位组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8(5)

[2]巩丽娟: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07(11)

[3]田伯韬:城市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09(11)

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论文 篇8

关键词:公益广告,纪实,美学

谈到纪实类公益广告就不得不提及公益广告的含义, 所谓公益广告, 就是指以为公众谋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是企业或社会团体向消费者阐明它对社会的功能和责任, 表明自己追求的不仅仅是从经营中获利, 而是过问和参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一意图的广告, 它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那么何为公益广告的纪实美学呢?巴赞在其纪实美学理论中指出, 内涵丰富的单镜头、长镜头可以让观众注意一个事件或人物的活动过程, 并从中获得更客观的外在现实感受。且不谈其他传播形式的公益广告, 仅以视频广告为例, 主体想要传达出一种正确的价值导向, 仅仅用抽象的理论或空喊口号是不行的, 要想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更易于受众接受的传播方式, 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纪实的手段, 同时运用视频剪辑技巧作为结构手段, 才能使传播效果最优化。

一、纪实手段的运用

纪实手段在公益广告中的运用主要有两种, 其一体现在其表现形式上, 其二体现在其内容上, 或二者兼而有之。广告可以由演员扮演, 也可以真实记录。在《妈妈, 洗脚》这则广告中, 祖孙三代都是由演员扮演的, 但是广告内容却是借由真实发生的情节来展现, 可以说它是借助了纪实的形式来传达“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以及“关爱老年人”的价值观念。在《真诚沟通》栏目播出的公益广告《济南福利院的孩子们》中, 其内容不仅是真实发生的, 里面的所有人物也都是真实存在的, 通过摄影机的记录, 这些孩子们被真实的记录下来, 纪实类电视公益广告是从事实出发, 用真实的人物和事件表现主题意义, 从而展现其公益性和美的价值。

二、公益广告怎样保持纪实性

第一, 保持纪实性的本源——真实性。

纪实类电视公益广告美的本质表现即为真实性, 真实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 质朴而本真的事物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美的所在。纪实类电视公益广告最引人耳目的美点是其人物及故事取材的真实性, 它源于生活, 源于生命的本质。这类广告一般截取真实生活的一个横断面, 让观众深刻感知到这是真实的, 就是发生在自已身边的一些事, 这种强烈的真实感可以拉近观众与公益广告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距离, 增强贴近感和心理的认同感, 从而回味咀嚼, 品味感悟人生的真谛。

第二, 坚持公益广告的社会作用——传递正能量。

传递社会正能量是纪实类电视公益广告美的灵魂表现。

人是一种感性的动物。纪实类电视公益广告要赢得观众的认可和赞美, 离开了情感美就像是缺少了灵魂的冰冷无趣的岩石。情感是纪实类电视公益广告的灵魂, 它从内心上打动观众, 让观众在情感的调动下自然而然地产生心理认同, 从而接受观念, 改变观众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和行为。

还是以《妈妈, 洗脚》为例, 广告描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情节, 但是相信所有看到广告的人都会为之动容并产生共鸣, 并回想自己有没有给妈妈洗过脚, 洗脚其实只是一种形式, 广告真正想传达的是, 每位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孩子所效仿, 若想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必须从自己做起。

第三, 广告意识传达的高效性——制作水平精良。

广告是一种艺术, 也是一种科学。制作水平是广告美的表现之一, 广告形象往往代表并展现着其艺术美, 而艺术美又是广告美的外在形象展现。现今的公益广告大多已不再是简单的喊口号式的了, 它们开始关注广告创意、镜头语言与蒙太奇的运用, 特别是在央视播出的几则公益广告, 它们开始在故事情节上下更多的功夫。有一则关爱痴呆症父亲的广告, 当儿子不理解父亲的行为甚至觉得他丢人时, 父亲只是说了一句:“我儿子爱吃。”这句话通过前面的情节铺垫产生了动人的效果, 这正是现如今公益广告制作精良的体现, 不仅镜头语言与电影的表现方式逐步贴近, 故事内容也更加动人。

三、公益广告采用纪实手段的意义

公益广告的一大特点就是关注客体, 通过记录客体的生活情境或所思所想提供正确价值观, 通过采用纪实的手段, 公益广告产生了独特的魅力, 其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 小人物低视角, 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此类公益广告中表现的大多都是各种各样的小人物, 如《真诚沟通》栏目曾经播出过的几则广告中有结伴环球旅游的老夫妻、开包子铺而成功创业的大学毕业生, 还有在北京胡同里卖服装的老外, 通过广告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经历的草根人物和他们的平凡故事。 这些平凡的人正是因为某种特别的精神力量让平凡的生活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这种点石成金的魔力就是对生活的热情、积极的人生态度、可贵的品格操守和对良知的坚持。

这些看似简单的坚守所承载的其实正是我们社会的核心价值, 节目发现他们, 传播他们, 将这些有着特别意义的人物展现在荧屏之上, 感染观众, 感动观众, 继而让观众思考自己的人生。在表达方式上, 导演也是尽可能地用平民视角进行平民表达, 竭力避免拔高和升华, 即使是栏目里偶尔出现的社会精英人物, 节目也将他去掉光环还原为一个普通人。

第二, 真实的感染力来源于真实的社会个体。

纪实公益广告, 特色在于纪实, 魅力源于真实。真实地表达将这类具有“好人好事”宣传倾向的题材所容易产生的生硬说教化为无形。在片中, 人物和故事是真实的, 人物对于内心的表达和呈现的生活状态也是真实的, 广告中真实的个体呈现出的生活状态是对观众最强大的感染力。在这些广告中, 人物还在继续过着自己的生活, 镜头只是悄悄地伸了进去, 带着观众走进了他的生活片段, 人物在摄像机和摄制组的影响之中仍然处于原生态中, 我们看不到有一丝的刻意做作。

四、自媒体时代的公益广告该如何发展

上一篇:语文审美化下一篇:智能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