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探析

2024-08-15

公益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探析(通用4篇)

公益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探析 篇1

公益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探析

2010-09-30 06:31:00 来源: 湖北日报(武汉)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法人治理结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各种法人有效治理、平衡各种利益、达到多赢的基本形式。公益类事业单位存在的种种问题,实际上是由于事业单位治理不善造成的,而治理不善的根本原因在于治理结构的不合理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走过三十年的历程,取得的进展和成就有目共睹,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以往改革的最大成效是通过放权、搞活等一系列手段,调动事业单位的积极性,但最大问题是在放权、搞活的同时,忽略了政府的监管职责,忽略了从内部和外部对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控制。其结果是事业单位在提高效率、政府在减轻财政负担的同时,事业单位却过度偏离了组织的公益目标,违背了组织设立的初衷。国际公共管理的经验表明,政府分权的前提是政府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从组织内部和外部对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控制。否则,简单化的分权,最终会导致混乱和失序,而无法实现改革的目标。而从组织内部和外部对事业单位进行有效控制和引导的前提是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因此,未来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核心问题应该是法人治理结构的建构。

公益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内涵

法人治理结构是基于委托——代理关系,形成由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理事会和负责日常事务的管理层,通过权责分明、互动互利的有效机制,实现对利益相关者的约束与激励,促进事业法人的良性发展。它的目标是实现政府监管有力、事业单位充分自主、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一般认为,事业单位需要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原因在于事业单位“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及其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事业单位的所有权属于发起的政府机关,而事业单位的控制权属于内部管理层,因此,事业单位的所有权与控制权是相分离的。在所有权与控制权“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就必然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通常,代理人很容易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欺骗委托人,牟取个人或组织的私利。而这正是目前事业单位偏离公益目标的主要原因。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则有助于通过组织内部与外部的问责交代,实现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激励与监督,并降低引导和监督的成本,提高引导与监督的效率,使代理人能够真正维护代表公众的委托人利益,实现社会公益的目标。国内外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和实践都向人们揭示,任何一种治理结构模式都体现了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建立委托——代理关系,即理(董)事会接受所有者的委托行使决策权,由理(董)事会选聘产生的执行层行使管理权(代理权),明确委托——代理关系;二是形成有效的分权制衡,即决策者、执行者(管理者)、监督者之间能够通过法人治理组织机构,建立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的制衡机制。而这正是科学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本质内涵。

公益类事业单位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我国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目标可以理解为:建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功能完整、结构合理、运行高效,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虽然国家对事业单位进行过多次大小规模的调整和改革,但尚未达到预期效果。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管理模式严重依赖行政命令,内部管理权利配置有失平衡,社会监督机制尚未建立,加之法律规范又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政府职能转变又处于过渡状态,尚未完全明晰化,这些因素导致了公益类事业单位组织形式单

一、政府与公益类事业单位之间责权不清、所有者缺位、单位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再加上前期事业单位推行的“扩大事业单位自主权”和“市场化措施”,使它们违背国家举办公益事业单位的社会公益目的和自身的公益目标,一味追求小集体甚至小集团私利,不择手段,甚至违背国家政策、管理制度和社会公德,谋取不当利益,以公共服务的名义营利。而公益类事业单位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着缺陷。

构建公益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路径探析

法人治理结构是实现法人有效治理的重要途径。国外经验和国内实践证明,法人治理结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各种法人有效治理、平衡各种利益、达到多赢的基本形式。公益类事业单位存在的种种问题,实际上是由于事业单位治理不善造成的,而治理不善的根本原因在于治理结构的不合理。因此,要实现社会公益服务的最大化,就必须建构产权归属清楚、公益目标明确、约束机制完善、微观运行高效的公益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首先要推进政事分开,进一步明确公益类事业单位独立法人地位。从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结构改革的主体而言,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调整与健全固然是一个重要内容,但是,从世界各国典型的公立组织治理结构模式来看,中国公益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的弊端与各级政府相关的制度安排有很强的关联性,因为政府是我国公益类事业单位的举办者和管理者,掌控着基本的经费和资源,政府的管理模式直接影响着这类事业单位的体制与管理。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首先必须理顺政府与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关系,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使公益类事业单位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法人治理结构实际上是通过制度安排,达到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的分立与制衡,使利益相关方各得其所。建立公益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就必须实行所有权与管理权的真正分离,充分保障事业单位的自主权。政府本身只能作为举办者,行使所有者(出资人)的职权,即通过委派有关人员在事业单位理事会中担任理事,参与事业单位的决策和监督,使公益类事业单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法人实体。这是构建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前提。

其次要建构理事会——行政负责人的治理结构模式。由于我国现有公益类事业单位所有制结构单一,几乎全部由国家投资举办,无须明确股权结构。因此,在这些单位中推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大都应建立以理事会为主导的治理结构模式。理事会是本单位的决策和监督机构。理事会成员一般应包括举办单位、资产监管部门、管理层、职工代表、服务对象、知名人士、社区等方面的代表。这样,一方面可解决这些单位所有者(委托人)缺位问题,另一方面又兼顾了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理事会应当向举办单位负责,其职权主要包括:制定和修改本单位章程、业务发展规划、聘任或解聘单位行政负责人,根据行政负责人的提名,聘任或解聘单位的副职、财务负责人,决定单位内部机构设置及基本管理制度,筹备召开理事会会议,监督行政负责人执行理事会决议情况等。行政负责人是事业单位的执行机构,执行理事会的决议,向理事会负责,在理事会的授权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为了和现行“党管干部”管理制度相衔接,党委(组)班子成员和工会(职代会)主要负责人必须进入理事会,从党委(组)班子成员中推选理事长。同时,行政负责人应当从党委(组)成员中产生。以此确保事业单位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能够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够较好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最后要科学建构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规范与保障。科学而富有效率地治理结构,不仅仅是指治理组织结构,同时也包括规范事业单位治理结构运行的治理机制和治理规则。因此,保证公益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实际运作,并提高治理效率,必须做到规范的治理结构、有效的治理机制、相应的治理规则三者的有机结合,缺一不可。因此,为了使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真正有效运转,除了设计合理、科学的治理结构和制衡机制外,还必须切实解决两大重要难题:一是要防止治理结构中“权力的人格化”,即防止机构的权力演变为“个人”的权力,防止个人的专断;二是要防止“互相制衡的主体之间的共谋”,为了局内个人的利益而牺牲单位的利益,牺牲单位对社会提供最大化公益性服务的社会公共利益。而要防止这两类问题的出现,就必须对事业单位的治理规则和治理机制进行立法。

作者单位:省社会科学院

公益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探析 篇2

一、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涵义

(一) 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概念

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中国承担主要公共服务的公益性机构的主体, 国务院1998年颁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将事业单位定义为“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 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 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中央编办又将事业单位分为行政保障类、公益类、经营类三类,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1年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将提供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 同时强化其公益属性。此次改革部署又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的不同情况, 将公益性事业单位分为两类, 公益一类是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 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服务、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 如乡镇诊所、社区医院等。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性医疗等公益服务的, 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为公益二类, 如高校、职业教育、综合医院等。公益类事业单位是中国承担主要公共服务的公益性机构的主体, 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公益类事业单位。 (1)

(二) 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概念

公益性事业单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就是为了使公益性事业单位实现管办分离, 就是“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分离。 (2) 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不仅包括内部法人治理结构, 还包括外部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就是要制约和平衡内部的运行机制, 外部法人治理结构就是公益性事业单位要协调好其与政府和社会的权力配置关系。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内部和外部法人治理结构能够使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中各权力主体的责、权、利配置明晰, 进而使公益性事业单位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得以理顺。公益性事业单位根据不同的分类又有不同的法人治理结构, 根据不同的分类可以选择以理事会为主导的结构模式, 股东大会和董事会 (监事会) 以及行政负责人模式。总结来看, 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是指为社会提供主要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为实现公益目的而形成的组织架构和制度安排, 为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形成的理事会 (董事会) 、监事会、执行层组成的组织机构, 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

二、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公益性事业单位之所以进行改革, 要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其根源在于原有的公益性事业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 国家经济的进步, 不能很好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原来的管理模式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行政命令, 且未出现相应的法律规范和实施细则, 同时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权不平衡, 外部又缺乏相应的社会监督机制。

(一) 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

目前, 我国多地对公益性事业单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了试点, 如浙江省, 山东省和一些文化公益性事业单位等。本文就这几个试点情况总结一下目前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从山东青岛对一些医院进行的试点工作来看, 单位内部基本都建立了以理事会为主导的决策监督机构, 完善了法人治理决策监督机制, 同时建立了以院长负责制为主体的执行机构, 制定了相应的理事会章程, 建立了监督管理制度, 这就基本建立了完整的法人治理结构。在浙江省, 试点单位也基本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框架, 建立了基本的工作机制。2013年浙江省瑞安市对市内的一所医院和一所小学选为了首批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单位, 单位组建了理事会和管理层, 且为使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市政府组建了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1) 此外, 一些文化类如公共图书馆等公益性事业单位也尝试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2007年以来, 广州市图书馆, 深圳市图书馆进行了法人治理的试点, 此类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要素也是由决策层建立理事会制度、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制定理事会章程, 同时这些试点单位积极向全社会招募理事。

(二) 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许多公益性事业单位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的框架, 但不是建立了这种结构就能完全解决原本公益性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 因为许多单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流于形式, 存在着各种各样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理事会与举办单位之间的关系问题

公益性事业单位在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后, 其中的章程就规定了理事会的权责, 如审定单位内部主要管理制度和人员的聘用、解聘等, 同时还需确定本单位管理层人选等, 这些权力本来都是由公益性事业单位原本所属的举办单位掌握, 在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过程中, 举办单位通过授权方式将权力予以下放, 但在此过程中, 由于没有固定的规范制约, 导致各单位权限不一, 而且理事会的决策权与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权也难以划分。

二是理事会作用发挥不充分

我国试点单位理事会的建立容易流于形式, 有的单位管理层制定的方案只是象征性地经过理事会讨论, 并没有使理事会的权限发挥到最大, 理事会形同虚设。

三是配套制度不健全

我国配套制度如社会保障、绩效工资等制度不够健全, 影响试点单位的改革实践, 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财政体制是按人数拨经费, 在这一制度下, 不容易形成减员增效, 容易形成反向激励。且对公益性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缺乏绩效评价机制、对理事会的决策失误缺乏追究机制、利益相关者代表机制不健全。

四是独立法人地位落实不完全

在一些文化事业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中, 管理层也就是由馆长和其他管理人员组成的组织不能完全的行使业务发展管理权、资产财务管理权、相关工作人员管理权三项执行机构的权力, (2) 馆长负责制的法人组织管理运行机制还没能良好运行, 管理层行使以上三项权力还有一定的困难。

三、构建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

(一) 重塑政府角色

重塑政府角色, 就必须理顺政府与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关系, 最终来实现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独立法人地位。重塑政府角色, 首先要转变政府的观念, 在过去, 政府直接提供或者可以说是生产公共服务, 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后, 政府通过合作和购买等多种方式供给公共服务, 因此要树立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主体的理念, 以确保民众的利益。其次要防止政府越位和缺位, 理事会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的决策授权机构, 应代表公益性事业单位与其管理部门就公益性事业单位应享有的权限订立合同, 以这种方式约定具体的权责事项。如试点的浙江省瑞安市卫生局与瑞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签订授权书, 通过双方协商, 用契约的方式确立双方权利义务及各自工作范围, 卫生局享有行业监管职责, 第一人民医院则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权并承担公共卫生职责, 建立了主管部门与公益性事业单位双方平等协商的工作机制。 (3)

(二) 深化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配套改革

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而建立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更是要在试点中慢慢探索, 目前试点单位参照的基本都是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提供的相关范本, 随着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深入, 政府必须根据试点单位的实际运作来对相关配套制度等进行改革并深化改革, 如深化薪酬绩效使其与现行政策不脱节。

其中几个重点的配套制度改革必须加快, 一是第三方考核制度, 因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 就必须增加非政府评价的作用, 改善原来由政府单方面承担的部分职责。同时第三方考核制度也是健全决策失误追究制度的保证, 加快这种制度的建立, 能够督促理事参与重大事项和发表意见, 也要建立理事保护制度。二是利益相关者代表制度, 因为利益相关者参与有些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过程中, 由于人数限制或代表不完善, 以致不能体现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三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要想使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得到充分发挥, 就必须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的管理层有理事会来选拔和聘用、考核, 建立完备的人事制度, 方能选用专业人才, 在最大范围内选用专业的懂管理的高水平人才。在此基础上, 完善监督制度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 完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

完善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内部控制, 就是要明确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 明确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以实现服务宗旨为目标, 由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治理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由此就必须理顺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理顺利益相关者与政府的关系、与民众的关系。同时需要健全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内部运行机制, 这是对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运行的保障, 法人治理结构的管理和运营的章程化就是对内部运行机制的确定, 在章程制定后, 决策层和管理层就应依章程运行。

对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外部监管, 就必须加强对理论的研究, 以完善政策法规对理论进行支持, 方便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 同时还要细化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因为目前对于公益性事业单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法律法规还十分有限, 加强对这些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 跟上事业单位 (下转第8页) (上接第19页) 改革的步伐, 同时能够保证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的独立地位。对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外部监管, 还需要强化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因为现在是一个新媒体时代, 各种新闻媒体对这种结构的监督能够助推公益性事业单位更好更快地发展, 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能够促使其更好的提供公共服务。

四、结论

建立健全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需要各方的积极参与与支持, 但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并非只有一种固定的形式, 研究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不可囿于体制内, 应拓宽视野, 比如鼓励社会力量形成机构提供公共服务, 这样既能使民众得到实惠, 还能激励和助推体制内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更好的提供公共服务, 同时还要根据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分类, 科学界定适合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范围。

参考文献

[1]苏忠林, 姚文振.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的理性透析—关于治理理论的思考[J].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4, (02) .

[2]岳云龙, 陈立庚.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问答 (6) [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 2013, (04) .

[3]李国新.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现状·问题·前瞻[J].图书与情报, 2014, (02) .

[4]邓国胜.事业单位治理结构与绩效评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5]彭宇文.中国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6]庄序莹.公益类事业单位治理机制研究[J].财政研究, 2006, (08) .

[7]刘霞.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初探[J].中国人才 (上半月) , 2007, (11) .

公益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探析 篇3

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事业单位法人制度的核心内容。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是实现法人本质的要求,是推行依法治理的需要,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长期以来,事业单位作为党政机关的附属物,基本上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在法人治理方面存在着决策机能不健全等多方面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发展。这就有必要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对事业单位实行有效的管理,从而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和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一、事业单位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一是所有制结构单一,几乎全部由国家投资举办。二是规模过大,机构重叠,人浮于事,财政负担沉重。三是职责不明,缺乏活力,内部机制不科学,效率不高。四是趋利性倾向明显,社会公益服务职能衰退。五是管理体制不科学,政事不分,企事不分。

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模式选择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其所指的对象是分类改革后且已经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依法办理法人登记的事业单位。在这些门类、功能、特点等不同的事业单位中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研究设计适用于不同类型事业单位法人的治理结构模式尤为重要。

(一)国内外模式比较

1.国外公益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相比之下,德国模式更具特色。德国政府规定,公益机构必须建立董事会,董事会是决策机构,政府对董事会成员组成也有严格规定,它必须由政府相关部门的代表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服务对象等代表组成,其典型特征就是资本和劳动者两个生产要素在治理结构中平分秋色,形成资方董事和劳方董事共同组成董事会的模式,实行联合决策式的“两会制”。

2.国内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目前,国有企业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的主要做法有:一是建立了出资人制度,解决了国有股股权虚置、所有者缺位问题,明确了国有资产所有权代表;二是有效地配置了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权力,明确其职责,合理分配利益,形成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制衡机制。我国现行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在股东大会之下的公司常设机构,其职权大体包括决策、执行和监督三部分,即董事会为决策机构,经理层为执行机构,监事会为监督机构。这种模式实行了比较彻底的分权制衡,但机构较复杂,对人才资源需求较大。对于一些企业,特别是股东少、规模小和经营单一的企业,采用这种模式不仅成本高,而且监督职能较难发挥。此外还有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法人治理结构模式。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获得有益的启示:

其一,任何一种治理结构模式都体现了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建立委托—代理关系,即理(董)事会接受所有者的委托行使决策权,由理(董)事会选聘产生的执行层行使管理权,于是所有者、决策者、执行者之间便建立明确的委托—代理关系;二是形成有效的分权制衡,即所有者、决策者、执行者(管理者)之间能够通过法人治理组织机构及治理规则,建立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的制衡机制。这正是科学有效的法人治理的本质内涵。

其二,从不同组织机构的治理模式可以看出,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淡化股权结构和强调股权结构上。由于公司法人治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司利润的最大化,而利润的分配与股权密切相关,公司法人普遍采用董事会架构的治理结构模式,所以可理解为“董事会”模式与股权关系较为密切。而事业单位治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公益服务的最大化,公益服务的直接受益者是社会公众,而与股权结构无紧密联系。因此事业单位更适合采用淡化股权结构的理事会为主要架构的治理结构模式。

其三,由于事业单位具有门类众多、功能复杂、规模大小不一等特点,事业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模式不宜采用“一刀切”的做法,应当根据事业单位类型、规模及功能特点设计不同类型的治理结构模式。

(二)模式的类型

1.以理事会为架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模式。我国现有的事业单位绝大部分为国家投资举办的,所有制结构较为单一,无须明确股权结构。在这些事业单位中推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应当建立以理事会为架构的治理结构模式。

上述模式适用于投资主体单一的事业单位。如由国家投资举办的公益一类和大部分公益二类,以及少部分公益三类,均可采用这种模式(事业单位由政府相关部门联合举办的,可视为同一投资主体举办)。

2.以董事会为架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模式。对于少部分由社会力量参与举办、投资主体多元的事业单位,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可以采用以董事会为架构的治理结构模式,主要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投资主体举办的公益二类(少部分)和公益三类。

一是从理论层面看,虽然事业单位的投资者不存在利润的分配问题,但事业单位的发展与投资者的利益密切相关,同时投资者应以不同的出资额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对于投资多元的事业单位仍不能忽略其股权结构的存在。

二是从法律层面看,《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九条规定,“民办学校应当设立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这就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民办的教育机构可以设立董事会形式的决策机构。

三是从实践层面看,目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和部分改制医院一般都建立了董事会作为决策机构,而且国外的不少公益机构如德国模式也都采用董事会为架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模式。

三、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

(一)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应当遵循的原则

1.实现公益目标最大化原则。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旨在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规范、发展、搞活事业单位,使各类事业单位明确各自的功能定位,规范自己的组织和行为,维护事业单位的举办者、出资者、行政负责人及其职员的合法权益,确保公益目标实现,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和事业单位自身的健康发展,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

2.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原则。事业单位的举办者按照其出资份额,享有相应的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事业单位享有举办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和自主的管理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独立承担民事义务。

3.治理结构、机制、规则相结合原则。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必须做到规范的治理结构、有效的治理机制、相应的治理规则三者有机结合。一是治理结构规范化。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相对分离的有效制衡机制。二是治理机制有效化。要在明确机制与制度概念的前提下,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行机制。三是治理规则具体化。

4.结构模式适用原则。根据事业单位公益服务组织的特点和不同事业单位的具体条件,事业单位应逐步建立以理事会为主要架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对于公益一类,全部采用“理事会”架构;对于公益二类,基本上采用“理事会”架构;对于公益三类,可以按照出资人的意愿和协商的结果,设置董事会为架构的治理结构模式。对于规模过小的事业单位,应通过整合资源、兼并重组等途径,创造条件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5.体现党管干部原则。凡是国家机关举办的或国家机关为主举办的事业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工会(职代会)主席应当进入理事会,理事长从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中推选产生。

(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程序

1.筹建理(董)事会。对于建立理事会为架构的,由举办单位牵头负责筹建理事会,理事会由举办者、出资者、管理者、本单位职工代表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组成。对于建立以董事会为架构的,由股东会负责筹建董事会。对混合产权(即含有国有资产)的事业单位,由举办单位委派有关人员作为国有资产的股权代表,参与股东会。董事会是事业单位的决策和监督机构。董事会可由举办者、出资者、管理者、本单位职工代表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组成。

2.制定章程。事业单位的章程由理(董)事会制定,报举办单位(股东会)审核批准(或审议通过)。

3.成立执行机构。以理事会为架构的,行政负责人由理事会提名、举办单位任命产生,行政负责人对理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以董事会为架构的,行政负责人由董事会直接聘任。行政负责人对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4.验资和登记。事业单位的开办资金到位并经过法定验资机构验资后,即可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向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申请设立登记。

四、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途径和条件

(一)推进政事分开

建立规范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必须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使事业单位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

(二)理顺委托—代理关系

对于由国家投资举办的事业单位,要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委托人缺席现象,由举办单位负责组建代表政府意愿的理事会(即委托人),再由理事会提名,聘任(任命)产生行政负责人(即代理人),通过建立相应的治理规则和有效的治理机制,进一步理顺委托与代理关系。

(三)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首先,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转换用人机制、搞活用人制度为重点,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建立起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事管理制度。其次,推行分配制度改革,以有效激励为重点,建立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薪酬制度。再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力度为重点,积极推进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四)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法人治理的关系

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党的领导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组织领导上的保证。二是思想政治上的保证。

(五)健全和完善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机制

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是事业单位按行为规则和服务标准提供公益服务的重要保证。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必须同步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管机制。

公益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探析 篇4

2013年3月10日(星期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在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说明时表示,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这些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文字实录:

[马凯]二是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这些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民政部门要依法加强登记审查和监督管理,切实履行责任。

上一篇:大学英语读写课程教案下一篇:中学研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