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益性事业单位(共7篇)
非公益性事业单位 篇1
在如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和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下, 在引入外资和非国有经济长足发展的背景下, 非公益性事业单位不仅背负着传统观念的包袱和困惑, 却仍然要保持旧有行为模式以及对上级部门的依赖。因此, 为了摆脱这种局面, 只有寻求新的发展和突破来深化非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改革。
一、新形势下我国非公益性事业单位发展战略
从我国非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出发, 根据不同非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职能, 在众多的发展战略上, 分类改革发展是最有操作性的。因此, 推进非公益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发展是当前我国非公益性事业单位的重要发展战略。
(一) 明确界定非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
由于我国非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种类比较多, 所以职能各异。在推动非公益性事业单位发展的战略中, 就需要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职能来进行分门类别, 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措施。从大体上调整事业单位结构和规模是推动非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关键。主要的思路就是将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划分为行政机关;将承担生产经营活动并具备市场化条件的营利性事业单位划分为企业, 剩下的事业单位就可以分为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和公益性事业单位。总之, 就是要将非公益性事业单位和公益性事业单位区分开来, 对于非公益性事业单位, 政府要明确界定其社会职能。非公益性事业单位都具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和经营能力, 并且可以参与市场竞争, 因此, 政府可以实行优惠政策逐渐减少对非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财政补贴, 甚至可以让具有自主经营能力的非公益性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化。
(二) 明确划分政府职责范围和非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职能
非公益性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的关键就是以政事分开原则来明确政府职能和单位职能。首先就是要明确政府的职责范围。政府的职责主要是提供公共服务和管理公共事务, 非公益性事业单位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并没有转移政府的相关责任, 政府只是让出部分权利, 其根本的责任还是由政府来承担。所以, 政府在创造和完善推动非公益性事业单位发展的条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是明确非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职能, 把政府直接举办和间接举办的事业边界进行合理划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划分非公益性事业单位职能是以是否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标准的。但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性质的公共事务都是由政府来直接管辖, 是政府职能范围内的事务, 而不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性质的非公益性事务就属于非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职能, 政府就不应该干涉过多事务, 适当地让出部分权利, 由非公益性事业单位自由发展。
(三) 制定合理的相关配套政策, 保证非公益性事业单位稳步向前发展
要加快非公益性事业单位与企业社会保险业之间的衔接。在实际的操作中, 要把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充分考虑进去, 既要使得上下衔接的平衡, 又要彻底解决非公益性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生育保险金、工伤保险金以及住房公积金等的一次性补偿。制定非公益性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社会保险衔接的相关政策, 解决好职工的切身利益社会保障问题和后顾之忧。从单位和行业的基础上实行多样化的人员安置制度, 制定合理的提前退休政策, 而对于身份置换的职工以一定的比例来继续聘用, 采取完善的方式来安置需要分流的职工。另外, 还要加强对非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后续管理, 制定非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安置、经费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相应的配套政策, 以加强经过改制后非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管理, 促使其稳定发展。
二、新形势下非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财务战略
(一) 把资金预算作为非公益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点
资金预算是非公益性事业单位进行各项有关财务活动的基础和根据, 也是其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保障。资金预算的主要内容是:首先政府要保证非公益性事业单位必要的预算开支, 保证其内部各项工作能够正常展开;其次, 任何时候都要加强非公益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力度, 在运用资金的过程, 要充分利用, 不允许有任何形式的浪费。在基于国家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具体的管理办法;第三, 政府拨给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资金是财政监督的关键。国家资金的正确运用与否是社会对政府财政监督和管理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可以保证国家资金的合理使用;最后, 政府给予非公益性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要与其提供的社会服务相适应, 以及预算管理政策要保持一致, 并给非公益性单位在其他形式上的资金管理给予一定的自主权。
(二) 重新确定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一些非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
近年来,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导致计划经济时期的某些非公益性事业单位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不再向社会和提供服务和为政府的运行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了, 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实施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于缺乏资金、技术以及人力资源来维持正常运行的非公益性事业单位, 可以采取解散、合并或者交给社会保障部门来管理, 实行职工的再就业, 通过停止政府财政拨款和全面清算财务来较少财政支出, 从而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对于一些像生产技术研究机构的非公益性事业单位, 可以把这些单位转让给有能力经营的相关企业, 财务管理也同样转让出去。对于能够依靠现有资金、技术以及人力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生存下来的非公益性事业单位, 其财务管理可以转化为企业财务管理, 总之就是要保证国有资产不受到损害。
(三) 非公益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应包括单位的经营收支
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的主要资金来源于国家, 如果事业单位利用自身所持有的国家资源, 如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来, 以赢利为目的而从事的经营和管理活动, 那么这些活动就会带有经营性质, 应该被认为是一种企业行为。对于事业单位所从事的经营活动, 我们应根据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有区别的对待, 针对其经营规模和核算形式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拥有固定资产、人力、技术资源从事经营活动并且收入较大事业单位, 可以进行独立核算的公司经营形式, 根据其资本大小来进行利益分配。出资时对于国有资产事业单位要按照相应规定进行投资手续的办理, 以确保国有资产不会流失。出资时事业单位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管, 保证经营的正常进行。非公益性事业单位应严格把正常业务活动与经营活动和投资的管理与其内部的业务资金活动区分开来, 并且避免出现存在人员兼职现象的发生。对于经营收入较小的非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收入可以由其内部财务人员独立代管, 不必进行单独核算, 但是要严格审批支出, 防止职工私设小金库。
总而言之, 事业单位与我国教育、科技、文化以及卫生等方面的体制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当代新形势下, 非公益性事业单位只有不断去寻求新的发展战略和财务战略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在发展战略上, 明确政府职责和非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职能;对非公益性事业单位社会职能进行界定, 逐步实施分类改革以及制订相关配套政策, 保证非公益性事业单位发展稳步推进。在财务战略上, 明确资金预算的核心地位, 对于一些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 需要的非公益性事业单位重新来确定财务管理目标等战略, 通过这些战略使得非公益性事业单位稳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伟;事业单位改革制度创新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2]张汉连;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探讨[A];福建省会计学会论文集 (2001年本) [C];2001年
[3]蔡静;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5年
[4]吴东民, 王孝贡;我国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化改革的冷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04期
非公益性事业单位 篇2
关键词:非公益类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序幕也逐渐拉开, 非公益类事业单位沿用几十年的事业单位性质将被改变, 一批开发类科研机构也将作为市场主体的一部分而成为企业。这无疑给一批非公益类事业单位带来深刻变革和挑战。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改制单位的生存与发展。现就非公益类事业单位在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 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一些探讨。
一、非公益类事业单位的特点
面向特定社会群体承担中介职能, 为市场和企业进行专业性服务, 具有一定经营性和较强“私益性”, 从事服务、咨询、协调等社会事业活动。如职业培训机构、社会中介机构、新闻媒介出版机构、广播影视机构乃至部分开发应用型科研机构等都属于此类。这类事业单位通常由于具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 具备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基础条件和能力, 可以参与市场竞争, 因此, 这类事业单位发展的方向是:一部分中介性机构可以成为社会中介组织, 其他具有经营能力的可以探索企业化转制和产权制度改革,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非公益类事业单位改制前均为国有性质, 专业人员占单位职工人数的较大比例, 约为70%左右, 管理和工勤人员约占30%;有的单位还创办了各种企业或成立了经济实体, 已经或正在形成一定规模的技术产业,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 尽管转化能力不是很强, 但仍存在进一步转化的可塑性和挖掘潜力。
二、改革的目标与任务
非公益类事业单位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谓现代企业制度, 是指以公司制度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成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任务, 是更新观念, 调整布局和运行机制, 明晰产权关系,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改革用人和分配制度, 加快技术创新, 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实现产业化。
对于一些开发类科研机构转为企业, 其发展方向应定位于科技型企业, 而不能等同于一般性的传统企业, 起点要高。除此在市场中尚不具有其他明显竞争优势, 忽视这个环节就会增大被淘汰的可能性。因此, 必须立足自身科技优势, 不断创新经营理念, 提升整体竞争优势。
非公益类事业单位改制后因其规模限于中小型企业,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影响力尚未完全形成, 在进行股份制改造时若注册为股份有限公司, 由于只能采取募集设立方式, 所以在短期内无法实现;股份合作制未被公司法规范为现代企业制度, 操作起来亦有很多困难。有限责任公司介于两者之间, 可操作性较强, 采取发起设立方式, 注册程序简便, 既可享受国家给予改制非公益类事业单位的优惠政策, 又可通过规范运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途径
以下谨就非公益类事业单位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探讨。
(一) 股本设计。
要在国家现行政策允许的前提下积极鼓励职工个人入股, 适度拉开不同层次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出资比例, 从而调动职工自觉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减少国有股份, 通过职工持股逐步实现国有经济在企业经济成份中的有序退出;分散股本结构, 实现股份多元化, 形成股东之间较为均衡的实力对比和相互间的制约关系。
在股权分配上应体现职工出资入股自愿的原则, 即职工有出资选择权;经营、管理和技术骨干相对控股的原则;确定出资上限与下限以及股东个体首次出资不优势控股的原则。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即出资人认缴公司股份, 其出资在公司设立后已不具有所有权, 而体现为对公司的股权和终极所有权。职工出资入股后其资金不能撤回, 可依法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进行转让。
根据改制单位的实际特点, 职工持股通常包括:职工以货币出资方式, 按一定分配比例购买国有资产所形成的直接股份;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 按规定以国有净资产量化或奖励给原有职工所形成股份;职工身份置换以国有净资产方式进行经济补偿所形成的债权自愿转为公司股权;对非专利技术、工业产权进行评估作价, 变更产权关系, 并按贡献大小量化给职工所形成的技术股份。
这里需要解决的难点是“职工集体股”的问题。集体股一般有两种:一是实际入股人数多于公司法规定的股东人数, 职工所持股份必然以集体股的形式存在;二是政策性量化所形成的集体股份。为符合有限责任公司2到50个股东的设立要求, 以往的作法是用“职工持股会”代表职工持股。但是, 集体股的长期存在不利于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职工持股会更为集体股的存在提供了必然条件。因此用“注册股东”和“记名股东”的办法, 化“大集体”为“小集体”, 可使问题逐步得以解决。即, 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不超过50名“注册股东”, 其他职工可采取自愿选择的方式, 委托既选的注册股东作为其代理人进行出资入股称“记名股东”。记名股东与注册股东以出资委托代理合同确定股权关系。注册股东实行流动管理, 其退休或解除劳动关系时应变更为记名股东, 并在记名股东中增补注册股东;记名股东享有与注册股东同等的出资收益权 (即分红权) 和股份转让、继承等股东权利;建立股东代表大会制度, 股东代表在全体股东中选举产生 (包括记名股东) , 并由公司章程明确股东代表的权利和义务。资产和技术量化股份可暂时作为“福利股”和“奖励股”存在, 实行逐步减持或转为资本公积。集体股的理想减持目标为零资本。然而, 最终解决集体股的根本办法还是要适时过渡为股份有限公司。
(二) 组织结构。
选举产生董事会、监事会, 董事长为公司法定代表人;经董事长提名由董事会聘任公司总经理。原则上董事长不能兼任公司总经理。董事长与经理不是直接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经理向董事会负责。其法人治理结构是:权力机构——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决策机构——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监督机构——监事会是公司的最高监督机构;执行机构——总经理是公司的最高管理者和执行者。
股东虽不能直接干预公司经营活动, 但股东会作为公司的最高权利机构, 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方面, 股东会对公司的一切重大决策和其他重大事项拥有最高决策权。股东会决议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决议, 由股东会对公司一般事项做出决议, 只需代表1/2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一种是特别决议, 它是股东会就公司重大事项做出的决议, 关系到公司的存续和发展, 公司法对此做出特别规定, 须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三) 制度建设。
公司章程是公司全体股东依法订立的规范公司组织与活动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法律文件, 在公司存续期间发生效力, 并应保持其相对稳定性。公司章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司的性质、组织机构、经营机制和经营范围, 股东的权利和义务, 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职工持股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 公司组织机构的职责及制约关系, 以及公司法所规定的由公司章程明确的其它有关事项。同时, 还应根据企业管理需要建立和完善人事劳动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科技管理制度以及日常管理和后勤保障等制度。
四、产权制度改革的措施保证
现代企业制度具有“企业法人化、产权企业化、盈亏自负化、责任有限化和经营自主化”的五个基本特征, 为避免出现“换汤不换药”和“穿新鞋走老路”的翻牌公司, 因此, 在实践中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予以保证。
(一) 建立制约机制,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管理。
要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 建立有效的责、权、利关系和约束机制, 形成权利层、决策层和管理层的有机运行体系, 增强动力, 减少阻力, 形成合力。构建和规范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组成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以公司法人 (区别于自然人) 作为企业资产控制主体的法人财产制度, 将企业财产权利分解为财产终极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建立和完善企业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使企业的资产所有权与企业的资产控制权、经营决策权、经济活动的组织管理权相分离。理顺“新三会”、“老三会”的关系和职能, 增强股东意识, 充分体现股东的权利和义务, 实行企务公开, 加强民主监督, 切实按照公司法严格规范企业的组织行为。
(二) 实行管理层控股和员工持股, 降低交互成本, 有效发挥人力资本作用。
在企业中由于所有者、管理者、劳动者三者所追求的利益不同, 要想建立一个硬性的治理结构, 必须使他们的利益追求达到某种制衡和平衡状态。其实质是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和激励的问题, 特别是对人的创造性、创新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激励和调动, 其着力点在于交互成本的降低。在交互成本的降低过程中人是主要因素, 人力资本、人力资源的贡献力远远高于传统经济。职工持股, 使企业内的职工既是劳动者, 又是本企业生产资料的股权所有者, 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在一些发达国家悄然兴起的“MBO模式”正被许多股份制企业所效法。MBO模式, 英文原文为Management Buy-Outs, 译成中文是“管理层控股收购”或“管理者收购”。它是指公司管理层在并购交易活动中以LBO (杠杆收购) 方式, 直接收购本公司资产或股份, 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 控制股权结构和资产结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称为ESOP的员工持股计划, 约9000多户、800多万职工参加了员工持股公司, 员工在公司内既是雇员又是股东, 均以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
(三) 加强人本管理, 以市场为导向, 以盈利为目的, 提高无形资产的市场回报率。
根据企业发展需要, 培养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经营和管理人才, 树立新的用人观念, 多渠道遴选引进人才。按需设岗, 优化结构, 精简高效。进一步推行竞聘上岗, 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 建立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平等与合同关系。企业实现盈利, 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保证, 依法经营, 实现投资多元化, 发挥技术优势加强技术创新, 改进生产工艺, 打造名牌产品, 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 确立具有市场前瞻性的技术开发项目和研究方向, 提高成果转化率, 以优势技术实现优势经济。
(四)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加快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如果说企业存在的目标是创造价值, 而合理的产权安排与合作是创造价值的基石, 组织制度是保障, 那么合理的分配制度则是一种激励和价值导向。价值创造、价值评估、价值分配是一个有机的不断循环整体。由于分配制度对企业发展具有持久的影响力, 对员工的行为形成内在的驱动力, 因此设计分配制度时必须从企业生存的根本命题出发来系统地思考。市场经济法则承认各种生产要素, 包括物质形态、知识形态、资金形态的要素都是商品。劳动力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商品, 早在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 以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形式得到间接承认。同时, 理论界从多个角度, 特别是从劳动者与劳动力相区别的角度, 论证了劳动力是商品并未影响劳动者在社会和企业中的地位。劳动力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也有价格。因此, 必须正确认识按劳分配与市场工资率、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市场工资率取决于劳动力供求规律和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高低, 它所反映的是劳动力的价值以及市场能公开接受的均衡的劳动力价格;市场工资率是市场对不同质、不同种劳动力要素评价的结果, 市场工资率围绕劳动力价值上下波动, 是实现按劳分配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V+M) 大于劳动力的价值V, 在一般情况下按劳分配的量应大于按市场工资率分配的量, 小于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需作各项必要扣除) 。基于上述原则,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应是统一的和互为补充的关系。建立劳动力商品激励机制和股权收益机制, 把劳动者个人贡献、业绩和所有者资本等生产要素作为分配的依据, 合理拉开分配档次, 实行经营者岗位风险抵押补偿及年薪制, 完善考核制度, 严明奖惩, 把考核、聘用、薪酬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适度拉开职工持股比例, 分享公司利润。
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总体目标,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在国家的宏观指导下, 企业结合推进劳动用人制度等项配套改革, 根据生产经营特点自主建立科学、规范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 通过改革形成有效的分配激励与约束机制,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五)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树立全新经营理念。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提高企业信誉, 扩大知名度, 增强职工主人翁责任感和企业凝聚力;弘扬企业精神, 强化企业实力, 建立良好的企业道德和企业风尚, 鼓励和培养职工提高文化素质、业务技能和工作能力, 遵守国家法律和企业规章, 营造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 形成全新的经营理念;兼顾效率和效果, 形成企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思想观念的三位一体, 以企业成熟的用人制度、完备的培训体系、科学的人员分工、公正的考核奖惩、开放的民主渠道和优厚的福利待遇, 谋求企业长期、健康、稳步发展。
(六) 发挥财务工作职能, 推行财务预算和现金流量管理。
根据成本最低和利润最大原则, 实行企业全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构建公司内部会计核算体系, 以产权为基础, 准确反映企业资产在运行过程中的损益状况;通过财务分析, 指导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及分配的各个环节;加强现金流量的运筹与控制, 全面反映企业资金的周转状况, 提高资金利用率。
现代企业制度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应运而生。非公益类事业单位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将以崭新的姿态和精神风貌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董克用, 王垒, 主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务实.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
[2]林凌.剩余收益分享制与现代企业制度.经济体制改革, 1994 (6)
公益性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 篇3
关键词:公益,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公益性事业单位是由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尽管有着“公益”的抬头, 在一定程度上, 除了预算资金外, 还是会有一定量的预算外收入, 只是这部分收入统筹在年度预算项目里使用。
当前许多公益性事业单位所面临的问题是支出超越了收入的增长, 而造成长期的收支不平衡, 尽管随着社会经济和物价的上涨, 财政对此也做了较大的投入, 但这一问题却难以得到解决, 而使单位不能满足即定的目标, 资源发展也难以匹配, 这也影响到了事业单位本身的发展。由此, 本文以美术馆为例, 思考这些公益性事业单位, 如何能分析自身原因, 加强预算管理工作, 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公益性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1、预算管理机构上问题。
就美术馆的情况来看, 预算的整体工作主要是由各部门提出, 财务部门整合完成, 领导个人进行监督管理, 这样的人治模式显然存在问题。领导对全馆事务有管理之责, 日常忙于公务, 能抽出手来认真关心预算工作的时间毕竟较少, 难以真正落实预算管理工作, 而领导未必对预算管理有专业上的认知, 也很难做好管理工作。往往造成预算管理的粗线条和放任, 对于一些超预算的项目, 往往很难落实监督。
2、预算编制上的问题
(1) 程序问题。一些管理者认为, 作为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根本就没有编制预算的必要, 这也导致预算编制工作在实际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往往是财务部门独家操作。
这也影响到, 在实际的编制工作中, 管理者和各职能部门对预算编制既不积极参与, 也不予必要协助, 财务部门在这种情况下所出的预算编制, 必然是离题万里, 难以正确反映单位实际的收入和支出的情况, 例如, 展览的策划实施, 比较专业, 财务部门不可能细化预算。这也造成了对预算执行工作的阻碍。
(2) 方法问题。财务部门在人手少, 时间紧的情况下, 所处的预算编制, 往往难以全面和完整, 也缺乏必要的可操作性。由于在编制方法上依然沿用“上年基数加调整”的方法, 实际执行上往往随意追加预算, 必然冲击预算的正常执行, 弱化了预算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3、预算监督上的问题。
对预算的内部考核、评价、审计、监督是贯彻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而从单位的实际来看, 这些工作没有固定的制度和程序, 也没有固定的专职人员, 往往应付领导而临时整理了些文件, 而一旦领导走了, 则恢复原样, 监督工作完全的流于形式。
二、完善公益性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思路
(一) 预算编制的完善
1、转变管理理念。
需要加强管理者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知, 通过对预算管理的培训, 使管理者认识到, 预算管理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 也是需要全员参与, 共同参与的工作,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因此不应为预算而预算, 而应该组织各部门各员工高度重视预算管理工作, 主动为财务部门提供相关数据, 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
2、建立管理机构。
应成立一个预算管理委员会, 由行政领导组成, 主要是确定有关预算管理的政策、规章、制度, 审议美术馆年度发展目标及事业计划, 提出预算编制的方针和程序, 接受预算与实际执行情况比较的定期预算报告, 根据需要对预算进行调整。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负责具体承担美术馆预算管理工作的组织, 成员以财务部门为主, 但由相关有预算职责的职能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将预算指标具体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注意预算管理与单位相关业务管理相结合的过程。
3、健全预算编制方法
1、对于预算外的资金支出, 要彻底打破“基数加调整”编制方法, 需要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 采用“零基预算”方法, 以零为基点, 结合单位实际情况, 按照预算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的轻重缓急程度重新测算每一科目和款项的支出需求, 以尽可能的压缩开支。应优先安排急需可行的项目, 实行专项项目滚动预算, 对特大型项目, 当年预算安排不了的自动滚到下一年去, 实行专项项目滚动预算。使资金支出更趋于合理化, 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2、将预算管理细化, 将相关责任、指标、定额和费用具体分解到管理的各个角落与个人, 使他们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过程监控, 从而提高预算执行效率。这样也杜绝了一些经费支出上只有大的名目, 模糊不清以致出现相互挤占和超支现象。一旦出现问题, 也能找到直接归口的责任人员
3、实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 确保资金集中管理, 降低财务风险, 提高财务效率。
(二) 预算执行的完善
1、应建立动态预算管理机制。
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时跟踪分析, 掌握各部门的执行状况、各项预算指标的实现或控制现状, 以实现管理者对预算管理的实时监控。为了解预算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及时解决问题和防范执行风险, 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渠道机制。
2、强化资金预算管理。
在总结了以前资金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资金预算管理, 建立年、季、月、周的资金预算管理体系, 做到以日资金调控保周资金预算, 以周资金预算保月资金预算, 使资金流转和管理始终保持在良性循环状态。
3、健全年终审查机制。
在年终经费决算审核时, 将本年的预算和决算一并审查, 按收支科目逐项审查预算数和支出数的差额, 分析其原因。对执行情况好的, 要进行表彰, 对预决算差额悬殊, 执行不力的部门和人员, 要做出检讨和批评, 并提出改进的具体措施。从而将预算执行和预算编制更好的衔接起来。
4、完善预算控制。
应按照预算的具体要求, 编制季、月滚动预算, 并建立每月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会等例会制度, 按照预算方案跟踪实施预算控制管理, 重点围绕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和项目管理, 严格执行预算政策, 通过约束机制把单位管理策略融会贯通于执行预算的过程中, 形成一个全员参与和全方位的预算管理局面。
(三) 预算监督的完善
1、对于一经批准下达的预算, 应严格按照预算批准执行, 以保证其权威性。在一般情况下, 前述预算方法的完善, 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出现预算偏差的可能性。但预算编制毕竟考量因素诸多, 难免出现预算必须做出调整的情况, 比如, 展览项目的调整, 此时, 部门向预算管理办公室提出书面报告, 阐述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客观因素变化情况及其对预算执行造成的影响程度, 提出预算的调整幅度。预算办公室进行审核分析后, 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 单位审批后再报同给主管部门及省级财政审批, 未经批准的预算, 不得调整。预算调整经批准后, 要重新编制现金预算及预算损益表。这一调整流程必须要个执行, 从而从流程和制度上根绝预算超支的随意性。
2、建立多层次的预算监督体系, 将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变更、决算等各个环节全部纳入监督范围。
(1) 制定内部监督管理制度, 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全方位、全角度的监督。确保资金安全、合理, 有效使用。
(2)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评价, 对项目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 实现资金追踪问效管理。
(四) 预算考评的完善
1、将预算执行考核作为单位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 对于无预算支出, 造成经济损失的, 要追究重要负责人的责任。
2、激励是预算控制系统的内在的环节。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是确保财务预算管理系统长期有效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 明确的激励制度, 可以让各级预算执行者在预算执行之前就明确其业绩与奖励之间的密切关系, 使个体目标与单位预算的整体目标结合, 为完成共同目标而努力。
综上看来, 公益性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一个创新性和精细化程度较高的工作, 对相关工作的具体落实, 不仅需要领导重视, 全员参与, 更要在具体的工作中在财政允许的范围内, 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 纠正偏差, 从而将不正常的开支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参考文献
[1]、候立新、曹海东.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务与案例[M].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7。
[2]、郑石桥.关于预算管理的若干思考[J].财会学习, 2008年第6期。
[3]、平莉.事业单位如何强化预算管理[J].西部财会, 2008年第3期。
[4]、李连清.科学编制是实行预算管理的基础[J]财务与会计, 2008年第5期。
公益性事业单位会计标准问题分析 篇4
一、公益型事业单位中会计工作要注意的问题
1. 会计工作的目标。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 会计信息
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要求, 了解各方面需求, 保证内部经营的有效性。在事业单位中, 最常见的会计信息基本上都是以会计报表的形式呈献给财政部门和有关的上级。当然, 会计工作的作用也可以说是目标, 就是帮助单位的管理阶层了解事业单位的财政状况和收支情况, 从而能帮助决策者更好地制定出未来一个季度或者未来一个时间段的经营计划。总的来说, 事业单位中会计工作的目标就是反映财政运营状况, 保证单位的正常运作, 为未来的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
2. 会计工作的几大要素。
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等是我们事业单位会计的五大要素。这几大要素在我国财政部颁布的相关法律中都有相关的的表述规定, 下面我们进行简单的汇总。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几项, 它指的是事业单位占有或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负债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就是对外需要偿还的债务, 其中就包括借入款、应付款、预收款、其他应付款、各种应付款等。净资产简单来说就是单位的资产减去负债, 是衡量一个事业单位价值的最直接数据, 其中包括事业基金、固定资产、专用基金、产业结余等。收入就和我们平时的理解基本类似, 它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之后依法获得的资金, 是一种非偿还性资产。支出就是事业单位在它们为了获得收入而进行的一系列业务活动之中所耗费的资金。
二、完善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方法
在公益性事业单位渐渐壮大的今天, 许多问题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这其中就包括会计标准的不完善。公益性事业单位应该是一个比较透明并且服务于社会的存在, 然而并不完善的会计制度给某些单位的运营带来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寻找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法。
1. 会计工作要立足于会计目标。
就像做任何事都需要目标一样, 会计工作的基础也是它的目标。要明确会计标准的目标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对于公益型事业单位来说, 它的工作目标就应该是上级的决策者、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单位资产的捐赠者。在明确了这些信息受众之后, 我们要做的就是妥善的整理好所需的会计信息, 并按照人群需求的不同进行对应的处理, 保证会计信息的披露。在信息的呈递披露过程中, 我们最应该注意的问题就是这些信息需求者对信息的侧重点, 并对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完善。比如对于企业资产的捐赠者来说, 相比于资产的流通方式, 他们更为关注的可能是资产的流向和现状。对于社会中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说, 他们关注的可能就不是单位管理阶层的经济状况, 而是单位的经营状况、资产总额等, 毕竟他们要借此来判断这个单位是不是有发展的潜力。
2. 会计工作要立足于会计要素。
以收费实现制度为基础的会计要素在未来我国将要运行的权责发生制下很有可能会出现难以适应的状况, 然而我们想要完善会计标准离不开会计的几大要素, 自然也就躲不开这个难题。所以, 我们要从这几个要素的角度去考虑, 结合当前的经济现状和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新形势作出相应的合理改革。比如, 在未来经济更加发达的情况下, 公益性事业必然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这时候也会相应的产生大量的资金流入。为了应对这种状况, 我们就应该进行“资产”的重新定义和分配。
3. 会计工作要立足于信息的披露。
在任何企业的运作中都少不了会计信息的披露, 作为一个担负着公益任务的事业单位, 信息的披露更是成为了工作人员乃至公众们关注的重点。然而在现行的会计标准中, 事业单位在会计信息的披露方面做得都不是很好, 当然这其中有着各方面的原因, 简单来说就是资产结构的不合理, 信息披露的太过表象。对于这些相当常见的问题, 我们不妨来进行以下的设想和讨论:在资产的结构上, 严格保证资产与负债、净资产的关系, 能够让信息受众一目了然;在信息的披露上, 要做好接受众人审视的心理准备, 在制作财务报表时, 不能流于表象, 欺骗民众, 最好的做法就是整理出完整的资金流向, 让看众能够增强对于事业单位的信任。
三、总结
不可否认的是, 我们国家现行的会计制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和现在的经济现状也是较为符合, 而公益性事业单位在国家政治、经济各方面上的贡献也是不容小觑。为了能够更好地承担起公益性事业单位对社会保障事业的责任, 更好地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我们必须正视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将公益性事业单位中的会计标准进一步完善。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飞速发展, 尤其是国有经济和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事业都在这个时期不断发展、完善。公益性事业单位作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规模也在不断的壮大, 资产的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快。所以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不得不提高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的要求, 这也就要求我们能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中的会计标准。本文就会计在公益性事业单位中的标准进行了一系列分析。
关键词:公益性事业单位,会计,标准
参考文献
[1]封贵敏.对现行的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会计的问题探究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20) :300-301.DOI:10.3969/j.issn.1001-828X.2014.20.238.
非公益性事业单位 篇5
1. 事业单位的含义
在我国,国家机关或是政府机构借助国有资产设立的一些社会服务组织叫作事业单位,目前为止世界其他国家没有与之相同称谓的组织,但是一些发达国家还可以找寻与之类似的组织。在国际上我国的事业单位机构通常被称为社会公益性组织、公共机构等,其主要是指学校、孤儿院、医院等一些单位。但是在我国事业单位的定义与国际上稍有不同,其是指可以满足社会文化、教育、卫生与科学等方面需要的,提供各种直接的社会服务的一种社会组织,并且它最大的特点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不以资金利益的获取为回报。由此看出,我国事业单位是不同于行政机关与企业等,是由政府主办的具有公益性与非营利性的组织。
2. 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含义
在了解我国事业单位具体定义的基础上对公益性事业单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就是经政府授权,依法承担发展公益事业提供的一种服务性机构。其经费是由政府财政定额、定向补助或直接拨款,且单位所得收入不实行独立经济核算(不在单位人员内部分配),不以营利为目的事业单位。其具体可以分为:纯公益类,基础教育单位、基础科研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社会保险单位等;准公益类,非基础教育单位、干部教育单位、新闻出版单位、广播电视单位等;经营类,学校后勤单位、医院附属药厂、机关服务中心、经济鉴定类社会中介机构等单位。这些单位改革的目的就是去行政化与营利性,使其通过改革可以彻底凸显其社会公益性。
3. 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特征
分析当前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特征可以发现,这些单位都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其具体表现在:公益性事业单位区别于政府组织和企业单位,是我国第三大组织,其承担着我国重要的社会职能,涉及国家发展与民生等重要领域(科研、教育、卫生与文化),承担我国公共事业职能组织。同时,公益性事业单位都具有服务性,其经费大多都来源于财政拨款,且不实行单独的经济核算。且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经济收入不能作为奖金用于单位内部人员分配,而是要用于单位的运行。这也是推行并完善我国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组织形式。另外,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在以政府主办为合法前提的同时需要政府对其授权,属于从属关系。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公益性事业单位通过改革与发展逐渐与政府之间形成一种合作关系。
二、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现状
1. 行政化严重导致政事不分
当前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在改革过程中虽然逐渐意识到当前存在的政事不分、效率不高与职能错位等一些问题。但是由于改革不彻底、力度不强、效果不明显导致问题依然存在。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表现为政府与公益性事业单位合作过程中行政化严重,导致政事不分。其具体表现在:政府对公益性事业单位没有完全转变为合作关系,政府依旧直接、间接管理公益性事业单位,导致公益性事业单位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按照上级政府机关派发文化或传达精神进行单位的运行。主要原因在于:公益性事业单位管理者怕改革后失去依附政府机构带来的利益;同时部分领导在思想认识上不足,害怕影响自身的权力与利益。
2.“公益性”定位尚不明确
分析当前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运作现状,可以发现“公益性”与“非营利”的定位尚不明确,部分民间社会力量组织的“公益性单位”实质上是打着“非营利”的幌子实现“营利”的目的,如:一些私立学校、私立卫生等社会公益基本领域的一些所谓“公益性”机构,从性质与分类上来看其属于公益性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同时带有很明显的营利性目的。而由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界限很难界定,所以我国大多数公益性事业单位在实施公益的同时还拥有经营性的业务,这就增加了分类改革的难度。同时,经上文分析,大多数公益性事业单位考虑单位自身利益都不愿脱离政府这座“靠山”,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发展。
3. 管理体制运作机制不完善
分析我国公益性事业改革过程可以发现,其在改革以前多由政府机构主办,单位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都带有强烈的行政色彩,其各方面条件接受政府约束,导致其职能有限不能小范围满足社会需求。由此看出公益性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并不完善。其具体表现在:政府在投入某项公益时,往往只考虑总投资,缺少具体工作运行中经费的考察,且在工作绩效水平与事后评价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监管力度。其没有考虑到许多公益性事业单位并不是独立的法人(如:其从属某个政府机关),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导致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等情况的发生,严重影响着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进程。
三、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策略
1. 分析先进国家经验
为促进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科学有效,在改革过程中我国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对其总结分析后探索出一条长效且可行性较强的改革路径。如: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机构,可以发现其公共服务提供是多元的且基本不参与主要以营利为目的的事务。另外,分析日本的社会事业单位体制可以发现,法人体制为其主要组织形式且将法人分为两类,其一,公法人,国家设立相关行政职责机构。其二,私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力量发起的机构。且明确规定了不同法人应承担相关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发展责任。我国可以对以上经验进行分析参照逐渐完善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学习其管理模式与其发展经验。
2. 以现代公益事业法人组织为主
创新现代公益事业法人组织,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现代公益事业法人组织但是公法组织,其依托与法律法规的委托,承担公共服务的指责。其目的是为提高政府工作的效能,完善公共福利以满足公共需求。其运营方式上更注重于社会需求提供的公益服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保障性。在监管制度上,现代公益事业法人组织可以借助现代化科技将信息公开,欢迎政府、社会参与监督。在财政上,传统的事业单位多是由政府拨款为主实施支付与运营。而现代公益事业单位可以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资金辅助,从而保证该组织的继续运营。分析以上情况可以发现现代公益事业法人组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促进我国现有体制进步发展。
3. 以非营利单位组织为辅
当前纠正了社会民间组织误解并将其纳入社会建设与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同时可以达成了各方面支持民间组织的共识。对此,政府可以引导民间非营利组织参与监督政府各项管理工作中,适时适当地填补了政府与市场的空隙,使社会可以和谐稳定的发展。所以在公益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在以现代公益事业法人组织为主的同时可以以非营利事业单位组织为辅,有效提供社会公共需求的同时可以有效缓解矛盾。政府可以将完全公益事业单位、公益导向事业单位中一部分转化为社会团体。如共青团、全国总工会等。同时可以成立相关的基金会,呼吁社会人士积极捐赠,促进科研事业和社会救助等公益性事业发展。另外,鼓励民办非企业组织转型,如鼓励养老院、科研所和医院等向民办非企业组织专制。通过以上形式营造出公益供给与公益需求相平衡的局面,以此带动我国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公益性事业改革是我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重要内容,对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改革之路任重道远,且当前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依旧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需要国家、政府与事业单位等组织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同时汲取国外发达国家经验并结合当前国情不断完善改革,以此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美秀.探析“公益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方向.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2].苏忠林,姚文振.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的理性透析――关于治理理论的思考.淮阴工学院学报,2014(02).
[3].田明.公益性事业单位监管制度改革研究.厦门大学,2014.
公益性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篇6
一、公益性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普遍特征
公益性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与普通组织一样, 其主要目标都是为了吸引、激励、保留员工, 最大限度地提升其工作效率与质量, 促进员工与组织的健康发展。但公益性事业单位与普通组织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不单纯以利益为唯一目的, 它的主要使命是服务社会、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发展, 这就要求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在政治道德、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因此, 公益性事业单位中员工个人与组织间的直接利益冲突较小, 普遍具有更强的奉献精神, 在价值观和个人长远发展上也更容易与组织保持一致。
相对而言, 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不足, 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比较传统,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局限于工资分配、员工分配、晋升、培训等, 没有结合组织的发展战略与员工的自身发展进行人力资源规划, 在吸引和留住员工的政策上也缺乏灵活性和自主性, 在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上重视不够, 不便于发挥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最大潜力。
二、科学合理地管理公益性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
1.树立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原则。公益性事业单位应该树立以组织战略为导向的人力资源规划原则, 认识到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重要性。以近期组织目标为规划中心, 科学合理地确立一系列组织政策。同时将其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以有效推断后期发展与变化, 确保人力资源可以保障组织的需求量, 使组织实现高效、快速、健康运行。此外, 在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过程中, 还要结合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自身目标与多元化特征, 综合考虑其产生的社会效益, 着重将研究力度置于人力资源供求情况分析、人才总数管理、结构优化方案、素质提升等方面规划的开展方案上。
2.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公益性事业单位在获取人力资源的过程中, 首先应认真做好职位分析, 并以此为基础, 发展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任职资格与基本素质评价体系。在招聘阶段, 基于公益性事业单位员工的基本要求, 招聘的员工需要对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组织文化的认可达到一定程度, 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水平、良好的品德素养。要准确把握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和人力资源规划, 从而实现人、岗位与组织的相互匹配, 推动组织的正常运转。在员工的晋升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员工自身兴趣和特长, 保证晋升方式公开透明, 充分调动员工工作兴趣, 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 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与荣誉感, 增强员工在单位的归属感。
3.薪酬激励与绩效管理。公益性事业单位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 需要吸引、留住优秀的人才, 从这个角度出发, 事业单位也要把薪酬上升到组织的战略层面, 思考通过什么样的薪酬策略和薪酬管理系统来支撑组织的竞争战略, 并获得竞争优势。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要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进行设计, 逐步建立起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的薪酬制度, 并有目的地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实施有效率的、公平的薪酬制度, 离不开有效的绩效评估和管理。员工作为组织服务的直接参与者, 直接影响工作质量, 因此要对员工的贡献程度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评价。绩效评估和管理强调对整个人才使用过程的监控, 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 它关系到薪酬的分配、职位的晋升及培训的安排。此外, 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不仅要关注个人绩效, 还要注重对团队综合水平的考核, 以加强团队建设, 实现单位的整体效益。
4.坚持长期教育与培训。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 是的企业对岗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对员工自身综合素质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推动组织进步与发展, 要长期坚持对员工的再教育与培训工作, 通过再教育与培训使单位和员工适应变化。通过培训, 更新知识结构、增长技能、改善工作态度。事业单位以知识型员工为主, 这类型员工自身文化程度较高, 在需求层次方面要求也相应更高, 他们更关注自身价值的实现。因此, 培训应在员工自身的潜能开发、增强成就感、提升认可度等方面加大力度。同时, 做好教育培训, 建立学习型组织, 也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单位的归属感。当然, 培训要有针对性, 对于事业单位的不同类型人员, 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侧重点要有所不同, 要注重实际内容, 不能流于形式, 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拓宽各类人员的发展通道。
三、结语
非公益性事业单位 篇7
公益性事业单位对预算实施管理, 分别是从预算管理的财政性经费和非财政性经费这两个层面着手。预算管理中主要包含了预算经费的拨付、使用、分配以及监管、把控和总结分析等不同部分, 主要有预算的制定、实行、调整、绩效评价以及上报基础性的内容。就目前来看, 大部分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已慢慢地意识到预算管理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 依据我国的相关预算开支规范和标准的具体情形, 对全面预算应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而预算管理已逐渐成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而内含了许多不足的地方。
(一) 预算管理理念脆弱。在大部分
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当中, 从基础性的一般员工到高层管理层, 都是无法知道预算管理对于事业单位而言的重要性。因此, 是没有让专门人员实施全面性的预算管理的, 其预算管理的建立、实施、调节以及把控等部分都由财务管理的相关人员实施完成的, 这样的做法是很难体现出预算管理的实质性价值和意义的。
(二) 建立预算管理的部分是面临许
多问题的, 分别表现于预算建立的流程、方法、管理和监督等方面的不足。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中的不同职能部门觉得预算管理是并不重要, 没有积极参与到和协助到财务管理部门中的相关预算任务。在措施解决上, 主要是采取上年基数加调节, 即上述的年预算数为基数合适的进行调节作为年度预算, 致使预算制定和具体状况严重分离, 不适应单位目前预算管理的日常运营, 难以满足我国的有关文件和预算部门对预算制定的需要。与此同时, 在监管上, 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是并没有制定专属的和固有的工作人员或部门对其预算进行内部的评价、检查和监管等任务, 使得预算管理仅仅是停留于表面。
(三) 财务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修改
较为频繁, 妨碍了预算管理的正常工作, 这样也会致使预算的制定和实施产生分离, 直接致使预算管理的工作任务加大, 无法适应财务部门对预算项目的绩效考核、对预算和决算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总结等管理需要。
二、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改进措施
(一) 提升对预算管理的认识
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层要认识到实施预算管理是对自我束缚、自我管理和自我健全的高效方法。预算管理不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中关键的事情, 而且还是整个系统中不同资源的最优匹配, 是关乎到整个系统单位管理水平高矮的关键性任务。
(二) 改善预算制定办法
准确的预算制定办法对于增强预算的可行性以及正确性是非常主要的。事业单位进行预算的过程中, 需要依据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出发, 依据业务权限、工作目的和政府指定的年度计划、实施的业务工作量以及质量, 可运用的资源, 建立事业单位中的年度业务工作中所要的年度资金预算, 使得其资金能够得到保障。而这样的事业单位才可以更好的得到发展, 履行职能, 供应更好的社会服务, 提升服务质量,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 做好预算制定工作
预算制定是预算工作的中的关键部分。事业单位的资金预算是关乎到单位发展的关键事项, 其高层管理层应给予高度的关注以及支持, 切实关注预算制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把预算制定的层次提高到应达到的高度。所以, 预算工作需要细化其内容的各个部分, 和本事业单位中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仔细研究可能具有的支出需要, 根据我国预算法中的第30条条文:不同层级之间预算支出的编制, 需要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案。不同层级之间预算支出的制定, 需要实施统筹兼顾策略, 保证重点内容, 在确保政府的公共支出科学合理的需要下, 需要安排不同类别之间的预算支出。不同层级的预算支出制定, 需要实施统筹兼顾策略, 保证重点内容, 在确保政府的公共支出科学合理的需要下, 全面实施统筹工作, 很好的安排其他不同类别的预算支出。
(四) 增强预算监督
增强预算监督是加强预算管理的核心部分。对部门单位中的预算管理和监督依赖于部门单位中内部监督和不同级别的审计监督这两个层面。内部监督需要高效、直接的进行监督。其部门单位领导不仅要高度关注到预算监督的工作, 设立一个高效科学的预算监督体制, 还要增强对预算管理和监督的执行力度, 增强预算管理中的质量。首先, 要进行全面预算的事前监督, 就是对预算制定的依据和规范做一个全面性的和详细的核查、检查、核实, 对全面预算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仔细和认真的进行比较和确认。其次, 进行全面预算中的事中监控, 即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对预算实施状况实施一定时期和不定时期的检查, 对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实施自我检查、约束和调节, 保证预算中的良好实施。最后, 要做到预算的事后核查, 即对预算执行的成效实施核查、总结、证实, 确保整个预算中的的全面的实施。
三、总结
总而言之, 合理科学的预算管理可以使得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和层次等到更好的提升和发展, 通过提升对预算管理的认识, 改良预算制定办法, 做好预算制定工作以及提升预算管理层次这四个方面能够更好地推动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健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卢明霞.浅谈公益性事业单位[J].当代经济 (上半月) , 2012 (7) :62-63.
【非公益性事业单位】推荐阅读:
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07-12
公益事业单位09-29
红麒麟热点精选: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10-15
推进公益事业发展07-26
网络公益事业的希望09-09
乡镇社会公益事业总结07-19
公益类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探析08-15
美国企业家的公益事业11-07
公益性回归07-18
公益性组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