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校园建设

2024-07-09

两型校园建设(精选12篇)

两型校园建设 篇1

中共中央早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简称“两型社会) , 并将“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了十七大党章的总纲, 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可见, “两型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策, 它既惠及全民, 也有待于全民的共同参与。

高等院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的人才培训基地和人类知识的集散地, 既担负着两型社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建构的任务, 还担负着两型社会建设人才的培养任务, 率先建设好“两型校园”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两型学校”是“两型社会”的缩影, 高校应以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 科学规划, 精心设计, 加快两型校园的研究和建设, 为两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一、科学规划, 精心设计, 推进“两型校园”建设

高等学校一般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 校园环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文化气息浓郁, 生态环境优雅, 校园建设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在“两型社会”的旗帜下, 关键是要在巩固和继承的基础上, 按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 进一步创新, 科学制定规划, 推进“两型校园”的建设。

1、大兴宣传营造與论

高等学校不仅要注重“教书育人”, 而且要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意识, 把两型校园建设提高到关系师生素质、学校管理水平、学校发展远景的高度。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栏等媒介,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 举办“创建两型校园”、“文明无小事小事见文明”等专题活动, 营造人人关注和参与创建“两型校园”的氛围。要强化全员节约和环保意识, 增强大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用节约和环保的科学理念积极倡导和推广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的变革, 造就人与资源和环境和谐相处、和睦共生。

2、精心策划建设校园

首先, 要科学制定或修定校园规划。教育部要求高校必须制定三个规划, 其中一个就是校园建设规划。在制定校园规划时,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充分体现“两型校园”的特征和风格, 贯彻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稳定性与前瞻性相统一、经济适用与安全美观相纺一的基本原则。其次, 建筑设计要力求完善, 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要认真实施建设部《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以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注重引进和应用节电节水的新产品、新设备和新技术, 力求建设低能耗、超低能耗且功能完善的建筑。第三, 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建筑设计及其施工, 都要做到科学性、合法性和民主性, 避免盲目性、随意性和个人专断性。千万要注意:决策、规划和设计的失误是最大的浪费, 甚至是犯罪!第四, 严密组织和落实监管校园建设的各项工程的施工, 这是校园建设的实战阶段和关键环节, 一定要确保质量和施工安全, 依靠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 最大限度地实现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

二、实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统一

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两者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资源节约型校园建设是“两型校园”建设的前提和关键, 环境友好型校园建设是“两型校园”建设的归缩和目标。资源节约就是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自然资源系统进入社会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和能量流, 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解耦或减量化;环境友好就是将生产和消费活动限制在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的限度之内, 降低污染产生量和污染无害, 实现环境优化美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存、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持续发展。如果我们的所有活动和消费都做到节约, 必将有利于环境友好的形成;反过来, 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和改善我们的生活和消费。所以我们必须同时抓紧推进资源节药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建设, 而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

三、建立“两型校园”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

要建章立制科学管理。建立长交往机制, 使两型校园的建设和管理长期化、常态化。校园是教学和科研的阵地, 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是师生员工的家园。校园内部门众多、人员密集, 要使校园成为集绿化、美化、文明化为一体, 融校园、家园、乐园于一身的“两型校园”, 我们必须建立有利于“两型校园”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 例如: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制度;资源按部门 (单位) 定额配置办法;目标责任管理制度;责权利挂钩和奖惩机制;水电管理试行“定额分配、按表计量、超额收费、有偿用能”等。倡导和敦促各部门 (单位) 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要树立创建和管理“两型校园”人人有责的观念, 个个都懂得创建和管理“两型校园”重在落实、贵在坚持这个朴实而平凡的道理。

高校“两型校园”的建设和管理是一个大系统工程, 既有阶段性, 又有长期性, 甚至是永久性。时代在进步, 人员会变化, 但“两型校园”的建设和管理将延续和发展。“两型校园”的建设和管理功在当代, 利也在当代, 而且利还将在千秋!所以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让“两型校园”的建设和管理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长期化。这样, 我们的校园必将永远充满生机、人才辈出、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刘鑫芳:《如何使构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深入校园》, 《中国环境管理》, 2006 (3) 。

[2]金运成:《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几点思考》,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5) :69-73。

[3]《教育大词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420。

两型校园建设 篇2

骆梅

(湘潭大学 外国语学院 10级对外汉语班 2010310119)

摘要: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及我国建设两型社会工作的提出过程。循环经济的定义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我国循环经济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两型社会资源节约 资源问题 循环经济 中国特色循环经济 企业 个人 正文:

1.两型社会的定义

我们所说的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其中“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建设就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简称。[1]

2.建设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我国在清朝是就自诩为“天朝上国”,土地广袤,资源丰富。然而,自二十世纪以来,或者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致使人口迅速增长。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2](其中不包括港澳台的人口)。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政府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利,还会对居民的就业、住房、交通、医疗等方面造成极大困难;如果不能有效地遏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土地、森林和水资源等构成的巨大压力,那么未来几十年后的生态和环境恶化将不可避免,这无疑危及人民起码的生存条件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在中国出现的那些资源短缺现象及事故,无不昭示着这一认识的正确性。如2010年中国西南大旱,是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这一水荒给当地的人民带来了生存的极大威胁,也给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再如近几年的黄河断流、长江断流及众多内陆湖泊的萎缩枯竭都给我们敲响了一警钟。我们的母亲河的生命都遭受了威胁,我们还能无动于衷吗?再来就是各大城市的水荒、电荒、油荒等等问题,都迫切需要我们及时解决。

从1995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到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后。针对中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系列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消耗的改革措施相继出台。2005年6月27日下午,胡锦涛指出,“节约能源资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2]此后,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通知》,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进行了部署。至此,中国开始全面进入建设两型社会。

两型社会建设对我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资源节约问题首当其冲。我国资源禀赋较差,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增加,供给形势相当严峻。而在2005的《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

境的关系,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损失浪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3]因此,我国必须首先解决资源问题。而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发展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4]

3.我国建设循环经济的成就

我国一直在进行循环经济的探索,并在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试点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各个省市都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建设循环经济的相关的政策。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大背景下,发展属于自身的中国特色循环经济。各个企业甚至个人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下面我列举了一些具体成就。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泰格林纸集团公司总裁王祥就是其中的一位不可忽视的典范。1998年7月,王祥临危受命,正式出任岳阳造纸厂厂长。当时的纸厂因受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艰难转变的冲击而濒临。而过去的造纸方法与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有着极大的冲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和工人们提出了“林纸一体化”思路。“林纸一体化”就是打破过去传统林木和造纸分离的管理生产模式,将制浆造纸企业与营造造纸林木基地有机结合起来,既发展造纸企业,又建设原料林木基地,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林纸结合产业化新格局,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这一具有循环经济发展思想的方法不仅拯救了濒临倒闭的工厂还为我国的循环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人民都在积极地为建设循环经济而奋斗,我国的企业当然也不甘落后近年来。济南钢铁集团公司坚定不移地走低资源耗用、低污染排放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早在1999年,济钢节能降耗、挖潜增效的经验就在全行业得到推广。斗转星移,目前济钢已形成了以“创新中循环,循环中高效”为主要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是企业成功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案例。

此外,广东省更是提出了绿色广东的口号。广东省省委书记张德江在2004年年底首次提出之后,人们对这一构建和谐广东的高瞻远瞩的战略目标与构想的认识越来越深刻。2005年2月,广东成为全国绿色GDP试点的十个省市之一,表明建设绿色广东已进入实践探索。据专家介绍,广东的循环经济具体体现在经济活动的单个企业、共生企业群和全社会三个层面。在单个企业层面,广东省经贸委、省科技厅和省环保局从2003年开始组织企业进行清洁生产试点,22家企业被命名为“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在共生企业群层面,广东在南海建设了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计划滚动投资50亿元,将建设成为面向珠三角,辐射华南的体现循环经济的第三代工业园。在社会层面,广东初步形成资源回收及综合利用体系。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等地建设了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充分回收生活垃圾中的热能。积极发展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行业,目前,广东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持证单位每年综合利用回收危险废物已达80万吨以上。

除此之外还有安徽铜陵的对铜水淬渣、硫酸渣、磷石膏堆这些昔日的铜、硫酸、化肥和水泥等主导产业形成的当地的结构性污染源的合理的再利用;河南三门峡市下辖的河南省煤化工基地,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循环经济试点义马市,它制定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到2010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到15%,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基本构建

起以电-煤-铬为主导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湖南省农村的林业和农业方面循环经济已经走出了一片新天地;湖北鄂州的循环经济也渐成气候。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5]积极建设循环经济以推动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以推动我国构建和谐的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了历史进程。

注释:[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04-28

[2]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7日下午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2005-06-27

[3]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的通知 2005-07-06

[4]曲格平.《循环经济———21世纪发展的趋势》[J]

“两型”社会建设的生态文明视角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念政策机制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A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009-03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 friendly society about the ecology civilized angle of view

Wang Hong-bin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ingdingshan,Henan 467000,China )

Summary: The ecology civilization and the ecology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receives the thought of “humanist” and “the development is the first essential meaning”,the person and the nature accord development, stressed that must strengthen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unceasingly, thus intrinsic contained saved the energy resources and the protection environment content, thus constructed “two” the society the content and the request promotes to implement and realize thoroughly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the altitude, entrusted with “two” the society to construct the brand-new content.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two” the social need cultivates and sets up the ecology civilized idea in the entire society, speeds up forms the promotion nurse resources, the protection environment policy and the mechanism, transforms the development way, the growth and the expense pattern positively, realizes the person and the nature, the economical and society's harmonious coordinated with continues forever to develop.

Keywords: Ecology civilization; Ecology civilized idea; Policy mechanism; Development way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并首次把“两型”社会建设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可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两型”社会,是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现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形式。

1 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统一

生态文明指的是人们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坚持“以人为本”,秉承“发展是第一要义”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既包括以人为本,整体、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协调发展、良性运行的机制和体制,还包括人们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在维护生态系统结构与平衡的前提下,选择生产方式、开展的生产活动,是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这一现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必然带来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要实行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仅仅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迄今存在过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在一起的我们今天整个社会制度的完全的变革。”[2]人类需要且必须以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见,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绝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一定会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被扬弃,人类文明必将进到更高的阶段,人类需要且必须以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

可见,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内在地包含了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节约资源和实现环境友好的能力,不断增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两型”社会的要求统一提升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赋予了建设“两型”社会崭新的内容和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普适性和广泛性。建设“两型”社会既包括广大人民群众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又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既包括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又包括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长方式和不健康的消费模式。具有内容上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其次是全面、协调、高效、可持续性。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要重塑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通过整体、协调的原则和机制来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和生态秩序。遵循的是一条从对立型到和睦型、从征服型到协调型、从污染型到恢复型、从破坏型到建设型转变的“两型”社会建设轨迹。

2 “两型”社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我国许多地方相继提出了生态省、生态市和生态县建设的目标,国家环保总局也推出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和增长模式,在建设“两型”社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实践和操作层面仍然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障碍,这既有思想观念上的,也有物质技术层面的。这突出表现在:

第一,节约优先的方针落实不力,环保边缘化现象依然严重。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就在于生态文明观念和价值的缺失。节约资源作为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这是国家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总方针,是一切相关政策所应当遵循的政策。认真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和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切实体现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发展规划、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投资管理以及财政、税收、金融和价格等政策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在具体工作实际中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环保边缘化现象和违法行为仍然屡禁不止。环境保护在发展决策过程中的“边缘化”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如故,对环境保护采取“口惠而实不至”的消极态度和做法普遍存在。社会法制意识淡薄和环境执法不力,导致环境违法现象在一些地方还相当普遍。

第二,法律法规不健全,标准不完善,可操作性差。一方面,存在立法空白,有的重要领域尚无法可依。在循环经济、土壤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臭氧层保护、核安全、环境损害赔偿和环境监测等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在环境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方面,也还存在着一定的规范空白。另一方面,立法质量不高,修改不及时,缺乏可操作性。现行的若干法律法规,提倡性的规定多,约束性的规定少;原则性的要求多,可操作性的规定少;行政命令控制性的规定多,经济激励性的规定少;对政府部门设定的权力多,制约性的规定少;行政相对人的义务多,权利少。

第三,缺乏促进资源节约的环境经济政策和鼓励节约的长效机制。在控制机制上,“政绩制度”与经济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存在明显冲突。为体现“政绩”,不少干部在任期内把GDP增长放在第一位,而生态环境往往成为“政绩攀比”的牺牲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可持续发展行为主体的权、责、利关系不明,动力机制缺乏。环境经济政策的短乏使得生态效益及相关的经济效益在保护者与受益者,破坏者与受害者之间的不公平分配,导致了受益者无偿占有生态效益,保护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激励;破坏者未能承担破坏生态的责任和成本,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赔偿。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不能反映资源利用和要素使用的真实成本,资源性产品价格不合理,支持和鼓励节约降耗的财税体制不完善,融资渠道不畅,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不彻底,难以形成促进节约的有效激励。

第四,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创新取得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自主创新不足,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转化水平不高,加大对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不够,缺少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尤其是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的能力不强,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还不能适应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需要。

第五,全民节约意识不强,消费方式不合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淡薄,使超前消费、奢侈消费、面子消费等与我国基本国情不相适应的过度消费行为大行其道。重视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重视消费数量,忽视消费质量。一部分人在物质消费上相互攀比、炫耀,导致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心理扭曲,造成了资源、能源的极大浪费。

3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3.1 培育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 (理论体系)系统。观念文明(思想意识)在整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系统中具有统领全局、支配全局的作用。观念文明决定行为方式、生产方式的选择和相关社会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因此,建设“两型”社会必须首先加强生态文明观念建设,克服“重实体、轻观念”的思想。生态文明强调以人为本原则,同时还必须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人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 要充分从道德角度进行考虑问题,尊重自然内在的价值规律进行实践活动。同时又要反对把经济发展看作一个孤立的过程,在追求发展的同时,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使整个人类的发展在生态平衡的范围之内,既要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又要体现社会的和谐,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实现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要站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发展观,让生态文明观念渗透到一切工作和生活之中,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资源忧患、环境保护意识和节约资源的责任感。通过教育、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支持和协助,运用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多种手段,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树立尊重自然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全社会提倡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并将生态文明观念和要求外化在工作、学习、休闲及娱乐之中,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意识转化为全体国民的自觉行动,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3.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三个转变”

首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消费率的持续下降,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受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使得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3]以高投资、高污染、高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的生存空间正在日渐萎缩。由于石油、铁矿石等能源原材料价格的飙升使我国企业的成本不断上升,国际贸易壁垒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原本可以通过价格途径传递的通胀压力被强制在企业内部消化,对原本利润微薄的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为此,必须扩大国内需求,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要调整和健全消费政策,通过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定居民消费预期;通过改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信心,促进居民扩大即期消费。要拓宽服务性消费领域,不断开拓城乡消费市场,继续拓展住房、汽车、通信、旅游、文化和健身等热点消费。同时,要适度控制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合理降低投资率。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使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发挥拉动增长的作用。

其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巩固第一产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力发展以信息、科技、咨询、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使其成为第三产业的主体,打破电信、金融、保险、医疗、教育、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广播电视等行业的垄断,放宽准入领域,降低准入条件。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海洋、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基础核心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加工深度和产品附加值,减轻产业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坚持自主创新,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着力提升产业自主发展能力。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广泛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资源节约技术、绿色资源 替代技术、废弃物再资源化技术以及污染处理技术等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向绿色生态转型。

再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大力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加大对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加快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抓紧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健全节能、节水、节材机制。严把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加强国土规划,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人口数量等方面的情况,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提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以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为方向,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制定技术、节能、环保的国家标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等措施,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先进生产能力;继续运用调整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削减出口配额、将部分产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等措施,控制“两高一资”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抓紧制订出台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推进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水电、沼气、生物质能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科研、开发和建设,加强资源调查评价。

3.3 加快形成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和机制

要探索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绿色GDP政绩考核机制。改革现行环境执法体制,理顺环保部门和其他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解决环境执法主体过多、执法权力过于分散、环境执法比较混乱的现状。最大限度地统一环境执法主体,整合环保行政资源,把分散于各职能部门的执法权尽量集中到环保职能部门。同时,赋予环保部门以必要的行政执法权。如必要的行政强制执行权:包括责令排污单位停产、限产、限期治理和限量排污、禁止排污、拆除违法企业、查封、扣押、冻结等权力。

加快建立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适用市场机制推进污染治理。健全有利于环保的价格、税收、信贷等政策体系,“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要求,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起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的价格形成机制。抓紧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提高资源税税率,改进资源税的征收管理办法,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抓紧制定和修订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加快循环经济的立法进程,健全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建筑节能、节约石油以及包装物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落实《“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推进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煤层气、煤矸石、大宗工业废弃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要在县级以上城市(含县城)要建立健全垃圾收集系统,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充分回收垃圾中的废旧资源,鼓励垃圾焚烧发电和供热、填埋气体发电,积极推进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3.4 树立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通过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日宣传活动,组织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社区等开展经常性的节能环保宣传,广泛开展节能环保科普宣传活动,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从小培养儿童的节约和环保意识,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反对和限制盲目消费、奢侈浪费和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向生产领域发出价格和需求的激励信号,刺激生产领域清洁技术与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带动环境友好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要在全社会提倡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正确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参考文献

[1] 姬振海.生态文明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2]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7页.

[3] 曾培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日报,2007年10月30日,第六版.

作者简介

两型校园建设初探 篇4

高校作为培养两型人才、输出两型科技的主要基地是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由于两型校园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了学校建设中的方方面面, 因此本文试图从制度、技术、素养、评价指标这四个方面对两型校园的建设进行分析。

1 两型制度的建设

学校应从宏观的层面制定两型校园的相关制度, 明确学校在两型校园建设过程中的目标、规范学校在两型校园建设中的具体行为, 使得教学、办公、后勤、基建等行为严格的既定的框架内进行, 避免出现无序或者混乱的状态, 同时为了保证制度的执行力, 必须将制度的执行纳入部门的业绩考核中, 对于达到相关目标的单位实施相关的奖励, 对于违反相关制度的行为, 也必须予以相应的惩罚措施。

1.1 日常管理制度

日常管理制度包括学校在行政、办公、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规范学校在办公与基建等方面的行为, 明确要求各级行政单位与部门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作为本部门的第一要务, 严谨铺张浪费的行为, 合理利用土地等, 制度的制定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 做到科学合理, 明确具体, 避免空话套话, 为保证制度保障制度的权威与执行力, 必须加强监管, 对于违反制度的单位与个人应予以相应的惩罚。

1.2 教学制度

两型校园的教学制度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日常教学管理的制度, 规范学校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 优化教学配套设施, 提高多媒体教室、机房的资源利用效率等, 另一个是教学与相关评估的制度, 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两型社会教育的相关内容, 设置相应的学分, 开设相关的教学理论或者实践课程, 并把这一内容纳入到日常的教学质量评估之中, 保证教学的效果。

科学的制度建设是两型校园的重要保障, 对两型校园的建设具有规范与引导作用,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两型素养的培养

两型校园的制度建设, 从制度层面上规范了学校在两型校园建设中的具体行为, 而两型素养的培养, 是从人文环境上保障两型校园的建设, 使得两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师生的一种自觉自发的行为, 并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

2.1 学生素养

佘正荣[2]指出“人的素养水平直接决定着整个生态体系的发展水平”, 因此人与人的素养在两型社会的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校作为输出各类型人才的主要基地, 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 因此要培养公民的两型社会的素养并成为公民的普遍价值观与行为规范, 学校的作用尤为重要, 蔡景庆[3]指出两型素养主要是通过后天的教育所获得的,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两型社会的素养,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传授相关的知识之外, 也必须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与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两型道德、知识、审美、技术等的素养并使之内化到每个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之中, 使学生养成自觉践行两型社会的理念并使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2.2 教师素养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决定了两型教学活动的成败, 因此要提高两型教学活动的效果, 学校应当加从制度、经费等方面大力度对两型教师团队的建设, 开展相关的培训或宣传教育, 强化员工的节约意识, 生态文明意识、循环经济的意识等, 只有教师首先具备了两型社会的素养与自觉性, 才能对学生实施相关的教育, 从而提高学生两型素养的教育效果。

学校两型素养的培养, 必须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出发, 一方面, 要对教师加大培训与教育;另一方面, 也要对学生开展两型校园的理论或实践的教学活动, 营造良好的节约型、环境友好学校氛围, 并使之成为师生生活的一部分。

3 两型技术的应用与输出

两型制度与两型素养的建设是两型校园建设中的软环境建设的一部分, 要真正体现两型校园的具体效果, 离不开相应技术的支持, 尤其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相关技术应用与输出。

3.1 两型技术的应用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是两型社会的主要标志, 要达到这一要求, 学校在规划与建设中应加大力度对相关的智能控制设备、节能、节水、低碳设备的采购与使用, 如采用节能光源, 采用一级节能的空调、热水器等等, 同时在学校的建设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对宿舍、食堂的生活废水或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理等。

3.2 两型技术的输出

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对于整个社会的科技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因此学校在应当在科研、课题规划、经费等方面对两型社会的研究给予支持, 完善两型社会的相关理论体系, 加大力度对相关的智能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环境友好的生物技术的资金与技术支持, 鼓励师生开展相关的创新性研究活动, 并最终输出对两型社会建设有实际意义的理论和相关技术成果。

高校在两型社会的建设中具有人才、科技等方面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此高校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在应用相关两型技术的同时应当加大力度对相关的两型技术的科技创新, 促使科研成果的转化, 这也是两型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

4 两型评价指标的建立

两型社会的评价指标的建立是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也就无法从纵向的角度对两型社会的建设效果进行评价, 这也是当前两型社会研究中的一个热点[4,5]。因此如何对两型校园的成果进行有效的评估也是两型校园建设中的关键。两型校园的评价指标的建立应当符合系统性、科学性、可行性等原则, 由于学校其特殊性, 适用于企业或者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一定适合学校, 因此必须从学校的特点出发, 构建相关的两型校园评价指标, 并以此来评估两型校园建设的好坏。

本文尝试从这四个层面来确立相关的评价指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科技创新、学校的建设与管理, 具体评价内容可成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资源节约, 包括基建的耗费、节能技术与设备的投入、教学资源的使用等; (2) 环境友好, 包括绿化、垃圾与废物处理的情况等; (3) 科技创新, 包括科研人员的比重、科研经费的投入、专利等; (4) 学校的建设管理, 包括制度的建立、基础设施的配套情况等。

两型社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学校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部分, 尤为重要, 高校以其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在建设“两型社会”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林.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难题与合理抉择[J].广西社会科学, 2013 (6) :10-13.

[2]佘正荣.生态文化教养:创建生态文明所必需的国民素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3:026.

[3]蔡景庆.两型社会建设应当把握的几个关键因素[J].湖南社会科学, 2011, 1:88-91.

[4]廖小平, 孙欢.两型社会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逻辑[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0 (4) :90-94.

创建“两型校园”事迹材料 篇5

创建“两型校园”事迹材料

创建“两型校园”事迹材料

上学期以来,我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我校实际,围绕“两型社会”建设要求,我校提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校园建设,建设节能环保,资源管理优化的新型校园,培养崇尚文明,道德高尚的新型中学生。

为确保我校“两型校园”创建活动的贯彻落实与顺利开展,我校成立了以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胡承祥为组长的“两型校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团委书记蒙春艳,青年教职工代表覃梅、唐八

一、舒剑。同时还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由团委书记负责主要工作的实施。

首先,从宣传入手。我校通过宣传栏、校园广播、班级专刊等多种形式先进行了创建“两型校园”的宣教活动,并且时常在国旗下讲话时间及两操时间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我校围绕创建“两型校园”开展了多项工作:

一、开展活动

上学期我校以“感恩教育”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学校通过“演讲比赛”、“母亲节礼物评比”、“感恩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实施了“感恩”教育,营造了“感恩”文化,让孩子们在一系列活动中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热爱学校、回报社会的崇高道德风尚。

本学期我校又以“学文明礼仪,创和谐校园,做文明使者”为主题开展了文明礼仪系列教育活动,并于9月26日进行了启动仪式,我校还将于12月以“文明礼仪”为主题举办一场文艺演出。我们要求各班以此为主题开展了主题班会,再出一期文明礼仪专刊,并进行了评比。还在学校花坛、食堂、楼道等醒目处,安置或张贴宣传标语。在学校花坛的标语教育学生爱护绿化树木;在食堂的标语教育学生要节约用水,不要浪费粮食,不要乱倒饭菜污染环境;楼道上的标语教育学生要文明用语,礼貌待人,上下楼梯不要拥挤,注意安全,我们还组建了“文明监督岗”来监督、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二、节能环保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1、我校在教职工会议上经常强调,老师要以身作则,办公室及教室里要节约用电,安全用电,做到人离电断。并且推行了无纸化办公,在多个教师办公室配备了电脑,尽量用电子邮件联系工作,用电子课件备课、授课。

2、我校团委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四月份学雷锋,我校学生代表到社区敬老院看望老人,给老人们带来了文艺节目,自制小礼物,并且帮他们打扫了卫生。六月份帮助社区向居民发散宣传节能、节电、节水、环保知识的宣传单,使居民在日常行为中保护环境意识明显增强。

三、美化校园环境

我校校园环境优美,清洁干净,享有绿色校园之美誉。这几年在校园建设工作中着重进行了校园的绿化及环境卫生的打扫,我校配有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绿化树木的修剪及绿化区的卫生,校园的卫生打扫是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并对垃圾进行了固定、集中收容,不渗漏,不流失,不扬散。

总之,两型校园的建设顺应了时代的步伐,更是体现了我校的活力与生机。我校将“两型校园”创建活动成为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两型校园建设 篇6

【关键词】 能源短缺;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节能减排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提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两型社会”)。我国提出建设“两型社会”已经有几年了,在这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尤其是在能源方面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

据美国石油业协会估计:地球上尚未开采的原油储藏量已不足两万亿桶,可供人类开采不超过95年的时间。在2050年到来之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煤炭。其后在2250到2500年之间,煤炭也将消耗殆尽,矿物燃料供应枯竭。中国由于其十几亿的庞大人口规模,面临着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能力扩大与环境资源条件恶化的尖锐矛盾,使得能源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成为建设“两型社会”的重大挑战。

一、能源资源短缺的现状

能源资源是地球亿万年来形成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须臾不可或缺的血脉。当今世界常规能源资源的消耗速率远远超过了资源的再生能力和人类开发新能源的能力,使得能源资源的供求越来越紧张。作为经济快速增长的人口大国, 我国能源资源状况更为严峻。

1.从能源的储备和供求来看。我国能源矿产资源种类齐全、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已知探明储量的能源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石煤等8种。其中,煤炭资源有5345处,保有储量总量10025亿吨;石油资源有油区32个,探明地质储量有181.4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22.41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70万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0.706万亿立方米;油页岩资源有64处,总保有储量315亿吨;石煤资源有93处,总保有储量42.56亿吨。能源的总地质储量居世界第三。

2.从人均占有量来看。我国人均占有能源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是美国的1/10、俄罗斯的1/7。我国煤炭剩余可开采量约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开采量为23亿吨,仅可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可开采量为6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超过32年。据预测:中国能源需求缺口量到2030年大约为2.5亿吨标准煤,2050年大约为4.6亿吨标准煤。另据英国电力预测:我国煤炭的可采年限为80年,石油的可采年限为40年,天然气的可采年限为50年。这两个预测之间虽然有些出入,我国化石能源资源难以保证本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确是不争的事实。

3.从能源的消费结构来看。根据地矿部门的普查和勘探,中国预测资源总量为40017亿吨标准煤,在能源资源中,煤炭占绝对的优势。若以常规能源资源总量为100,那么煤炭资源量在85以上,水能占12,石油和天然气仅占2~3。基于能源资源的禀赋特点,以及中国能源供应几十年来一直采取完全依靠国内资源的方针,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占到75%左右,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期内难以转变,未来煤炭仍将在整个能源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尽管石油勘探开发取得相当大的成绩,由于长期实行油品限供与高价政策并大量出口原油以获取外汇,2007年,中国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的比重仅为20.8%,煤炭的比重高达70.4%,天然气仅为3.3%,水电为5.9%。全世界2007年平均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35.6%、煤占28.6%、天然气占25.6%、水电等高达11.8%。这表明:与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相比,中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飞速增长,并在世界能源消费增长份额中占有很大比重,导致中国能源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4.从能源的耗用效率来看。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按美元计算,中国现在每万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数量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据中国经济网披露,中国一吨煤产生的效率仅相当美国的28.6%,欧盟16.8%,日本的10.3%。我国33种主要产品的单位能耗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46%。2005年,中国消耗了占世界总消费量30%的煤炭,却只创造了仅占全球总量4%的国内生产总值。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相差10~20个百分点。

据新华网报道,我国汽车燃油经济性水平比欧洲平均水平低15%~20%,电机系统运行效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20%,低效电机及相关设备、低效照明产品仍在大量使用,高效节能空调市场占有率不足5%,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型公共建筑、城市景观照明以及家庭用电等方面还存在许多浪费现象。据有关部门估算,如果我国汽车燃油能耗赶上欧洲平均水平,一年可以节约大约2000万吨成品油,价值至少1000亿元人民币。据《商业周刊》报道,据估计:中国的能效低下导致每年1200亿美元的工业产出损失和与污染相关的健康费用。

目前,浪费依然严重,这使本来就短缺的资源过度递减。人均能源资源不足,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能源消费结构性矛盾突出,已成为并将继续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我国的经济发展只能走节约利用、高效利用、清洁利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不可能走发达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式发展老路。

二、能源短缺对建设“两型社会”的影响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资源有效配置、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两型社会”是要通过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来达到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能源短缺问题不仅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进而影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还制约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限制生活方式的改善提升。

(一)能源短缺影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从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来看,人类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就会得到自然的有益回报;否则,就会遭致自然的报复。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许多自然灾害都是这种报复的表现,自然灾难造成的损失是极大的。比较典型的就是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对动力的需求迅猛增长,加大了对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的耗费,这一方面促进了人类社会快速进入现代文明。

另一方面也使得能源日益短缺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能源开采与利用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温室效应”越来越明显,酸雨现象越来越常见……。生态破坏呈加剧之势,水土流失量大面广,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减轻能源资源消耗增长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巨大压力,关系到民族、国家以及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二)能源短缺制约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能源资源的大量耗费,虽然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能源短缺也越来越成为制约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使我国经济增长越来越接近了资源条件的约束边界。根据党的十六大描绘的蓝图,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经济总量将达到35万亿-36万亿元(按2000年价格),人均GDP超过2.5万元(按照1美元=8.26人民币的汇率约3000美元),人口将达到15亿左右,城市化率约60%。

我国石油缺口将达到2.5亿吨,天然气缺口将达到800亿立方米,煤炭缺口将达到7亿吨,这就不可避免会使巨大的能源需求更多地转向于储量相对丰富的煤炭等。煤与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相比,是笨重而肮脏的能源,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必然对交通、生态和地理环境形成极大的压力,并直接影响能源利用效率。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大国,国民经济各部门除交通运输之外几乎均以煤为主要燃料。尽管水电、风力、核电和太阳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由于资本、技术差别等原因,在可预见的将来,在中国能源的总构成中还不可能担当主要的角色,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得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时还需充分考虑这一事实。

(三)能源短缺限制生活方式的改善提升

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里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仅包括人民吃好、穿好、住好、用好等,更重要的是包括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即便你每天吃着山珍海味、穿着世界名牌、住着公寓别墅、开着宝马奔驰,但是周围的空气中充斥着刺鼻的二氧化硫,水中溶解着致命的化学物质,土壤中填埋着可怕的重金属化合物,多种材料释放出有害的气体或辐射。中国传统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能源消费活动要排放大量污染物,造成了城市环境质量恶化,不仅带来经济运行成本的增加,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从有关部门的统计来看,煤炭使用过程产生的污染是中国最大的大气污染问题。全国烟尘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合物的67%、二氧化碳的70%都来自于燃煤。

近年来,不少国内学者进行了室内不同燃料燃烧后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王黎华等调查了北京市40~65岁做饭的妇女,结果表明燃煤妇女呼吸系统疾病出现率为50.4%,煤气户为40.0%(P<0.05),相对危险度为1.94。中国西南地区是高硫烟煤的重要地区,对地处西南的贵州省某村进行的燃煤危害调查结果表明,敞灶燃煤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硫、砷和氟的浓度超标3.2~64倍,室内存放的大米、玉米和辣椒的砷、氟含量超标1.1~1126倍。目前,在中国大多数农村和中小城镇中,敞灶燃煤型烹调和取暖十分普遍,由此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也相当严重。这对居民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坏影响。能源短缺已对“两型社会”建设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三、应对能源短缺,建设“两型社会”的措施

当前,能源资源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应对能源短缺,建设“两型社会”,需要一方面节约集约利用能源资源,另一方面减少能源耗用过程中的污染排放。总之,要将节能减排作为应对能源短缺,建设“两型社会”工作的核心。

(一)高度重视节约,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起步相对较晚,虽取得了许多进展,但还存在差距和不足,远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能源的合理利用和充分使用,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高度重视节约,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在生产领域强制实施能效标识制度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促使企业采用新能源和节能技术及设备。在消费领域全面推广和普及节能技术,合理引导消费,鼓励消费节能型产品,逐步形成节约型消费方式。开展节能减排工作还需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政府表率。政府除了要深刻认识到节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从制度、法制、体制、机制、政策、组织、宣传、科技等方面采取坚决措施,制定和实行规划、法律法规,做好监督工作、管理以及引导工作;政府更应从自我做起,从节约意识的率先树立,到节能、节水、节地、节约用车、节约办公费用等方面率先垂范。如在资源节约型产品和技术工艺的推广中,政府应当优先购买。政府的优先采购一方面可以促进该类产品的市场推广,为企业提供资助,另一方面可为全社会做出榜样,带动全社会节约。

二是宣传教育。在推动我国节能工作深入发展时,还必须依赖企业和公众的积极参与,要通过多种媒体工具和宣传教育方式来培养公众的节能意识,以充分调动广大企业和公众参与节能活动的积极性。

(二)加强法制建设,为节能减排提供环境

唐朝诗人白居易说过:“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这不仅揭示了资源有限性与人的需要无限性的矛盾,还指出了浪费存在的必然性及其遏制的条件,即法制。我国能源资源浪费巨大,环境污染严重,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浪费只违纪不犯罪,有时浪费连违纪都不算,对污染环境的行为虽然有处罚但过轻。有必要利用法制的力量,加大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行为的惩治力度。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首先,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节约能源法》、《环境保护法》,制定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研究制订《工业节能管理条例》、《公共设施节能设计标准》等配套的行业法规,加快组织制定和完善主要耗能行业能耗准入及环境准入标准、节能减排设计规范,制定和完善主要工业耗能设备、机动车、建筑、家用电器等能效与环境标准以及公共设施用能设备的能耗与环境标准。各地区要按照国家统一要求,研究制定本地主要耗能产品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与环境标准,要严厉打击违法交易报废旧机动车和船舶等。

其次,要加大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及公共设施的能耗及排放物等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减排评估和审查情况,禁止淘汰设备异地再用情况,以及产品能效标准和标识、建筑节能减排设计标准、行业设计规范执行等情况。达不到最低能效标准的耗能产品,不得出厂销售,达不到建筑节能减排标准的建筑物不准开工建设和销售严禁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高污染产品。

(三)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为节能减排提供支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新与进步是应对能源短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支撑条件。应对能源短缺,建设“两型社会”方面的主要技术应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应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以资源恢复和循环利用、环境恢复与污染控制、温室气体减排三类关键技术及相关工艺设备为重点,开发和建立“两型社会”的关键共性技术体系,优先解决影响我国能源资源与环境的重大问题,建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并符合国情的生态与环境科学理论和技术体系,实现能源资源的供求关系良性发展,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明显改善。2008年7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的世界能源理事会亚洲区工作会议上,一些中外能源问题专家同时提到,当前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正面临着“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及价值,全社会的认识还没有做到真正统一”等四个主要问题。

从英美日等国家的经验来看,建立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是一条好的解决途径。结合我国国情,我国的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应该建立在有法律法规保障的基础上,构造公平和竞争的科学管理模式,注重基金的杠杆作用和成本效益,达到促进我国节能产业化和可再生能源规模化的发展目标。基金的主要融资方式可采取用电户交纳电力附加费的集资方式,符合“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体现其公平性,易为我国公众理解和接受;打破了单一靠政府投资的传统方式,易为政府采纳。我国的基金规模应该根据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20年的远景规划而定。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基金使用模式应该结合国家激励政策所需支持的重点和优先发展的节能与可再生能源项目而定。

(四)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为节能减排提供基础

节能减排不仅仅是微观层面的问题,首先是宏观层面的事情,即是国民经济的结构问题。当今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决定了我国不可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旧式工业化道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不应当也不可能模仿一些发达国家以挥霍资源为特征的消费模式。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一方面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比重和水平,并且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技术产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的发展。具体措施如:对不同行业制定耗能标准,超过耗能标准的加价收费;限期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施设备,鼓励行业与企业采用先进技术与设备;并继续关停规模不经济的企业,特别是耗能大户,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要加大对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的资源化回收利用等。另一方面是合理布局产业,可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将耗能量相对大一些的行业尽量安排在能源资源相对丰富的北方,耗能小一些的产业安置于能源资源相对贫乏的南方,这样可以使得全国的能源资源得以协调,减少诸如“北煤南运”之类的工程,也可以使得全国的铁路等运输系统的紧张局面得以缓解。

(五)完善能源储备制度,为节能减排提供保障

能源市场面临明显的经济变数和全球不确定因素。新的风险因素不断出现,包括针对能源设施和能源贸易咽喉要道的恐怖主义袭击,以及产油国的政治动荡,许多情况下这些变动又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而变得更加复杂,建立能源储备以应对能源问题,具有必要性。紧急情况下能源储备是应对可能发生的短期供应波动的最有效的途径,能源储备包括能源产品储备和能源资源储备,前者包括石油、天然气、天然铀产品等,后者包括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特殊和稀有煤种等资源。国家应建立和完善能源储备制度,以规范能源储备建设和管理,提高能源应急处置能力,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在建立和完善能源储备制度时,要继续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力度,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发水能资源,加快发展核电,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更要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按照“节能优先,效率为本;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立足国内,开拓海外;统筹城乡,合理布局;依靠科技,创新体制;保护环境,保障安全”的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支持能源企业利用海外能源资源和开拓海外市场;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技术交流、共同开发利用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燃料;积极组织有关各方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能源资源与环境方面的争端问题。

参考文献

[1]寿川.只有可持续才能发展[N].市场报.2004-07-09.

[2]丛大鸣.积极推行能源计量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N].经济导报.2006-7-17

[3]周宏春,刘燕华等.循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4]龚雄军.充分认识积极扩大进口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国际技术贸易.2007(4)

[5]王金南等.能源环境和公众健康[J].经济研究参考.2004

[6]辛鸣.科学发展观不等于什么?[J].资料通讯.2004(4)

[7]张仁寿,施卫华.切实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访我国《节约经济学》创始人黄铁苗教授[J].广东经济.2007(9)

[8]能源形势严峻 浪费触目惊心[N].报刊文摘.2008-08-1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周宏春,刘燕华等.循环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11]龚雄军.充分认识积极扩大进口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国际技术贸易.2008(4)

[12]王金南等.能源环境和公众健康[J].经济研究参考.2004

[13]白居易.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4]马凯.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精神 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J].中国经贸导刊.2006

两型校园建设 篇7

关键词:两型社会,循环经济,对策建议

资源和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是人民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们在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同时, 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与环境代价, 导致自然资源枯竭、环境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人们身心健康受到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资源和环境问题成为阻碍社会和谐稳定、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循环经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客观要求, 也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其基本内涵, 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客观要求

(一) 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矛盾的战略选择

国外学者计算过, 如果中国按照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完成工业化过程, 需要1.2个地球的资源来支撑, 也就是说不可能实现工业化;而如果我们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采取强化节能措施, 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生产率, 到2020年, 能使万元GDP能耗由2002年的2.68吨标准煤降低到1.54吨标准煤。[4]所以说, 发展循环经济, 降低资源消耗, 提高资源使用率, 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 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 发展循环经济是减少污染, 实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

由于多年来片面地追求实物产出量和经济效益, 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已经严重影响了未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水土流失、水位低枯、沙漠化扩大和湿地资源萎缩等现象, 导致土地资源面临风险。要修复破坏的生态环境, 扭转目前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负面效应, 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就必须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保证资源的环境安全。

(三) 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世界经合组织的研究表明, 建立在循环经济理念基础上的环境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并列为当代最具发展潜力的三大领域, 将成为未来世界性的主导产业之一。发展外向型经济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趋势。发展循环经济, 一方面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也符合发达国家的资源环境技术标准的“清洁产品”, 减少绿色贸易壁垒障碍, 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二、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主观认识不足, 企业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5]

在观念认识方面, 主要是一些地方、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错误地认为循环经济等同于可持续发展概念, 且有一种对循环经济概念化和任意夸大其作用的倾向:武断地认为循环经济“可解决一切资源环境问题”;而由于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广泛的宣传, 公众对循环经济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例如, 虽然垃圾分放的设施已经在很多城市中普及, 但是随意投放垃圾的现象仍随处可见。企业参与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也不高, 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积极配合。

(二) 发展循环经济的各项制度有待完善

1. 法律方面。在立法内容、立法理念、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上还具有一些问题, 可操作性不够强。

2. 宏观经济政策方面。

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价格体系, 税收体系, 财政金融规制等基本经济制度仍服务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制度和政策, 没有形成适合于循环经济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 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力度不够

循环经济推崇发展清洁生产, 这一创新的生产方式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而我国正处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 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相应的技术储备不足, 严重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 在循环经济管理方面我国尚未建立起基本的物质流量表

对于企业和地区进行循环经济管理缺乏基本的数据信息, 致使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严重缺位。

三、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 转变思想观念, 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思想基础

推进循环经济建设是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首先要更新发展观念, 注意改变重开发、轻节约, 重速度、轻效益, 片面追求GDP增长, 忽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思想倾向。要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 这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不仅要考虑经济总量的提高, 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 不仅要关心经济的发展, 还要关心子孙后代的生存。

企业在保护环境中所应有的职责是可持续发展提出的重要要求, 因此, 企业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和生产模式, 使用能够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循环经济模式, 防治污染、减少废弃物排放、开发对环境无害的产品,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施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的倡导、企业的自律, 更需要提高广大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所以我们应加强舆论宣传, 引导居民树立现代生态价值观。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 使社会各阶层人群了解并认可循环经济, 在生产中为发展循环经济贡献才智和力量, 在生活中优先使用和采购再生利用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 为这些产品培养稳定的市场。

(二) 构筑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政策基础

由于循环经济的思想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 并不是每个企业和消费者都能够理解它的理念。因而, 在循环经济理念还没有完全被大部分企业和居民所认识和接受的阶段, 政府应该在推广循环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通过加强包括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等在内的适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来对发展循环经济加以引导;政府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政策体系, 强化行政管理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用具体明确的政策法规调控社会各个环节循环经济的发展。从宏观上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 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 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科学技术是建设循环经济的决定性因素。发展循环经济, 要高度重视科技的作用, 依靠科技创新, 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支撑力度。我们要通过重视和引进科技人才、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来大力发展绿色技术, 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的开发与创新, 构建起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要以技术创新带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以经济的发展促进技术的革新, 使企业真正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生产。

(四) 积极参与国际循环经济交流, 借鉴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经验

通过引进国外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先进技术, 改造我国传统产业来循序渐进的发展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朱仕祥.浅析循环经济的涵义及几点思考[J].中国矿业, 2010, 19 (增刊) :49-50.

[2]胡术阁.黑龙江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9.

[3]陈德敏.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兼论循环经济概念的科学运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14 (2) :14.

[4]胡术阁.黑龙江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9.

[5]龚秀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国际经验借鉴[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 21 (1) :70-72.

以低碳建设推动武汉两型社会建设 篇8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 从能源资源条件、可持续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 以及可能面临的减排国际压力等角度考虑,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环境变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 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建设低碳新城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以建造低碳新城为试点, 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 房屋建设在影响GDP增长中是一个重分量因素。发展低碳经济, 不是从单个方面的企业或者行业入手带动其他领域发展。我们从中国“十一五”规划历年发展分析, 推行大方向新的政策和发展模式, 基本上都是以某些地区为示范点、起到推行作用的, 考虑的基本前提就是一个城市的发展, 涉及经济、科技、环境、教育等多方面领域, 是一个综合性的融合问题。例如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随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 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两型社会的发展也是在城市观念的基础上推行的。

虽然2009年武汉市“两会”有提出发展城市圈低碳经济, 但是从武汉整体发展模式来看, 并没有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规划以及具有政策指导作用的纲领性文件。结合武汉市目前资源和经济的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 武汉是一个在中部地区缺乏资源的城市, 并且由于产业偏向重工化而导致能源消耗的增加。根据统计数据显示, 单位GDP中能源消耗率, 全国平均为1.1, 湖北是1.3, 高于均值。从1995年至2005年的数据来看, 武汉市人均生态承载力不到全球1999年人均数值的1/10, 生态环境在人口膨胀和经济发展等多因素共同胁迫下出现功能性恶化。短期内要做到调整产业结构升级, 使全部高碳发展的企业转向低碳模式是不现实的, 而且武汉市的钢材、汽车、石化等产业发展较快, 对化石能源的需求量大, 冒然实施全市的低碳经济改革会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我们可以借鉴上海市首个生态城———东滩的建设经验, 东滩生态城区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建立的是一个低碳、节水、节能的生态系统, 并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 (二氧化碳零排放) 区域。所以, 在上述理由的基础上, 武汉市以建设“中国光谷·伊托邦”低碳智能新城为样本, 旨在以小型仿真新城的建设和发展, 挖掘低碳经济在武汉市兴起的特色之路, 从而推行到整个武汉市, 以力争成为全国低碳城市的示范区域, 进一步更好地建设两型社会, 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和环境的共赢。

二、中国光谷·伊托邦的建设规划

“伊托邦”的英文E-topia, 与Utopia (乌托邦) 对应, 意指网络时代下的理想生活新模式。生态伊托邦区别于工业时代的乌托邦城市梦想, 它代表的是以信息网络时代为背景所构筑的生态和谐的理想城市。伊托邦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 它意味着人类未来和谐发展的构思, 包括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领域。作为中国首个低碳智能新城的建设试点, 中国光谷·伊托邦以低碳经济为核心, 以建设新城为框架, 把生态、智能和文化实践在其中。武汉市两型社会对于低碳经济的研究还处于探索和实践的阶段, 以建设新城为样本区, 更好地为开拓以后的发展道路奠定基础。

中国伊托邦经过6年的规划, 终于落实在武汉光谷, 光谷·伊托邦的建设位于江夏区五里界, 并经历5个月的实地考察研究, 形成了具体的方案和规划。之所以选择此地, 是因为五里界所处的核心位置。它北依中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中心———光谷、庙山开发区、藏龙岛开发区, 南邻湖北省水质最优的梁子湖;距江夏中心城区仅5公里, 距武汉城市中心20余公里;沪蓉高速、京广高铁、南环线穿镇而过, 梁子湖大道、花山大道分别从镇域中部、西部南北纵贯, 交通畅达, 发展前景广阔。光谷·伊托邦总规划面积约14平方公里, 总投资多达100亿元。建成之后, 其将会成为一个可容纳10万人的低碳智能新城。该项目按照“三中心三板块”的规划进行整体布局, 打造武汉休闲商务区、新时代生态伊托邦。其中, “三中心”包括伊托邦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养生度假中心;“三板块”包括休闲商务板块、低碳科技板块、理想人居板块。

1、打造光谷伊托邦建立的核心要点

第一, 伊托邦发展远景:中国首个低碳智能新城, 创新城建设的一种全新模式, 建设成深绿色的低碳新城、高科技的智慧新城、高品位的文化新城, 成为大武汉地区两型社会的样本田和试验区。第二, 伊托邦的发展战略:以围绕生态、智能、文化三大核心点建设, 以低碳经济贯穿整个新城计划方案, 以推动武汉两型社会发展为目的。光谷·伊托邦的竞争力在于它是以低碳经济为前提、由小城镇改造的, 不仅可以通过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清洁能源革命, 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城镇收入,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带动城镇就业率提高, 推进湖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三, 伊托邦发展设计:伊托邦在规划时, 对核心区域五里界镇进行了文化层面的梳理, 将有价值的老街、老巷子和老建筑进行标注和保护, 实施建设的同时修复原有的城镇肌理, 在此基础上搭建新城的发展骨架, 原地安置原住民, 有意识地保留老城镇的味道。这也切合了将城市生活与田园环境相融合的观点。现时的五里界镇上, 在光谷·伊托邦项目的中心区, 所有居民将以原有价值三、四百元每平米的住房置换获得同等面积价值三、四千元每平米的商品房, 并拥有产权, 此后, 还将利用酒店式公寓、出租式公寓、商铺经营等多种渠道来解决居民的收入问题。中国光谷·伊托邦开辟有绿色景观廊道, 采用油菜、豆类、向日葵、红花草等生产性景观, 并通过水循环处理、废物再利用等生态环保科技, 融入太阳能等景观小品, 成为全新的“低碳科技花园城市”的生态系统和景观格局。城市还将建立全国首家低碳智能产业总部经济园区, 与光谷产业形成优势互补, 并承接光谷人才、科技转移等。

2、建设核心基地五里界地区的规划

五里界城镇发展用地范围位于五里界镇域中北部, 具体范围是:沪蓉高速以南、东坝港以西、幸福港以东、锦锈村、唐涂村和檀树岭村以北的7.03Km2的区域;相关范围23.27Km2。五里界的地区以武广客运专用铁路为界, 规划区分为南、北两个片区。偏北部的是大面积的绿色规划, 重点商务领域在中北部。五里界2010年总人口为6.5万人, 城镇化水平为42%, 村镇等级规划分为城市组团+中心社区 (特殊功能组团) 。城市组团是武汉都市发展区的南部新城组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江夏区“一主”城市组群的东部综合型新城组团以及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光谷·伊托邦理念前瞻、规划超前, 以小城镇改造和低碳智能城市建设为抓手, 深度实践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模式。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 要将高起点、超前的国际化建城视野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就业相结合, 从而建设一个全民和谐、环境优美、低碳智能的理想新城。

3、建设光谷伊托邦存在的问题

第一, 缺乏相关的政策性纲领。在武汉城市圈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2010年才提出来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虽然也有开展一系列低碳调查、举办与市民相贴合的低碳活动, 但是市政府还没有制定出相关的城市圈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规划, 缺乏发展低碳经济的纲领性文件, 还未将规划的相关目标和措施整合到其他各项规划和政策中, 形成城市圈发展规划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第二, 伊托邦与光谷板块的对接。中国光谷·伊托邦的开发以五里界城镇旧城改造为契机和中心点, 其中的科技优势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光谷科技产业是推进伊托邦建成的核心。伊托邦所依据的先进科技技术不能光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更多的要靠国内的开发和研究。如何利用光谷产业的科技技术来建设伊托邦, 实行绿色建筑节能排减的功效;怎样吸引光谷的高科技企业支持光谷·伊托邦的发展, 使之在科技领域内达到预先规划的环保、智能水平, 是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

第三, 伊托邦建设的关联性。以历时6—8年来打造的这样一个低碳智能新城, 不仅耗费了财力、精力和人力, 还在宏观层面上给武汉市发展低碳经济带来影响。我们的建设理念、建设主旨都是积极的, 要探讨如何将这种理念正确引导城市发展的一面表现出来, 避免新城建立之后只有五里界这一片的区域成为武汉低碳发展小核心, 脱离与武汉主要经济区域的结合, 成为“世外桃源”的新城。

第四, 伊托邦建设的监督与研究。总体规划是前提, 具体落实到新城的建设会涉及到许多问题。比如对五里界房屋的拆迁和居民的移居, 五里界的居民多数为中老年人, 安土重迁的思想比较深, 不了解相关相关房屋拆迁的法律知识。如何做好前期动员, 也是对开展后续工作的奠基。建设新城过程中, 如何把高科技技术和节能排减运用在绿色建筑当中, 对施工建设时采取哪些方面重点监督和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去打造一个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生活环境, 这都是建设的重要问题。

4、完善光谷·伊托邦建设的建议

第一, 以政府为主体的建设支持。光谷·伊托邦以低碳经济为打造理念, 旨在推行武汉两型社会的建设。武汉作为中部发展地区的领军区域, 市政府应在发展低碳经济模式的道路上作先驱者, 应尽快研究制定出低碳经济组织构架, 具体规划到各部门、各行业领域中。首先, 政府应在税收、信贷等财政金融政策方面给予支持。政府可以对伊托邦达到低碳、环保的住房实行营业税减征政策, 鼓励开发商建设环保节能型住房。对城建土地使用税, 可以实行国家重点扶植项目免税。同时, 市政府应该在信贷方面给予支持。伊托邦总投资需要100亿, 如果一半的资金需要靠在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贷款, 5年的利息至少会有两方面影响, 一是增加资金压力, 二是增加借贷成本, 会使房价升高。所以, 政府应给予项目资金上的支持, 推动建设低碳新城。其次, 政府应制定生态补偿, 明确具体对象。市政府可以对当地房地产开发生态环境的保护者, 主要包括绿色建材选购商、绿色施工技术提供商、生态环境友好型房地产开发企业, 以及对建材垃圾等房地产开发商副产品进行分解和资源化利用的企业实施经济补偿和非经济补偿。经济补偿包括财政转移支付、专项基金等, 非经济补偿包括实物补偿和技术补偿。

第二, 以企业为主体的实施。伊托邦的建设应紧密联系政府、地区人民, 充分利用地区、资源的优势。建设者是衔接政府与人民的关键点, 既要把光谷·伊托邦打造成以低碳、智能推进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 又要与当地市民保持联系。尤其是以小城镇打造的新城, 应对建设基地五里界的居民进行项目宣传, 例如宣传经过改建后的五里界将会带来上万个就业岗位、拆迁的房屋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助和赔偿, 通过亲民的行动得到市民的支持与配合, 加强低碳经济知识普及, 进一步引导市民向低碳消费模式转变。

第三, 形成可持续操作的模式。如果仅是在以五里界为中心展开区域部分的低碳经济模式发展, 这个项目是没有可实施性和延续性的。光谷·伊托邦是有标杆引导作用的示范潜力项目, 市政府在武汉城市规划发展中要发现并扶植这些示范项目, 滚动扩大, 最终以形成经验促进以后工作的展开。因此, 伊托邦的建设目标是要形成具体、形象的可持续操作模式, 比如说电瓶车在光谷·伊托邦交通领域中的运用问题、道路的设计问题、智能运用普及到新城市民医疗、日常消费等方面的问题等, 这些都可以作为经验在武汉市推广。

第四, 形成雏形吸引市场的关注。伊托邦分阶段的部分建设, 定期要有成果展现给市民和政府, 有了前期经验和问题解决方案, 给政府研究低碳经济模式有一个参考的方向, 也会吸引各类企业、商家的眼球, 投资商机就会应运而生。更重要的是, 在此基础上可给光谷高新技术企业一个展望的平台, 使之主动、愿意加入此项目中, 从而更好地融合光谷产业与伊托邦的连接, 高效率利用技术优势。

第五, 对容纳居民做合理的分配。五里界是一个小城镇, 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 伊托邦在此基础上进行建设改造, 还有一个直观的目的是促进小城镇的发展, 因此, 要结合小城镇发展的特点进行规划。一个可容纳十万市民的新城, 伊托邦的优势在于它有清晰的目标群体, 光谷集中了四十万光电子等相关产业的科研人群, 几十所高校的上百万师生都是信息技术使用最广泛的人群, 他们是最有可能接受这座新城的人群。所以, 光谷·伊托邦既要对小城镇原本的居民做好安排, 也要大力吸引现代科技时代下的信息接受人群, 不能只针对富人群体, 依靠少部分高层次生活的群体是难以大规模发展低碳消费模式的, 更要注重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和消费。只有对大部分人进行宣传和推广, 才能转换经济模式。

光谷·伊托邦的建设能够使江夏与光谷互补发展, 是自然生态与高科技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的结果, 符合我国现在的宏观政策, 也是促进武汉两型社会的具体实践, 实现了江夏与武汉的双重发展格局。

三、两型社会发展的低碳新城之路

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本质都是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友好保护。武汉市政府选择建设伊托邦低碳新城作为两型社会发展的样本区, 是将两型社会的理论具体落实到武汉现行的城市运作中。两型社会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武汉市作为示范点, 在建设中会遇到产业结构转变缓慢、资源缺乏、人均生态赤字增加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建筑行业涉及到国计民生, 中国光谷·伊托邦不仅可以帮助提供解决两型社会问题的方案, 而且能够为整个中国城市化开辟一条新的要道。

首先, 光谷·伊托邦的提出就得到了武汉市政府和江夏区政府的支持和关注。国家政府层面的肯定有利于低碳新城的后期历时6—8年的长时间建设, 在边建设的同时边研究低碳新城对两型社会的影响, 包括资源的高效率使用、绿化环境的范围以及对绿色GDP的影响。

其次, 低碳新城是低碳经济由理论转变为实践的具体表现形式。两型社会的广泛运用包括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各领域, 所以选择建设新城为实践试点, 从各方面的发展数据分析低碳经济在武汉哪些领域可以重点实施和推行, 为制定低碳经济武汉地方政策作一个参考, 可以实行更加符合武汉市发展的政策性措施以及低碳管理机制。

最后, 中国光谷·伊托邦通过城市资源重组, 大量节约土地资源, 提高其利用率;在深度保护原有生态资源的基础之上, 以创建低碳智能全球化城市为建设方向, 解决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多种困惑, 尤其是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青年科技人才的就业与安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项目将着力营造人与人、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的大和谐, 深度实践“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打造全国小城镇建设样板。

综上所述, 中国光谷·伊托邦的建设是武汉市人民对低碳经济运用可以看得见、可以亲自体会到的生活方式, 不仅对于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及推动两型社会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而且对于中国城市从高碳模式转向低碳模式转变也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武汉市作为全国“两型”社会的示范点以及中部城市发展的中心, 发展低碳经济可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是两型社会推动的必经之路。本文以建设低碳智能新城——中国光谷·伊托邦为武汉两型社会的样本田, 将国家提出的和谐社会具体化、形象化, 并且融合了低碳经济与信息智能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为发展低碳经济推进武汉两型社会建设作出了深度实践。

关键词:伊托邦,低碳新城,低碳经济,两型社会

参考文献

[1]刘传江、冯碧梅:低碳经济对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5) .

[2]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 2008 (4) .

“两型社会”建设中环境执法研究 篇9

一、当前环境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职能部门执法权的不恰当的配置

当前, 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监管和专项监管相结合的原则, 即由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辖区范围内依法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管, 而各级人民政府的其他职能部门, 如农、林、牧、水和工业部门等实施专项监督。环境执法实践中, 各部门之间分工不清楚, 权责不明确, 职能相互交叉, 导致部门之间协调困难, 严重影响到政府的环境执法工作, 例如, 按照现行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规定, 我国环境资源管理体制上人为地分割为土地、农牧、矿产、林业、水利等众多产业部门和行政区划, 这些产业部门和行政区划的第一职能并不是保护环境资源, 而是通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经济效益, 因此必然与环保部门发生权力冲突。环境监管工作如此政出多门, 职责不清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很多部门经常从部门利益出发, 对本部门有利可图的, 往往互相争夺审批、发证、收费、处罚、解释等权限, 而无利可图则往往无人愿意负责, 互相扯皮、推诿, 人为造成许多工作漏洞, 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在很大程度上被肢解和架空, 其职能根本无法落实。执法主体的过多, 执法权力过于分散, 这就导致环境执法的混乱, 直接影响了环境依法行政。

2、环境立法有缺陷, 对环保部门授权有限

首先是环境立法之间的关系不协调。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在立法上注重了对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规定, 对自然资源保护的规定则着墨不多, 这一点直接导致《环境保护法》和《自然资源保护法》之间关系的不协调性。而《森林法》《渔业法》《草原法》关于30天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与其他单行法之间也有冲突。此外, 近几年来相继出台或修改了一大批环境法律法规, 但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却未出台或作相应修改。这些情况本身造成了环境执法障碍, 妨碍了环境执法的顺利进行。其次是环境执法的内容有缺陷。现行立法中的某些规定过于笼统, 原则性规定过多, 具体操作性差, 难以落实, 行政手段多, 经济手段少, 法律手段不硬, 处罚过轻。此外, 配套立法进展缓慢, 总量控制、限期治理、机动车尾气等方面法规迟迟难以出台, 环保类公益诉讼的立案审理、光污染问题还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最后, 《环保法》赋予环保部门的执法权不足, 执法手段不充分, 环保部门没有行政强制权, 只能申请法院执行, 对于环境纠纷, 环保部门只能调解而没有决定权。环保部门只有罚款权, 无停业、关闭权, 有些规定存在不一致的地方。

3、某些地方政府对环保执法工作支持力度不够, 甚至干预执法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 各级党政干部的首要任务就是经济建设, 对GDP的盲目崇拜和追求, 促使他们可以为了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而宁愿牺牲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了打造辉煌的政绩, 一些地方政府和综合经济部门及其领导狭隘地从发展本地经济角度出发, 抛弃了中央再三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本地经济的原则, 执着地坚持“重经济, 轻环保”, “重速度, 轻质量”的错误发展理念, 在进行重大经济发展规划和生产力布局是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甚至知法犯法, 作出明显违反环境法律规范的经济发展决策。个别政府部门领导环境意识和环境法治观念极其淡薄, 为了追求地方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而千方百计阻碍环境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 甘愿充当污染企业的“保护伞”。因此, 执法实践中往往受到来自地方保护的行政干预, 导致执法难以到位。

4、执法人员素质偏低, 不适应需要

环境问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 环境执法人员不仅需要熟悉法律法规, 而且还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 才能在执法现场发现和处理问题。近年来, 环保机构尤其是某些环保机构在进人问题上把关不严, 使许多不懂业务、文化程度低和政治素质不高的人员进入了环保执法队伍。这些人由于不熟悉环境法律规定且缺乏必要的行政执法素养和能力, 在环境执法过程中, 或随心所欲, 或依个人利益关系处理问题, 或相互推诿, 使执法不当或行政不作为的现象是有发生, 有些执法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 执法态度不够端正, 作风简单粗暴, 更有个别人员执法犯法、贪赃枉法、大办人情案, 搞权钱交易, 影响极坏。

二、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1.体制方面的原因

我国现行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环境管理体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业务管理和协调方面, 国家环保总局依法负责组织和领导协调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保机构, 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环保工作, 受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政府环保机构的双重领导, 在业务上以上级政府环保机构的领导为主。二是在人事管理方面,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环保局长、副局长, 由同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管理, 上级政府环保局协助管理。三是在经费管理方面,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保机构的行政经费由地方财政拨付, 基本建设投资由地方政府安排。在这种环境管理体制下, 环保局长对各地环保部门只有业务指导的关系。在环保局官员的提升、环保部门主管的任命、工作人员的办工场所建设等方面, 地方政府都有决定权, 在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怪圈中, 地方环保部门官员的任何治污行为, 变得毫无行政执法的主动性。同时, 地方政府也得益于当地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而得到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 地方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就有动力避免执行污染税的征收工作, 这是因为地方政府官员不会欢迎过于严厉的污染税征收措施, 而正是这些地方政府官员决定着地方环保局工作人员的升迁和其他收入。除非地方环保部门得到地方政府主要官员的许可, 否则地方环保部门的如何环保整治行为都无异于自戕自举, 这真实地反映出了现实中环保治理到了地方便束手无策的根源。

2.机制方面的原因

一是执法监督机制存在欠缺:第一, 缺乏事前监督机制, 目前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环境被破坏, 引起环境执法的事件时有发生。事前不重视, 事后往往措手不及。仅靠环境执法事后监督,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环境执法理念的偏差。第二, 监督机制单一化。我国过于强调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方的制约, 行政相对方成为制约的唯一客体,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 这就不利于环境行政主体与环境相对方的有效沟通, 往往造成企业与执法者的对立, 严重影响了环境执法的效果。第三, 社会监督缺乏制度保障。虽然我国目前对社会监督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并且制定了一些措施使公众在环境执法中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 但要继续推动社会监督制度化、法律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是部门联动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这次“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行多部门联动, 在对下发动和增强行动效果方面取得较好效果。但在日常执法中, 还没有形成联动制度。

三是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对环保做得好的企业缺乏鼓励和重奖措施, 降低了企业做好环保工作的积极性。从全国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和污染事故处理情况看, 许多企业违法排污造成了环境污染事故, 地方政府并没有受到追究, 环保部门却成为责任追究对象;一些环境监管部门和部分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在监管过程中失职、渎职或不作为, 严重损害了环境执法队伍整体形象, 降低了地方环境执法的效率, 也没能承担应有的责任。

3.法制方面的原因

一是行政处罚额度低、抓手少, 影响了执法力度。有的大型造纸企业治污设施每日运行费用在10万元左右, 而法律规定的处罚额度仅10万元, 企业宁愿受罚也不愿正常运转治理设施。某区环保局对某化工厂超标排污罚款10万元, 调查取证花了20万元, 起诉后为现场勘验和保全证据, 执法成本上升到60万元, 出现倒挂现象。区领导提出环境执法“一低二高三难”: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 执法举证难、追究法定代表人难和强制整改难。二是法律规定不具体, 操作性差, 难落实。对于关停措施, 缺乏断水断电、吊销执照、拆除销毁设备、取消贷款等法律规定。三是限期治理、停产治理决定权在当地人民政府。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地区, 政府不愿意下达决定, 有的甚至只发空头文件, 不抓落实, 应付检查。四是强制手段少, 难以落实到位。对于拒不履行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行为, 环保部门缺乏查封、冻结、扣押、强制划拨等行政强制手段, 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容易造成执行难。

4.环境监察能力方面原因

一是环境监察队伍缺乏主体资格, 没有法律授权, 对下级开展行政稽查也缺乏法律依据。二是环境执法力量弱。全国2.5万环境监察人员要对23万家工业企业、70多万家“三产”企业、几万个建筑工地进行现场检查。生态环境监察、农村环境监察工作量更大。三是执法能力差。全国平均每个环境监察机构执法车辆仅1.3辆, 300多个县没有执法机构, 200多个县的执法机构没有执法车辆, 更没有取证设备。四是人员素质不适应执法工作需要, 仍有相当一部分环境监察人员对法律法规、生产工艺、产业政策不熟悉。

综合以上因素存在, 促使加强环境执法, 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迫切要求.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环保污染事故和污染隐患逐年增加, 人民群众要求加大查处环境违法力度, 改善环境质量的呼声愈来愈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问题, 只有大力加强环境执法, 集中力量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突出环境问题, 才能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满足人们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需要, 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愿望.

三、“两型社会”建设中加强环境执法的对策措施

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将是长株潭城市群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期, 也应是资源有效利用、环境质量提升的推进期。对株洲市来说, 由于重工业的产业结构, 以有色冶炼、化工、建材、机械、火力发电等为主导产业, 能源消耗量大, 工业污染物排放量长期处于较高水平, 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不高,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基本上处于空白。进行建设“两型社会”改革试验, 还须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以建立以法律为主导的环境保护体制为目标.我们既要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又要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充分认识环境执法工作的重要地位。

(一) 加强环境执法必须强化“四个意识”

1、数量意识

树立量化管理的观念, 环境保护涉及方方面面, 环境问题量大面广, 要突出主要矛盾, 紧紧抓住影响经济结构调整、严重危害群众身心健康重大问题去监督去解决。在近几年全国环保采取专项行动中, 挂牌督办重大违法案件的方式, 就是用量化管理的方式抓落实。

2、效率意识

树立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最佳的效果的理念, 工作要有明确的时限要求。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的、重访的信息案件、媒体曝光案件要迅速办理反馈结果, 不等、不推、不拖。效率和速度既是环保部门对群众的态度问题, 又是代表环保部门的形象问题。

3、质量意识

解决环境问题、办理环境案件必须一抓到底, 讲求质量和标准, 诚然, 污染反弹、反复是环境问题的一个特点, 但执法监督要到位, 不能应付了事或只解决眼前问题。

4、责任意识

要履行保护环境法定职责, 现实中个别执法人员和基层环保局长不敢执法、不严格执法, 怕影响经济发展, 甚至站在污染企业的立场上袒护企业、保护污染。因此必须强化起环境执法重大责任追究制度。

(二) 加强环境执法必须落实“四项措施”

1、强化制度建设, 拒绝行政干预问题

建立党政领导环境保护责任制。紧紧围绕落实“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总责”的要求, 重点解决地方政府干扰环境执法问题, 认真落实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 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的要求。一些省市制定了《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党纪政纪处分暂行办法》, 就党委、政府环保部门、其他环境管理部门、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不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 提出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措施, 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度

环保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多年, 应进一步采取措施, 加大推进力度。第一, 在内容上突出各项环境执法和执法程序, 把责任制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各项环境执法工作之中, 在各项环境执法工作中落实责任制的任务、目标、时限、责任等各项要求。注重执法程序, 依法行政, 做到执法主体、执法行为、执法内容、执法形式“四个合法”。第二, 在形式上突出对环保部门的考核。建立一条对环保部门工作的独立考核机制。环保系统考核指标系统将以行政执法责任制为主, 附以其他工作, 将会积极推动环保部门的定位和依法履责。

3、强化环境执法稽查和督办

针对基层不作为和管理不力及执法中存在的推委、拖延、应付现象, 强化环境执法稽查作为工作重点和重要监督手段, 采取明查暗访抓反面典型的形式, 突出重大信访案件、重大环境违法案件的处理及排污费征收。每年应制定执法稽查方案, 在内容上有所不同侧重, 对有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逐步开展环境监察内部稽查和环境保护行政稽查, 切实加大对环境行政不作为的查处力度。建立本地区重大环境违法案件挂牌督办和环境信访被动单位进行重点管理和诫勉谈话等制度。通过上述措施, 建立起环境执法监督长效机制。

4、建立“三元”环境执法监督体系

把环境执法由政府对企业单向管理的“一元结构”转变为执法机关、公众、企业组成的“三元结构”, 建立执法机关严格执法、污染企业自觉守法、公众全面参与监督的“三元”执法监督体系, 是环境执法体制创新的重要探索。一是强化环境监督执法能力建设, 切实提高环境执法能力水平。二是完善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机制。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索赔权。开辟各种渠道, 公布环境信息, 使公众了解真实情况。实行环保义务监督员制度, 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热心环境保护人士的作用。全面开通12369环保举报热线电话, 完成“环境保护举报自动受理系统”的建设和联网, 实行有奖举报, 做到及时受理、及时处理、及时反馈, 使公众监督权落到实处。三是要提高企业环境管理能力。借鉴日本“公害防止管理者制度”的经验, 在企业内设立环保监督员, 对企业原材料消耗、推行清洁生产、污染治理等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 并建立对执法机关的报告制度。要重点解决环保监督员的素质和资质保障、激励和惩罚机制、职责和义务, 实现双重监督。试点取得经验后要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强制实施。

(三) 加强环境执法必须提高“四个能力”

1、环境管理协调能力

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 环境保护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 环境保护事业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干好这项事业, 必须整体推进, 在强化上下功夫, 做好协调这篇文章。首先要做好对上协调, 打通“主干线”。各级政府要层层落实决策部署, 层层抓好自身工作, 真正做到承上启下, 令行禁止, 形成强有力的推动之势。其次要强化横向协调, 消除“分水岭”。部门与部门之间要增进往来, 沟通信息, 密切配合, 在履行好各自职责的基础上强化联动, 形成联合推进的态势。建议由市环保局牵头, 成立环境污染治理协调小组, 形成环境污染治理综合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 协调、分析、通报处理此类案件。第三, 要强化系统协调, 编织“同心结”。环境部门肩负着共同使命, 务必同心同德,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信息共享, 工作共推, 责任共担。第四, 要强化城乡协调, 管住“结合部”。围绕城乡经济统筹, 加强城乡环境统管, 严防发动地区污染向落后地区转移, 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农村污染向城市扩散;强化综合治理, 防止交错污染, 特别要注意抓好城乡结合部的污染治理工作, 城市的环境文明要向农村延伸, 农村的习俗要向城市借鉴, 互渗互融, 互推互进, 整体提升。第五, 要强化区域协调, 构建“统一体”。流域、区域污染流动防治涉及不同行政区域, 必须针对污染流动的特点, 实行流域、区域统一行动, 联合作战, 联动推进, 绝不能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 各自为政, 各行其道。

2、现场监控能力

改变现行单纯依靠“人盯人”的办法, 运用现代化手段, 改进监管方法。对企业排污口进行规范化管理, 安装自动检测仪, 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实现对企业排污的运程连续监控。此外, 健全环保举报信息自动监控系统, 用现代化、科技化管理手段强化环境管理, 是保证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转和稳定达标的根本措施。

3、执法装备能力

认真执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规范化标准, 建立环保能力建设项目库, 争取国家、省、市、县四级财政的支持, 重点支持和扶持不发达地区的环境违法能力建设, 力争“十五”期间和“十一五”前三年内基本解决执法监管能力问题。

4、人员素质能力

要使环保法律法规得到切实执行, 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环保行政执法队伍。为此, 要做好以下工作:环保部门尤其是基层环保部门要设置、配备适应本部门执法需要的法制工作机构和人员, 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和择优录用的原则, 把好公开招考关, 吸收一批既懂业务也熟悉环保法律法规的人才, 强化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业务素质建设, 其中, 法律素质是关键。以提高环保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自觉性和严格执法的能力为目的, 建立健全环保部门法律意识培训和考核制度, 做到学习法律知识和解决环境法律问题相结合, 推进各级环保部门依法行政和严格执法, 为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创造良好的法治条件。

参考文献

[1]株洲环境保护2007年第二期

[2]2、株洲环境保护2008年第二期

[3]中国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二期

两型校园建设 篇10

关键词:建设,“两型”,陶瓷企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节能,环保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组织推动工业企业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之路, 加快工业发展方式转变,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和科技部决定在工业领域组织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以下简称“两型”企业) 创建工作。2010年12月27日, 三个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工作要求及试点企业名单 (第一批) 的通知》, 其中, 广东蒙娜丽莎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北唐山惠达陶瓷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陶瓷行业首批试点企业榜上有名。

1 充分认识开展“两型”企业创建工作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开展“两型”企业创建工作, 对于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型,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工业,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建“两型”企业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实际行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工业是耗费能源资源、产生环境污染的主要产业, 创建“两型”企业是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是工业领域贯彻落实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

创建“两型”企业是我国加快工业转变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要求。面对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压力, 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 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是实现工业持续发展的紧迫要求。培育一批“两型”企业, 树立行业发展的先进典型, 对于引导工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创建“两型”企业是落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决策的重要抓手。工业企业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最主要载体。创建“两型”企业, 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内涵式工业发展实践经验, 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 是落实新型工业化战略的重要抓手。

创建“两型”企业是提升节能减排水平的关键举措。“两型”企业创建立足于树立一批达到最先进的能效环保标准甚至实现废水、废渣“零”排放和“零”填埋堆存的标杆企业, 同时积极引导和帮助广大企业实现对标达标, 对企业节能环保的标准更高、要求更严, 对提升节能减排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两型”企业创建的总体思路

2.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 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和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 在重点行业开展“两型”企业试点, 树立一批先进典型, 及时总结实践经验, 大力推进“两型”企业建设工作, 引导工业行业和大多数企业形成节约发展、清洁发展的新思路, 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

2.2 基本原则

(1) 坚持典型试点示范与全面推进相结合。“两型”企业创建工作拟先通过3年试点, 摸索和总结经验, 树立先进典型, 在此基础上, 再进行全面推进。

(2) 坚持企业探索与政府引导相结合。“两型”企业创建工作坚持以企业为主体, 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和创造力, 积极探索“两型”企业创建的途径和手段;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加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引导, 逐步研究完善“两型”企业创建的激励机制, 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3) 坚持重点突出与区域平衡相结合。开展“两型”企业创建试点, 要突出重点, 选择资源能源消耗量大、污染排放重的行业作为优先领域先行开展试点。在组织开展试点工作时, 充分考虑地域平衡问题, 引导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进此项工作。

(4) 坚持推进生产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以建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为目标, 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 引导工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为目标,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技术进步, 引导工业转型升级。

2.3 主要目标

经过3年试点, 建立一批示范企业, 形成试点行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和基本思路;研究确定不同行业“两型”企业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积累经验、树立典型,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试点企业通过3年的努力, 形成“两型”示范企业, 在产品结构、产出效率、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都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企业资源产出效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单位产品能源、水、原材料消耗显著降低, 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废物循环利用水平大幅度提高, 固体废物基本上实现综合利用, 废水力争实现循环利用和“零”排放, 废气、余热余压等充分合理利用;污染排放量大幅度降低, “三废”排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 陶瓷技术发展趋势

世界陶瓷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以节能化、资源化、环境保护为中心, 实现清洁生产和高效集约化生产,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 加强陶瓷生态化技术研究与开发, 逐步减少天然资源和天然能源的消耗, 提高资源的再循环利用率, 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最大限度地节能利废, 与生态环境完全相容、和谐共存。虽然我国资源比较丰富, 但陶瓷工业是一个资源消耗大的产业和耗能大户, 如果只看到眼前的资源优势, 按着目前的技术水平和陶瓷需求发展, 必然面临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因此推行节能降耗, 清洁生产, 实施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是当务之急。国内企业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 以提高资源利用为核心, 以节能降耗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 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 做到充分利用资源, 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满足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要求, 实现资源、环境、产业、企业、技术的优化重组和合理配置, 努力打造陶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群, 产业链, 走出一条创新出强、速度快、效益好、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4 节能减排—攸关陶瓷行业的兴衰、企业的存亡

目前, 来自节能减排方面的压力, 不逊于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 如拉闸限电、停产整顿等。不难理解, 在节能减排日益成为陶瓷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的当下, 试点企业建设尤为重要和迫切。作为被外界一贯称为高能耗、高污染、高消耗三高的建筑卫生陶瓷企业, 与现行国家经济发展方向格格不入, 与科学发展观的主题相去甚远, 与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主线差距明显, 与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实现陶瓷强国的追求还有一段距离。

目前,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 每年耗用矿物原料约2亿吨;全行业90%以上的能源依靠煤炭;每年耗用能源折合标准煤4 000多万吨;大规格瓷质抛光砖比其他品种的砖多耗能源35%;采用先进的能耗限额标准节能约13%;陶瓷砖减薄10%, 每年至少节约能源500万吨标准煤, 少用原料2 000万吨以上, 减少CO2排放约1 300万吨。节能减排———攸关陶瓷行业的兴衰、企业的存亡。

5 建设“两型”陶瓷试点企业

这次建设“两型”试点企业, 广东蒙娜丽莎陶瓷集团和河北唐山惠达陶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两家陶瓷企业入选。

5.1 广东蒙娜丽莎陶瓷集团

广东蒙娜丽莎陶瓷集团成立于1992年, 厂址座落在南中国陶都-佛山, 占地23万多平方米, 拥有18条大型现代化生产线, 17条先进抛光生产线, 年产能力2 250万m2, 专业生产瓷质抛光砖、釉面内墙砖、仿古砖、艺术拼图砖等系列产品, 并以其档次高、质量稳定、花色品种多、价格合理等优点畅销国内外。传统认为建筑陶瓷是属于“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行业, 但蒙娜丽莎陶瓷集团通过自主研发, 成功生产出低碳环保的建筑陶瓷薄板 (PP板) 和无机轻质板 (QQ板) 。PP板将瓷砖厚度降低2/3, 原材料节约75%, 综合能耗减少59%, 二氧化硫及温室气体排放减少69%, QQ板则让陶瓷工业废渣得以利用, 变废为宝, 从而摘掉了陶瓷“三高”的帽子, 让“绿色陶瓷”的生产成为了现实。就在此次名单公布前不久, 公司董事张旗康就参加了世界标准大会, 参与制定《陶瓷板》世界标准, 为中国首次赢得了世界建陶行业的话语权;而此前, 该公司还被评为行业唯一的“广东省工业旅游示范单位”。对于此次入围首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 公司上下深受鼓舞, 必将在试点期内加大力度致力于节能降耗、资源节约, 为行业的低碳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5.2 河北唐山惠达陶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唐山惠达陶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82年。目前, 拥有总资产14亿元, 职工10 000余人, 17条天然气隧道窑生产线, 年产“惠达”牌卫生陶瓷900多万件。产品已形成系列中高档200多个品种。并逐步形成了卫生陶瓷、墙地砖、塑料配件、压克力浴缸、五金配件等多元化、系列化、多品种、多配套生产经营的全国大型陶瓷企业集团。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方面, 近年来惠达集团做了大量的工作, 获得了各级政府的肯定。惠达拥有众多在国内外技术领先和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是首家自主研发并将3.8升节水马桶投入市场的卫浴企业, 在节水功能的开发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惠达的纳米自洁釉卫生洁具, 也属中国首创。自洁釉集除菌、抗菌功能于一体, 其广泛应用, 对改善公共卫生条件, 提高公众健康状态意义重大。为了和国际品质接轨, 惠达先后由美国、意大利等国引进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装备, 并消化吸收创新, 使技术、工艺、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次光荣入选首批试点企业, 是企业持之以恒努力实现节能减排指标和清洁生产目标的动力, 也是企业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从根本上降低经营成本的促进剂。惠达集团将以目前老厂区改造项目为平台, 对内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不断更新工艺技术和设备, 优化产品结构, 实现“两型”企业承诺的节能、减排工作和资源综合利用目标;对外则及时推出新型节水型产品以优质、环保的产品回报社会造福社会。作为卫浴行业的领军者, 惠达在实现企业的绿色生产, 倡导顾客绿色消费的基础上, 正全力带动整个行业“打造绿色产业链”, 推动行业低碳经济的发展。

6 实现陶瓷产业节能环保

两型校园建设 篇11

【关键词】“两型”社会;用人机制;创新

把湖北武汉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从国家战略层面对湖北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定位。武汉城市圈被国家赋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以下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任,武汉在国务院批准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被确定为中部中心城市。因此,武汉必须以速度高于全国、高于中部平均水平的业绩,以名副其实的中心功能、示范作用、“两型”社会建设的前列位置来担当起支点重任。这既是一个重大的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前,武汉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大政方针已定,关键时期,关键靠人。

一、用人机制问题是制约武汉发展一个尚未解开的“症结”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讲,一个地区的发展状况和态势,主要取决于五大因素,即区位、资源、政策、人才和机制。而从武汉的现实情况看,区位不可选择,资源难以改变,政策调控余地有限,只有在人才和机制上可以大做文章。实际上,与国内较发达地区相比较,武汉最大的问题是观念落后,最大的实际是发展不够,最大的障碍是吏治腐败,最大的失误是优势不强。比较典型的是:唯GDP政绩观的陈规比较突出;干部队伍中“等、靠、要”“庸、懒、散”现象比较严重;选人用人的民主化程度不高,公平竞争的环境不成熟;部分企业生产经营者道德滑坡、诚信失守;社会环境中“脏、乱、差”恶习积重难返等等。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其原因顾然很多,但归根到底,关键在“人”,用人机制上的障碍不能不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俨然成为制约武汉发展一个尚未解开的“症结”。武汉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能否抓住“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会重振雄风,关键靠人,关键在于“用什么人,怎样用人”。因此,实现用人机制创新就成为决定“两型”社会建设成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唯有用人机制创新,才是我们取得成功的保障。

二、以用人机制创新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多换思想少换人,不换思想就换人

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正在由制造经济、工业经济、高碳经济、粗放经济向服务经济、知识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转型,与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相适应。实现科学发展,应该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前提,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条件,以可持续发展为框架。而影响武汉发展有三大深层次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二是能源、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三是科技潜能释放不充分。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推进“两型”社会建设,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避免重蹈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老路。在这个问题上,主要阻力不是来自于老百姓,而是来自于领导干部中。因此,要着力培养和使用具有“两型”意识的管理者和经营者,特别要坚守一个用人策略,即多换思想少换人,不换思想就换人。

(二)干部选任实现人岗相适

人岗相适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命题,是指人和岗位的对应关系。简而言之,就是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岗得其人,人适其岗。一方面,每一个工作岗位都对任职者的素质有各方面的要求,只有当任职者具备并达到规定的水平,才能最好的胜任这项工作,获得最大绩效,从而实现组织的高绩效产出;另一方面,根据个人素质将不同的人安排在各自最合适的岗位上,从而实现每个人都能人尽其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干部选任作为干部管理的核心,事关武汉的发展和未来,必须做到人岗相适。这既是干部工作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用人,建设“两型”社会的根本要求。

一是强化岗位管理,明晰岗位要求。全面了解岗位对干部的能力要求和干部个体的职位需求,对干部岗位进行科学管理,是提高干部任用中能力与岗位相适度的基础。当前需要着力开展岗位分析,制定岗位规范。要遵循“因岗设人”原则,对岗位的专业性质、工作内容、职责标准、职权范围、外部联系、工作程序及履行职务应具备的条件要求,进行全面调查和综合分析,并由此制定岗位规范及工作任务说明书等,从而明确各类型岗位对应的素质能力基本要求和配备标准,为干部选配提供参照依据。

二是客观评价干部,优化资源配置。“两型”社会建设为每一个干部施展才能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要善于发现、大胆使用那些才智出众而又个性特点突出的人才,对他们要正确看待,关心爱护,积极引导,合理使用。在用人所长的同时,要注意避人之短。对那些走上领导岗位后,实践证明不适应、不胜任的同志,要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加以调整,使他们各得其位,各尽其职,各施其能,进而达到干部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三是创新选拔方式,拓宽选人视野。一方面,要搞好现有干部的竞争上岗。现有干部队伍是各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必须充分挖掘现有干部潜力,充分发挥现有干部的才智和特长。出现岗位空缺时,要根据岗位特点,适合竞聘的岗位一律实行竞争上岗,并由有本单位领导、相关专家、一般干部和群众代表的评委团进行综合打分,公平公开择优聘用。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外部优秀人才。要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干部队伍建设规划,采取公开招聘、竞争性选拔等方式,面向企事业单位选拔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非公务员身份的高层次人才,只要符合《公务员调任规定(试行)》资格要求,也可以报考相关职位,进一步在更广的领域范围内广纳人才,充实干部队伍,为干部选任提供更多选择,从而实现人岗相适。

四是健全考核机制,提高适岗能力。人岗相适是一个相对、变化和发展的动态过程。人与岗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岗位要求适时变化,一时相适并不代表始终相适。因此,要加强考核监督,进行人岗相适度评价,及时调整不适合岗位的人员,健全干部考核机制。一要突出能力实绩,按照岗位要求确定评价要素。二要创新评价方法,组织专家集体评分。三要注重综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运用。人岗相适度评价除了能反映干部能力实绩的特点以外,还能够用于调整一些明显不合适现就职岗位的人选,保证能干的人有机会进入到合适的岗位,同时也能节约后续的考试测评成本。

(三)严格问责制,建立健全“治庸问责”长效机制

当前,武汉干部队伍“治庸问责”工作向纵深推进,如何将这种“革命式”的行动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而不至于陋习“反弹”?最为重要的是建立健全“治庸问责”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给予支撑。为此,要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坚持抓近期与管长远相结合,坚持体制内整治与体制外监督相结合,坚持治庸问责与推进中心工作相结合,重在治本,重在制度,重在问责。具体来说,一要突出改善发展环境,对照全国最先进城市标准,对各自的审批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减项目、减时限、减费用,真正做到审批项目最少、程序最便捷、收费最低、效率最高。二要突出构建责任体系,实现岗位责任全覆盖。要对全市各部门职责及其内设机构的职责进行进一步梳理和重新界定,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体系,制定层级清晰、具体量化的岗位责任制,重点解决职能交叉重叠、边界不清晰、主体不明确、出了问题打不到板子的问题。三要突出抓好评议、测评,勇于接受人民群众的评价和监督,特别要结合干部的任用,把对市管领导干部“庸懒散”测评作为“治庸问责”的一项重要措施。四要突出严肃问责,严格责任追究,既要问责到“庸懒散”行为、问责到直接责任人,也要视具体情况追溯问责到分管领导及主要领导,“大鬼要为难缠的小鬼‘买单”。五要开通“阳光投诉平台”,实行全市各区、各部门和各行业全覆盖。六要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明确各区各部门党政“一把手”是做好“治庸问责”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七要奖惩分明,畅通“出口”,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制度机制。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引进力度,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当今世界,人力资源竞争已成为新一轮综合实力竞争的核心内容。人才优先是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动力。要加快高端人才的引进,充分发挥高端人才的带动效应;同时,要对引进的高端人才做好服务,解决税收、保险、住房以及子女配偶的就学就业问题,解除后顾之忧。不仅要引进人才,而且要稳住人才;不仅要重视海外人才,还要用好本地人才,对待人才要遵循“引进+稳住+培养+提高”的原则。要建立良好的激励保障制度,使其“才尽其用”。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为人才充分发挥才干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把科技成果转化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从体制机制上刺激、保障科技成果转化,让人才充分享受到成果转化带来的好处。

(五)完善企业创新激励机制,激活释放科技和管理人员创新的动力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两型社会 篇12

一、两型社会的含义及建设两型社会的意义

(一) 定义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 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集中来说, 就是要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大机制, 走出“以循环经济为主导, 以两型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和环境城乡统筹, 新型城市化”两条新的路子。

(二) 意义

1、中部城市集群发展, 有利于缩小中部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有利于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对中部崛起和振兴长江流域经济有巨大推动作用。

3、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4、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5、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6、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7、“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等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示范。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 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两个中部试验区的获批, 将成为“两型社会”的重要示范基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二、如何建设两型社会

“两型社会”建设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 是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 建成宜居型文明富裕城市。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突破口。如武汉市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库收录了678个项目, 总投资1342亿元。

2、打造符合“两型”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申报国家级环保产业高新技术开发区。

3、着力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教、医疗卫生服务和文化体育基地, 打造中部公共服务中心;加快会展中心、酒店等商务设施建设, 增强城市商务服务功能;彰显城市宜居生态功能。

4、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5、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和财税金融支持的新体制。

6、大力推进体制创新。以加强行政效能监察, 加快推行公共服务外包等为重点,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创新土地管理制度;打造区域金融中心, 创新金融管理制度;以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和加快城市公用事业改革为重点, 创新完善城市建设管理的体制机制。

7、强化城市交通枢纽功能, 构建对外开放的新体制。大力建立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 加快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把中部建成全国铁路主枢纽之一、全国航空运输中心、长江航运中心和全国高速公路客运中心, 将位于中部这一地理劣势化解。

三、建设两型社会必须转变政府职能

(一) 政府职能的含义

所谓政府职能,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依法对国家政治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 所具有的功能。简言之, 就是政府管理国家事务的职责和功能。政府职能是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务和主要作用。现阶段, 政府职能包括政府的基本职能和特殊职能。

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指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责和基本任务的转变。它应包含几层含义:

1) 地方政府职能重心的转变。它指地方政府职能结构的重心由一个职能转变为另一个职能的过程, 其他职能并不是消亡, 而只是相对弱化。

2) 地方政府职能内容的转变。主要是指地方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职能具体管理内容的转变, 其中一些职能的内容范围在缩小, 而一些职能内容范围在不断扩充和深化。

3) 地方政府职能方式的转变。这指行使职能的方式将由政治性、行政性、命令性、直接性转向经济性、法律性、服务性和间接性为主。

4) 地方政府职能关系的转变。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政府与政党、市场、市民、社会等其他外部主体的职能如何进一步协调与理顺, 二是指政府体制内部职能关系的转变。包括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及上下级政府间的职能如何顺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准确划分和科学定位。

当前中部地区地方政府职能主要存在问题:地方政府“理性人”角色浓厚;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现象依然严峻, 而公共职能不强;市场监管不力[2]。

(二) 推进中部地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路

1、科学界定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地方政府职能的重心的转变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在地方政府职能的内容定位上要依据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要求同时结合地方政府职能二重性的特点 (上级政府政策目标的执行性和本地区公共事务的自主管理性) 。

2、实现政府管理理念转换

1) 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将政府行政行为置于法律和社会的监督之下。

2) 由“管制”向“服务”转变。要把除宏观调控、社会保障、政务管理三大协调服务职能以外的一切社会具体事务, 逐渐移交给各类社会组织去处理, 提高效率, 并促进社会自主管理功能的恢复和加强。

3) 由“竞争”向“合作共赢”转变, 最终实现共同崛起。同时中部省份还应积极探索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在更高层次上和更广泛领域内合作的新模式。

3、理顺地方政府与企业、社会的关系, 建设“小政府, 大社会”。

要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国家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 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还“公民社会”于权利和活力。要大力发展一批社会中介组织, 由中介组织来提供社会服务。包括各类行业协会及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

要转变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 即把那些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性的具体事务, 尽可能由第三部门来进行管理。

4、集中完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项基本政府职能。

经济调节职能就是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 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经济调节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同时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指导、发布信息以及规范市场准入, 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

市场监管职能就是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 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促进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配置向效率更高的地区和生产部门, 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社会管理职能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 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 化解社会矛盾, 调节收入分配, 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公共服务职能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 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 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建设两型社会地具体办法

行政体制改革, 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加强政府机关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深化对中部区情的认识, 积极探索以经济职能为中心、各种职能协调平衡的中部地方政府职能模式, 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促进政府效能的提高。优化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创新的环境。具体做法:

1、精简行政审批项目和优化审批程序。形成与法律法规相符合、与基层需求相适应的行政审批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窗口管理制度。建设市直部门网上审批信息系统和面向公众的网上审批大厅。

2、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如执法部门收支彻底脱钩;进一步推进收费收入规范管理, 结合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 建立收费收入长效管理机制。

3、不断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如供电、水、气、医院、学校等公用单位推行办事公开。推进财政、编制的政府信息公开试点工作, 机构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落实。

4、进一步加强行政监督。进一步完善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平台, 形成全市的城市综合执法体制。加快推行网格化管理步伐。

只有通过中部地区地方政府职能的不断变革与创新, 才能实现中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最终实现中部崛起。

参考文献

[1]、白文杰.中部崛起战略下的地方职能转变[J].湖北社会科学, 2008 (12) :77—80

上一篇:自动化通信技术下一篇:非公益性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