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建设总结

2024-09-10

两型社会建设总结(精选8篇)

两型社会建设总结 篇1

两型社会建设总结

建设“两型社会”社区模式以来,街道办事处认真谋划,严密部署,开好头,起好步,建立了“两个机构”,组织召开了“三个会议”,摸清了“两个底数”,采取“四项措施”加大宣传力度,紧张有序地全面铺开建设工作。

一、建立机构,明确责任,认真谋划建设工作

建立机构,明确责任,认真谋划建设工作。成立以社区居委会主任XXX为组长、分管领导XXX和社区副主任XXX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两型社会”示范社区建设工作小组。当天下午,工作小组组织召开了筹划会议,进行了细化分工,明确了责任。认真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和创建工作的具体实施计划和步骤。每季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和布置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创建工作的稳步推进。

二、深入调研,摸清底数,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一是实地查看,对照要求查找公共硬件不足。领导小组成员利用两天时间深入社区对硬件设施现状进行实地查看,共查出硬件建设方面还存在的七大项不足,为制定《建设方案》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二是了解民意,摸清居民思想底数。在实地查看的同时,就“两型社会”建设问题与社区居民进行随意攀谈,宣传“两型社会”建设的目的、意义,了解居民对建设“两型社会”的看法,摸清了居民的思想底数。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迈好建设工作第一步为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迈好建设工作第一步,在重点采取了四项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一是悬挂宣传条幅。在本社区XXX家园A、B、C区悬挂了“建设两型社会”横幅标语(建两型社会,享和谐生活。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生态文明)。二是利用文体活动加强宣传。利用社区盘鼓队、老年养生气功辅导站等5个团体,在社区加大宣传力度,为建设“两型社会”大造声势。三是利用板报、展牌进行宣传。小组搜集整理了关于低碳生活、节约用电等内容的图片40多幅,在老党员活动中心展出。这一个星期,正值社区居民来居委会进行健康体检登记,来往人员近2000人次,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四是编制发放宣传推介手册。入户发放《推介手册》2000册,内容包括“两型社会”的概念,建设“两型社会”的目的、意义和任务,如何建设“两型社会”等,下发到两社区每家每户,使居民对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相关知识了解更多、更深,在提高居民素质的同时,赢得了居民对“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解和支持,纷纷表态要配合社区办工作,千方百计发展低碳生活,建设两型社区。五是通过“七一”座谈会宣传低碳生活。在小组的统一安排下,社区庆祝建党91周年座谈会上,分别把两型社会建设作为一个讨论话题,使与会党员进一步明确了两型社会建设的意义,探讨了建设步骤及当前工作的重点,达成了“从我做起,创先争优,低碳生活,建设两型”的共识,纷纷表示要起到一个共产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在社区掀起节约用电、更换节能生活设施高潮,为两型社会建设做出一个党员应做的贡献。

四、强化治理,创造优良环境一是加强社区卫生环境治理。社区居委会在深入调研、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协调物业管理委员会、小区物业,对前段所栽种的花草加强管理,确保成活率。同时加强卫生环境治理。入春以来,社区统一组织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除草活动,参与人员有社区全体人员、物业人员和部分居民共约200人,清理杂草、垃圾500多方,努力为居民打造环境友好型社区。同时, 协助开发区管委会治理环境卫生。社区夏家边菜场南侧历来为卫生脏乱差、三不管地带,对这块上千平米的卫生情况,社区居民反映很大。这一情况反

映到社区居委会,得到了社区领导的高度重视,立即安排人力物力和街道城管利用三天时间进行了彻底清理整治。居民对此非常满意。二是加强社区安全保护。社区居委会站在建设两型社会高度,从关心居民生产生活安全出发,与小区物业一起,加强了社区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共查出用电、物品摆放、车辆停放、防火防盗等安全隐患31处,并积极呼吁上级有关部门加快居民用电安全检查、维修和改造工作,尽最大努力为居民提供安全友好型环境。三是发放居民健康手册。全体社区人员用三天时间入户发放《居民健康、环保手册》,加强健康生活教育。社区共发放《手册》2000册。通过创建“两型社会”社区模式,居民的环境意识、节能意识、公共意识、和谐意识普遍增强,整体素质有所提高;社区软硬件环境明显改善,居民的幸福指数得到提升;街居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社区基本实现了环境优雅、居住幽静、设施完善、生活方式科学、文化丰富的建设目标。

两型社会建设总结 篇2

高等院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的人才培训基地和人类知识的集散地, 既担负着两型社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建构的任务, 还担负着两型社会建设人才的培养任务, 率先建设好“两型校园”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两型学校”是“两型社会”的缩影, 高校应以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 科学规划, 精心设计, 加快两型校园的研究和建设, 为两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一、科学规划, 精心设计, 推进“两型校园”建设

高等学校一般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 校园环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文化气息浓郁, 生态环境优雅, 校园建设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在“两型社会”的旗帜下, 关键是要在巩固和继承的基础上, 按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 进一步创新, 科学制定规划, 推进“两型校园”的建设。

1、大兴宣传营造與论

高等学校不仅要注重“教书育人”, 而且要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意识, 把两型校园建设提高到关系师生素质、学校管理水平、学校发展远景的高度。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栏等媒介,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 举办“创建两型校园”、“文明无小事小事见文明”等专题活动, 营造人人关注和参与创建“两型校园”的氛围。要强化全员节约和环保意识, 增强大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用节约和环保的科学理念积极倡导和推广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的变革, 造就人与资源和环境和谐相处、和睦共生。

2、精心策划建设校园

首先, 要科学制定或修定校园规划。教育部要求高校必须制定三个规划, 其中一个就是校园建设规划。在制定校园规划时,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充分体现“两型校园”的特征和风格, 贯彻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稳定性与前瞻性相统一、经济适用与安全美观相纺一的基本原则。其次, 建筑设计要力求完善, 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要认真实施建设部《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以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注重引进和应用节电节水的新产品、新设备和新技术, 力求建设低能耗、超低能耗且功能完善的建筑。第三, 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建筑设计及其施工, 都要做到科学性、合法性和民主性, 避免盲目性、随意性和个人专断性。千万要注意:决策、规划和设计的失误是最大的浪费, 甚至是犯罪!第四, 严密组织和落实监管校园建设的各项工程的施工, 这是校园建设的实战阶段和关键环节, 一定要确保质量和施工安全, 依靠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 最大限度地实现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

二、实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统一

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两者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资源节约型校园建设是“两型校园”建设的前提和关键, 环境友好型校园建设是“两型校园”建设的归缩和目标。资源节约就是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自然资源系统进入社会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和能量流, 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解耦或减量化;环境友好就是将生产和消费活动限制在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的限度之内, 降低污染产生量和污染无害, 实现环境优化美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存、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持续发展。如果我们的所有活动和消费都做到节约, 必将有利于环境友好的形成;反过来, 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和改善我们的生活和消费。所以我们必须同时抓紧推进资源节药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建设, 而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

三、建立“两型校园”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

要建章立制科学管理。建立长交往机制, 使两型校园的建设和管理长期化、常态化。校园是教学和科研的阵地, 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是师生员工的家园。校园内部门众多、人员密集, 要使校园成为集绿化、美化、文明化为一体, 融校园、家园、乐园于一身的“两型校园”, 我们必须建立有利于“两型校园”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 例如: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制度;资源按部门 (单位) 定额配置办法;目标责任管理制度;责权利挂钩和奖惩机制;水电管理试行“定额分配、按表计量、超额收费、有偿用能”等。倡导和敦促各部门 (单位) 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要树立创建和管理“两型校园”人人有责的观念, 个个都懂得创建和管理“两型校园”重在落实、贵在坚持这个朴实而平凡的道理。

高校“两型校园”的建设和管理是一个大系统工程, 既有阶段性, 又有长期性, 甚至是永久性。时代在进步, 人员会变化, 但“两型校园”的建设和管理将延续和发展。“两型校园”的建设和管理功在当代, 利也在当代, 而且利还将在千秋!所以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让“两型校园”的建设和管理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长期化。这样, 我们的校园必将永远充满生机、人才辈出、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刘鑫芳:《如何使构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深入校园》, 《中国环境管理》, 2006 (3) 。

[2]金运成:《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几点思考》,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5) :69-73。

“两型”社会建设的生态文明视角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念政策机制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A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009-03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 friendly society about the ecology civilized angle of view

Wang Hong-bin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ingdingshan,Henan 467000,China )

Summary: The ecology civilization and the ecology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receives the thought of “humanist” and “the development is the first essential meaning”,the person and the nature accord development, stressed that must strengthen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unceasingly, thus intrinsic contained saved the energy resources and the protection environment content, thus constructed “two” the society the content and the request promotes to implement and realize thoroughly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the altitude, entrusted with “two” the society to construct the brand-new content.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two” the social need cultivates and sets up the ecology civilized idea in the entire society, speeds up forms the promotion nurse resources, the protection environment policy and the mechanism, transforms the development way, the growth and the expense pattern positively, realizes the person and the nature, the economical and society's harmonious coordinated with continues forever to develop.

Keywords: Ecology civilization; Ecology civilized idea; Policy mechanism; Development way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并首次把“两型”社会建设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可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两型”社会,是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现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形式。

1 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统一

生态文明指的是人们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坚持“以人为本”,秉承“发展是第一要义”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既包括以人为本,整体、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协调发展、良性运行的机制和体制,还包括人们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在维护生态系统结构与平衡的前提下,选择生产方式、开展的生产活动,是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这一现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必然带来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要实行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仅仅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迄今存在过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在一起的我们今天整个社会制度的完全的变革。”[2]人类需要且必须以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见,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绝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一定会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被扬弃,人类文明必将进到更高的阶段,人类需要且必须以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

可见,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内在地包含了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节约资源和实现环境友好的能力,不断增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两型”社会的要求统一提升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赋予了建设“两型”社会崭新的内容和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普适性和广泛性。建设“两型”社会既包括广大人民群众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又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既包括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又包括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长方式和不健康的消费模式。具有内容上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其次是全面、协调、高效、可持续性。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要重塑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通过整体、协调的原则和机制来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和生态秩序。遵循的是一条从对立型到和睦型、从征服型到协调型、从污染型到恢复型、从破坏型到建设型转变的“两型”社会建设轨迹。

2 “两型”社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我国许多地方相继提出了生态省、生态市和生态县建设的目标,国家环保总局也推出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和增长模式,在建设“两型”社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实践和操作层面仍然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障碍,这既有思想观念上的,也有物质技术层面的。这突出表现在:

第一,节约优先的方针落实不力,环保边缘化现象依然严重。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就在于生态文明观念和价值的缺失。节约资源作为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这是国家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总方针,是一切相关政策所应当遵循的政策。认真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和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切实体现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发展规划、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投资管理以及财政、税收、金融和价格等政策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在具体工作实际中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环保边缘化现象和违法行为仍然屡禁不止。环境保护在发展决策过程中的“边缘化”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如故,对环境保护采取“口惠而实不至”的消极态度和做法普遍存在。社会法制意识淡薄和环境执法不力,导致环境违法现象在一些地方还相当普遍。

第二,法律法规不健全,标准不完善,可操作性差。一方面,存在立法空白,有的重要领域尚无法可依。在循环经济、土壤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臭氧层保护、核安全、环境损害赔偿和环境监测等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在环境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方面,也还存在着一定的规范空白。另一方面,立法质量不高,修改不及时,缺乏可操作性。现行的若干法律法规,提倡性的规定多,约束性的规定少;原则性的要求多,可操作性的规定少;行政命令控制性的规定多,经济激励性的规定少;对政府部门设定的权力多,制约性的规定少;行政相对人的义务多,权利少。

第三,缺乏促进资源节约的环境经济政策和鼓励节约的长效机制。在控制机制上,“政绩制度”与经济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存在明显冲突。为体现“政绩”,不少干部在任期内把GDP增长放在第一位,而生态环境往往成为“政绩攀比”的牺牲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可持续发展行为主体的权、责、利关系不明,动力机制缺乏。环境经济政策的短乏使得生态效益及相关的经济效益在保护者与受益者,破坏者与受害者之间的不公平分配,导致了受益者无偿占有生态效益,保护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激励;破坏者未能承担破坏生态的责任和成本,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赔偿。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不能反映资源利用和要素使用的真实成本,资源性产品价格不合理,支持和鼓励节约降耗的财税体制不完善,融资渠道不畅,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不彻底,难以形成促进节约的有效激励。

第四,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创新取得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自主创新不足,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转化水平不高,加大对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不够,缺少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尤其是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的能力不强,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还不能适应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需要。

第五,全民节约意识不强,消费方式不合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淡薄,使超前消费、奢侈消费、面子消费等与我国基本国情不相适应的过度消费行为大行其道。重视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重视消费数量,忽视消费质量。一部分人在物质消费上相互攀比、炫耀,导致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心理扭曲,造成了资源、能源的极大浪费。

3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3.1 培育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 (理论体系)系统。观念文明(思想意识)在整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系统中具有统领全局、支配全局的作用。观念文明决定行为方式、生产方式的选择和相关社会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因此,建设“两型”社会必须首先加强生态文明观念建设,克服“重实体、轻观念”的思想。生态文明强调以人为本原则,同时还必须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人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 要充分从道德角度进行考虑问题,尊重自然内在的价值规律进行实践活动。同时又要反对把经济发展看作一个孤立的过程,在追求发展的同时,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使整个人类的发展在生态平衡的范围之内,既要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又要体现社会的和谐,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实现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要站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发展观,让生态文明观念渗透到一切工作和生活之中,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资源忧患、环境保护意识和节约资源的责任感。通过教育、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支持和协助,运用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多种手段,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树立尊重自然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全社会提倡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并将生态文明观念和要求外化在工作、学习、休闲及娱乐之中,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意识转化为全体国民的自觉行动,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3.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三个转变”

首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消费率的持续下降,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受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使得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3]以高投资、高污染、高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的生存空间正在日渐萎缩。由于石油、铁矿石等能源原材料价格的飙升使我国企业的成本不断上升,国际贸易壁垒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原本可以通过价格途径传递的通胀压力被强制在企业内部消化,对原本利润微薄的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为此,必须扩大国内需求,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要调整和健全消费政策,通过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定居民消费预期;通过改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信心,促进居民扩大即期消费。要拓宽服务性消费领域,不断开拓城乡消费市场,继续拓展住房、汽车、通信、旅游、文化和健身等热点消费。同时,要适度控制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合理降低投资率。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使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调发挥拉动增长的作用。

其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巩固第一产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力发展以信息、科技、咨询、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使其成为第三产业的主体,打破电信、金融、保险、医疗、教育、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广播电视等行业的垄断,放宽准入领域,降低准入条件。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海洋、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基础核心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加工深度和产品附加值,减轻产业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坚持自主创新,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着力提升产业自主发展能力。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广泛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资源节约技术、绿色资源 替代技术、废弃物再资源化技术以及污染处理技术等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向绿色生态转型。

再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大力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加大对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加快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抓紧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健全节能、节水、节材机制。严把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加强国土规划,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人口数量等方面的情况,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提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以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为方向,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制定技术、节能、环保的国家标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等措施,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先进生产能力;继续运用调整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削减出口配额、将部分产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等措施,控制“两高一资”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抓紧制订出台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推进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水电、沼气、生物质能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科研、开发和建设,加强资源调查评价。

3.3 加快形成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和机制

要探索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绿色GDP政绩考核机制。改革现行环境执法体制,理顺环保部门和其他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解决环境执法主体过多、执法权力过于分散、环境执法比较混乱的现状。最大限度地统一环境执法主体,整合环保行政资源,把分散于各职能部门的执法权尽量集中到环保职能部门。同时,赋予环保部门以必要的行政执法权。如必要的行政强制执行权:包括责令排污单位停产、限产、限期治理和限量排污、禁止排污、拆除违法企业、查封、扣押、冻结等权力。

加快建立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适用市场机制推进污染治理。健全有利于环保的价格、税收、信贷等政策体系,“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要求,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起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的价格形成机制。抓紧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提高资源税税率,改进资源税的征收管理办法,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抓紧制定和修订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加快循环经济的立法进程,健全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建筑节能、节约石油以及包装物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落实《“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推进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煤层气、煤矸石、大宗工业废弃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要在县级以上城市(含县城)要建立健全垃圾收集系统,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充分回收垃圾中的废旧资源,鼓励垃圾焚烧发电和供热、填埋气体发电,积极推进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3.4 树立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通过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日宣传活动,组织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社区等开展经常性的节能环保宣传,广泛开展节能环保科普宣传活动,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从小培养儿童的节约和环保意识,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反对和限制盲目消费、奢侈浪费和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向生产领域发出价格和需求的激励信号,刺激生产领域清洁技术与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带动环境友好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要在全社会提倡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正确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参考文献

[1] 姬振海.生态文明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2]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7页.

[3] 曾培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日报,2007年10月30日,第六版.

作者简介

建设两型社会怎样做 篇4

 我会伤心会难过,但只会是一阵子 你只是个过客03-21 愛你不是說說而已 涐心疼沵的心疼在乎沵的在乎03-20 每天允许自己放纵一次 其余的时间就开开心心地过03-19 拼了命旳想忘 我的努力显得那么微不足道03-18 男人就像大姨妈 没有又想有,有了又嫌麻烦03-17 好的爱情,是你通过一个人看到了整个世界03-16 你是我爷们 以前是现在是以后还是03-15 我们的爱情中主角是、沵和他,所以注定悲伤03-14 分手也没关系这不是你的问题 只是我没那个福气03-13 90后的俄们不是叛逆 而是有俄们自己的生活方式03-12 不够聪明不够听话不够懂事 但足够爱你03-11 爱情是一种怪事 开始全身不受控制03-10 男人你给我听着 你是我永远忘不掉的大疯子03-09 人生最遗憾旳莫过于放弃了不该放弃旳 坚持了不该坚持旳03-08 喜欢雨天 那时候的我就算难过也不会有人知道

摘要:在论述了绿色技术创新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容体系,并从筛选绿色技术研发的重点、构建绿色技术创新机制、发挥政府作用三方面分析了我国“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绿色技术创新思路。

关键词:绿色技术;两型社会;生态文明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绿色技术是实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一重大目标的有效技术支持。所谓绿色技术,是指能减少污染、降低消耗、治理污染或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从经济学意义上看,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产品周期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总和的最少化,具有外部正效应。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应加强我国绿色技术的创新,以推动资源生产率与技术含量的提高、企业运行成本与环境负荷的降低,从而“保增长、调结构”,推动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的建设。

一、绿色技术创新与“两型社会”建设

(一)“两型社会”是绿色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之一

绿色技术是绿色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为了最终实现“两型社会”这一目标而服务的。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实质上是要切实转变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技术实现方式,加强对生产经济活动过程中资源消耗与环境质量的控制,强调防止、治理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建立一种和谐、健康的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通过绿色技术的采用,可以实现对物质资源在时间、空间和数量等方面的最佳利用,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建立在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企业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经济与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运行过程结合起来,最终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二)绿色技术创新是“两型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

“两型社会”以节约型经济、环保型经济为基础,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发展需要,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构建“两型社会”,要发展绿色技术创新为基础的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中国传统的投资驱动、资源依赖模式在金融危机下已经不可持续,必然要依靠绿色技术的创新以实现“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积极发展在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中的绿色技术,在全社会推进绿色技术支撑的清洁生产模式和绿色生活消费模式,以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

二、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出发,绿色技术的创新是指绿色技术从思想的形式到推向市场的全过程,是从产品生产的源头到消费末端全过程的环境质量控制技术创新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

1.绿色设计创新

绿色设计创新主要研究所有投入和产出的材料,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优化各有关设计因素,使得产品及其制造过程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和资源消耗减到最小,做到在资源投入上用材少、可再生性强,在生产流通中能耗低、废弃物少、包装合理,在使用中方便、安全、寿命长、能耗低,在使用后易于拆卸、分解,零部件可以重复使用和翻新。

2.绿色生产创新

绿色生产创新,是指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为手段,实施工业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使污染物的产生量最少化的一种综合措施。企业应在生产中引入绿色生产、清洁生产的观念,合理利用资源,对原有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并充分考虑绿色产品功能的延伸和再利用,尽量节省原材料,减少废弃物。同时,还应考虑废弃物回收和处理的方便,提供相应的服务,以减少或消除消费者在处理废弃物时的麻烦和无意中造成的环境污染。

3.绿色营销创新

绿色营销创新要求将绿色管理思想贯穿于整个营销环节,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在商品流通中贯彻环境责任意识和规避环境负面效应。企业在营销活动中提升环境意识,对有较大负面环境效应的产品,不采购、不销售;营销中选择资源节约的方式方法,场地选择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正确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传授绿色消费知识。

4.绿色消费创新

旅游消费创新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5.绿色标志创新

绿色标志亦称环境标志、生态标志,是指由政府部门或公共、私人团体依据一定的环境标准向有关厂家颁布证书,证明其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置过程全部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同时有利于

资源的再生和回收利用。我国于1993年5月开始实行绿色标志认证制度,并于2003年11月30日起实施国际标准化组织1998年制订的《ISO14020系列标准》,以指导公众的绿色消费。

6.绿色认证创新

绿色认证创新是推行统一的绿色产品的环保认证标准。目前,我国的绿色认证一是有绿色食品认证,二是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控的绿色体系认证(ISO14001),也叫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这是对企业的软件进行的认证。另外,有绿色产品认证(ISO14024),产品生命周期评价(ISO14040)。三是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它是只针对于产品,对产品环境行为做出评定的认证。四是绿色选择认证,从国际惯例上讲,绿色选择或消费者选择,属于Ⅱ型环境标志。Ⅰ型环境标志是认证机构对产品给予一种公正的高于产品环境行为的一种评价。Ⅱ型环境标志是对企业自我声明性质的环境行为给予认可的一种评定,其标志是ISO14022。目前,已经有美国等国家宣布今后不再采购未带绿色认证的产品。

三、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绿色技术创新思路

我国应在“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指导下,从以下方面加强绿色技术的创新:

(一)加强区域与产业统一规划,筛选绿色技术创新重点

我国各地应该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要素状况,科学统一规划,引进与转化一批先进的“绿色生产”技术,建立现代生态经济园区,加快发展一批区域比较优势明显的绿色产业。特别是重视下面几个方面的绿色技术创新:

1.重视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绿色技术创新与运用。在突出各地的比较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关联效应强、科技技术含量高的信息技术、光电子产业、生物医药、现代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绿色化高新技术企业。

2.要突出传统工业的绿色技术升级创新,用现代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施高消耗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的强制性淘汰制度,索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通过嫁接和应用绿色高新技术成果,提高农业、化工、能源、冶金、轻工、建材和机械等产业的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提高这些产业的绿色管理水平,大力开发有利于拓展区内外市场和竞争力的绿色新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技术附加值。

3.突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关键性绿色技术的创新、推广和应用,发展绿色农业、绿色渔业、绿色养殖业等。推广应用加快农业污染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保障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开发生产;加快农业集约生产步伐,推进生态农业园区的建设;积极推广沼气利用技术和生态能源模式,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畜禽集中养殖,大力开展家禽养殖污染、渔业养殖排放水的生态化处理,推广秸杆综合利用,提倡使用有机肥,有效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水平、建设新农村、协调区域发展上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4.要加强现代服务业的的绿色技术创新,鼓励环保型服务业发展。对现代服务业员工进行绿色营销知识训练和绿色服务培训,使其真正意识到绿色服务的重要性,树立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服务”的企业精神,形成绿色企业文化。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推进环境咨询市场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5.突出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环保技术及其产业,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掌握环保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培育一批拥有著名品牌、核心技术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能够

提供较多就业机会、产品附加值高的优势环保企业。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提高环保装备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开发烟气脱硫、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保生产设备。加快清洁能源,鼓励企业生产和发展节能电机、风力发电设备、节能照明、阳光电池等节能产品和装备,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节约能力。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6.强化我国废弃物再循环中的绿色技术创新。推广“三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推行城市生活垃圾的分拣,促进废金属、废塑料、废橡胶、废纸、废玻璃等的回收利用;加快建设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及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体系;规范废弃物回收与拆解市场,防止废弃物回收与拆解过程中的再污染;扶植垃圾焚烧发电等资源再生利用产业,不断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合理规划布点,鼓励企业、社区、个人参与投资设立资源回收企业,以便处理废弃物和使其变为再生资源。

(二)加强引导与规范,构建绿色技术创新机制

1.营造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宏观发展环境。组织制定《中国绿色科技促进办法》,建立以生态链接技术为关键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要加绿色技术的法制化建设,保护知识产权,加大对绿色技术成果的保护力度和应用力度。为绿色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提供更宽松的创业环境,让人才在产业发展中成就自己的事业。

2.加快实施绿色技术知识产权、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投资和分配的政策,努力推进绿色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对绿色技术设施建设运营的用地、用电、设备折旧等实行扶持政策,并给予税收优惠。

3.加快构建绿色技术研发的风险投资体系。努力培育专业化的多元风险资本运作主体,引导其投向绿色技术研发领域。积极鼓励国内外风险投资公司的发展与上市,帮助其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募集社会资金,投资绿色技术开发与运用。积极建立风险投资中介服务机构,为风险投资者提供科技成果鉴定、项目评估、法律与财务咨询等方面的服务。、4.加快绿色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一方面要依托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基地优势,调整学科结构、加大投入力度,针对两型社会建设的实际需要,加快高层次的绿色科技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事业环境,吸引国内外掌握先进绿色技术的人才。

5.加快绿色产业孵化能力的创新建设。开展科技信息咨询、宣传培训,完善绿色技术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绿色科技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根据需要和可能,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的在我国建立和完善若干个绿色高新技术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以期基本形成绿色技术重点研究领域和绿色产业的科技支撑系统。政府应更多鼓励科技研发向侧重于资源生产率的提高、废弃物排放量的减少和单位能耗的降低上,鼓励开发应用于绿色经济的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替代技术、环保技术和系统化技术,加快引进一批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等循环经济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推进绿色技术加快研发和应用。

6.调动企业与地方政府参与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绿色技术的创新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主体。积极引导和扶持有品牌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企业,按照生产经营生态化、产品绿色化的方向和目标,采用绿色技术,实现企业的“绿色再造”和“绿色转型”;建设一批绿色技术工业示范园区、绿色技术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绿色建筑、绿色景区和绿色社区,建设一批广泛运用绿色技术的节能、节水、节地示范工程,扶持一批政府鼓励使用的绿色产品,每年选择若干项重大绿色技术研发和运用项目进行重点推广。

(三)加强宏观调控,发挥政府在绿色技术创新中的引导作用

1.将绿色技术创新引入到政府政绩考核体系

树立科学发展观,结合我国可能采用的绿色经济核算方法,将绿色技术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要研究“两型社会”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将绿色技术的创新运用纳入到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将绿色技术工艺采用率、生态环境修复率、、“三废”处理率、资源消耗减量指标、环境损益减量指标等作为对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激励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绿色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

2.加快绿色环境标志认证

在企业中扩大关于绿色产品、绿色营销、清洁生产、环境标志等概念的宣传,鼓励企业自觉向ISO14000和国际相关产品环境标志的认证要求靠拢,并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信息上的必要支持。加强宣传,使企业主体清醒认识到ISO14000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就是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条件,促使企业按照环保标准组织绿色生产与营销。

3.强化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扶持

我国应该设立绿色技术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每年对发展绿色技术做得较好的企业和单位进行表彰奖励;绿色技术项目在用电和土地指标供给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绿色技术技改项目优先给予贴息补助;重大绿色技术项目可以优先争取成为各级政府的重点项目。各职能部门出台相应的节能、节水、节电、节材的鼓励政策,实行有差别的节电、节水收费政策,制定相应的财税优惠政策。各级财政要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开发研制绿色产品、绿色技术关键设备。

4.倡导绿色消费和生态文明

两型社会建设总结 篇5

江夏区财政局

武汉城市圈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也为江夏实现新一轮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为科学制定适应“两型”社会发展的财政政策,加快我区融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步伐,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局按照课题调研要求,组成调研小组专班,就江夏财政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机制体制创新问题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材料,以供决策参考。

一、江夏区概况

我区地处武汉市的南大门,是武汉“1+8”城市圈南部枢纽,素有“楚天首县”的美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产富饶、风光旖旎、交通便捷。京珠、沪蓉高速在境内交汇,京广高速铁路、107国道贯通南北,长江黄金水道傍西境而过。这里有名扬中外的中山舰;有誉为“江南十三陵”的龙泉山风景区明王楚昭王寝;有云集千古风流人物的赤壁古战场;有尽展英烈风采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有风光秀丽的省内二大湖泊梁子湖;有充满神奇色彩的冰川期遗址白云洞;有天然氧吧之称的国家级青龙山森林公园;还有代表都市农业发展特征的农业生态观光园,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区内高校林立,毗邻国家级开发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具有得天雄厚的科教优势;社会秩序良好,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城区和省级平安区荣誉称号。

二、我区财政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江夏区抢抓“武汉城市圈”发展机遇,积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财政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在工业、农业、交通、商贸、旅游等方面的发展优势明显增强,初步实现“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区、现代制造业聚集区、高新技术产业吸纳区、区域性物流畅通区、适用人才培养区、都市居民扩散居住区和近郊旅游区”建设目标,成为武汉南部经济带的一个重要板块、武汉城市圈建设的一个亮点。

(一)财政经济发展速度稳步提升

200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2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9.17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38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61.46亿元,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55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60元。自2004年起,区域经济连续五年进入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行列,其中2007年、2008年分别位居全省第2位、第1位。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7年的23.3:40.7:36调整为2008年的19.4:47.9:32.7,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正逐年增大。

(二)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迅猛

在省、市支持下,江夏区特别是以江夏经济开发区为主体的纸坊以北地区主动与“光谷”对接,主要承接市区产业辐射,南车集团、光纤环网、武汉生物、武船、中山舰、中粮、武钢物流基地、凡谷电子等重大项目相继在江夏落户。区内原有企业经过历年来的改革改制,资产整合等措施,落后耗能、小型工业相继得到淘汰,小蜜蜂、鑫凌云水泥等一批规模大、效益好、产业优的骨干企业和以中北仓储(江夏店)为代表的一批高档次物流、商贸、酒店、餐饮服务等商业企业得到长足发展,为全区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1.项目建设凸显成效。近年来,我区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把引进大型建设项目作为工作的重点,努力做好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工作,成功地引进了一批投资过亿的企业,为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2009年,完成中国南车集团长江车辆生产基地项目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启动了占地500百亩的客车生产基地建设,推进武钢江北公司江夏钢材深加工产业园、武船重工钢结构制造中心、武汉万达光纤电缆生产基地、武汉金盛源科技有限复合绝缘子研发生产、东冠纸业武汉基地、通用设备制造基地、中铁科工集团江夏工业制造基地等项目的建设。

2.高科技产业园建设初具规模。以武汉光谷、邮科院器件产业园为核心,探索构建光电高科技和“总部经济”发展的循环模式。建设光迅光纤期间生产基地、海王机电石油勘探特种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德威斯电子通讯产品生产制造基地、三一机械制造、武汉龙腾旋塑交通设施制造、湖北汇盛电机电柜生产、武汉鸣鸿多功能妙计五喷洒机械设备、武汉卧龙发电机有限公司1.5MW直驱式锋利发电机等项目。

3.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长山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火电厂、鑫凌云水泥厂余热发电、武汉祥兴散热器生产有限公司节能型散热器生产基地、武汉事业有限公司废旧塑料回收处理、武汉金凤凰纸业年产20万吨高强瓦楞纸制造等项目建设。

(三)生态农业呈现多样性

1.支持绿色生态农业项目发展。我区计划总投资1.71亿元打造107国道绿色家园生态工程,建设郑店农业示范园1000亩、花卉木苗交易中心2200亩、优质红菜苔生产基地1万亩,国道两侧沿线空地节点绿化,修整和改扩建水里设施,实施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沼气和太阳能综合利用。新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超市和农村市场、文化设施和卫生室等。沿线房屋以白墙蓝瓦为建筑特色,整治544栋,打造省级“两型农业”示范工程。

2.支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在乌龙泉街探索畜禽粪便综合处理的循环经济模式。依托湖北东方肥料有限公司和武汉大拇指有限公司,集中收集畜禽粪便,经过中求沼气、热、电等无害化处理后,年产20万吨有机肥,形成畜禽粪便处理-肥料-种植的循环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猪-沼-稻(林、果、菜、鱼)模式,建设“两型”畜牧业。积极推广法泗怡山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农庄的经验,以24除生猪养殖小区为核心,探索构建农林渔-饲料-畜牧养殖-沼气发电-肥料-农林渔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推广生物发酵床技术,充分利用沼气新能源,计划新建“一池三改”用户达到20000万户,新建家用沼气池3624个。

3.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培植郑店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带动都市农业发展,继续支持武嘉蔬菜基地建设,三年内将在沿长江、金水河法泗地区规划建设总规模为15万亩的蔬菜板块基地。发展和壮大江夏桂子米业集团公司和蔬菜生产销售服务公司;引导花卉苗木企业和畜禽养殖企业联营发展;申报江夏茶叶等有机食品商标注册。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利用水稻种植双孢菇,到2009年11月,使秸秆、谷壳等副产品的利用率达到年产量的1.9%,再利用双孢菇的下脚料生产有机肥料3000吨。全区推广水稻轻简化栽培面积16万亩,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核心样板示范区3000亩,推广面积50万亩,肥料利用率提高8-12%;推广生物防治、机械防治等农作物综合防治面积40万亩,争取年年产少农药使用量90万吨以上。

(四)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通过打造旅游精品路线,如中山圈-园-带生态旅游休闲园,推出观光农业特色旅游等活动,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发利用好我区的人文交通优势,通过加快旅游区建设和开发生态旅游交通线路,搞好本地特色旅游业。如中山舰旅游景点、巴登温泉度假村、巴登体育公园、黑森林乐园及介子茶园的特色旅游风景区、梁子湖沿线

休闲观光景点等。促进江夏旅游业和全省、全市旅游业对接融合,连通杨桥湖和梁子湖打造黄金水水道,构建生态旅游圈,构建生态工业、生态校园、生态产业园、生态社区。加快谭鑫培公园工程建设,打造谭鑫培文化品牌,加大对“中山舰”、“明代楚昭王寝”、“湖泗古窑址”等现代爱国教育基地和历史遗址保护建设力度,加强对优秀历史建筑和文化古迹的保护,做好“江夏黄”、“梁子湖的传说”等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

三、财政在支持“两型”社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近年来,我区财政部门在预算安排、资金投入、项目引导等方面大力支持 “两型”社会建设,但还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政策调节力度有限、税制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一)财政支持“两型”社会资金投入不足

1.财政资金投入不够。我区“两型”社会建设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财政资金用于社会公共事业的部分并没有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减少,相反,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有限的财政资金被需要的空间不断加大,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资金需要越来越大,因而用于“两型”社会公共商品和公共服务的投资资金十分有限,资金投入不足。

2.政府筹资模式有限。由于大部分“两型”社会建设投资项目存在资金需求大、回收率低、资金见效慢的特点,许多民间资金不愿投入,加上外界对“两型”社会的认识不深,民间资本并没有迅速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从传统产业部门转到两型产业上来政府用于“两型”相关领域的资金,筹资方式主要甚至全部依赖于财政资金,缺少新型的筹资模式。

(二)通过财政政策调节经济社会转型力度有限

1.财政部门职能有限,调节手段不足。税务、财政虽然同属于大财政范围,但由于税务局、财政局分立,更重要的是发改委项目管制,导致原有财政职能弱化。财政当前只能主要依靠财政资金的倾斜扶植“两型”产业的发展,利用现有预算内的资金和非税收入中的排污费收入,没有其他配套的手段。

2.当前预算体系与“两型”社会的要求不适。财政职能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依靠预算的编制来实现,现行的部门预算中缺少直接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相关的科目,对财政政策的实施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限制,影响财政部门财政资金的分配。

(三)税法设置不利于企业转型

1.资源类税收法规设置不合理。现行的资源税税率设置偏低, 征税范围有限, 以及资源产品价格管制等原因, 阻碍了武汉城市圈内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财力优势, 这在相当程度上使得作为资源大省的湖北陷入经济弱省的尴尬境地。

2.税收制度没有作出对“两型”社会建设支持性的完善。虽然增值税成功进行转型,然而对于“两型”建设的支持还有限,其余的如资源税、消费税、营业税以及所得税还需要进一步改革。环境与资源的产权不明晰和外部性也存在,环境与资源的公共商品的性质使得产权最终难以明晰,往往导致产权所有者缺位,环境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往往又会产生外部性问题。这些都使得财政政策的调整效果受到限制。

四、进一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财税建议和对策

(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创新财税政策支持机制

1.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区长期以来遵循了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促进我市经济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资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

新转变,这就要求我们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战略,以此引导财政政策的调整。财政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效应,主要是通过支出总量及结构的调整来刺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转变。从我区目前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来看,财政支出结构应做相应调整:一是建立一个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模式,调整对高污染、高消耗及资源利用率低的行业的投入的改革支持。二是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金融、保险、信息和法律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三是加大对高新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支持发展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高新科技产业将是我区未来的支柱产业,其发展如何决定着我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快慢。四是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随着城乡统筹发展方针的贯彻落实,财政对“三农”的投入逐步加大,但与实际需求还相差甚远,仅靠市场推动远远不够,政府在这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财政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和再分配的枢纽,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着密切关系,这就要求财政充分发挥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政策功能,以解决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作为切入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障我区经济协调发展。

2.强化财政职能作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把江夏区财税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放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大框架下,立足于资源型城市转轨,转变工作思路,强化财政职能,促进我区传统产业结构升级。一是建立统一的产业布局调整机制。按照科学发展的原则,明确全区重点产业分布,避免出现产业重复、结构雷同局面。可根据各自明确的重点产业,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防止出现无序竞争,高成本竞争的现象。建立产业退出补偿机制,“两型”社会建设,部分落后产业必须退出,涉及到产业升级,职工安置、社会稳定等方面,一方面要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另一方面要健全完善相关机制,对产业的退出实行相应补偿。二是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充分运用财税政策杠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发挥财政资金对高技术产业投入的引导作用,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安排的科技三项费用,企业技术改造贴息资金、高新技术引导资金、重大新产品开发专项资金、产业集群奖励资金等,对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和重点项目予以倾斜,重点扶持大工业项目、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鼓励企业研发和引进先进技术,淘汰相对落后的生产设施,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项目,可以对其引进的先进设备在税收方面给予更大优惠及财政贴息资助,以强化企业技术进步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三是支持节能减排工作。按照公共财政要求,有所为有所不为,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创新体制机制,改变行政化的单一项目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杠杆作用,建立以奖代补新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和带动社会资金投入;通过财税政策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逐步设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奖惩政策,一方面通过对财税优惠政策,支持节约能源资源和控制环境污染活动,另一方面对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利用率低的行业和企业实行限制性和惩罚性政策,逐步形成一整套的促进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体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资源节约,但改革又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解决投入与节约之间的矛盾,突破口应该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争取以有限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财政部门要紧紧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主线,科学调整政策和资金投向,充分发挥财政对改革的支持和促进作用。一是进一步增强财政资金整合效用。资金整合和分配要由“重企业”向“重产业”转变,由“重规模”向“重结构”转变、由“重短期”向“重长期”转变。要坚持以加大产业投入、打造产业集群为重点,对不符合两型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要逐步减少资金和政

策上的支持,要坚持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企业改革为重点用足财政政策和资金。加大对自主创新和技改科研、信息化建设产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从而推动基础经济的发展。二是进一步增强财政投融资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效用。利用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规模和集聚效应,探索建立城市圈大项目库,将同类项目归集统一申报,从而降低申报时间和前期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增加项目申报成功率,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引导外部优惠资金在公共财政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并且通过财政投资的导向作用,推进地方其他重点领域建设。

(二)调整完善财税体制,创新财税政策协调机制

科学合理的财税体制对于推进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武汉城市圈看,新一轮的财税体制调整应将重点放在建立省、市、县(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运转高效机制上,理顺分配关系,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协调健康发展。

1.合理划分收入范围,增加地方可用财力。目前主要是以企业隶属关系划分收入级次,由于企业改制改组频繁,企业的性质、成分和资产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客观上界定企业税收级次带来难度,特别是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附属企业等收入级次更是难以确定,不利于加强税收征管和监控。就江夏区而言,企业所得税汇总上缴问题,公路铁路建设营业税问题及增值税预征问题,要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力求改革现行征收征管机制,进一步多考虑地方所牺牲的利益部分,将税收多留在本地区,从而增加地方财政可用财力。

2.适当提高改革实验区的地方税收分享比例。目前,地方主要税种分享比例过低对地市的财政影响较大,特别是改革又急需资金投入和支持。因此,可以积极争取把我区主要税种对市上解的部分留在地方或实行省集中税收增量全额返还政策,专门用于对高污染企业退出机制补偿和资源枯竭区治理。

3.进一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当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规模十分有限,而专项性补助的比重较大,但其资金分配并不取决于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差异,对于平衡财政能力并没起到较大作用。因此,要逐步加大省对下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减轻市、县(区)财政配套支出负担同时,要规范转移支付形式,解决资金分配中人为因素,真正让下面的实际需要得到及时反映和有效解决。市财政要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力争中央、省对江夏区资源型城市加以倾斜,在确保政策性增资、社保资金、科技资金等转移支付同时,加大对城市事业投入力度,改善发展环境。

强化产业基础体制建设两型社会 篇6

200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城市群成为“全国那一世小说网 http://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标志着**工业明珠**市将随着**城市群的整体快速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新时代。

建设“两型社会”,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本质要求,具有根本性、时代性、相互性、社会性和公共性等五大特点,**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取得成效,其关键是要确立跨越式和集约化发展的战略思路,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社会创新为主抓手,做大做强新**,发挥**示范作用,建设**“3+5”现代城市群带。对此,我们势必站在国家战略层面,以大手笔做好这篇大华章。

**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启动,对建立区域经济核心增长极是一个巨大的战略性发展机遇,对**、对我们**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一个强大的动力。

一、以集约化发展作为**城市群 “两型社会”建设的主旋律

我们认为**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主旋律和基调是集约化的大发展。因为只有企业生产规模做大了,单位产品的消耗才能降下来。同理,空间的规模做大了,产业间、企业间才能深化分工,实现产业集群,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达到降低消耗与保护环境的要求。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与目标,目前我市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集中表现为经济布局较为分散、企业整体规模较小、城市化水平低和人口集聚度低,总体上尚处于“散、小、低”的粗放型经济发展状态。根据节能降耗的主要指标具体对比,在全国城市群发育越好,经济规模越大,经济素质就越强,单位cdp资源、能源消耗率就越低,而且更便于垃圾、污水等污染物的集中处理。因此,建设“两型社会”,不搞集约式发展,不搞特大的中心城市和较大规模的城市群,没有足够的经济社会集约化程度,是难以达到政策预期的。**应在**城市群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二、尽快把**在**城市群“两型社会”中的产业基础做牢做强

目前,**三市城区基本上连成了特大中心城市的雏形,2007年三市生产总值占全省总量的37%,财政收入占全省总量的33%,三市产业互补性强,大中型企业密集,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重化工业、加工工业和信息产业优势明显,对**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眼下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是,推进**区域一体化,首先必须大力改革目前的行政与财政体制。

人们知道,“**一体化”思路是在20年前提出来的,但直到目前,还是没有实质性进展。为什么呢?关键就是受制于三市行政体制分立的壁垒。国外,区域一体化是在私有制条件下由大企业的产业扩张推动的,行政区域体制的影响一般不起决定性作用。而我国的区域一体化则是在公有制条件下由政府推动的。在分税制的财政体制下,各地财政要自求平衡,这就决定了属地区域内资源配置的取向要服从本区域的大财政(包括生产总值),而大财政又反映区域行政主体的政绩。在这种情况下,三个独立财政主体区域的资源是很难一体化整合的。为打破这个悖论,可参照国外的经验,对“**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思路进行调整,采取“做大做强长沙,整合**湘潭”的行动方案。作为**在推进整合过程中必须夯实产业基础,依靠人才和科技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发挥区位和比较优势,力发展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把做大做强产业作为推动“两型社会”、**城市群发展建设的引擎。**的冶金、机电、航空、烟花、陶瓷等在三市中具备雄厚的基础,同时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两型产业”电动汽车和风电产业发展迅猛,因此,在现在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建设好高新区,实现“**创造”和“**制造”的互动,打造若干个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产值上百亿的大企业集团,然后通过产业和企业的拓展,重组长沙、湘潭的产业和企业,从产业一体化上突破行政区域壁垒进而达到“三市合一”,**应在**城市群中发挥主体作用。

三、**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应采取“3+5”的层级城市结构

城市群一般是为了创造一个系统经济体相互作用的场效应,包括经济区位效应、产业关联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潜在市场效应等,通过城市群自身的能量、动量和质量在一定条件下和实物的相互转化,进而产生强大的极化能力,形成集约经济体系。因此城市群经济是实实在在的“两型社会”建设的标本。它最突出的特点或者说最明显的优势,就是根据经济活动中大量规模各异和运输成本不同的产业,形成配套互补的层级城市结构模式。基于此,**城市群“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两型社会 篇7

一、两型社会的含义及建设两型社会的意义

(一) 定义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 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集中来说, 就是要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大机制, 走出“以循环经济为主导, 以两型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化和环境城乡统筹, 新型城市化”两条新的路子。

(二) 意义

1、中部城市集群发展, 有利于缩小中部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有利于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对中部崛起和振兴长江流域经济有巨大推动作用。

3、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4、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5、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6、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7、“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等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示范。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 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两个中部试验区的获批, 将成为“两型社会”的重要示范基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二、如何建设两型社会

“两型社会”建设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 是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 建成宜居型文明富裕城市。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突破口。如武汉市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库收录了678个项目, 总投资1342亿元。

2、打造符合“两型”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申报国家级环保产业高新技术开发区。

3、着力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教、医疗卫生服务和文化体育基地, 打造中部公共服务中心;加快会展中心、酒店等商务设施建设, 增强城市商务服务功能;彰显城市宜居生态功能。

4、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5、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和财税金融支持的新体制。

6、大力推进体制创新。以加强行政效能监察, 加快推行公共服务外包等为重点,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创新土地管理制度;打造区域金融中心, 创新金融管理制度;以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和加快城市公用事业改革为重点, 创新完善城市建设管理的体制机制。

7、强化城市交通枢纽功能, 构建对外开放的新体制。大力建立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 加快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把中部建成全国铁路主枢纽之一、全国航空运输中心、长江航运中心和全国高速公路客运中心, 将位于中部这一地理劣势化解。

三、建设两型社会必须转变政府职能

(一) 政府职能的含义

所谓政府职能,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依法对国家政治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 所具有的功能。简言之, 就是政府管理国家事务的职责和功能。政府职能是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务和主要作用。现阶段, 政府职能包括政府的基本职能和特殊职能。

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指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责和基本任务的转变。它应包含几层含义:

1) 地方政府职能重心的转变。它指地方政府职能结构的重心由一个职能转变为另一个职能的过程, 其他职能并不是消亡, 而只是相对弱化。

2) 地方政府职能内容的转变。主要是指地方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职能具体管理内容的转变, 其中一些职能的内容范围在缩小, 而一些职能内容范围在不断扩充和深化。

3) 地方政府职能方式的转变。这指行使职能的方式将由政治性、行政性、命令性、直接性转向经济性、法律性、服务性和间接性为主。

4) 地方政府职能关系的转变。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政府与政党、市场、市民、社会等其他外部主体的职能如何进一步协调与理顺, 二是指政府体制内部职能关系的转变。包括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及上下级政府间的职能如何顺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准确划分和科学定位。

当前中部地区地方政府职能主要存在问题:地方政府“理性人”角色浓厚;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现象依然严峻, 而公共职能不强;市场监管不力[2]。

(二) 推进中部地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路

1、科学界定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地方政府职能的重心的转变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在地方政府职能的内容定位上要依据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要求同时结合地方政府职能二重性的特点 (上级政府政策目标的执行性和本地区公共事务的自主管理性) 。

2、实现政府管理理念转换

1) 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将政府行政行为置于法律和社会的监督之下。

2) 由“管制”向“服务”转变。要把除宏观调控、社会保障、政务管理三大协调服务职能以外的一切社会具体事务, 逐渐移交给各类社会组织去处理, 提高效率, 并促进社会自主管理功能的恢复和加强。

3) 由“竞争”向“合作共赢”转变, 最终实现共同崛起。同时中部省份还应积极探索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在更高层次上和更广泛领域内合作的新模式。

3、理顺地方政府与企业、社会的关系, 建设“小政府, 大社会”。

要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国家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 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还“公民社会”于权利和活力。要大力发展一批社会中介组织, 由中介组织来提供社会服务。包括各类行业协会及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

要转变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 即把那些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性的具体事务, 尽可能由第三部门来进行管理。

4、集中完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项基本政府职能。

经济调节职能就是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 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经济调节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同时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指导、发布信息以及规范市场准入, 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

市场监管职能就是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 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促进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配置向效率更高的地区和生产部门, 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社会管理职能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 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 化解社会矛盾, 调节收入分配, 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公共服务职能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 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 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建设两型社会地具体办法

行政体制改革, 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加强政府机关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深化对中部区情的认识, 积极探索以经济职能为中心、各种职能协调平衡的中部地方政府职能模式, 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促进政府效能的提高。优化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创新的环境。具体做法:

1、精简行政审批项目和优化审批程序。形成与法律法规相符合、与基层需求相适应的行政审批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窗口管理制度。建设市直部门网上审批信息系统和面向公众的网上审批大厅。

2、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如执法部门收支彻底脱钩;进一步推进收费收入规范管理, 结合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 建立收费收入长效管理机制。

3、不断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如供电、水、气、医院、学校等公用单位推行办事公开。推进财政、编制的政府信息公开试点工作, 机构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落实。

4、进一步加强行政监督。进一步完善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平台, 形成全市的城市综合执法体制。加快推行网格化管理步伐。

只有通过中部地区地方政府职能的不断变革与创新, 才能实现中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最终实现中部崛起。

参考文献

[1]、白文杰.中部崛起战略下的地方职能转变[J].湖北社会科学, 2008 (12) :77—80

两型社会建设总结 篇8

2007年底,随着武汉城市圈被国家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特区”之争尘埃落定,“1+8”武汉城市圈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与以投资拉动型为动力的长三角城市圈、出口拉动型为动力的珠三角城市圈和以内需拉动型为主的京津冀城市圈相比,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圈则具有国有企业比重偏大,创新能力不足,外资引进和利用匮乏等不利因素。作为沟通中国南北、东西交通枢纽位置的武汉,探索建立一条全国性、区域性铁、水、公、空综合交通运输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达到“最佳衔接、最少换乘”的目标,应是建设武汉城市圈经济的突破性工作之一。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简称中国长航)是我国三大航运集团之一,主要产业为水上运输、船舶制造修理、水上旅游、物流及相关配套服务。其核心主业是水上运输,主要以长江运输为基础,以江海直达、江海洋联运为特色,形成了立足长江、沟通沿海和远洋的外向型发展格局,是我国航运企业中唯一能实现江海洋一体化运输服务的企业集团。航运相关产业中,造船工业年造船能力达200万综合吨,是我国造船工业出口创汇的重要基地,其位于武汉的青山造船厂是湖北省最重要的出口创汇基地。中国长航是在汉的中央大型国有企业,其特殊的水上运输特色,注定了它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武汉城市圈中要扮演重要角色,在节约能源、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做出表率。

中国长航是个年耗能70多万吨标准煤的水上运输企业,其中,运输主业年耗能约占94%。“十五”期以来,运输主业单位能耗下降了33%,节能降耗共节约成本10多亿元;2007年,在交通部首批推出的20个节能示范项目中,中国长航《适应库区变化,调整运力结构》和《优化船舶编队,推行成熟技术》两个项目榜上有名!

节能减排矢志不渝

作为我国有着130多年历史的航运企业,始终把节能减排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认真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中国长航分管节能降耗工作的副总经理姚荣建用了“矢志不渝”四个字来概括中国长航的节能减排工作——“矢志不渝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将它作为中国长航对国民经济、对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贡献。”中国长航通过开发推广节能技术,加强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的制度建设和监管,实现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其方法是:

变“饮食”

所谓变“饮食”,是指通过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新产品或替代产品做动力来源。运输船舶、造船工业、燃贸企业是中国长航节能降耗的三大关口,而运输船舶的节能管理又是重中之重。

中国长航对所属2800多艘运输船舶,先后就“旅游船掺烧重质燃油关键技术”、“自航船主机燃用重油技术”等开展专题研究,均取得了成功,运输船舶由从前的“吃细粮”变成了“吃粗粮”,但干起活来丝毫不减气力。2007年,中国长航应用科研成果,完成了长江海外旅游总公司旗下11艘有着“长江国宾船队”美誉的旅游船燃烧重油技术的改造。

怎样将“粗粮”吃好?中国长航还先后开展了新型润滑油、4种节能添加剂的应用研究和推广,进一步挖掘了节能潜力,提高了用能效率。

变船型

将一条驳船从正中竖着对折剖开,在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在驳船正中焊入一块铁板,将船的宽度由10.5米加至13.3米,加宽改装后,相同动力下驳船的装载量由1000吨增至1600吨。这种千吨甲板驳船是中国长航四大核心主业之一的干散货运输业的主要船型,截至目前,100多条千吨甲板驳船已全部被改造。

这种节能“手术”起因于巴西矿石的运输:巴西矿呈粉状,移动性很强,遇上降雨,粉状矿石迅速膨胀,能耗增高,同时船舶易失去重心,稳性降低,带来安全隐患。中国长航科研部门会同运输公司一道,经过攻关,开发出这种节能“手术”,既增加了船舶运载量,降低了单位能耗,又保障了船舶安全。

节能标准船型的研发是中国长航长期致力的一项重点工作。上述驳船“变身”只不过是中国长航众多船型节能改造的一种。中国长航上海长江轮船公司400TEU集装箱船、深圳公司的2000车位滚装船、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的5.73万和9万吨级的散货船、新型长江4000吨、5000吨运输船、南京油运公司的5000吨级化学品船和4.9万吨成品油船等新船型的研发,有的已正式投入运营,有的已投入建造,有的取得了重大突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长航组织立项的“超浅吃水江海直达船”的开发。作为我国航运企业中唯一能实现江海洋一体化运输服务的企业集团,江海直达是其运输经营的特色,但现型江海直达船舶能耗较大,其主要受到两大因素的制约:一是冬季减载量比较大。因长江枯水季节,航道变窄,水位变浅,江海直达船最高峰期减载量达40%左右,每单位货物耗能加大。二是上下水货物对流不平衡。上水货源充裕,下水货源不足,只有增加上水载货量才能平衡下水放空的单次能耗。如何兼顾洪水、枯水期的运载量?如何降低上、下水对流的单次能耗?较好的办法是改变江海直达船的宽、深比例。中国船级社现有规范的宽、深比例要求是2.5,而“超浅吃水江海直达船”的宽、深比却要超过2.5,达到3.2。目前,中国长航与中国船级社正合力对这一科研项目进行攻关,且已取得关键性突破,一旦该科研成果获得成功,江海直达船的单位运输成本将降低8%!

变船型,也是将不同型号的船舶调整到最适合自己的长江航段,使节能效果达到最佳状态。例如800里的川江,自三峡大坝成库后,航道发生了很大变化,忠县——重庆为天然航段,航道狭窄,水流湍急,该集团投用的主要是1655KW(均为三桨三舵)和1942KW的大型拖轮;忠县——平善坝航段为库区航段,水域宽阔,水流平缓,投用的是小功率拖轮替代大功率拖轮。这种“因才而用”的种种措施,使整个川江运输成本比以前降低了35%左右。

2007年,长江流域遭遇到了50年不遇的秋旱,由于洪水期水位高,泥沙多,高洪水位向中水位交换过程中,降水浅槽冲刷不及时,使航道水深较往年低1.5米。长江中下游太平口、窑监、牯流沙等水道,较往年提前一个月进入枯水期,出现浅槽浅滩,航道狭窄,部分湾窄航道流速加快,船舶航行密度增加,船舶进入航行条件最为艰苦的时段。中国长航针对航道现状,按照船舶吃水的深浅和货源对流的平衡,及时调整运力,尽量把能满足中游水位吃水的船舶,投入到中游和川江,深吃水船舶调整到长江下游航道,仅11月份,调整货轮和5000吨驳船走汉(武汉)-申(上海)航线就各有20艘次,不仅适航,而且降低了运输成本。

变队型

“双飞燕”、“三燕”、梭型、梅花型……这些好听的名字,是中国长航针对船舶在长江的川江、库区和中下游三个不同航段的航道、水性、流态的变化,在组织专人进行调研和实船试验,掌握了大量技术数据后,形成的顶推船队的船舶编组队型,其叫法非常形象生动。

在长江中下游,为确保船舶扩载航行取得实效,全程或分段扩大出口船舶拖载量,以降低船舶单耗。中国长航首先在长江主力拖轮1942KW型上试验,在南京新生圩驶往武汉工业港航段,试用“三燕式”队型:船队尺寸长229米、宽32米、静吃水3.8米。通过对航道变更、水情变化、各航区风力大小等信息的综合测试,试验取得了成功,节能效果非常明显。

形形色色的船队,不管他七十二变,该集团总结出的核心经验是:船队队型“瘦身”,尽量减少驳船列数,将驳船尽量编直,船队重心应在船队几何中心偏后,不宜偏前,选择锚设备好的驳船作首驳……采用这些优化队型能有效地解决船舶航行中燃油单耗递增的矛盾。

变管理

如果说技术节能和运输组织模式的创新,是一些具体的“技术”活,那么对中国长航干散货运输结构的调整所带来的节能降耗的巨大成效,则是一项战略性的大手笔。

2001年以前,长航集团干散货运输由四家地区公司分开经营,四家公司面对相同市场、相同货主,内部杀价,发展无主体,船舶效率低下,无法满足货主全程服务的物流需求。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要求,中国长航先后分两次对干散货运输结构进行了调整,使分布在长江沿线,分属不同地域管理的四个公司干散货运输业务实现统一经营、统一管理。通过调整,满足了货主全程物流的需求,消除了内耗,实现了江海洋一体化运作,解决了多单位分散经营造成的运输船舶使用效率低、耗能高等问题,为提高企业整体用能水平,降低能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调整前的2002年,4家地区公司干散货累计亏损一个多亿,调整后每年产生综合效益8000万元左右,到2007年已实现利润4亿多元,其调整后的单位能耗比调整前降低了24.8%。

干散货运输结构的调整,使该集团2001年开始尝试的3G系统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通过3G系统,该集团各处管理机关可以随时掌握每一条船在长江上的行踪,及时的信息反馈,使船舶指挥调度更迅捷准确,配载更加科学,增加对流、减少排空,运行效率得到提高,船舶营运综合能耗得到降低。

运输船舶的节能只是中国长航节能降本工作的一大重心。在造船工业方面,中国长航抓住各单位建新厂、改旧厂的有利时机,严格节能设计检查,运用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中国长航电机厂在新厂选用先进的地吸式油幕帘装置替代原有水幕吸收漆雾方式,不仅每年节水1000多吨,而且减少了漆雾造成的环境污染。

与此同时,在万里长江的干流和主要支流,您可以看到80多座伫立在江中的中石化长燃水上加油站,其中近一半的水上加油站屹立在江心,四面环水的环境给员工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加油站使用的电主要产生于柴油燃用。现今中石化长燃实施的“油改电”项目,将电线从岸上牵到加油趸船上,节能达到30%,供应单位能耗降低了5%左右,也减少了柴油发电机组废气的排放。同时,加油站利用风能和太阳能提供能源的工作也取得了初步进展。

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起表率作用

“十一五”期,随着中国长航快速发展,能耗必然大幅增加;加之其长江运力老化逐年严重,导致单位能耗逐年上升;再者,与其他海运企业相比,内河运输船舶由于受到单位载量小,航行条件差,航道变化大,货物种类多等因素影响,该集团的长江运输船舶时而快车,时而慢车,遇到不遵循航行规则的个体运输船舶时还要紧急刹车,这些都大大增加了长航集团的节能压力。

开展好节能降本工作,不仅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明确要求,也是中国长航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中央企业在武汉城市圈建设中的表率作用,有效控制经营成本,增强企业赢利能力,实现中国长航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对水运企业的定性和定量要求,我们的目标是:吨公里能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吨海里能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中国长航运输企业能耗仅为国内海运企业的平均水平;制造业方面,尤其是与现代重工、三菱重工等日韩造船企业和中船重工、中国船舶等国内造船企业比较,集团工业在能耗和资源利用率方面,也有不小的差距。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节能减排工作会议精神,胸怀振兴武汉城市圈所应承担的使命,结合中国长航工作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集团及所属企业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要着重抓好以下两点工作:

一是要突出重点,加强节能降本工作。集团按照能耗情况将所属企业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重点型”企业3家,第二类是“关注类”企业4家,第三类是“一般性”企业12家。“重点型”和“关注类”企业要设立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或综合燃油单耗,于每年底向集团报告节能工作情况和综合分析报告。

二是要大力开展节能科技创新。“集团节能减排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该集团姚荣建副总经理对科技创新的理解是:首先要大力开展节能减排科研工作,围绕节能新船型、新动力装置、新型运输方式和运营组织形式、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应用的可行性等开展科研和技术攻关。其次,要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老旧设备更新力度。第三,要积极引进成熟的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各单位在新增运力及设备时,要采用节能环保型产品,使用节能环保型材料。第四,要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对节能指标进行监控、分析和考核,加强用能和环保设备的维护保养,加强监督等。

上一篇:企业领导在中秋节茶话会上的致辞下一篇: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