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社会建设

2024-09-08

文明社会建设(精选12篇)

文明社会建设 篇1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 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生态文明对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构造和环境组成等都有特殊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顺应生态文明发展趋势并作出相应的发展调整, 是生态文明对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

关键词: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不仅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提升人们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背景下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对推进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从传统向现代转变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科学把握和准确理解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

作为一个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深入研究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就必须科学准确地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对此, 人们的理解并不统一, 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四种。

其一,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的主流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已能自觉地把自然生态效应纳入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之内。这是社会文明在自然环境中的扩展, 是一种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文明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 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强调从维护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 重视资源和生态有限的支撑力, 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其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其二, 生态文明即生态环境文明, 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 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 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包括较强的生态意识、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完善的生态制度。

其三, 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是物态平衡、生态平衡和心态平衡。所谓生态文明, 就是人类在某一地理区域中建立起以物态平衡、生态平衡和心态平衡为基础的高度信息化的新的社会文明形态。物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和条件, 心态平衡是生态文明的意识形态体现。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 同时也是一个物态、生态平衡, 社会可持续生存与发展, 人们心态健康、和谐、平衡的文明社会。

其四, 生态文明是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 是关于天人关系的文明, 涉及体制文明、认知文明、物态文明和心态文明, 寓环境保护于经济建设之中, 强调一个“合”字, 在发展中保护环境。这种环境与经济的真正融合才是更高层次的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弘扬生态文明是重建中国的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 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笔者认为,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狭义角度来看, 生态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而言的, 强调人类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达到的文明程度, 是指人类要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并按自然规律改造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从广义的角度来看,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是继工业文明之后更为高级的新型文明形态, 囊括了物质、精神、政治、制度等各个领域, 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不仅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还要求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是全方位的和谐。生态文明是建立在把“人———社会———自然”看做一个辩证、发展、整体的生态科学世界观的基础上的, 它把人与社会看做自然的一部分, 把人类的整体利益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二、构建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举措

1. 加强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生态农村

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是农村全面发展的持续维持, 生态文明建设切合了农村发展的全面性要求, 对农村发展也有着全面的要求, 其中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要求, 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而构建生态农村是农村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要求。农村的基础条件差, 这制约了农村的发展, 也极大地限制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长期以来在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不足, 导致农村地区环境设施欠缺和基础设施破旧老化, 既影响农村地区和农业产业的发展, 使农民的生活环境不断恶化, 也限制生态文明建设, 使生态文明发展受到极大影响。

新农村建设就是要使农民从根本上摆脱生活的被动处境, 实现全面小康。也就是使人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 改变农村发展的落后基础条件和环境状况,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这是实现农村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传统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对自然生态已施加了沉重的环境压力, 使农村地区的生态状况受到极大的破坏, 这与农村落后的发展方式对环境生态的不当利用有着直接关系。因此, 只有实现农村发展的生态文明转型, 才能使发展的生态压力和环境压力得到释放, 使其稳定运行, 进而为农村发展提供有序的支持。

生态农村是随着我国生态农业建设而出现的概念, 其实质是在村域范围内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集成农业生态工程技术, 创建农林牧渔复合生态系统, 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 建立一个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其内涵局限于农业生态系统内部, 侧重于农业生产。生态文明视阈中的生态农村是环境优美的农村, 其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了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 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新农村。

2. 确立生态文明新理念, 走循环经济之路

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 就要转变旧的观念, 树立起“既要金山银山, 更要绿水青山”的新观念, 确立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新理念, 这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前提。

我国多数乡镇企业的设备都比较落后, 产品技术层次不高,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 发展乡镇企业就要以生态文明为指导, 走循环经济之路, 合理安排乡镇企业布局, 综合考虑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和环境资源承载能力, 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农业循环经济以经济活动生态化、资源利用节约化、废弃物资源化的资源利用方式, 在遏制农业污染、促进和谐农业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可行途径, 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有效之路。

3.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 加强广大农村地区的精神

文明建设, 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加强环保宣传工作, 倡导“绿色消费”

首先, 基层政府要进行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 办农业知识补习班, 让农技所的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生产进行科技指导。还要着力培养和建立“三支队伍”, 即新农村的带头人队伍、农民技术员队伍、骨干农民队伍, 增强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能力。

其次, 在农村地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提高农民文化生活的质量和水平, 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遏制近年来在农村愈演愈烈的畸形消费, 提倡合理消费、“绿色消费”。

最后, 搞好环保宣传工作。基层政府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等向农民宣传环保知识, 在农村形成“人人关心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环境。

4. 改革发展体制, 健全生态文明的发展机制, 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进行体制创新,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科学健全的发展机制的保障, 建设生态文明也离不开相应的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对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其特定要求, 它不仅是对自然生态的文明, 更是适用于一切生活领域的普适性文明。只有健全了社会发展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得到根本保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就是在制度文明中对生态文明作出有效的肯定。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发展的加速期, 发展机制还不健全, 还没有专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构成, 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机制还不完备, 因此要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这是推进生态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

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当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生态文明的角度看,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协调农村生态环境与资源之间的关系, 体现农村和谐发展的积极效应。

1. 突出整合效应

“所谓整合, 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 使各不同部分在保持各自性质特点的前提下, 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整体。”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农村的“四个多样化”趋势在增强。同时, 随着城乡交流频繁和城乡互动增多, 农村生活的“异质化”也在增强。建构生态文明就需要提高农村建设的环境意识, 把不同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基础的农民协调统一起来共同建设新农村。也只有借助于社会整合, 协调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和环节之间的关系, 才能增强社会发展的整体性与协调性, 也才能够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广阔的社会联系网络, 进而推进新农村建设。

2. 突出创新效应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 在现代科技的推进下, 西方国家率先实现了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现代化。但是, 透过“人的心理学”我们可以看到, 这种以“工业化”为主导的文明并不是完美的文明, 而是一种“畸形”的文明, 突出的表现是:这种文明模式不能摆脱文明的发展对于环境的破坏, 也不能摆脱“城市优于农村”的思想假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把农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通过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 积极利用生态资源, 努力促进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是时代赋予的重大课题。从这个意义上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新的思路, 需要通过创新, 需要通过农村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先进文化不断发展、管理体制不断完善, 激发广大农民的创新精神, 发挥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推进农村科技、教育、卫生、环保、文化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推进农村逐步摆脱落后、向着文明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岳.弘扬环境文化建设生态文明[J].求是, 2004, (3) .

[2]杨国昕.生态文明应与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并重[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7, (9) .

[3]朱孔来.论建设生态文明[J].中国环保产业, 2006, (8) .

[4]王素娟.生态文明——人类的必然选择[J].理论探讨, 2004, (3) .

[5]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6]安东尼·奥勒姆著.政治社会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7]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8]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9]杨学峰.生态农村:新农村建设的理想载体[J].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9) .

[10]朱芳琴.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09, (6) .

[11]黄和文.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农村[J].江西农业学报, 2008, (7) .

文明社会建设 篇2

课题: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课型:讲授课、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标: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教学重难点: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讨论法

案例1:我们的城市怎么了?

2004年5月16日新华社的一则新闻,爆出了一个令国人震惊的消息,联合国公布的不适宜人类居住地20个著名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8年公布的世界十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有8个城市被列其中。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每分钟就有6人确诊为癌症。在上海,目前恶性肿瘤病人现患率已超1%,即每100个上海人中,就有超过1人是癌症患者。

据2013年2月3日《新闻晨报》报道,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发布的癌情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平均每100个上海人中就有1.79人是癌症患者,上海平均每天有82人死于癌症。

这些无法令人平静的消息在警示我们:我们的城市已越来越不适合人类居住了。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人们之所以从乡村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美国现代哲学家路易斯•芒福德:“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

案例2:《沁园春.霾》

201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中科院院士、政协委员姚檀栋当着习总书记的面朗诵《沁园春.霾》: “北国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

雾霾日趋严重,各地网友纷纷要求为PM2.5定一个科学恰当的中文名。网友答案五花八门:

严肃一点的叫“公雾源”;高端一点的叫“京尘”;霸气一点的叫“尘疾思汗”; 乐观一点的叫“尘世美”;娱乐一点的叫“尘惯吸”;更有稍微性感一点的叫“喂人民服雾”„„ 网友调侃南京人精神:

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事实再次证明:雾以吸为贵啊!201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

历次全国党代会的报告中,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美丽中国”这是首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上的新名词,“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案例3:钱塘江沿线现多个癌症村企业排污近20年无人管(视频)

浙江绍兴,一座历史上因水闻名的城市,悠久的水文化最早可追溯至河姆渡时期,然而当地人曾引以为豪的“酱缸”、“酒缸”、“染缸”,如今却变成了让当地人不堪重负的“毒缸”。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共有164个纺织工业集群,拥有超过5万家纺织工厂,主要集中于东部、东南部沿海地区。绍兴市绍兴县便是其中之一,这里的纺织企业9000余家,印染产能约占全国30%,因而也被誉为“建在布匹上的城市”。

然而,这个GDP功劳簿上的大功臣却变成了水乡恶变的罪魁祸首,在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的绍兴滨海工业区及周边已经有多个“癌症村”出现。不是绍兴一座城在呻吟,同样沦为生态难民的还有毗邻的杭州市萧山临江工业园区及周边的村民,在那里同样集聚纺织及其相关的化工企业。来自绿色和平组织的调研显示,绍兴滨海工业园区与萧山临江工业园区的印染企业不乏一些国际服装品牌如Zara、Levi’s等的供应商。

纺织名城向世界输出潮流的同时却将污流留在了本地,地方官员摘取了GDP的果实,民众却在为生态危机埋单。

从1992年至2005年,坞里村有近60人患癌症去世,年纪多在四五十岁,最年轻者20多岁,记者翻看这份沉重的死亡名单,发现村民们所患的癌症多是肺癌、胃癌、肝癌。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转型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据有关统计资料,整个20世纪,人类消耗了约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380亿吨铁、7.6亿吨铝、4.8亿吨铜。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56%的石油、60%以上的天然气和50%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从而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们不禁要问,其余85%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面对剩下的不到50%的地球一次性资源,要实现工业化,如果沿袭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方式,还有多少余地和空间?!

这让人们看到了,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社会,第一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

“我们决不要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恩格斯

实践一再告诫人们,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不可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阈值,超过了这个阈值就要遭受大自然的无情报复。

在上下约万年的人类文明长河中,一些古老文明国家和地区,如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地中海文明和印度恒河文明、美洲玛雅文明等之所以消亡、衰落,其中一个共同的根源就是过伐森林、过度放牧、过度垦荒和盲目灌溉等,使广袤的森林、草原植被遭到毁坏,河道淤塞,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盐碱化,肥沃的土壤遭到侵蚀、剥离,失去了作物生长所需的大量矿物质营养,于是随着土地生产力的衰竭,它所支持的文明也就必然日渐衰落、消亡。

西方发达国家既是工业文明的先行者,又是最大的环境破坏者。工业革命对于人类财富的积累是一次巨大的进步,但对于人类的生存环境却是一次灾难。英国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法国于20世纪初期,德国于20世纪30年代,苏联和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先后完成了传统工业化,又都经历了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过程。

特别是轰动一时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污染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污染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水俣病事件、米糠油事件以及富山、四日等地的有害气体与毒物公害事件),向全球敲响了生存危机的警钟。

最早享受工业文明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尝到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恶化苦果之后,率先反思过去、转换发展方式,步入生态文明时代。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多数发达国家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治理生存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其经济结构的主体已由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为主要特征的重化工业,转变为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产业(主要是现代服务业)。

尽管这些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借助于其经济技术乃至政治、军事优势,通过攫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转嫁“污染公害”完成的,但是它说明了一条真理: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建设生态文明,其所获得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民生效益,是传统工业化根本无法比拟、企及的。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革命迟了一大步,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或中期,亦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挑战。

当务之急是如何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跳出这一“怪圈”,加紧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有人说,30年前,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生活会这样富足;同样,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环境会如此恶化。

环境问题已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公害。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目标任务同步。然而,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亟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是应当防止和避免的。

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

近些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有些公务人员的生态道德、环境意识差得惊人。

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11月13日报道:某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增长。

警惕污染企业大举“西迁”

中国财经报 2006-11-21,内蒙古某县从东部引进一家污染严重的大型制药企业,县里为了给制药厂寻找污染出路,不惜动用大批警力与农民“协商”,拘留了十多位阻拦污水进农田的农民,药厂大量严重超标的污水终于被排入引黄灌渠,并顺着黄河灌渠进入耕地。

从今年4月份以来,村民们发现喝了井里的水就肚子疼,后来乡里就不让村民喝井水了,专门派车送水。继续饮用井水的牲畜验证了污染的毒性,村里的100多只羊在6月突然全部死亡。上海“城市名片”不断增添浓绿:

短短几年,上海的绿化建设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1998年的不到1平方米,变成了2005年的11平方米。

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绿化功能,上海改“见缝插绿”为“规划建绿”,对绿化建设做出了全面规划

城市绿化建设进入量质并重阶段,上海越来越追求绿化“市民化”。为 了实现年初“内环线内市民出门500米就有面积3000平方米大型绿地”的承诺,本市继续加快公园、绿地建设。

此外,植物丰富、景观优美的大型绿地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带动了本市旅游、商业的发展,一条“上海绿地一日游”线路正在策划中。大片绿地建设的启动,不仅每年直接提供2万个绿化施工岗位,还带动了苗木培育、绿化养护等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其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走进上海洋山深水港区同盛物流园区,一株株美人蕉、菖蒲、芦苇映入眼帘,花娇叶茂、茎比人高,极具自然生态景观之趣。很难想象,这块150平方米的“人工湿地”正默默“吞噬”着园区综合管理楼的生活污水,从另一端流出潺潺清水又将“回”到大楼,用作冲洗厕所之用。

这是上海首个以“人工湿地”技术处理生活污水的项目,不仅美化着环境,还担负起楼内 500余人、日均30吨的生活污水处理和回用工作。

大楼里的生活污水每天通过收集管道流入潜水泵井,四道滤网将固体废弃物“拦截”后,只需一台 1.1千瓦的潜水泵每天运转 42分钟,将污水送进这片生长着水生植物的“人工湿地”,经过砂石等五六层介质层流到底层。在此过程中,植物根部吸附过滤含氨磷化合物,污染物被逐步分解,最后由底层集水管导出的水就能达到排放标准,用来浇灌绿地以及洗车、冲厕所。据测算,一年可节水 12000吨。

首提“向污染宣战”彰显中央政府治理环境决心

2014年《第十二届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向污染宣战”彰显中央政府治理环境决心。

李克强总理接受中外记者提问时说,简政放权并不是说政府就不管了。对一些靠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蓄意污染环境、违背市场公平竞 争原则的行为,那就要严加监管、严厉惩处。

我们说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可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

李克强说,我们不片面追求GDP,但是还是需要贴近老百姓的GDP,提高质量效益、节能环保的GDP。

“十二五”期间规划的全社会环保投资需求为3.4万亿,将拉动GDP4.34万亿元。中、西部地区环保投资总额或将超出东部地区。节能环保产业将成为中国支柱产业。

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现了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的思想。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现了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的思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做好生态保育工作,建设循环经济。

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反消费主义:

反消费主义指以社会或政治运动反对消费主义的一切行为,反消费主义者反对过份地将个人的幸福等同与购买所得来的物质财富。

反消费主义不是提倡绝对不消费,而是反对过度消费。

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第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第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论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建设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两型社会 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自然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并强调“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这就在理论上把生态文明作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并把生态文明同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并列,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两型社会”的构建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的生态文明的新要求。

一、东西方生态文明的不同演进历程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蕾切尔·卡逊)在《Silent Spring(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指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必然导致生态危机。由此拉开了西方社会保护环境运动的序幕。如总部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即是一个明证。世人对于“自然”一词的理解发生了观念上的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类认识到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危机。早在古希腊的“晦涩哲人”Heraclitus(赫拉克利特)在其《On Nature(论自然)》中就让我们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近现代思想家Emerson(爱默生)在其同名著作《论自然》中阐述道,“欢悦的力量不仅源于自然本身,它存在于人,或者说,存在于自然和人的和谐中。”

伴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进程,人类探究自然科学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就,尤其是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巨大成功,人类在自然面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信,不但将自然界作为认识研究的对象,更具备了支配自然的野心,喊出“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这样的口号。这虽然是一种进步,但也是标志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由和谐走向对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逐步转化为征服与被征服的态势。D.R.Griffin(大卫·雷·格里芬)在《Spirituality and Society(后现代精神)》中说:“这种统治、征服、控制、支配自然的欲望是现代精神的中心特征之一。”自然的真正本义消失了,自然被自然物代替,自然开始成为人类达到目的的工具手段。在这一过程中,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一旦思考自然,某个预定的框架就支配着我们,在这个框架支配下,思考“自然”马上被转换成思考“自然物”。这样,很容易将生存仅仅理解为自己或有限人的生存,而生存的意义则在于对自然物(财富)的占有和消费。

对现代生态文明的系统研究开始于西方工业化国家。上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将生态学原理引入人类社会管理,形成了人类生态学。他们提出把自然生态的一些原理应用到城市中,管理好城市社会,这是城市的生态文明。被美国誉为“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的Aldo Leopold(奥尔多·利奥波德)在其《A Sand County Almanac(沙乡年鉴)》中着重阐述了有关人与环境的关系,反对“人类沙文主义” 和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准则。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两型社会建设

两型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和内在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两型”社会,是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现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形式。建设“两型”社会既包括广大人民群众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又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以及实际行动;既包括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又包括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长方式和不健康的消费模式。

生态文明是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同时,生态文明也是人们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在维护生态系统结构与平衡的前提下,选择生产方式、开展生产实践活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坚持“以人为本”,秉承“发展是第一要义”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既包括以人为本,整体、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协调发展、良性运行的机制和体制。

“要实行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仅仅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迄今存在过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在一起的我们今天整个社会制度的完全的变革”。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强调重塑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通过整体、协调的原则和机制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和生态秩序。它遵循的是一条从对立型到和睦型、从征服型到协调型、从污染型到恢复型、从破坏型到建设型转变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建设轨迹。可见,“两型”社会建设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都以实现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内在的良性循环和全面、协调、高效、可持续性发展为宗旨和目标。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内在地包含了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内容,因而“两型”社会建设内容和要求被提升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的高度。

三、两型社会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形成了包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等内容在内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对世界范围的环境保护运动的独特贡献。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方面,中国都具备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可能性。美国后现代思想家Clifford Cobb(克利福德·柯布)认为,只有改变人的思考方式,从孤立、片面向历史性、整体性转变,生态文明才可能出现,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深层文化资源在中国而不在西方。

两型社会是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形式和充分体现,两型社会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人为中心来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的不断发展所形成和表现的一种社会存在状态。自从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有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发展、利己利人的平衡、当代与后代的公平、自助互助的公信、自律互律的制约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处理好代内关系和代际关系。作为整体范围的人类,是由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属性的人群共同体组成的庞大系统。从共时性的角度看,人类是由不同国家、地区和社会群体组成的,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中,共同拥有一个地球。从历时性的角度看,人类是由世代延续的代际人群有机体组成的,本代人是在前代人遗留下来的既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开始生存与发展的,又给后代人留下他们必须接受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必须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在此过程中,应该重视生态平衡,避免以文化和进步的名义对自然资源进行过度开发,要做到保证代内的公平与代际的公平,只有这样,社会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人类社会正在步入生态文明时代,构建“两型社会”是建设和谐社会下的生态文明的前提与基础,是当代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势。要建设和谐社会下的生态文明,就必须首先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也就是要必须首先做好“两型社会”的建设工作。那么反过来,“两型社会”的成功构建必将促进和谐社会下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①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7

②梁晓莹. 两型社会综合试验[N].湖北日报2007.12.29

③王鹏.对“两型社会”内涵的再思考[J].北方经济,2009(1)

(李涤非,1970年生,山东省济宁市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服务经济 。欧汉生,1962年生,江苏省宜兴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社会保障)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篇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 推进经济、文化、环境等全面建设所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集合, 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生、良性循环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种社会文明形态, 是现代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就是让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中国化, 全面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可持续发展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努力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最终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长期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主要内涵可解析为以下三点: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普世价值观。工业革命后社会高速发展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已使世界各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感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 只是自然的改造者而非创造者, 因此只有尊重自然、呵护自然,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才能使物质能量良性循环和流动, 进而让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强国梦的道路上必然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意识。二是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发展必须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决杜绝一切超越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方式形态。科学发展观是党的行动指南, 要求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五个统筹”, 其中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 前者是内化于后者的科学发展观, 后者是涵盖前者的科学发展观。三是实现“美丽中国”未来发展的社会实践观。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新观点, 旨在向世人展示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独特魅力, 其实质是通过科学技术、生态产业和资源利用等方式践行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任务。所以, 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是实实在在的具体行为和实践尝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代价值

1.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污染治理的现实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和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换来的则是大面积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代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指出:“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工厂排放, 汽车尾气, 农垦烧荒, 森林失火, 炊烟 (包括路边烧烤) , 尘土 (包括建筑工地) 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河流污染、海洋污染等现象十分严重, 已经给社会造成了很多危害。这些环境问题在我国近二十多年来集中出现, 呈现出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频繁的环境污染和严重的生态危机, 不仅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损失, 而且还使已有的部分成就烟消云散。因此, 加速生态文明建设, 采取与自然和谐的科技形式, 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 是当前治理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选择。

2.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类建设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中国是人口大国, 又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眼下资源供求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一方面, 人均资源有限, 人均土地面积和矿产储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 资源消耗巨大, 绝大部分依赖于进口。严重的资源紧缺和能源紧张, 不断激化着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固有矛盾。因此, 加速生态文明建设, 推行循环经济, 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走投入少、产出多的现代自然、经济、社会和人之间和谐共进的新型发展道路, 是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

3.生态文明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社会、全人类都必须履行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是生态系统得以延续的保障。面对层出不穷的生态危机, 人们对生态文明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逐渐意识到要善待自然, 不能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破坏生态环境, 在谋取物质利益时必须自我约束、有所控制、行为节俭, 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 并倡导生态伦理道德, 以及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义务。因此,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保护适合于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及其再生能力, 是创造和发展文明的历史责任和应尽义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 观念问题: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是科学发展观,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体社会都要自觉树立生态保护的观念。

第二, 理论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成果, 并切实地以理论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第三, 利益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妥善处理好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个体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的关系与矛盾。

第四, 法律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有法律的保障和技术的支撑。建设中遇到的诸如污染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都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实现, 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规范。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第一,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既要金山银山, 也要绿水青山!

第二, 继续推动节能减排:加大环保投入, 发展环保产业, 开发推广清洁能源, 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拒绝白色污染, 对一次性筷子说“不!”

第三, 努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 强化资源的再生利用——有限的资源, 无限的循环!

第四, 持续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增强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亲, 请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你的眼泪!

第五, 不断完善机制体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 规范公众环保行为——小草有生命, 足下多留“青”!

3.在环保方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第一, 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要有自觉明确的环保意识, 首先要从观念上确立生态建设的重要地位, 不能把社会的发展狭隘地理解为经济的发展, 同样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建设——环境保护, 人人有责!

第二, 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理论成果需要得到贯彻和落实, 只有在正确的生态环保理论的指导下, 才不会重蹈“先污染后治理, 先破坏后恢复”的覆辙。此外, 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也可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诸如发展一批新型的可循环的清洁能源——好好学习, 天天环保!

第三, 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生态文明建设是大事情, 可却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每个人在每一天的小事情当中——先从节约身边的每一滴水开始吧!

第四, 在周围多提倡宣传:不仅自己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环保, 而且要努力在自己周围多多提倡和宣传有关生态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通过自己来影响周围的人, 进而通过周围的人影响更多的人, 使大家都自觉地投入到环保的行列中来。

第五, 长期坚持环保行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持之以恒的行动, 因为环境保护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项旷日持久的事业, 而非只是偶尔的做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生态建设非一朝之功!

参考文献

[1]顾海良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题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2]张庆彩、吴椒军、李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未来与发展, 2011 (10)

[3]张云飞.统筹兼顾: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维[J].理论学刊, 2012 (4)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篇5

政治组

吴壮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理解分析:结合典型事例,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

收集具体材料,说明我国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增强参与的意识和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认识,感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升华道德境界,自觉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教师:请说说这个图片反映了当前我国发生的重大事件。

学生:略

教师:(肯定性表扬)2008年1月中旬以来,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这场五十年未遇的雪冻灾害给部分地区的交通、电力、通信及百姓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中国政府迅速启动抗灾应急计划,积极调配国家资源,满足上亿受灾民众的需求。在整个抗击雪灾的过程中,举国上下,形成了全民一心、众志成城的局面。为什么能够形成全民一心、众志成城的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所产生的凝聚力。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表现。什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这种先进文化有什么意义,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本节课学习。

(二)师生互动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板书)(1)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活动之一:观看电视剧《亮剑》片段。(主要场景:李云龙独立团的骑兵连为了掩护大部队的转移,被日军重兵包围。子弹打光,骑兵连只剩下几十个人。连长孙德圣命令战士们上刺刀,面对数倍日军骑兵的包围,每个战士都毫无惧色。)

教师:同学们有哪些人看过或了解这部电视剧?大家在看这部电视剧或刚才片段的时候,你是否受到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震撼?尽管这不完全是生活的真实,但电视剧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却使人感到是种精神的享受,是一种摧人奋进的力量。这样的电视剧我们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

教师:哪位同学能说下什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①什么是先进文化?(板书)

学生:(回答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不一定要用教材表述。)

教师:同学们,我们能天天看电视剧不参加生产劳动吗?我们这样的一个国家不需要很好治理吗?很显然,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才是我们所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三个文明的关系。

②“三个文明”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板书)

活动二:多媒体展示资料

资料一:(十七大报告)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资料二:(十七大报告)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资料三:(十七大报告)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教师 :根据上面的资料,同学们总结下,先进文化的方向是什么?如何把握这个方向?发展先进文化有什么重要作用?

学生讨论后老师总结。

(2)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

活动之一:展示图片(背景介绍:12月4日,浙江金华市近3万名群众自发从四面八方赶到金华市殡仪馆,为舍己救人的英雄孟祥斌送行。11月30日,解放军驻浙江金华某部机要参谋孟祥斌中尉为了挽救一名素不相识的轻生女子,从10多米高的桥上毫不犹豫地跃入冰冷的江水中营救,跳江女子获救,他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英雄的事迹感动的中国,成为0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事迹?请讲一讲。

学生:略

教师:(肯定性表扬)感动中国人物身上体现了我国哪些传统美德?你怎样从这些感动人物身上汲取力量,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学生:略

教师点题:2月17日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07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揭晓。获得感动中国人物的人物是钱学森、闵恩泽、方永刚、谢延信等;还向“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开发团队表达了特别致敬。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精神史诗”。

教师:根据上面的资料,同学们总结一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目标要求是什么?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主要内容是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老师总结。

活动之二:多媒体展示资料: 1月8日召开的2007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闵恩泽、吴征镒两位科学家获得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此前,李振声、叶笃正、吴孟超、刘东生、王永志、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和金怡濂10位科学家已荣膺这一奖项。

闵恩泽

吴征镒

教师:给科学家颁奖体现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什么战略?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是什么?原因又是什么?作为中学生,你怎样向科学家学习,为祖国繁荣、人民幸福而建功立业?

学生讨论后老师总结。

(三)达标训练 1.漫画欣赏

(1)漫画一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

(2)观察漫画二,请回答:漫画中同学的言行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3)如果把两幅漫画连在一起,以《我长大了》为题,请你根据漫画编写一个故事片段。(围绕学科学主题)

参考:(1)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仍然存在许多糟粕,如封建迷信严重等。

(2)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珍惜受教育机会、学科学、用科学、为发展先进文化做贡献等。

(3)略:符合题意即可。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2月13日是著名计算机科学家王选教授逝世两周年的日子。近日,国际小行星中心通报:中国紫金山天文台于1965年9月20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4913号的小行星已荣获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正式命名为“王选星”。“王选星”的命名,是国际社会授予这位杰出科学家的一项崇高的国际性永久荣誉,是对知识分子创造性劳动和创新精神的高度赞誉,是对王选教授成就的充分肯定,更是人们对他的最好纪念。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等领导出席了昨天的命名仪式。与会者共同缅怀了王选教授科学严谨、淡泊名利、勇于创新、顽强拼搏的精神品格。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科学家王选身上,是怎样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2)我们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如何向王选先生学习?

(3)为了有更多的中国人的名字被命名为“某某星”,国家应该采取哪些重大方针和措施? 参考:(1)“王选星”的命名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求知、科学的时代精神;取得了汉字印刷技术的革命性成果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文明社会建设 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 社会 和谐 发展 建设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c)-0127-0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

1 生态文明的含义及与其他文明的关系

十七大报告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生态文明观念已经超越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观。生态环保运动也早已超越主义之争和国家界限,成为全人类最具号召力凝聚力的“共同语言”。

生态文明与其他三大文明的关系。正如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所言:“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也就是说只有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实现我们社会和谐的理想,才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2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2.1 人口问题严峻

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二战之后,世界人口数量大幅攀升。到了本世纪,尽管人口增长速率有所降低,但是由于基数大,妇幼保健水平提高等因素,世界人口仍将维持较高的数量,并以一定的速率增长。截止2005年12月19日,世界人口已经突破65亿;据联合国发布人口报告,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3亿。

无论从世界范围还是我国,人口问题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它是导致今天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的最主要的原因,并使之欲演欲烈。

2.2 能源危机,资源短缺

1975年的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指出:人类在过去25年的时间里消耗了地球资源的1/3。按此速度计算,地球资源还能用多还能用多久呢?也有数据显示,我国多种资源已告急。我国即是资源大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因为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开发难度大,人均占有量少,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加剧我国资源能源紧张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对资源利用的不够合理不够科学而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2.3 环境恶化,生态失衡

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而环境问题必将威胁人类健康,导致生态失衡和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土地荒漠化,森林资源锐减,草原退化,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水位下降,河流污染严重治理后又出现反复,垃圾包围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农产品的农药化肥残留超标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我国人民生活质量,而且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不但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必将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3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3.1 转变理念

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这种古老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过去我们豪迈的宣称人定胜天,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我们人类毫不顾忌的向自然索取我们所需要的自然资源,然后任意向大自然排放废弃物,结果怎么样?早在1876年,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上述一系列的危机不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惩罚和报复吗。 因此我们对自然要有一种尊重,与自然和谐共处,万物和谐,则天下太平。

3.2 转变模式

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是发展循环经济。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3.3 从过度消费、盲目消费的生活方式向适度,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转变

我们不得不承认今天人类面临的种种危机竟然与我们所追求的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有关,比如我们对小汽车的追求使城市不但交通不畅,而且空气质量下降,并导致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其中很多消费并不是生活所必须而是奢侈品,因此这是过度和盲目的消费方式,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应该用适度,理智的绿色的消费取而代之。绿色消费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消费无污染的物品;消费过程中不污染环境;自觉抵制和不消费那些破坏环境或大量浪费资源的商品等。

参考文献

[1]黃爱宝.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理论意蕴与历史必然[J].探索,2006年01期.

文明社会建设 篇7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里表示,必须“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国家之所以长久以来始终致力于完善三个文明的建设工作,因为这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开拓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崭新局面的本质任务,也是全中华民族以及我党的长远目标。

1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

从新中国的成立至今,我们国家在政治文明发展历程上主要度过了以下几段关键的时期。分别是我国主要领导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1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贡献

在人类社会中,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之前,人类政治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一直都是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统治被剥削阶级。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社会中政治制度的变化都是向着更高状态发展,可是这样的政治文明的本质和核心依然是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文明。直到在人类社会中出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作为本质的政治文明才被颠覆,人类历史上才第一次推翻了剥削阶级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统治地位。而在社会主义的历史洪流之中,于1949年在世界东方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毛泽东同志的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的振聋发聩般的呼喊声中,为全世界全人类在政治文明历程中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让中国人民从此和祖国共同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站起来”的人民,让世界看到了五千多年来中国美好璀璨的政治文明成果。而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国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首次探索中,就在政治文明方面得到了可喜可贺的阶段性成果。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我国人民大众取代了从前的剥削阶级而成为了国家的统治阶级和国家的主人,这一变化动摇了原本政治文明中的本质内容。同时,对于政治文明主体概念的界定,认为中国共和国的广大人民对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实行专政。这同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内容。也实现了在一个社会中大多数人对于极少部分人的统治。实现了在一个社会中大多数人可以享受民主的现实。

1.2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时期

邓小平同志通过不断总结、吸收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提出我国需要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当时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具体表现为:

首先,正像邓小平在答复外国新闻记者的问题时那样,我们国家需要从制度层次思考,应该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法制下的社会主义社会。第二,这一时期的领导人不但继续保持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根本,同时还坚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从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的工作发展重点逐渐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面。这也主要是为了保证我国人民和群众自身的根本利益能在本质上得到保护。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之中,邓小平同志始终坚定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感受摆在建设的第一位。

1.3江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添动力

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时期,世界迎来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江泽民同志的英明正确的领导下,把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又推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我们应该明确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个短语是由江泽民同志第一次提出的概念。虽然前面两位领导人在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都有浓墨重彩的贡献,但是他们并没有把这个政治文明的概念规范化和系统化。江泽民同志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道,上升到人类文明的概念之中,他也同前几位领导人一样,在总结了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继承前任领导人关于我国建设政治文明方面的优秀理念,首次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法治国方略、发展党内民主等等科学理念。

1.4胡锦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推进

胡锦涛同志非常看重在我国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多次在不同会议场合发表有关要加大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相关讲话。同时,胡锦涛同志还在继承前几任国家领导人的优良成果的同时,经过研究探讨,创新发展新时期国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还新颖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5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发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的庆祝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发表了重要的讲话。他提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新形势下,我们要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习近平同志还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

2建设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点

2.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政党政治可以被看作是现代国家政治文明的关键表现中的一个。在中国,国家的基本国情,即仍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我们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他代表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和统一战线,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2.2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

在我国,站数量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在国家占统治地位,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宪法中也有规定,在中国一切权利是属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充分协调积极因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中国除汉族以外还拥有56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广大的多民族国家,将各个民族的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我国为了体现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一直以来就在依法贯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让人民群众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责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来。

2.3以法律为保障

我国治国安邦的基本方略和基本国策就是依法治国,他的含是我国的人民与群众在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之下,按照宪法与法律的相关规定,经由多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的各项事务、经济和文化还有社会相关事务,确保我们国家的每项事务都能够依照法律法规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保证此种国家制度与国家的法律不会由于某一人的思想意志而有所变化。同时,在依据法律治理我们国家的基础上,实现规划中的中国法治社会和法治国家,才能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拥有当家作主的法律保障。因为以上提到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在我国当家作主都离不开国家强有力的法律作为根本保障,离开了强有力的国家法律法规,我们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团结有序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喜人局面就很难实现。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3.1关键成就

这里我们重点探讨一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过程中我党和政府主要取得的关于政治理念方面的成就。

首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党希望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精神保证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能够全面推进。在科学发展观的概念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不变,通过对发展抱有的坚定信念,让党和国家有力量冲破各种在前进道路上的阻碍和困难,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便更持续地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说在发展党和国家事业的过程中要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为社会和生活带来的优良成果。

其次,让社会更加和谐。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面,我们党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逐步具体化,也切实地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诉求出发,努力解决人民群众亟需政府帮助解决的问题和难题。为了群众,同时也依靠群众,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配合,共享和谐社会发展成果。

最后,为了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需要摆正全社会的价值观,努力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基本经验

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行动进行基本经验的总结,是希望能够通过大体的归纳和总结看到我党和政府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良好发展势头,手握当下,展望未来。

首先需要不断贯彻建立一个法制的社会和国家的理念,这是我国建设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可靠的根本保障;其次,仍然不能停下深化政府改革的步伐,要努力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一个有能力、有魄力、能服务的人民政府;最后,党中央需要深化在思想范围内的相关政治文明建设,要坚决保证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动摇,通过强化思想意识领域的政治文明建设来不断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前进。

4结语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的过程,也是我国民主法治的现代化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我党和政府一直坚持改革开放、务实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并不断完善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需要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坚定信念,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在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不懈努力中,渗透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式和思路,在不断进取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伟大前进。

摘要:政治文明是政治文化在本质上和层次上的升华,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从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在历代领导人的精心努力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不断进步和完善,且成果显著。本文通过对历代领导人对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进行一般梳理,从中分析归纳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经验与成果,由此助力于我国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开展。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参考文献

[1]张明军,陈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时间前提与创新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14(5).

[2]何显明.政府转型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60年来政府体制演变的内在逻辑[J].浙江社会科学,2013(6).

[3]刘文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文化条件[D].浙江财经大学,2015.01.01.

[4]童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演进逻辑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05.01.

文明社会建设 篇8

近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要真正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应从精神层面出发,加快农村的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

根据党中央的指令,各地政府都制定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加强乡镇文化建设,如在各个乡镇建立文化广场,修建健身器材,为乡镇村民提供公共的休闲娱乐场所,并建立文化大院,定期为乡镇村民播放电影,组建农村秧歌队、合唱团。有些地区还定期发放书籍供乡镇村民借阅等等。

(二)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 许多乡镇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文化设施不完善

我国的部分偏远乡村经济发展落后,甚至村民的温饱问题都尚未解决。当地政府缺乏文化建设资金,无法为当地的村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有些地方政府虽然资金充足,却缺少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一味追求经济的发展,忽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得当地村民的文化娱乐活动仅局限于看电视、赌博等。乡镇风气得不到根本改善。

2. 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较低

从本质上看,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一直都很单调。受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民的思想都较为保守,对参与秧歌、合唱、跳舞等此类娱乐性和表演性较强的文化活动,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参与的积极性很低。

二、如何实现创新文化的建设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一)始终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农村教育发展水平

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村教育发展水平,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要用先进的积极的文化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他们抵制各种封建思想和腐朽文化。

(二)从各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出发,使文化建设更具当地特色

要从文化理念、文化活动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使文化活动更受当地农民群众的喜爱,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在我国,一些乡镇地区都是少数民族集散地。在这些地方,文化建设则要从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的文化传统出发。如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区,就可以建设出独具他们民族特色的文化表演形式,朝鲜族歌舞、美食、足球等。既能调动村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能弘扬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上级政府要对乡镇文化建设给予资金支持,提高重视程度

资金短缺是影响乡镇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所以各地省政府应对文化建设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实现文化建设资金的专款专用。各乡镇政府也要想方设法拓宽融资渠道,如在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大力宣传当地传统文化,开拓当地的旅游资源,吸收资金用于文化建设。

三、创新文化建设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

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一定要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只有从整体上改变农村的精神文化面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增强村民们的凝聚力,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腾飞。

(二)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直以来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都较为落后,许多农村腐朽文化盛行,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正之风仍然存在。创新乡镇文化建设,可以让乡镇村民多多接触积极向上的文化,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提升农村社会文明有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一个民族的繁荣和复兴必须要有文化作为支撑,虽然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偏重于经济的发展,对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并没有足够的重视。通过创新文化建设,提升农村的社会文明,能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战斗力。

四、结语

创新乡镇文化建设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对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创新乡镇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针对当前各地区乡镇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地政府要给予高度重视,从多方面对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支持,从而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实现城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如何实现创新乡镇文化建设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并阐述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的必要性。

文明社会建设 篇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大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力度, 提高全体国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积极营造爱护环境、保护家园的良好氛围。这不仅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方向。目前, 我国农村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土壤肥力减退以及水资源紧张等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 要改变农村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 就必须从改变农民的思想认识开始, 普及环境保护常识, 宣传生态文明思想, 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引导农民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思想, 促使全民动员, 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 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

所谓生态文明, 是指人与自然、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一种文明理念, 它的基本内涵是“人类在进行物质和精神生产的过程中, 尊重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形成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文明形态[1]。”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 是人类文明形态及文明发展理念的巨大进步, 同时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思想。

1.1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之需要

新农村建设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逃避的历史重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逐渐推进新农村建设。”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愿望, 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同等的地位, 形成“五位一体”的新布局。在新农村建设中, 只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才能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发展道路。因此, 大力宣扬生态文明思想, 引导农民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意识, 不仅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大举措。

1.2 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需要

要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关键在于农业, 而农业的发展又受到唯一的生产资料即土地的限制。改革开放后,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生态的不断恶化, 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由于只重视经济利益, 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 加上粗放低效的经营方式, 造成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和沙漠化、水质污染、水资源短缺等, 使本来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的生产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言:“任何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 只会带来灾难[2]。”现实惨痛的教训了我们, 使我们懂得了: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3]。”因此, 在新农村建设中,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转变村民落后的生态文明观念, 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从而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 形成良好的村容村貌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要求“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乡风文明, 即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培养健康向上的乡村风貌。村容整洁, 即改善农村的卫生环境, 创造优美的生存生活环境。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低, 生态保护意识淡薄, 只追求经济效益, 而忽视了环境保护, 使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 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破坏。如:一些农民企业家只关注经济利益, 随意排放废水废气;一些村民对公共环境卫生毫无概念, 随意堆放生活垃圾……诸如此类的现象, 在农村随处可见。这些不良行为严重破坏了村容村貌建设, 并将影响到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 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的新思想, 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对形成良好的村容村貌至关重要。

2 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工程, 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更是任重道远。因此, 要积极营造生态文明的舆论氛围;大力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建立生态行为奖惩机制, 培养村民生态文明意识。

2.1 积极营造生态文明的舆论氛围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但受文化水平的制约, 农民的生态意识淡薄。因此, 在新农村建设中, 要通过农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 向广大农民宣传生态意识、生态道德和生态法治的内容, 引导农民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促进农民热爱环境和保护环境的良好生态思想的形成。可以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现状, 编写相适应的环保手册, 免费发放给农民, 普及环保常识;可以利用现代生活中常见的电视、广播、报纸等传媒手段, 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提高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可以把生态文明教育与文艺宣传工作相结合, 以小品、相声、歌曲等形式宣传生态文明思想, 使农民在欢乐的氛围中得到教育;还可以建立乡村图书馆, 组织农民在农闲时学习农业技术和生态农业知识, 拓展视野, 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通过营造生态文明的舆论氛围, 使农民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 懂得保护环境, 合理利用与节约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 积极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和义务。

2.2 大力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

作为村民的带头人和农村的政治核心, 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 对提高整个村民的生态思想, 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者, 他们是否树立了生态文明意识, 对能否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对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 要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通过组织基层干部学习党的十八精神, 学习生态保护法和环境保护知识, 强化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树立起“在保护中发展, 在发展中保护, 以保护保发展, 以发展促保护”的观念, 形成发展和保护良性互动的科学生态文明思想。同时, 要对基层干部必须具备的生态文明和环保知识作出具体规定, 并以此作为考评和使用干部的标准之一。对此, 习近平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上指出:“干部考核需改进方式方法, 既要看到发展又充分考虑基础, 既要看到显绩也充分考虑潜绩, 把改善民生、生态环境和社会进步等列为重要考核内容, 改变过去单纯的以经济效益为主的考核办法。”可见, 生态因素已成为影响干部升迁的重要因素, 大力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 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将是大势所趋。

2.3 建立生态行为奖惩机制, 培养村民生态文明意识

对农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 要充分发挥生态行为奖励机制的作用, 鼓励农民自觉树立环保观念。当农民的生产生活行为违反了生态文明理念, 而说服教育又无效时, 就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通过惩罚, 一方面是为了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继续发展, 教育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主体;另一方面, 还可以在村民中起到警示作用, 预防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再次发生。同样的, 对具有良好生态行为的农民及时给予奖励, 进一步调动其践行生态文明的积极性、主动性, 并通过树立典型, 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影响其他村民的思想和行为, 巩固和扩大教育效果。同时, 要巧妙的利用村规民约在村民中的重要影响, 把有关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写入村规民约, 以规范村民的生态行为, 约束部分农民受经济利益诱惑而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不良行为, 引导农民走生态发展之路,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 结语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 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提高广大村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促使他们树立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理念, 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我们相信, 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于玲.关于大力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实践和思考[J].科技信息.2011 (15) :39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 :25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课例报告 篇10

在初三的思想品德课的教材内容中, 有几个问题, 由于其内容较抽象, 表述较深涩, 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课堂教学常陷入枯燥说教之窘境。其中, 第二单元第三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难点之一。在课赛抽签时抽到此节, 当时笔者深感棘手。

在构建整节课之初, 如何找到突破口是关键。笔者在很多想法、很多材料之中反复考量, 最终认为要从学生能有感受的问题入手, 最好就是发生在他们同龄人身上的例子。

〖案例:美丽人生〗

一教学目标

第一, 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及内容;了解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第二, 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 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 培养观察、感受、体验参与实际生活的能力。

第三, 认识到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难点: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三教学过程实录

导入:在上课之前, 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们玩微博吗?玩微博的同学有关注前两天的一个热门话题的吗?

引入:《中学生不慎刮坏汽车主动留纸条道歉》这则新闻。

有关注的同学能给大家讲讲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同学讲述, 老师随后补充。11月2日该微博在两小时内转发上千次, 成了微博热门话题。)

为什么本是一件普通的事情, 成了微博热门话题? (同学回答, 看视频。)

江苏扬州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徐砺寒估计没有想到, 他在放学途中不慎弄坏了他人轿车后视镜后留下的那张用来道歉及写有赔偿联系的小纸条, 会令车主“无比感动”和“极度震惊”, 并引来一连串感人的后续:被刮车主感动之余主动不让徐砺寒赔偿;一家修车行表态愿意免费为受损车主修车;网友们纷纷感慨, 在这个孩子身上看到了美好……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讨论“关于诚信缺失, 你怎么看”?

诚信缺失之一问:如何让人吃得放心?

(同学评论, 谈食品安全问题。)

点评:我们常说“病从口入”, 当面对一个个为了盲目逐利而不顾基本职业诚信的疯狂面孔时, 人们呼唤道德的力量。

诚信缺失之二问:象牙塔内岂能藏污纳垢?

(同学评论, 谈文凭造假问题。)

点评:“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为学、为教本身就应以诚信为根本, 无诚信焉能立大言?

诚信缺失之三问:有钱不还, 胆气何来?

(同学评论, 谈欠钱不还问题。)

点评: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 但现在不少“老赖”似乎多了有钱也不还债的底气。在他们看来, 欠钱的是大爷, 良心的谴责被利益和好处所掩盖。

诚信缺失之四问:医患互信如何破解?

(同学评论, 谈医患关系紧张问题。)

点评:医生素有“白衣天使”之称, 本应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 然而一些无良医生为了获利, 走向了道德的反面。如何让这些治病救人者治好自己追逐不义之财的“心病”, 是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诚信缺失之五问:能不能扶摔倒的老人?

(同学评论, 谈见危不助问题。)

点评:当一件本应理所当然的事却令人陷入两难的境地时, 我们不禁要问, 这个社会怎么了?呼唤信任回归。

与其诅咒黑暗, 不如点亮蜡烛!

道德是人性的自我救赎。要通过道德重建的方式召唤道德归来。

引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核心价值体系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

相关追问:我国精神文明和经济发展程度相一致吗?

(同学讨论, 精神和物质“长短腿”问题。)

点评:一个国家, 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 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温家宝。

推出:核心价值体系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相关追问:传统文化能救助道德滑坡吗?

(同学讨论, 传统文化的力量。)

教师评论:姜昆在2013年“两会”倡议中小学开国学课, 他认为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强调“忠孝、仁爱、诚信、道义、廉耻”等道德观与精神修养, 这一点正是当今社会道德滑坡与沦丧最有力的救助措施。

点评:传统文化的精髓, 是中国的文化之根, 是中国千年发展的命脉基石。

推出:核心价值体系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所以说,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 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通过教育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智力支持。因而, 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分为两方面: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再回到这节课的开头, 通过前面的学习, 请你回答:诚信男孩“震惊”了什么?

回答:徐砺寒的诚信举止, 更大的意义是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下一代正在用实际行动表明, “诚信”两字有重塑的可能。

有网友作诗一首, 题为:“90后”中学生让长辈们肃然起敬!

托举向善的力量, 不能全都往“社会”身上一推了之, 这是每一个公民必须面对的考题。通过学习, 请你思考:

碰到需要负责的事儿, 你能否像中学生小徐一样, 恪守诚信, 勇于担当?不用马上回答老师, 希望你能用行动告诉我们答案。

提问: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结束语:好的, 希望大家通过本节课的追问、分享, 从一个中学生的赤诚之心开始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真正意识到思想道德建设乃至文化建设在当下对整个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意义。期盼“90后”带给大家更大的惊喜。

〖课后反思〗

定下导入话题之后, 顺理成章的应是围绕诚信讨论之后再深入到本节课的难点。所以, 接下来就设计了“五问诚信”。之所以用“五问”, 是因为目前社会中我们看到听到讨论、思考到的诚信问题令人感到沉重, 甚至有点拷问那些弄虚作假、良知沦丧之人的意思, 同时“五问”也有点类似排比的手法, 一问接一问, 加强课堂效果,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

“五问”之后, 要深入到“怎么办”的环节, 我用“与其诅咒黑暗, 不如点亮蜡烛!”来过渡, 承接出相关追问, 这三个追问是在定下整节课大致框架围绕“问”来构建之后设计出来的。最后, 以“诚信男孩震惊了什么”作为本课的结尾结束全课。

文明社会建设 篇11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新发展;精神空虚;社会主义

在中央隆重召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说:“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的提出,既是更完整更全面地诠释了邓小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内涵,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充实和发展,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特质,是一个符合时代特征的崭新论断。

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认识的发展

精神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主观世界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它的发展需要物质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它的发展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在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改革开放30年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集体多次郑重指出: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我们党确定的战略方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在领导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创造性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关系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他反复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党的十二大报告在总结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首次明确地指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党对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其实质,就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进一步指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显然,在揭示选一概念的基本内涵时,吸收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同时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还提出以德治国的思想。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以增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构建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现在又提出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的重要论断,既更完整更全面地诠释了邓小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内涵——贫穷不只是指物质,还有精神,精神贫穷同样可怕,甚至更可怕,又将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我党对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丰富和发展。

二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新论断,对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的新论断,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建党80周年“七一”讲话中,我党第一次明确地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所追求的目标。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阐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问题,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统一起来。“实现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要坚持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讲到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其实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该是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精神境界不断提高,每个人自由全而又健康发展的社会。

在新时期,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要求我们要关注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要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现实问题。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2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的新论断,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题。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它鲜明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充实人民的精神,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3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的新论断,有助于全面的认识发展中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四位一体的社会。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观念形态上反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同时又对二者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它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的新论断,使我们对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文明社会建设 篇12

一、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政治文明是指在先进的政治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社会政治制度以及巩固和发展它而进行的社会政治管理和人们政治行为的总和, 是一定社会政治进步的重要标准。政治文明首先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实践中, 在政治参与、行使政治行为人权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制度文明。政治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和工作机制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 是社会主义国家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得以实现的途径和方法。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制和机制之中, 离开了制度文明、制度建设, 三者就失去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现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1] (P46) 党的先进性应集中体现在党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上, 因此, 执政制度、执政体制和执政机制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执政党紧跟时代潮流、保持执政党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二、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2] (P333) 体制和机制“能捍卫工人阶级的纯洁性, 保障执政党的职能作用。”[3] (P489) 这一执政党的执政职能就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 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从而要求我们大力推进制度创新, 改革和完善领导体制、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制度和依法治国的各项制度, 以制度创新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

推进党的领导宏观层面上的制度创新。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保证,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这也是从大的、宏观层面上来讲的, 党的领导是通过思想、政治和组织领导来实现的。

三、以制度创新开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邓小平针对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现象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2] (P333) 努力倡导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从而说明了制度创新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要求我们以制度创新开拓政治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制度创新要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开拓政治文明建设的新境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完善党的执政方略, 提高执政者的综合素质.执政能力的高低, 执政效能的优劣固然同党的执政者的素质紧密相连, 但完善党的执政体制和工作机制也是党提高执政能力, 实现科学执政、民智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保障, 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度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 从而要求我们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 开创政治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制度创新要着眼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当前,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执政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和健全维护人民利益的体制和机制。建立和健全调查研究的工作制度, 深入群众, 倾听群众的呼声, 了解人民的意愿, 关心群众的疾苦, 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积极探索密切联系群众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和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规章制度, 完善听证会制度、专家评议制度等制度, 从体制和机制上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上马, 制定出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方针和政策。建立和健全维护人民经济生活民主权利的体制和机制, 充分保障人民参政议政、参加经济管理和技术革新的权利,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建立和健全维护人民利益的经济评价体制和机制, 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 经济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线, 以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最高标准。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8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上一篇:流管护理下一篇:信用卡市场营销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