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的建设

2024-07-22

校园网的建设(通用12篇)

校园网的建设 篇1

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其基础就是校园网的建设。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教学科研网络环境, 能大大提高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整体教学质量, 如何利用合适的计算机技术, 通过适当的投资, 建设符合学校要求、又具有自身特色、能切实发挥作用的校园网, 是学校应考虑的问题。

●校园网所能实现的功能

校园网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功能, 如计算机应用设备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教育治理和教师办公自动化、电子邮件服务、Internet浏览和邮件服务等。

1. 提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校园网的建设必须考虑到要能为学校教学、教育科研提供优质的网络化教学环境, 校园网必须能促进教师和学生尽快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实践的环境, 让学生能发展的使用的信息技术。除了需要有必备的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平台外, 还应当提供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师备课系统、电子图书阅览检索、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平台、校园网站和教学资源网站和教学资源网站建设等。

2. 具有教务、行政、总务管理功能

校园网应可以进行课程、学生成绩与学籍、图书资料等教学教务管理, 可以进行档案 (含人事、教师档案等) 、处室等行政事务管理, 可以进行财务、设备、房产等后勤总务管理。

3.校园网应满足对内对外的通信功能

校园网的通信功能, 包括提供Internet服务、传统的多媒体教学 (包括多媒体教室、课件制作和管理、视频点播等) 、远程教育服务、电子论坛、视频会议等。在校园内, 校园网除了为师生提供教育资源服务外, 也应为师生校园生活、学习交流等方面创造必要的技术环境, 营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健康的、安全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因此, 校园网应具有教学、管理、通信等三大功能。

●校园网络设施与管理

校园网络建设需要有硬件、软件搭建, 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系统设备。校园网络设备主要包括综合布线、服务器、交换设备 (交换器、集线器、路由器等) 以及用户终端。2.综合布线。按照“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有关规范和标准设计, 主干网不能低于“100M快速以太网”的水平。网络布线系统可用8芯无屏蔽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 整个结构化布线系统应符合最新国际标准ISO/IEC-IS-11801及TIA/EIA-568A标准, 能充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告诉可靠的信息与要求, 并能够方便的进行扩充和维护。

服务器:1.硬件:配置性能稳定, 安全可靠的专用服务机器, 容量、输入/吞吐量分居需要确定。2.软件:包括数据服务器、Web服务器、Vedio服务器、E-mail邮件服务器等。3.操作系统:一般采用Unix、Lunix、Windows NT等网络操作系统。

可选用服务器系统Intel平台的PC服务器。在最近的时间内, PC服务器在性能、可靠性、易用性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 PC平台上的服务器既可以运行更为可靠的Unix/Lunix操作系统。IBM公司的Netfinity服务器、PC服务器。

交换设备:要考虑多级网络交换的通信要求, 确保网络扩充的性能要求。可用网络设备10/100M交换到桌面终端设备。如果出于资金的考虑, 也可以选用100M的中心交换机, 用10/100交换方式连接到桌面。

用户终端:个人计算机, 操作系统Windows98以上, 带10/100M自适应用卡。

电子邮件和OA系统Lotus公司的Lotus Domino中文版。该软件作为一个平台软件, 除了可完成一般的电子邮件功能外, 在Web应用、OA建设、远程教育方面都有相当完整的解决方案, 是当前中国政府机关的首选通讯平台。TCO等方面应该加以适当的考虑。

网络协议:校园网内部采用相同的协议, 以方便数据交换。网络层/传输层协议一般采用流行的TCP/IP协议。

资源的存放于共享:1.硬件方面要采用大容量硬盘、磁盘阵列或关盘、容量带机等, 以存储和运行大量的教学软件和多媒体信息。2.根据学校需要, 校园资源一般采取网上下载、外购媒体以及自行制作三种途径进行。

●组成校园网的几个分支系统

1.建立校园辅助教学系统

要逐步建立校内电子教学素材库、电子课件库、专用电子设备室成为课件和教学素材的制作中心。利用那个各种先进的输入设备将学校现有的大量教学素材 (如录音带、录像带、图书、挂图、胶片等) 进行技术处理, 使之成为数字化的教学素材用于课件制作。各校创作的优秀课件、资料、将通过学校网络控制中心统一组织上网,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共享丰富的电子素材, 方便地制作出各种电子课件。

2. 建立学校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建立学校管理信息系统, 可以为学校领导提供及时、准确的管理信息, 实现学校办公自动化, 建立学籍管理, 财务管理系统, 为将来提供决策支持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还可以通过该系统和兄弟学校的先进教学、管理经验进行交流。

3. 建立Internet应用系统

通过建立校园网Internet应用系统, 为广大师生提供一块广阔的信息园地。学校可以通过主页向外界介绍学校的办学特色, 师资力量, 联系各层校友, 扩大学校的影响。教师可以自己上网收集素材或通过教育和科研网交流教研信息。行政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校园网对内发布校园信息, 学生将成情况, 通过远程拨号服务, 还可以实现校领导和各级行政人员的远程办公。学生可以在教师的辅导下利用校园网在校内组织网络兴趣小组, 建立学生网站、主页、校园电子刊物, 网络讨论区等活动, 利用校园组织跨学校的信息交流及联谊活动。

校园网的组件为学校的行政管理、教育教学、教改科研带来极大便利, 它实现学校间、学校内的信息互补、资源共享, 深受师生欢迎, 校园网必将逐步被推广, 将成为优化教学环境的一个必要条件。

校园网的建设 篇2

前言

校园网是在学校范围内,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教育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网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校园网络建设已逐步成为学校的基础建设项目,更成为衡量一个学校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大多数有条件的学校已完成了校园网硬件工程建设。然后,多年来都对校园网的认识不够全面,甚至存在很大的误区。

例如:认为网络建设越高档越好,在建设中盲目追求高投入,对校园网络建设的建设缺乏综合规划及开发应用;认为建好了校园网络,连接了Internet,就等于实现了教学和办公的自动化和信息化,而缺乏对校园网络的综合管理、技术人员和教师的应用培训,缺乏对教学资源的开发与积累等等。所有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校园网络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所应发挥的实际效益。近年来,校园网络的建设在高等院校中掀起一股热潮,许多学校都建起了自己的校园网,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计算机网并通过专线与Internet连通。这一方面加强了学校与国内外的联系,有利于及时了解国内的信息,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科研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校园网的建立及以其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也有利于各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建设校园网对每个学校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校园网不只是涉及技术方面,而是包括网络设施、应用平台、信息资源、专业应用、人员素质等众多成份的综合化、信息化教学管理环境系统。应此每个校园网的设计、建设都要经过周密的论证、谨慎的决策和紧张的施工。网络设备选型就在校园网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一个校园网的网络设备选的好的话将直接影响校园网未来的规划和校园的安全建设.为了更好的服务师生,校园网络设备选型应当受到人们的重视。

由于校园网的开放性和可互动性,校园网的安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关注。但是,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为校园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恶意代码、病毒、黑客、不良网站、人为干扰等不安全因素对校园网的正常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另一方面,由于对安全问题的考虑,许多校园网对互联网的使用做了许多限制,这种限制对教学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教育即未来,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我们传统的教学和管理手段;如何加深学生对于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理解与了解;如何造就同时具备传统和信息双重文化的一代新人,已成为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

摘 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信息科技飞速发展与普及,人类逐步进入了信息社会。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征和措施是实现远程化和网络化,校园网则是远程化的通信基础平台和信息资源平台,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已成为学校建设中,上档次、上规模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在各高等院校甚至在很多中学都已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一些学校已开始将网络节点延伸至学生寝室,即将校园网面向学生全面开放,使得学校校园网真正在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各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大步跨入了信息化社会,校园网是Intranet/Interner技术在教育机构的一个应用。它是指在学校范围内,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教育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网络。校园网是基于Intranet/Interner技术发展起来的,在功能应用上和Internet大体上相同,都能够实现以下的功能:Wed信息发布和获取、目录服务、电子邮件、安全性管理、广域网络互联、文件、打印共享和网络管理等。本文将以闽江学院网络的设备选型和安全配置为主要内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校园给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校园网解决方案,并对其中涉及到的一些技术知识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介绍。论文从网络设备需求开始,对学校的网络作整体规划,随后展开网络方案设计的各分支内容。全文包括设备选型考虑,网络拓扑结构,访问路由列表的配置,IP地址规划和配置和VPN规划和配置等。

关键词:需求分析;网络设备选型;网络拓扑结构;设备配置

第一章需求分析

1.1校园网建设思路与规划

1.1.1校园网建设思路

Internet在学校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普及。据统计,美国的学校建设了校园内部信息网络并与Internet连通的比例高达98%,国内的主要大学和中专学校也已建成或正在建设自己学校的内部信息网络,我校作为福建省文明学校,而且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建设闽江学院内部信息网络,是一个高瞻远瞩的举措,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

校园信息网络是学校的一项基础设施,其规划建设应与学校的其它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作为新规划建设的闽院校区不久,校园网的建设显得尤其重要。随着校园网络的成功建设,必将给学校的管理部门、各级行政部门、学校的教育科研带来积极的影响,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极大地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闽院校区校园网络系统的设计、实施,应根据学校资金的实际情况,遵循经济实用的原则进行建设,可依照以下思路进行:

1、闽院校区校园网络具有怎样的功能

1、满足计算机教学科研、行政办公需要,提供各种教学、办公工具和支撑平台,并提供丰富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资源。

2、具有完善的办公事务处理能力,包括电子公文传递、电子公文管理、电子邮件、等无纸办公自动化功能。

3、满足信息情报交流的需要,方便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学科研人员对各种信息资料、科技情报的检索和查阅。包括Web 查询、电子公告等。

4、具有远程通信能力,借助电话网等通信手段,以最低的通信成本,方便地实现远程互联,跨越地域限制,满足学校要求,加强各单位之间的业务联系和信息资源共享。

5、具有收集、处理、查询、统计各类信息资源的能力,充分利用原有数据资源,为学校领导提供准确、快捷的数字信息,实现数据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6、闽院校区网络系统要确保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冗余。容错能力强,确保信息处理安全保密。

7、闽院校区信息网络系统要保证实用和技术先进,便于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使用,并能不断满足学校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具有很强的扩展能力。

2、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要一步到位

考虑到学校资金、学校计算机应用的现状、学校教职员工的现有水平以及网络建设和应用系统开发的规律,闽院校区网络系统的建设应该分步实施。但是分步实施是在总体规划下的分步实施。没有总体规划,整个系统有可能陷入各个部分相互不兼容和前期投资的极大浪费。基础设施建设,这里主要是指综合布线系 1 统的建设,采用一步到位的办法。为了尽量减少对学校教职工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综合布线系统建设采取一步到位的办法,适度超前。

3、要特别注重应用系统的建设

建设校园网络的目的主是为了应用,从而提高学校的办事效率、教学效率,所以要特别注重应用系统的建设,这一点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应用系统的覆盖范围相当广泛,大致就是功能需求里提到的几个方面:校园网内部网站应用(Web发布系统、信息查询系统、电子邮件系统)、网络教学和远程教学系统(网上课件制作平台、网上课件管理与浏览、网上作业与考评系统、网上教学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多媒体课件制作平台、电子备课系统、试题库管理系统和素材库管理系统等)、办公自动化系统(网络会议系统、办公审批系统、通知公告系统和文档管理系统等)和管理信息系统(后勤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和学籍管理系统等)。校园网应用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且各个学校有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建设校园网应用系统的总体思路是边使用、边改进、边开发,力争最短时间内能够把应用系统完善起来。具体做法是市面有现成的应用系统且符合我校要求的,买来就用;市面有现成的应用系统,大体符合我校要求的,改进后用,如现在的内部办公系统、图片展览系统;市面上没有现成的应用系统,而我校又确实需要的,定制开发后使用。

4、要把当前先进性、未来可扩展性和经济可行性结合起来

这里的先进性指的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不落后并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极大的作用,而不仅仅看现在的网络建设中包含了多少新的或称为先进的技术。当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很快,设备更新淘汰也快。先进的技术只有在使用中产生了巨大的效益时才被赋予了先进性,只是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并不表示就有了先进性。一个系统是否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是考察一个系统是否具有先进性的最重要的考察依据。

系统的可扩展性是指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对未来技术的包容能力和现实的扩充能力。其主要表现为系统的结构是否开放,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具体的设备是否开放和冗余。

只有把当前先进性、未来可扩展性和经济可行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一个系统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从而具有先进性。

5、特别要注重对人员的培训

前面已经强调了在校园网络的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应用系统的建设,而应用系统总是由人去使用的,所以要特别注重对人员的培训;除了应用系统的使用人员以外,一个系统,在它的生命周期里,是需要系统维护人员对它进行大量的维护的,所以系统维护人员的培训要特别注重。概括地说,在校园网络建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人员的培训,要注重对实施系统的工程人员、维护系统的管理人员和使用系统的教职员工们的培训;工程人员是系统建设成功的保证、系统维护人员是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而教职员工作为系统的最终用户,是系统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这方面我觉得我校还有待加强。

6、在信息资源的建设中,要注重突出我校的特色

校园特色的突出,在网络系统的建设上,是比较难以做到的。因为网络系统是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它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保在学校内部和外部建立起顺畅的信息通道。我校特色的突出,体现在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的建设上,比如学校网站,在该网站上全面展示我校的风采,全面展示我校教育科研方面及在石油化工战线上所取得的成就等等。

7、我校的发展方向

①合理分配有限的学校资源,使硬件基础建设与应用软件环境、人才培养同步展开;②将教务管理系统与校园统一数字平台对接;③建立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并与校园统一数字平台对接;④进一步完善校园统一数字平台及抓好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成立信息中心和培训中心。

8、其他

为了能更好建设闽院校园网,不仅要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和功能,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和学校主要建筑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而且要确定技术设计的原则要求,如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设备选择、软件配置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

总而言之,校园网总体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应该体现在能否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方面:

(1)整体规划安排。

(2)先进性、开放性和标准化相结合。

3(3)结构合理,便于维护。(4)高效实用。(5)支持宽带多媒体业务。

(6)能够实现快速信息交流、协同工作和形象展示。

按照以上的思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设一个经济、高速、开放、安全、易于管理的闽院校区校园网,将全校区的计算机及已有的局域网全部连网,使得教学、科研、管理、办公等现代化网络应用成为可能。1.1.2校园网建设规划

我院校园网络起步较晚,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网络覆盖了整个闽院校区,现已初具规模。对我院的教学、科研、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现有的基础下,今后的发展策略是:“网络规模扩大、网络结构改优、应用范围拓展、应用层次调高”。升级各种平台, 开拓校园网深度应用, 发展数字化校园,全面推进我院信息化进程。

1.1.2.1学院校园网络建设发展规划

1、网络的设施和技术指标

随着学院的发展, 网络要扩展到许多新楼群,网络节点数、网络流量的需求,与建网初期相比会有明显增强。同时,由于WEB 浏览、远程教学、管理平台等的发展, 以及网络应用逐渐多样化,对全网带宽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对我院校园网进行升级改造。校园网设施和技术指标要求为:

(1)校园网核心:校园网核心采用双机备份,备份模式视具体情况采用热备份或冷备份。每个核心交换机的背板交换能力达到256GBPS以上。(2)校园网主干:校园网主干采用光纤,网络速度达到千兆。院内所有教学楼、办公楼、师生宿舍楼和其它用途的楼幢,直接用光纤接入校园网,楼幢接入校网速度达到千兆。现有的楼幢已经达到这个要求,将来建设的楼幢也要达到这个要求。

(2)校园网出口:校园网与教科网和INTERNET连接,出口总带宽不少于100M。(3)校园网信息点:校园网信息点布到院内所有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图书馆、师生宿舍。信息点数从现在的2000多个发展到3000个以上。

2、校园网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的应用

深入推进网络应用,提高我院信息化程度,为学院的教学、管理、科研提供支持和服务,是建网的出发点和归宿。网络应用建设的规划如下: 〈一〉 网上教学

1、构建完善网络教学平台。

2、构建完善教学资源库。

3、建立网络精品课程平台。

4、完善电大网络教学平台。

5、完善基础教育资源库。

6、建立远程教学平台。〈二〉 网上行政事务管理

1、实现网上办公自动化。

2、网上学院公告、校务公开。

3、网上学院新闻。

4、完善网上教务管理和教务信息服务。

5、实现网上教学设备管理。

6、实现网上学藉、学位管理。

7、完善网上科研管理和科研信息服务。

8、实现网上人事管理和人事信息服务。

9、实现网上财务管理和财务信息服务。

10、实现网上后勤管理和后勤信息服务。

11、实现网上招生和就业宣传。

12、实现网上基建管理和基建信息服务。

13、实现网上校产管理和校产信息服务。〈三〉 网上电子图书阅览、网上学报

1、建立完善(基于网络)数字图书馆。

2、完善网上电子图书阅览、图书信息、服务管理系统。

3、建立网上学报网站。

4、建立学院文献网站。〈四〉 网络宣传、教育

1、实现网上党政教育宣传。

2、各系、部、院、处、办建立本部门网站。

V

3、完善思政网站。

4、建立网上院报网站。

5、学院内各社团、协会建立各自的宣传网站。

6、建立网上卫生健康、医药知识宣传网站。〈五〉 网络综合服务

在网上提供以下网络综合服务:

1、电子邮箱。

2、网络空间。

3、网络便民信息服务。

4、软件下载。

5、工资、水电费、房租等查询。1.1.2.2学院校园网络管理体制建设规划

1、闽院校园网络管理部门

闽院对校园网管理将逐渐形成“一个中心、二级管理”的格局。

(1)“一个中心”是指成立由学院领导直接挂帅的校园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与校园网规划建设、发展、运营有关工作的领导。比如:对校园网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定期听取教育技术中心工作报告并实施监督;筹措网络建设和发展资金;审批部门或单位提出的有关网络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请示或报告。

(2)在分级管理的机制下,校园网工作领导小组为一级管理组织,网络主管部门——教育技术中心和各系、部、处、办为二级管理组织。二级管理组织在校园网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实施校园网的各项建设。

2、闽院校园网络制度建设

闽院校园网管理以标准化、规范化为目标,建立校园网行政管理、建设发展、运行保障、信息应用等各方面的制度,形成一个完善的校园网综合管理体系。计划要制定的制度有:

1、校园网建设规划的管理制度

2、院内各院、系、部、处、办信息化评估考核制度

3、网上信息发布的审核制度

4、校园网运行管理的技术规范

5、学院上网场所管理制度

6、校园网使用资费标准

VI

7、校园网设施保护的制度

8、校园网安全管理制度

9、校园网信息系统与服务器管理制度

10、校园网网络资源分配的制度

1.2校园网建设目标

校园网的设计目标简而言之是将各种不同应用的信息资源通过高性能的网络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形成校园区内部的INTRANET系统,对外通过路由设备接入广域网。

具体而言这样的设计目标应该是:

1、信息资源共享

通过校园网,实现学校内部,学校与国内、国际信息的快速交流,达到资源共享,使广大师生及时了解国内外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促进教学、科研、管理事业的发展。

2、图书资料检索、借阅自动化

通过改造原有图书检索系统,建设电子图书馆,提高校内图书资料的利用率;充分利用校外图书资料,实现远程计算机图书检索和借阅。

3、学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

依托校园网,构建相应的交互式应用软件平台,实现教学、科研、人事、学生、财务、后勤、档案等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实现统计监测网络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实现网上招生、网上人才招聘、学生网上求职等。

4、建立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系统

建立基于网络的电子教学CAI课件开发网上题库、答疑与作业批改等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5、校园网和广域网结合

依托校园网、广域网开展远程教学,使广大的学生和老师能更好的交流学习和获取学校网络的资源。

6、创建网站

创建学院网站,使之成为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让世界了解我们,提高学院的知名度。

7、人性化

VII 为广大师生提供宽松,开放、易用的网络环境,使网络触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网络的最大效用。

8、方便教学

网络可以进行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取代语言实验室进行更生动的语言教学,也可以利用大量现成的教学软件,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些都是以往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校园网络不但可以在校内进行网络教学,还很容易同外界大型网络连结,形成更大范围的网络交互学习环境。

9、系统总体设计本着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以及经济性。

1.3 校园网设计原则

我国各校校园网的建设,主要是借助国家现成的传输系统(中国公众多媒体网、教育与科研 网、中国科技网、有线电视网等),利用现代传输媒介和通讯技术,因地制宜地组建自己的 校园网络,并开发了数量众多、形式各异的校园网络系统。主要有闭路电视网、计算机网、二合一网络、一线通网、双向HFC网等等。然而,这些校园网往往投资很大,但由于没有用 到教育主业上,仅用在办公自动化中,其利用率就显得很低,十分可惜,因此,我们在建设 校园网时一定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系统性

校园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校园网建设无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网络的规划、设计、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以及网络的使用、扩充等均以系统的眼光来看等。任何一项工作都从全局、长远的角度出发,体现整体最优性。

2、先进性、实用性

校园网规划、设计尽可能地采用先进技术,同时也要兼顾技术的成熟性和实用性。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不考虑技术的先进性,无疑会形成建成不久即面临淘汰的局面。而一味追求先进,不考虑技术的成熟性,将存在巨大的风险。因为先进性是以大量的资金投入为代价的。另一方面,一味追求先进,以至脱离自己的实际需求,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3、开放性、发展性

系统的规划、设计应采用开放技术、开放结构、开放系统组件和开放用户接口,有良好的兼容性,以利于网络的维护、扩展、升级及与外界的沟通。既要满足现

VIII 在和未来五年的用户需求,又要考虑将来向更为先进的技术实现低成本平滑地升级过渡。

4、安全性

系统具有多层次的安全控制手段,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防止受到黑客攻击和破坏。

5、易用性、可靠性

系统要求设计简单,层次清晰,软、硬件设备性能优良,功能完善,运行稳定、可靠,易于维护。

6、经济性

系统设计和资金投向合理,体现良好的性能价格比。力争少花钱,多办事。

7、强调培训

老师和学生是校园网的使用者,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直接决定了校园网使用情况的好坏。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应用人员的培训。

8、采用开放产品,遵循国际标准

只有采用开放的和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校园网络才能确保适应将来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

9、可兼容及可扩展性

在进行方案建设时,力求做到网络结构清晰、合理并具有扩展能力;硬件配置先进、可靠,能够满足网络及软件运行的需要;系统软件安全、可靠,界面友好,易于操作和维护。

10、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学校经费十分有限,一次性拿出大笔资金使网络建设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也没有这个必要。因为网络建设本身不仅是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软件建设和实际应用,而软件建设和实际应用需要逐步地依据需求的增长来完成。另一方面,整个网络系统也必须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扩展和升级,需要连续的资金投入。但有些关键性的基础设施必须一步到位,如主要网络设备、服务器及操作系统软件等。我们要认真地进行科学的论证,制定整体方案,确保网络的整体性和实用性。

IX 1.4校园网设计要求

作为一个先进的多媒体校园网,需要完成包括图书情报信息、学校行政办公等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为广大教职工、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一个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先进平台。校园网覆盖整个学校园区,而且闽院在进行校园网应用系统设计时应以合理的需求为优先原则,不应该过多地受限于目前的经济因素,设计时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个要求: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兼顾软、硬件均衡,充分考虑当前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合理利用资金

一般来说,学校资金并不很充足,不可能一步到位。另一方面,部分学校基础比较差,部分教师有可能意识不到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应用水平较低,即使安装了某些系统也利用不起来,因此需要分步实施。

分步实施一定要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如果缺乏统一规划,系统将会陷入相互不兼容或者前期投资浪费的情况。在这里还应特别注意系统实施的顺序:先调查用户需求,确定应用系统,再确定系统软件,最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而不应该先买来一堆设备再考虑如何应用。

2、注重合理的应用系统建设

计算机网络要想发挥出它的作用,必须有建立在它之上的应用系统。这里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网络就像路,而应用系统就像车,只修路但没车跑,路也不能发挥它的作用。因此每个学校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应用系统。

3、把当前先进性、未来可扩展性和经济可行性结合起来,保护以往投资,实现较高的总体性能价格比

当前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发展迅猛,软件的开发技术也随着硬件设备的更新而淘汰。校园网建设应该采用当前成熟的、先进的技术和方案,因为这些技术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能够兼容未来的技术。

4、采用开放式产品,遵循国际标准

只有采用开放的并且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校园网络才能确保校园应用系统适应将来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

5、系统设计的实用性

校园网不是一个研究、试验性质的系统,其设计规划和解决方案的优劣,关 X 键不在于使用多么价高、性优的设备和前沿的技术,而是在于该方案是否能够满足学校的需求,并通过技术反映在系统设计之中,使有限的资金为学校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6、网络高效性能

(1)数据处理、通信处理能力强,响应速度快。(2)网络运行安全性、可靠性高。

(3)系统易扩充,易管理,便于用户的增加。

(4)主干网支持多媒体、图象接口应用,支持高性能数据库软件包的持续增长。(5)局域网既能方便远程用户的拨号接入,又能满足特殊用户高效地接入广域网,使用灵活。

(6)具有很强的分布式数据处理能力和易于技术更新及网络扩展。

7、网络安全需求

①防止IP地址冲突;②非法站点访问过滤;③非法言论的准确追踪;④恶意攻击的实时处理;⑤记录访问日志提供完整审计;⑥需要建立安全有效的病毒防护体系。

8、网络管理需求

①需要方便的进行用户管理,包括开户、销户、资料修改和查询;②需要能够对网络设备进行集中的统一管理;③需要对网络故障进行快速高效的处理;④需要对网络中各种流量进行分析,并合理控制和分配带宽;⑤需要改善出口链路的负载不均衡。

第二章 网络方案设计

由于闽院校园网网络结构复杂,所以该方案在校园网整体的层次结构采用的是核心层,接入层的模式,具体的层次结构图如图1 所示:

XI

图1 校图网整体的层次结构图

其中核心层和接入层的拓扑图分别如图

2、图3所示。

图2 核心层拓扑图 图4 接入层拓扑图

2.1 设备选型考虑

2.1.1 设备选型原则

设备选型是网络方案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为网络升级选择网络设备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厂商的选择

所有网络设备尽可能选取同一厂家的产品,这样在设备可互连性、协议互操作性、技术支持和价格等方面都更有优势。从这个角度来看,产品线齐全、技术认证队伍力量雄厚、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厂商是网络设备品牌的首选。其产品经过更多用户的检验,产品成熟度高,而且这些厂商出货频繁,生产量大,质保体系完备。作为系统集成商,不应依赖于任何一家的产品,应能够根据需求和费用公正地评价各种产品,选择最优的。在制定网络方案之前,应根据用户承受能力来确定网络设备的品牌。(2)扩展性考虑

在网络的层次结构中,主干设备选择应预留一定的能力,以便将来扩展,而低端设备则够用即可,因为低端设备更新较快,且易于扩展。由于企业网络结构复杂,需要交换机能够接续全系列接口,例如光口和电口、百兆、千兆和万兆端口,以及多模光纤接口和长距离的单模光纤接口等。其交换结构也应能根据网络的扩容灵活地扩大容量。其软件应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应保证其后续研发和升级,以保证对未来新业务的支持。

XII(3)根据方案实际需要选型

主要是在参照整体网络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网络实际带宽性能需求、端口类型和端口密度选型。如果是旧网改造项目,应尽可能保留并延长用户对原有网络设备的投资,减少在资金投入方面的浪费。(4)选择性能价格比高、质量过硬的产品

为使资金的投入产出达到最大值,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网络开通后,会运行许多关键业务,因而要求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全系统的可靠性主要体现在网络设备的可靠性,尤其是GBE主干交换机的可靠性以及线路的可靠性。作为骨干网络节点,中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和厂区交换机必须能够提供完全无阻塞的多层交换性能,以保证业务的顺畅。(5)可靠性

由于升级的往往是核心和骨干网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瘫痪则影响巨大。

(6)可管理性

一个大型网络可管理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运行成本和业务质量。因此,所有的节点都应是可网管的,而且需要有一个强有力且简洁的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对网络的业务流量、运行状况等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7)安全性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各种各样的攻击也在威胁着网络的安全。不仅仅是接入交换机,骨干层次的交换机也应考虑到安全防范的问题,例如访问控制、带宽控制等,从而有效控制不良业务对整个骨干网络的侵害。(8)QoS控制能力

随着网络上多媒体业务流(如语音、视频等)越来越多,人们对核心交换节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进行一般的线速交换,还要能根据不同的业务流的特点,对它们的优先级和带宽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保证重要业务和时间敏感业务的顺畅。(9)标准性和开放性

由于网络往往是一个具有多种厂商设备的环境,因此,所选择的设备必须能够支持业界通用的开放标准和协议,以便能够和其他厂商的设备有效地互通。

XIII 2.1.2网络技术选型设计

校园网络系统基本可分为校园网络中心、教学子网、办公子网、图书馆子网、宿舍子网及后勤子网等。

1、校园网络中心的设计

网络中心设计主要包括主干网络的设计、校园网与Internet的互连、远程访问服务等。(1)主干网络的设计

主干网络采用联想新推出的LS-5608G智能型8联机箱式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作为校园网的中心交换机,它提供8个插槽,可选插8联的10/100Base-TX、2联的100Base-FX或1联的千兆以太网模块。适用于大型主干网络和高速率、高端口密度、多端口类型的复杂网络。同时可以选择MS-5103千兆位以太网模块(SX/MM/850nm,0-350m)或MS-5104千兆以太网模块(LX/SM/1310nm,0-6km)与下面的各个子网通过千兆位的链路相连。(2)校园网与Internet的互连

推荐采用局域网专线接入方式,此方式需要配备路由器等设备,租用专线DDN或帧中继(Frame Relay),也可申请ISDN专线并向CERNET管理部门申请IP地址及注册域名,以专线方式连入Internet,并提供防火墙、计费管理等功能。本方案选用联想的LR-2501路由器,具有1个局域网(LAN),2个广域网(WAN)和1个控制台。支持帧中继(Frame-Relay)、X.25、PPP、HDLC协议。(3)远程访问服务

采用联想LA-220和LA-240访问服务器,安装在本地局域网中,通过1至4个调制解调器(或ISD TA)和1至4根电话线,即可为远程访问人员提供拨号上网服务,远程用户只需拥有1个调制解调器和1根电话线,通过拨接LA-220或LA-240上所连接的电话号码,就可以登录访问。

2、教学子网的设计

校园网建网的目的之一,是利用网络实现多媒体教学,如:交互式多媒体课堂、电子阅览室、教师培训等。多媒体教学的难点在于实现视频信号的传送(如VOD视频点播)。目前在局域网上实时传送高质量的视频数据还未成熟,但传送压缩后的视频数据确是可行的。根据教学子网对速度要求较高的特点,可以采用了联想LS-5625智能型24+1和10/100M自适应以太网交换机,它提供24个 XIV 10/100M交换式端口和一个扩展插槽,可选插1个8联的10/100 Base-TX、1个2联的100Base-FX或1个1联的千兆以太网模块。但实际上大量用户(指超过60个流)的视频传输的瓶颈在于存储介质的外部传输速率,因此可选用多通道的磁盘阵列接多台主机的方式提高访问的总线带宽。

在教学子网的软件方面,可选用的种类较多,如:联想传奇(ParaSago)、电子教室、海航的电子阅览室、中教的课件制作系统等。

3、办公子网的设计

办公子网主要面向学校的各级领导及各职能部门,能够实现对网络数据的查询、修改、添加、删除等操作,同时,应该能够满足支持视频传送的要求。鉴于此,办公子网采用了联想LH-2627 24+3的10/100M自适应集线器或LH-2613 12+1的10/100M自适应集线器,这两款集线器除具备普通双速集线器功能外,还专门提供了交换式端口,能够为连接在该端口上的设备提供独享的10/100M带宽,极大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解决服务器瓶颈问题。

采用联想LP-136 3联10/100M以太网打印服务器,来完成共享打印功能。该服务器具有3个标准并联,可同时连接三台任意标准并联打印机。办公子网对应的软件有科利华等公司研制开发的办公软件等。

4、图书馆子网的设计

图书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我们采用联想LS-3016 16的10/100M自适应以太网交换机,它提供了优良的每端口性能价格比,并支持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应用软件产品较多而且相对成熟。

5、宿舍区子网及后勤子网等的设计

宿舍区子网即在学生宿舍内部连网,用以直接浏览学校发布的信息及查阅一些电子文档资料;后勤子网覆盖范围较大,主要用途有食堂IC卡计费系统等。由于宿舍区子网及后勤子网对带宽的要求并不高,因此我们选用联想LH-2016 16的10/100M自适应集线器,提供16个双速集线器端口,能够自动适应所接设备的速度(10/100Mbps),每台LH-2016背面都有2个堆叠口、利用这两个堆叠口最多可堆叠6台集线器,最大可用端口数为96个。

综上所述,通过联想全系列网络产品即可构建一个完整、先进、可靠的校园网络硬件平台,从而有利于校园网信息系统的使用、维护、扩充、升级,并能有效利用投资。

XV 2.2网络设备描述

2.2.1中心交换机选择

网络主干的网络设备选用1台锐捷RG-S9620千兆中心路由交换机,通过光纤与各楼宇二级交换机相连,形成星型结构千兆以太网的主干解决方案。它不仅可以同时满足铜缆、多模与单模接入的共存问题,而且具有较高的无阻塞的背板速率,支持全线速交换能力,较好的扩展性,可为闽江学院的进一步扩容提供快捷与低成本的升级方式。

锐捷RG-S9620千兆中心路由交换机具有以下特点:

(1)最小的代价满足需求,实现主干网络的1000M连接,同时还实现线速的2、3、4层交换能力。

(2)实现VLAN划分、应用级负载均衡等功能,并能保证性能不受影响。(3)投入成本小,网络连接易于实现。

(4)预留一定数量的100M网络端口,便于网络的扩展。

该款交换机是企业级智能交换机,拥有强大的功能,为校园网的稳定、快速、高效的运行提供了保障。锐捷RG-S9620网络参数:

(1)包转发率:L2: 3571Mpps L3: 3571Mpps(2)网络标准:IEEE802.3, IEEE802.3u, IEEE802.3z, IEEE802.3ab, IEEE802.3ae, IEEE802.3ak, IEEE802.3an, IEEE802.3x, IEEE802.3ad, IEEE802.1p, IEEEE802.1s。

(3)网络协议:BGP4、IS-IS、OSPFv2、RIPV1、RIPV2、IGMP v1/v2/v3、DVMRP、PIM-SSM/SM/DM、MBGP、LPM Routing、Policy-based Routing、Route-policy、ECMP、WCMP、VRRP。

(4)网管功能:SNMP v1/v2/v3、Telnet、Console、WEB、RMON、SSHv1/v2、FTP/TFTP、USB、监控显示屏。(5)其他功能:QOS: IP Precedence、802.1P、DSCP、ACL流分类、Urgent Queue、、Protocol Queue、硬件队列、FIFO、PQ、CQ、SP、RR、WRR、DRR、SP+WRR、SP+DRR、CBQ、WFQ、CBWFQ、LLQ、WRED、CAR、LR(InOut)Traffic Shaping(GTS)、HOL、RSVP。

XVI IEEE802.1x, IEEE802.1Q, IEEEE802.1D, IEEEE802.1w, 2.2.2路由器选择

1、路由器的分类标准

(1)从档次上分,路由器可分高、中和低档路由器,不过各厂家划分并不完全一致。

(2)从性能上分,路由器可分为线速路由器以及非线速路由器。

(3)从结构上分,路由器可分为模块化结构与非模块化结构。模块化结构可以灵活地配置路由器,以适应企业不断增加的业务需求,非模块化的就只能提供固定的端口。

(4)从功能上划分,可将路由器分为核心层(骨干级)路由器,企业级路由器和访问层(接入级)路由器。

(5)从应用划分,路由器可分为通用路由器与专用路由器。一般所说的路由器皆为通用路由器。专用路由器通常为实现某种特定功能对路由器接口、硬件等作专门优化。

2、路由器的性能参数(1)CPU CPU是路由器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不同系列、不同型号的路由器,其中的CPU也不尽相同。处理器的好坏直接影响路由器的吞吐量(路由表查找时间)和路由计算能力(影响网络路由收敛时间)。(2)内存

路由器中存在多种内存,例如 例如Flash(闪存)、DRAM(动态内存)等。内存用作存储配置、路由器操作系统、路由协议软件等内容。路由表可能存储在内存中。通常来说路由器内存越大越好(不考虑价格)。但是与CPU能力类似,内存同样不直接反映路由器性能与能力。(3)吞吐量

吞吐量是指在不丢包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数据包数量,也就是指设备整机数据包转发的能力,是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路由器吞吐量表示的是路由器每秒能处理的数据量,是路由器性能的一个直观上的反映。(4)线速转发能力

所谓线速转发能力,就是指在达到端口最大速率的时候,路由器传输的数据没有丢包.线速转发是路由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简单的说就是进来多大的

XVII 流量,就出去多大的流量,不会因为设备处理能力的问题而造成吞吐量下降。(5)支持的网管协议

在路由器中最常见的路由协议是SNMP。中文名称为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支持的网关协议越多,越容易管理网络。(6)带机数量

带机数量很好理解,就是路由器能负载的计算机数量。在厂商介绍的性能参数表上经常可以看到标称自己的路由器能带200台PC、300台PC的,但是很多时候路由器的表现与标称的值都有很大的差别。(7)是否支持VPN VPN是虚拟专用网的简称。VPN是一种快速建立广域联接的互联和访问工具,也是一种强化网络安全和管理的工具。VPN功能的路由器主要作用于远程访问本地局域网。(8)是否支持QoS QoS的英文全称为“Quality of Service”,中文名为“服务质量”。QoS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 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一种技术。在正常情况下,如果网络只用于特定的无时间限制的应用系统,并不需要QoS,比如Web应用,或E-mail设置等。但是对关键应用和多媒体应用就十分必要。当网络过载或拥塞时,QoS 能确保重要业务量不受延迟或丢弃,同时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9)是否内置防火墙

防火墙是隔离本地和外部网络的一道防御系统。路由器支持防火墙功能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安全性。2.2.3核心层交换机选择

核心层是校园网络的最重要的部分,在这里一定要选用性能稳定,安全的设备。学校网络中心的核心交换机选择CiscoCatalyst 3500 系列智能以太网交换机是一个可堆叠多层交换机系列,可通过高可用性、服务质量(Qos)和安全性来改进网络运行。凭借一系列快速以态网和千兆以态网配置,CiscoCatalyst 3550 系列堪称一款用于企业和城域接入应用的强大 的选择。

Cisco Catalyst 3550 系列智能化以态网交换机包括下列配置: ① Catalyst 3550-24 交换机:24 个10/100 端口和2 个基于千兆位借口转换器(GBIC)的兆

XVIII 位以太端口;② Catalyst 3550-48: 48 个10/100 端口和2 个基于GBIC 的的千兆位以太网端口; ③ Catalyst 3550-12G: 10 个基于GBIC 的千兆以太网端口个2 个10/100/1000BaseT 端口;④ Catalyst 3550-12T: 10 个10/100/1000 Base-T 端口和2 个基于GBIC 的千兆以太网端口。2.2.4交换机选择

1、交换机的分类标准

(1)根据网络覆盖范围可把交换机分为局域网交换机和 广域网交换机。(2)根据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可把交换机分为以太网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位以太网交换机,10千兆位以太网交换机,ATM交换机,FDDI交换机和令牌环交换机。

(3)根据网络层次可把交换机分为企业级交换机,校园网交换机,部门级交换机和工作组交换机,桌机型交换机。

(4)根据交换机接口结构可把交换机分为固定接口交换机和模块划交换机。(5)根据工作层协议可把交换机分为第二层交换机,第三层交换机和第四层交换机。

(6)根据是否支持网管功能可把交换机分为网管型交换机和 非网管型交换机。

2、交换机的性能参数(1)背板带宽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称为交换带宽.一 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2)包转发率

包转发率标志了交换机转发数据包能力的大小。单位一般为pps(包每秒).其实交换机的背板带宽就决定了包转发率,及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交换机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交换机的包转发率就越高。(3)VLAN支持

VLAN是虚拟局域网的的意思。它从逻辑上把网络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单元)的数据交换能力。通过给局域网划分VLAN可以有效的

XIX 减少广播风暴,广播碰撞问题和网络带宽资源的浪费等问题,它还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是局域网安全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4)MAC地址表

MAC地址表存放于交换机的缓存中,并记住这些地址,这样一来当需要向目的地址发送数据时,交换机就可在MAC地址表中查找这个MAC地址的节点位置,然后直接向这个节点发送。所谓MAC地址数量是指交换机的MAC地址表中可以最多存储的MAC地址数量,存储的MAC地址数量越多,那么数据转发的速度和效率也就越高。(5)交换机内存

交换机中可能有多种内存,例如FLASH(闪存),DRAM(动态内存)ROM(只读内存),RAM(可读,可写的存储器)。

3、交换机的网络参数

(1)交换机所支持的网络标准协议。

(2)交换机的数据传输数率:交换机的数据传输速率是指交换机接口的数据交换速率.目前常见的有10Mbps,100Mbps.1000Mbps等几类。

4、交换机的接口(1)交换机的接口类型

接口类型是指交换机的接口是以太网,令牌环,FDDI还是ATM等类型,一般来说,固定接口交换机只有单一类型的接口,适合中小企业或个人用户使用,而模块化交换机由于可以有不同类型的介质可供选择,故接口类型更为丰富,类交换机适合部门级以上级别的用户选择。(2)交换机的接口数

选择交换机设备时选择合适的交换机接口数有利于交换机和电脑的分配。

5、其它参数

(1)是否支持全双工:支持全双工的交换机可以同步发送和接收数据。(2)是否支持网管功能:网络管理,是指网络管理员通过网络管理程序对网络上的资源进行集中化管理的操作,包括配置管理,性能和记账理,问题管理,操作管理和变化管理等。一台设备所支持的管理程度反映了该设备的可管理性和可操作性。常见的网络管理方式有SNMP管理技术,RMON技术,基于WEB的管理技术等。

XX(3)堆叠:为了使交换机满足大型网络对端口数量的要求,一般需要交换机支持堆叠模式。堆叠技术一方面增加了用户端口,能够在交换机之间建立一条较宽的宽带链路,能避免级联方式的瓶颈;另一方面多个交换机能够作为一个大的交换机,便于统一管理。2.2.5其他设备选择

1、集线器

端口为10/100Mbps双速端口,具有自动侦测功能,有较强的容错能力,支持TCI/IP协议和网络管理,可堆叠,性能稳定,有足够的冗余端口。

2、网卡

具有10/100Mbps自适应双速端口,应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广泛的软件兼容性,可提供并行处理能力,支持PCI、ASP、MAC、等各种总线和网络管理。

3、核心层服务器

Sun Fire X4600 服务器采用AMD Opteron 处理器,该小型4U 节能系统足以与两台Xeon 4P 服务器相媲美。其模块设计使得升级到未来的处理器技术非常简单且无任何破坏性。该服务器的虚拟化选件使数据中心能够扩展其容量数次,从而提高投资回报率。

4、服务器和PC的选择

服务器和PC是实现网络操作,网络应用的窗口和平台。针对学校校园网用户而言,对此设备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可管理性、稳定性、安全性、综合性能价格比等因素。

5、双绞线的选择

我们在接入层各个建筑物房间布线时采用双绞线。因为在接入层快速以态网,所以我们采用超五类标准TIA/EIA568 双绞线。

6、接入层交换机的选择

作为低端交换机产品,接入交换机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用户要从自身需求,供应商服务情况及产品功能4个方面认真加以权衡,选择合适的产品。接入层交换机打算使用华为2024C。华为2024参数:传输速率:10Mbps/100Mbps.端口数量:24个10/100M以太网电口。背板带宽:9.6Gbps.包转发率:3.87Mpps.支持VLAN和网管功能。尺寸(mm): 436*42*240.重量(Kg):<3kg。

XXI 2.3网络拓扑结构

校园网采用星型拓扑结构以及采用千兆以态网技术,办公楼、教学楼(包括艺术学院楼、爱恩学院楼)、实验楼、图书馆、一区女生宿舍1 号楼、三区女生宿舍4号楼、四区女生宿舍1号楼、二区男生宿舍楼、一区男生宿舍5号楼等以光纤为传输介质接入到核心层。各个接入层的传输层的传输介质采用双绞线。

以实验楼、办公楼、图书馆、宿舍楼、教学楼为例。图中的五台PC机代表五个VLAN。外网IP为:202.101.98.66.为了实现上述功能,需要一台名为Switch的交换机与一个路由器Router相连。算机系楼,数学系楼,英语系楼,物理系楼及行政楼看作5个VLAN,分别用5台PC机代替.在Router与Swith之间设置防火墙。具体拓扑图如图4所示。

图4 校园网总的拓扑图

第三章

网络设计分析

3.1网络的安全性设计

校园网络特别是已与INTERNET 相连的校园网络,而且网络的安全性是评价校园网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校园网这样的大型园区网,网络的安全问题就越发重要。

XXII

1、本地主机系统的安全考虑

算机病毒是伴随着计算机而产生的,它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网络环境中,计算机病毒更易于传播,其对系统的危害也是明显的,在校园网工程中建议采用网络与单机相结合的方式来避免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2、内部网安全控制

过VLAN的划分,利用中心交换机上高性能路由模块的管理和控制,可以控制内部各VLAN间的访问。

3、外联网的安全控制

络的安全问题主要是由网络的开放性、无边界性、自由性造成的,所以考虑信息网络的安全首先应该考虑把被保护的网络由开放的、无边界的网络环境中独立出来,成为可管理、可控制的安全的内部网络。也只有做到这一点,实现信息网络的安全才有可能,而最基本的分隔手段就是防火墙。利用防火墙,可以实现内部网与外部网络(如因特网)之间或是内部网不同网络安全域的隔离与访问控制,保证网络系统及网络服务的可用性。

4、拨号访问的安全设计

对于从外部拨号访问中心内部局域网的用户,由于使用公用电话网进行数据传输所带来的风险,必须严格控制其安全性,主要措施如下:

(1)通过在拨号访问服务器后设置防火墙来实现网络的安全性,以严格限制拨号上网用户所访问的系统信息和资源。

(2)使用专用身份验证服务器,以加强对拨号用户的身份认证。(3)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加密技术,防止数据被非法窃取。

5、数据的安全

络系统应能通过身份验证实现信息的鉴别,通过存取控制达到对信息的控制,通过数字签名或数据压缩等算法保证数据在传送过程中保持完整、保证信息的机密。在实现时重点考虑信息系统整体的安全控制策略和重要设备的安全控制。

6、网络管理系统

求校园网的网络管理软件应提供流量、错误、广播、利用率等性能分析的图表,要有支持基于WEB的网管并支持扩充性设计

根据信息点的需求情况,在网络的整体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网络的扩展性。这包括:整个网络结构的扩展性和网络设备的扩展性。

XXIII

7、人员管理

规定工作人员每日必须检查服务器的日志,通过日志可以清楚地看到有无外来人员登录服务器,并且做了何种修改。对重要的数据服务器,每日必须进行异地数据备份。同时管理员的密码必须达到一定的长度并且建议每周修改一次。

3.2 IP地址规划及相关配置结果

IP地址的统一、合理规划以及整个网络向IPv6的演进是关系到整体分层网络稳定、快速收敛的关键,也是某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网络设计中的重要一环。IP地址规划的好坏,不仅影响到网络路由协议算法的效率,更影响到网络的性能和稳定以及网络的扩展和管理,也必将直接影响到相关新业务的开拓和网络应用的进一步可持续性发展。

划分时注意使用VLAN,充分节约IP地址,使路由交换机上能够采用聚合进行路由的合并,减少路由表的大小。出口到互联网可以采用NAT防火墙上做地址转换实现。校区内接入到同一汇聚层交换机的区域建议采用连续IP地址段,以便做路由汇聚。IP地址的分配原则如下:

实验楼——VLAN1, PC机IP范围:192.168.1.2/24—192.168.1.254/24 办公楼——VLAN2,PC机IP范围:192.168.2.2/24—192.168.2.254/24 图书馆——VLAN3,PC机IP范围:192.168.3.2/24—192.168.3.254/24 宿舍楼——VLAN4,PC机IP范围:192.168.4.2/24—192.168.4.254/24 教学楼——VLAN5, PC机IP范围:192.168.5.2/24—192.168.5.254/24 相对应的PC:

PC1:IP—192.168.1.2 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1.1 PC2:IP—192.168.2.2 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2.1 PC3:IP—192.168.3.2 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3.1 PC4:IP—192.168.4.2 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4.1 PC5:IP—192.168.3.5 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5.1 1、做基本配置,让PC3,PC4,PC5,PC6,PC7之间互相通信.

XXIV

PC1的配置 PC2

PC3的配置 PC4 的配置 的配置

XXV

PC5的配置

2.配好后测试PC之间的联通性:

使用ping命令

(1)pc1使用 C:>ping 192.168.2.2,发现pc1和pc2可以通信。

(2)对pc2使用 C:>ping 192.168.1.2,发现pc2和pc1可以通信。

(3)对pc3使用 C:>ping 192.168.2.2,发现pc3和pc2可以通信。

XXVI(4)对pc4使用 C:>ping 192.168.3.2,发现pc4和pc3可以通信。

(5)对pc5使用 C:>ping 192.168.4.2,发现pc5和pc4可以通信。

3.3 VLAN的划分

所谓VLAN是指网络中的站点不拘泥于所处的物理位置,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加入到不同的逻辑子网中的一种网络技术。例如位于不同楼层的用户或者不同教室的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不同的VLAN。

由于网络中既有跨越全网的vlan(强烈建议不要这样做)又有范围较小的vlan,且普遍采用802.1Q协议的上连方式,为避免混乱及出错,应对网络中的Vlan ID统一规划,禁止出现网中的ID相同而又不在同一个Vlan中的情形。创建VLAN,使各个系之间不互相通信。

1、SWith的配置如下: Switch>en Switch>conf t Switch>host sw1 Switch(config)#exit Switch #vlan database Switch(vlan)#vlan 2 VLAN 2 added: Name: VLAN0002 Switch(vlan)#vlan 3 VLAN 3 added:

XXVII Name: VLAN0003 Switch(vlan)#vlan 4 VLAN 4 added: Name: VLAN0004 Switch(vlan)#vlan 5 VLAN 5 added: Name: VLAN0005 Switch(vlan)#exit Switch #conf t Switch(config)#int f0/2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 f0/3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 vlan 3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 f0/4 Switch(config-if)#sw acc vlan 4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 f0/5 Switch(config-if)#sw acc vlan 5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 f0/12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 trunk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end Switch #show vlan 此时,显示结果为:

XXVIII

2、配好之后检测PC之间的联通性,发现彼此不互相通信。使用ping命令

(1)对pc1使用 C:>ping 192.168.2.2,发现pc1和pc2不互相通信。

(2)对pc2使用 C:>ping 192.168.1.2发现pc2和pc1不互相通信。

(3)对pc3使用 C:>ping 192.168.2.2,发现pc3和pc2不互相通信。

(4)对pc4使用 C:>ping 192.168.3.2,发现pc4和pc3不互相通信。

XXIX(5)对pc5使用 C:>ping 192.168.4.2,发现pc5和pc4不互相通信。

3.4路由协议规划

路由协议通过在路由器之间共享路由信息来支持可路由协议。路由信息在相邻路由器之间传递,确保所有路由器知道到其它路由器的路径。总之,路由协议创建了路由表,描述了网络拓扑结构;路由协议与路由协同工作,执行路由选择和数据包转发功能。还有路由协议主要运行于路由器上,路由协议是用来确定到达路径的,它包括RIP,IGRP,EIGRP,OSPF。起到一个地图导航,负责找路的作用。它工作在传输层或应用层。

1、配好之后检测PC之间的联通性,发现彼此不互相通信,是由于每个VLAN就相当于一个虚拟的局域网。要想让不同VLAN之间能互相通信,通过单臂路由来实现!具体配置过程如下: Router>en Router>conf t Router>host r1 Router>exit Router #config t Router(config)#int f0/0 Router(config-if)#no shut Router(config-if)#int f0/0.1 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1 Router(config-subif)#ip addr 192.168.1.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subif)#int f0/0.2 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2 Router(config-subif)#ip addr 192.168.2.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subif)#int f0/0.3 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3 Router(config-subif)#ip addr 192.168.3.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subif)#int f0/0.4

XXX 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4 Router(config-subif)#ip addr 192.168.4.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subif)#int f0/0.5 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5 Router(config-subif)#ip addr 192.168.5.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subif)#exit

2、单臂路由后检测连通信,发现PC之间又可以通信了。使用ping命令

(1)对pc1使用 C:>ping 192.168.2.1,发现pc1和pc2可以通信。

(2)对pc2使用 C:>ping 192.168.1.1,发现pc2和pc1可以通信。

(3)对pc3使用 C:>ping 192.168.2.1,发现pc3和pc2可以通信。

(4)对pc4使用 C:>ping 192.168.3.1,发现pc4和pc3可以通信。

XXXI

(5)对pc5使用 C:>ping 192.168.4.1,发现pc5和pc4可以通信。

3、为了能和外网通信,要把内部的IP通过做NAT转化成外部的ISP提供的公用IP为202.101.98.66。配好NAT后就能使内部的网络和外部的网络通信了!在Router上进行配置,如下: Router(config)#int s1 Router(config-if)#ip addr 202.101.98.66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 Router(config-if)#end Router #config t Router(config)#ip nat pool Internet 202.101.98.66 202.101.98.66 prefix-length 24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Internet overload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192.168.1.0 0.0.0.255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192.168.2.0 0.0.0.255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192.168.3.0.0.0.0.255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192.168.4.0 0.0.0.255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192.168.5.0 0.0.0.255 Router(config)#int f0/0 Router(config-if)#ip nat inside Router(config-if)#int s1/0 Router(config-if)#ip nat outside Router(config-if)#end XXXII 第四章、网络应用设计

4.1服务器平台分析与选择

服务器是用来为网络中的计算机提供服务,是网络架构中的核心组件,故而服务器的安全性非常重要,恶意的攻击、侵入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虽然近年来服务器安全产品和手段不断升级,但安全事件有增无减,网络恶意攻击的频次、种类和复杂性逐年增加,遭入侵和受控计算机数量巨大,服务器的安全问题形势严峻。Verizon 2009数据破坏调查报告显示,在各种服务器类型中,数据库服务器首当其冲,遭受攻击的百分比在75%左右,应用服务器遭受攻击百分比为19%,而网络服务器数据破坏百分比为10%。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服务器安全问题已经不容忽视。4.1.1 Web服务器选型分析

根据校园网服务器的应用特点,Web服务器选型应该按照如下原则:(1)要求反应时间短,能快速响应和处理用户的访问需求。

(2)具有强大的信息吞吐能力、多Web站点和内容缓存、能在一定投资下提供更多的访问服务和提高用户满意度。(4)易于发布和实现信息共享。

(5)易于建立和运行Web应用,简化业务进程。(6)具有可靠的品质,保证Web服务不间断。(7)易于设置和管理,使网络管理变得更容易。(8)易于扩展,满足业务的扩大需求,保护用户投资。基于以上需求,推荐选用清华同方超强2250L服务器。4.1.2视频点播服务器选型分析

在一些校园网系统集成软件里面带有视频点播的功能,这部分功能通常由一台综合性校园网服务器来完成。而要实现比较大型的视频点播的功能,则需要单独的一台VOD服务器、单独的视频点播软件来完成,并考虑外加扩展柜的方式,确保在高清晰度视频图像的情况下能支持更多的并发流量,以便在高峰点播时间不会出现系统瓶颈。因此对视频点播服务器的选型和对服务器的磁盘子系统、内

XXXIII 存子系统、网络子系统、处理子系统都有不凡的要求。

对于200个左右视频并发用户,推荐采用清华同方超强2250L服务器来承担视频点播服务;对于100个左右视频并发用户,推荐采用清华同方超强1580L服务器来承担视频点播服务。清华同方超强1580L服务器是一款采用英特尔Xeon处理器的塔式服务器,是定位于工作组级的服务器,它具备部门级服务器的稳定可靠的特性。

在视频点播系统中服务器支持的并发用户的数量基本上确定了服务器的档次,而具体需要点播的内容的容量则要考虑服务器的扩展能力。清华同方超强1580L服务器适合于在100个左右的并发用户数量,采用外加扩展柜的方式可以支持到800GB以上;对于再大容量的要求,为了提高对磁盘数据的管理,推荐使用清华同方超强2250L服务器且同样外加扩展柜的方式。4.1.3 Email服务器选型分析

1、协议的安全性

电子邮件协议是电子邮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协议,可以在邮件服务器间传递邮件,用户也可以从邮件服务器上读取邮件。目前常用的邮件协议有SMTP、POP3、IMAP、MIME。由于这些协议本身存在很多漏洞,使得传输电子邮件具有很大的不安全性。黑客也可以利用这些漏洞攻击邮件服务器。

2、Email内容的安全问题

Email内容的安全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Email内容的保密性、真实性。因为用SMTP协议发送Email时,Email是以明文方式在Inter上传输,也是以明文方式保存在Email服务器的用户邮箱中。只要能够进入用户的邮箱(特权用户,如系统管理员)或是在传输过程中将Email截获,就可以看到发给用户的原始文件,甚至更改Email的内容,Email的接收者无法知道所接收的邮件是否真实。(2)Email发送者身份的真实性。由于在发Email时不需要身份鉴定,任何人都可以冒名发送电子邮件,所以用户接收的Email可能并非所声称的发件人所发送的。(3)电子Email病毒。电子Email是传播病毒最常用的途径之一。很多著名的病毒都是通过电子Email来传输的,例如红色代码病毒。电子Email传播病毒通常是把自己作为附件发送给被攻击者。如果接收到该Email的用户不小心打开了附件,病毒即会感染你的机器,并且现在大多数电子

XXXIV 邮件病毒往往在感染你的机器之后,会自动打开你Outlook的地址薄,然后把自己发送给你地址薄上的每一个电子邮箱中,使电子邮件病毒能够大面积传播。4.1.4其他服务器

在大型校园网中,还有BBS、资源库、远程教育、电子预览等应用,清华同方超强1580L服务器可以满足上述应用要求。

此外学校图书馆的图书管理系统一般就建立在图书馆的内部,通常与校园网机房中心是分开的。图书馆的图书管理系统一般采用服务器双机的方式,以保证系统在工作时间不停机,确保操作中的图书借还信息的不丢失;同时还要采用RAID方式保证数据的安全。在图书馆的应用当中,推荐采用超强TR200服务器作为图书管理系统的硬件平台。

4.2系统软件选择

1、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一管理电脑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操作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管理控制程序,大致包括5个方面的管理功能:进程与处理机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目前微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OS/

2、UNIX、XENIX、LINUX、Windows、Netware等。

2、网络管理系统

本网络中,网络中心采用网管软件对所有网络设备进行全方位动态在线监视与管理,网管人员在网络中心就可了解整个网络设备的运行情况,可采用HP OpenView进行整个系统的管理。

3、数据库系统软件

要求数据库软件能与WEB服务器做到良好的集成,支持多媒体,支持多种平台,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扩展性;系统运行稳定,有良好的容错能力。

4、防火墙

防火墙是一项协助确保信息安全的设备,会依照特定的规则,允许或是限制传输的数据通过。防火墙可以是一台专属的硬件也可以是架设在一般硬件上的一套软件。在这里防火墙用Screened-subnet。因为Screened-subnet包含

XXXV 两个Screeningrouter和两个Bastionhost。在公共网络和私有网络之间构成了一个隔离网,称之为”停火区”(DMZ,即DemilitarizedZone)astionhost放置在“停火区”内。这种结构安全性好,只有当两个安全单元被破坏后,网络才被暴露。

5、应用软件

软件是用户可以使用的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以及用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的应用程序的集合,分为应用软件包和用户程序.应用软件包是利用计算机解决某类问题而设计的程序的集合,供多用户使用。

网上教学应用软件建设是校园网的核心内容,任务十分复杂和繁重,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使校园网名副其实地融人日常教学活动之中。

根据各个专业不同,所选用的软件也不同,比如:电子系选用SQL server、Access、C#、VB、C++、asp、网络路由器与交换机技术、网络安全„„等,而信息系则选用的软件有MacromediaFlash

8、Photoshop CS2、Macromedia Dreamweaver

8、JCreatorPro„„等。

在目前我校暂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的情况下,为提高网络的利用率,宜选用国产校园网管理信息系统,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和VOD视频点播系统。

第五章

涉及到的问题及心得

5.1问题

1、该校园网的配置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只能通过Boson Netsim 5.31这个环境来实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整个配置过程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实现了改课程设计的要求,在先进性上还需进一步改进。

3、由于本身知识的 有限,在画拓扑图时只能大概的把整个校园网的拓扑图呈现出来,而不能更加仔细、更加完整的画出来。

4、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员,对此不能更好的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的结合起来。

5、由于对这方面于不是很专业,还有在做过程中没有老师的指导,只能靠自己并结合有关书籍和在网上查找,所以整篇文章前后衔接不是很好。

XXXVI 5.2 心得体会

本人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接触到了很多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丰富了自己的网络知识,同时也学到了很多,增长了见识,也认识到当设计师的不容易,当优秀的网络设计师更加不容易,更加认识到自己对相关知识的匮乏,以后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虽然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及学习过程中的疏忽,错漏之处在所难免,从整体上说,我们通过以上的分析布局已基本上展现了校园网设计的全部过程,但是我们讨论课题的局限性,还有很多的网络技术没有提到,如VPN,又如路由器的安装与使用等等。建设校园网对每个学校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都要经过周密的论证、谨慎的决策、紧张的施工和科学的管理。学校的网络化建设必然会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学校的办公提供简单、有效、便捷的理想环境,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由于建立了校园网,一方面缩短了学校与外界的距离,利用电子邮件和Internet网站等服务,扩大了学与外界的交流;另一方面,构建了以Intranet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推动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准备了条件。随着学校的校园网建设的普及化,学校将会进入一个科学管理和科学教学的新时代。

总而言之,这次做论文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因为我感受到做论文是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研究的能力,没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突破,那也就不叫论文了。希望这次的经历能让我在以后学习中激励我继续进步。由于校园网功能齐全,技术含量高,接触面广,在网络设计、规划和建设中都非常复杂,在论述中不可能面面具到,同时也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有限,文中的不足和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老师多多指点和更正。

参考文献

[1]褚建立 《网络综合布线实用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2]宁红 《计算机安全技术》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9 [3]程庆梅 《计算机网络实训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陈义杰 《网络规划与设计》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6

XXXVII [5]罗皇 《网路组建与管理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6]杨闯 《网络规划与实现》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7]胡道元 《计算机局域网》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8]石硕 《交换机/路由器及其配置》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9]康辉,魏达 《计算机网络基础》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10]王竹林 《校园网组建与管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11] 许以臣 《校园网络组建与应用》 科学出版社蒋 2003

关于校园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篇3

关键词:校园网;网络管理;资源库;网络道德观

中图分类号:TP39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0)14-0075-03

校园网的建立,实现了单台计算机向综合性多媒体校园网发展的质的飞跃。它以全数字结构实现计算机局域网、交互式电视教学网、智能校园广播网等多网合一的多媒体校园网,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提供了获取资源、协同工作的有效途径。毫无疑问, 校园网是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是解决信息时代教育问题的基本工具。

目前,大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怎样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功能,为教育教学服务。笔者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转变观念,深化改革,适应教育信息化对人的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信息技术的时代,网上商店、网上银行、网上学校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校园网也逐渐成为学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校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日常服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校园网建设和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深入,网络已成为学校日常运作的主要手段之一,对师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领导、管理层应具备现代教育管理理念

学校领导应立足于战略发展的高度,全面认识校园网的功用,以开放的、发展的、高屋建瓴的大教育观指导办学,指导校园网的建设,身先士卒,做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带头人。

校园网的建设为教育管理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打下了物质基础。通过校园网,可以实现学生学籍管理、学生德育管理、教师管理、教务管理、财务管理、财产管理和图书管理等多方面的网络管理,使学校的信息高度共享,实现学校人、财、物的高效整合。

校园网使电子办公成为现实。校长、教务处、学生处、班主任、任课老师等对于信息的需求,都可通过网络来满足。通过网络,能够对信息进行有效、快捷的管理,如学校领导要与全体学生开个短会,通过数字视频网络就可马上进行;又如学校的文件通知能够及时发给每个教师,教师可方便地查阅学校的文件、资料等。

2.校园网的高效利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是关键

辅助教学是校园网建设的直接目的之一。教师必须掌握先进的教学设计理论、思想和方法,同时还必须掌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用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指导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

硬件软件资源配置完备后,让资源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培训成为关键。为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校教育技术水平尽快提高,可采取以下方面的措施:

(1)根据教师教育技术水平偏低的状况,可采取分阶段推进、集中培训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原则。分阶段推进就是:第一阶段培训最基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和最基础的Word、Excel、PowerPoint应用软件的使用;第二阶段培训较复杂的Flash、Authorware、Photoshop、方正奥思等软件的使用。教师经过系统培训,基本掌握了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为他们的教学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教师要真正掌握软件,仅有培训是不够的,必须经常使用、练习,因此必须鼓励教师多使用,坚持一个“立足”、两个“利用好”。一个“立足”是指,在常规教学中,立足于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加大课堂教学密度,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营造可参与的环境,激发学生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两个“利用好”,一是充分利用好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包括教室的多媒体教学平台;二是充分建设并利用好学校信息中心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和Internet网上教育教学资源,以达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3)建立一套评估和奖励制度。制订现代教育技术优质课评比和奖励制度,对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上作出探索的教师予以奖励,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4)创造机会,多作学术交流。找机会选送一些年轻、有潜力的学科带头人到外面学习、参观。

(5)以研究促应用。以科组为单位研究相关课题,并设法为教师减负,让教师有更多时间投入到教学研究中,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3.学生要主动适应网络时代的学习方式

信息时代,学习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信息的海洋中学会信息的搜集、运用、整理、加工和发布。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无疑为学生提供了从网络获取信息的途径。为此,校园网的建设,从规划到实施,都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比如,电子阅览室的设置,教室计算机的安装,不仅为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便于学生的学习和应用。

为了尽快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可采取以下做法:利用第二课堂、周六、周日开展电脑兴趣小组,内容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制作班级网页等。

各班进行班级主页建设,学校可在十三周左右进行每年一次的班级主页评比。这样,学生可以亲自制作自己的班级主页,向全校充分展示本班的班级风貌、特色以及自我的风彩。在班级主页的制作过程中,大家一起商讨主页的形式内容,发挥各自的特长,显示出团结协作的精神。平时,全校的班级主页评比可在有关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组织(可成立电脑爱好者协会),在学生会的领导下成立“班级主页管理小组”,制订评比规则,逐渐实现对班级主页评比的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成为各级优秀班集体评比的一项重要条件。

二、校园网亟待合理、科学的管理办法

要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必须制订合理、科学的管理方法,以保证校园网的正常使用和运行。

1.网络管理需要团队进行有效的分工与合作

网络管理包含硬件管理与软件(含学校资料、文件)管理。学校应有一名专门负责对整个网络进行维护的网络管理员。网络、电脑和多媒体教室等的管理都要落实到人,有的可实行分级管理,各科室都要落实电脑管理员。各学科有一些学科特色的专用软件,学校电脑管理员未必比学科教师更熟悉学科软件。因此,尽管教师掌握电脑的水平参差不齐,但各科组要努力做到小事不出门。

利用网络管理软件,能有效地对每台电脑实施管理,既可让每一位教师有充分享受网络资源的自由,又能保证网络安全,不能让系统遭到攻击、资源受到破坏。考虑到电脑用户的不同,Internet出口可设置过滤器、控制时间段等。学校各级数据的录入、修改都须制订相应的权限。

另外,要强调团结,因为计算机技术日升月异,各人对新技术、新软件的接受情况不一,这就要求参与电脑管理的有关老师要通用合作,取长补短,互学互长。

2.引导学生正确、合理使用网络

网络在学习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学科学习、辅助教学、课外学习等,对于全面铺开的研究性课程学习,网络也是重要的工具与手段,因此,给学生一个网络环境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有些学校把使用计算机看作教师的专利,怕学生损坏,怕学生看到不该看的东西,怕难于管理等,忘记了学校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现代化的接班人。让学生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学习、创新,既是形势发展的必然,更是战略的需要。我们应加强管理,合理引导,防止色情、暴力和黑客等不良信息对青少年学生造成影响,让下一代离世界先进水平更近,甚至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可利用诸如美萍等网络管理软件禁止学生浏览黄色网页,绝对不能因噎废食,让学生远离网络,白白浪费宝贵的资源。

三、建设并充分利用软件资源

校园网应配备教学素材资源库、校长办公系统、电子备课系统、题库及组卷考试系统、电子阅览系统等软件及资源,真正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服务于教育教学。

信息资源库是校园网的核心,其信息丰富程度直接影响着校园网的应用效率,因此要规划和建设好信息资源库,它与校园网的建设要同步甚至超前进行。资源库主要包括课件资源库、声像资源库、电子图书馆、学校网站和素材资源库等。

资源库建设主要包括课件资源库、声像资源库、电子图书馆、学校网站和素材资源库等的建设。教师由于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比较繁忙,如果每个课件或积件都要亲自制作,需要花很多时间,并且做出来的效果也不一定很理想。资源既要靠积累,也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去购买,学校制作的只是一部分。这样既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又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以说一举两得。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虽然硬件会随着时间贬值,但信息资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丰富。在课件制作中,教师既要分工又要合作,共同研究,携手共进。

四、多方面、多渠道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观

学生在中学阶段除了学习知识、技能,掌握知识的获取能力以外,还要养成遵守网络规范的习惯,并不断提高对网络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观。

网络技术带来了方便、带来了网络文化。在校园网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网上聊天、网上留言形成了一个虚拟社会,许多青少年涉足这个虚拟世界肯定会有一些迷茫、好奇,有较大的学习压力也会在网上发泄。因此,学生德育工作必须未雨绸缪,在网络上建立起塑造青少年人格的“长城”。在学生教育活动方面,针对学生网络法制观念淡漠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有关网络文化、网络行为规范和网络法规的教育;通过学生电视台、班级主页等对心理健康辅导、社会实践活动和网络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宣传、教育;还可以在校内网站上开辟“心理辅导”专栏,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方面的服务,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把握心理的变化。

五、目前校园网建设的几个问题

校园网建设中应防止出现以下问题:

1.重硬件,轻软件

重硬轻软是现代教学资金投入中一种较常见的错误观念。现在仍然还有一些学校认为把计算机、服务器、各种网络设备连在一起就是校园网,殊不知搭建网络硬件环境只是全部工作的一部分。校园网建设还包括各种应用软件、数据库等的建设。校园网建设与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近期的和长远的规划。如果对网络缺乏了解,应用水平低劣,那么校园网将是高投入、低产出的工程。因此,学校应提供一切尽可能的条件,方便教师在学校范围内共享网络资源和学习,提高其教学水平。另外,要在学校形成学习计算机的良好氛围,促进现代教学的发展,增强与外界的联系。

2.只注重有形的网络建设而忽略无形的文化建设

这里所强调的“无形的文化”是指人们的观念、工作方式、利益结构、学校的管理运作模式等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园网的建设绝不仅仅只是涉及到技术问题,而是会引起更深层次的变革,但无形的网络校园文化建设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3.缺乏系统思考和统一规划

网络建设是投入较大的工程,既要制定符合学校经济实力与实际情况的方案,也要考虑到科技发展的趋势,为今后的拓展、升级留出空间。有些学校因设计、设备质量、施工安装和调试等因素建成劣质网络,造成维修不断,甚至长期瘫痪,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

4.各部门各行其是

校园网建成了,但缺少权威的管理,各部门各行其是,数据不共享,信息不往来,使得网络的优势根本无法发挥。

5.教师培训的实施力度不够

校园网能否发挥作用,除了要求网络本身的性能良好以外,更大程度上要取决于网络使用者是否能进行有效的应用。教师是校园网的主要使用者之一,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直接决定了校园网的使用情况。制订合理的培训计划对教师进行培训,是学校应该特别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毛澄洁.校园网建设现状与出路的几点思考[DB/OL]. http://js.yzjy.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274.

[2]李兴国,郭清顺,何海涛.校园网建设的新观念[J].网络科技时代,2002,(5).

校园网的建设与规划 篇4

校园网建设是实施国家“三通二平台”中的一项重点工程, 是广大师生顺利接收现代远程教育的依托网络, 是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的主要体现, 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世界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相继构建了国家级的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我国在一些大中城市建成了中国教育网, 许多学校也建成了校园网。在这种条件下, 为了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 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学校也应该进行校园网的建设工作。

一、学校建设校园网的原则

1. 学校需求为前提原则。

坚持以学校具体需求为校园网信息系统方案设计的根本和前提, 同时, 也要注重源于需求又高于需求的原则, 注意用专业化的技术思想来帮助学校进行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 确保校园网的实用性、先进性和便于扩展性。

2. 品质与成本匹配原则。

选择品质最好的设备不一定是最佳方案, 成本因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只有将品质与成本实现最佳匹配, 才是一个最优秀的方案。

3. 设备选择兼顾原则。

满足学校对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要求;满足校园网建设及国际互联网的要求;所选设备在国际上保持技术先进性;供应商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优质的国内、国际的售后服务。

4. 技术应用全面原则。

在技术应用方面, 我们全面考虑其实用性、先进性、开放性、可扩充性、可靠性、安全保密性及友好性。

5. 坚持标准原则。

一切校园网设计和施工, 均要严格遵循国际和国家标准。

6. 建网的原则。

建网要遵循依据需求、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成熟可靠的原则。

校园网的建设要考虑学校的需要与可能, 首先要满足教学需要, 要把服务教学作为校园网建设的出发点。

校园网建设的方案要符合学校长远发展规划, 应将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软件建设和人员培训统筹规划。

建设校园网时, 根据经费情况, 可一步到位, 也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到位。

校园网建设方案的制订要采用经过实践证明是成熟的、先进的, 同时又能满足校园网要求的技术。

7. 校园网建设的要求。

1000兆或10000兆光纤主干, 1000兆铜缆到桌面。设备主要选用国内知名品牌。网络要求经济实用, 中文界面, 易于操作, 安全可靠, 具有防毒作用。

二、校园网建设方案举例

我校的网络于2002年建成。也是根据以上几方面的分析和考虑, 最终选择的方案如下:布线系统采用IBDN综合布线系统, 网络部分采用CISCO Catalyst 6006三层交换机作为核心交换机, CISCO Catalyst 3524、CISCO Catalyst 3548网管交换机作为二级交换机, 服务器采用IBM系列服务器和IBM磁盘阵列作为主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 外部用CIS-CO2611路由器和紫光UF3500防火墙连入Internet网, 核心交换机到二级交换机用光纤连接, 服务器到核心交换机用光纤连接, 二层交换机终端用双绞线进行连接, 达到1000兆主干, 100兆到桌面的校园网。服务器安装Windows 2000高级服务器中文版操作系统, 数据库用SQL Serve 2000中文版, 邮件管理用Exchange 2000英文版, 双容错系统采用IBM EXP300阵列和两台IBM Series 232及Windows 2000高级服务器中文版共同组建。

三、校园网安全问题

为了保证网络的安全, 设备最好采用国内知名厂家的, 系统也选用国产的操作系统,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和资料的保密性。

我校的校园网经过十多年的使用, 运行还是相当稳定的, 硬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在使用中还是有一些问题, 在此列出, 供大家借鉴。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 贵阳为多雷区, 注意安装好中心机房的避雷系统, 有条件最好每个节点上都安装避雷系统, 这样可以保障中心机房的核心设备不会被雷击, 有户外线的地方最好用光纤, 资金有限的情况下, 可以用户外用的防雷铜缆, 千万不要用普通的铜缆。我校的中心机房安装了避雷系统, 中心机房的设备在雷雨天也没有因为雷电而引起损坏。但是我校的各个节点上没有安装避雷系统, 在使用中过程中, 因为一个节点受到雷击, 致使二级交换机的RJ45口损坏。

2. 服务器的超级用户密码最好采用字母和数字混排, 并且十位以上, 每2~3个月更换一次。安装防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 并且不要在服务器上运行和测试大型软件和不清楚的软件, 以免服务器崩溃或被病毒感染。服务器系统要经常更新、打补丁, 以保证系统的后门得以尽快地修补。

3. 交换机最好进行VLAN划分, 以保证不同子网间的隔离, 网络中的各个节点上的计算机上网时进行MAC地址绑定, 以保证学IP地址的有效管理, 每一个节点网络速度进行流量限制, 保证网络的畅通, 以免形成网络堵塞。

通过以上设置, 网络的安全性得以提高, 现在学校的服务器运行十分稳定, 没有出现过死机或中木马的情况。

谈谈校园网的建设与优势利用 篇5

九江市双峰小学王超

摘要:人类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农业经济时代,又走过了几百年的工业经济时代之后,在将要进入21世纪的前夕,我们便急匆匆跨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在知识经济时代,谁都不能忽视信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存在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展望21世纪,以信息化,网络化的教育手段将取代陈旧的,不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落后教学手段。实现网络教学、远程教学、教育资源共享的教育新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正文:

当前许多学校都在建设校园网,以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实现现代化。我校于完成了了校园网络的基础建设工作。如何建设好校园网,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对学校工作进行“数字化”的管理,都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全新课题。

一、校园网的功能及建设原则

校园网是“校校通”的基础。校园网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研究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通常应具备教学(科研)、管理和通讯三大功能。教学和科研是校园网的基本功能,这就要求校园网是一个宽带、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平台、多媒体教室、教师备课系统、电子阅览室以及教学、考试等都可以通过该网络运行工作。其次,校园网应具有教务、行政和总务管理功能。教学教务管理包括课程管理、实验室管理、学生成绩与学籍管理、图书资料管理、德育教育管理等;行政管理包括党务管理、行政事务管理、档案管理等;总务管理包括财务管理、设备、房产、食堂、校办工厂管理等。最后,校园网还应满足校内外的通讯要求,包括INTERNET服务、远程教育服务、电子公告等基于上述功能,校园网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校园网要具备高带宽及一定的多媒体优先传输技术。校园网上语音、图形、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的传输量很大,因此校园网对带宽的需求远高于等规模的企业网络。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使用链路聚合以及千兆以太网技术构建高带宽网络主干。为使网络在带宽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多媒体传输质量,服务质量的优先级技术则十分重要。

第二,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易于应用和维护。由于学校的资金有限,而对于校园网的要求又较高,因此,对于性价比的要求自然较高。目前许多产品的功能设计十分齐全,但实际用到的可能还不到20% ,而精简功能设计的产品不但可以在满足大多数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成本,而且还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易用性和易维护性。因此在选择产品功能时应结合现在及今后的应用需求,不要一味追求功能齐全而做无所谓的投入。

第三,应具有良好的升级扩展能力。校园网在设计建设时应考虑到今后学校的发展,应确保网络设备及网络结构都具有很好的升级扩展能力,升级时应尽可能利用原有设备,以保护以往投资。

第四,应充分考虑校园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网络传输应具备较高的可靠性,网络的可靠性取决于诸多因素,如网络的设计,产品的可靠性等,对于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所还应采用冗余备分技术。目前校园网对网络安全重视不够,其实网络安全对于校园网是至关重要的。应从内、外两方面来保证网络的安全,校园网内部存在许多保密数据,比如试题等,而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很强,不少学校的网络时常会遭到学生黑客的袭击;如果学校接入了INTERNET,则还可能遭到外部黑客的恶意攻击,给教学和科研成损失。因此学校对校园网的安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划分VLAN和安装防火墙,都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二、发挥校园网的优势,积极探索多媒体与网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校园网是学校的核心设备,发挥校园网及多媒体设备的作用,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课题实验研究,以现代技术促进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中心课题。

第一,发挥校园网的优势,实现教育思想的更新。现代教育技术的重大突破是校园网功能的开发利用,利用校园网和计算机平台等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以网络化的强大信息量,电子化、声像化的生动情景,实物显示,人机对话,不但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师生的素质,也促进了教育思想的更新。教育是学习也是交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再像旧教育那样处于从属被动地位,没有独立性,缺少发言权。现代教育中的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第二,发挥校园网的优势,推动教育内容的变革。“学科过多,课程深,难度大”是我国现有教材的特点。学生普遍感到课程难学,负担过重,不少学生由难学到厌学,这是现在许多学校遇到的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把一些重复的教学内容合并、去繁就简。运用校园网广泛收集信息资源,更新教育内容,用新的方法和新的概念重新组合知识。运用形象化、电子化、声像化的手段,解决难点,突出重点,降低课程的难度,以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让绝大部分的学生能把学习内容消化吸收,使部分学生有余力去学习他喜爱的学科,做他喜爱的事情,充分发挥他们的天赋才能。这样就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从而推动素质教育,达到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目的。

第三,发挥校园网的优势,开发远程教学。校园网与互联网、本地区教育科研局域网相联,实现了国内外教育资源的共享,加快了远程教学环境的形成。教师的培训进修,学生的学习,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现代远程教学“网校”的设立,不仅满足了许多家长让孩子就读名校的愿望,也为处于边远山区的教师学生的学习、进修打开了方便之门。现代远程教学的开发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教育水平,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意义极其深远。

医学院校校园网的建设与安全 篇6

[关键词]校园网;安全

目前,人们已经进入到一个网络化的社会,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进程,更好的促进校园教学模式的不断提高,开展校园网络建设实现办公教学网络化成为了当前的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校园网络已经成为各大院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基础设施,通过网络的组建,网站的开发,既加快教学信息处理、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学术探讨的沟通,有效的促进了高校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丰富了广大学生课余生活质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思想文化的平台。因此,各大院校都十分重视对校园网络网站的筹建和建设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网络的搭建和网站的设计。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高校内部均建立起了自己的网站,实现了网络化的办公和教学。但是当网络给校园教学和学生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网络安全这一问题却常常被管理人员所忽视。如何组建一个优质安全的校园网络,并做相应的网站设计管理,是目前校园网络建设中的首要任务。为组建一个优质安全的校园网络,应考虑以下几个条件:

一、建设校园网所需条件

1、确定网站建设的目的

组建网站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有效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公水准,同时还能体现一个学校的教学文化和校园文化,更好的树立学校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网站设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这个学校的特点以及这个学校的标志特点及意义等。

2、确定学校的需求和群体

在建设学校网站时,只有清楚并确认这个学校的具体需求、发展方向,才可能在网站上提供这所学校所需要的内容和信息,留住目标客户群体,网站才能获得成功,因此在校园网站的设计过程中吗,设计人员要与学校做好需求方面的沟通,建立需求分析筹备体制,使网站能够更好的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搭建。

3、构架网站内容板块

网站内容板块,主要包括网站核心内容、主要信息、服务项目、应用程序等。然后,将网站内容大纲交给有关业务人员审核批准,形成部门网站设计的总体报告,之后由学校组织相关部门会同网络设计公司召开网站需求反馈情况会议,将设计的具体思路和要求与学校进行沟通达成一致性意见。

4、创建网站结构图

结构图有很多,应依据该学校网站的具体需求内容,经过与学校的反复讨论后确定。多数复杂的网站会综合应用到几种不同的网站结构图。网络设计公司根据学校的要求将具体的结构图画出,画出结构图的目的,主要是便于有逻辑地组织网站和链接,同时,可以根据结构图去分配工作和任务。网站结构图画出后向学校展示,讨论研究其可行性。

5、Web服务器的选配及网络服务方式

Web服务器可驻留于各种类型的计算机上,不管是常见的PC还是巨型的UNIX网络。它们通常经过一条高速线路与万维网络连接。服务器使用HTTP协议进行信息交流。网络站点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建立网站,一种是外购整体网络服务。外购整体网络服务又分为两种形式:虚拟主机与服务器托管。网站设计公司要根据学校的规模和功能的需求来确定Web服务器的选配及相应的服务方式。

6、申请IP地址及申请域名

如果学校的网站需要与外界进行沟通和联系,那么就需要为校园网站申请IP和相应的DNS域名,這样该学校的网站才能在INTERNET互联网上体现出来。所有的IP地址都由国际组织NIC(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负责统一分配,目前全世界共有三个这样的网络信息中心。InterNIC:负责美国及其他地区;ENIC:负责欧洲地区;APNIC:负责亚太地区。我国申请IP地址要通过APNIC,申请时要考虑申请哪一类的IP地址,然后向国内的代理机构提出。要获得IP地址,可以通过提供接入服务的ISP,向APNIC申请成为其会员,直接从APNIC获得IP地址,但是必须向APNIC交纳年费。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是中国Internet域名体系的管理者。

7、选择合适的服务软件

网站服务器软件好比一个网站的大脑,占有具有核心的地位。UNIX和WindowsNT都是稳定的服务器平台,而且都有作为Web平台的优点。UNIX具有高度的可伸缩性和可扩展性、稳定性好。可移植性好。UNIX可提供除Web服务以外的访问,并且拥有丰富的第三方成熟技术应用程序的支持,但费用较高,需要有熟悉UNIX的专业人士。对于WindowsNT软件是一个比较适合小型学校网站建设的选择,NT可能是Microsoft公司长期以来开发的最稳定的操作系统。供NT选择的Web服务器产品非常多,而且每天都会有许多新的服务器推出。其软、硬件的花费相当较低。网站设计公司要根据学校规模和网站访问数据交换量来确定服务器软件的选择。

8、硬件设备的购置

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工作站(PC机)及各种网络设备。网络服务器可以选择当今较流行的威联通(QNAP)TS-439Pro II+网络存储服务器,工作站根据学校的实力选择普通计算机就可。网络设备一般建议选择思科、华为均可,交换机可以根据学校需要选择华为S5700-24TP-SI(AC)或者华为S2700-26TP-SI(AC)均可。

二、网络安全与维护管理

每个学校都有大量的教学内容和档案资料存储在计算机和网络中,如何有效地保护这些教学资料和档案数据信息的安全,已引起各家学校的巨大关注.比较完整的校园内部网络的安全体系包括网络安全软硬件产品、安全技术和策略、安全管理以及安全制度等多个方面。学校内部网络安全性维护管理一般包括:

1)计算机网络的维护,首先是要全面的了解整体的网络组成。制定详细的网络交换设备和线路的检查制度。并能对终端计算机进行定期的日常维护操作,利用路由器或防火墙等能更有效地管理该计算机网络。此外,配置路由器设备来分别制定学校内部各个部门对Internet的不同使用权限等。

2)提高对计算机病毒防范效率。计算机病毒是由人编译制造的并对用户计算机系统进行破坏进而窃取信息影响计算机运行的程序。目前对于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一般都是使用较好的杀毒软件。

此外要对网络上的各种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进行共享目录、共享文件、共享打印机的管理。这里还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现在互联网上危害特别巨大的蠕虫病毒,木马病毒,一旦局域网当中的某个终端计算机感染上了这些病毒,它就有可能通过网络传播到整个局域网当中的任何一台工作用机,甚至是服务器,因此要求做好杀毒软件更新工作,在局域网内实现病毒库的实时更新。

参考文献

[1]于鹏.网络综合布线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马少华.建筑安全防范监控系统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简论校园网的建设 篇7

(一)校园网络建设的基本框架

1. 教师电子备课:

为教师提供利用网络资源和课程设计与开发的环境。它由采集压缩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光盘制作系统、教师备课系统、服务器和若干台多媒体计算机组成。

2. 学生学习场所:

将大量的图书资料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在资源服务器上,或提供各种多媒体信息资源。学生与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方便的对资料进行查询、检索和使用。

3. 学校办公网:

通过在校园网上运行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日常的管理实现办公自动化,如学生学籍管理、课程安排、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

4. 其他应用:

如校园卡系统,利用校园网和智能卡(IC卡)技术,形成学校内部完整的校园卡系统,通过一张IC卡,可以作为学生证、上机证、借书证、电话卡、就餐卡等,使学校全面实现电子信息化管理。

(二) 校园网络建设原则

1.开放性原则:校园网络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靠标准化实现,使用符合这些标准的计算机系统很容易进行网络互联。为此,必须制定全网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循统一的通信协议标准。网络体系结构和通信协议应选择广泛使用的国际工业标准,使得校园网络成为一个完全开放式的网络计算环境。

2.实用性原则:校园网络建设应当作工程项目来完成,而不是当作研究或实验课题来作。网络应用和服务在整个网络建设中应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只有应用才是网络建设的最终目的,网络基础设施是为最终应用服务的。因此,实用原则强调设计目标和设计结果能满足需求并且行之有效。

3.先进性原则:建设校园网络,尽可能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使用具有时代先进水平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设备,这些设备应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证其先进性。开发或选购的各种网络应用软件也尽可能先进,并有相当长时间的可用性。先进性原则包括设计思想先进、软硬件设备先进、网络结构先进、开发工具先进。

4.可靠原则:网络的运行是稳固的。

5. 安全原则:包括选用安全的操作系统、设置网络防火墙、网络防杀病毒、数据加密和信息工作制度的保密。

(三)校园网的布线策略

结构化布线是目前校园网建设的主要技术。由各种传输介质(光纤、电缆等)、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插座等一系列设备组成的布线系统是整个校园网整个信息流通的必经之路,但是一旦通道阻塞,整个校园网就会陷于瘫痪。所以好的布线系统不仅方便日后校园网的维护、检修故障,更有利于未来校园网的扩充和升级。结构化布线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施工安装过程中要统一严格按国际标准,建立详细文档,确保所有设备的标准性,既有利于与外部世界的信息沟通,也便于今后网络系统的维护和扩展。故须采用大多数厂家支持的国际标准协议及标准接口,把各类计算机/程控交换机-并接入网,并保证以后的机器方便入网。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水平的提高,网络可以方便地进行升级扩充,布线系统应能适应这种变化。既在网络设备的扩充和网络主干速度扩充等变化时,不用对布线系统重复投资。随着网络的建立和网络应用的开展,网络的管理和维护的工作量较建立网络本身要大得多。结构化布线系统管理作为网络管理的基础显出其重要性。在完整详尽的文档的配合下,先进的布线系统可以帮助管理员走出管理的误区,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通过结构化布线系统,可以随意改变网络的逻辑拓朴结构,调整实际配置,快速排除故障,重新安排网络上的信息流交通,实现对于网络和布线的动态管理。

(四)校园网建设存在的问题

1. 重视硬件投入,轻视软件资源建设。

据有关调查显示,大部分的计算机教育资金投资在计算机硬件环境上,软件的资金投入远远低于计算机硬件的投入,而教师培训的资金投入更是微乎其微。不少学校在网络硬件设施上不惜花费上百万、上千万,在各种软件资源(如网上教学平台、学校业务管理系统、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信息数据库等)的建设上却不肯花钱,造成软件资源的严重缺乏。

2. 缺乏网络专业技术人员。

由于网络技术属于高新技术,掌握这一技术的人员还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学校中缺乏网络专业技术人员来维护网络。校园网建成却无法保障它的正常使用。

3. 校园网的使用效率低下。

由于对软件资源建设和教师计算机技术培训的忽视,建成的校园网设备闲置,没人用,也没资源可用,计算机只作为普通的文字处理工具。校园网根本就是一种摆设,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用效率极低。

(五)结束语

对于校园网络建设,没有对所有学校都适用的通用方案,即使对一所学校,也不可能有最优的方案,只有较优的方案。为了更好的适用网络时代的需要,必须对校园网络建设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战略。各学校可在此战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开发出本学校所需的校园网络体系。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 如何有效的建设和管理校园网是一个学校能否实现教育飞跃的关键因素, 文章详细介绍了在校园网建设方面所必须关注的诸多问题和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局域网,校园网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基础[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2]胡伏湘, 邓文达.计算机网络实践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校园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篇8

一、当前校园网应用的瓶颈

自从千兆网成为校园网建设的事实上的标准以来, 校园网硬件上的瓶颈可以说已不复存在了。那么校园网应用在软件上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呢?过去, 不少学校仅把校园网的建设作为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标志, 可以显示一下学校的”高贵身份”, 可是网上什么也没有, 联网的电脑与普通的单机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在这个时期, 网上资源的严重匮乏就是校园网应用的最大障碍。

二、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

对于如何使教师的信息意识、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的问题, 尽管受到教育部门的普遍重视, 但在实施起来往往是事倍功半。比如, 把是否通过信息技术的考核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必备条件, 目的是想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事实呢, 由于缺乏相应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和氛围, 通过信息技术考试就成为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唯一目的, 几套模拟试卷训练一下, 考试就能过关。这种方法走的也是一条“应试教育”的道路, 培养出来的教师注定是“高分低能”的。因此, 无论是什么样的培训都必须与应用相联系, 与学校教学这样一个大环境相联系, 只有在教学中得到应用才能使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1、通过学校行为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

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如何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 在起初的阶段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课件开发平台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一系列课程的培训。教师的组织视培训内容的不同既可以年级组为单位 (如计算机基础等课程) , 也可以学科组为单位 (课件开发平台的使用, 如数学组培训如何应用几何画板进行教学) , 或者以中青年教师为突破口, 重点培训, 以点带面。培训结果的考查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上机考试考查操作能力;也可以电教课的形式展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际应用。

2、让教师参与教学资源的建设与管理

校园网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校园网应用的基础, 但如果教师缺乏将资源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或者不能有效地使用资源, 资源越多也就浪费越多。因此, 加强对校园网资源的管理, 特别是让教师参与资源的组织与管理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能够完全满足教学需要的商品资源库是不存在的, 因此, 学校必须进行校内资源的自主开发并和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结合起来, 将校内资源的开发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结合起来, 以提高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使广大教师在参与校内资源开发的过程中, 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从而为学校开发出优质的校内教学资源库奠定了基础。

3、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学

学校不仅在教师培训方面下一定的功夫, 还要让教师利用现代技术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教学成果能有突破性的发展, 这并不是一两次培训就能做到的, 而必须是长期的学习与实践, 必须依靠教师自身的自觉行为, 把提高、学习做为工作的一部分。

4、体验校园网的强大功能

资源共享当然是校园网的基本功能, 但资源共享的方法则是多种多样的, 安全级别也不同。通讯功能是网络的强项, 文字、音频、视频通讯的实现十分方便。对学校来说, 最重要的还是校园网的教学功能, 多媒体展示, 使网上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强大的交互性, 实现了网上教学的个性化;学习成果的网上发表, 树立了学习者的学习信心;快速而方便的检索功能, 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教师经过一个由不熟悉, 到熟悉, 再到慢慢体会到网络的优越性, 最后感觉到自己的教学工作再也离不开校园网、离不开资源库的时候, 他的信息素养也就达到了。

摘要:本文从校园网发展的过去和现状, 阐述了影响校园网应用的主要因素, 指出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影响校园网应用的最关键的因素, 并对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信息素养,校园网应用,资源库

参考文献

[1]熊国清:《西南民族学院新校区校园网解决方案》.2005, (02) .[1]熊国清:《西南民族学院新校区校园网解决方案》.2005, (02) .

论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 篇9

面临21世纪, 社会的高度国际化、信息化使现代教育面临着深刻改变, 传统的教育模式因此受到冲击。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必将导致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刻改变, 网络教学、远程教学、教育资源共享的教育新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校园网络的建设, 为建构现代教育新型教学教育模式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如何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 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1 管好校园网, 发挥校园网的作用

校园网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是利用先进的综合布线技术构架安全、可靠、便捷的计算机信息传输网路;利用成熟、领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规划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的网络应用环境;利用全面的校园网络管理软件、网络教学软件为学校提供教学、管理和决策三个不同层次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的一个覆盖全校管理机构和教学机构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大型网络系统。

校园网的建设, 丰富、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 成为了学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道德品质、创造能力的新环境;成为面向全体学生,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崭新平台。同时对于转变陈旧教育理念和手段起到了对教学内容、方法、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作用。加快建设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 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 尤其是对于培养“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更具深远的意义。

21世纪教育是一个“人脑+电脑+网络”的教育。网络教育模式的建立和形成将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内容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学习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同时对教育制度、教育管理等也将带来巨大变化。然而, 网络建成后, 管好用好校园网, 发挥网络的巨大功能,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应予以充分地研究和思考。

2 莫使校园网成摆设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日新月异, 特别是硬件, 差不多每一年多、有的甚至几个月就降价50%。有的学校资金短缺, 建立一个校园网需要投资上百万元, 但使用率不高, 甚至闲置, 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形面这种局面的关键在于管理者的观念。

首先是没有建立一个校园网教学与管理的环境。信息时代的到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 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 同时也使教育风格更加精细和个性化, 更使教育格局打破时空的局限更具开放性, 同样也丰富了教育手段, 使教育更具高效率。因此, 建立一个良好的校园网教学与管理的环境是发挥网络功能的基础。在一个好的校园网环境里人们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工作、交流和学习, 计算机改变了人的教学方式, 同时也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 这是对教育的挑战, 也是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校园网建设规划的探讨 篇10

1 校园网络系统建设的总体思路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中心工作是教学。因此, 学校建立信息化教学环境, 应该主要应用于教学, 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服务。同时校园网为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提供高效、可靠的技术支持。学校建立的信息网络应与国内和国际的信息网络相连接, 达到资源共享, 扩大教育规模。

1.1 对学校的作用和意义

校园网是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基础设施, 信息化教学环境要求校园网能够处理和传输图、文、声、像等多媒体教学信息, 即要求校园网是一个快速的宽带网络。信息化教学环境包括教与学两方面, 因此要求校园网必须具备交互式功能, 以满足如查询、辅导、授课、自学、考试、评价等各教学环节的要求。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专业性很强。为了提高信息处理效率, 要求校园网是一个高速的局域网络。校园网是实现学校各项管理信息化、自动化的物质基础, 只有通过校园网络才可能实现自动化的教学、教务、行政事务、总务后勤、信息查询、图书资料、档案文件等全方面、全方位的管理。

1.2 对全国的作用和意义

校园网是建立远程教育体系的基本保证, 各个学校的校园网是组成远程用户教育体系的基本单位。中国远程教育网采用中国教育科研网 (CERNET) 和教育卫星进行远程连接, 校园网保证了与远程教育网和Internet (国际互联网) 的互联、通讯的基础。校园网是深化教育改革、扩大教育规模的重要途径, 校园网中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深化我国的教育改革、扩大教育规模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2 校园网建设的总体规划

校园信息网络的建立是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服务的, 建设校园信息网络时不仅要考虑到学校管理者、传授者、学习者, 同时还应该考虑到社会和家庭。那么, 校园信息网络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体考虑和规划。

2.1 校园计算机网络物质基础设施的建设

包括校园网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建设两个部分。其中硬件部分由主干网和子网中有关设备及连线组成, 重点要考虑Ip地址分配, 网络的管理方法, 连接方式, 安全性、数据流量、带宽、数据备份以及日常维护等问题。硬件环境建设中应综合考虑到硬件一次性投资量大, 在选择设备时应尽量选择技术成熟、性能稳定的设备, 不仅要考虑价格因素, 更重要的是要考虑今后网络的扩展性等问题。因此主干网一定要采用光缆, 核心交换机应采用模块化结构, 根据不同需求添加相应模块, 以适应复杂的网络环境和网络应用, 应具有强大的网络管理功能, 实现VLAN间的通信、优先级队列服务和网络安全控制, 其他硬件设备在建设中则量力而行选择兼容性好、扩展性强的设备。软件部分则由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及基础校园网应用系统软件组成。软件建设中应重点考虑网络维护、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数据备份等问题。目前网络操作系统主要有WINDOWS NT SERVER、WINDOWS 2003 SERVER、UNIX、LINUX等。WINDOWS系列具有操作界面友好, 易于维护, 应有软件丰富的特点。大部分校园网基础软件选用WINDOWS系列的操作系统, 数据库选用Microsoft SQL Server系列数据库, 因为微软的产品性能稳定, 操作和管理简单, 软件的功能强大能满足大部分学校需求。

2.2 网上教学软件的建设

校园网的教学应用软件是指满足学校各学科课程的备课、讲课、复习、考试、评价、教育科研等一系列的软件。网上教学软件的建设应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校园网必须依靠充足的网上教学软件才能形成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二是网上教学软件必须是以教学为中心的应用软件。

2.3 网上学校管理软件的建设

学校管理软件是指:教学教务管理软件、行政事务管理软件、学生信息管理软件、总务后勤管理软件、信息公告软件及信息查询软件等。

2.4 网上通讯服务系统的建设

包括学校网页、协同办公系统、Internet服务、远程教育、电子公告、视频会议等。

3 校园网必须具备的功能系统

校园网应具备三大功能系统:一是网络教学科研系统, 包含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平台 (视音频采集、图象文字扫描录入、非线性编辑、光盘刻录等) 、多媒体演示 (资料搜索、广播教学、视频点播、课件点播授课等) 、教师备课系统 (课件制作、课件上传下载、课件管理等) 、学生学习、复习和自学系统 (网上学习、电子阅览等) 和教学及考试资料库 (视频、音频、图片、动画资料库和题库) 等。二是校园管理系统, 包含教学教务管理、行政事务管理、档案管理、总务后勤管理、公告牌及信息查询等。三是校园网通讯系统, 包含学校网页信息、Internet服务、远程教育、电子公告和远程会议、一卡通等。

4 校园信息网络的建设

4.1 建网宗旨

学校网络总体的设计和实施应采用系统集成的思想, 确保项目建成后适应学校实际工作的需要及将来的教学发展, 使学校的教学工作、教育科研工作、各项管理工作、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教育技术工作迈向科学化、现代化的新阶段。

4.2 建网原则

主要有以下6条:以教学应用为主、实用性和先进性、开放性和扩充性、高可靠性与高可用性、兼容性和经济性、安全性。

4.3 网络建设的总体要求和考虑

建立网络系统应当高起点, 统一、全面规划, 并考虑到将来的扩展与投资的保护。因此, 为适应学校网络系统发展的需要, 以可延展的方式提供更高的带宽, 满足复杂的事务处理能力, 为将来续建的校园网络应用系统提供畅通的通信平台, 满足高速度、高吞吐量的要求, 并且能够平滑升级到更先进的网络技术上。

4.4 其他需要考虑的事项

主要有虚拟网络设计、网络安全性设计、广域网连接设计、网络扩展性设计、数据安全性保障和技术培训等方面。

浅谈校园网硬件建设的原则和内容 篇11

【关键词】校园网 硬件建设 原则 内容

引言

校园网络是指以现代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的,为学校教师和广大学生提供教学、科研、管理、宣传和其他信息交流的各类软件功能,与通过物理连接相关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和其他辅助设备相结合后所形成的综合多媒体数据处理平台。校园网络主要由校园内的局域网络和与外部因特网、教育科研网相连接的数据接口所组成,可以实现:网络化多媒体教学、电子阅览室、因特网访问、远程教育、视频会议、学生管理、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功能。

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于1994年正式启动以来,已与国内八百多所高校相连,有条件的中小学也逐步联入教育科研网,联网主机约有120万台。但是我国大多数校园网却因应用水平的低下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何利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校园网资源,实现学校各项业务系统的集成,提高应用水平成为学校校园网建设的工作重点。

一、校园网硬件建设的原则

(一) 校园网建设实施前确定明确的设计目标原则

建设校园网要经过周密的论证,许多教训是,由于缺少论证导致设计目标无法实现、应用软件匮乏、管理水平跟不上、维护费用不堪承受等等,阻碍了设想的实施。因此需要在信息网络建设实施前确定明确的设计目标。

校园网的基本设计思想:首先要进行对象研究和需求调查,明确学校的性质,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特点及系统建设的需求和条件,对学校的信息化环境进行准确的描述。其次,确定学校Intranet服务类型,进而确定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第三是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和功能。第四,确定技术设计的原则要求,如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第五,规划校园网建设的实施步骤。

(二)整体设计原则

校园网建设是一个不断认识和实践的过程,目前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设备的性能、价格千变万化,而校园网的应用又要受到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和教师应用水平的制约。基于上述因素,校园网建设要适应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需要和经济条件,以满足本校教育教学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整体规划,分阶段实施,逐步完善,形成整体效益和整体优势。校园网建设切忌盲目攀比,一哄而上,避免投入后不能充分发挥校园网使用价值而造成浪费。

(三)应用为主原则

校园网建设应做到培训队伍在先、建网建库同行、研发促进应用。切实做好学校教师、技术与管理及行政人员的不同层次的培训,形成一支能使校园网充分发挥使用效益的应用队伍、教学软件开发队伍和能保证校园网正常持续运行的软、硬件管理队伍。积极开发和推广使用教育教学软件,建设信息资源库,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使用效益。

(四)软硬并重原则

硬件、软件和资源库是校园网建设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进行校园网建设的过程中,要走出“重硬轻软”的误区。在硬件建设的同时,应十分重视软件和资源库的建设,努力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各校通过开发、收集、购置等多种途径,积极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内容丰富的校本教育教学资源库,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应用水平,逐步形成特色。

(五)安全可靠原则

安全可靠是校园网络必须具备的条件,校园网要具有容错功能,能满足学校所在地环境、气候条件,抗干扰能力强,对网络的设计、选型、安装、调试等各环节进行统一规划和分析,确保整个网络系统运行可靠。另外校园网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防止数据受侵害和破坏,有可靠的防病毒、防雷击、防不良信息的措施。

二、校园网硬件建设的内容

(一) 学校实际需求分析

校园网的建设应该以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结合当今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现状,提出校园网规划建设的规划设想。由于校园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因此校园网的规划者或承建方应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学校需求的轻重缓急和现实的可能性确定近期目标。

(二) 网络系统

校园网的网络系统设计应考虑对未来应用需求的扩展能力、重组能力以及平稳的升级性能。主干网络设备选择应考虑互操作性,主干系统应重点关注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效性和可管理性。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应严格按照设计原则、设备性能、技术标准的要求规划设计,而且要包括解决方案。校园网络的接入方式尽量采用高宽带,关键网络设备及部件的选择应详细说明并有比较依据。

(三)布线系统

布线系统包括校园网布线设计、依据、标准、选型、管理措施、检测内容等。布线系统既是校园网应用联系的桥梁,也是其发挥效用的基础,其设计和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校园网现在和将来的正常运营。该部分的设计必须严格遵循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并以实用性、先进性、扩充性、灵活性等作为设计的基本原则,而且应当考虑未来可能增加在该系统上的应用。

(四)应用系统

校园网建设都是围绕着应用系统展开的,该系统应当是服务于教学、教研及学校管理等众多环节的综合系统。校园网综合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辅助教师教学、供网络服务、改善办公条件、开放对外窗口等。

(五)项目实施、验收

项目实施包括项目质量保障措施、实施计划、项目的组织以及工作人员的介绍等。其中,应详细说明布线系统和应用系统的项目管理措施。项目验收包括网络功能及应用验收、布线质量验收、设备验收等,学校应制定具体的验收措施。

三、 校园网建设的注意事项

(一)要综合考虑

不同的拓扑结构方案对设备性能要求不同,投资多少也不同。根据校方的实际情况设计拓扑结构,应从突出实用的特点、设备性能要求和投资多少等几方面综合考虑。

(二)重视校园网络管理、检修

学校可以设定专门的网络管理人员用于做好网络建设和网络更新的组织工作,制定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网络检修由网络管理员会同有关技术人员共同进行。网络检修分为定期检修和临时检修两种。检修的项目涉及服务器、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硬件。

(三)做好校园网络的保密工作

学校应对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综合考查,选择技术过硬、责任心强、职业道德好的技术人员,将不合格人员及时调离网络工作岗位。校园网所在的计算机房应实行分区控制,限制工作人员进入到与己无关的区域,外来人员进、出网络中心应进行检查和登记。

(四)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

目前网络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杀毒软件、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身份验证、存取控制、数据的完整性控制和安全协议等内容,校园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这些技术确保校园网络的安全。

四、 结语

校园网的建设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如学校规模、功能需求、资金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虑。一般以功能需求、资金情况为主要的考虑方面。另外校园网在前期规划时,应该在资金、自身需求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评估。

【参考文献】

[1]高彩萍.浅谈校园网建设[A].山西建筑, 2007, 33 (20): 366-368.

[2]张帆.浅议高职学院校园网建设的若干问题[J].网络与信息,2008(1):8.

[3]周解全,赵青.校园网拓扑结构优化方案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0(6):532-535.

校园网的建设 篇12

党的十七大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目标, 它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创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创建和谐的各行各业。建设和谐校园是这一创建活动的具体体现, 也是培养全面发展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构建和谐校园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所以,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构建和谐校园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是要以人的生命和价值体现为本, 以实现学生自身价值, 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本, 把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 使学生能够在和谐的环境中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二、和谐校园与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和谐校园是我国高职院校校规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 它是教学事物存在的最佳形态, 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 创建和谐校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设和谐校园, 就是要使高校中各种有利于发展的要素间形成一种协调均衡的和谐状态, 其中主要体现为校园各组织之间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等等。

校园文化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华勒1932年在其著作《教学社会学》中提出的。目前, 在国内, 对校园文化虽然没有精确的定义, 但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其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以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为主体不断创造并共享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的结合体。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内涵建设, 所以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校园文化建设。

三、校园文化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不少问题:

1、对校园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全面, 定位不准

有的把校园文化等同于文化活动, 注重开展丰富多彩, 为师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而对校园精神的的培育和影响重视不够:有的把校园文化等同于学生文化, 甚至只是学生的课余文化、社团文化, 比较重视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而较少注重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2、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不鲜明, 缺乏个性

虽然很多高校都把建设社会主义方向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思想和目标, 但相当一部分高校校园文化的表述多为求实、创新、奋进, 趋同化比较严重, 缺乏风格独特的个性。

3、校园文化的核心地位不突出, 辐射力不强

这突出表现在比较注重物化环境的建设, 而对营造具有文化深度和文化底蕴的校园精神、人文环境研究不足, 校园精神的核心地位不突出, 凝聚、感召、教育功能不明显, 一些文化活动品位不高, 学生对社会不良文化的免疫力不强, 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辐射、示范作用发挥有限。

四、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

在新的历史时期, 随着教育环境的巨大变化与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 文化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变化。一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西方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在我国迅速传播, 对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民族传统文化造成冲击;二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崇尚物质生活、轻视精神生活, 追求物质利益和物质享受, 忽视政治方向和人生修养等社会现象普遍存在, 师生价值取向尤其是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观念、就业观念、人生规划也发生重大变化;三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手机的普及, 知识、文化、信息的传播和接受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甚至极大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特点、行为方式。这三大变化对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我们去分析、研究、解决。

五、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

1、深入开展校风建设

通过校风建设, 可以使全校师生树立全心全意为建设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及不怕困难艰险、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学校的宝贵资源, 并结合学校实际规划, 在学校办学思想和理念的基础上, 大力开展师德教育, 进一步规范师德管理, 在学生中宣传师德建设先进典型, 积极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和优良教风。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具有渊博的知识, 而且能以完善的人格和优雅的气质去感化和影响身边的人, 只有这样,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才能担负起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对于学生必须制定和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 严格管理,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使他们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 形成努力学习、诚实守信、勇于创新的优良学风。

2、大力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应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中, 比如可以充分运用各种教学环节和手段, 挖掘各类专业课程中的文化素质教育的潜在功能,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可以邀请名人名家到校讲学, 作报告和讲座。通过这种高品位的人文氛围可以潜移默化的滋润学生的心灵, 在这种校园环境的熏陶下, 是学生们的视野开阔, 使之思想和心灵趋于成熟。同时, 高校也可以开设一些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课程, 通过一些传统的艺术进校园, 不仅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 还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不仅如此, 高校还可以在丰富第二课堂的基础上, 拓展第三课堂, 让艺术进一步得到升华, 一方面, 通过积极组织各类竞赛激发学生热爱、向往、参与艺术的激情, 另一方面走出校门, 让高雅艺术服务社会。

3、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开展丰富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既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观念和文化环境, 也有利于营造特有的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 对培养符合一定教育目标的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应把德育、智育、美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文娱体育等方面的校园文化活动中, 使大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他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 道德境界得到进一步升华。还可以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建党纪念日、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 开展主题班会、团日活动, 提高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利用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的实践活动为契机, 把素质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 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 养成文明行为, 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节、运动会和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4、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 可以开展诸如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 建设一批精品网站, 搭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通过平台, 让师生通过互联网交流思想, 探讨发展, 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渠道。除此之外, 还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 对他们要加强引导, 确保校园文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5、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高校可以通过请优秀校友到学校中对学生宣讲其成才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来激励大学生励志成才, 借助于开学典礼、入学教育、军训、毕业典礼、各种荣誉的颁发仪式等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活动, 激励大学生求实、奋进、和谐、创新。对于诸如教学场所、教学设施、图书馆等硬件设施要进一步完善, 优化学习环境, 不断满足大学生学习成才的需要。高校可以整合各种资源, 建好校史陈列室, 让学生认识学校的历史、办学思想和理念, 从而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现实中, 优美的校园景观往往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爱校热情, 所以, 可以在诸如教学楼张贴名人名言或师生自己的作品, 在公共场所布置内涵丰富的浮雕、雕像、书画等文化作品。让大学生参与到校园绿化的设计、建设、命名及管理中, 一方面不仅增强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 另一方面, 在自然环境的改善中, 使师生的思想品德、人际关系、习惯养成等方面受到感染、激励和熏陶。

六、正确处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关系, 进一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通过对一些高校的取证调查, 发现大部分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还仅仅停留在物质文化建设中, 而忽视了师生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 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促进师生成长简单的理解为环境与人的关系而忽视了教育的整体性, 在不同程度上误导了校园文化的实践。实践证明,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推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就必须正确处理好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各种利害关系, 这是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保证。

1、要建设好和谐校园文化就是要要切合实际的进行创新发

展, 继承是基础, 创新发展是生命力, 没有创新,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方向。其实, 这是一个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问题。我们正处在价值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 在这一时代, 东西方文化、不同国家、名族的不同文化、有益文化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同时并存, 在这种情况下, 全校师生就必须在思想上达到共识, 在建设中始终坚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并把它贯穿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始终, 并成为全体师生奋发向上、共同进取的精神纽带。

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要正确处理好学生与老师的关系,

师生员工作为校园文化的共同建设者, 必须正确对待他们在建设中的角色, 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并时刻把道德素质培养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而另一方面, 作为教师更要志存高远, 潜心育人, 不断转变思想观念, 提高教育水平和工作效率, 把教育育人落实到实处, 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3、学风建设既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又对第二课

堂教育具有促进作用, 而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由此可见, 处理好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所以,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 可以结合学风建设和专业特点来开展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一系一节一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比如外语系可以开展“外语文化活动周”、艺术系的服装专业可以组织服装文化艺术节等。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开阔眼界, 拓展知识, 培育良好学风, 进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4、处理好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校园

文化建设在关注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 更要把精力放在精神文化建设中, 最终通过提升精神内涵达到育人的效果和实现物质文化建设的教化功能。校园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成才, 最终目的是使大学生和谐发展。所以在文化建设中, 即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让学生能够在团队活动中磨练成长, 还要关注贫困生、弱势群体的成长, 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通过开展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活动,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做到知识、技能、道德、学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青.浅谈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和谐高校建设的关系[J].教学管理, 2011 (33) :258-259

上一篇:房奴下一篇:双侧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