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2024-10-12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共12篇)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篇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研究部署,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这是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国“文化强国”的核心。

一、和谐文化概述

1. 和谐文化的含义。

和谐文化的基本含义是: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和谐”为思想核心的价值取向,是以思想观念、社会风尚、理想信仰、行为规范、制度体制等方面融为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

2.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挥其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作用,是塑造当代中国精神形象的需要。

二、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和谐文化的作用分析

所谓和谐校园,是指理念的和谐、发展战略的和谐以及资源配置、管理机制、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和谐;是高校中各个发展元素在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和谐状态,是一种有序、均衡、促进的良好势态。要实现高校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和谐目标,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规范和支撑。和谐文化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1. 和谐文化对高校的健康发展有明显的主导性作用。

和谐文化使得高校学生及教师等人物之间的关系趋于和谐,它可以有效地主导人们的思想,引导高校以更有效的形式向良好的方面发展。文化的作用极其重大,其对高校的发展具有影响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影响层次深等优势。“和”、“合”是和谐文化的中心思想,它可以影响人们于“无形”,对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促使人们抛弃现实的局限性,重新形成新的、适应自然和社会发展的思维和观念,指引着高校前进的方向。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社会的进步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推动,文化是实现人类智慧的基本条件。提倡以“和谐”为核心的文化是社会发展前进的保证,它得以使得社会舆论和环境氛围趋于协调,建立良好的社会共识和高尚的道德风范,使得人们可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谐文化的推行,可以使高校乃至全社会形成共同的、崇高的理想,建立坚强的精神支柱,激励人们的精神内涵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文化体系,可以提升人们的思想素质,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和谐的文化氛围可以激励人们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奋斗,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建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奠定和谐校园的精神基础,推动高校向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2. 和谐文化有助于高校管理者构建和谐、健康的发展战略、管理机制。

文化塑造着社会的灵魂,影响和指导人类的生产方式和发展创造。和谐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社会的各方面,在每一方面,都建立新的社会价值体系与行为方式,并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高校的发展也需要和谐文化作为规范体系,保证管理者在制度、法律、道德的前提下,建立和谐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机制。和谐校园建设强有力的保证是和谐文化,离开了和谐文化的指导,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就会出现偏离,难以持中求稳。

3. 和谐文化使得高校师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人的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受自身文化的影响,所以和谐文化有利于高校师生适应学校的新制度、新规范,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和谐不仅可以影响高校师生的心理状态,还可以还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并引导高校师生无意识地适应新的学校制度和社会规范。和谐文化所倡导的“和合”思想是一种健康向上、科学和谐的价值观,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它引导人们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每时每刻都能做到“中节”、“中矩”,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高校是一个浓缩的社会,如果高校的广大师生在理念认识上存在大量分歧,分析和处理事情时存在不同的方式,就会影响和谐校园的建设。

4. 和谐文化引导人与人之间和谐合作、共同发展,有利于校园内形成和谐奋进的人际关系。

和谐文化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它对社会生活发挥着评判功能、凝聚功能、教化功能和定向功能,给和谐以肯定、赞扬、褒奖和倡导,鼓励一切和谐事物的发展,促进各种和谐因素的增长。和谐文化可以提高人的积极性、能动性,促进人的自我发展,塑造健康和谐的人格,从而进一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们形成一种能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生活模式。和谐文化的“和合”思想有利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使得高校中并不复杂的人际关系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在高校人际关系中,管理者和教职工、教职工与教职工、教职工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和谐的环境下,向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学校内新制度、新规范的实施和推广,更是高校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的保障。和谐文化对高校中人才的培养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学校学习环境无疑会塑造出符合社会发展和需求的高等人才。

三、和谐校园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重要性探讨。

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部分,它使得学校这个整系统的各个环节处于一种健康向上的状态,促使其协调发展,它将学校的教学观念、校园文化、价格观念融为一体,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最基本条件。只有构建起和谐的高校校园,整个社会的和谐才有保障,和谐的校园文化是社会向和谐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的职责是传播文化、传授先进知识,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所以校园文化的和谐是整个社会走向和谐的有力支持,是整个社会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和谐校园文化的实现方式。

笔者以为,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需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在以上三种文化中,物质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表层;制度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层;精神文化则为其核心。所以,校园文化的和谐化需从精神文化着手实现,并做好三个文化的相互结合,共同建设。在具体执行时,可从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开始,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自豪感,使得学校师生更注意校园卫生,为学校而自豪;除了良好的校园环境外,学校还应注重管理机制的创新。在管理机制创新方面,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中,学校要注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强调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规划、分工明确;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坚持制度的系统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统一,规范办事程序。另外,学校还应注意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丰富而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学生和教职工得到美的享受,高雅的文化和艺术熏陶可以引导和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及校园文化品位。要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就要坚持对师生进行荣辱观教育,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创建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充分体现各自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高校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大型的多功能组织,担负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任。和谐文化对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和谐文化指导下的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将增强高校创新活力,保证学校安定有序,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向信.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杨河.高校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大有可为[N].人民日报, 2007-04-30.

[3]王梦周.和谐·和谐社会·和谐文化[J].焦作大学学报, 2006, (1) .

[4]杜宇新.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J].理论前沿, 2006, (22) .

[5]王伟.和谐文化:“以人为本”的文化发展战略[N].光明日报, 2006-01-10.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篇2

山东省平原师范学校

李好志

内容摘要:和谐校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从一个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角度谈谈如何进行和谐校园建设,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以先进的文化武装自己,加强师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形成团结合作的教师团队;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对话课堂,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多方着手,铸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当前全国正在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学校作为师生成长的精神家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谐校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诸多因素中校园文化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本文以一个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视角谈谈如何以文化引领和谐校园建设。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 生本教育 对话

一、以先进文化为导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主体力量,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人,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境界、职业情操、文化素质、品格修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教师的精神面貌直接决定着和谐校园建设的成败。思想政治课教师担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四有”新人的重大使命,政治课教师更应用先进的文化武装自己,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文化建设时指出:“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指导,就会迷失方向和灵魂,教师的思想状况,不仅事关自己的工作成效,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思想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政治课教师应自觉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

2、促专业发展,结团队精神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教书育人的重任,注重提高自身素质,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志存高远,精于教书,勤于育人,努力形成奋发向上,埋头苦干,不计得失、团结合作的创新型教师团队。有了对教育事业的追求,教师就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放在自己的专业发展上,一切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就会摒弃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封闭保守的陋习,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就会把全部精力用在学生身上,领导与教师之间、同事之间就会融洽相处。教师作为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教师的尊严在于其思想。教师应站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制高点上,做一名有知识、有思想的创造者。加强教学研究,教师之间增强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形成教育合力。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一支巨大的无形力量,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

3、师爱无痕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会产生奇迹。对教师来说,没有什么比爱心更重要。传道之人,必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必然有高尚的灵魂。用心积聚对学生的爱,把爱的甘泉洒向学生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引导学生产生对教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爱是教育的起点和核心,衡量是否爱学生关键看能否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洒向全体学生都是爱,“一个也不能少”。不能让有的学生觉得“春风不度玉门关”。关爱学生,重在细节。有时老师的一个微笑也是一种安慰和幸福。在痛苦时送去温暖,贫困时送去金钱,有病时送去问候,绝望时送去自信。耐心回答学生的提问,聆听学生的谈话,用自己的爱心去培养学生的爱心。从同情、仁慈、善待等基本情感入手,再上升到较高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有爱就有宽容,宽容是沟通人与人情感的桥梁,是创造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也许,宽容只不过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普通的话语,然而就是这点点滴滴,让我们把浓浓的爱意化作涓涓细流,浸入学生的心田,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唯有如此,教师的教育才会真正具有一种神奇的魅力,深深地吸引并感染学生。

二、树立生本教育理念,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纽带编织和谐校园

1、树立生本教育观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基本的存在状态是被抛入世界的,教育对人的援助就是对觉醒的援助,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于被教育唤醒或内在的觉醒。”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哪怕是数学考了几十分,哪怕是字写得曲曲扭扭,哪怕他品德有问题,但作为人类的一代,他们像长江一样,从远古走来,又向未来奔去。就像我们学校的王校长说过一句朴实的话:教师要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对待,要让学生把自己当爹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终生的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教师把每一位学生当作独立人格的生命体,要“目中有人”,目中有学生。感受到学生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差异,与学生真诚相待,相信学生的潜能,培育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树立“教育即服务”的观念,强化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才能使教学成为师生间的交往和对话,成为心灵的沟通,从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只有树立生本教育观念,才能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建设和谐校园。

2、师生间平等对话

教育教学是师生间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在师生交往中实现的。师生双方精神的对话包括以下内涵:教学过程中的民主平等,注重心灵沟通,尊重学生的创造生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古人说:“人之相交,贵在交心。容忍学生对教师权威的挑战,强调同学之间合作为主,适度竞争;多运用鼓励性评价、纵向比较评价,少做横向比较评价。

面向生源质量下降的实际情况,调动学生最大的潜能,采用对话教学,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启迪学生,把握生命情怀,领略人生真谛,让学生学会珍爱自己的同时,学会关爱他人。走出“假大空”的政治说教,以平等对话的姿态融入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关注生活,珍爱生命,从培养“道德学家”、“道德圣贤”到培养合格公民。从基础品德入手,增加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从“知识”到“生命”,实现师生之间的精神交往。如果教师言行不一,课上课下两重天,教学过程“剧场化”,就会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产生毁灭性破坏。

3、关注弱势群体

班级中的弱势群体指学习基础较差,行为习惯有缺点,甚至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他们或自由散漫,或孤僻冷漠,或意志薄弱,或存在逆反心理,成因复杂,对他们要特别真诚,先缩小师生间的心灵距离,取得学生的信任,这是教育的前提。要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表扬。出现问题不当众批评他们,给学生留有面子,学生会觉得老师理解他,老师的话就会听进去。在办公室谈话时,要请学生坐下,平等交流。对他们多关心,多交流,不能等学生出问题时才与学生谈话,平时可以通过周记、作业批语等形式交流,多鼓励,也可以让同桌、班干部对其发挥积极的影响。把耐心加长,不苛求学生,期望值低一点。要求要严格,学生一旦出了问题,处理要宽松。平时多关注学生情绪的变化,及时了解学生生活中的困难,并加以解决。让他们感到温暖,看到希望,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生活。

三、班级文化,学生成长进步的精神家园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在班级建设中,要铸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增强学生对班集体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有了班级文化,班级的发展就有“自发”阶段进入了“自觉”阶段。如果只强调制度管理,忽视文化的重要性,则会使学生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因为制度是刚性的、外在的,文化是柔性的、内在的。把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加强人文关怀,以班级精神为支撑,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去引路,才能使班级成为学生成长进步的精神家园。

1、班级精神:自信自强

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师范生的处境多为中考落榜生,他们中的多数学生缺乏自信,甚至有自卑感。我们需要花费很大的气力、很长的时间去恢复学生的自信。方法有多种:如,班级口号:“光荣与梦想属于我们!”“05级3班——我温馨的家”。还可通过班会导向、周记批语、个别谈话等办法。少关注过去,多关注现在和将来,少关注结果,多关注过程。可以通过故事渗透给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把身边我校教师的成功故事讲给学生,把报纸上的小故事读给学生,把学生中的成功故事讲给学生,潜移默化,形成自信乐观的精神状态。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活动前积极动员,认真准备,树立必胜的信念;活动后及时总结,使每位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育。取得成绩要胜不骄,败不馁,学会面对成绩,泰然处之;不成功也不自暴自弃,一蹶不振。成功的时候多找不足之处,失利的时候多找闪光点加以表扬。有一次拔河比赛失利后我及时表扬学生的拼搏精神:有的带病上场,有的把手磨破了,又给学生读了《一碗阳春面》的故事,激励学生不怕困难,积极乐观,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2、班级管理:自我教育

引导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建设和谐班集体。班干部采取学生自主竞选的方式产生,实行任期轮换制,激发竞争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制定班规,设立“值日班长”,给每位学生班级管理的机会。学生能干的事班主任坚决不干,可以从旁边加以引导。“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用管”,班干部轮换制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了班级荣誉感,丰富了学生的人生经历,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有他律逐渐转向自律。学生在管理中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养成宽容谦和地对待他人的人格素养。

把成长的舞台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谈班级管理的办法,谈对活动的组织,互相鼓劲,自我激励。每学期初,我要求每位学生结合自己实际制定具体的目标:如音体美、书法等特长的发展,优等生、模范团员、学习成绩的提高等,班主任根据学生制定的目标,督促学生践行。学生有了切实可行、具体化的目标,把主要精力用在自我发展上,不合谐因素就会减少或杜绝。这样,诚信友爱,和谐奋进的班集体形成了。

我们还要加强生命安全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生命是第一宝贵的财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命安全,时刻牢记于心,做到防火、防电、防溺水,交通安全,饮食安全,心理健康。

3、同学关系:融洽共进

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有导向示范作用,有利于同学之间建立相互尊重、相互激励、相互学习、平等互助的新型同学关系。同学关系融洽才能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归属感。教师及时了解当代青少年心理特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心理疏导,让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及时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坚强意志和健康人格。增加学生的合作学习机会,使他们长期处于友好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上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会包容别人的缺点;看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学会善待比自己优秀的人,建立一种兄弟姐妹般的和谐关系。

校园文化是一片沃土,是一所学校的精髓,是学校活力的源泉。学校一旦形成自己的文化,每位成员就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在和谐校园建设中,一支为人师表、敬业爱生、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和谐校园的支柱。以积极向上的文化做引领,建设和谐校园,用校园文化的力量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让学校成为师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作者简介: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篇3

【关键词】太极拳;和谐价值;校园文化;建设

The Harmonious Value of Tai Chi and Harmonious Univers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YUAN Yan-do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0, China)

【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take the essence from the harmonious values of Tai Chi to construct harmonious university culture, flourish Tai Chi culture and upgrad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ulturologyand communication methods, the author arrived at a conclusion that the analysis of the harmonious values of Tai Chi can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university culture.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 the harmonious elements of Tai Chi helps people have a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ai Chi an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Tai Chi in harmonious univers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Moreover, the harmonious value of Tai Chi can be made good use of to promote the university culture’s positive development and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Chinese educational cause.

【Keywords】 Tai Chi, Harmonious value, University culture,Construction

1前言

起源于河南温县的太极拳,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今天的太极拳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理念上,都无处不在地培养着人们和谐思想的形成,体会和谐的成就,演绎和谐的价值,追求和谐的张扬。太极拳已经成为身体教育、道德教化、净化心灵的工具。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就是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文化”的时代,促进人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的最高追求。

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是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更是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实践办学理念,积淀与传承校风、校训,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办学目标的迫切需要。

因此,河南高校根据有利的地理资源优势,建设以太极拳文化为主的校园文化,不但可以继承、弘扬太极文化,而且对树立校园文化品牌,塑造特色校园文化,提升高校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太极拳和谐元素的理论阐释

2.1.1太极拳的和谐特点

太极拳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学问,拥有深厚的哲学思想,体现了知行合一的和谐理念。热爱生活的人,应该体验、感悟太极拳的内涵。太极拳能够融汇人的身体和精神,使其身心合一。太极拳所蕴含的和谐思想能够陶冶人的外在仪表及内在修养,使其达到内外如一。太极拳是在吸纳了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传统中医经络学原理和养生理论、传统的兵法学说的基础上创编而成。它以易学的太极阴阳学说为指导思想,以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方式把握世界,是一个充满哲理的拳种,体现了传统哲学的普遍和谐价值理念。太极拳继承了传统哲学的和谐价值观,强调练拳要追求“一动无有不动”、“周身一家”、“牵一发而动全身”、“内三合、外三合相结合”、“内不动,外不发”、由内到外总需完整一气等,讲究“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使心、气、神的运行极其和谐〔1〕。这就要求人门在练习太极拳时,要达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周身一家”,必须达到内外、形神和谐统一的境界。全身各部位的和谐,才能使身体形成一个阴阳合一的统一体。太极拳基于整体观的指导思想,它强调全面锻炼,精、气、神三者兼练并举,形神兼修,从而得到性命双修,既练体又修性,以达到身心平衡。太极拳的锻炼,讲究阴阳相济。

2.1.2太极拳技术中阴阳对立的“和谐”思想

“阴阳对立统一”是太极拳技术体系的核心运动原则之一,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哲学理念在技术运动形式中的形象反映与应用。太极拳的套路结构充分考虑左右兼顾、上下配合、内外兼修,充分体现出“阴阳对立统一”整体观的哲学理念。如陈式太极拳更有着显著的运动特点,讲究内在的意气运动,外在的螺旋缠绕运动。强调在意识主导下,头上顶,气下沉,放长身肢,通过旋腰转脊带动上肢旋膀传腕,并带动下肢旋胯转踝,使肢体在顺逆缠丝中促成内外相合,节节贯穿。陈式太极拳的动作有快有慢,一般发劲时转换快,动作过渡时慢。陈式太极拳有刚有柔,一般动作的终点刚劲有力、动作过程中柔韧舒缓。全套动作在快慢、刚柔、开合、曲直等矛盾的相互依存、互相转化中相连不断。正如太极拳创始人王宗岳在《太极拳论》开篇中所指出:“动静之极,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变化原则,也就是说,太极拳运动的关键在于懂得阴阳、动静的辩证统一关系和变化机理,这样才能达到太极拳的高级境界,实现太极拳运动的实际价值〔2〕。太极拳以“阴阳”为技术内容形式,以“对立统一”作为技术内容运动的具体原则,在外形和本质上都体现了“整体观”这一传统文化价值观。因此,以阴阳对立统一为运动形式的太极拳技术,在长期的练习和演化中无疑成了自然和谐理念的内核之一。

2.1.3太极拳“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

太极拳要求人与自然建立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保持一种良性的生态平衡。它是对人与自然的交往建立在征服与被征服关系上的反思和纠正,继而追求一种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新型关系。这种追求生态和谐的自然观,能十分容易地转化为追求社会和谐的人文观,即人与人之间应建立一种友好亲善、和平共处、互帮互助的平等关系〔3〕。正是这种和谐的思想,为人们健康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基础,使人们在太极拳活动中,通过积极调整人的生命系统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获得抗衰祛病、延年益寿的健身实效;同时,也尽可能地从太极拳运功的文化氛围、审美情趣、人际交往和生命感悟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获得一种精神的自然陶冶、心理的稳定平衡和生活的返朴归真。它与中国特殊的社会文化有着内在一致性,也正如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所指出的:“中国哲学有一个根本观念,即天人合一,认为天人本来合一,而人生最高理想,是自觉地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物我本属一体,内外原无判隔。”太极拳正是以“天人合一”为拳理理念,充分表现了它在追求健身、健心和人类与自然发展上的高度和谐姿态。这与西方体育所倡导重在参与、关心爱护地球、维护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协同发展也是有着异曲同工的内在一致性。

2.2太极拳的和谐元素在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2.1太极拳的和谐思想有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太极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周而复始,由无极而太极,阴阳对转,化生万物。其核心是“天人合一”观强调人与自然同构对应,正所谓人身一小太极,自然一大太极,两者应当和谐,人应“道法自然”(《老子》)。太极拳正是以太极阴阳学说为指导思想,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法,体现了和谐的东方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4〕。

这种和谐思想,要求打太极拳时要遵循阴阳和谐的法则。对称、和谐是自然界的根本法则,也是太极拳的最高原则。练者要处于刚柔相济、开合相寓、虚实互换、快慢相间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状态。拳论讲“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劲力上也讲究前发后塌、逢上必下、逢左必右,以维持自身平衡与和谐。

这种和谐思想,要求人与外界建立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这种和谐观,能十分容易地转化为追求社会和谐的人文观,即人与人之间应建立一种友好亲善、和平共处、互帮互助的平等关系。

这种和谐的思想,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基础。

2.2.2太极拳蕴涵的“顺应”的思想有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太极推手讲究“舍己从人,随屈就伸”、“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这些法则要求练习者不管对手处于什么位置,都终能够视不同的情况从容地积极主动地应对,这就是“顺应”。拳谱说:“须要从人,不要由己,从人则活,由己则滞。”(武禹襄《太极拳解》)这种顺应既反映了和谐的思想又体现了“百折不挠的意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人们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在推手中将深深体会到这种“顺应”,它不是对抗,而是应坚韧主动地持自身和谐。和谐则生,和谐则能和平相处。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达到融洽相处,形成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5〕。

2.2.3太极拳的“心静”有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李亦畲先生在《五字诀》中说:“心不静则不专一,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十三歌诀》中有“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故变化示神奇。式式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6〕。所以,平心静气,能真正体悟到太极拳,太极拳对心静的追求是自始至终的。值得指出的是,心静不仅是练拳的要求,也思考、行事、待人处事的需要。只有心静才能真正钻得进去,才能把事情考虑清楚、做好;只有心静,方能平和。所以,心静能促进大学校园的和谐稳定,也能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和谐。

2.2.4太极拳“内”、“外”相兼的文化思想有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形神兼备,内外兼修”是太极拳的基本特点。《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有“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陈式太极拳论分类语录》中有“精神贵乎蕴蓄,不可外露圭角。”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兼修可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体魄和精神面貌,有利于塑造稳重、成熟的大学生性格。

2.2.5太极拳的“立身中正”有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身法正者,身桩端正,无所偏依,虚灵顶劲,落地生根,故不惧他人推倒。演练太极拳中,会逐渐体会到做人要身正,身正才能理直气壮;理直气壮,才能无所畏惧、神气十足。这对塑造人具有良好的作用。太极拳是一种性命兼修、身心兼练的拳术。太极拳通过整体修炼过程,使人的身心两方面都达到高层次和谐、平衡和自由,况且大学生文化修养高,容易理解太极拳的文化内涵,从而能更有效促进高校和谐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太极拳的和谐理念与价值,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太极拳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是一笔珍贵的民族传统历史文化遗产。太极拳虽然不能给我们提供构建和谐校园的现成答案,但它却可以为当代大学生与学校环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和谐相处提供理论参照。作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载体的太极拳能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提供精神动力,为建设和谐校园作出独特的贡献,能使每一个习练太极拳的人体认与感悟和谐的魅力。

(2)对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基础资料。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供实施平台。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从研究太极拳文化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出发,将校园文化、太极拳文化融合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研究“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3.2建议

(1)太极拳集健身、修身、养身于一体,讲究“天人合一”,导引吐纳,注重动静结合、阴阳协调、和谐统一,具有浓厚的文化特征和民族色彩,体现了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民族个性,它所体现出来的和谐精神,昭示着我们构建和谐校园的发展方向,因此应充分发挥太极拳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独特作用和价值,为传承太极拳文化的精髓和构建和谐校园构架一个交流的平台,彰显太极拳文化的魅力。

(2)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需要严谨的科学方法,健全的组织机构,丰富的人文资源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需要从精神层面、物质层面以及制度层面全面发展,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校园文化与太极拳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邱丕相,田学建.论太极拳的普遍和谐价值观〔J〕.体育学刊,2005(3):70-72.

〔2〕王国志,邱丕相,郭华帅.太极拳:一种体认和谐的典型音符〔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1):64-67.

〔3〕林小美,苏欣,杨建营.论太极拳和谐思想与当今和谐社会〔J〕.体育科学,2007(11):21-24.

〔4〕杨雪林,朱玉霞.浅论太极拳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65-67.

〔5〕邹玉华,朱慧.论太极拳对和谐校园文化的承载与整合〔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05(4):71-72.

〔6〕康戈武.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太极运动观〔J〕.邯郸学院学报,2008(3):7-15.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篇4

我教过中学也教过小学, 以上的情况在我本人身上也同样存在。我非常热爱自己的职业, 不希望以不良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因此今天, 我也来当一回心理医生。对教师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障碍进行诊治, 找出病根, 消除障碍, 使我们的教师心理健康起来。

教师在心理上存在多方面的“结”:

一、事务繁杂压力重

新课程改革步伐越来越快, 教师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老师们的压力虽然很少在领导面前表现出来, 但同事之间经常在课余相互倾诉。一是要承受来自学校和主管部门的压力。针对新课程改革上级主管部门与学校会制定许多工作计划, 从开学入校到放假, 各种备课、学习笔记、反思、论文、故事、论谈的收集撰写, 语文、数学老师每天批阅大量的课堂练习、家庭作业, 校、市级听课、评课、公开课、大量的新课题申报与结题及教学大比武等接踵而来。特别是现在中小学生要进行语文、数学期末统考, 其他学科要进行考查, 给教师增加了更大压力。此外, 还要完成每周的课堂外的大量琐碎繁杂的活动事情, 尤其是班主任以及教务教科处的老师, 因此现在许多老师对当班主任并不积极, 而语文、数学老师当班主任是不得以而为之。另外, 学生家长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 像“作业布置过多”“下课拖堂”“提早下课”“某某老师带多了家教收费多”“动了某某的小孩”等等各种小报告送上学校。教师仍要顶住各种压力继续工作。

二、学校校园安全责任重

从学生、家长、学校、主管部门到社会, 安全责任如孙悟空的紧箍咒时刻压在老师们心里, 如同一座座“大山”一样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尤其学生上学期间在校园内、校园旁出现安全意外, 教师责任压力更大。这是在2005年11月14日清晨, 发生在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郭道镇的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部带挂东风大货车突然驶入正在公路上晨跑的沁源二中学生队伍中, 造成20名学生和1名教师死亡, 另有17人受伤。去年10月14日~10月25日连续发生4起校园学生踩踏事故, 造成几十名学生伤亡。惨痛的事件让一个个花季少年瞬间消失了, 带给学校相关老师的是遇难学生家长的责备, 上级主管部门的处分和社会舆论。这样的事例在报刊杂志网络上经常能看到。哪个学校领导老师有一点点疏忽就有可能酿成重大事故。为了不让重大事故发生在自己的学校里, 经常要在课堂上、在教师会议上强调学生安全高于一切。学生在校内外发生任何事都可以往学校、老师身上推卸, 即使是这样, 老师仍要树立教育信念安心工作、生活。

三、教师同事、家长关系隐形紧张

面对众多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压力, 许多教师都向往轻松舒适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在敏感的人事安排、开学的课务安排、学校组织学生竞赛安排、教师进行课内外辅导以及职称评定竞级方面出现有部分不公正、公平、公开现象, 甚至循私作弊等。有的老师为此对某些同事产生猜疑、妒忌心理, 造成同事关系隐形紧张, 表面上同事关系都很融洽, 事后说三道四;有的教师因为学生调皮受学生气, 造成与学生家长关系不融洽。

四、职业焦虑心严重

美国教育协会主席麦古瑞曾经感叹:“心理枯竭感受正打击着无数有爱心、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 使他们逐渐放弃自己的专业工作, 这个重大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师职业, 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纠正, 那么就会达到流行的程度。”我经常在网上和报刊看到教师心理疾患案例, 其中有一份是一名从教数十载的教师, 一直以来成绩还不错, 各种奖励证书也有几十个, 论文多篇获奖发表, 领导和同事的评价都很好。可是近来好像出了问题。虽然平时讲课面对学生非常自如, 可一遇到上大课, 一看到其他老师, 特别是有学校领导在场听课时, 就感到紧张万分。这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教育改革的深入, 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能否站稳讲台, 能否受学生喜爱, 能否被同事领导认可, 造成越来越多的教师失眠、经常腰酸背痛, 脾气暴躁。

既然教师压力沉重, 那如何来“解”?我们需要借助学校和自我来进行调适。

1. 学校调解方面

(1) 学校领导本着关爱教师的目的, 需要经常为教师们定期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或寒暑假, 采取继续教育的形式让老师接受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或邀请心理学教授进行授课, 帮助老师解除心理困惑。课余时老师们相互之间也要多宽慰, 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己的职业。

(2) 同时, 学校还可以与医院联系电话热线, 教师自己多上网寻找心理健康咨询。鉴于有些教师碍于脸面或虚荣心等原因, 羞于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课余时间多交朋友, 经常与朋友交流倾诉, 释放自己心中的压力。

(3) 学校工会要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 去郊外呼吸新鲜空气, 为老师多松绑减负。

2. 个人诊治方面

对策一:学会宽容, 学会生活

工作生活每天都要继续, 我们要学着去“宽以待人”。人只要活着就会有压力, 有竞争, 要放平心态, 正确看待压力, 看待竞争。宽容领导的严厉、宽容同事的不足、宽容亲人的过失, 心平气和对待学生所犯错误, 他们毕竟只是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可爱之处。学会尝试用“爱”和“微笑”来对待生活, 以快乐的心情来面对每一个人, 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每一件繁杂的事情。一个善于宽容的人会在日后成为一个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和创造生活的人。

对策二:合理宣泄, 放松情绪

紧张的心态和烦恼忧虑由少而多慢慢增加, 但千万不要积聚在心中。紧张的情绪积聚一段时间就要释放。去郊外、去公园、去乡村以各种方式来释放自己的压力。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合理的方式, 想休息便休息, 想娱乐就娱乐, 不要太禁锢自己。有时间就进行各种体育放松训练, 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压力, 不做自己力所不及的事, 培养良好的个性。同时还可以经常听听音乐、笑话、相声、小品, 从内心释放紧张情绪。

对策三:快乐学习, 培养心境

二十一世纪科技日新月异, 信息时代在飞速发展。中小学生的好奇心强, 求知欲旺盛, 教师的一桶水不随时灌满就倒不出一碗水给学生。莎士比亚说过“书是最好的营养品”。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要想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就是读书, 每天不间断地读书, 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天天不间断地读, 知识就会像“潺潺小溪, 每日不断, 注入思想的大河”。许多教师不太喜欢翻阅厚重的教育理论书籍, 我们可以在清闲的时候欣赏一些薄而短小的教育教学杂志和报刊, 从中吸取教育教学的新鲜氧氛。这四年间我们市教育局每年都为老师们买教育教学书籍送书到校, 这些教育理论对一线教师的教学帮助有明显的效果。这样, 多读书就能使身心得以放松, 同时又增长见识, 开阔视野。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与内涵 篇5

清华大学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组

原载《光明日报》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只有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并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内涵为理论基础,才能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为高等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

一、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把人才培养目标放在首位

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文化建设的方向时曾指出:“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工作的每一环节都应把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放在首位。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培养人才这一中心工作才能坚持其正确的方向与导向,才能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彰显其影响和凝聚力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就必须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这又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先进文化为根本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它从指导思想、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全面而系统地

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精神实质及深刻内涵。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指导,就会迷失方向和灵魂。只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才能深刻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就是要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教师的事业发展和师德培养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保障,为高等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

二、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软环境建设

所谓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促进的和谐状态,和谐的校园文化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目标与内涵,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与模式。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和谐,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大致可分为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硬环境建设一般包括学校建筑、文化设施及校园景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包括标志性文化载体如校园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建设。硬环境建设既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形式,同时本身也包含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如果说硬环境建设体现的是校园文化直观的外在的形象,那么软环境建设表现的则是校园文化主观的内在气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无疑应将重点放在软环境建设上。具体说来应体现在三个基本方面:一是良好的学术环境,既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形成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开拓创新的局面以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是良好的育人环境,即注重人格培养和素质提升,形成教书育人、尊师重教、为人为学、追求完美的教育教学的良好环境。三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即形成诚实守信、团结和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良好校园风尚,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软环境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相比较而言,良好的软环境建设更能激发人们蓬勃向上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思想,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素质。软环境建设中所传达出的教育理念、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最能体现一所大学所独有的文化精神和气韵,是大学精神内核的彰显及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因而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陶冶功能、整合功能及凝聚功能。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定程度存在的重硬件投入、搞形象工程,轻软件培育、忽视品格塑造的现象,不利于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真正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把软环境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形成有益于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有益于科学创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和谐校园环境;才能完成大学作为优秀文化传承者和社会思想库对于提高社会的文化精神和道德价值所应承担的责任。

三、坚持主流文化为主导,反对和抵制落后腐朽文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形成社会普遍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是文化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大学作为社会各种思想和观念碰撞与交流的舞台,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相互交织,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同时并存的情况下,如何把握自身文化发展的方向,实现自身的文化和谐也是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作出回答的问题。

校园文化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形成的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精华与大学精神的凝聚和积淀。比如,爱国爱校,集体主义、主人翁意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诚信友善、乐于助人等等,通过它的熏陶必将提升人的境界,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主流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导因素,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最有力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根基与保障。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校园文化中出现了非主流文化日益盛行的趋势。网络文化、短信文化、卡通文化、课桌文化、宿舍文化等等新的校园文化形式,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和青睐,并对主流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坚持以主流文化为主导,重视和发挥非主流文化的积极作用;以主流文化引领多样化的非主流文化,在弘扬主流文化的前提下提倡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以先进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流与方向,继续唱响主旋律;另一方面,要尊重非主流文化存在的现实性与合理性,肯定其在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校园和谐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促进它与主流文化的融合;对非主流文化的消极作用也要敢于批评和指正,特别是对其中容易引发思想困惑、道德失范,与主流价值截然对立的价值主张要及时引导和纠正,促进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别。代表校园文化发展方向的先进文化,概括起来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是每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其自身文化和谐所必不可少的文化引领和精神支撑。落后的校园文化是各种错误和腐朽社会思潮在校园生活中的反映,它消蚀人的理想和信念,涣散集体的凝聚力,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利于形成团结、奉献、奋进的和谐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建设要坚决抵制和摒弃落后腐朽文化的渗透和侵袭,不能假借构建和谐之名使落后和腐朽文化大行其道贻害青年。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是近年来对青年学生影响较大的几种社会思潮,尤其是它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和误导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就会削弱和阻碍先进文化在校园的传播和发展,使校园文化失去正确的价值导向,甚至引发思想上的混乱。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所坚持和提倡的东西,所反对和抵制的东西,就是我们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旗帜鲜明坚持和反对的东西。

建设和谐校园的策略 篇6

一、人性化管理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核心

毫无疑问,学校管理离不开制度。但是,传统学校管理制度只局限于约束和规范,甚至于控制和限制,这是不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的。现代教育管理学认为,在学校管理活动中,除了发挥严密的组织机构、计划和严密的规章制度等管理作用外,也要特别重视人的非理性因素,包括意志、感情、情绪、心态、形象等在管理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潜在的自尊、自信、自控、自强的意识,通过群体共感与共识,为学校发展提供内在的动力。因此,要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实行人性化管理,也就是说,学校的管理制度要具有人文性特征,即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制度的创立不是限制人,而是发展人,管理制度的创立过程,应该是学校人文环境的塑造过程。

中山市桂山中学原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但是近年来,学校以制度文化为突破口和切入点,致力于建立一套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以制度提高效率,以制度调动师生积极性,学校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快速提高,成为市重点中学。究其主要原因是在制度建设中努力突破传统制度中许多“清规戒律”式的“规范”功能的束缚,赋予规章制度以“人性化”,让现代学校制度的“人文性”与传统制度的“规范性”有机结合。为此,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构建了一套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形成了学校的管理特色:一是建立了民主管理制,重在规范;二是扁平化的校级与年级组“二级制”的组织机构,着眼效率;三是年级、班级、备课组和教师“四个整体”的负责制,重在团结;四是教师任课的课级组合“赛马式”用人制度,体现竞争;五是绩效优先的分配制度,重在激励;六是琢玉式的师资培训制度,注重发展;七是可控式的质量保障体系,重在效益;八是求真务实的教育科研制度,立足创新。

这些制度,继承了传统制度的规范性,又改变了传统制度重物轻人、重约束轻发展的弱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人本性、民主性、科学性、发展性等特点。这些创新性制度的有效实施,既规范了学校管理,又激活了学校的运行机制, 为每个教师发展成长提供了条件、机会和动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师资条件。

二、教学改革是必然要求

传统的教学和课程设置千人一面,以相同的模式培养每一个学生,以相同的标准衡量每一个学生。这是产生学校内部不和谐的重要根源。因此,必须以“尊重差异,发展个性”为指导思想,构建一个能够体现“增加选择性,扩大自主权”的课程体系。

桂山中学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以多向式分层教学作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多向式分层教学”的教学特色,实行纵向和横向的“多向”分层,让智能强弱和兴趣不同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实现“全面加特长”的育人目标。

纵向分层是根据学生智能强弱不同的特点,采用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的编班方式,开展纵向分层的教学活动。行政班是主干课,教学班开展课后的扶优补差的辅导活动,每年级根据学生各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基础的不同,重新编成临时性的教学班,进行分层教学辅导。

横向分层是根据学生智能类型不同的特点,采用特长班和兴趣班并举的编班方式,开展横向分层的教学活动。特长班开展扬长的教学活动,如:语文、数学、物理、体育、美术、音乐等竞赛辅导班和特长班;兴趣班开展拓宽知识面的教学活动,通过选修课、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科技活动和各类学生协会的社团组织等开展实践活动。

在多向式分层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进度、分类布置作业和分类进行辅导,有利于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让不同知识基础、不同能力层次和不同能力特点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更快的发展,并能发展学生的特长,取得显著效果,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三、师能建设是重要手段

为什么不少教师幸福感缺失?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作成效不大。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提高师能。一方面要让广大教职工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另一方面,要让教职工苦练基本功,增强教育教学的技能,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管理学生的能力。这样,师能增强了,教育教学的成效也提高了,教师的工作信心也增强了,积极的情绪也自然产生了。

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形势教育是有力保障

“君子以厚德载物”。高尚的师德风范,是教育成功的保证,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更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有力保障。当前复杂纷呈的社会,对教师产生很大的误导和诱惑,只有通过师德教育,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引导教师要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保持教师的那份清高,拥抱培养人才的满足感,才不至于由于待遇、地位等问题陡添烦恼,才可能不迷失自我,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何况,是否幸福?是否快乐?是否辛苦?等等问题,实在见仁见智,事关人的心态,只是人的感受而已。

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一个核心,三线齐抓,四种结合”的运作方法,切实加强教职工的师德教育。也就是以党支部为核心,党支部、教工会、办公室三线共同负责;师德教育与教师政治学习相结合,与党团组织生活相结合,与教师工作评价奖励相结合,与晋升相结合。坚持每学期开展“我是桂山人,我为桂山添光彩”大型的师德教育系列活动,每周一次的教职工政治业务学习,每月一次的党团组织生活,每学期一次的师德评价制度,并通过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式,让家长、专家和上级领导来校作报告,或进行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对教育和教师的期望,把师德教育融会到教师工作和生活之中,收到了良好效果——教职工能保持良好心态,认真负责、努力工作成为主流,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篇7

一、和谐大学校园提出的背景

在进入新世纪头十年的中期, 党中央提出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初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 接着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 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与重大部署。此后, 条条:各个部委系统, 块块:各个地方———省 (市) 、地 (市) 县、乡 (镇) , 点点:各个大小单位, 纷纷积极响应, 将和谐作为自己的建设目标。强大而富有活力的即和谐的共和国这个有机体, 正是通过以上条条、块块、点点即大大小小的机体结构的和谐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

讲和谐就是因为有不和谐存在, 就像讲团结因为有不团结的现象一样。这就是所谓背景。相关背景是一切相关问题研究的出发点。

党中央文件并没有直接讲和谐大学校园建设, 而我国的和谐大学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是这个有机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细胞。因此, 讲和谐大学校园建设, 必须搞清这一建设提出并付诸实践的大背景与小背景。

大背景大到从整个世界来看。胡锦涛同志多次在重大国际会议上与接见外宾中, 提到要建设和谐世界, 就是因为西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世界各地到处制造不和谐, 挑起种种事端, 使国际多元社会、各国人民自主决定自己命运与发展道路的正常权利纳入其价值标准之内, 成为其为所欲为的顺民。这股国际逆流确是我国社会产生不和谐因素的重要外在原因。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我国的快速崛起中, 唯恐中国不乱, 想方设法阻止中国的快速发展。

国际公认也为我国许多专家学者认同的一个大背景, 国际社会即世界各国在其发展中, 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之间, 是社会的一个重要转型期, 即从不发达向中等发达过渡的时期, 有人说是“发展陷阱”。而我国从刚进入新世纪的人均GDP近2000美元, 到2011年已达5000多美元, 不少学者据此认为我国已进入“中等发展陷阱 (3000~6000美元) ”。从以拉美为代表的“发展陷阱”到我国所谓“中等发展陷阱”, 大体都有以下共同点。

一是官员腐败现象严重。经济的一定发展使财政收入增多, 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而为官员贪腐创造了经济条件, 主要是监督机制不能随经济发展同步跟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腐败现象的严重程度几乎是同步的, 这也跟我国对官员任用考核的一些特殊方式相关。因此我国贪腐官员在惩罚中仍不断产生, 由此降低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诚信度, 激化官群矛盾, 涣散社会凝聚力。

二是贫富差距拉大。市场机制在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 也导致贫富差距的拉大。市场机制在初次分配中产生的收入差距拉大趋势要靠政府从公平公正立场采取措施在再分配中向弱势群体倾斜, 匡正市场机制在初次分配中拉大贫富差距的缺陷。我国除具世界其他国家这一共性外, 还因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转型而来, 市场化的变革并不彻底, 很多重要经济部门仍被国有企业掌控甚至蜕化为私人垄断。衡量社会分配公平与否的一个指标—基尼系数, 2013年我国官方首次公布2012年的基尼系数为0.474, 而据民间调查, 同年基尼系数为0.61, 就算被多数经济学者所低估的官方数据, 也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就是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的基尼系数也明显高于印度、俄罗斯, 与阿根廷、墨西哥相当。这种贫富差距的拉大不仅激化贫富阶层矛盾, 也激化政府与群众的矛盾, 人们认为是政府不作为或政府偏袒富人或与富人共谋得利的结果。

三是环境污染严重。这一发展阶段, 人们只追求发展速度, 忽视经济增长质量, 高消耗高产出高污染低效益相伴而生。在我国当前的国情条件下, 一段时间以GDP增长为唯一政绩考核指标, 这种考核方式促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即使到了今天, 我国对官员的环境考评机制体系仍不完善, 如PM2.5这一检测空气质量的指标, 长期被忽视;河流被污染, 土地被污染, 空气被污染。这种污染已严重威胁我国社会经济能否继续发展, 人民是否能健康快乐生活下去的地步。对人才引进与海外留学人员能否归来也造成重大影响。而这一问题, 人们又把它跟政府无作为联系起来, 由此降低政府的诚信度, 激化官民矛盾。

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 在我国都是严重的, 造成官民矛盾, 社会不同群体 (贫富群体、不同职业群体) 矛盾的加深, 影响社会和谐。有人认为, 我国社会矛盾的尖锐激化已达到某种临界点, 由此导致维稳成本的不断提高。这部分增加的维稳成本只能从教育、医疗社保、环境治理等合理公共支出中挤兑出来, 从而影响我国社会的转型进程, 影响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的进程。

在社会出现不和谐的大背景下, 高校与之相应同样出现一些不和谐因素, 既与社会不和谐因素紧密相连, 又有其自身特点。

一是贪腐现象依然存在, 有的大学甚至比较严重。这从一些大学从校一级领导中揪出的贪官中得到证明。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 从学校工程承包招标中、从自主创收基金中想方设法中饱私囊。这种现象在院系的个别领导或教师中也有存在, 他们还利用手中的权力敲诈学生钱财。

二是师德滑坡, 学德随之滑坡。不少教师不热心教学而热心捞外块, 这虽有大学教师薪酬偏低的客观原因, 但教师自身道德修养失衡乃是主因;学生奋发进取精神不足, 混文凭者大有人在;师生相互影响, 对教师评价逆向选择, 认真教学的教师往往开罪学生, 得不到学生的应有尊重与正确评价, 放松要求讨好学生的教师反而得到学生的好评。

三是求大求全, 重数量轻质量。表现为大学年年扩招, 万人大学超万人大学比比皆是, 学校大楼不断增多, 大师却未见增加;数理化、文史地、理工农医样样俱全, 众多专业雷同, 其原有特色消失;硕点、硕导, 博点、博导不断增多, 以致造成中国博士大跃进, 领先世界水平。对教师考核也是重数量, 轻质量, 评价体系不合理, 必然诱导教师的错误追求。埋头苦干看轻名利而倾心于教书育人的老师得不到认可, 等等。

四是学风不正。不管学生、教师都抄袭成风。因为年度考核, 晋升职称要求论文数量, 并要求核心期刊发表, 学生特别是硕士生博士生, 要求在读期间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在压力之下加上道德缺失, 现代网络技术又提供了条件, 他们不得不以抄袭应对, 这是被动而言。不少人甚至是少数忙于行政事务的领导, 为图虚名甚至图实名, 即争得学衔学位, 特殊贡献大奖等级而名利双收, 他们也想方设法抄袭, 盗窃他人甚至学生的科研成果。

大学校园的种种不和谐因素的存在, 必然影响大学这一神圣高雅殿堂的形象, 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包括道德与专业质量。因此提出与推进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二、和谐大学校园的概念

这些年来, 和谐大学校园的概念, 常见于报刊、书籍和诸多文件中, 但是否有一公认的权威的一致遵从的定义呢?似乎没有见到, 而多种对和谐大学校园概念的论述, 似乎都有立论依据与可取之处。

胡锦涛同志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一个经典性表述:“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相互作用, 相互联系, 全面体现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 也应是和谐大学校园概念立论的依据。

何谓和谐大学校园?看来不能按定义要求来界说, 只能作出说明性的解释。和谐大学校园, 勿庸置疑, 应具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特征, 但具体含义应有所延伸并有适当差别。

第一, 和谐大学校园应是遵纪守法的模范。宪法及涉及规范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 大学理应遵照执行;同时各个大学应根据自身特点, 制定相应的校纪校规, 使依法治校更具体可行。大学校园应充满民主空气, 各个成员都能畅所欲言。各个不同层级的校园管理者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而从善如流, 绝不能将“政治帽子”到处乱扣, 做到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言者无罪。大学是否应有自身特色的校纪校规, 这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第二.和谐大学校园应是体现公平正义的典范。校内各级党政领导成员, 不同职称的教学科研人员, 不同年级, 不同培养目标、不同民族、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 不同岗位的成员, 等等。总之, 大学校园里的所有成员, 都是平等的, 都是履行不同职责, 尽不同义务而已, 无任何特权可言。

第三, 和谐大学校园应是诚信友爱即遵循伦理道德的楷模。大学里各种成员之间, 都应做到诚实守信、说实话、干实事、互助友爱、扶危济困、团结协作。大学校园容不得流言谣言, 容不得制假造假, 容不得一切歪风邪气。

第四, 和谐大学校园应是最具创造活力的场所。大学的各类主体, 其中最重要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学生要学得主动, 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敢于跟老师及各种权威争论, 敢于面对面提出质疑;教师要教的主动, 敢于创新自己的学术观点, 勇于发明创造,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使课堂气氛活跃。面对学生质疑, 要大度包容, 即使学生的见解不够完善或有错误, 也要加以鼓励。其他不同岗位的成员, 应有不断改进自己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效能的创新之举。大学应成为整个社会最具创新活力并带动整个社会创新的强大发动机与导航仪。

第五, 和谐大学校园应是最为文明安定的场所, 社会精神文明的典范。大学校园里, 人人讲礼貌, 个个能谦让包容, 既与社会紧密相联, 又不容社会污染浸入校园。大学校园应是社会文明的一方净土, 是社会最圣洁的地方。

第六, 和谐大学校园应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楷模。大学校园不仅精神环境洁净无瑕, 自然环境也应洁净无瑕。大学这个小环境, 应有周到的规划设计, 绿地、水榭、亭台楼阁、生活学习、运动与休闲设施, 均应安排有序, 使人感到似静非静, 似动非动, 空气清新, 井然优雅, 是个读书、研究的最好自然环境。

总括上述, 和谐大学校园的最根本特征是, 融洽的人际关系, 令人向往的自然环境, 不断推陈出新的教学科研成果, 最终体现为, 不断培养出就业率高广受社会欢迎的具有创新活力的一批批不同层次的毕业生。大学有不同类型, 有所谓重点非重点、专科、本科、教学型、研究型等差别, 但凡是大学都要出两类成果: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和不同档次的科研成果。而高素质人才即各类精英的不断产出, 则是不同类型大学的最重要使命。

综上所述, 和谐大学校园概念不能简单地套用逻辑学关于定义的要求来表述。而从上述和谐大学校园的描述中, 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但总感觉这是一种静态的特征表述, 似乎跟现实中或实践中的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不符。因此, 对于和谐大学校园概念, 必须从动态角度加以把握。和谐大学校园所具有的六大典范作用不是一幅静态的美丽山水画, 而是在动态中显示出来。它在不断克服六大典范中大大小小的不够典范之处而趋于典范, 也就是说, 它在不断化解不断产生的种种不和谐因素而使之达到和谐状态, 在这种不断调整化解不和谐因素的过程中, 六大典范作用会不断达到新的境界。这种动态过程是永无止境的, 从中不断彰显出一所和谐大学的崭新面貌, 也构成推动整个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这是因为, 任何一所大学都不是像鲁滨逊生活的那种孤岛。中国已经融入世界, 是地球村中的一个重要成员, 大学作为中国社会中的闪光分子, 自然跟世界相关联, 跟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相关联, 因此涉及的社会关系是十分广泛而复杂的。就大学本身来说, 也不是一个静止体, 它虽相对稳定, 流动性仍然显著, 每年大批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走出校门, 又有大批不同层次的新生进入;教学科研人员, 不同岗位的管理成员也是有进有出, 处于流动状态, 这种流动状态正是一种活力的源泉。现实中的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涉及的国内外、校内外纵横交错的有形的与无形的, 精神的与物质的复杂利益关系, 为我们研究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指明了路径。

三、和谐大学校园建设的研究路径

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从何着手, 现实的动态中的和谐大学概念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正视、面对并理顺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中所涉及的校内外、国内外纵横交错的既有精神层面更有物质层面的有形的或无形的关系。让我们稍稍具体梳理罗列一下这些绕不过去的或难或易的关系。

理顺大学校园内部关系是建设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按现行体制, 我国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 (院) 长负责制。党领导政是纵向关系。但某些重点大学, “政”即校 (院) 长的行政级别、权威声望往往大于党 (委书记) 。在校 (院) 长与党委书记作为平行对等的顶层机构, 本身各有一套组织机构, 如副书记、副校 (院) 长及其助理的人数、办公室组织及其人员配置。紧靠这一顶层, 一般应有相互平行的几套系统:教学与科研学术管理、后勤保障、图书资料、财务管理、纪检监察等。这几大系统自身有其纵向、横向系统。党务系统的纵向组织从校 (院) 党委至院系党委或党总支直至党支部党小组。与此相关的共青团系统、工会系统、民主党派系统、纪检监察系统等应归于党务系统。校务行政系统, 实际应包括教学科研、后勤、图书资料、财务等系统。这些系统也有纵向横向交错关系。校内各个学院之间特别是专业相近的各个学院之间, 甚至一个学院内的各个专业系之间, 也存在复杂的横向纵向关系。师生关系可以说纵向关系, 是大学中最重要的关系, 没有老师与学生就不成其大学。师生关系可分为老中青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名师与一般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师师关系, 包括老中青教师、不同职称教师、名师与一般教师、一般教师与硕导、博导教师、海归教师与本土教师、外教与内教老师等之间的横向关系。学生间的横向关系有:贫困生与富裕生及其不同级别官员出身的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外国留学生与本国学生、不同层次学历即专、本、硕、博学生、城乡学生、边远贫困地区与富裕地区学生等, 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一种横向的复杂关系。课程之间也存在某种纵向主要是横向关系:不同专业的课程安排体系、主打课与辅助课、必修课与选修课、德育课或政治思想教育课与专业课、体育课 (包括军训) 与专业课、外语课与其他课程, 等等。考评体系包括对党政、老师与学生三大系统。总的要求是:指标设计科学合理, 在量化中突显出质的要求。党政成员考评体系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出广大群众评价的地位。对教师的考评体系包括以教学为主还是以科研为主的教师的考评、完全搞科研的人员的考评, 不同职称教师或科研人员的考评指标的差别及其合理性, 质的指标如何在量化中得到体现, 纠正重量轻质的偏差, 必须重视教学质量及其考评, 教授一定要讲授本科课程。考评必然跟奖惩体系相联系, 原则是奖优罚劣, 使优者动力更为强劲, 劣者也能自强奋起。奖惩既跟物质利益联系, 也要跟精神荣誉相关联。这里涉及一套薪酬体系的纵向横向关系:党政不同层级的报酬体系, 教师科研人员不同职称的报酬体系 (现在提出的绩效工资设置) , 教辅人员的新酬体系。以上三者的横向对比关系的合理性, 力避众多博士教授争处长, 教学岗位乏热心。这其中涉及一个有形收入与无形收入 (无形其实也有形) 的关系问题。对学生的考评体系:不同学历培养目标的差别体系, 考核方式应多样化, 既重分数又不能唯分数, 目的是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敢于质疑, 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纪检监察体系的纵横向关系:纪检监察组织体系 (常设机构及其成员与非常设机构成员) , 教代会、学代会、校工会的地位与作用, 团委会的地位与作用, 民主党派的地位与作用。正视审计机构在廉洁校园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现在很多大学还存在一校两制的关系, 需要调整处理。至于独立民办大学的内部关系, 既有公办大学的共性, 也有其特性, 暂不列入本文研究的范围。大学办学规模与质量及其管理边界的关系, 大学校园建设的合理布局问题, 既是大学顶层管理者需要慎重处理的问题, 也是相关上级党政领导层级需要慎重考虑处理的问题。

以上便是和谐大学校园建设内部涉及需要理顺的纵向、横向、纵横交错关系的一个梗概。

和谐大学校园建设还必须要理顺外部环境这一重要环节。包括如下多方面的关系。一是理顺校际之间的关系:本市与本省区各院校之间、不同城市省区之间的院校、重点与非重点院校、本国院校与国外院校之间、不同档次院校之间等关系。其内容涉及:资源 (包括人力资源) 的共享与争夺, 专业设置的重复与竞争 (包括热门专业的纷纷上马) , 招生生源的争夺, 办学经费的争夺, 创收渠道、地域的争夺, 等等;二是理顺大学所在地与相邻社区、城市及所在省区的关系;三是理顺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四是理顺与本校校友的关系;五是理顺大学社会服务、社会责任与创收融资的关系;六是理顺招生录取涉及的诸多社会关系;七是理顺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关系, 包括本省区与中央教育主管部门、与主管该院校的相关业务部门的关系;八是理顺与上级党政人大政协等领导机关的关系, 等等。

上述种种纵向横向矛盾关系, 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主次差别及其随时转换的可能性, 但万变不离其宗, 即围绕调动校内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往后的研究中, 我们将遵循上述路径详加分析。

四、贯彻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一般认为, 关于“是”什么 (What is) 的表述, 是实证表述 (Positve statements) , 关于“应该是什么” (What ought to be) 的表述是规范表述, 前者叫实证方法, 后者叫规范方法。在经济学界有人将用前者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称作实证经济学, 以后者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叫做规范经济学。实证方法有些类似逻辑学的归纳法, 规范方法则类似演释法。事实上, 任何研究不可能将二者截然分开, 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有人认为马克思、列宁的著作都是规范方法的典范, 事实上马克思的《资本论》就将实证与规范方法密切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实证方法先要进行假设, 这假设就是一种指导思想, 就包含规范的成份。

我们这里运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就是既要以我国及他国已经为实践证明的正确理论作指导, 同时又从新的实践中提出新的问题加以论证并以实践为依据得出新的结论, 这就有可能纠正过去不正确的结论或指导思想。所以, 我们的研究, 首先既不是纯理论推导, 但又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 包括我们党的重要文献方针政策, 国家已有的法律法规。其次, 我们的研究必须进行调查研究, 既要利用他人的调研成果, 也有自己必要的调研与实践经验总结;在理论上, 我们要大量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精华, 并在这个基础上有所创新哪怕是一些小的创新。再次, 在表述上, 既有理论阐述, 又有实例印证;既有个例, 也有通例;还有必要的统计数据作佐证。

五、建设和谐大学校园的重大意义

首先, 帮助我们在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中做到既紧张又从容。从和谐大学校园概念中得知, 和谐大学校园不是风平浪静的, 而处于复杂矛盾的运动过程中, 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 永无止境。在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中, 党和政府相关部门, 大学中的全体师生员工都应基于这种认识来处理大学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就大学本身来说, 教师和学生, 一般管理人员, 都应基于这种认识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将紧张与轻松、活泼结合起来。而大学的顶层人员, 可以说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中, 他们责任重大, 他们知道和谐大学校园建设的复杂性动态性, 便会处变不惊, 举重若轻, 要做到这一点, 达到这一境界, 的确是不容易的。这就要求大学高层的领导人员要相对稳定, 要有相当高的专业业务与管理素质, 要有较长时间的办学历练, 要有不同专业管理与年龄的混成比例与梯次配置, 更要有相当的校外特别是校内的群众基础。同时, 也要求大学的高层领导也像各级党政领导机关一样, 要有对付各种突发事件的种种预案, 才能真正做到处变不惊, 使一所大学在各种突发或尖锐矛盾爆发时, 仍能正常运作, 不会因噎废食, 如学校游泳池淹死一名学生或教师, 游泳池就立即关闭不再开放。

其次, 指导我们能视野开阔地运用立体思维来从事和谐大学校园建设, 这样才能与当今国家与世界的发展进程合拍。一所大学从所处地址来说, 是基本固定的, 但其运行, 必然不断涉及以上所述的校内外、国内外纵横交错有形无形矛盾关系的处理。只有充分正视, 及时理顺, 才能不影响大学的正常运作。但这种不断产生矛盾又不断调整理顺矛盾关系的过程, 正是一所大学走向成熟, 使大学办学质量不断登上一个个新台阶的正常途径。

第三, 只有在这种现实的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中, 才能使师生经受现实的锤炼, 才能培养出广受社会欢迎的产品╟╟适应社会需要的各层次人才, 而不是温室中的鲜花, 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这是和谐大学最重要的使命。

最后, 按照我们这种思路, 即如上描述的和谐大学校园概念, 大学才能真正成为和谐社会的楷模, 成为国人向往的圣地;才能使社会感到, 进入大学就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洗礼。如此, 大学才能成为全面影响和推动整个和谐社会建设的最强大的动力。

总之, 和谐大学校园的建设过程就是中国梦在大学实现的过程, 中国梦的美好理想与远景, 只能在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中逐步实现。

和谐大学校园建设, 中国梦在大学的实现, 任重而道远啊!

摘要: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是在整个社会与大学在其快速稳定发展的同时, 出现许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的背景下提出并付诸实践的。因此, 现实中的和谐大学校园是通过不断调整、处理种种矛盾关系而造就的一个最具创造活力的环境或场所, 正是这种动态中的和谐大学校园, 才能成为精英辈出的摇篮, 累累科研成果产出的重要阵地, 成为整个和谐社会的典范与楷模, 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最为强大的动力。和谐大学建设的过程也是中国梦在大学实现的过程。其研究路径, 应是视野开阔地梳理涉及和谐校园建设的有形无形的纵横交错的复杂多变的关系, 适时调整化解, 永葆不竭动力。其研究应是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和谐大学校园,理顺关系,研究路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新浪网.专家称我国十四五期间有望成高收入国家[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1-09-22/025123195922.shtml

[2]中国首度公布基尼系数[N].北京晨报, 2013-01-19.

[3]吴敬琏.重启改革议程[J].财经, 2012, (22) .

[4]邓崇清.对教师评价逆向选择的经济学分析[J].改革与战略, 2004, (4) .

[5]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05-02-19.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2-19/content_2595497.htm.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篇8

一和谐校园呼唤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时下, 许多学校的设备设施等物质资源配置日趋完善, 教师的工作报酬和学生的学习条件日趋提高和改善, 可为什么很多师生的幸福快乐却日趋黯淡?学校的办学水平日趋提升, 组织管理日趋科学、规范, 可为什么很多学校师生的管理矛盾却日趋复杂?如此种种, 师生总有一种孤苦无助、郁闷彷徨、杂沓纷乱而又期待、躁动的心绪, 将许多师生逼进了泥陷与自拔、逐流与超越的心灵苦旅, 形成一种不能和谐统一的矛盾痛苦。这其中的因由, 尽管存在学校民主法治建设滞后、我们主观努力不够, 以及学校中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利益分配失当等因素, 学校文化建设尤其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明显肤浅和不适应更是一个重要问题。奥伊肯指出, 我们比任何时代的人都更加繁忙, 也享受着比任何时代更加丰裕的物质, 却仍然感到失落, 因为我们身上有着一种东西, 它独立于我们的身体及其外在的活动, 是它在寻求、体验和评价生活的意义, 这个东西就是我们内在的精神生命。为此, 我们建构和谐校园, 应在加快民主法治建设的同时, 大力推进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加强对师生精神生命的养育。

时下学校中的困惑和不安, 正深刻地影响着和谐校园的建设, 这也充分表明我们对精神文化有着更高的要求。精神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发展中积淀而升华、内化成的无形灵魂和底蕴。它虽然不可分割地依托、贯通于管理和物质中, 却处于绝对的“领袖”地位。它外在发轫为制度、物质、行为、思想理念等形态, 而内化为无形的价值规范和尺度, 是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最为内在、最为根本的重要因素。然而, 在中国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孱弱, 严重影响着和谐校园的建设。

第一, 在中国“面向现代化”的学校建设中, 日益强盛的物质文化建设阻隔了精神文化建设的时空。学校教育工作者追求教育物质条件的最优化, 尤其是“追求物质效益”以及“教育产业化”等思潮渐渐地将学校精神文化淹没在急功近利的物欲横流中。这必然导致物质文化的膨胀和人文精神的失落。同时, 严格的科层组织, 统一的行政命令, 明确的责任分工, 森严的权力等级, 高强度的物质刺激等, 无不压抑着精神文化的空间。可以说, 我们只关心了学校外部有形状态, 忽视人的生命体验和内心生活, 忽视了人的精神建构的关怀, 从而陷入了“社会生存情绪激奋而精神贫乏的疯狂漩涡”。

第二, 近十多年来, 非理性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离散和解构了学校精神文化整体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 由于现代教育理论尤其是新课改理论明显具有后现代的思想印痕, 如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观等, 在教师的认识与实践中逐渐处于主导地位。另一方面, 长期处于残酷应试教育下的人们, 对后现代主义思想寄予了极大的期望, 渴望后现代主义对精神与灵魂的解放。于是, 非理性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便轻松地占据了广大师生认识观的制高点。然而, 人们对此缺乏批判和有机融合与吸纳, 仅以简单移植和搬运为手段满足渴望的心灵, 从一定程度上解构了学校精神文化整体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 传统的精神文化建设陷入政治、伦理和传递知识的单一向度, 扭曲和异化了学校精神文化的发展。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 中国的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片面化为政治和伦理的服务功用, 这一理念深深植根于许多教育工作者的文化观念中, 造成了人的价值意识、思维和情感道德的单一化、模式化, 造成了对师生生命本真的遗忘和精神生命养育的关怀。

第四, 教育中生活世界的错位, 异化了学校精神文化的发展。一方面, 生活世界被外在生活形式的日常生活替代。在实践中, 许多学校往往将贴近或走进日常生活设计学校文化活动视为回归生活建构精神文化, 使得精神文化建设囿于日常生活, 缺乏超越性。另一方面, 政府行政人员的生活世界置换了基层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的成人世界置换了学生的未成年人世界。由于上述三者的生活世界的不同, 对精神文化价值的认同及其建构的方式肯定存有差异, 必然带来学校精神文化的异化。现实中, 教师以成年人指称给学生的精神文化往往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难以找到对应的生活基础, 致使学生处于抉择困难的境地, 导致了许多人为的心理问题和困惑。显然, 这是难以建构起和谐校园的。

二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以人的和谐为本

学校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各种教育资源不断优化互动的开放系统, 只有人的民主、公平、友爱、有序才能使学校保持活力, 并在开放、流动中, 实现各种教育资源与学校要素达到最佳的和谐配置。同时, 学校也是一个以人为本、促进人的素质与人际和谐发展的精神文化环境, 和谐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因此, 人的和谐是校园和谐的根本。

立足师生生活, 在生命体验中以生活的态度和方式建构以人的和谐为本的学校精神文化, 才能使学校获得一种超越性的“绝对价值”, 才能使各种文化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模式互相尊重、友好相处。从生命哲学的视角看, 精神文化的本质必然体现为生命本质, 精神文化作为人生命活动的高级形式, 真正体现出了文化的生命特征。离开人的生命意识, 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精神文化的价值就在于唤醒生命、激扬生命。同时, 站在当代教育人学的视界看, 作为一种人文诉求, 教育人学以警醒的语言为我们的精神文化建设指出了“非人”或“物化”建构的谬误, 重新找回以“人道”方式建构精神文化的路径。

在生命体验中理解并建构学校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是人的最内在的本质, 但它不是一种能够从日常经验的活动中获得的东西, 也绝不是我们的自然禀赋, 而是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晶。正因为它极其深刻而内在于人的心灵, 所以我们只能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唤醒它、激扬它、建构它;而无法从别的学校 (或他人) 掠夺它、搬运它、移植它。

体验是精神文化走进师生生命并加以理解、建构的基础, 也是理解、建构精神文化的基本方法。生命不是靠逻辑理性来触摸的, 而最能表达和感受生命存在的直接方式是人的体验性。生命哲学认为直觉高于理性, 情意高于认知。因为直觉可获得理性之外的体验。体验与直觉被认为是生命的基本存在形式, 生命只有通过内心体验和直觉去把握。因此, 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重视师生在学校活动中的参与性、过程性、情景性、现场性, 从课堂教学、集会、文化活动等学校教育整体的每一个空间, 关注生命流动过程中周遭世界的各种社会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实践时空, 关注师生在实践时空的经历和感悟, 关注师生的情绪、意志, 让师生以交往理性的姿态深入倾听、实践、感受、体认、领悟精神文化, 实现人的和谐。另一方面, 注意对体验的规约和引导, 自觉摒弃后现代教育观对理性的遮蔽, 将理性与非理性统一起来。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理性的引导和规约是不可或缺的。强调体验意在引起人们对已经遗忘了的生命另一面的关注。其实, 真正的体验中不仅有直觉领悟, 也有理性的反思, 它是一种整合性的自组织活动。它源于感性直观的实践经历, 又超越实践, 透视实践, 并将生成的意义和精神逐渐涵养为精神文化。

在师生生活中理解并建构学校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赋予学校生活以意义的过程。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生活。在文化中生存是每个师生必然的生存境遇和方式。师生应首先是学校长相厮守的生活者, 而后才是工作者和学习者, 这是建构以人的和谐为本的学校精神文化对师生最合理的定位。为此, 我们应以生活的态度和方式理解并建构精神文化, 这也是在生命体验中生长的必然。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篇9

关键词:和谐校园,大学生,心理和谐

一、大学生心理和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

在校大学生处在一个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经基本成熟并趋于稳定,但是心理成熟仍落后于生理成熟。大学生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独立生活能力不强,对自己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而且又易受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冲击,因此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和冲突,需要构建和谐的心理。

心理和谐即心理健康, 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体现。大学生的和谐心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 也是过程, 更是追求的目的和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和谐是一种价值判断, 更是一种心理感受。从心理和谐的角度看,大学和谐可体现为:和谐校园的精神是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感恩、一种圆融;和谐校园的内涵是人心和善、相处和睦、上下和顺、内外和平;和谐校园的基础是相互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存; 和谐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校园和美。[1]

二、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

微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互动理论总结说:“社会既不存在于个人之外,仿佛其本身是一个有生命的独立自存的实体,也不是一种名义的存在,仿佛除了个人的心理现实外不再有任何超越独立个人的客观现实。社会就在人们的具一定的形式的交往中互动产生着、维持着、延续着。”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是由社会、学校和学生有机互动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当三者互动不协调时,就会导致心理失和,产生一系列问题。

1.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都期待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就目前社会就业情况和大学生自身情况来看,由于出现全球性经济危机,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不景气,使得失业率升高,许多大学生都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危险。而且调查显示,50%以上的大学生都认为就业带给他们很大压力。这就难免会造成大学生过重的精神负担,使他们焦虑、担忧,失去安全感和优越感,许多心理问题便随之产生。[2]

2.学校因素

(1)多元文化碰撞下学生主导价值观缺失。

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较稳定的民族心理、社会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和民风习俗。大学无疑应当成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然而在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及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多元文化激烈碰撞,中国的高等教育缺少了对传统文化的自我认同。大学的校园文化缺失应有的社会文化根基和应有的文化主导性,而新的文化模式与主导思想尚未建立,势必造成一些青年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和行为上的错位,无法正确评价自身与他人。中华文化注重人格修养、伦理秩序、利他精神与热爱和谐的传统人文精神,而这些正受到一些人的无情遗弃和冷落,“丧失独立文化坐标而内心苍白的技术精英,热衷于出国镀金,只看到西方文明的种种皮毛,回来一一抄袭、接轨,并以为自豪,这是造成社会庸俗、劣质、僵化、腐败、没生机、无内涵、无后劲、缺创造的根源。”

(2)多元文化碰撞中的观念冲突。

大学生正处在一个思想交流活跃、多元观念碰撞与文化冲突交融的转型时代,文化生活中的有益因素和有害因素同时并存,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都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之间有吸纳有排斥,在校园内产生较大的冲突和碰撞。 最典型的如网络文化。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很短,却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青少年是最早接触网络并创造网络文化的社会群体之一,浏览互联网己成为诸多大学生的学习和娱乐方式。当人的各种意志、思想、观念通过网络的形式得以传播时,本来作为一种中性技术手段的网络技术就成为一种网络文化,其中夹杂着人性中善与恶的两面性,汇集着复杂内容。 网络作为传媒工具,一方面为大学师生收集和传递信息提供了一种快捷有效的手段和工具,另一方面给大学师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了国际互联网信息资源的绝对控制权。在这种环境下,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理性,致使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趋向紊乱,道德判断力下降;网络导致大学生行为方式的改变和人际关系的淡化,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络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无国界性,使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的全面渗透等等。

3.大学生的自我因素

大学生自身因素方面存在着诸如意志薄弱、孤僻内向、依赖性强等不良的心理因素, 这不可避免地造成较多挫折而形成心理冲突和心理压力。脱离现实的完美主义, 使部分大学生对理想的自我设计过于完美, 在现实中难以实现。[3]美国心理学家兼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阐述,个体对自我表现都有预想的期待,我们可以含蓄地将个体“看成表演者,一个易受骚扰的印象制造者,潜心于太人性的表演工作;他被看成角色……表演即是图谋显示出他的精神、力量以及其他诸种优良特性。”[4]同样,大学生对自己的日常表现也是有所期待的,他希望自己得到他人、学校和社会的肯定,当现实表现状态与结果和期望不相符时,就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和谐。

三、解决心理失和的对策

1.努力实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拓宽就业市场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就业压力过大, 个人生存与发展前景不乐观。就业问题解决好了, 心理压力就会减小。 这就要求全社会应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 以经济发展来促进社会总财富和就业岗位的增加, 建设一个充满发展机遇且这种机遇为全民所公平共享的社会。一方面,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舆论导向, 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评估和定位, 努力为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和就业期待做好准备工作, 尽量减轻大学生面临就业和择业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 大力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 缓冲大学生跻身社会就业的心理压力, 扩大就业范围, 增强大学生创业信心。同时,学校也应积极开展职业规划、创业教育等活动,做好辅助工作,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德育对大学生心理的主导作用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整合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为主导,融合多元文化,与时俱进。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目前,大学先进文化占领网络主阵地作用发挥不够,特别在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站的建设上有待加强。要加强现有的网站在传播先进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规范管理资源等。

(2)加强对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引导。现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人际关系变复杂。高校要针对这些心理需求进行分析引导,以心理咨询中心(室) 为平台, 以心理教育课堂、心理教育教材、心理教育专业网站、心理教育拓展活动等为载体,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积极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促进大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3)加强大学生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主导。积极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社会、人生就有了正确的认识。这样就能科学地分析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冷静、妥善地对待客观事物,做到心理反应适度,防止心理反应失常。高校要遵循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大学生逐步形成自身较为稳定的人格特点。

3.大学生应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历练意志品质,树立远大理想,加强社会责任感

(1)自我认知是人格整合的核心,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生要学会认识自我、欣赏和悦纳自我,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样才能科学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推动心理健康发展。[5]

(2)大学生将面临人生的许多难题,甚至是挫折。历练意志品质,提高抗挫折能力是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之一。面对困难,首先应保持平常的心态,积极应对。其次,要正确分析困难,冷静对待,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法。

(3)大学生应树立远大理想,加强社会责任感。远大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可以消除杂念,纯化心理,而且能使各种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使心理处于积极的运作状态,从而提高心理承受度。

参考文献

[1]吴艳华,李明宝.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构建和谐校园[J].中国成人教育,2007(3):18.

[2]朱江.大学生心理压力调适与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7(1):44.

[3]丁小宇,孟伟.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和谐校园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2008(8):46.

[4][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黄爱华,冯钢,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242.

关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10

一、对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

所谓和谐校园, 是指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促进的和谐状态, 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和谐, 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就是指由高校师生共同创造的反映其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团体意识、群体心态、行为规范等方面特性的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构成的系统, 是大学校园里所特有的文化传承存在形式, 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要把大学生养成什么样的人”和“引导大学生过什么样的生活”这两个问题, 其外在表现为:始终保持整洁卫生的校园环境, 浓郁向上的学习氛围, 有效到位的管理体系, 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 让每一个走进校园的人总能感受到积极愉快的生活学习愿望。和谐的校园文化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目标与内涵, 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与模式。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大致可分为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两个方面, 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硬环境建设包括学校建筑、文化设施及校园景观等校园基础性设施以及校园网络、广播电视等文化载体性设施的建设, 它既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形式, 同时也包含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软环境建设包括:良好的学术环境, 既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 形成实事求是, 严谨勤奋, 开拓创新的局面以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研究的良好氛围;良好的育人环境, 即注重人格培养和素质提升, 形成教书育人、尊师重教、为人为学、追求完美的教育教学的良好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 即形成诚实守信、团结和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良好校园风尚, 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硬环境建设体现的是校园文化直观的外在的形象, 而软环境建设表现的则是校园文化主观的内在气质,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要放在软环境建设上。正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也有大师之谓也。”

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与学生的生活偏离。

从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看, 大学生文化活动基本是由团委、学生处、院 (系) 党团组织等学生管理部门组织开展, 而这些活动往往出于学校文件性、制度性的安排, 有的甚至出于一些临时性形式上的需要, 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 与大多数学生的期望和爱好相差太远, 因而难以真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很多学生只是在一种被动、不太情愿地情绪下参加, 难以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少组织人员感叹:校园文化活动很难组织, 有时虽然精心准备、广泛宣传, 但还是需要借助指令动员参与以烘托人气。这充分表明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性不够。

2、与教师的联系脱节。

从高校文化建设主体方面看, 校园文化建设往往被局限在学生系统内, 普通教师及行政员很少有机会参与, 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实际上, 教师的工作繁重, 也需要一定的文化生活作调节, 也应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受益群体。另一方面, 校园文化建设也离不开教师的广泛参与, 因为教师人格魅力和文化涵养对学生更具启迪性和感染力, 师生间的凝聚力对校园文化建设更具促进作用。而实际上, 有教师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极其少见, 偶尔有教师参加活动也是学生唱主角, 教师作陪衬, 师生间交流屈指可数。校园文化与普通教师的脱节, 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往往流于具体形式, 而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等内涵性的教育活动排斥在外, 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空洞性和肤浅性。

3、与校外的交流不够。

很多高校在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往往把目光主要集中在校园以内, 包括参与人员和活动场所, 而对校园以外很少关注。其实校园以外的校友、企业以及政府工作人员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 由于时间的推移和怀旧的驱使使得这些校外人员对于校园生活的珍惜、对于社会竞争的感悟往往拥有比学生更真切的体会, 加上他们在社会中多年事业的磨练和积淀, 能为在校学生的未来就业提供很好的指引和示范。校园文化与社会生活的过于脱节, 导致学生参加活动虽精力投入很多但见识增长寥寥, 甚至出现少数学生骨干在校期间业绩辉煌, 毕业以后两眼迷惘, 导致校园文化缺乏厚重的感情和生活气息, 削弱了校园文化应有的现实性和锤炼性。

4、与知识的衔接不够。

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内容大部分是课外娱乐性的, 与专业知识的穿插结合偏少, 学生参与也主要集中在文娱体育、人文素质、社会服务实践等活动上, 即使是学生科技活动, 也主要是学生工作部的教师组织策划, 专业教师除前期指导外很少直接参加, 因此活动的专业知识含量不高, 娱乐性多余知识性。如此与专业知识的剥离, 使得校园文化与课堂教学内涵迥异、缺乏相通性, 一边浅显明了, 一边抽象枯燥, 既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趣味性和自觉性, 也进一步影响了校园文化活动应有的教育性和支撑性, 从而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简单化和低层次化。

三、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在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包围中要选择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形成校园文化主体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则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高校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中, 要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强阵地, 就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贯穿于文化宣传、活动开展、学术讲坛等各环节, 使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深入人心, 成为师生活动的主导意识, 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引导师生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和科技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 使校园文化建设始终保持引领性、创新性;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不断强化道德责任意识, 切实提升道德素质, 认真构筑起抵御不良风气的思想道德防线, 真正发挥好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达到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效果。

2、明确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目标。

一所高校拥有了核心价值观, 并不等于就拥有了校园文化建设目标, 因为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常态精神, 而目标则具有时段性;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抽象语言, 而目标则具有可操作性, 能对师生的日常行为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另外, 我国许多高校都经历了合并或建设了新校区, 原有价值观和目标不尽相同甚至未必兼容, 这就给新的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 这就需要制订为学校师生所共同认可的文化目标, 以增进彼此间的理解与交流。胡锦涛曾指出:“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 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发展教育科学文化,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必须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 从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对教师素质要求中加以体现, 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为教师的事业发展和师德培养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保障, 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

3、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权利机制。

当前一些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着重硬件投入、搞形象工程, 轻软件培育、忽视品格塑造的现象, 其实不利于真正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发展是和谐的根基, 而人是发展之根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才能实现校园的真正和谐。为此, 高校需要把师生权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制定人性化的制度保障师生从事校园文化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形成有益于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有益于科学创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和谐校园环境, 改变以往那种以制度“防”和“堵”的思路。搭建民主平台,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 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 让教师感到“家”的温暖, 不以行政命令压抑教师的个性, 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根据大学生个性和理性都已得到了较大发展的特征, 鼓励学生参加有品位、有积极意义的文化活动, 引导学生形成健康而高尚的文化品位。对于师生正当的文化要求, 如时尚概念的探讨、联谊形式的交往、娱乐活动的组织等, 要加以制度保证。此外, 一些经过长期摸索而形成的经典文化节目, 也要以制度的形式加以保存并传承下去, 逐渐形成大学深刻的文化内涵, 从而保证师生的文化权利得到满足。

4、开展多元自主的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指为满足大学生精神需要和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及综合素质而举办、组织的一系列学术、艺术、文化、体育、娱乐等活动。这些活动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能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综合协调、团队协作、语言表达等能力, 是高校重要的实践教育环节, 是弘扬大学精神, 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和具体载体。所谓多元就是指具有丰富的内涵, 所谓自主, 是指学校和教师充分相信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活动的能力, 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智慧和向善心以及追求美好卓越的愿望, 充分理解和发挥其组织能力和表现能力, 使活动体现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促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交流。通过开展多元自主的活动, 让学生在组织和参与的过程中吸收丰富的精神营养, 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和交流, 增强群体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 完善品格, 提升素质, 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把个人追求与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统一起来, 把个人奋斗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统一起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高校和谐的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和高校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经济全球化、教育市场化的形势, 高校要紧跟时代潮流, 以前詹性、全局性的眼光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列入自身长远发展战略时规划, 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以增强自身竞争力和软实力为目标, 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致力于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这对于激发和调动广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营造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 创造一个充满活力、交流畅通、内和外顺的生活环境, 形成一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 既有自由又有纪律, 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秩序统一的和谐校园局面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也将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建设人才提供更强在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为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7年10月15日。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内涵建设

作者简介:白秀英(1966-),女,内蒙古赤峰人,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助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图书管理。(江西 南昌 330032)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提供优秀的应用技术性人才的教育机构,具有与社会生产实际需要密切联系、结合紧密的特点。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需求变化的迅速化、需求层次的高级化,如何形成具有高职院校独特的优势、培养出社会和市场急需的合格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的具有竞争性和挑战性的问题。面对不同层次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同行竞争压力,提高院校核心竞争力已成为高职院校必须认真面对的首要问题。高职教育近几年蓬勃发展,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因而办学理念、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式等都有别于普通本科院校而呈现出自己的特色。在与众多同类院校和本科院校的竞争中如何脱颖而出,成为了很多高职院校积极探索的课题。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建设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必然包含高层次的和谐校园文化。

一、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和谐的根本。比如公共场合下不注重言行举止脏话连篇会打扰你的心情;随处可见的果皮、纸屑会使你感到厌烦;校园里随地吐痰的举止也容易引起你的反感。如果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人与人之间又何来“和谐”两字。唐人有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山水相映的校园环境里,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教室窗外令人沉醉的绿意,不仅能给人以美的陶冶,也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以及由此感受到的无穷的希望。

二、构建开放性、创新性校园

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凝聚、约束和激励等作用,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教师学生和谐发展为目标,着眼于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着力于政治性、道德性文化建设,加强团队意志的和谐共振,打造甘于奉献的教师团队,营造良好的校园发展氛围。具体表现为:潜移默化,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启迪心智、传授知识、确立人生价值、实现人类进化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有意识地将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取向、开放的创新思想与高尚的道德情操融入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应自觉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积极倡导身体力行,建立起一种尊重理解、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做到理解、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呢?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工作者要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作为教育的主旋律,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又要让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和真正的实践能力。主动融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特别强调给学生以更多的创造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提倡让学生自主发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自己现实生活当中去;鼓励学生开放思想,发扬挖掘精神和创新精神。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只有注重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创建和谐的教育环境,才能促进全体师生自主、全面、可持续地和谐发展。

三、构建培养模式,拓宽内涵发展的途径

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先进的培养模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前提。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就是高职学生与企业之间关系的紧密性,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零距离对接”是创新培养模式、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途径。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既要注重“应会”又要注重“应知”,因此,高职文化要把学生能否为用人单位所接纳,作为自己人才培养的准则。

加强专业建设,推进内涵发展,就应遵循专业建设规律,根据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和调整专业,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首先,要树立市场意识,注重市场分析,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主动适应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专业设置要经过充分地科学论证,不可随意设置,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专业建设总体规划,处理好专业调整和相对稳定性的关系。要通过整合、交叉渗透等形式,实现对传统专业的提升和改造,使之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其次,在专业设置上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强化专业设置的针对性,不能贪多求全,重点建设具有行业特色、区域优势和市场需求、前景看好的专业,学校具有一定优势的特色专业,打造特色专业,做到特色鲜明。发挥专业的综合优势,建设精品专业,打造专业特色和品牌,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并以点带面,从而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

探索高职教育培养新模式。一是“订单模式”,根据企业对人才需要的质量和数量,与企业签订培养协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知识技能结构、课程及规模,有目的地为企业培养岗位职业技能过硬的高技能人才;二是“2+1模式”,即学生在校内学习两年,在企业实习、实训一年;三是“工学结合模式”,即理论与实践相互交替,企业全程参与的育人过程,学生具有双重身份,采取学分制、弹性学制教育管理制度;四是“定向模式”,即针对艰苦行业、特殊行业的特点,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五是“产学研一体模式”,校企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研究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实训教学基地,制定双向技术合作计划,实现学校与企业的紧密结合。推进校企合作,必须使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参与者找到校企联合的结合点,都能从中得到利益,体现“多赢”,这是“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应主动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以企业为依托,校企结合,共同构建具有各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内涵建设的途径。

四、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内涵建设水平

高职教育的目标和特点决定了“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形成离不开企业,必须紧密与企业合作,切实提高“双师型”教师职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一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特色的关键,也是高职院校实施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大“双师型”教师的经费投入,建立专业教师实践培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和参加有关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二是要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引进高级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师中去,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培训,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结构。三是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树立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聘请企业中高级技工等专业人才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功能,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四是要建立相应的“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政策。坚持“事业留人,情感留人”的用人方针,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

五、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要加强内涵建设,就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2006]16号)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一是要坚持以“两课”为主渠道,以实习、实践为主阵地,以“两课”教师、政治辅导员为主要力量,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二是结合专业教育,大力开展职业意识、敬业精神教育。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诚实守信、工作认真、遵纪守法的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教育氛围。要通过人文文化的学习,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要鼓励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各类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行为修养、价值观和责任意识。

六、结语

总之,和谐的校园文化一方面能对师生进行美的熏陶,另一方面师生也能为校园文化作出美的奉献,这两方面是学院教育进入良性发展的重要标志。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时代的需要,只有注重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建和谐的教育环境才能促进全体师生自主、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

合唱对建设和谐校园的作用 篇12

一、合唱对建设和谐校园的作用

在和谐校园建设中, 人的和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石, 他们的思想及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学校的形象, 是建设和谐校园重要的一步。其中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者, 校领导是倡导者, 校领导要充分利用艺术的特殊作用,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兴趣和爱好, 使其获得知、情、意、行全方面发展;塑造教师“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人格;不断增强学生及教职员工的主人公感、荣誉感和归属感。让师生树立识大体、顾大局的意识和“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 形成互敬互爱、和谐向上的团队精神。

合唱在对人的培养方面具有以下作用:1) 合唱陶冶人的情操。合唱艺术以最易于表达情感的人声作为乐器, 合唱作品的演唱音色需要根据作品风格合理采用, 如民歌作品演唱声音明亮集中、西洋作品声音浑厚纯净等;演唱力度可从最弱PPP到最强fff之间变化;演唱音域可以从大字组的F音到小字二组的c音。同时, 合唱的呼吸可以同时使用整体呼吸、声部呼吸和循环呼吸三种方式, 使其达到连绵不断的效果, 构成了合唱艺术独特的表现力。再加之语言韵律的美, 直接体现时代的需要和人们的共同心声, 可以唤起师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和追求, 使情操得到陶冶;2) 合唱是爱国情操思想教育的良好方式。合唱自传入中国百年以来, 正处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政治斗争、社会变动最激烈的时期, 作为同人民政治生活联系密切的中国合唱事业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曲折的反映着这种社会政治变革, 师生通过演唱这些合唱作品, 可以更加生动的了解我国革命历史、不断激发爱国热情以及爱校的热情;3) 合唱是培养团队精神、集体观念最好的方式之一。合唱是由两个以上构成纵横关系的声部协同进行、和声与旋律有机组合形成完整的统一整体。合唱追求的最终目的是一种集音色、表情、力度、速度、气息、感情等因素高度统一的艺术。要达到这种统一, 需要队员从集体出发共同努力。通过这种协作训练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人的配合意识, 达到创造力和纪律性的辨证统一, 不断巩固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高校里不管是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 团结和协作无处不在, 否则不但不能进行正常的教学, 而且会破坏学校这个整体;4) 合唱能增强人的适应能力和自制力。合唱是一种集体行为, 无论在感情、旋律、力度的和谐方面, 还是声部的平衡方面, 都需要个体不断的调节自己, 通过适应他人的特点, 使个人服从声部及声部服从整体来达到要求。现在高校独生子女较多, 家庭和社会的宠爱易使他们事事以个人为中心, 难以适应他人和社会, 而合唱需要抹掉个性绝对服从整体, 因此, 借助这个艺术形式为教育手段, 可以潜移默化的调节学生, 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制力;5) 合唱是培养“和谐”的最好方式之一。有关“和谐”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从孔子的“和为贵”到墨子的“兼相爱”、“爱无差”再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都表达了社会和谐的主张。在西方,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认为“整个天体是一种和谐”。2005年的人代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 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指明了前进和努力的方向。和谐校园的主体包括一切与学校教育有关的人员, 他们的和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合唱作为一门最能凝聚人心、团结协作的艺术形式之一, 对人进行教育和提高, 从而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和谐指异物相杂又和乐如一, 即矛盾的各方面相辅相成又对立统一;合唱的“合”指人的团结一致.合唱最终展现的是个性服从整体后的和谐状态。《国语·周语下》中单穆公、伶州鸠的审美评价:“声和才能心和、心和才能人和”。合唱作为声乐交响形式的艺术, 其完整的演绎是对一种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追求, 让参与者心灵时刻记住美好, 心适则行适。正如中国音乐界协会分党组书记徐沛东强调:“合唱事业越来越显示出其十分积极的社会影响, 是音乐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最好体现, ……”

通过合唱及其和谐的声音, 高校师生更能直接感受到和谐的温馨和愉悦, 使他们更愿意为创造和谐的校园不断努力。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直接向和谐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 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文化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和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 两两相互依存高度融合, 高校要保持各学科的协调发展, 拓宽学生知识面, 提高人文修养。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精神基础。而要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需要发挥高雅文化的艺术熏陶作用。

合唱作为高雅的艺术文化形式之一, 表现的就是和谐之美。它要求个体感知与群体感知的高度统一, 是个人服从集体、个性服从共性的调节过程。合唱活动中的团员之间、团员与指挥之间、各声部之间, 和谐合作无处不在。心理学家认为, 当个人处于群体的环境之中时, 群体的背景、大社会的文化环境, 都会对个人的行为发生"高度集中"的影响, 通过从众行为使人融入到互相协调、群体共同作业的和谐背景之中。合唱训练的过程, 必须避免个人声音的独特化, 是把众多的个性声音变成共性声音, 达到与整体统一的过程。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是新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尤其提到“学会共处”是做人做事的重要保障, 是培养人的合作意识、建设和谐集体的基本保证。

和谐校园包括师生身心和谐发展, 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谐发展, 大学生文化素质及校园文化品位不断提高等各方面。合唱不管从艺术本身还是社会功用方面, 对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我校举办的多次全校性合唱比赛中可以看出, 师生们通过合唱进一步提高了艺术品味, 更能与校园“同呼吸, 共命运”、与身边的人和谐相处, 更能体验到对集体作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责任感, 把更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带到自己的工作与学习之中。

可见, 合唱对于建设和谐的校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对建设校园合唱的建议

1.要思想重视:充分认识合唱的特点和功用, 尽可能利用合唱艺术的独特魅力和社会作用, 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多条途径;2.要建设好一两个合唱团体, 如学生合唱团和教师合唱团, 进行专业的训练, 培养一批合唱艺术的引导者, 并适当地开展合唱艺术演出, 以此建立校园合唱艺术的氛围;3.要开设合唱艺术选修课, 集中欣赏经典合唱曲目, 增进合唱训练的认识, 更广泛的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并了解合唱在自身成长中的意义;4.要定期开展全校性合唱比赛或活动, 邀请专家点评, 提高师生的合唱艺术品味;鼓励领导、老师共同参与, 创造与学生合作的机会, 融洽感情;设立各种奖项, 以精神鼓励为主, 技术竞赛为辅;以此为契机, 开设合唱指挥培训班, 为各院系培养一两名此类人才, 从而提高活动水准。

结语:

上一篇:创新教育与CAI教学下一篇:高职创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