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和谐文化建设

2024-10-14

大学和谐文化建设(共12篇)

大学和谐文化建设 篇1

和谐大学校园建设, 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 非一两篇论文甚至一部著作所能说清。笔者不揣浅陋, 在尽可能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根据多年从事大学教学与管理的体会, 拟系统而全面地研究这一问题。先就和谐大学校园概念、意义、建设的基本路径与研究方法, 作一简要说明。

一、和谐大学校园提出的背景

在进入新世纪头十年的中期, 党中央提出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初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 接着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 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与重大部署。此后, 条条:各个部委系统, 块块:各个地方———省 (市) 、地 (市) 县、乡 (镇) , 点点:各个大小单位, 纷纷积极响应, 将和谐作为自己的建设目标。强大而富有活力的即和谐的共和国这个有机体, 正是通过以上条条、块块、点点即大大小小的机体结构的和谐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

讲和谐就是因为有不和谐存在, 就像讲团结因为有不团结的现象一样。这就是所谓背景。相关背景是一切相关问题研究的出发点。

党中央文件并没有直接讲和谐大学校园建设, 而我国的和谐大学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是这个有机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细胞。因此, 讲和谐大学校园建设, 必须搞清这一建设提出并付诸实践的大背景与小背景。

大背景大到从整个世界来看。胡锦涛同志多次在重大国际会议上与接见外宾中, 提到要建设和谐世界, 就是因为西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世界各地到处制造不和谐, 挑起种种事端, 使国际多元社会、各国人民自主决定自己命运与发展道路的正常权利纳入其价值标准之内, 成为其为所欲为的顺民。这股国际逆流确是我国社会产生不和谐因素的重要外在原因。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我国的快速崛起中, 唯恐中国不乱, 想方设法阻止中国的快速发展。

国际公认也为我国许多专家学者认同的一个大背景, 国际社会即世界各国在其发展中, 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之间, 是社会的一个重要转型期, 即从不发达向中等发达过渡的时期, 有人说是“发展陷阱”。而我国从刚进入新世纪的人均GDP近2000美元, 到2011年已达5000多美元, 不少学者据此认为我国已进入“中等发展陷阱 (3000~6000美元) ”。从以拉美为代表的“发展陷阱”到我国所谓“中等发展陷阱”, 大体都有以下共同点。

一是官员腐败现象严重。经济的一定发展使财政收入增多, 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而为官员贪腐创造了经济条件, 主要是监督机制不能随经济发展同步跟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腐败现象的严重程度几乎是同步的, 这也跟我国对官员任用考核的一些特殊方式相关。因此我国贪腐官员在惩罚中仍不断产生, 由此降低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诚信度, 激化官群矛盾, 涣散社会凝聚力。

二是贫富差距拉大。市场机制在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 也导致贫富差距的拉大。市场机制在初次分配中产生的收入差距拉大趋势要靠政府从公平公正立场采取措施在再分配中向弱势群体倾斜, 匡正市场机制在初次分配中拉大贫富差距的缺陷。我国除具世界其他国家这一共性外, 还因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转型而来, 市场化的变革并不彻底, 很多重要经济部门仍被国有企业掌控甚至蜕化为私人垄断。衡量社会分配公平与否的一个指标—基尼系数, 2013年我国官方首次公布2012年的基尼系数为0.474, 而据民间调查, 同年基尼系数为0.61, 就算被多数经济学者所低估的官方数据, 也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就是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的基尼系数也明显高于印度、俄罗斯, 与阿根廷、墨西哥相当。这种贫富差距的拉大不仅激化贫富阶层矛盾, 也激化政府与群众的矛盾, 人们认为是政府不作为或政府偏袒富人或与富人共谋得利的结果。

三是环境污染严重。这一发展阶段, 人们只追求发展速度, 忽视经济增长质量, 高消耗高产出高污染低效益相伴而生。在我国当前的国情条件下, 一段时间以GDP增长为唯一政绩考核指标, 这种考核方式促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即使到了今天, 我国对官员的环境考评机制体系仍不完善, 如PM2.5这一检测空气质量的指标, 长期被忽视;河流被污染, 土地被污染, 空气被污染。这种污染已严重威胁我国社会经济能否继续发展, 人民是否能健康快乐生活下去的地步。对人才引进与海外留学人员能否归来也造成重大影响。而这一问题, 人们又把它跟政府无作为联系起来, 由此降低政府的诚信度, 激化官民矛盾。

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 在我国都是严重的, 造成官民矛盾, 社会不同群体 (贫富群体、不同职业群体) 矛盾的加深, 影响社会和谐。有人认为, 我国社会矛盾的尖锐激化已达到某种临界点, 由此导致维稳成本的不断提高。这部分增加的维稳成本只能从教育、医疗社保、环境治理等合理公共支出中挤兑出来, 从而影响我国社会的转型进程, 影响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的进程。

在社会出现不和谐的大背景下, 高校与之相应同样出现一些不和谐因素, 既与社会不和谐因素紧密相连, 又有其自身特点。

一是贪腐现象依然存在, 有的大学甚至比较严重。这从一些大学从校一级领导中揪出的贪官中得到证明。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 从学校工程承包招标中、从自主创收基金中想方设法中饱私囊。这种现象在院系的个别领导或教师中也有存在, 他们还利用手中的权力敲诈学生钱财。

二是师德滑坡, 学德随之滑坡。不少教师不热心教学而热心捞外块, 这虽有大学教师薪酬偏低的客观原因, 但教师自身道德修养失衡乃是主因;学生奋发进取精神不足, 混文凭者大有人在;师生相互影响, 对教师评价逆向选择, 认真教学的教师往往开罪学生, 得不到学生的应有尊重与正确评价, 放松要求讨好学生的教师反而得到学生的好评。

三是求大求全, 重数量轻质量。表现为大学年年扩招, 万人大学超万人大学比比皆是, 学校大楼不断增多, 大师却未见增加;数理化、文史地、理工农医样样俱全, 众多专业雷同, 其原有特色消失;硕点、硕导, 博点、博导不断增多, 以致造成中国博士大跃进, 领先世界水平。对教师考核也是重数量, 轻质量, 评价体系不合理, 必然诱导教师的错误追求。埋头苦干看轻名利而倾心于教书育人的老师得不到认可, 等等。

四是学风不正。不管学生、教师都抄袭成风。因为年度考核, 晋升职称要求论文数量, 并要求核心期刊发表, 学生特别是硕士生博士生, 要求在读期间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在压力之下加上道德缺失, 现代网络技术又提供了条件, 他们不得不以抄袭应对, 这是被动而言。不少人甚至是少数忙于行政事务的领导, 为图虚名甚至图实名, 即争得学衔学位, 特殊贡献大奖等级而名利双收, 他们也想方设法抄袭, 盗窃他人甚至学生的科研成果。

大学校园的种种不和谐因素的存在, 必然影响大学这一神圣高雅殿堂的形象, 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包括道德与专业质量。因此提出与推进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二、和谐大学校园的概念

这些年来, 和谐大学校园的概念, 常见于报刊、书籍和诸多文件中, 但是否有一公认的权威的一致遵从的定义呢?似乎没有见到, 而多种对和谐大学校园概念的论述, 似乎都有立论依据与可取之处。

胡锦涛同志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一个经典性表述:“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相互作用, 相互联系, 全面体现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 也应是和谐大学校园概念立论的依据。

何谓和谐大学校园?看来不能按定义要求来界说, 只能作出说明性的解释。和谐大学校园, 勿庸置疑, 应具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特征, 但具体含义应有所延伸并有适当差别。

第一, 和谐大学校园应是遵纪守法的模范。宪法及涉及规范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 大学理应遵照执行;同时各个大学应根据自身特点, 制定相应的校纪校规, 使依法治校更具体可行。大学校园应充满民主空气, 各个成员都能畅所欲言。各个不同层级的校园管理者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而从善如流, 绝不能将“政治帽子”到处乱扣, 做到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言者无罪。大学是否应有自身特色的校纪校规, 这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第二.和谐大学校园应是体现公平正义的典范。校内各级党政领导成员, 不同职称的教学科研人员, 不同年级, 不同培养目标、不同民族、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 不同岗位的成员, 等等。总之, 大学校园里的所有成员, 都是平等的, 都是履行不同职责, 尽不同义务而已, 无任何特权可言。

第三, 和谐大学校园应是诚信友爱即遵循伦理道德的楷模。大学里各种成员之间, 都应做到诚实守信、说实话、干实事、互助友爱、扶危济困、团结协作。大学校园容不得流言谣言, 容不得制假造假, 容不得一切歪风邪气。

第四, 和谐大学校园应是最具创造活力的场所。大学的各类主体, 其中最重要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学生要学得主动, 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敢于跟老师及各种权威争论, 敢于面对面提出质疑;教师要教的主动, 敢于创新自己的学术观点, 勇于发明创造,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使课堂气氛活跃。面对学生质疑, 要大度包容, 即使学生的见解不够完善或有错误, 也要加以鼓励。其他不同岗位的成员, 应有不断改进自己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效能的创新之举。大学应成为整个社会最具创新活力并带动整个社会创新的强大发动机与导航仪。

第五, 和谐大学校园应是最为文明安定的场所, 社会精神文明的典范。大学校园里, 人人讲礼貌, 个个能谦让包容, 既与社会紧密相联, 又不容社会污染浸入校园。大学校园应是社会文明的一方净土, 是社会最圣洁的地方。

第六, 和谐大学校园应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楷模。大学校园不仅精神环境洁净无瑕, 自然环境也应洁净无瑕。大学这个小环境, 应有周到的规划设计, 绿地、水榭、亭台楼阁、生活学习、运动与休闲设施, 均应安排有序, 使人感到似静非静, 似动非动, 空气清新, 井然优雅, 是个读书、研究的最好自然环境。

总括上述, 和谐大学校园的最根本特征是, 融洽的人际关系, 令人向往的自然环境, 不断推陈出新的教学科研成果, 最终体现为, 不断培养出就业率高广受社会欢迎的具有创新活力的一批批不同层次的毕业生。大学有不同类型, 有所谓重点非重点、专科、本科、教学型、研究型等差别, 但凡是大学都要出两类成果: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和不同档次的科研成果。而高素质人才即各类精英的不断产出, 则是不同类型大学的最重要使命。

综上所述, 和谐大学校园概念不能简单地套用逻辑学关于定义的要求来表述。而从上述和谐大学校园的描述中, 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但总感觉这是一种静态的特征表述, 似乎跟现实中或实践中的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不符。因此, 对于和谐大学校园概念, 必须从动态角度加以把握。和谐大学校园所具有的六大典范作用不是一幅静态的美丽山水画, 而是在动态中显示出来。它在不断克服六大典范中大大小小的不够典范之处而趋于典范, 也就是说, 它在不断化解不断产生的种种不和谐因素而使之达到和谐状态, 在这种不断调整化解不和谐因素的过程中, 六大典范作用会不断达到新的境界。这种动态过程是永无止境的, 从中不断彰显出一所和谐大学的崭新面貌, 也构成推动整个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这是因为, 任何一所大学都不是像鲁滨逊生活的那种孤岛。中国已经融入世界, 是地球村中的一个重要成员, 大学作为中国社会中的闪光分子, 自然跟世界相关联, 跟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相关联, 因此涉及的社会关系是十分广泛而复杂的。就大学本身来说, 也不是一个静止体, 它虽相对稳定, 流动性仍然显著, 每年大批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走出校门, 又有大批不同层次的新生进入;教学科研人员, 不同岗位的管理成员也是有进有出, 处于流动状态, 这种流动状态正是一种活力的源泉。现实中的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涉及的国内外、校内外纵横交错的有形的与无形的, 精神的与物质的复杂利益关系, 为我们研究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指明了路径。

三、和谐大学校园建设的研究路径

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从何着手, 现实的动态中的和谐大学概念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正视、面对并理顺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中所涉及的校内外、国内外纵横交错的既有精神层面更有物质层面的有形的或无形的关系。让我们稍稍具体梳理罗列一下这些绕不过去的或难或易的关系。

理顺大学校园内部关系是建设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按现行体制, 我国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 (院) 长负责制。党领导政是纵向关系。但某些重点大学, “政”即校 (院) 长的行政级别、权威声望往往大于党 (委书记) 。在校 (院) 长与党委书记作为平行对等的顶层机构, 本身各有一套组织机构, 如副书记、副校 (院) 长及其助理的人数、办公室组织及其人员配置。紧靠这一顶层, 一般应有相互平行的几套系统:教学与科研学术管理、后勤保障、图书资料、财务管理、纪检监察等。这几大系统自身有其纵向、横向系统。党务系统的纵向组织从校 (院) 党委至院系党委或党总支直至党支部党小组。与此相关的共青团系统、工会系统、民主党派系统、纪检监察系统等应归于党务系统。校务行政系统, 实际应包括教学科研、后勤、图书资料、财务等系统。这些系统也有纵向横向交错关系。校内各个学院之间特别是专业相近的各个学院之间, 甚至一个学院内的各个专业系之间, 也存在复杂的横向纵向关系。师生关系可以说纵向关系, 是大学中最重要的关系, 没有老师与学生就不成其大学。师生关系可分为老中青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名师与一般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师师关系, 包括老中青教师、不同职称教师、名师与一般教师、一般教师与硕导、博导教师、海归教师与本土教师、外教与内教老师等之间的横向关系。学生间的横向关系有:贫困生与富裕生及其不同级别官员出身的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外国留学生与本国学生、不同层次学历即专、本、硕、博学生、城乡学生、边远贫困地区与富裕地区学生等, 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一种横向的复杂关系。课程之间也存在某种纵向主要是横向关系:不同专业的课程安排体系、主打课与辅助课、必修课与选修课、德育课或政治思想教育课与专业课、体育课 (包括军训) 与专业课、外语课与其他课程, 等等。考评体系包括对党政、老师与学生三大系统。总的要求是:指标设计科学合理, 在量化中突显出质的要求。党政成员考评体系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出广大群众评价的地位。对教师的考评体系包括以教学为主还是以科研为主的教师的考评、完全搞科研的人员的考评, 不同职称教师或科研人员的考评指标的差别及其合理性, 质的指标如何在量化中得到体现, 纠正重量轻质的偏差, 必须重视教学质量及其考评, 教授一定要讲授本科课程。考评必然跟奖惩体系相联系, 原则是奖优罚劣, 使优者动力更为强劲, 劣者也能自强奋起。奖惩既跟物质利益联系, 也要跟精神荣誉相关联。这里涉及一套薪酬体系的纵向横向关系:党政不同层级的报酬体系, 教师科研人员不同职称的报酬体系 (现在提出的绩效工资设置) , 教辅人员的新酬体系。以上三者的横向对比关系的合理性, 力避众多博士教授争处长, 教学岗位乏热心。这其中涉及一个有形收入与无形收入 (无形其实也有形) 的关系问题。对学生的考评体系:不同学历培养目标的差别体系, 考核方式应多样化, 既重分数又不能唯分数, 目的是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敢于质疑, 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纪检监察体系的纵横向关系:纪检监察组织体系 (常设机构及其成员与非常设机构成员) , 教代会、学代会、校工会的地位与作用, 团委会的地位与作用, 民主党派的地位与作用。正视审计机构在廉洁校园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现在很多大学还存在一校两制的关系, 需要调整处理。至于独立民办大学的内部关系, 既有公办大学的共性, 也有其特性, 暂不列入本文研究的范围。大学办学规模与质量及其管理边界的关系, 大学校园建设的合理布局问题, 既是大学顶层管理者需要慎重处理的问题, 也是相关上级党政领导层级需要慎重考虑处理的问题。

以上便是和谐大学校园建设内部涉及需要理顺的纵向、横向、纵横交错关系的一个梗概。

和谐大学校园建设还必须要理顺外部环境这一重要环节。包括如下多方面的关系。一是理顺校际之间的关系:本市与本省区各院校之间、不同城市省区之间的院校、重点与非重点院校、本国院校与国外院校之间、不同档次院校之间等关系。其内容涉及:资源 (包括人力资源) 的共享与争夺, 专业设置的重复与竞争 (包括热门专业的纷纷上马) , 招生生源的争夺, 办学经费的争夺, 创收渠道、地域的争夺, 等等;二是理顺大学所在地与相邻社区、城市及所在省区的关系;三是理顺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四是理顺与本校校友的关系;五是理顺大学社会服务、社会责任与创收融资的关系;六是理顺招生录取涉及的诸多社会关系;七是理顺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关系, 包括本省区与中央教育主管部门、与主管该院校的相关业务部门的关系;八是理顺与上级党政人大政协等领导机关的关系, 等等。

上述种种纵向横向矛盾关系, 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主次差别及其随时转换的可能性, 但万变不离其宗, 即围绕调动校内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往后的研究中, 我们将遵循上述路径详加分析。

四、贯彻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一般认为, 关于“是”什么 (What is) 的表述, 是实证表述 (Positve statements) , 关于“应该是什么” (What ought to be) 的表述是规范表述, 前者叫实证方法, 后者叫规范方法。在经济学界有人将用前者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称作实证经济学, 以后者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叫做规范经济学。实证方法有些类似逻辑学的归纳法, 规范方法则类似演释法。事实上, 任何研究不可能将二者截然分开, 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有人认为马克思、列宁的著作都是规范方法的典范, 事实上马克思的《资本论》就将实证与规范方法密切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实证方法先要进行假设, 这假设就是一种指导思想, 就包含规范的成份。

我们这里运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就是既要以我国及他国已经为实践证明的正确理论作指导, 同时又从新的实践中提出新的问题加以论证并以实践为依据得出新的结论, 这就有可能纠正过去不正确的结论或指导思想。所以, 我们的研究, 首先既不是纯理论推导, 但又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 包括我们党的重要文献方针政策, 国家已有的法律法规。其次, 我们的研究必须进行调查研究, 既要利用他人的调研成果, 也有自己必要的调研与实践经验总结;在理论上, 我们要大量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精华, 并在这个基础上有所创新哪怕是一些小的创新。再次, 在表述上, 既有理论阐述, 又有实例印证;既有个例, 也有通例;还有必要的统计数据作佐证。

五、建设和谐大学校园的重大意义

首先, 帮助我们在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中做到既紧张又从容。从和谐大学校园概念中得知, 和谐大学校园不是风平浪静的, 而处于复杂矛盾的运动过程中, 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 永无止境。在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中, 党和政府相关部门, 大学中的全体师生员工都应基于这种认识来处理大学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就大学本身来说, 教师和学生, 一般管理人员, 都应基于这种认识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将紧张与轻松、活泼结合起来。而大学的顶层人员, 可以说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中, 他们责任重大, 他们知道和谐大学校园建设的复杂性动态性, 便会处变不惊, 举重若轻, 要做到这一点, 达到这一境界, 的确是不容易的。这就要求大学高层的领导人员要相对稳定, 要有相当高的专业业务与管理素质, 要有较长时间的办学历练, 要有不同专业管理与年龄的混成比例与梯次配置, 更要有相当的校外特别是校内的群众基础。同时, 也要求大学的高层领导也像各级党政领导机关一样, 要有对付各种突发事件的种种预案, 才能真正做到处变不惊, 使一所大学在各种突发或尖锐矛盾爆发时, 仍能正常运作, 不会因噎废食, 如学校游泳池淹死一名学生或教师, 游泳池就立即关闭不再开放。

其次, 指导我们能视野开阔地运用立体思维来从事和谐大学校园建设, 这样才能与当今国家与世界的发展进程合拍。一所大学从所处地址来说, 是基本固定的, 但其运行, 必然不断涉及以上所述的校内外、国内外纵横交错有形无形矛盾关系的处理。只有充分正视, 及时理顺, 才能不影响大学的正常运作。但这种不断产生矛盾又不断调整理顺矛盾关系的过程, 正是一所大学走向成熟, 使大学办学质量不断登上一个个新台阶的正常途径。

第三, 只有在这种现实的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中, 才能使师生经受现实的锤炼, 才能培养出广受社会欢迎的产品╟╟适应社会需要的各层次人才, 而不是温室中的鲜花, 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这是和谐大学最重要的使命。

最后, 按照我们这种思路, 即如上描述的和谐大学校园概念, 大学才能真正成为和谐社会的楷模, 成为国人向往的圣地;才能使社会感到, 进入大学就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洗礼。如此, 大学才能成为全面影响和推动整个和谐社会建设的最强大的动力。

总之, 和谐大学校园的建设过程就是中国梦在大学实现的过程, 中国梦的美好理想与远景, 只能在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中逐步实现。

和谐大学校园建设, 中国梦在大学的实现, 任重而道远啊!

摘要: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是在整个社会与大学在其快速稳定发展的同时, 出现许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的背景下提出并付诸实践的。因此, 现实中的和谐大学校园是通过不断调整、处理种种矛盾关系而造就的一个最具创造活力的环境或场所, 正是这种动态中的和谐大学校园, 才能成为精英辈出的摇篮, 累累科研成果产出的重要阵地, 成为整个和谐社会的典范与楷模, 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最为强大的动力。和谐大学建设的过程也是中国梦在大学实现的过程。其研究路径, 应是视野开阔地梳理涉及和谐校园建设的有形无形的纵横交错的复杂多变的关系, 适时调整化解, 永葆不竭动力。其研究应是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和谐大学校园,理顺关系,研究路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新浪网.专家称我国十四五期间有望成高收入国家[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1-09-22/025123195922.shtml

[2]中国首度公布基尼系数[N].北京晨报, 2013-01-19.

[3]吴敬琏.重启改革议程[J].财经, 2012, (22) .

[4]邓崇清.对教师评价逆向选择的经济学分析[J].改革与战略, 2004, (4) .

[5]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05-02-19.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2-19/content_2595497.htm.

[6]梁山民.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18-19.

大学和谐文化建设 篇2

现如今,随着中共中央第十六届六次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我觉得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构建一个校园内部各系统协调运行、校园环境公平民主、师生之间融洽相处、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和谐校园,是高校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和探索。

大学文化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一个方面,先进的校园文化应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及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和完备合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等,它是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根基,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员工经过长期努力而创造的校园人文环境氛围;另一方面,先进的校园文化还体现在学校的校容校貌、校园建筑特色、校园绿化美化程度等方面。

然而,学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精神产生于学校自身,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和维护,并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日益强化,最终成为学校的精神源泉。学校精神作为一种群体意识,对学校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健康高尚的学校精神,可以成为一种激发因素和原动力,推动人们积极进取,育人成才,成为人们开拓奉献的精神力量。学校精神可以对我们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可以使师生保持一致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营造浓厚的精神氛围,于无形中凝聚各方面力量,形成学校发展的合力,对和谐校园建设具有根本性意义。构建和谐校园,需要确立学校的核心精神,学校的每一位师生员工都要知道学校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同在一所学校工作学习,每一位成员能得到家的感受和家人的情谊,带着强烈的情感归属感,在合作和反思的环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体会事业的进步和成功,这将使极大的提供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质量。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我们广大的师生员工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客体;既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校园文化的接受者。因此,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要坚持用那些蕴含着大学精神、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来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发挥所有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

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有三个层面的问题值得我们特别注意:一是要注意建设民主校园,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各方面,学校应该做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加强校务公开的工作力度,应该创造条件,使我们广大师生以主人翁态度发挥自己的作用,认真参与管理。二是要注意建设诚信校园,领导对教职工要讲诚信,教师与学生之间也要讲诚信。而我们大学生更要重视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实事求是。当前,大学校园里还存在一些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状况,如对考试纪律的漠视,以至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在偿还助学贷款上信用意识淡薄,以至违约现象常有发生;在就业中契约观念不强,以至经常发生毁约的问题等等现象。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三是要注意建设法制校园,广大师生应积极学法,自觉遵守法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努力使学习、工作、生活秩序制度化、规范化。

大学和谐文化建设 篇3

摘 要:近年来,各高校的发展都很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在内容上更倾向于哲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修养、内在素质等方面的熏陶作用不可低估,特别是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上的作用更是巨大,虽然这种作用只是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注重的是学生成才的宏观引导,而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具体知识技能的传授。

关键词:大学 校园和谐文化建设 对策研究

一、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以广大师生为主体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承载这些财富的规章制度、实践活动和物质形态的总和。校园文化是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是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是学生在课外创造的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各项文化。

(一)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意义

1.引导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和谐的校园文化处处渗透着明确的教育目的,在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上发挥着导向作用,深刻地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校园文化活动多数是由学生自己组织的,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培育自信心和创造力的效果是显著的。而且通过多方面的文化实践活动尝试,也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想象力,锻炼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才能。大学是学术思想交流的重要阵地,也是社会良知与理性的凝聚之所在。学校吸收整个社会的精华,又提炼和凝结出新的精华,再去影响和推动社会。大学最适应对真、善、勇、美精神和品格的追求和发展,因此,大学校园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终将为社会文化所吸收和融合,起到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巨大作用。

2.促进学生个体的自我陶冶。

和谐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都有熏陶作用。校园的建筑、布局和绿化、楼房内外的装修、教室宿舍的管理状况等,是长期陶冶学生品格和心理的因素。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对所有参与者的思想品德、智慧才华、情趣爱好和身心发展都具有潜移默化的熏染和陶冶作用。

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生命力旺盛时期,对于文化娱乐的需要强烈且丰富多彩。高雅优美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好的精神食粮。学生的学习生活大都是紧张疲劳的,轻松愉快的校园文化具有缓解紧张情绪、恢复精力、平衡心理、鼓舞士气、激励热情,确保以最佳精神状态投入学习生活的作用,大大有助于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意义

和谐的校园文化在高校德育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当前形势下,由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素质的需要,使高校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中的矛盾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简单的校园文化设施、单调的校园文化活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学生的观念和父母、老师的观念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3.校园文化向学生渗透的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所倡导的文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4.校园文化的发展与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也存在着矛盾。

二、构建大学校园和谐文化的对策

校园文化是一个立体化、开放性的概念。它包括了诸多的因素,如硬件建设的物的因素,教师、学生的人的因素,以及人与物、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等。它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氛围,一种需要长期培育、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需要多层次、多渠道进行建设,更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加强领导,科学决策,重在落实,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手段。校园文化建设拓宽了教育的阵地,从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从“三点一线”扩展到整个校园以至社会,同时也突出了校园文化建设中广大师生特别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各级领导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列入学校的议事日程,讨论和制订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中。切实做到党政齐抓,系部共管,师生共建,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使校园文化健康发展,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染和浸润中,形成健全的人格素质,把体现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其他人,从而实现一所大学的精神、价值、作风和理想追求。

(二)注重传统,挖掘特色,整体规划,精心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既要改革、创新,又要形成稳定的传统。要以现有校园文化状态为基础,又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规划校园文化发展的前景。可以把各种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文化设施、观念、制度,如典礼、仪式、节庆、校徽、校歌、校训、校风、规章制度、塑像、典型建筑物等保护固定下来;在适当的场所设计一些名人的题词、警句、格言;塑造与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密切相关的教育名人的形象;设置校园文化墙、文化长廊、文化石、大型雕塑;整体规划学校的文化节、艺术节、学术节和社团活动,适度开展对外文化和学术交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整体优化、美化校园环境,实现环境的教育功能。

(三)完善制度,科学管理,创建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在积淀中升华大学精神

任何一所大学,都有一个从小到大和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而这个过程无不凝聚着一代代办学人的智慧和血汗,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广大师生以校为家、以校为荣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一代又一代师生的不懈努力,才铸造了大学精神,发扬了大学精神,改造了大学精神。由此可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延续。“传道、授业、解惑”是每一个教师的光荣职责,而每一个学生也都应具有尊师重道的基本品质,教师与学生应在多边交流中建立亲密、互助的合作关系,共同探讨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和万物的真理,促使大学精神之花盛开。

和谐的校园文化不仅是一所大学的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专业特色和人文精神的反映,也是一所大学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反映。它既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先进文化的生长点。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促进教学、科研及管理活动,而且可以丰富校园生活、振奋师生的精神;并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调节和激励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培养和激发师生员工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促进师生员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保持学校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此外,良好的校园文化还可通过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必将对社会主义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衡量学校竞争力的重要条件。新形势下,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建设的当务之急。

大学生三自教育与和谐大学建设 篇4

一、构建和谐大学的重要意义

和谐大学是大学系统中的内外各个环节、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和谐、相互促进的状态, 是以高校校园为载体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校园;是文明向上、创造竞争、宽松协调、体恤包容的校园;是结构、质量、效益、规模、速度诸要素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校园[2]。构建和谐大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建设和谐大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而高校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整体离不开部分, 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高校能够为和谐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先进的科研创新成果, 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高校能够为和谐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创造力和传播阵地, 从而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 其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续动力。因此, 高校的和谐稳定是和谐社会稳定的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大学的建设。

(二) 建设和谐大学是高校自身稳定和发展的需要

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机遇期和关键期, 高校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高校只有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实现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发展是硬道理,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有了稳定才能进一步谋求发展, 而稳定来源于校园的和谐。只有和谐, 才能使校园环境井然有序;只有和谐才能保证学校的行政管理、教学科研、学习生活有条不紊, 工作、学习都尽心尽力;只有和谐才能团结多方面的力量, 凝聚人心, 从而才能谋求发展、促进发展。

(三) 建设和谐大学是高校师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个人的发展不可能脱离他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而孤立地发展。教师和学生是高校的主要组成部分, 校园是他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场所, 和谐的校园环境是他们自身全面发展的基础, 也只有和谐的校园才能为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机会和强有力的支持。在和谐校园里, 凝聚力和向心力强, 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教师和学生的合理愿望与需求能够得到充分地满足, 个人才华得到充分地发挥与展示, 对学校有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自豪感, 从而增强其努力地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超越自我, 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和谐大学建设的内在关系

(一) 大学生“三自”是和谐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大学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学生是高校的主体, 要建立以学生为重心的和谐大学。大学生“三自”与和谐大学建设是一致的, 在和谐大学建设中, 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校发展要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作为改革学生管理工作的动力之本, 是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外在动力, 并贯穿学生管理工作始末。总的来说, 自我教育, 能够实现学生自身的心理和谐;自我管理, 能够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 以至学校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自我服务, 能够满足学生的自身需要, 从而尽自己所能为他人服务。大学生是和谐大学建设的重要力量,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三自”,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是建设和谐大学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工作。

(二) 大学生“三自”是和谐大学建设的有效途径

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和谐的关系是建设和谐大学的重要内容。通过“三自”活动, 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深入的科学发展观教育、和谐社会教育,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为建设和谐社会增添力量。此外, 学生呼唤“以人为本”, 希望教师尊重他们的人格, 关注他们的差异, 张扬他们的个性。在大学生“三自”活动中, 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提高他们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显然, 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可能在课堂上、实验室里完全实现, 还必须通过大量丰富的课外教育活动来实现[3]。大学生“三自”活动的开展, 使大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自主、自觉地学习掌握自己所需的各方面知识, 通过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 参观、实习甚至亲自从事生产试验、服务社会等途径[3], 使他们学会锻炼, 学会交往, 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助、协作的精神。这样, 学生的合理愿望与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个人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就增强了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从而就进一步推动了和谐大学的建设。

三、发挥大学生“三自”功能, 促进和谐大学建设

当前, 高校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因素, 如大学生诚信缺失, 道德失范, 考试作弊现象较为严重, 几乎每年都有大学生因考试作弊而受到严厉处分的报道, 不少高校都有学生因考试作弊而被勒令退学的情况;造假成风, 部分学生为了能够顺利就业, 常常伪造各种荣誉证书和技能证书;就业工作形势的严峻, 就业困难的加重, 使很多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同时, 部分大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 自杀现象屡有发生。这些不和谐的因素严重影响了和谐校园的构建。大学生“三自”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学生管理模式, 发挥大学生“三自”功能, 能够促进和谐大学建设, 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成长、成才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让学生参与教育、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在实践中锻炼能力, 增长才干,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一) 创造大学生开展“三自”活动的良好条件

高校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首先要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通过校广播电台、校园网、校报等舆论阵地[4], 弘扬健康、向上的主旋律, 形成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讲文明、讲纪律、讲艰苦奋斗和拼搏向上的校风。通过举办讲座、学术交流会、学术研讨会、学习竞赛等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形成崇尚知识、崇尚科学、钻研学问、追求进步的学风, 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打好专业基础, 增强求知意识, 提高科研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高校要搭建一个“三自”平台, 加大“三自”物资和经费投入, 加强学习场所、活动场所、娱乐场所、劳动场所、实习场所、休息场所、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服务设施以及各种校园文化载体。对这些设施的日常管理也可纳入资助学生的渠道, 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 使贫困学生有一定的经济来源。鼓励并支持各种学生组织参与学生事务的管理, 使学生“三自”能真正落到实处。除了鼓励各种学生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课外科技、文化、体育等活动外, 还要积极探索, 大胆尝试, 逐步扩大学生参与自身事务的范围与力度[5]。

(二) 重视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大学生“三自”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最终取得实效需要班主任和辅导员的正确指导。班主任、辅导员作为高校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育者, 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和成才的引路人、指导者;强化班级管理, 充分发挥班级的育人功能, 关键在班主任和辅导员。因此, 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对指导大学生发挥“三自”功能的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和辅导员在整个“三自”过程中, 要指导大学生提高对“三自”重要性的认识;在日常管理中, 要建立民主的管理模式和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 由前台退居后台, 由台上讲变成台下看, 指导学生编演出一幕幕好“戏”[3], 为“三自”提供有力的指导保障。

(三) 注重学生骨干队伍的培养

高校学生骨干是联系学校、教师、同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充分、有效地发挥学生骨干的桥梁、纽带与示范作用是“三自”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因素。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 高校在校学生的规模剧增, 而直接负责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员严重短缺, 工作任务繁重, 工作难度加大。因此, 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 进一步开发学生工作的人力资源, 对于高效、优质地做好新时期的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干部学习成绩好, 知识丰富、又能协调与同学的关系, 能够增强其自然权威, 而这种权威才是最令人信服的, 因此, 要重视培养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此外, 按照传统学生管理思想, 学生干部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学生工作者来“管”好学生, 这样就会导致多数学生对学生干部产生逆反心理。优秀的团队文化是团队全体成员共同创建的集体意识, 它包含的价值观、团队目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内容均寄托了团队成员的理想、希望和要求, 成员由此产生的认同感, 正是集体凝聚力的来源, 这种文化导向作用比刚性的管理条例更见效, 更深人人心。因此, 学校要引导班干尽己所能, 充分营造健康活跃的班级团队文化, 通过团队文化激励团队每个成员的成才愿望, 并通过各种渠道塑造良好的团队形象, 使这种良好形象强化它内部的作用, 形成良性互动, 从而使“三自”活动从学生自发的管理到有组织的自觉行动, 达到一个质的飞跃。

(四) 建立班集体、学生宿舍导向式“三自”模式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勒温等人的团体动力学理论, 一个人在团体中所表现的行为和个体独处时的行为是不一样的, 团体通过创造一种心理动力而影响和改变个体的心理和行为[6]。开展班集体导向式“三自”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行为, 通过共同参与班级管理, 从而获得锻炼机会的一种有效模式。如学生自行选举班委会, 同学们在竞选中能加深对自我的认知;班团干部在组建班委团支部开展各种活动时, 可提高他们自我设计、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在体验成功与感受挫折时能增强其胜不骄败不馁, 自强、自立、自信的心理品质;在行使自己职权时, 能够更严格要求自己以做出表率[7]。这种模式能够不断地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把大学生他律与自律的结合, 把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需要, 提高大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自主性。

学生宿舍是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 宿舍卫生的干净整齐程度, 环境氛围的好坏, 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整体素质。加深学生在宿舍中的主人翁意识, 增强宿舍责任感, 能够使学生在集体教育和自我教育、集体管理和自我管理、集体服务与自我服务的相互促进中获得锻炼与提高。高校要经常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第二课堂活动, 提高广大学生的宿舍责任感, 增强学生的集体凝聚力, 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使学生在宿舍导向式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相互监督, 不断完善自己, 创造安全、文明、和谐、健康的宿舍环境。同时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能使多数学生的利益得到维护, 实现宿舍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五) 充分利用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优势

高校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群众性组织是大学生开展“三自”活动的有效实体。学生会、学生社团以其影响的广泛性、内容的直接性、参与者的自愿性以及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越来越为广大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 并在大学生“三自”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会以及各类学生社团也因其丰富性和挑战性, 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思想活跃、积极进取、敢于挑战自我的大学生加入其中。在学生会与社团中, 学生处于主人翁的位置, 具体活动的策划、组织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 活动中的自我组织、自我检查与自我调控, 活动后的自我评估、自我反思与自我总结等等, 都能使学生的主动意识、参与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加强, 教育效果更加显著。因此, 学校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社团自主优化、整合及有效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 开展适合时代特色、健康向上的思想教育和文化娱乐活动, 如各种知识讲座、文艺体育比赛、献爱心活动等。大学生通过在学生会、学生社团的锻炼, 可以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8]。

(六) 设立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会或自我管理委员会

高校可以在大学生中设立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会或自我管理委员会, 并把它们作为大学生“三自”的前沿阵地, 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相应服务。首先, 在理论方面, 可以让大学生共同学习与探讨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内容、特点与方法, 使大学生对“三自”活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从而提高大学生“三自”的理论水平。其次, 在实践方面, 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如定期举办各种大学生自我管理论坛、自我管理沙龙;或定期举行大学生“三自”先进经验报告会, 介绍自己或听取他人的先进经验, 以促进共同提高;或学习名人的有关自我管理的先进经验和体会[7], 不断积累“三自”经验, 从而不断提高“三自”的实践水平。

(七) 广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认识社会、走入社会的重要形式, 更是实现“成长成人成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形式, 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三自”能力的基本途径。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走上社会、深入社会、认识社会、研究社会, 能使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实践的磨练中得以确立、巩固、升华和提高;又能把从课本上与课堂里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 以社会实践的形式服务于社会, 又有利于大学生把知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 使其朝着把自己培养成为政治素质优、专业素质高、动手创新能力强、肯于吃苦锻炼和勇于社会实践的优秀人才方向发展[7]。因此, 高校要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特别是要安排好每年寒暑假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 做到制度上支持、经费上保证, 从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总结表彰等方面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社会实践的内容要多样化, 可以分为教学计划内和教学计划外两部分, 前者包括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后者包括社会调查、“三下乡”服务、勤工助学、社会事务活动等[9]。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摘要:和谐大学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自身稳定和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是高校师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以下简称“三自”) 与和谐大学建设息息相关, 是和谐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高校要创造大学生开展“三自”活动的良好条件, 重视班主任、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以及学生骨干队伍的培养;要建立班集体、学生宿舍导向式“三自”模式, 鼓励学生加入各类学生社团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设立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会或自我管理委员会等, 从而发挥大学生“三自”的功能, 促进和谐大学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谐大学

参考文献

[1]张丹.关于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的几方面探讨[J].沈阳大学学报, 2006, (1) :66-67.

[2]吕剑红.以人为本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探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 (5) :199-202.

[3]贾克水, 侯铁虎.对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可行性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 1999, (5) :35-37.

[4]陶宇, 李文明, 王颖, 蔡震宇.论新形势下大学生“三自”教育[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7, (2) :56-58.

[5]何仲坚, 刘庆雪.高校学生“三自”现状分析及对策[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3, (6) :114-116.

[6]肖凡.和谐校园建设简论[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 :114-115.

[7]李满林.大学生自我管理探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 :39-42.

[8]辛亦工, 鲁卫平.当前我校开展大学生“三自”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9) :74-76.

大学生建设和谐校园倡议书 篇5

“安全”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是保证师生员工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基础,同时也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所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为了创造一个舒心、优雅、文明的学习环境,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南校区团总支、学生会向大家发出以下倡议:

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和熟悉安全知识和常识,熟悉学校的管理规定和安全要求,随时注意自身安全。遵守学校纪律,在学校不允许外出的时间段不擅自外出。

二、保管好自己的现金和贵重物品,注意用电安全,离开宿舍时要关好门窗,熄灯并关闭外置电源插座等。

三、男女生不互串宿舍,不招引和留宿校外人员。

四、不酗酒,不赌博,不携带和使用管制刀具,不乱接电源线,不在宿舍使用酒精炉或其他电器做饭,不在学校喂养宠物。

五、严格遵守作息制度,按时归宿,未经学院辅导员批准不在校外住宿。离校外出时和辅导员履行请假手续,留下通信方式和地址,注意交通安全。

六、不沉溺网络游戏,按时上课,专心学习,广泛参加各类有益的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七、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同学之间相互尊重、相互谅解,克服不良习惯。遇事冷静,不因小事和同学争吵,不打架斗殴,用合理的途径和方式发表意见建议,争做文明大学生。

八、爱护公物,不在墙壁、门窗、桌凳上乱画、乱贴,服从公寓管理人员管理,做好宿舍内务卫生和安全自检自查。

九、校园内干草树木较多,不在校园内及校园周边玩火、吸烟和乱扔烟头。

十、绝不到河、湖、池塘、水库中游泳洗澡,不到建筑工地、塘坝湿地、禁止出入的山路等危险场所场地游玩休闲。

老师们、同学们,生命诚可贵,安全责任大。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从点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安全意识,杜绝一切安全隐患,共同维护好我们的校园环境,共同构建美丽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xx学院南校区团总支

xx学院南校区学生会

和谐大学校园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6

摘 要 大学是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发挥着培养人才、传播文化、引领社会等重要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因此,大学和谐校园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从大学和谐校园的内涵和特征、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正确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主要途径三方面,对构建和谐大学校园作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大学校园 角色定位 主要途径

一、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1.基本内涵

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内涵是在内部建设上落实科学发展,在外部关系上落实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充分弘扬大学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党的高等教育方针,体现出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核心目标,通过教书育人、学科发展、科学管理等方法和手段,实现凝聚人心、优化资源、突出学术、创新育人的新局面。

2.基本特征

大学和谐校园建设具有育人为本、协调发展、竞争有序、管理科学的基本特征。

(1)育人为本是建设和发展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是基础。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是大学的核心和使命,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其中,以人为本指的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展人,在大学就是要体现出尊重大学生、尊重大学教师、以大学生和大学教师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尊重大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愿望、尊重大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造精神,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尊重大学教师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满足大学教师学术发展的要求。教育以人为本是做好育人工作的前提,只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做好育人工作。因此,进一步做好育人的工作,是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性工作。

(2)协调发展是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要协调好大学教育的规模与质量、协调好大学教育的学科、协调好大学教育的资源与效益等。其中,协调好大学教育的学科是核心。一个大学的生存与发展关键看学科的建设,学科建设搞不好,就会影响大学教育的整体发展,影响大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大学的学科布局和学科建设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主次明确、文理协调,学科发展具有前瞻性、可持续性。大学学科建设搞好了,不仅有利于大学的准确定位和发展大学的办学特色,而且也有利于体现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更有利于提升大学的整体办学水平和实力,促进大学和谐校园的建设。

(3)竞争有序是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动力之源。大学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环境,必须营造一个竞争有序的用人环境。通过这样的环境,来实现人、财、物等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大学里还存在着用人僵化、资源利用率低、竞争不充分的情况,这些是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极大障碍。

(4)管理科学是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保障。管理科学就是实现大学教育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大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为此,首先要加强人事工作的管理。人事管理要体现科学化、现代化水平,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和时代的前沿来考虑人事管理工作,要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展人的理念和工作作风,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环境。其次要加强规范管理。规范管理包括决策科学和目标管理。决策科学指关系大学发展的大政方针一定要走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的途径,充分酝酿、充分协商、集中民智、求得共识;目标管理就是各项职责和任务要有量化的目标和评价体系,要做到人人心里有数、责任清楚,便于进行考核和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次要突出学术水平。学术是大学的生命。没有学术的大学是一潭死水,是没有生机的大学。因此,大学的管理必须突出学术的地位和水平,让学术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正确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1.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同样也要实现校园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构建和谐的校园客观环境,一是要加强和谐教育,培育和谐意识。1992年,世界环境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要树立环境和谐意识,靠组织一二次活动是不行的,它需要开展环境意识和和谐意识教育,并把环境意识和和谐意识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中,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二是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实践,养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行为习惯。

2.必须正确处理校园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促进和谐校园构建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学校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的干部之间、干群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校园中的每一个人,影响着学校的教学、学习、生活和各项工作。其中,尤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影响最大。

学校师生员工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爱,以诚待人,努力构建文明、诚信、团结、向上的人际关系,把校园建成师生员工生活的家园、工作学习的乐园。要关爱、帮助贫困师生,让他们真实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要倡导和谐的师生关系,特别是教师,要换位思考,处处为学生着想,为家长着想,坚持服务立校,强化服务意识,即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努力培养品德端正、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一是要求学生能够理性、辩证地看待问题,同学之间相处要有爱心、耐心,真诚相待,出现问题要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二是要有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3.必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以改革促和谐。改革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不竭动力。当前校园“教”与“学”的不和谐主要表现在教学中,只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这样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不和谐,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不和谐等。

学校要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进一步以教学改革为契机,以研究和改进课程与课堂教学为中心,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造学生积极参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和谐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和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的和谐。

4.必须正确处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我国的传统教育重知识的传播与灌输,而忽视人性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重视技术训练,忽视对价值、情感、信念、意志等的引导;重视个人利益的发展,忽视整体的、社会利益的发展。必须树立一种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基本目标的教育理念。要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确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观念。要树立大学科思想,实现文理的渗透,加强人文素质课程建设,在以科学理性为基础的前提下,关注学生的主体价值,重新寻求人文主义关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融合的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模式应当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诚信教育,落实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深入开展养成教育、实践教育。

三、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主要途径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系统地构思。具体来说,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推进大学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和谐大学校园,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之路,科学定位,以特色取胜,在发展中求和谐。一要制定新的发展战略目标。二要科学谋划,协调发展。三要在改革发展中实现和谐稳定,在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要采用正确的手段和方法,及时化解和处理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

2.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必须要牢固树立以师生为本的思想,把广大师生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真正做到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要以尊重、激励、关爱为前提,为每个教师才能的发挥创造条件。要积极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难题,努力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

3.坚持依法治校,营造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校园

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依法治校,要求学校的管理者要树立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以法律为最高权威,在法制的轨道上开展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其他一切活动。同时要加强校园法制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素质,使广大师生做依法治校的模范。要加强制度建设,为依法治校提供依据。要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把规章制度和人性化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和谐校园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深厚的学校文化底蕴为支撑,以校园文化活动阵地为依托,以健康向上、形式活泼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使他们在参与建设校园文化中受到良好熏陶和教育,以激发师生特别是大学生的爱校热情,增强广大师生“以校为荣,为校增光”的强烈向心力和凝聚力。

5.树立和谐理念,夯实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和谐校园,要加强和改进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师生树立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谐精神。

6.加强党建工作,为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建设和谐校园需要加强党的建设工作。一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构建和谐校园的能力。二要加强党员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三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总之,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大学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明确目标,统一思想,科学谋划,最终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和谐大学校园。

参考文献:

[1]曾培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求是.2004(18).

[2]杨江水,龚德才.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和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07).

[3]张海英.学风建设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育前沿.2008(7).

浅谈大学生公寓和谐寝室文化建设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公寓,寝室文化,和谐,建设

在人的一生中, 大学期间是相当重要的, 是人生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 大学生既不是标准的成年人, 也不再是单纯的儿童, 而是介于成熟与幼稚之间, 这种成幼并存、成幼交错的发展特点, 使大学生的内在心理矛盾处于人生最激烈的动荡时期, 而大学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寝室里渡过, 寝室是大学生思想形成的重要阵地。因此, 加强大学生公寓和谐寝室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

一、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含义及特征

大学生寝室文化, 是指大学生在以寝室为主要空间的共同学习生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环境和氛围。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 所谓硬件是指寝室的设施、环境卫生、室内陈设规章制度等, 属于物质文化范畴, 是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基础;软件是指寝室规章制度、成员的生活方式及其多种多样的闲暇活动, 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各种思想观念、理想情操、心理趋向、行为方式等, 属于精神文化范畴, 是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核心。从精神文化的角度分析看, 大学生寝室文化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1.无意识的、不自主的趋同性和顺从性。

由于人生活在群体当中, 必须而且能够接受群体的影响, 而寝室就是一个小群体, 因而有共同认可的某种心理状态。当大学生寝室特有的文化氛围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形成后, 就会产生一种感染力, 无形的影响并引导着其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这种影响主要不是通过硬性教育、纪律条例等外部强制力量来完成的, 而是通过寝室文化所形成的精神氛围和相应的物质环境与潜移默化之中的影响。

2.心理层面的感染性。

大学生寝室文化就是寝室成员这一特殊群体感情相互交流、相互感染而形成的心理上的认同, 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感染性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言谈举止。

3.思想和行为上的倾向性。

倾向性是指寝室成员受他人的心理感染而形成自己的判断、遵从、模仿他人、再现他人的行为和意见, 从而形成统一的看法和行为, 也就是将群体意识通过心理系统与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交互作用, 而表现出相对一致的外部特征和行为方式。如同寝室同学往往对事物抱有相同的看法, 这都是寝室文化倾向性的表现。

4.心理和情绪方面的易变性。

大学生本身思维的敏锐性、独特性、批判性、创造性使大学生表现出思想活跃、反映敏捷、善于标新立异, 容易受社会上各种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影响, 在心理、情绪、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动态性, 使大学生寝室文化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易变状态。

5.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和自主性。

现代大学生寝室文化具有个体意识强、集体意识淡漠的特点。这一特点表现在群体生活中, 每个成员的目标本位意识强, 比较关注个人在群体活动中的得失, 有的甚至利用群体活动达到自己的目的, 群体中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风气淡化。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功能

寝室文化同其他校园文化一样, 是一种育人的文化, 但是它的育人作用和效果与有些校园文化有明显的不同。它对大学生形成正确思想、健康心理、良好习惯、行为方式、正常人际关系都起着重要作用, 而且还将影响大学生进入社会以后的价值取向、生活道路、做人准则。

1.舆论导向功能。

寝室是一个开放的小社会, 是大学生与社会交互作用的中间环节。大学生对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思想、理论、观念、思潮的吸收以至内化都在这里, 所以侵蚀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 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规范约束功能。

寝室文化中的寝室制度文化是一种行为规则, 而寝室成员通过投射效应, 从人们对他们的褒贬、毁誉来反省自己、约束自己和控制自己, 这是寝室文化规范约束作用的特殊之所在。

3.情感平衡功能。

大学时期, 是一个内心充满着矛盾和冲突的时期, 需要有知心的朋友作为倾诉对象, 更要有适合的场合作为自己愿望、利益和要求外化的凭借。相对于课堂文化和其他校园文化载体, 寝室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宽松地进行心理调节的特点, 起到淡化内心矛盾和冲突, 实现情感的平衡。

4.品质塑造功能。

大学时期,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待于确立。大学生在寝室里, 有着明显的趋同心理和倾向性, 因此常会确立和改变自己的观点、态度以及价值判断, 而形成相对应的、共同的评价标准, 从而完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三、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

当代大学生面临诱惑多, 压力大, 个体意识越来越强, 相互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因此, 许多同学心理失衡, 在这种情况下, 寝室既可以成为缓冲带, 使坏心情得到调节, 也可以成为导火索, 使小事情演化成宿舍暴力。例如, 刚刚平息的马家爵事件, 它所暴露出来的寝室问题值得我们去反思。寝室交往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阶段, 怎样利用宿舍这个场所, 寻求积极有效的方式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建设和谐寝室文化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增加投入, 改善寝室环境。

改善寝室硬环境, 指通过寝室全体成员的共同协商, 根据大家的喜好、兴趣等对现有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使之成为大家共同认可的生活空间和心灵空间。这样可以促进成员之间的思想交流, 获得心灵沟通。改善寝室环境的做法主要有对一些公共设施进行布局、美化, 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2.加强寝室管理, 健全寝室管理制度。

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 应加强大学生公寓寝室管理队伍,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队伍建设是加强大学生公寓管理的重要力量, 制度建设就为进行公寓管理有了依靠, 从而能够规范公寓管理, 为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3.发挥大学生骨干作用。

俗话说, 事物的内因是引起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所以寝室文化建设的关键还要靠大学生自己来管理自己, 充分发挥大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 并通过他们团结更多的同学, 影响更多的同学, 使广大学生能够全面健康的发展。

4.推行辅导员进公寓制度。

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执行者, 加强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安全稳定管理是新形势下赋予高校的重要任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必须全面推行辅导员进公寓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公.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1.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大学和谐文化建设 篇8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大学是社会的缩影,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反映社会的亚文化, 它海纳百川、博采众长, 容纳了多种文化因子, 具有普遍的文化特质。大学校园的服务文化、餐厅文化、课桌文化、宿舍文化、手机文化、社交文化和网络文化等, 都属于大学校园文化范畴, 它多以时尚、年轻、活泼的形式出现, 并具备以下内涵特质。

1. 包容性

在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趋势下, 大学网罗众家, 它的大门已向越来越多的人敞开, 在这里, 不同的学科共存、不同的学术观点汇集、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和谐相处。在大学中, 师资和生源构成都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同时, 大学还沿袭了自由、开放、自治的优良学术传统, 各种思想观念、价值信仰、兴趣爱好在此交汇, 兼收并蓄。

2. 继承性

大学校园文化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 其形成并非一朝一夕, 因而大学校园文化融合了历史传统和文化、城市地域民风民俗、时代精神和民族气质, 它长年累月地在与社会的频繁互动与对流中不断地进行自我传承与创新, 具有蓬勃的生机、旺盛的生命力, 并反映了时代精神。

3. 多样性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其文化特质既表现为外在, 也从内涵上得以体现。大学校园文化特质的外在反映即从外显的方式表现, 如校园建设格局、校园风格、文化设施、生活场地、以及校旗校徽校服等, 而校园内部的文化特质更因学校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差异, 相对于外在文化特质, 校园内部文化特质呈现出内隐的特点, 如大学精神、价值目标、校风校纪、教风学风、校园人群关系等等, 可以说异彩纷呈, 颇具特色。

4. 个性

每所大学都有其历史渊源、自身特点和发展趋势, 都有其特定的校园环境、特定的人群, 诸多因素的不同组合使每所大学都具有了不同的个性, 焕发出各种色彩, 而不同个性色彩的大学文化培养的学生也染上学校的个性色彩。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

大学创造的文化已经不局限于大学, 而是成为引导社会的先进文化。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子文化, 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力量, 能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在教育学生成才、增强师生的凝聚力, 在培养人才、知识创新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支撑和推动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1. 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大学文化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 它决定了学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在21世纪, 校园文化越来越成为高校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实现高等教育目标, 各大高校在生源、师资、科研等方面形成了日趋激烈的竞争, 而决定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正是其所具有的文化底蕴以及富有个性特色的大学教育———这些都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息息相关。经过历史的积淀, 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精神财富, 通过在学校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对内加强师生员工的凝聚力, 对外塑造学校的良好形象, 学校美誉度、知名度得以提升, 而大学的生命力与核心竞争力也随之增强。

2. 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每一所大学都有它自己的文化, 优良的校园文化须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 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 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 突出高品位。和谐的校园文化理念科学、格调高雅、取向先进, 不仅能够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而且能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 形成一种无形的强大力量, 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3. 丰富学校的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以积极向上的风气、潜移默化的方式无形地发挥着广泛而深刻的教育管理作用, 使大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大学文化的特色、体会大学文化的内涵, 其形式多样。如各种文化节、艺术节的开展使学生增强对真善美的感知, 公益活动的组织使学生了解亲身参与实践、身体力行的重要性;体育比赛、学术讲座则让学生在身体素质、思想素质上有了质的提升, 等等。总之,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体现大学文化的载体, 更是和谐视野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4. 对学生全面的素质培养具有特殊作用

文化一词有文治教化之义。东西方文化都强调文化的育人功能, 认为人们身临其中, 会受到感染和熏陶。和谐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能够充分发挥思想引导和培育功能, 使大学生群体的思想、个性特点在文化的氛围中得以塑造和熏陶, 创设一种良好的文化环境, 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感情而“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 进而达到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5. 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积极作用

(1) 导向作用。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学校即社会”, 他指出, “社会环境能通过个体的种种活动, 塑造个人行为的智力的和感情的倾向……无意识地、不设任何目的地发挥着教育和塑造的影响。”和谐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促使大学生适应现实社会、服务于社会,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目标, 并引导自己的人生行为和发展方向, 促使大学生成为改造现实社会、实现社会理想、构建新的美好社会的动力, 从长远来看, 有助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2) 示范作用。和谐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弘扬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 其对先进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的双重提倡, 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其构建的和谐文化环境, 是社会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组织部分、基本条件。同时, 校园文化建设又区别于其他社会主义文化, 它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 即除了眼前利益之外, 更加重视对长远利益的思考和追求, 有着对于人类根本目的的思考, 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 以探索新知、追求真理为已任, 对社会主义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3) 凝聚作用。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 对受众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当大学校园文化中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被大学生认可之后, 会对他们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有利于学生的个人信念、感情、行为与学校、社会的目标有机统一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进, 其间形成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会使学生进入社会之后更加具备尊重他人和维护集体利益的优秀品质, 从而在大范围上使全社会凝聚力得以增强, 客观上促进社会主义社会文化的凝聚作用。

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全新的要求, 通过对和谐视野之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及功能的全面探索, 有助于充分实现和释放大学校园文化的特质, 并以其强大的力量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及以和谐社会建立为终极目标的社会主义社会文化建设奠定坚定的基础。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分支, 在和谐社会建设目标下如何进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使其对大学文化以及社会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须首先对其内涵及功能进行探讨, 以期选择最适当的方式发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及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和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功能

参考文献

[1]周伯昆.易学哲学史[M].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9.

[2]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3]赖廷谦.社会主义文化与大学文化建设[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0.

[4]寿韬.大学校园文化的设计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

[5]吉爱明.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解读与构建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11) .

大学和谐文化建设 篇9

一、自我和谐文化概念的提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需要每一个个体单位都要参与其中, 而当前个体单位主要指的就是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每一个公民, 每个个体既是一个独立的单位, 又是一个彼此影响、彼此联系的单位, 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个体的自身和谐, 无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鉴于个人自身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自我和谐文化建设这一理念也应运而生。自我和谐文化, 指的是以自我和谐价值实现为根本, 以自我和谐行为规范为指针, 以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为目标的文化体系。没有自我和谐文化支撑的社会, 社会的和谐精神、社会的和谐文化将无从谈起, 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必然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作为文化气息浓厚的艺术院校, 则更应努力探求和谐文化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 为大学生自我和谐精神的养成提供文化土壤和各种便利条件。

二、自我和谐文化是一种乐观、积极的精神状态。

自我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战略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到自我和谐发展, 我们首先要认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自我和谐理念。在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中, 自我和谐这一理念主要表现为被动的、悲观的生存与发展状态, 是一种自私的狭隘的生活理念;在阶级社会产生后, 自我和谐这一理念更多地表现为统治阶级为了便于自己的统治, 要求社会成员安分守己, 甘于受剥削、受压迫的文化宣传工具;而社会主义的自我和谐, 则突出的表现为人们理性地把握自己, 控制自己, 以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 以团结互助的优秀品质, 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在高等院校中, 自我和谐文化则更多地强调在树立大局意识观的前提下, 把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与团结同学奉献社会相联系, 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为此,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作为施教方的广大教师们应加强在这方面的教育, 通过教学实践, 逐渐推进学生优秀品质的养成, 这也是高等教育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

三、自我和谐文化追求的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 是现代人的健康理念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 从广义上讲, 健康的心理指的是一种愉悦的, 积极的、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 健康的心理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 如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 能适应社会, 与社会保持同步。健康的心理状态正是自我和谐文所倡导的主要内容之一, 只有强调自我的身心和谐发展, 才能够真正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生活, 才能够真正的构筑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有的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来安排, 面对新形势和新局面, 广大学生们必然会面对诸多难以解决的困惑和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在这方面有的放矢, 对于解决同学们的心理问题起到了直接而又至关重要的作用, 促进了学生们健康心理的养成。

四、自我和谐文化是人的多种属性相协调的文化。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 “人性实质上是人在与自然、社会和自身发生关系的实践过程中作为整体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意识属性, 人性系统就是这些属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统一体”【1】。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人, 当然是兼备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意识属性的统一体, 如何是多种属性相协调, 也正是自我和谐文化发展中要面对并解决的艰巨难题, 纵观当前林林总总的社会问题, 经济问题, 环境问题等困扰人类的问题, 我们不难发现, 这些问题的产生同人类没有很好协调自身多重属性是有着直接关系的。作为艺术院校的学生, 在意识属性方面, 感性思维占据着主导地位, 理性思维偏弱, 所以,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更应提倡用理性思维指导自身的实践行为, 培养学生养成冷静思考、三思后行、以理服人等好习惯, 让学生真正了解存在的价值, 深刻体会人的社会属性, 推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 这也是学生构建自我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五、自我和谐文化是一种高水平的道德境界。

自我和谐文化在一定层面上需要做出对自身价值的评价。当我们谈到自身价值的评价时, 我们不难发现, 这里的评价体系通常体现的是参与社会生活的其他个体对他人的评价。从这一角度看, 自我和谐文化更多地表现为在公平、公正的视角下对社会、对人、对事物做出的综合评价。当然, 在作出客观的评价同时, 也同样要做出主观对自己的评价, 这时, 自我和谐文化则表现出在做出权衡利弊、判断出对错正误的条件下, 对自身做出公正、合理的自我评价。所以, 从自身价值评价角度上看, 自我和谐既是一种道德境界, 又是一种道德情操。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的高等院校, 同样肩负着重要的任务,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相关课程的开设也正是为了达到提升学生们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的目的, 作为艺术院校的学生, 由于具有社会实践能力强、易受社会负面因素影响等特点, 作为施教者则更应采取灵活、实用、切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们进行道德观教育, 如采取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参观历史博物馆、设置宣传栏等多种方式进行教育, 也只有这样, 才能用良好的道德意识占据同学们的头脑, 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使得同学们拥有更高水准的道德境界, 促进学生的自我和谐发展。

艺术院校大学生自我和谐精神的培养和建设并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简单任务, 必须通过教育者的辛勤工作, 相关机构的教育管理, 社会环境的良好熏陶等多种合力共同作用, 也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 才能真正地培养出让艺术类大学生们健康发展并受益终身的自我和谐精神。

摘要:大学生自我和谐精神的培养, 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 艺术院校立足于自身的实际, 结合学生们的自身特点, 通过教学实践, 创造良好校园文化, 培养学生们自我和谐精神, 达到教书育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教学,和谐精神

注释

大学和谐文化建设 篇10

文学艺术教育在建设和谐大学校园中的作用

1. 文学艺术能够促进社会和谐。

文学艺术有三个功能: (1) 认识功能。文学艺术作品以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再现历史和现实生活, 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 (2) 教育功能。任何文学艺术作品都寄寓着作者理想以及对公平和正义社会的追求, 激发人们建设美好和谐社会的愿望和行动。 (3) 美感功能。作品中的优美的艺术形象, 给人以美的享受, 能够陶冶人们的性情, 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艺术趣味和审美观点, 提高人们识别是非的能力。这些功能对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比如孔子认为:“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 看到作家艺术家对人类的悲悯精神, 为促进社会进步, 为建立公平和正义的社会理想而呐喊时, 会激发我们无限的激情, 从而抛弃旧嫌, 团结一心, 和谐共处。

2.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是立校之本。

进行人文教育对任何一个大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大学里人文精神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人文课程, 比如, 哲学, 历史和文学艺术等课程来实现的。重视人文课程的建设对人文精神的宏扬有深远的意义。所以, 综合性大学应该在科学教育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 在人文教育中加重科学精神的培养。有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精神的大学, 一定是和谐向上的大学。

3.高素质的大学生是和谐校园的决定因素。学生是大学校园的主体, 而“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 对于提高审美素养,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客观和主观、理性和情感的统一;是真善美的统一;是感知、理智、想象等艺术元素有机统一的意识结构。文学艺术的本质决定了其在人的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特殊地位。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 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所必须的各种素质。同时, 根据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特点, 使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所以, 文学艺术课程的教育, 对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是不可替代的, 因为只有他们才是和谐校园的中坚, 是决定因素。

加强文学艺术课程建设的举措和建议

加强文学艺术课程的改革和建设,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充分认识到文学艺术课程的重要性, 明确其地位和作用不是其他课程能够代替的, 支持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从目前看它在我国现有的学科教育中的处境比较窘迫, 有的把它作为点缀, 或者教学计划不足时的填充课。这会打击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认为, 应该明确它的地位, 放在和其他学科同等位置。

2. 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 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

课题组所在学校的文学艺术课程开设时间较早, 八十年代初由文学艺术教研室负责, 承担了全校的大学语文、公共关系、美学、写作、艺术等选修课程。随着学生人数迅速增加, 逐渐感到师资力量的不足, 以至有些课程只能停开。学校实行学分制后, 由于选修文学艺术课程的学生太多, 导致学生选课困难。因此, 师资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要。

3. 好的课程体系是教育实施的保证。

通常, 学生学习的课程可分为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三种类型。而专业课、政治理论课和技术基础课以及国防教育、体育、外语、计算机等必修课程占据了大部分, 剩余的时间作为选修课, 艺术类课才有可能安排。我们认为, 文学艺术课不能只是作为任意选修课, 而应该在必修课中适当安排, 既在课程体系中保证基本的文学艺术素质教育, 又可以适应不同学生的特点, 有灵活选择的余地。在课程设置上, 可以重点开设一些人文类课程, 例如文学、历史、世界文化、伦理道德、公共关系等, 并规定一定的学时和学分。

4. 加强文学艺术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

除了对学生艺术技能和认知的水平进行评价, 还要注重学生在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情况评价。在教学上, 不要仅仅停留单纯“传道”上, 重点在“解惑”上, 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熏淘, 净化心灵, 追求人格的完美。

5. 要在每一门课程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的精神。

人文素质教育除了在课程体系中要有体现之外, 同时应该贯彻在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每位教师提高自身的修养和人文素质, 具有强烈的责任心, 根据教师所从事的学科特点, 以及教师对待科学的态度和责任心, 通过言传身教, 对学生起到引导和感染的作用。

6. 通过第二课堂和校园环境来增加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生活在其中, 耳濡目染, 他们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和思想品格也在不知不觉地提高。

7. 建立适合本校实际的艺术教育资源库, 以现有的教育

网站为平台介绍国内外优秀文学艺术教育教学理论, 发布教师示范课, 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同时, 开发教师电子备课平台, 帮助教师快速制作具有特色的艺术教育的电子课件等等。

大学生道德再建与和谐校园建设 篇11

重要契机。从建设和谐校园的角度出发,以就业人才综合素养为目标,完善道德学习与专业课学习的双赢,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理想 和谐校园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a)-0249-01

我们深知学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它带给学生的应该是知识结构的精深、人际关系的丰富、进入社会前经验的历练。在这个大学生成长、成熟的重要阶段,由于父母、教育者、社会对于大学新人思想引导欠缺,导致普遍学生未能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大学生活一片混沌,部分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主观评价是:“几年青春,天天浪费,大学生活,枯燥乏味”。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智育与德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把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良好校园风尚,成为大学教育至关重要的一课。

1 再建道德理想

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较为自由,在适应新生活的同时,需要大学生以成年人标准重树道德规范,这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责任,适时引导,以利于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

传统道德观念,作为一般性的社会要求,它有利于公民继承美德,提高基本素质,然而时代发展瞬息万变,新时期社会的要求除希望大学生具备优良传统外,还要求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提高为人处事的能力。

作为教育者,必须明辨是非,告诉学生正确的生存观念,避免社会不良习气的沾染。当前社会,物质膨胀,学生出于生活压力、社会吸引,往往提前步入社会,有部分同学直接认为在校学习毫无用处,不如提前顶岗实习、创业就业。诚然,个体差异,每个学生就业能力不同,但是,面对社会的吸引很多学生忽视文化积累、忽视教育理念,也会导致综合素养的缺陷,不利于个人成长。

培养学生独立处事能力,引导学生做人、处事,做到不亢不卑、不贪慕虚荣、不畏权贵,遇事不惊、荣辱不慌,明确自身价值的实现需要依赖自身能力,而非依赖家长和老师,敢于尝试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受到社会风气影响,学生也普遍认同有关系好办事,在校期间动用家庭关系、老乡关系获得一定的荣誉或者资格,并且,把这些关系看做理所应当,忽略自身的努力、拼搏,导致校园环境公平性下降,引發更多学生的思想态度畸形发展。因此,当前教育工作者仍需公开、公平、公正处理学生事务,做思想引导的良性传播者,对于日常管理工作本着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热心服务,尽力尽责,言传身教。

2 创造和谐校园

对于学生思想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保障和谐校园的有序建设,应当在课堂教育、就业教育的基础上,有效渗透正确的思想价值,通过实践、反思、对比,再回归思想教育的轨迹,以此推广逐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创造和谐校园,应加强以专业教育为中心的人文管理。在日常教学中,教育者除完成必需的专业课教学外,还应该积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适时地安排时间,严格耐心地教育学生,宽容对待学生信任学生,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从而实现人文管理的目的。

创造和谐校园,必须促进师生之间道德观念的和谐发展。和谐校园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师生的协同发展。但由于师生的观念差别,有时学生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也不了解学生的激进想法,造成双方价值判断标准不一,从而产生教育矛盾。这需要双方增进交流、联络,交换不同领域的思想、知识,达成最大程度的共同认知,实现观念和谐,以减少教育教学中,多发的校园矛盾。

创造和谐校园,注意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引导。目前,大学生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比较常见,学生深知逃课、作弊等行为,有悖于学生道德,但是仍无所顾忌。因此有必要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序列化、层次化,并强化对他们的日常行为管理,使之知情意行合一,以至“行胜于言”。并要求教育者的教学过程不能照本宣科,应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堂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注重开发学生潜质,并且在日常教学中身正为范,做到诚实、守信,让学生明白凭借自身努力实现目的,而不是投机取巧换取成功捷径。

创造和谐校园,必须依托社会大环境的良性发展。校园就是小社会,当然不能与社会脱节,因此,在学校教育日趋完善、不断改进的同时,也需要当前的社会工作者、家庭人员都能给在校生一个合理人生价值导向,否则,校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矛盾,学生思想容易产生偏颇,不利于学生成长。

大学生思想道德学习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这也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只有全体的师生的参与才能建设文明校园,创造属于大学校园的和谐空间。

参考文献

[1]李耀臻.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德育环境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2]田建国.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2).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维度分析 篇12

一、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1. 校园文化的概念。

“校园文化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曾指出‘要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 树立良好的校园学风, 使学校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2]

校园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群体员工共同创造和遵循的整体信念和价值追求, 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精神风貌、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学术风范等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 是维系大学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广义上,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景观设计、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 也包括学校的校风、学风、学校的管理制度、教学活动内容和师生员工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价值标准、心理氛围。“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育人环境中,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以校园为主要空间, 以育人为主要导向, 以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 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3]

2. 和谐校园文化的理念内涵。

和谐校园是一种和衷共济、内和外顺的素质教育模式, 是学校各种教育要素之间全面协调、均衡有序的运行状态。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和谐。和谐校园文化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 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是学校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

和谐校园文化具有渗透性和导向性。校园文化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 渗透在每位师生员工的言行举止和态度情感之中。校园文化与社会整体文化一脉相承, 敏感地适应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 及时地引导着校园中的每一个热点, 规范并调整着大学生的行为和价值取向。

和谐校园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凝聚性。精神力量的无形感召与物质环境的文化熏陶;高雅艺术的娱乐享受与人文科技的素质教育;优秀传统的继承与时代新风的开拓, 校园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内容、强大的向心力吸引着学生的广泛参与, 满足其自身素质提高和自我价值实现等多种心理需要。

3.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当今时代之需。

伴随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到来, 急剧变革的社会生活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冲击, 人们的利益关系和生活方式不断地调整和变化。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的影响越来越迅速和直接, 大学师生思想活动的差异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面对现代的大学校园出现的新状况和新问题, 校园文化建设更要以和谐为核心, 以塑造健康人格和全面发展为宗旨, 建设科学人文的校园文化环境, 以创新的理念和开阔的视野迎接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二、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维度策略分析

党的十七大提出,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和示范者, 构建符合大学实际的和谐校园文化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扬起一面鲜明的校园文化旗帜, 并千方百计地推动和谐校园文化的发展, 最终建成一个人文气息浓郁、全面协调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们可以从多维度探索。

1.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保持思想先行的开放姿态。

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中, 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将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穿始终;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扬正气, 促和谐。进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拥有开放的目光和广阔的胸襟, 既保持民族特色, 又放眼整个世界的发展, 海纳百川, 批判和选择地面对其他文化形态, 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

2. 完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营造高雅独特的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外壳和重要载体, 是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和坚实基础。校园物质文化指学校的环境设施文化, 包括校园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生活场所和教学科研设备等物化形态的总和。没有完备的物质文化“硬件”系统作支撑, 校园文化得不到健康的发展。

人创造环境, 同样, 环境也创造人, 人是环境的产物。改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应从整体出发, 科学规划, 因地制宜, 合理布局, 美化校园环境, 完善现代教育设施, 做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教育功能和艺术价值相统一, 为学校的发展建设打造优美健康、和谐流畅、生态良好、功能齐全的现代化人本校园, 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场所, 使师生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3. 规范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打造科学民主的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 是学校为保证校园系统正常运行, 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的, 规范广大师生员工行为的, 包括校风校纪、文明公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性保障系统。和谐的大学校园制度文化, 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与科学管理手段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规范作用。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要本着人性化、法治化的原则。在制订规章制度时秉承民主、公开原则, 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制订过程中来, 促进学校内外关系的和谐。同时必须明确建立制度的目的是要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营造符合法制精神的育人环境, 保证制度始终充满活力。

校园制度文化执行要坚持标准化、严格化的原则。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 要对师生加强宣传, 使师生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 从而将强制性的要求内化为遵守制度的自觉性;维护制度的尊严, 用最好的态度、最坚定的方式执行制度;加强行政管理公开透明度,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防止执行的随意性, 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4.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培育创新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思想基础, 是一所大学所独有的内在气质和文化意韵, 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和精神核心, 它是校园人在长期的教学与工作生活中所形成的共同的思维方式、理想信念、道德情感、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等意识形态的综合, 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陶冶功能、整合功能及凝聚功能。积极向上的大学精神有利于激励学生奋发的精神品格, 展示大学的独特魅力, 最终通过传播走向大众, 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领导层的引领作用, 坚持大学精神的个性化, 进行特色创新。从战略高度认识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注重传承优良的办学传统、深化办学改革、理清办学思路、创新办学模式;综合考虑校园地域文化和学校自身的文化特色, 开展形式多样的精品校园文化活动, 搭建多姿多采的育人平台;注重人格培养和素质提升, 形成教书育人、尊师重教、为人为学、追求完美的学术环境和育人环境。

5. 推进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养成理性诚信的校园行为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人在日常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思维方式等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 是一所大学文明程度和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南, 养成诚信和谐的校园行为习惯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校园行为文化建设要重视塑造严谨校风,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做好诚信宣传, 建立评价机制。注重用严谨的校风和教师的道德人格影响学生, 帮助学生构建诚信价值观;通过校园媒体做好舆论宣传, 积极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把大学生诚信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校风建设、学风建设等有机结合, 把学生的人格塑造、道德修养和知识学习相融合;建立公平的评价机制, 严惩各种弄虚作假、不守信用的行为,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责任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对师生的影响是长期、深远的, 大学要以增强自身竞争力为目标, 以前瞻性、全局性的眼光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列入长远发展战略规划, 将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达人.建设基于使命与和谐的大学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20) :8-10.

[2]王威沫.发挥校园文化功能构建和谐校园[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8) :60-61.

上一篇:电压降计算论文下一篇:心绞痛临床用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