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阅读文化

2024-06-14

和谐阅读文化(精选12篇)

和谐阅读文化 篇1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信息为主宰的全新时代, 和谐的阅读文化对读者具有激励性、导向性、凝聚性、参照性等作用。和谐的阅读文化是图书馆员与读者共同创造出来的氛围, 也是图书馆倡导全民阅读, 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职责要求。图书馆有着信息搜集、整理、保存、传播、和利用的职能。通过积极培养全民阅读热情, 创建特色服务体系, 营造和谐的阅读文化, 进而推动基层图书馆和谐的阅读文化建设。

1、基层图书馆与和谐阅读文化建设

阅读文化是建立在一定技术形态和物质形态基础上, 受社会意识和环境制约而形成的阅读价值观念和阅读文化活动。和谐的阅读文化是图书馆中的馆员与读者、读者与读者、读者与图书之间的融洽和谐相处, 读者喜欢在图书馆学习和阅读。图书馆的环境、软硬件设施为读者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进而全面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发挥其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作用。而和谐的阅读文化是以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作为思想基础, 以提高基层图书馆阅读率和利用率为目标。优质的阅读文化使基层图书馆健康快速长久的发展。

2、基层图书馆营造和谐阅读文化的重要性

2.1 和谐的阅读文化对全民素质提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图书馆作为古今文明知识的宝库在人类文化建设中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人类社会及科学文化进步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 基层图书馆必须创新服务意识, 创新服务模式, 构建以“读书为上”的阅读服务理念。激发全民阅读热情, 进而实现和谐社会的全民素质长久发展。创新的角度应从各基层的读者出发, 把更好地为基层读者服务作为基层图书馆建设的目标。基层图书馆作为文化知识的载体在政治精神文明的建设上提供优质服务, 为全面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起重要作用。阅读利用率高, 精神效益高, 传播面广, 这样即提高了图书馆的知名度、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也满足了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和谐的阅读文化是基层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的关键, 也是基层图书馆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

2.2 人本管理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人本管理”就是尊重人、服务人、依靠人和发展人。在以图书馆为核心, 以自我管理为基础, 以图书馆的共同价值为引导, 使馆员的人性化服务得到完美体现, 进而激发各广大群众的读书学习热情。做到由上带动下, 由父母带动孩子, 形成多读书、乐读书、读好书的良好学习氛围。在图书馆这知识的宝库, 书的海洋里阅读学习, 增长了知识、感受快乐、陶冶情操、开阔视野;让他们不断丰富精神世界, 增强精神力量。如:2013年8月8日延津县图书馆举办的“我读书我快乐”答题闯关活动。活动中带动了小读者的学习热情、阅读热情, 也锻炼了他们的应变能力和反应能力, 从而全面提高青少年文化素质、精神素质的水平。

2.3 基层图书馆承担着社会教育职能培育大众阅读文化

基层图书馆是广大读者离开学校教育之外可进行自主教育的第二课堂。当今知识化、信息化社会要求人们不断更新知识, 接受继续在教育至终身教育, 即“活到老, 学到老”而图书馆教育是零门槛进入的平等教育, 它不强求受教者的学历、年龄, 充分尊重人们的个性, 为人们提供丰富的馆藏资源和自由的阅读时间, 自由地选择实现自我教育。基层图书馆正在发挥着这些社会功能,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延津县图书馆开展的“全民读书月活动”。读书文化正在逐步融入公民的生活, 形成良好的阅读风尚, 增强全社会的和谐阅读文化氛围。

目前, 基层图书馆面对的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工作环境, 新型的信息资源, 知识服务以及以读者为导向的图书馆运作模式, 要求图书馆员的素质必须有一个质的飞跃。图书馆员应具有较专业的业务水平, 和蔼的服务态度为读者服务。培养良好的阅读文化也是提高基层图书管理水平的最有效的方法。在和谐的阅读文化氛围的熏陶下, 利用图书馆资源, 以各种服务形式, 为读者提供更方便、更温馨的人文环境。

3、基层图书馆员在营造和谐阅读文化中的作用

3.1 图书馆员在营造和谐阅读文化起关键作用。

图书馆员是文化的传播者、教育者, 也是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者。馆员的素质在实现图书馆全面发展中起决定因素, 因此要求基层图书馆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外, 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树立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思想意识, 才能更好地营造和谐的阅读文化的全面发展。

3.2 建立有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激励机制。

为了能更好地为和谐阅读文化服务, 基层图书馆应改变以往旧有服务形态, 只是简单的借借还还, 上不上班一个样的工作状态。应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馆员守则。对上岗的馆员进行岗位培训, 岗前继续学习教育。建立科学的岗位激励机制, 强化馆员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信息意识和独立自主意识。全面调动基层馆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基层图书馆的吸引力、凝聚力, 使基层馆员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 在营造和谐的阅读文化服务中发挥职能作用。

3.3 推行岗位等级制和岗位轮换制。

基层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提高服务效率为营造和谐阅读文化服务, 就必须实行岗位等级制。在什么岗位聘用适合的资历、职称。使图书馆员有公平竞争、择优上岗, 做到业务岗位双向选择, 岗位与工资挂钩, 服务与绩效挂钩。另外, 岗位轮换制度也是调动和提高馆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图书馆员长期在一个岗位上, 面对着同一群体的读者, 容易产生心理懈怠感、视觉疲劳感。特别基层图书馆员一般是女性这一特点, 每隔一、二年根据岗位竞争机制做适当调整, 这样即让馆员全面了解各项岗位之间的交流, 又可促进馆员为适应新环境、新岗位而进行在岗继续学习在教育, 不断努力适应新工作而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为创建和谐阅读文化注入新的工作动力。

总之, 基层图书馆员要热爱图书馆事业, 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 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 树立全心全意为广大读者服务的思想, 以良好的职业形象, 文明礼貌的语言, 主动热情的态度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在创建特色服务体系、营造和谐的阅读文化工作中发挥职能作用。

摘要:本文着重说明了基层图书馆在营造和谐的阅读文化的作用, 意义及办法, 以及加强基层馆员素质、工作积极性的作用作了阐述。

关键词:基层图书馆,馆员,阅读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龚艺.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和谐社会.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4)

[2]赵文广.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 图家图书馆学刊, 2007 (2)

和谐阅读文化 篇2

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

文化的多元共生是学术界业已达成的共识.文化认同并非单纯的指对本己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对他文化或异己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有特殊的心理机制,包括文化比较、文化类属、文化区辨和文化定位四个基本过程;它是形成“自我”的过程.文化的复杂性、文化的宽松与严厉、个体主义与群体主义影响着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文化的.认同是文化和谐的基石,文化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标识.

作 者:陈世联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刊 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年,卷(期):27(3)分类号:G02关键词:文化认同 多元文化 文化和谐 社会和谐

和谐阅读文化 篇3

摘要:和谐企业文化应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这四个层面进行整合与构建。其中,核心价值理念体现着当前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一种追求与选择,它对企业文化的生成和重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和谐文化 企业文化 核心价值 企本文化 领导文化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关于发展, 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单纯依靠制度的硬管理不能有效地指导员工自觉行为,企业文化构建才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众多企业百舸争流、力求实现质的突破、争创国内一流企业的今天,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形成核心竞争力,能否实现长期、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和谐企业文化还是企业保持动态张力平衡、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组成。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应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这四个层面入手。

1 提炼核心价值理念

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需要一种能为人家认同接受的核心价值体系[1]。价值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核心价值是价值文化的根本。核心价值理念在企业特色文化的生成和再塑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源泉和动力。价值观念这种感召依靠义务信念,人们的动力和精力都是围绕它组织起来的[2]。正是人们对基于认识理性核心价值的感召的信奉,使企业中分散的组织和多样化的个人组成了一个富有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有机整体。对企业而言,核心价值理念就是企业在为实现共同远景、完成职能使命而提炼出来并予以践行的根本理念引领下所形成的、规约企业文化本质特征和发展走向的精神内涵、价值追求和共同规范的体系。共同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理念生成的土壤。

点燃和培育共同价值观,是企业形成团队合力,增强组织凝聚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文化战略。只有把蕴涵在企业核心团队和共同体成员内心深处的共同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来,才能促进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共同的价值观能使这个组织更加稳定,促使企业新成员的社会化,并强化原有成员的使命感、责任感,认同企业的理想。在企业中,应该确立以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为基础的共同价值观准则。

核心价值观是指一个企业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企业大多数成员认同和接受的先进的、优秀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指导全体师生员工行为、解决企业发展主要矛盾、判断企业发展是非标准的根本信念和准则。所以说, “和谐、发展、责任、创新、多元”,应该成为企业努力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所应坚持的核心价值准则。

2 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共同体,它的行为和发展都要依靠其中每一个人的积极行动。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萨乔万尼所强调的,领导者的文化角色及象征角色对优异的企业表现很重要,他们担任首长的角色,向他人发出什么是有价值的信号。协调团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使团体始终保持团结、和谐、进取,是领导者的首要职能。这就必然要求企业领导者必须实现从技术领导到文化领导的转变。另外,要实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也必须“以人为本”[3]。企业领导及其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在激发和建立新型和谐企业文化,传播和实现核心价值观,改变个人或小组的价值观、行为和规范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企业领导的专业角色要相应地进行转变,要从单纯的管理者过渡为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建设科研的促进者和文化的传播者,要依据其独特的企业理念和思想,从企业实际出发,规划和描绘企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蓝图,以自我发展和自身的道德领导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其次, 企业领导者应该成为善于倾听团体成员心声,关注成员发展,激励员工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精神导师。通过文化引领,努力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具有自我管理意识和卓越工作能力的工作团队。这种精心组建而成的工作团队不仅能体现领导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观,还能集中体现和践行企业的远景、目标和规划。

最后,企业领导在管理中要追求卓越,确立特色化目标,不断整合企业文化形象,使企业特色文化更为鲜明,有力地促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推进。

3 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

实际上,企本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从企业实际出发,通过企业成员共同参与的方式,不断整合、优化企业文化资源,逐步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独特价值理念、管理理念和组织体系。企本文化是实现企业精神文化的独特性和专有性,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由于人员素质、领导方式、发展方向等不同,两者之间的企业氛围和企业文化就会存在很大差异,所谓“移形易而移神难”,这就必然要求强调和突显企业自身在企业文化形成中的主体作用。

以学习型为特征的企本文化是企业形成特色文化、打造企业个性化文化品牌的必由之路。企本文化既强调企业领导者的作用,也关注发挥企业共同体成员在特色文化形成中的不可替代性作用。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是促进两者之间沟通融合的有效桥梁。塑造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全面、深入、系统地思考企业和个人的发展目标,实现个人和企业共同体的自我超越,从而不断营造出“和谐”企业文化氛围。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将有利于更新企业管理理念,激发所有成员从事工作和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领导能够带领全体员工坚定不移地向建立一流企业的共同远景迈进。

4 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通过各类组织仪式得以诠释、表达和传播。在企业组织发展过程中,核心价值观、信念内化契入组织成员共同的认识和意念中就形成了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实质上依赖于企业组织中的人及其行为。

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指出,卓越的公司,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你支付报酬的多少,而是你将报酬支付给何人。如果你有适合的雇员,他们会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不会因为报酬少而折腰,就好比他们的呼吸不受控制一样。[4]因此,对企业来说,如果企业组织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则能使企业中的成员认同和强化企业核心价值观,组织成员彼此间的合作和交流会得到加强,并且愿意承担企业的使命,从而也就有利于企业形成重视人的主动性的企本文化。

总之,以科学发展观确立企业的价值取向,从“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凝聚人文导向的领导文化、构建学习型特征的企本文化、塑造绩效导向的组织文化”四个层面入手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可以使得企业不仅能建立良好的内部及外部关系,还可以用良好的文化理念引导企业正确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筑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7.(3):1.

[2]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学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57.

[3]张明玉.企业和谐文化——试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企业文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5):187.

和谐阅读文化 篇4

校园精神文化包括思想文化和艺术文化, 主要是以人的思想、精神状态和艺术教育为基础构成的文化形态。现在的高职校园文化普遍流于浅、散、繁、俗, 没有真正将大学的灵魂凸显出来。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表现在:领导有“兼容并包, 学术自由”的博大胸襟;教师有厚德载物, 学高为范的气度;学生有积极向上, 奋发有为的精神品格;校园环境美妙优雅, 活动丰富多彩, 氛围温馨和谐, 学风端良。作为文化传承的经典名著, 可以在文化濡染的过程中, 改变一个人的精神气质, 使很多人发生气质上的变化, 一所校园的精神风貌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校园阅读现状

考察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状况, 首先要调查其读书的情况, 笔者在2009年对我院1000名师生进行了经典阅读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1) 多数师生不太明晰经典的概念, 普遍认为畅销书即经典; (2) 多数教师的阅读材料就是报纸杂志或专业参考资料;学生主要阅读口袋本、日本漫画、三流杂志; (3) 网络的普及使得大批师生沉溺于网络, 阅读时间每天几乎不到半小时, 即便喜欢读书的学生也将注意力转为网络原创阅读。

笔者在调查中还得知, 学生所知的名著基本在以前中考、高考时试题的范畴内, 对名著的具体内容则一问三不知。同时, 普遍对经典不感兴趣, 认为距离现在生活较远, 曲高和寡。而教师的阅读现状也令人堪忧。大多数教师因为工作生活所累, 一方面, 没有时间读书, 另一方面, 仅注重大环境下提倡的艰涩不实用的各种教参, 忽视学养积累, 自身成长日渐萎缩。师生整体阅读状况不佳, 势必影响整个校园的学习风气和精神面貌。

经典阅读的价值

何谓经典阅读?从字面意思看, “经”是指经书, “典”是指典籍, 指那种经得起历史和时间检验而反复被引用、被阐发的文化资源。简言之, 就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古语说得好:“取法其上, 得乎其中。取法其中, 得乎其下。”所以, 我们读书当然要读最好的书, 那就是经典。

从经典中寻求精神家园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一个人的阅读史也是他的精神发展史。目前, 高职教师由于背负的任务过重、承担的责任太多, 教师一直扮演着一种略带悲凉意味的角色, 岗位幸福感带有普遍性的缺失。那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呢?思想的贫困比物质的贫困更可怕, 没有精神的自觉, 教师就不会有追寻岗位幸福的行为产生。简言之, 是因为教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精神王国。无法建立内在的精神王国, 教师就没有精神上的皈依, 即便教师在工作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也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 却无法达到人生的安详、平和之境, 其人格很可能会自相矛盾, 乃至因内耗而逐步走向自身优势的反面。对于一线教师而言, 打造自己的精神王国最好的途径就是经典阅读。从目前高职学生的现状看, 学生道德价值体系混乱, 是非观念不强, 具体表现在消解崇高, 淡化理想, 崇尚享乐, 追逐时尚, 玩味感官。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 对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这种科技与文化有机结合的新兴载体, 具有与生俱来的双刃性。网络文化使得大量信息得以普及, 可是因为网络的匿名性、开放性和虚拟性, 会导致人际关系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许多打着文学网站大旗的原创网站, 实际是艳俗低级小说的阵地,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 对于学生本体而言, 经典阅读无疑可为其重塑精神家园。让学生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一个读图时代能够静下心来读一读经典, 可以使我们在精神的原野自由驰骋。

从经典中获取人生智慧经调查得知, 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因为考试只是突击了四大名著之类的习题, “题典”取代了原著。我们读《诗经》可以深刻感悟爱情;读孔子可以懂得爱的博大;读庄子可以学会冷静理智;读孟子可以感受浩然正气;读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可以品味人生态度。古代圣哲的名言警句可为我们前行指明方向, 其博大丰厚的知识思想也可为我们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提供鲜活的源泉。

从经典阅读中寻找原型经常有人说:“经典离我们太遥远了, 读了也没有什么作用。”马克·吐温也有句被奉为经典的话:“所谓名著乃是每人都希望已经读过的一本书, 但是无人想去读它。”一方面, 是事实, 另一方面, 却是曲解。经典所反映的是作家观察、思考和表述生活现象的思维依据,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 那些人类基本的生活需求却没有产生多大的变化, 人类生活最基本的感情, 如生之喜悦和生之忧苦也没有变化。现在的文学作品和其他的艺术作品很多都取法于经典, 所以就有“引经据典”一说。如许多歌词源于经典诗词, 如电影《夜宴》就是根据莎士比亚戏剧改编而成, 戏剧的模式大概都有原型。如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则是来自于茨威格的同名小说。更不用说现在的文学创作, 借鉴自然从经典中获得更有分量。就是学生喜欢的原创小说, 也不是无源之水。从诗词中汲取养料, 从小说中借鉴描写, 从哲学中归结人性。所以经典阅读为我们寻求精神家园的同时, 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归根结底,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就是能从经典中读人, 读人生, 读智慧, 读社会。

如何指导学生阅读经典

阅读经典的意义巨大, 建造经典阅读工程, 引领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更是任重而道远。

在语文读本上实现经典阅读经典名篇浩如烟海, 如从中截取又似突兀, 最简捷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语文读本。尽管现有的课本已有“炒冷饭”之嫌, 可是从编排体系来看, 却是严谨而科学的。如诗歌单元从《诗经》开始, 屈原、陶渊明、唐诗、宋诗、宋词、现代诗、外国诗歌, 不需要额外讲述, 自成一体。那么, 作为教师主体本身就应广泛阅读, 专心研究, 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地引导学生阅读。如开篇的《关雎》是《诗经》的首篇, 可引导学生回顾以前所学名篇。《诗经》中还有许多经典的爱情名篇, 如《静女》、《蒹葭》、《击鼓》、《桃夭》、《氓》等, 在介绍讲解的同时, 可将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句指导学生背诵。如在讲授苏东坡的诗词时, 可由苏轼的豪放词, 迁移到他的婉约词, 再由词迁移, 到诗和文、赋, 进而迁移到评论苏轼人格的文章 (如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 , 最后, 还可加上史传 (如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 这是一个“滚雪球”的生成过程。“品其文, 识其人”, 对于这样一个人物深入而详尽的了解, 可使学生认识到“殆无伟大人格就无伟大文章”。

制定可行性经典阅读计划“凡事预则立”, 及早制定行之有效的阅读计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 需考虑时间。高职三年, 其中, 实训见习时间就将近少半, 如何在短暂的时间里完成阅读计划?最可取的方法就是养成阅读习惯。一般人平均每分钟能阅读300字左右, 那么, 15分钟就可以读4500字, 7天就可看3.15万字, 一个月就可达12.6万字, 一年总计可达151.2万字。一位伟大的医生提倡的睡前15分钟的阅读计划, 是一个使我们博学多闻的简易方法。所以, 每天强迫自己实践这15分钟阅读, 可以使我们终身受益。其次, 要推荐真正的经典。现在伪经典泛滥, 要学会甄别经典, 尊重经典。真正的经典应该是质朴的、简洁的、大众的、亲和的, 而不是纷繁芜杂、高高在上的。如《飘》、《平凡的世界》、《简爱》、金庸的武侠小说等虽然创作时间并不长, 可是其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对人生、爱情的思考也颇深, 最能引发学生兴趣。再次, 要保证计划实施必须有激励措施。学校在实行学分制时, 应该将经典阅读作为奖励学分, 以此激励学生读书, 虽然有功利阅读嫌疑, 但却能保证阅读计划的顺利实施。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引导学生阅读如可针对网上热评的87版红楼梦与李少红版红楼梦电视剧的对比, 引导学生关注原著。欣赏观看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影片, 可引导学生鉴赏茨威格同名原著, 同时, 也可介绍片中林海的名曲《琵琶语》。越来越多的经典名著已被搬上银幕, 可是它们永远也无法替代文本阅读, 文本给我们展示的是无法描摹的想象空间。许多诗词已经被谱成曲, 如《水调歌头》、《一剪梅》、《虞美人》等旋律优美、音调和谐的佳作, 可以教学生吟唱, 使诗词得以快速普及并且记忆牢固。

权衡网络原创文学与经典阅读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得知, 高职学生通过网络读书的兴趣非常高, 很多学生夜以继日、只争朝夕地通过手机或者“笔记本”阅读。其结果, 一来导致学生整日精神不济, 二来使学生的道德价值体系产生裂变。尤其是从日本传来的耽美小说、漫画使得学生中涌现了一大批“腐女”, 甚至性取向发生转变。面对这种状况, 家长和教师束手无策。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适宜的疏导强于强硬的阻塞。首先, 要指出原创文学虽然取自于网络, 网络写手水平却良莠不齐。有些优秀的作品甚至得到专家学者的好评, 如当时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有些佳作也被搬上了银幕, 如明晓溪的《泡沫之夏》、匪我思存的《佳期如梦》、《来不及说爱你》等。这些作品虽然不及经典名著那样有深度, 那样经得起推敲, 可是比较贴合学生实际, 容易吸引学生, 可以用来消遣。事实上, 即使是纯为消遣的阅读也能增加学生的知识。所以, 与其让学生在网上随意阅读, 不如选择一些出色的原创小说推荐给学生阅读。人的审美标准是向上的, 读了好的, 当然不愿意屈就自己再去消耗光阴读那些粗俗鄙陋、漫无边际、千篇一律、东挪西凑的劣质小说。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网络创作, 从而阅读经典。那些优秀的网络原创小说无不从经典中获取原型。例如, 学生喜欢的穿越小说, 主人公必须通诗词、晓历史、懂兵法甚至医学、财经、营销知识, 方能混得风生水起, 这些知识的获取大部分来源于经典。

通过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推动经典阅读第一要有优雅美妙的校园环境。通过校训、宣传标语、文化长廊、校园广播等宣传经典, 可以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第二要开展多姿多彩的读书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经典, 如戏剧节、诗文朗诵、征文比赛、知识竞赛、辩论赛、文学大讲堂等。

提倡学生直面作品, 进行心灵阅读雨果说“比天空更浩瀚的是人的心灵”, 就其本质而言, 读书就是为了获得心灵的自由。必须激发、培养和存储我们内心感动的能量, 调配所有的情感, 以捕捉和描绘作品中细致入微的智慧和感动。如今的社会, 解构名著、颠覆正史、戏说人生成为一股潮流, 文学经典在这里成为制造卖点的原始材料。唐诗宋词变成打油诗, 《西游》被“大话”, 《三国》被“水煮”, 阿Q与吴妈谈起了恋爱。严羽说“入门须正, 立志须高”, 所以, 要避免跟风式阅读, 多一些个性化的选择, 多读经典本身, 单刀直入, 取法乎上, 才能直截根源, 探骊得珠。

当然, 营造高职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不止这一种方式方法, 经典阅读工程的建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 在经济全球化、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 潜下心来, 引导师生多读经典, 于己、于校、于国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高鸣, 邢江飞.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对策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13/14) .

[2]王鹏伟.读书:回归语文教育的原点[J].课程.教材.教法, 2010, (12) .

[3]谢国明, 等.谁是文化的敌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8.

[4]李海兰.读书的艺术[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8.

培育和谐文化 创建和谐企业 篇5

培育和谐文化 创建和谐企业

作者:靳玄烨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8期

[摘要]文章对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特色进行探讨,论述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特色是培育和谐文化,实现企业自身的和谐和企业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从而创建和谐企业。

[关键词]和谐文化;和谐企业; 企业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阿公司(SACF)[中图分类号]F4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06)08-0125-0

4和谐理念是中华传统文明中的精华文化,其内涵包括两大系统:一是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 自然、社会的和谐。和谐是美好的,人们憧憬和谐的社会以及和谐的生活,千百年来一直在不懈追求。社会本身由企业、学校、家庭、社区等“社会元素”所组成,所以构 建和谐社会就要实现内部各“元素”自身的和谐,同时也要实现各“元素”之间的和谐,其 中企业和谐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而创建和谐企业的核心就是要培育和谐的企业文化。

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英文简称SACF,中文简称中阿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由中国、突尼斯、科威特三国共同合资兴建,被小平同志誉为“南南合作典范”。在合资企业内部存在不同背景的文化,企业文化的和谐与否对企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几年来,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按照 党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创建和谐企业。中阿公司坚持推行国际企业运营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干、低耗、高效 的企业运营体系,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中阿公司以科学求实的精神构筑公司的管理 框架,以“耗散结构”理论作为企业运转指导理念,努力培育和谐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自 身的和谐以及企业与社会的和谐。

一、企业自身的和谐

企业中的人和物是企业的“元素”,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实现自身内部的和谐就是要实 现企业中各“元素”之间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物的和谐两个方面。

(一)人与人的和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华传统文化中“人和”在社会发展中有着积极的作用,体现了传统和谐精神中的人文特征。和谐的思想就是“人和”的精神一个方面。中阿公司 以“耗散结构”理论作为企业运转的指导理念,实现企业中的“人和”,从而创建和谐企业。“耗散结构”理论是由比利时化学家、布鲁塞尔学派的领导人普利高津(I.Pri-gogine)于1967年创立,并于1977年因之获诺贝尔化学奖。简单地讲,耗散结构是指在非平衡条件下产生 的,依靠物质、能量、信息不断输入和输出条件来维持其内部非线性相互作用有序结构的系 统,这种理

论体现了中华传统文明中和谐的思想。企业是一个耗散系统,其内部熵的自然增 加是其存在与发展中无法避免的系统内部趋势。管理者必须不断发布指令、调整制度、进行 改革,而这些所有的宏观或微观调控都是为了抵制或消除企业熵;通过各种技术改造、扩产 降耗、战略调整、改革机构、招聘任免等管理手段,提高企业中的组织度和有序度,从而实 现企业的和谐发展。

中阿公司把“耗散结构理论”贯穿于公司的各管理层面。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它要不断与 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包括吸收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为己所用)以保持系 统的稳定和有序。同时,开放的系统形成有序结构后,在新条件下,一方面可能重新形成新 的有序结构,另一方面也可能破坏已形成的有序结构而达到新的混乱无序状态。为抑制熵无 限增长,出现极度混乱状态,中阿公司不刻意追求某一固定模式,而是不断地调整和创新,使企业始终保持动态适应性。另外,耗散结构理论认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中阿公司为实 现其特定功能并保持企业发展,不断调控企业组织内部的不均等状态,使其保持必要的差异 性和分化性。管理过程是“决策-执行-检查-再决策-再执行”的循环。企业通过不断执 行系列决策,形成一个动态的、远离平衡的耗散结构,并重新形成新的有序和谐的状态,从 而实现和谐的管理。

制度约束是为了使公司高效有序运行,是实现企业内部和谐的一种手段。中阿公司强化制 度约束机制,严明纪律,严格执行,上自领导下至员工,在公司纪律制度面前一律平等;坚 持给职工安排饱满的工作量,实施满负荷工作,形成快节奏、紧张、有序的工作作风,促 进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开拓公司通向高效率、高效益之路;在各岗位已严格定编的基础 上进一步“精到最精”,能减去一人就减一人,能减去二人就减二人,把员工的“饱满工 作量”不断提高到新的层次;在工作中把对员工的精神鼓励放在首要位置,与员工保持良好 沟通,为其创造良好的、和谐的学习和发展环境,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得到充分体现,时刻进行爱国、爱厂、敬业教育,增强员工的依托感和凝聚力;根据ABC制度,公司每年 对员工进行业绩考核,根据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敬业精神用具体标准核定后,把员工划分不同 类别等级并和个人收入相关联,重新核定实行动态管理,促使员工坚持不懈做出新的努力;加 强企业内部及企业和社会间的人才交流,不断从社会吸纳优秀人才进公司替代平庸者,促进 企业人员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中阿公司倡导和谐的人文规范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员工能够在人与人的和谐氛围中生产 和生活,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团结协作,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工作讲配合,思想讲沟通,关系讲融洽,利益讲谦让,语言讲文明,从而形成一支具有凝聚 力、向心力的团队,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内部人与人的 和谐。

(二)人与物的和谐

在企业中,人是其中个体,不但要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而且也要和周围的物进行联系。实现人与物的和谐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 ”。在一个企业的环境中,要实现自身和谐,就必须要

创建和谐的人文规范,同时也要求企 业中人与物的和谐,表现在生产和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和谐。

从建厂之初,中阿公司瞄准世界肥料发展趋势,定位准、起点高,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法国 AZF工艺,生产设备全部由欧洲引进,并在消化掌握该工艺的基础上,对引进装置进行了技 术改造,创造了“SACF粒状复合肥生产新技术”,使装置生产能力由48万吨/年提高到72万 吨/年,以超过设计能力的50%创造了同类装置的世界先进水平。中阿公司从精选的原料到精 湛的工艺,从精制的配方到精心的管理和精诚的服务,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精心打 造“撒可富”品牌,奉行“哪怕千分之一的质量问题,对农民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损失”的质 量理念。1998年10月,公司在行业内率先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认证,标志着“撒可富” 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2001年,中阿公司参与起草、制定了新的国家复合肥标 准GB15063-2001,并带头执行新标准、新标识。

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04年6月16日,中阿公司在同行业中率先建成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投入资本,研发肥料业界的新技术和新课题。中阿公司还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到公司进行指导。2004年2月21日,中国农科院 林葆、苏益

三、李家康等三位专家来公司指导工作。2005年3月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先生,清华大学王亭杰教授应邀来我公司指导工作。期间,金院士对中阿公司的 技术创新和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深入交流沟通,双方在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2005年8月19日至20日,受中阿公司委托,秦皇 岛市政府与省院士专家联谊会联合邀请国内十余位化工、农学及自动化等相关领域院士、专家聚集秦皇岛,对公司《复合肥造粒系统过程控制数学模型》及《复合肥专家评价系统》 两个技术课题项目进行了咨询研讨,为公司的发展献计献策。此外中阿公司每年都对新 入厂的员工进行多方面的技能培训,让他们对公司的管理理念、生产经营、企业文化等方面 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对公司员工进行再培训以适应企业发展的新形势;对入厂从事临时 工作的农民工建立了人性化的管理和激励体制,对工作认真、品行优良、敬业爱岗的农民工 鼓励其竞聘正式工人的岗位。比如:对多年以来以自己微薄收入资助贫困学生上学的农民工 周宝军破例转聘为正式工人;对工作认真肯干的农民工穆小军转聘为正式工人等。在生产中 进行自主创新,自行开发的“计算机辅助磷复肥生产经营决策系统” 获化工部1995年现代 化管理成果二等奖,创直接经济效益293万元;通过对引进工艺和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形成 的“中阿公司粒状复合肥生产新技术”获河北省技改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不 仅年均节约进口磷酸用汇1066万美元,并且直接增加效益680万元。更重要的是装置生产能 力由年产48万吨提高到了72万吨,由此产生的规模效益达7006万元。

在中阿公司内形成的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和人与物的和谐关系,使公司自身处于一种和谐发展 的良好状态。员工们和谐相处,努力工作,追求美好生活;企业不断进行创新,提高核心 竞争力,实现生产和科研的和谐发展。2004 年中阿公司被河北省评为“劳动关系和谐单位 ”,2005年被全国总工会评为“模范职工之家”。

二、企业、社会和自然的和谐

中华传统文明中的另一方面是“天人合一”观,探究天地自然界发展变化特点同人类追求生 存发展行为之间的协调共济的一般规律。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企业是社会中的个体,也是社 会发展中的主要力量之一,不仅自身要和谐,也应该实现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 谐。

(一)企业的和谐发展

中阿公司不刻意追求某一固定发展模式,根据 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和创新,使企业 始终保持动态适应性。中阿公司决策层正在紧密 跟踪环境变化,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动态适应环境,一系列旨在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企业发展战略正在 按计划推进。2002年1月,二期复合肥扩建工程投产,复合肥年总生产能力达到了140万吨,成为目前投产的 国内规模最大的复合肥企业。2004年2月新疆复合肥工程 首期10万吨项目投入试生产,为西北基地的建设奠定了基础。2005年4月公司在湖北大峪口改造建设了一套产能为80万吨的磷复肥装置投入试生产,“撒可富”磷复合肥总生产能力达到250万吨。2005年11月12日,湖北大峪 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举行揭牌暨开工剪彩仪式,标志着由中化建/中阿公司联合重新启动的 大峪口项目全面投入市场运营。

中阿公司继1993年8月成功地向泰国出口“撒可富”牌优质、高效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1万吨。在实现了我国高效复合肥出口零的突破后,又凭借自身的质量和价格实力搏击国际市场,与 西欧产品相竞争,相继出口到了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迄今,已多次出口泰国、韩国、日本、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极高声誉,“撒可富”复合肥出口 量累积已逾10万吨,出口量居全国同类产品前列。“撒可富”品牌复合肥深受广大农民朋友 的信赖和喜爱,多次被评为“中华化肥精品”、“农民兄弟的放心肥”、“全国用户满意产 品”、“无公害农产品推荐生产资料”、“3·15标志优质产品”、“中国名牌产品”、“20 05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等荣誉称号。

1999年,中阿公司在同行业中率先推广不同氮磷钾配方的专用复合肥产品,适应不同土壤 和作物需要,带动了专用复合肥的推广发展,使专用复合肥在中国市场上得到大范围推广使 用。中阿公司积极倡导和谐自然的理念,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土壤污 染、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保护耕地环境,从而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或对社会应尽 的义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除了要考虑企业本身的利益之外,还应适当考虑与企业行为有 密切关系的其他利益群体及社会的利益和社会效益。除了要考虑其行为对自身是否有利外,还应考虑对他人是否有不利的影响,如,是否会造成公害、环境污染、浪费资源等。企业的 社会责任就是企业的“德”。一个人的品德是这个人成就事业的基础,品德不好的人是不可 能成就一番长久的事业。同理,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一定不是一个和谐的企业,也不可能成为一 个优秀的企业;和谐的企业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最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企

业。中阿公司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始终秉承“富饶中华大地,造福中国人民”的 企业理念,坚持“千分之一的质量问题,对农民就是百分之百的损失”的质量信念,在引领平衡施肥技术推广、推进土壤环境保护、倡导肥料立法、建立公平竞争环境、抵制假冒伪劣 产品、帮助扶持弱势群体、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为国分忧并积极启动停产项目,义无反顾地 主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更好地为农民服务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中阿公司派 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民科技施肥,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开展科普讲座等,此外还向特困农户赠送 复合肥及微量元素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作为复合肥行业的龙头企业,中阿公司始终以高度 的责任感,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面向农民消费者,以微利的产品价格引领和制约着全行业的 复合肥价格走向。近十几年来,中阿公司坚持每年拿出 200 吨化肥无偿援助秦皇岛市周边 的贫困乡村用于农业生产,让农民消费者获得更大的实惠,促进农民的增收。为规范农资市 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杜绝坑农害农现象,保护耕地资源,中阿公司又积极地倡 导肥料立法,规范行业标准,保护农民利益。在 2003 年全国人大会议上,由总经理武四海 提交了关于《尽快出台肥料法》的议案,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全力团结各界力量、尽力为国分忧是中阿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湖北大峪口工程是国家五大磷矿肥基地之一,总投资40多亿元,1999年仅开车两个月就因为重钙产品成本过高、没有市场需求而一直停产闲置,企业形势非常严峻。根据上级指示,责成中阿公司对其进行恢复改造。中阿公司以高度的 社会责任感为国分忧,经过几年的努力,于2005 年4月进行试生产。同年11月,湖北大峪口化 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目前,产品已经批量投放市场,保持了社会的稳定,挽回了国家的损失。中阿公司积极投身公益、扶持弱势群体,为帮助考上大学的优秀贫困学生能够读上大学。在 2003 年初的中阿公司全体职工大会上,根据武四海总经理的提议成立了撒可富教育基金会,目前募集到的基金总额已达500余万元,正在资助贫困地区优秀高考毕业生几百名,使他们走进了大学的校园。

三、结语

中阿公司能有今天的发展,与党和国家以及社会的大力支持与关怀是分不开的。公司发展不 忘回报国家、回报社会,是中阿公司全体职工的共识;团结各界力量,以强烈的社会责任 感努力为国分忧、造福人民是中阿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

清香的阅读 和谐的班风 篇6

一、以琅琅书声,营造健康和谐的氛围

人的生活离不开集体,周围健康的环境、和谐的氛围能够使学生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和教育。因而我设计布置教室是以书为主题,让学生将自己喜爱看的书及简介写在小纸上,贴在后面的板墙上,下课后学生可以去看,去与他人分享阅读感受,就这样下课追逐打闹的现象少了,学生都在为书而忙碌着。看着学生那一张张渴求知识的面孔,我也感动着,谁说学生只会玩,强烈的探知欲激励着学生,也激励着我,积极上进的氛围在我们班蔓延。

偶尔一天,学生在美读《绿野仙踪》中的一段,让我感到陶醉,美的声音总是最吸引人,就像人们常说的“音乐无国界之分,无民族之分”,不管我们是否听懂它所表达的丰富内涵,它那美妙动听的旋律与声音,总能让我们深深陶醉。有感情的朗读和美妙的音乐同样有着异曲同工的神奇效应。

这一点在课堂上,我是屡试不爽。为了给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气氛,让他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读书,在教学每一篇课文时,我总喜欢在教室里大声地为他们朗读一遍,这是一种示范,也是激发他们阅读兴趣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听到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定会不由自主地走进文本,甚至他们也跃跃欲试想向教师一样美美地读一读。每当此时,我会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说:“读吧!你自己来试一试!”读完一遍,又道:“真不错!某某地方这样读会更好。”并加以范读,然后鼓励学生再读一遍。学生已渐渐学会将情感融入文本中,初步体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内涵。久而久之,就在班里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在这种平和的氛围中,学生之间相处融洽,形成了积极进取的健康性格。

二、以身立教,创建积极上进的学风

对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很多教师,如窦桂梅、于永正、魏书生、王春兰、于涟……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因为他们爱读书,并且他们会在读书中,把学习内容转化、积淀为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从而提升自己和事业的境界,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在班级中,我会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到教师是喜爱阅读的,是热爱读书的。在办公桌上和讲台上,我刻意放了些我比较感兴趣的书籍和杂志,随手翻开一本,学生也看在眼里,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特别是小学生。开口就是“这是我们老师说的”,闭口就是“我们老师也是这么做的”。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教师应为他们树立好的榜样。为了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我力争给学生树立一个好学的形象,我告诉学生我特爱看书,并开玩笑说:“什么大人书、小人书我都爱看。”我不但向他们推荐课外读物,还希望他们向我推荐课外读物,去年我把读过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书向班上学生推荐,过了几天,班上掀起了一股“马小跳”热,再过一两个星期,他们当中便有一部分连《淘气包马小跳》的作者杨红缨的其他作品也一一拜读,并向我推荐,如,《非常爸爸》《非常妈妈》《非常男生》《非常女生》等等。这个学期也有好多学生向我推荐他们读过的作品,如,《冰心文集》《谁动了我的奶酪》《我们是外星人的后代吗》等等,为了不辜负学生的一份好意,更为了要树立一个爱读书的榜样,凡是他们向我推荐的书,我都会挤时间去阅读,实在没时间读,我也会翻翻目录,看看简介,还书给他们时,一定不忘围绕书的内容与他们交流几句,并说声“谢谢”。

三、以读书活动,促成严谨而活泼的班风

随着电视、电脑在家庭中的普及,电视媒体与网络信息充斥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陷入了更大的浮躁。自私,自我,难以融入集体。而书可以改变这一切,且不说书的内容会教我们如何静心,就阅读这一形式本身,就能使我们在喧嚣与骚动中步入静态。读书渐久,经验渐丰,我们便会发现我们的心灵日渐充实。

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变着花样投其所好,在班里举办了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爱上阅读。如,在班级中开展讲故事比赛、图书插图大赛,再现经典的话剧表演,感动接力的阅读活动……形式多样、趣味盎然的读书活动,让学生时时保持阅读的新鲜感,感受到阅读的清香。爱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浓浓的书味充斥教室,学生学会了以书为伴,以书为友,他们也在互相影响着、学习着,在班级中促成严谨而活泼的班风。

活动是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增强学生在社会适应力的一种手段。通过组织读书活动,并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懂得在集体中只有团结协作,才能获取更多的成功与快乐,大大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鼓舞了上进心,提高了心理素质,严谨而活泼的班风也悄然树立。

真可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呀!清香阅读,和谐班风。

解读阅读教学,建构和谐课堂 篇7

一、构建和谐课堂, 体现人文精神

新的课堂理念认为,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活动, 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过程, 教学中, 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研究学生在课堂上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学习活动, 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 让学生树立参与学习的信心。

1. 利用教室的整体环境。

要构建和谐课堂, 首先要突出教室环境的美与和谐, 充分发挥环境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熏陶作用。如充分利用黑板报, 举办抄写、贴纸、绘图等活动, 展示学生喜爱的故事、童话、图形, 让学生对其中的故事童话产生浓厚的兴趣, 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2. 关注学生的阅读情绪。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 就应该鼓励他们主动阅读, 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以便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慢慢来, 老师相信你能读好!”“你是最棒的, 相信自己!”“你敢于站起来回答问题就是了不起的进步!”“相信你能行!”“你会读好的!”“你读得真甜美!”这些激励性的语言应充满课堂。教师的激励能让学生敢于阅读, 敢于发言, 学生没有了紧张、畏惧心理, 自然而然地就把精力投入到阅读学习中, 同时, 学生能感受到阅读学习是一件很舒服和愉快的事情, 这就能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愿望, 充分体现人文精神。

二、挖掘文本内蕴, 提高阅读效果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 融入角色, 体会课文的情感, 从而与文章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 专家们也多次强调教科书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 语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因此, 教师应注重用好教科书, 注重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挖掘文本的内蕴, 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 认真地读, 充分地读, 用心地读, 用心去感悟。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 可以提问:邱少云是怎样牺牲的?在烈火中他为什么能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不动?借助问题, 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内容, 从描写邱少云外表的句子和插图想象:烈火熊熊, 浓烟滚滚, 邱少云怒目圆睁, 咬紧牙关, 顽强地坚持着, 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 没有发出一声呻吟, 通过这些, 来体会邱少云当时的内心活动。这样做, 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了阅读效率, 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加强对文本的理解, 把握、吃透文本, 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文本, 抓住重点难点, 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感知。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三、培养阅读质疑能力, 促进多维思考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我们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 突出语感、质疑和应用能力培养的阅读课教学模式。

目前, 质疑问难、合作探究的阅读教学模式占着重要的地位。如教学《草船借箭》, 在学习“知悉对方”时, 有学生质疑:如果鲁肃事先全盘告诉周瑜, 诸葛亮的借箭计划会成功吗?为什么鲁肃不会告诉周瑜呢?针对这个问题, 同学们认真思考之后, 有了不同的答案:鲁肃是个老实忠厚之人;鲁肃想试试诸葛亮的本事;鲁肃两边都不得罪, 告诉了周瑜, 但不全说;鲁肃对周瑜的做法有成见;鲁肃和诸葛亮是最要好的朋友, 他当然不会出卖诸葛亮……这样就引发了学生的多维思考, 反映出了学生的个性化观点。

教师要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 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 借以探求新知, 发展智力, 激发其课堂学习的兴趣。《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 父亲为了解救儿子, 夜以继日地挖了38个小时, 这一情节能使学生对父亲产生敬佩之情, 敬佩其坚强、坚持、坚守的精神———不论发生了什么,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但有的学生提出质疑:假如父亲挖了38小时之后, 结果抱到手里的是个没有救活的儿子, 他还了不起吗?假如这位父亲在挖的过程中, 房屋又塌了下来, 自己真的永远和他的儿子在一起了, 那该如何体会父亲的了不起呢?……各种假设, 各种结局, 学生从生疑、质疑、释疑中感知到了父亲对孩子深沉的强烈的爱, 促进了学生的多维思考。

四、重视课外积累, 拓展阅读视野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语言积累, 不仅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阅读积累, 还要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 适当地引导学生收集资料, 阅读文章, 推荐读物, 以拓展学习内容,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因此, 教师应通过教材教会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激励他们广泛涉猎课外读物, 以达到拓展阅读视野、积累语言知识的目的。

以和谐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篇8

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 没有文化, 就等于没有灵魂, 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 文化因素深深地渗入其间, 它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没有和谐的文化, 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 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 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

(一)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

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 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 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文化的形成, 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自觉认识和向往, 代表了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 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社会主体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水平。从表现形式上看, 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内容, 又有制度规范方面的内容。从思想观念上来说, 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感受, 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从制度规范上来说, 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在和谐思想的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制度和机制。和谐文化是人们依附的精神家园, 也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之一。一个社会的和谐, 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因此, 和谐文化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 以引导、培育人们的和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目标。

(二) 建设和谐社会, 是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 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 以先进文化为指导, 面向时代, 立足于现实, 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这种和谐文化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现实性、民族性和继承性的特征, 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 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文化的发展本身要求有和谐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建设和谐文化, 实际上就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文化的建设应该是同步的, 相辅相成的。建设和谐文化, 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通过建设和谐文化, 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需的社会环境, 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 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 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 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建设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建设和谐文化, 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这种理想越能充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越能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 就会越能成为执政党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 既包含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也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 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实现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的重要保证。建设和谐文化, 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思想基础, 在全社会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

(二) 建设和谐文化, 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和谐文化内含着协调发展的理念, 它所倡导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因素, 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首先要有生产的发展, 物质财富的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 在贫困的基础上也无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 都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以物质文明的进步为依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 经济建设依然是中心, 集中力量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任务尤为繁重。但是, 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不是相互独立的, 而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不能欠社会发展的账, 不能以损失社会的进步为代价, 否则就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单纯的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不可能自动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 不可能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建设和谐文化, 有助于培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 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 更加重视社会的全面发展, 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立足现实, 在继承和借鉴中建设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 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 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 同时也要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

(一) 建设和谐文化, 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

重和谐, 求同存异,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 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 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 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人际关系方面, 强调“和为贵”, 提倡宽和处世, 协调团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 强调“天人合一”, 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 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 强调“协和万邦”, 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和睦共处、亲密友好。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强调“和为贵”的同时, 还强调“和而不同”。和谐求以共生共长, 不同求以相辅相成。在和谐中实现共同的发展, 在不同中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这种底蕴十分厚重深远的和谐思想, 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涵, 充分发掘其理念蕴含的当代价值, 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建设和谐文化, 还要注意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阅读教学呼唤思维的和谐运动 篇9

如果我们把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思维结构看做一个大系统, 那么, 组成这个大系统的三要素则是教者的教学思维、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文本的表达思维。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在整体水平上的性质和功能不等于其组成要素孤立状态时的性质和功能的叠加。”[2]根据系统论的这一原理, 我们认为, 教学活动中的思维水平能否达到最优化, 取决于教者、学生和文本这三种思维主体之间能否进行和谐运动。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活动中, 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 思维训练常常被置于一种不自觉的隐伏状态, 因而迸发出许多不和谐的音符。

阅读教学过程中, 思维的不和谐运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盲目自流, 无序无趣

如果执教者缺乏思维训练的意识, 那么, 他的阅读教学活动必然是低效的、机械的, 甚至是僵死的。不对文本的表达思维作深入的揣摩和研究, 不对自己的教学思维作精心的设计和规划, 更不对学生的学习思维作科学的预测和引导;而让思维训练处于一种纯粹的自流状态, 既无科学的训练序列, 更遑论享受思维的快乐。比如阅读教学中过于强调结论的识记, 省略思考和探究的过程, 以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学取代科学的思维训练;或预设的问题缺乏广度和深度, 不能与文本的表达思维形成共振, 更不能有效推进学生的学习思维, 以盲目自流的“放羊式”教学取代自觉的思维训练。这样的阅读课是无需“动脑”的阅读课, 是培养懒汉的“休闲中心”。长此以往, 学生的思维会失去弹性, 思维能力必然大大萎缩和退化。

二、单向发展, 畸重畸轻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 不少教师只注重施教者的教学思维, 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在他们的阅读课上, 问题是教者提出的, 问题的解答也是教者预设好的, 阅读教学就是教者调动种种“手段”把学生引入自己的思维圈套, “学生的嘴说老师的话”, 以此为“成功”。也有教者不注重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的同时, 常常会忽略思维的深刻性;或是在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的同时, 又忽略了思维的灵活性;尤其是长期形成的对于文本的仰视心态使得批判性思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还有教者只偏向于发展学生聚合式思维, 却不注意发展他们的发散式思维;或是只偏重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却忽略了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以上种种误区多是因为执教者对于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规律缺乏清醒和科学的认识。

三、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完善的思维流程应当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有机统一。也就是说, 它不仅表现为一个个阶段, 而且表现为各阶段的有机联系, 从而使教学形成一个整体。而当前的阅读教学中, 模式化倾向依然十分普遍, 教者只注重教学过程的一个个阶段, 而忽略各阶段之间自然流畅的衔接和过渡。比如每篇课文都是按照“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段落解析———主题思想———写作特点”这样的程式进行, 教者孤立地讲解每个环节, 环节与环节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学生只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 却不了解作者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的文章;或是只了解某种篇章结构, 却不了解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篇章结构来表现特定的思想内容。阅读教学中的一个个环节成了被拆散的零部件, 显得僵硬而毫无生气。

我们认为, 要使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思维处于一种和谐运动的状态, 教者首先必须科学地认识阅读教学中思维结构之间的关系。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者的教学思维、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文本的表达思维缺一不可, 如果处理失当, 必然削弱教学的实际效果。比如教者只考虑自己的施教思路而不顾学生的学习能力, 无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思考强加给学生, 便成为一种吃力不讨好的“牵牛式”教学。反之, 只一味地顺应学生的学习思维而忽略教者的教学思维, 学生的学习思维得不到应有的点拨和矫正, 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当然, 脱离了文本的表达思维, 师生之间的思维交锋就失去了支点和依据。由此可见, 阅读教学中的这三种思维不可偏废, 但并不是说这三种思维就是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文本的表达思维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优质的思维程序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能使师生从中获取最基本的思想和语言养料, 在没有被师生认识和解析之前, 它是静态的、封闭的、被动的。教者可以对文本进行取舍或重新组合来实施教学;文本的表达思维也可以有多元化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三种思维关系中, 文本的表达思维处于一种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教师的教学思维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思维, 它不仅作用于教学活动的局部, 而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程, 它对学生的学习思维起着引导、调控和矫正的作用, 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研读文本, 通过质疑问难, 通过正确寻求答案等途径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者的教学思维必须借助文本的表达思维和依据学生现有的思维能力来运行和规划, 着眼于学生未来的思维水平来运行和推进。与文本的静态的表达思维不同, 学生的学习思维是正在进行的、开放的、迅速变化着的思维, 甚至制约着教者的教学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思维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的。文本的表达思维是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设置的, 教师的教学思维更是为了加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运行的。一言以蔽之, 教者的教学思维就是利用文本的表达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而效力。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者的教学思维和文本的表达思维同处于从属地位, 从属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思维这个大目标。只不过教者的教学思维是通过主导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两者都要对学生的学习思维这个主体起到最佳的辅助作用。这并非抹杀或降低教师的主导地位, 而是强调教者的教学思维必须为优化学生的学习思维而发挥作用, 主导得好与不好, 也必须由学生的学习思维的实际效果来检验。明确了三种思维的性质、作用和相互的辩证关系, 我们在研读文本时就该养成一种意识:学生能不能顺利把握该文本的表达思维, 或是对该文本的表达思维形成个性化理解, 甚至质疑和批判;学生会不会由发现文本中的问题进而自主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不能, 我们施教者该怎样调动我们的教学思维去推动他们超越自己现有的思维局限。另外, 对阅读教学中这三种思维的处理, 不能搞平均主义, 在教学过程的各阶段应有所侧重。比如在自学、讨论时, 学生的学习思维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引导、点拨时, 教者的教学思维则起着主要作用;当师生的思维发生分歧和对抗时, 文本的表达思维又起着一定的评价功能。

要使阅读教学中的思维真正做到和谐运动, 师生双方还必须彻底解放思想, 打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思维模式。比如对于文本的表达思维, 先前的阅读经验和传统的教学思路常常会限制他们的认识, 认为文本的主旨必定是唯一的, 或符合作者原意的主旨才是正确的主旨等等。对话教学的理论告诉我们:阅读过程, 其实就是读者以自己个性化的“期待视野” (气质、性格、知识和阅历的总和) 与作者和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由于读者的“期待视野”与作者的创作动机、作品的内在意蕴之间构成的对话关系是复杂的, 既可能相应, 也可能相悖, 因而读者之于作品, 必然会产生种种“误读”, 这是一种普遍而合理的阅读现象。[3]据此可知, 文本的主旨未必是唯一的, 不符合作者原意的主旨也未必就是错误的。让师生的思维自由舞蹈起来才是我们进行阅读教学的本义。笔者在执教萧红的散文《春意挂上了树梢》一文时, 就启发学生思考该文的主旨, 大多数学生认定作者的本意就是同情以乞丐和盲人为代表的下层人民, 批判以汪林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阶层。显然得出这样一个简单而肤浅的主旨不能令人满意。我便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乞丐和盲人的困境是汪林造成的吗?学生经过讨论, 回答说:是以汪林为代表的统治阶级造成的, 不是汪林一个人。我顺势激发他们的思维:汪林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满意吗?学生经过研读, 回答说:不满意, 她活得也非常空虚无聊, 物质富足, 精神麻木。于是我总结道:作者既对下层贫苦百姓寄予深切的同情, 也给予汪林这样的小资人物一定的怜惜, 这是一种宽广的“大悲悯”。他们都是悲剧式人物, 究竟是什么造成他们共同的悲剧?学生终于恍然大悟:是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黑暗的旧时代。文本的主旨得到深化。这种解读虽然未必契合作者的原意, 但只如古人谭献在《复堂词话》中所云“作者之用心未必然, 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最关键的是, 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诱发下一步一步得到提升和飞跃, 而文本的表达思维在师生的共同点染下似乎也活化了, 三种思维协调发展, 携手共进。再比如文本的结构问题, 难道结构就一定是几大部分几大段落吗?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最后一段就只有两个字“活该”。虽然是两个字, 其分量和意义却绝不亚于一个段落, 同样属于结构问题。研摩文本的表达思维不能机械僵化, 教者的教学思维更不能故步自封, 循规蹈矩。比如一般的阅读教学, 多是顺着课文原形的构思方向来组织教学的, 不妨称之为“原形阅读教学”, 而改革这种教学的尝试就是实行“变形阅读教学”, 也就是打破文本原形的束缚, 选取文本中若干构成侧面中的某一侧面进行教学, 或抓词句, 或抓篇章, 或抓形象, 或抓情感, 或抓线索, 或从中间讲起向两头推进, 或从结尾讲起, 来个“逆流而上”。一篇文章的教学思路应该不拘一格, 因人因文而异。换个思路讲解文章, 让思维运动像滑冰一样不时来点“花样”, 这样的阅读课才能吸引学生, 聚升“人气”。

促使阅读教学中的思维和谐运动, 关键之举是教者的教学设计要善于从整体着眼, 从微处落笔。教者应该在学生的学习思维、文本的表达思维和教者的教学思维之间寻求一个最佳切入点, 以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在具体实施教学时, 还要研究该教学环节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某方面的思维能力或思维品质。笔者在执教杜牧《阿房宫赋》一文时寻找到这样一个教学突破口, 即复活杜牧的创作思路, 有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我一反常规, 从结尾处做文章:“面对阿房宫的废墟, 杜牧在思考什么?”学生在最后一段找到了答案:六国和秦朝的灭亡是自取灭亡, 如果他们各爱其民就不会灭亡, 唐王朝如果不吸取这个教训也会重蹈覆辙。这正是该文的重心所在。此教学环节通过让学生辨别描写和议论的文字, 梳理作者的思考结果, 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我又启发学生思考:“面对风雨飘摇的唐王朝, 杜牧要把他的思考传达给统治者。他是个诗人, 可以写一首诗歌, 他还是个朝廷命官, 可以写一份奏章, 为什么他却写成这样一篇赋体文?”学生经过七嘴八舌的讨论, 力图复原杜牧当初创作此文的思路:诗歌容量太小, 不足以表达如此深刻的思想;奏章形式古板, 不足以打动统治者;而只有文势铺排, 极尽夸饰的赋体文, 最契合阿房宫的奢华, 也最投合执政者的阅读口胃。此环节通过几类体裁的比较权衡, 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并使学生了解文本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容必须和谐统一。接着我又鼓动学生做一回建筑设计师:“阿房宫早已成为一片废墟, 文中的阿房宫完全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如果你是杜牧, 又该如何用文字搭建一座华丽的阿房宫呢?”学生的兴致被调动起来, 纷纷在头脑中“绘制”阿房宫, 从外在规模到内在构筑;接着又往阿房宫中填充种种事物, 使画面越发鲜活逼真。再通过研习原文, 与作者的奇思妙想进行比照, 使学生发现自己构想的缺憾和不足。此教学环节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并使学生的思维趋于精细和缜密。此课例的几个教学环节, 就是从整体着眼, 从微处落笔, 使学生、教师和文本的三种思维和谐运动,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富有思维含量的阅读教学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思考, 学会成长。作为组织教学的实施者, 教师首先要做思维的引领者, 其次在设计教学时多留点“心眼”, 多花点“心思”, 将思维训练提升到一定高度, 阅读教学一定会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3.

[2]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

和谐视阈中的儿童阅读 篇10

和谐视阈中的儿童阅读应该既有对传统和经典的回眸, 又有对流行和现代的追求;既有对中国文化的存续弘扬, 又有对外国文学的兼收并蓄;既有对纸质媒体的深情眷顾, 又有对多媒体的及时接纳。考察近年来关于儿童阅读领域的诸多纷争, 结合作为学生的教者、孩子的家长在阅读教育和指导领域的一线认识, 我认为在儿童阅读的问题上, 任何偏激和感性都要让位给科学的包容和理性。毕竟我们讨论和关注的对象是个性各异的广大儿童, 而不是一小群或一部分让我们眼前一亮的儿童。

儿童阅读在经典和流行、传统和现代领域的纷争, 最引人注目的是互联网上曾经广泛流传并产生巨大影响的关于儿童读经问题的讨论。郭齐家、王财贵、南怀瑾及蒋庆先生是倡导儿童读经的四君子, 其中尤以郭齐家先生为大陆力倡儿童读经的重要人物之一, 在倡导儿童读经方面居于中坚地位。郭教授认为, 如果我们不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不号召青少年儿童诵读我们传统的文化经典, 那么我们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就有成为文化上的流浪民族的危险。因此, 青少儿读经的教育和训练是主体文化精神从自在走向自觉、从潜在走向现实, 从感悟转化为创造的过程, 是培育、生成、壮大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中国民族精神的过程。文化经典在极深刻意义上参与塑成了民族的历史和生活世界。郭教授还认为少儿诵经能促进大脑的发育。他举例说:“在几十万年人类种系智力发展史中, 很重要的一点是靠口耳相传, 背诵民族歌谣、民族史诗、自然和社会常识、道德格言等, 这种诵读活动既保存了人类的文化, 又发展了人类的智慧。”在“读经可增强我国国力”方面, 郭教授也有自己的看法:“读经和道德行为是相互结合的, 读经是文明行为的形成、做人的基础;其次培养大爱胸怀, 让心灵存满善念;最后保持心平气和的心态。”他总结说:“脑力即国力, 中华文化经典训练了中华儿女, 可以大大增强中华民族内在的凝聚力, 增强我国的国力。”[3]

郭先生是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 他到各地讲学, 向大众介绍儒家经典和传统文化。不消说, 这几年在大众媒体中表现活跃的“知识分子”, 都被批判得很凶, 如易中天被说成“胡说三国”, 余秋雨的散文被说成是“文化口红”, 于丹也无例外地被挑剔, 称为“学术超女”。郭教授的学说一样引起了论争, 那么, 儿童读经能否回溯文化源头、传承文化命脉呢?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刘晓东先生就对此表示过存疑, 他认为, 儿童读经运动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 然而事实上, 中国的传统文化, 包括传统教育, 并非将儒家经典硬塞给小孩子这般机械和如此简单, 也不是通过“儿童读经”就能“弘扬”, 便能传承的。唐代杜甫有“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的诗句, 禅宗主张“不立文字”、“以心传心”, 这表明, 在中国的传统中, 有尊重自然生成和规律的告诫, 也有注重“时节”、反对记诵和灌输的观念。[4]也就是说, 应当注意教育时机, 注意何时可教与何时不可教及怎样教。这样将文化传承和存续的历史重担强加在力不能及的儿童身上, 对儿童而言, 是一件痛苦不堪的事情。而且, 这种读经运动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必然是死记硬背、盲目崇信。这反映了儿童本位在中国现代教育中的缺失, 这种违背儿童天性的读经, 只能走向蒙昧的文化保守主义。我认为, 千古流传下来的经典, 自有其价值。如何弘扬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为下一代所接受, 的确是一个值得广泛探讨的问题。我们要考虑的不是彻底地、绝对地反传统, 而是如何有效地“弘扬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 阿拉伯有《古兰经》, 西方有《圣经》, 我们也要在历史的潮流中保证我们的旗帜不倒, 但一定要结合儿童的特性, 不能一味地认为儿童读经就是“蒙以养正”, 须知, 时代要求我们睁开眼睛看世界, “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抱残守缺者必然是可笑的。值得说明的是, 我们反对儿童死记硬背经典, 并不反对成人接触经典, 甚至不反对一部分儿童长大后以读经、研究中国古代经典为自己的事业。[5]2010年高考中涌现出的“古文奇才”王云东出现在我的家乡如皋, 但王云东只有一个, 而教育应该兼顾的是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所以, 在儿童读经问题上, 仅因看到读经可能会产生的积极功效而一味地要儿童读经, 或者, 只看到读经可能会产生的消极后果而一味地反对儿童读经, 都是片面的做法。与此相反, 假若选择读经的时间适宜、经文的思想性合乎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经文的难度系数得当、阅读方法科学, 那么, 适度让儿童读一些中国经典文章就是一种妥当的教育方式。这样做既有利于中国优秀经典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又有利于让儿童逐渐生成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认同感, 进而生成既与时代精神相对接又有中国文化根基的健全人格, 还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可持续性发展”。[6]

通常我们在讲经典和传统时, 会同时讲到流行和现代。对传统和经典的辩证分析一样可以指导我们对流行和现代的把握。如果从表现社会生活的深度和表现人性的复杂性上思考, 流行的确不如经典, 但是某些传统经典的读物不如流行和现代的读物那样受到大众的欢迎却是不争的事实, 流行读物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它可以让读者看得废寝忘食、手不释卷。它直接地刺激和满足儿童潜在的“自然心理”, 所以这样的阅读过程实际上应该是一次精神愉悦的过程。至于这些读物, 能够被纸质刊物出版最好, 毕竟纸质刊物是社会承认的重要媒介, 但没有纸质刊物出版也没有关系, 因为网络媒介已经为它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创作平台。它的魅力在于流行。比较于传统的经典, 我们没必要对流行感到忧心忡忡, 认为这是浮躁的阅读现象, 它既然是时代的产物, 就应该在时代的大潮中接受考验, 市场的扬弃要比那些自认为的褒贬有用得多。谈到流行读物的载体, 就不能不谈到纸质媒体和多媒体的阅读方式问题。社会在进步, 数码科技的日新月异和其产品在大众家庭的日益普及, 使阅读方式悄然发生着变化。纸质文本阅读, 不再是唯一的阅读方式, 多元的阅读方式已经不可抗拒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儿童更是这些新兴阅读方式最快的接受者。在知识经济时代, 掌握知识的多少不再是最重要的, 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功能, 学会阅读, 同样是儿童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我们亟待探讨数码与网络背景下的以获取信息为基本目的的功能性阅读。这种功能性阅读应具备的能力因素有:一是对阅读材料的检索能力;二是对信息资料的理解能力;三是对所需材料的选择能力;四是对所读材料的组织能力。当然, 儿童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虽然很强, 但对良莠的区分能力却较弱, 就我的个人观念, 还是坚持儿童经常性的阅读媒介应以纸质为主, 欣赏儿童能够从容自觉地在书架中寻找自己钟爱心仪的书籍, 打开新的一页, 体味自我人生。

关于儿童阅读读物应该选择本国的还是外国的语种问题, 同样存在着很多纷争。有人说, 中国儿童教育是成人和教材本位的, 因此, 中文里供孩子可读的东西太少了, 怎么也竞争不过英文读物, 英文世界具有强大的魔力磁场。为什么中文读物不能如英文读物那样赢得孩子的心呢?因为英语世界里有一批尽管伟大但面对儿童时却很谦逊的学者, 正如李烈老师曾经在一次报告中告诉我们的:他们愿意蹲下来, 处于一个和孩子相同的水平视角上, 看儿童所看, 所以才能写出儿童需要的、喜闻乐见的、能够为他们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的现代儿童读物, 从而有效、有力地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旅美学者薛涌曾举过这样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例子:美国当代著名散文家、评论家E.B.怀特, 以散文名世, 作为《纽约客》主要撰稿人的他一手奠定了影响深远的“《纽约客》文风”。怀特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满关爱, 他的道德与他的文章一样山高水长。除了他终生挚爱的随笔之外, 他还为孩子们写了三本书:《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与《吹小号的天鹅》, 篇篇成为儿童与成人共同喜爱的文学经典。这样一位大师, 讲一头猪和一个蜘蛛生死友谊的童话, 读得孩子也哭, 大人也哭。里面有忠诚, 有信赖, 有超越生死的友情和爱。[7]而在汉语世界里, 传统的教育倡导和遵循的是强调“文以载道”, 重视知识传输。对儿童具有游戏的、梦想的、童话和神话的心态, 对童话、神话是儿童的精神食粮, 可以满足儿童深层的心理需要的认识, 是少之甚少并嗤之以鼻的。说到这里, 难道当下我们就没有自己的儿童阅读作品吗?有, 而且不是少数。我近年来一直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儿童阅读的园地探寻和摸索、体验和感知, 发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和作品, 这些作品无一不浸润着孩子和大人的灵魂, 而其中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有曹文轩、黄蓓佳、秦文君、金波、沈石溪等。我在列出这些人名时没有多费思量, 因为他们凭借自己的创作早已成为儿童文学创作领域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在指导孩子阅读时, 我们没有必要单纯停留在为孩子辨别好的、坏的这一目的和意义上, 当我们成年人向儿童文学敞开自己的生命履历、精神世界, 从阅读中得到抚摸与安慰时, 我们的心灵才会和孩子相通。我们不能读尽经典, 我们也不能囊括流行, 但我们应该学会选择、学会指导、学会甄别, 孩子读了《夏洛的网》, 会对生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同样, 孩子在读到《草房子》中桑桑在泪眼朦胧之中离开油麻地时, 悲悯和感动一样会驻足心头, 袅袅不绝。

当我们拒绝在传统与经典和流行与现代之间简单划一的时候, 我们就已经在儿童阅读的问题上有了一个清醒的相对科学的认识。不同的阅读争鸣允许存在, 但我们拒绝在两极作无谓的不着边际的争鸣。本着人类对儿童的爱与期待, 让儿童拥有健康而愉悦的童年阅读, 让生命的最初从此丰盈而美丽, 我们期待着这样一种和谐的儿童阅读氛围的生成。

参考文献

[1]梅子涵.我们都是点灯人[M].阅读儿童文学:序言.石家庄: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6.

[2]刘晓东.中国文化的盲点:儿童教育的近现代立场[M].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3]郭齐家.少儿读经与文化传承[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 (1) :52.

[4]刘晓东.“儿童读经”论辩之辨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5) .

[5]刘晓东.儿童读经就是“蒙以养正”?——与郭齐家先生商榷[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6) .

[6]汪凤炎.科学看待儿童读经[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4) .

题化阅读与普能阅读的和谐共生 篇11

一、两种阅读巧定位

阅读教学是以教材(课内、课外)为载体的。教材的意义不在于教材本身,也不在于学生的大脑之中。而在于学生与作者(编者)的交流中。在交流中,教材是通过被解读与拓展给学生以滋养和启迪的。教师对教材准确的解读和深刻的剖析外显于教学中,就是引领着学生准确把握文本所要表达的意图,进而能富有个性地解读,开放地拓展。这是阅读教学的追求。

题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特有的培养或测试学生理解能力的阅读,以教材为客体,以阅读的形式从整体到局部,从内容到形式,从文字到语言,从层次到段落对课内或课外的文章或文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入细致地理解感受的阅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题化阅读能力,强调学生对作品要有独到的见解。

普通阅读是读书看报式的阅读,是人类社会通常所运用的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目前,语文教学提倡大语文教育,而大语文教育的外延涉及读书报、看影视、听歌曲……读书看报式的普通阅读是其最重要的方面。大凡有兴趣者都爱以浏览的方式,粗略地进行感知,品味一下语言和写法,并不需要进行句句分析,层层理解。对小学生而言。普通阅读尤为重要,只有采得百花粉,才能酿出最甜的蜜。

二、琴瑟和谐谱乐章

1题化阅读舞课堂,提升阅读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为何不高?我想这与两种阅读训练方法的混淆有关。课堂阅读教学应注重题化阅读训练,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为普通阅读擦亮眼睛,激活思维。课堂上要借助文章或文段培养学生四方面的能力:

第一是知识的迁移能力,如字词、语法、修辞、表达方式等方面。其中,修辞手法准确生动地应用是个难点,在教学《月光启蒙》一课时,当引着学生品味孙友田笔下讲完故事的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似一尊玉石雕像时,学生从美丽的比方中,读出了母亲的圣洁、美丽……从同学们的眼神和表情中,我发觉他们也沉醉在对自己母亲的回想中。“同学们,说说我们的母亲吧!你眼中的母亲像______?”问题的巧妙引导,打开了孩子的思路:“我的母亲像一台空调,当我需要温暖、呵护时,她及时给我热能;当我需要冷静、鞭策时,她会毫不留情地制冷。”“我的母亲像一架高倍望远镜,无论我走到哪里,我总能感觉到她在看着我。”“我的母亲像陀螺一样,从早忙到晚,为我,为家,我真地很心疼她。”……不需要太多的讲解,学生深刻领会了“比喻”的含义。并与作者有了共鸣: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这样的阅读教学,更多的倾向于启迪学生的学习智慧,艺术地补白将学生深深地引入课文。

第二是辨别分析的能力,如辨音析词、理解句义、划分层次等。在“划分层次”时,记叙文要理清线索思路,摸准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说理文要抓住作者的观点,以及他是怎样证明观点的;说明文注意结构关系。把握文章介绍事物的哪几个方面……

第三种是综合概括的能力,如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层意、段意提炼文章的中心等。教学《生命桥》,在课的最后,当学生还在為老羚羊冷静选择做桥墩的壮举而嘘唏不已时,我抛出了这样一道题:请你用上“不是……而是……”“!”将文章浓缩为一句话。思考片刻,学生们很快就借助这根拐杖,准确地提炼出文章的中心。

题化阅读训练是学生学会读书的捷径,课堂阅读教学是培养这些能力的主渠道。如果我们能长此以往有目标、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迁移、训练,学生定将以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和丰富来反哺,以较深厚的语文素养来回报。

2普通阅读骋课外,滋养文学底蕴。作为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创学生阅读的源头。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尚不稳定,大量的课余时间不会妥善安排。教师要利用拓展阅读课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有的浅尝辄止,有的精心品读。在学生阅读兴趣尚未浓、阅读习惯尚未养成之前,教师要采取一系列的辅助措施,有计划、有督查地开展阅读教学。我认为可采取数线并进的方法:

第一线,从教材辐射开去,和学生一起寻找合适的切入口进行拓展。可以从文章的重点段落人手,亦可以从文中的插图入手;可以着手于课后设计的练习,亦可以着手于文本的空白处;可以着眼于文章的标题,亦可以着眼于关键词语;当然也可以同作者作品延伸,同主题作品领军,同题材作品并进……学生在老师引领下,学会自己选择合适的读物,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邀游于书海,其乐无穷,并定期交流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二线,每天积累一首古诗词。在黑板报上开辟“诗词”专栏,内容可由学生提供,也可由教师推荐。同学们背古诗,说古诗中的故事,让那些千古名篇如涓涓细流滋润孩子的心田。

和谐阅读文化 篇12

1 战略选择:社会和谐迈向文化和谐

当前,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和谐基础主要建构在经济和谐上的, 即都着重于从物质层面解决农村问题, 在各地的新农村实践中也体现出这一点, 认为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收入增加了, 再以送电影等形式搞搞文化形式建设, 农民思想就稳定了, 农村社会就和谐了。当然, 抓农村经济建设是搞好农村社会和谐的主线, 是正确的选择。但就是这一点会经常忽略文化建设, 或仅仅停留在面子上的文化下乡上。根据世界发达国家农村发展演进的经验, 农村真正实现社会和谐, 恰恰是在农民普遍具有甚至超越城市市民的文化因子之后, 正如把农村社会和谐比作一驾马车, 要有两个驱动轮, 一为经济和谐, 二为文化和谐, 只有两种和谐相得益彰, 实现农村农民的物质享受与精神文化享受的协调统一, 社会和谐才会流光溢彩。

实现新农村文化和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一个严峻的事实是, 在一些农村不仅是自身原生态的文化不能固守, 而且成为城市文化的文化殖民对象, 有一种被同化的危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 输入乡村的城市文化很少有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基本上是物质文化, 严重侵蚀着农民脆弱的物质文化心理, 助长农村不健康的摆阔气、讲排场的消费, 并逐渐占据不应有的意识主导地位, 乡土艺术的凋零、文化形式的被摧毁、远离农村生活的本真状态的娱乐形式成为农村文化生活的常态, 农村普遍出现了一种无意识的精神上的不安、文化上的焦虑。因此,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和谐文化建设, 努力挖掘传统文化因子, 有机衔接现代文化因子, 实现新农村传统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儒家思想、物质文化与制度精神文化、国外风尚与地方特色民俗的内在统一, 改变当前农村“麻将、牌九、扑克, 沉浸其中;农事、家事、村事, 九霄云外”的应景式文化娱乐方式, 让农村“好山好水真有趣”, 不再是“真吵真闹好无聊”。

实现新农村文化和谐是提高农民幸福生活指数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 财富增加会导致福利或幸福增加, 但实际上, 在一些农村存在“幸福悖论”现象, 即更多的财富并没有带来更大的幸福, 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了, 而同期平均幸福指数却没有变化甚至是下降的。关键在于过去农村发展政策主要关注的是农民物质条件的改善, 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事业投资、农民增收、农民就业、产品下乡等财富、收入、消费的改善与提高, 却忽略了对农村农民产生特别影响的激励与创造、健康、政治参与、社会渴望、自由、利他主义的丧失、不平等、社会资本的减少和地位外部性等因素。而文化和谐可以有效增进农民之间的情感, 激发农民的潜力与创造力, 强化农民的主人公意识, 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生活, 更强的不平等承受能力, 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真正把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实现新农村文化和谐是培育农民市民文化、形成市民社会的社会化过程必经阶段。今后很长的一个时期, 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地区的城镇化仍将是国家农村工作的一个最重要部分, 实现农民在一定空间、一定地域的农村人口、生产、生活要素的集聚, 把农村转化为农村社区。但其中关键在于实现身份的真正转变, 即农民变市民, 这不单单是称呼的一字之变或简单的“洗脚上岸”, 在于农民生活、生产、消费、工作、娱乐、思维方式的全面市民化。这将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 一方面农民在城镇化后原有的生存发展方式不再适用, 另一方面却难于一下子接受城市市民所具备的生产生活方式, 迟滞其市民社会化进程, 这使得很多农村生活富裕了, 却更无聊了;城市化了, 却更虚无了, 基本靠修谱、打麻将、打扑克、看电视、看影碟打发日子, 更富有市民消费色彩的体育锻炼、种花盆栽、看报刊和休闲书籍、上网、看学习类书籍、上图书馆、绘画书法、去影院看电影、去公园或动物园等文化消费结构层次高的活动, 在城镇化后的农村社区难得一见。

实现新农村文化和谐是推动农村社区经济与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和重要标识。当前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程度的因素主要有:生产工作与收入状况、家庭与生活状况、惠农政策的执行状况、子女上学及教育情况、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水平、农村环境、卫生及社会治安状况、金融支持, 这也是造成城乡差距的外显因素。而暗含在农村的不稳定因素更是诱发农村不稳的主要原因, 包括农村地区两极分化、宗族势力抬头、经济思维全面金钱化、邻里关系陌路化、亲情关系利益化、乡村政治朋党化、经济能人“皇权”化, 经济上的差距与不平等加剧了农村经济与社会的不和谐。而文化和谐最主要功能在于净化、重塑人的心灵, 回归自然的平和, 以高尚的、先进的、大众化文化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金钱观与人生观。

2 路径依赖:塑造农村文化软实力

要实现农村的文化和谐, 让文化真正成为联系乡民之间的感情纽带与文明的“粉红丝带”, 关键一点在于塑造农村的文化软实力。

那么什么是农村文化软实力呢?借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关于“软实力”的观点, 可以认为农村的文化软实力应该是植根于农村传统文化习俗、民族风情、地理风貌、气候特征、乡村建筑、行为表征、宗教道德以及思维模式基础上的自有文化与植入文化有机融合后所展现出的经济、教化、审美、政治价值的综合, 是农村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发展环境、发展模式的外向性影响力与感召力, 如笔者所见, 在一些秩序井然、生活安逸、环境良好、人际和谐的农村, 对外乡的女孩就很有吸引力, 总是千方百计要嫁入这个村, 哪怕男方长相差一点也能将就, 而父母也多欣慰, 觉得女儿找了个好去处。

由于农村文化软实力的塑造, 一部分源于自身文化精华的提炼与发扬光大, 而另一部分在于能紧跟时代吸纳外来优先文化特别是各种先进的制度文化、信仰文化、经济文化、休闲文化、生态文化以及政治文化, 而不是使人堕落糜烂、腐蚀农村人的心灵的金钱或物质文化。那么, 外来先进文化的输入就显得犹为重要, 并且要占领农村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保证农村文化的和谐与安全。

一是植入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农村文化和谐的文化底气和精神基石, 但在许多农村, 由于信息不对称、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生活地域及部分农村官员的歪曲宣传, 造成了农民对农村各项发展政策、制度、法律理解偏差, 这也是在被侵权后要不知晓、要不不知道该怎样维权, 而仅想起采取上访方法讨回公道的主要原因。应该说农村当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没有实现制度文化与农村的对接, 这就要把“执政为民”、“信息公开”、“执法透明”、“人民享有知情权”的要求成为治理与发展农村的共同理念, 让农民能正确理解、把握和运用国家有关农村发展及保障农民个人权益的各项政策、制度、法律, 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二是植入生态文化。农村生态文化包括生活性生态文化和生产性生态文化两个部分, 其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提倡的村容整洁即是生活性生态文化的一个主要方面。追求生活性生态文化, 就要不断创新现代农村生活健康新概念, 依托沼气池和无公害厕所建设, 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并致力于道路平坦宽阔、民居排列整齐、错落有致、绿树成荫、洁净幽雅的人居环境建设, 把农村发展成生态型新农村。发展生产性生态文化要以服务农民、农村、农业发展为目的, 以循环经济、庭院经济和农业旅游观光经济为支撑, 致力于发展纯生态、绿色、环保的现代农业和培育具有环保思维的现代农民, 不单纯追求农业产业化和低效的规模化, 而是在保持农村原有良好生态资源前提下, 构建起科学的生态产业链条, 推动了农村能源、农业环保和农民致富的成功对接。

三是植入信仰文化。当前在农村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 封建迷信重新抬头, 黄赌毒沉渣泛起, 一些农民结婚拜天地、丧葬看风水, 有病跳大神, 出门择吉日, 缺失信仰, 迷失自我, 以前好不容易在农村培植起来的社会主义信念、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日渐式微。笔者最近回老家一趟发现, 修谱之风非常盛行, 几乎每一个自然村都在修谱和建祠堂, 有的还建庙宇, 而且互相攀比, 少则五六万, 动辄十来万, 不仅浪费土地资源、浪费社会财力, 搞摊派加重农民负担, 而且方便了求仙、算命、看相、占卜等迷信活动的开展。因此, 培育农民树立起健康向上的信仰文化是当务之急, 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农村信仰文化建设, 加大农村文化公共产品的投资力度, 不断充实农村文化建设内容, 使农村文化更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农民, 积极挖掘农村优秀文化因子, 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如广场文化、村落文化、节会文化、喜庆文化等, 使农村群众文化有“位子”、文化活动有“场子”、开展活动有“票子”、创作演出有“方子”。

四是植入经济文化。在一些农村, 只要是发大财、挣大钱的思想、理论, 对农民都具有无比的吸引力, 而不管好坏。在此, 政府不能简单地说教, 而是要扎扎实实把富农政策执行下去, 科学引导农民发财致富, 让农民分享改革开放的物质成果, 在实践中让农民体会、吸收先进的经济文化, 并转化为正确健康的创富行动。同时利用各种宣传媒介、电影电视、报刊杂志、文化长廊等, 向农民灌输正确的经济价值观, 有效杜绝因物质纠纷或利益追逐而产生的离婚、同居、重婚、卖淫、嫖娼、赌博等事情的发生, 让亲情、爱情、友情重新走进农民的家, 进入农民的心。

五是植入政治文化。一般来说, 经济上的权益要靠政治上的话语权作保障, 农民政治话语权的缺失恰恰造成了农民屡屡被利益分配边缘化和各项经济权益被侵害后的司法救济困难。并且, 在现有农村基层组织构架中, 农民的主动的、有作为的参与显得非常重要, 它可以有效推动村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合理化, 更多地、更好地回应普通村民的需求与愿望, 还能有效避免少数家族、干部甚至黑恶势力把持村政, 沦为变相的“保甲村”、“独立王国”。这一切都取决于农村政治文化的建设以及农民个体政治意识的觉醒与积极的政治行为。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 及时对农村植入先进的、民主的、科学的政治文化是正当时, 具体做法是:在充分尊重农民自主权的基础上理顺“两委”关系, 探索建立村支书、村主任“一肩挑”管理模式和相应的监督体制包括村干部述职制度和村民民主评议制度, 避免冲突和职能不清的弊端;建立有严格追惩制度的村务议事制度, 规范决策内容、程序与规则, 对于“一言堂”、“屁股指挥脑袋”决策后造成的后果, 要有当事者独自承担;推行阳光财务, 财政是发展农村的生命线, 也是村民最看重的, 农民宁愿不要选举权, 也可以不参与决策, 但对村财政怎么使用那是相当积极的, 这要建立定期向两委和村民代表大会汇报的民主理财小组, 实行科学民主理财, 发挥财政应有的职能;发挥村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示范作用, 引导村民经济参与村务管理;按照城乡人口实际数, 采用直选方式选举县乡两级人大代表, 扩充农民代表数量, 同时发挥农民自主组织包括农会和村民经济组织的组织优势, 并有效降低农民司法救济的成本和疏通农民上访渠道, 增强农民的“话语权”。

六是植入休闲文化。休闲作为人的一种精神生产活动, 从保持人的全面发展角度考虑, 人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后, 把休闲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 是多元化精神追求下的必然选择。“人唯独在休闲时才有幸福可言, 恰当地利用闲暇是一生做自由人的基础”。当前农民精神消费贫乏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休闲文化建设的滞后, 在此, 可以从软硬环境入手, 一方面着力把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立起来, 包括图书馆、电影院、运动场、活动中心和广播站等, 由农民轮值或专人管理;另一方面, 以电视电影为切入点, 电视作为最彻底融入农民文化生活的精神产品, 对于宣传和引导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方式将发挥难以估计的作用, 因此, 要发挥电视的凝聚、示范、塑造、陶冶与传播功能, 培育农民高尚的审美情趣, 增进感情友谊, 磨练意志品质, 提升精神境界, 唤起生命活力, 从而转变农民的精神生活方式, 丝竹之音以养耳, 青山绿水以一乐目, 观书绎理以静心, 操琴习字以养脑, 逍遥杖履以健足。其最终意义可以全面挖掘和提升乡土文化, 形成农村文化产业, 使经济、文化比翼齐飞。

文化, 是农村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没有文化的跨越, 农村就有沦为文化沙漠的危险, 农民就找不到自身的精神家园, 而没有精神、文化、寄托和信仰的农村, 将是一滩死水, 任何救困良方都无所适从, 无法取得长治效果。因此农村社会在和谐的基础上, 积极迈向文化和谐将是各级政府、政策制定者和农民个体的一个最主要考量。

参考文献

[1]王占魁, 制度文化:和谐社会的文化底气和精神基石[J], 党政干部论坛, 2007年第4期.

[2]张维贤、李旭东, 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民有“四盼”[J], 党的建设, 2008年第3期.

[3]晏小平, 休闲文化: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J], 党政干部论坛, 2007年第7期.

上一篇:电子政务问题下一篇:教学情境创设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