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探究

2024-10-31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探究(精选12篇)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探究 篇1

我国早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就已明确指出, 我们所要建设的文化,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因此, 寻求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使其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 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基于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区域所理解的和谐文化各有不同, 广义上的和谐文化就是以和谐价值观、和谐精神为主导的社会文化模式或文化形态。而狭义的和谐文化则是特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提出, 是我党在新时期的重大理论创新, 它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及文化理论为指导, 将和谐文化形式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 使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思想成为全民的共同社会思想意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精神, 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 引导人们以和谐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来处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其意义主要表现为有利于营造和谐文化思想氛围;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科学有序的发展;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发展现状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和新成就。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1]到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 期间我党关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取得了丰富地理论成果。同时, 在实践中的发展成效也很显著:一元主导、多元共存的社会文化形态已形成;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落差缩小, 趋于同步发展;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建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已成为现今文化发展重点。

尽管如此, 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 和谐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主流文化的影响力不强, 由于各种支流文化参差不齐、良莠并存, 在不同程度上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文化地位;二是国民的社会和谐信仰缺失, 一些人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辩证关系认识错误, 一味地追求某一单方面内容, 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发展;三是错误理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属性, 单一地认为文化事业只能由国家包办, 不能市场化管理;认为文化产业只需要注重经济效益, 忽视了其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性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我们要努力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寻找发展途径。

(一) 提高文化自觉, 增强全民文化觉悟

“文化自觉”的意思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 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3]。简单地说, 文化自觉就是要求我们有主动认识本民族文化的觉悟, 能够深刻地去理解所接触的文化内涵, 在多元文化中取长补短, 寻求适合自身文化发展的方向, 从而达到真正的‘和而不同’的和谐文化社会。

历史和现实表明, 一个民族和一个政党的觉醒, 取决于文化上觉醒, 依赖于党和政府、思想文化工作者及广大人民群众都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正因为有高度的文化自觉, 我们党才能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走在时代的前列, 以正确地文化政策和发展目标, 带领中国走向复兴之路。我们党在顺应时代发展, 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战略思想, 即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次文化自觉。

(二) 增强文化自信, 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本国文化的坚定信念和充分肯定, 是展现整个社会文化符号、文化现象、文化品牌的最直接方式。现今, 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与交锋越来越频繁, 我国本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 强势文化正在侵蚀和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吃着肯德基、麦当劳, 看着好莱坞电影, 过着情人节、圣诞节, “洋玩意”逐渐让我们忘记了“老祖宗”的东西, 让我们舍弃了“made in China”, 人们忽略了本民族文化的优势特点, 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越来越不自信。

事实上,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 有太多值得我们自信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存在着。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展示给全世界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浓厚的人文气息;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人到中国高校留学、学习汉语;2012年伦敦奥运中国健儿所表现出的大国强势、强者的体育文化形象, 这一切都说明了中国的文化有太多内容值得我们有自信。我们一定要保持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促使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相互包容、和而不同地协调发展, 创立有中国特色的品牌文化, 展现中华文化的国际形象, 扩大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三) 实现文化自强,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所谓文化自强, 就是要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进一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使中国走上一条真正的文化强国之路, 逐渐地将国际之间的竞争与角逐从“有形”的武力竞争转变为“无形”的文化影响力比拼。所以, 只有更好地实现文化自强, 才能真正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要努力实现文化自强, 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服务, 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动力源泉。实现文化自强, 一是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中, 发挥其强大的整合能力和引导能力;二是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重视文化的双重属性——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文化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三是要实施文化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 提升全社会整体的文化形象和文化品位,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综上所述, 只有通过不断地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才能实现文化自强, 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目标, 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6.10.18.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2.11.8.

[3]、惠宗慧, 张荣华.费孝通论文化自觉[M].北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9.1.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探究 篇2

——临汾市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一、选题目的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

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举措。建设和发展和谐文化,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特别重视文化和文化建设。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有“华夏第一都”之称。兼容并蓄的历史文明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地域文化和中西文化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近年来,临汾市在坚持全面推进农村各项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更加注重新农村文化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营造了良好的农村社会环境,为临汾市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二、选题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在新形势下,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研究综述

关于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做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贡献,他们主要从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内涵、意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 行研究,并针对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

四、研究方法

资料收集、分析整理,五、内容框架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理论概述

1.1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1.1.1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

1.1.2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特征

1.2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1.2.1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内涵

1.2.2新农村和谐文化的特征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1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

2.2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2.3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3 临汾市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3.1临汾市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3.1.1城乡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3.1.2乡镇文化站全面建立

3.2临汾市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2.1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不够牢固

3.2.2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撑不够有力

3.2.3农村文化建设的环境不够优化

4临汾市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对策

4.1临汾市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坚持的基本原则

4.1.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4.1.2坚持“以农为本”

4.2临汾市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具体途径 4.2.1明确目标,突出特色

4.2.2加强领导,加大投入

4.2.3夯实基础,健全网络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探究 篇3

关键词:校园文化;文化校园;和谐校园;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4—0228—02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是校园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的总和[1]。尽管近些年来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多成绩,但随着高校的扩招,德育教育无法深入到学生个人,在校学生和高校毕业生的“失德”,“非文化人”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有学者提出“必须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构建全方位育人的文化校园。”[2] 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看似只是词序颠倒,事实上是一场校园建设理念的变革。校园文化是校园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文化校园是把文化的传承融入到校园运作的血液中,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学校各个层面和方面。

因为社会激烈的竞争和就业的巨大压力,现在的大学教育多数关注对学生技能的训练和应试教育。然而,“教育的至高境界,不是纯然去传授一种知识,而是通过知识,使学生熏染一种情怀,一种面对世界的人生态度。”(韩军,2003)爱因斯坦曾说过,“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忘得掉的是具体的知识,是特别的技能,剩下的是人文素养,是文化的浸润。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从软硬件的角度来加深校园的文化内涵

文化校园的建设最重要的方面自然是文化的传承,观念的渗透,思想的影响,但也不要忽略环境的感染力。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从校训,标语,到教学楼树立的伟人雕塑和张贴的人物肖像,再到校园的建筑风格,一花一木都可以传达文化的气息。

二、从显隐性的角度来加深校园的文化内涵

张占一教授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文化知识;交际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即引起偏误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我们不妨把大学里知识文化的传输看成是显性的,那么交际文化的传播就是隐性的。

1.从显性角度加深校园的文化内涵。若要从显性的角度来增加校园的文化内涵,就必须重视高校文化课的开展。我们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在必修课的设置上,我们要重视加大文化课的比重。目前我们国家很多高校都取消了大学语文,笔者对此相当不解,同样都是语言课,何以大学英语是一门两年的必修课,而我们的母语——大学语文却不再重要?事实上,我国的升学体制决定了大学之前的教育更倾向于应试,学生很少有机会以欣赏的角度去领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采。一旦大学都取消了语文课,学生便失去了接受文化熏陶的优良途径,实在可惜。同时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我认为,任课教师也因时刻牢记语言课注重的不仅是语法语音,更应该侧重在文化的传输上。而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我们进行的是跨文化活动,中西文化的对比应该是重要课题。另一方面,高校应多鼓励有文化底蕴的教师多开设选修课,如书法、汉服等传统文学文化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毕竟, 民族是才是世界的,尊重传统让我们更自信地面向未来。

2.从隐性角度加深校园的文化内涵。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气息和人格气质,从隐性的角度传播交际文化,高校首要注重宿舍文化建设。学生的校园生活有至少1/3是在宿舍中度过的。同时,宿舍包容了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涉及到话题包括学习、师生、社团、同学关系、甚至爱情观等等。宿舍文化的复杂性直接决定了其重要性,健康的宿舍文化可以规劝学生走向正确导向,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适等等,而恶劣的宿舍氛围也必将影响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构建健康的宿舍文化,高校不妨多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至理名言,引领学生去思考。孟子曾提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由此可见,宿舍同学相处时“和”的重要性。主张“无为、无欲、无争”的老子曾提出,“上善若水”。《中庸》里记载的“万物并遇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以及《周易》中“君子以厚德载物”都在指引众人人际相交可做到“和而不同”,即坚持了自己的原则,又不会伤及他人自尊。

同时,文化校园倡导积极向上的社团文化。除了一些常规的社团活动,高校不妨鼓励引导学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动,如民俗风情节,将一个时期全国各地不同的民俗习惯汇集起来,即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也对其他各地风俗有了更好的了解。此外,我们悲哀地发现,在不少学生的头脑里,端午、清明、中秋只是一个多出来的假期,已不具特殊色彩。在一些特殊的节日,如端午、清明、中秋、七夕等等,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去追寻被现代文明抛在脑后的传统美德和情操。一个不懂传统文明的大学生就是一个没有“根”的“读书人”,是“空心人”,他一味追赶时新的资讯,殊不知当新的资讯变成旧的,他已找不回自我。因此,普及中华传统文明刻不容缓,以时下备受重视的“环保”话题为例,其实这并非一个“时髦”的话题,而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就提出“人与自然”观点的延伸。

此外,文化校园要求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应言传身教,文化育人。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秉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真正做到“仁爱”关心入微。在处理争议性问题时,不忘孔子“政者,正也”,以公平公正的态度来裁决。

综上所述,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需要高校调整办学观念,更需要在贯彻执行时,全方位地文化育人。

参考文献:

[1]王欣.当代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从“寝室英语”看和谐校园文化[J].科教文汇,2008,(8):54.

[2]衣俊卿.构建全方位育人的文化校园[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2):1-2.

[3]张占一.试议交际文化与知识文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3).

[4]韩海燕.“文化校园”视角下的英语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9,(2):92-93.

[5]项仁才.刍议文化底蕴与和谐校园建设[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3):5.

[6]张萦.传承民族文化构建和谐校园[J].广西教育,2008,(4):25-33.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harmonious campus

——from campus culture to culture-oriented campus

WU Dan

(Engineering Colleg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1,China)

Abstract: Culture is indispensable to the advanced education, hence it is essential to cultivate campus culture. What’s more, the educ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culture should stretch into every facets of the college to construct culture-oriented campu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ce of transferring cultural heritage, the paper tries to explore several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deepen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harmonious campus.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探究 篇4

一、坚守群众文化公益性质, 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环境

坚守群众文化的公益性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保障群文职能部门 (文化馆、站) 的全民公益事业性质;二是大力加强公益文化建设。核心是政府统筹规划和经费投入。

公益文化事业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范畴, 是以公共经费做保障, 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文化事业。坚守群众文化的公益性, 是由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并付出了沉重代价而得出的结论。其次, 文化本身的历史性、民族性、大众性、交融性, 本质上所体现出的是“公益性特征”。诚然,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 一部分文化产品可以是商品, 可以是市场经营, 这只是文化传播的手段和途径之一。倘若让群众文化生活全面走入市场, 既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也不是文化价值的全面体现和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文化起始和发展于人类智慧和生活, 推动和满足着历史长河的前进要求, 是国家、民族的精神支撑, 绝不可以也不可能用一般的商品属性和市场手段将其包容和引领。人类文化活动的公共性和群众性才是文化存在的基本形式和广泛认同的基本前提。

文化权力是人的基本权力之一。发展公益文化事业, 并非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或某一特定意识形态下所独有, 只是其目的、内容、手段和效果不同罢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惠及全体人民的文化建设, 其公益性特征应更加明显。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 群文事业的方方面面必然会受到市场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群文职能单位所曾有过的尴尬与无奈、群文干部队伍和文化人才的严重流失、开展群文活动的重重困难等, 至今还让我们心有余悸。因此我们在坚守群众文化主体公益性质的前提下, 还要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环境, 有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 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 正确引导文化消费。努力争取使社会人力、财力成为政府公益文化事业的重要补充, 从而实现政府主导、全民共建的和谐局面。文化馆、站要把由于历史原因所造成的人、财、物等方面的不清、不顺现象尽快理清理顺;把靠商业经营、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项目放到社会、放到市场;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上, 实现经营实体与公益事业的完全剥离, 使经济效益服从、服务于社会效益。

实践证明:公益文化事业及其职能部门绝不能靠市场运作或社会资助为主要生存、发展依托, 否则其“公益性”就要“出轨”, “高扬主旋律”就要“跑调”, “构建和谐文化”就会有“噪音”, 人民普遍享有的文化权利就会受到侵害, 群文工作以及群文工作者的尊严和自信也会丧失殆尽。

二、加强群文专职队伍建设

文化馆、站作为政府职能部门, 处于群文建设的最基层、最前沿, 在文化建设领域起着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作用、组织和实施群文活动的枢纽作用以及专业研究、创作、普及与提高群文活动规模和活动水平的职能作用。自建制以来, 群文工作者优良的作风、过硬的业务, 一直被广大群众所尊爱和依赖。文化馆、站应该是和谐文化构建的重要阵地, 广大群文工作者是和谐文化构建的生力军。但目前文化馆、站的自身建设却不容乐观:专业群文干部年龄普遍偏高;用人机制、工作机制僵化, 致使庸者不能出, 能者不能进;内部管理松散, 创新能力不够;很多乡镇文化站张冠李戴, 业务荒废;村级文化室有牌无人, 形同虚设。群文队伍和业务工作面临青黄不接、整体萎缩的不利局面。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增加与文化馆、站职能作用的逐渐薄弱形成反差。要尽快改变这种局面, 一是首先要根据工作职能和业务特点, 在保证编制、保证预算经费和待遇的基础上改革用人机制, 真正落实馆长负责下的岗位聘用制、年终考核制, 并尽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二是文化站工作人员由文化部门配合当地政府选拔任用, 并做到站站有人、专职专用。三是文化馆、站是专业性较强、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业务单位, 在人员调入上一定要尊重本单位的实际需求情况和专业部门的考察意见, 不搞“长官意志”。四是强化文化馆、站的内部管理, 加大群文人才培养和业务工作力度, 提倡敬业、奉献, 提高服务水平。

三、弘扬优秀文化、提高群众文化艺术修养

现阶段, 自发组织、自娱自乐的群文活动可谓遍地开花, 但其求新、求美的巨大热情与实际能力和活动效果相差甚远, “老人、老味、老一套”成为普遍现象。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不到继承和发展, 正在被历史所尘封, 任之变为“遗产”而要等将来的“专家们”去挖掘抢救;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又由于知识、能力所限而难以被享用;基层创作人才匮乏, 优秀群文作品稀少。而精英文化与市场运作联姻所形成的“赚钱文化”和“文化赚钱”越来越火, 群众文化活动由于是“赔钱的文化”和“奉献的文化”日益被冷漠。此外, 一些封建迷信, 颓废低俗甚至黄色下流的不良文化还在蔓延, 不良文化的社会消费水平在逐年提高。

因此, 群文活动, 应该普及弘扬优秀文化、提高群众文化艺术修养、实践技能和活动水平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文化馆、站更应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抓好群文创作、专业培训和业务指导等工作。

四、加强网络文化的引导与监管

网络文化是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 已经成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群众文化活动, 特别是青少年文化活动的阵地之一。由于引导和监管力度不够, 网络文化在起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一些不良的文化内容和违规的经营方式侵蚀着社会, 毒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规范网络市场、净化网络环境, 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也是和谐文化构建的重要内容。对网络文化除了加强监管外, 更应该积极引导, 因为后者是根本, 更长效。群文职能部门也应该在丰富和推广健康、进步的优秀文化方面, 有所作为。

总之, 任何一种文化环境的形成, 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和文化积淀的结果。和谐文化构建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是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共建工程。群众文化涵盖了农村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 也是“专业文化”的母体。但和谐文化是全党、全民、全社会共建的文化, 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 而不是孤立的、狭隘的、单纯的文化建设, 更不是文化部门的孤军作战。各级政府应在宏观规划、健康引导和“硬件”投入上加大力度;各行各业都应为和谐文化构建做出贡献;社会每个成员都是和谐文化构建的参与者和享用者;文化职能部门更要在搞好自身建设的同时, 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 身体力行, 深入社会, 服务群众, 认真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群众文化发展规律, 善于发现和解决和谐文化构建中的不和谐因素。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探究 篇5

[摘要]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开展,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乡村文化的管理和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已经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问题建议 引言

辛秋水认为必须从贫困的主体——“人”入手 , 走文化扶贫之路 , 即向他们输入新的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一个重要话题。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需要以社会主义针对农村的“贫困文化” , 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用这一体系来构建和谐理念和引领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工作。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从最基本的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是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内容。在现实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贯通,一直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进的精神旗帜。

二、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据2013年12月23日新华社电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为了三个层面,首先,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其次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最后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1、农民整体素质不高

发展农村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重要着力点。从总体上看, 由于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在接受相关的文化建设时,不容易融入其中,使得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不但制约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也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制约和障碍。

例如,据目前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 年, 4.9 亿农村劳动力中,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 , 而初中文化的占49% , 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的占38% , 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还占7个百分点。因此, 提高农民素质, 培养新型农民, 进一步把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

2、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端于山东,二十年来,已经遍及全国。目前,国内外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实践发生了变巨大变化。在进行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还有很多的农村的社会事业建设处于最低水平。

2003年度372 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均销售收人不到1.3亿元,份额很低,竞争力差。此外,农村相关的科技人才和医技人才极度缺乏。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广大农民的最大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使党的基层组织更加坚强有力的需要。基于上述原因,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是不能够推动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步伐的。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推动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现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想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要着眼于提升农

民的整体素质和农民的全面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发扬我国的优良传统,努力进行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建设相应的文化制度

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文化 , 以文化活动和文化的力量带动农村社区的发展。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增强农村社区内在凝聚力的核心。

例如让政府出资解决县级图书馆无购书经费 , 文化馆、文化站由于经费紧缺不能正常开展业务在问题 , 使县级电影公司得以正常运转 , 县级剧团正常演出,用以进行文化交流和宣传,调动农民积极性。

2、深入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

例如可以开展党员联系户活动,要求每个党员至少联系1-2户群众。在活动过程中,领导干部、党员自找对象,主动上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介绍依靠科技致富的经验,解决困难户的实际困难,听取群众的意见,把党的温暖直接送到家中。

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增强了党性。法律法规要加快完善,特别要革除一些原来带有社会歧视性质的不合理不公平的法律法规,在法律层面让农民与其他社会阶层平等。在社会管理的纪律制度等方面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体现农民的要求。

结束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建设,怎样建设,依靠什么建设,基本保障是什么,归根到底也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作用。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进而让广大的农民心中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推动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查国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路径探索[J];西安科技大学,2013

[2]吴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J];长春大学学报,2009

倡导读书,构建和谐文化社会 篇6

关于如何提高阅读率和阅读量不仅是专家学者的经常性话题,也引起了普通民众的广泛关注,所以李克强连续两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他说,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倡导全民读书,建设书香社会是大势所趋,是历史发展的需要。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下,中华优秀文化蕴含的人生智慧、价值观念、道德理想、人生追求、情操境界以及对世界感知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所以建设书香校园,从学习传统文化开启。

中华文化经过了五千年的沉淀,不断凝结、升华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创新力,历史证明,千年来的国人,身易碎、魂不灭,形易散、神仍在。

“和谐”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核心。中华文化素以“亲睦九族、平章百姓、协和万邦”为理想,西周政治家周公提出“敬德保民”的思想开启了中国民本思想的先河;《六韬》中提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的命题,孟子提出“民贵君轻”、“得民心者得天下”,董仲舒提出“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所以我们经常讲的“以人为本”,是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根源的。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儒家“仁义礼智信”的传承与创新。其“服务人民”者,仁也;“崇尚科学”者,智也;“热爱祖国、团结互助”者,义也;“诚实守信”者,信也;“遵纪守法”者,礼也。其“辛勤劳动、艰苦奋斗”者,则是中华传统美德之“君子自强不息”的传承发扬。这些正是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不朽价值和时代意义的生动证明。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由于经过上个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判,到“文革”时期的全民破“四旧”、文化大革命,再到批林批孔中对孔孟儒学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我们面临着一代文化断层、文化遗产消失的状况。从我们的学校教育来看,在追求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的同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日渐式微。《诗经》、《大学》、《论语》等曾在中国盛行2000多年的经典名篇淡出了各类课堂,《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儿童启蒙教材逐渐消失。从幼儿园开始,家长就让孩子苦学外语而丢弃国学经典,许多中学生能熟练地阅读英文书籍却看不懂文言文章;满口的西方格言警句,而对东方的古老智慧却知之甚少;校园中近半数人追崇影星歌星、大款大腕,却少有人知道先贤名人、科技英才;本科生、博士生的汉字写得“惨不忍睹”,母语讲不利索……这一系列现象与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文化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语言文化是民族的命脉,国家亡了可以复国,但文化灭了这个民族就永远不会在世界上找到立足之地。我们面临的不是外国语言入侵,而是自己人要背叛自己的语言,这比外国人的入侵更可怕。

有鉴于此,许许多多的的仁人志士为了继承和宣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传统文化开始热爱传统文化,在全国上下形成了一个广泛学习积极应用、构建和谐、提升素质的良好风气,国学馆、读书会,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汉字听写、国文大赛等节目已经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关注和喜爱,教科书中传统数目越来越多,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已经在我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关系的构建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习传统文化已经是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

2009年7月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给领导干部讲话时提到,要读好书读善书。他特别谈到:“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作为领导干部,把对父母的爱扩大到对人民的爱,甘心做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以为政一方造福百姓;作为老师,把对子女的爱扩大到对学生的爱,可以有教无类,耐心细心;作为同学,把对父母兄弟的爱扩大到对同学对老师的爱,可以宽容礼让、以诚待人,给自己营造一个温馨和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环境,给自己营造一个宽容平和、感恩向善的心态。记得温家宝总理看望季羡林老先生的时候,问构建和谐社会最要紧的一条是什么,季老说:是人内心的和谐。

所以积极开展学习传统文化、宣讲传统文化的活动,通过我们的学习提升自己,带动他人,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我们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的个人成长融入到推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时代洪流中去,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浅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 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平和谐文化,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始于十六届六中全会, 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国内外新情况、新问题的历史条件下, 提出的新战略任务, 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重大创新。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党在不断探索中的文化理论的创新, 是时代呼之欲出的重大命题。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

我国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存在诸多看法。最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 它融合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 反映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 体现人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安排、政策导向和实践基础,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容

(一) 崇尚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理念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的文化, “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关键字眼, 也是区别以往其他文化的重要标志, 崇尚和谐, 追求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理念。和谐的思想无论在西方文明还是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始终都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

(二)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被提到如此的高度有其历史性和现实性。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中把以人为本作为本源是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以人为本”中的“人”在当前我国具体指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 包括社会各个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集合。“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根基, 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十五字准确地概括了以人为本的内涵。

(三)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评价尺度

“公平正义”, 自古以来就是历代人追寻的理念, 在人类文化中, “公平正义”有着重要的地位。公平正义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 尤其在大力倡导和谐社会主义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可以通过公平正义的调节和整合作用, 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高度协调与统一。在增加物质财富总量的同时, 通过建立相对公平的分配机制, 合理地分配社会物质财富, 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 从而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和谐统一。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

任何一种文化, 其核心必定是某种价值观引导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和谐社会的灵魂, 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上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趋向, 也必定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价值取向相结合才有意义。

(五) 社会主义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培养目标

党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四有公民”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

三、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的对策

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和”为着眼点, 分析面临的各种问题, 从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态、公民道德、舆论传播的角度来思考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 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 坚定政治立场, 把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汲取了人类的全部智慧和精华,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完善, 因此,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只有在多元价值观下加强和巩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才能更好地协调和整合多元文化与价值观, 才能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恶意渗透, 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提供坚定的政治立场。

(二) 把握全球化趋势, 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时俱进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是一个连续性、不断积累的过程, 任何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都是建立在对已有文化成果的继承与扬弃的基础上。尤其在全球化趋势日益突出的情况下, 文化差异不再是难以跨越的鸿沟。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想做到与时俱进, 除了汲取我国古代文明的精华, 还应该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相互包容、相互融合, 这样才能在差异中发展自己, 最终达到新的“和谐”。

(三) 保护生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生存家园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既要尊崇与自然和谐的“顺物之情”的守成精神, 又要发挥参天役物的实践精神。我们要在保护中开发自然也要在开发中保护自然, 两者必须辩证统一, 相辅相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是表面的和谐, 而是人类关心自然如关心自己的生命, 对待自然如对待家园, 在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意识, 才能最终实现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 提高公民思想道德水平, 培育和谐社会风尚

群己关系和谐与否关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否真正达到和谐,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如鱼得水还是水火不容取决于我们能否辩证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人为本的集体主义是重视以人为本, 脱离了传统狭隘的集体主义, 强调以人的生存、发展、幸福为目标, 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发展为宗旨, 以爱国主义、奉献精神为价值取向, 从“独善其身”到“兼善天下”的发展理念和模式。

(五) 加强传媒建设, 营造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良好舆论氛围

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中, 为了营造和谐文化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大众媒体担负着把握主旋律和开展舆论监督的责任。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责任就是让群众享有知情权和话语权, 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共同舆论场。这就要求媒体利用敏锐的社会触角和政治头脑, 正确把握时代主旋律, 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对社会生活开展舆论监督。

总之,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理论的科学之处在于能否指导实践, 能否与时俱进。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依据我国的国情, 使之在实践中不断修正, 不断丰富, 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千伦光.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M].杭州:浙江人学出版社, 2006.

[2]熊月之.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和谐社会[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探究 篇8

关键词:师生关系,和谐,核心价值观

2006 年10 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 “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主体对社会主义的性质、特征、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事物是非善恶荣辱的判断,对事业与目标的认同以及对精神目标追求等一系列的判断和评价标准体系”[1]。2012 年11 月,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精简成24 个字,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2]。

1 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

1. 1 师生感情日趋淡漠,师生间对话被动化

在高校的课程上,师生间出现的是一种冷冰冰的知识传授过程。由于高校不要求教师坐班,学生只有在上课时才能见到老师,即使课后有专业知识的问题想请教老师也不知道如何找到老师,这往往也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便在课堂上,学生也不主动提出问题或是回答问题,这是一种不和谐的教学现象。随着大学生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增强,获取知识的渠道趋同多样化,他们缺乏与教师之间交流和沟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 2 师生关系趋于功利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师生关系也出现功利化的一面。现今各高校由于收取学费,高等教育被很多人等同于商业服务,师生关系被界定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成绩考核、评奖评优、学生干部选拔、组织发展到毕业就业,学生感到能从某个教师那里得到功利好处,就努力接近,随即校园内出现了不正当的师生交往。例如在高校中特别是研究生群体中流行称导师为老板,称谓的变化折射出当前高校师生关系趋于功利化。

1. 3 师生之间缺少尊重、矛盾激化

由于高校学生已经成年,很有自我主见,其中不乏偏激、冲动的影响,部分学生随意逃课,考试作弊,不尊重教师,不遵守学校纪律等现象频频出现,甚至酿成某些悲剧。例如2008 年,中国政法大学杨帆教授因学生逃课而发怒,学生与其发生肢体冲突并踢伤教授的实例,使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今的师生之间缺了沟通与尊重,师生关系的矛盾过于激化而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难怪被社会所看好的这些高才生遭到社会的质疑: “现在的大学生都怎么了?”

2 师生关系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2. 1 传统观念造成师生关系不平等

中国学生从小便接受了尊师重教的道德要求,使教师天然有种 “被尊重”的需要,教师职业中已深深烙上此种意识的印痕。且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许多教育者也往往不能摆脱这种观念的禁锢,自觉或不自觉地延续着这种师生关系的传统,导致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失衡。有一段这样的描述: “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 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正好倒过来,站着的先生拥有至尊的地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颗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3]

2. 2 教育体制和教学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师生关系疏远,感情冷淡

一是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生比例差距不断扩大,教师缺少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二是教师肩负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很多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和学生进行交流。三是大学后勤社会化带来的弊端,部分学生居住地变得极为分散。教师也散居于校外各地,师生之间的联系交往变得更加不便,出现师生联系少、情感淡化的情况也是自然。

2. 3 传统道德观价值观流失

传统道德对师生关系有明确的标准,对 “师德” 和“尊师重道”非常重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老师尊重爱戴亲近,才能更好地学习,同时也激发教师更大的工作激情———尊师爱生是一个良性的循环[4]。而目前,部分教师忙于自我名利,师德滑坡,课堂上则照本宣科,学术停滞; 学生放任散漫,为了自我私利和教师关系呈现功利化,没有把学校作为学习知识的殿堂,而把从教师中获得的利益作为商品经济对待。师生关系呈现市场化,严重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3. 1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拓展思政工作途径

在教育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权利,教师和学生都是学校的主体。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价值观,关心关爱学生,重视学生的需要和权利。同时,高校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实施实践育人工程、和谐校园工作、阵地建设工作、心理健康工作、扶贫励志工程及就业导航工作,全角度全方位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努力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

3. 2 推进大学管理制度改革,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师生交流新通道

高校应将培养人才的质量、教学过程的质量和学生在校中的情感体验的满意度放在首位,并将其融入教师评价之中,才能正本清源,把教师真正引导到热爱教学、专心教学、钻研教学的道路上去。适度改进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新型评价体系。师生互评,重视学生在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教学信息调查咨询制度等措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教学改革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减少教学改革中的决策失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大学还可以设立师生交流论坛,选择通过QQ、MSN等实时交流方式或E - mail、BBS等进行沟通,给予教师和学生更多协商、对话、沟通的机会。

3. 3 发扬传统的师生道德观念

在教师师德和大学生道德遭受质疑的今天,应该呼唤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在大学里的回归,珍视传统文化与道德,回归、继承传统文化与道德。教师应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教学相长”等。教师应尊重学生,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分析学生思想意识中的问题,客观地、全面地、深刻地理解学生。对于学生来说,传统的 “尊师重道”绝不能忘记。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虚心接受教诲; 专注学习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 亲近良师,与老师交流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课堂上有良师,人生中成益友[5]。

4 结论

和谐是一种美好理念,要坚持用民族精神引导师生增强对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自觉地担当起对民族利益作出贡献的责任,用时代精神激励师生敢于创新、锐意进取,推动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坚定信念,凝聚正能量,让教师和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体现并提升自我价值,从而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使之持续、深化、升华。

参考文献

[1]张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研究[J].科教导刊,2011(2):1.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师德·师道·师魂[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探究 篇9

关键词:和谐文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

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 对国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 而和谐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档案文化延续了民族和谐文化成果。通过多种形式有效开展对档案文化的开发利用, 可以达到促进和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 通过开发馆藏资源, 举办档案陈列、展览等社会教育活动,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传播红色文化。

档案文化史料具有真实性、权威性的特征, 是弘扬和谐文化的重要素材。中外档案馆均利用各自丰富的馆藏档案文化资源, 通过举办档案陈列、展览等社会教育活动, 达到陶冶观众情操、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社会教育作用, 以促进和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自法国1794年确立档案开放原则后, 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逐步受到各国的重视。西方国家档案馆很早就通过展览国家重要档案的方式, 达到教育民众的目的, 从而推动民族优秀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各级档案馆在积极发挥档案文化资源的作用方面, 取得显著成效。国家档案馆先后在北京、香港等地举办《辛亥革命档案展览》、《明清档案真迹展览》等十几次展览。1998年6月11日~9月21日,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故宫博物院在京联合举办纪念戊戌变法100周年档案文物展览, 共展出珍贵文献、实物、照片300余件, 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这一波澜壮阔的爱国救亡运动, 具有极强的学术性和教育性。上海市档案馆自1987年底对外开放以来, 利用丰富的馆藏档案文化资源, 以展览、陈列、广播、电视、书刊为媒体, 面向广大市民, 特别是青少年开展以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中国国情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使得档案文化从传统文化走向了大众文化。不仅如此, 上海市档案馆还把档案文化史料的社会教育功能延伸到国外。1997年, 该馆在美国洛杉矶、旧金山和纽约巡回展出《馆藏民国名人手迹》, 在海外及华侨界引起很大反响, 有力地促进了民族文化传播与爱国主义教育。

2. 加大特色档案文化史料的收集, 促进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淀和发展。

如谱牒档案文化史料, 尤其是海外华侨华人谱牒档案, 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史料价值, 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 但却没有得到完整系统的保护。对此, 我们要从保护和有效利用的角度出发, 做好这些档案文化史料的收集和管理。以全国最著名侨乡福建的华侨档案为例, 这些族谱具有极其丰富的档案文化价值, 它们是侨乡编史修志的资料宝库, 也是海外华侨华人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近来年, 福建省晋江市档案馆十分重视华侨谱牒文化史料的收集工作, 晋江市档案馆迄今已拥有30多个姓氏的300多册珍贵的族谱、家谱, 并与海外晋江谱牒研究组织取得了联系, 保持着谱牒文化信息资料交流, 这些谱牒档案在提供文化研究中发挥了显著效益。收集、保护和开发这些颇具特色的华侨华人人文档案, 不仅对于研究华侨华人的人文活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而且在开启华侨华人寻根意识、促进和谐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3. 挖掘传统文化, 打造先进文化。

档案文化承载了数千年的民族优秀文化, 对档案文化的挖掘, 有利于拓展传统文化, 打造先进文化。传统文化拓展最终动力是社会生产力, 但影响传统文化发展的条件较多, 档案文化是其中之一。如我国两汉时期由于档案文化的发展, 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发展提供极其有利的条件;唐宋时期档案文化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我国现在说明文化发展标志时, 也常将档案文化发展作为其中一个标志, 主要表现在档案文化能够为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并最终通过人们的实践过程转化为物质力量。中国传统文化把人的价值归结为道德价值, 作为一种道德文化, 长期、广泛、持久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道德文化就是民族和谐文化中的核心文化所在。又如, 利用档案文化, 参与诚信社会建设。经济活动中各种掺假制假、以次充好、偷税漏税、不讲信用等不良风气, 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诚信基础。因而, 建设诚信社会, 弘扬社会正气, 是任何社会职能部门, 尤其是文化部门的重要任务。近年来, 社会各界都在探讨利用档案建立信用机制、信用档案等, 就是与和谐文化对接的最好体现。没有信用, 就没有秩序, 所以我们要发挥档案的文化优势, 参与广泛开展的公民、团体、组织的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道德规范重建活动中去。再如, 利用档案文化, 参与政治文明建设。反腐倡廉是现阶段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各级党委、政府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进政务公开、民主集中制、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等工作。廉政档案的构建, 是新时期档案文化的发展, 有利于遏制腐败, 建设和谐政府, 它是先进文化的体现, 有利于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当然, 档案文化又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事业, 它离不开档案工作者的文化素质。建国初期, 周恩来总理提出, 档案工作者要“学习司马迁, 当司马迁”, 续写新的《史记》;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从事档案工作一定要有丰富、广博的知识, 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方面的知识, 都要掌握一点, 学一点外语, 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对档案工作者的要求”。档案工作者既是和谐文化的贮存、延续、传播者, 也是和谐文化选择、吸收、加工者。历代档案工作者群体既经过了社会文化发展的传递历程, 又经受了和谐文化传递历程中的心理净化。因此, 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条件, 是真正的“文化人”。档案工作这一职业, 经历了多年民族优秀文化积淀与渗透, 逐渐形成了档案工作者的群体行为的文化模式, 这种文化模式体现出历代档案工作者群体行为的共同心理, 以及共同遵循并形成同化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的思想作风。它是联系和协调档案工作者行为的牢固纽带, 是档案文化人灵魂所在, 深刻揭示了档案工作者中含有的文化特质, 对发展和谐文化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冯慧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探索 篇10

毛泽东对和谐文化追求伴随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确立和巩固的过程中, 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毛泽东追求的和谐文化是建立在对文化的本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整体考察之上的。

一、论述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价值

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 (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 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 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 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毛泽东通过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及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创造性运用, 揭示了文化的本质, 准确地阐述了文化、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一旦发生变化或大幅度发展, 其文化形态也应随之转型或大步前进, 构建适于该种经济和政治生活并为之服务的新文化。因而, 这就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化, 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依据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 结合文化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积极推进文化体制的变革, 构建反映当前我国经济与政治的和谐文化。同时, 还要依据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总体目标, 提出和谐文化建设的具体任务, 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无疑正是基于对毛泽东思想文化思想关于文化的本质及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的论述的深刻领悟和对客观现实的透彻分析之上的。

二、定位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的文化思想是人民文化,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其核心内容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 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从文化应当为人民服务的角度出发, 毛泽东反对割裂普及文化和提高文化的形而上学观点, 强调要“把提高和普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起来”。提高必须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 而普及则应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只有辨证地对待普及与提高, 才能做好文化的服务功能。同时, 要想搞好文化建设, 还必需建立一支强有力的、能密切联系群众、热衷于群众事业的文化队伍。毛泽东指出:“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忱, 必须联系群众, 而不要脱离群众。”毛泽东有关人民文化的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观, 无疑对和谐文化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当前和谐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 我们应该切实贯彻这一方针, 健全文化工作队伍, 激励人们解放思想, 抛弃与现阶段社会不相适应的理论与观念;同时, 应该按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努力造就适应社会各个层面需求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新人, 从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素质。

三、确立了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形成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向前发展的战略性方针, 是毛泽东思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其实质是承认社会主义文化多样化发展的事实, 是正确对待不同于物质生产世界的人的精神世界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毛泽东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 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其要点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 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 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 而不应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双百”方针是在党和国家要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环境下提出的。此方针的提出, 无疑是想摆脱旧有的苏联模式, 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与科学事业的新道路。就“双百”方针本身而言, 它体现了对艺术与科学的基本性质和特殊性质的充分认识和完整把握, 以及对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这一客观现实的承认, 符合艺术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规律, 符合文化工作的规律。但是“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也有一个政治保证, 在我国人民的政治生活中, 应当如何判断我们的言论和行动的是非呢?毛泽东提出了六条标准, 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 这两条保证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会主义性质, 对我们今天的和谐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明确了对待古今中外文化的态度

毛泽东从唯物主义历史观和无产阶级事业的现实需要出发, 科学地探讨了中国新文化与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问题。他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 因此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 决不能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我们应当给予总结, 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但尊重历史文化遗产不等于盲从。毛泽东强调采取辩证的批判手段, 运用辩证法来扬弃中国的传统文化。他说, 对待传统遗产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 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理性的批判是一个取舍、升华和再创造的过程。只有这样, 文化才能进步。对待世界上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也是如此。

毛泽东说:“对于外国文化, 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 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他要求中国新文化建设面向世界, 实行对外开放, 在对外交流中吸纳、融会世界各民族的进步文化。他说:“中国应当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 作为自己文化粮食的原料。”但是, 要根据中国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内在要求来选拣、吸纳外来文化, 要将外国先进文化“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 创造出自己的、有自身特色的东西。

概括地说, 在对待古今中外文化的问题, 毛泽东主张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采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这一思想, 为和谐文化发展当中借鉴其他文化思想提供了理论指南。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 (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

[2]本书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6年。

[3]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年。

[4]张仲宁.和谐文化刍议[J].延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年, 第6期。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探究 篇11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1—0022—02

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涵

和谐社会的建设包含着和谐文化、和谐经济、和谐政治等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建设和发展,而和谐文化的建设无疑是其中心的内容。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有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精神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也就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

当今中国,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状态相对应的一种文化状态。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在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全社会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要深入进行和谐精神、和谐理念教育,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推动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局面。要充分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对体现和谐思想的文化资源进行科学梳理和扬弃,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1]。

二、和谐文化建设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分配方式和利益格局日益多样化,由此引起了人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和文化形态的多样化,这迫切要求建设和谐文化。文化是社会全面协调、稳定有序发展的精神基础。通过建设和谐文化,使全体人民树立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凝聚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努力实现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在政治、经济和精神上的和谐,这符合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和谐文化是一种多元统一、兼容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和大众共享的文化,它的特征主要体现为:

主导性,即和谐文化的主体内核是我们党对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形态建设与发展的宏观把握,反映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历史先进文化思想的不懈追求,它必然是人类最先进、文明的、也一定会是主流的意识形态。

民族性,和谐文化的灵魂来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的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基本精神凝聚、浸淌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的伟大智慧和非凡创造,它重整体、尚修养的培育方式也必然带有东方的、中国的、历史的民族精神的特质。

开放性,现代社会的文化必然是多个不同文化形态、样式之间交流、融合的产物,文化开放已成为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式,而和谐文化的建设正是以经济全球化,文化国际化为背景,积极吸收借鉴人类共有的优秀文明成果。

时代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历史的高度,结合中国社会发展与国际社会变化中面临的交流与合作、协调与共赢的共同性要求,对时代特征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所作出的重大决策,既顺应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又体现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和谐文化建设的原则

和谐文化重在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之一,为此:

一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二是必须坚持“双百”方针。和谐文化不是没有矛盾的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需要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向前推进,既要大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和进行文化建设的经验,又要充分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应该正确引导宗教文化、非主流文化等,发挥它们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必须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旗帜鲜明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四是必须坚持建设和谐文化,重在培育文明风尚的思想。要积极发展和充分运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文学艺术等现代主流传媒手段,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大力弘扬社会正气。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五是必须坚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精华,使之很好地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在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上下功夫。要不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方法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富资源。要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大胆吸收各个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逐步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

六是必须坚持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要勇于站在时代的潮头推进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体制与机制、管理与传播的创新与变革,努力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要牢牢把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化才是真正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文化培育与发展规律。

四、和谐文化建设的关系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基础,立足现实,面向时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为适应这一要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和认真把握好四个重要关系。

第一,社会主义文化与其它文化的关系。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主体性。要始终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主流思想文化,重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整合力量、凝聚人心,推进社会前进的旗帜和灵魂。同时,我们要看到,多种所有制并存决定了思想和文化的多样性,我们要正视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多样的特点,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用一元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的思想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唱响主旋律,弘扬积极的、有益的思想文化,改造和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不断用先进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占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阵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保证和文化基础。

第二,共同理想道德文化与不同社会群体文化的关系。和谐不仅表现矛盾的统一性,同时也表现矛盾的差异性,和谐文化不是单调单一的文化,而是求同存异多样化的文化。一方面,和谐文化有着统一的目标、一致的步调和共同诉求;另一方面,文化总是具有多彩的差异性和多元化,如民族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都存在着文化的鲜明差异。因此,文化建设不能搞一刀切、一元化,而是必须尊重并承认文化的差异性、多元化,求同存异,使各民族、各地区、各群体之间的文化共存、共生,共同发展、繁荣。当然,不同民族、地区,不同群体集团等之间的多种文化在相互交流的同时,也在相互冲突、碰撞、摩擦,但这是文化催生、形成、发展、演变的必然现象。对此,我们不可能简单地将多种文化人为地隔离取消而扼杀了文化的内在生命力。正是因为有相异才需要和谐,通过不懈地反复文化整合,实现促进文化的彼此交融和竞相升华。

第三,先进文化与社会现实文化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形态,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先导和引领作用。建设和谐文化,首先需要考虑文化的先进性,不具有先进性的文化,就没有社会历史的感召力、引导力,就不可能带动整个社会和谐思想观念的不断提升和全体社会成员文明素养的极大改善。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也不能脱离当今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水平,不能超越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觉悟程度,为此要切实把握好基础性和广泛性,坚持“三贴近”原则,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道德素养、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变化性和层次性特点,要照顾多数,区分层次,这样才能增强和谐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四,历史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建设和谐文化不能闭门造车,必须继承发扬和借鉴一切优秀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为贵”、“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关和谐的思想,是传统思想文化的精华。我们应该结合时代精神继承和发扬这种崇尚和谐的精神,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与对接,使之成为和谐文化的重要内涵。创新是文化永葆先进、充满活力的动力源泉。我们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思维方式,坚持进行文化理念、文化样式、文化元素、文化体制等方面的创新,不断培育和丰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先进文化要求、引领时代风尚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2]。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10-19.

繁荣汽车文化构建和谐汽车社会 篇12

谈起“汽车文化”,人们并不陌生,但是关于“汽车文化”的定义,以及如何繁荣汽车文化,还有待探讨。在此,就“繁荣汽车文化构建和谐汽车社会”谈一些个人观点,主要分三部分内容:一、关于文化;二、关于汽车文化;三、和谐汽车社会需要汽车文化。

关于文化

首先,“文化”一词的由来历史悠久。在我国,“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著名学者刘向所著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原意为以礼乐典章制度为依据来教化臣民。这与当今“文化”所指已经十分接近。

在西方,文化一词起源于拉文的动词“Colere”,意思是耕作土地,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

近代以来,日本人根据《易经》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把英文“culture”翻译成“文化”,将东西方的“文化”巧妙地融为一体,并被中国所借鉴。

关于“文化”的定义,一直以来存在各种意见,这主要反映在文化定义的众说纷纭及其内容的丰富多彩方面。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 1832-1917)在《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

此后,对“文化”的定义层出不穷,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hn)在1950年代末期搜集了100多个文化的定义。迄今已经有超过200个不同的定义。

看来,给文化一词下定义非常之困难,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

在“文化”中,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如汽车)、服饰、日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

可以说,凡是人的、与人有关的一切,都有文化问题,都是文化的范围。

在此,有必要了解“文化”的一些基本特性:

文化是共有的,是一系列共有的理想、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但文化随地域、性别等不同有不一致性;

文化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而不是通过遗传而天生具有的;

文化的基础是象征符号,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和文字,人类通过语言才能把文化一代代的传续下去;

文化是被社会成员广泛归纳、复制、执行的操作程序;

文化始终处于高处,人类的一切活动和成果都离不开文化的影响,因此说文化也是最具影响力的;

文化是广泛存在的,可以说,文化渗透各个领域,和每个人都有关。

关于汽车文化

“汽车文化”的定义是由“文化”的定义派生而来,主要是指人类在汽车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关于“汽车文化”的定义又分为两个方面,既物质汽车文化和精神财富方面的汽车文化。

物质汽车文化包括:汽车发明、汽车设计、汽车造型、汽车品牌、汽车美容、汽车商标、汽车运动、汽车制造技术、汽车改装、汽车美容、汽车收藏等等。

精神财富方面的汽车文化包括:设计理念、使用习俗、消费观念、发展历史、汽车知识、生产和使用法规等等。

汽车文化也具有文化所有的基本特性,例如:

汽车文化是由人类在工业化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汽车文化是人们后天习得的有关汽车方面的经验和知识;

汽车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被全社会普遍接受和遵循的社会性产物;

汽车文化是一个不断扬弃、不断积累的过程;

汽车文化具有时代性、地区性、民族性.

和谐汽车社会需要汽车文化

研究发现,汽车的普及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直接联系。例如,人均GDP1000美元以下,为汽车社会发展的起步阶段;当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为快速发展期;人均GDP在3000~30000美元阶段,为普及期;当人均GDP达到30000美元上水平,则进入饱和期,汽车年均增长率跌落在1%以下。

目前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汽车工业已经由快速发展阶段进入普及阶段。不过,与国外汽车行业相比,中国汽车工业要由大变强,成为汽车强国,还有较长的发展路程要走。

虽然我们已经进入汽车社会,但是诸多方面还存在问题,发展制约因素明显,例如:能源对外依存越来越高;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城市拥堵越来越严重,以及交通安全事故频发等等。

在这种前提下,构建和谐汽车社会尤其需要大力发展汽车文化,通过相关的学习培训、引进、创新,以及相应的交流和活动,从而促进汽车制造业改变设计理念,让消费者改变消费理念和使用理念等等,并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应用,结合推广智能化、信息化、人性化,克服及改善制约条件,实现汽车产品的环保、节能,创造安全、绿色的出行环境,共同构建和谐汽车社会,进而又创造并丰富新时期的汽车文化。

上一篇:高校课程教学模式下一篇:公路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