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共12篇)
社会主义道德文化 篇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谈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时, 指出:“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 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 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由此可见, 公民道德建设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能否扎实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也关乎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进程。
一、道德行为的内涵解读
所谓道德行为, 是指道德的行为, 即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道德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分析。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可知, 任何一个道德行为, 其道德的私人收益和道德的外在收益之间以及道德的私人成本与道德的外在成本之间有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 道德的私人收益越小其外在收益越大, 道德的私人成本极大可能道德的外在成本极小。道德的公共物品性及其外部效应性, 主要是由道德行为的收益外溢和成本内化所决定的。道德行为是与败德行为相对应的。败德行为的成本包括实施行为过程中所做出的物质和精神耗费以及由实施行为所引起的社会给予的舆论谴责以至法律制裁等等。败德收益是指败德者通过败德行为获得的利益和满足。对败德者而言, 败德收益按其内容、性质大体上可分为财产性收益和精神性收益。前者是指因败德而获得的可直接或间接计价的利益, 后者是指因败德而获得的精神利益, 如败德者感情的满足或发泄等。
道德行为几乎有一个共同点:行为者付出的代价 (成本) 很大, 有的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他们的所得 (收益) 较小, 甚至是负收益。但从其行为对社会的道德收益和成本来说, 则是另一类景象。正是由于道德行为, 促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生成, 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道德收益, 减少了社会付出的道德成本。换言之, 道德行为者个人代价很大, 而外部成本和社会成本会较小, 大部分外部成本内化到行为主体的个人成本里去了。
就一个社会而言, 如果一种道德行为, 或一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的个人成本太大, 个人收益太小, 甚至是负收益, 那么这种道德行为就会出现减少的趋势。当我们在为缺少见义勇为的英雄、在为世风日下而痛心疾首的时候, 却很少有人去探究其背后的经济学原因。无论是见义勇为, 还是仗义疏财, 都不是没有成本的, 而当人们付出这些成本的时候, 他实际上是在生产一种公共物品, 这种公共物品就是坏人受到惩罚, 正义得到伸张, 社会秩序得到维护, 道德环境得以好转, 而社会公众作为这种公共物品的受益者却不用为此付出成本。而对于那些见义勇为的英雄和那些道德行为者来说, 如果代价 (成本) 与收益反差太大, 就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几乎每个人都愿意社会道德秩序处于良好的状态, 但愿意为此付出代价 (成本) 的人却越来越少。现实中之所以会出现道德冷漠的现象, 恐怕正是道德行为成本与收益反差太大造成的结果。如果社会缺乏基本的秩序保证, 一个人因做了好事却遭流言蜚语, 一个人因制止流氓滋事反被流氓殴打, 还可能意味着生命危险, 最后甚至连医药费都无法报梢, 这就足以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二、加强道德行为自觉建设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经济长期快速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 我国也为经济高速增长付出了不少代价, 比如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拉大、贫富差距拉大、能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离不开正确的指导思想、科学的发展战略、高昂的社会热情和强大的精神动力。简言之, 离不开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文化是国之魂脉, 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要实现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 离不开大众自觉践行的道德行为。只有加强有利于道德行为自觉的建设, 才能更好地在文化自觉视觉下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才能更加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1. 加强道德行为自觉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道德行为自觉是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一致的。随着人们生活从温饱达到总体小康, 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 人们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来越高。道德行为自觉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市场经济与社会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联系在一起, 决定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必然是在坚持等价交换、尊重物质利益的同时, 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统一起来;社会主义道德性质必然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与社会进步要求的集体主义的精神的统一, 从而真正实现社会的经济发展和道德进步、经济尺度和道德尺度的真正统一。
道德行为自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在经济活动中, 企业或个人只有自利的动机, 忽视道德行为自觉的价值, 从长远看, 不能保证利益的最大化。如果大家不遵守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 不互相信任, 而是互相欺骗, 势必会造成经济活动的无效率或低效率, 提高产权保护的成本。合理的道德行为规范能正确协调个人利益、集团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 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不断激发个人与集团的生产劳动积极性, 推动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
2. 加强道德行为自觉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
道德行为自觉是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道德建设的支撑和保障。道德建设规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教育, 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大力培育民族精神, 在加强道德行为自觉中, 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思想教育,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相适应的道德建设的主旋律。
加强有利于道德行为自觉的道德建设, 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 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基础。公民自觉地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 大力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急公好义、敬老爱幼、邻里相济、家庭和睦等社会道德教育落到实处, 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使道德行为自觉成为共同的精神追求, 进一步提升民族凝聚力, 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优势, 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 加强道德行为自觉建设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断是我们党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新成果, 也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间的密切关系。“五位一体”总布局之间是协调发展, 相辅相成。道德建设是“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关系着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道德行为自觉关乎道德建设的成败, 是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民族文化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表现。
党的十八大根据新的情况新的条件变化进行调整和深化, 提出发展改革的新要求, 确保到2020年建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无论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都需要有道德行为的自觉。只有加强道德行为自觉的建设, 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才能有力地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的实现。
三、保障道德行为自觉的制度安排
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 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应当有所作为, 必须有所作为, 也可以大有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最根本的是要为道德行为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道德行为具有道德收益外溢 (外部正效应) 的特点, 败德行为具有败德成本外溢 (外部负效应) 的特点。对道德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目的是希望找到一种制度, 这种制度能够内化道德收益和败德成本, 以激励道德者主体自觉践行道德行为, 警示败德者减少实施乃至不实施败德行为, 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进步。
制度是带根本性的东西, 它规范约束着人的行为。良好的制度规范会激励人们自觉地“抑恶从善”, 反之, 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行善”的愿望。只有当社会能为其成员提供制度安排, 具有恰当的保证手段引导民众向道德的方向发展时, 其成员才能表现出普遍的德行状态, 并稳定地向拥有优美灵魂的德性过渡。由此可见, 道德行为自觉建设的当务之急是从制度建设入手。尤其在经济社会攻坚时期, 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 作为道德规范, 将在越来越高的程度上趋向制度化, 这已是道德建设的大势所趋。
首先, 通过制度安排保证具体的道德行为获得较大收益, 败德行为付出极大的成本 (代价) , 使道德行为收益和败德成本内化或部分内化。不能使违反道德的行为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行为, 更不能让遵从和弘扬道德者成为事实上的吃亏者。社会应努力构建起赏罚严明的调节机制, 在宏观上创造“老实人不吃亏”的合乎人性生长的良好环境, 保证道德行为自觉成为社会的普遍通行证, 从而使民众通过生活体悟到, 道德行为自觉是美好的, 也是有用的。
其次, 通过相应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建立利益制约机制, 为人们进行善行选择提供制度保障。利益制约机制的建立是为了对社会和人民群众倡导的善行给予保护和奖励, 对于危害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的恶行进行相应的惩罚。一个社会出现善恶冲突与斗争, 出现一定的不公现象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对恶现象没有强有力制约机制和惩罚机制, 从而使善不能战胜恶、以致无法遏制恶现象的蔓延。因此, 一个社会建立起有效的扬善惩恶的机制, 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
有了这样相应的制度保证, 才能使道德行为主体在成本和收益之间找到平衡点而实践其道德行为, 使败德行为主体在成本和收益之间找不到均衡点而放弃败德行为。
社会主义道德文化 篇2
【摘要】文章以社会文化发展为线索,探讨了社会文化对韩国当代德育影响的三个方面:儒家文化是韩国当代道德教育发展的摇篮;美、日德育文化是韩国当代德育的创新条件;独特的家庭文化是韩国当代德育的突出体现。在分析韩国德育特色的同时,也对中国提出了一些借鉴意义。
【论文关键词】韩国;社会文化;道德教育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同时也是教育全球化的一个时代。而这种教育全球化集中反映到了对人才素质的培养方面,国家的振兴,民族的振兴都系于高质量的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就是道德品质教育。韩国在道德教育方面的发展上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同时,韩国的崛起同其社会文化对道德教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通过对韩国社会文化的进行介绍与分析,将有助于更好地借鉴韩国德育的成功经验,有效地推动中国德育工作的改进。
一、 儒家文化是韩国当代道德教育发展的摇篮
(一)儒家伦理在韩国当代道德教育中的发展
起源于中国的儒家文化传入韩国已有漫长的历史,在韩国的文化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德育教育中,自从儒家文化传入韩国以来,便开始生根发芽。其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时期。1. 光复时期(1945~1961年);韩国光复后,教育从原来的奴化教育、殖民主义教育制度中摆脱出来,树立了民主、民族主义教育思想,建立新的教育制度,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当时把“弘益人间”作为韩国德育教育的理念,即“ 教育的宗旨是在弘益人间的理念下,协助所有人完善其个人品德、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公民应具有的资格,使其为民主国家的建设服务并努力实现全人类繁荣的理想。”而这一教育理念确立的理由就是:弘益人间既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又与儒家文化中强调仁义,博爱的思想相通。这一理念一直沿用至今。2. 经济腾飞时期(1962~1978年);二战以后,随着西方技术和文化的大量涌入,韩国的道德传统也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影响,许多社会问题随之而生。在这种情况下,韩国政府更加强调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于是韩国教育部于1968年公布了“国民教育公约”,强化了青少年和整个社会的“国民精神”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生存意识。3. 经济转轨时期(1979~现在);进入80年代后社会教育有了新的飞跃,1982年颁布的“社会教育法”把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思想贯穿其中。以上可以看出,无论是终身教育还是主体、创造性教育都与儒家的重视教育,重视学习,把学习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直接联系起来。因此,儒家文化在韩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
(二)儒家伦理对韩国当代基础德育的作用
韩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有着深远的儒教传统。今天的儒家伦理不但体现了韩民族的精神,更成为韩国的教育主体,是韩国学校德育的灵魂。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儒家伦理已成为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第二,儒家伦理是韩国国民教育的基础思想。儒家认为,只有尊师,才能重道;只有重道, 才能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教育、尊重教师的良好风尚。第三,儒家伦理是家庭德育的重要体现。儒家的
“忠孝一体化”思想使韩国社会的各个层面也都贯彻着这种原则。但是,韩国也正在批判地弘扬儒家文化,努力地解决东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所以从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来看,世界上儒家伦理保存得最多、最好的国家应是韩国。
二、美、日德育文化是韩国当代德育的创新条件
20世纪是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世纪,东方国家在吸收西方优秀科技文化的同时,也导入了西方文明,如西方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道德基准等等。对于韩国来说,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对其影响极其深远。韩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方面与美、日的矛盾不是很大。但韩国毕竟也是一个有着本民族传统文化几千年历史的国家,在对美、日文化大量吸收的同时,并结合自己的国情予以改造和利用。
(一)美国德育思想对韩国当代德育的影响
道德堕落不是社会主义 篇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步步突破计划经济的桎梏,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解放和发展,中国人的腰包也鼓了起来,社会上因此涌现出一批批先富精英。但有钱人的奢靡被过度渲染,其先富途径也被质疑,为富不仁更让社会痛恨。与此同时,西方社会思想的一些糟粕也滚滚而来,很多中国人被这些思想裹挟,随波逐流。
中国正处在资本横行的时代。“一切向钱看”似乎成了社会主流。有钱就能买好车,住好房,过上好日子。有钱就有了一切,为了挣钱,大家可以不择手段。拜金主义思想空前泛滥,道德滑坡现象越发地不可收拾。小悦悦事件就像一面明镜,照出了这个社会部分群体的麻木不仁、道德沦丧,也拷问着人们的良知与灵魂。
中国真的道德沦丧了吗?
中国社会真的无可救药了吗?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通信手段大都被损坏,广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当天晚上,成都市区电台发出了一条求助信息:“都江堰地区塌方很厉害,急需要修建一条道路,但缺少挖掘机,需要大家提供。”不到一个小时,广播又响了,“通往都江堰的道路上现在都是挖掘机,请大家不要再来了。”自发献血的人们排成长队,出租司机无偿提供救护。
巨大的灾难将中国人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汇聚成巨大的暖流和力量,战胜了灾难。相比之下,2011年3月的日本,地震、海啸、核事故,将这个国家推向了灾难的深渊。在大灾面前,作为一个后工业化时代的发达国家,他们的救助手段也许比我们先进得多,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却比我们要冷漠得多。
大灾大难面前的表现,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热血和热心,以及崇高的道德风尚。事实证明,道德滑坡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小悦悦事件在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网友一致声讨“冷漠”,这恰恰是积极的反应。这说明中国人的心是热的,社会民众的心是热的。如果这个社会真的已经道德滑坡了,那小悦悦事件就不会引起这么强烈的反应,网民不会这么一边倒,也不会这么激愤。这说明,发生这样的事情,大家的良心过不去,一个社会不应该这样。呼唤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是社会广大民众发自内心的呼唤。小悦悦事件也许会成为重构中国道德建设体系的一个重大契机。
道德建设也要“以人为本”
建国前后,人民道德水平的提高,采用的主要是灌输、教化的方式。这在一定历史阶段是有效的,但到了现在,国民文化素质、思想素质都大幅提高,公民自我意识增强,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因此,寻找合适的道德培养模式成为新时代的重大命题。
现在,总的原则是教育如水,润物无声,切忌高高在上,空洞说教。
过去,提到理想,我们马上就说“共产主义社会”,但现在,面对广大的人民群众,我们要用更现实的理想来引领,那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意味着“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教”的幸福生活。大家看得见、摸得着,更能鼓舞人民,激励人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适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了“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事实上,道德堕落更不是社会主义。
从中国的发展主线来说,如果说,从“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跨了第一步,从“经济建设中心”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跨了第二步,那么,从“市场经济”到现在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实是更大的跨越。
“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关注民生,为人民谋福利。过去,我们总是戴有色眼镜看,以为这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姓资不姓社,应该批判。
但现在看来,其实不然,“以人为本”才是科学发展的根本。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实际上就是“以人为本”的雏形。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经济发展,我们都需要明白,发展究竟为了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发展?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了这个根本指导思想,还愁我们的道德建设吗? (本刊记者胡雪琴采访整理)
社会主义道德文化 篇4
一、为什么提出道德文化建设
《伦理学大词典》中指出: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反映和调整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关系, 用善恶标准来评价, 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1]。道的最初涵义指道路, 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及人的行为原则和规范, 具有某种客观性, 主要指一种外在要求。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 这就叫做德[2]。为此, 如果期待人们在行为外显上体现“德”, 必须明确“道”是什么。“道”作为人们道德结构的精神内核, 犹如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石, 人们在其指导下进行道德观念的构建和道德行为的选择。社会及学校道德文化是影响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价值取舍的精神内核, 统辖个人道德发展方向。因此, 人们必须重视社会道德文化建设, 尤其是学校道德核心价值观对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意义。
然而,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 我们国家的传统道德文化遭遇了巨大的冲击。传统道德教育强调应该教给儿童一些永恒的道德准则, 认同教师的权威, 认为道德是可传授的。随着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进一步变革, 教师权威、传授教育方式、核心价值观都受到一定的冲击, 传统道德教育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遇到了挑战。随着价值澄清学派、道德推理理论、关心理论、人本主义、主体教育理论的兴起, 加之多元文化、信息技术的冲击, 人们越来越倾向“不能强加给学生任何一种价值观”, 开始注重价值思辨的作用。这有利于学生道德自觉的形成, 但“社会主导价值观”地位的下降导致学生价值观选择的迷失和无所适从。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的盛行使生活在同一生活圈中的人们没有共同的道德价值追求和道德信仰, 这无疑加剧了社会道德失范。道德观念一致性的丧失成为最为深刻和危险的现代性危机。中国人体验着各种价值观的彼此冲突, 经历着价值选择的困惑, 对成为何种人、持有何种道德价值观无法作出抉择, 处于一种漂泊的无根境遇, 失去了固有的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3]。
一个民族的文化和道德信仰解决的根本问题是道德对人的约束力和吸引力的根源问题, 即遵守道德规范的价值和意义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 也就解决了思想危机的问题, 给道德价值观的确立建构了文化精神的支撑, 为学生提供共同的道德根基, 使人的道德规约超越世俗和功利, 走向道德自觉。通过道德信仰的确立使学生理解我们来自哪里, 我们走向哪里。
文化多元化的挑战以及民众道德路向的迷失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在这种背景下, 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被重新提上日程, 世界各国都在推行核心价值教育。2007年, 英国推出全国中小学“英国传统价值观教育”计划, 规定学生学习有关言论自由、文化多元、遵纪守法等核心价值观。澳大利亚政府出台学校价值教育国家框架 (N FVE) , 提出以“关爱与同情”、“自由”、“责任”、“正直”、“尽心尽力”、“尊重”、“公正”、“理解”、“宽容与包容”、“诚实”与“诚信”为核心的价值教育体系。新加坡提出新世纪注重“明 智”、“诚信”、“关爱”、“合作”、“爱国”、“自信”、“创造性”等价值品质的培养。20世纪60、70年代, 美国主张价值中立, 但由于价值中立教育原则带来瓦解价值共识、破坏社会凝聚力等弊端, 80年代末至今, 追求核心价值的品格教育重又回归美国道德教育主流。2012年11月,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总要求。可以看出, 各国都希望通过文化建设重建公民道德秩序, 使道德文化建设成为塑造合格公民的无声力量。
二、文化建设何以有助于学生道德理想的 重建
文化具有方向性。文化是历史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4]。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因此, 一个国家或者学校的文化建设首先是价值观的建设, 这是明确生活在同一文化群体中的人应该遵循的为人处世、判断是非的标准以及个体行为方式的准则和尺度。一般来讲, 文化价值观是稳定的、持久的, 它会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 指引人们生活的方向。
文化具有凝聚力。一个国家或者学校的文化既是过往人生活的映照, 也是当下人生活的呈现, 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影响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思维方式、价值选择以及行为方式。文化引领的方向性、统一性避免了人们价值选择的困惑和迷茫, 使大家沿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一个积极的文化圈, 当学生出现道德失范的现象时, 必然会受到正向舆论的批评与纠正, 在文化氛围的影响下, 逐渐使自身的行为符合社会期待。积极、正向的文化场域无形中增强人们的凝聚力, 形成独有的道德精神气质。
文化具有塑造力。人永远是生活在社会当中的“关系人”。从某种意义上说, 文化与社会是手心手背的关系, 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用来指称人类的生活样式本身。因此, 我们也可以说, 文化对人、对人的生活, 进而对教育进行着无所不在的熏陶与塑造, 不同文化及其文化精神深刻地影响着道德教育的目的, 使得道德教育目的体现着鲜明的文化特色[5]。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必然会受特定文化的影响, 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 使自身的言行具有特定的文化属性。明确、积极、正确的主流文化引领必然有助于推动学生深化道德认识、提升道德理解, 形成道德文化气质。
三、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1.确立学校育人核心价值观
学校道德文化的追求和营造, 应先于对儿童的道德教育, 这是学校道德教育开展的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在其社会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追求, 是学校育人的方向标。学校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 应该结合教育特点、学生特点与学校特点, 确立学校育人核心价值观。为了使道德文化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学校必须对其道德文化有“自知之明”, 通过了解学校校史明其来历、形成过程、特色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心中有数”有助于全体师生对学校育人追求的认同, 使学校的追求成为全体师生发展的风向标。只有教师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 学生明确“成为什么样的人”, 才能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 共同建构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意义框架。学校育人核心价值观无形中会成为学校的精神气质,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直接作用于学生道德精神的成长。
2.发挥学生道德主体的作用
文化选择和重建是建立在理性反省和意志抉择基础上的理想追求, 这要求学生作为个体是独立自主的。为此, 在教育方式中, 学校不能采取强制、灌输的方式, 而要遵循学生的主体意识, 经过学生判断之后的选择才是具有持久力的选择。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道德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道德知识背后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文化意义, 激发学生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 从而把成为有道德的人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当学生在学校道德文化的浸润中深刻地理解道德的人文内涵之后, 他们就会从对道德规则的服从转变为对道德的内心信奉与崇仰, 铸造自身的道德价值理想和道德人格追求。
3.激发学生道德需要
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 道德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 是一个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存在的精神规定。一个人道德的成长离不开道德需要的支配, 道德教育只有激发并满足学生道德成长的精神需要, 才能推进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激发学生道德需要的过程是把学生引向自由自觉存在方式的过程, 学生不仅认识到自己是社会存在物, 还要思考自己如何生活, 如何过有意义的生活。人创造环境, 同时环境也创造人, 激发学生道德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成长环境。当社会舆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道德环境时, 责任、合作、自觉等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就会不自觉地成为学生的道德追求, 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理想的人。
参考文献
[1]宋希仁, 陈劳志.伦理学大词典[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9:1026.
[2]史宁.文化视野下道德教育的信仰重构[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99-101.
社会主义道德 篇5
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道德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的反映;是在无产阶级自发形成的朴素的道德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由无产阶级自觉培养起来的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
体系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指社会主义道德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行为规范有机结合起来的整体。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体系,它由各方面的道德规范构成,如政治道德、商业道德、家庭道德以及各行各业都有自己具体的规范、具体的内容,各种规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体系。另一方面是指社会主义道德的层次体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低到高存在着四个层次的道德要求。处于最低层次的、也就是最简单、最一般的道德要求,是社会主义起码道德要求,它包括社会公德和家庭道德两大部分。处于第二层次的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具体概括为“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处于第三层次的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特殊道德要求。处于第四层次的是共产主义道德。这是社会主义时期的最高道德要求。以上这四个层次的道德要求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层次体系。
社会主义道德存在层次体系,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决定的。
社会公德主要规范
1、文明礼貌,提倡人们互相尊重。
2、助人为乐,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
3、爱护公物,增强社会主义主人翁的责任感。
4、保护环境,强化生态伦理观念。
5、遵纪守法,自觉维护公共秩序。
职业道德主要规范
1、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传统道德文化理论概述 篇6
[关键词]道德;思想意识;藏识
自从社会进入现代化以来,人类只重视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忽略了人类道德的教育,致使人类道德滑坡,虽然国家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但仍不能控制违法犯罪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是没有说服力强的道德理论,人类思想上没有形成用道德理论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语言习惯,使人的行为语言放荡不拘;二是道德教育的缺失,人类社会把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多少作为升学工作以及进级的考试考核目标,没把道德理论知识作为考试考核的目标,使得人们形成忽视道德理论学习与道德修养的风气。本人经多年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研究,对这方面的理论有了粗略的了解,为了不让这种理论流失,响应中央文化建设号召,使人们认识道德的重要性,促进社会道德良好风气,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供大家研究探讨。
一、生命的根本
具体讲到生命,人类有个误区,认为外观的身体就是生命,其实身体是由物质聚合而成的躯壳,躯壳受到思想意识支配,抬手走路,吃饭睡觉,都是思想意识在支配,如果没有思想意识,我们的躯壳什么也做不了,就是一具死尸,因此古人说“看取棚头弄傀儡,抽牵全靠里头人”,意思是说我们的身体就像个木偶,木偶的一切活动完全是由里头那个人即思想意识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讲,生命的根本是思想意识,并不是我们这个身体躯壳。思想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形相没有气味,因此人们在平时不太注意,但就是我们忽略的,却是我们的根本。
二、思想意识的构成
一般来讲,思想意识由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行识、藏识八个部分组成。眼识的功用是分别外部世界中物质的大小形状颜色,耳识的功用是分别外部世界中的声音,鼻识的功用是分别外部世界中的气味,舌识的功用是分别外部世界中物质的味道,身识的功用是分别外部世界中的软硬冷暖,意识的功用是对前五识摄取的信息加以分析判断思维,行识的功用是推动思想意识运动不停,藏识的功用是将前七识摄取的信息储藏起来。在八识中,藏识对生命的意义非常重大,它就像我们使用的电脑U盘,把所有的信息都储藏起来,不管你回忆起来还是回忆不起来,它的信息丝毫不差。
三、藏识在生命形成时的作用
人类一般的认识是,生命的形成是男子的精子和女人的卵子结合而成,忽略了藏识的作用。古人则认为,在男子的精子和女人的卵子结合的同时,藏识加入其中。胎儿在母胎中的发育成长过程,就是在藏识中的信息作用下聚合物质的过程。藏识的信息与现代科学中的DNA遗传信息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是个有待于探讨的问题。现代科学认为胎儿在发育过程中产生某种缺陷,是由DNA遗传信息或者母亲受到外部力量及药物所致,而古人则认为藏识中的信息有好有坏,胎儿的缺陷是由藏识中的坏信息造成,坏信息是内因,外力和药物是外因,没有内因外因不会起作用。古人用藏识信息对生命形成的解释,很圆满的解释了胎儿发育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一个父母所生孩子在性格秉性上存在巨大差异现象等一系列的科学难题。
四、藏识在疾病中所起的作用
人类在生活中,疾病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对于疾病的产生原因,有多种解释,但多是围绕外部环境影响来解释,没有从根本上去认识疾病产生的原因。古人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脏器的活动等等一切生理现象,都是由藏识中的信息控制着,如果藏识中坏的信息起了作用,人体就表现出疾病。人体在出现疾病前,往往会有外部因素引发,这就给人类造成错觉,以为疾病是外部因素所致。事实上,外部因素只是个诱发疾病的条件,外因,真正的原因是藏识中有那个疾病的坏信息,是内因,如果没有内因,外因是不会起作用的。
五、藏识在事件中所起的作用
人生的历程,是由无数个事件组成,事件就像人生的点。把这些点串起来,就组成了人生。每个人在处理事件时都有不一样的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候自己都觉得奇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这些想法,都是藏识中的信息在发挥作用,无论你说是以前的经验也好,你说是聪明才智也好,这些都在藏识中储存着,如果藏识中没有这样的信息,无论如何你也产生不了那样的想法,因此说藏识中的信息在事件中起到主导作用。当我们遇到不好的事件时,不要怨天尤人,说自己的命运不好,而是自己藏识中没有那样的好信息,所以就处理不好事件,得到不好的结果。
六、藏识在死亡中的作用
对每个人来讲,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不要怕死亡。人在死亡时,每个人都会出现不一样的境界,就像夢一样,有的出现好境界,有的出现恐怖的境界,因此有的人死后面相非常好,甚至面带笑容,有的人死后面相非常狰狞可怕。为什么每个人死时会出现好坏不一样的境界呢,是因为每个人藏识中的信息不一样。藏识中好的信息多坏的信息少,死时就出现好的境界;藏识中坏的信息多好的信息少,死时就出现坏的境界。至于死亡后是什么样的状况,古人有很详细的描述,现代科学也有研究,科学界称为濒死学。
七、藏识与传统道德文化
通过以上分析,藏识中所藏信息的好坏,在生命的形成、疾病、事件、死亡中,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什么样的信息被藏识所藏成为好信息,什么样的信息被藏识所藏是坏信息,古人主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古人认为被藏识收藏会成为坏信息有:(1)杀生。古人认为生命都是有感情的,被杀后有很大的怨气,被藏识收藏后就是坏信息,这种坏信息多在人体上发挥作用形成疾病,也可能在事件或其它方面起作用造成不良后果。(2)盗窃,包括以各种手段占别人财物上的便宜及贪污受贿敲诈勒索等。古人认为盗窃就是亏欠,这种行为被藏识收藏后是坏信息,这样的信息多在事件上发挥作用致使破财贫穷,也会在其它方面起作用造成不良后果。(3)邪淫,就是指男女不正当的性关系。古人认为这种情结淤积在藏识中,主要在事件上起作用形成障碍,也会形成疾病或在其它方面起作用造成不良后果。(4)妄语,就是指不当语言,有四个方面:一是编瞎话骗人;二是开别人的玩笑,不尊重人;三是背后讲别人坏话;四是用恶毒语言骂人。这些不当语言被藏识收藏就是坏信息,这种信息起作用主要让自己是非缠身,也可能在其它方面起作用造成不良后果。杀生盗窃邪淫妄语,这些不好的行为语言,都是由贪婪、嗔恚、愚痴三种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引发,在由思想意识中的藏识收藏,如此恶性循环,无尽无休。古人认为被藏识收藏会成为好信息有:(1)布施,包括用财物帮助别人叫财布施;把所学知识传给需要的人叫法布施;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他人,不让他人畏惧叫无畏布施。布施行为被藏识收藏就是好信息,这种信息起作用可化成你的财富、智慧和健康。(2)忍辱,就是把一切看破放下,没有怨没有恨,只有一颗慈爱的心。忍辱被藏识收藏后形成好信息,发挥作用会使人相貌端正威严,受人尊重。(3)爱语,就是用爱抚的语言安慰他人,这样的信息作用主要是在事件中得到他人帮助。同样,布施忍辱爱语,这些好的行为语言是由利他这种好的思想意识引发,在由思想意识中的藏识收藏,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古人的藏识信息好坏观点,就是传统道德文化。这种道德文化,很好的与生命根本规律结合,体现了古人的高度智慧。而现今,这种道德文化被破坏得面目皆非。比如杀生,现在人认为除了杀人不对,杀其它动物根本不认为和道德有什么关系,所以过度杀生,造成动物种群灭绝,这已经冲破了道德底线。比如盗窃,在商界制假售假,坑蒙拐骗比比皆是;在官场,贪污受贿,也屡禁不止,所有这些都是古人说的盗窃行为。比如邪淫,当今社会把有小二小三看成了一种时尚,不要说道德,连一点廉耻心都没有了,可见已严重到何种地步。妄语更是花样翻新,生活好了,男女一起去馆子里吃一顿,黄段子一说,互相耍戏一番,有人还把这种行为叫做酒文化;电视广播里传播的那些教人淫荡,教人骗人等不良信息,犹如病毒一样毒害着人类。凡此种种,皆是人类不正确的思想意识造成。要想改变道德滑坡问题,就要有一套正确的理论体系,利用这套理论体系加强教育,这是人类唯一的出路。
八、传统道德文化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传统道德认为,从利他思想意识中引发出来的行为语言,就是人类的高尚道德。利他思想意识,就是现在提倡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是符合人类生命根本规律的,即利他又利己,但在落实中,多流于口号,其原因是没有从思想意识深处挖掘,没有形成理论,所以虽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育但触及不到人们的灵魂深处。
[作者简介]蒋清水,内蒙古阿荣旗信访局。
夯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 篇7
一、道德失范引发市场经济的危机
在理想的市场经济状态下,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较为灵活的资源配置方式, 能够较快地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这种良性运行是以人们的道德良知为基础的,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经济有其局限性的一面, 同时也应认识到人性中阴暗的“性恶”的一面, 尤其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 由于体制的暂时不完善等原因所暴露出来的种种丑陋问题, 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 市场经济的局限性
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型经济形态, 它以自由主义和利己主义为基础, 所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是善良、公平和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 而是利己之心, 在市场经济中自由竞争、优胜劣汰。在市场上, “每个人都力图应用他的资本, 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 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 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 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 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 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 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1]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本身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功能的缺陷。企业的市场活动不可能把社会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效地结合起来, 由此产生的矛盾靠市场的作用无法自行解决。二是市场竞争机制的缺陷。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精髓, 但竞争会产生垄断, 垄断会排斥竞争, 阻碍技术进步, 其后果是束缚市场功能的发挥, 阻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三是市场在公共的收入分配方面的缺陷。市场的自发调节容易引起收入差距扩大, 不利于社会公平, 引发社会矛盾。四是市场调节的缺陷。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因而具有滞后性和盲目性, 不利于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稳定增长。
由此可见, 市场经济是一个由千千万万的厂商和个人自主参与的交易形式, 在市场经济中受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在这只手的舞动下, 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从而引起经济社会发展的波动性、动荡性、延缓性, 尤其在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 在法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的社会背景下, 还会使社会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更加泛滥和难以治理。同时, 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会引起诚信缺失和道德风险。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绝大多数交易是双方素昧平生甚至是跨国界的交易, 这为假冒伪劣、欺瞒哄骗提供了漏洞和可乘之机。
(二) 人性中的“恶”与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合谋触发市场经济的危机
从人性的考察来看, 人有真、善、美的一面, 也有假、恶、丑的一面, 人性是多样性的。人有喜怒哀乐、思忧恨、求知欲、私欲名利、爱欲、美欲等。人性也有盲从性、求生性、虚伪性等。在当前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中, 孟子的“性善论”具有理想性, 荀子的“性恶论”却更具现实性。孟子所说的人性本善, 是从人的肯定性一面来鼓励人、安慰人;荀子所说的人性本恶, 是从人的否定性一面来鞭策人、警醒人。从现实来看, 正是人性中的“恶”与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合谋, 绑架了部分人人性的善良, 泯灭了部分人的良知, 从而触发了市场经济的危机。
从市场经济的运行来看, 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经济, 对利益的追求是市场主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在动力。在市场经济中, 正是千千万万个体对利益的追求, 才使社会发展进步。市场经济要求个体追求自身利益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利己不损人, 平等互利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底线。在市场经济中, 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是“看不见的手”的背后的道德良知。一旦剥离开道德良知, 纯粹以获得个体利益最大化的逐利行为则容易引发人性的“恶”与市场经济局限性的合谋, 并由此引发生产的悖论。在这一生产悖论中, 没有道德良知为支撑的“看不见的手”终将成为扼杀社会进步的“黑手”, 泯灭道德良知的生产链条必然导致生产的悖论, 从“双汇”“三鹿”等食品安全事件中可以看到, 原本是通过人们的辛勤劳动生产的社会产品毁于一旦, 不但没有增加社会财富, 反而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在这种生产的悖论中, 劳动生产率愈高则浪费就愈多, 生产技术愈先进、管理愈完善则社会危害越大, 而社会财富流失就愈甚, 社会安全系数则愈低。同时, 对生产方而言, 其获利愈丰厚, 就愈能改善生产, 提高生产率, 从而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引发社会的危机, 异化出人人自危, 暗无天日的社会病之中。
没有道德规约的“看不见的黑手”将把市场经济推向反社会、反人性的一面, 从而把社会发展陷入难以自拔的泥沼。当人类物质生产目的抽掉了社会良知的呵护, 不再是为人的消费而是为“利润”为“钱生钱”而生产时, 也就意味人类的物质生产不再“以人为本”, 而是“以物为本”“以钱为本”了, 人反而变成“钱”的奴隶了, 引发了目前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种种丑陋的和恶性的现实, 毒酒、毒粉条、毒腐竹、毒大米、毒豆芽、毒面粉、毒羊肉层出不穷, 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现实表现。尤其当假冒伪劣成为一种职业, 成为一种安身立命的谋生手段, 当这个生产链条上的人以此为司空见惯, 则其不只是社会财富的浪费, 更是人们道德衰落至深渊的肇始。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与道德运行机制的博弈之中, 劣币驱逐良币, 对于良知的倾压, 对于道德的啃噬, 不仅违背了马克思生产理论, 也践踏了社会良知、社会财富、社会安全、社会和谐。
二、市场经济呼唤道德的浸润
道德是人们行为活动的规范或行为的准则, 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了精神依托, 引导着经济活动在道德光环的普照下向着符合人的本质和需要的方向健康、持续发展。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正是以人们的道德自省、道德诚信、道德关爱等道德良知为支撑。
(一) 道德自省——市场经济的“防腐剂”
道德自省是道德主体的自我反省、反思, 是孔子提出的一种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论语·里仁》有曰:“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 人们难免受到市场经济追逐利益的刺激而产生见利忘义的思想, 腐蚀人们的良知, 使市场经济走向污秽、腐浊的泥沼。道德自省通过自我评价、归因分析、自我强化等内在心理活动过程, 不断地以道德行为准则来衡量自己的言行, 判断是非、善恶、美丑, 对好的自我肯定, 错的自我否定, 并进一步找出产生行为的动因, 总结经验教训, 及时肯定自己的道德行为, 增进道德情感, 增强道德信念。从而在对自己行为的时时反省中, 明辨善恶、明察真假、明晰美丑, 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时时自责, 防微杜渐, 从而使人坚持原则, 明确方向。
善于自省者, 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和存在的方式。总是不断地提示自己的底线和原则, 不断地端正和强化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自觉地抵制各种诱惑。保持自省如同给心灵除尘, 给心灵去污, 引导着市场经济在求利的价值取向中注射一针道德“防腐剂”, 使市场经济在健康良性的轨道上运行。
(二) 道德诚信——市场经济的“润滑剂”
道德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从道德范畴来讲, 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讲信誉, 言必行、行必果。《说文解字》有曰:“诚, 信也”, “信, 诚也”。可见, 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 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诚信者, 天下之结也”就是说讲诚信, 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在我国传统儒家伦理中, 诚信是被视为治国平天下的条件和必须遵守的重要道德规范。古代圣贤哲人对诚信有诸多阐述, 如孔子的“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民以诚而立”;孟子的“至诚而不动者, 未之有也;不诚, 未有能动者也”;荀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等。古代的圣贤哲人把诚信作为一项崇高的美德加以颂扬, 生动显示了诚信在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从古到今, 人们之所以重视诚信原则, 在于诚实和信用是人与人之间所要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 没有诚信, 也就不可能有道德。所以诚信是社会的道德支点。
道德诚信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的准则, 其不仅是为人之道、立身处事之道, 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运行之道。在市场经济运行中, 道德诚信具有“润滑剂”的作用。从市场经济的表象看, 市场的交换活动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商品交换, 而在商品交换的背后实际是一系列契约、承诺的兑现, 实质是一种信用交易。在这种交易中, 各主体之间只有坚持等价交换, 以诚相待, 诚信交易, 交换才能顺利进行。如果有一方不讲信用, 双方的交易便无法进行, 如果参与市场的主体, 有多个不讲信用则社会经济秩序的方寸必乱。所以说, 市场经济是一种互利经济, 只有大家都遵守市场法则, 坚守诚信, 才能达到人人得利的目的。道德诚信的基本作用就在于要求当事人尊重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保证当事人都能通过合作实现自己应得的利益。道德诚信正是基于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为其注入的“润滑剂”, 通过提高市场经济运行的可信度、稳定度和流畅度, 提高社会的和谐指数, 降低交易成本, 从而实现市场经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
(三) 道德关爱——市场经济的“粘合剂”
道德关爱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标志, 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儒家重视人的价值, 提倡“仁者爱人”。“仁”就是想着自己, 也要想到他人, 也就是孔子所说:“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从市场经济来说, 只要能用心感受大众的需要, 就能发现商机;只要考虑到用户的便利, 产品就会符合客户的需要。只有爱护顾客才能起到“粘合”的作用而赢得顾客, 发现和拥有市场。
道德关爱首先要负起道德责任。正如温家宝总理反复强调的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问题, “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为他人和社会服务, 承担自己所扮演社会角色的职责和任务, 既是个人的生存手段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又是维系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纽带, 这正是道德关爱之“粘合”作用之所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以道德关爱为取向建立人与人友好合作的关系, 使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得更加美好, 更加温馨是社会发展对道德的呼唤。“人人奉献关爱, 人人享受关爱”, 关爱个人、关爱社会、关爱人类, 使以追逐利益为要旨的求利的冷冰冰的“经济人”升华为富有人性情感温情的道德“社会人”, 从而构筑起更加温馨、充满关爱的合作关系, 使人的主体地位与物的基础地位有机结合起来, 既促进物质生产力的发展, 又保障人的主体精神的弘扬。这不仅是全球化大趋势, 也是人类发展的共同需要。
(四) 道德激励——市场经济的“催化剂”
道德激励是根据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去激活个体的道德需要和动机, 使个体产生积极向上的内驱力, 促使个体实现道德目标的过程。[2]在市场经济中, 道德激励是促进市场经济成熟发展的“催化剂”。道德激励强调个体在追求组织目标时抑制个人自身的利益, 道德的自我激励通过激发人们为公共利益和公共目标的实现而努力的热情, 激发人们超越自利性追求, 从而自愿地在个人利益和公共目标冲突时把公共目标的实现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当人们有道德的自我激励时, 就会有进取心、奉献精神、敬业精神, 就会摆脱惰性。
从需要理论特别是层次理论来讲, 人是有道德需要的, 人也是需要道德激励的。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看来, 人的需要是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 而精神需要应该是人的需要的本质。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 也都体现出激励对动机的影响因素。
毋庸质疑, 市场经济是自由主义和利己主义的, 但经济行为本身又是一种伦理行为, 它可以实现经济主体的利益, 为其谋求最大的幸福, 但却不能把这种求利目的建立在损害他人的基础上, 市场经济内含着精神及其伦理问题。道德激励正是通过“知善—行善”行为的达成提升人们的内在素养, 激发人们的内在的精神需要, 促使人们超越对物质的片面追求, 超越利己主义的羁绊, 超越人们的短期自利行为, 以达到道德控制行为、引领行为、提升行为方式和准则的境界, 从而对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起着导引与提升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 市场机制、法律制度以及相应手段还不健全的情况下, 道德激励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道德激励一旦达成, 完成“外在规定—内在接受—自觉行动”的转化过程, 就会变成人们的心领神会、心驰神往的意志, 使人们的行为由消极转化为积极、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由盲目转化为自觉, 从而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 成为发自内心而见之于外的行动。人们的行为就会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
三、夯实道德基石, 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道德不仅仅表现为一种知识, 一种规范, 而且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判断、选择、评价、行动和创新能力, 道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道德以其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和控制功能对构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发展状况, 道德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只注重外在功能的层次上, 而应从青少年的精神维度考量道德教育, 对接人的精神需要, 夯实市场经济运行的道德基石, 以道德精神熔铸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 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这是新时期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 激发青少年的道德主体精神
主体精神是人作为万物之灵, 作为自然、社会、人自身的主人的自主、能动、创造的特性。就道德而言, 其不仅是对自我的规约, 更是一种出于自己内心的自律。道德作为人的一种内心生活, 只有立足于自我能动之上的自主的、可以自我求取的精神空间才能实现对自己私心的超越, 战胜自己的私心、战胜自身动物的本能, 从而自我规约道德理想、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 使道德教育进入“内化”这一层次, 从外力的强制和威慑、被动服从的道德状态走出来, 进入一种主动认同并自觉追求的道德境界。而这种主体的自觉意识和主动选择, 才真正反映了人的道德精神气质和内在品质, 也才能充分表达市场经济主体精神中道德教育的真正意蕴。
由此, 激发青少年的道德主体精神, 将道德教育建基于道德主体精神之上, 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关注青少年的精神生活的充实和心灵世界的完满, 把道德作为青少年的内在需要, 发挥道德教育以精神造就品德的能力, 真正负起开发人类精神潜质的责任, 从而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 培育青少年道德信仰精神
人的精神性总有一定的归属, 人们总是根据一定的团体价值标准将自身的信念与一个相应的社会集团联结起来, 从而构筑成维护团体利益的精神信念。这种精神信念一旦形成与巩固, 又制约和影响着个人的行为或思想, 使团体内的个体或多或少地有总体性特征, 体现总体的意志。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中道德作用的实现来说, 信仰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道德信仰是社会道德得以内化成个体道德观念和外化成个体道德行为的恒久动力。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物质的丰富、精神的提升, 对于道德的需要逐渐从以物质利益为主升华为以精神价值为主, 人们通过教育和其他实践活动追求个人的、社会的道德就不只是为了丰衣足食、物质生活的满足, 更主要的是为了追寻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追寻一种信仰。这种追求道德的精神需要在教育培养下, 在青少年的自我修养和锻炼中, 可以发展成为一种超越物质需要的、更为主要的、更为强烈的、更为执着的追求, 而这种内在于人内心的执着才最终通向道德教育的真谛, 从而规约、引领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 整合传统道德与自由理性精神
中国传统道德精神是中国博大的道德文化的集中表现。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主要有重德精神和入世忘我精神、自德精神和自我磨练精神、群德精神与自然陶冶精神。[3]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所显露出来的种种不良社会现象无不反映着重利而轻义的价值取向, 并常常与重个人价值而轻社会责任相比衬。因此, 发掘中国传统的道德精神, 超越功利以追求道德和道义人生, 成为当前道德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 在改革开放的新的时代背景下, 要实现人的现代化, 就要准确理解和运用西方的自由和理性精神, 以弥补我国传统文化基因中的这两大精神的缺陷。在时代发展的征程中, 我们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认识、理解与吸收西方文明中的自由与理性精神, 以造就新时代的精神完满、蓬勃向上的国人风貌, 开创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崭新风貌。
(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原点确立青少年人生价值坐标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既引发了社会物质层面的深刻巨变, 又带来了人们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深层碰撞。在各种外来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道德准则等意识形态不断涌入我国的时代背景下, 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万花筒中, 青少年很容易陷入价值混乱和价值迷失。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中国性、社会主义性、和谐性、全面性的结合与统一, 不仅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又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要求, 体现着时代精神的向度, 这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 从而有助于处于价值判断混沌中的青少年构建人生价值坐标, 引导和规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唯有新一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才最终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 (美)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 (上册) [M].高鸿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59.
[2]薛桂琴.多元价值时代道德激励的构建[J].教育探索, 2009, (10) :15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 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职业道德
0 引言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我国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整个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一方面感受到并受惠于改革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进步, 另一方面也经受着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困扰。这其中, 人们对“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现象和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尤其担忧, 并将其归咎于市场经济运作的结果。在此我们对该问题进行剖析。
1 市场经济的运作原则及市场经济负面效应产生的内在根据
市场经济就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 促进各种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 激发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竞争热情, 提高劳动效率, 最终为社会经济提供动力源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
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有其内在的规律, 这就是市场经济的运作原则。
1) 自主原则
市场经济实质上是自由经济市场主体具有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等自主权。
2) 求利原则
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牲就是市场主体的求利行为, 求利是市场经济主体的出发点和目标。
3) 竞争原则
竞争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机制之一, 竞争就是优胜劣汰。
4) 交换原则
没有交换就没有商品, 也就没有市场经济, 利润只有在交换中才能实现。市场经济的运作原则, 使市场经济得以繁荣, 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如社会上出现了见利忘义、损人利已、图财害命、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丑恶现象。
那么市场经济负面效应产生的内在根据是什么呢?
1) 趋利性。市场经济的求利原则, 使其具有强烈的趋利性, 它诱使一部分人为攫取私利而走向极端个人主义、利已主义。
2) 拜金性。市场经济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人的自身价值的实现也体现为拥有金钱的多寡, 以金钱为尺度衡量一切。因此, 它诱使人们对功利 (如钱财、权势、名誉) 的过份热衷和追逐, 同时对各种精神价值 (如真、善、美、人格、理想等) 的冷漠和排斥。
3) 市场经济运作原则被泛化。市场经济运作原则本应适应于市场经济领域, 但把它扩大到社会生活一切领域, 包括私人生活、公共生活的家庭、政治、教育等方面、以至人的尊严、良心等皆变成可以买卖的商品, 从而诱发权钱交易等一系列腐败和丑恶现象。
由此可见, 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给道德发展带来了消极的负面效应。因此, 需要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来纠正不良现象。
2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关第
1) 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职业道德属于上层建筑中精神文明的范畴, 必须以一定的物质文明为基础, 离开高度的物质文明, 是建立不起高度的精神文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之上。经济落后, 建国后在计划经济下, 经济虽有所发展, 但很缓慢, 而市场经济为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造了新的契机, 注入了新的活力, 特别是有助于破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小生产习惯势力的影响, 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有利于形成新的道德观念, 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
2)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能够有利地促进市场经济机制健康运行和发展。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所作用,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强有利的思想武器, 为市场经济规定了思想内涵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 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如:自主、求利原则, 其职业道德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
(1) 不抹杀个人价值、个人利益的合理合法性;
(2) 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3) 市场主体的自由并不是可以任意损害他人与社会整体利益的无职业道德规范的放纵, 市场经济主体为实现自己的利润, 必须以提供一定的商品或服务来满足他人与社会的需要为前提, 这样一种职业道德内涵, 既规定市场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 必须具有利他性, 也限制了市场主体市场行为的任意枉为。又如, 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 职业道德内涵规定了竞争是靠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来取胜的, 要讲诚实、讲信誉, 通过发展完善自己来战胜对方, 而不是用不正当手段来战胜对方。
3 社会主市场经济呼唤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的建立
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引起社会上出现一系列“道德失范”现象, 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为靠牺牲他人利益而追求自利的个人或利益集团必然会造成利益的对抗, 从而破坏市场秩序的稳定性, 进而造成整个社会的激烈动荡。古典资本主义的瓦解, 现代资本主义的改良, 以及对利益关系的调整就是最好的例证。靠侵占他人利益实现自利、必然会使市场萎缩, 最后也会损害自已, 因此, 市场经济若要长久地、健康发展, 必须建立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 那么如何建立社会主职业道德体系呢?
首先, 必须健全社会道德控制机制。一个社会要形成稳定的道德秩序, 创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保证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 必须建立高度有效的道德控制机制。它包括, 一是要有强有力的社会舆论监督, 二是要有每个社会成员的较高的“良知”自律。
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做好道德导向, 赞扬有益于社会、有益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道德行为, 宣传具有时代精神和现代文明价值的新人、新事、新观念、新生活方式, 批评和谴责不利于社会发展、阻碍市场经济建设的不道德行为, 批判与时代精神和现代文明价值相背反的封建道德遗毒, 批判腐朽、颓废的资产阶段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良知自律:是道德主体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它能通过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检点来净化人格心灵,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理想境界, 从而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使之符合社会需要。现代经济中, 要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除他律外, 还必须有自律, 而自律更为重要。一个社会自律的意识越强, 力度越大, 这个社会的秩序就越好。然而我国目前的严峻现实是, 相当多的人没有达到相当程度的道德良知自律。相当多的人所具备的道德素质只是一种简单的模仿和风俗化的, 还没有充分的道德自觉, 而只是天经地义的原则去行事。这种道德素质是愚昧而脆弱的, 这种“安分”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这一种状况和我们道德教化的弱化有极大的关系。因此, 必须大力加强社会道德的控制机制, 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 通过社会舆论的力量, 使道德评价成为惩恶扬善的“道德法庭”, 成为对社会成员强有力的道德监督, 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氛围, 净化市场经济环境。
其次, 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强化他律过程。
一方面, 要加强市场经济下的法制建设。市场经济要想健康发展, 需要法律提供保障, 不仅市场的公平竞争需要法律提供保障, 而且各种契约也需要法律来确认, 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些内容要依靠法律来保证。道德和法律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两者缺一不可。法律是道德的下限, 因为守法是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判断一种经济行为是否道德, 首先要看这种行为是否合法。健全而完备的法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道德建设的坚强后盾和依托, 目前我国法制有待于健全。
社会主义道德文化 篇9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反对学术腐败、重建科学道德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就目前来说,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加强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建设的核心。荣辱观的基础是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就有什么样的荣辱观, 就有什么样的是非、善恶和美丑标准。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是针对新时期社会风尚和道德建设的实际, 总结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 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求, 适时提出的一个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论断。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体现, 囊括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核心, 体现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性质和方向。科技工作者是社会物质和精神产品的创造者, 他们不仅应当率先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而且应当切实完善自己的学术人格, 以求实创新作为自己的学术生命, 以向社会奉献优秀的精神产品为自己的天职。
科技工作者的学术荣辱观形成的内因在于修养机制。科技工作者的科学道德境界是科技工作者通过接受道德教育, 特别是经过长期道德修养所达到的道德觉悟程度, 以及所形成的道德品质状况和精神情操水平。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能否充分发挥作用, 关键在于广大科技工作者能否通过道德修养, 升华到较高的道德境界。反思国内外学术界的一些造假事件, 可以看出倡导正确的科学研究评价体系, 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和荣辱观具有重要意义。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渗透到日常科技工作之中;要把社会主义关于荣辱的价值判断, 渗透到科学研究和实践中。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从身边事做起, 从小事做起, 做到知行合一, 言行一致, 树立良好的诚信道德规范。针对科学界存在的科学道德失范问题, 因为发现一种新的长寿命中性粒子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在“21世纪科学前沿与中国的机遇”高层论坛上说:“科学家要和别人竞争, 要站在别人的前面, 但最重要的是要诚实。……科学家最重要的道德观念就是诚实。”路甬祥认为, 现代科学最基本的道德原则是科学诚信, 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是国际科技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老一代科学家优良科学道德与学风的感召和影响下, 广大院士无私奉献、潜心钻研、淡泊名利、恪守“三老四严”的作风, 继承和发扬尊师敬业、奖掖后学的优良传统, 在国家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进程中, 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业绩, 在全社会赢得了广泛尊重。侯祥麟、王选等院士就是院士群体中的杰出代表。
科技工作者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示范机制。要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 即善于发现和运用先进典型, 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 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 使先进典型的高尚情操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一是榜样示范, 即树立科学道德风范, 使年轻科技工作者见贤思齐;二是行为示范, 即确立良好的科学研究规范, 让年轻科技工作者有章可循。
科技工作者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离不开较为规范的社会舆论平台的支撑。一般来说, 社会舆论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荣辱, 科技工作者就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荣辱观。社会主义坚持什么, 反对什么, 是旗帜鲜明的。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必须大力宣扬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 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 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判断教育和影响科技工作者。荣辱的核心是道德问题, 要大力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教育, 不断提高科技工作者的道德文化素质, 提高明辨是非和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和水平。
总之, 科技工作者要通过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深化对科学道德规范、价值判断标准的内省式认识和全面理解, 使其科学道德规范在不断自我体悟中发展, 从而养成符合社会主义价值标准的荣辱意识。
参考文献
[1]邱咏梅:《当前我国高校学术规范制度建设的构想》[J]德州学院学报2005 (5) [1]邱咏梅:《当前我国高校学术规范制度建设的构想》[J]德州学院学报2005 (5)
[2]钟梅:《学术道德与科研管理》[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5 (2) [2]钟梅:《学术道德与科研管理》[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5 (2)
社会主义道德文化 篇10
公民道德建设, 不但对提升公民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展现公民个人的道德理想与道德追求至关重要, 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 是提升和展现民族形象的重要方面。本文仅从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准则角度浅析公民道德建设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第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素质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核心价值观的内核是文化建设, 公民的道德风貌是其外在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素质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纳入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并以此作为根本的价值目标、指导思想和重点内容, 不仅是我国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公民道德建设不断取得实效的内在要求。公民道德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 又体现和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内化为公众的价值追求, 外化为公众的行为准则, 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价值导向和价值引领的功能。公民道德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得以培育和提升, 才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源泉。
第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2001年,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 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国公民应遵守的基本美德。
第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民道德建设, 是核心价值观内化、培养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
公民生活的范围主要包括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 同样, 公民道德建设相应也包括三个方面,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三个层次, 具有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的特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 新型的现代人际交往关系的产生, 公民不再像过去一样只生活在由亲人和朋友组成的熟人圈子里面, 而是必须面对越来越多的“陌生人”, 以亲情和友情为主的“人情”伦理已不能适应其人际交往的现实需要, 以利益纽带发展起来的新的人际关系需要公民进行新的人际伦理探索, 这就使得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构建公民社交道德成为必要。加之现代社会尊重个人自由、尊重个性发展、尊重个体利益, 人们对于自我的关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强烈。但是社会成员之间有着内在的相互依赖关系, 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不可能脱离社会和他人。只有认识自我在社会中的合理地位, 认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内在关系, 才能系统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 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认识自己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彼此间的义务。
职业道德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 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各行各业要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行业标准, 引导行业行为, 形成职业道德规范。
家庭美德即家庭伦理道德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基础, 这是因为家庭伦理道德是建立在血缘亲情和爱情基础之上, 这是一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一方面是个人情感的体验, 另一方面要符合家庭伦理道德的要求。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元, 也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领域。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改变, 特别是人口流动性的增强, 家庭的结构也发生着变化。要增强个人的家庭责任感, 倡导相互尊重、互敬互爱、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
第四,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位一体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
2001年9月20日,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 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 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弘扬时代新风。”如果说公民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共同构成一个完善的道德体系的话, 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三层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就是这个道德体系的核心。
党的十八大正是在继承和发展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的基础上, 紧密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需要, 从公民层面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精华, 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公民道德和价值理念的新发展。
摘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党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它本身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是我国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美德。
社会主义道德文化 篇11
关键词:理之当然;循理而行;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一、“从井救人”之原义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1]
上文出自《论语·雍也》,我们首先疏通句意。在古代,有人堕井是常事。《论语述要》言:“仁者志在救人,今有一救人机会在井中,即井有仁也。不言有人,人自在其中。”[1]“井有仁焉”即有人掉入井中之意。当有人告知我们有一人掉入井中,我们是否要跳入营救?宰我信道不笃,故发问。孔圣答曰:怎么会有这种顾虑?我们可以前往察看是否有人需要营救,但不能盲目地跳入井中;被告知有人掉入井中,于“理”上讲我们应该要去,即使去了见没人掉入井中而发现被欺骗,这我们也可以接受。但若旁人执仁爱之理让我们跳井救人,那我们定不能接受,从理上讲不该这样。我们身在井外才可能救到人,在井里连我们都自身难保,谈什么救他人?仁者虽然迫切救人于危难之中,不过多考虑自己,但不应该愚昧到这个地步。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集注》曰:“欺,谓狂之以理之所有。罔,谓昧之以理之所无。”[2]此即是说,我们是去拯救困境中的人的,并不是让自己去陷入那困境中的;承认别人能欺骗我们,但我们自己要保持清醒,不能被“歪理”迷惑。此即是“理之当然”,亦是“依于仁”,这是我们的良知良明当下即可察觉的。
二、依“当然之理”指导言行
“天生庶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3]。为人处世不能止于本能,而是“有物有则”,我们能自觉自愿地给自己的一个外在的规范。周公本乎人情之常而治礼作乐,孔子本乎人性之常点出内心的“仁”赋于“礼”以“生命化”,这种“礼教”也即成德之教。这种自古以来的传统,并不是强制性地给大家制定一些外在行为规范,而本乎人性之常点出言行上的“理之当然”,这种“理之当然”是我们一念当下之反省即可察觉的,此即孟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4]。这不是知识判断上的,而是道德判断上的,是我们当下即可知觉的。依“当然之理”指导言行更能德化民众者可从三方面了解:
(1)“当然之理”本乎人情之常。外在的礼法虽多,但皆是人之自由本性的发挥,绝不是违反道德、桎梏自由的。如对父母长辈的孝、对国家社会的忠、对朋友的信,礼法为这些言行提供一优雅的表达方式,人们很容易从当下生活中体会。时代变迁,对这些礼可以有适当的损益,但其“理”不能变。
(2)“当然之理”不会给人以勉强的感觉。这种“当然之理”全靠个人反省自觉,一旦有感触,能自然地转化为行动,此即王阳明所谓“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
(3)依“当然之理”而行,其表现的外在“规范性”更深刻而有力。言谈举止,均是发自内心的“合理”及“合礼”的表达,外在事物在变,但“理”不变,循理而行自能不被世惑,然须有学术知识做支撑。
三、循理而行的对道德建设的启示
在曲阜要建耶教教堂的事是不该屡次发生的,那里是中国文化的圣地,不能因为道德上讲包容就允许在孔庙周围建,从“理”上不该这样,这里没有商量的余地。南京“彭宇案”及类似事件至今不断上演,甚至出现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遇人有难,出手援助再自然不过,但往往闹到打官司,这严重不合“理”,至今民众心中也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做法。遇人倒地,常人均会有该扶之念,于理也当然该扶,故“扶不扶”这不是问题,肯定是要扶的,大家担心的是若被讹诈该怎么办。我们当如此想:即使他们以摔倒欺骗我们去扶,我们可以容忍,毕竟不能希求所有人都是“道德完人”。但以子虚乌有之事来讹诈我们,这是决不能容忍的,没有这种“理”。我们容忍是有原则的容忍,要“依于仁”,仁包含的智慧是让人生活得更自由更有尊言更无忧虑而非忍气吞声。根据《民法通则》所规定的公平原则,如第132条: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经过协商,在我们自愿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分担责任,但我们绝不容忍“理”被扭曲,在被扭曲的地方,我们绝不退让,此即“当仁不让”。在当事人不愿意赔偿的情况下,法律该另有合“理”的规定,因为这种情况并非“强制”这一方法所能解决的。移风易俗,本非一人一时之事,也非少数人就能办到的,须国家社会广泛宣扬正道,隐恶扬善,方能使大道盛行于世,彰中华礼仪之邦之美名。
四、讨论:
“依于仁”所揭示的“理之当然”从根本上说是德教之必须,做人的必须,亦当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所当含。至于世人说此行为太过迂腐,那么这就要求学人能坚定自己的信念来彰显此大道,使此善念不绝于世。说此种“理”实行起来有困难可以,但说此行为不能传承传统文化之精义则不可以。我国传统文化中所揭示的“理之当然”对矫正经济社会下人性的价值偏差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是弥补道德缺失的法宝,故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不断加强对传统文化中的“当然之理”的阐发与教育。
参考文献:
[1]程树德.论语集释[M].中华书局,2013:479.
[2]程树德.论语集释[M].中华书局,2013:480.
[3]清·焦循.孟子正义[M].中华书局,2011:758.
[4]清·焦循.孟子正义[M].中华书局,2011:757.
文化图示与《道德经》的文化传播 篇12
关键词:文化图示,文化图示缺省,文化传播
翻译不仅在中华文化吸收他国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且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中华文化从未枯竭、常葆青春的原因所在。作为世界文化瑰宝之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 凝结在中国经典作品中。在全球化背景下, 把中国经典作品介绍给世界各国人民, 无疑是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好途径。所以如何使外国读者在阅读中国经典作品译著中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 便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老子的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的重要思想。老子之伟大在于其所著的《道德经》之伟大, 《道德经》之伟大在于它以短短五千言八十一章而让后人以数以万计的文字去诠释它, 而且永远地言犹未尽。《道德经》告诉人们如何以智慧之言看生命之道、社会之道和宇宙之道。《道德经》一书由于距今时间久远, 单是从古汉语译为现代汉语就颇具争议, 更不要说翻译成外文, 让外国读者理解其中深奥的哲学思想了。
如何帮助外国读者更好地理解《道德经》及其内在的中国文化呢?本文以威利 (Arthur Waley) 《道德经》英译本为案例, 借鉴认知语言学图示理论对翻译理解过程所做的分析, 从文化图示缺省和文化图示建构的角度来分析如何更好地理解《道德经》及其内在的中国文化, 从而更有效地传播中华文化。
图示理论与翻译
“图示”是知识、信息等在大脑中的储存单位, 是认知心理学的概念。把图示知识具体运用在认知实践中, 并对其概括与升华就形成了图示理论。该理论概述了人们以何种方式在大脑中储存起获得的知识和信息, 并以何种方式把这些储存起来的知识和信息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图示理论认为:人们依赖于大脑中已存的信息图示来理解、吸收输入信息, 对输入信息进行解码、编码。如果输入的知识、信息与大脑中已存的信息图示不相匹配, 就无法完成信息处理, 这个信息处理过程包括信息的接收、解码、重组和储存。
人们阅读理解过程的心理机制, 用“图示”这一概念可以解释为:阅读材料输入的信息与读者大脑中所具备的知识互相作用, 激活合适的图示知识并填充新信息。这些激活的图示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所以, 阅读理解归根到底是给合适的图示填充新内容而使图示具体化的过程。也就是读者大脑中已储存的图示知识与阅读的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阅读中, 语言水平相同的读者, 图示知识越丰富, 其理解力越强。
图示理论带来的启示是:要让外国读者全面准确地理解《道德经》的翻译及其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 要保证翻译人员能全面、客观、正确地理解和翻译《道德经》 (这是基础) , 更要保证外国读者的理解与译者的理解基本相同。也就是外国读者必须同样具备翻译人员所具备的相关的图示知识。然而外国读者毕竟不是翻译人员, 二者的图示知识不尽相同。翻译人员在动笔翻译之前以及翻译过程中, 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比如考察和查询所译作品的时代背景, 翻阅历史文献, 对当时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进行了解, 使之以图示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而外国读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做到这些。因此, 要使外国读者能够领会翻译的作品, 译者必须考虑读者的图示知识, 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帮助读者建立相应的图示知识, 避免读者的理解与译者的理解不一致。
文化图示缺省与文化理解障碍
图示包括语言图示和文化图示。 (2) 要使翻译成功, 翻译人员需要准确无误地翻译好语言图示和文化图示等。 (3) 文本以外的文化知识, 即风俗习惯等内容建立起来的人的大脑中关于文化的知识结构就是文化图示。是人的大脑中已经存在的一种关于文化的知识组织模式, 它可以帮助理解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它在作品阅读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图示具有民族性的特点。不同民族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价值观等方面差异很大。所谓文化缺省就是对异国文化的读者来讲, 出现在作品中的本国文化里独有的事物或现象。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而言, 本国文化里独有的事物或现象则可能构成理解上的障碍。如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未能及时填补这些文化缺省, 外国读者在阅读译文的过程中, 由于其认知语境里没有可供激活的相关文化图示知识, 所以就造成了文化理解障碍。
下面来分析一下威利 (Arthur Waley) 《道德经》的几处译文:
第14章:“……此三者不可致诘, 故混而为一。”
Arthur Waley的译文是:These three because they cannot be further scrutinized, blend into one.
本章是老子对宇宙物质生成之道——道的本源的实体的探究。意思是看不见的叫做“夷”, 听不见的叫做“希”, 摸不着的叫做“微”。道既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 又何从去穷究它的形象呢?所以它是混为一体的, 这就是道的本体。
老子认为“道”作为万物的生成者和宇宙的本质, 是难以用表述一般名称观念的语言来命名的。“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在《道德经》五千言中用“大象” (第35、41章) 、“一” (第10、22、39、42章) 、“天地根” (第6章) 、“万物之宗” (第4章) 、“万物之奥” (第62章) 等不同的名词, 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和形容“道”, 说明老子道的理论的深刻, 道虽不能“解”, 却可以去“悟”。威利把“一”译为“one”, 其中的文化意蕴比较模糊。所以仅仅字面上的翻译是不足以传递老子的思想的, 会给西方读者造成理解障碍。译者应在此处填补原文略去的文化图示知识, 不妨在此处增加注释。译者若能以注解的形式加以阐释, 其间的文化内涵才能被读者领略。不妨把“此三者不可致诘, 故混而为一”译作:These three becausethey cannot be further scrutinized, blend into one, which is called Tao.
第39章:“……其致之, 一也。”
Arthur Waley的译文是:It is the Whole that causes it.
本章老子阐述天、地、神、谷、万物、侯王都来源于道, 从属于道, 须臾不可离开道。“一”是道的代称。道就是“一”。意思是天地万物都有生成的总源, 那就是道, 也可称为一。自古以来天得一才能清明, 地得一才能宁静, 神得一才能灵妙, 谷得一才能充盈, 万物得一才能化生, 侯王得一才能使得天下安定。这些都是由“道”导致而产生的。此处, 威利把“一”译成“the Whole”比较含糊。西方读者大脑里不具备与此相关的中国古典文化图示知识, 所以就无法从大脑里激活相关知识, 看了这个翻译后就会困惑不解, 此处不妨增加注释说明:the Whole refers to the Tao.并把“其致之, 一也”译作:It is the Tao that causes it.会使读者对老子的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
文化图示建构与传统文化传播
异域文化读者利用已有的图示知识对文本信息正确输入、解码, 通过辨别、整理、过滤、重组, 建构文化图示。翻译人员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及时填补文中的文化缺省图示知识, 比如采用夹注、脚注、篇末或书末注等形式, 在外国读者的认知语境中建立相关的文化图示, 使外国读者更好地领略蕴涵在中国经典作品英译本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从而达到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之目的。建构的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 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文化图示越多, 对译作的理解就越快。
威利不愧是20世纪著名的汉学家。译者在动笔翻译之前以及翻译过程中, 已对《道德经》成书、版本、老子其人其事等进行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使之以图示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作为文化使者, 威利译文中有些地方在填补外国读者文化图示缺省、建构外国读者的相关文化图示知识方面, 是比较成功的。这也是他所译《道德经》 (Tao Te Ching) 至今能在外语界经久不衰并多次重印的原因之一。例如:
第8章:“……夫为不争, 故无尤。”
Arthur Waley的译文是:In each case it is because they prefer what does not lead to strife, and therefore does not go amiss.并在章节末做出解释:“Even ordinary people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Taoist principle of'water-like'behav-
本章所论之道, 指崇高的人格品德。本章的内容大意是:合于道体的人, 好比水, 水是善利万物却又是最不会与物相争的。他们乐于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卑下地方, 所以最接近“道”。居处善于避高处下, 心境善于保持沉静, 与人交往善于施与而不索取, 说话善于守信用, 为政善于无为而治, 办事善于发挥才能, 行动善于把握时机。因为不与人争, 所以没有过失。老子用水作比喻, 这是衡量每一个人行为品格的尺度。如果没有此注释, 西方读者看到此处会感到茫然、费解, 因为西方国家注重个人主义, 提倡竞争。本章反映了老子“无为”、“上善若水”的思想主张。Arthur Waley对此做出注解, 给西方读者及时提供相关的文化图示背景, 所以读者看了注释后会一目了然, 会领悟这句话的含义, 能积极引导西方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第26章:“……轻则失本, 燥则失君。”
Arthur Waley的译文是:If he is light, the foundation is lost;if he is active, the lord and master is lost.并在脚注中做出解释:i.e.quietness, the magical passivity that is also called wu-wei.There is a secondary meaning:'His lordship is lost'.
本章论人世之道, 主旨在告诫当时的统治者, 如果轻躁妄为, 违背了守静持重的规律, 一定没有好下场。本章的意思是:稳重为轻浮的根本, 清静为躁动的主帅。所以圣人的行动, 总是守静持重;虽有荣誉, 也是处之泰然, 超脱于物外。要知道, 轻浮便失去根本, 躁动就会失去主帅的地位。反映了老子“守静持重”的思想。如果没有注解, 西方读者会产生理解障碍, 有了相关的文化图示知识, 更有利于读者理解老子“守静持重”的思想内涵。
结语
图示是认知的基础。文化图示在作品阅读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使外国读者能够领会翻译的中国经典作品中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 译者必须考虑读者的文化图示知识, 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帮助外国读者建立相关的文化图示知识, 避免读者的理解与译者的理解不一致。译者可在译文里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填补, 比如采用夹注、脚注、篇末或书末注等形式, 从而达到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之目的。
参考文献
[1].杨仕章、牛丽红:《文化误译图示分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2) 。
[2].高云峰:《应用图式理论提高SBE阅读能力》, 《外语界》, 2000 (3) 。
[3].刘明东、刘宽平:《图式翻译漫谈》, 《外语教学》, 2004 (4) 。
【社会主义道德文化】推荐阅读:
社会主义道德修养06-27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08-10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06-05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07-26
社会主义法律文化07-31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05-20
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06-06
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思想08-19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09-05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探究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