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文化环境

2024-08-04

社会主义新文化环境(通用12篇)

社会主义新文化环境 篇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建设目标,也包括公民文化的修养目标。然而,在如今总体小康社会的背景下,面对各种财富的诱惑和多元化思想观念的冲击,不少人的文化修养令人担忧,对社会的良性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不利于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因此,从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角度深入思考公民个人的文化修养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进一步加强二者的协调统一关系,促进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公民个人文化修养依靠社会文化环境的熏染

个人文化修养是社会个人在学习吸收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提炼、批判、反思乃至升华,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能力和素养。针对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公民个人文化的习得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依靠文化环境的培育和熏染,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人文化修养具有基础、规范、陶冶和拓展深化等作用。

(一)丰富的物质文化是公民个人文化修养的物质基础

物质文化环境是社会其他文化环境的基础和载体。如果没有物质文化环境,其他文化环境就将难以为继。物质文化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生存的基本生活产品,而且为人们文化和精神生活提供了物质条件。个人处在物质文化环境中,感受到物质文化所展示出的文化内涵,必然要受到特定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无意识渐渐渗透的。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总是要接触各种各样的凝结着文化讯息的事物,这些事物所传递的文化讯息介入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不知不觉地打上文化背景的烙印。任何文化环境都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人类创造的产物,人作为特定文化环境的创造者,在社会生活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来进行文化环境的创造,个人文化修养的形成过程中总是受到来自外界的引导,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取向、思维特点等。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进一步满足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提高公民个人的文化修养打下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

(二)健全的制度行为文化环境对公民个人文化修养具有规范作用

社会制度文化包括社会政治制度、社会关系制度和社会规范等内容,对公民个人的文化修养具有规范作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下,倡导集体主义思想、人文精神等,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公民个人的文化修养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指明了方向。社会关系制度,如婚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宗教制度,都对个人文化修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人们处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中,社会关系制度能够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公民个人的各种观念和行为习惯。社会规范指人们社会行为的规矩,社会活动的准则,它是人们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无论是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规范,都对个人的文化内涵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很好的规范作用,如个人在风俗习惯的影响下,形成具有地方的、民族的、国家的特色,使个人的行为约束在风俗习惯下;道德规范可以规范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要求;在宗教规范的影响下,个人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因此,社会规范的形成是为了调整人们各方面的社会行为,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使个人的社会活动纳入健康的社会轨道。社会行为准则是个人、集体或社会的行为所遵守的约束条件,使个人的行为符合集体、社会、国家的利益,使个人养成自律的良好习惯。不管是社会规范也好,行为准则也好,都是为了进一步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使整个社会有序发展、和谐共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必将进一步健全各种制度建设和行为规范建设,形成以人为本、和谐有序和积极向上的制度行为文化环境,为促进公民个人全面发展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

(三)健康的精神文化对公民个人的性情具有强烈的熏陶作用

社会精神文化社会文化中精神层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哲学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等内容。它们深刻地影响熏陶着社会个人的思想观念、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思维一直都在影响着个人思想文化修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中的辩证思维、朦胧意象思维、儒家的“内省”等,长期以来对中华民族每一个体的思想文化修养具有显著的根深蒂固的影响作用。宗教信仰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有时候能平衡个人的功利心态,解释人生痛苦,寻找精神寄托,所以说宗教对人灵魂有重要的慰藉作用。但是个人的文化修养常常也受到宗教观念尤其是邪教的误导,不可忽视。伦理道德观念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具有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同时伦理道德也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同类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调节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风俗习惯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对社会成员有非常强烈的制约作用,规范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文学艺术以其思想性强、内容深刻、文字优美等对人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陶冶性情。面向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有助于正面影响熏陶个人的思想文化修养,提升公民文化修养的品位和素质,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精神文化的作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统领建设丰富的精神文化。

(四)信息文化对公民个人文化修养的广度和深度具有拓展深化的作用

大众传媒对个人思想文化修养具有引导和教化功能。随着传播手段的不断进步,大众传媒对社会和人的发展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在社会进步、个人成长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个人思想观念、道德观念起着极大的引导作用和情感的教化作用,同时拓宽了个人获得信息的渠道。大众传媒是传播的通道、信息的承载工具,但大众传媒并非只是一种单纯的通道和工具,在传播过程中总是充当舆论代言人的角色向社会传播自己的观点、意见和情感。它可以传授知识,指导人们的行动,对人们进行劝说和诱导,可以解释信息,也可以引导受众作出判断和决定,所以大众传媒对个人思想具有引导和教化的作用。信息化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小康社会全面建成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社会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生存形态,它是充分自由和开放的,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国籍,不同宗教信仰、政治立场、价值观念、道德层次的人,都可以在网络中自由穿行,人们既可无限度地汲取信息,也可无拘束地制造信息,还可无节制地传播信息,致使网络信息资源异常丰富。信息文化的发达提高了公民个人吸收学习各种信息文化的速度,极大地丰富了公民个人的信息生活,加深了公民个人对于国家、社会、个人等社会各种现象的认识和思考,拓展了公民个人文化修养的宽度和深度。

二、公民个人文化修养是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根本力量

社会文化发展具有社会的普遍性和整体性特征,其对于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最终都要落实和体现在每个社会个体即公民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中,社会整体文化的发展最终都离不开每一个体的创造性思考和劳动中。从这个角度讲,公民个人文化修养的提高是体现和推动社会文化发展进步的根本力量。

(一)公民个人文化修养具有独立性

公民个人文化修养是外在文化环境作用于内在因素,依靠内在因素发挥作用的一个漫长的渐渐的过程。外在文化因素不断影响和作用于个人的认知过程、心理过程、思维过程和行为等,不断成为个人的认知结构、心理结构和思维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个人在思想、文化上具有社会性、民族和时代特色,同时也在不断提升个人的思想文化的境界。但是,每个人毕竟有其独特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生活体验、生活感受,每个人所接受教育的历程和内容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对社会的认识和看法有其自身的想法。于是随着个人思想文化观念的形成、发展和成熟,个人也基本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等,个人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境界具有社会一般大众化的文化所不具备的属性。公民个人文化修养的独立性是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深化改革,进一步发挥公民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基础和依据。

(二)公民个人文化修养是社会文化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文化环境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和信息文化环境,而公民个人可以通过创造把自己的思想文化具体化,例如以文学艺术的形式或各种大众媒介阐述自己的思想和文化创造;公民个人通过作用于文化环境而使自己的思想文化传播出去,影响他人的思想观念,在此基础上公民个人思想文化修养也就成了他人思想文化形成的因素,同时也就成了社会文化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社会文化的形成同样离不开个人,因此公民个人对社会做贡献,不仅表现在物质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当公民个人参与到社会文化生活中时表现出来的是具有自己个人特色的文化,个人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个人文化,使自己的文化融入到社会文化中去,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在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显著增强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不断增强文化国际影响力,离不开公民个人对社会的思想文化贡献,同时也离不开公民个人的文化自信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

(三)公民个人文化修养推动着社会文化环境的优化

公民个人处于社会文化环境中,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文化环境的影响,同时公民个人又反作用于社会文化环境。公民个人文化修养水平决定个人作用于文化环境的方式、程度,当个人文化修养进步时,将推动文化环境的优化。卓越的个人文化创造、发明和发现,能创造出更加优越的物质文化环境,推动高水平的精神文化,促进和谐的制度文化以及健康的信息文化等。个人以文字、图画、音乐等形式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使自己的思想得以传播,思想的进步会产生更加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如鲁迅的作品启迪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对中国人思想的进步有卓越贡献。文化水平的高低限制了个人对精神文化环境的贡献,文化的进步同样可以推动精神文化环境的优化,当个人的文化水平进步了,那么个人可以创造出更加进步的作品。制度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个人的文化水平,可以看到人类每一次制度文化的推动都是人们思想文化进步的结果。基于公民个人文化修养对社会主义文化环境的优化作用,在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中,不断提高公民个人的文化修养,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扩大人民民主,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促进公民个人文化修养与文化环境良性互动的原则

(一)一致性原则

公民个人文化修养和社会文化要实现良性互动,首先必须要坚持一致性原则。在加强公民个人文化修养的同时还要注重社会先进文化发展的广泛性和整体性要求。公民个人文化修养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要共同进步,协调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体现,是国家兴旺发达、民族振兴的灵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体现了文化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兼顾了不同层次群体和公民个人的思想状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包容性和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当然也是公民个人文化修养的共同思想基础,决定了公民个人文化修的基本框架和健康成长进步的基本方向,必须深入人心。公民个人文化修养尽管具有主体性和独立性,但是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必须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跟随社会主义文化大环境健康成长,把自己的成长进步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大环境中,与社会主义文化环境深度融合,把自己的发展与社会、国家、民族的要求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不管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如何变化,不管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如何多样,公民个人都不能降低甚至否定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要求,更不能偏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平等性原则

平等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等方面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履行同等的义务。平等性原则是现代商品经济的属性和现代民主法制的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每位合法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平等的民主自由权利,具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在公民个人文化修养和社会主义文化环境的良性互动中,平等是个人健康社会化的的基础和前提,是个人平等自由地开展思想文化交流、表达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当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先进性、广泛性、适用性、包容性、平等观念和引领作用,为每位公民健康的文化修养创造宽松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

(三)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文化进步过程,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的内容,最终体现为社会文化的可持续进步和发展,它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前沿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创新是一个组织、团体、民族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而创新活动的开展具体要落实在社会各人的认识活动、思想活动和工作实践活动中。在当今信息社会背景下,基于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历史和现实需要,要真正实现公民个人文化修养和社会主义文化的良性互动,必须与时俱进,紧紧把握时代脉络,提高全社会包括每位个体的创新能力,即要培养强化创新意识,创建学习型社会,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的各种条件,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思想文化氛围,同时每位公民需要有创新的勇气和胆识,勇于实践,求真务实。

总之,面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我们既要看到个人文化修养对于文化环境的作用,又要看到个人文化修养的进步离不开文化环境的优化以及社会文化的进步。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地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发挥文化环境的导向作用,提倡优秀的人文精神,提高公民的思想和文化水平;另一方面,公民个人要加强对自身修养,坚持自我教育,促进个人文化修养的持续进步。针对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现实状况,只有不断促进公民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社会文化环境的良性互动,才能为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持续健康发展营造和谐健康的文化氛围。

摘要:提高公民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如今总体小康社会背景下,不少人的文化修养令人担忧,不利于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从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角度深入思考公民个人的文化修养与社会文化环境的辩证关系,对于进一步提升二者的协调统一关系,促进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民个人文化修养依靠社会文化环境的熏染,而公民个人文化修养是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根本力量,为此,需要加强二者的建设,实现良性互动。

关键词:公民,思想文化修养,文化环境,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新文化环境 篇2

消费主义文化与环境意识

环境和生态事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但在工业化已经成功的.西方文化的诱导下,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成为支配人们日常思维的主导意识形态,社会和文化对物质消费的积极鼓励,造成了环境与生态意义上的不可持续性.因此,为了人类自身的可持续性应该倡导科学消费,以实现人类消费与自然生态承受能力的协调一致.

作 者:阎缨 Yan Ying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云南,昆明,650093刊 名:昆明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年,卷(期):13(1)分类号:F1关键词:生态 享乐主义消费 可持续消费

社会主义新文化环境 篇3

一、基本情况

全州56.17万人口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7.2781万人,占总人口的14%,在校生5.84万人。目前全州共有文化娱乐场所62家,音像制品零售、出租83家,图书报刊零售、出租46家,网吧经营单位79家(格尔木市31家,德令哈市15家,乌兰县5家,都兰县2家,天峻县4家,冷湖1家,茫崖10家,柴旦2家。其中内设50台以上电脑30家,100台以上电脑8家,50台以下电脑47家)。文化活动中心1个,电影院8个,文化馆9个,图书馆8个,乡镇文化站9个,村级党员文化活动室126个,初步形成了乡、镇、村三级文化网络,文化广场11处,体育中心2个,室内体育馆2个。近年来,我州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为重点,广泛开展网吧整治专项行动,加强网吧管理和监督,严厉打击网络淫秽色情等网上有害信息整治,荧屏声频净化工作,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全州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突出重点,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网络环境

1.坚决查处黑网吧和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各地采取专项行动组织拉网式清查,对所有黑网吧进行统一断网、公开曝光、依法处罚。对现有经营许可证的网吧,严格执行实名上网制度、网吧检查记录制度。各地对人口较为密集地区进行重点盯防、全面检查,严厉查处接纳未成年人、超时营业、未实名登记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不符合规定和违规经营的网吧坚决予以取缔。严格限制网吧数量,文化、工商等监管部门及时对《文化经营许可证》进行年审年检,及时召开网吧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和各网吧业主签订了《网吧管理目标责任书》,加强网吧业主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再学习,正确引导网吧业主朝着品牌化、规范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对检查中涉及到的管理指标要逐一落实、责任到人,确保取得实效。各地公安、工商、文化等执法部门加大行政监管力度,通过组织开展“零点、假日、节日、周末”等突击检查,对各类文化经营场所,特别是网吧实行不定期检查,文化市场得到进一步净化,上网环境得到好转。继续扩大聘请中小学老师为“网吧义务监督员”的覆盖面,积极招募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建立网络监督青年志愿者队伍,扩大了网吧 “五老”志愿者队伍。同时设立了公众举报热线,充分发挥12318举报电话的作用,及时受理公众举报,加大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力度,逐步形成网吧规范管理全程监控体系。各地适时成立了网吧协会,负责网吧日常事务,实行连带管理,加快建设“公益网吧、绿色网吧”,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健康上网。

2.切实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各地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网吧监控平台,严肃查处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删除网上有害信息,关闭严重违规网站。向网吧、学校、家庭积极推广运用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努力打造安全的上网环境。各地公安、工商、文化等执法部门认真对问题网站进行全面复查,整治了互联网上网环境。今年在整治行动中,我州累计出动检查人员156人次,查处违规网吧12家,停业整顿5家,取缔关闭1家。同时通过采取集中学习、开办讲座、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了对网站从业人员的教育引导,使他们掌握网站运营方面的有关政策法律和规章制度,认清肩负的社会责任,增强守法经营意识、职业道德意识。

3.净化荧屏声频工作。严禁不适合未成年人的广播影视节目在大众传媒上播出,按照把好选题关、审查关的要求,切实加强广播影视节目管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日常监管,严格控制电视剧中的凶杀、暴力、恐怖等内容通过大众传媒渠道播出。坚持节目播出的终审权,切实保证节目的播出质量,保证各地适时播出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益的文化、体育、教育、科技类节目。海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也增播了专题栏目,加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宣传教育,真正发挥了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建立健全广告刊播审查制度,凡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广告特别是医疗药品广告,一律不在报刊、广播、电视上刊播。同时重点加强了对州内主要新闻媒体以及发行的固定形式印刷品中的不良广告的监测,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查处。

4.整治校园周边环境。认真落实有关规定,坚决清理中小学校园周边的电子游艺室、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清理经营性网吧、彩票投注站、小报小刊摊点和音像制品店,严厉打击校园周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加强对学校周边商业网点的管理,严禁向未成年人出售和散发淫秽色情“口袋书”和音像制品、有害卡通画册和玩具、非法小广告等不良出版物和物品。各地加大了对涉及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出版物的审读审看监管力度,建立健全了审读把关制度,防止不良出版物流入市场。按照全省“集中执法行动”和“反盗版天天行动”的总体要求,全州各地各部门联合行动,集中开展了打击非法出版物行动,共集中检查整顿74次,出动检查人员386人,收缴非法出版物光碟780张、书刊11443册。通过整治 校园周边文化环境得到进一步好转。

5.强化校园周边治安和交通安全管理。各地公安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在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地区设立了治安岗亭,加强了治安巡逻,防止各类侵害学生安全的治安事件发生。在地处交通复杂路段的中小学、幼儿园上学放学时安排民警维护交通秩序,切实保护好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

社会主义新文化环境 篇4

风水是一部人类进化史, 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法则。“风”指的是我们呼吸的空气和赖以生存的阳光。“水”指的是河流, 湖泊提供给我们的饮用水。“风水”二字看似简单, 却涵盖了人类生存最重要的三大元素——阳光、空气和水。

宇宙大自然有股神奇的力量, 在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空间。人类也因为适应并顺从大自然的发展法则, 才得以延续至今。人类学会依山傍水居住, 房子依着山壁而建, 或者背部有山, 以防水患。面向水, 是因为水是生命之源。从古至今, 人类都是依靠水来维持生存, 也懂得在有水的山坡上居住。因此, 在古代人的风水观念中, 得水为上等宝地。随着历史的发展, 众多的城乡建筑也在有山有水的地域挺拔而起。

雄伟和兼容是世界上所有文明城市通有的共性。学术界有一句话, “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 历史的建筑和现代的城市建设相结合, 数百年的建筑和街道承载了无数历史的影像和建筑风水文化的艺术。

同时, 城市的建设也从未停下成长的脚步, 它一直在创造着自己。每一座城市用兼收并蓄, 中西合璧, 充满了传统与现代的对比。诠释了这座城市的人文、地理、商贸、艺术的氛围。居住在围城里的人们也会被它那日新月异的变化所震撼。人们也想同城市发展建设一样, 不断的发展和超越自我, 选择更适合自己发展的住宅环境。那么如何选择一个好的风水宝地, 快速的提升运势, 就成了很多人在选择新居时必须考虑和应对的课题。

在众多的居住风水环境中, 有三个必备的条件。

首先, 要选择一块属于自己的吉利方位开运, 这里涉及城市的地理位置, 外观环境, 小区住宅的名称, 位置。好的居住环境代表生机勃发、积极主动、吉庆健康、财源广进、事业顺利。

第二, 好的风水宝地会快速提升人的运势。这就要选择适合自己居住的楼层, 房间等。因为这关系到一个人的事业运, 婚姻运, 子女运等等。

第三, 室内的装潢, 设计, 家具的摆设, 吉祥物的运用关联到一个人的兴趣, 爱好。同时, 一定要和房屋主人的命理事业相匹配。这样, 一方面可以体现房屋主人的生活品味, 另一方面, 也可以促进房屋主人的财运、事业运、贵人缘。

所以说, 人生要成功, 要有品味的生活, 愉快的工作, 就一定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绿地。无论住宅有多么大, 居住的房间有多么小。但是居住在这里的人, 一定要开心, 快乐, 健康, 幸福。

社会主义新文化环境 篇5

建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净化网络、荧屏、音频,净化出版物,净化校园内外环境,多创作一些适合青少年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证。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为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锡林郭勒盟宣传部召开了全盟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会议,盟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任务分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在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各项措施,齐抓共管、合力推进上再下功夫,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使不良社会文化现象得到有效扼制,促使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尽快得到有效解决,从而进一步推进了《2001—2010年锡林郭勒盟儿童发展规划》的实施。

一要组织开展专项活动。在这次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四项重点工作,都要采取专项行动的办法加以推进。集中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行动,要以论坛、视频、搜索引擎、博客、播客为重点区域,以打击网络淫秽色情、抵制网络低俗之风为重点工作;集中整治网吧专项行动,要以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牧区集镇为重点区域,以取缔黑网吧、整治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为重点工作;净化荧屏声频专项行动,要以节目审查、播发为重点环节,以整治不宜未成年人观看的影视节目和不良广告为重点工作;治理校园周边环境专项行动,要以校园周边娱乐场所、经营场所为重点区域,以维护校园周边娱乐场所经营场所为重点区域,以维护校园周边良好秩序为重点工作。开展“四个专项行动”要行动迅速,各地各部门要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工作,迅速打响专项行动战役,尽快取得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到的成果。要重拳出击,对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决不姑息迁就。要加强协调配合,各部门在重大问题上及时沟通、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统一步调,形成合力,打总体战。要开展“回头看”,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具有问题反复的特点,专项行动不能打完就走,要及时掌握行动后的情况,加强监管,巩固活动成果。

二要坚持正面引导。各级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文联、作协、科协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组织组织实施少儿文艺出版精品工程,加大少儿题材创作力度。要加强对未成年人优秀读物的宣传推介,推动优秀影视节目上影院、上广播、上电视。要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规范,逐步养成优良品格、增强自律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普法教育,引导他们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提高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要推动适合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传播。加强网络文化建设项,丰富网络文化产品,丰富网络文化产品,拓展网络文化服务,通过数字化、网络化传播,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加丰富的阅读方式、阅读手段、阅读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文化作品的教育作用。

三要搞好主题题实践活动。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自治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

交流会将在锡盟召开,同时也是盟委、行署确定的“软环境改善提升年”。教育主管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众组织要按照盟委部署,紧紧围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在未成年人中广泛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读书活动、文明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和国史、国情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等主题实践活动。要切实把广大未成年人关注的、有利于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重点、热点问题作为活动主题,着力增强活动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主题实践活动要精心设计,突出思想道德内涵,创新形式载体,把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调动广大未成年人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使广大未成年人在丰富充实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侵蚀的能力。

社会主义新文化环境 篇6

【关键词】环境;文化;育人

一、案例简介

Z班作为某本科院校最后一届的专科班级,该班级新生入校的各种表现,让我感到其别于本科生班级具有四个明显的不足:1.集体归属感缺失;2.学生自信心不足;3.班级凝聚力不强;4.班风学风较差。为了让该班级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我以营建班级文化环境为切入点,从四个方面大力打造该班级的文化品牌建设,以期将“问题班级”转型成“先进班集体”:1.引导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2.塑造班级的文化品牌形象;3.将班级文化向网络文化方向拓展;4.品牌班级“群体情感”的培养。经过师生三年的共同努力和探索,班级建设不仅达到了预期目标,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案例分析处理

(一)注重引导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

1.引导班级确定共同明确的奋斗目标,形成共同的思想行为观念。大一的第一学期,我让学生认真思考,撰写《大学奋斗计划》,引导每位学生找到学习奋斗的目标,并指导其进行合理的大学学习和职业规划。

2.引导培养班级成员的团队精神,注重调动和发挥每一个成员的个体力量。我通过开展 “破冰训练”“我的大学生活之____主题班会”“寝室才艺秀”“班干部半月谈”、海纳班趣味运动会、高台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将这些个体的力量汇聚成集体力量,通过实践来培养班级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体精神。

3.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处理好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学会真诚待人、团结协作和树立集体意识,培养班级学生形成共同的心理倾向、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寝室每层设有“文化墙”,定期展示学生的读书笔记、优秀书画作品,并举办宿舍风采大赛等活动,为学生业余生活搭建了一个交流和展示的文化平台。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让学生得到心理疏导。

4.注重引导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培养。班级是由学生个体组成的,学生的个体文化会影响群体文化塑造。为此,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去发现自己,把生活本身作为教材,从小事中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个体文化和班级群体文化的相互渗透和交融发展。每学期寒暑假,我都会安排“海纳班五个一作业”,如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影片、写一篇好文章、行一次孝心、结交一个好朋友。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教育学生乐于扶贫帮困、关心社会弱势群体。

(二)注重塑造班级的文化品牌形象

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加强对班级的文化建设,重在塑造班级形象、营造文化氛围,因此,必须要对班级的形象进行包装。第一学期经过一个月的设计、研讨,推出了“海纳班”一系列文化品牌概念。

1.班名:海纳班。

2.班徽:

2.班徽:

3.班风:团结 惜时 博学 有为。

4.学风:读健康有益之书,做奋发向上之人。

5.班训:博学睿思 勤勉致知 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

6.班级庆祝日:国际大学生日。

7.班歌:《海 纳 之 歌》。

8.海纳班班规。

9.海纳学子牛牛创业基金:旨在鼓励海纳学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取学生假期创业酬劳10%注成“海纳学子牛牛基金”,用于班级助学帮困、社会公益慈善等用途。如用于资助家庭变故特困学生、慰问孤寡老人、湘西助学行动、表彰“海纳十佳优秀创业者”等。

10.海纳品牌人物:涵盖“品牌学生、品牌干部、品牌教师”三项人物评选,每年评选一次,旨在培养学习能力、特长专长、学生干部工作、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社会实践等领域的学生精英。

(三)注重班级文化向网络文化方向拓展

传统的班级文化中没有网络文化的内容,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把互联网作为建设班级文化的宣传阵地,让学生参与班级网页、QQ群、班级论坛、班级博客建设,增强学生网络平台的交流。在鼠标的轻轻点击中,使班级成员获得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健康人格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地影响,也成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的新纽带。

(四)注重品牌班级“群体情感”的培养

要想管理好班集体,让大学生自觉自愿地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融入班集体建设,就要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注重个人和集体的“情感”培养,用真情来凝聚人心。因为同学之间的情意是最纯洁、最单纯的友情,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开展一些文化、体育活动来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意,增强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在“海纳班”班级文化品牌铸造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心怀感恩之心、向善之心,不再悲观沮丧、不再踌躇不前,全班学生的自信心、专业水平、教师职业素养、就业优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变化。在校期间,Z班在遵守校纪校规、学习成绩、过级考试、评优评先、活动开展、党团建设、班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表现突出,班級多次被授予校级“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称号,学生在文化、艺术、科技等比赛中获奖颇丰。全班59名学生顺利毕业,毕业后在各单位工作出色,经常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和表彰,毕业生纷纷表示将会一直秉承着“海纳精神”,为单位、为母校、为祖国做出更大贡献。

三、工作思考和建议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集体主义教育的实践,首先在于激励学生自由地、自觉地实现集体的目标。”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风尚、一种传统,是一种特殊的、潜在的教育力量,自觉不自觉地融入集体成员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通过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和网络媒介等方式表现出来的具有教化作用的精神、物质和网络文化。营造什么样的班级文化,会直接影响班级的总体氛围与学生的日常活动,会影响学生个体性格的养成,进而也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对班级的文化建设引起高度的重视,要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从一开始就要精心的规划,正确的引导,并调动全方位的力量,多角度、多层面的来营造和培养,使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能够充分发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班级文化品牌的建设,是院校文化品牌建设的基石,不应忽视,而应更加努力的强化。

参考文献:

[1]陈凡,吴跃文.部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培养特色分析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8(1):35-38.

[2]陈发初.关于新时期大学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D].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

[3]朱启萍.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个性和谐发展[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4).

社会主义新文化环境 篇7

刘上洋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开展家庭护卫行动的重要意义, 充分肯定了各有关单位、部门以及广大家长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护卫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取得的成绩、发挥的作用;同时, 也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希望、新要求。

他指出, 互联网已经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丰富知识、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 在提供便捷、优质的信息服务的同时, 大量的不良信息也在侵蚀着孩子纯洁的心灵。未成年人处于心智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 自制力较弱、辨别能力较差, 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为孩子创造一个绿色、健康、文明的网络空间, 是广大家长的共同心愿。

他强调, 创造纯净的网络环境是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而家庭即是净化网络、抵御不良信息侵害的第一道防线。希望各地各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认识, 把家庭护卫行动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 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网络专项指导, 大力推广家庭绿色上网软件, 充分发挥家庭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中独特的监督作用。要加强舆论宣传, 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家庭护卫行动, 努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

新媒体环境中数字社会文化的特点 篇8

仅就“破题”来讲, 本文的命题无非是三个范畴:什么是数字化?什么是数字化社会?什么是数字化社会文化?这三个范畴是一个递进关系, 即不知道数字化为何物, 就无从探讨数字化社会;通晓了数字化社会, 才能在文化层面进行解读。

(一) “数字化”的定义

数字化, 顾名思义就是把纷繁复杂、各种各样的信息, 用一种统一的度量标准——数字来表达出来, 在计算机中, 是用我们熟知的0和1来表示。“数字化”对应的英文单词是Digital, 很难考证这样的翻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但较为公认的一个起点是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于1996年所著的《Being Digital》, 在1997年被海南出版社译制、出版, 翻译名为《数字化生存》。

(二) 数字化作为基础

计算机是以数字化为基础的, 0和1可以表示的信息, 不仅仅是文字, 还有图像、声音, 甚至是模拟人类感官的虚拟现实。因此, 0和1可以发出声音、放出图像影像、打电话、发传真, 成为了多媒体的基本元素。另外, 数字化也从技术层面渗透到了社会层面, 大到政治经济、生产消费、科技教育, 小到衣食住行、学习工作、生活方式, 它已经无处不在了。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数字化社会

随着互联网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传统的权力阶级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央集权的概念已渐渐被冲淡, 去中心化, 权力分散到了每个人的手中。无疑, 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的社会, 由于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加速推行, 人们日常活动中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革新, 这样每个人的本质变化的结果就是整个社会的革新。

(一) 新媒体的出现加快了信息传递的效率

当数字化进入了社会生产和上述提到的信息传递的过程中, 带动了全社会的变化。政治上, 以我国为例, 各大机关、政府部门广泛的推行数字化办公, 从国家到地方, 数字化得以不同程度、各个层次的推广和普及。无数部门开通了官方微博, 公开政务信息, 以便民众监督。经济上, 商业往来过程中的电子商务正呈井喷之势, 网络平台上的交易量年年都是天文数字, 而且还在不断增高。不仅如此, 信息的分享率和传递到达率的提高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育、医疗、娱乐。

(二) 信息效率提高降低社会成本

在今天, 信息效率的提高, 提高的是社会分工各行各业的整体效率。重大事件如自然灾害发生, 政府的集中、高效处理, 生活当中如听朋友介绍一个商机, 果断出手, 信息成为了最宝贵的财富。经济活动中, 即便是偏远的小山村, 可能因为在淘宝上挂出了山沟沟里的特产而扬名世界。这在原来是没法想象的, 光有投资商想进入这个山村, 花费的人力、物力、精力, “成本”就很高了。

(三) 社会成本降低重新分配社会权力

进入文明社会之前, 工具成为了第一次整个社会颠覆性革命的基石。人们生产不再仅仅是为了自己能生存, 对于社会物质的生产超越了个体需求。工具使得生产可以规模化、扩大化, 对剩余产品的不公平分配造就了私有制的雏形。私有制的出现使人类直接进入了奴隶社会阶段。近代的工业革命又带来了新的对于社会分工的重新分配,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直接把封建文明推出了历史的舞台。

到了现在, 数字化带来了信息革命, 信息传递的新方式提高了社会整体的效益, 不论身在何处, 信息资源最大化的公平提供了更多的机遇。社会权力在这样一股席卷全球的变革中被重新划分和界定, 利益的分配也在不同程度的信息化当中完成。

三、数字化社会文化多面观

(一) 对个人的影响

上文提到, 信息效率的提高降低了社会成本, 人们的收益效率增高, 即获得同样利益, 需要付出的劳动时间更少。劳动时间的减少对应的就是可供个人支配的业余时间更多, 拥有更多的个人时间, 就可以开发更多的人生可能, 这是其一。

更多的时间+更丰富、更唾手可得的资源+跨时间、跨地域、跨学科的网络社会关系=人们以最低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获得更多的资源。网络可以满足人的需求, 并且刺激出新的需求, 这种需求就是人对于自身多面发展、深度发展的需求。

数字化创造了一个虚拟现实, 它使时间成为人类发展的空间。在网络空间中, 人们会根据自身现有条件和网络平台所有的资源进行学习, 在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又会为虚拟世界中的学习提供资料, 两个世界因此有了互动。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 主要是个性和自我意识的张扬。

(二) 社会群体的变化

随着我们采集信息的手段变得越来越能够轻易得到,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和发布任何信息是只要基本会使用电脑或智能设备都可以完成的事情。原先可能流传的谣言和有意散布的不真实信息在此时不攻自破, 人民因为有了更多元的信息渠道从而判断力和话语权都所有增强。

互联网的一大特性是互动, 多对多的互动, 信息在巨大的舆论流动中不断地被讨论、被否决、被翻新、被演变。因此, 也就可能越来越接近真相。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知识的学习, 也有可能变得见多识广, 知识渊博, 互联网的宽度本身就决定了知识面扩大的必然。

四、结论

数字化带来的是信息以及社会指数型的发展变化, 先前人类经历的数万年历程汇总起来的信息可能还没有我们今天在一天内地球上“喷发”出来的多。在这瞬息万变的社会中, 作为个体如何掌握信息的核心, 就是了解这个新社会文化特点之后的事。随着信息流动而生存, 我们在最大程度适应这个时代的同时, 也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摘要:随着新媒体平台发展的日趋成熟, 人们几千年来获取信息的介质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数字社会也即数字化社会, 它带来的不仅是一场信息革命, 而且是一种全新生活方式的催生。社会基本构成因素的革新势必引向“新社会”的出现, 而社会转型首要是对大众文化产生影响。尽管在法律、教育、专门人才等方面, 我们还没有很好地适应数字社会的出现。但在已经稳定进行的进程中, 以全球化为首的数字社会文化的特点, 自上而下渗透在从国家运行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全人类追求和谐的道路上, 这种新的社会文化应当被认真研究并善加利用。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化社会,数字化社会文化

参考文献

[1]袁正光.什么是数字化革命[J].中国科技信息, 1997 (11) .

[2]夏衍.电影艺术词典[M].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

社会主义新文化环境 篇9

一、社会信用体系缺失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影响

1.社会信用体系缺失动摇了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社会文化基石。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就是信用关系的形成和深化过程, 信用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根基, 是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社会成员一种自律行为, 能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信念, 使之成为社会行为准则, 自觉地调节和规范社会成员行为;另一方面, 信用也是社会成员在经济活动过程, 基于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比较, 追求总体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理性经济行为。诚信为本的信用原则的确立, 使市场经济活动有了更为公平、合理的“游戏规则”, 不守信用的经济主体受到市场的惩罚, 严守信用的主体则得到合理的回报, 这样就能使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个人或企业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和实现符合社会的根本利益。上市公司优化资本结构的过程, 是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公司要与资本市场上的其他经济主体进行各种交换活动。因为资本结构的优化, 只有通过存量优化和增量优化两种方式, 不管是哪一种方式, 都必须采用信用形式来调剂资本的总量和结构比例。社会信用的缺失, 使各社会经济主体在经济交往中互不信任, 互相猜疑, 必然会增大交易成本, 甚至使交易根本无法进行。所以说, 没有信用的发展就不会有资本市场的发育和完整, 也不会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前提和基础。

2.社会信用体系缺失导致了市场信号扭曲, 使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目标模糊不清。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目标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为此, 企业必须依据市场的价格信号, 综合比较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成本收益和风险的大小。信用的缺失, 市场的价格既不能反映出资本市场上各种资源包括资本的供求关系, 也不能使资本的收益和风险大小成正相关关系。如果市场价值的真实性不存在的话,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根本上就不存在可以选择的目标。我国上市公司之所以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正是由于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失信, 漠视投资者正当的投资回报要求的必然, 使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反而低于债权融资成本, 而上市公司可以失信于股东, 置公司股东利益于不顾, 选择的资本结构就根本不可能实现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3.社会信用体系缺失使虚拟资本难以形成和发展,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缺乏可选择的工具和途径。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必须依靠资本市场为企业提供资本资源配置的流动性条件, 同时也必须有实物资本转化为股票、债券、商业票据和其他虚拟资本的金融信用工具。虚拟资本的产生完全依赖于社会信用的发展, 没有社会信用, 股票、债券等信用工具根本不可能产生, 交易更无从谈起, 各种衍生工具也就不可能产生。就是产生了, 如果社会信用恶化了, 也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例如, 商业信用的发展是一个正常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短期融资的重要手段。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商业票据年结算量已是企业活期存款年末余额的3300倍。而我国由于信用的缺失, 1995年商业票据结算金额仅为企业年末存款余额的11倍。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信用的恶化, 阻碍资本市场的发育, 我国银企之间的信用危机, 使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 银行为防范信用风险, 不得不排斥信用, 拒绝信用, 使信贷市场这一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同时, 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过程就是企业在资本市场对各种信用工具、信用渠道的比较和选择过程。各种虚拟资本作为信用工具提供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实现载体。信用方式的多元化, 信用工具的多样化, 各种资本市场的成熟和完善, 使企业获取资金的来源渠道非常畅通。这为企业优化资本结构提供更多的选择方式。但社会信用的缺失, 使信用工具由复杂退化为简单, 信用渠道由畅通变为狭窄, 企业无法对信用方式进行选择, 优化资本结构的行为难以实现。

4.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直接影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使企业难以形成合理的资本结构的选择行为。公司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形式, 就是建立在“市场合约”基础上的企业组织形式。社会信用的缺失, 意味着“市场合约”的废弃, 如果市场不设立信用这一最基本的门槛和不能建立起诚实守信的“游戏规则”, 不能设想参与市场活动的企业和个人会用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契约精神和契约原则来构建起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因为企业的行为,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过程、每一环节都是与“信用”息息相关, 没有社会信用的支撑, 企业不可能按照“等价交换”市场原则去行事。企业决策者主要是企业的经营者, 如果不承担其对股东的诚信责任, 就根本不会去遵守公司章程, 忠实履行职务, 维护公司利益, 更不用说要努力去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二、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 由此导致部分经济主体在社会各个领域信用缺失问题的存在。

1.全社会普遍存在信用意识淡薄问题。由于我国长时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非市场行为惯性较为严重, 信用意识严重缺乏, 而信用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 信用约束机制的缺乏使全社会信用的道德问题引起人们重视, 不管是企业、个人都不同程度存在信用道德危机。

从个人看, 个人失信现象不仅遍及各个行业, 而且散见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和侧面。从一些消费信用的信用卡恶意透支、手机欠费到股份公司做假账和基金黑幕;从一些私人老板对打工者赖账, 到一些部门经理带领部下员工集体“跳槽”;从一些私人老板的违法经营, 到一些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回收困难, 无一不透视着个人失信的困惑和无奈。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一些企业或部门各种形式的虚假欺诈、信息披露失真、内幕交易等无信、失信行为使投资者血本无归。证券市场一些企业或部门的信用的流失, 不仅流失了中小投资者的血汗之钱, 而且流失了投资者对整个市场的信心和希望。

因此, 一些市场主体自身信用意识的淡薄, 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和完善的最大障碍。

2.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制度建设滞后,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 其生产经营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形成契约, 履行契约的信用行为发生过程。因此, 企业为了保证其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防范信用行为发行过程的信用风险, 必须建立起内部的信用管理制度, 完善其内部信用管理体系。目前, 我国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滞后, 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其主要表现: (1) 缺乏基本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 销售管理失控, 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2) 企业内部没有专门设立的信用管理部门、机构和人员, 致使账款回收上职责不清, 互相扯皮。 (3) 缺乏有效的信用保障机制, 信用奖惩机制不完善。

3.信用中介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很低, 社会化信用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与“征信国家”相比, 我国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刚刚起步, 行业整体水平低。表现在: (1) 提供的信用产品质量差、数量少。“质量差”体现在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不了具有客观性、公正性、独立性的信用调查征信、资信评估供企业决策参考。“数量少”是指社会相关的信用数据的开放程度低, 很多企业所需的涉及企业的信用数据和资料无法得到。 (2) 信用中介服务的市场发育程度低。社会对信用服务的需求不足。市场活动的经济主体特别是企业普遍缺乏利用信用产品来作为经济交易活动的参考决策依据, 并以此规避信用风险的意识。另一方面, 国内有实力提供高质量信用产品的机构或企业还很少, 信用服务的供给十分有限。 (3) 信用数据的市场开放度低, 缺乏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途径。我国一些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如公安、工商、人事、税务、统计等部门所掌握的大量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资源, 这其中相应一部分可以向社会公开但没有公开。我国的信用中介机构有些没有自己的信用资料库, 建有数据库的规模也普遍偏小, 信用信息不完整, 而无法对企业的信用做出公正、客观、真实的评估。

三、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

社会信用体系的复杂性决定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任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为此, 我们必须将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来考虑, 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统筹安排, 重点突破, 加快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进程, 使之尽快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1.加强全社会信用文化道德教育。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立在全社会以诚实守信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基础上的包括对市场主体的信用关系进行管理的整套法律、法规、法则、制度和有效市场信用形成。不能设想在一个讲信誉、守信用尚未成为一国企业和民众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条件下, 这个国家能够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要在全社会树立起以讲信用为荣, 不讲信用为耻的社会意识。首先必须围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全社会进行宣传教育, 通过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具体来说, 要大力倡导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办事公道, 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 要大力提高全社会的商业道德水平, 增强全民信用观念, 努力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规范。其次, 必须加强道德的制度建设, 使信用道德规范变为一种可操作的“制度”, 增强其社会强制力和硬性的约束力;同时, 建立健全信用道德执法监督机制, 制定或确认信用道德行为准则, 并附以监督社会成员如不遵守这些准则的事后惩罚措施。最后, 要加强信用管理专业的职业培训, 培养一大批信用管理的专门合格人才。

2.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及配套政策建设, 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保障。

在立法方面, 要尽快制定信用管理的法律制度, 加强信用方面的立法。尽快出台关于征信数据开放和规范使用的法律法规。应建立界定数据开放范围的法律法规, 哪些数据必须开放, 对不依法开放数据的机构应如何处罚;要界定数据保密范围, 既保证数据的开放, 又要保护消费者的隐私和企业的商业秘密和国家秘密, 同时要有政府、企业和公民依法提供真实数据的保证措施和手段。完善我国民法等法律中有关债权保护的法律规定。要完善现行有关企业改制与破产的法律, 强化对银行和债权人的利益保护;完善《担保法》、《合同法》等使它们与企业、个人的信用相连接, 完善《刑法》中对欺诈和助长欺诈等恶意的背信行为有关规定;完善《消费者保护法》和《广告法》, 加强对虚假广告的制裁;修改现行的《公司法》、《证券法》引入法人犯罪概念和商业欺诈概念, 强化各种中介机构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在执行方面, 要加强对现行法律的执法力度, 加强司法机关的相互配合。同时, 加强对执法的监督和管制, 培养选拔一支公正司法的队伍。要完善失信的法律惩治制度。一方面要增大“失信”者的利益成本, 使失信者得不偿失;另一方面, 增大“失信”者的道德成本, 通过建立和完善信用记录体系, 使失信者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寸步难行;同时, 增大“失信者”的政治成本, 使失信者政治和社会职业生涯受到严厉的处罚。

要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配套政策建设。在出台个人破产制度、个人财产申报制度、个人账户制度的同时, 使个人资信评估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推广, 并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保证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提供一个稳定和团结的社会环境。

3.规范政府行为, 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政府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和重心。要规范政府行为, 首先要求正确定位政府的角色, 政府只能充当市场信用“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 不能同时成为“游戏”的参与者, 更不能为了本地区和本部门的利益干预司法的公正。其次, 要保证政策的出台和实施的连续性、稳定性和科学性。同时, 政府要转变职能, 强化服务市场的功能, 要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行为, 维护市场秩序。

强化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建立企业内部信用管理体系, 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和防范企业的信用风险, 而且可以形成对失信企业和机构的市场约束机制, 使信用记录不良的企业在各企业的客户管理中被筛选掉, 使其没有市场活动的机会和空间去再次失信和贻害社会。此外, 全社会要为企业在资信调查和信息服务方面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建立网上企业身份认证, 经营和守法的查证系统, 促进企业信誉管理体系的建立。

建立个人信用体系, 要从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入手, 因为个人信用制度是建立社会信用的基石。为此, 要加强两个方面的建设, 一是以账户资料为中心的个人资信档案的建设及内容实体的建设。二是以实现个人信用信息共享为目的的计算机互联网建设及载体建设。同时要努力实现全社会的个人信息集中管理和资源共享。

4.促进信用中介服务业的市场化发展。主要对策措施有: (1) 政府对信用中介机构发展的初期阶段, 提供法律支持和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2) 从制度上保障信用中介机构能客观、公正、独立的运营。当前最重要的是理顺信用中介机构的管理体制, 在确立该行业的监管主体前, 适时成立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协会, 让行业协会通过行业自律, 制定行业规则和从业标准及各种规章制度, 并协调行业与政府及各方面的关系, 开展国际交流活动; (3) 加强政府对信用行业的监督和管理, 对其机构的准入、资质条件加以规范, 使其真正成为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和品格的社会信用管理服务机构。

参考文献

[1].林健.转轨时期我国企业信用体系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 2004

[2].吴敬琏.信用担保与国民信用体系建设[J].中经评论, 2001 (9)

[3].安贺新.我国社会信用制度建设问题研究[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 2003

社会主义新文化环境 篇10

关键词:建筑装饰,社会文化环境,关系

1 概述

随着时代进步, 人们倍加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 建筑装饰设计油然而生。建筑本身, 证明着自己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物, 在建筑装饰设计中注入相应的社会文化环境内涵, 已成为增强建筑文化品位的必要手段。作为人类劳动的最主要的创造物之一的建筑, 可以说是构成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正确理解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装饰设计的实质与精髓, 满足人们多层次、多元化、多方位的社会文化环境需求, 为我国当代建筑装饰设计注入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鲜活的生命力是我们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传统和现代两个方面对我国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究。

2 我国传统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关系的探析

现代建筑中所用的装饰, 大多是从美观的角度出发去理解的, 但纵观传统建筑装饰的演变历程, 其来源和发展动力并非如此单一, 而是基于古人经济生活与丰富的精神追求是综合原因的结果。在建筑装饰方面, 人们对美的追求总是依托在其它功能或观念的铸要之中。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 美总是处于相对从属的位置。在实用的功能之外, 几乎所有美的形式都包含有丰富的内涵。它可以是巫术观念的外化, 可以是祈愿心理的体现, 也可以是社会地位的表征……但正是这种多层社会文化环境的内涵中, 形成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的美学特点及造型原则。比如强调对称的原则, 讲究“天饰”的思维模式等。

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不同区域的特色的影响下,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造型与形式、题材与内容有着无穷尽的表现手段和效果。但是, 在这纷繁的风格表象之下, 却有一个统一的创作的核心, 也就是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观念。中国传统建筑在装饰上广泛运用象征的手法, 使建筑艺术发挥出伦理的和政治的实际效用。因此建筑装饰成为一定观念的反映和体现, 观念支配建筑装饰行为, 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和看法被凝固在建筑装饰之中, 建筑装饰中包含着深厚的社会文化环境积淀, 成为社会文化环境的载体。在中国传统建筑中, 礼制的等级及习俗上的观念等, 都是通过象征性手法来表达的, 以致形成严格的规制。

3 我国现代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关系的探析

建筑装饰重在创新, 全盘仿古让人感到乏味, 因为只见仿造而无创造。建筑装饰为建筑注入了艺术, 然而杰出的艺术是不可重复的, 是独一无二的, 模仿他人的最大缺陷在于完全丧失了自我、丧失了个性, 从而也就丧失了设计艺术本身, 对待传统社会文化环境更应如此。然而, 许多人不是把传统社会文化环境看作是一条流动不息的长河与之共同汇进大海, 而是把它当作一潭死水甘愿投身深渊。我们不能总是安于和甘于重蹈前人的蹊径, 总要勇敢迈出踏向未知领域的探险脚步。对传统社会文化环境的挖掘, 使我们能与祖先进行精神的交流, 也能洞察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设计中精彩、深奥的社会文化环境内涵, 从而给当代艺术设计创造以启迪。

在中国建筑装饰传统中, 既有精华又有糟粕, 不可笼统地“继承传统”, 传统不可能全盘照旧也不会全部中断和丧失, 它经历的应是一个扬弃过程。随着新颖辈出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 不断更新的观念和情趣, 飞速发展的世界交流和融通, 如果不能大胆否定与当今时代不合拍的传统社会文化环境, 那么我国当代建筑装饰设计将会远离时代精神, 重蹈闭关自守的覆辙, 更谈不上创新和特色。中国建筑装饰精巧细致, 亲和性和舒适性很强, 象形寓意, 意境深远, 因地制宜, 雅趣与实用结合等, 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但时过境迁, 表层的生搬硬套、堆砌模仿会令人感到不伦不类。

好的建筑装饰设计能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只有搞清本质规律, 生存土壤, 找准它与现代设计相通之处, 灵活运用, 才可能推陈出新、创造发展, 产生积极的社会应用价值。如古人为安居乐业刻意追求“秩秩斯千、幽幽南山”的安居意境, 现代人忙忙碌碌于紧张生活之中, 显然不再有饮茶赏月、吟诗作赋的心态, 但也可以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着意营造一种简约放松的氛围。再如古人室内多几案、箱笼、床帐、烛台等, 虽然形式美观, 然而许多对现代人已没有太大实用性, 应下工夫研究其可用之处, 以免成为不具实用价值的纯装饰物。

当然, 随着时代的变迁,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作为一个体系虽不适合今天绝大多数的设计需要, 然而分解开来, 其中的一些部件、元素能够并且早已融入许多新设计中。当然,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设计中除了能作视觉符号用的形象成分外, 凝聚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中国传统的观念、意识、心理等社会文化环境方面的因子, 也可能被吸收进新建筑装饰中来。

综观历史, 每个时代精神都与该时代的社会生产, 社会制度、信仰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而这种精神无一例外地通过人类的创造与想象展现。产生中国传统建筑的社会环境已经过去了, 中国建筑还要发展, 总结传统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 发展的方法只有一个, 那就是创新, 即为适应新的潮流、满足新的社会文化环境而利用新的条件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建筑装饰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丰富繁多, 它们极大增加了建筑的艺术表现力, 成为中华传统建筑中最有特色和最稳固的特征之一, 有着十分浓厚的民族性。对建筑装饰的认识和研究, 对于了解中国建筑文化及其与中华社会文化环境的密切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我们依托传统, 发扬民族特征促进现代建筑的发展也是非常必须和必要的。在深入挖掘优秀建筑遗产精华的同时, 更要大胆地学习一切可资借鉴的创作经验, 以立新为轴心, 广取博收古今中外建筑装饰创作的精粹, 让艺术素养溶入自己的血液, 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环境涵养, 渗透在每件作品中。

参考文献

[1]吴陪秀.试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民俗文化特征[J].艺术百家, 2006 (5) .

[2]周鸣鸣.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文化表达[J].南方建筑, 2006 (2) .

[3]孙有霞.浅析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文化特征[J].黄河之声, 2007 (14) .

[4]汤玉峰.浅议建筑装饰设计中的文化[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7 (17) .

[5]陈秀峰.论建筑装饰设计风格和文化[J].科学时代, 2008 (02) .

社会主义法治环境下的公共利益 篇11

关键词:公共利益; 界定标准; 程序作用;程序完善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大量的市政公用设施项目的建设、频繁的以招商引资为目的的开发性项目建设等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与之相应地,建设开发用地的需求正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满足现实所需,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利的征收已日益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常态。然而,在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公平的情形下,与经济繁荣相伴而生的一类严重的社会失范现象——大规模的从农村到城市的“新圈地运动” ——愈发凸现出来,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矛盾、纠纷乃至冲突流血事件,诸如江苏“铁本事件”、广州小谷围别墅的“大学城”征地纠纷事件、重庆歌乐山下“最牛钉子户”事件、南京被征收人“自焚”事件……。这些案例的背后都共同隐藏一个问题:“公共利益”泛滥成灾,大量的项目建设开发搭乘公共利益的“便车”,征收成为一种频繁而泛化的社会现象。那么,究竟什么是公共利益?如何判定征收之公共利益的存在呢?又如何更好地完善公共利益制度呢?可见实然的公共利益制度存在诸多现实问题的挑战。本文将对“公共利益”的界定进行探讨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路径。

一、 公共利益的内涵

(一)对“公共利益”的不同观点

公共利益是法学、政治学及社会学等学科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概念之一,其内涵十分丰富。仅从字面意义而言,公共利益是一个与私人利益相对应的范畴,《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公共利益是指“公众的,与公众有关的或成为公众的、共同的利益”。

从古至今,人们都没有停止过对“公共利益”的探索。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边沁认为,个人利益是唯一现实的利益,公共利益只是个人利益的综合;另有学者认为公共利益是一种正义的价值标准,凡是符合正义价值标准的便符合公共利益,而违反这些标准和规范的东西便违反公共利益;博登海默认为公共利益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公共利益。个人在行使自身权利时不可超越一定的界限,否则便会损害社会大众的利益。换言之,个人不得对自己的权利进行滥用,这也是“个人本位”在逐渐被“社会本位”所替代的表现。博登海默是从反面对公共利益进行界定,当我们从正面不能解决一个问题时,可以反其道而行。这种思维方式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但是,以上这些观点都没有明确道出公共利益的内涵,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不确定性。其实,公共利益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是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发展而发展的,这也正是我们无法得出其精确统一的内涵的原因。

(二)公共利益的立法模式

通过对历史发展的考察,会明显发现从古代到近代再至现代,从征收制度到征收理论,几乎找寻不到有关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公共利益的这一特性直接导致了它在立法界定上的困难。从现代各国相关的立法例来看,有关公共利益的立法模式大致有三种:一是概括式,即仅在立法中概括规定征收必须基于公共利益的目的,采取这种立法模式的典型诸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从我国《物权法》的规定来看,也应该属于概括式,因为我国的法律也只是规定了征收必须是基于公共利益。 二是列举式,即详细列举了公共利益的种类,对公共利益划定了一定的范围。这种方式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其不能穷尽公共利益的所有外延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典型诸如德国、日本等国采取这种立法模式。三是概括列举式,它既对公共利益作出概括性规定,又列举了公共利益的范围,我国台湾地区便是采取这种模式的典型。这种模式看起来比较全面,但仍然没有规定公共利益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出,无论采取哪种立法模式,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立法均无一例外地放弃了对公共利益内涵的明确界定。

二、 应然公共利益制度的探究

如上所述,各国对公共利益都没有做出直接的界定,但我们可以间接地去衡量公共利益,制定一些公共利益的衡量标准。如果某一利益满足这些标准,那么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它认定为公共利益,反之,则不为公共利益。这犹如博登海默从反面对公共利益进行界定的思维方式。这些标准与一些抽象的概念相比具有更便利的应用性,因此在解决具体案件时也将会大大提高司法效率。

(一)公共利益审查主体的确认

对于公共利益的审查应当有专门的审查主体,但是应当由哪一个机构或机关来充当审查的主体则直接关系到对公共利益的审查是否中立、公正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由法院作为公共利益的审查主体。原因如下:第一,法院作为司法机关具有特定的独立性和中立性,有利于审查中的公正;第二,公共利益的征收决策是由行政机关做出的,如果不由法院认定而由行政机关进行审查,即使审查机关与做出决策的机关不是同一个行政单位,但由于行政利益的一致性,会直接影响到审查的中立性。这无异于同一个人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如此,审查便形同虚设;第三,由于法院的职能之一是解决纠纷,维护当事人利益。当公共利益发生纠纷时需要解决,相关方的利益需要维护,这与法院的宗旨相符合。因此,法院作为公共利益的审查机关是无可争议的。

(二)公共利益的审查标准

在我们确定了公共利益的审查主体后,需要对审查的标准进行探究,就是要明确公共利益的界定标准。笔者认为,公共利益一般应当具备以下三个要件:

1、公共性要件

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公共利益先后经历了公用事业到公共事业再到公共物品三个阶段。公共利益自始至终都是以公众的利益为目的的,也可以说公共利益是不特定的多数人的利益,而不能是少数的特定人的利益。“公共性”标准一般是司法机关确定公共利益是否存在的基本标准之一,是判明可否征收之公共利益的前提。

2、实体性要件

法律虽然没有对公共利益的内涵做出具体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共利益是虚无飘渺和无法把握的。相反,公共利益作为不特定的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有实体性的,它有具体的载体。公共利益与其载体之间是形式与内容、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相互联系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利益的形式日益多样化,作为公共利益的载体也日益多元化,它们最初表现为一定的实物载体,诸如电力设备、道路等,后来则既有实物载体也有非实物载体,非实物载体通常是指一些社会福利措施,如学校、医院、社会保障等。实体性要件是司法机关认定公共利益是否存在的另一基本要件。

3、必要性要件

我们所说的公共利益应当是必要的公共利益,也就是说必须是公众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基本的利益。它们通常构成个人或者个体利益据以存续的基石。例如公共治安、公共医疗、公共基础设施等等。因此,国家征收权的启动并非是以一般意义上的公共利益为前提,而是以存在必要的或者重大的公共利益为要件。政府为了必要的公共利益可以动用征收权,但是如果要启动征收权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我们可以将其条件限制大致归纳为两点:其一,被征收的标的物具有唯一性,也就是说要实现公共利益必须对该标的物进行征收,而不能通过对其他的物品进行征收来实现;其二,对物品进行征收必须能够增进公共利益。

(三)采用利益衡量标准,做出利益更优化的行政决策。

利益衡量理论最早产生于德国,在日本也被广泛运用。它是指在具体的个案中,如果两个或以上利益发生冲突时,对各个利益应当从“质”和“量”两方面予以衡量,对于“质高”、“量广”者应予以优先保护。这应当是公共利益审查主体认定“充分的公共利益”的重要标准。利益之间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公共利益除了会与私人利益产生冲突外,不同层次的公共利益之间也会有冲突。因而,在存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利益冲突的公益征收个案中,必须引入利益衡量标准。从而通过比较、衡量选择了一个较为优越的利益,即公共利益。

综上所述,公共性要件与实体性要件属于前提性标准,它排除了个人利益,为公共利益划定属于自己的领域;必要性要件进一步明确某一利益是否必须被认定为公共利益;利益衡量标准旨在更进一步明确某公共利益是否应该启动征收权。总之,这四项标准之间相互衔接、相互联系,构成了衡量公共利益的一个系统的标准。

三、公共利益制度的完善

从上述可以得知我们对公共利益无法从实体上进行完善,因为公共利益作为主体对客体的享有,具有很强的价值取向与主观性,我们无法对其做出明确的界定。当然,如前所述我们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对公共利益进行审查判断。同时,我们可以从程序上进一步完善公共利益制度,这样实体的缺陷可以通过程序来弥补,实体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操作性可以通过程序的确定性与可操作性来补充。充分利用程序理性来规范征收行为,促进公共利益制度的完善。

(一)程序的作用

法学理论告诉我们:法律程序在欧洲五百余年的法治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从普遍意义上讲,法律程序是制度化的基石,是现代法律的特征之一;就中国法传统而言,法律程序是中国法走向形式化进而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元素之一。如果从法律程序的具体意义来讲,主要表现为:第一,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利平等的前提;第二,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力制衡的机制;第三,正当的法律程序是解纷效率的保证;第四,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利实现的手段;第五,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法律权威的保障。由此,程序具有超越一般理性的程序理性。法治社会中我们应当注重程序,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重实体,轻程序”的法制传统的国家。以有关公共利益的征收权行使为例,征收程序的作用不容忽视。首先,征收程序具有防止征收者权力滥用和保护被征收者利益的作用;其次,征收程序可以提高行政征收效率,有利于平衡征收者与被征收者之间的利益。

(二)公共利益制度中程序的完善

我国立法对有关公共利益实现的程序有一些规定,但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现行的土地征收程序便存在许多缺陷:征收前没有合法性审查、对行政机关征收行为缺少监督、对被证者保护力度不够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和缺陷,我们应制定一些措施进行完善其程序:

第一,事前合法性审查和意见征集。这是一个前提,也是对以后行为合法性的保证。任何实现公共利益的措施实施之前必须对其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如前所述,法院可以作为审查的主体,审查的标准便是公共利益的界定标准。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网民越来越多。行政也越来越透明化,在采取措施之前,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征求意见,去倾听民众的心声,从而做出决策。

第二,事中的补偿机制。公共利益的实现过程中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是无可争议的,但行政机关往往会忽略对行政相对人的补偿。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告诉我们人具有利益趋向性,在实现公共利益时不可使个人的利益受损,不然公共利益便失去其应有之义。以土地征收的补偿为例。征收者与被征收者对征地的补偿标准等问题进行谈判、协商,由政府和农户选派的代表组成委员会在法律的规定范围内共同确定征收赔偿方案,意见不一时,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裁定,以保证补偿方案的公正性。这种做法,有利于减少土地征收中的不公平性,使双方可以在相对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协商,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和平衡化。

第三,事后监督。权力不受制约会导致滥用,不仅公共利益的实现过程中需要监督,事后也要监督。应由有关部门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监督,以保证其公正和公平。

综上所述,公共利益不仅是《物权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而且在整个法律制度中也十分重要。但其相关理论和制度还不够丰富和完善,我们只有通过实体制度和程序制度的双重完善,才不至使《物权法》中的“公共利益”成为一纸空文,更好地完成对公共利益制度的诠释,发挥公共利益的制度价值。

参考文献:

[1]房绍坤.论我国征收立法中公共利益的规范模式[J].当代法学,2006(1).

[2]何建华.我国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程序的完善[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3]王晓锦.《物权法》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研究[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4]彭诚信,刘海安.论征收制度中认定公共利益的程序性设计[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1).

[5]曾祥华.必要、困难与前提:也谈公共利益的界定[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

社会主义新文化环境 篇12

广州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时代机缘成为近代中国开风气之先的城市。广州近代建筑装饰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时记载着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痕迹, 昭示社会文化的时代与地域特征。

一、近代广州建筑装饰的分类

根据建筑装饰和作为结构主体的建筑体形的关系, 近代广州建筑装饰与建筑体形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四类组合:西方装饰与西方体形, 西方装饰与传统体形, 传统装饰与西方体形, 以及传统装饰与传统体形。

(一) 西方装饰与西方体形的组合

殖民地外廊建筑是较早由殖民者传入广州的西洋建筑形式, 其一般特征是:砖木或砖混结构, 方形平面、平屋顶或坡屋顶, 一面、二面、三面或四面围廊, 外立面以列柱、连续拱券为主要构图元素。洋人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初期在广州建造的十三行商馆就出现了殖民地外廊式建筑。两次鸦片战争后租界和条约口岸的开辟, 外廊式建筑在岭南广为流行。沙面是广州早期殖民地外廊式建筑最集中的地区, 外廊式建筑一般采用砖混或者砖木结构, 室内外装饰完全西洋化, 室内的壁炉、百叶门窗、维多利亚式的楼梯栏杆、套色铅丝玻璃、地砖、柱式、拱券、铸铁栏杆等装饰 (图1) 均体现近代转型时期西方艺术及技术之成就。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是西方建筑领域古典复兴运动 (又称新古典主义) 和折中主义风格的盛行期。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到来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上述两种风格迅速传入广州。广州的沙面集中了较多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图2) 的建筑, 如德国领事馆、英国领事馆、俄国领事馆、美国领事馆、汇丰银行、渣打银行、慎昌洋行等。这些建筑立面构图稳定、严谨, 多作三段式处理, 底层多以粗大的石料饰面, 中部以古典柱式构图, 屋顶往往出挑檐口。英国和俄国领事馆立面还融合了折中主义风格, 装饰手法呈现巴洛克细部的痕迹。

广州的民居在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从传统的竹筒屋、三间两廊式的民居到“洋房”的转变。广州东山区在华侨和市政府的支持下, 推行模范住宅区运动, 由广州市工务局邝伟光、伍希侣、林克明设计的十余种洋楼样式供民众参考, 从设计中可以看出这些洋楼的内部空间结构与建筑装饰都已经是西方式建筑的体形与装饰。

20世纪30年代艺术装饰主义 (Art Deco) 在广州等商业发达的城市里广泛应用于商业建筑, 1937年建成的爱群酒店以其简洁明快的竖线条达到该时期该地区摩登商业建筑的最高成就。艺术装饰主义建筑用几何形的图案代替了繁杂的古典装饰, 用简练的几何形体形成了逐渐收缩的建筑轮廓线, 不论装饰图案还是它的外轮廓都充满艺术装饰主义情调, 这种装饰很符合商家经济利益与民众追逐时尚的心理。

(二) 西方装饰与传统体形的组合

近代广州民间建筑如民居、铺肆等在西洋文化的冲击下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征。竹筒屋是当地民居建筑的一种类型, 而骑楼是竹筒屋的一种特殊形式。骑楼建筑适应了广州当地多雨、炎热的气候特征, 底层为商店, 二层以上作为住宅。广州于民国初年进行“改良城市运动”, 企图将传统城市改造为现代都市, 骑楼成为现代都市空间的主角。民国时期, 建筑领域中新古典主义和折中主义风格盛行, 骑楼的立面大量地采用西方古典的装饰元素, 被称为“洋式店面”。上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装饰艺术运动的影响, 骑楼商业建筑的立面出现简洁的垂直向几何线条、简单的水平带形窗, 体现了建筑装饰风格从传统向现代主义风格的过渡。

随着经济的发展, 继竹筒屋的出现之后, 广州城流行一种脱胎于传统三合院的三间两廊式的民居, 由于其多建造于西关地区, 被称为西关大屋。西关大屋是一种典型的三合院式民居形式, 建筑装饰别致、华美, 具有浓郁的岭南地方特色, 体现了传统工艺美术之成就, 但同时建筑装饰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如楼层出现了悬挑阳台, 门窗、屋顶檐口装饰角线增多 (图3) , 拱券和铁花装饰都不约而同地呈现在建筑内外装饰上, 真实地反映了岭南近代化发展的历程和中西文化的融合。

(三) 传统装饰与西方体形的组合

根据设计者的背景及不同的建造目的, 这种组合源于两种设计群体:第一类是西方设计群体, 为了迎合中国民众心理, 教会建筑很早就表现出对中国建筑的尊重与喜爱。他们设计的建筑基本属于中国式的折衷主义, 停留在对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简单模仿与西方体形的糅合, 例如岭南大学的马丁堂, 岭南大学附中宿舍、黑石屋、格兰堂等。美籍建筑师墨菲是第一类设计群体中的核心人物, 他对于中固古典建筑的复兴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奠定了“中国固有式”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墨菲对中国建筑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分析, 归纳出五个基本特征:1.反曲屋面;2.布局有序;3.构造真实;4.华丽的色彩;5.建筑各构件间的完美比例。但是在装饰和细节上却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 主要体现在装饰与结构的矛盾性, 例如, 他所绘制的建筑屋顶正背两端的装饰构件正吻, 其正脊像要穿过吻兽的腮部, 大大削弱了装饰对构造关系的表现力。

随后出现第二类中国设计群体, 由受到西方学院派熏陶过的中国职业建筑师组成。从海外归国的第一代职业建筑师怀着复兴传统建筑艺术, 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与振兴民族精神的愿望, 将传统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功能结合, 将“中国固有式”建筑推向高潮。吕彦直先生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就是很好的例证。他将西方建筑的几何精神渗透到中国传统建筑语汇中, 将复杂的中国古典建筑装饰与大体量的西方形体成功地结合, 解决了新功能、新技术与传统建筑装饰形式之间的关系。

1930年代前后, 广东官方文化推行趋向保守的“广东复古运动”, 导致了“中国固有式”建筑装饰样式较为广泛地运用于官方建筑, 它们一般采用西方钢筋混凝土结构, 室内外装饰以中国传统装饰为主。起初的“中国固有式”装饰较为繁缛, 例如林克明设计的中山图书馆、广州市府公署和杨锡宗设计仲元图书馆。1930年代以后, “中国固有式”装饰呈现简化趋势, 例如国立中山大学的“中国固有式”建筑 (图4) , 简化的装饰主要体现在斗拱上。

(四) 传统装饰与传统体形的组合

2 0世纪上半叶, 传统体形与传统装饰的结合已经日渐式微。这类建筑从整体布局到细部都保持传统建筑形制和装饰, 西式装饰所占比重微乎其微, 不足以改变其作为传统建筑的观瞻。建于1888年的陈家祠是广府地区最典型的祠堂建筑形制。该建筑为三进院落式布局, 广泛运用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壁画等工艺 (图5) , 充分展示了民间精湛的工艺。即使庭院连廊的铁柱构件也未改变其整体传统的建筑语汇的特征。

竹筒屋是近代广州传统住宅形式之一, 基本型制为单开间, 进深大, 通风、采光、排水及交通主要靠天井和巷道来解决, 一般分前、中、后三部分, 分别布置门厅、内厅和房间。墙基一般以麻石砌筑, 墙身用青砖, 山墙为承重体, 屋顶结构为木构架和瓦顶饰面。随着西方建筑技术的传入, 竹筒屋层数增加至四层, 水泥、混凝土代替了砖木结构。随后, “三间两廊”住宅建筑的出现满足了富裕家庭的居住要求。其平面为三开间, 中轴对称, 轴线上布置着小天井、厅堂、神位, 体现了广州本土建筑的地域性特征。

以上分类表明, 广州近代建筑装饰中西合璧, 兼具中西方的时代特征。西方建筑形体及传统建筑形体支撑之下的广州近代建筑既包含西方装饰元素, 也包含传统装饰元素。广州近代建筑装饰中西合璧的特征主要受到处于中西文化浸渍的广州近代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二、社会文化对建筑装饰的影响

(一) 社会风俗因素——民众对西方文化的崇尚

岭南地区禀赋古南越族文化基因, 具有深厚的汉民族文化内涵, 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近代以来成为中外交流的重要门户。由于岭南“得风气之先”的品格使得岭南文化很早就挟裹着西方文化的气质。

肇始于鸦片战争的西学东渐潮流激起了中西两种异质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广州作为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后第一批开埠的城市之一, 自然最早开始觉察中西方文明之差异。1860年清政府引发了以“自强”为己任的洋务运动, 大量的西方科学技术与产业被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1898年戊戌变法的倡导者康有为和梁启超都希望将西方知识与中国的思想原则整合构成一个“中体西用”的模式。“五四运动”更将崇尚和追求科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西方文化的传播和对中国传统建筑否定的结果使岭南人普遍向往西方的建筑文化。

在1925年官方正式提倡中国固有建筑风格之前, 中国的业主、建筑师所设计的新式建筑大多都是在模仿西洋建筑风格。在广州, 早期的十三行及沙面的西式建筑为被动输入的建筑模式, 而后来在民间流行的“洋式店面”、庐居洋房、以及对国际建筑风格样式的效仿则是当地人崇洋心理的体现。这种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是由于西式建筑代表的科学性和优越性。

(二) 政治文化因素——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

中国传统建筑的复兴最早成因于外国教会的倡导。外国传教士欲使中国人皈依西方宗教, 想方设法迎合中国人心理, 教会的建筑也一样要让中国人感到亲切, 因此教会建筑很早就采用中西结合的折衷主义风格形式。1922年美国基督教在上海开会, 对教会向“中国化”过渡做了明确的指示和引导。从此, 中国教会学校建筑开始出现明显的古典复兴倾向, 其形式指向正统的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收回教育权”运动发生后数年, 教会许多建筑由中国建筑师设计, 但是广州教会学校中首先运用中国传统建筑语汇进行设计的是西方建筑师。美国人墨菲对中国传统建筑颇有研究, 是外国建筑师中能纯正地进行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为数不多的人之一。1930年, 他为岭南大学设计哲生堂、陆佑堂、惺亭等, 使中国古典元素与西式立面构图达到高度协调与统一。

1920至1930年代空前的民族危机激起了国人的忧患意识, 呼唤民族精神的呼声普遍高涨。1927年国民党定都南京后着手实施文化本位主义, 这种文化方针渗透在国民党政府的官方建筑活动中。1929年制定的南京《首都计划》和上海《市中心区域规划》都反映出了这种思想。《首都计划》提出:“要以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为最宜, 而公署及公共建筑物尤当尽量采用。”这是导致当时公署建筑采用中国固有式建筑的直接原因。广州作为国民革命的根据地, 在市政建设中响应了对“中国固有式”建筑的号召, 并在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工程中得到了应用。这座建筑的意义不只是一座纪念性建筑或是建筑技术上的飞跃, 更象征着一种民族和时代的精神。

(三) 社会经济因素对“中国固有式”装饰的制约

“中国固有式”是近代重要的建筑风格, 它被官方立为正统的建筑风格, 得到广东官方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但在政府经济活动不景气情况下, 建造活动受到了经济因素的很大限制, 造价成为建造的主要问题。中山图书馆、广州市府公署第一期历时多年方成, 市府公署只完成了一期工程, 其原因均因资金短缺而导致工期延误或未能实施。鉴于经济原因, 设计师对“中国固有式建筑”的装饰进行简化处理, 既节省材料又加快施工速度。

(四) 社会经济因素对民间建筑装饰西洋化的推动

近代广州的民间建筑十分丰富, 包括骑楼、茶楼、祠堂、西关大屋、庐居洋房、竹筒屋等。这些传统建筑在鸦片战争后或多或少地受到西洋建筑的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由洋务运动引发的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近代广州民间的建筑发展变化。广州是华侨集中的地区, 华侨因其经济实力和观念意识成为民族工商业者的主力军。民国期间华侨回乡投资达到一个高潮, 如1923-1937年间, 华侨投资广州的房产约有7000座, 投资总额在9000万元以上[1]。华侨对家乡建筑活动的资金投入与审美取向的带动, 无疑对建筑的装饰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使得民间建筑装饰呈现西洋化倾向。

三、结语

建筑装饰是社会文化的载体, 折射社会文化环境。在本土化、西方化为主要矛盾的近代社会文化背景下, 广州近代建筑装饰兼容并蓄, 深刻烙上了时代印记。

注释

上一篇:校园网网站建设下一篇:建筑中水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