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精选12篇)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篇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 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 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充分认识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 各族人民紧密团结, 自强不息, 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 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 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 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 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 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 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 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文化的功能
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文化既表现在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上, 又表现在对社会的规范、调控作用上, 还表现在对社会的凝聚作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上。
文化是社会变革的内燃机。任何社会形态的文化, 本质上不只是对现行社会的肯定和支持, 而且包含着对现行社会的评价与批判, 它不仅包含着这个社会“是什么”的价值支撑, 而且也蕴含着这个社会“应如何”的价值判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 当一种旧的制度、旧的体制无法进一步运转下去的时候, 文化对新的制度、新的体制建立的先导作用十分明显。
文化是社会常态的调控器。如果说新的制度代替旧的制度、新的体制代替旧的体制的过程, 是社会处于非常状态的表现, 那么, 新的制度、体制建立后, 社会在一定秩序中运行发展就是社会常态的表现。由于社会是人的社会, 而每个人所处的环境、自身素质和精神物质需求又不尽相同, 所以常态中的社会仍然会存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矛盾, 而且还存在人自身的情感欲望和理智的矛盾。如果这些矛盾不能妥善解决, 这个社会的常态就会被打破。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 人们解决这些矛盾常常采取多种手段, 而依靠文化的力量去化解这些矛盾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方面。
文化是凝聚社会的粘合剂。文化虽然说是属于精神范畴, 但它可以依附于语言和其他文化载体, 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环境, 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产生同化作用, 为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是非观、善恶观涂上基本相同的“底色”, 也为他们认识、分析、处理问题提供大致相同的基本点, 进而化作维系社会、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
三、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必须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 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 提高文化产品质量,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1、坚持正确创作方向。
正确创作方向是文化创作生产的根本性问题, 一切进步的文化创作生产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必须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 生动展示我国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要引导文化工作者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 坚持正确文化立场, 认真对待和积极追求文化产品社会效果, 弘扬真善美, 贬斥假恶丑, 把学术探索和艺术创作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
2、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使之更好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要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 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重, 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 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 加快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 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3、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 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牢牢把握正确导向,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壮大主流舆论, 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 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以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为主, 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宣传资源, 构建统筹协调、责任明确、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舆论引导格局。
4、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
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文艺工作者都要积极投身到讴歌时代和人民的文艺创造活动之中, 在社会生活中汲取素材、提炼主题, 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 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实施精品战略, 组织好“五个一工程”、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工程、重点文学艺术作品扶持工程、优秀少儿作品创作工程, 鼓励原创和现实题材创作, 不断推出文艺精品。扶持代表国家水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优秀艺术品种, 积极发展新的艺术样式。鼓励一切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艺创作, 抵制低俗之风。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国民共同体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为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提供内化精神规范, 推进中国及世界的和谐建设与和平发展, 从精神上引领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建设,文化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2007理论热点面对面[M].北京: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07.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篇2
内容提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也逐渐形成了一种现代新兴文化,即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发展给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它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文化发展前进的步伐,更加简便的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信息思想交流,从而给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了新思路,新方向;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多元性而带来的信息的不真实度、人们意识形态的扭曲等安全问题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网络文化;建设;意义;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
由于文化的界定多样性,古往今来的学者对于“文化”这一词的定义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认为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即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事物,一切文化都是为人所有拥有的,也是为人服务的,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也是人所区别动物的根本标志,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技术的进步,网络文化也是文化意识形态的发展的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
网络文化,从广义上理解,字面意思即网络加上文化,是在网络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发展的文化。浅层次的可以认为网络是文化发展的一种媒介,一种新的思路和空间。而从侠义的角度理解,认为网络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从而在网络空间中产生的对人类活动的行为方式和思想造成影响的以虚拟数字形式存在的信息时代的文化,是一种现代新兴文化,其本身不止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更是文化本身的发展和进步。
作为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延伸,网络文化在含有一般文化的共同特征的同时也还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二)网络文化的特征
1、网络文化的全球共享性与开放性相结合随着信息技术在全球世界的普及,网络也成为了全球的一个通用词汇。网络的脉络几乎覆盖了全球,网络的全球化不仅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且给全球也带来了文化的新变革。网络文化的全球性这种文化资源的共享特征显示了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人与人之间开放性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国与国之间文化资源与制度体系之间的相互融合与相互借鉴。网络文化的形成真正实现了文化资源的完全开放和共享,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是的人们有了平等的权利来享受所需的文化资源。
2、网络文化是虚拟性与现实的结合网络文化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媒介,从而在现实文化的基础上延伸发展出的一种文化形式。网络给人们构建了一个虚拟的自由的世界,在网络脉络中,没人知道你是什么样子。网民的信息及其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都被网络“屏蔽”了。这也就是的人们在网络中敢于更加真实的发表自己的言论看法或者做出某些行为。网络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聊天,观景,购物,交友,过着一种完全虚拟的生活,但是这种虚拟性却并非纯粹的虚拟,它与现实却是密切相关的,网络的虚拟性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基本载体的,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虚拟、再现与
重建。
3、网络文化的自由性与管理方式上的难控性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民主社会”里, 每个人都是主体, 每个人都有发言权,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管你在哪, 经济收入多少、教育水平高低, 随时随地都可以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平等自由地进行信息文化的制造、交流与利用。在创造这种自由的世界、民主的世界、平等的世界同时,由于网络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传播方式越来越快,传播者身份越来越隐蔽,导致了在网络文化监管的时间、地点、对象越来越难确定,也导致了取证越来越困难,传统的人工监管手段也就越来越不适应文化的发展需要,每个政府都很难按照自己的意愿对网络进行政策或技术的限制。
4、网络文化的交互性与流动性
网络文化虽然是虚拟形态存在的,但是它提供的文化有最大程度的双向交互性和信息流动性。这种特征相对于传统文化的形态而言,是质的飞跃。这种交互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人—机”模式的互动。二是“人—人”模式的交流互动。这种交互性大大提高了人们的交往自由度,也拓展了人们交往的宽度,使得分布在全球的具有相同爱好的人可以在网上相互交流信息。
二、网络文化的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一)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
作为人类文化的网络体现,网络文化为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新平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境遇。
在经济方面,网络文化的建设促进了我国经济规则的变化,在以科技发展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信息资源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资料,改善了传统经济信息资源匮乏的局限性。同时网络文化促成了文化产品新形式、新门类、新品种的发展,与相关第一、第二产业的交互融合,形成新的经济形式—网络经济,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撑点。
在政治方面,网络文化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网络文化作为一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文化,为政府的行为方式转变提供了可能,电子政务的实现大大推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进程;网络文化提高了大众政治生活水平,为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有效沟通渠道创造了条件;网络文化搭建了监督与议政的平台,为政府实践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民主思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在文化方面,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和荣辱观,改变了人们旧有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认知模式。网络文化的发展深化了人民的民主意识,更有利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效用;同时网络文化使学习理解新知识的反向价值导向成为可能。但是由于网络文化中良莠不齐的思想观念对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观念形成冲击,导致对社会不良舆论控制力的不足,同时大量西方价值思潮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
(二)网络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挑战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凭借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文化因其开放性、自由性、虚拟性、多元性等特点,不可避免的对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给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主要体现:
第一,网络文化中多样化的价值观对我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冲击。
在信息时代,网络文化具有的虚拟性、开放性、多元化等特性,不断冲击着我国传统社会的社会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网络文化中充斥着的拜金主义、民族主义、宗教仇恨、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法西斯思潮、种族歧视等各种思潮和文化形态,极大地冲击着我国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和伦理道德,造成人们价值取向的混乱。并且网络文化中很多的“色情文化泛滥”、“虚假信息泛滥”、“网络诈骗”等事件对我国文化建设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第二,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面临挑战
当前,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极大挑战。互联网上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冲击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随着信息全球化的普及,一方面为国内外各种势力在互联网上传播其政治主张、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使得各种“主义”和思潮充斥网络空间并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这就造成了西方的一些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符的价值取向大量的冲击我国人民的思潮,从而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第三,我国网络安全监测面临考验
由于互联网空间缺乏制度和道德的约束,网络文化中各功能区域配置的不平衡,监视区域的严重滞后和不健全,导致娱乐区域的强势发展、自由化膨胀,先进文化区域和教育科技区域的弱势发展。无视他人尊严与权利的过激言论,甚至恶意诽谤,很容易变成具有极大伤害性的“网络暴力”,对个人和社会的合法权利构成严重威胁。
第四,文化产业受到冲击
不论是虚拟的或者现实的文化产业,我国的文化产业市场绝大部分都被国外的文化产品所占据。尤其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助其高端的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使其文化制品大量充斥着我国文化市场,影响国内的文化企业发展。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面临巨大挑战。同时由于商人的逐利行为,网络世界里淫秽色情等不良文化信息的泛滥,致使当前我国国内文化产业建设中低俗、庸俗、媚俗之风的悄然兴起。我国的网络文化产业建设中正在蔓延一些不良之风。
三、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发展的措施
“加强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文化发展战略出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坚持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以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一)确立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的网络文化发展观
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化,是一种无国界的文化。在文化全球化特别是网络文化全球化条件下,人类文化的共同点日益彰显之时,也就是文化的民族化日益凸现之日。唯有坚持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利益的网络文化发展观,才能更好地发展本民族文。国家利益是国家全部战略的核心,是一个主权国家维护和创造本国大多数居民共同生存和发展必须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是一个主权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全部需求和意志的集中体现。
(二)坚持积极利用,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
积极利用网络,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正面宣传,用正确舆论占领网络文化阵地,打好主动仗,强化广大网络受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认知与认同。
其次,要积极探索网络教育途径,发展网络教育方式,通过利用网络上人们普遍喜欢感兴趣的方式来增加先进文化对网络受众的吸引力。再次,进一步增强政府网站权威信息的发布的透明度和真实度、政策解读功能,从而引导人们理性思考问题、表达意见、理顺情绪并化解矛盾。
(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
要想在网络斗争中打好主动战,赢得新胜利,青年政治价值观必须积极抢滩网络阵地,占领制高点。首先,要熟悉、掌握、运用计算机网络,不断提高青年政治价值观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其次,制定相应政策,强力推进青年政治价值观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最后,加强网络思想政治价值观,形成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四)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加快网络信息技术的研发
为维护互联网信息安全、国家文化安全以及国家主权安全,必须加强互联网法律法规建设,依法管理互联网络,从制度上保障国家信息网络安全防范体系的顺利实施,切实维护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文化安全。合理利用技术手段遏制不良信息传播。当前,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滞后是影响我国网络安全、国家安全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我国网络安全技术与信息传输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合理利用技术手段遏制不良信息传播,对于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中华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 篇3
关键词:法治政府;中国特色;法治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17-0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基本特征与特殊优势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
1.有限政府与法律至上
法治政府是有限政府,政府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政府行政管理是法治建设中的核心领域。一个国家的法治发展的程度最主要的是看其政府行政管理是否处于法治状态。因此,基本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求政府行政管理具有更高的法治程度,真正成为一个职权法定、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运转高效的法治政府。亚里士多德在其名著《政治学》中提出:“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1]同时政府应弘扬法治精神,培育规则至上、法律主治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通过政府主导的,各社会主体广泛参与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信仰法律,按规则行事,以法律规范为行为信条的风气。让法律成为人民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依赖,让法律成为定纷止争最有公信力的途径。
2.服务政府与权利保障
法治的最低标准是对人权的保障和尊重,因此法治政府应当是服务政府,服务政府要求政府的权力行使必须以权利保障为目的。2003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法治下的政府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让人民的合法权利获得充分的保障。
3.责任政府与执法为民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之执法为民的要求决定了法治政府是责任政府。应当树立责任政府的理念,政府行使权力必须接受监督,把行政监督作为一种经常性活动,贯穿于决策、协调、执行等各个环节。及时发现行政机关和公务员执法过程中的违法和不当行为,依法追究行政责任,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和补偿制度。强化国家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坚持权责统一,有错必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规定,逐步在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中全面推行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问责制度,强化重大事件问责机制,规范问责程序,推进问责法治化。对决策失误、违法行政、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等行为,要严格依法依规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特殊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本质上是人民的政府,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以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为行使公权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自身特殊的利益,这是与西方国家法治政府的本质区别,是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本质优势。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宪法所规定的我国的国体、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决定我们所建设的法治政府必须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制度的优势决定我们所建设的法治政府是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统一。
我国法治政府遵循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指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根本指导原则。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政府是通过上百年自然演进的过程逐步发展形成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民主政治需要,要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走完西方国家一二百年走过的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因此,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了一条政府主动推进与自下而上的人民广泛参与相结合的法治政府建设道路。
二、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亨廷顿说:“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2]转型期社会往往充满着各种社会冲突和动荡。按照美国戴维·伊斯顿的政治系统理论,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政治系统的内部建设越重要。他说:“政治生活自身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因素或子系统,这些因素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冲突、适应构成政治系统,政治系统与其他系统构成整个的社会大系统,社会大系统构成政治系统的外部环境与制约因素,政治系统要想保持稳定,不但要与外部环境保持和谐,也要使系统内部各因素、子系统能实现良性互动。”[3]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法治政府自提出来后,在历次党代会中都有表述,2003年以来的历年政府工作报告都做了明确要求。2004年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法治政府建设的十年时间表,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出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在法治政府紧锣密鼓的建设步伐中,我们也要看清前进道路上所存在的问题。
政府守法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和底线。政府不守法,法治国家无从谈起,法治社会也难以形成。营造法律至上的法治环境,政府应带头守法。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国家机关不依法办事与个人不守法形成恶性循环。
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亟待法治化。权利与权力是法治政府建设中的核心法律关系。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即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中,二者是统一于人民主权下的,并非矛盾关系。而转型期权力与权利的冲突和敌对现象频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决定了二者和谐统一的重任主要在政府。政府应严格遵守权力规范,依法行为,以法律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人民政治参与的热情急需通过法治渠道实现。随着法治建设的推进,公民权利意识普遍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与日俱增,引导其通过法治渠道来表达对维持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今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将转移到行政决策法治化上,决策法治化是法治政府建设的至高境界。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显示了一个趋势:今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将转移到行政决策法治化上,在做出事关人名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前,要广泛听取、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和合法性审查制度。
政府担当培育法治社会的特殊任务,建设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法律互动机制任务紧迫。市民社会是法治建设的土壤,也是法治政府成长的最好的“营养液”。但是中国政府在建设法治政府的同时要担当培育市民社会的重任,这是中国特色的国情决定的,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良性互动需要法律机制的创新。
三、加快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的路径
1.树立法治理念,运用法律方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一方面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标,另一方面又着重强调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应以法治理念来指导权力的行使,以法治的观念确立规则意识,以尊重权利的意识对待公民行使正当的权利。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各种复杂政治问题是治国理政的科学方法,将“政治问题法律化”而不是将“法律问题政治化”是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的要求。
2.依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条件。应把对法治政府的角色定位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前提,依行政组织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要坚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两个凡是”:“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将政府职能限于公共事务的管理,为市场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正常秩序。
3.严格依法行政,推进行政公开
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的集中体现。政府应严格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权的行使,结合本国国情,依法推进行政创新。遵守法律程序,控制行政权力。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
4.强化监督与问责机制,推进执法公正
强化监督和问责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保障。政府应接受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监督。行政问责是法律责任追究的一种制度,是政府实现其行政责任的一种自律或自我控制。在不断完善行政法律制度的同时,还应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保证法律实施的统一和公正,在培育法律权威的同时树立政府权威。
四、加快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对领导干部的要求
要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高度上看待法治政府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距今只有八年,而今天的社会形势风险多发,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多发,社会阶层分化,社会矛盾多样化,政府权威能否树立取决于其法治化的程度,这是关系到道路选择的重大问题,必须引起我们充分重视。
充分重视干群关系对法治政府建设进程的影响。目前,人民群众对干部的监督常以非主流的方式出现,网络舆论监督、意见领袖评价对民意的影响甚为明显。干部形象成为政府形象的窗口,干部的一言一行、甚至着装都牵动广大人民群众的敏感关注。与法治理念不相符的官本位、压制理念、管制方式已经不适合发展变化了的社会形势,领导干部应当以法治政府的要求时刻检勉自身。
提升法治思维,运用法律方式,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独善其身”显然不能完成党的领导干部的使命,要树立法治理念,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干部必须提升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开展工作。领导干部要提升依法行政和领导法治政府建设的能力,为此,领导干部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带动全社会尊崇法律,树立法律信仰,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99.
[2]塞缪尔·R·享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1989:40.
[3]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7.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篇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新农村文化建设,价值选择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
农村文化作为上层建筑, 既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动力, 没有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就没有新农村建设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新农村文化是一种区别于城市文化, 又区别于传统农村文化的一种全新型的农村文化, 是一种与时俱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宗旨在于推进亿万农民的知识化, 文明化和现代化, 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 必须是具有先进品格的文化, 也就是要具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品质: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文化;是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从而打破传统农村文化的封闭、保守和滞后的现象, 使我们的农村文化赋有时代性和创造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农村文化建设, 就是要通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整治陈规陋习、移风易俗来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思想道德体系;还要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 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从而使广大农民群众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 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的文化建设总体上处于健康向上的趋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明显增加, 许多地区加大了政府投入兴建乡镇文化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室。此外, 文化部和财政部也联合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送书下乡工程等文化项目。至此, 农村文化有了新鲜内容, 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 乡村旅游文化取得成就。农民的民俗风情、民间工艺、风味餐饮、特色产品充分显示了农村文化的独有特色和丰富内涵。农村独有的文化资源和城市文化形成的强大反差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客。像度假村、农家乐, 近几年来如雨后春笋一般成为旅游业中的独秀。其次, 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围和传播者都在农村, 许多民间故事广为流传, 内容多为风物传说、鬼狐精怪故事、历史人物传说及生活故事和笑话, 这些发源地都在农村。可见, 我国优秀的农村文化资源也正在被渐渐挖掘。
但是, 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 思想文化教育弱化, 缺乏现实针对性。一些基层干部在教育内容的部署上, 纯理论性教育多, 贴近农民实际的少, 教育方式又是灌输这种死板方法, 因此缺少创新性。更严峻的是, 市场经济的趋势性以及由此滋生的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传入到农村。其次, 文化投入不足, 阵地建设疲软。只把大多的投入放到了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基础建设中, 呈现“一边倒”趋势。目前还有许多地区没有文化馆, 图书馆, 有的也只是虚设。最后, 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 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活跃于农村文化的人才都是一些中老年人, 没有注入新生力量, 一些地方由于对村民缺乏组织, 培训和引导, 本来有较好的群众文化活动基础和优秀民俗传统文化的地方也难以传承发展。总之,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极为薄弱, 农民无法得到健康文化的熏陶, 使得当地封建迷信活动猖獗, 腐朽落后文化蔓延, 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价值选择
价值选择是主体与客体双向作用的过程, 这种双向作用即主体根据自己的内在尺度, 对客体进行实际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过程。现实生活中, 价值选择主要体现在价值标准和价值目标的选择。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价值选择则就是: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农村文化建设双向作用的实践活动。人根据自己的内在尺度, 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过程。那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价值选择主要体现在什么样的价值标准选择和价值目标选择呢?
1. 广大农民的主体意识和价值选择
广大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主体, 是主力军, 新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价值选择与作为主体的农民的价值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 为了保障新农村文化建设朝着正确的价值目标方向前进, 首先要确保广大农民的价值选择是正确的。农民群众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价值选择:
(1) 树立主人翁意识。农民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怎么样才能做到不辱使命, 不负重托。要想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必须明确自己的主人翁地位。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存在一个问题, 农村文化人才后继乏人, 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作为主人翁, 首先, 农民要自觉自主地追求进步, 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其次, 积极响应参与政府组织的文化活动, 接受培训。最后, 可以自办有农村特色的农村文化户, 文化大院, 民间职业或业余剧团, 传播自己的文化, 发展具有农村特色的文化产业。
(2) 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的不竭动力, 新农村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创新。只有农民群众具备创新意识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建设一个不同于旧农村的新农村, 广大农民要转变陈旧观念, 不断增强竞争意识, 发展意识, 市场意识, 生态意识, 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和开拓创新精神。农民要与时俱进, 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 走出农村, 走向城市, 再引进新兴的文化,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实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交融。
2. 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主导作用和价值选择
广大农民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主体性作用, 而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我们的党是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者, 设计者, 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 起着导向作用。政府朝着正确的价值选择方向引领我们, 我们才能不走弯路构建新农村, 保证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价值选择是正确的。
首先, 政府要统筹农村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农村的生产力发展为建设新农村文化提供物质基础。而农村的文化建设又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农村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政府继续加大对农村经济建设和基础建设的投入, 不能忽视文化建设的投入。我们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尤其注重农村教育事业, 农村的教育事业关系到新型农民的培养, 要培养有文化, 懂技术, 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离不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其次, 营造和谐稳定的农村秩序为文化建设提供保障。稳定是发展文化的基础。农村不稳定集中体现为干群矛盾。构建和谐稳定的农村秩序, 主要是要处理好干部和群众的关系, 应同时加大对干部和群众双方的教育力度。一是加强干部的规范意识, 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 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提高干部的可信度。二是加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大局意识教育, 提高群众的道德水平。要开展深入而持久的普法工作, 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和道德品质, 使人民群众在遵守法律的同时, 能够正确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形成“以德促法、以法弘德”的良好农村氛围, 为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和谐稳定的保障。
最后, 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文化具有多样性, 但是我们要保证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政府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引领农村文化发展的方向。根据《决定》提出繁荣农村文化的总要求。首先, 我们要切实做到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 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一条主线, 要用这条主线来谋划和部署工作。第二, 我们要始终坚持服务广大农民群众。农村文化是农民群众创造的文化, 也是由农村群众共享的文化。发展农村文化,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把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基本职责, 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第三, 始终坚持弘扬主旋律, 提倡多样化。我们要发展的农村文化, 都要坚持科学真理, 传播先进文化, 塑造美好心灵, 弘扬社会正气。但是, 我们也鼓励凡是思想内容健康向上, 能使人得到益处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只有这样能确保农村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最后, 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农村的传统文化, 我们要本着“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的态度, 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 但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敢于打破陈旧的文化, 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篇5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是冷静而深层的,《易经》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无论是儒道佛的洒脱,传统哲学的智慧,政治文化的睿智,伦理道德的凝重,文学艺术的精粹,古典美学的魅力还是科学技术的辉煌,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而且他们是相通的。从中国的古典戏曲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生,崔莺莺,祝英台,窦娥。。舞台是丰富的,有血有肉的,儒家的“以人为本”都蕴含在了活生生的剧本里。中国的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疏密得宜,虚实相生,而其中却蕴含了老庄哲学与人生哲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刘韬》,《尉缭子》这些虽为兵书,却能知道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乃至人生规划。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大义同国家长期发展的基础。同样的,也是当代社会先进文化的基础。
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犹如一条长河。要川流不息,奔腾向前,既不能塞其源,也不能断其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承,都是在既有文化传承基础上进行变革,创新和发展。当代社会所提倡的先进文化自然会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和精髓。儒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已经告诉我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于是党和人民在实践真理的唯一标准指导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理论,《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唐太宗亦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主张治国须利民,裕民,养民,惠民。而今天,我们党提出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提出“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把改善民生放在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位。古人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崇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于是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 篇6
【关键词】 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经济秩序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崇尚经济法治,把法律作為对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和微观调节的最主要手段,其他各种手段也都必须纳入法治的范围,并要求整个社会生活的法治化与之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确立一整套完备的市场规则,形成和维护高度规范化的市场秩序,保障市场机制的良好运行。所以,市场经济必须是法治经济,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需求
当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各项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配套的措施都还不完善。因此,建立社会主义法制的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法制化程度还很低。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为社会主义法制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为此,加强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已被列入我们经济立法的首要位置。
加强经济立法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呼唤并依靠着与之查适应的法律建设的发展与变革。法制建设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所谓“立法是对现行行为的规范和对经验的总结和固定”这一传统观念是导致我国的法制建设长期滞后于经济生活和改革开放步伐的重要原因。在过去传统计划体制下,主要靠行政命令来管理,而在改革开放,特别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种新的经济关系层也不穷,日益错综复杂,如不事先加以规范和调控,就可能对市场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危害。如果立法没有预见性、超前性,就适应不了新形势的要求。当前,市场经济无论以哪种模式存在,都具一些基本的要素。这就是:建立在明确界定的产权基础上,独立自主地进行决策的企业(包括各种所有制);企业有权自由进行平等竞争的能提供正确价值参数的市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
2. 加强经济法制建设的措施
经济法制建设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法制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经济法制建设的推动。经济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将有力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全面实现。我们可以从如下方面来加强我国的经济法制建设:
2.1树立并坚持公平、秩序、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制立法理念
国家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都是法律武器的实施机关,这些机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彻底摒弃执法不严的思想根源,真正做到不受一切个人意志的干扰,只服从于法律。法律是人民根本意志的体现,任何权力都是人民通过法律赋予的,并受法律的约束。法大于权,而不非权大于法。在我国,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国家干部、各级党政领导都必须以身作则,遵守法律。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一切合法权利都必须一视同仁地加以保护、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依法予以追究,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超越于法律之外,以任何形式干预执法与司法的特权。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是经济法制的根本追求。只有公平的秩序才是稳定的秩序。和谐的市场经济,就是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在经济法制立法中,必须以缓解人民利益分配矛盾、经济结构矛盾、发展差异矛盾为己任。充分利用经济法制地引导功能、利益再分配功能、社会调控功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公正有序。经济法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发展性、整体性、多样性的特点。作为经济发展的法制保障,它表明经济法制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动态的、前进的状态和运动;经济法制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大范围、长时期、总体性的发展运动和发展状态,是一个国家各个部门法的共同发展。经济法制是建立在区域多样性和经济多样性的基础上的,经济法是经济思想、经济政策在法律上的体现,是经济思想、经济政策的法律化和重要的实现途径。因此,在经济法制建设领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和完善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对于发挥经济法制对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2逐步完善经济法制立法
经济法应该以维护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为己任,以社会权利本位为宗旨履行着调控经济、平衡利益、缓和矛盾的职能。但在实践中的一些经济法制领域,特别是在价格政策、税收政策、优惠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区域发展政策、民族政策、劳动政策等方面存在制定法律政策不公平。因此,应该在立法中,将这种不公平现象排除,实现经济政策的区域公平、主体公平和内容公平。经济政策公平是经济法制公平的基础,通过社会调控立法,实现了经济政策的公平,才能最终实现经济公平、社会公平,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而制定的调整全局性的、社会公共性的,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实践中,经济法的各个部门法,如企业法、税法、金融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环境保护法、资源法、人口法等,各自为政,互不协调甚至相互抵触。因此,应该通过立法修正,将各个部门法统一起来,使其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只有经济法内部实现和谐,才能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目前一些经济政策和经济立法存在不公平现象,如对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白领阶层和蓝领阶层、有权人和无权人等方面的差别较大。切实保护各利益群体的合法权益,尤其是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有力的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2.3加强人大的执法检查监督
加强人大对国家行政执法机关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执法和司法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保障国家法律统一和切实实施。权力是需要监督的,没有监督的权力是容易腐败的,因此应当加快制定监督法,使我国的政党、人大、政府、司法机关,都严格地置于法律监督之下。鉴于我国某些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已有与国家法律抵触的现象发生,鉴于我国历史上每次大的动乱都与违反宪法有关,因此加强宪法监督也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2.4鼓励中介组织的发展,大力加强法律服务工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健全的中介组织,因为它们是政府与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市场经济动作的调节器。为了维护好法律秩序,正确地执行法律,保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应当鼓励并大力地发展律师事务所、公证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同业公会等中介组织,大力加强法律服务工作。
2.5坚决制裁违法犯罪
为了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真正实施,还必须依法切实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利。凡是合法取得的一切财产、权利,都应当一视同仁予以保护,不能因时、因人、因所有制之不同而变化。同时,为了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得以实施,还必须坚定不移地制裁违法、打击犯罪。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对于大案要案,尤其是内外勾结的大案要案,要一查到底,依法坚决惩处。坚决维护市场经济法律秩序,制止贪污腐败,保障改革开放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邵平.经济法与经济法制初探[J].改革与战略.2006,(5)
[2] 夏澈.邓小平经济法制思想探析[J].文教资料.2007,(4)
[3] 夏文斌.公平原则与和谐社会的建构[J].理论参考.2006,(3)
[4] 范恒山.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制度的若干思考[J].学习月刊.2007,(2)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篇7
(一) 不断提升新农村的体育素质。
改革开放十年以来, 社会体育又有了全面的发展, 达到了新的广度和深度。城市体育发展较快, 职工体育呈现出新气象, 社区体育蓬勃开展, 小城镇体育活跃, 乡村体育业出现了新的势头。现阶段我们的重点要放在农村体育上, 不断提升农村的体育素质。农村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 是在体育工作中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满足农村人民群众强身健体需求的生动体现。
(二) 转变新农村的观念与生活方式, 促进农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诸多因素直接导致了农村体育组织机构及其管理较城市相对滞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民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和强度逐渐减少, 慢慢地开始崇尚城市人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由此可见, 只有转变新农村的观念与生活方式, 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农村经济的日益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内容也在不断的提高要求: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改善环境、公益事业建设、促进教育事业和谐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开展体育教育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等。农村体育在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的构建就不能说是全面的。
(四) 促进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
发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 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 有利于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健康水平, 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同时, 有利于加快农村体育发展步伐, 促进全民健身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体育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 农村体育管理制度、竞争和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为表彰和利于鼓励农村基层开展群体工作的积极性, 推动农村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工作的普及与提高, 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 完善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和提供健身器材是农村体育发展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全民健身纲要”的指引下, 各省区市体育部门、社会职能部门应加大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力度, 建设一批农民身边简便、经济、实用的体育娱乐健身场地设施, 逐步改善农村地区的体育锻炼的物质条件。
(三)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在新农村体育发展中的作用。政府职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领导与决策作用;二是服务与指导作用;三是组织与协调作用;四是基础设施提供与保障作用;五是督促与引导作用。政府要主动担负起调动民众主动性、积极性的责任和服务意识, 使农民群众不仅仅是农村体育事业的受益者, 也是主动的参与者、建设者, 把各项事业落到实处。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在新农村体育发展中的作用, 推进农村体育工作的局面才会大为改观。
(四) 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事业。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首先要有一支技能、道德和身体过硬的新型农民队伍。因而发展新农村体育是培养新型农民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向小康社会过渡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必经之路。社会发展了才有利于推动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 可带动当地的经济增长, 增加农民的收入;经济增长了又可解决农村体育经费的不足, 提高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可能性、广泛性和积极性, 从而形成“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事业良性互动局面。
(五) 加强新农村社会体育指导类人才的培养。由于农村的特殊环境, 人口多、文化素质低、没有足够的场地与时间, 也缺乏专职农民体育工作者, 或专业的体育人员或体育指导员, 致使农村体育处在缺乏组织、缺乏管理状态, 影响了农村体育活动的健康发展。因此, 培养社会体育指导类人才是推动体育健身指导和体育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开展的前提和重要保证。
(六) 发掘与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转农村变观念, 推进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加强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 需要继承、发扬优秀的民俗文化, 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淀和产物, 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 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发掘与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转农村变观念, 推进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
(七) 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是新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动力。农村学校体育是我国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我国农村学校教育事业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农村学校体育是农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匹配的“新农村体育”的基石。发展推进农村学校体育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对于增进农民健康、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体育建设与发展的地位及策略进行了探讨。农村体育的不断发展不仅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 同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对农村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关键词:中小城市,新农村建设,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振涛等.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 2007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篇8
1 档案与文化的关系
1) 档案是文化的重要资源。档案是在人类活动中, 为弥补人类记忆缺陷而创造出的一种记忆方式, 使人类有了总结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信息资源, 是人类最可靠、最全面、最具有历史价值的“记忆”工具。档案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
2) 档案是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档案不仅具有记录文化的功能, 而且具有整合文化、系统文化的功能。通过对档案的系统梳理, 可以使积累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更完整地再现某一时期社会文化的真实面貌, 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必备条件。档案部门只有置身于文化事业的大背景中, 才能跳出档案看档案, 发挥档案特有的作用和魅力。
3) 档案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档案在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 档案具有传承性和可共享性。随着实践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 档案的历史再现功能、社会教育功能、文化传播功能、知识生产等功能进一步得到强化, 对于祖国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 档案是国家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工作的日益完善和加强, 极大地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 拓展了人们对社会文化的需求, 不少地方的档案馆成为社会群众的资料宝库, 作家学者的灵感圣殿, 教师学生的第二课堂。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 标志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水平。
2 档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角色
档案是各个时代的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文明记录, 是人类智慧的物质结晶和精神财富, 是人类文明的阶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离不开档案的作用。因为档案具有文化的内涵与属性, 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档案必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 档案是珍贵的文化财富, 反映了文化的内在属性。档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的真实记录, 内容广泛而丰富。一方面, 它纵连了古今各个历史阶段, 横贯了自然各个领域和社会各个行业;另一方面, 它记述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全过程, 蕴含着前人社会活动的各个信息, 后人能够从中获得前人的知识和经验, 而正是这些知识和经验能够使人们不断走向文明。也正是由于档案中记载了许许多多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 涉及了各个时代的社会变革, 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交通运输、天文气象、地质水文、物产资源、风俗人情等各方面的独特的原始资料, 才使得档案构成了“今世赖之以知古, 后世赖之以知今”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某种意义上, 档案是中华文化的“根”和中华文化心里的情感寄托。
2) 档案是历史文化的积累, 奠定了文化建设的基础。继承和借鉴是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档案与人类活动同生同在, 是人类文化的精萃。档案作为人民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及其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的原始记录, 一直是人类文化、文明、知识、信息最直接、最原始、最准确、最重要的记录载体。档案中蕴藏着数量巨大、诸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 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努力建设、弘扬的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革命文化传统, 客观地记载和印证着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社会科学文化由落后低下到兴旺发达的历史进程。人们可以从档案中看到, 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岁月中, 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近现代文化和当代文化。正是因为有了档案的记录与承载, 传统文化才得以保存、传承、延续和发展, 中华文化才有了深厚的文化积累。
3) 档案是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 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档案既具有记录文化的功能, 又具有整合文化、增值文化的功能。一方面, 人们可以利用档案所承载的信息内容进行整理、编研, 出版著作、书籍和发表文章为读者阅读学习, 发挥着教育功能, 这是一种常用的、普遍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 档案的形态载体也是一种活的语言, 它以档案原始形态所固有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表达着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特定事件的原始和真实的含意。这种含意是任何文字编辑和理论说教所无法表达的。所以, 档案馆可以借助特殊档案载体的陈列、展览, 把物的自然表达, 即陈列语言, 作为档案文化教育的理想手段, 使档案教育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历史见证人的权威性, 从而取得震撼观众心灵、教育观众的效果。
4) 档案是文化创作的源泉。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主体, 其科学理论、文艺创作成就无疑是一个时代文化建设风貌的重要标志。档案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历史的原始记录, 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本源性、真实性和权威性, 它的记录与承载内容有着厚重的生活基础, 艺术创作要源于生活, 取材于档案或以档案史实为根据, 无疑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3 档案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档案不仅在人们的道德修养、文化学习等方面具有启迪、教化作用, 而且还能为高校科研、文化、教育等项工作提供素材, 在营造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环境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因此, 必须大力拓展档案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途径。
1) 档案人要做文化人。作为管理历史文化记忆的档案人, 应该有较高的文化品格, 并随着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 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只有自身具备了较高的文化水准, 才能将档案的文化功能推向更高层次。档案人的文化品格包括文化水平、专业能力、外语知识等诸多方面。在当今信息时代, 档案管理已从手工管理升华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存储、传输与开发利用的现代化管理。因此, 新时代的档案人还必须学习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等知识。只有具备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 才能开拓创新, 管理好、利用好现代新型档案。此外, 礼仪修养也是档案人的文化品格之一。礼仪是一个国家、民族、单位精神风貌的展示, 也是一个人内在文化素养的外在体现。档案人在着装仪容、待人接物、举止谈吐、品德修养、职业形象等方面具备良好的外部形象, 方能显示其品位, 使档案室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 给查档者以宾至如归的感觉。
2) 要实现档案文化价值最大化。要让档案的文化价值出新、出彩:一是, 要强化特色档案的收集力度。档案馆不仅要按常规接受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档案, 还要大力调查、收集保存在社会上乃至民间个人手中的文化档案;征集本地历史风貌、重大事件及发展历史上的人物与事件等方面的档案材料;调查、收回散失在国外的我国历史文书档案。要通过以上途径, 建立以国家档案资源为主, 非国家档案资源为辅的档案信息资源库。二是, 强化服务意识, 贴近文化建设的需求。档案资源如果不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 它再具有文化内涵也是形同虚设。因此, 我们应该面向需求主动提供服务, 积极介入政府组织的文化活动, 收集文化活动档案。三是, 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作的普查、登记、分类、整理工作, 及时介入参与, 做好相关档案收集整理工作, 有计划地将民间文学、音乐、美术、传统戏剧、曲艺、手工艺和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文献接收进馆, 将散存在社会上的社会名流、艺术家、民间艺人等个人保存的档案文献征集进馆, 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完整和全面。
3) 深化档案编研, 挖掘档案为文化建设服务的价值。档案编研工作是开发利用档案文化资源的有效方式, 是提高档案文化传播水平的一种重要途径, 也是保护档案原件, 并使档案文化资源长远流传的有效措施之一。要积极整合、梳理档案资料, 强化档案编目工作, 建立各级各类档案目录中心, 开发各级档案馆所蕴藏的文化资源, 加大档案开放的力度, 编纂出版档案史料, 多途径地促进档案信息的流动、传播, 向社会各方面辐射档案的文化能量。总之, 只要我们提高对档案编研工作的认识, 开拓编研思路, 加大编研力度, 就能更充分地发挥档案的文化功能。
4) 要利用现代科技推进文化传播。计算机网络是促进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要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便捷的方式向外界送上最新的档案和精神食粮。档案的文化传播, 也需要跟上时代步伐。档案馆目前已建立了计算机档案目录检索系统, 并计划利用集团网络服务平台建立档案信息内部服务网络, 提高资源共享水平, 并有计划有步骤地整合和开发现有档案信息资源, 以发展数字文化网络为突破口, 为社会发展提供快捷、丰富的信息和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先锋.指导文化及其价值浅论[J].海南档案, 2006, 2.
[2]冯子直.论档案文化[J].档案学研究, 2005, 3.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篇9
一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 而要搞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就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利用好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对深厚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认识, 分清精华和糟粕, 并对其进行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转化和利用。在这个问题上, 历史已经有力证明并且将继续证明这样一个道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任何无视或简单抛弃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做法, 都将受到历史的惩罚;而僵化地躺在传统文化身上不与时俱进的民族, 也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
一个民族也好, 一个国家也好, 都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国魂”、“族魂”或民族精神。它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了这种灵魂和精神支柱, 它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就会四分五裂, 甚至亡国灭种。但这种民族精神不可能在短期内就快速形成, 而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渐产生、积聚和发展起来的。当然, 这种民族精神一旦形成, 也不容易在短期内就完全消失, 而是有其明显的历史惯性的。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传统深厚, 有着自己伟大的民族精神。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 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野蛮地撞开了中国的大门, 将古老的中华帝国轰出了“中世纪”, 西方文化这个“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 全面地强行涌入中国, 使中国人面临“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李鸿章1874年《筹议海防摺》语) 。在与西方列强交手的过程中, 中国频频失手, 屡战屡败, 只能屈辱求和, 割地赔款, 丧权辱国。中华民族岌岌可危, 面临史无前例的亡国灭种的险境。中国人必须做出生死存亡的重大选择:要么僵化地固守传统文化而自甘贫弱亡国, 要么主动地努力学习和借取西方现代文化, 重铸中国魂, 再创辉煌。
经过长期痛苦曲折的探索, 中华民族终于找到了解救民族危难和锻造新时代民族精神的正确道路, 这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终于走出了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 实现了民族独立, 并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一片光明。
二
今天, 在关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 我们一直受着一些错误观念和主张的干扰, 其中以守旧和全盘西化两种尖锐对立的极端思潮为主。守旧派认为只有自己固有文化才是好的, 是无比珍贵和近乎完美的万能宝贝, 只要恢复和保守好传统文化, 拒斥外来文化, 就能化解西方文化的挑战, 就能保持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辉煌。这种主张差不多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天真幻想, 往往只能循着守旧——封闭——复古——盲目——落后——挨打的恶性循环怪圈, 跟不上世界形势的发展, 最终使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全盘西化派则全盘地否定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认为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一无是处, 主张死心塌地地向西方学习, 哪怕人家的一些缺点也要学。他们认为在文明冲突中自己之所以危机重重, 节节败退, 就是因为自己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罪孽太深重, 已经落伍, 因此必须全盘抛弃。这种主张完全割断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 必然走向民族虚无主义, 是一种文化自杀和民族精神的自我毁灭, 后果是十分严重和危险的。
很显然, 守旧派和全盘西化派的观点都是极端错误的, 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既不是守旧派说的那样放之四海而皆准、施诸万世而有用, 也不是全盘西化派说的那样事事不如人, 而是优劣并存、长短共生的。全盘地肯定或全盘地否定都不是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观点, 科学地总结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汲取传统文化中的营养, 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使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换, 形成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的民族精神。这样就既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新的发展, 也能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得到发扬。
传统文化是一把“双刃剑”, 厚重的历史传统既是宝贵的财富, 也是沉重的负担。从积极方面来讲, 传统文化深厚的国家和民族往往内在的凝聚力和外向的竞争力都比较强, 更能经得起冲击和挑战。回顾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 尽管久经磨难, 饱受屈辱, 并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 但广大华夏儿女始终坚忍不拔, 不屈不挠, 敢于抗争, 勇于探索, 最终取得了民族独立, 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铸造了中国人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 使我们不被强大的敌人压倒, 相反, 却始终怀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从消极方面来讲, 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传统越是深厚悠久, 其惯性和惰性也就越大, 主动改变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的难度和阻力也越大。考察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 应该说, 顽固拒绝西方是拒绝不了的, 一味守旧是守不住的, 以“不变应万变”是应付不来的。西方入侵既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灾难, 也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反观自己的巨大参照系, 更使中国获得了一个实现现代转换的契机。但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却十分艰难, 许多探索和改革都争论不断, 充满了复杂的纠葛。传统与现状、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事实与价值、目的与手段、历史与未来、敌人 (西方是侵略者) 与榜样 (西方先走上现代化) 、主动与被动等等之间的合理关系被严重扭曲。引进西方坚船利炮的洋务运动, 成为中日甲午战争的祭品;继起的试图搞君主立宪的康梁维新运动, 也只是存在百余日, 还落下了“戊戌六君子”的人头;辛亥革命成功, 以共和代替帝制, 却也是“播共和之龙种, 收混乱之跳蚤”——袁世凯称帝, 张勋复辟, 军阀割据, 连年混战, 国家四分五裂, 民不聊生。鸦片战争后很长时期中国每次改革和探索都以失败而告终, 这也不能不说与中国传统包袱过重有关。正是沉重的历史包袱, 使近代无数仁人志士所进行的改革和探索都瞻前顾后, 举步维艰, 中华民族也因此多次失去摆脱困境的历史机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并不是一帆风顺, 而是经过了诸多的曲折和斗争才取得的。其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 就是努力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方面, 尽力避免其消极方面,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有机结合起来, 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
三
1993年, 美国人塞缪尔·亨廷顿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 后又出版了系统阐述相同主题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他认为, 冷战结束以后, 文明将成为理解和把握世界关系的新范式, 全球的政治正沿着文明界线进行重组, 不同文明集团之间的冲突将是人类最主要的危险, 文明之间的断层线正成为全球政治冲突的中心地带, 儒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可能联合起来对西方文明构成最严重的挑战。此说一出, 触动了各种文明敏感的神经, 众说纷纭。2001年, 发生了举世震惊的美国“9·11”事件, 随后不久, 美国以受害者身份, 打着反对和消灭国际恐怖主义的旗号攻陷阿富汗和伊拉克, 并对别的一些国家频频发出威胁……所谓文明冲突, 已经超越了文字游戏和口水互溅的状态, 亨廷顿的观点像魔咒一样似乎得到了可怕的自我实现, 人们不得不再次严肃地直面和反思。
亨廷顿关于文明冲突的理论, 尽管尖锐而又带着偏见, 有明显的西方中心论的色彩, 但也不能说完全是一派胡言。它告诉我们, 尽管今天人类已经进入全球化的时代,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但不同文明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人类的和平幸福并不一定能万世长存。而对于曾经饱受屈辱和压迫的中华民族来说, 尽管民族独立问题和生存危机压力已经基本解除,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进步也已经进入全新的阶段, 我们已经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但面对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和来势汹汹的欧美风雨, 我们仍然必须强调自己与时俱进和挺立不倒的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的情感认同和凝聚团结, 因此, 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如何正确地对待传统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必须重视传统, “古为今用”, 利用好传统。既不能有意地妖魔化传统, 也不能过分地美化传统, 而是要全面地认识传统, 使用好传统这把“双刃剑”,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其既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又使其保持民族性, 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中华文明应有的贡献。
摘要: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中国深厚悠久的传统文化既有积极作用, 也有消极作用。我们要用好这把“双刃剑”, 扬其长, 避其短, 以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双刃剑”
参考文献
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 篇10
一、形成行业不正之风的道德因素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的发展还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当人们的需要不能顺利地得到满足时, 他们就可能突破原有的道德界限而采取某些可以达到目的的行动, 从而使不正之风的产生有了可能性。应该说, 形成行业不正之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道德的角度看, 产生行业不正之风的条件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道德观念的变化使行业不正之风有机可乘。改革的大潮, 推动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荡涤着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随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所发生的显著改变。相应地, 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过去信守的一些道德条律开始被抛弃, 新的道德观念正在树起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道德与不道德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 从而为人们采取不道德行为创造了某种条件或提供了某些温床。
二是行为者个体价值取向的变化是行业不正之风产生的内在条件。在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从务虚转向务实的过程中, 个体的价值取向也从重名位向重实利转变。过去尊奉的洁身自好、名声清白的道德信条虽然没有完全丢弃, 但更多地注意行为的功利性, 已经成为人们新兴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追求行为功利性的过程中, 有的人在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驱动下, 便不顾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约束, 搞起了不正之风。
三是职业道德规范的不完善以及制度、政策等方面存在某些漏洞, 是行业不正之风形成的重要原因。在改革中, 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 而新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形成, 还有一个完善的过程。加之一时难以革除的体制上的弊端和在具体政策上的某些失误, 给了一些人及单位以可乘之机。他们无视职业道德的行为准则, 使行业不正之风由可能变为现实。
四是道德舆论导向的偏差和道德舆论环境的变化是行业不正之风得以形成的外部因素。从前众口皆碑的美德, 如团结互助、先人后己、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等很少听到赞扬声, 而原先众口皆贬的劣行也很少听到批评声。舆论的倾向性无疑对人的行为起着导向的助推作用。“个人自扫门前雪, 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各顾各的处世思想, 不论是非, 也使得道德评价失落, 道德环境走样。某些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和相互仿效, 不能说与舆论倾向的偏差没有关系。
五是封建道德和资产阶级道德是行业不正之风形成的历史根源。封建道德在我国影响很深, 今天我们社会关系中存在的特权思想、专制作风、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以权谋私, 本质上都是封建遗毒的反映。资本主义“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在我国也有很深的影响。这就使社会干群中某些意志薄弱者成为腐朽道德的俘虏和金钱的奴隶。
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道德手段
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就在于, 它既是行业控制的辛勤使者, 又是播种行业新风的光明使者。它通过对人的心灵的感召而整治各行业乃至社会, 又在各行业乃至社会的整治中净化人的灵魂。克服和纠正职业活动中的不正常关系和行业不正之风, 是促成社会新风尚的重要环节。因此, 应当从道德方面着手“正风”, 并认真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第一,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从思想上消除导致行业不正之风的因素。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职业道德教育就是对从业人员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道德影响, 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品质的过程。它是影响职业道德风尚发展、变化的直接因素, 使一定社会和一定阶级的职业道德得以转化为从业人员的内在品质。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把提高认识和培养行为习惯相结合。职业道德教育还应同各行业、各单位以至各部门的内部改革结合起来, 保持经常化、制度化。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使人们懂得自己从事职业的社会意义, 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懂得如何正确对待自己, 对待他人和社会。这样, 在道德法庭和“心灵审判官”的监督下, 使更多的人遵守道德规范, 自觉地克服不道德行为, 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使我们电力企业的职工解决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问题, 把“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落到实处。
第二, 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道德规范, 约束从业人员, 防范行业不正之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职业活动中处理各种道德关系时的行为准则和评价标准, 贯穿其中的基本原则是为人民服务, 在我们电力企业来说就是为用户服务, 以主人翁的态度进行职业劳动和社会主义的团结协作。在这个原则下, 各行各业应针对行业特点, 结合自己的职业心理、职业习惯、职业传统和职业责任, 从本行业的要求出发, 制定和发展各种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建设是群众的“自我改造”和“自觉锻炼”, 要注意发动职工总结经验教训, 对照正反典型, 使职工真正认识到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应该怎样做, 不应该怎样做, 并将其概括成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易记易行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成为从事该职业的人员自我约束的准则和行动的指南。这样就会产生巨大的道德效应, 起到行政和法律手段所起不到的作用。
第三, 开展道德评价活动, 弘扬道德楷模, 抨击不正之风, 充分发挥职业道德舆论的导向作用。职业道德舆论是对人们职业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一种社会舆论, 凡是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 就会受到它的支持、鼓励、赞扬, 从而强化人们的道德信念, 巩固这种好行为;凡是不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 就要受到它的批评、指责、鞭挞, 给人造成一种强大的精神上的压力, 促使他改变不道德行为。这种外在的强制对于遏制和消除行业不正之风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使一切不文明、反社会的行为和行业不正之风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或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职业道德舆论有多种表现形式, 最常见的是人们的议论, 单位内的表彰或批评, 以及报刊、电视、广播等大众传播手段。要正确合理地引导道德舆论, 净化舆论中的杂质, 要创造一种敢于直言、公正评价人们的职业活动, 扬善贬恶, 扶正抑邪, 以监督和保证人们的行为符合职业道德的要求, 符合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符合时代的要求。
第四, 克服职业道德淡漠现象, 形成一个讲究职业道德, 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良好职业风尚。一个时期以来, 在一些地方和单位, 职业道德观念淡漠, 以权谋利、以职谋私的行业不正之风盛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有“拜金主义”及某些政策失控产生的利益导向偏差, 是信仰和价值观念的淡漠致使一些人丧失了职业道德。因此, 要从人的心理需要和利益引导入手, 把他们的信念真空充实起来, 造成一个尊重和赞许职业道德行为的工作环境, 提倡一种切实可行的不局限在物质需要上的更充实的生活观念。要从根本上扭转忽视职业道德的倾向, 把职业道德强化为纪律, 使从业人员培养健全的劳动观, 形成牢固的服务意识, 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理直气壮地宣传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精神, 理直气壮地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风气, 要发挥领导和党政机关的模范作用, 领导不仅要重视本单位的职业道德建设, 还应带头遵守道德规范, 带头抵制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克服腐败现象, 做到勤政、廉政、优政, 成为各行各业讲究职业道德的楷模。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篇11
【关键词】网络文化;社會主义民主政治;影响
1994年4月20日我国正式接人互联网,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开始广泛被应用,产生了丰富多样的网络文化,并正在“以非常的力量支配人类的行为和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活。2007年,网络文化正式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体现了网络文化的重要性以及网络文化对国家社会各方面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一、网络文化的含义
“网络文化”是个舶来品,该词是从英文“Cyberculture"翻译过来的。在国内,较早的是大陆学者吴伯凡在1996年版《孤独的狂欢》中正式引入Cyberculture。不同的学者对其含义的界定也是多种多样的。匡文波、李贤民等学者认为“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臧学英、刘同舫等学者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建立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上的理性的文化。孔昭君学者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文化。
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网络文化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唯一公认的是网络文化是一种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载体的文化。因此,网络文化是一种时代的产物,是基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并通过网络信息的传递活动而产生出的相关行为活动、思维观念、价值观念等的新型文化。
二、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影响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在现代信息化的社会里,网络文化“凭借海量的数字化资源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构筑起一个没有中心的分散式民主运行结构,让人们在民主政治生活中渴盼已久的那种最本真的自我、最直接的表达成为现实。”
1.网络文化强化了人们的民主观念。民主的本质是平等、自由,而网络文化主体的隐匿性和交流的平等性等特征恰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平等互动的空间,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急速增长,网络文化在当今时代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长期被网络文化熏陶,不仅个人自由的空间扩大,而且平等、民主的观念得到强化,政治参与的诉求日益增强,进而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2.网络文化拓展了人们的政治参与途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一鲜明的特征,其中公民健康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体现。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与普及,网络逐步成为人们政治参与的新途径,低廉的成本,自由的表达,激发了人民政治参与的热情,拓展了人们政治参与的途径。正如哈耶克所说:“如果一个社会不仅准许普遍参与而且鼓励持续、有力、有效了解情况的参与,而事实上实现了这种参与并把决定权留给参与者,这种社会的民主就是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民主。”
3.网络文化创新了社会监督方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监督。网络文化主体的虚拟性、隐匿性和传播的快速性、广泛性等特征创新了社会监督的方式。首先,由于网络文化主体的虚拟性和隐匿性,使网民能最大限度的展现真实的自己,表达真实的自我意愿,而以往传统的社会监督形式,则可能受到非正常因素的干扰,从而不能实现良好的监督效果。其次,由于网络文化传播的快速性和广泛性,公民可以省略传统监督方式中层层的中间环节,将监督意愿直接表达出来,甚至可以与被监督对象进行直接交流。随着网络的快速广泛传播,监督意愿可能被更多的网民所接纳,形成一股强大的监督力量,从而更好实现社会监督,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4.网络文化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我国各级政府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政府网站,从传统的政府工作方式逐步转向“电子政务”的工作方式,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一方面,传统的群众办事的层层流程,复杂冗长,耗时耗力,随着电子政务的推行,提高了群众办事的效率,降低了群众办事的成本。另一方面,政务信息得到及时的公开,聚民智,会民意,极大地提高了人民政治参与的热情。
我们认识到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也要清楚的认识到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消极影响,以便积极引导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从而实现网络文化影响的最优化。首先,网络文化中的“非理性情绪民主”可能影响政治参与的健康有序发展;其次,由于人们网络信息技术掌握的不同,可能产生新的信息鸿沟,从而导致新的不平等;最后,由于网络信息技术被西方国家所主导,从而形成西方信息霸权主义,进而危害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7
[2]田贵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网络文化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管理学院,2006,24
浅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 篇12
关键词:社会主义平和谐文化,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始于十六届六中全会, 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国内外新情况、新问题的历史条件下, 提出的新战略任务, 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重大创新。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党在不断探索中的文化理论的创新, 是时代呼之欲出的重大命题。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
我国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存在诸多看法。最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 它融合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 反映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 体现人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安排、政策导向和实践基础,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容
(一) 崇尚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理念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的文化, “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关键字眼, 也是区别以往其他文化的重要标志, 崇尚和谐, 追求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理念。和谐的思想无论在西方文明还是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始终都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
(二)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被提到如此的高度有其历史性和现实性。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中把以人为本作为本源是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以人为本”中的“人”在当前我国具体指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 包括社会各个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集合。“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根基, 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十五字准确地概括了以人为本的内涵。
(三)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评价尺度
“公平正义”, 自古以来就是历代人追寻的理念, 在人类文化中, “公平正义”有着重要的地位。公平正义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 尤其在大力倡导和谐社会主义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可以通过公平正义的调节和整合作用, 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高度协调与统一。在增加物质财富总量的同时, 通过建立相对公平的分配机制, 合理地分配社会物质财富, 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 从而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和谐统一。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
任何一种文化, 其核心必定是某种价值观引导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和谐社会的灵魂, 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上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趋向, 也必定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价值取向相结合才有意义。
(五) 社会主义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培养目标
党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四有公民”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
三、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的对策
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和”为着眼点, 分析面临的各种问题, 从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态、公民道德、舆论传播的角度来思考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 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 坚定政治立场, 把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汲取了人类的全部智慧和精华,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完善, 因此,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只有在多元价值观下加强和巩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才能更好地协调和整合多元文化与价值观, 才能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恶意渗透, 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提供坚定的政治立场。
(二) 把握全球化趋势, 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时俱进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是一个连续性、不断积累的过程, 任何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都是建立在对已有文化成果的继承与扬弃的基础上。尤其在全球化趋势日益突出的情况下, 文化差异不再是难以跨越的鸿沟。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想做到与时俱进, 除了汲取我国古代文明的精华, 还应该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相互包容、相互融合, 这样才能在差异中发展自己, 最终达到新的“和谐”。
(三) 保护生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生存家园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既要尊崇与自然和谐的“顺物之情”的守成精神, 又要发挥参天役物的实践精神。我们要在保护中开发自然也要在开发中保护自然, 两者必须辩证统一, 相辅相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是表面的和谐, 而是人类关心自然如关心自己的生命, 对待自然如对待家园, 在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意识, 才能最终实现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 提高公民思想道德水平, 培育和谐社会风尚
群己关系和谐与否关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否真正达到和谐,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如鱼得水还是水火不容取决于我们能否辩证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人为本的集体主义是重视以人为本, 脱离了传统狭隘的集体主义, 强调以人的生存、发展、幸福为目标, 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发展为宗旨, 以爱国主义、奉献精神为价值取向, 从“独善其身”到“兼善天下”的发展理念和模式。
(五) 加强传媒建设, 营造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良好舆论氛围
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中, 为了营造和谐文化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大众媒体担负着把握主旋律和开展舆论监督的责任。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责任就是让群众享有知情权和话语权, 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共同舆论场。这就要求媒体利用敏锐的社会触角和政治头脑, 正确把握时代主旋律, 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对社会生活开展舆论监督。
总之,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理论的科学之处在于能否指导实践, 能否与时俱进。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依据我国的国情, 使之在实践中不断修正, 不断丰富, 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千伦光.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M].杭州:浙江人学出版社, 2006.
[2]熊月之.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和谐社会[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推荐阅读:
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建设07-02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现实与理论的差距06-19
五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06-16
论缩小收入差距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06-05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能性07-17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力06-15
论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路径06-06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1-09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