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024-10-08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12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篇1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它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在既是战略机遇期, 又是矛盾凸现期, 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新战略、新思路、新举措,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它的创立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因为有了新的理论指导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既强调了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 又指明了发展必须是科学的, 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继承了我们党关于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的重要指导思想, 同时又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质量和效益的倾向, 提出我们所追求的发展, 应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是发展观念的创新, 是对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才能使人民从发展中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 真正体现出发展这个硬道理。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们党提出了要让人民群众从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的方针, 在发展农业和轻纺工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 解决了困扰我们几十年的商品短缺问题, 吃穿用等基本消费品的供应满足了人民温饱的需要, 进而又初步实现了小康目标。目前, 人民的消费结构正在从吃穿用等生存需要向改善住、行条件和满足教育、文化、旅游等享受和发展需要升级。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 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是对我们党一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宗旨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

想的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理论的坚持和发展, 反映了我们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丰富了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括: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1.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全面性

科学发展观从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上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全面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胡锦涛同志指出:“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没有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不断推进, 单纯追求经济发展, 不仅经济发展难以持续, 而且最终经济发展也难以搞上去。”全面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人民群众才能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科学发展观把全面发展的要求体现在总体布局上, 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 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

2.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协调性

科学发展观从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联系中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必须相协调, 才能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不协调就会出现畸形、制约其他方面的发展, 反过来影响建设的速度和质量。邓小平同志指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任务很多, 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 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不能顾此失彼。”要讲求效益, 稳步协调地发展。针对近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构性问题, 科学发展强调统筹兼顾, 协调发展。

3.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

科学发展观从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人与自然关系中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在向大自然获取自身财富的过程中, 必须以尊重自然的内在规律为基础, 不能过度地榨取自然, 甚至破坏自然, 合理地和有序地利用自然, 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才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未来。要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 切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建设生态文明, 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 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 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技术进步, 加强法制建设, 完善政策措施, 强化节约意识, 建立长效机制, 形成节约型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拉长资源利用链条, 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伦理价值观念, 注重环境保护, 减少废物排放, 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坚持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

1. 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更加注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 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治本之策, 必须把发展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根基。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 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决定性作用。

2. 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理念和价值目标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首要的也是核心的内容, 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强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社会建设的核心理念和根本价值目标。我国的改革和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 当然也包含着价值目标。因此, 以人为本, 与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反映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

坚持以人为本,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得到促进, 人民群众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够极大地调动起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有了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社会和谐就有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3.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主要内容的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为推进社会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 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

这是统筹兼顾方法的具体化, 实质是调节和协调发展中的各种关系, 使发展的各个方面相适应, 各个环节相协调。“五个统筹”既强调立足全局、统筹规划, 又突出了兼顾各方、各得其所, 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对于正确处理社会建设领域的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 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 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 部署社会建设和发展;必须真正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相互联系、协调发展中, 推进社会建设;必须协调和处理好社会建设与其他建设的矛盾, 既要考虑社会建设自身的需要, 又要考虑经济实力的承受度;必须用兼顾的方法亦即结合的方法, 处理好社会建设中各方面的矛盾, 特别是利益矛盾, 形成推动社会建设的强大合力。

4. 科学发展观规定了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统一, 对社会现代化建设具有统领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包含又好又快的要求, 是一条科学发展的路子, 同时也是一条和谐发展的路子。科学发展观以人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和价值目标。人是社会的人, 人是在社会中发展的, 人的全面发展既依赖自身素质提高和创造活力的充分发挥, 又依赖于社会环境的优化。因此, 必须正确处理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关系, 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自身的各种素质的关系, 这些关系的协调和谐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是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要求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 逐步推进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是对我国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 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 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下根据国情、世界发展趋势总结出的新的理论成果。它从发展的整体布局、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联系、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上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从而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 (邓小平文选) 第2卷.

[3]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R].人民网, 科学发展观读本 (连载一) , 2006 (7)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篇2

1、解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要作用,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的指导思想

2、了解这个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过程,认识其在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3、认识中共十五大关于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的重要意义,认识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国有企业改革、中共十五大等历史重大事件,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艰巨性;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认识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巨大贡献。

2、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3、中共十五大关于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的和关于建立比

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有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为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业全面推向前进奠定了理论基础。

重点: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方面的基本内容。

难点:

1、正确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种的意义。

2、从整体角度把握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实行改革开放,探索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改革发展的道路;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完成有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教学方法:观察法;活动法;讲练结合;讲授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临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国怎样才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怎样搞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认真解决好的课题。新授:

一.历史性的跨越

1.背景

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国内: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2.邓小平南方讲话(1992年春)(1)主要内容:

①基本路线不动摇: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②改革胆略: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③判断标准三有利: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④调节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它们只是经济调控手段。⑤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⑥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

(2)意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中共十四(1992年10月)

(1)主要内容:

①明确提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2)标志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改革开放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补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过度:十四大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什么时候建立的呢?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建立

(1)内容: ①通过市场决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②突出市场作用: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③公有多种共发: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④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意义: ①这个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②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③一大批国有企业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

2.中共十五大(1997年9月)(新思想、新论断、新认识)——完善(1)确立指导思想: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3)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4)公有制地位: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5)非公有制形式:非公有制经济是思想认识深化:这些论断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3.中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2)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4.21世纪初中国经济建设成就(1)2007年底,我国GDP仅次于美、日,居世界第三位。

(2)2010年底,我国GDP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小结:中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

(1)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2)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和市场的关系。(3)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4)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使市场体制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5)1997年,中共十五大,阐述了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

改革开放20年,广州人生活十大变化盘点

变化———过年买新衫/想买就去买;变化二——分分必计较/靓菜不讲价; 变化三——有证才能买/有钱就能买;变化四——三代五平方/一家两套房; 变化五——踩单车上班/开轿车度假;变化六——打的也心痛/机票也不贵; 变化七——联络靠传呼/人人拿手机;变化八——万元成首富/百万也寻常; 变化九——七十古来稀/百岁老人多;变化十——有钱就去存/有钱去充电。

一、选择题

1.(2011•杭州模拟)1992年邓小平讲“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其背景是(C)

A.“文革”刚刚结束,“左”倾思想仍然占统治地位

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C.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D.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观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D)

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东方风来满眼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到深圳、珠海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B)

①提出了真理标准问题 ②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 ④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4.观察下图,在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以后,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A)

①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 ②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③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

A.①②③④B.③④

C.②③D.①②④

5.(2011•江苏学业水平测试)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C)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

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D.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6.(2011•杭州期中)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一句歌词:“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其中“又是一个春天”到来的标志是(B)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篇3

大会由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主持,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玉妹宣读《中共广东省委关于表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决定》,省领导为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颁奖。大铲海关党委书记广战,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工业园区处党支部书记岑中坚,中交四航局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唐三波,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驻村干部、三乡镇茅湾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谭权照,惠州市审计局驻村干部谭升平等党员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胡春华指出,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走过了95年的光辉历程,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并长期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95年来,广东从大革命策源地到改革开放先行区,走过了不平凡的风雨征程。回顾党领导广东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广东人民才能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和巨大成就;只有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广东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胡春华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践行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新形势下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党中央高度重视广东工作,对广东发展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到地方考察调研就选择广东,提出了“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之后多次对广东发展提出期望,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胡春华指出,展望未来,广东正处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既要看到广东发展取得的成就,也要清醒认识面临的问题和不足。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奋发有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推动广东向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不断迈进。

在省主会场参加会议的有: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有关领导同志,省法院、省检察院主要负责同志;在穗副省级以上老同志;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单位、省人民团体、中直驻粤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全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50年以上党龄的老党员代表及社会各界代表。在各地分会场参加会议的有:在各地的副省级以上老同志,各地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负责同志以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

○ 我们一定要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要牢固树立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坚定不移地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和总抓手,率先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要将加快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打赢全面小康攻坚战。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 我们一定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要牢牢扭住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毫不动摇地把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遵循党中央顶层设计,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按照“走在前列”要求,着力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要尊重基层首创,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推动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统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工作,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要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增创我省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 我们一定要加快推进法治广东建设。要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为广东转型升级、深化改革、改善民生、完善社会治理提供法律支撑。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要大力促进公正司法,扎实做好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着力提高司法公信力。要着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高基层依法服务和管理能力。

○ 我们一定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要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织密织牢制度笼子,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机制。要从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基层党组织真正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石,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要按照党中央部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胡春华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篇4

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起步

1.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成和发展,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 邓小平理论开始提出主要观点和形成重要命题。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 支持同真理标准大讨论和批评“两个凡是”使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78年12月18日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 成为开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解放思想重要转变。从而作出经济建设是全党全国工作重心的伟大决策, 同时还提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方针。1981年6月,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 对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作了初步理论概括。在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会议上, 邓小平正式提出“把马克思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科学命题, 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1.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实践, 从1982年~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 在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过程中, 邓小平理论便逐步展开形成轮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实践, 极大地拓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理论的视野。在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 从此开始, 我国经济改革便由农村推向城市, 进入全面改革的新阶段。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又分别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开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相应关系, 都作了深刻理论阐述。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十一届三中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观点作了新的理论概括, 从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实践。

1.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向成熟, 从1987年~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 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2.1既有发展趋势, 又有把握方向。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力挽狂澜, 把握方向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党的十六大部署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从中国革命、文化建设, 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发展趋势走向新的轨道, 从此利于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国家思想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的前进。

2.2既有坚实步骤, 又有明确目标。把改革开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三步走”战略步骤, 使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了新的趋势和发展。例如:载人航天飞行的“神五号、神六号和神七号”都取得了成功。

2.3既坚持实事求是, 又体现雄心壮志, 总结历史经验, 我国现代化建设还有些困难, 把实现现代化视作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 如我国伟大的工程“长江三峡水电站”和“青藏铁路”均属时代前列的捷径, 体现中国人民的决心超过世人的雄心壮志。

2.4既注重社会经济发展, 又注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把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同社会发展相统一起来。例如“杂交水稻”的科研成果, “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 利于社会经济又好又快, 更好更快的发展规律。

2.5既注重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又注意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和促进全面发展。例如:“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等工程均便是国家现代化建设,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各项工作全面发展。从此利于社会主义国家跨越式发展。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篇5

一、知识要点: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历史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对内改革: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股份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对外开放: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放区。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邓小平南方讲话和中共十四大以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5、2001年,中国举办了第九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6、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影响:①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日益上升,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②在社会主义改革不断受挫的情况下,中国改革的巨大成功,也向世人证明:社会主义拥有顽强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为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新的借鉴经验——创立符合本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三、改革开放以来衣食住行的变化:衣:服饰多样化、展示个性;食: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住:居住面积扩大,装修、环境明显改善;行: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很快,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乘坐飞机、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也占了一定比例

四、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制度的变化:实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以前的“铁饭碗”逐渐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要求我们怎么做?不断学习,提高适应就业变化的能力)

五、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劳动就业观念的变化:逐步告别了“铁饭碗”和“大锅饭”,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工作岗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篇6

产业地产是一种社会化的组织形态。与住宅地产做减法、房屋出清的传统思路不同,产业地产大多数都在做加法。产业地产成功的标志是区内组织数量的增加和经营的成功,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展成为经营理念的要义。因此,园区文化的建设首先是一个社会化文化的建设。

园区内的主体呈现多样化,包括地产商、政府、大学、企业,任何一方都难以主导文化建设。因此,园区文化是一种文化经过引导趋向共性的动态过程,是一种自组织秩序的形成。组织文化的本质是对组织价值的深刻挖掘与呈现,产业地产商要立足于对园区价值的深刻理解和挖掘,从商业生态到业务细节,进行系统思考,形成一个文化框架体系,包括政企关系、校企关系、员工关系、价值准则、思维方式、工作态度、生活方式等理念要素。在此基础上获得园区内各组织的认同,然后以水滴石穿的定力进行长期内化。

与此相关的还包括资源平台理念的建设。产业地产是一个各类产业资源聚合的平台,园区战略思维中必须引入价值链整合的理念,建构资源的认知与整合能力,并在价值观层面上打通,培育综合能力,建立产业的概念和思考方式。成功的园区要么能够自发培育产业集群,要么必须具备产业集群的承接能力。当前,产业转移正呈现产业链整体和制造、研发、服务一体化的组团式转移态势,因而园区产业基础和产业配套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标志也是园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园区融合了研究、教育、工作和生活多功能,是一个开放的社区,孕育了人类崭新的生活方式。因此要重视挖掘和积累人文元素。例如剑桥大学特有的下午茶学术沙龙已“喝出”了6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科技园区可以将区内大学与企业组织起来,开展各类沙龙。形式不是关键,关键是能否赋予其自由交流的氛围,进而形成一种特色文化传统。

园区文化要落实到品牌核心价值的挖掘。要以资产的眼光看待园区品牌,通过长期经营让品牌不断升值,使园区发展从资源和政策驱动逐渐过渡到品牌和竞争力驱动。文化与品牌互为表里,互相促进。硅谷、筑波、左岸,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优秀的园区文化自然而然散发出独特魅力和品牌影响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篇7

一、“四个坚定不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总结。

在长期的实践中, 我们党从不同的时代特点和时代要求出发, 仅仅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历经艰辛探索, 开辟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了中国社会新发展的历史性飞跃。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 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而得出的必然结论。

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 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是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 新问题, 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制胜法宝。不解放思想, 就无法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也就无法做到实事求是。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奋斗历程, 我们党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 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 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 都是坚持解放思想的结果。

改革开放, 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不断创造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 是实现社会主义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强大动力。中国能够在近30年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正是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事实雄辩地证明,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的本质要求, 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党的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 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科学发展, 社会和谐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内在要求, 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要把科学发展, 共建和谐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目标任务。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已经取得了新成就, 人民总体生活水平达到小康。从新的起点出发到2020年, 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是我们党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从实际出发,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步骤, 是实现我国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的必然选择。 实践证明, 正是由于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 始终坚持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坚持以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奋斗,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四个坚定不移”是新时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四个坚定不移”的重要理论贡献和时代意义, 就是在系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一种新的视角, 从思想观念、发展动力、本质要求、奋斗目标等方面, 全面阐释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原则, 明确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政治方向, 为不断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提供了理论和行动指南。

“四个坚定不移”从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 进一步重申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原则问题, 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最新理论成果有机地融为一体, 是我们党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意义, 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对坚持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的现实内容有了更清醒的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内涵有了更全面的把握, 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

“四个坚定不移”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 确立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的原则, 揭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冲破传统观念束缚, 使思想理论与社会变革的要求相一致;必须使深化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适应;必须使科学发展与构造和谐社会的目标相统一;必须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始终不渝地做到“四个坚定不移”

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 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过去那些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中解放出来, 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努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才能清醒地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 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望。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

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更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面对新的复杂形势下和问题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 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必须坚定不移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 全面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全党同志必须清醒认识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真正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 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四个坚定不移”, 是向全党提出的根本要求。做到“四个坚定不移”, 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始终不移地做到“四个坚定不移”, 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 推进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性的目标, 全党同志必须清醒地认识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两型社会建设与武汉文化现代化 篇8

一、武汉城市圈面临的形势

当前中部地区的发展格局, 无论在经济规模、经济总量、科教资源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方面, 还是在地理区位特征、城市群的综合效益、经济要素的聚集辐射功能等方面, 武汉城市圈都具有良好基础和先天优势。然而, 武汉城市圈也面临日益明显的诸多挑战因素。追兵愈来愈近, 标杆渐行渐远。例如, 与郑州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领先距离正在缩小, 与发达地区如广州、苏州、青岛等的差距有拉大的可能性。从目前中部六省的发展动向看, 可以说“离心”的倾向表现得比“向心”的倾向更明显。从发展水平来看, 武汉无疑是中部最发达的城市, 但从区域发展的带动功能看, 武汉还比较欠缺。武汉“在中部的中心”, 能否成为龙头城市或中心城市, 还需要得到中部地区的进一步认同。

二、武汉城市圈文化创建和文化更新的基础

城市圈或城市群, 其经济发展是一个自然而然、顺势而为的过程, 而文化建设、文化创新则要求唤醒我们的主观能动意识。武汉从一个省会城市文化向城市圈的都市主体文化和“两型社会文化”转型, 文化建设与文化创新, 需要担当起重任。

武汉城市圈的文化创建、文化更新工作, 必须提到一定的高度上来。我们的文化意识、文化战略规划、具体举措等, 都要相应跟进。当然, 目前武汉城市圈所面临的发展问题、文化问题, 也是中、西部地区发展进程中共同的难题。谁能率先破解这一难题, 谁就能留下历史的一页。

三、武汉地方文化的特征与局限性

楚文化博大精深,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之武汉城市圈, 属于楚文化的核心区域, 这块古老的热土曾经铸就诸多辉煌壮举。武汉人民勤劳、聪慧, 率真, 质朴, 武汉城市圈文化底蕴深厚。从文化地理分析, 总体上说, 当代武汉城市文化受江北的黄陂、孝感文化和江南的鄂州、江夏文化影响较为深刻。对该区域近代文化的演化加以分析, 不难发现, 黄、孝文化孕育了汉口的商业文化, 鄂州、江夏文化造就了武昌的“军政文化”。黄陂人性格热情豪爽, 精明强干, 进取心强, 善于经营;鄂州 (古武昌) 有“帝王之都的威严, 帆樯如林的显赫和商贾如云的繁荣”, 人文资源非常丰富。

方言是文化的基因。由于湖北地理位置适中, 南来北往的交流和融合使得湖北并没有一个代表性语言, 湖北各地方言包括鄂北、汉水流域、江汉平原的北方方言区, 鄂西的西南官话区, 鄂东北江淮官话区和鄂东南赣方言区。湖北、武汉城市圈方言系统的异常复杂, 是导致本区域文化多元鼎立特点的重要原因, 也是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郑州中原城市群的一个明显区别。本城市圈方言的复杂性, 造成一定程度的交流困难, 某些方言中还带有比较严重的不规范、非理性的倾向。在历史上, 武汉城市圈区域没有形成公认的强势方言。本城市圈的方言发展策略, 应该以全面推广标准的普通话为主, 应该有别于其他地区, 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方言规范化、普通话发展方向, 可以将本城市圈文化格局提升至新的层面, 这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敢为人先, 并考验我们文化更新的勇气与魄力。

武汉区域文化的多元鼎立、体系杂乱, 使得我们需要尤为重视文化开放、文化的国际化接轨, 整合资源, 树立文化忧患意识, 摆脱狭隘的地方本位文化成分影响, 突破单调文化模式, 剔除俗文化的糟粕, 摒弃文化非理性成分, 克服文化上多元鼎立、散乱无序的某些缺陷, 向着和谐文化和文化现代化的方向转型。武汉市委、市政府确定“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崇尚文明、兼收并蓄”的城市文化精神, 很有针对性, 明确了武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四、创新武汉呼唤文化现代化

创新武汉, 在于观念、文化现代化, 在于文化自觉和觉悟。沉醉于往昔的辉煌、啃老本那是不行的。需要更加注重培育市民对武汉文化的认知意识和文化参与的积极性, 组织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市民交流、互动。培养市民的文化引进、文化交汇观念, 培育“新武汉人”、“大都市人”的文化创新意识, 以国际眼光更新和改进本城市圈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功能, 形成一种规范、理性、多元、和谐的文化氛围。

如若条件成熟, 应该尝试创意施政或“地方文化新政”。其中包括, 积极组织力量研究湖北和武汉城市圈的两型社会文化发展战略, 有针对性地探索“地方 (地区) 文化新政”, 杜绝和告别庸俗趣味的吃喝文化、好逸恶劳的麻将文化、骄奢淫逸的恶俗文化、片面追求政绩的“GDP文化”、破坏环境吃子孙饭的透支文化。还需要重视走出去、引进来, 积极学习引进上海、江浙、广东、深圳等地区先进的文化理念, 积极主办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和商务活动, 如中部文博会, 国际性的汽车展, 开放式的、自由式的长江国际横渡旅游节, 等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篇9

一、充分认识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很多行业尤其是政府职能部门, 在管理过程中都强调“管理不留空白”, 以至让人感到, “管理不留空白”已被有关公权力机构视为一项运用职权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其实按照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作为社会管理对象的全部空间都是属于国民的, 国民通过制宪、进而立法, 把一部分空间交给有充足时间和技能国家机构管理, 留给自己支配的自由空间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进一步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作为公民的个人自由直接支配的空间;另一部分是由个人结合而成的各种社会组织自主支配的空间。纵观国外公共管理和社会发展的经验来看, 社会自治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 成熟的现代社会组织是沟通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有效的桥梁。我国缺乏成熟自主社会组织, 即使有少数这类介于公民与国家之间的组织, 它们也没有应该有的法律地位, 仅仅是政府的派生机构, 以至于在作用的发挥上并不能让政府和公民都满意。

其次, 成熟的现代社会组织可以更充分有效的实现社会监督。在任何国家中, 权力的运行都是需要监督的, 否则肯定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现象的滋生。古今中外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实在是比比皆是。从十八大我们清楚看到党对严惩腐败问题的决心是非常大的, 报告告诫我们全体党员“反腐败这个问题解决不好, 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 甚至亡党亡国。”长期以来我国的权力监督一直依托内部监督机制来实现, 可是在我国的政治体制、组织体制和行政体制下, 内部监督常常受制于官员对上级的服从, 以及官僚体系中的利益关联。因此, 要优化对权力的监督机制, 就必须要同时加强对权力者的外部监督即社会监督。但是, 缺乏组织的民众常常缺乏主动监督的动机, 并且常常很难获得准确信息, 因此其监督的能力有限。在这种情况下, 应该加强社会组织在对权力者社会监督中的作用。一方面, 社会组织可以集中民意和民众的力量, 形成在法制框架下对基层权力者制衡的力量;另一方面, 社会组织所具有的专业化特点可以使其在获得和分析信息方面的能力更强;再一方面, 社会组织在社会监督方面可以更加理性, 更加遵守法律, 从而避免和减弱松散民众非理性群体行为的负面影响。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建设都越来越复杂, 要推动各个方面建设和事业的发展, 越来越需要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相当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而社会参与和社会动员都需要依托一定的组织体系。应该看到, 政府的行政体系只能完成法律所赋予它的公共管理职能, 而难以包办所有的公民社会参与渠道和基层社会动员的职能。因此, 我国社会体制改革能否成功, 关键取决于政府能否主动放权, 将大量公共服务事项, 通过公开、公平竞争的渠道, 让渡给有能力的社会组织承担。如何让社会组织变得有能力, 为公众提供更加贴心、便捷的服务, 这是加强社会建设,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二、依据十八大精神尽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在加强建设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过程中, 我们不能忽视社会组织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行为的规范, 也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我国目前缺乏增强社会组织能力、完善其行为规范的法律制度。最突出的表现, 就是依照现行法规, 我国社会组织仍需双重管理, 在民政登记注册前, 必须找到一个政府部门做业务主管。这种登记和管理的“双轨制”, 让社会组织无法摆脱对政府部门的依赖, 更难以“依法自治”。因此, 要实现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目标, 应该首先修订、完善扶持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的法律法规, 尽快废除“双轨制”, 尽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十八大报告中对社会组织建设的提法非常具有突破性的新意, 也是极大的亮点。以前, 政府一说起社会组织, 总是强调“监督、培育”, 或者“既要培育, 又要加强监督”。但此次, 是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 要“形成政社分开、权责分明、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这对于今后废除社会组织管理的“双轨制”, 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 “政社分开”是对社会组织的重新定位, 是废除“双轨制”的政策依据。长期以来, 政府和社会组织行政关系错位, 合作有余, 分工不足, 从属有余, 自立不足。政府对社会组织领导而非指导。从理论上讲二者本应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但现实中, 社会组织的人事任免、目标方案的确立乃至工作的安排都是受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 政府的行政权力渗透到社会组织的各个领域, 集资源提供者、直接运行操作者、宏观管理者多个角色于一身。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大多类似于国家机构, 享受财政拨款, 并被纳入行政组织系统, 挂靠于主管部门, 定行政级别, 按行政级别确定福利待遇和隶属关系, 这一方面削弱了社会组织的自主性, 另一方面导致脱离社会, 更加依赖政府。

其次, “权责分明”是科学界定了社会组织的权利和义务, 这是废除“双轨制”的现实依据。我们必要充分认识发展社会组织对加强社会建设的作用, 加强社会建设需要有有效的组织载体。在当代社会中, 政府应在社会建设中担当着主导的作用, 但大量社会组织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社会组织以其民间性和非营利性两个方面的特点而与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有着不同的功能。它们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两大方面。

第一, 社会组织可以在基层社会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是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生力军。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职责主要是制订法规和政策, 监督法规和政策的实施, 以及提供必要的资源。但政府难以直接从事基层具体的社会管理工作, 基层的具体社会管理事务基本上应以民众自治的方式进行, 因而一方面需要在社区中建立各种具体的管理组织去实施社区社会管理;另一方面, 大量超越社区之上的、更大范围的基层公共事务需要跨越社区之上的社会组织来承担;再一方面, 当代社会管理越来越需要具有行业性、专业化和跨地域的社会组织体系来承担社会管理事务。

第二, 社会组织在各项社会服务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方式之一是在社会服务所需资金的筹集和分配中担当中介作用的组织。当代社会中许多民间的基金会、慈善会等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担当了此类中介角色。他们积极参与筹集和分配社会服务资源的活动, 从民间捐赠者那里筹集资金, 或从政府获得资金, 然后将其分配给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机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在社会服务领域的另一种介入方式是直接提供社会服务。各种非营利的民办学校、民办医疗机构、私人养老院以及在老年服务、残疾人服务、儿童服务和其他各种福利性服务方面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都属于这一类。前一类服务方式具有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功能, 后一类服务方式具有直接服务供给功能, 二者也都能促进社会资本、社会信任和社会团结。

最后, “依法自治”是其中的关键, 这是废除“双轨制”的法律依据。“依法”是说社会组织和其他机构一样要遵守宪法和法律。“自治”则是中央政府下决心改革社会组织“双重管理”现状的一个重要“信号”释放, 让我们瞩目有期待。符合十八大报告要求的“现代社会组织”, 是一个政社分开、权责分明、依法自治的组织体系, 这意味着今后社会组织要像现代企业一样, 拥有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 高效运作、公开透明、充满活力,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之间, 是依附关系, 权责不明, 更难“自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篇10

然而, 历史是不可以分割去研读的。在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 只有全面回顾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追求, 认真总结其间的曲折、教训、经验, 才能使我们的认识更加完善, 使我们的行为更加自觉, 使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实。

一、模式选择的不断完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如何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并巩固社会主义, 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中心问题。建国之初,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的, 除了从马、恩、列、斯等人的著作中获得一些理论知识外, 主要是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学习来的。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她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许多经验, 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这种情况在中国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之初, 由于缺少经验和当时比较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 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没基本上是照抄苏联的一些做法。对于这种情况, 毛泽东多次表示要采取辩证的分析态度。他指出:“解放后, 三年恢复时期, 对搞建设, 我们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 对建设还是懵懵懂懂的, 只能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 但总觉得不满意, 心情不舒畅。”实践经验证明, 以高度集权制为主要特征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过有益的指导作用, 但它的一些弊端也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特别是苏共二十大揭露出苏联、斯大林工作中的错误后,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感觉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从1955年年底到1956年初, 毛泽东身体力行, 对我国的工农业情况进行了半年的调查研究。其成果就是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有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参加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这篇报告以苏联的经验为鉴,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要解决的五大经济关系和五大政治关系。《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没道路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种探索的目的是寻找“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适合中国的路线”。正如后来他自己所说, 1956年4月提出十大关系, 开始提出自己的建设路线, 原则和苏联相同, 但方向有所不同, 有我们的一套内容。从总体上看,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时期的探索起步是正确的, 有许多闪光的思想, 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这些探索是在肯定苏联模式的基础和前提下进行的, 是针对具体方针和政策上的缺点、失误所进行的探索, 还没有真正从理论上认识到苏联模式的总体框架有什么问题。薄一波同志曾经这样总结道:“所以长时间内, 只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内做改进、调整的文章, 始终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由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和“左”的错误思想逐步在党内占据了上风, 这次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探索误入了歧途。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由于极“左”思想路线的长期影响,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了一段短暂的徘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通过总结和思考历史经验,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 并达到了质的飞跃。这次新探索取得的成果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要通过自己的探索, 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模式, 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新路。邓小平精辟地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 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 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 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 从来不能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 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论述表明了在历史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新探索。在这些新的思想理论指导下, 中国的经济建设很快走出困境, 实现突飞猛进的增长, 市场经济模式逐步得以完善, 发展逐步趋于健康、科学。为此,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还很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

二、内涵积累的不断丰富

从“四个现代化”到“富强、民主、文明”的全面实现现代化是世界潮流, 是中国人民百年来的梦想和追求。作为中国各族人民利益忠实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实现现代化、使中国繁荣富强为己任。早在1945年, 毛泽东就指出:中国的工人阶级要“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建国之初, 1954年9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思想, 提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四个现代化”的最早表述。1957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 把现代化的内容进一步表述为“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以后, 毛泽东又提出了现代化的国防问题。到这时, 毛泽东已比较完整地表达出了我们通常所讲的“四个现代化”的内涵。毛泽东的这一思想被三届人大、四届人大所接受, 并成为我们国家在20世纪的奋斗目标。从实质上看, “四个现代化”是从狭义上来理解现代化内涵的, 是以工业现代化为核心的国民经济现代化, 还主要是指技术发展水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随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诸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 对其内涵的理解也在不断丰富和全面。《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 实现“四个现代化”, 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 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改变一切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因而是一场广泛的深刻的革命。之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党在实践中明确提出, “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 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 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和谐社会。至此, 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已经完善、科学, 成为全体人民的共识和奋斗目标。

三、战略决策的不断成熟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 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把在经济上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发展目标。这既表达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种良好愿望, 同时也反映出这些国家的共产党人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还很肤浅。

中国的“赶超”战略酝酿于“一五”期间。1955年毛泽东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要超过美国的目标:第一步, 用大约3个五年计划 (即15年) 左右的时间, 基本建成社会主义, 打下现代化基础;第二步, 用10个至20个五年计划 (即50到100年) 左右的时间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赶上和超过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这一发展目标还是比较谨慎的。由于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地提前完成, 特别是农业社会主义高潮的出现, 毛泽东同志把发展战略一再提前。1958年, 毛泽东同志在《介绍一个合作社》一文中说:“我国在工农业方面赶上资本主义大国, 可能不需要从前所设想的那样长的时间了。”接着, 党的八届二次会议提出了“7年超过英国, 15年赶上美国”的口号, 使赶超的时间表再次提前, 并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旨在使经济超常规发展的“大跃进”。由于忽视甚至违背客观规律, 再加上3年严重的自然灾害, 我国的发展进入了非常困难的时期, “超英赶美”逐渐地成为空话。

总体上看, 新中国成立的头十几年里, 我们在发展战略上选择了一种以强调数量增长和以外延方式为主的封闭式模式。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长期性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我国制定并逐步完善了分“三步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第一步, 从1980年到1990年, 用10年的时间, 使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翻一番, 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 到20世纪末, 使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80年翻两番,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 到2l世纪中叶, 使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 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三步走”战略既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以往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吸收, 又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决心用100年左右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程, 实现现代化的雄心壮志。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辉煌成就已充分证明“三步走”发展战略是符合我国的国情的, 它正确地反映了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客观历史进程。

党的十六大以后, 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的认识更加成熟, 审时度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这不单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总结, 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发出的一个提示, 是对邓小平“发展就是硬道理”的丰富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认识上的不断深化, 亦是执政党决策思维不断成熟的过程, 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发展就是硬道理”再到科学发展观,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党的决策思维正在走向理智、走向科学、走向成熟。这是我们国家的幸运, 是中华民族的幸运, 中国必将在正确决策的幸运中崛起。

摘要: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 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旋律。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 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迈入了一个新时期。半个世纪以来,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化, 在现代化模式、内容、战略目标等诸多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建设,路线,现代化,探索,认识

参考文献

[1]毛泽东.1959年12月到1960年2月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

[2]毛泽东.十年总结.1962-6-18.

[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213.

[4]邓小平文选 (第3卷) .2-3.

[5]邓小平文选 (第2卷) .237.

[6]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6.

[7]周恩来.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8]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9]石仲泉.毛泽东的艰辛开拓.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6.213.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篇11

摘 要:杜甫生活于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大背景下,其作品风格也受到了显著影响,由少年优游时的“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到西南漂泊时期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然而无论其诗风如何变化,杜甫诗作中对自然、生态的描写和关注没有改变。

关键词:杜甫;生态观念;社会建设;启发

“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21世纪,重温诗人杜甫的生态观,或许能够对现代生态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启发。通过初步的统计发现,杜甫现存的1400余首诗作中,有近1000首描写到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生物,诗人在为我们展现生灵真实姿态的同时,也从侧面衬托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社会的重要性。

一、中国传统生态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生态观,本质上是古代社会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基本态度和理想思考,对于丰富我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根据其关注内容的不同,可以将中国传统生态观大致分为三类。

(一)重生的生态观

所谓重生,就是以生命为重,不仅注重人生,也珍惜自然界的生命。从生态学角度来说,在地球生态系统中,人类只是其中的基础组成成分,是成千上万消费者中的一类,而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长期发展,必须要实现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的和谐共存。生态观中的重生思想,就是要求人们要实现个体生命和自然界生命的和谐共存,保障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

(二)贵和的生态观

贵和,就是以和为贵,不仅注重人类和谐,也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农业经济发展的早期,受生产技术、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人类开始从被动适应自然向利用自然转变,强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统一,例如庄子所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便是对当时生态环境和社会现状的客观反映,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中国古代的许多流派都主张这种贵和的生态观,除了庄子所代表的道家学派外,还有儒家孔子在《礼记》中提出的“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庶人无故不食珍”,墨家学派墨子提出的“节用、非命”等观点。因此,生态观中“以和为贵”的观念,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主动顺应自然生态环境背景下的一种必然选择[1]。

(三)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从生态学角度来说,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古朴的哲学思想,更是一种自然生态状态。不可否认的是,封建时期人们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生态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但是如果仅从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构建方面来说,要想达到“天人合一”,就必须要规范人类在自然界中的行为,尊重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共存。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它通过强调人与自然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来规范和指导人类的自然活动行为。

二、杜甫作品的生态观反映

杜甫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中包含了大量对自然环境和动植物的描写,从侧面体现出了诗人杜甫对自然生态的关注。我们在赏析杜甫作品时,可以从中体悟到诗人所处社会的生态特点和诗人所要表达的生态观。

(一)杜甫作品的生态特点

第一,自然生物品种描写广泛。杜甫现存作品中绝大多数都包含对自然生物和生态环境的描写,其中既有像《为农》中“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这样对自然景物的直接描写,也有像《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样以景映情的侧面烘托。但是总体来说,无论是何种形式、何种风格的作品,其中都包含了对特定自然生物和自然景色的刻画。据粗略统计,杜甫现存的1400余首诗作中,有近千首涉及到对自然生物和生态景色的描写,包含的动植物种类多达300余类。纵观中国古代诗人,恐怕再也找不出哪位诗人像杜甫一样热衷于刻画自然生物,关注生态景象,这也是诗人杜甫高度关注生态环境的有力证明。

第二,诗句呈现生动,体现诗人生态情怀。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诗中对生物、生态的刻画极为细致,我们在欣赏杜甫诗作时,往往能够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诗人所见所闻,并从中体会诗人的生态情怀。通过杜诗佳句赏析可以发现,诗人杜甫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并不仅仅是为抒情做铺垫,而是着重突出生态景观的自身特点,使其成为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个体。正是这种从细处着手的生物、景色描写,有力地证明了诗人杜甫对生态的关注。

第三,居住环境描写细腻,关切自然生态环境。安史之乱后,杜甫为避战祸,从甘肃陇右迁居到四川成都,并在亲朋好友的资助下,于浣花溪畔修建茅屋一座,以供居住。杜甫在草堂居住约四年时间,期间创造了大量描绘草堂及周边环境的诗作,充分展现了诗人在客居他乡、流离失所环境下的乐观和豁达胸怀。

自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区连年征战,烽火连天,杜甫游历四方却并不能找到一块安静闲适的“净土”,因此在定居浣花溪草堂之后,被草堂周边环境所吸引,强烈的环境反差使作者更加珍惜草堂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急切地想通过写诗的形式,来记录眼前这一片生机盎然、闹中取静的生态景象。据相关史料记载,杜甫在草堂居住的四年时间内,栽种松、竹、桃等树种十余种,仅桃树就栽种了一百多棵。

(二)杜甫作品所反映出的生态观

第一,杜甫生态观意识由重生转向忧生。通过研究杜甫生平,我们可以将其一生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年少优游阶段、为官入仕阶段、战乱流离阶段和西南漂泊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杜甫经历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大转折,其生活环境也从“风平浪静”转为“颠沛流离”,正是受这种大环境的影响,杜甫的生态意识也从重生过渡到忧生,这在其后半生的诗作中表现尤为明显。正如上文中提到的,杜甫对于重生和忧生的态度,并不仅仅局限在对个人人生的感叹,而是包含了对身边自然生物、景物,乃至整个自然界的关注。例如《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病橘》中“群橘少生意,虽多亦奚为”等,都表明在国家战乱的环境下,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的客观景象,以及作者对构建和谐生态环境的向往。可以说,诗人杜甫生活环境的改变,使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进而使其生态观从重生转向忧生,并在诗作中表现出来[3]。

第二,杜甫的桃源情结。桃源环境是中国古代文人所极力追求的生活环境之一,尤其是在战乱纷争的年代,人们更加渴望有一片宁静祥和的土壤,以供人们劳作和休息。自安史之乱后,杜甫为避战乱,辗转流离,生活困苦不堪,因此其诗作中表现出对“世外桃源”的强烈向往。例如《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中的“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就表达出了诗人对山间鸟语花香、万物祥和之景色的向往。杜甫桃园情节的产生,固然与社会大环境有直接关系,但是也与诗人本身受中国传统观念(老庄思想)的影响有一定联系,总体来说,这种桃园情节是诗人对美好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向往,也是借以批判社会残酷现实的有力表现。杜甫的这种桃园情节,事实上是对中国传统生态观的具体反映:战乱环境下,无论个人生命还是自然景物,都免不了遭到屠杀和践踏,通过“重生”“贵和”,最终实现“天人合一”,成为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态环境。

三、杜甫生态危机意识

杜甫的生态危机意识是在见证了眼前美好自然景物遭到无情破坏后所产生的一种对生态环境的忧虑。自然生态的危机往往也就是社会生态的危机。诗人杜甫常将天然灾害与人为灾难联系起来评述是很有见地的。他在诗中曾记述黄河泛滥之灾,反复抒写苦雨、苦热的切身感受,表达对天然灾害的忧虑;但他写得更多的是“苦战”,是人为的差役之苦、网罟之祸;天灾多因人祸而行,人祸又猛于天灾。著名的“三吏”“三别”主要描述战争对乡村家庭生态的摧残,诗人深沉地叹息“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北征》)正是对生态危机的忧虑,他以此真诚地期望人们有所警醒。

四、生态建设启发

(一)绿色发展理念

杜甫见证了大唐帝国从“盛世”到“乱世”的转变,这也是他亲身感受到自然美好景物和生态环境的脆弱,即便是有“锦江春色”这样的美景,也难免遭到“西山寇盗”的侵略和践踏(《登楼》)。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即绿色发展。其所倡导的人与自然统一的生态观警醒着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尊重自然规律,起到有效防止作用,在开发利用上少走弯路,保持经济新常态。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谋求人与自然的共同福祉。

(二)自觉珍爱自然,保护生态

在杜甫人生的最后几年,他仍眷恋草堂周边自己亲手栽种的植物和新建的药圃,并在《寄题江外草堂》中写道“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缠”,表明了自己对草堂树木的关切和怜惜之情,抒发了同病相怜的生态危机感。他以此警示人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重视生态环境承载力,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维持生态平衡,建立人与自然间一种动态的平衡。

五、结语

杜甫生态观的形成与其生活环境的转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时至今日,虽然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人文观念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但是杜甫生态观念中所强调的“万物平等,和谐相处”的态度,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具有实用和借鉴价值。通过欣赏杜诗,重新认识人与社会及自然环境的关系,并以此为指导构建新型的生态价值观,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春如,刘明华.自然视域中的天水诗歌——兼论杜甫陇右诗与时下天水诗人创作的关系[J].文艺生活与理论,2016,(07).

[2]李庆亮,王顺发.纵横捭阖立新论历久弥新启深思——读王志清先生的《纵横论王维》[J].唐代文学研究,2014,(23).

[3]张军强,周学文.论《去蜀》诗是杜甫对严武不告而别的告别——漫议杜严关系演变始末(下篇)[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4,(04).

作者单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篇12

(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现代远程教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心骨。现代远程教育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是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健康发展的保证。现代远程教育文化与普通高校大学文化相比,除具有大学文化的共性外,还具有大众化、开放化、网络信息化等的鲜明特征。由于网络上流动的各种不良信息可能成为干扰学生的视域,影响有用信息的清晰度和效用度,特别是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伦理、民族认同感等造成潜移默化的扭曲、侵蚀和消靡,同时也使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效果受到极大的削弱。因此,必须充分认识互联网络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战略高度重视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并利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加以引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之中,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人才培养、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远程教育文化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文化建设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正成为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它的文化建设任务越来越迫切,直接决定能给学习者提供什么样的文化氛围,对于他们使用网络的心态、行为和习惯产生持久的影响。从这些年的发展中我们看到,现代远程教育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其基础条件、教学资源、师资队伍等建设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作为大学的远程教育文化育人的功能不可回避的摆到了我们面前。因此,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就成为保证和提高远程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现代远程教育文化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远程教育学员同样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命运和前途,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盛成败。远程教育文化是在教学情境中,师生基于教与学的接触、交流、对话等活动过程而呈现出来的文化形态,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远程教育文化建设,对于远程学生健康成长具有促进、导向、约束、规范和教育的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人格、知识技能等各个层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有助于使广大远程学员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分清是非,形成一个丰富、和谐、繁荣、先进的现代远程教育文化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感受认同,并深深习得这种文化,在工作中建功立业。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 凝练远程教育文化精神,营造远程教育文化氛围

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精神层面的东西是根本。应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师生员工形成共同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思维方式、人生态度。为此,就要积极倡导奋发向上的大学精神,凸显远程教育文化的思想引导力和精神凝聚力,进而实现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远程教育要把历史的沉积、现代开放的活泼,凝练成办学特色和理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赋予时代意义,将其作为一面旗帜,从而感召师生,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充分调动广大远程师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使师生以主人翁责任感参与到远程教育文化建设中来。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独特的宣传阵地优势,加强宣传与展示,突出主旋律,树立典型、弘扬正气,让师生能时刻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文化熏陶。应贴近现代远程教育实际,精心设计和组织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能体现时代要求和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政治态度和政治理想,让抽象的理论说教变得生动、具体和充实,使远程文化活动成为先进文化的生动表现形式。

(二) 加强远程教育物质文化建设,完善教育教学制度

网络硬件建设和管理水平是现代远程教育的生命线。目前我国远程教育已基本形成了天网、地网融和,三级平台互动的良好网络环境,为开展远程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模式,拓展第二课堂形成网络校园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但网络环境决不能忽视主旋律教育,要把采用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完善计算机网络环境建设作为远程教育的技术支撑,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具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远程教育物质文化建设,就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把技术层面、精神文化建设与物质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建设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彰显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制度文化反映着大学的观念和精神,反映着管理思想和水平,在制定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功能、激励和约束功能,以保证远程教育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制度建设中要体现以人为本,既要约束人又要激励人,坚持德法兼治、民主集中、自由活泼、共性和个性兼顾的制度体系,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培养人。

(三) 转变远程教育文化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文化素养

师资队伍建设是现代远程教育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远程教育领域,远程授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发挥的作用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应有所区别,他们不仅是知识的讲解者、传递者、灌输者,还要成为远程学员学习中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起到“助手、经纪人和学习顾问的作用”。这就要求远程教育的教师必须具有较深的文化素养和综合协调能力,为建构学员的知识体系创设有利的情境,使学员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和根据需要处理信息的方法,努力使学员善于学习、享受学习。在教学和交流的过程中,始终要坚持社会主义主旋律,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于教学环节之中。创建一流的师资队伍,就是要不断地激发授课教师们的教学热情,使他们在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迸发出更加蓬勃的活力。应对管理者进行远程教育基本知识方面的培训,形成管理者的专业特质,通过创造各种跨时空远程对话交流的新形式,实现非实时交互和网络虚拟对话,拓展师生对话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四) 强化远程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功能,提升学习者的思想文化境界

远程学员特点的个性化,决定了现代远程教育必须满足不同学生需要,这有助于学生个性得到和谐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必须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围绕学生的学习提供教学支持服务,满足不同学生在时间、内容、进度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同时要给受教育者以更大的自主权,受教育者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方式去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使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接受。一方面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律的习惯,使其共性规范与个性发展、制约机制与激励机制、规范教育与自我约束达到和谐统一。另一方面,为了发挥文化的教育和引导功能,不但要做好教学工作,还要注意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心理的调控等。在不断提高学习支持服务水平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教育与活动,不仅使学生真正成为终身学习的受业者,而且让他们徜徉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之中,感受人文关怀,接受文化熏陶,维系大学身份,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把现代远程学员培养成为具有坚定的思想素质、丰富的文化知识、较强的工作能力、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开拓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 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文化建设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通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等多种途径, 形成远程教育特有的文化体系。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周鸿刚, 李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293.

[2]沈绮云.文化建设与现代远程教育的内涵发展[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6) :4.

上一篇:水坝生态保护建设管理下一篇:参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