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主义道德

2024-08-11

集体主义道德(共12篇)

集体主义道德 篇1

一、集体主义道德的形成

集体主义道德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逐步出现的一个道德概念。中国晚清时期, 清朝政府组织人事, 是依据延续着千年传统封建道德, 即“三纲五常”道德。在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中, 中国不敌英国、日本等国, 其中一个原因是中西、中日的科学技术悬差;另一个原因, 就是旧的“三纲五常”道德已经不能引导中国抵抗强敌, 旧道德已经不能顺应历史潮流的需要, 外强的侵略使中国需要新的道德原则和精神来指导中国, 旧的“三纲五常”道德存在等级、亲亲思想, 父权、夫权、君权压制着处于弱势的一方, 影响着处于弱势一方的生产积极性[1] (上1-585) 。“三纲五常”道德没有超越家庭道德、政治道德, 没有西方道德例如来自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强调“普遍的善”这样的道德思想。普遍的善、国家的善, 这些道德思想包括了所有人的善, “普遍的善”具有普遍性, 也包含着平等的思想。在维新运动中, 出现了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和梁启超的“群善”的思想[1] (下232-263) , 这些思想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古代道德思想, 也吸收了西方苏格拉底、康德的道德思想, 这些超越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善的更大共同生存体的善取代家庭道德、政治道德, “大同”“群善”[2]等思想包含着集体主义道德, 集体主义道德思想暗含着“共同善”的思想。在旧民主革命中孙中山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思想, “天下为公”的思想里也包含着集体主义道德思想。“天下”是一个普遍性的概念, 天下的利益就是公共的利益, 表明了公共的利益和共同的善的观念, 这些道德思想取代了封建“三纲五常”的狭隘旧道德。新文化运动后期,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要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集体主义道德才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道德, 集体主义道德彻底代替封建道德, 它成为了中国革命追求的理想, 集体主义道德也成了新中国建设的实现目标。在新中国建设时期, 集体主义道德也得到了实践, 集体主义道德观念深入人心。

集体主义道德是一种对全民利益的全面把握, 包含一种理性和共同价值在其中。集体主义道德和中国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道德相比较, “三纲五常”道德具有宗法等级和亲亲血缘关系, 集体主义道德已经消除了封建社会的等级、亲亲关系, 集体主义道德包含一种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共同的价值取向。在集体这个共同生存体中, 有共同生存的利益, 是对所有人们的平等的共同利益的把握。集体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和社会主义精神的优越性表现。集体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也是社会发展规律的体现。集体主义道德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共同价值。集体主义价值作为一种精神和价值, 启蒙、引导着人民, 开启着创造共同价值的智慧。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本中集体主义道德的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大学本科道德教育不仅包括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道德观, 还包括个人价值。个人价值教育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生活、理想、人生个人价值的引导。大学道德教育主要是落实和发展大学生集体主义道德教育[3], 以及培养学生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相结合的教育深入学生的心灵。教育学生不逃避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 教育学生既勇于而且能够承担个人生存的责任, 也承担起社会生存的社会责任, 这也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健康人格表现之一。培养学生维护个人善的私德, 鼓励学生创造个人价值, 同时教育学生维护集体生存即“群善”的公德。大学道德教育必须引导学生关注和追求社会最大利益, 教育学生承当起社会责任, 也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即自己的个人价值。新的道德应该是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讨论。大学道德教育应该以落实社会价值为基础, 同时关心个人价值的伦理教育, 在实践中处理好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 并做到知行统一。道德理论可以帮助人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做出好的选择, 即做到个人利益最大化, 也是国家利益最大化。以道德理论教育引导学生。社会价值认识理论和个人价值认识理论的教育, 利于学生理性的认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为学生潜能的发挥和创造性的激发提供理论知识, 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新形势下的道德必须处理好个性和共性、公德与私德的关系, 尊重个人的自然性、差异性, 也尊重人的共性, 自觉遵守人对公共利益所达成的共识。一个健康的人格, 就在于不逃避个人责任, 承担个人的生存责任, 也不逃避社会责任, 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维护共同利益。不逃避自己的自然性, 也不逃避自己的社会性, 遵循天人合一的身心规律和社会规律, 维护人的身心健康成长, 充分实现人全面的自由和人类的自由。

二、集体主义道德产生的时代背景

集体主义道德教育的时代的背景是社会出现多元价值观。在社会出现贪污受贿、追求私人利益、漠视公共利益时, 也有部分人坚守过去集体主义道德价值观。在这样的复杂时代背景下, 从而进行确实有效的集体主义道德为核心的道德教育,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个人价值教育, 以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正确的相互关系的教育。

改革开放后, 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并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于是很多人开始追求私人利益, 有的人是凭自己的合法劳动获得自己的利益。允许一部分人在合法劳动前提下先富起来, 这标志着中国改变了过去追求平均分配, 改变了过去片面同一化人们生活的状况。改革开之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追求共同价值、共同生活, 忽视差异性的生活, 以这种片面强调共性来理解社会主义, 从而导致了对个性的压抑。当前, 有一部分人运用公共的权利谋取私利, 开始放弃谋取公共利益的责任, 把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 在意识中慢慢放弃集体主义道德, 甚至一些人开始利用各种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人利益, 包括权钱交易、官商结合谋取利益。尤其是一些人的损公肥私, 这就是在心灵中放弃集体主义道德观, 突出个人利益, 不顾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 完全满足自己欲望的非理性。由于贪污受贿严重判刑时, 损害了自己的个人价值, 也没有承担社会责任, 贪污受贿等破坏公共利益的行为, 必然使其受法律的惩罚。这样的社会风气蔓延下去, 对社会主义的建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在改革开放时期, 鼓励个人创造财富, 必须有一个共同遵守的规则, 个人致富必须合法, 个人致富不能损害集体利益、他人利益。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时期, 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 预防滥用职权、谋取私利、损公肥私导致违法犯罪现象出现;如果有深入、有效、科学的集体主义道德教育, 可以预防许多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 可以避免导致更多的损失。在中国近代史中, 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时期, 晚清政府无能抵抗外敌侵略, 不仅是武器不如人的问题, 还有政治道德问题, 晚清当时存在普遍自私自利的社会风气, 贪官参与鸦片贸易, 导致在抵御外强侵略的战争中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集体主义道德是社会生存的规律, 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改革开放应该加以继承。因为集体主义道德是国家共同生存规律的反映, 不能在精神上放弃, 在允许私人合法利益出现时, 必须继承和发展集体主义道德。但是, 在继承集体主义道德同时, 应允许和鼓励个人创造个人价值, 发展以集体主义道德为核心的社会价值。这种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新价值应该包括个人价值。

但是,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 只有单一的集体主义道德的社会价值教育已经不能顺应历史潮流, 不能解释财富分配的差异性问题以及实际的社会现象, 例如个别先富起来的人说明追逐个人利益的合法性。由于创造个人财富而增进的幸福, 说明个人追逐个人利益而实际上享受的好处, 这已经削弱书本上的集体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改革开放后以按劳分配代替平均分配, 而这种新的分配制度必然导致个人财富的差异性, 由此现代中国出现了个人价值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所以现代集体主义道德教育在提倡集体主义道德共性的一面, 也必须尊重人的价值的差异性, 允许由于智力、勤劳程度等不同造成财富所获得的差异性的个人价值, 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在发展集体主义道德的同时, 把集体主义的社会共同价值和个人价值结合起来探索, 形成新时代新道德的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的主要特点就是集体主义。在过去片面强调公有制的同时, 集体主义的观念深入人心, 天下为公的思想很明显的体现在干部和人民群众思想当中, 集体主义道德为人民群众所掌握。解放后的新中国老百姓普遍具有集体主义人格。雷锋精神、长征精神都是集体主义精神具体的表现, 都是个人为了共同价值作出牺牲表现出来的博大胸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实行平均分配, 强调相同的生活, 强调共性, 强调共同价值。如果社会有追求富裕的生活的现象, 被视为资本主义的尾巴, 这种社会现象是在强调共性为基础的共同价值, 忽视了人的个性或个人价值。强调集体主义的时候, 没有尊重个人利益, 这种现象是集体主义不全面的表现:集体主义没有注重经济利益, 没有包括共同富裕。所以邓小平提出来, 平均分配阻碍了人的生产积极性。在过去五十年建设中没有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在突出集体或公有的同时, 没有尊重人的个性、个人价值。

新时期道德教育内容应该包括继承社会主义道德核心即集体主义道德, 还包括合理的个人价值和利益关怀、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即私德和公德的关系。

三、新时代集体主义道德教育的发展探索

(一) 改革开放后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继续继承和发展集体主义道德

结合大学生培养目标, 在新时期, 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应该继承社会主义道德即集体主义的优良传统。集体主义道德是道德教育的核心, 大学生道德教育要求进行集体主义道德教育。大学生道德课本上也突出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道德, 但问题在于怎样把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深入学生的心灵, 用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和精神塑造学生的灵魂, 真正做到把集体主义道德武装学生的头脑。从理论上进行较深入的解释, 在国际背景下把西方的道德理论和中国的道德理论结合起来讲解集体主义道德。西方的苏格拉底、康德、达尔文等的道德理论含有丰富的集体主义道德思想, 他们把集体主义道德解释为一种理性地、全面地把握共同生存体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善。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达尔文等人的很多道德理论包含着集体主义道德思想。中国哲学中, “三纲五常”、康有为的“大同”、梁启超的“群善”等道德理论中含有丰富的集体主义思想。集体主义道德是理性和善的结合, 是运用理性对集体利益的全面把握, 是对集体或国家善的社会价值的引导。引用各种集体主义思想的论述可以增强集体主义教育的说服力, 让同学们认识到集体主义是一种发展社会的精神和真理。对集体主义理论多角度讲授, 可以增强公德教育的教学效果。在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 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中, 引用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4]、康德、达尔文、梁启超、康有为、孙中山[5]等伦理学思想进行教学。这些思想包含着集体主义道德思想, 从中西文化传统的各个角度讲授集体主义道德, 可以使学生深刻的理解集体主义道德和爱国主义思想, 能够理解和遵守法律、纪律和公德, 用社会纪训塑造人。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应该顺应历史潮流, 把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公德教育和私德教育结合起来, 改变过去强调集体主义教育不尊重个人利益和个人幸福的片面性, 同时也纠正目前强调个人利益逐渐放弃集体利益的社会风气。根据梁启超解释, 公德就是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 就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一种中国特色的解释;梁启超认为私德就是独善其身。大学生的学习、理想、人生教育就是私德教育, 这些教育帮助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关于个人价值教育的理论化和系统化程度不够, 私德教育关心个人的价值和幸福。为了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人生观, 结合伊壁鸠鲁、弗洛伊德、海德格尔、密尔等人的思想进行自我价值的认识, 在自我价值意识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个人价值。实践教学中表明, 个人价值的理论教育能加强私德教育的说服力和效果, 使学生认识生命的有限性, 珍惜人生, 对自己的生命价值负责, 提高学生个人价值的创造能力。

(二)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1. 集体主义道德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是社会竞争能力的重要部分

早在古希腊和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寻求治国的社会科学真理。古希腊苏格拉底就认为, 片面追求差异性或个性无法获得国家、集体的生存发展, 于是他认识到人作为一个类别必须有共同生存的原则, 人类共同生存有自己生存的规律, 人类社会生存有象自然规律一样的规律。人类必须探寻人类生存的规律并利用它指导生存。在西方和中国古代就开始了寻求治国的真理。中国古代儒家寻求君臣、父子、夫妻之道来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生存。西方达尔文把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集体主义道德作为社会生存的本能, 集体主义道德是国家生存力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他指出, 道德水平低的部落或“群”, 比那些道德水平比较高的部落生存能力差, 很容易在竞争中被淘汰。本文的集体主义道德研究教育实践可以推动解决社会当前的理论问题, 在当前追求个人利益风气逐渐盛行的环境下, 解决集体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公与私的相互关系问题。继承社会主义核心道德即集体主义道德时, 同时关心个人合法利益和幸福, 改变以前只强调集体利益片面牺牲个人利益的做法, 纠正目前滋长个人利益慢慢放弃集体利益甚至不惜损害集体利益的做法。集体主义道德教育理论发展对解决当前社会问题具有参考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在发展集体主义道德的同时, 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结合起来探索, 形成新时代新道德的探索。对集体主义道德以理论创新来解决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教育, 也是必须要着力解决的理论问题。

2. 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 应该服从集体利益

集体利益的最大化也是个人利益最大化所在。对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要正确处理, 没有集体就没有个人, 集体利益是公共生命所在, 个人应自觉承当起维护社会幸福、公共利益的社会责任, 不应该为了个人利益损害集体利益。

3. 集体利益要避免压仰个性, 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鼓励人们创造合法个人价值

大学生道德教育还应该把公德和私德关系结合起来进行教育, 对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和教育。继承社会主义核心道德时, 关心个人合法利益和幸福, 克服以前只强调集体利益片面牺牲个人利益的做法。改革开放以前的集体主义教育当中, 强调为了集体主义牺牲个人利益。根据尼采对道德的普遍性的批判, 道德的普遍性存在着压抑个性、个人利益的一面。在改革开放的时期, 怎样避免集体主义道德压抑人的个性的消极面, 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 实现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最大化, 是新时代探讨的重要课题。新形势下的集体主义道德应包括鼓励个人合法致富获得个人利益的合法性, 鼓励个人创造个人价值。

4. 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的能力、理论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 在以普遍善为基础的苏格拉底、康德、边沁等人的集体主义道德教育中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社会认识能力, 有的学生创造性的提出了“集体恶”的概念, 这是一个的较高理论水平的新概念。在许多书本中, 有共同生存体的善、共同善的概念, 对作恶的群体有恶势力之称。这个同学提出集体恶这一概念, 标志着该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抽象概括能力的增强, 在此基础上自然形成了对作恶群体的认识和概括, 创造了具有较高水平的新概念。在讲授各种道德理论中训练和陶冶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认识社会的能力, 其在观察社会现象的基础上, 自然的运用抽象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概括了作恶的社会团体。

四、集体主义道德理论整合方法和教学研究方法

1.理论整合法

对集体主义道德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主要是采取融会贯通的方式, 采用理论整合方法进行集体主义和个人价值的道德理论的继承和创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下批判地吸取中国传统道德理论和西方道德理论, 增强集体主义道德的说服力, 并在个人价值整合和教育上加以理论拓展延伸。

2.理论精讲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

集体主义道德在教育方法上主要是以理论讲解为主, 结合雷锋、张海迪等案例 (视频) 分析深化道德教育认识, 这符合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学生正处于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并在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后进行讨论, 在各自的理解思考中自然迸发出创造思考的火花。

大学生道德教育在学术和教学中应该追求与时俱进, 以改变社会风气为知识分子的己任, 自觉承当改造社会风气的社会责任。继承集体主义道德时, 根据时代的特点对集体主义道德加以发展, 拓展个人价值教育, 力图把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价值理论和个人价值结合起来, 在学术上开创追求理论创新, 以此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本道德理论和教育实践还力图推动地区发展,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 担负起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的责任。改变过去旅游中欺诈游客只顾自己眼前利益的不道德现象, 维护好海南省的集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道德理论认知与实践、知与行结合起来, 开启民智, 提升社会风气。正确解决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 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 开发个人和社会价值潜力, 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摘要:集体主义道德是一种凝聚人力量的社会主义道德, 集体主义道德强调维护人们普遍的、共同的利益。在改革开放之前集体主义道德强调共同, 牺牲了个人价值的差异性;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如何贯彻集体主义道德, 现在允许出现有差别的财富, 但是同时出现了一些人对共同利益逐渐冷漠, 只顾自我利益。在这种情况下, 研究如何继承和发展集体主义道德, 并同时关心个人价值, 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探索集体主义道德。关心解决中国现实的道德理论问题, 贯彻落实大学生的集体主义道德教育, 培养社会责任感, 开发人们创造个人价值的能力。

关键词:集体主义道德,理论探索,共同价值,个人价值,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费正清.中国社会科学院译.剑桥中国晚清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2]梁启超.梁启超文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7:1-186.

[3]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9:1-173.

[4]柏拉图, 郭斌和, 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译, 1986:203-204.

[5]孙中山.孙中山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 1981:435-438.

集体主义道德 篇2

浅析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集体主义原则

本文论述了必须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客观必然性,指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是公民道德建设中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并对集体主义道德观进行了历史考察,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科学界定.

作 者:韩文平甄敬霞 作者单位:伊犁州党校,学报编辑部,新疆,伊宁,835000刊 名: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ILI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02“”(2)分类号:B822关键词:集体主义 道德观 价值取向 原则

诚信·道德·人道主义 篇3

摘 要:许春樵的《男人立正》讲述了一个传统道德约束下的男人如何在艰难的社会环境中建立起自己诚信世界的故事。陈道生的所谓道德乃是高出于普世标准的一种自觉的人道主义情怀,他一生没有道德上的过失,他为之弥补的是因为社会癞疮而不幸患上的病症。用了八年的时间,他满足了世俗道德对于普通人的一切要求,也一定程度上将自己立于道德表率的位置上。

关键字:陈道生 诚信 道德 人道主义 传统与高标

一、诚信与道德

我们的小说以一个城市生命的透支作为开始,又以一个人的生命的透支作为结束。发生故事的城市与遭遇命运的人一样充满了机遇与不幸,陈道生是不幸的,妻离子散,人财两空。按照法律,他原本是不需要偿还这笔钱的,但他在一个显而易见的境况下选择了服从道德的支配,服从自己内心对于重获名誉的渴求。陈道生在将还钱当作自己的生存意义之前,曾经自杀过,欠了钱后,他反而有了活下去的动力,这样一个信念支撑着他度过了整整八年的艰辛岁月,在这八年里,陈道生做过各种活计:卖糖葫芦、当男护士、送货、背尸体、养猪……最累、最苦、最受人歧视的事轮流做,在这八年里,他唯一的愿望是:“能够在还完钱后,请大家好好地吃一顿饭。”许春樵的小说《男人立正》往直里看,是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作者忧心社会伦理道德尤其是诚信的缺失。

所谓诚信,是个人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关系时,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从的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个人就失去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运行之规。反过来说,倘若一个人在交往过程中人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诚信无欺的环境中,诚信环境的形成取决于每个人对诚信所持的态度。

事实上,很大程度上诚信的产生是因为偏见——这同样也适用于中国的道德,或者可以扩大了说,道德的产生是由于偏见。相比较于法律,道德的评判往往更加严苛。一个人若违背法律,只会被判处相对期限的刑罚,既而得到释放,而一个人若失信一次,则毫无疑问会背负着终身的坏名誉。因为道德的基础就是对于无瑕疵的崇尚。所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要求相比做一个守法的公民要难上许多。陈道生一生没有道德上的过失,他为之弥补的是因为社会癞疮而不幸患上的病症,体在其表,伤之逾深。但是他所做的是还不诚信的社会整体以诚信的个人表现,孔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表现出一种基于现实的考量,陈道生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进行追究,他的回答也没有更深层次上的内涵,只是用了最直接的行动表明了对其的忽视。用了八年的时间,他满足了世俗道德对于普通人的一切要求,也一定程度上将自己立于道德表率的位置之上。在这个因为遭受社会不公而充满了报复性行为的现代性人群中,高于诚信的善良成为最珍贵的美德。

在道德表率和世俗道德之间的矛盾关系上——道德表率是如何成为表率的,陈道生可能并非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道德表率,因为作家将他的全部生活摆在读者面前,并予过程和结局以相应的提示:陈道生是为了家人才陷入困境,且是为了自己而还钱。他内心经历了一番挣扎,这个过程可以称为“自我归罪”,陈道生内心关于道德与自利心的冲突是通过是否死亡表现出来的,一旦他战胜了死亡,也就意味着道德战胜了自利,这种归罪——赎罪的意识便成为他全部生活的重心,他活下去的意义之所在,他必须活下来,去偿还自己的债。真正的好小说,即使不需要特定的时代背景也能够显现人类心灵永恒的深度和广度。许多宗教都认为,人生必须要以肉体赎罪的方式来换取一定的精神满足感的,这似乎是最低等的道德自律意识在人行为中的反映。在巨大的无限面前,恐惧焦虑的人们总是需要他人和自己保持一致,这就是归顺于这一精神的人们热衷于传教的动因。但人往往也是以此为起始,走向灵魂深处更高的圣殿。陈道生的经历,有着某些道德自律者们在修习上的共通,从一开始的只知道把还债当作一种责任,当作挽回自尊的唯一途径,到在苦难中找寻自尊,再到因为重获自尊而知道如何使自己更好地活着,这时候,还债依然是他最大的心愿,但已经无法代替活下去的意义,从而人格逐渐完善,既而有了生命哲学上的至高含意。

二、道德的普世与高标

《吕氏春秋》察微篇中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鲁国的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有人出钱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子贡有一次赎了一个在外国沦为奴隶的鲁国人,回来后拒绝了国家赔偿给他的赎金。孔子说:“端木赐(子贡的名字),你这样做就不对了。你开了一个坏的先例,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收回国家抵偿你的赎金,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你不拿国家抵偿的赎金,就破坏了鲁国的那条代偿赎金的好法律。”子贡的“道德”行为是反道德的。因为,他把原本平淡无奇、人人都能够做到的道德,超拔到了大多数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既然“道德”标准如此之高,那么本来符合道德的代偿赎金后的收回赎金,现在就变成“不道德”的了。这样一种道德高标,是不应该在现实中进行提倡的,因为它不具备普世的意义与价值。陈道生的行为,是否是一种道德高标呢?他遭灾、借钱、还债的一系列过程其实是普通人生活的变奏,并非有着多么高尚的认识和目的。但是,在这整个过程中他所体现出的血性和坚忍,使他以个人凌驾于群体之上,因为,按照法律,陈道生事实上没有必要还清这笔钱。但是他个人愿意站出来,用自我的牺牲来成就道德的自律,我们能够在陈道生身上看到一种可以作为社会推动力的主流价值,但是这种价值由于缺乏社会回应而陷入个人英雄主义的僵局。苦难的艰辛不只是因为生活上的贫穷,更多是因为生活在周遭的孤独感。人们正在在看似进步的现代生活中变得毫无灵性,变得十足市侩和实利化,人们逐渐丧失了神性的一面,甚而不能够对自身有所敬畏,这就导致集体的堕落。陈道生以一己之力,并非妄图做如何高尚的人物,但是无形中却反衬出了整个环境的浮躁与沉沦。在整个时代都呼吁解构的社会中,经典的人文形象已经很难打动一般的读者,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自己眼中的陈道生,或者说一个符合当代社会人逻辑的陈道生。于是在剧本的创作与改编中,将原著中最为打动人心的篇章进行了大幅度修改,剧作者弄混了原著中赎罪与感恩的矛盾:以为付出是为了赎罪,而非为了感恩。现代社会的个体们,需要的不是悲悯与宽容,而是能够脱口而出的同情与愤慨。陈道生身上缺乏一种对于时代的共适性——或者可以说整个189号大院里的人因为都是在时代中被淘汰掉了的人,故而反倒表现出了一种不融于时代的特性。宗法制社会里成为基点的道德律例,在这里被重新置为摩顶,然而却又不同于旧时的愚昧与束缚,反倒是一种自省式的道德拜偈。

俄罗斯文学中对于自我精神的拯救和人性的升华,依靠的是内省式的对灵魂的不断鞭挞,秉持着东正教强调救赎是人的神化而非宣扬原罪和赎罪思想,因为基督已经替人类赎罪,因而人的行为中有着神性的一面,这就把世俗行为的意义经典化了。故而世俗道德的重要性关乎整个社会的福祉。在俄罗斯经典文学中,可以发现东正教更多是一种希腊化的基督教——人的灵魂必须与神性同在,自然规范了道德的崇高性,然而与中国树立的道德高标相比较,俄罗斯文学或者说东正教里的道德崇高性是与世俗性不冲突的,东正教承认人性黑暗的一面,但不否认人走向光明的可能性,因而具有极强的劝导作用,而非一开始即设立道德高标以作为要求范式。许春樵坦言他少时即受俄罗斯文学润泽,从而带出《男人立正》中陈道生强烈的宗教救赎行为的本源所在。

在传统中国,法律往往是要让位于道德的。或者可以说,单单陈道生的名字就已经决定了其基本价值判断的标准,而央视的同名电视剧中,这个取自《道德经》的名字被导演抛弃,改名为“陈立正”,于是顿失其味,这是一个有趣的变化,但我们不去追究,而仍从《道德经》中找寻文本中其内涵之所在。毫无疑问,小说的母题之一是要在当代社会中坚守一种道德的姿态。然道生而何可为德?“天道”乃是反映天的意志,“人道”则主要是德,反映人的意志,在这里我们能够找到人道主义与传统道德的契合点。老聃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乃是顺乎自然,顺乎本性之德,这其实与东正教里关于人性神性的描述相通,陈道生意识里并没有这样崇高的本愿,但是他能够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是对于人性的多重阐释:它可以是卑微的,可以是世俗的,可以高尚,也可以纯粹。真实的人性就是对于本真的追求,不能违背自我意志,也不会屈从于环境的变迁,是执着唯一的。他可以含辛茹苦坚守着自我所肯定的道德的路程,

陈道生所坚持的道德,是普世的,却也是孤标的。人微言轻,并不代表做不出来高尚的行为,然而高尚过后,他面对的除却死亡,便没有第二条道路可供停留。在这样卑微而慌乱的时代,缺乏牺牲精神的人往往更容易成为权富,居于上位,而诚实守信的市民阶层却囿于经济和人际被压制住。于是上层和下层标准出现分裂。如同作品所讲述的,一个纯粹的人除了贡献死亡,反而失却了与社会对话的义务与权力——八年后,在陈道生倒在他设宴酬友的饭桌上之后,刘思昌的五十万人民币姗姗来迟,这似乎隐喻着个人道德的伸张和回报必须在完成一次轮回的涅磐之后才能够获得。但这终究只是美好的愿景,唯有一个具备反思能力的社会,才能够完成道德自下而上的改良。

三、人道主义与传统道德

在常人眼里,最朴素的人道主义就是表达个人自由生活的意志,同情弱者,关爱他人,是个体与个体超越性的统一。冰心94岁时为自己的文集所题的一句话:“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迷漫,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陈道生毕生的经历,他的好品德,并非没有限度,但在一定条件上,早已达到了人道主义者的内心境界。

陈道生的一生,并非是以同情和关爱为主,事实上他自顾不暇。他的还债行为,强调的仍然是原始的个人对于私有财产神圣性的崇拜,然而,他也说,他最想还的不是钱,而是恩,这种报恩的意识,掺杂着古典道德的谦逊与知行,与当今社会格格不入,但也正是这点,使他最大程度地脱离了庸俗的诚信范畴,进而接近人道主义的核心:具备永恒的人性之美。 以人为中心的人道主义是不存在的,人无法达到完全的自我认知,在某种程度上,一部人道主义史就是认识人与神关系的历史。人道主义本就是一种广义的道德。但是如果说道德奉行利他主义,人道主义则是关注人的主体地位,诚如爱因斯坦所说:“一个人,如果为了自己以外的事物而存活,那么,他将冲破生命的开端。”

陈道生过了八年苦日子,但却丝毫没有丧失生活的热情,就连最初的自杀,也不代表他对于人生的拒绝,在他看来,那次自杀只是为了使自己重获邻居们的信任,从而回到一种假想均衡的状态——希冀以死亡来冲淡邻居们对金钱损失的心疼。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但是却也显示了他决然的心态——对于普通人束之高阁的诚信与道德,他将之奉若神明。《圣经》上说:“给予比接受更让人受益。”这句话,用之于负债之后的陈道生,或者用之于借钱时的街坊邻居,比处之相反位置的他们,倒显得更为受用。处于困境中的陈道生,扮演的接受者角色与还钱使转化的施予者角色相对比,后者显然比前者更能够得到生活的真知。在其中,他慢慢找回的不止是尊严,更多的是自我人生实现过程中所产生的对自我存在的强烈认知,最明显表现在他和于文英的爱情上。由于生活的重担,陈道生起初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爱情存在的可能性,但是随着妻子钱家珍的离开,随着自己还钱进度的加快,随着自我人格的完善与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与思考,他开始意识到这样一种可能性。但由于对自我的认知、对爱情的感觉太过薄弱,他跟于文英犹如两只怕见光的老鼠一样对随之而来的舆论避之唯恐不及。但是时间流逝,带来的思想上的变化使这段爱情终于开花结果。陈道生开始不介意周围人的眼光——作者这里并没有交待清楚原因,只说大众因时间而产生出了宽容,事实上,这分明是陈道生思想上最为重要的一次蜕变,自此之后,一个全新的陈道生展现在我们面前,其中的人道主义情怀,油然而生。虽然只是暗流伴随着爱情的温床时隐时现,但这光芒是没有办法遮掩得了的。与于文英的结合,是陈道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找寻到的一种最重要的东西,这最重要的东西,并不单纯名之为“爱情”,更多应该是他意识上得到了彻底的解放,身体的衰弱也无法阻挡自我那欢欣前进的脚步,这也为最后宴席上的死亡奠定了基础。当陈道生在思想上彻底放开,并且获得了物质上最终的胜利之后,这紧绷的弦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因为一个富裕的陈道生将无法面对集体失信的所属阶层,而一个开放并且接近崇高的心灵注定不属于在商场打拼、谋略的陈道生,我们甚而可以将这个死亡看做陈道生对于自我的最后一次,也是最彻底的救赎。籍此,他完成了人性的升华,尽管小说在这里结尾有些不可思议,但我们可以为这个理想缺失的年代里理想主义的高昭而宽容地看待它。

最后,我们以索尔仁尼琴的一段话作为结尾:“人道主义观点认为人应该生而快乐,如果这是正确的,那么人就不是为了死亡而出生的。因为我们注定要死,所以我们活在地球上的任务就一定是去寻找更多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不可能是日常生活中无节制的享乐,也不可能是去设法追求物质财富并愉快地享受它们。它一定表现为完成某种永久和重要的使命,只有这样,一个人的生命才能变成某种精神成长的经历,才能在死去时成为一个比出生时更好的人类……我们一定要有一种更宽广的眼界,追求一种生命的新高度,在那里我们的物质生活不会像中世纪那样贫乏,但是更重要的是,在那里我们的精神生活不会像现代社会中那样受践踏。”

参考文献:

[1]许春樵.男人立正[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老子.道德经[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集体主义道德 篇4

一、个人道德行为界定

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调节人与人 (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集体、社会集体与社会集体) 、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之间的伦理关系的行为原则、规范的总和”, “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而道德行为是在内心道德思想指引下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自决自主的活动, 是内心思想在自觉意识指引下开展的积极能动且具有社会性质的外在表现。本文所涉及的道德行为是指道德评价为“善”的行为。高职生道德行为发展目标也就是马克思曾经明确宣称的“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这是与集体主义原则相一致的。

二、三条个人道德行为养成途径

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是个人道德行为养成的三条途径。

社会舆论是指作为社会多数人的意见, 所反映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压倒性效力。它常常有形无形地构成公众看待问题的“正常的”价值规范和行为规范, 并可能进而形成相应的校园风气, 会对高职生个体形成强大压力, 导致高职生个体心理趋同倾向。在心理上与社会舆论保持一致, 是适应校园环境的有效方式, 反之则被视为“反常”, 导致与周围人的格格不入, 甚至遭受各方面的抨击。它使高职生具有善和恶, 荣誉和耻辱, 正义和非正义并逐渐形成一定的意识和传统, 以指导或控制自己的行为。这里就要求做好舆论监督工作, 指引社会舆论朝向道德的方向。唐凯麟在《伦理学》一书中是这样分析社会舆论对人们善恶价值观影响过程的:“在社会生活中, 人们的行为 (包括行为的动机、行为选择的方式、行为的后果) 总是要对他人或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而这些行为也就成了他人或社会进行价值评论或判断的客体。当人的行为具有‘利’人的属性和功能, 能够满足他人或社会的需要时, 他人或社会就会予以肯定, 并通过‘善’的评价而获得行为的价值 (包括功利价值精神价值) , 反之, 他人或社会就会予以否定, 并通过‘恶’的评价而表明其负价值。”

人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保留或遵守着前辈们的行为方法和做事原则, 并将这种行为方法和做事原则作为正确经验流传给后代, 因此形成一定的传统习惯。这些传统习惯能够经受历史考验, 以当事人的眼光看来, 肯定是好的, 但从个别事例看来, 则不一定是行得通的, 但其价值却是不容忽视的。人们行事时, 赋予事物以价值, 他们把某些目的看做对他们有绝对价值的东西, 因此就努力追求, 并将这种追求传承给子孙。他们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珍视各种进步和发展, 也将这种情感传承给子孙。

高职生道德行为养成最为重要的方法是将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内化为坚固正确的内心信念。

先来看看梯利在《伦理学导论》中在谈到快乐主义时是怎样叙述内心信念形成过程的吧。他说:“最初人仅仅由他的快乐和痛苦所支配, 但不久他就学会把他的快乐与使他快乐的事情联系起来, 并转而热爱这些事物本身。婴儿把母亲的观念与从母亲得到的快乐联系起来, 慢慢就爱他母亲了。金钱本身并不是具有使人赞赏和快乐的东西, 这是一种获得所欲东西的手段, 所以慢慢在我们心中它就和快乐的观念联系起来。因此, 守财奴就变得为金钱而爱金钱, 宁愿弃绝金钱能买来的欢乐而不肯付以片里。道德感是通过同样的途径构成的。它们使我们得到许多我热衷的利益, 渐渐地我们就把我们的热衷从这些利益转向带来这些利益的事物上, 变得为德性而爱德性。”

社会舆论、高职生的内心信念和校园文化传统习惯这三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只有当社会舆论或校园文化传统习惯认为是善的或恶的, 高职生在自己的内心中又具有同感时, 其作用才能实现。即也就是说没有内心信念的支持, 再强大的社会舆论或校园文化传统习惯都不能起作用。高职生只有拥有正确且坚定的信念, 才能在重重艰难困苦面前坚持自己, 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这三种途径又是统一的, 唐凯麟在《伦理学》一书中指出, “道德的行为由于获得他人或社会的‘善’的评价, 因而表明了该行为的外在的社会价值”, 即也就是指明了社会舆论的作用。接着他又分析了社会舆论对内心信念的影响结果:“而主体的行为在获得道德的这种外在的社会价值的同时, 主体自身也会因而得到某种精神上的愉悦和升华, 从而体现出行为的内在道德价值。”也就是说只有将社会舆论和校园文化传统习惯内化为人们的内心信念才能在高职生活动中外化成为高职生的道德行为。

三、高职生道德行为养成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出现的几个倾向

在传统习惯中人们形成各自不同道德观, 正如梯利所说“人赋予事物以价值, 他们把某些目的看做对他们有绝对价值的东西, 他们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珍视各种进步和发展。换句话说, 他们把人生看做有意义有价值的, 看做善, 看做对他们是最好的东西。”因此, 就有可能偏离集体主义的立场, 发展成为利已主义或是个人主义。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

马克思讲要“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也认为“人应向无上的价值和完满的自我的可能去超越”, “因此对个人行为而言, 不仅要对自己负责, 而且要对外界事件负责”。道德是一种价值, 但“价值选择是多样的, 但在具体处境中却无法给出确定的选择。在相互冲突、抵触的可能性选择中, 无论怎样选择, 人都不可能最后证明他的选择是合理的, 不能肯定它所决定的价值。同时, 每一选择的后果也是难以预见的, 给他人造成的是祸还是福、是善还是恶;给自己带来的是凶还是吉、是誉还是辱, 人都无法把握。但人必须对其选择承担全部责任”。

因此, 在最后, 依然要强调以集体主义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只有这样的坚持, 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参考文献

[1]郭广银.伦理学原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2]唐凯麟.伦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弗兰克·梯利.伦理学导论.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篇5

第一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一、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萌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无产阶级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集中体现。为人民服务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的,是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新的历史时期为为人民服务思想注入了新的内容。

三、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道德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仍然需要大力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它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是全民道德的准则。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一、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体主义原则包含着: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促进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不断发展。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二、弘扬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应当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等。自觉的克服和反对个人主义。

三、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

马克思主义主张利与义的辩证统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所有社会成员应树立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同时也要充分尊重个人的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第三节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

大学生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应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发扬中国革命道德的传统,发扬革命传统并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二、努力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与规范

“五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国守法、明礼守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基本道德规范。大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包括道德规范的认知、道德情感的升华、道德意志的培养、道德行为的养成等过程。

作为道德主义价值的信任 篇6

在书中,作者建构了明确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模型,阐明信任是一种价值,这种价值是稳定的;并且揭示了信任的根源。他令人信服地证明,普遍信任大都是基于乐观主义的世界观,以及人能把握自己命运的信念;信任不取决于你的生活经验;社会的平均主义和宗教信仰也是信任形成的重要因素;虽然乐观主义和信任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但是它们绝不是一回事。作者还论述了信任与各种经验的关系。加入公民团体或参与社会活动不取决于信任,也不产生信任,只是在道德上富有的变的在道德上更富有;信任的稳定和变化在于从个人和集体角度上表明是什么塑造了信任的变化;信任的结果表明,信任虽然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但却对社会生活良好运行有重要作用;而信任的重要性和信任衰落的结果实有其复杂的社会根源。因此,政府与社会信任、民主体制与信任,其间具有深度的关系。

作者所提到的普遍信任与个别信任,类似于马克斯·韦伯的一般信任与特殊信任。按照韦伯的说法,特殊信任是以血缘性社区为基础,建立在私人关系和家庭或准家族关系之上;普遍信任则以信仰共同体为基础。特殊信任的特点是只信赖和自己有私人关系的他人,而不信任外人。道德主义信任用中国的一句老话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的基础是对世界的乐观态度,而不是与人打交道的经验。一个乐观豁达的人即使遭遇违背道义的事情仍然乐意保持自己对他人的信任感,因为他们相信其他人在基本价值上与自己没有什么差别。道德基础论者认为,收入多寡、个人经历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宏观环境,尤其是收入和财产分配的不平等可能是社会中悲观情绪的罪魁祸首。不难证明,哪里的平等状况恶化哪里社会的信任度就会下降。

《信任的道德基础》的独特之处,首先展现在作者对信任与经验的关系的深度解析。他挑战了原有的认为经验是信任的主要源泉之一的说法;他认为通往人际信任的道路有两条:一是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交往;二是政府。作者反驳了普特南的关于信任、公民参与和非正式的社会交往网络的因果关系的论述。一方面,如果信任与公民参与之间有什么联结的话,因果方向应是从信任指向公民参与,而不是相反,不可能把人置于群体之中就会增加其信任感;另一方面,大多数情况下,群体都是同质性较高的,群体成员之间的差异性不大,有些社会联系可能加强个别信任,但却不是普遍信任。作者还强调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强调我们在生命的早期就决定了信任与不信任的倾向,普遍信任来自于乐观主义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最初是从父母那里学到的。如果忽视这一点,许多学者在研究信任与社会交往的关系时必然在研究方法上陷入荒谬的境地。

作者还从信任是政治制度安排的结果这一角度切入来剖析信任与民主的关系问题。实证研究发现,民主体制下社会信任度的确较高。但是,民主与信任相关并不意味着民主导致了信任;相关关系可能意味着是信任导致了民主。还有一种可能性是,某些其他变量同时影响民主和信任。时至今日,关于这两者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仍然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指出民主体制使信任成为可能,但不见得能产生信任;独裁政府使信任似乎难以存在,但并不是不能存在;因此支持民主化提高信任感的证据是很少的,事实上从一九八○年到九十年代早期二十二个国家的信任变化,与一九七八年到一九八八年“自由之家”的得分变化之间的有效相关性为零。民主政体产生信任需要很长的时间,在中短期之内,民主制度对信任建立的作用很小。由此可见,信任不是民主的先决条件,也不是民主的结果。

哈姆莱特的道德完美主义 篇7

一、道德完美主义

道德完美主义,是由“道德”和“完美主义”构成,就是道德上力求保持高尚的品德和人格,用一种完美的道德标尺的做事,道德情感上保持高度的完美,所做之事必须符合道德完美,道德不允许出现了瑕疵。道德完美主义不但过于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用自己的这种道德完美主义去苛求别人。如果所做之事不能达到自己的完美标准,违背了哪怕是一点的道德,就会表现出一些消极情绪,感到失落,忧郁。严厉谴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一旦所做之事不能遵守道德,做不到完美,就会导致自己所做之事拖延,直到找到才会付诸实施。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俨然是一个道德完美主义者,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浓厚的道德完美主义,灵魂和品德始终保持着道德完美主义。

二、道德完美主义遭受冲击

在威登堡上学的哈姆莱特,突然得知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回国奔丧的哈姆莱,首先最接受不了的便是母亲的乱伦改嫁,母亲的改嫁促使他觉得人们可以贪婪于欲望而轻易毁掉道德和纯洁的人性,这是对哈姆莱特所秉持的道德完美主义的第一个冲击; 而母亲的改嫁间接地诱发了他对奥菲利娅爱情的怀疑,发现奥菲利娅被利用以后,纯洁的爱情被玷污, 这是对哈姆莱特所秉持的道德完美主义的第二个冲击; 朋友贪图权贵, 夕日的友情化为乌有,这又给了哈姆莱特所秉持的道德完美主义一个沉重的冲击,一系列变故让这个道德完美主义者无法接受,开始变得忧虑, 越是忧虑越是引发了他的理智思考,发现举国上下乌烟瘴气,道德败坏的人和事处处可见,哈姆莱特的所秉持的道德完美主义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如雨下的冲击。

三、道德完美主义下的复仇计划

父亲鬼魂告诉哈姆莱特真实死因,激起了哈姆莱特对这个道德败坏国度里道德沦丧人们的愤恨和无可忍受,决心要替父报仇和重整乾坤。 但是哈姆莱特的复仇是有别于他人的,不仅是出于高贵的王子身份的不同,更是所秉持的道德完美主义。

( 一) 佯装发疯,证实杀父

哈姆莱特的生命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被赋予了不可抗拒的使命。当 “父亲的鬼魂披着甲胄”前来说明自己惨死的原因时,更是进一步打击了哈姆莱特,在听到鬼魂诉说并嘱咐其替父复仇,哈姆莱特立即痛下决心要忘掉一切,只想为父复仇。将自己的使命定位为“替父报仇”和“重整乾坤”,作为老哈姆莱特的独子,同时也是丹麦国的法定储君,因此他的复仇具有双重意义,决心担起了两副重担。

哈姆莱特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想要在这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里保持道德上的完美和灵魂上的高尚,是极其可悲的,然而在这个特殊的时代里,有着特殊身份和地位的他要去复仇,拯救丧失道德人性的人们,自己又是伟大的。所以他感到倒霉的他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救赎道德污潭中的人民,整顿时代秩序,恢复明君统治。

( 二) 正义磊落,错失良机

《捕鼠机》求证成功,眼看轰轰烈烈的呐喊下一颗躁动的新马上就要行动了,但激愤之后,他又立马投入到了审慎的理性思考中,又表现出了犹豫和踌躇。哈姆莱特被赋予了常人无法做到的使命,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一颗纯洁善良的被人文主义思想熏陶的心,他凡事都希望做到周全完美,符合自己道德完美准则,符合一个王子应有的风范,符合一个完美主义者的光明磊落,正义和公正。在惩恶扬善这件事上,虽然自己是正义的一方,所做的事是要整治乌烟瘴气,道德败坏最糟糕的丹麦,但他不能贸然行动,要等待一个完美的时机,也要做的光明磊落。正是这种道德完美主义导致了哈姆莱特复仇行为延宕,错过了“大家”公认的复仇的最佳时机。复仇行动不仅关系到他本人的命运,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

( 三) 借刀暗杀,脱险回国

波洛涅斯自作聪明的向克劳狄斯献计巴结,暗地偷听王后和哈姆莱特的谈话,证实克劳狄斯的奸恶后,与王后谈话时,哈姆莱特更加发疯的严厉的斥责母亲的失贞改嫁,咄咄相通的攻击,希望能唤醒王后的道德良知,姑且留有一丝道德。突如其来的悲剧让这刚从异国他乡回来的无忧无虑快乐王子想到势单力薄,人性败德处处可见的丹麦,没有可以助他复仇的正义力量。孤独感和过多的忧郁,使他产生了对人生的悲观绝望。污浊的社会使这位完美主义者失去了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开始等待符合他的道德完美主义复仇机会。

四、复仇结果: 同归于尽,悲剧收场

从道德完美主义的角度看,从接受复仇使命到完成复仇,哈姆莱特在这个过程中反省,自责,犹豫迟疑过多的审慎思考,从而导致复仇行动延宕。但他却是勇于斗争的,只是拥有高贵身份和地位的他,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天性善良、仁慈的他,处事上更加正义、磊落,内心深处始终秉持着道德完美主义,特殊的时代里这样的他,复仇无疑具有双重性和困难性。

哈姆莱特可以称得上是时代的巨人必须寻到一个公开的,符合道德完美的机会,正大光明的实施复仇,但在那颠倒混乱的时代里,这样的机会很难找到,最后哈姆莱特以自我的壮烈牺牲,用一种相对符合他道德完美主义的方式,同克劳狄斯代表的假丑恶进行斗争,一定程度上重整了社会风气,洗涤了人心。

世界向前变化发展,《哈姆莱特》随着时代的步伐与我们一同前进, 生命脉搏跟着时代的脚步鲜活的跳动,不像物质会变质,不像时装会过时,不像生灵会毁灭……今天乃至更远的将来,《哈姆莱特》仍会以它无限的魅力给予我们无限新意的视界。

参考文献

[1][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等译.《莎士比亚全集》.哈姆莱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4.

[2][德]歌德著,张可译.《关于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6.

集体主义道德 篇8

一、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然而要弄清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内涵首先要来看人道主义究竟是什么。在西方国家,人道主义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英文Humanism(人道主义、人文主义)系从拉丁文Humanus(人性的)和Humanitas(人道精神、教养)衍化而来,表现为重视人类的价值特别是关心最基本的人的生命、基本生存状况,强调人类之间的互助和关爱。人道主义思想在我国同样历史久远,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的“仁者爱人”到如今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都体现了人道主义的思想。无论中西,人道主义表现为一种对于人与世界关系的哲学思想,主要以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正是在总结先贤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形态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追求和追求人类自身解放的共产主义理想融为一体,在基本内容上将它与历史上各种形态的人道主义区别开来,从而实现了人道主义的彻底变革。

首先,在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上,马克思不像以往的人道主义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而是着眼于社会性,即是说其出发点并非那种抽象的和恒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环境中的,可以通过实践观察到的历史发展着的人。正如马克思本人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是在现实人的基点上,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的人道主义学说。

其次,在对人的地位和价值的理解上,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将人贬为物的非人道性,以人的价值为第一位。在马克思看来,“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使之成为历史的主体、社会的主人。而人的价值则表现在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两个方面。人的价值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个人的价值,主要靠劳动和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个人价值实现于社会价值之中。

第三,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强调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一切理论的最终归属,也是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本质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视域下的药学道德教育基本范围

在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视域下,药学道德教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1. 注重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强调个体生命的至高无上,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尊重和敬畏每一个生命,确保个体生命的和谐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中强调“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具体运用。

就药学类院校及专业的学生而言,生命意识表现在职业活动中便是要充分发挥尊重人的生命的人道主义传统,对疾病患者的关心与同情以及对人的生命的珍重与爱护。只有从内心深处体会到生命的崇高,才能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由职业特性带来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因此,对药学类院校及专业的学生而言,必须将生命意识摆在药学道德教育的首位。

2. 加强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作为基本职业道德规范在各行各业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未来从事药品行业的学生来说,责任意识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唯一的,无论是药品的生产还是销售,其中都要求强烈的责任意识,否则当不合格的药品流通到市场上时,必然对人身造成危害。而责任意识中所体现的仍然是对于生命的尊重,只有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事关人民的生命安全,而生命是值得尊重和珍惜的,才会在具体实践中加深自己的责任意识,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3. 突出服务意识

为人民健康服务是药品行业的基本社会责任之一。药品类职业者通过医药商品为健康人、患者和全社会服务,最大限度地解决人们所受疾病的痛苦。而药品职业者在生产出优秀的药品解决人民健康问题的同时也获得个人价值的最大体现,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从这点上来说,药品类职业者必须有一颗仁爱之心,能体会到患者的痛苦,全身心

遗——陈

传州瑞徐增

承梆子戏汤玉香

生王

任状龙存文

重和况范迎波

道展慧发齐

远景前源

地投入到新药的研发之中,这样也更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

三、高校药学道德培养方法探索

首先,必须加强药学道德理论课程的学习。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只有在先进理论的指引下才可能产生高尚的实际行为。因此,高等药学院校在大学生中应广泛开设医药伦理学课,而不仅限于临床药学等专业,加强学生对于中西医药道德思想精华的了解,承传并弘扬医药学家优秀的道德品质,以利于更好地指导实践。

其次,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帮助学生树立生命敬畏感。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药学类职业的特殊性,让他们在实践中领悟、体会和感受药品与生命健康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生命敬畏感。例如:学校可以

摘要:徐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传承主要依靠非遗文化传承。在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化中,徐州梆子戏又独树一帜。它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审美性,内涵丰富、雅俗共赏、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的传承价值和研究价值,是戏曲艺术宝库中难得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应不遗余力地去保护、传承和弘扬他们。

关键字:徐州梆子戏;生存状况;传承

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徐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传承主要依靠非遗文化传承。在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化中,徐州梆子戏又独树一帜。他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审美性,内涵丰富、雅俗共赏、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价值和研究价值,是戏曲艺术宝库中难得的宝贵财富。

作为当代大学生,为了更好地宣传保护非遗文化,我们就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徐州梆子戏进行了专题研究。我们深入群众,了解了普通民众对徐州梆子戏的认知;走访了部分民间戏曲艺术家,观看了他们的表演;与剧团负责人进行了访谈,讨论了徐州梆子戏的发展前景。总的来说,我们是对徐州梆子戏的挖掘、保护、整理工作展开了深入的调查讨论。

以医药类职业特点及其道德要求为主题,开展各种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也可以暑期社会实践为契机,让药学学子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药房,亲身体验药品的特殊性和药品对人身的重要性。

第三,重视人文素养的熏陶。由于多数药学院校的专业性设置较强,使得长期以来药学类学生片面追求本学科相关的知识、理论和技能,忽视了药学的社会伦理和人生审美方面的价值,从而严重制约了人文素质的培育和提升。在这种教育背景下,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身心发展不健全、缺乏审美素养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也致使学生无法深刻的领会人道主义的精髓。因此,药学院校应加强人文类学科的设置,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而且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这会更有利于

一、梆子戏艺术特色及历史溯源

1. 梆子戏艺术特色

徐州梆子戏,因以枣木为击节乐器,曲调的快慢节奏由一副鼓板和徐州梆子来指挥而得名,当地群众又称为“大戏”。已流行于江苏北部三、四百年,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江苏省代表性剧种之一。徐州梆子戏的表演在继承中国古代戏曲载歌载舞传统的基础上,将自己的仪式规律和整套完整的文学、音乐、舞蹈与技艺融于一体。其表演以虚拟为主,虚实结合,强调感情真实,节奏强烈,程式上规范严谨,技巧性高,具有淳厚、朴素、明朗的地域特色;多采用“文戏武唱”,用大段唱腔来塑造人物,把剧情推向高潮,生、旦、净、丑分工更为精细,什么样的嗓音决定什么行当,特别是黑、红脸唱腔慷慨激越、高亢健壮、真假声结合,具有激昂、淳厚、高亢、刚烈的艺术特色。

2. 梆子戏历史溯源

徐州梆子起源很早,《徐州府志》及丰县、沛县、铜山县、睢宁县、邳县县志以及许多家谱中均有陕西、山西人在明朝以后大批迁居徐州一带的记载。徐州梆子则是通过当时官员迁调、商贸流通、义军转战、灾民流奔等渠道,将传入江苏北部徐州的陕西、山西梆子与苏北民歌小调、杂耍曲艺、说唱艺术以及方言俚语、风俗民情相结合,再经过几代徐州梆子戏艺人潜药学人才的全面发展。

总之,药学道德在药学类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指导原则上,应以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为根本,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情怀;在内容上,突出生命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同时在方法上,应发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并进,从而真正实现高等药学教育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确保药学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和长寿服务。

摘要:药学行业与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这一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药学类专业学生必须加强药学道德的教育。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为视角,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内涵出发,要求学生树立生命意识及由其衍生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既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生命神圣感和基本道德观念,也能克服过去药学道德中抽象、枯燥的弊端,从而真正将药学道德落实到实处,培养出德才兼备的药学人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药学道德,道德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集体主义道德 篇9

一后现代主义对道德教育的理解

1. 强调多元化思维方式

后现代主义认为存在着多种可供选择和互不等同的概念体系或假设体系, 主张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认可并接受各种文化的价值与道德标准。后现代主义反对标准化、模板式的培养标准, 强调能给学习者更多的自主机会, 展现个性、差异性和异质性, 培养创造性。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 道德领域和其他任何领域并没有这种所谓不会变迁和普遍的基础。价值也被视为一种社会或文化的建构, 随着时代而变迁, 不同文化或社会有着不同的价值。因而更强调道德的偶然性对个体经验、理解的阐释。后现代主义强调世界自身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肯定了人认识的差异性, 提倡对世界的认识应该是多视角、多向度的, 应突出民主与多元。一言以蔽之, 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学生个性发展的多面化、成长问题的多类化必然要求德育工作方法的多样化。

2. 鼓励对话和交往

传统德育主要依靠灌输说教, 缺乏对于学生主体性的正确认识, 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后现代主义则反对道德权威主义, 倡导道德对话。后现代思想家所谓的对话“绝非内心的独白, 而是一种人际发生过程, 它指过去与现在的对话, 解释者与解释者之间的对话。这是一个无限展开的过程”, 对话的实质并非是要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 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 而是改变双方的观点来达到一种新的境界。后现代主义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 主张“对话式”的教学方式, 这种方式要求关注和尊重具体的道德情景与道德体验, 以平等交流、理解、关怀的态度来对待差异, 在相互的批判、接纳与启发之中均有所生成和提升。受教育者的品德就不再是塑造甚至改造的结果, 而成为对话生成的产物。在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中, 人际交往同样重要。交往与道德教育密切相关, 公平、平等在此得到了强调。

3. 提倡体验式教学

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反对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 主张以有机的、共生的、主体间性的观点来取代现代性道德教育观。在道德教育上, 后现代主义者鼓励探索, 允许创新和对可能性加以承诺。体验教育是道德教育过程中主体性意识最强的一种形式, 也是最直接、最直观的形式。进一步说, 道德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这是真正挖掘出学生道德人格生成与确立的源头活水, 是对学生的尊重, 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关注和强调。学校德育应围绕社会现实和学生需求寻找教育主题, 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育, 强调实践、体验和创造的过程, 做到言教和身教的有机结合, 讲授和体验的有机结合, 强调学生的道德体验。

4. 重视情感参与

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消除了以往教育和道德教育所具有的形而上学的终极依赖性, 关照了道德的情绪化、随机性、偶然性等非理性特征, 认为道德教育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 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和逐渐生成的过程。后现代主义对“理性教育”进行抨击。非理性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理性所推崇的逻辑实证主义。非理性主义强调, 人应当由存在的冷静观察者、分析者变为存在的关心者、参与者。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重视情感与精神因素, 认为情感是道德教育的基石, 不应忽视。不过, 强调非理性的后现代主义和多元主义不是为了导致理性决定行为的消失, 而是将道德教育引导至更为民主和理性形式的道德行为。

二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具有两面性

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从各个角度向现代道德教育的统一性、整体性、权威型和理性化开战, 展现出开放的、多元的、批判的、平等对话的风貌。后现代主义思潮所倡导的一些积极的富有建设意义的理念、思路, 对我国的道德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的转型时期, 原有的单一性的、主流文化至上的社会生活状况已被打破, 价值观多元化的局面已成为现实。价值观的多元化、文化的多元化不得不使人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功能、定位进行重新思考。人们思想观念多元化是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信息化时代的客观要求, 而我国的道德教育又必须坚持“一元化”的指导思想, 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人们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可以在“一元化”指导思想的引导下, 在不与“一元化”指导思想相抵触的前提条件下发散、展开、波动或调整。多元化思想有利于打造全球化背景下的道德教育, 以开放的心态、多元并存的态度以及共生互补的策略, 呼吁道德教育对主体人的尊重和生命的关注。

但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本身也有各种缺陷。后现代道德教育观是松散和凌乱的, 并不是一个严谨的体系, 其内容歧义丛生, 相互矛盾甚至是对立。诚如鲍尔格曼所言:“后现代状况整个来说是令人注目地摆脱了现代规划, 并且对现代性危机来说也是有益的反应。但是, 这种状况仍然是充满非常含混不清的事物与思想。”后现代道德教育对道德教育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 但似乎显得颠覆和破坏有余而建构不足, 许多积极的建议缺少或根本就无法形成一个可操作的实践方案, 而且经常充满含糊不清的思想。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对非理性过分关注。否定真理及规律, 过分关注不确定性、神秘体验, 容易使道德教育跌入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不可知论和虚无论的怪圈, 使道德教育漫无目的, 缺乏力度。

无疑, 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影响深远。其积极方面要善于引导, 其消极方面应主动规避。后现代道德教育营造了情境化的德育氛围。在德育目标的确定上, 不仅要考虑社会的要求, 更要重视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落实“以人为本”;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 不仅要依据社会规范, 更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在德育和方法的运用上, 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在德育管理和评价上, 要激励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 使其成为自身全面发展的主人。在德育过程中, 要整合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和后现代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 以情境为中心, 以活动为中心”这两种模式, 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活动。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 值得人们在道德教育实践中进一步关注。

摘要: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影响深远, 它主张多元思维方式;提倡对话、体验教学;重视非理性、情感参与。后现代主义既为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又带来了许多问题与困惑, 对此本文对其两面性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大学生,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治河.论后现代主义的三种形态[J].国外社会科学, 1995 (1) :41~47

[2]张玮.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研究生德育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5 (3) :33~36

[3]杜萍.德育工作细微品性刍议[J].教育研究, 2005 (10) :18~21、70

[4]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 (王成兵译)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5]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232

[6]戚万学、唐汉卫.后现代视野中的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 2004 (7) :38~42

[7]范红霞、刘庆昌.尊重学生需要改进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 2002 (6) :38~41

[8]肖川.道德教育必须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5 (3) :9~12、17

[9]李三福.后现代主义的道德教育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 2003 (6) :56~6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 篇10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职业道德

0 引言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我国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整个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一方面感受到并受惠于改革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进步, 另一方面也经受着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困扰。这其中, 人们对“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现象和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尤其担忧, 并将其归咎于市场经济运作的结果。在此我们对该问题进行剖析。

1 市场经济的运作原则及市场经济负面效应产生的内在根据

市场经济就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 促进各种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 激发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竞争热情, 提高劳动效率, 最终为社会经济提供动力源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

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有其内在的规律, 这就是市场经济的运作原则。

1) 自主原则

市场经济实质上是自由经济市场主体具有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等自主权。

2) 求利原则

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牲就是市场主体的求利行为, 求利是市场经济主体的出发点和目标。

3) 竞争原则

竞争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机制之一, 竞争就是优胜劣汰。

4) 交换原则

没有交换就没有商品, 也就没有市场经济, 利润只有在交换中才能实现。市场经济的运作原则, 使市场经济得以繁荣, 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如社会上出现了见利忘义、损人利已、图财害命、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丑恶现象。

那么市场经济负面效应产生的内在根据是什么呢?

1) 趋利性。市场经济的求利原则, 使其具有强烈的趋利性, 它诱使一部分人为攫取私利而走向极端个人主义、利已主义。

2) 拜金性。市场经济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人的自身价值的实现也体现为拥有金钱的多寡, 以金钱为尺度衡量一切。因此, 它诱使人们对功利 (如钱财、权势、名誉) 的过份热衷和追逐, 同时对各种精神价值 (如真、善、美、人格、理想等) 的冷漠和排斥。

3) 市场经济运作原则被泛化。市场经济运作原则本应适应于市场经济领域, 但把它扩大到社会生活一切领域, 包括私人生活、公共生活的家庭、政治、教育等方面、以至人的尊严、良心等皆变成可以买卖的商品, 从而诱发权钱交易等一系列腐败和丑恶现象。

由此可见, 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给道德发展带来了消极的负面效应。因此, 需要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来纠正不良现象。

2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关第

1) 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职业道德属于上层建筑中精神文明的范畴, 必须以一定的物质文明为基础, 离开高度的物质文明, 是建立不起高度的精神文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之上。经济落后, 建国后在计划经济下, 经济虽有所发展, 但很缓慢, 而市场经济为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造了新的契机, 注入了新的活力, 特别是有助于破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小生产习惯势力的影响, 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有利于形成新的道德观念, 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

2)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能够有利地促进市场经济机制健康运行和发展。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所作用,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强有利的思想武器, 为市场经济规定了思想内涵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 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如:自主、求利原则, 其职业道德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

(1) 不抹杀个人价值、个人利益的合理合法性;

(2) 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3) 市场主体的自由并不是可以任意损害他人与社会整体利益的无职业道德规范的放纵, 市场经济主体为实现自己的利润, 必须以提供一定的商品或服务来满足他人与社会的需要为前提, 这样一种职业道德内涵, 既规定市场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 必须具有利他性, 也限制了市场主体市场行为的任意枉为。又如, 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 职业道德内涵规定了竞争是靠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来取胜的, 要讲诚实、讲信誉, 通过发展完善自己来战胜对方, 而不是用不正当手段来战胜对方。

3 社会主市场经济呼唤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的建立

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引起社会上出现一系列“道德失范”现象, 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为靠牺牲他人利益而追求自利的个人或利益集团必然会造成利益的对抗, 从而破坏市场秩序的稳定性, 进而造成整个社会的激烈动荡。古典资本主义的瓦解, 现代资本主义的改良, 以及对利益关系的调整就是最好的例证。靠侵占他人利益实现自利、必然会使市场萎缩, 最后也会损害自已, 因此, 市场经济若要长久地、健康发展, 必须建立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 那么如何建立社会主职业道德体系呢?

首先, 必须健全社会道德控制机制。一个社会要形成稳定的道德秩序, 创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保证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 必须建立高度有效的道德控制机制。它包括, 一是要有强有力的社会舆论监督, 二是要有每个社会成员的较高的“良知”自律。

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做好道德导向, 赞扬有益于社会、有益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道德行为, 宣传具有时代精神和现代文明价值的新人、新事、新观念、新生活方式, 批评和谴责不利于社会发展、阻碍市场经济建设的不道德行为, 批判与时代精神和现代文明价值相背反的封建道德遗毒, 批判腐朽、颓废的资产阶段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良知自律:是道德主体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它能通过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检点来净化人格心灵,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理想境界, 从而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使之符合社会需要。现代经济中, 要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除他律外, 还必须有自律, 而自律更为重要。一个社会自律的意识越强, 力度越大, 这个社会的秩序就越好。然而我国目前的严峻现实是, 相当多的人没有达到相当程度的道德良知自律。相当多的人所具备的道德素质只是一种简单的模仿和风俗化的, 还没有充分的道德自觉, 而只是天经地义的原则去行事。这种道德素质是愚昧而脆弱的, 这种“安分”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这一种状况和我们道德教化的弱化有极大的关系。因此, 必须大力加强社会道德的控制机制, 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 通过社会舆论的力量, 使道德评价成为惩恶扬善的“道德法庭”, 成为对社会成员强有力的道德监督, 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氛围, 净化市场经济环境。

其次, 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强化他律过程。

一方面, 要加强市场经济下的法制建设。市场经济要想健康发展, 需要法律提供保障, 不仅市场的公平竞争需要法律提供保障, 而且各种契约也需要法律来确认, 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些内容要依靠法律来保证。道德和法律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两者缺一不可。法律是道德的下限, 因为守法是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判断一种经济行为是否道德, 首先要看这种行为是否合法。健全而完备的法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道德建设的坚强后盾和依托, 目前我国法制有待于健全。

论文化相对主义与道德共识 篇11

关键词:文化相对主义;道德相对主义;道德共识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128-02

在这样一个物质文明急速发展的社会,人类却面临严重而又紧迫的道德危机。人类无情的征服使地球的生态遭到破坏,贪婪的开发使地球的资源日益枯竭;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民族仇视、吸毒贩毒、贫富不均等等依然困扰着人类。人类道德意识的孤立与倒退以及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使我们认识到建立一种对于世界普遍适用的道德共识的必要性。文化相对主义在当代有何问题?道德共识又如何建立?这是关于文化相对主义与道德共识的主要问题。

一、对文化相对主义的理解

学界普遍认为,文化相对主义主要包含如下含义: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中的一种方法;一种文化决定论和文化现实哲学;一种对于社会文化改革与变迁的实际问题的态度;一种关于伦理、政治和美学体系的评价指南。本文所说的文化相对主义是指关于伦理学体系的评价指南。

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在伦理学中,不存在普遍真理,只有各种不同的文化规范。在伦理学中,文化相对主义有如下的主张:第一,不同社会有不同的道德规范。第二,一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在那个社会的范围内决定什么是对的;也就是说,如果某个社会的道德规范说某个行为是对的,那么这个行为就是对的,至少在那个社会内是这样的。第三,没有客观的标准来判断一个社会的道德规范比另一个社会的道德规范更好。换句话说,在伦理学中,没有普遍真理;没有在所有的时代、被所有人坚持的道德真理。第四,我们自己社会的道德规范也没有特殊的地位,它只是众多规范中的一种。第五,对我们来说,判断其他人的行为是否正确是一种自大。我们对其他文化的实践应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1]。

文化相对主义强调文化具有相对性,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它承认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道德规范,对各种道德规范采取宽容的态度。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赞成文化相对主义的这些看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化相对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片面、静止、孤立方法来分析和看待问题,忽视了人类文化发展史中的必要的关联性,从这方面看,文化相对主义有自身的局限性。如果只承认文化的相对性,并把其相对性推到绝对,而不承认这种相对性之中有着绝对性的东西,实际上也就是只承认每种文化的独立性、个性或特殊性,不承认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关性、共性、普遍性,这必然会导致道德相对主义。

二、道德共识的含义及其可能性

建立一种被多数人所认可和接受的道德共识才能有效地避免文化相对主义。道德共识的建立对维护世界和谐、促进现代化的发展、解决人类面对的种种问题有着重要影响。由此,建立道德共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一)对道德共识含义的理解

虽然文化相对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寻求道德共识的限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人类文化圈中确实存在着道德共识,否则我们的地球村也不会有如今相对的和谐。“道德共识,是对某一确定范围内道德‘公度的共同认可。因此它意味着存在某种可普遍化的和可公度的道德。”[2]30

事实上,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域有着何其相似的道德价值观念。例如:古代印度佛教的“慈悲”,基督教伦理的“博爱”,中国古代儒家伦理的“泛爱众”等观念,都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反映出热爱人类生命、仁慈待人的崇高道义精神。人类共同的本性决定了他们有着共同的道德信条,因而确立了相同或相似的道德规则。

正如当代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查尔斯·泰勒指出,至少有以下三种“轴心式”的基本道德价值是每一种文化都具有的,它们是:尊重他人和对他人的义务;对生命意义的充分理解;人的自我尊严。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类达成道德共识不仅可能,而且早已成为一种人类道德文明的事实[2]39。

这是各文化信条都共同遵守的准则,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社会,无不强调对他人的尊重,这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对生命的尊重乃是从古至今亘古不变的律条,人的自我尊严更是现代社会所突出强调的,个人价值的体现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由此得知不同的文化在道德规则方面存在着交集。例如,诚信就是东西方共同遵循的道德律条。在一个走向市场经济和契约关系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能否做到诚信守诺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诚信是社会稳定的根基,是各国都普遍遵守的,是各文化的共识。

(二)道德共识何以可能

1.人类面临着共同的道德问题

人类要解决这些共同的道德问题就必然要求形成一定范围内的道德共识。在当今,人类面临着众多尖锐而复杂的道德问题,生态或环境伦理问题、生命伦理学问题以及由政治经济利益和宗教信仰矛盾所引发的地区争端和民族冲突问题,等等。这些全球性问题和共同利益的出现,催发了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使得人类按照共同的价值原则处理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得以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形成道德共识成为一种必要。从生态环境角度来看,全球环境恶化,任何一个国家都难辞其咎,保护工程也不是几个国家就能完成的。这需要所有国家都担当责任,只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共识,才能遏制环境恶化的进程。另外像安乐死、克隆技术的应用这些关切人类生命的问题,不同文化之间也应努力寻求一种共识,没有一种共识,问题终将是问题而不能解决。

2.道德共识是社会生活的必要维度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缘环境及人种等方面的差异性,决定了作为整体类存在的人类同时具有各种不可消弭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道德、信仰、心理结构等方面。但是,差异的存在并不等于人类在这些方面无法沟通和分享。

自人类文明记载以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群体、不同文化传统的人们在上述方面的交流、分享,甚至某种程度的认同都已成为事实,而且随着现代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这种交流、分享和认同也在迅速加快和提升。人类之所以能够有所交流和共享,首先在于人类本身具有相互交流和共享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也是内在精神的,更根本的说,这是一种人性的内在需要。作为一种生命的存在,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只能是历史的或时间性的,因而也是有限的和相对的。这就决定了人类自身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依赖同时也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进而也就决定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不仅仅是独立的或自足的,也是相互的或关系性的。相互关系的实在,意味着人类存在本身具有一种道德的方式或维度。道德是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人类道德的存在着、生活着,不仅是在其所特属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传统和历史情景内如此,而且也在这些限度以外如此。

三、建立道德共识的方式及意义

现代人类社会达成道德共识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较为合理的方式只能低限度的普遍化方式。或者说,只能是宽容基础上的公共理性化方式,而不能是最高限度的理想化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一方面满足现代人类自由平等的基本价值要求,适合于现代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多元化道德现实;同时在另一方面又能够确保现代人类最基本的‘实践理性与伦理秩序的普遍需要。”[2]40建立一种低限度的道德共识,实际上是为了尽可能容忍现代人类道德生活的多样性和各道德文化传统的多元差异性,以充分体现现代民主政治和自由经济的伦理精神。

建立各文化主体间的平等对话需要它们首先要持有一种价值宽容的道德态度和一种平等参与的文化姿态;建立一种低限度的道德共识,它要求现代人类在保持和维护自身丰富多样的个性价值和人格权利的同时保持基本的人类理性和人类责任。各道德文化传统在保持各自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的同时,也要保持对人类共同的道德问题和道德责任的关切与承诺。

文化相对主义的缺陷必然导致道德相对主义,只有建立道德共识才能解决文化相对主义的困境。道德共识的建立会使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重现个体间的互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价值规范和约束力。同时也有利于实现社会的整合,为人们之间的交往提供保障。

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文化氛围中,充溢着美与恶、真与假、正当与不正当。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冲突、各宗教之间的冲突、经济争端、文化争端以及环境问题等等。“没有新的全球伦理,便没有新的全球秩序”,“对于一种更好的全球秩序,我们都负有某种责任”[3]。达成道德共识,形成一种普世伦理,使不同文化拥有共同认可并得以遵守的道德规范,才能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使人类免于各种苦难,才会给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社会的和谐等提供稳定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詹姆斯·雷切尔斯.道德的理由[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集体主义道德 篇12

公民道德建设, 不但对提升公民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展现公民个人的道德理想与道德追求至关重要, 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 是提升和展现民族形象的重要方面。本文仅从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准则角度浅析公民道德建设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第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素质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核心价值观的内核是文化建设, 公民的道德风貌是其外在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素质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纳入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并以此作为根本的价值目标、指导思想和重点内容, 不仅是我国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公民道德建设不断取得实效的内在要求。公民道德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 又体现和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内化为公众的价值追求, 外化为公众的行为准则, 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价值导向和价值引领的功能。公民道德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得以培育和提升, 才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源泉。

第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2001年,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 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国公民应遵守的基本美德。

第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民道德建设, 是核心价值观内化、培养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

公民生活的范围主要包括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 同样, 公民道德建设相应也包括三个方面,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三个层次, 具有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的特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 新型的现代人际交往关系的产生, 公民不再像过去一样只生活在由亲人和朋友组成的熟人圈子里面, 而是必须面对越来越多的“陌生人”, 以亲情和友情为主的“人情”伦理已不能适应其人际交往的现实需要, 以利益纽带发展起来的新的人际关系需要公民进行新的人际伦理探索, 这就使得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构建公民社交道德成为必要。加之现代社会尊重个人自由、尊重个性发展、尊重个体利益, 人们对于自我的关注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强烈。但是社会成员之间有着内在的相互依赖关系, 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不可能脱离社会和他人。只有认识自我在社会中的合理地位, 认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内在关系, 才能系统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 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认识自己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彼此间的义务。

职业道德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 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各行各业要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行业标准, 引导行业行为, 形成职业道德规范。

家庭美德即家庭伦理道德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基础, 这是因为家庭伦理道德是建立在血缘亲情和爱情基础之上, 这是一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一方面是个人情感的体验, 另一方面要符合家庭伦理道德的要求。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元, 也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领域。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改变, 特别是人口流动性的增强, 家庭的结构也发生着变化。要增强个人的家庭责任感, 倡导相互尊重、互敬互爱、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

第四,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位一体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

2001年9月20日,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 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 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弘扬时代新风。”如果说公民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共同构成一个完善的道德体系的话, 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三层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就是这个道德体系的核心。

党的十八大正是在继承和发展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的基础上, 紧密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需要, 从公民层面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精华, 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公民道德和价值理念的新发展。

摘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党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它本身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是我国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美德。

上一篇:职业化学下一篇:闲置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