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研究

2024-09-07

集体研究(共12篇)

集体研究 篇1

一、目前我国的集体合同签订所遇到的问题

职工工资的发放与否直接关系着职工整个家庭的生活, 要保障职工的利益必须从基础抓起, 而签订的劳动合同是职工维护自身利益最好的武器, 所以必须保障劳动合同的效力与执行力。签订主体范围身份的适当是保障集体合同发挥最大功效的基础和前提。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集体合同规定》集体合同的主体是职工与单位, 由本单位的工会代表职工与单位签订。从法条上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 职工需要与单位有一定形式的组织联系, 代表职工签订集体合同的组织必须是本单位的组织。那么职工是否可以通过单位之外的其他的组织与本单位签订集体合同, 增强对自己权益的保障呢?尤其是对于那些拥有自己组织的雇员, 这种保障作用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的法律还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既增加了劳动签订时的难度, 也降低了劳动合同作为维护劳动者合法利益的武器的执行力度。

二、解决集体合同签订问题的建议

(一) 从协商主体方面探讨解决问题的建议

在协商主体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很多国外的成功经验, 这方面澳大利亚做的就很出色。根据澳大利亚的实践经验来看, 能代表雇员与雇主谈判的组织要宽泛和多样, 只要雇员与组织之间具有成员关系, 不须与雇主有任何形式的联系, 这些组织就可以与雇主签订集体合同。雇员不但可以通过本单位的工会还可以通过自己所隶属的组织来对抗单位, 增强了雇员的力量, 更有利于维护雇员的利益, 另一方面由于组织与单位无任何的联系, 也就不会有什么偏袒维护或私利因素, 组织的利益来源于其成员的依赖, 所以组织比工会会更公正的维护自己成员的利益。虽然有时候也会出现工会与组织的分歧, 影响实际执行的效率的情况。但从维护雇员的利益角度, 这种做法还对雇员比较有利的。分析澳大利亚的实践我们得出, 澳大利亚的实践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多种社会组织都可以代表被雇佣方与雇主谈判、协商和签订劳动合同。主体的多元化代表利益的多元化, 会促进各方利益之间的相互制约平衡, 最终结果是促进职工利益的维护。当然利益的多元化也会带来某些意见之间的分歧, 在此基础上我觉得为了避免分歧, 提高执行的效率, 可以由先与单位商议的组织与单位签订集体合同, 其他组织对于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可以与单位与前一组织商讨更正。这样一来我们也就可以有效地减轻某些单位的签订主体错位的后果, 在职工毫不知情情况下工会与单位签订的集体合同还需要经过组织的检验, 更好地维护了雇员的利益。集体合同牵涉众多职工的切身利益, 在签订时一定要尽量考虑到各种情况, 维护各方面的利益。

(二) 协商代表的产生方面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

集体协商是签订公正合理的集体合同的基础, 集体协商的代表则是确保集体协商公正合理的基础。根据集体合同规定, 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本单位工会选派。未建立工会的, 由本单位职工民主推荐, 并经本单位半数以上职工同意。职工一方的首席代表由本单位工会主席担任。从这条规定来看我们能看到一些不妥的地方, 首先, 从工会的组建来看就掺杂着有些不民主因素, 有些企业或多或少的干预着工会的组建, 进而间接影响着协商代表的产生, 影响着集体合同的公正性;第二, 职工的首席代表是本单位的工会主席, 这就涉及到了工会主席的产生的问题, 根据《中国工会章程的规定》并没有将企业的领导人员或者与管理层有密切联系的深的管理层信任的人员排除在备选人行列, 加上前面分析的单位干涉工会组建的弊端, 这样很可能就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企业的领导人员担任工会的主席等重要职务, 或者与企业领导人员有密切关系的人员担任工会的重要职务, 参与到协商过程之中, 这样就大大限制了协商代表人员的独立性, 并且从规定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工会主席的福利待遇是由单位提供的, 协商人员的自由度大打折扣, 无论哪种情况都不利于职工利益的维护。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直接规定集体协商的代表由本单位的民主推荐, 充分反映民意, 避开工会指定这一环节, 减少单位对集体合同的干预度。针对第二种情况我们要坚持工会主席由职工大会民主选举产生, 明确将单位的领导人员排除在备选人之外。最主要的是工会的独立性问题, 是否独立是其能否为雇员谋取利益的关键。若其经济来源依靠与单位的拨款, 怎么可能让其与单位对抗来为雇员谋取利益。发言权的独立来自于经济的独立, 没有经济的独立, 所谓的一切独立都是空谈, 不可能真正落实到实处的, 为使协商主体能真正代表集体劳动者的利益, 签订出更加公平合理的集体劳动合同, 更好的促进集体劳动市场的发展。为此, 我们可以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来思考, 一是从节流方面来说要精简工会的人员, 增加工会人员的危机意识, 并把裁剪工会人员的权利真正的赋予劳动者, 增加工会人员的责任意识, 同时也可以增加职工的安全感和参与感, 根据择优原则, 既可以提高会员质量, 又可以减少支出, 还可以提高职工的安全感与归属感, 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从开源这一方面来讲政府可以设定适当的工会经费, 增强工会的经济独立能力, 经济的独立才可以带来地位的独立, 能力的独立, 意见的独立, 以增强工会的独立性, 更好的维护职员的利益。

(三) 发挥监察部门的作用

在集体合同签订主体内部人员优化的同时, 不要忽略外部的刺激激励, 要内外互动, 提高集体合同签订主体的质量, 从而使得签订的集体合同更加的趋于完善。在这一方面有些国家做得就非常的出色, 分析研究一些成功的案例得到一些实践经验, 也许会对我们的研究有所帮助。一些非洲国家 (曾是法国的殖民地, 公司制度深受其影响) 的劳动监察发展模式不错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在集体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发挥劳动监察部门的作用, 劳动监察部门代表政府参与到集体协商的过程之中, 这样一来一是可以减少审批的时间, 二是以第三者的身份监督双方的协商与谈判, 公正的维护各方的利益。我们的公司监督管理模式也可以借鉴这样的经验, 劳动监察部门不再单单是事后的形式性的监察。劳动监察部门可以代表政府参加到集体协商的过程之中, 促进监察部门对集体劳动合同的全面了解, 可以更加细致的了解劳动合同所牵涉的各方利益, 更加全面的做出综合判断, 既可以减少审批时间还可以提高审批的效率。另外, 由于监察部门没有什么利益牵涉是完完全全的第三者, 不会被其中的利益所牵绊, 可以更加公平独立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不偏不倚可以公正的维护各方的利益。提高集体合同的可执行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探讨了集体合同的签订所面临的主体方面的问题, 分析了其他组织是否可以与单位签订集体合同, 协商的主体问题, 增强工会的独立性以及监督部门是否可以参与到协商过程之中等问题。研究了一些外国成功的实践模式, 借鉴其中成功的实践经验, 结合自身的实际问题, 适当的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集体合同的源头———签订主体方面促进集体合同的发展完善, 增强对职工对集体劳动者的保护力度。

参考文献

[1]陈荣书.发挥工会作用不断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建设[N].中国劳动保障报, 2014 (4) .

[2]黄瑞鹏.关于推行集体合同制度的思考[N].中国旅游报, 2014 (2) .

[3]廖建辉.简析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的异同[J].新疆电力技术, 2011 (3) .

[4]薛春丽, 埃勒克斯洛.借鉴澳洲法律完善中国集体劳动合同立法[J].比较法学研究, 2006 (4) .

[5]高海永.我国集体合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建议[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1) .

集体研究 篇2

w w

w.5 Y K J.Com 1集体合同制度,是一种法律制度,在市场经济国家通常被称作集体谈判制度。集体合同制度就是指用人单位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条件、职业培训等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依法经过谈判达成一致协议,以书面的形式确定该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用此协议规范劳动和劳动管理行为的法律制度。

集体合同制度应当包括这样一些内容:第一,谈判代表团的承认;第二,集体谈判;第三,集体合同;第四,集体合同的履行;第五,集体合同的监督;第六,集体合同争议处理;等等。

集体谈判代表团的承认就是指用人单位员工一方与用人单位双方依法组成谈判代表团,双方应当相互承认对方代表团的合法性和对各自主体的代表性。这个问题主要是针对雇主的,雇主一方对员工方的代表地位应当承认,如果没有这个承认,首先是不能进行谈判的,即便是谈判,所达成的协议也是很难具有实质性约束力的。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其劳动法中都有关于工会承认的规定,因为他们的用人单位往往可能同时存在多个工会组织,这些工会组织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员工群体。多个工会组织是否能够对员工有代表性,则需要首先予以确认,只有这样集体谈判达成的协议才是能够得到有效实施的。各国各用人单位对谈判代表团的承认形式也不尽相同。有的是分别承认而签订针对不同群体员工的不同集体合同,有的是几个工会组织联合起来共同组成一个谈判代表团与用人单位方面进行集体谈判,所达成的协议对其所代表的员工均有约束力。就我国的情况而言,全国组成统一的工会组织,均属于中华全国总工会的组织系统,在同一个用人单位也只有一个合法的工会组织。因此,一般说来不需要对谈判代表团的承认即当然合法性。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一些外资企业中,往往也难免有这样的困惑即工会对员工是否真的有代表性,也就是说工会应当证明自己确实可以代表员工的利益和愿望——不仅是法律意义上的,更是实际意义上的。在一些非涉外的用人单位中,其实也是存在这样的疑问的,不仅在用人单位方面,就是在员工方面也是存在这样的质疑。而我们的工会组织往往忽略了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因此导致了集体合同流于形式的怪现象,由此可见,双方代表团的承认在集体合同制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一项重要的环节,万万不能忽略。

集体谈判是指为签订集体合同确定劳资标准双方代表团进行商谈的活动。在商谈之前双方共同或单方应当首先确立商谈的内容即议题。商谈议题需要经过认真的研究,首先有在员工中广泛征求意见,根据员工的要求、法律的规定和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商谈的议题。实践中,往往是员工一方代表团首先研究确定议题,然后将这些议题交付用人单位方的代表团。用人单位代表团根据这些议题进行谈判的准备工作。最后由双方共同确定谈判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根据需要,各方都可以依法聘请专家参与谈判。谈判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一般说来无外乎两个阶段即非正式磋商和正式磋商。非正式磋商的目的就是为正式磋商做好准备即对主要内容达成基本共识。经过非正式磋商的过程使正式磋商将更加顺利,正式磋商往往是那些重要的疑难点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以正式的形式才能完成。可见,非正式磋商的重要性。当然集体谈判需要很多的技巧,也受到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

所谓集体谈判在我国被称作集体协商。集体谈判是签订集体合同的前提,集体合同是集体协商的目的;签订集体合同必须要进行集体协商。

集体合同是经集体谈判达成的具体的协议,这个协议必须是书面形式的。集体合同的内容就是该用人单位具体的劳动标准。集体合同的文本文件包括名称、序言、总则、否则、附则、签字盖章、年月日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集体合同等同于集体合同制度了,其实不然。集体合同只是集体合同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集体合同对该用人单位和该用人单位的全体员工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双方都必须依法全面如实地履行集体合同约定的条款。集体合同的履行表现为该用人单位及其全体员工都必须依照集体合同约束自己的行为,按照集体合同的约定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任何一方如果违反了集体合同的约定,依据合同承担相应的责任。当然,作为员工一方所承担的违约责任往往是通过劳动合同、该用人单位的劳动纪律等规章制度予以追究。工会一方的违约责任则应视具体情况及集体合同的约定和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来追究。

为了确保集体合同的有效执行,依法该用人单位及其员工应当共同组建集体合同监督检查机构如监督小组等。通过监督及时发现违约现象,纠正违约行为,规范员工和用人单位管理人员的行为,使双方的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监督检查机构实行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检查,也可以随时进行抽查。有些用人单位把对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置于日常工作之中,由员工或员工代表及各级管理人员共同监督检查集体合同的执行情况,及时把发现的问题提交集体谈判代表团进行磋商,尽可能避免由于违约或者其它一些特殊原因造成的损失,保障正常的劳动生产经营的秩序。

发生集体合同争议须按照法定的程序及时处理,集体合同争议处理也是集体合同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关于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问题,各国规定的处理制度也是不完全相同的。我国关于集体合同争议分为三种情况,其处理的方式也自然有不同的程序。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即一方要求签订集体合同谈判,另一方则坚持拒绝进行旨于签订集体合同的谈判,这样的争议则由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组织有关方面协调解决。因集体谈判中双方各执己见不能达成一致而发生争执,这样的争议则通过提出休会的办法解决。休会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是一种威胁的手段,但是在我国休会有威胁的意味,但是并非真正的威胁,在休会期间双方首席代表或通过双方都能认同的其它办法进行非正式磋商如通过执政的党组织等予以解决纠纷。那么,如果是由于对集体合同的理解上的分歧或恶意违约而导致的争议,则只能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依法予以解决。

总之,对集体合同制度的理解除非特别说明,否则不应当仅仅简单地表述为集体谈判或集体合同;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只是集体合同制度的核心部分,集体合同制度是具有丰富内容的法律制度。文章来 源

w w

国外版权集体管理发展研究 篇3

关键词:版权集体管理;版权许可模式;数字化

为了在数字时代持续发挥应有的作用,各国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纷纷出台改革与创新举措,其共同目标是将海量的碎片化单独许可与繁琐或难度极大的集体许可融为一体,为版权许可与利用寻找最便捷的方式。

一、北欧国家的延伸性集体许可:使更多作品得到合法流通和使用

延伸性集体许可(Extended Collective Licensing)源于20世纪60年代北欧版权法的改革。延伸性集体许可协议将版权许可的效力延伸到未被代表的权利人。发放许可的复制权组织也必须向未被代表的权利人分配报酬。亦即,使用者与代表某类大量作品的权利人组织之间签订的协议,将被依法延伸到该类所有权利人。这种具有延伸效力的许可制度最适合那些有良好权利人组织的国家。其基本原则包括:(1)延伸性集体管理的实施以完善的版权立法环境为先决条件,集体管理协会可以充分行使代表的权力,有权代表权利人签订协议。(2)如果集体管理协会能够证明其所代表的权利人数量可观,就可以对该领域所有权利人行使代表权。(3)延伸性集体管理的法律规定对于全体权利人(集体管理组织成员和非成员)具有同等效力。(4)非协会会员有权获取个人报酬。

该制度完全依据权利人和使用人的需求而定,因而被认为是公平合理的。所采取的付酬方式与出版商通常采用的办法也基本相同,且灵活多变。权利人可以实时制定电子协议以满足用户需求。数字注册还可以让权利人核查教育机构用户是否超出了复制数量限制。通过收集信息集中管理的方式,集体管理组织便于构建更有效的跟踪报告机制。在丹麦,为了不断满足权利人和用户复制数字内容的需求,出版者协会每四年对许可使用协议进行一次修订。

北欧集体管理许可模式较立法方式有自身优势。法律的制定耗时耗力,而协议可以根据用户和权利人的需要随时进行修订。在世界范围内,操作更加灵活的北欧延伸集体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青睐,其他各国(如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对延伸集体管理制度的借鉴也主要采取北欧模式。近期英国议会刚刚通过了延伸性集体许可相关立法。英国政府认为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将有利于提高版权意识、帮助权利人获取报酬并可以简化许可使用程序,从而使更多作品可以合法地被流通和使用。法律将规定延伸性集体许可存在与否完全由市场和权利人决定。

二、美国的版权结算中心:以技术为驱动的版权许可服务方案

许多集体管理组织的成立源于自愿集体许可的需要,美国版权结算中心(Copyright Clearance Center,简称CCC)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于1978年应运而生的。作为一家全球版权经纪公司,CCC对世界最热门的纸版和在线内容(图书、期刊、报纸、博客和图片)进行授权和许可。作为IFRRO(国际复制权组织联合会)创建人之一,该组织负责成员之间签署全球范围内的复制许可和使用费支付双边协议。在过去十年中,CCC支付给权利人的版税超过十亿美元。①

20世纪70年代后,技术的进步使得自愿集体许可成为可能与必要。面对新技术的挑战,CCC的主席翠西·阿姆斯特朗认为,集体许可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内容数字化,因为它几乎彻底改变了每个产业,包括版权产业。一方面,作为权利人的作者、创作者和出版商有了更多的创作和发布内容的新手段;另一方面,人们发现、获取和使用内容的方式也较以往更加丰富。但是,这一切为版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并预示着未来相关行业及人员所要面临的问题会更加棘手。无论未来发生何种变革,深入了解客户需求,集体管理组织才能够帮助权利人将其版权内容顺畅地许可他人使用,从而使客户的利益最大化。行业专家认为自愿集体许可当下仍然不失为一种应对版权挑战的最佳方案,它能够使版权内容相关各方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

自愿集体许可制度均等对待权利人和使用人的利益,交易活动及利益分配均可预测且透明、直接。在设计良好的自愿集体许可制度下,版权集体管理可使版权许可去繁存简,可缩短交易时间和简化投诉程序。技术平台能使复杂的版权相关问题变得简单化,为适应新发展,CCC为使用与发布内容提供了以技术为驱动的版权许可解决方案。CCC研发了RightsLink内容许可技术方案,RightsLink也是CCC提供交易服务的技术平台,该平台可以帮助出版商按照自己的经营策略与规则为客户提供即时许可,通过在网站或手机上使用RightsLink,客户可以得到专业的交易体验,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CCC所提供的版权许可服务方案简化了许可程序,进一步促进了全球合作,在版权集体管理平台上所有交易活动都能够即时完成,且无论是内容还是公司均无地域限制,实现了跨境集体许可与管理。另外,2013年,CCC扩充了“开放存取”方案服务内容,为出版社和作者提供作品的使用收费、许可及使用情况报告等。

三、英国的版权集成中心:智能许可

英国采纳的是自愿许可模式,与法定许可不同,该模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出调整。英国出版商授权协会(Publishers Licensing Society,简称PLS)依据英国版权授权代理公司(Copyright Licensing Agency,简称CLA)提供的使用数据将从CLA收取的许可使用费分配给出版商。英国自愿许可模式不同于美国模式,主要在于CCC收取的许可费支付给出版商,再由出版商负责将报酬发放给作者、译者、设计师和插图画家等。出于满足那些需要获得许可大量使用出版商作品的用户需求,PLS建立了自己的权利清算中心PLSclear。目前该中心扩大了业务范围,成为出版商取得许可和发放许可的基本渠道。

为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更新版权许可运行机制以便使创作者能够轻松地决定和掌控其版权作品的利用情况、确保用户更加便捷地获得版权内容使用授权,版权集成中心(Copyright Hub)应运而生。该项目源于英国政府2011年哈格里夫斯审查报告(Hargreaves Review)中有关版权和知识产权的建议。② 经济学教授哈格里夫斯认为,政府必须对版权和知识产权相关法律进行修改,原因是“英国知识产权法律已经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数字化经济以及周边产业的发展需求。”③

nlc202309051337

考虑到对于海量的线上内容,唯一可行的版权许可解决方案就是使授权过程完全自动化,版权集成中心试图搭建一个平台,在这里用户可以点击某项内容、获取版权信息或者使用授权,由此可以使得海量的低值许可使用程序以高性价比的方式完成。实现以上设想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就是每个行业的情况千差万别,需要达成的群聚效应的方式也会不同,而每件内容都需要一个能够将该作品与其创作者或者权利人相连接的识别系统。版权集成中心正在同现有的鉴别系统建立交互操作平台,并且为启动和接入新的识别系统做准备。另外,为了确保权利人和利用人能够在计算机上顺畅交易,还需要确立网络数据交换规则。为此,版权集成中心与链接内容联盟(Linked Content Coalition)合作正在联合开发数字版权标准语言。

目前,版权集成中心与合作伙伴Digital Catapult一道已经完成了Alpha版本的核心技术的研发,正在进行系统测试,系统涵盖了来自不同业界的版权内容使用情况。2015年版权集成中心将首先启动图片复制和软件开放源码发布业务。中心计划一年之后将其管理系统转为自助商业运行模式,由专门技术小组负责监督中心的技术活动,中心董事会正在评估未来管理模式。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开发一套适合于任何国家、创作者、利用人和行业的版权许可方案。正如版权集成中心CEO多米尼克·杨所说,“相关版权许可管理的方方面面必须全球化”。④ 许多国家的许可模式与英国模式相比,存在很大差别,因此新的方案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运行机制灵活,可以实时做出必要的调整,做到与时俱进。

四、澳大利亚的LearningField:数字教材增订模式

澳大利亚共有六家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其中版权代理有限公司(Copyright Agency Limited,简称CAL)是一家集著作权集体管理、作品登记、版权代理于一体的非营利综合性版权服务机构。近年来,许多版权管理组织都在打破固有的权利许可单一功能,开发和提供与许可相结合的数字内容发放新服务业务。2014年CAL在法兰克福书展上展示的LearningField就是这种服务方案的一个实例,它是CAL开发的一项新的教材增订模式。

2013年初CAL和数家主要出版商召开会议,共同探讨满足教师、学生和学校对于数字版教材需求的最佳发布模式。CAL的商业开发团队随后开发了LearningField这一平台,其增订模式可以提供以下服务:(1)与澳大利亚国立和州立学校课程链接,提供若干教材内容章节;(2)通过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限制的单一登录路径,完善针对学校和学生的数字教材用户体验功能;(3)通过一次性销售或者租赁提高出版商的商业利润;(4)加强澳大利亚出版商对数字内容发布产业平台的控制力。

2014年LearningField平台试运行期间,不但相关学校在平台上登记注册,而且四大出版机构(剑桥大学出版社、约翰·威立澳大利亚出版公司、牛津大学出版和培生教育出版集团)也成为该平台的用户。在LearningField上,学生可以每个科目使用多种可检索格式的电子教科书,教师和学生也可以利用LearningField的笔记共享和讨论工具进行互动,教师将能够通过访问数据跟踪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和学校会得到专门培训、享受客服和技术支持。同时,出版商将会得到内容使用情况数据分析。CAL的首席执行官穆雷·圣莱热(Murray St Leger)先生认为,LearningField“是世界上第一个用于教育且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限制的教材内容数字订阅模式。它是连接版权资料利用人与内容创作者的另一种方式、另一种促进内容选择与使用的方式”⑤。

对于数字化条件下版权集体管理的变革方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Francis Gurry)一语道破其真谛:“我们需要一个操作简单并能进行跨境许可使用的全球性基础设施,一个能保证在互联网环境下通过授权许可合法使用文化作品与线上非法获取这些作品的程序同样便捷的基础平台。”⑥建立功能齐全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实时推出版权许可与利用的解决方案是未来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发挥不可替代作用的关键。

(陈凤兰,北京印刷学院国际出版传播专业负责人、教授、硕士生导师)

*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基于对外文化传播的北京地区版权输出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4JDZHB001)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CCC.2013年度报告[EB/OL].http://www.copyright.com/china/faq-cn.html.

② 哈格里夫斯审查是受到2010年当政的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David Cameron)的委派而进行的。该审查报告于2011年5月被公布出来并且得到了行业评论员的广泛欢迎。哈格里夫斯在审查报告中提出10项主要建议,包括:需要签订更强有力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协议、创建数字版权交易平台、让知识产权法律体制在未来的发展变化中更具灵活性等。报告指出“英国应该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数字版权交易平台……使得版权授权与使用简便易行……从而促进市场交易更加迅速、自动化更高以及价格更实惠。”调查得出结论,认为交易平台应该以集成中心形式运行,且由政府支持的创意产业主管。

③④英国版权集成中心[EB/OL].http://www.copyrighthub.co.uk.

⑤ Learningfield[EB/OL].http://www.learningfield.com.au.

⑥ The Future of Copyright[EB/OL].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February 25,2011.http://www.wipo.int/about-wipo/en/dgo/speeches/dg_blueskyconf_11.html.

集体研究 篇4

1.1集体谈判与集体谈判权

根据我国《集体合同规定》中的相关规定可把集体谈判可定义为:用人单位与其所属的职工依法组成代表团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原则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保险福利、休息休假等标准为签订集体合同而进行谈判的活动。因此, 建立在集体谈判基础上的集体谈判权是指劳动者为维护自己的利益, 通过工会或其代表与雇主或其代表就劳动条件进行谈判和协商, 并最终达成集体合同的权利。

1.2集体谈判权的特征

(1) 集体谈判权主体的特定性。

集体谈判的主体包括劳方主体和资方主体。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 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说明我国劳动者集体谈判权不是通过个人单独行使, 而是由工会或者推举的代表行使权利;用人单位则可以自己行使集体谈判权也可以与其他用人单位组成企业组织共同行使。

(2) 集体谈判权的目的特定性。

集体谈判权的直接目的是劳动者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集体合同, 在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等方面为单个劳动合同制定一个最低标准, 达到限制用人单位的目的。集体谈判权的根本目的是将企业的外部性内部化, 推动劳资合作, 以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协调。从长远看, 集体谈判权的保障对劳资双方都是有利的, 一方面劳动者得到了高于劳动法的劳动标准和工资等的利益, 另一方面激发了劳动者的热情, 减少了劳动者怠工、罢工等事件, 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保证了企业生产的稳定持续进行。

(3) 集体谈判权体现了劳动者的尊严和自由, 保障了劳动者人权的实现。

团结权 (又称结社权) 是一项重要的人权, 这一权利已为诸多国际公约所确认, 劳动者通过工会行使集体谈判权正是团结权的一项重要内容, 劳资双方地位平等地进行谈判, 充分维护了劳动者的价值, 有助于劳动争议的解决。

2我国劳动者行使集体谈判权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集体谈判制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通过对《武汉市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具体研究, 笔者发现劳动者在通过工会或者代表行使集体谈判权中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2.1集体谈判主体的代表性问题

集体谈判的主体即是谈判的双方当事人, 我国《集体合同规定》、《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只赋予基层工会委员签订集体合同的资格, 对于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 允许由职工推举的代表充当集体合同签约人,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集体谈判权的主体是工会组织, 其主体仍应该是劳动者, 工会只是作为劳动者的代表、经法律授权行使集体谈判权。集体谈判的另一方主体是雇主或者雇主组织, 在与工会进行谈判时代表和维护雇主的利益。

《武汉市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开篇就交代:“武汉商贸金融烟草产业工会代表全市餐饮业职工, 武汉餐饮业协会代表全市餐饮行业企业进行集体协商”。但是武汉市并没有餐饮行业的工会组织, 该集体合同中劳动者一方“武汉商贸金融烟草产业工会”的代表性不禁让人怀疑:“武汉商贸金融烟草产业工会”是否得到了武汉餐饮行业职工的承认?该工会是否了解餐饮行业的市场情况并能够真正代表武汉餐饮行业职工的利益?这种代表性使《武汉市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更具政府主导的行政性而缺乏劳动者的参与自主性, 大部分劳动者是“被动的”被列入该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之内, 这也影响了他们对于该集体合同效力的认识,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主张和维护集体谈判权的积极性, 不利于劳动者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工会的代表性问题不仅体现在区域性、行业性的集体合同中, 在一般集体合同中工会的代表性和独立性问题也相对突出。首先在我国现行的工会体制中, 工会在管理组织上隶属于企业, 在经费来源上工会的经费由企业拨付, 致使工会在经济上缺乏相应的独立性, 因此工会既要维护企业利益, 又要代表职工的利益, 难免会产生冲突。工会与企业的依附关系也直接影响了工会的代表性, 在实际中存在着工会干部兼任党委和行政职务等角色混淆、定位不明的状况, 使工会难以保持其应有的代表性, 也使工会难以承担其维护职工合法利益的职责。加之非公有制企业中工会的组建率普遍偏低, 更使工会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2集体合同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够

对于集体合同的内容, 曾有学者指出很多都是“流于形式”。集体合同中的大多数条款都是照抄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 对于法律没有涉及到而劳动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关的条款却很少, 甚至有些企业中集体合同的格式和文本都是统一印制好的, 内容也是照抄样本合同。其结果是, 多数企业的集体合同内容雷同、规定原则化, 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 没有结合企业和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量化和细化。《武汉市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进步性在于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集体合同样本的规定, 量化地规定了餐饮行业的最低工资标准要高于最低工资的130%, 并对厨师等不同的工种做了更加详细的说明, 还规定了9%的增长率。但是仍有相当多的内容是照搬法律法规的规定, 一些条款的规定模糊, 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说明。这些不明确或者原则性条款会在集体合同履行中引起争议, 给本来对该集体合同就不甚了解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带来困惑, 增加了集体合同履行的难度。

2.3集体合同的履约问题

就当前的集体合同和几年来的执行情况来看, 不难发现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是“重签约、轻履约”现象的存在。结合《武汉市餐饮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实施情况, 部分业主和劳动者对合同的认识上还存在偏差, 用人单位片面认为工资集体协商就是涨工资、增加职工福利、降低企业利润;而部分劳动者没有集体协商的意识, 认为工资仍由老板决定, 集体协商并没有多大意义。由于该合同是由行业协会和行业工会签订的, 具体的劳资双方并没有直接接触, 该份合同对餐饮行业并无强制性, 对于没有加入行业协会的用人单位, 行业协会无法监管, 而即使是行业协会的成员也可以选择退出协会。集体合同在履约过程中出现的违约行为缺乏行之有效的处罚措施, 也没有相应的法律处罚规定, 加之对于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制度也不完善, 使集体合同的履行缺乏监督和外部制约, 使得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和履约质量在实践中大打折扣, 劳动者的集体谈判权丧失了其实质的价值。

3保障劳动者集体谈判权的建议及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劳动者的集体谈判权等各项权益必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笔者认为, 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 结合各地实际情况,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促进和保障劳动者的集体谈判权, 完善我国的集体谈判制度。

3.1改革工会体制, 完善集体谈判的主体制度

工会只有具有充分的独立性和代表性, 才能充分代表劳动者行使集体谈判权, 才能真正为了劳动者的利益和用人单位进行博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改变工会的经费及工作人员工资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办法, 改由会员缴纳会费作为工会日常运作的主要经济来源, 以此改变工会在经济上依赖于用人单位的现状。 (2) 将用人单位高级管理人员等行政人员排除在工会之外, 由劳动者自行组建工会, 同时加强上级工会对下级工会的指导和帮助, 减少用人单位对工会的控制和影响, 真正保证工会的独立性和代表性。 (3) 加快行业协会和行业工会组织的培育。一方面可以由全国总工会指导地方和各行业劳动者组建跨单位的行业工会, 增强劳动者进行集体谈判的力量, 改变地位不平等的状况;另一方面培育与行业工会相对的雇主组织, 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社会组织资源, 如企业家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等, 赋予他们雇主组织的职能, 使他们承担在一定范围内与劳动者进行集体谈判的职能。

3.2修订和完善集体合同, 使合同的条款细化、量化, 增强可操作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单位的实际情况会不断发生变化, 集体合同中难免会出现不适应新情况和缺乏操作性的条款。因此在集体谈判双方主体在进行集体谈判或者协商中, 涉及到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工资、工时、福利、保险等项目时, 要通过量化的指标进行规定, 对于集体合同的期限和履行方式等, 不能只做原则性的规定, 而要具体明确地将条款细化, 减少集体合同在履行过程中的争议。

3.3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和履约责任制, 强化集体合同法律责任

企业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是企业、工会、行政部门等各方对已生效的集体合同进行检查促使其全面履行的措施。用人单位要将履行集体合同与经济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相结合, 纳入企业的管理制度之中, 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 企业还要定期将集体合同的执行情况向工会报告, 上级工会要将人大的执法检查、政府部门的劳动监察和工会的劳动法律监督相结合, 形成社会合力。

由于目前还没有对违反集体合同法律责任的规定, 导致实践中集体合同的约束性不强, 因此我国应加快此方面的立法, 或者在已有的《劳动法》等法律基础上进行修订, 规定有关集体合同的法律责任, 明确集体合同双方当事人各自的权利义务, 并对责任主体、处罚程序和处罚措施、执行机构都作出明确规定, 使集体合同更具约束力, 使劳动者的集体谈判权最终达到应有的目的。

总之, 集体谈判权的实施对于劳动关系的协调、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及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 《武汉市餐饮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是对劳动者集体谈判权的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说明我国正在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断努力。相信随着我国法制的健全和社会各方的积极配合, 集体谈判权在我国会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和强化, 成为行之有效的协调劳资关系、化解劳资矛盾的法律利器。

摘要:2012年4月23日, 经过3轮谈判、5轮协商、大大小小100多场会议, 《武汉市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正式出炉。该合同成为截至目前我国涉及从业人员最多的一份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武汉模式引发全国轰动, 也为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提供了一个可供探讨的范本。以武汉餐饮业工资集体专项合同为例, 对集体谈判权展开论述和研究, 分析我国在集体谈判权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劳动者,集体谈判权,工会

参考文献

[1]林嘉.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第二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2]王全兴.劳动法 (第三版) [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3]程延园.集体谈判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4]张喜亮.集体合同制度概念研究[M].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5]高国梁.论我国集体谈判制度的完善[J].市场论坛, 2010, (10) .

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研究 篇5

重庆市江津区农委/周金堂 熊德银 赵富芬

【摘要】本文以作者所在区(县级.以下简称作者地)村集体经济组织为重点研究对象,结合问卷调查和全国面上典型分析,发现基层民主制度建设进程决定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制度设计这一带根本性问题,并从这一问题出发,提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不同阶段的审计制度设计和外部环境要求。

【关键词】村集体经济组织 审计

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中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利益的结合点,其建设和发展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审计作为监督手段之一,当前和今后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者认为,立足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实际,提出相应的审计制度,是切实可行的路径。

一、概念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乡、村、社三级,产生于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初级社实行土地入股,耕牛及大型农具折价入社,形成社集体经济组织雏形。以后又经历高级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等,形成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雏形。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正式颁布,明确规定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是生产队,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形成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集体经济组织。包产到户后,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将人民公社原来政经合一的体制改为政社分设体制,设立乡人民政府,保留乡级信用社、供销社等合作经济组织;改生产大队为村民委员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但作者地村集体经济组织多无经济实体,故一般无公章、吊牌等形式。生产队改为经济合作社和带自治性质的村民小组,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但在公章、吊牌等形式上,作者地几经变化,目前农村只有经济合作社公章,带农村的社区只有居民小组公章,城镇社区公章、吊牌均无。以后,乡镇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合作组织多由民办转为官办,加上乡办林场、电站等企业改制,乡镇一级经济职能削弱,直至现在。本文重点研究村集体经济组织。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就是由国家审计部门、农村经济管理部门、社会审计组织依照法律规定,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收支和重大事项进行审查和监督的经济活动。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表现形式常有国家审计部门、农村经济管理部门、社会审计组织审计三种形式,但其本质分为内部审计、外部审计两种。内部审计是在系统内部进行的审计和监督,外部审计是系统外部的干预和介入。同一种审计形式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本质,以国家审计部门、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为例,当它是这些部门主动介入时,本质上属为外部审计,但当它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或村民代表委托时,本质为内部审计。社会中介审计也同理,当它受主动介入的国家审计部门、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委托审计时,本质为外部审计,反之,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委托时则为内部审计。

由上可知,现行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内部审计,本质属于外部审计。它虽在1992年农业部出台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审计规定》作为“内部审计”进行定义,但在农业部2007年出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中回避了“内部审计”提法。也就是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自已的法人地位,与村民委员会自治性质类似,它不属于任何组织的内设、分支机构或下属单位,而村党委(支部)情况有所不同,受上级直接领导。

二、村集体经济组织特点

(一)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党政经复合体。在村级组织中,有村党委(支部)、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作者地除村两委会负责人、委员按程序选举外,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般不单独选举和聘任,其职能一般由两委会负责人代为行使。实际情况视二人资历和能力而定。通常情况,经济活动中即便是党组织负责人作出的决定,都要由村委会履行形式上的表决通过和负责人审核签字程序。村集体经济组织不能与村两委会切割这一特点,决定审计制度设计不能脱离村两委会建设,特别是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二)村集体经济组织产生和运行难免受到党政组织和个人影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第十一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在现实中,村集体经济组织重大事项特别是村委会成员产生难免受到外部影响:一是历史形成。《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以前,村两委会负责人产生一般由乡镇党委、政府在一 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后直接任命,决定了其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后难免带有历史痕迹。二是法律规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四条、第五条同时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工作给予指导”、“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现实中,个别地方就把法律规定的“指导”和“核心作用”变成人为干涉村委会自治,甚至操纵选举。当前,农村青壮年大量外流,留在农村有选举权的老人、妇女普遍缺乏自治意识,参选意愿不强,又为这种干涉、操纵提供了足够空间。问卷显示,95%的受访者不认同村委会是自已选举出来的。个别受访者甚至说,上级叫选谁就选谁。村集体经济组织不能脱离党政组织和个人影响这一特点,决定了在村委会民主选举制度未真正建立之前,参与村委会“指导”,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各级党政组织应代为承担“守夜人”职责,而不能寄希望于村委会的自治或内部监督。

(三)村集体经济组织高度依赖外部监督。在西方现代公司制度中,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分别行使所有者、受聘经营者、监督者角色,由于三方利益悠关,三者基本能形成监督制约机制,无需引入外部监督机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政策法规在制度设计上,也类似现代公司架构,村民大会或代表大会、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类似组织分别行使集体资产所有者、受托经营者、监督者角色,希望三方形成监督制约机制。但在现实中,三方制约机制难以形成,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村委会选举机制。如上所述,村委会负责人选举难免带有上级意图,就职后就难免看上级脸色行事,对村民不负责任。二是村民个体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份额较小。据统计,作者地共有229个村级组织,集体净资产11484万元,每个村平均50.14万元(多为办公设施),有选举权的村民人均约96元。人均份额小,使个体村民监督管理成本太高,虽有村务监督委员会,但其产生难免也受到村两委会操纵,造成村集体财产理论上的“人人所有”变成实践中的“人人没有”。村委会反客为主,监督者形同摆设,最初的制度设计无法实现。问卷显示,92%的受访者不认同村务监督委员会能起监督作用。

内部监督机制难以建立,这一特点,决定其高度依赖外部监督。从村集体经济组织产生以来,我国就进行了多次探索和实践。一种是由党中央、国务院自上而下发起、运动式监督模式。比较著名的有1952年的“三反五反”、1964年的“四清”、1977年的“基本路线教育”、1991年的“社教”,在这些运动中,对群众反映较大的问题进行了清查和处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干部不廉洁行为,但均没有解决制度性问题。二是由农业部门发起的财务清查和交叉检查。每隔一段时间,农业部门自上而下,都要部署对村社财务和集体资产 管理情况的清查和检查。基层贯彻时,一般由当地党委政府组织,冬闲时节进行。三是村社财务双代管。作者地于2010年,在各镇街财政办公室组建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机构,实行财务、资金管理“双代管”模式。四是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审计。作者地在2016年首次实施。上述这些审计监督,归根结底属于外部监督模式,成为现实有效的监督形式并形成路径依赖。

(四)村集体经济组织多无实体但角色重要。当前,国家对农业农村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农业项目实施都需要村一级参与,且资金量大。据不完全统计,仅2015年,作者地通过征地补偿、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安排等形式安排到农村,并在申报、实施(分配)、验收等环节需村委会参与的资金近10亿元,平均每个村委会437万元,其中,征地补偿款12000万元,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种粮直补)10722万元,农业基础、产业、技术类项目19724万元,农村公路建设11724万元,退耕还林6262万元,农村人畜饮水8763万元,农村扶贫3923万元,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7000万元,农村低保5887万元。这些资金项目,虽然多数实行公开招投标、直接补贴等形式,但离不开村一级参与,有的还向其安排相应经费或购买服务,为其寻租提供可能。2016年,作者地纪检部门就通报了4起涉及村级干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分别是:某村党委书记虚列支出侵占集体资金79442元,受贿75000元;某村集体以发放误工补助、购买养老保险方式侵占集体资金74506元;某村两委会成员非法占有集体资金70000元;某村主任侵占合作社补助项目资金4.1万元等问题。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关负责人在参与过程中违纪违法,在重庆地区也时有发生。2016年12月,重庆市纪委通报了7起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涉及村级就多达5起7人,共有收受新农村建设、农网改造承建商给予的好处费,在农村宅基地复垦工作中收受他人财物,冒领种粮直补和易地扶贫搬迁补助资金,套取人饮工程款等问题。角色重要这一特点,决定对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只能加强,以形成震慑,不能削弱,放任不管。

三、现行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制度及其缺陷

当前,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审计监督的模式主要有三种:

(一)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这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农村经济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职责。审计由政府组织,其依据是上级文件精神。中办发〔2004〕17号文件明确要求:“村干部任期届满或离任时必须审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农业部等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3〕6号)、重庆市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工作的意见》(渝委办发〔2014〕30号)等文件对村干部任期届满或离任审计作出了明确规定和要求。重庆市在2016年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之前,市委组织部、农委、财政局、民政局发文要求开展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作者地由区委、区政府领导牵头,采取有关部门人员分四个片区指导,循环交叉审计、内部自查审计、购买社会服务(聘请中介机构)等三种方式进行。2016年2月至5月,全区229个村居(含53个涉农社区)100%接受审计。查出公款私存203万元,坐收坐支649万元,大额现金支付2000万元,白条支出803万元,作废或假发票报销30万元,乱发津补贴87万元,报账手续不齐全856万元,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程序不规范600万元。有的村问题突出,存在较大收回和偿债风险,如:在金融机构购买理财产品200万元;擅自决定以年利率18%的高息向村两委会成员借款18万元;将200万元以16%年利率借款给房地产公司等。通过审计,发现和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行为,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审计仍为事后监督,且为一种非常态监督,难以从根本上杜绝村委会成员腐败行为。

(二)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审计。这种模式下,农业部负责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工作,乡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负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工作。该模式是依据农业部颁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2008年),是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的最基本、最常见的模式。该模式下,乡镇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每年要安排一些审计任务,审计人员通常不设专职,与农村经济管理人员重叠。这种审计模式存在三个弱点:一是它本质上是如前所述的外部审计监督。作为承担这一职责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自身没有动力和压力,存在“上级安排就审,不安排不审”,“有人反映就审,无人反映不审”,“有钱就审,无钱不审或少审”等现象,缺乏内在驱动。二是乡镇一级普遍存在自已审自已现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明确,乡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负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工作,但在“双代管”模式下,乡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同时负责“双代管”工作,违背了审计独立性的要求,其审计结论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就会大打折扣。2010年前后,重庆市先后在财政办公室设立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机构,但仍然不能摆脱自已审自已现象。乡级由于受人员和编制限制,熟悉审计和农村财务的人员无几,每当审计任务来到时,“双代管”人员势必成为主要审计力量。三是权威不够。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审计依据农业部规章,缺乏法律权威,往往只停留于查清事实,出具审计意见书,很难监督检查审计意见执行情况。

(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直接委托中介审计模式。此前,我国陕西、浙江和北京地区都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直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尝试,作者地在2016年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中,有59个、占26%的村(居)聘请了社会中介机构审计。从各地反映来看,审计师执业经验丰富、过程规范、文书专业,审计报告具有法律效力,审计结果公正性较强,审计结论公信度较高,效果普遍不错。不足之处是,审计师执业时多没经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的专业培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尚无统一、规范的程序、文书指引,具体操作五花八门,部份审计报告因格式化使其承载的相关信息不能满足委托人要求。另一方面,中介审计成本较高。据调查,作者地审计一个村一般费用为一至二万元,村集体承受有一定困难。

四、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制度设计

村集体经济组织由于带有自身的特殊性,不能脱离其自身实际来设计审计制度,因此,必须从现实和未来两个角度进行。

(一)基层民主发展阶段的审计制度设计

在基层民主发展阶段,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产生或带有先天不足,或者说免不了上级干预和领导意图。按照权责统一原则,作为曾经发挥“指导”、“核心”作用的各级党政组织就要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承担相应的“守夜人”责任,而不是不切实际地要求村民自已来行使监督职责。审计作为重要的监督手段之一,在这一阶段,重点是引入和完善外部监督机制。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可同时采用,也可视基层民主发展、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选择施行。

1.探索国家审计。国家审计是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主要针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共同的特点是审查国家预算执行或国家投资使用管理情况,它只对国家负责。过去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排除在国家审计之外,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但是,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尤其是村级组织管辖范围的扩大和权力的扩张,要适时把村集体经济组织列入县级审计部门国家审计范围。可首先将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村使用财政资金项目审计列入,经费由县级财政预算,审计力量不足时,也可由县级审计部门向社会招标。其政策依据为中办发〔2004〕17号文件提出的“村干部任期届满或离任时必须审计”,农业部、财政部、民政部、审计署“农经发〔2013〕6号”提出的“国家审计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地方党委、政府的要求,对取得财政资金的有关乡村和项目接 6 受、运用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以及对有关村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依法进行审计监督”。此外,还可通过修改相关法律法规予以适应。

2.强化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审计。过去,该审计模式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基层民主发展阶段,这种模式只能加强、完善而不能削弱。主要制度设计是上收乡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审计权限,把村集体经济组织日常审计、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纳入县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职能。可在县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内设立事业编制的“某某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事务所”类似组织,人员视任务而定,一般3-5人。事务所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日常审计主要采取抽审方式,主要针对经济往来多、问题反映大的村,每年安排三分之一的数量,在村委会三年任期内完成一轮。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由于时间集中、范围广、任务重,主要采取县级部署,乡镇之间交叉审计方式,也可向社会中介招标。如前所述,县级审计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内部审计,而是外部审计监督,县级事务所开展审计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全额保障,日常审计列入日常预算,专项审计列入专项预算。乡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剥离村级审计职能后,主要负责社级审计监督。

3.引进和推广中介审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审计执业环境的改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拓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业务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注册会计师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具有人数众多、力量强大、独立性强、专业胜任能力高、适应性强等天然优势。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展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农民民主意识的增强,必将会使中介审计成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补充力量。

(二)基层民主制度建立阶段的审计制度设计

这一阶段主要特征是:一是村级组织负责人通过村民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了绝大多数村民意愿,但不一定代表上级组织和领导意图;二是村级组织实施的重大事项事前征求村民意见,事后自觉接受监督;三是村民认为村级组织未能履行职责或有不廉洁行为,能够提出并实施法定的罢免程序。在此阶段,外部介入的审计监督将不再是重要的监督手段,重要的监督形式将变成村民代表或村务监督机构实施日常监督、村级组织负责人重大事项报告、年度报告等。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将更多表现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聘请国家机关、农村经济管理部门、社会中介审计,外部审计不再为主要形式。

五、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制度运行的外部环境

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其任何制度设计的有效性都离不开外部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法制建设。

(一)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建国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扩大和完善基层民主,村级组织由上级任命制向民主选举制度过渡。在相当长的过渡阶段,各级党组织要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及时检查和发现基层民主发展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保障民主制度建设顺利推进。特别是有无跑官卖官,村官老板化、痞子化现象?有无上级组织和个人干预或插手选举?有无基层组织和个人在侯选人酝酿、选民登记、选票填写、选举结果公布等环节走过场、暗箱操作或家族势力操纵等?一旦发现,必须依法严厉查处,杀一敬百。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始终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最终取得成功并建立民主政权。建国后,始终坚持和秉承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虽然经过了不少曲折,但最终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能够面对现实,直面问题,没有一党私利,勇于纠正错误,不断完善自身的政党。总书记一再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民主是最好的清洁剂,权利要受到制约和监督。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和建设问题,必须要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扩大和发展基层民主。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停滞不前,任何审计和监督制度设计都是舍本求末、隔靴搔痒、缘木求鱼,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制造出新的更多的问题。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研究 篇6

【关键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流转收益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是建设用地的两大组成部分,当前国家对国有建设用地的使用有很明确的法律体系规定。然而,我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试点,由于试点时间起步晚,严重影响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巨大作用的发挥。据国土资源部的测算,我国当前除交通设施和水利资源占用的土地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占我国建设用地的很大比例,约为70%。我国现在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土地资源的资本价值也越来越高。近些年,郊区和经济较为发达的乡镇土地,其利用价值越来越高,流转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进行比较性研究,有利于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合理利用和促进农村的快速发展。

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出现可以称为混乱的状态,出现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流转产权制度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流转模式指导。再次,流转的法律依据薄弱。当前对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依据不充分,现有的法律有的已经过时,缺乏对流转中明确的操作指导体系。最后,流转中,频繁出现利益分配不均的现象。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收益理应归属于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民,但是现行我国流转收益大部分归政府所有,收益所得也不透明公开,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利益收入。

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

20世纪90年代,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开始尝试以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流转”为代表的模式探索。1991年,威海市率先提出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这一流转模式以“转让权利,统一出让”为原则。隔年,南海市被列为首个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基层自发试点。1999年,安徽芜湖正式被国土资源部批准开展流转试点,从此,全国各地纷纷积极试点并形成了多个模式的流转方式,目前,国内形成了九个地区典型的流转模式,按照政府与市场的职能模式主要分为三类。

1.以政府主导型的主体流转模式

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中,多数以政府为主导型,政府是流转中执行的主体,在这些地区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都是由政府充当流转主体,然后根据一定的比例对流转收益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如:威海模式、成都模式、芜湖模式、安阳模式、苏州模式、古田模式。

2.以市场主导型的主体流转模式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大多以政府为主体方式进行流转,政府起着主要执行者。广东省作为我国的经济较为发达的大省,其两个地区的两种流转模式则都以市场为主导型的流转模式,把土地流转推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如海南模式、顺德模式。

3.以政府和市场并重型的主体流转模式

目前流转典型模式中只有湖州模式以政府和市场为并重的流转模式。湖州市通过当地企业扩大规模使用租赁和一定年限的作价入股方式获得集体土地使用权。“湖州模式”中当地政府以解决乡镇企业土地资产处置作为原始初衷,对湖州市多个乡镇进行试点,主要进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存量建设用地流转。通过这一方式,大大的促进了湖州当地许多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时也维护了集体土地所有者的权益,广大农民也获得了一定的租赁收入或其他方式的经济补偿。

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评价

由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缺乏相应的法律体系方面的指导,农村土地要素配置要素效率低下,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导致了土地所有者的权益受到了损害,无法适应新时期的社会发展的变化。各个地区的发展状况不一样,各有其流转方式的特点,流转模式不一定适用于各个地区,现行的流转模式也不一定是十全十美,也有其弊端。

1.“苏州模式”、“湖州模式”和“芜湖模式”,这三个地区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都是基于这三个地区高度发达的乡镇企业。一方面,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以及土地所有者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但是三种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无法做到公开民主,同时,流转过程中身为土地所有者的农民处于被动地位。

2.“威海模式”和“古田模式”,这两个模式的相似之处都在于以转权让利的模式进行流转。不管从流转主体还是收益分配上,“古田模式”和“威海模式”都是由政府对土地进行执行控制,明显具备计划经济时期的特征,其实质是政府利用职权从中谋取更大利益,而土地所有者的农民只能有一小部分的收益,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3.“成都模式”和“安阳模式”,“成都模式”中,政府为了扩大城镇建设用地,对流转的集体建设用地的价格进行了严格规定,并规定不低于一定的区域保护价格,并且流转获得收益优先用于社会保障支出。

4.“南海模式”和“顺德模式”,这两种流转模式都结合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作为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省份,一方面保留了集体土地所有权,另一方面又保护了集体土地所有者的权益,对其他地区的土地流转模式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政策建议

针对当前的几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存在着诸如流转主体不明确、市场化程度低、收益分配不均以及缺乏相应的法律指导体系等问题,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构想,以期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

1.加强土地产权登记,确定农民的流转主体地位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建设的首要工作就是“确权颁证”,继续实施土地权属登记制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政府一般是流转的主体和执行者,这严重损害了作为土地所有权的农民的切身利益,应当明确界定农民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主体,土地的处置听从农民的安排,加强农民对土地产权的控制,国家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征用,应本着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原则进行,流转收益归农民所有。

2.提高并加强流转的市场化程度

严格按照市场运行模式,对土地进行流转,根据不同的位置,做好对土地用途及价格的评估。建立相应的土地经营公司和土地监管机构,禁止炒地行为,严格管制土地交易的面积和用途。做好交易的试点工作,提供诸如农地信托、农地抵押和农地保险等中介服务工作,保障土地健康有序的进行流转。

3.优化受益分配机制,让流转收益的利益相关者实现利益共享

地确权登记只是对权利主体的明确,但要实现有秩序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离不开政府、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主体的共同努力。通过税制改革和法律明确规定受益分配原则,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收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断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规范性。

4.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立法建设

首先对现有的适用法律能被更好的执行,其次从法律上严格规定农民是土地的流转主体并对流转流程流转收益分配违反流转规定的相应处理方法做出立法建设。法律上严格规定流转中的具体程序和形式、审批管理的规定、相关的违法交易等制定明确的规定。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做到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流程办事情,充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流转模式在全国已经具有很高的普遍性,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的郊区以及经济发达的乡镇地区更为明显。流转中如何使土地所有者的农民的流转收益得到保障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制度的建设,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统筹城乡的更进一步发展,更有利于规范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健康的良好的用地市场。

参考文献:

[1]聂正标.节约集约用地背景下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J].宏观经济管理,2014

[2]郭旭彦.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9.

[3]张俊平,胡月明,章汉武.珠三角地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探讨——以中山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0

作者简介:

电网集体企业用工规范管理研究 篇7

在全民企业扶持下,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电力系统劳动服务公司,其承担电力企(事)业单位主业之外的工业、商业、运输业和后勤服务等各业,随后逐步发展到电力施工安装、工程咨询等众多类型。多年来,集体企业为电网企业解决职工子女就业、安置主业分流人员、稳定职工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电网集体企业用工方式主要有劳动合同制、劳务派遣制、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四种,电网集体企业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尤其劳务派遣制用工方式的引入,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网集体企业的多元化的用工方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严重制约了电网集体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1.1 劳动合同用工与劳务派遣用工之间的矛盾

劳动合同用工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起,便受到《劳工合同法》的保护,无论签订的是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还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所形成的劳动关系便与电网集体企业息息相关, 可以享受企业提供给员工的福利和待遇,而劳务派遣用工从事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工作,且劳务派遣期限不得长于6个月,否则, 企业须用本企业的正式员工,这就意味着电网集体企业用工存在较大的流动性,而劳务派遣用工在社会保险、职工福利、补充保险等方面享受不到与企业正式员工相当的待遇和福利,造成劳务派遣员工在心态上产生不平衡性,员工归属感不强,责任心差。此外,劳务派遣用工在发展空间上较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这部分员工将难以转为正式员工,企业很有可能失去了有能力的劳务派遣员工。

1.2 母公司与子公司在沟通方面的矛盾

一般而言,专业人员和新进人员都是有母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招聘,然后分到各个子公司,但实际上,由于缺乏有效地管理机制和有效地沟通,子公司对于人才具有特定要求,母公司招聘的人员未必适应子公司的岗位要求,这样造成了企业成本的增加。

1.3 企业薪酬和激励机制方面的矛盾

电网集体企业的薪酬与激励机制实行的是国有企业的标准,其经营业绩与员工薪酬不挂钩,企业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2 推进电网集体企业用工规范管理

电网集体企业规范用工,前提是要建立和规范用工管理机制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将电网集体企业作为二级单位进行管理,将集体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纳入主办单位专业指导范围,制定主办单位对集体企业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集体企业内控机制,逐步健全管控体系,加强和规范集体企业劳动人事管理,严格控制用工总量,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规范收入分配管理,充分调动各类用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和稳定企业核心骨干人才,保持企业活力,促进企业和谐、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2.1 健全和规范用工管理制度

企业用工规范管理的前提与基础是劳动用工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企业严格依法用工,遵循依法合规的基本原则,建立全民、集体和劳务代理制用工管理制度,保证进入企业的各类员工均有与其相对应的薪酬待遇制度。规范劳动合同签订,全民制职工、合同制员工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制员工的用工合同是与劳务代理服务公司签订的。规范用工政策,保证各类员工的薪酬待遇均有章可循,有政策支持。调整企业用工结构,动态管理劳动用工, 逐步形成待遇随岗变化的动态管理机制,优化企业配置人力资源。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加大竞争上岗的力度,企业选拔人员一般采用公开竞聘和组织调配相结合的模式,保证人员与岗位的匹配。完善职业资格标准,严格按标准选拔人才。加强员工绩效管理,对不能适应岗位工作要求或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入内部人才市场进行转岗或待岗培训。全面实施按岗定人制度,规避多种身份混岗的现象。

2.2 完善岗位评价体系及考核机制

首先,通过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岗位进行评价,特别是对于技术含量、专业知识要求、技能经验等严格要求的岗位进行系统的评价,依据岗位评价体系将岗位按照核心岗位、关键岗位、一般岗位等进行分类,并且以此来确定人员的招聘条件和与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其次,建立完善企业内部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定量的方式确定考核评价标准,将每个员工的工作状况和贡献大小以量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便于企业管理者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而且有利于员工改正不足,积极改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人员要有不同的考核评价体系和量化标准,采取有效措施,明确考核责任,抓好考核工作。最后,绩效考核评价的结果将作为是否继续签订劳动合同续订以及终止与解除劳动合同的重要依据,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及时转岗或者依法终止劳动合同。

2.3 建立劳动人事管理机制

主办单位要按照公司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做好集体企业领导干部的教育培养、组织考察和选拔任用等工作,加强对集体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集体企业要按照主办单位相关规定,加强干部管理工作,要严格控制集体企业中层干部职数,严格执行干部任免民主决策程序。加强集体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严格控制集体企业用工总量。要合理调配主业支援集体企业的人员数量,不得新增政策性安置人员进入集体企业,不准新增集体身份员工,要从严控制社会聘用人员数量,合理招聘企业急需人才和紧缺人才。

2.4 建立完善企业内部薪酬福利制度

充分发挥薪酬激励经济杠杆作用,通过利益驱动,促进员工做好本职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结合对企业的贡献与个人能力, 坚持定岗定薪、薪酬随岗位变化。创新企业内部分配制度,基层部门中平均主义的问题较突出,实行班组精益工分制,量化考核员工的工作,按月按工分配奖励;对于一般岗位的薪酬水平要具有外部竞争力,制定适应经济市场标准的薪酬水平。为员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针对危险岗位缴纳商业意外保险,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健全各类用工的薪酬总额标准和管理调控机制,建立工资总额与绩效考核结果、定员与用工总量、劳动效率、人工成本指标挂钩的办法,加强工资总额来源管理,合理调控和平衡工资发放水平,形成公平的收入分配机制。

首先,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分配机制,建立有利于提升绩效和员工素质的薪酬激励机制。首先,加强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管理,完善基本薪金核定办法,提升绩效薪金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其次,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与员工岗位体系以及员工职业发展相关联的薪酬体系,鼓励员工提高专业技术和技能水平;再次,以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和贡献累积结果为基础的晋升机制,拓宽员工薪酬晋升空间,引导员工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2.5 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企业劳动关系的主要方式主要是集体合同和个人劳动合同。电网集体企业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结合电网集体企业的用工规范管理制度,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企业可以通过签订无固定期限或者长期劳动合同的方式,吸引和留住电网集体企业在中长期都需求的专业技术及高学位人才;

第二,通过签订有固定期限或者短期的劳动合同,与企业在短时期内需求的一般性的人员;

第三,完善对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的人员的考核制度和管理办法,依据从严从优的原则优先续签劳动合同;

第四,建立履行劳动合同的考核标准和监督管理办法,传统的劳动合同履行考核标准仅仅作为岗位职责管理的一项内容,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没有尽到对劳动合同的监督职责,导致劳动合同的履行没有可供参考的标准;

第五,电网集体企业应根据需要,建立劳动合同的监督机构,用以对集体、个人劳动合同进行监督管理,并且依据监督机构出具的劳动合同履行情况的报告,提交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做出处理决定。

3 结 语

电网集体企业用工规范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制度、管理等各个环节。电网集体企业要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规范劳动用工,努力构建以法人为责任主体,劳动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推动电网集体企业完成改革,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晖,赵海荣.劳动合同法背景下电力集体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农电管理,2010(11).

开展竹笛集体课教学研究 篇8

一、开展竹笛集体课教学的可行性

目前开展竹笛教学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所谓的一对一,一种是集体授课的形式,通常我们用大班课来表述,从普及竹笛教学的视角来分析,让更大范围的人去了解和掌握竹笛的演奏,开展竹笛集体课教学是可行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教学现实意义。

有些教师会担心不是一个程度的学员怎么开展竹笛集体课,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用两种不同的形式来解释。首先可以让集体课的学员在一起练习基本功的内容,比如长音的吹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声音的对比,找出节奏或者是音高有问题的学生,然后进行细心讲解,让问题顺利解决。其次是采取观摩的形式,让不同程度的学员单独进行吹奏,其余的学员通过观察演奏,找出自己相同或者是容易出错的地方,这种方法对程度相对差点的学员帮助是非常大的,他们可以取长补短,用短的时间进行快速提高。这两种方法的应用,很容易在学员群体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综上所述,开展竹笛集体课教学是可以提高学员的演奏水平,并且这种授课形式是可行的。

二、开展竹笛集体课教学的必要性

(一)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需要

中国的文明发展史历经了几千年,民族文化和音乐艺术同样光辉夺目。竹笛是中国民族乐器的一种,它具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在戏剧说唱伴奏中寻求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演奏艺术,新中国成立之后,竹笛登上独奏的舞台,经过几代竹笛名家的努力,在全国盛行开来。竹笛成为我国传统乐器重要组成部分,音色甜美韵味独特,深受大众喜爱,并且成为重要的专业课程走进校园,在发展的过程中朝着专业、规范、科学的方向不断前行。开展竹笛集体课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竹笛,可以满足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需求,有利于弘扬传统民族文化。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21世纪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音乐教育受到高度关注,音乐教育基础课程中,民族器乐课程教学比重也逐渐增大,众多民族乐器中,竹笛的受欢迎程度相对较高,多以在民族器乐课程编排上,竹笛课程被吸收到教学改革中,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三、开展竹笛集体课实施方案

(一)开展竹笛集体课前期准备

开展竹笛集体课之前必须要有授课对象,授课对象的选择是有要求的,要满足身体状况、口型、舌头、手指、乐感等方面的条件。身体方面首先是要健康,其次要有良好的肺活量,因为肺活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吹奏的音色,肺活量小就不能够完成长音的吹奏,还会出现缺氧状态,导致头晕恶心,最终影响学习效果。口型方面首先要保证正常的生理发育,地包天和雷公嘴都不适合学习竹笛的吹奏,其次牙齿要相对整齐,在吹奏时保持气流通畅。舌头方面十分严格,需要非常灵活,避免双舌头,要求能完成吐音的演奏。手指方面要能按紧实竹笛上面的六个音孔,为流畅吹奏打下良好的基础。乐感方面主要是强调能进行简单的模唱和节奏的模仿,良好的乐感对学习竹笛是十分重要的。

开展竹笛集体课之前还应该准备必要的教学场地、教材、教学计划、授课时间、教学评估等方面。教学场地要能够容纳所有授课学生,尽量不要有回音效果出现,要有椅子和谱架等设备。教材目前没有成体系的版本作为参照,所以教师需要根据授课对象的特点以及教学需求来进行研发和编写,要具有时代性,要适合授课对象的审美愿望。教学计划要有详细的课程安排,可以通过教学大纲体现出来,要明确学习的目标,合理的安排上课时间,在艺术实践中提高授课对象的学习兴趣。

(二)竹笛集体课教学课程设置

竹笛集体课教学课程设置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别为初级阶段课程设置,中级阶段课程设置,高级阶段课程设置。

竹笛的初级阶段学习内容里,首先要了解竹笛的结构、发音原理、日常乐器保养、笛膜黏贴、风格流派等;其次学习规范的演奏手形、口型、指法、姿势;第三要学习两个八度以内单音的吹奏,以及长音、单吐、双吐、连音的基本训练;第四要注重按孔的力度,吹奏的节奏、音色、速度、表情记号等方面的把握。初级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安排15到20人共同学习,首先要培养识谱能力,对基础乐理知识有所掌握,通过观看现场演出以及音像资料等资源,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考级、汇报等形式来鉴定学习成果,一般初级阶段学习两年后可以安排中级阶段的学习内容。

竹笛中级阶段学习是在初级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的,在不断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方式上,可以适当练习滑音、历音、双吐、花舌、打音、颤音等吹奏练习,掌握这些演奏技巧之后,可以在选曲上增加难度。通过初级阶段的学习,学员掌握技巧的情况基本可以分出层次,在安排中级课程时,人数编排上最好不要超过10人,这样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可以让学员进行中等难度曲目的合奏或者重奏练习,可以单独演奏,用观摩的学习方法,突出人性化教学,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并予以解决。中级课程经过两年的学习后,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可以参加技能考试,对中级学习成果做出汇报,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高级阶段的学习难度技巧涉及到泛音、循环换气的运用、碎吐、指震音、三吐音、剁音等。指法训练可以学习筒音做“3”、“6”的练习。曲目的选择上可以选择更有难度的二重奏曲目、三重奏曲目等。对于高级阶段的学员人数编排上最好5人为宜,通过汇报演出、参加比赛、考级等方式对所学技能进行鉴定。

四、开展竹笛集体课教学的建议

(一)选取有趣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上尽量选取学员们感性的授课方式,可以播放音像资料、视频资料、观看演出等,这样不仅加深了对演奏作品的印象,同时还能对作品华彩乐段尽可能的进行模拟。教师还可以为学员提供一些高品质的伴奏音响,改变单一枯燥的单吹课程,这样更容易让学员投入自身的感情。还可以在课堂上模拟演出场景,培养学员在实践中克服紧张心理建立自信心。

(二)认真选择教学曲目

教师对学员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之后,要选取适合学生喜好的曲目进行授课,这样大大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培养扎实的基本功,对初学者要严格要求手形、气息、姿势的规范。教师在选曲时要与学员练习的节奏相吻合,不能选取过难过大的曲目,让学员感到力不从心,长期以来会导致学员逆反心理的滋生,丧失了学习竹笛的信心。

(三)严把教材关口

竹笛集体课的教学一定要严把教材关口,因为合理编排的教材直接影响学员的进步程度,要综合的选取教材,改变教材使用单一的标准的现象,要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强调演奏曲目的合理性。

(四)强调因材施教

开展竹笛集体课教学,因材施教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仅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设置不同内容的课程,还要对同一阶段不同程度的学员进行因材施教,要根据个体具备的个性来进行教学,培养学员的长处,以鼓励表扬学员的形式为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学习的每个阶段都要打下扎实基础,逐渐增加难度,不断提高技能水平。

(五)注重教师综合业务能力

作为竹笛集体课教学的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演奏技能,还要掌握有效地教学方法,能全方位的把控学员的心理。对从事教学的教师们要定期开展综合知识的培训。在教学时能做到融情于教,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逐渐提升的过程,教师要用饱满的热情去面对学员,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员,多与学员沟通不能急于求成。教师要乐观看待学员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发现问题悉心指导,不仅在专业技能上给予帮助,还要开导学员消极心理,经过逐步的调节,直到可以解决学员学习中的问题。教师要充满爱心的去厚待自己的学员,具有高尚的情操,尽可能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员对学习竹笛的热爱。

摘要:竹笛是我国传统乐器重要组成部分,音色甜美韵味独特,深受大众喜爱,并且成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走进校园,在发展的过程中朝着专业、规范、科学的方向不断前行。近些年以来,关于竹笛演奏和教学的学术研究逐渐被学者们重视,竹笛逐渐成为一门炽热的学习乐器。开展竹笛集体课可以让更多的学员了解竹笛,可以满足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需求,有利于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从普及竹笛教学的视角来分析,让更大范围的人去了解和掌握竹笛的演奏,开展竹笛集体课教学是可行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教学现实意义。

集体土地违法建设治理对策研究 篇9

关键词:集体土地,违法建设,治理对策

城郊结合部为主的集体土地上杂乱无章地呈现着的各种各样的建设, 其中有不少就是违法建设 (以下简称集体“违建”) , 如何在科学发展观下进行治理, 笔者作了如下思考。

一、集体“违建”的概念和特征分析

1.集体“违建”的概念

集体土地违法建设, 通常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土地上, 未经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或者违反规划要求进行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等。证件不全或者没有任何证件是违法建设的主要特点。特别要指出的是以下两类:①有部分证件的建设。②村民在自己原有房屋上面擅自“加层”等改、扩建且无法办理相应证件的建设, 但处理这两类“违建”应慎之又慎。

2.集体“违建”的主要特征

(1) 情况复杂、违法数量惊人。

根据各个建设是否具备相应的证件或政府是否出具相应的手续、是否以谋利为主要目的及治理的需要, 笔者把集体“违建”分为四类:一是证件不全的建设;二是基层政府或者村集体组织出具了手续的建设;三是没有任何手续和证件的生产经营用建设;四是在村民宅基地上没有经过批准或有关部门不予审批而修建的建设。据有关资料显示, 截至2004年底, 成都市城郊结合部与周边区县大约就有2000万平方米的集体“违建“。近年来, 尽管政府执法部门拆除、治理了一大批违法建设, 但“违建”数量仍然不断有所增加。

(2) 涉及主体利益相互渗透交错。

违法建设的运作链条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土地所有者、土地出租者 (村、组集体及其村民个人) 、租用土地者 (违法建设者、实际使用者) , 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运作模式;二是土地所有者、违法建设者 (村、组集体和村民个人) 、承租者 (违法建设的实际使用者) 。如果违法建设在使用主体之间转让过, 则有多个主体, 那么, 情况将更加复杂, 利益更是相互交错, 特别是涉及政府部门及政府官员利益时更为复杂。

(3) 集体“违建”大多以规避法律来获利。

违法建设规避国家《土地管理法》主要表现在:①“租借”方式。有的承租方名义上是租借厂房, 实际上是私下租借土地, 有的甚至将土地无偿送给承租者使用。②“联营”方式。有的变换手法, “以地生财”, 名义上集体一方以土地作为联营条件, 与他方联办企业, 正式组建项目公司后, 集体一方并不参与经营, 事实上公司变成了他方的独营公司, 他方给集体一次性土地补偿费用, 土地被变相“买断”。③“置换买断”方式。有的乡 (镇) 企业以产权转让的方式, 即所谓“企业整体转让”, 将原企业占用的土地与厂房、设备一起卖掉, 由当地政府在合同上签证盖章, 双方认可交易就生效, 其实质就是实施了变相买卖土地的违法行为。

(4) 边拆边增是各大城市的普遍现象。

违法建设并不是个别特定区域的特有产物, 其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相伴生的各个城市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集体“违建”的危害和成因

1.主要危害

(1) 忽视规划、超越制度、破坏规则。

一般来说, 要壮大经济、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就要大力招商引资上项目。然而, 区、镇、村要想上项目并完成上级要求的经济指标, 大多只能上违法建设 (因为在乡村上正规项目的并不多) 。比如, 没有土地资源配置指标硬上项目, 新建的厂房很多都难以办妥手续, 属于采用违法 (修建违法建设) 的方式在发展经济。事实上, 乡村引进的小项目建设不走正常的途径, 图方便、走捷径, 乱占用耕地, 已形成了“先破坏后整治”发展模式。

(2) 破坏生态环境、安全隐患严重。

高强度、低水平的违法建设极大地威胁着城乡的生态环境、治安环境、社会环境。如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就已成为社会治安的盲区;而拆除违法建设则需要政府供养一大批专门的执法队伍, 购置专门的执法设备, 花费巨额的行政经费, 从而增加了执法成本和城乡建设土地的征迁成本, 影响了城市建设进程以及外部形象和投资环境。以成都市为例, 2002年, 成都市拆除金牛宾馆附近一幢违法建设就损失了2000多万元;2005年8月, 成都市武侯区一在建集体违法建设垮塌, 还造成了9死1伤的重大事件。

(3)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权力寻租多有出现。

集体“违建”促成了土地隐形市场的交易, 个别地方变卖 (或租赁) 土地, 已妨碍了土地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 使土地资源难以合理流动;违法建设还逃避工程招标投标, 滋生了钱权交易等各种违法、腐败行为;土地招租也隐藏着不正当的竞争和腐败行为, 事实上也大量侵害了集体利益。

2.集体“违建”的成因

(1) 直接原因是巨大的利益驱动。

在集体“违建”中, 一些政府及其部门、村集体、村民个人、土地租用人、违法建设实际使用者都能得利。以成都市为例,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 其郊区县、乡镇大量招商引资, 小企业大多以较低的租金租用集体“违建”做厂房或自行违法建厂经营。村民及其基层政府也从各自的经济利益出发, 加大项目上马的力度, 尽力攫取项目带来的好处。土地是公有 (地方集体所有) 资源, 而部分基层政府则放弃土地用途管制的监管职责, 主动甚至低价出租、出让集体土地。而执法机关对查禁违法建设的态度也不坚决, 甚至持默认和纵容态度。即便查处, 对违法建设的处罚幅度也明显偏低, 仅为土建工程造价的5%至20%。

(2) 二元结构体制催生集体“违建”。

在二元化发展思路之下, 集体土地要么被征用, 要么不被征用, 界限分明。村社集体和村民只有等待耕地被征用时才能利用土地资源参与分配, 心理很不平衡, 为了分享城市文明, 追求高额利润, 不少村民大兴土木, 违法抢建。还有部分人“借”新增违法建设“搭便车”, 在拆迁、拆除前紧急修建以获得更多赔付。当然, 没有项目建设, 叫农民占用良田、荒废良田, 他们自己都不会答应;但有项目, “种”房子 (厂房、库房) 比种庄稼来钱时, 农民和村、镇对“种”房子都有积极性。近在城市咫尺的农民通过“种”房子来取得现代城市发展带来的部分果实似乎也有一些合理性。对于庞大的违法建设需求市场, 国家也没有及时地采取适当的制度安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即使有安排, 也不可能准确预计、反映现实的需要, 因而也就催生了“违建”。

(3) 政府管理不善使集体“违建”泛滥。

目前, 乡村集体土地建设规划还没有建立起规范完善、公正的审批制度, 村集体和村民对规划的认知度也不高, 对土地使用规划先行等制度的认识也不到位。规划国土与建设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脱节, 相关部门对违法建设也没有合力制约。由于违法建筑未能及时拆除, 造成群众对土地管理的执法措施不严的错觉, 助长了违法乱搭建的嚣张气焰。由于立项、审批及按照规定办理, 既要资金成本, 更要时间成本, 因此, 有些基层部门则采取越权审批, 造成无序开发。

(4) 社会转型时期的伴生问题推动了“违建”增速。

如进城打工的农民由于挣钱不多, 还要拼命攒钱养家, 租不起“高档、时尚”的住房, 租住相对“便宜”的违法建设房屋就是他们目前比较理性的选择, 同时, 违法建设也是当地失地农民生活的来源之一, 很多农民失去土地又不具备相应的生存技能, 只能通过超建住宅出租来获取生活保障金;而许多起步比较低的民营企业, 也只能租用城郊结合部的仓库、厂房等来降低成本。

三、治理集体“违建”的几点建议

1.落实科学发展观,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1) 改革政绩评价标准。

加快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科学评估GDP发展在地方官员政绩得分中的比例, 应把“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规划控制区集体土地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官员考核指标体系中, 以限制部分污染严重、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项目被引进。

(2) 规范项目, 集约用地, 治防结合, 防患未然。

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 要防止集体“违建”从目前的一、二圈层向第三圈层蔓延、推移, 政府相关部门应对第三圈层制定完善的、城乡协调发展的规划编制, 并且对集体建设用地给予适量的配置和预留, 有选择、有步骤、有规划地引进相应的发展项目, 让相关村民可以普遍地得到实惠。

(3) 修编科学权威并惠及城乡的规划。

规划城乡要照顾村民对自己家园规划发展的愿望和能力, 并建立村民对城乡及自己所居社区建设规划表达意愿的渠道, 同时, 还应加大对城乡规划的宣传力度,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做到领导、专家、群众同时参与, 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可行性, 减小规划执行的盲目和阻力。特别要充分认识规划对调节潜在利益分配格局的功能及价值, 让规划的利益比较普遍地、公平地让所有城乡居民共享。应该说, 城乡郊区的农民出租、出卖土地以获得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 这是我国分配体制、机制不公平的反映。目前, 有开发园区的地方, 经济发展迅速, 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而没有项目建设的地方却是守着一亩三分地种庄稼, 每一年只能挣点基本的生活费, 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因此, 对工业开发园区创造的巨大利益, 在进行二次分配时, 应当统筹考虑受惠面及受惠群体。

(4) 拆除“违建”实行阳光操作、程序控制。

治理“违建”的规则应该更加公开透明, 程序也应该更加规范和理性。应形成社会共同治理“违建”的合力, 形成势不可挡的强大推进态势, 震慑群众性违法建设, 遏制违法建筑无序蔓延的势头。

2.加大综合执法力度, 控制集体“违建”数量

严格常规治理, 对已经完成的“违建”登记备案, 利用科技手段, 全天候监测集体土地。政府动态监控还应与乡村监管自治相结合, 全面监控城郊结合部等“违建”高发地区;加强执法巡查, 增加路面执勤力量, 并及时将路面上的“违建”情况收集起来;强化投诉机制, 便捷投诉方式;整理好耕地档案, 采用先进设备监测耕地耕种状况, 及时遏止准备开工的违法建设。同时, 建立对集体“违建”的巡查和报告制度。在乡、村和社区设立建设活动巡查责任人, 责任人应分片包干负责, 对巡查中发现的违法建设活动应及时制止、报告并协助处理。即责任人对辖区内违法建设采取定期和及时报告制度。对责任人谎报、瞒报、漏报或者制止不力而造成违法建设蔓延的, 追究其相关责任。对新增违法建设, 一律“无条件拆除”并先“恢复原状”。对这一条铁律, 宣传要到位, 实施要彻底, 控制要严格。对能够通过强制拆除整改到位的案例要坚决做到拆除整改到位, 对无法通过强制拆除整改到位的案例, 一律从重处罚。此外, “治理违法建设办公室”应统筹力量, 城管、国土、规划、建设、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应协调配合, 共享信息, 综合治理。

3.紧扣新农村建设主题, 抓好专项治理工作

应采用疏堵并举、分类处置的方式化解矛盾, 即查处要坚决, 疏导要有力。以成都市为例, 已建立完善了违法建设情况统计资料和档案, 并根据违法建设当事人的申报, 按其办理手续情况, 对凡未申报的公告一律作为无任何证件的违法建设对待。同时, 分清违法建设主体的办证情况, 政府应该承担责任的, 根据历史原因承担相应责任。笔者建议:①对招商引资项目兴建的厂房、宿舍等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应实行灵活政策, 盘活社会存量资产, 净化投资环境。对未申报或者公开处理后继续再建设的“违建”, 坚决及时地采取措施强制拆除;对利用集体土地搞房地产或者变相房地产的, 应采取严厉的措施制止。②设置两条“高压线”, 实行“一票否决制”。一是对辖区内利用集体土地搞房地产或者变相房地产开发的;二是对新增集体“违建”达致一定数量的, 要求当地一把手负责。在城市化进程中, 要完全、彻底、干净的消灭集体“违建”, 也许暂时是不可能的, 但基本的思路应是:政府对“违建”数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不能造成完全无法收拾的地步。

4.推进“三个集中”, 以土地置换法治理集体“违建”

(1) 土地置换法治理“违建”方案切实可行。

应嫁接土地置换和治理集体“违建”, 积极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规范集体土地的有序流转, 逐步完成对集体“违建”的整治。一是土地置换要有充分的政策根据。如成都市等地已经有了土地整理比较成功的案例和经验。“五朵金花”、“两河森林公园”、“蒲江复兴乡土地整理”等项目都是基层政府主导下, 村民进行土地置换的成功案例。这些土地置换项目至今还没遇到操作冲突。1997年4月1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的通知》中也明确规定:“用于非农业建设的集体土地, 因与本集体以外的单位和个人以土地入股等形式兴办企业, 或向本集体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转让、出租、抵押附着物, 而发生土地使用权交易的, 应依法严格审批, 要注意保护农民利益。”这实际是允许条件成熟的部分存量集体非农业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二是集约利用土地同时释放大量资金用于“三个集中”和治理“违建”。集体土地上耕地只有73%左右, 另外27%是散居的民房、无法利用的非耕地、道路等。通过土地整理, 集中民房、规范公共设施、平整土地等, 可以节约7%~10%的土地, 就7%计算, 10000亩土地就有700亩可以利用, 做为建设用地。在不减少耕地的情况下, 置换出土地, 部分用于建设用地也符合《土地管理法》“占补平衡”的原则。目前, 按成都市工业园区土地价格的一半折算, 700亩土地的价格大约是14000万元人民币 (700亩·20万/亩=14000万元) , 这一笔钱完全可以用于1万亩土地整理和建设相应的公共设施、美化环境, 即让利于民。

(2) 土地置换是治理“违建”的路径选择。

第一步, 规划先行;第二步, 试点并总结经验, 形成指导“三个集中”和“土地置换”的规范性文件;第三步, 政府主导, 集体谈判, 搭建置换平台。第四步, 推进实施城乡建设规划并同时加大农村集体土地违法建设的治理力度, 逐步消除违法建设;第五步, 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规则。

(3) 以土地置换法治理“违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综述 篇10

关键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必要性,流转模式,收益分配,建议

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以来,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逐步成为中国土地管理的一个热点问题[1]。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现行法律严格限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但自发、隐性流转早已存在。它将成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本化与市场化建设的最主要形式[2]。

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概念

我国法律对于集体建设用地迄今并没有一个确切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按权属看,该建设用地的所有权属于农民集体,而不是属于国家;按土地的用途看,它不是指农用地,也不是指未利用土地;按合法性看,它是指依法经批准的建设用地,是合法的而不是非法的建设用地[3]。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可分为所有权流转和使用权流转。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是指由于国家征用,土地所有权由农民集体所有转变为国家所有的一种方式;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农民集体或个体农户将其使用的集体非农建设用地通过出租、转让、入股等方式让与他人使用的行为[3,4]。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土地权利的流转,更多地表现为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又可以分为初次流转和再次流转。权利转出方为土地所有权人(或者其代表)的,其转移使用权称为初次流转,包括流转申请、流转审批、流转交易、流转登记4个步骤;如权利转出方为土地使用权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称为再次流转,包括流转交易、流转登记2个步骤[1,4,5]。

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必然性和客观性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国家每年通过征收农民集体土地来增加土地市场的供给,但城市对土地的需求量往往远高于国家每年的征地量[6]。

来自国家土地部门2005年的数据显示,扣除交通、水利等无法进入市场流通的土地之后,农村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分别约为1 700万hm2和700万hm2[7],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数量约相当于城市建设用地的2.5倍。城市的扩张和工业的发展使得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势在必行。

随着土地经济价值观日渐成熟,集体土地流转已成为社会商品经济和商品意识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流转发生的主观原因[8]。着眼于流转实践带来的效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探索了一条集体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壮大发展的新途径;盘活了存量土地,实现了土地资产保值增值,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9,10,11]。流转制度创新使潜在收入得以增加,流转制度环境变化使潜在收入分割成为可能以及流转制度安排成本在降低[12]。从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关系入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为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提供土地条件;提供了部分资金,降低了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成本;也有利于农村城镇工业的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与此同时,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可进一步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13]。

3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运行模式

3.1 流转形式

目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已经涵盖了出让、转让、出租、抵押、联营、入股等多种形式[11]。具体可以概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转让、出租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以征、转为国有,并办理转让、出租手续,补交相关税费,实现所有权、使用权的流转;集体之间辖域调整,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相应调整;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以集体土地使用权合作的方式进行流转;集体土地使用权随企业厂房转让、出租;乡(镇)村以集体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联营形式兴办各种企业;乡镇企业合并、兼并及股份制改组中的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由于企业倒闭或债权债务等原因,通过司法裁定使集体土地使用权发生转移;集体土地使用权随农民住宅转让出租。其中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主要形式是土地使用权流转,使用权流转又以出租为交易的主要形式[14,15]。

3.2 流转模式

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研究主要体现在2个问题:一是集体建设用地是否应该向市流转,经过长期争论后,大多学者都认为是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具有客观性、必然性。二是集体建设用地应该怎样流转、怎样进入市场,即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问题[11]。从实际情况看,各地较少规定集体建设用地是否可直接流转。而江苏省无锡市则明确指出,城市(镇)规划区内集存量建设用地用于商业等经营性用途的,必须先征为国有土地[16]。

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践中主要形成了3种流转模式:转权让利模式、保权让利模式、2种方式相结合,即规划区内转权让利,规划区外保权让利[3]。

马保庆等[17]结合威海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实践认为无论是城市规划区内集体所有还是规划区以外的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都应先转为国有,不允许集体非农业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若需进入市场,只有在实行国有化后才能实现,并提出了转权让利、统一出让的流转形式。高迎春等[18]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选择转权模式作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创新的方向,他们认为制度创新要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此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安排应在现有土地资源管理制度的框架下完成,实现对现有制度的完善,而转权模式更为接近现有土地资源管理法规。许坚[19]也认为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应慎重,通过对农民的调查,了解到只要是按市价进行补偿,即便是集体建设用地不能直接入市流转,农民也能接受。

尽管国家垄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禁止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直接入市的初衷是确保集体土地对农民社会保障功能的发挥,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利益,确保国家通过土地市场的垄断,以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20]。但由于建设用地价格的上升、农民政治地位的提高以及宪法秩序的改变,导致了农民对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流转权利的需求。农民采取黑市流转、变相流转等方式进行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地方政府也有很强的改革意愿,突破了中央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限制[21]。

因此,张梦琳等[6]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改变了资源配置方式,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缓解了供需紧张,减少建设占用耕地的潜在威胁;实现了效率、公平的双重改进,从效率上看体现了帕雷托改进,增进了社会福利,从公平上看体现了对农民利益的尊重。他们认为允许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意味着集体建设用地可以在保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性质的前提下进入土地一级市场,打破政府垄断供地的状态,使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由分割走向整合[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崔娟等[20]从法理分析的角度分析,认为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首先是符合《物权法》的平等保护原则;其次,依据中国《宪法》和《物权法》的规定,农民集体对其所有的土地依法享有收益和处分的权能;最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可以成为社会政治改革的新动力。黄小虎[23,24]则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分析现在集体建设用地市场虽然还没有放开,但在城市土地市场巨大效益的刺激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自发流转的“黑市”十分活跃。政府只有放开,才能管住。而放开集体土地市场以后,除了能使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加,还可以形成倒逼机制,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财政体制改革,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大对城市存量土地的集约利用。

3.3 流转收益分配

土地收益的合理分配是关系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核心问题[25],也只有建立了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最终才能达到保护农民利益、规范土地流转的目的。马保庆等[17]从地租的形成原因着手,认为对于新增集体非农业建设用地,土地纯收益的分配对象包括国家、乡镇政府和村集体;对于存量的集体非农业建设用地,分配对象除国家、乡镇政府、村集体外,还应包括原土地使用者。他们认为新增集体非农业建设用地的分配比例,就是绝对地租归国家所有,级差地租Ⅰ按土地所处投资环境,在国家、乡镇政府、村集体三者之间确定合理比例。若存在垄断地租,原则上要归国家所有。存量土地的土地出让纯收入,除绝对地租由国家所有,级差地租Ⅰ由国家、乡镇政府或村集体所有外,级差地租Ⅱ和改良地租要由原土地使用者所有。而储凡亮[26]和李延荣等[27]则认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一种交易行为,应根据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及投资与收益合一原则进行收益分配,而参与这种交易关系的主体不包括地方政府。并且各级政府参与流转收益的分配,很可能会导致土地供给失控并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因此李延荣认为土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分配关系的主体应是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和国家,而非各级地方政府。

4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建议

关于集体林权的法律制度研究 篇11

关键词:集体林;林权;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140-03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2003年开始,2008年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改革的目的是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户,明晰山林权属,落实经营主体,放活林业经营,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重新确定集体林地的生产关系,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集体林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农民经营林业的积极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

经过几年的改革,前期的改革即确权工作已经完成,大规模的林权登记发证以及林权流转之后,稳步进入了森林持续经营的正常轨道。但是,各地已进行的确权颁证和林权流转并未对社会投资林业和林业集约经营起到明显推动作用,林农增收效果也不甚明显,在林权的流转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有损林业经营者权益的情况。究其原因,产权制度存在不完善、不合理之处是重要根源:林权权能的不清晰;砍伐制度的限制;抵押权的不明确以及林权转让制度的不完善等,都使得林业经营者的权利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经济利益难以落实。因此目前工作的重点应是后期配套制度的改革。

一、集体林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对林权的限制过多

林权,是林木、林地权属的简称,是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的对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从法律界定上,中国的林权概念是比较明确的,即国家、集体拥有林地的所有权,个人可以按照法律的规定取得林地的使用权;国家、集体和个人都可以拥有林木的所有权。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操作上,国家强调要明晰产权,以确保国家、集体和林农形成不同的利益分配。但实际上,当林权所有者行使产权所有者的权利时,部分权能又受到了各种限制,产权的概念十分模糊。

1.林地所有权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后称《土地法》)第8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按《物权法》规定,所有权的权能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项权能。但农民集体对林地的收益和处分的权能却受到了限制。

《土地法》第2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并规定,国家征用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当地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对于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补偿数额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八倍。征地补偿方案确定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告,并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国家征用林地,作为林地所有权人的农民集体只能接受而无权协商,只能对林地的征收补偿费表达意见而无权对征收决定提出异议。这些规定从根本上否定了此种情形下农民集体对林地的处分权。从补偿的计算方式来看,也仅是对使用权和收益权的补偿,并非对所有权的补偿。

2.林木所有权的限制

集体林改将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落实到户,农民成为林木的所有权人。林木所有者获取收益的主要方式是砍伐、交易和使用。由于林地与耕地的不同,林地除了具有经济功能还具有生态功能,国家基于生态保护的初衷,对林木的砍伐和流通,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我国目前森林采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采伐限额制度、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制度、采伐许可制度、森林采伐方式及伐后更新制度等。这些规定散见于《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29条规定,国家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第30条规定,国家制定统一的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不得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计划管理的范围由国务院规定。并规定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山和个人承包集体的林木,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乡、镇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这些法律规定,将采伐的许可权,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中。这些制度对保护生态资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保护却是建立在牺牲权利人相关权益的基础上。林木生产周期长,耗费人力物力大,但经营的成果却难以变现,给林业经营者带来极大的压力。同时,相关部门掌握对林业生产来说至关重要的审批权,也为权力寻租创造了很大的空间。

(二)林权抵押的法律尚不健全

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是林地承包经营权人以自己承包的土地权利作为抵押物,为自己和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当债务人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以就该抵押物的价值优先受偿。该抵押权是基于林权而设定的担保物权。为促进林业规模性发展,解决林业资金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在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依法对拥有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进行转包、出租、转让、入股、抵押或作为出资、合作条件,对其承包的林地、林木可以开发利用。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在该政策性文件中得到确认。但是,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此却没有明确。

《担保法》第34条明确了四荒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第37条规定了不得抵押的财产包括“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对于家庭承包经营的责任山使用权(林地承包经营权)能否抵押未做明确规定。《土地承包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做了区别规定,对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没有明确允许,也没有明确禁止,而对四荒地的承包经营权明确了抵押的流转方式。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对担保物权的种类做出了明确的列举,其中并未规定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由于物权法规定了“物权法定”的基本原则,即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应当由法律规定,由此可以推论,物权法没有规定的权利内容,应当视为法律禁止所为,也就是说,《物权法》对于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采取了禁止态度。

(三)产权的保护措施存在缺陷

林权制度除了包括林权的确认和流转以外,还应当包括林权的保护。《森林法》第39条规定,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十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收盗伐的林木在执法实践中存在一定问题。一是林木被没收后,林木所有人只能通过民事诉讼追回自己的损失,不仅成本较大,而且费时费力,即使胜诉最终也难以真正得到赔偿,有损林木所有人的利益。另外此条规定不利于打击盗伐林木的行为,这是因为当被侵害人发现自己被盗伐的林木还未从作案现场转移时,一般不会向林业部门投诉,只有这样才能拿回被盗伐的林木,减少损失,否则,林木就会被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收。此类对盗伐行为的处理规定不利于追回林农的损失,保障林农的权益,也不利于追究和惩罚盗伐林木的行为人,维护正常的林业秩序。

(四)林权转让的程序缺乏公示效力

为促进林业的发展,国家鼓励对林业投资和流转。为此,必须保障林权流转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林权流转的实质是林地林木所有权或其派生权利的转移,其本质是一种物权行为。在流转过程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发生了变化,为有效保护交易安全和经营者的利益,必须要建立公平合理的物权变动模式。

对于物权的变动,《物权法》原则上采取债权形式主义,即当事人的合意仅发生债的效力,与登记、交付的公示方法相结合才共同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同时以法律特别规定为限采取登记对抗主义。登记对抗主义意味着不登记当事人也可取得物权,一旦第三人因登记取得物权或享有优先于受让人的权利,那么已经取得的物权应当让位于登记权利人或享有更优先权利的人。《物权法》第127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草原使用权证,并登记造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第129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这说明,比照土地承包经营权而产生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其变动采用的是登记对抗主义,即登记不是物权变动的必要程序。同时《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等涉及林权变动的专门性法律法规也并未把登记作为一种强制性的物权变动方式,加之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不够健全、对登记工作重视不够等主客观原因,造成集体林权登记确权工作存在着“一林多证”、“有地无证”、“有证无地”、“一林多买”等问题。林权的流动,若不采用登记的公示方法,难以让社会公众了解林地林木的真实归属,在转让中容易引起集体林权属的纠纷,不利于搞活林业经济。

二、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方法

(一)改革林地征用制度,切实保障农民集体林地所有权

合理征用林地,首先需要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畴。要排除借公共利益之名随意征用农民林地的行为,须以法律条款明确列举公共利益包括的种类,对国家征收行为进行严格限制。属于法律规定的范畴之内,才可以征收。其次应赋予林权主体与国家平等协商的权利,弱化政府的行政权力。对于林地征收事宜,国家应与林权主体平等对话,让林权主体可以参加到征地谈判中,对征地的相关内容进行平等协商,以确保自己的权益。第三是应当提高补偿标准,农民失去赖以谋生的土地后,要保障其拥有维系生存的物质条件,需要根据林地的价值来确定补偿价格,使其获得相应的对价,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征地及补偿的全过程,应公开透明化,保证农民的知情权,使农民充分获得有关信息,并可以通过第三方监督的方式,来保障征收过程的合法公正。

(二)放宽限额采伐管理制度,保障林农的经营权和收益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第10条规定,实行商品林、公益林分类经营管理。公益林承载森林的生态功能,商品林侧重森林的经济功能。对于公益林,国家应不断完善补贴制度,提高补贴数额;对于商品林,就应当充分尊重林木所有人的收益和处分权,放开森林采伐限额。变林业主管部门批准采伐为监督采伐,除对危害生态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行为进行干预外,由林木所有人自主决定对林木的处分方式。放开对林木运输和经营的层层限制,使经济林的经济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三)落实林权的抵押权,为林农筹集资金,发展林业提供更大空间

林地与耕地相比投资大、回报慢、周期长、风险大。要发展林业,需要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充分发挥金融部门的职能,推进林权抵押货款,以解决林业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推进林权抵押货款,应首先从法律上落实林权的抵押权,以法律形式明确赋予其合法性并修改其他限制林权抵押的条款。根据物权法定原则,需在《物权法》中明确规定林权抵押权,使其成为担保物权的一种。同时应放开对自留山抵押的限制,并允许通过转让方式获得林地承包经营权的受让方申请林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以便其能以林权进行抵押贷款。林权抵押权的落实,有助于促进林权抵押,使经营者获得充足的资金进行林业经营,提高资本参与投资林业的积极性。

(四)调整对盗伐林木的处理方式,确保林农财产权利

对于《森林法》第39条中关于盗伐林木的处理方式应进行修订。被盗伐林木不应收归国有,而应当返还其所有权人。若确实无法追回,再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此调整从立法上来说也相对简单,可将《森林法》该条第一款修改为“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十倍的树木,暂行扣押盗伐的树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林业主管部门取证后应返还林木所有权人被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无法追回的,由林木所有权人依法向盗伐当事人追偿”。

(五)完善林权流转制度

规范林权流转的行为,保障出让方和受让方的权益,就必须理顺林地产权流转的程序,完善林权流转制度。除应制定专门规范林权流转的法律外,还应修订《物权法》中对于林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规定。对于林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必须采取债权形式主义,即当事人的合意仅发生债的效力,与登记、交付的公示方法相结合才共同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林权的转让,必须经过登记才能发生效力。只有经过登记,才便于社会公众了解林地的权属情况和流动情况,保障林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才能吸引更多资本从事林业经营,促进林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庆.关于加强我国林权法律制度改革的思考[J].文史博览,2007,(8).

[2]魏华.林权理论和实践与物权法冲突——以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背景[J].法制与经济,2009,(2).

[3]沈文星,吕祥熙.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1).

[4]陈华彬.论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M].民商法论丛:第6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76.

集体企业改革风险防控措施的研究 篇12

一、集体企业改革风险分析

1. 人员安置问题

在改革过程中, 人员的安置以及劳动关系的处理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也是导致改革出现风险的重要因素。如果在安置方面出现问题, 极易导致企业职工的不满, 要求再次予以安置甚至提出各种补偿要求等, 严重影响到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2. 资产、债权、债务处理问题

在改革过程中, 相应的资产、债权、债务处理问题, 也是重要的风险因素。在改革的过程中, 如果出现企业产权不清晰的情况, 便会导致处置各种集体企业资产的时候, 在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以及清产核资过程中出现风险问题, 导致归属不清以及资产流失等的出现。另外, 在债权债务方面, 也可能会出现来自企业内部以及外部的双方面风险。其中, 外部风险主要是指集体企业与第三人之间可能会因为改革而出现债务纠纷, 导致一定风险的出现。内部风险则来源于不同的主业和集体企业之间的债权问题, 包括抵押和贷款等, 可能会出现不易追回的情况。

3. 舆情风险

在集体企业改革过程中, 因为改革的涉及面广, 相关政策内容繁多, 加之受到不同企业规模和经营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容易导致舆情复杂程度的提高。尤其对一些企业职工而言, 因为缺乏对相应政策和咨询等的了解, 容易出现一定的抵触情绪。

二、集体企业改革风险的防控

1. 做好人员安置工作

为减少改革过程中各种风险的出现, 首先要做好人员安置工作。对于集体企业改制、关闭或破产的, 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 对在职集体职工予以妥善的安置, 并对其相应的劳动关系予以处理。集体企业可用净资产支付解除在职集体职工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 如果净资产出现剩余, 剩余部分作为主办国有企业持有改制企业的股权, 也可转让给改制企业的员工或外部投资者, 所得转让收益归主办国有企业所有。集体企业净资产不足以支付解除在职集体职工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的, 差额部分所需资金由主办国有企业、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共同承担。其中, 对地方国有企业兴办的集体企业, 中央财政补助50%;对中央下放地方的煤炭、有色、军工等企业兴办的集体企业, 中央财政补助100%;对中央企业兴办的集体企业, 中央财政将根据企业效益等具体情况确定补助比例, 原则上不超过50%。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可统筹用于安置集体企业职工。对于不同地区而言, 在改革过程中, 需要根据财政补助资金相关申请要求的具体规定, 合理上报申请材料, 以及时获得一定的补助资金。

2. 合理处理资产、债权、债务

集体企业改革过程中会涉及到十分复杂的资产和债务等问题, 需要予以妥善的处理, 与避免出现风险。进行处理的时候, 可以将各种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划拨给集体企业, 以更好的开展人员安置工作。对于改制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税费, 需要接受严格的检查。如果经检查符合我国税法当中相关减免的要求, 则可以予以相应的减免。如果在对职工进行经济补偿的过程中出现净资产不足的情况, 则由其他一些主体负责对差额予以承担, 包括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以及主办国有企业等。对于行政划拨土地, 如果经所在地县级以上政府批准, 则可经过分割后由集体企业接受相应的土地使用权。如果不符合划拨用地条件, 则需要按照有关法律办理有偿使用手续。对在规定的时间内形成的集体企业与主办国有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 予以合理的轧差。轧差后集体企业欠主办国有企业的债务, 在集体企业净资产不足以安置职工时, 由主办国有企业予以豁免。轧差后主办国有企业欠集体企业的债务, 由主办国有企业予以偿还。如果集体企业在职工工资等方面存在债务问题, 则需要接受科学认定, 然后根据具体的债务情况, 制定相应的清偿方案。然后通过多种渠道筹集所需资金, 包括资产变现等, 以及时支付相应的债务资金。

3. 加强舆情风险防控

首先, 做好对舆情的监控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完善的应对预案。及时发现风险, 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解决。其次, 做好相关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和各级政府保持密切的联系, 并积极的进行沟通与合作。以获得更大的支持和帮助, 更好的引导舆论走向等。另外, 与当地媒体等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各级媒体, 做好对集体企业改革相关措施和益处等的正面宣传工作。另外, 对企业职工进行宣传教育。通过设置宣传栏以及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 将改革的背景和相关细节问题高职广大职工。并积极与职工进行交流, 了解广大职工, 尤其是一线职工的实际诉求, 以更好的处理各种问题, 防患于未然, 保证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结束语

集体企业曾经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是特定历史时期下的特殊产物。在进行集体企业改革的过程中, 涉及面广, 情况复杂, 工作难度大, 因此要注意提高对集体企业改革重要意义的认识, 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风险问题, 并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控。惟其如此, 才能把握好改革的节点和节奏, 确保集体企业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张红涛.国有大型煤企实施集体企业改革存在的困难和政策建议[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3, (8) :56, 63.

上一篇:高瓦斯矿井下一篇: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