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教育(共12篇)
集体教育 篇1
根据案例,我们可以基本确定小艾是一个有梦想、有追求的学生来上海求学,她有明确的目标,就是希望考上一所好大学。她对自己要求严格,学习刻苦,在学生眼里是个“学霸”。按理,在上海的教育环境中,她可以得到较好的发展。但她提出要弃学返疆,有点出人意料。
一、教育诊断
小艾遇到了困难,并已经远远超过她的经验和能力,班主任几番谈话和建议也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为了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我们有必要对小艾做一个比较全面的诊断。
1. 存在人际交往障碍
人际交往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学习内容。能否具有一个互相帮助、互相包容、互相学习的环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他们的人格发展,而且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小艾目前的人际关系可以用“糟透了”给予概括,同学看不惯她,她也不与同学交往,甚至认为班级里没有一个好人。分析其中的缘由,有小艾自身的原因,也有其他的原因。小艾自身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对同学缺乏信任感,因此不愿和同学交往;自我意识过于强烈,仅凭直觉判断同学,只用自己的标准评价同学,因此每个人在她的眼里都一无是处。
2. 面临成长焦虑
作为一个远离家乡的女孩,小艾的目标高于一般同学,她的付出和追求也高于其他同学。但小艾身心能否和谐健康发展,让人有些担心。因为小艾除了升学目标,其它目标并不清晰,而且对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也没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一旦遇到比较大的困难,极易动摇或放弃。现在与同学的矛盾,生活中的孤独感,使她对自身的现状失望,用她的话来说,正在走向堕落。
3. 缺少良好的班级氛围
我们知道,由于班级同学存在各种差异,主要表现在生活方式、处事待人、学习目标、个性爱好和价值观等方面。这些差异会不断反映在班级生活中,导致班级生活中各种小矛盾出现。为了能够妥善处理人际差异,让班级形成和谐的教育氛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小艾所在的班级既不和谐也缺少团结互助,在这样的班级氛围中,各种矛盾就会愈演愈烈,人际关系就会更加紧张,人的学习动力也会逐步消解。
二、教育策略
应该说,班主任对小艾的工作做了不少,但效果不明。班主任要把对小艾的教育,置于班级整体的教育之中。
1. 教育学生认同他人的长处
我国古代就确立了基本的教育原则,“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说的是,教育就是要施加各种影响,帮助学生长“善”救“失”。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都知道自己之“善”,也认同他人之“善”。知道自己有“善”,学生就会心情愉悦。但小艾的班级,显然做得不够。在小艾眼里,同学中“没一个好人”;在同学眼里,小艾“一无是处”。这样的氛围不扭转,班级就会滋生“揭丑”心理,同学之间关注的只是他人的短处。其实,班级同学有很多很多的“善”,小艾也有不少的“善”,只是彼此都未用发现的眼睛去看,未用包容的心去体会。如小艾有学习目标,学习刻苦,生活节俭等。对小艾的善,班主任不仅要表达自己的欣赏,而且要让更多同学认同和学习。班主任更要让大家,包括小艾,能够用审美的眼光,发现和学习其他同学的“善”。
2. 教育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
当然,班主任还有救小艾之“失”的责任。由于文化和地域的差异,班主任救“失”,一定要了解小艾的生活经验,依据小艾的理解水平。小艾也要明白以下几点:
(1)人和人是有差异的,就是同一父母所生的兄弟姐妹之间,也存在不少的差异,有差异是正常的。
(2)人都不是绝对完美的,既有长处和优点,也有不足和缺点。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要努力克服和改正;对于他人的缺点和不足,只要不妨碍集体和他人,就应该宽容。
(3)班主任要尽可能以浅显的话语让小艾明白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道理,如人际交互原则中,人们之间的善意和恶意都是相互的,一般情况下,真诚换来真诚,敌意招致敌意。
(4)朋友和同伴在人的成长中至关重要。每个人的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他人的协作和帮助。与人友好相处,是学习一项重要内容。
3. 创建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首先,班级要有家的氛围。对于一群远离家乡和亲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新的学习生活的未成年人来说,寝室、小组和班级都应该充满温情、关爱的和包容。他们特别渴望同学关系、师生关系,能充满浓浓的亲情。我们接触过的民族班,几乎都提供了相似的经验。这种相似性,不能不说是一种规律性的办班经验。
其次,班级要树立正能量。班级是学生朝夕相处的微社会,它是师生思想和行为的产物,一旦成为班级氛围,就会影响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因此,班主任需要有培育和收集学生闪光点的教育敏感和责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更多的协作和分享、责任和勤奋、关爱和包容等,这些就是班级的正能量。在充满正能量的集体中,学生会变得更加善良、信任和积极。如果形成这样的氛围,小艾就会感受到同学的温暖。如:偷看小艾随笔并不负责任向他人传播的同学就会受到批评,就会有同学会主动和小艾消除误解,就会有同学去劝说小艾不要轻易放弃求学……
张艺谋曾经拍过一部电影《一个也不能少》,其实它不仅仅是情景的演绎,更是教育责任的诠释。我们希望班主任能够不放弃努力,说服小艾自愿留下来,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放飞自己的梦想。
集体教育 篇2
1.能够听信号走、跑。
2.在活动中学习双脚并拢跳和钻的能力。
3.共同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四种水果图片若干。
学具:四种小动物图片,四种水果,箩筐做成的小货车四辆,四个箩筐。
场地:起点线一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今天司机叔叔接到一个电话,山羊伯伯请他为森林里的小动物运些水果。可是司机叔叔一个人太忙了,小朋友,你能帮助他吗?
现在我是大司机,宝宝们都是送货员,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开着小汽车来到场地上。)
2、热身运动。
森林里的路有些难走,需要经过一些障碍才能到达小动物的家。那么我们先来做做运动锻炼一下自己吧。
伸伸臂、弯弯腰、踢踢腿、蹦蹦跳。
二、技能训练:听信好走、跑。
1、在马路上有交警叔叔为我们指挥,让我们注意交通安全。你会听从交警叔叔的指挥吗,让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
2、教师作交警,指挥幼儿走或跑。
要求:幼儿排成四排站在起点,宣布开始,排头幼儿先出发,听“交警”的口令走或跑,结束回队伍的最后面排好。然后第二个幼儿继续进行,以此类推。
3、训练2-3次。
4、小结:我们的小送货员真称职,都会听从交警的指挥,遵守交通规则呢。
三、游戏:运送水果。
1、过渡:接下来我们要正式上路去送水果啦。
2、教师边示范边介绍游戏方法。
瞧,前面有四个小动物的家,我们先要在“小货车”里装上水果,然后拖着装着水果的“货车”走过一段小路,再跳过几个小山沟,钻过山洞,再跑到小动物的家,把水果送给他。最后从边上跑回来把空货车交给第二个小朋友,以此类推。
3、幼儿游戏一次,教师指导。
四、评价活动。
区域活动“巧架”集体教育活动 篇3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教学的有益补充,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可以优势互补,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充分尊重了幼儿的主体地位,较好的保障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得双边教学效果。
【关键词】
幼儿园 区域活动 集体教学
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以集体活动为主要活动组织形式。随着区域活动的引入,这一局面开始被打破。在实践中,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各具特点,是幼儿园课程的两种主要活动组织形式。两者之间存在着排异、同化、顺应、并存、对话等多种关系形态,由此体现出不同的课程理念。集体教学活动与区域活动各具特点,两者能否优化整合在一起?用什么方式整合更符合幼儿园的实际?纵观已有的区域活动研究文献,发现大多重在对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研究、教师指导策略研究、实效性研究,而真正开展集体教学与区域活动的整合研究,形成操作性策略的却不多。我们认为集体教学与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两种重要组织形式,有必要以整合的方式各尽所能,期望尝试将区域活动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巧架”于集体教学之中,使它们在形式上、内容上以及方法上形成互补,既不失集体教学和区域活动两种组织形式的特色,又能有效弥补集体教学的不足,实现集体教学、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三者的有效结合,给孩子创造多种表达的途径,提高孩子学习的质量。就如朱光潜(1965)在《无言之美》谈到的“留白”一样,让我们的教育努力朝着“孩子有可能自己学会的知识,千万别让他等你来教会”的教学方向发展。
一、从区域活动中生成集体教育活动内容
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材料的投放者和活动的观察者、支持者。教师通过观察,发现某些学习内容是大多数幼儿的兴趣点。同时,发现幼儿在操作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一些经验是零碎的、肤浅的,但却具有继续探索的价值。于是,就有了提升幼儿经验的需要,从而生成了集体教育内容。如:我在探索区投放了各种各样的豆罐,让幼儿摇摇、听听、猜猜是什么豆豆,引起了幼儿探索的兴趣,幼儿会自言自语:“这是黄豆,黄豆可以做豆浆”“这是赤豆,赤豆可以做豆沙”“……”几周后,我在观察孩子活动的基础上生成了“黄豆”等集体教育活动。让幼儿观察黄豆的外形特征,探索“豆脐”的小秘密;尝尝各种豆类食品,了解豆类食品的营养价值;知道黄豆通过高新技术产生更广泛的用途;操作用石磨、豆浆机等不同的工具制作豆浆。整个活动孩子都非常高开心,对黄豆也有了比较系统进一步的了解。
二、区域活动可作为集体教育活动的“先行”
学习新理念后,教师心目中已明确了孩子是活动的主体,当教师根据目标设计一些集体教育活动时,教师首先考虑的孩子,孩子的兴趣、已有经验、发展层次等等。只要先读懂孩子,设计的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的发展。如:我根据目标设计了一个本土化的集体教育活动“树叶贴”,我把树叶贴画先投放于美术区内,发现大多数幼儿只是模仿范例贴画,小部分幼儿能进行创意:根据树叶的不同外型制作成“公鸡”“蝴蝶”等画面。只有一位幼儿想利用剪刀进行修剪树叶创造出富有创意的“小帆船”。于是,在主体活动中,我让幼儿先欣赏区域活动中的幼儿作品,再把活动重点放在引导幼儿根据树叶造型进行充分想象,象什么,看谁想的和别人不一样。最后再出示紫薇制作的“小帆船”作品,进一步拓展幼儿的思路,使幼儿在制作树叶贴画时思维活跃,进行自己独特的创意。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
三、区域活动可作为集体教育活动的延伸
在集体教育活动中,为了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我们重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动手动脑操作摆弄。但是,有时受材料的局限,不得不分组多人合用一些材料,许多被动型的幼儿只能被动观望。那么区域活动便是最好的弥补。还有在集体教育活动中,由于幼儿发展水平的不一致,有些反应慢的幼儿刚有些开窍,由于时间的不允许,被迫终止探索。那么可到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索吧,成功在这里向他们招手呢!再有,集体教育活动结束,个别幼儿对探索的内容,意犹未尽,还有深入下去的需要,区域活动正好可以满足这些幼儿,使其的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比如在“我身边的科学”主题中的社会活动《认识各种标志》,让幼儿在课堂上自己设计出不同的标志,并向老师小朋友们解说设计的标志的意思,在一堂课的时间里,难以让所有的小朋友一个个进行解说介绍。这时我们就把这一教学内容放在区域活动中,将幼儿设计的标志放在画袋中,利用区域活动的时间,让幼儿向小伙伴们解说介绍其作品,并相互进行交流讨论、修改。孩子在区域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且区域活动的开展使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集体授课的形式。教育的出发点从教师转向幼儿,强调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体,也为孩子对于主题内容的掌握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
集体宣誓的教育魅力 篇4
我是薛城奚仲中学的一名学生,我为在这里学习感到自豪。在此我庄严宣誓:
崇仰先贤,涵养自我品德;
弘扬精神,传承创新品格;
善思明辨,做自立自强的学生;
乐学敏行,做学以致用的学生。
我会牢记父母嘱托———争强,争气,争荣光;
我会铭记师长教诲———成人,成才,成天下。
集体宣誓活动起初是学校规定动作,后来渐成习惯,再后来发展到凡有大型活动或会议,学生都自觉进行集体宣誓,集体宣誓成为奚仲中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独特的校园文化。
一、集体宣誓具有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
心理暗示这一术语来自西方的心理学,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心理暗示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的思想与行为,不管你信或是不信,它经常会使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思想或信念行事。心理暗示是通过使用一些潜意识能够理解、接受的语言或行为,帮助意识达成愿望或启动行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向是由自我意识决定的。任何时候都不要给自己负面的心理暗示,因为它会迫使你放弃奋斗的勇气和坚持付出的毅力。无论在学习、生活中都要努力锻造自己拥有积极的心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笔者没有充分的实例证明心态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长路线,但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理暗示的确是可以成就一个人的卓越。因为积极的心理暗示、积极的处世心态还有自信等一系列与心理作用有关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的。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生成熟的思想决定着他们成熟的学习和生活行为。坚持每天以励志为内容的“集体宣誓”活动,这样做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一种长期的思想强化教育,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自我激励、自我挖掘潜能、自我提升思想意识。高呼誓言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心无旁骛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给学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学习,为个人争前途,为班级争荣誉。更为重要的是在震耳欲聋的宣誓声浪中,还会产生一种群体效应,大家互相鼓励,互相感染,胆怯、自卑、拖拉、懒惰的情绪会被驱赶得烟消云散。
心理暗示手段古已有之。如清朝状元彭元瑞,读书时曾自题一联“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以自勉。日日诵之,其实也就成了一种宣誓,这副对联激励着他,最后果然也金榜高中。文学家蒲松龄也用过类似的方法。蒲松龄少时几次赴考都名落孙山,于是愤而放弃科举转而著文。为激励自己,书一联刻于铜镇尺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并且日日默背此联,激励自己的信心和斗志。做事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想成功,就要做一个有志者。
在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要经常对自己施加积极的心理暗示。学生尤其是毕业年级的学生常常面临着升学压力等诸多的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常常会让学生产生焦虑、困惑等不良情绪。如何有针对性地对这类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和良好的行为纠正呢?笔者认为,宣誓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当看到学生很疲劳,或是要参加什么集体活动,或是考试成绩不理想,教师都应要求学生把誓言大声读几遍,学生立即浑身充满了激情。学生们都把誓言形象地称为是疗伤的“灵丹妙药”、“精神氧吧”、“心灵鸡汤”。
二、集体宣誓具有一定的约束规范作用
宣誓是一种承诺,是十分庄严的事。宣誓意味着要履行诺言,对学生本人是一种有力的约束。集体宣誓使学生树立了主人公的意识,使班集体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形成了“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良好班级氛围。每天让全班同学高呼誓言,不仅有助于调节情绪、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励同学奋发进取,而且对于后进生来说,多年形成的自控能力差、懒惰、学习不主动的毛病,在誓言约束下,得到改正。因为宣誓是在一个公共场所举行的仪式,是向大家坦露内心的壮举,需要接受大家的监督,需要自我的勇气和胆识,以证明自己坚守信仰,遵守诺言。
集体宣誓的力量不容低估。尽管宣誓是一种语言仪式,一种不受法律约束的形式,但宣誓可通过这种庄重而严肃的仪式向大家表现宣誓人的精神状态,表白其内心的诉求,从而震撼其心灵,纯洁其精神。青少年就是一棵棵幼苗,教师就是帮助小苗成长的园丁,青少年的成长过程是需要不断矫正,不断“修剪”的过程。催人奋进的集体宣誓就像“好的标签”,贴上正面签和发展签,这就如暖暖的阳光,幼苗会向着朝阳的方向不断生长。平时教师多给学生贴正面签和发展签,鼓舞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其不断发展进步。
三、集体宣誓发挥了文化思想的引领作用
奚仲中学曾邀请了2010年全国自主招生中被北大、清华提前录取的奚仲中学08届毕业生胡志强、庞安琪、张洪铭三位同学为母校4000多名师生作了一场精彩的励志报告。三位“骄子”把自己学习知识及提高能力的方法与途径、对人生的思考,毫不保留地介绍给了母校的学弟学妹们,肺腑之言字字珠玑,给人启迪,催人奋进。报告会最后一项程序是在这三位学长的带领下,全校4000多名学生庄严宣誓:“我是一名奚仲中学的学生———”声上云霄,振聋发聩。每一位学生都热血沸腾,群情激昂。集体宣誓发挥了难以想象的思想引领作用。
集体宣誓其实是一种文化,誓词是文化的一个载体,它应该与制度有关,只有形成这种制度性的文化氛围,成为制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制度才能更有效地贯彻执行。宣誓场面壮观、感人,气氛和谐,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全体同学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同时宣誓寄托着学生共有的理想和追求,它制约着学生的言行;誓言作为一个号角,它又会将每一个个体的潜能凝聚,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集体宣誓蕴含着学生们的所有理想和追求,同学们无声的心愿都融进了宣誓的语句中,使他们表达出了自己的干劲,甩掉了悲伤和懈怠,重新找回了奋斗的激情,使学生的理想更加明确,成人成才意识更加强烈,每次宣誓过后学生感觉精神振奋。很多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每天的集体誓言是我最愿意做的事情,每当这个时候,同学们的右手都高高举过肩膀表达自己对宣誓的忠诚和决心。宣誓的那一刻,每一个心灵都得到了无声的震动———宣誓是父母含辛茹苦的敲击声,宣誓是老师满含期待目光的催促声,宣誓是自己追求理想实现目标的号角声,宣誓是只要精神不倒没有什么能难倒、只要脊梁不弯没有扛不起的山的精神力量的强烈震撼。”
主题教育先进集体申请材料 篇5
尊敬的团委老师,您好:
我代表本团支部向您介绍上一学期的工作情况,希望得到您的认可与支持。
在上一学期,我团支部积极响应团委的号召,以提高团员素质,增强团员意识为宗旨;以激发团员热情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目的。谨记“唯真求新”的校训,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
一、“大学四年生涯规划”主题班会
十二年,风雨兼程,满怀梦想与对未来的憧憬,90后的我们逐渐告别幼稚走向了成熟,带着好奇、兴奋和一丝丝迷惘迈入山东科技大学的校门。为了让同学们对今后大学四年生涯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计划与目标,我班特举办“飞扬青春,梦翔科大”的主题班会。本次班会,由学习委员刘敏君和副班长廖涛主持。班会上,同学们积极发言,每一个人都毫无保留的说出自己深埋心底的多年梦想,并详谈了在今后的大学四年中自己的初步规划与打算。尽管,每一个人对大学的认识还尚浅;尽管,每一个人的规划不尽相同。但,通过本次班会,每一位同学更加明确的知晓四年里到底要在山东科技大学得到些什么,更加坚定了为那最初的梦想不懈追求的信念。
最后,由团支书孙晓涵为本次班会做总结性发言,指出山东科技大学是我们成就人生理想的航船,与会的每一个人都将会成为最优秀的舵手,以科大为新的起点,谨记科大“唯真求新”的校训,借本次班会的东风,让梦想展翅高翔。
二、优秀团员教育活动
为切实提高团员素质,增强团员意识,纯洁团员队伍,健全和完善团组织的监督机制,使团员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应团委号召,我班特举办团员教育活动。
本次活动由团支书孙晓涵主持,旨在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强化和突出在新形势下共青团员的先进性和模范作用。团支书孙晓涵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了《团章》、“团史”、时事政治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一起就怎样明确成才目标,落实成才行动,提高综合素质等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通过本次教育学习,使同学们更加明确了新时期共青团的任务以及做一名合格团员所必备的素质,提高了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加坚定了同学们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心和信念。
三、安全教育活动
步入大学,离开父母的怀抱,开始独自一人在陌生的环境里生活、学习,对于早已习惯父母呵护而又身处异地的我们,安全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身边存在的种种安全隐患,我班特邀辅导员江谭老师和管理干部联系人蒋老师,就大学生安全问题举行了教育活动。蒋老师就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大学生所产生的种种负面情绪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讲解,并对同学们学习生活所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提出了自己恳切的建议。蒋老师独到的见解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随后,江谭老师列举了一系列现实事件,一个个血染的事例,让同学们更深切的认识到身边存在的种种安全隐患。通过本次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保护观念,为同学们顺利度过大学生活提供了保证。
四、“怎样学好高数”经验交流会
从高中的基础学习到大学的继续深入,同学们普遍对高等数学的学习感到困惑与无奈。针对这一现象,经班委会一致决议,特邀请大二的优秀的学长、学姐们就怎样学好高数进行经验交流。
会上,学长、学姐们详细的介绍了学习高数的方法以及各自认为的要学好高数的关键所在并叙述了当他们学习遇到困难时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学长、学姐们精妙的方法,引得同学们喝彩连连。随后,同学们积极发言,就自己学习高数时的困惑和问题向学长、学姐们进行咨询。整个教室溢满热烈的争论声和心满意足后喜悦的欢笑。学长、学姐们细致耐心的讲解赢得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最后,由班长范世峰做总结性发言,他指出学长、学姐们的宝贵经验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不能盲目的效仿,要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本次经验交流会,使同学们对高数的学习有了一个全新而系统的认识的同时,也令同学们对高数乃至对大学的学习生活充满信心。
五、收心会
时光如梭,转眼间大学的生活已过去了半年。新的学期、新的生活、新的挑战,激昂的时代赋予了我们沉重的使命,容不得我们丝毫倦怠。为了让同学们从春节寒假的喜悦以及上学期的考试失利中挣脱出来,我团支部积极相应团委号召,特开展收心会。
本次会议由团支书孙晓涵主持,孙晓涵针对上学期班级的学习情况对考试成绩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分析,指出上学期班级工作的成绩与过失,并提出新一学期班级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措施。随后,班长范世峰对上学期各个宿舍的卫生、参与活动等情况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在新一学期积极参与各种比赛的同时,要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之间得关系,做到双赢、双丰收。最后,同学们积极上台发言,分别介绍了自己考试失利的原因以及在新一学期的计划与打算。通过本次会议使同学们明确新一学期奋斗目标的同时,也调整了同学们的心态,以全新的面貌应对新的挑战。
以上是我团支部在上一学期开展的主题教育的总体介绍,希望得到团委老师的审查与指导。在新一学期,我团支部将再接再厉,积极响应团委号召,励精图治,艰苦奋斗,谨记“唯真求新”的校训,为创建一优秀集体而不懈奋斗。
经管学院
集体教育 篇6
一、身体力行作表率,树立阳光教师形象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你的心里没有阳光,你的教育就不会辉煌。”是的,只有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才会有一群幸福快乐的学生;一个拥有阳光心态的教师才会拥有一群阳光心态的学生,班级才会有阳光,才会有温暖。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为学生当下的生活服务,为孩子们创设快乐而舒适的学习环境。校园应当是欢乐的,孩子们应当是幸福的。每当新学期开学时,学生会高高兴兴、充满期盼地到校上学,每当放寒暑假时,学生会恋恋不舍地离开学校和老师。
“阳光教育”即是“爱心教育”。创建阳光班级首先要有一个阳光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笔者始终以一种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感染着学生,无形地影响着学生。每天早早到校,先把自讲台擦一擦;每次用完的粉笔和三角尺及时整齐有序地摆放好;看到掉在地上的东西随手捡起来(随手的举动无形中还是会感染学生的);请同学帮忙后说一声“谢谢”!每次放晚学时说一声“同学们再见”!每节课用饱满的精神走入课堂……从不吝啬对孩子们的微笑与赞美,用积极正面的语言行动激励引导学生,不断地向他们传递正能量,用爱心滋养爱心,用温暖传递温暖。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而当我们教师拥有健康的身心、敬业的精神、不断学习的行动,我们也将是阳光的。只有教师自身阳光了,才能教育出阳光的学生。正如陈如平专家说:“教师不应是园丁(剪枝修叶,扼杀个性)、不是春蚕(作茧自缚)、不是蜡烛(牺牲自己,照亮别人),教师应该是‘阳光’,要先让自己的心年轻起来、快乐起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带着微笑和童心告诉学生‘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二、多元化的阳光德育,营造阳光班级氛围
班级是学生在校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是他们生活学习的主要地方。每学期初,笔者都重视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阳光的学习氛围:把整个班级布置得美观、温馨、整洁,有读书角、光荣榜、卫生角、公告栏、优秀作业栏,绿色角等,让同学有一种阳光家园的感觉。培养同学自觉做到“班级是我家,整洁靠大家”,人人动手,维护班级环境,营造阳光和谐的学习氛围。
①在学期初,笔者和同学们一起制定了阳光班级口号“人人争当阳光少年”,用激人奋进的口号时刻提醒学生。同时,笔者结合学校开展的争做阳光学生的活动,在班内开展争做阳光学生评比活动及阳光学生演讲活动,树立学习的榜样,激励全班同学,规范他们的行为。
②注重浓厚班级学习氛围,营造健康阳光的班风和主动勤奋的学风,激励学生“比、学、赶、超”,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关点,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与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心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③制度严格和行之有效的班规班约,包括遵守学校仪容仪表规定、学习刻苦钻研、听课专心致志、整队“快、静、齐”等,展现规范有序的风貌。
④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设置一些活动及比赛,例如,制作读书卡、生命卡评比、花卉养护评比、每月之星评比、进步之星评比、写字比赛、社团活动、学校艺术节、运动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育、激励、发展与成长。
“阳光教育”亦是“励志教育”。走进笔者所在班级,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一个生机盎然的乐园、一片纯真圣洁的心灵土壤;走进班里,迎接您的是几十张活泼可爱的笑脸,这一张张如阳光般灿烂的笑脸上,写满了天真与稚气,也写满了乐观与开朗。我们彼此关心,互相学习;我们团结友爱,共同进步;我们自我管理,互相帮助,为了各自的目标奋力拼搏。
三、家校合力教育延伸,浓厚阳光班级文化
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所以,仅靠学校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充分利用社会和家庭的资源,才能增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使教育延伸。
在班级里,我们有专门的家长园地,不定期地展示家长的信息和教育成果,通过家校联系单及时反馈学生每天的学习和表现,摘录家长的话贴在教室,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会。平时不定期请家长来校交流。期中、期末考试之后,家长、学生、老师三方共同就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分析,大家畅所欲言,共同寻找最适合每个学生成长的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有了互动,形式才会真正服务主题;有了互动,老师、家长、班级、学生才是一个和谐的共同体。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他心中的教育理想: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课堂。这种教育理想,点燃了广大教师心中的教育热情,激发了教育激情,成为广大教师提升生命质量的动力。笔者的理想教师就是做一个阳光教师,理想课堂就是这样的阳光班集体。教育是一种理想的事业,它是指向未来的。作为教师,应该好好利用班集体这个平台来实现我们教育的理想。
借用美国前总统林肯1863年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中使用的“of,by,for”和陶行知先生对生活教育的界定,“阳光教育”可以简单表述为“阳光的教育,用阳光实施的教育,使人变得像阳光一样灿烂的教育”。在“阳光教育”下,学生张扬个性,展示才华,创造价值;在阳光的沐浴下,学生放飞心灵,彰显童真,饱享童趣。让我们的学生在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里幸福快乐地成长,尽情地展现自己,抒写自己灿烂的人生吧。
教育故事:一把墩布凝聚集体 篇7
“孩子们, 既然你们说不是自己弄的, 老师就相信大家, 有可能是画笔掉到地上, 大家不小心踩到了, 是吗?”我注意到有些孩子使劲点头, 有些孩子向我投来天真无邪的开心目光, 我知道, 我把这种彼此信任的环境保护好了, 是呀, 他们需要理解, 需要信任, 如果我们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帮助他解决问题, 也许许多问题并不需要老师们“大动干戈”。但是, 我接着说:“画笔掉在地上, 有没有同学看见呢?”这时, 不少孩子低下了头, 我并没有追究, 接着说:“看见的同学想过要把画笔捡起来, 地面就不会脏吗?而看见地面脏了的同学, 有人想办法去把地面弄干净吗?”又有一些同学低下了头, 我乘势说:“孩子们, 开学的时候, 老师欢迎大家来到这个大家庭, 在这个大家庭生活了一学期之后, 有的同学告诉我她觉得我们的集体温暖舒服, 有同学告诉我她觉得我们的集体快乐健康, 那我们应该怎样做, 才能让集体一直保持成这样呢?”
话音刚落, 一位很懂事的孩子举起手来, 表示愿意把地拖干净, 我灵机一动, 与其让一个孩子独自承担, 不如让所有的孩子一起承担, 班集体是大家的, 所以责任也是大家的!我把想法告诉给他们, 所有的孩子都非常赞同。于是, 这把拖把从一双小手传到另一双小手中, 每位孩子都专注而且卖力地对付地面这块污渍, 有的孩子拱着腰, 尽管这么小的孩子还没什么力气, 我还是看出了他的努力;有的孩子着了急, 甚至蹲了下来, 用手拿布去擦。孩子们都希望污渍在自己的手中消失, 随着37位孩子的努力, 地面上的污渍也开始变浅变淡, 我心中的喜悦却开始变强变浓。最后, 地面恢复了明亮, 孩子们也纷纷对这次特别的劳动发表自己的感受。有的孩子说, 拖地真是不容易, 很累, 这块污渍弄上去容易, 擦起来可真不容易, 以后要多注意了, 再也不把画笔随便乱扔了;有的孩子说集体里面的事, 大家都要负起责任, 以后一定要随时注意。
教育亟需走出“集体功利”的泥潭 篇8
杨校长一语点中高等学府的命门。其实, 抬眼望去, 类似的功利主义心态又岂止在高校、在教育界呢?
官员要政绩, 商人要暴利, 学校要高升学率, 家长要儿女出人头地, 各行各业各式人等,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有门路的闯前门走后门, 没门路的溜边门爬窗门, 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 已经侵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被视为斯文之地的教育领域也早就不再是一块净土。
不久前, 浙江永康市教育系统腐败窝案案发。32名校长收受中小学学生午餐供应商的回扣, 涉案总金额超过400万元。这样的集体腐败或许只是特例。但是, 打着“服务”的旗号, 盘算着一己或小团体私利的做法却层出不穷。前不久, 山西运城市康杰中学以保障安全、服务学生为名, 先明令禁止学生走读, 后出租教工宿舍给陪读家长, 又大兴土木建造“陪读楼”, 以高出周边房租好几倍的价格招租陪读家长。且不说, 强行要求学生交钱住读, 是否合理合法;单就利用公用教育资源来变相牟利, 就足以让民众不齿。最近, 高校图书馆坐席又成新宠, 据《潇湘晨报》报道:湖南师大数百学子为争一席之地, 竟然在图书馆门前连夜排队。谁料这一现象又成某些管理部门的商机, 《齐鲁晚报》披露:想在烟台大学图书馆部分房间自习的学生, 每天需交2元服务费。呜呼, 图书馆居然也设起“包厢”, 市场机制在书香门第照样管用, 尽管那只是2元钱的蝇头小利。
班集体建设中的“三自”教育 篇9
一、班内同学共同确立奋斗目标, 实行目标管理
实行目标管理是创建文明、优秀班集体的最佳途径。对一个班集体来说, 既要有远期目标, 又要有近期目标。特别是近期目标, 要切合实际, 学生易于接近, 易于实现。只有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近期目标, 才能引导学生实现远大目标, 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例如:上学期我接了个班, 老师们都认为它是差班、乱班。开学时, 我和学生们经过共同讨论、研究, 共同商议了班级目标, 将远期目标定为: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 学会竞争, 建立一个和谐发展的班集体。此外, 还订立了一些近期目标:遵守《小学生规范》, 结合《滨湖区青少年文明行为养成手册》, 加强自我学习, 自我管理, 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改正以往的落后状态, 用集体的智慧和能力, 团结所有的同学, 形成良好的班风, 在各项班级活动中勇夺桂冠, 为争十星级班级而努力。在具体目标的激励下, 同学们看到了希望, 增强了信心, 个人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班级集体凝聚力不断加强。孩子们相信自己, 对自己能进步充满必胜的信念, “班级内争做学习标兵, 学校里争创文明班级”成为学生的内在要求。虽然, 在前进的过程中颇多坎坷, 但同学们能相互鼓励、相互打气, 班集体的每一个个体都在奋发向上。班级具有了蓬勃的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很快, 差班、乱班的“帽子”就被摘掉了。
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自信心,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 自主内化
每一个同学都有长处, 都有这样那样的优点, 我让学生们互相找别人的优点, 并让全班每个同学给每个孩子写一本《赞美本》, 上面记载了全班学生对那个孩子的肯定。这样及时发现闪光点, 及时给予鼓励, 使学生相信自己有潜力, 相信自己只要努力都一定会成功。而且, 培养学生形成了“我进步, 集体就会进步”的集体主义观念, 把自己和集体紧紧联系在一起。在班队会或活动课上, 同学们经常集体举行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来进行表扬与批评, 有时还会邀请老师参加。例如:“表扬他人, 表扬自己”的悄悄话写信活动;提出本班同学不文明行为的“班级小法庭”活动, 人人可以选做法官和律师;向老师和家长提出一些小建议, 如老师进校门不下车, 家长在公车上不让座等。这种双向表扬与批评制度, 在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还经常采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评价方式, 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总评。比如:采用“星星知我心”的星级评定方式, 进行“文明之星”的评比, 通过自我评定、家长评定、教师评定、学生评定, 评出“每周之星”。其中的自我评价有激励、导向的功能, 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我, 反思自我, 客观认识自我, 自信面对自己的优点。该评价寄托同学的意见、教师的希望和家长的期望, 使评价具有人文精神, 具有鼓励的作用。在评比活动中, 学生们可以通过争取“十星级”而努力改进、提高自我, 有利于学生们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不足, 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三、班级全员参与管理, 班级管理走向“自动化”
1.专项承包责任制。
我们把班级琐碎工作分为十多个小方面。除每个四人小组选派一人负责前、后两桌的地面及抽屉卫生外, 其余的诸如图书管理、讲台桌的整理、花卉的浇灌、电化教具的保管与检查、清洁用具的摆设、粉笔的保管、摆齐桌凳成线、每天的换水、墙壁保洁等, 均一一承包给学生专管, 至于出勤、两操、仪表、学习等, 每项也定了具体的负责人。我要求承包人必须持之以恒, 检查发现违纪者时, 先给予口头警告并记录在案;对于屡教不改者, 按班规给予当事者惩处。专项任务的承包, 在班级中创造了“人人为集体, 集体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2.值日班长制。
设立值日班长的目的, 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集体建设的主人, 给每个学生提供尝试当班长的机会, 提供给每个施展才能与使用权力的机会。该制度以学生按座位进行轮流, 轮到的学生从早到晚对班级工作负责。值日班长的职责有:①记录出勤, 检查仪表;②维护课间秩序, 处理偶发事件;③督促两操, 监督卫生;④负责讲桌周围卫生的反馈;④总结一天工作, 写好班级日记。班长轮流当, 不但使学生锻炼与展示了自我, 使他们具有光荣感、责任感、成就感, 而且增强了他们表现自我的意识, 提高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同时也减轻了常务班长的工作量。
3.班会轮主制。
班会轮主, 也即班会课由几个主要班干部轮流主持。我要求主持干部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确定议题, 确定发言人, 确定存在的问题, 确定导语与结束语等。在必要时, 班主任给予帮助。此举的实施, 不但大胆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还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4.管理三段式。
注重细节教育,打造和谐班集体 篇10
一、细节,是一种氛围———让班级透出淡淡的书香
绘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拓展孩子认知、促进情感发展的重要媒介。在中班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对孩子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以以下几点为切入口,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一)收集图书。
我们请家长协助收集幼儿书籍,以充实班级书屋。在这个过程中,我班收集到的图书五花八门,有一部分是不适合现阶段孩子阅读的。多数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图书时显得盲目,更有部分家长有拔苗助长的心理。针对这个情况,我们给予部分家长购书指导,特别是一些比较经典的绘本推荐,促使他们逐渐树立要对孩子进行早期阅读培养的意识。
(二)布置书屋,制定书屋规则。
我们给图书进行分类,给不同种类的图书贴上各种不同的标记,给放书的筐也贴上相应的标记,鼓励孩子有目的地观察、探究图书的分类,学习以对应标记来放置图书。另外,在师生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如下书屋看书规则:(1)保持安静看书,不能争抢;(2)图书按标记归类整理;(3)张贴规则图,并以游戏形式配上儿歌,从中找到正确的看书方式;(4)书屋的活动材料定时更进。
(三)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为孩子创设一个想说、敢说、会说的语言氛围,把本学期语言活动中的小故事、儿歌等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把图画故事书、孩子自制图书、图片等都放在书屋里,让孩子餐点后或在游戏时间,自由翻阅,说说讲讲,不断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另外,我们每天还安排一定的时间听故事,帮助孩子们掌握故事中的经典句子和词汇,懂得用完整的语句进行表达,鼓励孩子在同学面前大胆讲述、创编故事。
二、细节,是一种鼓励———做大班级的“亮点教育”
班级特色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两位教师的共同努力,要找准一个“点”,持续地做下去,逐渐形成班级教育特色,也就是要“小题大做”,把“点”上的事情做大做强。比如班中通常会有很多琐碎小事,但如果能做精做实,就往往能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我们看来,环境则是较好体现班级亮点的一个平台。我们给孩子创设一个能充分体现本班班级特色的、舒适的环境。把足够的空间渗透在班级的每一个角落,包括班级走廊、梁柱、游戏区域、操作材料陈列区、作品展示栏杆架,等等。
另外,在孩子方面,我们也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同龄伙伴,互相带动。
中班孩子交往能力增强了,他们不仅注意自己的活动,而且关心同伴的活动,更会主动地向同伴学习。于是,我们请会念唐诗的几个孩子来当“小老师”,让不会的孩子自己挑选“小老师”。每天午餐过后,每个“小老师”就带几个徒弟自己自由选择场地一起学习唐诗。一学期下来,班级很多从来没接触过唐诗的孩子都会背上好几首了,而且朗朗上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设“光荣榜”,争相上榜。
适当给予孩子一些物质或精神的奖励是非常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的。于是,在“家园联系栏”里,我们设立了“光荣榜”。凡是一周内有进步的或是在各类班级活动中获奖的孩子就可以把名字公布在“光荣榜”上,或是公布在班级主页里,这样对孩子激励很大。在以后的日子里,几乎隔几天孩子们就会请家长关注班级的“家园联系栏”或是班级主页。他们还会不断地提醒我们:“老师,我最近上课举手回答问题了,可以上‘光荣榜’了吧?”直到我们把他们的名字公布在光荣榜上,他们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三)“发言小星星”,让每位孩子成为课堂的主角。
为了更好地烘托课堂气氛,有效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本学期,我们推出了“发言小星星”这个新称号。每星期通过课堂发言的质和量,由我们和孩子共同评选出五位“发言小星星”,并在评比角上注明。这样的活动激起了许多平常不大发言和不善于发言的孩子心底的那股勇气,课堂上也能渐渐地看到他们那高高举起的小手,使他们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细节,是一种民主———加强班级的常规培养
为了进一步让每位孩子提高班级主人翁意识,我们提出了按每组的座号轮流进行“值日生制”,轮到的孩子本星期必须提早来园,负责点名、整理玩具、分发餐具等常规管理。渐渐地,孩子和家长们都爱上了这个制度,以往有的孩子生一点小病就不肯来园,现在不一样,轮到值日生时,即使生病了也一定要坚持来园;还有许多孩子在轮到的前一天还会失眠,早上很早就起来要求来园。从点点滴滴中,我们感受到了活动的魅力,更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长和家长的支持,为我们班级常规管理注入了活力。
另外,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们还树立了“以孩子为本”的管理理念,与孩子一起制定自己班的班规。班规分“早操”、“进餐”、“午睡”、“文明礼仪”等四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常通过换位思考,发现孩子真正的内心需要。首先是通过大家推荐。班级中的一个小老师与六个组的小组长,是我们共同商量推荐的。选的条件是能力相对强一点的,动作相对快一点的孩子。其次是通过自告奋勇。班级中的垃圾桶好比城市的垃圾桶,一不留神就会影响整个城市的市容市貌,我们班的垃圾桶就有专人负责。源源是第一个自告奋勇要接受这个任务的孩子,因为每一次吃餐点什么的,就数他动作最快,于是,他就帮助老师负责看好垃圾桶周围有无垃圾掉落的现象。他非常负责,发现情况,立即处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再次是通过举手表决。每次盥洗如厕,卫生间都比较拥挤,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就想,何不让一名孩子站在过道处“值班”呢?选谁呢?我们就让全班的孩子当一回评委,进行举手表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最后,孩子们一致举手通过了让宛渔小朋友担任这个光荣的任务。老师也提出了相对的调整措施,一周换一次,人人都有希望,孩子们拍手通过。
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的设计要点 篇11
关键词: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幼儿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中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它反映了教育活动的方向,指导和支配着整个教育活动。因此,目标制订好了,对整个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意义重大。那么,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教育活动目标呢?我认为,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目标的制订应符合幼儿的年龄阶段。小班到大班的幼儿在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是有着较大差异的,因此在目标的制订中一定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差异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幼儿发展的目标。如,小班体育教案《滚皮球》的目标是:“(1)掌握滚小皮球的方法,动作协调灵敏;(2)喜爱参加游戏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而中班关于球类的活动,我们通过体育活动《调皮的球》来完成,它的目标是:“(1)能用身体控制球进行多种小游戏;(2)能与同伴合作,共同玩球。”同樣是对球的玩法,但是小班和中班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小班儿童只要求能滚皮球,喜爱参加游戏就可以了,但是中班的儿童要求就要高一些了,要能用身体控制球,并与同伴共同玩球,这就是由于小班和中班儿童在身体发育、在动作的灵敏度、协调性等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目标的制订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切忌笼统。
二、合理设计、组织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设计和组织是活动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在目标的指引下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实现目标的过程,它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结果,关系到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所以,设计合理的活动过程需要教师把握好以下几点:
1.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育内容的组织要“既考虑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幼儿经验的积累和视野的拓展。”在集体教学中,我们要以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兴趣为出发点,通过适当的教学内容使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得到提升,促进幼儿发展。因此,在选择集体教学内容时,我们必须关注这些学习经验,从整理、提升经验出发展开教学,使集体教学产生“画龙点睛”的效果。
2.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教育活动目标,选择恰当的方法达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目的。目前,我国幼教界对活动法的推崇较高,“在活动中学习”“做中学”“玩中学”的提法比比皆是。方法是完成教学内容的手段,活动方法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的是其实际效果,在活动中我们应尽量选择那些简便高效且有趣味的方法,而不能一味地追求活动的形式和花样。
三、选择丰富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材料
活动材料是教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幼儿正是通过感知和操作材料进行学习的,所以材料的多寡与优劣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我们在选择活动材料时,就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活动材料要与幼儿的年龄相贴切。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思维能力、操作能力都有很大不同,所以在材料的选择上首先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段,如小班的儿童认知能力有限,所使用的材料相对要简单些,多使用一些操作起来容易的成品、半成品。而中班幼儿的知识面广、经验也更丰富了,因而为他们提供的材料应是有趣形象并具有多变的操作形式,如自然材料的选择。大班幼儿有极强的求知欲和认知兴趣,他们喜欢学习、探究,针对大班幼儿的这种特点,在材料的选择上就可以多选择些半成品。
2.“高结构”和“低结构”材料搭配。选择材料时,我们要让“高结构”和“低结构”搭配使用,特别是以“低结构”材料为主。好的材料往往不是昂贵的材料,而是简单的、到处都能寻觅到的材料,如水、沙、绳子、空罐子、废盒子等等。这样的材料对幼儿具有启发性,契合幼儿活动的需要,更能使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当然,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这还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继续反思、继续探究,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吴文艳.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6(3).
舞蹈教育对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 篇12
培养集体意识, 增强集体凝聚力的最好方法——即开展集体性的实践活动。集体是通过各种活动把人连结在一起的, 这“各种活动”的运转, 必须有一定的规则, 一定的要求, 同时, 有一定的权威, 每个人都恪守集体的规则, 并且这种表现应当是相当自觉的。舞蹈教育在它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一种集体性的实践活动。
一、舞蹈教育对集体意识的培养之一
舞蹈教育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集体意识, 因为舞蹈正是一种集体性很强、实践性很强的活动。
1. 舞蹈教学过程,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舞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是以学生实践的形式来完成的, 从课前的准备活动, 到组织教学, 到节目的排练, 演出或者比赛等等都是通过学生反复的实践练习来完成的。例如芭蕾舞蹈中脚的5种位置, 就需要经过学生的反复实践才能掌握。只有熟悉地掌握了这5种脚位的做法, 并运用自如, 学生才能在各种动作中, 站有站相, 步伐不乱, 姿态准确, 富有芭蕾美的风韵, 才能完成高难技巧。舞蹈的这种实践性是其他课程所无法企及的。
2. 舞蹈教学过程, 具有群体性。
舞蹈教学, 特别是系统的初级阶段的训练课, 一定要用集体的方式去进行, 只有在集体的环境中才能体现出它的的教学成果。这是因为:其一, 舞蹈训练需要同学间的竞争。同学的集体训练课, 可以互相学习, 互相比较, 互相促进, 互相激励, 这是舞蹈训练不可缺少的动力。其二, 舞蹈需要集体观念, 学习在平时的训练中, 可以树立起集体的意识, 学会如何在集体中保证整齐的方法, 同学间形成默契。其三, 舞蹈的群体训练方式, 可以增强战胜难关的意志, 减少皮肉的痛苦和不断重复训练的枯燥感。其四, 舞蹈的群体训练方式, 有助于舞蹈动作的统一规范, 只有在比较中才更能辨别正确与错误。
二、舞蹈教育对集体意识的培养之二
舞蹈艺术教育对整体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当然, 在普通学校开设的舞蹈课程并不需要象专业院校那样严格, 但在集体性的以, 完善这方面的法制将有利于多媒体教学的繁荣兴盛[2]。大力推广精品课件的使用, 做到优质资源共享, 减少各校相同学科的教师低水平重复劳动。
六、结语
多媒体教学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的现代化, 促进了教学改革, 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就教学过程讲, 多媒体教学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 特别是对诸如原子裂变、DNA结构等抽象内容的演示, 虚拟技术对大型复杂机械工作原理的模拟, 以及通过人机交互功能使学生参与其中。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环境和方式, 引发了整个教育观念的巨大改变[4]。但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的“双刃剑”, 既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 又不能迷信多媒体, 要认识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应该体现在辅助教学上, 它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方式。我们应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结合, 多种教学手段并用, 充分发舞蹈课堂上, 这种统一性是必然存在的。
1. 在舞蹈训练课上, 舞蹈学生的身体作为舞蹈艺术的工具,
必须经过教学过程进行改造、加工和提高, 达到舞蹈教学所要的程度。这一过程必然会使学生受到相当大的皮肉之苦, 单个个体的训练是很难长久的坚持下去的。然而在学校的课堂训练上, 同学之间会互相的比较, 互相的促进, 加上老师强制性的统一要求, 会使学生忍受痛苦, 坚持下来。又如控制, 要求腿抬到90度以上, 停在空中8拍, 甚至16拍, 不能提前放下。
2. 在舞蹈节目 (尤其是集体舞蹈) 的排练过程中, 学生集体
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节目的排练效果和质量。在集体舞蹈中讲究的是整体性的效果, 若在排练过程中出现个别学生的迟到、早退、缺席现象, 都会影响到整体的排练, 舞蹈剧目中所要展示的场景, 那种整体性的效果就无法表现出来, 因此, 通过舞蹈的排练可以使得学生懂得集体的重要性, 了解自身在集体中的重要程度, 逐渐改变他们的观念, 规范他们的行为, 强化他们的集体意识。
3. 在舞蹈欣赏课上, 通过对优秀舞蹈作品的欣赏, 不仅可以
提高学生舞蹈艺术鉴赏力和审美能力, 更可通过观看舞蹈演员在舞台上整齐规范的动作, 统一多变的造型, 有序的队行变化中感受集体舞蹈中集体性统一的重要性, 感受个人归属集体的意义, 并将这种感受转移到自己的舞蹈排练中, 转移到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去, 使自己的集体意识越来越强。
4. 在舞蹈节目演出过程中, 每个人都会以集体的荣誉为出发
点, 一个舞蹈节目排练演出成功, 是大家共同努力得到的, 可以增强集体向心力, 以集体成功为荣。按学习迁移规律, 在舞蹈排练演出中形成的集体荣誉感可以迁移班集体、校集体, 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集体荣誉感上去。
人们在集体舞蹈活动中, 通过统一的节奏, 一致的动作, 整齐的、有规则的队形变化, 从而培养起强烈的整体观念。在跳舞期间, 他们是在完全统一的社会态度之下, 舞群的感觉和动作正象一个单一的有机体。原始跳舞的社会意义全在于统一社会的感应力。他们领导和训练一群人……使他们在一种动机、一种感情之下为一种目的而活动。艺术对于民族生活的最有效和最有益的影响, 还在于能够加强和扩张社会的团结。而舞蹈就是实现这种最有益的影响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摘要:舞蹈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它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本文针对学生集体意识淡薄的现状, 从舞蹈教育对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作用入手, 从舞蹈教学实践的多方面阐述舞蹈教育对学生集体意识有培养作用。
关键词:舞蹈教育,实践性活动,集体意识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 上海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2]孙美兰《艺术教育》,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
[3]莫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集体教育】推荐阅读:
社矫人员集体教育内容06-30
大班集体科学教育活动07-25
新时期下集体主义教育08-27
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事迹06-01
班集体建设整体教育方案09-07
学习型班集体教育管理09-07
幼儿园教育管理新举措——集体备课10-20
镇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范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