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帮助

2024-09-24

集体帮助(精选4篇)

集体帮助 篇1

企业由职工群众组成。每一个企业都希望广大职工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不断增强凝聚力。

但是, 无庸讳言, 当前在许多企业中, 凝聚力相对而言是比过去下降了。

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很多原因。其中重要的一条是我们企业发展的速度太快, 职工人数增长的速度太快, 大批新职工进入企业, 从个体变为集体的一员, 思想观念的变化还来不及跟上。因此, 帮助职工融入企业集体, 就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要务。

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社会意识。工人阶级集体主义意识是在现代企业特别是在大规模的生产劳动中形成的。现代的生产劳动把无数个体劳动者联系在一起, 统一的规程, 一致的速度, 互相衔接的流程, 形成了巨大的个人不可能实现的生产力。这样的过程体现了共同的利害关系, 产生了团结、协作、纪律的必要性, 锻造了工人阶级的队伍, 也锻造了工人阶级的集体主义意识。

但是, 在现代生产中,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机器, 也就是物的中介实现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往往看不见了。每个人被固定在流水线的某一个位置, 成千上万次地重复动作, 虽然身处千万人的劳动大军之中, 还是不可避免地产生孤独感。如果一个人在企业中只是按时上班下班, 完成规定的任务, 领取规定的报酬, 他就很容易视自己只是机器的奴隶, 他和企业的关系只是单纯的劳动力买卖关系, 斤斤计较的关系, 而不容易感到自己就是生活的主人, 劳动的主人, 企业集体的成员。

人是社会的动物, 融入社会, 融入集体是人的天性的需求。人要有朋友, 要被他人接纳, 要得到他人的帮助, 要感受他人对自己的需要, 要有交流, 要共享和分担喜怒哀乐。好的企业就要创设条件帮助职工, 特别是从异地他乡来到陌生城市的农民工实现这些需求, 帮助他们比较顺利地融入集体之中。

首先是在共同的劳动中, 通过不同程度的组织活动, 使大家能够互相交流劳动中的感受, 互相切磋, 取长补短, 学习和研讨技艺的改进, 并且加以推广。

其次是不同工序、不同部门的劳动者之间创设互相沟通、互相了解的条件, 使人们加强互相的理解, 感受他人对自己的支持, 认识关照、支持他人的必要和途径。

还可以在不同爱好、不同需求的职工中组织各种社团或者临时性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们会得到愉快的交流、共鸣, 会有许多互相的启发, 会使自己的眼界不断扩大, 会感到自己的不断进步, 也会感到自己可以为他人作出不同程度的贡献。这也是人们快乐和幸福的重要源泉。

更应当鼓励和支持职工为企业、为他人、为社会做各种奉献, 包括各种合理化建议以及为实现这些建议组织起来的试验、创造, 包括在企业内外的各种志愿者活动, 包括各种门槛很低、人人容易参与的公益活动。正是这些活动可以使人感到自己的存在是他人的需要, 进而产生对他人、对集体的牵挂之感。这种牵挂, 必然会使人的人格更臻完善, 人的尊严得到提升, 自信心更加加强。

在这样的过程中, 人们在企业中会逐步建立起朋友的圈子, 范围不断扩大, 友谊逐渐加深。在朋友当中, 自己的快乐有人分享, 自己的苦恼有人愿意倾听, 相互帮助出主意, 提建议, 共同寻求化解之道。人们会发现, 在自己的面前, 生活的道路更多更宽广, 人们对于实现自我价值, 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也会更有把握, 更加脚踏实地。

加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 提升职工的创造力, 关注物质待遇、物质福利是很重要的条件, 但不是唯一的条件。思想教育也是很重要的, 但必须和职工的切身体验相一致才能真正有效, 创设条件帮助职工融入集体。融入集体应当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这不是要花很多钱, 但一定要费很多的心, 而且一定要持之以恒, 长期地一点一滴地做下去, 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都利用起来。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小水滴, 只有融入大江大河, 融入大海, 才能形成巨大的力量, 才能成就企业的辉煌, 也成就每一个职工的辉煌。

集体帮助 篇2

村”的请示

荔波县发改局:

***村位于***镇西北部,东与**村相邻,南接**村,西与**村接壤,北靠**村。全村辖3个村民组,共213户890人,国土总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9亩。农业人口占98%,劳动力880人左右,外出务工劳动力约300人。***村地貌属于缓冲丹霞丘陵地形,山地丘陵多而平地少,因此境内的耕地主要以坡耕地为主,水田主要分布在坡脚和水沟边,生存条件差,群众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近年来,***村村支两委在镇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大力支持下,紧紧团结和带领两村人民发展种养殖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通村公路,村容村貌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但村内集体经济仍无积累,为脱掉“空壳村”的帽子,村支两委与广西宜山农产品老板达成生姜种植产销协议,初步建立产销分离的合作模式。目前,***村支两委发挥党员先进性模范带头作用,垫资流转15亩土地种植生姜,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试点,并计划将今年收成的9.5成作为村集体经济。现由于两村无集体经济积累,土地流转、种姜、化肥以及部分运输道路修整所需资金近18万余元,因此,请求县发改局帮助解决土地流转、种姜、化肥款共计15万元。

当否,请批示!

**县**镇人民政府 2015年1月*日

**县**镇党政办公室

2015年1月*日

集体帮助 篇3

一、正确把脉,形成合力育人氛围

1. 学会尊重,从根本上改变自己

小艾之所以和同学关系不好,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她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因为她自己是学霸,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当她看不惯他人时,她就变得不愿搭理他人,就认为他人会毁了她的前程,因此就变得孤芳自赏。同时,她也不太会尊重他人,当别人有什么地方不符合她的预期目标时,她就变得很不开心,缺乏宽容的心态,并且不愿与他人交流,以至于在交际上出现了很大的困难。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一定要先从她自身出发,委婉地引导她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

2. 营造友善氛围,让其感受温暖

小艾之所以要回新疆老家,肯定与她不喜欢学校、讨厌班级的情绪有关。比如“有同学到宿舍威胁她,告诉她必须夹着尾巴做人”,这可能就是她要回家的原因之一。试想,一个远离亲人的人——即使是成年人,遭遇如此境遇,也会觉得惶恐、不知所措,更何况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查处威胁和警告她的同学,甚至要求当事同学向小艾同学赔礼道歉,以此消除她的心理恐惧和阴影,同时,在班级大力创建新疆学生与上海学生一家亲”的友好、和睦的班级文化和友善风尚:既“然是同学,就要一视同仁,不应该有地域界限和歧视,彼此要珍惜在一起学习、生活的机缘,共同努力,携手并进,为班级增光添彩,而不是给班级添乱、抹黑。

3. 与同学结对,让同学倾听小艾心声

在上海求学,人生地不熟,小艾除了认识老师就是同学了,也就是说,如果同学能够多多倾听她的心声,与她交流内心的真实想法,帮助她解决一些生活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小艾就会开朗些、快乐些。所以,教师不妨选择班级里性格好、乐于助人的同学和小艾结对,经常关注小艾同学的所思所想,及时予以必要的帮助和疏导,并通过她慢慢拉近小艾与班级同学的关系,缩短小艾与同学的距离,消除其思想隔阂,帮助她回归和融入班集体。

4. 搭建平台,使小艾参与到集体活动之中

班主任与同学可以“刻意”而不留痕迹地为小艾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以此增进小艾与班级同学的交流与合作。比如小组辩论赛、体育接力活动、小组趣味游戏等系列活动,让小艾切身感受到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和集体的魅力,进而喜欢上这个班集体。

二、针对问题,实施个性化教育

班主任在做了以上大量工作之后,小艾的心灵深处应该能够受到一些触动,进而反思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针对小艾身上存在的现实问题,班主任不妨对其展开适当的疏导与点拨。

首先,要让小艾学会换位思考。

如果你对同学笑脸相迎,而同学却对你冷若冰霜,你会作何感想?人心都是相通的,更何况我们经常说“投桃报李”,“别人敬我一尺,我还别人一丈”。如果同学与同学之间都能够本着这样的为人处世原则,相互之间就会多些快乐,少些烦恼。

其次,让小艾学会张弛有度。

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小艾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毕竟,要多样发展,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在聚精会神学习的同时,也要体验与同学一起成长的美好与快乐。

第三,小艾要学会与同学真诚相待,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比如,自己说恋爱不好,却又对别人说自己交往过6个“男朋友”。之后,又在随笔中谈了早恋的三大危害。如此自相矛盾、自损形象的事情不应该发生,小艾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要谨言慎行,言行一致,不可口是心非,表里不一。

第四,小艾要学会泰然处事。

既来之,则安之,能够到上海上学,这样的机会很难得,有多少同龄学生渴望有这样的机会,为什么拥有了却不珍惜了呢?!作为一个明理悟道的学生,应该奋发有为,学有所成,回报家乡、学校、老师和亲人。

第五,小艾要学会客观看待问题。

对人对事的认识不能太过偏激,更不能极端地认为班级里没有好人,并将此作为自己无法融入班集体的挡箭牌和理由。这样的看法打击面太大,对自身和班级都非常有害。既然在你眼里班级没有好人,那班级同学又怎么会接纳你、认同你?假如这样的心态不改变,到任何地方去,都无法与他人搞好关系、和平相处的。有一个寓言故事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我想,这个故事应该对小艾有所启发。

第六,小艾要学会好心要办好事,不要轻易被干扰。对于班级有的同学大手大脚地花钱,不踏实学习的问题,小艾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是值得肯定的,可以向班主任反映和交流,并通过班主任与有关同学、家长一起解决问题,大可不必对此耿耿于怀,甚至以之作为回家的借口和理由。

集体帮助 篇4

一、运用图谱,解决队形变化的讲解之难

讲解是舞蹈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方法, 但语言难以讲述清楚舞蹈队形在三维立体空间的变化, 图谱则可以做到。 如在集体舞教学活动“摘葡萄”中,要求幼儿分男女两队围成两个同心圆, 里圈的男孩子站立搭成葡萄架并原地垫步, 外圈的女孩子要蹲下来绕着葡萄架走S形。 我设计的图谱(见图1)中用圆形表示外圈的女孩子,用三角形表示里圈的男孩子,箭头表示女孩子的行进方向和路线。 活动时,我在屏幕上出示了这张图谱,进行动态演示,并辅以简要的讲解,孩子们很快就明白了舞蹈中男孩子要在原地垫步, 女孩子队形变化的方向(顺时针)和路线(S形),同时也知道了箭头表示位移的方向和路线。

在舞蹈“摘葡萄”的练习活动中,我向幼儿呈现静止的图谱。 幼儿可以借助图谱回忆队形变化的要点,实现自主学习。 这样, 教师有更多个别指导的时间和空间,一方面帮助能力弱的孩子,使他能跟上集体的学习节奏,另一方面对能力强的幼儿适当提高要求,引导他在看图谱的基础上进一步创编, 尽量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同时,教师可以细致观察幼儿的练习情况,加以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利用图谱,辨别所处的空间方位

舞蹈中队形变化的过程是幼儿在位移中不断变化自身空间方位的过程, 这对只能辨别自身左右方位的幼儿来说是一个挑战, 而图谱可以帮助他们辨别自己所处的空间方位,完成队形的变化。

如集体舞“我的房子我的家”是一个双圈式的圆圈舞,要求里外圈的幼儿互相逆行移位,即里圈的孩子作顺时针移位, 外圈的孩子作逆时针位移,并且每次只位移一步,对幼儿而言具有较大的难度,为此,我设计了三张图谱, 在教学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组织教学时,我先指导幼儿学习了舞蹈的基本动作,然后学习舞蹈的队形变化。 我请幼儿欣赏了三遍音乐后, 向幼儿讲述舞蹈队形变化与音乐的关系,即“完成‘我的房子我的家’舞蹈的队形变化需要三遍音乐,每一遍音乐中都有一个舞蹈队形的变化”。接着,请配班教师弹奏第一遍音乐,同时出示了第一张图谱(见图2),依照惯例,孩子们知道三角形是男孩子,圆形是女孩子,他们立刻在钢琴声中按照图谱排成外男内女两个圆圈。 第二遍音乐时,我出示了第二张图谱(见图3),根据看图谱的经验,女孩子没有移动, 而男孩子逆时针位移一步到相邻右手的女孩身边。 我大声称赞孩子们。 此时,第三遍音乐响起了,我出示了第三张图谱(见图4),同时讲解:“第三遍音乐时队形变化很复杂,男孩女孩同时都要移动,但是方向不同, 男孩子是向逆时针方向移动, 女孩子是向顺时针方向移动。 记住每次只能移动一步,交换到下一位舞伴的旁边。 ”在音乐的伴奏下,孩子们初步学会了难度最大的队形变化。在此基础上,我指导幼儿配上舞蹈动作完成队形的变化。 整个教学活动以三张图谱来贯穿, 层层递进, 将音乐、动作、队形有效整合到一起。

三、借助图谱,掌握不不同同方方位位的的肢肢体体动作

集体舞中常常有两个舞伴的互动动作, 这些互动是由幼儿不同方位的肢体动作组合而来, 如两个舞伴或是你的左手和我的右手相握, 或是我的右手与你的右手相握, 这对以自身来分辨左右的幼儿来说, 是较难应对的事。 我借助图谱, 并配以标志物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舞蹈中不同方位的肢体动作。 如集体舞 “花之舞”教学活动,幼儿分成4组,我将孩子们的左手臂套上红腕花,右手臂套上蓝腕花(图谱中的○表示红腕花,△表示蓝腕花)。 在学习队形变化时, 出示如上页图5~8的图谱。 幼儿看图谱便知道第一、第二遍音乐时,两个舞伴要把带不同色腕花的手相握,并且,在第一遍音乐时队形是向中心移动,第二遍音乐时队形是向中心的反方向移动; 第三遍音乐时是两舞伴带红色腕花的手相握; 第四遍音乐时两个舞伴将带蓝腕花的手相握。 除了腕花,还可以选择更适合舞蹈情节的标记物。 如集体舞“顽皮的小绅士”中,我让幼儿右手戴上白色手套, 这样更符合这个舞蹈所表现的绅士形象 (见图9)。 当然, 如果舞蹈中需要幼儿的下肢或脚部动作, 可以在其鞋子上佩戴标志物。

上一篇:重型胎盘早剥下一篇:子宫颈旋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