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心理

2024-10-19

集体心理(精选10篇)

集体心理 篇1

积极心理学主张要以人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和问题做出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班主任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每一个学生向上向善的内在驱动力,引导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生活,这是教育回归本原的关键,也是当代教育赋予班主任工作的新使命。

L老师是学校的一名青年教师,教龄刚满七年,但他带的班级却多次获学校五星级班集体、县优秀班集体等荣誉称号,在两届高考中均获得平行班本科率100%的好成绩。虽然一个班级管理获得成功、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但我们分析L老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很多做法,都彰显出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

一、要关注学生固有的向上性

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要致力于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是人类固有的一种重要本性,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良好的愿望,都有向上向善的积极力量。一个好的班主任会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发掘学生身上潜在的力量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因此,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要相信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要懂得放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共同为班级的成长、班级的环境建设出力。

L老师每新接手一个班级,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长,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给学生“加官进爵”,如:门长——负责每天擦门,讲台长——负责每天整理讲台……同样是搞卫生,但是换了一种思路,效果完全不一样。多了一个称号,学生或许会变被动为主动,做值日也有了荣誉感。而在后续的管理中,班主任可以利用每一个学生内心积极向上的固有本性,捕捉教育的瞬间,不断强化学生向上的积极性。比如,看到学生把教室打扫得很干净,L老师会说:“一个学生如果期末考试考了第一名是为自己的未来考的,我表扬你;但是一个学生能用自己的时间把教室的地面拖得那么干净,那是为全班同学和老师做的,我敬佩你!”在这一过程中,L老师充分运用激励手段,让学生获得责任感、义务感、成就感和荣誉感等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要关注学生内在的独特性

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致力于挖掘学生特有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强调对人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主张关注生活的积极面。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去发现并由衷赞赏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专长,赞赏每一个学生取得的点滴成绩,赞赏每一个学生付出的努力和善意,赞赏每一个学生对学习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

2011年9月,L老师刚刚接手高二年级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当时这个班级的行为规范考核一直是全年级最后一名,其中还有一个留级到高一但因种种因素又被退回来的学生。面对这样一个班级,L老师没有抱怨,没有批评,没有说教,而是通过一些公开的教育日志的形式,比如“我喜欢”、“写给我的××班”、“我有一个班长叫×××”……日志里面把班级的黑板、卫生角、讲台、地面、窗台等学生做得好的地方都细心地一一罗列,并把班级几十名学生的特质、细节一一描述,把班级学生为班级付出的点点滴滴一一列举,字里行间向全班同学诠释一种理念:老师爱你们,并且是无条件地爱你们,不在于你的成绩好不好、脑子是否够聪明,只在于你是我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这样的信念下,教师的教育效果变得越来越有效就不难理解了。还记得当班级得到年级行为规范示范班那面流动红旗的时候,学生们兴奋地举着红旗在教室奔走了好几圈。

我想,这就是积极心理学提出的:人的本性总是趋于积极的。我们很多班主任抱怨现在的班主任工作难做的时候,在抱怨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的时候,在感叹学生不懂得感恩的时候,不妨先问一下自己:你对学生做到无条件地积极关注了吗?当你自以为在不遗余力地教育学生时,是否走近了学生内心?没有触动学生心灵的教育很难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

三、要关注生活归因的积极性

教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要致力于引导学生乐观地面对生活。积极心理学提倡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倡导用乐观的风格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学生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总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个好的班主任会引导学生对其所面临的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乐观是指人们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解释时,对好事件作持久的、普遍的和个人的归因,而对坏事情作短暂的、具体的和外在的归因。悲观者往往认为好运是侥幸的,是暂时的,因此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垮掉,很难东山再起,即便获得成功也不会乘胜追击。

6月26日晚上,高考分数公布了,如往常一样,几家欢喜几家愁。L老师第一时间在班级群内发布了公开日志:“高考的录取证书就是一张开往社会的火车票,录取到清华、北大的就是软卧,录取到一本的就是硬卧,二本的就是硬座,再差的大不了就是站票。四年后大家同一站下车找工作,没有人真正在乎你一路是怎么过来的,人家就看你有多大的本事,多大的本事吃多少的饭。答应老师:不管你被哪个学校录取,都继续努力,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的。老师喜欢你们,与分数无关……”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把老师对学生的爱、尊重和信任都包含在里面了,给了学生成长所需要的心理营养。我想,任何一个L老师班里的学生,即使他的高考分数并不理想,但这段话却能成为指引他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动力与支撑。

四、要关注人文环境的重要性

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致力于和谐人际关系的营造。积极心理学强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注重和谐人文环境的营造。这就提醒我们,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必须是先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然后才是教育学生和管理学生。作为班主任,要有蹲下来与学生平等交往的勇气,具备引导和解决学生生理、心理困惑的能力,敢于把班级的组织和管理权大胆地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成功,感受成功,找到自尊,培养自强,勇于创造。在与学生交流中,教师要经常换位思考,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把握学生最敏感的心理,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目光、温和的语气、饱满的情绪去感化学生,在班级中创造和谐氛围。

L老师带每届学生都会建一个班级QQ群,这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发通知公告的地方,更是老师和学生心灵沟通与情感交流的地方。他喜欢通过QQ签名来表达他此时此刻的心情或状态等,一些很难当面表达的感谢的话、鼓励的话、批评的话,他都巧妙地通过这样的平台来表达。对学生来说,他们的班主任离他们很近,随时关注着他们。他可以和学生一起疯、一起踢足球、一起神经质地哈哈大笑,他陪着学生一起度过紧张的考试、一起经历失败的挫折、一起寻找努力的方向,他不在意暴露自己内心的想法、对学生的感激、他的愤怒、他的关爱……所以,在学生眼里,L老师不仅是一个班主任,他更是一个带领学生共同前进的人生导师!

集体心理 篇2

覃仁生,1946年生于广西柳州,1967年毕业于柳州师范学校,特级教师。从教以来推崇陶行知“先教做人,先学做人”的教育观点,以“五育并教做人,先学做人”的教育观点,以“五育并举,德育领先”原则开展教学和治理学校。近年来著有《让笑声伴随孩子们度过童年》、《先教做人,先学做人》、《论儿童美术教育与品德的培养》、《校园优化与学生良好思想的形成》等10余篇论文。编著出版了《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中小学生国情教育手册》、《小学生学习方法与技巧》等书。

记者(以下简称记):建设一个心理健康的班集体,是社会赋予班主任的光荣使命。那么什么样的班集体才称得上是一个心理健康的班集体呢?

覃仁生(以下简称覃):心理健康的班集体里每个成员应具有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素质。整个班级的外在形象应该是一个文明向上、勤奋守纪、朝气蓬勃,具有极强的向心力、责任感和荣誉感的优秀集体。班主任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就是责无旁贷地把自己所带的班级建设成为一个个优秀的集体,为高一级学校和社会输送一批批心理素质健康、品德优秀的学生和建设人才。

记:如何才能把一个班级建设成一个心理健康的集体?

覃:我认为,如果能从以下两个大方面进行不懈地努力,一个心理健康的班集体就能在你的眼前展现。

首先,班主任要完善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教育历史的文明古国,历代著名教育家都十分注重教师的形象给学生带来的重大影响。宋代欧阳修曾说过: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里说的志,是指教师本人的高尚品格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本人如果有高尚的品格,而又能给学生以最佳引导,学生就能学到并继承教师的优秀品德。由此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终身。作为班主任,因为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更多,其形象也就更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学生在他的身上获取的印象就更多了。特别是小学班主任,整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模仿力极强的少年儿童,班主任的举手投足几乎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学生面前的言行举止显得尤为重要。

既然班主任的形象对学生有如此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班主任的自身修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一个人心理素质好,品德行为端正、高尚,虽为普通老百姓,也是值得大家称道的君子;如果心理素质不高,心术不正,就算地位显赫,其实也是为人所鄙视的小人。在人才的培养中,古人不仅注重“修身”的重要性,还往往把“修身”摆在重要的位置。唐代张九龄就认为: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身也者,万事之所由立,百业之所由举)。教育事业发展到今天,中外教育家都同意这样的观点:在人的各种素质中,心理素质应摆在首位。

记:人的心理素质如此重要,作为时刻都在影响着后一代的班主任,就更应该不断地培养和完善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以自己最佳的素质形象给学生做出榜样和表率。

覃:是的。一个心理素质优秀的班主任,他应该具有高尚的品格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顽强不屈、积极乐观的态度。班主任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从各个方面加强自我修养,把自己磨练成为具备顽强精神和斗志的人,在任何困难和挫折面前都能面对现实,乐观对待。须知,这也是老师教的每一个学生,今后都应具备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宠辱不惊,永立不败之地。作为言传身教的班主任,如果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在工作中一旦碰到失败和挫折,就畏难退缩,甚至哭哭啼啼,那么,你面对的学生还能从你的身上获取到什么优秀的东西呢?在我们的周围,曾看见过一些这样的例子:在和班级顽皮学生的对峙中,一些女班主任汗流满面,束手无策;一些男班主任则暴跳如雷,企图以武力征服顽皮学生。可想而知,这两者的最终结局都是失败的,为什么?是因为这些班主任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没有寻找到一套教育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然,一个合格、称职的班主任,除了具有坚韧、正直、热情、乐观的心理素质外,保持健康的体魄、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也是建设一个心理健康的班集体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小学,组织少年儿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建设健康班集体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如果除了仅能传授课本知识而无其它长处,是很难把一个班级办得生动活泼的。试想,一群天真活泼的小天使如果长期处在一个冷峻的,如神父式的或巫婆式的班主任的管束下,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如果我们的班主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又对琴棋书画,都有颇深的爱好或造诣,并将这些技能运用到孩子们的活动中去,那我们的孩子们将会多么的欢乐、多么的幸福。而对班主任本身,建设一个心理健康、朝气蓬勃的班集体还会太困难吗?

记:可以肯定地说,要成功地建设一个心理健康的班集体,班主任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工作热情和多方面的技能是必不可少的。那么第二个方面是什么呢?

覃:是让活动和笑声建设健康的班集体。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这就要求今后的劳动者更具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班主任,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有效地开展班级工作,让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训练,从而获得健康的心理素质,长大后才能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社会。

记:怎样才能把孩子们尽快地培养成为心理健康的劳动者呢?

覃:当代越来越多的教育家认为:让孩子们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引导他们开展各类有益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动手又动脑,增长自己顽强、乐观的意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实践证明:在孩子们中间经常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是遵循儿童年龄和生理特点的一项非常有益的工程,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大家知道,好动和好奇,对未知世界的孜孜追求是少年儿童特有的天性。班主任如果能把孩子们的这种天性引向正确的活动轨道,就能使他们在正确的轨道上健康地成长,一个健康活泼、充满生机的班集体就会很快形成。丰富多彩的活动能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和笑声。如果把这一代少年儿童的生活比作锦,那么,他们在活动和学习中发出的笑声则是这锦上的花。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尽情地欢笑。有益的活动,欢乐的笑声对建设一个心理健康的集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方面,笔者有着成功的经历和深刻的感受,在此略作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勉。

这些年来,我每接一个班时,总是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建设一个健康班级的主线。由于经常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孩子们无论在课堂、在操场、在田野、在山林都会爆发出一阵阵、一串串欢快的笑声。这些活动,这些笑声,使孩子们感到生活、学习的乐趣,从而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孩子们的笑声也驱散了我工作的疲劳,使我感到无限的欣慰。

春暖花开,溪水潺潺,彩蝶翩跹,鱼翔浅底。多好的活动季节啊,我高兴地带领孩子们到野外去。于是,花丛中、小溪旁响起了孩子们的脚步声和欢笑声。彩蝶捕回来了,鱼儿捉回来了。同学们精心制作,把蝴蝶做成标本,放在玻璃框里,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大家找来一个个透明的宽口瓶,用清水将捉来的鱼儿养起来。那色彩绚丽的蝴蝶标本和生意盎然的鱼儿不仅点缀了明亮的教室,还把孩子们带进了令人神往的动物世界,给他们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秋高气爽,凉风习习,这是放风筝的最好时机。我组织孩子们到校外放风筝。孩子们的兴趣可浓了,他们扯着自己做的风筝,奔跑着、追逐着,放得高的也笑,放得低的也笑,大家笑得多欢啊!有一个学生在作文《放风筝》里这样写着:越飞越高的风筝啊,你象征着我们如花似锦的年华,你象征着我们美好灿烂的未来,飞吧,风筝,飞吧,风筝……

课堂上,我也千方百计制造一个个让孩子们获得健康心理,顽强素质的机会。我经常结合课文内容,给孩子们讲《铁杵成针》、《凿壁借光》、《闻鸡起舞》、《岳母刺字》一类的成语和故事,使学生在获得了知识,懂得了做人道理的同时,也增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操场上,几乎每一节活动课,我都给孩子们安排一项能锻炼身体,增强意志的活动,比如“大海捕鱼”、“埋雷排雷”、“单脚赛跑”等等,令孩子们兴致勃勃。

每到逢年过节,我就引导孩子们剪贴一个个精致的小灯笼,一朵朵鲜艳的小红花,制作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把教室装饰得五彩缤纷、焕然一新,还让孩子们在洋溢着节日气氛的教室里表演各种自编的文艺节目,举行有趣的游园活动,即让孩子们充分享受节日的欢乐,又培养了他们动手的能力。

为了使孩子们健康的成长,我经常变换新的活动内容。我想方设法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问他们最喜欢开展什么活动。只要是有益的,我都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并让他们在活动中自编自导,增添欢乐、增长知识,得到锻炼。

记:丰富有益的活动,促进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开拓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集体心理 篇3

一个集体备课组其实就是一个教师合作的团队,在这个合作团队中,每个教师成员都有共同的目标,能够团结互动、彼此接纳,更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才能共同打造起一个高效型的集体备课队伍。但是现有的教师集体备课活动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团队内教师对教学中各种独到的想法、经验往往不愿意奉献。主要表现为备课组团队内的竞争性关系和对立性关系。

一、教师集体备课合作心理的现状

1.竞争性关系

从根本上来说,每个备课组团队成员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很容易建立起团结协作的合作关系的。但是,教师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性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教育教学方面,教师聘任制的人事制度改革思想和某些学校的“末位淘汰制”,推动了教师团队内部的竞争性,从而强化了教师成员之间的竞争意识;

②在教育评价方面,学习和借鉴了国外的教育评价理论,实施“岗位责任制”、“绩效考核法”、“缓聘低聘”、“绩效工资制”等,引进了竞争性机制,突出以教师个体为单位的工作量评价,这些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但也增加了教师成员之间的竞争;

③在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方面,当相同水平的成员在面对同一个有利于自我发展机会时,成员之间的竞争行为必然出现。

2.对立性关系

对立性关系是指在教师团队中,鉴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某些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存在于成员之间的的一些矛盾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工作分工所产生的的矛盾和对立。有些教师过分强调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忽视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尊重、团结协作,进而导致了与同事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②教师的个性和学术观点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对立。每个备课组团队都是由不同年龄、不同个性、不同职称和不同阅历的老师组成,他们必然在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产生分歧,从而导致教师间的对立;

③教师个人评比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和对立。教育教学系统中的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都和考评有关,如果考评不公平或者指标分配不平衡,很容易引发教师间的利益冲突,产生互相排斥的心理状态,从而造成工作团队中的对立关系。

由此可见,目前教师间存在的竞争和对立的关系是因为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时间和技术的限制,知识本身的因素以及竞争导向的评价制度等,但是笔者尝试从教师的心理状况来分析教师不愿和不善合作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点心理因素。

二、影响教师集体备课合作心理因素

1.防御心理

心理防御是指人应付面临的威胁和挫折时,为了减轻压力和焦虑,使之保持内心平衡,而采取的自我调节方式。它有两个特点:其一不是否定、便是歪曲事实;其二都是在潜意识层次运作。集体备课活动中教师防御心理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它主要使教师的行为表现为很少发言,怕遭人嘲笑;对于自己教学失败经历予以否认;随声附和等。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和同事的沟通交流,无法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比如在教师的集体备课中,征求其他老师的建议时,总能听到最常见的回答肯定是“还行、可以、就这样做”等,如果请对方提出更加理想的建议时,往往没有下文。

2.酸葡萄心理

心理学把个体所追求的目标受到阻碍而无法实现时,以贬低原有目标来冲淡内心欲望,减轻焦虑情绪的行为称之为“酸葡萄心理”。这一命名是来自于伊索寓言里的一段故事,从前有一只狐狸走进葡萄园中,看到架上长满了成熟葡萄,它想吃,但因架子太高,跳了数次都摘不到,而无法吃到葡萄,它就说那些葡萄是酸的,它不想吃了。其实葡萄是甜的,它因吃不到,而说葡萄是酸的。生活中我们不乏那只狐狸的境遇与心态,当受到挫折时,就找理由丑化得不到的东西。例如,追不到女朋友的男孩说“这种女人品德不端、水性杨花,嫁给我,我都不要”;比如某学生没有考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名牌大学,而考取了一所一般大学,就在心里说,没考上名牌大学也好,那里竞争激烈,说不定学习要拼命才能跟上趟,而在一般大学学习,说不定我轻轻松松地读书就可名列前茅。在教师的集体备课合作中,这种心理主要使教师行为表现为否定他人的建议;喜欢埋怨同事;对于别人的看法不以为然。在这种心理作用下,集体备课合作过程中最常听到的回答是“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你这样做不对、实在太差了”等。

3.甜柠檬心理

心理学把当个体所追求的目标受到阻碍而无法实现时,为了保护自己的价值不受外界威胁,维护心理的平衡,当事人会强调自己既得的利益,淡化原来目标的结果,以减轻失望和痛苦。这种心理反应被称为“甜柠檬心理”。这种命名也是来自伊索寓言里。那只狐狸,后来走到柠檬树旁,因肚子饿了,就摘拧檬充饥,而且边吃边说柠檬是甜的,其实拧檬味道是酸涩的。引申到我们面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一些不如意的事,有时我们也会像这只狐狸一样,努力去强调事情美好的一面,以减少内心的失望和病苦。如,娶了姿色平平的妻子,说她有内在美;嫁给木呐寡言的丈夫,说他忠厚老实;孩子资质平庸,说他“傻人有傻福”。这种心理在集体备课合作中主要使教师的行为表现为过分肯定自己的主张,武断的下结论等。在这种心理作用之下,集体备课合作过程中最常听到的回答是“我还是认为我的设计比较合理、我的看法还是对的、我看我的想法挺好、我选的题目肯定比你好”等。

4.推诿心理

这种心理是指将个人的缺点或失败,推诿于其他理由,找人担带其过错,个人心灵则趋之平静。例如,学生考试失败,不愿承认是自己准备不足,而说老师教得不好、老师评卷不公或说考题超出范围;战败的将军不愿承认战败是因自己策略运用错误,而说是“天亡我也,非战之过”。有一句台湾俚语:“不会划船说溪窄。”很传神地表现推诿作用。这种推诿心理在集体备课活动中使教师的行为表现为不愿意积极参加讨论、缺乏全身心投入的热情,教师的议课也多以“感觉”“好像”之类的非精细化语言打头,“感觉这个地方好像说不大清楚,学生也好像”……如此等等,一般在这种心理之下我们经常听到的回答是“这个不要问我、我没意见、这个跟我没关系、我不负责这个”等。

5.控制心理

美国心理学家伯恩认为,在人际交往中,通常表现出三种比较典型的心态,即家长型心态、成人型心态和儿童型心态。家长型心态的特征是权威感、优越感和关切心,通常表现为统治的、命令的、训斥的权威特征。在教师间的集体备课活动中,具有这种家长型心态的教师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控制欲,想要改变组内其他老师的态度和行为,或者把自己的观念和设计强加给其他同事。这种控制心理下教师的主要回答是“你必须、你不能、你应该”等强硬语句。

通过我们对心理状况的分析,更加清楚的了解和认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深刻的反思,从而更加有利于教师的集体备课合作。

集体心理 篇4

关键词:行为,成瘾,心理疗法,分组,治疗结果,青少年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6年上半年,中国的网民数已达1.23亿,其中学生占36.2%。国内研究报道,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率在10%左右,其中大学生为4%~13%,中学生高达15%[1,2]。网络成瘾最早于1994年由Goldberg提出,但至今对其诊断标准仍未达成共识。Mitchell[3]将其定义为:“强迫性的过度使用网络和剥夺上网行为之后出现的焦躁和情绪行为。”网络成瘾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学业及身心健康,但现今国内外还缺乏防治网络成瘾的有效方法。为研究集体心理治疗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治疗效果,探讨网络成瘾有效的干预措施,笔者于2007年1月开展了本项研究,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昌市大学、中学的72个班级共计大、中学生3 666名, 使用台湾大学陈淑惠等[4]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筛选出网络成瘾学生411名,其中有39人自愿接受集体心理治疗。39名自愿者均符合以下标准:(1)CIAS≥78分,并符合Bread等[5]在2001年提出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2)上网时间不超过4 a;(3)年龄在16~22岁之间。对上述39人按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为治疗组,按匹配条件选择1名学生进入对照组;反面为对照组,按匹配条件选择1名学生进入治疗组。入组学生配对的条件为:(1)性别相同;(2)年龄相差≤2岁;(3)网龄相差≤1 a。共选出32人(治疗组、对照组各16人)作为研究对象。在干预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1人退出,将退出者以及与其配伍的学生共4人不纳入统计范畴。故治疗组、对照组各14人共28名学生完成了全程的心理治疗,其中男生18名,女生10名;年龄14~24岁,平均(19.40±5.52)岁,网龄(2.95±1.10) a。

1.2 方法

治疗组接受为期1个月的集体心理治疗,每周2次,每次60~70 min,共治疗8次。内容包括:让网络成瘾的学生了解集体心理治疗的意义,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鼓励他们针对网络成瘾问题进行主题交流和讨论,将性格、生活背景相类似的学生组建成团体互助小组,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共同努力,互相激励,强化积极的行为,并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对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干预。对照组的学生在治疗组完成干预后再接受集体心理治疗,为等待治疗组,在等待期间由相同的心理治疗师给予非特异性的支持治疗,支持治疗的次数、每次治疗的时间均与治疗组相同。

1.3 效果评价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6]、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7]及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评定。SCL-90用以评估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GSES评估个体对有效地控制自己生活诸方面的能力的主观感觉或信心,CIAS评估网络成瘾者在现实生活中的上网行为。分别于入组时、治疗结束时各评定1次。

1.4 统计分析

所有调查数据均输入SPSS 13.0,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疗程结束后对28名学生进行评定,有14人不符合网络成瘾的诊断,其中治疗组11人,对照组3人,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79%,对照组有效率为21%,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显示,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

2.2 干预前后学生心理状况及上网行为比较

治疗组、对照组干预前SCL-90各症状因子、自我效能量表及CI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具有可比性。干预结束后治疗组的CIAS、自我效能以及SCL-90各症状因子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仅有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3个症状因子较干预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研究发现,治疗组上网行为、一般自我效能感及SCL-90各症状因子在集体心理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3 讨论

在成瘾问题上,自我效能感一直被广泛研究,它会影响个体的认知、动机、情感和选择过程, 继而影响成瘾行为的最初发展、改变以及保持, 能合理说明成瘾行为的预防、戒断和改变。研究证明,自我效能对吸烟、赌博和海洛因依赖等有重要影响,与游戏时间呈显著负相关[8,9,10]。GSES在国际上广为使用,中文版的GSES也有良好的适用性,尤其是应用于大、中学生[7,11]。理论上, 自我效能感低的人缺少对处理生活事件能力的自信, 易发生逃避心理和依赖行为;而高效能感者对环境的控制感较强,可能成功应付个体面临的成瘾行为。治疗组学生在干预后自我效能水平的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该研究的干预措施对预防不可自控的上网行为及促进社会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

杨放如等[12]在对网络成瘾的青少年进行干预时,采用了SCL-90来评估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临床疗效。本研究也发现,干预前网络成瘾者除存在不可自控的上网行为外,还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以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和人际关系障碍较为突出。干预后发现,对照组学生的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的不良上网行为及各种心理问题均有所缓解,且从2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及上网行为变化值比较可发现,治疗组学生的上网以及心理问题缓解更为明显。在集体心理治疗完成后1个月对2组学生随访发现,治疗组无一人出现病理性网络使用,对照组则有1例患者症状反复。表明集体心理治疗对网络成瘾者的心理问题、自控能力以及上网行为有治疗作用,具有一定的疗效。

集体心理治疗为成瘾的青少年创立了一个无压力的环境,为他们提供了情感支持,集体中的成员可相互影响,互相帮助,借助集体的力量帮助自己矫正不良的上网行为,产生积极的治疗作用;而治疗者可在治疗过程中运用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等多种心理治疗方法,且集体心理治疗较个体心理治疗要省时、省力,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这些优势都是其他疗法所无法比拟的。国内学者也进行过类似的研究,如杨彦平等[13]曾经对20位网络成瘾的中学生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团体心理辅导,最终也认为团体心理辅导对网络成瘾者的网络依恋有显著性疗效。白羽等[14]对接受集体心理干预结束后6周的网络成瘾学生进行随访,也肯定了集体心理治疗对网络成瘾者的疗效。

值得注意的是,治疗组学生经集体心理干预后强迫症状的改善不如其他症状明显,可能是这些网络成瘾的学生本身就具备强迫性素质,在短期内不易彻底改变。这也可能是导致他们形成网络依赖的原因之一。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集体活动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一个心理健康的儿童会体验到学校生活的快乐,体验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体验到与伙伴交往的愉悦。心智健康成长是童年幸福的基石与原点。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活动中,对于减少学生之间隔阂有很大的好处。游戏是校园的基本活动,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摇篮,是开启心灵的钥匙。运用心理辅导活动方法开展心理教育,根据不同的心理辅导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不同的活动,学生通过玩游戏,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小学生的交往能力。

二、活动时间及内容

1.时间:

2012年10月、11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内容

与快乐同行

学会正确交友

三、参加人员

1.1、2年级学生

2.3、4年级学生

四、注意事项

1.注意资料的收集

集体心理 篇6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班集体建设;德育

G625.1

班集体建设是小学教育中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德育教育的永恒话题,通过有效的班集体建设能够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班级管理工作以及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为了提高班集体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要认真分析和研究积极心理学理论,将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状态的塑造上,从而促进个人和学生群体的发展与完善,切实有效地进行班级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内涵及其指导意义

1.积极心理学理论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将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科学,将人自身的积极因素作为研究的重点,倡导心理学必须将人的潜在力量、美德以及善端作为根本出发点,在处理多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现象时要运用积极的心态,正面积极地进行问题解读,从而最大化地唤起人内心的优良品质和积极力量,并使其成为挖掘个人潜能的推动力。积极心理学将良好的心理健康和状态作为主要的关注点,能够有效促进个人、群体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完善。在这一点上,将积极心理学作为理论指导,将积极心理学内涵与小学班集体建设融合起来能够为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班级氛围,使得学生保持积极的情绪和乐观状态,从而能够全面推进班集体建设,切实践行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在积极和成功当中感受团体的力量和班集体的温暖,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2.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小学班集体建设对于学生以及小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重视发挥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价值,将其理论内涵渗透到班集体建设工作当中来。第一,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受到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少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缺乏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有效沟通的方式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得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班集体建设中来,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第二,确保班级正常运转。班级的科学化管理也是进行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保障,而教师通过定期对学生展开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则能够有效消除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避免恶性事件,有效维护班级秩序,为班集体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第三,增强学生自我认知。教师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学生展开心理教育和德育素质培养。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自我了解,帮助学生弥补自己的不足,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得学生在班集体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才干,有效提高班集体的整体建设水平。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班集体建设策略

1.制定恰当的班集体建设目标

在推进小学班集体建设前,首先必须具备明确的建设目标,这是确保班集体建设保持正确方向的基础,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为班集体建设目标的实现贡献积极力量。在制定班集体建设目标时,要有效落实积极心理学理论内涵,注重发挥积极心理状态和情绪的作用,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确保建设目标的完整与科学:第一,针对性。班集体建设针对的是一个班级,而每一个班级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那么建设目标的制定就必须具备极强的针对性,除了要抓好普遍性的班级管理之外,还需要保障目标符合班集体建设的实际需求。第二,时效性。班集体建设目标必须采用长短结合的方式,阶段性的短期目标必须突出重点,而长远目标的制定则需要采用分阶段实施的方法,当好班集体建设的基础,并逐步提高要求,从而增强班集体建设的时效。第三,激励性。建设目标必须恰当准确,并根据积极心理学要求适当增加目标的积极性和超越性,使得目标能够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激励价值,并成为学生共同的认知、情感以及行为指向。第四,時代性。目标必须突出和渗透现代意识,将符合于当代精神的内容放到班集体建设目标当中,例如体现出现代社会公平竞争、效率、法治等观念。第五,积极心理教育性。目标的制定要注重挖掘和增强学生的积极心理力量,在班集体建设中突出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保障班集体建设的正确和积极方向。

2.保障班干部确定的民主参与

班干部的选择如何确定是小学班集体建设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师需要全面贯彻落实积极心理学理论内涵的重要环节,同时为了营造和谐的班级关系,更是要确保班干部选择和确定的民主性和群体参与性,这样才能够调动起学生整体的积极心理,促使学生为班集体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同时也能最大化的发挥班干部在班集体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班主任要对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并将其运用到班干部的确定工作中,运用积极的心理学因素强化班级管理,营造民主自由和积极的班集体环境。班集体在形成之初,班主任可以根据个别接触和材料等确定临时的班干部成员,使得他们能够先行负责相应的班级工作,也使得临时班干部能够在班集体建设中发挥优势特长,为全体同学提供良好服务。一段时间后,班主任以及学生都会对临时班干部的表现有充分的了解,同时也有了心目中的班干部候选人。此时,可以有效运用民主投票的方式通过引导学生民主参与来挑选出学生信任的班干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落选的临时班干部,班主任要给予耐心积极的心理引导,避免其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并鼓励其能够再接再厉,为班集体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班级在高度整合后,教师可以制定班干部轮值制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平等地获得班级管理的机会,最大化的发挥出学生的积极力量和潜能,发挥积极心理学对班集体建设的推动作用。

3.重视班集体的制度规范建设

任何一个班集体都需要有完善的制度规范作为班级建设的调节器,一方面重视班集体的制度规范建设能够确保班集体建设目标的顺利达成,使得集体的利益和秩序得到有效保障,而另一方面班集体的制度规范建设能够体现出班集体对于每一位学生成员的社会期待,也会对学生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方式进行约束和规范。这样的制度规范并不是完全意义的限制学生的个性自由,更多的是保护学生和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它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这也是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不能因为是班级制度的规范就过于呆板和强制。因此,在班集体制度规范建设中,必须坚持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不仅要确保集体目标的实现以及保障集体利益的获得,还需要重视和强化良好班级秩序对于学生个性和发展的保护作用,运用班级规范以及积极的心理学作用有效调节集体与个体的矛盾,使得班集体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得到发展。班集体的制度规范内容要实现多样化,除了要包括社会规范以外,还需要将舆论建设和班风建设纳入其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方式产生积极作用和影响,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和同化力,这样会使得班集体的制度规范更加完善健全,而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意义和内涵也能得到强化。

4.积极组织和参与班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中介和重要载体,也是强化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增强小学德育教育的实践价值,有效突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固有形式,也让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内涵在实践中得以有效发挥。每一个集体都离不开集体活动,缺乏集体活动的班集体建设活动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班集体建设,而且离开了集体活动,会使得学生这一个体无法充分感受到集体力量,不能正确地理解集体和个体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不会积极主动地为了集体的发展去努力奋斗,那么班集体的整体凝聚力是不可能形成和发展的。因此,班集体在组织完成后,最为迫切和关键的是组织丰富多样的集体活动,并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为班级集体活动赋予积极的意义和高尚情趣,形成一种积极融洽和乐观向上的班集体心理氛围,增强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自觉地在集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班集体建设和发展付出更多的努力。在班集体活动当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启发和引导,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意识,使得每一位学生的价值都能得到发挥,同时也能够在实践当中验证积极学理论的意义,以便在班集体建设中更好地发挥积极心理学的作用,为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三、结语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小学班集体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先进的心理教育理论,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保障学生的积极情绪和心理状态,将其作为班集体建设的指导理论能够提高班集体整体凝聚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推动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因此,班主任教师要注重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对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认真学习与分析,在班集体建设中注重学生积极心理的塑造,使学生能够运用积极思维和行为促进班集体建设。

参考文献:

[1]朱磊.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集体管理中的运用探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11):50-52.

[2]任亮宝.积极心理学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渗透[J].黑河学刊,2015,(9):33-35.

[3]李青.有效运用心理学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读与写,2015,(10):69-70.

[4]陈红.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8):18-19.

[5]刘平.给班级管理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J].教育研究,2014,(8):252-254.

集体心理 篇7

在对云南纸马艺术的考察收集和走访中, 我们看到, 每个人对于同一张纸马的认识几乎都是一致的, 关于它的名称、用法、功用都如出一辙。2010年正月初八, 我参加保山的庙会“初八会”, 看到不下20个销售纸马的摊点, 而他们销售的纸马都是一种样式:“财神”、“平安”、“和合喜神”、“桥路二神”以及配合这些纸马的纸钱和锡箔, 有的还加上三支香和两根蜡烛。我问他们, 怎么没有别的纸马样式, 他们说今天是求财求平安的庙会, 所以只卖这几种用得上的纸马。我曾经为了收藏而到纸马铺买各种纸马, 而老大妈们也总是先问我要做什么, 是结婚还是孩子满月, 或者是考学, 还是出门经商等等, 他们是根据需要而搭配着卖纸马的。

在有关纸马的实地田野调查中, 我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一个人所知道并相信的鬼怪神祇往往也为绝大多数人所知道并相信;一个人所采用的祈福祝祷方式几乎也是绝大多数人所采用的方式。这种现象更深层的原因应该是求生、趋利、避害这种民间文化内涵的一致力量作用的结果。

首先, 云南纸马艺术所呈现出来的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融合特性决定于云南百姓千百年来的农耕实践。农业耕作几千年来一直是云南民间百姓的基本生存方式, 人们对土地和整个自然的依赖形成了统一的认知模式, 那么百姓个体的思维向度也趋于一致。云南民间百姓的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融合特性还表现在求生、趋利、避害这种统一观念的具体内容上, 这当然也奠基在农耕生活方式上。很显然, 云南民间百姓之所以普遍崇拜天地正是因为依赖于土地和气候的农耕实践方式决定的。云南纸马中有很多个版本的“天地神”、“苗稼神”、“树神”、“雨神”、“雷神”、“田公地母”等, 这些神像都是受农耕生存方式影响产生的。他们祈求的内容也都是围绕着雨顺年丰这样的主题来进行的, 百姓个体意识和整个村寨的集体意识是一致的, 都是百姓统一认知模式和共同思想焦点的表征。

另一方面, 争取温饱、繁衍子孙、安稳的生活环境是云南百姓共同面临的人生课题。在相近的生产水平上, 每个百姓个体所面临的生存压力是等量的, 由此产生的需要意向也趋于一致。因此, 在追求需要满足的实践活动中, 个人的目的也是大家的目的。求生、趋利、避害的文化观念成为个体意识和集体意识的统一体。[1]例如, 云南纸马艺术的恒常主题都带有鲜明的功利倾向, 传达了人们要求生嗣延年、纳福增财、消灾免祸的热切心愿,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融合。

再次, 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融合特性还决定于宗法制社会组织。云南民间的村社家庭出于农耕的定居要求, 并根据宗法制度组织起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结构。关系网络的牵制力量塑造了云南百姓服从、和顺、依赖的性情, 普遍流露出强烈的从属感。加之族长、家长、长辈等等由辈分关系确立的权威在云南民间社会组织中具有支配和统治权, 他们实际上成了汇聚和传播某种共同旨趣的中枢和关键。高辈份的老人或长者意味着他们已经更加深刻、透彻的内化或体认了集体意识。因而, 对他们的服从、归顺和依赖也就意味着对集体意识的内化或体认。[2]

最后, 云南百姓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融合特性还决定于文化传统。文化传统具有一种超越个体的规约性、强制性和指向性。节日制度就是这种文化传统的典型代表。像云南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插花节”、“泼水节”、“刀杆节”、“祭本主”、“赶庙会”等一系列节日活动, 保存祖先经验、促进人际沟通和思想交流、维护种族和社团共同文化意识。“造成一种文化心理和文化意识的提醒与唤起, 不至于让岁月的流逝淡化消磨了人们的社会意识和文化观念, 从而使民间百姓的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实现沟通和融合。”可以说, 云南民间社会的祭祀节日是自然地、美的、艺术的, 正因如此, 它是强大的、富有生命力的。

总之, 在民间百姓的农耕劳动实践、家族宗法组织和民间文化传统的规约下, 云南纸马艺术将民间百姓的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融合在自己的艺术活动中, 从而使纸马艺术的活动主体成为个体因素和集体因素的统一体, 也使纸马艺术作品或纸马艺术活动染上共性色彩和个性色彩。

摘要:云南纸马是在多神崇拜观念影响下运用于民俗活动中的民间木版画, 对于其名称、功用以及使用方法, 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在认识上都具有一致性, 体现了云南纸马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融合社会心理特征。

关键词:云南纸马,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融合

参考文献

集体心理 篇8

一、“过于紧张”

回课演奏时的紧张心理:有些学生反应在上专业课的前一天晚上就会出现睡不着, 精神紧绷的情况, 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学生担心在课堂上表现的不够完美被专业老师误解为不够用功。面对这种情况, 如果学生对演奏技术的学习没有问题, 课下练琴认真, 仅单纯因为追求完美表现而造成的心理过度紧张, 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这种类型的学生通常性格要强, 做事追求尽善尽美又特别敏感, 集体课中学生较多, 演奏时难免有出现紧张的情绪, 肌肉的紧张会直接影响演奏的动作和演奏效果的质量, 在学生拉奏之前, 专业老师不要将课堂气氛营造的过于严肃。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不准的音、不正确的动作时, 不要急于打断, 让学生将演奏的作品完成之后在根据之前出现的问题具体纠正或讲解。因为演奏时学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偶尔出现某个音准的偏差时学生心理已经有了波动, 立即打断会让学生心理更加紧张, 影响后面的演奏。因此学生在第一次演奏的时候, 无论是否达到专业老师的要求, 都不要打断学生, 在演奏完成以后, 进行细节点评和整体要求的讲解, 随后让学生进行第二次的演奏, 既可以让学生心理逐步放松, 同时也让学生的演奏有逐步性的提高, 帮助学生建立演奏信心。

上课学习中的紧张心理:集体课的课堂中学生较多, 但是授课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是一致的, 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却是不一样的, 在讲授演奏技巧时难免会让学生独自拉奏以便确保每个学生是否都已经掌握了演奏的技术要领。这种时候有些学习能力较薄弱的学生就会很害怕, 心理越紧张就越做的不好。在这种情况下专业老师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耐心和平和的态度、不断的鼓励对这种类型的学生很重要。为避免这种情况, 可以在讲授演奏技巧之后, 让学生们一起跟着教师拉奏, 教师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 选择抽查学生独立拉奏。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好”“坏”两个极端的学生放在一起, 容易造成学生的挫败感影响学习的积极性。抽查时可以分成两中情况, 一是将所有学生演奏之后的不足指出, 二是鼓励所有学生都基本掌握了演奏的要领但是还不够娴熟;这样学生没有好坏对比, 都有优缺点。

二、“背谱的障碍”

演奏是在脱谱的状态下完成的, 学生演奏时出现的紧张因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对乐谱没有足够把握而造成。故此在讲授演奏技巧时, 不仅要对乐谱本身进行分析, 还要对谱面之后的动作进行分析讲解。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乐谱有深度的了解, 无论是在旋律、和声还是在演奏动作上做到胸有成竹。解决背谱障碍的另一个途径就是要求学生学会慢练, 慢练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强化和巩固记忆的过程, 却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集体课因为学生人数较多, 时间有限, 教师的教学重点往往侧重于演奏技巧本身, 谱面分析和慢练的重要性也是不容轻视的。

三、“外界的影响”

在集体课的课堂上, 学生单独拉奏时其他学生还有“观众”的隐形身份存在, 课堂其实就是一个音乐会的现场, 但是教室的场地有限, 演奏的学生和“观众”距离很近, “观众”所有的动作都尽收眼底。我常常告诉学生, 无论“观众”是否认真听你拉奏, 都要对自己的演奏效果负责。不要因为别的同学没有在认真听你拉奏就可以随意对待, 也不要把别的同学当成假象的竞争对手过于紧张。演奏时要有一颗平和的心态、认真的态度、和充足的准备。

四、“完整性的要求”

学生在演奏时往往会在某一个乐句卡壳, 影响了演奏的完整度。通常卡壳的乐句都是演奏技巧较难的乐句, 单独拉奏难乐句时学生都可以完成的很好, 但是一旦放在作品中去拉奏时, 难乐句又成为了拦路虎。因为在下意识里, 学生一旦演奏到了这个难乐句心理就容易担心会出问题, 但是越担心就越容易出现问题。这种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做两只手的静止练习, 左手将所有的音的指法在无右手演奏的情况下依次在指板上完成, 以便清楚左手每一个音的动作;右手在无左手的情况下将乐句的节奏与弓法完成, 以便清楚每一次换弦的动作。两只手究竟在作什么, 做了哪些动作都特别的清楚之后, 才能在双手合作时更加从容。困难乐句一旦了然于心, 演奏时的心理压力就会减小很多。

演奏是一门综合艺术, 不仅要求有娴熟的技艺, 更需要有良好的演奏心理, 良好的演奏心理也是尽可能把平时的学习水平在不打折扣的情况下展现出来,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同时让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演奏艺术。

摘要:小提琴的演奏是一项复杂且精准的综合性活动, 不仅要求有良好的演奏技能同时也要求有良好的演奏心理状态, 因此在小提琴集体课的教学过程中不单单对学生的演奏技巧进行指导, 并且还要兼顾学生的演奏心理指导, 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心理因素, 使学生接受更全面的演奏训练。

关键词:小提琴集体课,演奏心理

参考文献

[1]黄辅棠.徐多沁小提琴集体课教学法[M].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2.

[2]谢宇.论小提琴演奏生理和心理状态[J].音乐与探索, 2002, 2.

[3]沈彦.关于小提琴集体课教学组织与方法探讨[J].音乐教育探讨.

集体心理 篇9

关键词:校园集体舞,不良心理,心理健康辅导,青春期教育

1 前言

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教育部组织创编了《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 并决定开始在全国中小学校全面推广。目前, 全国各地中小学普遍采用第七套或第八套广播体操作为增强青少年体质的主要活动。作者调查发现部分中小学生认为目前采用的两套体操的音乐有些过时, 很多同学明确表示, 做操只是一种形式, 达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因此, 开发一种学生广泛欢迎的新的体育锻炼形式成为迫切需要, 据此推出的校园集体舞具有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和群体参与性, 富有时代特点和青春气息, 适合广大中小学生。

2 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对部分中小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72.3%的中小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校园集体舞。在实验开展校园集体舞的学校, 74.3%的学生、教师“喜欢”和“比较喜欢”这套舞蹈。75%的学生选择男女合跳。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推广集体舞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学生参与集体舞活动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害羞、自卑、早恋、恐惧、过敏是练习集体舞过程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

3 推广校园集体舞过程中加强心理健康辅导的必要性

在推广校园集体舞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和行为障碍, 固然与青春期发育本身的种种因素有关, 但更与缺乏必要的心理教育和青春期心理指导有关。因此, 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及青春期教育, 引导异性间正常的接触和交往, 是解决集体舞推广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的重要保证。

4 对策

4.1 培养自信心,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无论自卑、害羞还是恐惧, 过敏, 克服以上心理障碍的最佳良药就是帮助他们重拾信心, 激发兴趣。看到学生的进步, 就应该给予热情的肯定与表扬;即使进步缓慢, 我们也应该为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喝彩, 从而使她们体验成功, 重拾信心。

4.2 提高舞蹈能力, 提升感情共鸣

集体舞是一项融体育、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 其综合性、艺术性很强, 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姿态、节奏和表情, 这三者构成了舞蹈能力的核心。首先, 应培养学生对舞蹈的感悟能力, 引导其在感情上与舞蹈产生共鸣。陈鹤琴先生说:“音乐的真正价值在于我们和音乐接触, 可由节奏的美使肉体和精神共鸣共感。”但是由于中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 指导老师要悉心加以引导, 让孩子们“手舞”有物, “足蹈”有理, 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会在心理上与舞蹈角色共鸣共感, 对于克服恐惧和自卑等心理障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4.3 学校体育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的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的教学, 对学生培养健康意识,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显得很有必要, 也更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心理健康专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应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而确定, 可由学校的心理教育教师或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室的专业人员进行专题教学, 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应更多地发挥体育运动能改善心理健康的功能作用,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4 培养与人合作, 关心他人的能力

舞蹈还具有调整人际关系的作用。由于集体舞是群体运动, 在集体场所进行, 能使参加者体验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把“我”置于“我们”之中, 起到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 与人合作的能力, 在练习舞蹈时可根据学生的特长和意愿, 分配适当的工作, 让他们帮助别的同学, 同时又受到别人的帮助, 让他们自己去处理集体中的人际关系, 现在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个性都比较强, 让他们在跳校园集体舞时学会互相谦让、互相合作, 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4.5 加强性教育, 妥善处理可能发生的早恋问题

教师和家长首先要摆脱旧观念的影响, 提高认识, 不要把异性交往视为禁区, 对男女间正常的交往横加指责, 给孩子制造种种障碍和精神压力, 应鼓励并支持异性间正常的交往;同时, 还应加强青春期的性教育, 帮助青少年明确性别角色意识, 了解性生理、性心理, 掌握性卫生常识, 树立正确的性道德;妥善处理可能发生的早恋问题, 对待早恋, 教师和家长要从爱护的角度出发, 注意掌握处理的分寸, 只要施教得法, 耐心疏导, 使他们明确好感不等于恋爱, 友情不等于爱情的道理, 感情就会得到“净化”。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认识到, 集体舞不仅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还可以倡导孩子们用健康自然的观念指导异性之间的交往。

5 结束语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艺术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舞蹈的重要教育价值, 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舞蹈表达感情, 在舞蹈中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仪态、言语和行为美。通过广泛开展校园集体舞活动, 愉悦学生身心, 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和审美情趣, 同时, 锻炼学生身体, 提高了他们的身体素质。

开发和拓宽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素质教育理念和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相结合提出的新要求, 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舞蹈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艺术气质, 启迪他们的智慧, 激励他们的意志,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使他们热爱生活, 向往美好的事物, 才能达到身心健康, 和谐成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邱远.体育与健康课堂的心理教育[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 (3) :73-75.

[2]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

[3]何颖.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J].山东体育科技, 2001, (3) :32-33.

[4]王小棉.课程改革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刍议[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2, (8) :7-8.

[5]叶元辉.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现状的反思[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2) :138-139.

[6]郑建华, 马逾英.体育舞蹈特色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9 (2) .

集体心理 篇10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当代一位才华横溢且创作风格多变的小说家, 自其创作生涯开始以来就一直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而蜚声文坛。《野草在歌唱》是莱辛的处女作, 小说一经出版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讲述了一个叫玛丽的女人的故事。全文以一则报道玛丽被谋杀的新闻开始, 随后以倒叙的形式回顾了玛丽的一生:贫苦的童年, 不相配的婚姻, 与男佣摩西的暧昧关系, 直至最后被摩西用刀捅死。很多评论家倾向于把它看成是一部深刻地揭露种族歧视的作品。但笔者认为它并不是一本纯粹的政治小说, 作者的目的并不在于探讨不同意识形态的问题, 也并不是为了表明她支持非洲的自治。在这本书中, 莱辛探讨了“人类生存”这一主题。莱辛坚信个体的重要性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忽略, 并且应该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而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冲突会导致人们的堕落和崩溃。笔者意图通过对小说女主人公玛丽内心世界的探析, 追溯其悲剧的心理根源。

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三个部分, 即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意识处于表层, 是指一个人所直接感知到的内容。前意识处于中层, 是指那些此刻并不在一个人的意识之中, 但人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或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回忆起来的过去的经验。无意识则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 它包括个人的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无意识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 占主导地位, 是决定人的行为和愿望的内在源泉, 是起支配作用的。[1] (P61)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临床实践和广泛阅读的基础上, 扩展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他认为所有人不仅都有着弗洛伊德所指的来自个人经验的“个人无意识”, 而且拥有源自原始社会集体经验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世世代代的普遍性的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 “它既不产生于个人的经验, 又不是个人后天所得的, 而是生来就有的”。这是一个保存在整个人类经验之中并不断重复的非个人意象的领域。荣格把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称为“原型”。原型作为一种“种族的记忆”被保留下来, 使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先天就获得一系列的意象和模式。[1] (P167) 他认为个人如果牺牲了“个人”的意识而一心附和“集体”的意识, 去完成社会所规划的角色, 这样的个人发展就是不健全的。女主人公玛丽“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冲突和矛盾在其前后半生各自重要阶段都预示并决定了她的命运方向。

根据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 “个人无意识”主要来自个人早期生活特别是幼年生活中那些受压抑被遗忘的心理内容, 是受压抑被遗忘的心理内容的集合场所。[2] (P17)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也指出人在儿童时代就形成了一生不变的模式。其形式最后可能会有某些细微差别, 但其实质内容、能量与意义从儿童最早期开始始终不变。个体在幼年最早期所感受到的特殊压力将给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打上烙印, 并以一种原始的方式决定他的世界观。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从幼年开始就不曾变过, 虽然在以后的生活中其表现形式与之初会大有不同。[3] (P23) 玛丽的童年时光就是在一种极其窘迫、压抑的家庭氛围中度过的。她的父亲是个铁路小职员, 只挣着微薄工资, 却整日花钱买醉。母亲是个家庭妇女, 拿着父亲拿回来的那点“总不够用的”钱辛酸地操持着整个家的营生。在玛丽的记忆中, 家人从来没有一起坐下来吃顿热乎乎的晚饭, 父母之间没有任何在困境中相濡以沫的温情, 只有为了账单而永远打不完的架。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玛丽, 其个人无意识中生成了一股对于婚姻极度抵触的强大暗流。婚姻和家庭生活在玛丽看来俨然成了“不幸”、“压抑”和“紧张”的代名词。她极力地想摆脱父母失败婚姻带给她的童年阴霾。在父母亲去世后, 玛丽觉得那根最后牵扯着她害怕记起的童年的纽带也终于被切断了。表面上看玛丽终于摆脱了童年带给她的沉闷和痛苦, 过上了轻松自在的单身生活, 但实际上她个人无意识中对于婚姻的排斥始终暗中操纵着她的人生轨迹。三十多岁了, 玛丽的发型和穿着还保留着十六岁时的模样。她始终保持少女的装扮是因为内心里她抗拒成熟, 抗拒步入已婚或家庭妇女的角色。婚姻家庭是她内心最不愿触及的地方。

可是玛丽始终是生活在社会中的, 她的行为要受到社会传统价值体系的约束。当玛丽听到人们在背后嚼舌根, 议论她没有结婚, 不像女人, 嫁不出去或者只能嫁个老男人时, “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这种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婚姻价值观在她的内心中所培植的“集体无意识”受到了触动。她开始留意周围有无合适的结婚对象, 一直在“不知不觉”地物色一个丈夫, 她“模模糊糊”地觉得结婚是正确的。“看到别人结婚, 她也会觉得伤感, 可是她又很讨厌男女关系”, [4] (P35) 这正是玛丽心中个人和集体两种无意识矛盾的鲜明体现。内心抗拒婚姻和家庭, 这就意味着玛丽从来没有想过结婚, 更谈不上曾仔细地规划过自己的婚姻大事, 压根没想过什么样的人是自己合适的结婚对象, 更不懂如何来经营一段幸福的婚姻生活。只是为了尽快消除人们的疑虑, 得到社会的认同, 玛丽心中的“个人”向“集体”屈服了。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 玛丽被动地接受了社会给她安排的角色。这一任务只能注定以失败收场———玛丽匆忙选择的婚姻注定是失败的。玛丽只是为了逃避世俗的压力, 出于一种世俗的需要, 而不是因为爱慕而选择了她的丈夫迪克。婚前两人没有深入了解, 婚后发现两人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 对生活方式和世界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这次对于“集体”的迎合, 玛丽并未给自己创造一个崭新的生活, 相反这段错误的婚姻给她后半生不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只带来了严重的创伤。

玛丽生活的南非是一个白人统治黑人的殖民社会。在这里白人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 土著黑人被驱赶出土地给白人农场主腾出地方, 他们只能蜗居在荒芜的偏远沼泽地带上的小土棚里。出来找工作的黑人常常被在路边等候的白人或强迫或花言巧语地以低廉的价格卖给白人农场主。黑仆必须对主人言听计从, 弯腰曲背, 随时候命。皮鞭是白人农场主的必备品, 不仅仅是他们认定黑人生性懒惰, 更重要的是这是权势的象征。这些被深深地纳入了殖民主义的教育体系, 代代相传。玛丽从小就被告诫要远离黑人, 因为在白人眼里, 黑人就是落后、贫穷、肮脏的代名词。土著黑人在这里是二等公民, 和“高贵”的白人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这就是玛丽所处的现实社会环境。在这里所扎根的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就是烙刻在玛丽内心的另一股“集体无意识”。

在强烈的种族歧视浸渍下成长的玛丽, 对黑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仇视和敌对情绪, 同时还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在她第一次面对她家的黑人雇工进行说教时, 那几句说教是“很自然地从她的嘴里说出来的, 她用不着费神多想。当年她父亲训诲土著佣人的时候, 这种说教她听得够多了, 因此它们很自然地从她最早的记忆里涌现了出来”。[4] (P119) 在玛丽眼里, 一个黑人比一条狗强不了多少。她家的黑人劳动力只是为他们工作的机器。在一次与黑人劳工的交锋中, 玛丽挥鞭打了那个黑人。受到白人农场主的鞭打, 黑人是可以去警察局控告的。玛丽并不害怕被控告, 因为白人有警察、法庭和监狱给她撑腰。令她气愤填膺的是黑人居然有权利控告她。玛丽根本没有把黑人当作同样也该具有保护自己权利的普通人来看待。

一次偶然的机会, 玛丽无意间撞见了在树荫下洗澡的黑佣摩西, 看到了“那罩满雪白皂沫的又黑又粗的脖子, 那在水桶跟前弯着的健壮的背”。[4] (P151) 此时的玛丽原本早已万念俱灰。玛丽起初指望结婚来拯救自己, 可她最终心痛地发现丈夫迪克实在是扶不上墙。迪克做事没有魄力, 没有计划, 总是半途而废, 总是按照自己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来经营农场。在这场匆忙选择的错误婚姻当中, 玛丽不仅耗尽了自己的全部积蓄, 而且由于迪克的无能, 他们陷入了几近破产的境地。迪克的尝试一再失败, 夫妻间原本就很冷淡的关系由于生活的窘迫更是雪上加霜。玛丽看到农场复兴无望时, 她彻底散了架, 感觉到她已经没有什么将来了。此刻这种强烈的感官刺激犹如一针强心剂注入了她原本已近干枯的生命之树。这种感觉并不是从天而降的。如上文所提, 个人无意识主要来自个人早期生活特别是幼年生活中那些受压抑被遗忘的心理内容, 而在这无意识里占主导地位的就是人的性本能。[1] (P61) 在争吵压抑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玛丽对婚姻有种自然的抗拒, 因此, 她的性意识长期被抑制。跟她丈夫迪克相比而言, 摩西健壮魁梧, 做事主动积极, 心思细腻, 尽心尽力地照顾她的生活, 并且能感受玛丽苦闷的心情, 甚至从山上采些野花来送给她, 想以此给她些安慰。摩西点燃了玛丽长久以来压制在内心深处对异性的需要和渴望。随着和摩西越来越多的接触, 她和摩西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玛丽在摩西为她穿衣时, 脸上露出了天真无邪的表情, “用双手把脖子上的头发拨散开, 那种姿势就像一个美女在欣赏自己的美貌一般”, 而摩西的神态“宛如一个溺爱妻子的丈夫一般”。[4] (P200) 玛丽第一次有了爱的冲动, 也第一次感受到了被爱的幸福。玛丽深深地被摩西身上流露出的男性力量所折服, 无法控制地关注他。

可这种欢愉的感觉并有把玛丽从困境中解救出来, 相反, 却很快地把她推入了更深的精神危机。玛丽内心的“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又一次发生了强烈的冲突。一方面, 玛丽作为女人, 深深地被莫西身上流露出的一股男子气概所吸引, 她无法抗拒内心里本能的冲动, 她长久被压抑的性本能在摩西面前被激活。在摩西面前, 玛丽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白人女主人, 而是渴望被关爱, 希望有依靠的柔情小女子。摩西也不再是唯唯诺诺、唯命是从的下等仆人, 在某种程度上他扮演了一个拯救者的角色, 给玛丽带去了支持与心灵慰藉。另一方面, 在感受温情的同时, 玛丽也时时刻刻感到了一种厌恶、威胁和恐惧。受种族意识的影响, 她看不起所有的黑人, 从内心里鄙视他们。现在她似乎向一个黑人低头了, 她头上代表着至高无上权威的光环消失了。在内心鄙视的“劣等”民族前, 她站到了一个弱势者的位置上。而且玛丽内心深知她所处的白人社会绝不允许白人和黑人之间有任何感情瓜葛。玛丽“想起他对她说话时用的那种语调, 往日那种愤怒的感觉又用上心头, 可另一方面她又被他这种声调深深地迷住, 这使她自己也无法理解, 她简直不知道该怎样和他相处下去”。[4] (P116) 她不再能忽视摩西的存在, 而且“不得不把他当一个人看待”。[4] (P165) 这给玛丽造成了一个巨大的精神沼泽, 她被“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从相隔甚远的两极强烈得撕扯着, 玛丽内心背负上了沉重的十字架, 饱受矛盾的煎熬。

受“个人无意识”驱使的行为与“集体无意识”的种族观念是水火不容的。玛丽的精神世界中的两股矛盾发展到了极致, 导致了玛丽精神的彻底崩溃。她开始前言不搭后语, 不知所措, 思绪紊乱。玛丽的生活失去了轴心, 每天以睡觉来打发时间。在“个人”和“集体”两极中摇摆不定, 这使她在夜晚陷入了无穷的梦魇之中。她的整个身心都已慢慢被莫名的恐惧所侵噬。在无意中被外人发现了她和摩西的暧昧关系后, 玛丽内心的“民族尊严感”占据了上风, 她严厉地斥责摩西, 冷酷无情地让他滚开。她违背了内心作为女人渴望异性、渴望关爱的本能准则, 滑向了种族意识包围的道义线。这次的倒向, 引燃了受到屈辱的摩西的复仇的火焰, 玛丽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玛丽一直挣扎在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冲突之中。当第一次内心抗拒婚姻的个人无意识屈从了“女大当嫁”的集体无意识后, 她匆匆走进了一段给她带来无穷危机的错误婚姻。在不幸的婚姻笼罩下, 当玛丽内心对于异性、对于感情渴望的个人无意识又一次让位于畸形的种族集体无意识后, 她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无论她的作品以何种形式出现, 莱辛坚持她关注的焦点自始至终只有一个, 那就是对人类生存和命运的关注。她觉得人类的希望就在于人们个人自我和社会自我的平衡。一个人如果想最终达到幸福的彼岸, 就不能逃避一时遇到的痛苦, 只有勇于面对自己, 才能得到最终和谐的发展。作为一位富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心的作家, 多丽丝·莱辛在她的作品中坚持不懈地关注、挖掘“人类命运和人类生存”这个主题。《野草在歌唱》作为多丽丝·莱辛的第一部小说, 迈出了她在漫长的关注人类的写作生涯中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荣格著.李德荣编译.荣格性格哲学.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2.

[3]杨鑫辉主编.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8.

上一篇:风险投资经济效益分析下一篇:高山蔬菜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