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蔬菜种植

2024-10-19

高山蔬菜种植(通用7篇)

高山蔬菜种植 篇1

高山蔬菜栽培技术是一种反季节种植蔬菜新技术, 它利用海拔600 m以上的部分可种植蔬菜的高程地带, 在城郊平原地区夏季酷热季节难以种植蔬菜形成“伏缺”时, 种植“度淡”蔬菜, 供应城乡居民, 补缺堵淡。高山远离城市, 土壤、空气、灌水均没有工业污染, 气候冷凉、病虫害轻、农药使用量不大, 再加上以科学防治措施, 生产出的蔬菜适口性好、品质优良、纤维少。因此, 高山蔬菜又可称之为高山无公害蔬菜。近年来, 歙县蔬菜生产有了很大发展, 高山蔬菜在有关乡镇也做到稳步发展, 如歙县长陔乡谷丰村、绍濂乡黄毛村等地近几年发展高山蔬菜就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现总结高山蔬菜种植特点, 以茄果类蔬菜为例, 介绍其栽培技术, 以供参考。

1 高山蔬菜种植特点

1.1 播种时期的选择

高山蔬菜栽培的目的主要是生产无公害的“伏缺”蔬菜。各地的“伏缺”时期有所不同, 一般在7月底至8月底之间, 因此各蔬菜的播期选择应采取“反算倒安排”的方法, 推算出蔬菜种类的季节茬口, 确定各蔬菜品种的播期。

1.2 地膜覆盖定植

高山地区虽然气候较一般地区凉爽, 但夏季气温仍较高, 水分蒸发量大, 梅雨季节暴雨较多, 对土壤冲刷严重, 团粒结构破坏也大, 且一般高山地区的栽培较为粗放, 杂草较多, 因此在定植时采用地膜覆盖可以起到保墒、防除杂草的功效。

1.3 采用遮阳网覆盖度过梅雨期

山区的梅雨季节雨量集中, 且有一部分时间灾害性天气, 时晴时雨, 对蔬菜和生长影响较大。这时覆盖遮阳网对高山蔬菜而言尤其重要。经试验表明, 覆盖遮阳网的比未覆盖遮阳网的蔬菜在梅雨过后, 在恢复生长各性状、开花结实等方面均有较大优势。因此, 提倡在梅雨季节推广运用遮阳网覆盖技术[1]。

1.4 叶面施肥的广泛应用

高山蔬菜由于地势高、土地贫瘠, 施用农家肥不便, 生产设施如滴灌等设备不全, 因此对于需肥量较大的蔬菜而言, 采取一次性施足底肥, 加大、多次施用叶面喷肥,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表明, 叶面喷肥在高山蔬菜整个生产中各品种施用5~7次, 比未施用的增产10%~30%, 且省工、省时。可供使用的叶面肥主要有磷酸二氢钾、硼砂和尿素以及其他商品性叶面肥。

1.5 高山特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高山蔬菜生长地区由于周围山高林密, 杂草丛生, 除蔬菜上原有的病虫害外还有一些特有的害虫, 如叶蝉、跳甲等, 这类害虫迁飞性强, 难以控制。经几年的观察研究, 采取综合防治,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做法有:清洁田园, 铲除杂草, 消灭害虫生长环境;加强农业防治, 增施有机肥, 尽量排开播种, 提高蔬菜抗性, 避开害虫发生高峰;使用高效、特效无公害农药, 适时防治。

2 茄果类蔬菜高山栽培技术

2.1 海拔高度选择

海拔每升高1 000 m, 气温下降0.6, 不同海拔高山气温不同, 适宜种植的作物不同。经过科学试验, 确定海拔600~650 m适宜种植较耐热的四季豆、伏大白萝卜, 海拔650~800 m宜种辣椒、黄瓜、西瓜, 800 m以上适宜种植甘蓝、番茄等[2,3]。

2.2 品种选择及处理

适宜种植的高山蔬菜种类有茄果类 (番茄、辣椒、黄瓜) 、豆类 (四季豆、豇豆、扁豆) 、瓜类 (佛手瓜、南瓜、西瓜) 、白菜类 (伏大白菜) 、甘菜类 (甘蓝、青花菜) 、根菜类 (萝卜、胡萝卜) 、野菜类 (荠菜、马齿苋、薇菜) 、水生蔬菜 (茭白) , 其他有生姜、百合。应注意选用耐热、抗病毒病、耐虫害、高产、优质的品种。如辣椒, 一般选用湘研三号、十号, 番茄则选用毛粉802、宝大903、霞粉等品种。播种前晒种, 晒种后用0.5%高锰酸钾或10%磷酸钠溶液浸种消毒30 min, 洗净后浸种8~12 h, 以利于种子吸水。

2.3 培育壮苗

根据经验, 一般应在5月上、中旬播种育苗。选用3年以上未种过茄果类作物的田块, 深翻整平, 施足基肥。播种前将苗床浇透底水, 将种子混土匀播, 播后用敌克松或多菌灵拌种盖1 cm厚, 用水壶喷湿盖土, 上盖草帘或遮阳网, 注意保温。幼苗出土后, 中途一般不分苗, 故只需10 d左右用药防治蚜虫1次即可。利用大棚和营养钵育苗效果更好。

2.4 定植

在6月上、中旬抢晴定植。因山高路远, 一般山下育苗浇足水, 尽量多带土, 选早晨或傍晚定植。整地时施足基肥, 一般施饼肥1 125~2 250 kg/hm2、进口复合肥375~600 kg/hm2。一般栽6.45万株/hm2左右, 定植前覆膜。

2.5 田间管理

缓苗后即梅雨季节, 应用遮阳网覆盖。追肥应结合补充水分进行, 一般每次施用进口复合肥150 kg/hm2, 辅以叶面喷肥[4]。

2.6 病虫害防治

主要防治病毒病、蚜虫、烟青虫、番茄青枯病等。防治青枯病, 可在定植后浇石灰水, 发病初期施用农用链霉素、植病灵, 每7~10 d喷1次。如有死株则需拔除病株, 带出田间, 穴洒。使用农药时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 尽量使用生物农药, 同时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确保蔬菜产品无公害[5,6]。

参考文献

[1]瞿晓苍.商洛高山蔬菜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 2015 (2) :28-29.

[2]许力行.高山蔬菜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 1989 (6) :23-25.

[3]金燕芬, 季丽丽, 卢鹏程.高山蔬菜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7) :36, 45.

[4]曾维银.高山蔬菜节水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 2010 (5) :22-23.

[5]慎礼江.高山蔬菜反季节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9 (7) :51, 53.

[6]罗春华, 吴学平, 吴善琪.高山蔬菜一年三茬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 2003 (2) :31-32.

高山蔬菜种植 篇2

先锋镇位于寻甸县城西南4公里, 距昆明市80km, 地处东经103°15′18″~103°15′42″, 北纬15°26′24″~25°28′之间, 其东与羊街相接, 南与嵩明接壤, 西与柯渡相毗邻, 聚山区、多民族为一体, 是典型的河谷槽区镇。森林覆盖率为31.5%。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山高谷深, 海拔高差大 (1798~2977m) , 立体气候明显, 从中亚热带气候到北温带冷凉气候均有分布。年平均气温度14.5℃, 无霜期229d, 年均降雨量为1030.8mm, 年平均日照时数2097.3h, 自然气候条件适应蔬菜生长要求。

全镇国土面积156km2, 全镇辖9个村委会、94个村民小组, 103个自然村, 有农户5458户, 现有农业人口21573人, 其中:少数民族9287人, 占总人口的42.3%。全镇总耕地面积15897亩, 人均耕地0.72亩。水利化程度40%, 森林覆盖率38%。土壤多为红壤、黄棕壤、棕壤、紫色土, 占98.5%。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全氮0.3%, 速效磷6~8ppm。土壤保持水肥性较强。镇内土地绝大部分无工业污染。

2 蔬菜发展现状

蔬菜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无公害蔬菜倍受人们青睐, 今年来, 外销蔬菜产业的发展是培养农村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措施。2015年, 是先锋镇蔬菜生产最为充满生机的新生年和机遇年, 蔬菜产业的发展受到农业局的高度关注, 先锋镇党委、政府也把蔬菜产业确定为先锋镇农业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地位, 为此, 年初先锋镇党委、政府召开了先锋镇的蔬菜产业专题会议, 对先锋镇蔬菜生产工作作出了具体布暑, 制定了相关的产业扶持和优惠政策 (定单蔬菜每亩生产补助2元, 无公害蔬菜生产每亩生产补助3元) , 省农科院的专家三次到先锋镇调研时都对先锋镇蔬菜产业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 并就先锋镇蔬菜生产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对当地蔬菜生产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省农科院的专家对先锋镇蔬菜生产基地 (大竹箐、打磨箐村委会) 的无公害蔬菜生产作了专题考察;并就先锋镇今后蔬菜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先锋镇农业科和寻甸县蔬菜花卉办公室的技术人员亲自到现场主持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受此鼓舞, 2012年先锋镇蔬菜生产整体推进迅猛。

2.1 蔬菜种植成稳步增长发展

先锋镇以定单菜、时差菜为主, 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 积极发展蔬菜生产。2015年共落实蔬菜面积7300余亩, 其中定单生菜1000余亩, 占蔬菜种植的14﹪, 平均亩产2500kg, 保护价0.9元/kg, 亩产值2250元, 总产值225万元;秋蚕豆1000亩, 占蔬菜种植的13.6﹪, 平均亩产750kg, 平均单价1.50元/kg, 亩产值1125元, 总产值112.5万元;苕菜4500亩, 占蔬菜种植的61.6﹪, 平均亩产3500kg, 平均单价0.30元/kg, 亩产值1050元, 总产值472.5万元;白萝卜800亩, 占蔬菜种植的10.9﹪, 平均亩产2000kg, 平均单价0.25元/kg, 亩产值500元, 总产值40万元;特色蔬菜可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850万元。

2015年计划落实蔬菜面积8400余亩, 其中定单生菜1200余亩, 占蔬菜种植的14.2﹪, 平均亩产2500kg, 保护价0.9元/kg, 亩产值2250元, 总产值270万元;秋蚕豆1200亩, 占蔬菜种植的14.2﹪, 平均亩产750kg, 平均单价1.50元/kg, 亩产值1125元, 总产值135万元;苕菜5000亩, 占蔬菜种植的62﹪, 平均亩产3500kg, 平均单价0.30元/公斤, 亩产值1050元, 总产值525万元;白萝卜1000亩, 占蔬菜种植的12﹪, 平均亩产2000公斤, 平均单价0.25元/kg, 亩产值500元, 总产值50万元;特色蔬菜可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980万元。

在发展特色蔬菜种植过程中, 先锋镇发挥区位、气候的优势, 认真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先锋镇引进了秋蚕豆“凤豆4号”、“凤豆6号”、“射首101、102生菜”、“紫峰”、“中白76”等蔬菜新品种10个。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区域, 在鲁土村委会发多箐种植反季秋蚕豆为主300亩 (四月底播种, 七月中旬开始上市) , 绍菜1500亩, 白萝卜300亩;在打磨箐村委会种植绍菜2000余亩、秋蚕豆200亩, 白萝卜300亩;在大竹箐种植绍菜1000余亩、生菜1000亩、秋蚕豆300亩, 白萝卜200亩。窑上种植绍菜500亩;白子村300亩;全镇新品种推广面积3000亩, 良种普及率达到90﹪, 新技术推广普及率达到95﹪。同时, 先锋镇加大了蔬菜基地的建设力度, 积极引进了以“伟城”为主的多家蔬菜公司到先锋镇发展蔬菜生产, 在大竹箐生菜为主的定单蔬菜面积1000亩, 并全部实行保护价收购。同时, 先锋镇党委、政府对种植面积在10亩以上的蔬菜种植户, 每户每亩给予120元的补助鼓励菜农,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有效地辐射和带动了全镇蔬菜种植的发展。

2.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近年来,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的加大, 先锋镇蔬菜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都得到进一步优化, 基本上成了“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 一是形成了以大竹箐为重点的生菜种植区;二是形成了打磨箐为主的苕菜种植区;三是形成了以鲁土为主的反季蚕豆、白萝卜种植区;四是形成了以白子村为主的韭黄种植区;五是形成了窑上为主的小春马铃薯种植区。

2.3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

在蔬菜生产的重点村委大竹箐、打磨箐、大窝铺、白子村等, 共举办了以无公害蔬菜生产、蔬菜种植技术规范、蔬菜设施及保护地栽培、蔬菜市场动态分析等为主要内容的镇级技术培训43期次, 受训人员7500余人次, 镇级技术培训3次, 受训人员1100余人次, 培训效果显著。编印的14000余册《先锋镇主要蔬菜栽培技术手册》及46000余份其它蔬菜相关技术资料也已全部发放到菜农手中。

2.4 全面推动示范园建设

为了更有效的推动全镇蔬菜产业的发展, 先锋镇集中力量加大了对重点蔬菜生产村委科技示范园的建设申报力度, 在大竹箐、白子村等重点村委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科技示范园1070余亩。

2.5 加大对整体扶贫村及种植大户、营销大户的重点扶持

对整体扶持的贫困村及其种植大户, 在技术及种子的引进等方面实行重点扶持, 在扶贫村举办培训14次 (1650人次) , 发放技术资料3500余份。先锋镇20亩以上的蔬菜种植大户786户 (最大户100余亩) , 大户种植面积1000亩, 几乎占先锋镇蔬菜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外来承包种植23户, 承包种植2800余亩, 先锋镇内异地互动承包种植8户种植面积1050亩。先锋镇现有营销大户67户, 年营销量在5000t以上的大户26户。

2.6 龙头企业的培育

协助蔬菜生产及加工龙头企业完成《先锋镇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大竹箐特色蔬菜基地建设》的项目申报, 协助大竹箐村委会签订意向性蔬菜生产定单面积达1000余亩。

2.7 先锋镇无公害蔬菜基地规划2.7.1 完成了基地规划、面积的落实、种植结构的科学布局、种子的保障供应, 完成无公害蔬菜基地种植面积4000余亩, 主要为生菜 (1000亩) 、大白菜 (1500亩) 、萝卜 (800亩) 、秋蚕豆 (1000亩) 、其它 (300亩) ;

2.7.2 完成基地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及其规范种植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培训12期, 5320人次, 无公害蔬菜知识手册及无公害蔬菜基本知识挂历 (4370册) 已全部发放到基地每一农户手中。

2.7.3 完成基地书写无公害蔬菜宣传专栏29 (期次) 、宣传标语57 (条、幅) 。

2.7.4 与植检植保部门密切合作, 对基地生产资料 (主要为农药及肥料) 市场进行了全面的集中清理整顿 (3次) , 对基地内的农药及肥料销售摊、点全部发放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农药禁销目录及无公害蔬菜知识手册。

2.7.5 成立了先锋镇蔬菜办公室, 建立了较为规范的竹青蔬菜专业合作社, 该合作社运行状况良好, 这对组织基地农户生产及产品销售起到了具大的推动作用。

2.8 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对先锋镇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农药及肥料市场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整顿, 对违规、违禁农药及肥料进行了全面的取缔, 对重点蔬菜村委的农资市场进行了重点整治, 动用无公害蔬菜宣传车15台次对重点蔬菜生村委进行了无公害蔬菜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完成了对两个农集市场347个摊位 (点) 529个产品样的抽样检测, 完成了对农户4个产品样的抽样检测 (送昆明农藏检测中心) , 同时对蔬菜生产过程进行了有效的监控。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资金投入不足

从今年的蔬菜生产来看, 对蔬菜产业的发展、如何提高蔬菜质量以及做大做强和做优先锋镇蔬菜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 深加工和信息滞后, 部分新技术、新品种很难及时引入试验、示范和推广而转化为生产力, 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蔬菜产业的发展;镇内具有一定市场潜力的反季蚕豆、韭黄等名特优稀蔬菜得不到快速发展开放, 长期停留在小打小闹的基础上, 形不成规模, 成不了“气候”;菜农难以把握千变万化的大市场, 只有凭借多年种植经验安排生产, 往往造成供大于求, 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严重挫伤了菜农种植的积极性;蔬菜加工业滞后, 深加工程度低, 效益不佳。先锋镇蔬菜大量以鲜销为主, 深加工上没有大的突破。

3.2 科技推广滞后

由于经费不足, 技术培训满足不了生产发展的需要, 蔬菜生产技术含量低、生产规模小、专业性不强, 严重制约蔬菜产业的发展。

3.3 无公害蔬菜生菜技术得不到大的发展

无公害蔬菜生产涉及面广, 菜农接受技术能力参差不齐, 对生产中的技术标准掌握不够, 难免出现一些不合理操作, 影响部分蔬菜产品质量;部分菜农科技意识不强, 在基地建设中新技术应用不广, 在蔬菜病虫方面没有大的突破, 更多的依赖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生物、物理、天敌防治少, 不利于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 制约了先锋镇蔬菜质量进一步提升。

3.4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一是围绕蔬菜产业化发展种植技术研究会、种植协会等各类中介组织不完善;二是蔬菜交易市场少, 保鲜、储藏建设设施滞后, 交易手段原始, 影响蔬菜的流通。三是信贷、保险支持力度弱, 菜农缺乏生产资金和抗风险能力弱。

3.5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蔬菜产业发展的步伐

长期以来, 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导致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重要因素, 使农业生产面临靠天吃饭的局面, 应对旱涝等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另一方面, 也制约着科技措施的进一步推广。

现在的蔬菜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前修建的, 其中部分蔬菜产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因年代久失修, 功能老化而排灌不畅, 有的不完善、不配套, 保障能力下降, 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以及农田高效益的发挥。就蔬菜田间运输、市场建设、冷藏加工而言, 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

3.6 缺乏市场导向

据资料报道, 日本是一个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 但是他们对蔬菜的产、销严格地实行“计划经济”。国家对菜农严格实行“三制度”。即种菜的品种、面积和销售区均由国家统一下达计划, 以实现最佳的资源配置, 适者多种, 不适者不种, 区域内调节, 范围内销售。目前, 先锋镇现有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市场导向性差, 品种单一, 大宗蔬菜一轰而上, 导致蔬菜生产上的大起大落。

4 产业发展思路

按照“县内领先、市内有位、省内有名、国内有声”的目标, 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 正确看待蔬菜产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着眼当前、立足长远, 以市场为导向, 改革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栽培技术, 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生产普通蔬菜向生产无公害蔬菜生产转变;从鲜销、简单包装、初加工向精、深加工、精包装标牌销售转变。树立品牌意识, 走规模化、产业化之路, 提高质量、强化流通, 以做强、做优先锋镇蔬菜为己任, 以实现农民增收为目的, 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 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

5 对策

5.1 加大资金投入, 改善农田水利条件

当前, 我们要以“农业综合开发”和“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为契机, 积极向中央、省、市立项争取资金, 强化项目支撑。同时积极组织蔬菜种植大户、营销大户、龙头企业以及受益菜农等多方筹集资金投入, 形成国家、企业、菜农各出一分、加大资金投入, 不断改善农田水利条件, 提高农田产出率。5.2 培育蔬菜种植大户, 实现规模种植

制定优惠政策, 注重培育种植大户。同时协助菜农发展合作经济组织, 尽早解决一家一户的分散性经营, 实现规模种植、科学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生产格局, 提高市场竞争力。

5.3 抓科技培训, 提高示范, 树典型, 带农户

认真抓好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及推广工作, 在重点村注重培养一批文化水平高、科技意识浓厚并且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年青菜农, 作为学科学、用科学、科学种植、科学管理的科技带头人,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田块和菜农为科技示范户和科技示范田, 做到镇有示范园、村有示范户, 以此带动菜农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5.4 以市场为导向, 突出重点产业

在积极引入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和新肥料进行试验示范推广的同时, 根据市场需要, 立足当地名、特、优、稀品种, 增加投入, 加大具有市场潜力的先锋生菜、秋蚕豆、韮黄的开发, 使之发展壮大, 形成规模, 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5.5 完善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 加大无公害蔬菜生产力度, 做大做强先锋蔬菜产业

目前先锋镇蔬菜生产中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因此, 要制定和完善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 并组织菜农进行标准化生产、无公害生产, 保障蔬菜产品质量, 做大、做强、做优先锋镇蔬菜产业。

参考文献

高山蔬菜小尖椒栽培技术 篇3

关键词:小尖椒,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歙县位于安徽省南部, 北倚世界著名风景区黄山, 东邻浙江杭州, 南连千岛湖, 辖28个乡 (镇) , 总人口50万。皖南山区适宜的海拔高度和独特的气候环境为高山蔬菜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条件。近年来, 随着歙县与江浙交流往来日益密切, 高山蔬菜因其绿色、无污染、种植条件适宜而需求迅增, 种植面积已达数千公顷。高山蔬菜生产已成为歙县种植业的支柱产业, 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现就高山蔬菜品种小尖椒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特征特性

1.1 生长特性

小尖椒根系不发达, 主要表现为主根粗, 根量少, 根系生长缓慢, 直到2~3片真叶时才有较多2次侧根。根群主要分布在植株周围45cm、深度10~15cm的土层中。露地栽培时株高多为40~60cm。小尖椒花为雌雄同花的两性花, 自花授粉, 天然杂交率在10%左右, 为常异交植物。果实为浆果, 圆锥形, 但在植株营养不良、夜温低、日照弱、土壤干燥或栽植过密时, 果实的肥大会受到抑制, 形成小果或僵果。即使正常果在土壤干旱、施肥过多、植株吸收水分受到抑制时, 果实也会变短。小尖椒种子呈扁平状, 微皱, 肾状, 淡黄色或乳白色。种子寿命一般性为5~7年, 但使用年限仅为2~3年。

1.2 生育特性

小尖椒生育初为发芽期, 催芽播种后一般5~8d左右出土, 15d左右出现第1片真叶, 到花蕾显露为幼苗期。第1花穗到门椒坐住为开花期。坐果后到拔秧为结果期。小尖椒适宜的温度在15~34℃之间。种子发芽适宜温度25~30℃, 发芽需要5~7d, 低于15℃或高于35℃时种子不发芽。苗期要求温度较高, 以白天25~30℃, 夜晚15~18℃最好, 幼苗不耐低温, 要注意防寒。小尖椒如果在35℃时会造成落花落果。小尖椒对水分要求严格, 既不耐旱也不耐涝, 喜欢比较干爽的空气条件。小尖椒被水淹数小时就会蔫萎死亡, 因此地块选择要平整, 浇水或排水的条件要方便。小尖椒在中性和微酸性土壤都可以种植, 但其根系对氧气要求严格, 宜在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和透气性良好的沙性土或两性土壤中种植。小尖椒生育要求充足的氮、磷、钾, 但苗期氮和钾不宜过多, 以免枝叶生长过旺, 延迟花芽分化和结果。磷对花的形成和发育有重要作用, 钾则是果实膨大的必需元素, 生产中必须做到氮、磷、钾互相配合, 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 搞好追肥, 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2 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选用抗逆性强、生长势旺、结果率高、商品性好的早中熟或中熟杂1代品种进行栽培。品种选用杭州农科院研产的小尖椒1号、极品小尖椒、703小尖椒等。

2.2 播种育苗

2.2.1 种子处理。

育苗一般在春分至清明进行。将种子在阳光曝晒2d, 促进后熟, 提高发芽率, 杀死种子表面携带的病菌;或用0.5%的磷酸三钠, 或300~4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 或1%硫脲浸泡20~30min, 以杀死种子上携带的病菌。反复冲洗种子上的药液后, 再用25~30℃的温水浸泡8~12d。

2.2.2 适时播种。

苗床应选择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无病虫、向阳、地势干燥的地块。在播种前7~10d对苗床进行消毒, 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50%托市津可湿性粉剂200~400倍液喷施后, 闷盖3~4d, 敞棚4~5d后再播种。播种后用地膜加小拱棚覆盖, 待70%幼苗弓背出土后, 揭去地膜, 以利幼苗生长。

2.2.3 苗床管理。

播种后白天气温25~28℃, 地温20℃左右。6~7d就可以出苗。70%小苗拱土后, 要趁叶面没有水时向苗床撒细土0.5cm厚, 以弥缝保墒, 防止苗根倒露。苗床要有充分的水供应, 但又不能使土壤过湿。小尖椒高度到5cm时要给苗床通风炼苗, 通风口要根据幼苗长势以及天气温度灵活掌握, 在定植前10d可露天炼苗。炼苗要逐步进行, 切不可一步到位。如果秧苗徒长, 可以喷洒500mg/kg的矮壮素或者5mg/kg克缩节胺;秧苗弱黄可喷天达2116;定植前用病毒灵或植病灵等灌根带叶面喷洒, 对预防病毒病有较好的作用。

2.2.4 分苗假植。

幼苗有2~3片真叶时进行分苗假植。间距4cm×4cm。分苗假植后, 用塑料薄膜或遮阳网拱棚覆盖, 返青成活逐渐敞棚, 通风炼苗, 降低苗床土壤湿度, 减少苗期病害, 促进秧苗健壮生长。

2.2.5 苗期病害防治。

幼苗期间的立枯病、猝倒病可用70%百德富可湿粉剂500~700倍液防治, 灰霉病用50%速克灵1 500~2 000倍液或50%溶菌灵500~800倍液防治, 疫病用58%雷多米乐可湿粉剂或72.2%普力防治。

2.3 定植

春小尖椒苗龄在110d左右时定植。地块要选择在近几年没有种植茄果蔬菜和黄瓜、黄烟的春白地, 不能选择刚刚收过越冬菠菜的地块。定植前7d左右, 施用土杂肥75t/hm2、过磷酸钙1 125kg/hm2、碳酸氢氨450kg/m2作基肥, 按照70cm行距开沟, 整平、起垄、覆膜, 等待定植。定植可按30cm株距, 相临行错开放苗, 每穴栽2株, 栽3.75~4.50万穴/hm2。

2.4 田间管理

高山瓜果蔬菜在江西的应用前景 篇4

1 高山瓜果蔬菜在江西应用的优势分析

1.1 地理条件优势

江西省东边接壤福建省与浙江省, 浙江与福建是我国经济水平相对优越的两个省市, 福建省与浙江省同时也是我国商业贸易的中心, 但福建与浙江的高山瓜果蔬菜行业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而十分萧条, 江西省与浙江与福建两个生产贸易大省接壤, 不仅能够弥补福建与浙江高山瓜果蔬菜市场的空缺, 其还能够通过与福建与浙江建立良好的贸易往来关系促进江西经济的增长。此外, 江西省跨越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三个经济发展先锋地区, 以长江流域为主线与上海、深圳、广州、厦门、长沙等商业贸易经济中心城市建立了总长六七百千米的港线, 水运交通十分发达, 同时江西与这些经济中心城市之间的陆路交通网、航空航线网都十分发达, 江西高山瓜果蔬菜的种植具有十分优越的交通运输优势[1]。

1.2 自然环境优势

江西省地势条件为南高北低, 江西省的东、南、西三面环山, 中部以丘陵、盆地为主, 北部地势低洼, 江西境内水域宽广, 水利设施良好, 且江西的气候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日照时间充足, 霜冻时间较短, 土壤情况较为良好, 高山瓜果蔬菜在江西地区种植具有十分良好的地理条件。此外, 江西是我国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城市, 其工业发展较为缓慢, 工业污染较小, 森林覆盖率相对较高, 生态环境十分优越, 其为江西高山瓜果蔬菜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2 鼓励江西高山瓜果蔬菜种植的途径

2.1 政府要通过实际政策与制度激励农民种植高山瓜果蔬菜

江西省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城市, 高山瓜果蔬菜的种植在江西推广的难度相对较低。鼓励江西农民大规模种植高山瓜果蔬菜首先要让农民意识到高山瓜果蔬菜种植的应用前景与广阔利润空间, 因此, 江西省政府应该积极通过媒体手段宣传高山瓜果蔬菜种植的优势及效益。其次, 高山瓜果蔬菜大规模种植前期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对于经济收入较为单一的江西农民来说, 这些资金投入的数额过于巨大, 对于农民来说前期资金投入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因此, 江西省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高山瓜果蔬菜种植制定一系列的优惠及扶持政策, 为农民高山瓜果蔬菜的种植提供一定的政策优势。进而鼓励农民大规模种植高山瓜果蔬菜。

2.2 积极与高山瓜果蔬菜种植的大型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与高山瓜果蔬菜种植的大型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不仅可以为江西省高山瓜果蔬菜种植前期提供一定的市场优势及技术优势, 其还能拓展江西省高山瓜果蔬菜种植到销售整个过程的市场, 其对江西省高山瓜果蔬菜的种植十分有利。江西省政府积极与大型高山瓜果蔬菜种植及销售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 可以将大型企业的市场优势及政府的政策优势及江西省高山瓜果蔬菜市场前景优势相结合, 在促进江西省高山瓜果蔬菜大规模种植的同时也能够帮助高山瓜果蔬菜企业发展, 从而达到共赢的效果[2]。

2.3 积极改良高山瓜果蔬菜种植技术与品种

高山瓜果蔬菜的品种及种植技术是高山瓜果蔬菜种植的关键, 江西省虽然具备一定的地理优势及环境优势, 但若品种与技术落后, 高山瓜果蔬菜在江西省种植也很难有较好的前景, 因此, 江西省想要促进高山瓜果蔬菜种植产业链在江西省长远发展就必须要积极改良高山瓜果蔬菜的品种与技术, 根据江西省的地理环境条件, 在原来的高山瓜果蔬菜品种及技术基础之上继续改良, 以使改良后的品种与技术更加适合江西省的地理及生态环境。

2.4 为农民提供高山瓜果蔬菜种植技术支持

农民的文化基础有限, 更不用说高山瓜果蔬菜的种植技术了。江西省政府想要建立完整且有效的高山瓜果蔬菜产业链, 不仅应该为农民提供一定的政策优势, 其还应该积极为农民提供高山瓜果蔬菜技术支持。对于江西省的农民来说, 他们对高山瓜果蔬菜的种植十分陌生, 其对高山瓜果蔬菜的成长周期、营养需求、病害防治等都一无所知, 而农民的文化水平又相对较低, 其很难通过自己学习掌握成熟的高山瓜果蔬菜种植技术, 此时, 政府积极提供技术支持, 便能够解决农民种植技术上的难题, 进而提升高山瓜果蔬菜种植效果, 带动江西农业及经济的发展。

3 结束语

江西省具有温和的地理气候及环境, 生态环境也十分优越, 其十分适合高山瓜果蔬菜的种植。积极探究高山瓜果蔬菜在江西种植的前景及鼓励江西农民大规模种植高山瓜果蔬菜对于江西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江西农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摘要:江西总体经济水平在全国仍然处于十分落后的位置, 江西具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 高山瓜果蔬菜在江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其对江西经济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本文就针对高山瓜果蔬菜在江西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以帮助江西山区农民能够借助高山瓜果蔬菜品种脱贫致富。

关键词:高山瓜果蔬菜,江西,应用前景分析

参考文献

[1]王彦波, 金玲莉, 朱方红, 等.高山瓜果蔬菜在江西的应用前景[A].中国园艺学会、中国园艺学会西甜瓜专业委员会.2014年全国西瓜甜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园艺学会、中国园艺学会西甜瓜专业委员会, 2014:2.

叙永县高山反季蔬菜发展前景分析 篇5

一、叙永县反季蔬菜生产现状

叙永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端,地处川、滇、黔3省的结合部,长江上游与赤水河中、上游之间,海拔247~1 902m,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地势呈南高北低斜坡状,立体气候显著。县城以南海拔800m以上的观兴、营山、麻城、摩尼、后山、分水、震东、两河等10余个乡镇是反季蔬菜种植的适宜区。主要品种有马铃薯、萝卜、大白菜、辣椒、茄子、甘蓝、四季豆、山黄瓜、大葱等常规蔬菜以及食用菌等。其中观兴、营山、麻城海拔1 200m左右地区以萝卜、大白菜等喜冷凉的十字花科蔬菜为主;震东、后山、两河等海拔800m左右地区以喜温的辣椒、茄子为主。据统计,我县2010年海拔800m以上的山区种植反季节蔬菜的面积约4万亩,产量3.8万t,产值6 800万元。叙永县将在“十二五”末建成高山反季蔬菜基地20万亩,总产值5亿元。

二、反季蔬菜生产条件分析

1. 气候、地理条件

大多数果菜类、叶菜类、根菜类蔬菜的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2~25℃。据叙永县气象资料,5~9月海拔800m以上地区日最高温度为14~33℃,平均气温22.4℃;年平均降雨量为980mm;空气相对湿度为70%~90%,土壤相对湿度85%~95%;日照时数487.5小时;总体气候适宜蔬菜生长。一般说来,中午绝对最高温30~32℃,既有利于番茄等果菜类开花结果,也有利于大白菜等叶菜类产品器官的形成。夏季山区昼夜温差大,白天有利于蔬菜光合作用,夜间有利于蔬菜养分的转化与积累。山区降雨量多,并随海拔升高而增多,尤以夏季最为明显,加之温度较低,蒸发量相对较小,一般不易出现严重干旱。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空气湿度亦加大,云雾出现的时间和机率更多,日照时数也随之减少,这在炎热、强光的夏季反而有利于蔬菜生长。此外,高山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成分高,有利于改善蔬菜的品质。山区远离城市,不易受到工业“三废”的污染,由于植被好,空气洁净,为蔬菜生产提供了优质的生态条件。

2. 栽培条件

(1) 土壤

叙永县城以南海拔800m以上区域的大多数耕地, 土壤成土母质主要是二迭系、三迭系、奥陶系的灰岩、砂岩、页岩的风化物发育而成的矿子黄泥土、冷沙黄泥土, 耕作层一般在40cm左右。由于黄壤兼具有富铝化粘化成土过程, 母质属低硅性, 盐基物质遭受淋洗, 矿质养分含量较低, 呈酸性, 有机质含量普遍较高, 磷素缺乏。因此, 通过施用圈肥、稿杆堆肥、草木灰增加磷肥用量的同时, 适当补充钾肥, 可使氮、磷、钾比例达到平衡协调, 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和疏松程度。耕作层小于40cm的土壤, 实行起垄栽培。栽培之前应根据不同蔬菜种类对土壤的不同要求合理安排, 如辣椒、大白菜可安排在疏松、排水良好的山坡地栽培, 同时每隔2~3年进行1次轮作, 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2) 品种

经过多年来的推广示范, 品质优、抗病性强的耐热蔬菜品种已经引进并推广, 品种的可选择性较强, 适宜作反季蔬菜种植的品种较多, 如茄子选择万吨长茄、科光等;甘蓝选择旱将军、超强50、绿丰、夏光等;大白菜选择夏阳白、淄研热抗王等;萝卜选择美玉夏、短叶十三等。

(3) 管理

一是培育壮苗, 合理密植。采用营养液漂浮育苗方式培育壮苗, 能有效减少移栽用工, 节省育苗用地, 便于秧苗集中管理, 有利于培育壮苗、提高成苗率。目前, 叙永县漂浮育苗成功的有花椰菜、甘蓝、白菜、辣椒、茄子等品种, 并已投入到实际生产中。根据各品种属性和土壤肥力水平制定相应的栽植密度, 合理密植。如大白菜苗龄15~20天, 亩栽2 000~2 200株。二是施足底肥, 地膜覆盖。底肥以土杂肥和禽畜粪为主, 亩施3 000~5 000kg, 过磷酸钙50kg, 蔬菜专用肥100kg。在整地时一次性施足底肥, 耙细、起垄、盖膜后移栽, 利于土壤保水保肥。三是实行病虫害绿色防控。结合农事操作, 实施以虫治虫 (如释放姬小蜂控制斑潜蝇) 、以菌治虫 (如苏云金杆菌) 、灯光诱杀 (频振式杀虫灯) 、性诱剂诱杀、色板诱杀等生物防治技术, 在有效控制病虫为害的同时, 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确保反季蔬菜的品质。

3. 运输

交通运输是蔬菜产品能否顺利销售的一个重要条件。近年来,国家对农村交通的投入增加,“村村通”公路网建设发展迅速,交通运输条件大大改善。截止2010年底,叙永县海拔800m以上地区已修建通村水泥路累计达470km,占通村公路的55%,为反季蔬菜从产地到市场提供了良好的运输条件,降低了由于产品无法运出销售,造成了大量反季蔬菜积滞变质和腐烂,经济损失严重的风险。到“十二五”末,叙永县将全面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反季蔬菜的运输将更为便捷。

4. 营销渠道

(1) 就近销售

叙永县有各类集贸市场30个, 反季节蔬菜种植区域距县城30~50km, 销售距离不远。种植区域内有集贸市场10余个, 可实行就地就近销售, 能“消化”掉30%左右的反季蔬菜, 初步形成反季蔬菜市场销售网络。

(2) 订单销售

目前以“公司+基地+农户”、“种植大户+收购商”等模式开展的反季蔬菜销售已广泛采用。公司或收购商在种植季节之前就与农户签订定单, 订一个最低保护价, 收获时进行现场收购, 收购价格采取随行就市的办法。如叙永县的反季辣椒“小米辣”作泡椒订单, 由叙永百绿食品有限公司接收;“二荆条”作为豆瓣原料, 由龙凤豆瓣加工厂接收。

(3) 统一销售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后, 至2010年底, 叙永县已成立蔬菜种植销售的专业合作社15家, 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通过专合社组织起来形成合力, 由专合社和涉农公司签订供销合约, 专合社成员生产的蔬菜实行统一收购、统一销售, 形成“专合社+公司+农户”的销售模式。据有关统计, 2010年通过专合社统一销售的蔬菜达8.5万t, 其中反季蔬菜2.63万t, 占30.94%, 农民蔬菜专合社在蔬菜销售环节中发挥了明显的桥梁作用。

(4) 农超对接

农超对接是蔬菜生产、加工后直接向大型超市提供配货, 再由超市销售给最终消费者, 即“生产、加工+配送+超市”模式。这种方式缩短了蔬菜流通周期, 降低了流通成本, 减少了损耗, 保持了较高的新鲜度。目前叙永县蔬菜农超对接方式已有尝试, 如营山乡的美玉夏萝卜、麻城蜀山生态食用菌等优质蔬菜, 已为叙永县“老百姓超市”、“绿源超市”供货。

三、效益分析

根据2008~2010年正反两季蔬菜的不同产量、单价和产值,以白菜、甜椒两个高山蔬菜种植收益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与正季相比,反季白菜的产量、单价、产值分别比正季少16.80%、多62.50%、多35.36%;反季甜椒的产量、单价、产值分别比正季少19.90%、多43.59%和多14.97%。虽然反季蔬菜在产量上略低于正季蔬菜,但在价格上占有明显优势,从而有效地增加了亩产值,提高了经济效益。

高山蔬菜种植 篇6

瑞昌高山蔬菜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以后, 很快没落, 《瑞昌高山辣椒何日再红》 (2013年8月25日《江西日报》记者何深宝报道) 和《瑞昌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简析》 (2013年7月24日瑞昌市人民政府网站柯爱群报道) 两篇文章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瑞昌高山蔬菜产业实际情况, 结合事实, 和九十年代瑞昌高山蔬菜产业的高峰期对比有几个明显的变化:

1) 是种植面积大幅缩减。全市高山辣椒的面积在4 500亩左右, 不到高峰期的一半, 大部分村组已经退出了商品高山蔬菜的生产。

2) 从业人员骤减、综合素质下降。有文化、会经营、懂生产的青壮年劳动力以外出务工为主, 高山蔬菜的生产无稳定的队伍、 无发展产业的中坚力量。

3) 从主业蜕变为副业。高山蔬菜的收入对单个家庭来说只能算是锦上添花, 但无法维系家庭的正常开支, 因而不再是山区乡镇的农民赖以生存的根基。

4) 价格低迷。近十几年, 农民出售高山辣椒平均价格在1.0~1.8元/kg, 单价未突破2元/kg, 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5) 无深加工、抗市场风险能力低。瑞昌市目前没有辣椒加工企业, 高山辣椒价格低时, 农民只有晒干辣椒卖, 既增加了剪、 晒、收的人工成本, 又丧失了高山辣椒独特风味, 得不偿失, 种植户亦无奈。

6) 流通渠道不畅。高山蔬菜的销售办式延续了20世纪90年代的做法, 坐等客户上门收购, 很少主动出击市场。但对客户来说, 产地收购费时、费工、费力, 不符合现代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习惯, 产销无法对接, 因而只有极少数客户咬牙坚持, 导致门庭逐渐冷落, 负面影响深远。

2瑞昌高山蔬菜产业由高峰步入低谷原因

瑞昌高山蔬菜还是散户经营为主, 抗风险能力低, 市场参与度低;有的地方虽然成立了合作社, 但管理比较松散, 无资金、技术优势, 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产业规模萎缩, 产业链无法延伸, 瑞昌高山蔬菜产业处于危险的边缘。

瑞昌高山蔬菜产业在十几年时间就由高峰步入低谷, 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主要有:

1) “大物流”的影响。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形成了大市场、大物流的格局, 而且高速公路对鲜活农产品开辟了“绿色通道”, 花色品种多、市场性能好的南方蔬菜和北方大棚蔬菜会很便捷的进入江西市场, 瑞昌高山蔬菜的“秋延后”特色被逐步弱化, 不再是市场的“宠儿”。

2) 城郊蔬菜基地的建设。到2013年底, 瑞昌市已建成了九江城郊蔬菜基地600hm2 (其中设施蔬菜60hm2) , 其它各县市亦有大规模建设, 基地的生产有五大优势:一是品种布局合理, 形成全季节、全时令蔬菜生产的格局;二是生产标准化, 确保了质量安全; 三是销售渠道畅通;四是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五是科技应用能力强。城郊蔬菜基地优势是瑞昌高山蔬菜产业基地所不具备的, 全方位的冲击了高山蔬菜产业的各个环节。

3) 城镇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民涌入城镇, 特别是高山蔬菜种植区域内的农民大量迁徙, 他们从此脱离了农业生产, 其中有很多是昔日的高山蔬菜种植能手或科技示范户, 严重削弱了高山蔬菜的产业基础, 现从事高山蔬菜种植的人员多为老弱病残, 撂荒或广种薄收成为普遍现象。

4) 品牌创建与利用不到位, 产销不对等。在南昌、九江, 甚至在瑞昌, 没有瑞昌高山蔬菜的直销网点、没有高山蔬菜的销售专柜, 没有高山蔬菜的注册品牌, 没有高山蔬菜的礼品包装, 规模化的种植和松散自由的市场极不对等, 容易造成产品的滞销积压, 影响了高山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5) 产业链配套落后。瑞昌市目前没有辣椒龙头加工企业, 没有冷链设施、深加工设施, 高山辣椒在贩运过程中容易腐烂变质, 风险极大;在没有贮藏保鲜技术的情况下, 高山辣椒不可能会 “赶”上春节的好市场。因此在价格低时, 农民只有晒干辣椒卖, 没有其他办法。

3对策

针对瑞昌高山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国内外高山蔬菜生产发展经验, 应采取以下对策:

1) 发展乡村旅游业。利用高山蔬菜种植区域内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秀美的自然风光, 引进外资兴建休闲山庄或避暑山庄, 规范高山蔬菜基地建设, 把高山蔬菜的生产和乡村旅游业有机的结合起来。

2) 发挥品牌优势。一是利用无公害产品或绿色食品标志, 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份额;二是加强对外宣传, 宣传高山蔬菜特点、品质, 扩大高山蔬菜的市场影响力。

3) 整合资金投入。多渠道积极争取各级农业发展项目资金,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贮藏冷库建设和品牌建设。

4) 加大科技投入。一要增加蔬菜专业的技术人员, 加强对蔬菜生产技术的指导;二要引进种菜能手驻地指导;三要学习借鉴外地成熟经验。

5) 做好新品种的引进和茬口安排。在保持高山蔬菜特色优势的前提下, 引进抗逆性强, 高产性和稳产性好的品种, 并做好高山蔬菜的茬口安排。例如, 南义镇和平村这两年引进了“湘研158” 辣椒新品种, 并和中药材川芎套种, 既稳定了辣椒的产量, 又增加了川芎的收入, 还有效的抑制了辣椒的病虫害, 提高了辣椒的品质。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高山蔬菜栽培模式。

6) 建立安全生产机制。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 严格执行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加强蔬菜的安全检测, 推行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加快蔬菜冷库、贮藏、物流建设, 使蔬菜能旺季入库冷藏保鲜, 淡季上市供应。

7) 搞活生产经营模式和流通渠道。巩固和扶持联户承包型、 “企业+基地+农户”型和能人带动型三种模式。减少蔬菜流通的中间环节, 切实解决“农民卖菜难、市民买菜贵”的问题。新建以高山蔬菜为主体的产地批发市场, 以解决生产旺季蔬菜的流通渠道。充分发挥蔬菜生产基地、市场、合作组织的作用, 促进蔬菜 “产、供、销”一条龙。

摘要:瑞昌高山蔬菜品种主要有辣椒、西红柿、黄瓜等, 多种植在海拔300m以上的山区乡镇, 因昼夜温差大、气候条件独特、自然条件优越而具有三大特色:一是错开季节, 产品在710月上市, 弥补了全国各大中城市的秋淡供应;二是口感脆嫩、香味浓郁、营养物质积累丰富;三是高山地区生态系统保存较好, 病虫基数极低, 蔬菜种植基过程中化学投入品极少使用, 产品优质而且安全。

关键词:高山蔬菜,现状,问题,对策,瑞昌

参考文献

[1]曹家树.浙江高山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 2001, (6) :281-283.

高山蔬菜种植 篇7

1 种植高山反季蔬菜的重要意义

种植高山反季蔬菜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有助于高山地区蔬菜市场中形成的三大矛盾。分别为:粮食与蔬菜的争地矛盾;蔬菜基地的征用与城市发展之间产生的矛盾;城市和农村之间产生的矛盾。第二, 有利于调整蔬菜市场的结构。对于高山反季蔬菜来说, 通常都是在六月到十月之间进行采收, 这样一来, 就能够很好的处理城市蔬菜市场在秋季和夏季出现冷淡的局面。第三, 有助于高山地区物资与人力资源的开发。在高山地区, 多数农民种植甘薯以及单季稻等, 农民每年投入的年工作量较少, 但是, 由于高山地区农民所涉及的副业少, 这样, 就造成了很多剩余的劳动力。通过发展高山地区的反季蔬菜, 可以为更多的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途径。第四, 有助于生产无公害的蔬菜。高山地区由于自身地理环境以及自然条件的优势, 它距离城市较远, 自然受到废气、废水以及垃圾等污染较少。并且, 高山的气候也十分适合种植反季蔬菜, 蔬菜在种植的过程中, 使用的农药很少。第五, 高山地区不容易产生积水, 这样也十分便于蔬菜基地的排涝工作。

2 高山反季蔬菜生产的现状

2.1 高山反季蔬菜在逐渐提升生产的层次

目前, 在高山的反季蔬菜基地中, 物理防治病虫害的技术以及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技术已经全面展开, 这一举措,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山反季蔬菜的质量。此外, 高山地区也在大力推广无公害的蔬菜生产, 对农民使用化肥、农药等进行统一的培训。并且, 在对反季蔬菜进行喷洒农药时, 尽量选取一些低残留、低毒、高效的农药, 对蔬菜的采收时间和采收的间隔期进行严格的控制。为高山地区的反季蔬菜建立一个规模化、规范化、安全的蔬菜生产基地。

2.2 高原反季蔬菜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高原地区, 由于地形特点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传统上, 农民只是种植一些单季稻, 这种单季稻的产量很低。因此, 在高原地区改种反季蔬菜之后, 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并且为高原地区的农民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之路。高原反季蔬菜这种种植模式的形成,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粮食与菜地之间相互争地的矛盾, 还为调整高山地区的农业结构奠定了基础。充分利用高山地区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 并且将这些特点转为农业生产的优势。高山地区在夏季时气温较低, 并且十分清凉, 在这时生产反季蔬菜, 可以有效的缓解在蔬菜淡季时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量。此外, 高山地区的昼夜温差很大, 空气的湿度高, 即使高山地区由于长时间不下雨而导致出现干旱情况, 也会通过晚间凝结的露, 来为蔬菜的生长提供水分, 并且使蔬菜长势良好。高山反季蔬菜的出现, 会为夏秋季的菜市场减少压力, 使蔬菜淡季市场不再冷清。

2.3 高原反季蔬菜存在的一些问题

对于高原反季蔬菜来说, 主要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分别为:由于在一年四季当中土地始终保持生产状态, 几乎没有整修和换茬的空当, 因此, 土壤的肥力明显下降, 并且出现养分失衡、富营养化的现象;高山反季蔬菜在品种上主要以萝卜、白菜、番茄、甘蓝、四季豆、辣椒等为主, 在蔬菜种类上稍显单一;菜农在种植高原反季蔬菜时, 经常会出现盲目跟风的现象, 这样就导致蔬菜集中上市, 供求量剧增, 使反季蔬菜没有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3 高山反季蔬菜发展的对策

3.1 丰富高山反季蔬菜的内涵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生活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 对高山反季节蔬菜来说, 更加要与时俱进, 及时转变高山地区反季节蔬菜的管理观念。只有对蔬菜的品种进行合理的调整, 使其适应市场的变化趋势, 提高反季节蔬菜的复种指数, 延长它们的投产期和生产期。才会避免高山反季节蔬菜出现集中营销, 供大于求的情况发生, 进而提高高山反季节蔬菜的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 确保它可以健康、稳步发展。

3.2 完善高山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技术

由于蔬菜与单季稻相比, 在品种上、种植制度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 因此, 如果对反季蔬菜的种植方法和种植技术研究不透彻、深入的话, 就会在栽培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种植问题, 提高反季蔬菜的栽培质量, 就必须要在栽培技术方面加大科技力量, 借鉴平原地区一些成功的栽培经验, 试探着挖掘适合高山蔬菜种植的技术。此外, 高山反季蔬菜在加强技术推广的同时, 还要提高反季蔬菜的试验研究工作, 强化对可推广技术的储备力量。

3.3 重点培养反季蔬菜的龙头企业

在高山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基地中, 发展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 可以用这些企业的发展来拉动整个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的发展。发展蔬菜的深加工与储藏、延长反季蔬菜的产业链、增加反季蔬菜的附加值,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开拓高山反季蔬菜的市场。把市场经济作为导向, 把高山地区的自然优势和地理优势作为核心, 确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方式, 进而用独特的、优质的反季蔬菜来引领市场。

4 总结

综上所述, 在高山地区发展反季节蔬菜时, 要想提高种植的质量和蔬菜市场的经济效益, 就必须要加强在技术上以及管理方面的投入, 使高山反季节蔬菜可以尽快走上一条产业化的经营轨道。让反季节蔬菜市场能够用龙头蔬菜企业带动整个蔬菜基地的发展, 通过蔬菜基地的健康发展, 使每一位农户的收益得以提高, 进而推动高山地区经济的发展进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 人们对生活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山地区加大科学力量和资金的投入, 可以进一步调整高山地区的产业结构, 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进程, 为高山地区的人民开辟了更多的发展出路。本文围绕高山反季节蔬菜的生产现状和发展思路展开论述, 希望可以通过分析, 为高山反季节蔬菜市场拓宽发展道路, 使反季节蔬菜可以更加绿色、健康。

关键词:高山地区,反季蔬菜,现状,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上一篇:集体心理下一篇:急性坏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