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园区

2024-06-02

蔬菜园区(共6篇)

蔬菜园区 篇1

蔬菜产业是武山县的主导产业, 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全国首批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县、全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中国韭菜之乡”。

近年来, 武山县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 立足培育优势主导产业, 按照市委、市政府“48113”现代农业推进计划和县委“11253”区域发展战略, 从关注民生, 深入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出发, 把蔬菜产业列为全县首位产业, 不断强化措施, 加快提质增效, 适时提出了建设武山县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区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 各项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高起点谋划, 高标准建设, 着力打造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一体化综合园区

武山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区是全市着力打造的八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 位于国家级武山渭河川道10万亩标准化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区内, 园区东西长约5.3公里, 总面积约4100亩。总投资4.6亿元 (核心区3300万元, 国家级洛门蔬菜批发市场2.8亿元, 金鑫蔬菜冷链区1.2亿元, 示范种植区2700万元) 。

一是树立看齐意识, 明确园区建设思路。为了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园区, 引领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武山县在谋划园区建设时, 严格瞄准国内一流水平, 借鉴中国农科院、江苏绿港、山东寿光、陕西杨凌等国内一流的园区建设远行模式, 按照“统一规划, 分片建设、组团发展, 形成规模, 积聚力量, 增强合力”的思路, 紧紧围绕“科技含量国内一流, 种植模式先进多样, 示范引导高效直观, 物流服务功能齐全, 蔬菜产业提质增效”的目标, 突出科技研发、种苗培育、示范引导、技术培训和物流服务五个重点, 建设“一中心一市场两区”四大区域, 即武山县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工厂化育苗中心 (核心区) 、国家级洛门蔬菜批发市场、武山县金鑫蔬菜冷链物流区和示范种植区, 建立和完善一套管理运行机制的“11541建设计划”。二是突出综合性, 全面建设蔬菜产业提质增效新平台。为了提升蔬菜产业育苗、种植、交易、储运一条龙服务水平, 园区按照分块建设, 组团发展的要求, 分为“一中心一市场两区”, 即工厂化育苗中心 (核心功能区) 、国家级洛门蔬菜批发市场、蔬菜冷链物流区和示范种植区。

核心功能区分为10000平方米智能化玻璃连栋温室, 3500平方米的PEP膜钢架连栋温室和4000平方米的新型保温材料日光温室。智能化玻璃温室内部分为种植模式展示区、新品种展示区、育苗区、植物工厂和控制中心几部分。将通过水肥一体化、气候环境、室内温湿度自动控制三大系统和自动化育苗系统的建设和运用, 在种植模式展示区采用NFT+DFT展示单、多层水培叶菜、框架式多层果菜、雾培、袋式、轮式、蔬菜树栽培等栽培模式;在新品种展示和育苗区以悬挂式排水栽培槽、育苗岩棉块、椰糠栽培基质袋、移动式苗床以及自动育苗系统进行无土栽培, 开展育苗和新品种展示;在植物工厂以不锈钢支架架设水培槽, 采用在全黑环境下, 通过10201LED植物生长灯进行补光和恒温控制, 开展作物种植;新型保温材料日光温室和PEP膜钢架连栋温室将通过节水灌溉和太阳能综合利用, 进行育苗和新品种培育及种植展示。

蔬菜市场建设以“五区” (集散交易区、贮藏保鲜区、展示展销区、物流服务区、技术开发区) “五中心” (农产品检疫检测和信息服务中心、电子结算和网上交易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特色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名优特系列品牌设计和市场开发中心) 为载体, 建设功能齐全, 档次一流的国家级蔬菜批发市场。冷链物流区通过新建万吨果蔬恒温库、果蔬拣选分级车间、配送管理中心建设, 延长产业链条, 调节市场供应, 提高产品附加值。

园区建成后, 可通过示范展示、引导群众种植观念和方式的转变, 提升作业水平, 同时每年提供蔬菜优质壮苗1.2亿株, 可满足5万多亩蔬菜种植户用苗的需要, 亩增收3000元。通过三至五年的建设, 将渭河两岸洛门至城关段建成1.5万亩的设施蔬菜标准园示范基地和蔬菜集散中心, 实现交易量、交易额翻一番, 分别达到7.6亿公斤和8亿元, 年储藏鲜菜10万吨, 增加产值2.8亿元, 解决就业劳动力6000余人, 带动种植农户5万多户, 实现技术升级、蔬菜产量和产值每亩提高20%, 全县22万人将直接受益, 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

健全工作机制, 整合优势资源, 全力推进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一是健全了组织机构。成立了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领导小组, 同时专门成立了武山县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 为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配备了8名专职工作人员, 具体负责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 为园区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人员保证。二是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功能定位。为了确保将园区建成高科技综合园区, 我们首先明确了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目标, 确保了建设水平。核心功能区占地50亩, 重点建设智能化玻璃连栋温室、PEP膜钢架连栋温室和新型保温材料日光温室, 主要承担工厂化育苗、农业科技试验、研究、示范展示功能;辅助功能区占地300亩, 重点建设200亩的蔬菜物流园区和100亩的冷链区, 主要进行蔬菜深加工、贮运、包装和产品的集聚与扩散功能;示范种植区3750亩, 重点建设新型钢架塑料大棚, 推广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 主要承担新技术和新品种的示范种植功能, 辐射带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三是深入开展了规划论证工作。为了提高园区建设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先后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赴中国农科院、山东寿光、江苏绿港、陕西杨凌等地详细考察, 学习先进经验, 了解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通过反复论证, 最终选择由武山绿生蔬菜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和江苏绿港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 在中国农科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指导下开展园区建设。四是全面落实了工作责任。武山县为了加快园区建设进度, 全力打造一流科技园区, 按照齐心聚力推进园区建设的思路, 制定了扶持政策, 在整合项目的基础上, 县财政挤出500万元支持园区建设, 同时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 落实了具体任务, 确保了园区建设顺利开展。五是完善了管理运行机制。为了确保园区建设、管理和有效运行, 武山县按市场化运作, 持续发展的要求, 从建的起、有人管、运行好的目标出发, 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分片建设, 组团发展, 企业化运营”的思路, 将“一所一集团三公司”即武山县蔬菜研究所、武山县蔬菜产业集团、甘肃省武山县森源蔬菜果品市场有限责任公司、武山县金鑫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武山县绿生蔬菜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统一由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协调管理, 合力推进蔬菜产、销、研、储、运、加一体化服务格局。六是加强了督促落实。在园区建设过程中, 认真落实县委主要领导亲自抓, 分管领导主要抓, 业务部门全力抓的分级负责制, 不定期开展督促检查, 每周召开一次协调会, 协调解决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力求每项工作任务都能落到实处。目前, 各项建设进展顺利, 核心区 (工厂化育苗中心) 完成智能玻璃连栋温室10000平方米, 日光温室4000平方米, pep膜连栋温室3500平方米, 催芽室144平方米;配套购置蔬菜育苗设备种子精选机和六要素气象站设备等50多台 (套) ;蔬菜批发市场完成交易区、生活区主体建设, 信息服务综合区基础建设;蔬菜冷链区完成2、3号库主体建设;示范种植区完成规划设计, 目前正在施工。

尽管在蔬菜示范园区建设中, 武山县做了大量工作, 也取得了较好成绩, 但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 和兄弟县区园区建设相比, 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建设进度还不够快。二是资金短缺, 都制约着园区建设进程。下一步, 武山县将学习借鉴兄弟县区的成功经验, 再添措施, 再鼓干劲, 确保园区建设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 同时进一步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努力把科技示范园区建成全市、全省甚至全国有影响的科技示范园区, 服务全市及全省蔬菜产业发展。

蔬菜园区 篇2

张代河蔬菜合作社理事长——车广民

各位领导、同志们:

发展设施蔬菜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新的有效载体。

丁家镇张代河历来是长武县的蔬菜、西甜瓜主产区,有多年的蔬菜种植技术与经验。为适应发展需要,于2010年10月成立果蔬专业合作社,主要为成员提供蔬菜种植生产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采购、新优品种、技术引进,积极开展与生产瓜果蔬菜经营有关的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等活动,一切以服务成员、壮大产业、共同增收为宗旨。张代河果蔬生产基地做为全县现代农业园区的组成部分,我们将在产业园区领导小组的统筹安排下,扎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根据需要,适时组织农户到蔬菜先进地区参观考察学习,开拓视野,更新理念,增长见识。继续聘请省、市专家开展蔬菜科学栽培技术指导培训合作,不断提高菜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及时引进推广新优蔬菜品种,大力推广蔬菜无公害栽培,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区域化种植和管理,打造高品质无公害-1-

蔬菜品牌。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以新优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为支撑,满足市场对蔬菜瓜果需求,确保蔬菜质量安全。

二是以产业合作为抓手,加快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按照“组织机制健全、财务管理规范、民主管理好、农户带动能力强、社会反映好”的建设标准,通过农民蔬菜产业合作,凝聚发展力量,共同参与市场竞争,逐步形成以“合作促产业,以产业促增收”的良性循环合作模式。通过聚集各种资源,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的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生产基地。从而达到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优势特色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以产业促发展的良好发展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隆昌县“七新”助推蔬菜园区建设 篇3

一、组织领导“新”隆昌县在实施

现代蔬菜园区时, 就将园区建设、产业基地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三项工作融为一体, 隆昌县上成立一个由县产业化领导小组长挂帅、县委县府分管、相关部门和所在地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三合一”领导组, 从规划、设计、投资概算、方案制定、工作组织等统一部署。领导组下设项目推进组, 将各项工作具体分解到相关项目推进组, 各推进组又成立项目小组, 进一步将项目分解到部门及有关人员。切实做到项目推进责权明确, 工作扎实有力。

二、规划布局“新”隆昌县在规划

布局现代蔬菜园区时, 同时规划布局现代产业基地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布局时, 在充分论证、选择最佳适宜区的现代蔬菜产业园区周边, 布局新农村建设。现代蔬菜园区建设的同时, 发动周边村民开展新农村建设, 大力改善基础条件和生活环境, 提升文明水平。让现代蔬菜产业的发展, 带动新农村的整体推进, 切实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景象。

三、建设标准“新”为了让现代蔬

菜园区具备现代农业的特性, 在建设规划、施工、生产的全过程, 以及园区建设的各个方面, 尽可能融入现代元素。无论供排水系统、生产便道、保温大棚等基础设施;病虫防治、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等生产技术;还是“菜、猪、沼”循环经济生产方式, 都按全新标准设计和建设。通过大幅度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基本具备较好的现代农业物质条件。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 大力提升科技含量, 具备较高的现代农业科技水平。

四、管理模式“新”园区采取“园

区管理、业主带动、专合服务”的管理模式。农业主管部门在县推进组的领导下, 强化规划、技术指导、建设全过程督促协调等工作。镇党委政府在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加强管理和实施, 成立园区管理机构, 直接对领导小组负责, 负责园区布局规划、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业主竞标引进、协调管理等工作。各协作部门按县推进组安排, 做好职责工作, 促进园区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五、经营模式“新”园区采取公开

招, 租业主入驻园区种植经营和农户返租种植相结合的生产经营模式, 由审计、监察、推进组相关部门组成招租委员会, 将园区建设规划、标准、扶持政策和招标的办法向社会公示。凡有入驻意愿的人员都可以报名参加竞租, 招租委员会对竞租者的资金实力、园区经营打算、蔬菜种植经营经验、对扶持政策的依赖程度等综合评议打分, 以得分最多的竞租成功。业主竞租成功入驻园区后,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周边有种植意愿和经营能力的农户, 特别是流转出土地的农户, 可以和业主协商返租种植经营。租金在土地租金的基础上增加上业主投入部分的资金折旧, 国家投入部分的资金折旧不再计入农户返租租金, 让返租农户实实在在享受到国家惠民政策。

六、投入方式“新”隆昌现代蔬菜

园区建设采取多元化资金投入方式。生产性资金全部由业主投入, 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资金投入主要由整合项目资金、县级农业投入和业主投入三部分组成;整合项目资金由项目建设单位根据项目要求和园区建设需要组织实施;整合项目资金和县级农业投入资金, 完成大部分棚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竞标补助棚内部分设施;业主完成部分棚外基础设施和全部棚内设施投入。

七、服务形式“新”现代蔬菜园区

蔬菜园区 篇4

08种子2班 马常旺 0801064209

优势分析

位于衡水市东郊,距市区仅7km,面临106国道,距衡德高速公路2km,京

九、石德两条铁路交错,交通、通讯条件极其便利。面向周边,提供工厂化育苗,其中日光温室大棚设施蔬菜2933.5 公顷。建成了配送、加工,储藏生产线和微机信息联网系统,与北京,天津等地建立了产销业务往来,无公害蔬菜年销售金额超过2亿元,成为了冀东南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引进国内外一流的品种。近年来,邓庄园区先后引进国内外新特蔬菜品种,采用一流的栽培管理技术。园区至今示范应用了膜下滴灌、二氧化碳发生器、反光幕、生物防治等先进生产技术。先进的设施建设。园区所建日光温室全部是翼优Ⅱ型高效日光温室,具有无立柱、大跨度、大空间、采光保温性强的特点,采用膜下滴灌、自动卷帘、反光幕等先进设施,适合机械化操作,使产量和效益有较大的提高。技术依托体系。园区在发展中,紧紧依托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国家蔬菜工程研究中心、河北农大、河北农科院等七所院校和科研单位的雄厚实力。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快捷方便,节约交易成本的特点,创建了邓庄园区自己的网站。这一优势对于园区了解国内外市场的动态,加强对外宣传,拓宽业务往来,必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劣势分析

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政府职能不明确,政策不配套,潜在亏损因素大的问题。产品结构尚不合理,蔬菜的深加工及产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相对滞后,以家庭套菜为例,在规模上仅停留在适量规模生产上。园区农业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产前,产中知识虽然丰富,但产后技术是薄弱环节,尤其对产后经济、市场、销售等方面知识相对较少。产品进入市场单一,风险较高,不确定性大

面临机遇

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无公害蔬菜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在农产品贸易上,蔬菜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出口具有较大优势。农民种植设施蔬菜的势头正旺。如今利用 施种植蔬菜比过去用传统农艺种粮食效益高出十之多。园

面临挑战

蔬菜园区 篇5

关键词:蔬菜,优点,观赏功能,园区绿化,应用原则

观光农业的兴起,带动了蔬菜作物的功能扩展,其中蔬菜因周期短、品种多、经济价值较高,配合观光农业的发展而发展,也有人取“观赏蔬菜”一词,以强调蔬菜具有的观赏价值。但笔者认为,该词其实不妥,因为就蔬菜本身而言,每一种蔬菜可能都具有观赏价值,又或者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培育出更具有观赏价值的蔬菜品种。比如大白菜,普通品种一般人不认为具有观赏价值,但个别品种如日本引进的宫古花芯、红孩儿娃娃菜、北京蔬菜中心的橘红心大白菜、淮安市特色地方品种狮子头大白菜经过密植栽培,比很多观叶植物还美观。因此,现着重论述“蔬菜的观赏功能”。

1 蔬菜代替园林绿化植物绿化的优点

近10年来,大大小小的农业科技园区的兴建成为蔬菜业乃至园艺业的一大亮点,多数地方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谓是蔬菜产业之集大成者,但在兴建园区时,尤其是专业的蔬菜园区,为了美观起见,约定俗成地统一将园林绿化植物搬进了园区,忽视了蔬菜科技园区的协调性、功能性和科技展示功能,没有充分认识到蔬菜的观赏功能,笔者认为,用蔬菜代替园林绿化植物进行绿化至少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1 协调统一,美观度高

蔬菜园区一般选用的绿化苗木,因为没有经济效益,多数疏于管理,所以美观程度大打折扣,而且蔬菜园区多数道路比较狭窄,经常有拖拉机、运菜车等通行,造成绿化的边边角角经常被毁。如果种植蔬菜绿化,一方面蔬菜苗价格便宜,就地取材,自产自销,便于维护和更新;另一方面,因为蔬菜有经济价值也会格外受到重视和管理;还有就是蔬菜园区种植蔬菜绿化,棚室内蔬菜,棚室外也是蔬菜,高低错落,美观统一[1]。

1.2 间套增收,规避风险

一般园区多是设施栽培为主,而设施对于土地的利用率一般只有60%~70%,充分利用闲弃的土地进行间套种,不仅可以达到绿化美化园区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如大棚与大棚之间的地方种植早毛豆或韭菜,畦头可以种植马齿苋、菊花脑,连栋大棚中间立柱旁可以套种红花扁豆、豇豆、四棱豆等,日光温室的绿化套种主要在室外间距6~8 m的距离和室内走道,可以种植露地或小棚绿叶蔬菜、辛香类观叶或观花蔬菜或根茎类蔬菜品种,比较省工低矮的品种,因为日光温室或大棚的屏障效应,往往可以达到比露地蔬菜早熟高产的效果。据笔者试验,一般大棚的绿化套种可以增加4 500元/hm2以上的收入,日光温室可以增加1.5万元/hm2以上的收入。另外,蔬菜作物是受市场波动影响最大的产品之一,单一蔬菜品种更是很难把握其经济效益,通过套种,增加了蔬菜品种,提高了园区生产的抗风险能力。

1.3 功能性蔬菜,增加科技含量

蔬菜的绿化功能本就是观光农业的新课题,如何将蔬菜的各种品种按照季节、花色、设施、主作等合理搭配起来,这是科技工作的一部分,另外还有很多蔬菜品种具有驱避害虫的功能,作为屏障植物也增加了园区的生防系统;作为育种目标,专业培育具有观赏价值的蔬菜品种,增加花色品种。笔者曾经在一个辣椒品种资源圃看到各种各样的辣椒种质资源,其中不乏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资源,但因为不符合当时市场的主要需求而束之高阁,非常可惜。

1.4 美化环境,抑制杂草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大面积的蔬菜基地要迈向农业现代化,必须进行清洁化整治,消灭杂草丛生、杂物随处可见、环境杂乱无章的现状。园区更是应该走在示范的前列。如果在建园之初就将所有的畦(沟)边地用蔬菜作物代替,划块管理,纳入生产范围,不仅可以美化园区,增加经济效益,也可以避免每次领导参观检查时集中人力除草的情况(笔者曾经统计,1个20 hm2左右的园区因为迎接检查除草的费用1年达到10万元以上)。

2 蔬菜的观赏功能

2.1 观花型

观花型蔬菜品种比较少,也没有花卉植物那样艳丽,凸显的是其食用价值。如花椰菜、金针菜、黄秋葵、菜苔、韭苔、芥兰、花莲、食用菊花、玉兰、紫槐花、向日葵、食用美人蕉等。有些蔬菜园区进行个别品种的繁种,也可以兼用观花,比如薰衣草、青菜、青葙、萝卜等[2]。

2.2 观叶型

观叶类蔬菜的品种很多,大多数的叶菜类经过搭配栽培都具有观赏价值,比如马齿苋、大白菜、乌塌菜,人们更多喜欢彩色和新奇的品种,比如七彩菠菜,叶茎呈黄色、金色、桃红、深红和白色等种颜色,令人赏心悦目;比较常用的还有紫苏、苋菜、紫背天葵、叶忝菜、马齿苋、紫叶青菜、广西人参菜、紫叶生菜、羽衣甘蓝、一点红(清香菜)、新西兰菠菜、薄荷叶、银丝菜、紫甘蓝、荷兰芹、费菜等。

2.3 观果型

各种彩色茄子、辣椒、番茄、南瓜、西葫芦、佛手瓜、人参果、黄秋葵、草莓等都具有很好的观赏效果;辣椒、朝天椒品种很多,有的是鲜红的,有的是嫩绿的,而五色椒,一株之中有青、红、黄、紫等颜色,而且在果实成熟过程中会慢慢地由绿变红或变黄或变紫,最终形成顶端红黄相杂、底部青翠相拥的亮丽色彩;再如樱桃番茄,看上去枝叶舒展,枝条下附着的点点明珠,或绿似玛瑙,或粉如桃花,或红胜朝阳,让人爱不释手。普通如丝瓜、蛇瓜、黄瓜、瓠瓜等各种瓜类蔬菜,豇豆、扁豆、菜豆、四棱豆等各种豆类蔬菜,在棚架上栽培,果实悬挂上空,也很有观赏价值[3]。

2.4 芳香型

芳香蔬菜的开发和应用在欧美源远流长,而在中国,芳香蔬菜的开发利用则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唇形科的一些植物,因为含有芳香类物质,有清脑提神的作用,比如人们熟悉的芥末。能称为“蔬菜”的,差不多在100种左右。芳香蔬菜里,主要有隶属于唇形科的百里香、鼠尾草、迷迭香、罗勒、香蜂花、牛至、紫苏、薄荷、香薄荷、荆芥等;伞形科的荷兰芹、芹菜、水芹、鸭儿芹、香芹菜、莳萝、根芹、茴香、球茎茴香、薰衣草、香身草、八角、车窝草、芫荽等;百合科的大葱、细香葱、韭葱、韭菜等;菊科的蒌蒿、菊花脑、香万寿菊、牛蒡等;禾本科的香茅;蓼科的酸模、菜用大黄;十字花科的山葵、辣根、芝麻菜、独行菜等;金莲花科的旱金莲;三白草科的鱼腥草;姜科的生姜;楝科的香椿;芸香科的胡椒。

2.5 珍稀野菜和中药材

因为大多数野菜和中药材对栽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食用量也不大,很适合在园区的边角种植,据报道,仅广东省可供食用的野生蔬菜就有300种以上,现多引种栽培的有清香菜、藤三七、益母草、桔梗、甘草、黄精、枸杞、藿香、马兰头、马齿苋、括蒌、百合、当归、甘菊、青蒿、车前草、蒲公英、大黄、迎春花、菊苣等40种以上。由于野菜和中药材的风味独特,口感新颖,能助人增进食欲,很受大众欢迎[4]。

3 蔬菜在园区绿化的应用原则

3.1 按照栽培季节搭配原则

园区绿化主要集中在露地,要按照栽培品种对气候条件的要求进行安排,尽量将四季茬口衔接比较合理。

3.2 高低错落,阴阳搭配

一般棚室周围的田头绿化蔬菜宜选用较低矮的品种,以免遮光。向阳面和背阴面的蔬菜品种也要特别注意选择。既要保证景观,又要保证不妨碍主体蔬菜品种的生长。一般园区中的围墙、荫墙、走道架、门侧、行道等地方,属于棚架绿化地区,使用藤蔓性蔬菜品种为主,可以套种矮生耐阴的蔬菜品种。

3.3 色泽与形状搭配

彩色会更加引人注目,因此一般在主要区域都要使用一些彩色蔬菜,边角地带面积比较小的地方可以考虑叶形比较特殊的品种,比如马齿苋和花叶薄荷之类的。叶形、株型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比如韭菜很适合路边、沟边或大型图案勾边,茴香、黄花苜蓿适合成片种植,如在田间小路分段种植,或1条小路种植1个品种,可以成景。藤三七、紫扁豆、蛇豆、四棱豆等适合上架种植。

参考文献

[1]贾宝华,马朝喜.观赏蔬菜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1(15):245,247.

[2]王小文,曹越,徐迎春.观赏蔬菜在园林配置造景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科技,2008(4):50-52.

[3]朴永吉,刘仁英.观赏蔬菜的分类及园林应用形式的研究[J].园林工程,2006(11):48-51.

蔬菜园区 篇6

1.1 取得的主要成绩

近几年来, 梨树县棚膜蔬菜园区发展很快, 为农民增收致富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到2010年末, 全县棚膜蔬菜园区达到130个, 比上年增长18.2%, 园区内棚室总栋数达到6500栋, 建筑面积9750亩, 总产量9680万公斤, 总产值38720万元。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租金贵、串地难

据我们调查, 梨树县土地租金逐年增加, 而且速度很快。如十家堡镇2009年每1万平方米地年租金9000元, 到2010年每1万平方米地年租金达到了12000元, 增长了33%。另外, 串地也非常难, 有些农民不愿意给串, 村社干部协调此事也不容易。

1.2.2 缺资金、贷款难

由于发展棚膜蔬菜园区先期投入较高, 建一栋棚室需要投入4~5万元的资金, 而农民自身投入能力较弱, 如果只靠农民自筹, 绝大多数农户需要十几年的积蓄。而目前贷款门槛高, 贷款额度小, 很难满足需求。因此, 资金的缺乏, 严重制约了棚膜蔬菜园区的发展。

1.2.3 水平低、技术难

在棚膜蔬菜生产中, 技术性高, 操作性难, 有些农民不掌握技术, 造成了生产上的失败, 所以技术的缺乏也影响了棚膜蔬菜园区的发展。

2 发展棚膜蔬菜园区的对策

2.1 加强组织领导, 推动棚膜蔬菜园区发展

2.1.1 建立组织机构。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 把棚膜蔬菜园区建设真正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建立组织机构, 抓好组织协调。县委、县政府成立棚膜蔬菜园区建设考评领导小组, 乡镇也要成立领导小组, 设立专职组织机构, 配备专业工作人员, 有专门工作计划, 有专项工作部署, 为棚膜蔬菜园区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2.1.2 确立包保责任。

实行县乡 (镇) 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 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县业务部门组织协调, 各乡镇抓好具体落实。财政、工商、税务、国土资源、农行、农村信用社、水利、交通、农电、物价等相关部门各负其责, 密切配合。

2.2 实行考核机制, 促动棚膜蔬菜园区发展

2.2.1 抓好激励机制落实。

实行目标化管理, 层层落实发展任务和工作责任, 年初定计划, 年中看发展, 年末评结果, 站位排队, 奖优罚劣。县委、县政府把棚膜蔬菜园区建设作为乡镇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乡镇领导班子政绩突出的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2.2.2 对棚膜蔬菜园区进行考核评比。

考评结果按得分排名排序形成专题通报, 上报县委、县政府, 通报各乡镇和每个园区。考核成绩作为对棚膜蔬菜园区综合评定和资源配置、项目扶持的重要依据, 对工作成效显著、产业快速成长的棚膜蔬菜园区在全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予以表彰奖励。

2.3 加大政策扶持, 驱动棚膜蔬菜园区发展

2.3.1 增加资金投入, 支持棚膜蔬菜园区建设。县政府应把农业发展项目扶持资金、农发资金、县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用于支持棚膜蔬菜园区建设, 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强逐年加大扶持力度。

2.3.2 积极落实国家、省、市信贷支农政策。政府要积极协调银信部门加大对棚膜蔬菜园区建设信贷的投入。银信部门要根据行业管理规范, 信贷资金重点向棚膜蔬菜园区建设倾斜。

2.3.3 对投资从事棚膜蔬菜园区建设的企业和个人, 可享受县招商引资政策的待遇, 县业务部门要积极协助申报项目。

2.4 强化优质服务, 拉动棚膜蔬菜园区发展

2.4.1 抓好科技服务

要把科技服务作为建设棚膜蔬菜园区的关键环节来抓, 加强科技培训, 把培训工程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计划。要以县业务部门为主体, 协调组织县内及省内的专家对新建的棚膜蔬菜园区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培训和指导, 着力向农民推广生产新技术, 着重为农民引进开发新品种, 优化品种结构。

2.4.2 抓好产品销售

(1) 要建立绿色通道, 使棚膜蔬菜园区生产运出的蔬菜产品畅通无阻, 公安、交通、工商等部门, 不准随意拦截检查, 不扣车、不扣证、不罚款、不滞留、不卸载。 (2) 要鼓励各级政府在做好帮销促销工作的同时, 要积极筹划建设专业市场。对于新建区域性专业市场的, 政府将通过不同形式给予补助。 (3) 要不断发展壮大经济人队伍建设, 实行鼓励政策, 对诚实守信、贡献突出的经济人给予表彰奖励。 (4) 要鼓励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 吸引当地农民自发加入, 形成合力, 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5) 加强网络销售, 建立信息服务平台, 利用现代化设备的功能促进销售。

2.5 创新发展模式, 带动棚膜蔬菜园区发展

为了使梨树县棚膜蔬菜园区开发达到建设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和经营集约化的要求, 使其日趋完善和规范, 在开发规模、建设速度、种植品种和经济效益上实现新的突破, 根据梨树县棚膜蔬菜园区发展现状、发展潜力和实际需要, 提出以下几种发展模式:

2.5.1 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体的棚膜蔬菜园区模式。

在立足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前提下, 积极推广日光温室建造中的增温保温技术、提早延晚生产技术, 延长蔬菜生产时间和上市时间。

2.5.2 发展温室与大棚配套的棚膜蔬菜园区模式。

温室除用于育苗外, 主要生产精细蔬菜和反季节蔬菜;大棚主要生产春季提早上市和秋季延晚上市蔬菜。温室与大棚相配套, 发挥组合效应。

2.5.3 发展产业化经营的棚膜蔬菜园区模式。

通过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协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带动农民大力发展棚膜蔬菜园区。重点发展“龙头企业+经纪人+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等棚膜蔬菜园区产业化经营模式。

2.5.4 采取多渠道融资发展棚膜蔬菜园区模式。

采取政府出资、招商引资、民间融资和积极争取省百亩棚膜蔬菜园区建设资金等方式, 促进棚膜蔬菜园区发展。

摘要:本文立足梨树实际, 通过实地勘察和访谈, 对梨树县棚膜蔬菜园区基本情况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认真调查, 然后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棚膜蔬菜园区的有效对策。

上一篇:相对定位下一篇:老年骨质疏松症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