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症护理

2024-06-02

老年骨质疏松症护理(共12篇)

老年骨质疏松症护理 篇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 人的预期寿命日益延长, 老年人人口比例越来越大。人口老龄化问题, 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老龄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老”常与“病”相联, 与年龄相关性疾病即老年病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骨质疏松症大多数起病于老年期, 是常见的老年病, 并已逐渐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顽症。因此, 对骨质疏松的研究, 已成为现代医疗护理领域的重要课题。

1 概述

1.1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

骨量减少, 骨的显微结构损坏, 骨的脆性增加、强度降低。因而易于骨折。老年骨质疏松症称为二型骨质疏松症, 属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一种。女性大约在绝经20年以后, 男性大约在70岁以后发生。发病率女性为男性的2~3倍。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年龄因素有关。老年人体力活动减少日晒不足, 维生素D缺乏, 微量元素的摄入不足等, 都影响成骨过程。正常人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最高骨量, 称峰值骨量, 此后骨量逐年缓慢下降。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1.2 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症病人容易发生骨折, 而骨折给病人带来痛苦最大, 甚至缩短寿命, 最严重的是髋部骨折。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 全身骨痛, 以腰背痛最为多见。

1.3 有关检查

X线平面是最简单的检查方法, 能观察骨的细微结构、骨皮质的厚度、骨小梁的密度和粗细。但是, X线平片检查对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意义不大。骨密度检测是突破性进展, 对骨质疏松早期诊断、预测骨折危险性和评估治疗效均有重要意义。

1.4 治疗原则

在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替代方法能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降钙素的生理作用是抑制骨吸收, 调节成骨细胞活性, 促进成骨细胞增生和形成。降钙素能减慢骨丢失、增加骨密度,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严重骨痛效果显著。

2 护理和健康教育

2.1 饮食护理

2.1.1老年人从膳食中摄取丰富的钙, 才能满足骨中钙的正常代谢, 一般每日应不少于850mg。若已发生了骨质疏松症, 则每日应不少于1000mg。而且食物中的钙磷比值要高于2∶1, 才有利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含钙高的食品有牛奶、酸奶、及其它奶制品, 大豆及豆制品。

2.1.2膳食要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C, 高蛋白膳食可明显增加钙的吸收。膳食中若缺乏蛋白质, 骨有机质生成不良, 若缺乏维生素C则影响基质形成。因此, 必须供给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每日供给优质蛋白60~70g, 维生素C300mg以上。这些蛋白质主要从鱼、虾、奶及黄豆制品中获得。维生素C可通过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中获取。

2.1.3并注意补充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食物 (如动物肝脏、蛋黄) 。另外还需补充与骨代谢相关的其它营养素, 如维生素K、钠及必需微量元素, 氟、锰、铜、锌等。

2.2 建议患者多进行户外活动, 增加日光照射, 促进皮肤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磷吸收。

绝经期妇女机体功能下降, 内分泌衰退, 运动可使内分泌发生正性改变, 提高雌激素分泌, 促进骨骼生长发育, 使骨质增厚, 促进钙的保留和沉积, 可增加骨内血流量, 促进骨细胞活性升高, 进而促进骨组织钙化。

2.3 对老年患者加强安全防护教育

防止跌倒, 如通过改善照明, 保持地面干燥, 穿舒适的鞋等, 减少跌倒的危险, 可避免疏松的骨骼骨折, 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外出需有人陪同。

2.4 心理护理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 给予必要安慰, 适当说明, 耐心解释, 以解除他们肉体痛苦所带来的精神痛苦和顾虑, 减轻心理负担, 并争取亲属配合, 增加治疗效果。

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因为它是不可逆的。不应等到老年或绝经后再注意。如果年轻或绝经前时没有注重预防, 发出了骨质疏松, 积极地采取治疗措施, 也还是能获得良好改善, 增加骨强度, 减少骨折发现。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护理。方法通过饮食护理从膳食中摄取丰富的钙, 才能满足骨中钙的正常代谢, 一般每日应不少于850mg。膳食要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C高蛋白膳食可明显增加钙的吸收。并注意补充维生素D含量较高的食物。同时建议患者多进行户外活动, 增加日光照射, 促进皮肤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磷吸收。还要对老年患者加强安全防护教育。结果饮食护理和活动的指导能增加骨强度, 减少骨折发现。结论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关键词: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护理,健康教育

老年骨质疏松症护理 篇2

核桃补肾粥:核桃仁、粳米各30克,莲子、怀山药、黑眉豆各15克,巴戟天10克,锁阳6克。将黑眉豆泡软,莲子去芯,核桃仁捣碎,巴戟天和锁阳用纱布包裹,同入锅中,加水煮成粥,捞出巴戟天、锁阳药包,调味,咸甜不拘,酌量食用。本方适用于脾肾两亏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有补肾壮阳、健脾益气的功效。

姜附狗肉煲:熟附子6克,干姜少许,狗肉250克。将狗肉洗净、切块,红烧至半熟后,加入附子、干姜煨烂,调味后食用。本方适用于肾阻虚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有温肾壮阳、益气补虚之功效。

桑椹牛骨汤:桑椹子25克,牛骨250~500克。将桑椹子洗净,加酒、糖少许蒸制。将牛骨置锅中用水煮,开锅后撇去浮沫,加姜、葱再煮。见牛骨发白时,捞出牛骨,加入已蒸制的桑椹子,开锅后再去浮沫,调味后即可饮用。此方有滋阴补血、益肾强筋之功效。

乌豆猪骨汤:乌豆20-30克,猪骨200-300克。将乌豆洗净、泡软,与猪骨同置锅中,加水煮沸后,改文火慢熬至烂熟,调味后饮用。此方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风湿痹痛等,有补肾、活血、祛风、利湿之功效。

黄豆猪皮汤:黄豆30克,猪皮200克。葱段、姜片、精盐各适量。将猪皮刮去肥肉洗净切块,黄豆洗净泡软,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儿,放入葱段、姜片,用文火煮至黄豆烂熟,加入精盐调味后吃黄豆、猪皮、饮汤。可滋阴活血,益气补虚。

黑豆猪骨汤:黑豆30克,猪骨(或猪腔骨)300克,葱段、姜片、精盐、胡椒粉、醋各适量。将黑豆洗净泡软,与猪骨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儿,放入葱段、姜片,用文火煮至黑豆烂熟,加入精盐、醋、胡椒粉调味后吃豆饮汤。可补肾活血,祛风利湿。

桑葚牛骨汤:桑葚子25克,牛骨250克,白酒、白糖、精盐、葱、姜各适量。将桑葚洗净,加入白酒、白糖少许蒸制;另将牛骨放入砂锅内,用旺火煮沸,撇去浮沫儿,放入葱段、姜片,用文火炖煮,至牛骨发白,牛骨中钙、磷、骨胶等营养物质已溶解于汤中,捞出牛骨,加入已蒸制的桑葚,再煮20分钟,调味后即可饮用。可滋阴补血,益肾强筋,适用于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症。

核桃补肾粥:核桃仁30克,莲子15克,巴戟天10克,锁阳6克,黑豆15克,粳米30克。将黑豆洗净泡软,莲子去心,核桃仁捣碎,巴戟天和锁阳用纱布包好,与黑豆、莲子、核桃仁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用文火煮至米烂粥成,去掉药包,调味咸甜均可。可补肾壮阳,健脾益气。

木瓜汤:羊肉100克,苹果5克,豌豆300克,木瓜1000克,粳米500克,白糖适量,盐、味精、胡椒粉适量。将羊肉洗净,切成六分见方的块。粳米、苹果、豌豆淘洗干净。木瓜取汁待用。羊肉、苹果、豌豆、粳米、木瓜汁,清水适量放入锅,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豌豆熟烂,肉熟,放入白糖、盐、味精、胡椒粉即成。经常食用,补中益气。

桃酥豆泥:扁豆150克,黑芝麻25克,核桃仁5克,白糖适量。扁豆入沸水煮30分钟后去外皮,再将豆仁蒸烂熟,取水捣成泥。炒香芝麻,研末待用。油热后将扁豆泥翻炒至水分将尽,放入白糖炒匀,再放入芝麻、白糖、核桃仁溶化炒匀即可。

茄虾饼:茄子250克,虾皮50克,面粉500克,鸡蛋2个,黄酒,生姜,酱油,麻油,精盐,白糖,味精各适量。茄子切丝用盐渍15分钟后挤去水分,加入酒浸泡的虾皮,并加姜丝、酱油、白糖,麻油和味精,拌和成馅。面粉加蛋液,水调成面浆。植物油六成热舀入一勺面浆,转锅摊成饼,中间放馅,再盖上半勺面浆,两面煎黄。经常食用,活血补钙,止痛,解毒。

萝卜海带排骨汤:排骨250克,白萝卜250克,水发海带50克,黄酒、姜、精盐、味精各适量。排骨加水煮沸去掉浮沫,加上姜片,黄酒,小火炖熟。熟后加入萝卜丝,再煮5-10分钟,调味后放入海带丝、味精,煮沸即起。

排骨豆腐虾皮汤:猪排骨250克,北豆腐400克,鸡蛋1个,洋葱50克,蒜头1瓣,虾皮25克,黄酒、姜、葱、胡椒粉、精盐、味精各适量。排骨加水煮沸后去掉浮沫,加上姜和葱段,黄酒小火煮烂。熟后加豆腐块,虾皮煮熟,再加入洋葱和蒜头,煮几分钟后熟后调味,煮沸即可。经常食用,强筋壮骨,润滑肌肤,滋养五脏,清热解毒。

红糖芝麻糊:红糖25克,黑芝麻各25克,藕粉100克。先将黑白芝麻炒熟后,再加藕粉,用沸水冲匀后再放入红糖搅匀即可食用,1日1次冲饮,适用于中老年缺钙者。

粳米100克、水1000毫升,入砂锅烧开,放入山楂、莲肉各20克、薏苡仁50克、红枣10枚,小火熬至粥将成时,入冰糖适量,再熬至冰糖化开,分2次空腹服。

胡萝卜200克,苹果(去皮核)、菠菜各15克,洗净共捣烂,连渣煮服。此方还适于食欲不振。

苹果100克、花椰菜、胡萝卜各50克,鲜紫菜、苏叶200片共绞取汁,1日1-2次服完。

鸡块750克,黄豆50克(泡发好)、核桃仁50克、葱2根(打成结)、姜2片、黄酒15克及盐,同入气锅,加水至2/3满,小火蒸2小时,出锅放些胡椒粉食用。

经常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芝麻、牛奶、虾皮、鱼、海带、豆类、绿叶蔬菜、蜂蜜等。

鸡蛋虾米汤:鸡蛋3个,虾米30克。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后,将搅匀的蛋汁与虾米共入锅,煮沸后调味食用。

赤小豆鲫鱼汤:活鲫鱼1条,赤小豆20克,作料适量。将鲫鱼去鳞、鳃及内脏,加葱、姜、料酒、盐等调料,腌制片刻,与赤小豆一起入锅,加水煮烂,分次食用。

老年骨质疏松合并骨折的护理体会 篇3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折;心理护理;预防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104-01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导致骨质疏松症及其引起的骨折越来越多,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本文统计分析8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资料,分析了老年人骨折患者的特点及与老年骨质疏松的内在关系,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降低骨折后骨质疏松性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1临床资料

在采集85例病例中,男32例,女53例;患者最大年龄88岁,最小年龄63岁,平均72.5岁。其中股骨颈骨折28例,椎体骨折16例,前臂远端15例,踝骨骨折11例,胫腓骨骨干骨折9例,髌骨骨折4例,其他骨折例2例。骨折部位大部分发生在松质骨较集中的地方,发生在桡骨远端、胸腰椎体、股骨上端三处骨折的共59例,占总数的69.4%,而发生在皮质骨的仅占小部分,在本组85例骨折患者有26例,仅占骨折总数的31.6%。

2护理方法

2.1心理护理

对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应以心理护理为主导,以功能锻炼为核心,辅以其他的康复方法。患者由于年龄大,全身骨骼活动不灵活,易造成意外伤害,而且伤时基本上均无思想准备,既对病情不了解又缺乏病程、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常产生恐惧、烦躁、焦虑、消极情绪甚至抑郁。护理人员应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注意加强护患沟通,与家属配合,温言安慰,使其情绪尽快稳定,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同时,由于老年骨折治疗疗程较长,患者对治疗易失去信心,尤其是在活动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情况下,易产生心理波动,对此护理人员更要加强心理疏导,及时调整患者角色,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增强其治疗信心,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从而使医疗护理达到预

期的目的。

2.2功能锻炼

骨折患者大多身体某部位的长期制动,卧床时间较长,活动受限,因此,骨科的功能锻炼非常重要。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说明体位和翻身的意义,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早期的肌肉主动和被动锻炼,尽早活动未固定的关节,辅以按摩等方法,增加患者床上活动,尽量减少卧床时间,提高肺活量及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预防并发症发生。

2.3饮食护理

加强饮食护理在骨折的治疗和康复中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饮食定时、定量,多饮水,每餐多吃新鲜蔬菜及含纤维素多的食物,鼓励患者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鱼、豆类、奶类等,并注意摄入适量维生素D,这样可以增强肠道对钙的吸收,促进血钙沉积入骨,改善骨的负钙平衡,纠正骨质疏松,增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2.4预防干预

老年人骨折给家庭和社会都会带来严重的负担,因此预防老年骨折的发生,比治疗骨折更具有临床意义。骨质疏松是导致老年人骨折的主要因素,因此预防和纠正骨质疏松也就会有效降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护理人员应适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如提倡老年人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等,指导患者坚持适度肌力锻炼及全身平衡性与协调性锻炼,注意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调节饮食,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降低骨折后骨质疏松性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营造老年人晚年的健康和幸福。

3讨论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导致骨质疏松症及其引起的骨折越来越多,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受轻微的外力撞击或震动即可发生骨折,跌倒是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骨折后由于患者肢体制动可诱发快速、持续的骨量丢失,对已有骨质疏松骨折的内固定强度和预后无疑都是雪上加霜。因此,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心理护理、功能锻炼、饮食指导和预防等方面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症及其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疾病,而骨质疏松症的后果就是骨质疏松性骨折,这已在流行病学中得到证实[1]。首先是松质骨骨量的丢失,继而是皮骨丢失,松质骨的丢失始终大于皮质骨,男60岁、女55岁以后丢失速度明显加快,女性的速度又明显大于男性,这与妇女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成骨细胞活性降低、破骨细胞活性明显增强、骨转换明显增加、骨破坏吸收加速、成骨减少有关[2]。在健康人群的骨密度普查中,老年人随年龄增加各部位的BMD逐渐下降,50岁以后的女性的BMD明显低于同龄男性。以上均提示老年女性骨折的危险性大于男性,本组病例中女性患者占62.4%。

参考文献

[1]陶天遵.新编实用骨科学[M].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

[2]朱朝太.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05.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护理现状及展望 篇4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护理现状

一般护理:由于骨质疏松症缺乏特效治疗方法, 因此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成了该病的治疗关键。健康教育人员向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知识, 包括预防知识、病因、治疗方法。健康教育人员应指导人们健康地饮食, 正确地补钙, 合理地锻炼, 指导老年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高骨质疏松保健意识。一旦出现症状, 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和护理。骨质疏松症虽然不能彻底治愈, 但是通过治疗和护理可以缓解临床症状, 减低骨折发生风险, 提高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 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缓慢的运动, 居住环境要安全, 排除不利因素, 避免跌倒等加重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减少骨折发生, 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以及并发症的发生[1,2]。老年人应提高防病意识, 尽早、定期到医院接受骨密度测定, 调整饮食、加强体育锻炼、进行经常性扩背运动等[3], 以减少骨量流失。骨质疏松症是慢性病, 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 因此, 不能只依赖于医院护理人员。随着社区医疗服务的发展, 对慢性病的治疗和护理应扩展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

饮食护理: (1) 钙剂的补充:在人体骨质形成过程中, 钙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摄入是否合理直接影响骨量的维持和骨峰值的维持[4], 对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都有重要作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就是补充钙剂, 而最简单、最经济的钙剂来源途径是食物。牛奶和奶制品钙剂含量高, 又容易吸收, 是最好的钙源, 可减缓随年龄发生的骨丢失[5]。其他食物如卷心菜、虾米皮、豆类、鱼等钙的含量也较高。要改变饮食习惯, 合理搭配主食, 多吃富含钙的食物, 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人体钙的吸收需要钙磷合理的比例, 只有比例合理, 骨骼中的钙才容易溶解和脱出。因此钙磷保持比值应在1:1或2:1的水平[6]。 (2) 维生素D的补充:如果维生素D缺乏, 就会使钙的肠道吸收及代谢产生障碍, 骨骼中的成骨细胞对骨过度吸收, 造成骨钙含量减少。因此, 患者应多进食含维生素D的食物, 如奶类、豆类、海产品等。多晒太阳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老年人应适量多进行户外活动, 多晒太阳, 增加体内维生素D, 以促进钙的吸收利用。 (3)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果长期摄入低钙饮食, 钙磷摄入不足, 容易造成钙磷来源不足。如果吸烟、过度饮酒、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药物可影响性腺功能, 引起性腺功能减退, 影响钙磷吸收[7], 吸烟、饮酒还会影响骨骼的形成, 干扰骨骼的新陈代谢。因此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戒酒。咖啡因也能减少骨量的流失[8], 因此, 喜欢喝咖啡的老年人, 应改变喝咖啡的习惯, 减少咖啡因的摄入。

适度运动:锻炼运动可以维持骨密度, 运动强度越大越有利于骨密度的维持与提高, 降低骨丢失。运动可以调节骨代谢, 可以影响机体钙平衡, 运动有助于调节精神状态和改善食欲, 户外运动可以进行日光照射, 增加维生素D的吸收, 还可以增加老年人平衡和协调能力, 以防止跌倒和骨折。总之, 运动预防骨质疏松简单有效。但运动一定要适度, 运动中一定要注意保护, 防止跌倒。要根据自身条件制定锻炼计划, 选择慢跑、体操、登楼梯等, 锻炼中要循序渐进, 不能盲目增加运动量, 以防止发生意外。

心理护理:老年人一旦发生骨质疏松, 出现骨痛、骨折等临床症状, 往往容易产生悲观、恐惧心理, 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因此一定要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 做好心理疏通, 要体贴关心患者, 帮助其树立信心。患者要做好长期锻炼、吃药的准备, 要有充分的耐心坚持, 积极配合治疗。好的心情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非常重要, 对治疗骨质疏松非常重要。

跌倒的护理:老年人的神经、肌肉平衡协调功能下降及视力不佳是易跌倒的重要因素。一旦合并高血压、脑萎缩、中风、白内障等疾病, 又会增加这些危险因素[9]。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如果道路不平、受到大的外力容易跌倒发生骨折。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入院、出院指导, 并对患者家属进行指导, 为患者创造安全的环境, 防止发生跌倒、坠床。

疼痛的护理:疼痛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 护理中要对疼痛的性质、程度、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进行评估, 通过理疗、中药等进行对症处理, 严重者可加用止痛药, 限制活动。但在患者耐受的情况下, 可辅助手杖、轮椅进行日常活动。

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护理的目的不仅仅停留在保证患者的生命, 更重要的是提高生活质量。骨质疏松患者由于多见于老年人, 经常合并其他疾患, 视力、活动能力下降, 骨质脆性增加, 易发生跌倒, 引起骨折, 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质疏松的发生、发展与患者自身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联系密切。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预防跌倒指导, 加强心理护理, 患者出院后, 定期随访, 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制定合理的饮食、运动锻炼计划, 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 发展平衡膳食, 补充钙剂, 从饮食、运动等方面改善患者的骨质疏松。饮食是防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简单、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也是关键, 也是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预防保健和社会问题。要引起全社会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重视, 加强有关饮食方面的研究,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彤.老年骨质疏松的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 2013, 22 (8) :728-729.

[2]冯云华, 华琴霞.浅谈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27 (3) :135.

[3]张泽鸿, 孙平, 洪曼杰, 等.老年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1, 17 (8) :753-755.

[4]席世珍.“运动、饮食”模式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3 (2) :139.

[5]宋彩萍, 肖莉.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24) :2250-2252.

[6]赵清平, 张艳艳, 唐莉萍, 等.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南京地区老干部骨质疏松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12, 26 (10) :2633-2635.

[7]杨萍, 杨晶, 薛朝霞.对130名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认知水平及行为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 2008, 8 (9) :1416.

[8]陈巧聪, 楼惠玲, 彭程, 等.中老年人骨密度变化及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分析[J].广东医学, 2011, 32 (5) :620-622.

骨质增生患者饮食应该怎么护理 篇5

患有骨质增生的老年人要注意均衡饮食, 适当多摄取富含抗氧化的食物, 以预防自由基的破坏, 减缓发炎反应, 强化骨胶质的形成。公认的抗氧化较好的食物有芒果、木瓜、甜瓜、葡萄、橘子、凤梨、香蕉、草莓、番茄、包心菜、马铃薯等。

众所周知, 老年人缺钙常表现为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肩周炎等, 但常常忽视了骨质增生也是缺钙的表现。因此,患骨质增生的老年人也应积极补钙。喝牛奶是一种简易有效的补钙方法, 同时常吃含钙较多的食物, 如猪骨头、乳制品、豆制品、虾皮、蛋类、鱼类等可增加钙质, 绿叶蔬菜也能补钙。同时要多晒太阳, 以促进钙的吸收。

老年骨质疏松症护理 篇6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124-01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新型微创手术,通过内部注射高分子材料硬化后复位受损椎体,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深受医生及患者的喜爱[1]。因该手术方法、疗程区别于传统手术,其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也有所不同,术后主要并发症也有所差异。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2年05月-2015年0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00例,分析并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护理措施。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05月-2015年0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组别总数(例)平均年龄(岁)

总数(例)5050

男/女(例)31/1930/20

平均年龄(岁)62.±6.2463.31±6.52

单纯胸椎压缩性骨折(例)1414

单纯腰椎压缩性骨折(例)2221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例)1415

1.2实验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特殊的护理干预,详细措施如下。

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因此更加容易患各种疾病,出现很多负面的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述手术的基本知识,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等情绪,信任医护人员,从而更好的沟通、交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体位护理:患者平躺仰卧位于硬板床,患者脊柱保持平直,保持头部高度能维持腰部正常生理曲度。护理过程中要时刻确保患者保持正确体位。

饮食护理:围术期内给予患者进行正确的饮食指导。少食多餐,手术后早期尽量避免使用油腻食物,多食清淡、高营养物质,易消化的食物。

腹胀和便秘护理:指导患者合理正确的饮食,日常腹肌收缩练习,从而保持大便通畅。

预防并发症护理:医护人员需要经常帮助患者翻身,勤擦身,勤清洁,保持床单平整和干燥,防止压疮。

功能锻炼:压缩性骨折患者需要卧床,由于卧床时间较长且没有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容易造成胸腰背肌萎缩。因此,伤后分阶段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十分必要。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表明本次实验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0%,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为(3.31±0.34)分,住院时间为(5.55±1.21)d。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为(4.29±0.41)分,住院时间为(7.85±1.31)d。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总数(例)手术成功率(%)VAS评分(分)住院时间(d)

观察组60100.003.31±0.345.55±1.21

对照组60100.004.29±0.417.85±1.31

3 讨论

对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患者来说,由于缺乏对该技术的认知与信任,大多数均存在紧张、焦虑等心理感受,但是面对疾病疼痛折磨不得不接受手术,其内心矛盾不安。护理人员需经常与患者沟通,注意其思想变化动向,如发现患者存在思想不安等情绪,需要判断出何种原因导致。若对该新型微创技术存在疑惑,要结合患者接受教育程度或其自身个性等浅显简单耐心的为其讲述原理,同时告知该技术成功率很高,并且可以让其与已经接受该手术的术后恢复患者接触,帮助建立信心。

为了提高患者舒适度,尽量保持其正常的供养要求,护理人员在术前应对其进行深呼吸训练,从而提高患者肺活量,但需注意的是,要根据患者肺功能及氧合水平制定不同的训练强度[2]。术中注入高分子材料到病变椎体时,需严密观察患者生命指标,同时轻声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下肢感觉运动等异常,如发生异常,及时停止注入并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3]。手术结束后,严禁立即搬回病房,需对微创伤口进行压迫5分钟左右,然后保持卧位。待术后患者回病房,需保证仰卧位后平卧6h左右,也有文章报道平卧2-4h。反复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卧床休息的必要性,防止椎体内高分子材料未完全硬化,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椎体成形术的主要并发症包括材料渗漏、肺栓塞及感染等等,当发现高分子材料未完全硬化随患者走动而渗漏,则需立刻告知其负责医生进行治疗处理。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0%,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为(3.31±0.34)分,住院时间为(5.55±1.21)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说明,通过特殊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于缓解患者术后不适、疼痛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轻患者生理及经济上负担。

综上所述,采取优质的护理服务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體骨折中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杨丰建,林伟龙,朱炯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1):50-54.

老年骨质疏松症护理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 年1~12 月我科收治252 例中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 其中男性129 例, 女性123 例, 年龄65~89 岁, 平均年龄 ( 74.8±4.9) 岁, 中度骨质疏松症患者67 例, 重度185例, 病程3~248 个月。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6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包括定时对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进行监控和测量, 常规做好骨折, 压疮等并发症的护理预防;密切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饮食等情况, 进行常规的基础护理和日常生活起居的护理; 出院后发放满意度调查表。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护理。 ( 1) 心理护理由于重度骨疏松患者活动受限, 生活无法自理, 很容易产生抑郁、悲观、孤独、失落、焦虑等消极的心理状态, 有些老年患者甚至出现要求出院或拒绝治疗的情况。 因此护士应根据老年患者不同的文化素质、职业、性格等对其采用恰当合适的语言、表情、态度、行为去影响和改善患者各种心理应激状态, 做到“ 四心”即有耐心、细心、恒心、爱心, 让患者感到体贴入微的亲切和关爱, 在人格上受到应有的尊重, 以此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使患者有安全感, 调动患者的能动性, 敢于面对现实, 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 实现早日康复; ( 2) 饮食护理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器官功能的退化和衰老, 因此在日常的饮食上要加强指导, 进行合理的膳食, 使其明白合理饮食对促进康复的重要作用。 在日常饮食中, 多吃一些富含钙质的食物, 预防或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2], 如虾皮、豆制品等, 坚持每天喝一杯牛奶, 多进食水果、蔬菜, 选用有助于消除肿胀、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络、促进骨质增长、活血化瘀及止痛的食物, 如泥鳅、瘦肉、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食物等, 戒除烟酒、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的食物, 尽量少吃甜食, 适当的运动, 有规律的起居, 从身心两方面进行调节和管理; ( 3) 功能锻炼的指导帮助和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是治疗与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护理人员对功能锻炼的主要作用和重要意义要向患者进行耐心的讲解并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 让患者明白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依据患者不同的伤情特点制订锻炼计划, 对患者的肌力和关节进行康复训练, 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强度与锻练次数由少增多, 锻炼时间由短变长, 逐步扩大锻炼的范围, 以患者不感到疲劳和不觉的疼痛为度, 必要时借助器械进行锻炼; ( 4)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预防骨质疏松各项并发症的最好方法是运动、饮食双调理, 适当补充钙剂老年重度骨质疏松患者, 长期卧床, 血液循环受到影响, 容易发生压疮, 因此要定时的翻身, 指导患者进行全身活动, 鼓励其做深呼吸以增加肺活量, 改善呼吸功能, 防止坠积性肺炎, 鼓励患者多饮水, 每天要保证摄入至少2000 ml的水[3], 增加排尿量, 保证尿道和会阴部的清洁卫生, 预防泌尿系统的感染, 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定时排便, 预防便秘的发生; ( 5) 满意度调查。

1.2.2 观察指标干预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参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ADL) 量表测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 满意度调查采用深圳市卫生与人口计划委员会制定的出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服务态度、基础护理工作、护理知识告知、病房管理、关爱患者、工作能力6 个维度, 共计12 个条目;依据likert5分法分为5 个等级;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 分别赋5~1 分。

1.2.3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1.5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1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见表1。

2.1.2 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见表2。

2.1.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见表3。

3讨论

3.1 综合护理是一种有计划、 系统的更具有人性化特点的护理模式[3], 是现代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老年骨质疏松重度患者由于其自身特殊的心理及生理特点, 在运动功能障碍后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通常表现为烦躁、易激动、恐惧等。 而且长期卧床, 也容易出现压疮、尿路感染, 静脉炎等不良并发症, 影响治疗和后期的预后。 综合护理措施是一种人文护理方法[4], 可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 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乐观积极的面对病情, 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个体化的功能锻炼可大大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

3.2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8.4%, 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表1 可以看出, 实施满意度调查后, 住院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5]。 有研究报道, 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6]。 在临床护理活动中, 患者对护士的信服程度直接影响其康复和治疗效果。 目前, 护患关系越来越受重视, 而且最重要的就是沟通, 如日常护理工作中的温馨提醒, 让患者感受到被关爱, 从而拉近护患间的距离, 为有效沟通提高满意度奠定基础[7]。 由表2、3 可看出观察组6 个月后随访功能恢复优良率100.0%, 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入院2 周和4 周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可见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 综合护理所包括的个性化、人性化、心理化、渐进性、全面性的护理措施, 不但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 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而且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 (2011)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1, 4:2-25.

[2]张红梅.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并发症预防及其护理措施探讨[J].当代医学, 2010, 16 (13) :125-126.

[3]佟云霞.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J].山西医药杂志 (下半月版) , 2010, 39 (6) :579-580.

[4]闫秀丽.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10, 8 (13) :1181.

[5]许芸, 谢小华, 曾小英, 等.柏拉图分析法在出院随访系统护理满意度调查的应用[J].农垦医学, 2012, 06:532-535.

[6]王莹莹.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 (中旬刊) 2012, 12:182-183.

老年骨质疏松症护理 篇8

资料与方法

2013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107例, 男66例, 女41例;年龄57~83岁, 平均 (66.69±5.88) 岁;病程1.8~14.5年, 平均 (6.81±1.33) 年。将以上患者根据病历号末位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和参照组53例, 奇数为试验组, 偶数为参照组,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临床症状、性别以及合并骨折类型等一般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方法: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主要包括保持环境整洁、舒适、温馨以及通风, 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用药指导, 稳定患者的情绪, 指导家属多关心、照顾、体贴患者, 让患者注意休息等。试验组除接受上述护理措施外还接受护理干预, 具体措施:1心理干预:由于病程长、行动不便以及疼痛等因素的影响, 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该尊重患者, 并且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 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病情恢复的影响, 使患者紧张、忧虑、烦躁以及抑郁等负面情绪得以排解, 并保持平稳、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2]。2饮食干预:在了解患者饮食爱好、饮食习惯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 多给予患者米、面、杂粮等主食, 给予患者骨头汤、燕麦片、坚果类、虾、海产品、奶类、鱼等富含磷、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作为副食。3运动干预: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情等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运动指导, 让患者通过打太极拳、慢跑、散步、爬楼梯等方式来进行锻炼, 锻炼的时间每次在30~40 min, 同时应该选在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锻炼[3]。4用药干预:维生素D、钙剂、降钙素及雌激素等药物均是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症常用的药物,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详细说明每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注意事项以及可能会出现的便秘、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 并且要对患者每天服药情况进行查询, 避免出现患者不按时服药、多服以及漏服情况。5并发症防护: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患者一种最为常见的并发症, 由于骨强度下降, 患者不慎跌倒后经常会造成骨折, 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安全防护指导, 告知患者跌倒的后果, 并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的修养环境, 例如在卫生间安置扶手, 在房间以及洗手间放置防滑垫等[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接受两种不同模式的护理工作后, 试验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社会生活能力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骨密度:护理前, 参照组和试验组的骨密度值分别为 (0.61±0.21) g/cm2和 (0.63±0.19) g/cm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试验组的骨密度值 (0.78±0.31) g/cm2明显高于参照组 (0.68±0.22) g/cm2, 组间经t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骨质疏松是临床上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代谢性骨病变, 临床特征主要以骨量减少、骨强度降低、骨的微观结构退化等为主, 并且由于骨强度下降, 患者在受到轻微创伤后经常会导致骨折, 使骨折发病率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增长趋势,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在本次研究中, 将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分别应用于本社区管理的107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 结果显示, 试验组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参照组;同时试验组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社会生活能力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十分满意, 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骨密度值的提高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值得大力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107例, 随机分为参照组53例和试验组54例。结果:试验组的骨密度值及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十分满意, 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骨密度值的提高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社区护理干预,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区彩琼, 麦娴静, 林伟文.护理干预对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认知及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J].全科护理, 2015, 6 (15) :1388-1389.

[2]曾子, 田旭, 帅婷, 等.国内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病人临床结局影响的系统评价[J].循证护理, 2015, 14 (1) :12-13.

[3]周日, 袁志, 刘建, 等.利塞膦酸钠胶囊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0, 22 (3) :173-174.

老年骨质疏松症护理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门诊和住院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240例, 根据是否发生骨折分为骨折组 (A组, n=130) 和非骨折组 (B组, n=110) 。A组患者中男55例, 女75例, 年龄63岁~85岁, 平均年龄 (66.3±9.5) 岁;B组患者中男46例, 女64例, 年龄70岁~89岁, 平均年龄 (71.5±8.9) 岁。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恶性肿瘤、急慢性感染、慢性肝病、深静脉血栓等疾病, 入组前1个月内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其他雌激素替代等治疗。

1.2方法

1.2.1骨密度的测定方法采用我院定量CT (美国LUNAR公司生产) 检测患者的腰椎 (T12、L1、L2) 平均骨密度 (BMD) 值。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7]:BMD的T值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重要指标, 即:正常:-1≤T值≤1;骨量减少:-2.5≤T值≤-1;骨质疏松:T值≤-2.5。

1.2.2问卷调查方法查阅老年骨质疏松的相关文献并制作患者问卷调查表, 在问卷填写前由调查小组人员给予就诊患者统一的指导用语, 讲明本次调查的目的, 取得患者的理解配合。集中填写调查问卷, 答题后统一回收问卷, 剔除无效问卷。调查问卷具体内容为:1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骨质疏松发生的时间、职业、教育程度等。2劳动强度、每日运动量等。3生活习惯:如睡眠质量、饮食习惯、吸烟饮酒史等。4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冠心病等。5骨密度检测值。6药物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类固醇激素使用等。7家族史:骨脆性增加、骨折家族史等。此外, 计算入组患者的体重指数 (BMI) , BMI值<18.5 kg/m2为体重过低, BMI值18.5~23.9 kg/m2为正常, BMI值≥24 kg/m2为超重。

1.3统计学方法将问卷数据统一录入EXCEL软件, 使用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文以入组患者是否发生骨折为因变量, 以性别、年龄、体重、身高、职业、教育程度、运动量、睡眠质量、饮食结构;吸烟饮酒史;基础性疾病史;骨密度值;糖皮质激素使用;家族史等为自变量进行量化赋值, 最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变量选入标准为0.05。分析表明:BMD值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发生关系密切, 是患者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 而高龄、低钙饮食、跌倒创伤、骨折家族史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重要影响因素。见表1。

3讨论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程加快, 老年人口数量剧增, 引起一系列老年性疾病增加。其中老年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居全球老年患者常见病的第5位, 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2,3]。其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直接导致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愈合率低、愈合速度慢、致畸率和病死率高等特点[4,5,6], 由于老年患者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 往往行走不便, 容易增加跌倒风险;如若患者再合并骨质疏松症, 极易导致骨折的发生。而且老年患者伴有诸多基础性疾病、自身愈合力差, 严重影响了骨折的预后;此外骨折所致疼痛的刺激及长期卧床极易并发肺炎、压疮、泌尿系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7,8,9]。因此, 降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资料表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 高龄、低体重、低钙饮食、不良习惯、缺乏运动、糖皮质激素长期服用、雌二醇水平降低、意外跌倒、骨密度下降、骨脆性增加、骨折家族史及服用相关药物等多种危险因素, 极大地影响着其发生[10,11,12]。

本文选择近3年来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240例, 对其进行问卷调查, 观察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 为及早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骨密度值是骨质疏松诱发骨折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而高龄、意外摔倒、骨脆性增加、长期低钙饮食、骨折家族史也是其重要影响因素。由此可见, 老年患者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受多因素影响, 发生机制较为复杂。患者在生活中通过饮食结构的改善, 增加蛋白质和钙质含量高食物的摄入量, 如鸡蛋、豆类及其制品、牛奶、精肉、海鲜产品等;并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晨练、快步走等体育锻炼, 增加其肌肉运动, 促进血液循环, 从而增加成骨细胞的再生, 减少骨量丢失;另外辅助服用碳酸钙和活性维生素D3等延缓骨质疏松的进展, 从而达到降低骨折发生率的目的, 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晓雨.健康体检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0 (7) :790-792.

[2]韩亚娟, 王禹冰, 孟敏, 等.定量超声检测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应用价值[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4, 20 (4) :411-413.

[3]王燕, 张强, 王邸军, 等.北京地区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调查及相关因素探讨[J].河北医学, 2013, 31 (14) :1826-1827.

[4]郭海英, 马小岭, 陈晓东, 等.上海市老年患者骨质疏松症与体质量指数关系的研究[J].山东医药, 2012, 51 (4) :76-78.

[5]王永刚, 任志宏, 刘莹, 等.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经济负担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 2012, 9 (9) :1928-1929.

[6]王贺良, 钟伟, 李宁.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住院治疗费用统计[J].实用骨科杂志, 2012, 15 (5) :321-324.

[7]刘忠厚, 杨定焯.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 (试行) [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1999, 5 (1) :1-3.

[8]全小冬.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5) :10-12.

[9]胡传来, 吴非同, 方炎福, 等.社区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4 (5B) :1542-1543.

[10]罗德军, 周旭, 董锡亮, 等.跌倒致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 (13) :1917-1919.

[11]杨惠林.重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J].苏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0, 30 (6) :1135-1137.

老年骨质疏松症护理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6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例,女38例;年龄61-96岁,平均年龄为(76.4±5.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骨折疏松诊断标准,确诊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排除代谢性、内分泌、心、肝、肾功能损害及风湿性疾病,继发于骨炎、骨肿瘤、暴力和软骨病引发的骨折。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询问调查和X光片检查,同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掌握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督促患者生活自理;观察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老年患者身体各项功能也有所下降,大多数患者伴随多种慢性疾病,极易引发消极、悲观、焦虑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多陪在患者身边给予家人的关心、鼓励,同时还应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消除内心的顾虑。(2)健康指导:督促患者定期进行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出现骨折。(3)运动指导:医护人员可鼓励患者多进行适量强度的运动锻炼身体,告知患者登楼梯可有效预防髋部和股骨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体操可预防腰椎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锻炼时间约为30-40min/次,3-5次/周。(4)饮食护理:注意多补充钙、锌、镁等矿物质,及时满足老年患者对钙的需求,这些高钙食物对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起非常重要的作用。(5)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和食盐。坚持散步及练功等体育锻炼使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全身骨骼肌肉收缩,增加其骨内血流量,有利于促进骨形成,减少骨量丢失。(6)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3延缓骨质疏松症状的加重,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还能提高老年人运动的协调性,防止摔倒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7)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和检测,对这些老年人进行骨密度检测,了解骨量和骨转化生化指标的改变,做到早发现并进行针对性,有效的治疗,减少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所有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室内跌倒26例,占40.6%;室外活动13例,占20.3%;上下车或楼梯跌倒11例,占17.2%;乘车颠簸5例,占7.8%;提重物7例,占10.9%;其他2例,占3.1%。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骨折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骨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3]。本次研究可以发现,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主要为跌倒,由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骼较脆,只需就较小的外力就会引发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大多数老年人神经肌肉协调能力较差,在跌倒时很难对身体平衡进行及时调整,其运动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协调能力降低,从而引发骨折;此外,由于躯干受重力的受力点有股骨颈,在外界作用下极易发生骨折。因此,临床认为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由跌倒引起的骨折发生率。本次观察组临床情况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危险因素是跌倒,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患者骨折发生率,缓解患者病情,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并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5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通过问卷调查危险因素,分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运用特殊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调查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跌倒,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危险因素是跌倒,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患者骨折发生率,缓解患者病情,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因素,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曹艳霞.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J].吉林医学,2014,35(08):1705-1706.

[2]林洁.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J].工企医刊,2014,27(04):916-918.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篇11

骨质疏松的病因还不太清楚,可能与遗传、年龄、性激素及生活习惯有关。临床资料表明,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超过60%。骨质疏松症的最主要的一类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老年人骨质疏松是骨的退行性变化,属原发性骨质疏松。值得注意的是,女性老年人较男性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要高,这主要是由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造成的。由于对骨质疏松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生脊柱和髋部骨折又很难恢复,因此一定要以预防为主。那么老年人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呢?

1、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多。大多数的肉类、谷物、糖、酒、鱼虾等都属于酸性食物,大多数的蔬菜水果都属于碱性食物,健康人每天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摄入应遵守1:4的比例。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

2、吸烟影响骨峰的形成,过量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喝浓咖啡会增加尿钙排泄,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应避免形成上述习惯。

3、保持生活规律,不熬夜。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防止酸性物质沉积,保证代谢的正常进行。适量接受阳光照射,保证摄取足够量的维生素D,提高血钙、血磷的含量,有助于它们在骨骼中沉积,有利于钙的吸收。

4、多进行户外运动,经常运动的老人平衡能力好,不易摔跤,可预防骨折的发生,太极、快走、扇子舞等老年运动都较适合。

治疗骨质疏松的主要药物:

1、钙剂与维生素D3是骨质疏松防治的基础药物,应用需强调目的性,切忌滥用。

2、活性维生素D3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包括对骨形成的促进作用和对骨骼肌的增强作用。

3、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激素补充治疗(HRT)及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新型二膦酸盐在临床上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骨质疏松治疗。

4、降钙素作用于骨骼和中枢,对疼痛的缓解作用十分明显。

5、氟化物对成骨细胞有直接刺激作用,可持续增加中轴骨密度,这种骨密度提高与患者的年龄、病情和病因无关。

老年骨质疏松症护理 篇12

随着我国社会的老龄化, 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发病率日益严重, 已经成为近10年来危害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热点问题。研究表明, 骨质疏松的致病因素非常复杂, 常见原因有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家族遗传、不良的生活方式等, 而中医认为其属于“骨痿”的范畴, 由于病因复杂, 给临床治疗和骨折后的护理带来巨大挑战[3]。

循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受到循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 它是以传统护理经验为基础, 以现有的、最新的、明确的护理科研结论为依据, 按照循证医学基本流程, 最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4]。本研究采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的方法, 对国内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循证护理质量进行分析评价, 为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排除标准

1.1.1 研究类型

本研究纳入的研究类型为在国内正规期刊上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 是否采用盲法和分配隐藏均被纳入。

1.1.2 研究对象

被诊断为由原发性骨质疏松导致的股骨骨折的60岁以上老年人。

1.1.3 干预措施

试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

1.1.4 研究指标

主要研究指标包括护理质量满意率、骨折愈合率和出院时间。

1.1.5 排除标准

1) 排除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2) 研究类型不是随机对照试验或者类型不明的;3) 无法提取数据的;4) 重复发表的;5) 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

1.2 检索策略

以“循证护理”、“骨质疏松”、“股骨骨折”等为检索词, 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VIP) 、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 (CNKI) 、万方数据库等, 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15年9月。

1.3 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

由2名研究人员通过预先制订的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的筛选, 按照资料收集表收集提取资料并进行交叉核对, 出现分歧的与第三方讨论解决。

1.4 文献质量评价

按照Cochrance系统评价手册中的质量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具体内容包括:1) 随机方法是否正确;2) 是否采用分配隐藏或者盲法;3) 数据是否完整准确;4) 研究结果是否有选择性报告;5) 是否存在其他的偏倚。

1.5 统计分析

由两名数据录入员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并交叉核对。采用Cochranc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之差 (MD) 以及其95%CI;计数资料采用比值比 (OR) 以及其95%CI。对研究的异质性进行分析检验, 用I2来判断;当P≥0.1, I2≤50%, 提示同质性较好, 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反之P<0.1, I2>50%, 在对异质性原因进行解释后, 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若存在临床方面的异质性, 不能进行Meta分析时, 则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初步检索文献149篇, 进一步阅读全文后, 最终纳入文献7篇[5,6,7,8,9,10,11], 共468例, 其中试验组233例, 对照组235例。

2.2 Meta分析结果

2.3.1骨折愈合率的Meta分析

6个文献研究了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 Meta分析显示, P≥0.1且I2≤50%, 说明异质性较小,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总的OR值=8.15, 95%CI (3.12, 21.31) , P<0.05, 两组骨折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可以认为循证护理组的骨折愈合率高于常规护理组。

2.2.2护理质量满意度Meta分析

5个文献报到了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情况, Meta分析显示, P≥0.1且I2≤50%, 说明异质性较小, 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总的OR值=14.25, 95%CI (5.85, 34.71) , P<0.05, 两组护理质量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可以认为循证护理组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 如图2所示。

2.3.3 住院时间的Meta分析

6篇文献均报道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Meta分析显示, P<0.1且I2>50%, 说明异质性较大, 通过深入研究文献, 没有临床异质性的存在, 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WMD=-8.01, 95%CI (-9.73, -6.29) ,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以认为, 常规护理组的住院时间长于循证护理组。如图3所示。

3 讨论

本研究首次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循证护理措施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的护理质量。纳入文献的质量分析显示, 虽然都是随机分组, 但是均没有采用分配隐藏和结果选择性报告, 只有2篇文章采用了盲法, 可能会对研究结论产生影响。本次Meta分析主要从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愈合率、护理质量满意度和住院时间3个方面进行。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护理质量满意度的Meta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可以认为循证护理组的骨折愈合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的住院时间Meta分析显示, P<0.1且I2>50%, 说明异质性较大, 研究人员通过深入研究文献、电话联系作者等, 认为没有临床异质性的存在, 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可以认为循证护理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

由于纳入的所有研究都未使用分配隐藏, 多数未实施盲法, 且样本量较小, 故存在较大的偏倚, 可能会使本Meta分析结论受到一定影响。希望以后的此类随机对照研究能够严格按照随机方法、盲法和分配隐藏的研究设计, 采用统一的护理疗效判定标准, 合理扩大样本量, 本研究也将纳入更多的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 进一步验证本Meta分析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彭雪梅.舒适护理对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影响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 (13) :2007-2008.

[2]张波, 王英伟, 史耀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研究近况与展望, 中国临床研究, 2010, 4, 331-332.

[3]张德宏, 李晶.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机理及防治原则探讨[J].西部中医药, 2013, 26 (3) :90-92.

[4]张玲, 周芳, 袁源.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循证护理教育的实践结果[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4, 12 (5) :118-119.

[5]杨红月.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 (5) :26-27.

[6]万惠.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效果比较及分析, 药物与人, 2014, 12:312-313.

[7]陶雅.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今日健康, 2014 (9) 187-187.

[8]林海.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 12:401-401.

[9]崔颖, 王涛.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 (9) :135-137.

[10]杨焕珍.循证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 (10) :1868-1870.

上一篇:蔬菜园区下一篇:地下水开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