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2024-06-15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共10篇)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篇1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人群的增加,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steoporosis vertebra compresse racture, OVCF) 患者逐渐增多。而椎体压缩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早、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 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 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缓慢上升, 约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1/3之多[2]。由于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很少引起神经损伤, 且多伴合并症, 因此多数患者选用非手术治疗。自2002年6月-2007年6月, 我们对2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 (屈曲型) 患者, 采用牵引过伸手法复位、腰背肌背伸功能锻炼及骨质疏松病因治疗等综合疗法,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7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 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9例, 女18例, 年龄62岁~76岁, 平均年龄67.4岁。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慢性腰背痛病史, 突然加重1 d~16 d。受伤原因:有轻度创伤史的22例, 包括弯腰捡物扭伤9例, 室内平地滑倒5例, 跌坐伤4例, 转身扭伤4例等。另外5例无明显创伤史。病程:受伤至就诊时间2 h~10 d。压缩椎体数1个椎体的19例, 2个椎体的7例, 3个椎体的1例。全部患者无脊髓及神经根压迫症状。椎体受压程度:压缩2/3者5例;压缩1/2者14例;压缩1/3者6例;压缩1/4者2例。所有患者均行腰椎CT、X线片和骨密度检查。X线片显示压缩椎体呈楔形, 脊柱退变增生明显。X线片和骨密度检查均提示有中度或重度骨质疏松改变。有1种或以上合并症者19例, 其中高血压11例, 心律失常8例, 慢性呼吸系统感染3例, 糖尿病1例。均为屈曲型骨折且无下肢神经损伤临床表现。

1.2 治疗方法

本组选取保守治疗患者27例, 入院后, 常规卧床, 全身详细体查, 行各项实验室检查以了解心、肺、肝、肾功能及骨质情况。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给予牵引过伸手法复位、腰背肌背伸功能锻炼、理疗及骨质疏松病因治疗等综合疗法。

1.2.1 牵引过伸手法复位

平卧硬板床骨折部位垫一厚垫使之呈过伸位, 对不能平卧及垫厚垫的患者可行俯卧或侧卧位, 尽量使腰椎呈过伸位, 待病情稳定, 行手法整复, 一般在入院后6 d~10 d。采用牵引过伸手法复位:在病床上施行, 患者俯卧位, 2位助手分别用双手握住患者两侧踝关节, 另2位助手分别用双手握住患者两侧肩关节, 一起用力牵引, 使患者身体过伸位悬空, 持续牵引5 min~8 min后, 术者站在踏板上双手重叠置于骨折椎体在皮肤的投影处, 用适当的力度向前按压, 力度的掌握应以椎体压缩的程度和患者全身情况及耐受度为根据, 不可盲目用力。复位后, 将患者平放在病床, 用拍打、揉按等手法以使腰背肌放松。

1.2.2 腰背肌背伸功能锻炼2 d后逐渐行腰背功能练习,

循序渐进, 逐日增加腰背肌功能练习的次数与强度, 病情恢复在伤后6周左右可离床活动。主要采用“五点支撑法”:患者用头部、双肘、双足为支撑点, 屈髋屈膝, 使背部、腰部、臀部及下肢呈弓形撑起。身体状况许可情况下, 2周后改用“三点支撑法”功能锻炼, 根据病情, 掌握分寸, 循序渐进, 有规律进行, 贯穿治疗全过程。

1.2.3 针对骨质疏松进行病因治疗

除行腰肌功能练习外, 还配合上肢及下肢的关节活动、肌肉收缩练习, 饮食上多食含钙离子高的食物, 如鱼、虾、牛奶等, 把病床设在阳光较强的地方, 使患者多接受光照射, 入院后即补充钙剂、维生素D剂, 口服或肌注促进骨形成或抑制骨吸收药如降钙素等。患者卧床时间5周~7周, 下床后继续用腰围保护2个月, 同时配合理疗或手法推拿。

2 疗效评定标准[3]

按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分为优、良、可、差4级, 优:临床症状消失, 患者活动自如, 恢复本次急性发病前的状态, 并原有的慢性腰背痛症状消失;良: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偶有轻度腰背痛, 患者活动不受限制;可:临床症状有改善, 但有明显腰背痛, 患者活动受到限制;差:与治疗前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3 结果

本组27例, 随访时间6个月~38个月。行牵引过伸手法复位后所有患者均无出现医源性下肢神经损伤临床表现。手法复位后第2天复查X线片:骨折椎体恢复高度接近正常者18例, 椎体恢复高度达4/5者5例, 椎体恢复高度达3/5者4例。按照上述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6个月后进行疗效观察, 优:22例, 良:5例。随访期间有1例患者由于跌伤致原骨折部位以外的其他节段腰椎发生骨折。

4 讨论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 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steoporosis vertebra compresse racture, OVCF) 患者逐渐增多, 北京地区50岁以上女性OVCF发病率已达到15%[4], 因此OVCF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Rao[5]等将OVCF分为3种类型:楔形压缩骨折、双凹形压缩骨折和粉碎性压缩骨折, 其中最常见的是楔形压缩骨折 (51%) , 造成脊柱后凸畸形, 导致患者腰背部疼痛、驼背、呼吸功能降低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因此, 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4.1 病因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机制[6]有以下两个层面的原因: (1) 细胞学机制: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功能异常, 骨吸收大于骨形成, 导致骨重建处于负平衡, 对微骨折的修复能力减弱; (2) 结构学机制:骨小梁数量减少, 骨小梁变细, 小梁间连接减少, 间隙增宽等, 以及微骨折的积累;骨质疏松时骨的有机质和无机质减少, 造成骨小梁变细, 甚至断裂;骨皮质疏松化、变薄而易发生骨折, 以致正常骨构建受破坏, 骨的整体力学强度降低。

4.2 治疗原则及方法

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增加骨量, 减少骨丢失, 降低骨转换率, 增加骨强度 (包括骨密度和骨微结构) , 降低骨折发生率, 避免椎体继续压缩;矫形, 恢复椎体高度是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原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缓解疼痛, 改善生活质量[7]。

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有外科矫形和内科保守治疗两种。按照现代脊柱力学理论, 椎体压缩骨折后, 破坏了三柱的结构, 影响脊柱的整体稳定性及负重能力, 因此在条件允许情况下, 行手术复位及内固定可恢复脊柱的正常力学结构, 明显减少后遗症的出现[8]。但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 由于腰椎骨质疏松往往较严重, 且很少引起神经损伤, 患者多伴有合并症, 加之手术费用较昂贵及惧怕手术等心理因素, 大多数患有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腰椎压缩, 无脊髓及神经根压迫症状的老年患者, 现在仍选用非手术治疗。

本组选取27例行内科保守治疗患者进行总结, 给予牵引过伸手法复位、腰背肌背伸功能锻炼、理疗, 补充钙剂、维生素D剂、降钙素等, 积极治疗并发症, 骨质疏松病因治疗等综合疗法。患者均痊愈出院, X线片示骨折椎体恢复高度接近正常者18例, 椎体恢复高度达4/5者5例, 椎体恢复高度达3/5者4例, 治疗效果较好。本组结果说明内科保守治疗在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中有其积极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保守治疗方法。方法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给予牵引过伸手法复位、腰背肌背伸功能锻炼、理疗及骨质疏松病因治疗等综合疗法。结果27例行牵引过伸手法复位后所有患者均无出现医源性下肢神经损伤临床表现。手法复位后第2天复查X线片:骨折椎体恢复高度接近正常者18例, 椎体恢复高度达4/5者5例, 椎体恢复高度达3/5者4例。按照上述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6个月后做疗效观察, 优:22例, 良:5例。随访期间有1例患者由于跌伤致原骨折部位以外的其他节段腰椎发生骨折。结论内科保守治疗在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中有其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并发症,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Lindsey DP, Kim MJ, Hannibal M, et al.The monotonic and fatigue prop-er ties of osteoporotic thoracic vertebral bodies[J].Spine, 2005, 30 (6) :645~649

[2]盛俊东, 刘兴炎, 白孟海, 等.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模型的建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11 (19) :3723~3726

[3]华凯, 马明阳, 郭庆升.非手术综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32例临床观察[J].职业与健康, 2006, 22 (2) :141~142

[4]刘保卫, 王岩.闭合复位后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5, 15 (11) :652~653

[5]Rao RD, Singrakhia MD.Current concepts reviewpainful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 pathogenesis evaluation, and roles of vertebroplasty and kyphoplasty in its management[J].BoneJoint Surg, 2003, 85A (10) :2010~2022

[6]肖建德, 阎德文, 王太平, 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机制.实用骨质疏松学[M].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27~128

[7]方国芳.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7, 13 (4) :293~296

[8]刘静东, 程立军, 方岱敏, 等.胸腰段骨折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及弯曲松动的探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3, 11 (1) :63~64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篇2

【关键词】椎体成型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临床疗效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观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椎体成形术(PVP)即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手术[1],我院应用椎体成形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现对其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骨伤科住院治疗的41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男16例,女25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4.1±2.3)岁,椎体压缩程度均小于75%但大于25%;41例患者中33例患者为单一椎体发生骨折,8例患者表现为两个相邻椎体发生骨折;病程:新鲜骨折共计39例,陈旧性骨折共计10例。

1.2方法

1.2.1确定病椎方法 根据临床实际表现,患者多在病椎局部或附近存在疼痛点或者压痛点,故可以借助详细的病史问诊,在排除椎间盘源引起疼痛或腰背肌筋膜炎引起疼痛的前提下,结合影像学的相关检查结果确定病椎。其中若影像学检查中MRI的T2加权像呈现高信号的椎体与X光片骨折段一致即可认定为病椎。

1.2.2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麻醉方式均选用局部浸润麻醉的方法,对其中1例76岁高龄患者给予侧卧位穿刺方法,其余40例患者均采用俯卧位穿刺的方法。

手术监控方式采用C臂的X线光机,确定好病椎之后,由患者椎弓根外进行穿刺操作,进一步对C臂X线机的位置进行调整,角度以能够保证X线和椎体终板方向始终保持平衡,并尽量使正位片所显示的患者两侧椎弓根形状保持左右对称为准。对患者病椎局部进行消毒、铺巾。然后常规进行手术,保证穿刺针针尖能位于其椎弓根影外上方位置,在进入时,左侧选用十点钟方向,右侧选用十二点钟方向[2]。与此同时,在X线机的辅助透视功能下,穿刺方向确保为椎弓根内下缘,并保证使穿刺针尖位于患者在侧位方向时处于椎体后缘的位置,使正位时针尖位置位于其椎弓根影内侧缘,如在X线光机下这样显示,则表示进针是正确无误的。在保证进针正确的前提下,继续行穿刺操作,当针进入到椎体前方约1/3处时,抽出针芯,注入造影剂,此时要认真观察注入的造影剂在椎体内的弥散情况,当确认造影剂在椎体静脉中没有反流及椎旁无渗漏后,将事先早己调好的含钡骨水泥用注射器缓慢注入[3]。

2结果

4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为(31.5±9.3)min,住院平均天数(4.3±1.6)d;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术后VAS评分为(1.7±0.5)分,治疗前后存在明显差异;椎体经手术加固后,避免了椎体发生塌陷的可能性,同时增加其抗压缩性及稳定性能;患者在出院后,平均随访时间(6.5±1.2)个月,在随访过程中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3讨论

在临床中,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除特发性外,又分为I型和II型,I型临床中又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为高转换型,主要原因为雌性激素缺乏;II型又称为老年性骨质疏松,为低转换型,由于年龄老化而引起。

针对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传统治疗方法需要较长的卧床时间,患者疼痛感较强,会对其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椎体成形术通过椎弓根或直接向椎体内注入人工骨、骨水泥的方法,可以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引发畸形和神经症状)、缓解腰背疼痛和恢复椎体高度的特点,同时其亦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疼痛程度低等优点[4]。

在本研究中,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较短,住院天数较短,术后疼痛感获得明显缓解,出院后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故笔者认为,利用椎体成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行治疗,不仅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感,而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曾广轩.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6):139转143.

[2]夏明华,谢水华,陈卫东,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观察[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51(2):63-65转82.

[3]孙昱,荆涛,时凤,等.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介入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6):3021-3023.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100例, 本次研究中排除了由椎体肿瘤、椎体结核引起的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50例。观察组50例患者共计61个伤椎, 其中男21例, 女29例, 患者年龄62~80岁, 平均 (67.2±3.5) 岁。对照组50例患者共计58个伤椎, 其中男23例, 女27例, 患者年龄64~79岁, 平均 (68.1±3.2) 岁。两组患者的一般社会学资料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情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过伸复位, 口服碳酸钙/维生素D3颗粒, 肌注鲑鱼降钙素, 同时配合功能锻炼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汤剂进行治疗。中药汤剂组方:红花10 g, 穿山甲15 g, 当归15 g, 熟地15 g, 熟大黄15 g, 鹿角霜20 g, 茯苓20 g, 川续断30 g, 黄芪30 g, 补骨脂30 g, 淫羊藿30 g, 山药30 g, 葛根60 g。每日1剂水煎, 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患者均以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 均连续治疗6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本次研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 其中显效:患者经临床治疗后, 其骨折愈合, 且腰部无不适症状, 功能得到完全恢复或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经临床治疗后, 其骨折愈合, 腰痛症状基本消失, 且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腰段外观及主体形态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无效:患者经临床治疗后仍存在局部疼痛症状, 且局部畸形无改变、存在功能障碍[3]。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本试验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治疗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Barthel指数、ODI、椎体变高、Cobb角度均差异显著, 且观察组患者以上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均得到了显著改善, 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g/cm3

3 讨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 老年人是其主要的发病群体, 这与老年人普遍存在骨质疏松症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 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来说, 属于一类较为特殊的骨科疾病患者, 如何合理的选择治疗方式就成为了临床的一个焦点问题[4]。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来说, 一旦选择的治疗方式不恰当, 就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良影响, 一般情况下往往会导致患者遗留腰腿疼痛症状或运动功能障碍的问题, 严重时甚至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生存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由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年龄较大, 因此手术疗法并不是最理想的治疗方式, 合理的选择保守治疗方式才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合理选择[5]。

保守治疗方式首先是对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骨折复位, 临床上往往应用牵引过伸手法进行复位, 该复位手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老年患者的后凸畸形进行有效的矫正[6]。在复位完成后往往结合口服补钙药物及肌注降钙素进行辅助治疗, 并且在治疗2~3 d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 给予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以上的治疗手段是临床保守治疗中最常用的治疗方式, 这种多样化的保守治疗方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起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是其整体疗效并不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因此, 临床一直致力于积极探寻更加有效的保守疗法[7]。

中医在骨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近年来, 随着中医药在临床各类疾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 其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优势逐渐凸显。中医认为患者一旦发生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导致其经脉受损、气机失调、气滞血瘀, 且认为虽然经过复位使骨折部位恢复到原来的部位, 但是断骨虽连而未坚、筋骨尚未坚实、功能尚未恢复, 因此正气必虚;加之肾主全身之骨髓, 肾气热、则腰椎不举, 骨枯而髓减, 发为骨萎。因此中医认为对于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治疗需从活血化瘀入手, 同时给予强筋健骨、止痛补肾。才能够在治疗骨折的基础上, 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骨质疏松情况。本次研究中, 笔者在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 对5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了口服中药汤剂进行治疗,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所用的中药汤剂, 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红花、穿山甲、当归、熟地、熟大黄、鹿角霜、茯苓、川续断、黄芪、补骨脂、淫羊藿、山药、葛根等。方中的淫羊藿具有活血补肾的功效;而其中的茯苓、山药具有健运脾气的功效;鹿角霜、熟地黄具有强筋健骨、补骨补肾的功效;黄芪、穿山甲、当归具有益气活血的功效。以上诸药合力可发挥强筋健骨、活血化瘀、止痛补肾的作用, 从而达到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患者腰部症状、促进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8]。

综上所述, 传统中医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与单纯西医保守治疗相比, 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对于患者的VAS评分、Barthel指数、ODI、椎体变高、Cobb角度及骨密度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疗效显著, 值得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Heek P, Bayer-Helms H.Case report:Treatment by radiofequency kypho Plasty of an 85-year-old woman with a traumatie osteoporotic facture of the first lumbar vertebra[J].J Mineralstof Fwcch, 2013, 18 (1) :244.

[2]许建文, 钟远鸣, 韦明, 等.三种常用中医药疗法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 2007, 34 (12) :1733-1735.

[3]胡德志, 刘毓, 沈祖夙, 等.中医综合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 2012, 4 (2) :31-33.

[4]何志勇.中医牵引按压复位结合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无神经障碍胸腰段骨折[J].按摩与康复医学 (下旬刊) , 2012, 3 (11) :38-39.

[5]陈立和, 廖怀章.椎体成形术结合补肾壮骨汤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 2009, 15 (3) :51-52.

[6]林柏洪.壮骨活血汤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后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 2011, 30 (2) :19-20.

[7]李东亮, 徐九峰, 袁瑞新, 等.补肾壮骨汤治疗骨质疏松脊椎骨折48例[J].中医杂志, 2011, 51 (19) :1687-1688.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篇4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078-02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最为严重的一种骨质疏松症并发症,患者常常表现为胸腰背部疼痛,这样会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如果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手术,不仅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而且可大大提高椎体温度性及强度,避免椎体塌陷,这样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为了进一步探讨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PVP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对比分析了我院7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分别采用PVP以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临床效果。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次入选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7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现将72例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53-94岁,平均年龄(68.4±1.1)岁;腰椎24例,胸椎12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52-95岁,平均年龄(68.1±1.2)岁;腰椎23例,胸椎13例。两组患者经过统计学处理表明,性别、年龄等各方面资料差异并不明显(P>0.05),可比性较高。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都需要仔细询问既往病史,指导患者接受常规检查,还需要采用MRI检查、CT检查确诊,明确椎体塌陷程度以及病椎部位。

1.2.1对照组。采用PKP治疗,颈椎患者取仰卧位,胸腰椎患者取俯卧位,实施全身静脉麻醉或者局部麻醉方式,常规消毒、铺巾后,通过C形臂X线光机检查准确定位患椎椎弓根,沿着椎弓根方向选择椎体前方大概1/3处暂停进针,将针芯抽出后建立一个中空管道,在这个管道上把特制扩张球囊送到椎体内,和注射器连通后扩张球囊,在X线机引导下将对比剂输入到球囊内。达到预期理想效果后将对比剂抽回,并且扩张球囊。适当调节含钡骨水泥稠度,借助工作通道在低压作用下在椎体内送入骨水泥。密切观察10min,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后,没有发现骨水泥渗漏再结束手术。

1.2.2治疗组。采用PVP治疗,患者体位以及麻醉方式和对照组患者基本一致,在穿刺点皮肤处行一道小切口,在正椎弓根外上方成15°角的矢状面上将带套管的穿刺针插入到骨膜处,在C形臂X线光机的引导下慢慢进针,而且保证能够停留在椎弓根内,在患椎椎体前1/3的地方暂停进针,然后将针芯拔出。适当调节骨水泥稠度,通过加压作用在管道内注入骨水泥,而且应该采用X线机严密监视骨水泥的填充、扩散等状况,一边注射一边把套管退至椎体后缘处,但是应该确保不会越过椎体后缘。手术过程中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定时询问患者有没有出现下肢疼痛、胸闷等症状,一旦患椎完全被骨水泥浸润后,等到骨水泥硬化就可以拔出套管。密切观察10min,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后,没有发现骨水泥渗漏再结束手术。

1.3评价方式

通过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价两组患者疼痛程度,采用X线片测量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Cobb角以及椎体高度增加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软件选用SPSS13.0,计量数据采用(X±S)方式表示,通过t检验,两组之间差异显著采用P<0.05表示。

2.结果

两组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术后7d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并没有明显区别(P>0.05)。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相对于术前均减少(P<0.05),尤其是治疗组患者术后Cobb角更低于对照组(P<0.05)。其次,治疗组患者术后椎体高度增加幅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下表1。

3.讨 论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患者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减退,对手术的耐受力比较差,因此过去临床主要采用保守治疗方法,但是这样患者往往需要长期卧床休息,骨折愈合速度也比较慢,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患者的活动。PVP是一项新兴的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等优势,本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术后虽然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相对于术前明显降低(P<0.05),而且治疗组患者Cobb角、椎体增加高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PVP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具有明显优势。这和以往大多数学者研究报道基本相符[3]。PVP术式可帮助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椎体高度,但是无法有效阻止骨质疏松的发展。笔者认为,PVP治疗的过程中,术者一定要准确把握穿刺进针方向、进针点,术中操作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硬脊膜。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的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杨丰建,林伟龙,朱炯,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1):50-54.

[2]施万义,王玉林,李宝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J].包头医学院院报,2013,28(6):72.

[3]石浪滔,向伟能,周赞,等.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效分析及技巧[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8):617-619.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6月至2009年9月, 我科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50例, 其中男28例, 女22例, 年龄62~90岁。术前骨密度、影像学检查提示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1个椎体骨折40例, 2个椎体骨折7例, 3个椎体骨折3例, 其中胸椎9例, 腰椎41例;新鲜骨折 (3周以内) 43例, 陈旧性骨折7例。患者多以剧烈、持续性腰背痛伴双下肢麻木无力或间歇性跛行为首发症状。患者均符合下列条件:①全身条件许可, 无心、肺、脑等器官的严重疾病;②X线检查示压缩性骨折椎体锲形变;③MRI示新鲜骨折椎体密度改变, 且无明显脊髓压迫;④持续疼痛。药物、物理治疗等均无明显改善。在积极治疗内科疾病排除手术禁忌证后, 行手术治疗。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 局麻后在DSA引导下, 将穿刺针经椎弓根外上向内下穿入达椎体后缘, 于透视监控证实位置无误, 置入工作通道, 用SKY骨扩张器扩张回复椎体高度, 在椎体内形成一空腔。将调制均匀的骨水泥 (PMMA) 注入其中, 一般胸椎2~3 ml, 腰椎4 ml。局部按压数分钟, 保持体位10 min。

2结果

本组均顺利完成穿刺及骨水泥注射, 手术椎体数1~3个, 手术时间45 min/h。所有患者均于手术后3~9 d出院 (平均6 d) 。术后随访1~6个月 (平均30个月) , 通过电话和门诊随访。疗效判定按世界卫生组织 (WHO) 腰背疼痛缓解程度标准, 疼痛完全缓解45 例, 部分缓解5 例, 疼痛无加重或复发, 无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 除1例术后出现穿刺点疼痛伴发热, , 所有患者均无神经根压迫发热及感染等。出院后生活均能自理。

3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骨折疏松多为老年患者, 常出现严重腰背部疼痛, 活动受限,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对手术期望较高, 但对手术又持怀疑态度, 担心治疗效果不理想, 担心肢体功能康复不全, 顾虑劳动能力丧失, 发生并发症和后遗症等情况。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 给患者以关心、安慰及鼓励, 讲解手术目的、基本过程、麻醉方式、注意事项、适应证及疗效, 介绍该技术的优点与安全性, 并请同病区相同疾病治疗康复的患者现身讲解术中感受, 手术效果, 使之解除紧张、恐惧心理,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手术。

3.1.2 卧位训练

入院后指导患者行俯卧位、腰部过伸位练习, 一般从10 min开始, 逐步增加到30 min以上, 2次/d, 以增加术中适应性, 同时能恢复压缩性椎体高度,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3.1.3 使用治疗骨折疏松的药物

本院采用密钙息针50 IU肌内注射, 1次/d, 连续使用10 d, 改为1次/qod, 使用20 d, 以后改用密盖息喷雾剂, 连续使用2月。此为一个疗程, 有条件者每年治疗一个疗程。

3.1.4 常规护理

术前对患者的一般状况进行评估, 完善各项检查, 了解患者的心肺肝肾功能及出凝血时间, 发现异常, 根据不同的疾病特点进行积极治疗。术前对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进行有效治疗和控制。

3.2 术后护理

3.2.1 体位

患者术后4 h内平卧硬板床, 因骨水泥90%在注入椎体后开始固化并在术后1 h内达最大强度[1], 减少并发症及穿刺部位出血。4 h后协助患者翻身, 翻身时保持脊柱在同一条力线, 避免脊柱扭曲。

3.2.2 病情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每小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一次, 并记录, 平稳后改为2 h一次。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的变化。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情况, 若渗血多, 及时更换敷料, 并严格无菌操作。

3.2.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①骨水泥外漏。发生率高达34%~67%[2], 骨水泥渗漏到脊柱旁或椎管内, 可导致脊髓、神经根受压, 因此术中、术后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肌力及排尿排便情况, 发现双下肢感觉麻木、肌力下降等异常情况, 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②肺栓塞。是骨水泥外漏的潜在并发症[3]。观察患者有无突发胸闷气促、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心率增快, 严重者可突然出现呼吸及心跳骤停, 此时应提高警惕, 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③局部疼痛。局部穿刺部位的机械刺激及骨水泥聚合放热可引起局部炎症反应, 本组一例患者术后12 h发生一过性疼痛加重伴发热, 体温不超过38.5℃, 经过2~3 d抗生素治疗后恢复正常。其余患者无以上并发症发生。

3.2.4 饮食护理

本组患者均采取局麻手术, 术后即可进食, 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食物, 如瘦肉、蛋、豆、新鲜水果、海产品及牛奶等, 以增加营养, 提供充足的钙源, 进食粗纤维素类食物预防便秘, 同时应补钙剂[4], 鼓励患者多饮水, 以加速造影剂的排泄。如有高血压病或糖尿病者, 同时应低盐、低脂及少糖饮食。

3.2.5 康复训练指导

应用SKY骨扩张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术后12~24 h即可佩戴腰围离床站立及行走, 逐渐增加活动量。术后第1天, 指导患者做直腿抬高练习, 5~10 min/次, 3次/d, 防止神经根粘连;2~3 d后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采用五点支撑法, 2~3次/d, 10~15 min/次, 循序渐进。

3.3 出院宣教

患者出院后必须加强营养, 注意休息, 继续进行腰背肌的锻炼, 但幅度不宜过大, 以免其他椎体骨折。3个月内避免弯腰及做加重脊柱负荷的活动, 定期复查脊柱正侧位X线片,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戒烟, 限制饮酒、咖啡和碳酸饮料, 服用预防骨质疏松药物, 多食富含钙质食物, 并经常晒太阳, 适当参加户外运动。术后1月、3月、6月门诊复查, 1年随访, 若有不适随时复查。

4小结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是老年常见并发症, 传统治疗方法为长期卧床休息并对症治疗, 见效慢, 再加上腰背部疼痛、活动不便, 生活自理程度受限, 患者可出现严重卧床并发症, 如压疮、坠积性肺炎、关节强直、双下肢静脉血栓等。同时, 由于活动减少, 骨折疏松更见加重。应用SKY骨扩张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 增加椎体强度和脊柱的稳定性, 使患者下床活动早,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 该手术属于脊柱外科微创手术, 创伤小, 在背部仅有一个针眼大伤口, 出血量少, 住院时间短, 患者易于接受。我科应用SKY骨扩张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5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 重视患者术前、术后护理, 强调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出院指导的重要性, 临床效果满意, 受到患者好评。

摘要:目的 总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SKY骨扩张器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5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术前、术后护理, 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手术, 术后未发生并发症, 安全度过手术期。结论 加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SKY骨扩张器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护理

参考文献

[1]金大地, 瞿东滨, Charles D Ray.脊柱椎间关节成形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104-105.

[2]倪才方, 杨惠林, 唐天驷, 等.经皮椎体成形式的初步临床应用.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2, 11:275-277.

[3]杜克, 王守志.骨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603-605.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5月, 经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 男性≥60岁, 女性≥55岁; (2) 经X线与骨密度检查确诊有骨质疏松症; (3) 影像学检查诊断为椎体压缩性骨折; (4) 符合手术治疗指, 受伤椎体后缘完整, 压缩程度<75%, 无脊髓损伤, 无凝血机制障碍、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无骨髓炎、无感染性疾病; (5) 非陈旧伤, 病程<5周; (6) 无脊髓神经损伤; (7) 临床资料完整。共纳入患者113例, 其中男33例、女80例, 年龄55~83岁, 平均 (72.5±6.1) 岁。椎体骨折节段T10段8例、T11段33例、T12段40例、L1段30例、L2段2例。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 术前:卧床休息, 睡硬板床, 双人协助合理翻身, 采取必要的制动措施, 侧卧时需顶住背部, 不穿过于硬板的衣物。 (2) 手术治疗: (1) 术前评估, 行体格检查、CT/MRI检查, 评估骨折情况, 排除脊髓神经损伤情况, 行全血分析、凝血系列、肝肾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等排除有无手术禁忌证, 争取患者同意择期手术; (2) 全麻, 协助患者取俯卧位, 常规软垫, 悬空腹部, 维持呼吸道通道, 做好术中体位护理, 必要时进行制动;床边影像学定位, 标记投影, 定位穿刺点, 常规铺设消毒铺巾; (3) 穿刺点局部浸润麻醉、逐层麻醉至骨膜; (4) 投影点外缘穿刺, 进入弓根后, 侧位X定位, 观察入针进度、位置, 随时调整进针方向、角度, 拔除穿刺针内芯, 置入导针, 拔出穿刺针, 沿扩张管、工作套, 放入钻头, 钻入椎体, 建立骨水泥工作通道, 注入调配好的骨水泥, 待骨水泥靠近椎体后壁时, 停止注入, 待骨水泥完全固化时退出管道。

1.2.2 研究方法

调取患者病历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 仍在随访期间者, 进行电话随访。

1.3 观察指标

术前疼痛 (VAS) 评分、术前Cobb角 (°) 、骨水泥用量、发病至手术时间等, 骨水泥外露情况, 术后1周评价疗效。

1.4 疗效判定

控制:疼痛症状消失, 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度正常, 中央高度椎体/前缘高度>0.9、中央高度/后缘高度>0.9、中央高度/后缘高度>0.85, 无严重并发症;有效:疼痛症状基本消失, 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度正常, 中央高度椎体/前缘高度>0.8、中央高度/后缘高度>0.8、中央高度/后缘高度>0.75, 无严重并发症;无效:疼痛症状仍明显存在, 无法正常学习生活, 或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度未恢复正常, 中央高度椎体/前缘高度<0.8、中央高度/后缘高度<0.8、中央高度/后缘高度<0.75, 或有严重并发症[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表示,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与疗效因素因素分析

显效82例、有效31例, 未见无效者。显效者术前VAS评分、术前Cobb角、发病至手术时间、年龄低于有效者, 骨密度高于有效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共发生渗漏12例, 但无明显症状表现。

2.2 显效者与无效者术后随访情况对比

随访时间12~20个月, 12个月后复查时, 显效者疼痛遗留率、伤椎活动受限率低于有效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

注:与显效者相比, *P<0.05

3 讨论

PV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靠方法, 本次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患者1周内未见无效者、无严重并发症, 尽管骨水泥渗漏率较高, 但未见相关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PVP基本原理是通过微创开孔, 注入骨水泥, 以恢复椎体内部稳定, 减轻背部疼痛, 该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可靠, 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仍发挥重要作用。但大量研究证实, 仍有许多PVP患者短期内难获显著疗效, 即使椎体形态、结构明显改善, 但仍遗留不同程度背部痛、活动受限,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仍可能出现再骨折。本研究表明, 1周内PVP疗效影响因素较多, 患者伤情、骨密度、手术时机、年龄与疗效密切相关, 反映了年龄-OP病情-椎体压缩性骨折病情之间的联系, 年龄越大, 患者OP病情越严重, 骨密度越低, 椎体抗应力能力越差, 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能性、风险越高, 病情越重。医院术前, 应明确诊断, 有助于预测预后情况, 针对性安排强化治疗、护理措施。

发病至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为可控因素。有研究证实骨水泥量与Cobb角恢复呈正相关, 但骨水泥过量可能增加渗漏风险, 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尽管本组患者未见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但综合考虑风险获益, 预防骨水泥渗漏仍是PVP手术重要目标之一[2]。伤椎恢复后, 前间壁间隙扩大是致骨水泥渗漏的主要原因。预防措施: (1) 据既往临床经验、伤情, 制定骨水泥注射上限标准; (2) 精确定位, 严格遵照骨水泥注射路径操作; (3) 做好骨水泥调配, 保障其具有粘滞度, 掌握好注射速度; (4) 对于压缩程度较大、骨水泥需要量较大患者, 可安排延期手术, 促血肿机化, 降低渗漏风险; (5) 在重建伤椎后, 做好影像学定位, 判断前间壁间隙形成状况。

PV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理想术式, 但应积极预防骨水泥渗漏, 做好围术期保障工作, 同时最好随访积极预防再骨折。

摘要:目的 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评价短期疗效对长远预后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病历资料, 对比显效者、有效者相关资料。结果 显效者82例、有效者31例;显效者术前VAS评分、术前Cobb角、发病至手术时间、年龄低于有效者, 骨密度高于有效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共发生渗漏12例, 但无明显症状表现;12个月后, 显效者疼痛遗留率、伤椎活动受限率低于有效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较好, 有助于椎体形态功能恢复、减轻症状表现, 但伤情较重、骨密度较低、高龄、手术时间较晚者恐难获显著疗效, 远期预后也相对较差, 应在影像介入技术引导下, 精准操作, 采取缓慢注射、前期手法复位等方法尽可能保障手术效果, 对于渗漏风险较高者可择期手术。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

参考文献

[1]党育, 付中国, 张殿英, 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9例随访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9, 17 (6) :431-433.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本组共163例OVCFs( 192个椎体) ,女117例,男46例; 年龄55 ~ 82岁,平均67. 5岁。骨折部位: T4 ~ 1021个椎体,T1145个椎体,T1259个椎体,L136个椎体,L215个椎体,L313个椎体,L43个椎体。所有患者均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胸腰椎和髋部骨密度。骨密度胸腰椎T值( - 2. 78 ± 0. 67) ,髋部T值( - 2. 56 ± 0. 58) ,椎体压缩程度( 49 ± 18) % ,入选标准: a) 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3]; b) 经传统保守治疗无效疼痛进行性加重的OVCFs; c) 无外伤史或是轻微外伤史,伤后持续剧痛,腰背部活动受限,局部压痛 ( + ) ,叩痛( + ) ,无双下肢运动感觉及二便障碍等神经症状; d) 骨折后椎体塌陷伴有后凸畸形者; e) 术前常规X线片示椎体压缩性改变,CT示伤椎后壁完整,MRI示伤椎信号改变; f) 椎体骨折数≤2个; g) 因长期卧床形成褥疮等并发症者; h) 骨密度T值≤ - 2. 5。排除标准: a) 脊髓神经根受损症状体征者; b) 恶性肿瘤; c) 有心脑血管病或凝血障碍不能耐受手术者、精神障碍无法配合者; d) 对可膨胀球囊材料、造影剂、 骨水泥过敏者; e) 临终期患者; f) 局部皮肤有感染者; g) 椎体高度完全丢失或椎体压缩超过正常2/3者; h) 游离骨片进入椎管者; i) 无法耐受急诊椎板减压椎管探查者; j) 与椎体塌陷无关的疼痛患者; k) CT示椎体后壁破裂或双侧椎弓根骨折[4,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2 ~4年,平均3年。

1. 2手术过程及术后处理取俯卧位,局麻下手术,常规消毒铺单,先于椎体单侧椎弓根处穿刺达椎体,C型臂X线机透视示位置良好后,拔除针芯,经针管打入1枚克氏针,沿克氏针打入工作套管和扩张套管,使工作套管的前端位于椎体后缘皮质前方2 ~ 3 mm处。将精细钻缓慢钻入,当侧位显示钻头尖到达椎体前后径的1 /2处时,正位应显示钻头尖不超过椎弓根与棘突连线的1 /2; 当侧位显示钻头尖到达椎体前缘时,正位应显示钻头尖靠近棘突边缘,并置入球囊扩张系统; 侧位显示其理想位置为椎体前3 /4处由后上向前下倾斜,透视下监视扩张球囊和骨折复位情况,压力小于200psi。 当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或接触椎体皮质时,停止扩张。停止扩张的指标: a) 骨折已复位或者部分复位; b) 膨胀式扩骨球囊与椎体皮质接触; c) 膨胀式扩骨球囊达到最大压力; d) 膨胀式扩骨球囊达到最大容积4 m L。调配含钡低黏稠度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推注处于“拉丝”期骨水泥,据其在椎体内扩散的速度和扩散范围,调整推注速度,调整针尖的位置、 方向及推注压力,使骨水泥分布均匀。待骨水泥固化拔除工作套管,再次透视确认骨水泥于椎体内充盈良好,缝合伤口。 术后第2天戴腰围下地,指导患者腰背肌锻炼并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5 ~ 7 d出院。

1. 3观察指标应用视觉模拟评分 (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6]评价患者疼痛缓解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7]评价日常活动功能改善情况。行X线检查测量Cobb角,根据Guan等[8]方法测得椎体高度,即骨折椎体压缩程度最严重部位的椎体高度,统计其术前、术后第1周,术后1年、术后2年的相应疗效评分、影像学评估、术后骨水泥渗漏、术后神经根脊髓损伤及相邻椎体再骨折等并发症数据。

1. 4统计学方法数据以( ± s) 表示,采用t检验,用SPSS 17. 0统计软件处理,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临床疗效与影像学评估患者术前的VAS评分与术后1周、术后1年、术后2年比较,P < 0. 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术前的ODI指数与术后1周、术后1年、术后2年比较,P < 0. 05。患者术前的Cobb角、椎体高度分别与术后1周、术后1年、术后2年相比较,P < 0. 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2年椎体后凸Cobb角矫正较术后1周有将近1°左右的丢失。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见图1 ~ 7。

2. 2相关并发症评估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系统损伤表现,骨水泥渗漏5例,5个椎体; 其中3个椎体向椎旁漏出,2个椎体在椎间隙漏出,无椎管内渗漏,渗漏率2. 60% 。而随访期间,1年后出现非相邻椎体骨折8例,3年后出现相邻骨折13 例,相邻节段骨折发生率占 7. 98% ,其中 19 例有跌倒史,2例无明诱因再发腰背部疼痛,均再次入院,行 PKP 治疗。

3讨论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OVCFs是其最主要 并发症,文献报道 每年约有140多万人发 生OVCFs[9],而这类患者多为老年人,多合并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可并发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 泌尿系感染等许多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而开放手术创伤大,老年患者大多数心肺负荷重,功能差,手术风险高。PKP缓解疼痛快,可以恢复椎体高度,渗漏率较PVP明显低,稳定骨折矫正并防止后凸畸形,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已成为世界公认的能够有效治疗OVCFs的方法[10,11,12]。

3. 1 PKP操作相关问题PKP技术的核心步骤是穿刺、球囊扩张和骨水泥技术,穿刺前必须熟练掌握胸腰椎解剖并且在透视下进行。我们科在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穿刺失败引起神经系统副损伤,结合现有解剖研究[13,14],我们的治疗体会是: 进针点位于椎弓根的外上方,左侧在11点左右,右侧在2点左右; 探明上关节突外缘线下方进针,遵循 “宁上勿下,宁外勿内”的原则,在透视下经椎弓根进入椎体, 为球囊扩张达到较好撑开效果; 穿刺针外展角度约15° ~ 20°,即E角,头倾角度即F角,则需要根据穿刺针在椎弓根矢状径的上下来调节; 对于胸椎骨折且CT上测量椎弓根较细的患者,建议经肋椎关节后外侧进针法,棘突旁开2. 5 ~ 3 cm,E角加大到30° ~ 40°。我们采用此方法,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单侧椎弓根穿刺尽量过椎体中线,使骨水泥能够分布至对侧。球囊放置的最佳位置为椎体前1 /3,球囊扩张阶段应采用扩张 - 放松 - 再扩张渐进式复位方法。扩张压力150 ~ 200 psi[10]以免造成终板破裂或再发骨折。骨水泥的最佳灌注期为拉丝后期与面团前期。Huime PA等[15]的研究指出,PKP在OVCFs骨水泥的渗漏率约41% ,引起临床症状的骨水泥渗漏发病率在PKP中约占2. 2% 。而我们的结果有5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均未出现骨水泥引起的临床症状,考虑是因为我们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前常规行CT了解椎体后壁完整性,正确穿刺操作,合适扩张,把握最佳时机适量注射骨水泥,操作者经验丰富、态度认真负责,我们认为大多数骨水泥渗漏完全可以避免。

3. 2疗效分析目前PKP止痛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主要观点认为是通过注入骨水泥增加压缩椎体强度和稳定性,减少骨小梁变形与微动,减少对骨基质中痛觉神经末梢刺激及其机械性支撑作用,缓解伤椎对周围组织结构压迫,骨水泥聚合反应放热与毒性破坏作用破坏椎体神经末梢和炎性致痛因子,达到致痛效果[16,17],近年来随着PKP技术在临床治疗OVCFs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学者均取得较好复位效果,疼痛缓解,短中期疗效结果满意[18,19,20],Han等[21]通过Meta分析发现PKP在中期疗效方面优于PVP。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经PKP治疗后术后1周、术后1年、术后2年随访其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显著减小,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 < 0. 01,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影像学评估Cobb角较术前亦显著减小,椎体高度恢复程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1周与术后1年、2年之间两两比较,P < 0. 01,均有统计学差异。中期观察PKP术后2年存在一定程度椎体高度丢失,椎体成形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具体机制尚未有定论,可能与椎体内骨水泥灌注率较低或者是OVCFs自身的骨吸收及骨小梁塌陷有关[22,23]。本组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系统损伤表现,骨水泥渗漏5例,5个椎体,无椎管内渗漏,渗漏率2. 60% ,与Phillips等[24]文献报道PKP的渗漏率在OVCFs为1% ~ 2% 相当。 本组资料显示PKP在一定程度纠正Cobb角,有效防止继发后凸畸形,改善脊椎不正常应力,中期疗效显著。其中术后最长3. 5年随访止痛效果保持稳定。随访中1年后出现非相邻椎体骨折8例,3年后出现相邻骨折13例,相邻节段骨折发生率占7. 98% 。关于再发的相邻椎体OVCFs,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骨质疏松自然病程进展和椎体成形术对椎体本身特性及周边环境改变等综合因素有关[25]。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篇8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治疗一般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口服止痛药物和佩带矫形支具等, 由于长时间卧床, 易发生褥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更重要的是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锻炼, 骨质疏松将进一步加重, 又易发生再骨折, 形成恶性循环, 使疼痛加剧。其他治疗骨质疏松方法如激素疗法、服用钙剂、降钙素等长期有一定效果, 但短期镇痛效果却不好。传统的开放手术创伤大, 而且因为骨质疏松本身的特点, 内固定物极易发生松动。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 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 为OVCFs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PVP是在影像设备的监视下, 利用微创技术将骨水泥等生物材料经皮肤及椎弓注入椎体, 增加病变椎体强度, 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和再骨折, 解除疼痛并改善躯体功能, 使患者能早期下床活动[3,4]。1998年美国Kyphon公司在PVP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可扩张的球囊, 经皮经椎弓根将球囊置入椎体, 加压球囊膨胀使塌陷椎体复位, 并在椎体内形成空腔, 再填充骨水泥, 矫正后凸畸形, 并逐渐完善至现今的PKP技术。其能明显缓解疼痛, 维持椎体稳定性, 恢复椎体的高度, 并且避免了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 临床效果满意, 已有很多报道证明其有效性[5]。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分类方法很多, 常用的有Genant半定量法。在标准侧位X线片上, 如果T4~L4椎体的形态及大小正常, 则为0级 (正常) ;椎体高度降低20%~25%和椎体投影面积降低10%~20%, 为Ⅰ级 (轻度变形或Ⅰ度骨折) ;椎体高度降低25%~40%和椎体投影面积降低20%~40%, 为2级 (中度变形或Ⅱ度骨折) ;椎体高度和椎体投影面积降低大于40%, 为3级 (严重变形或Ⅲ度骨折) 。

Genant半定量法比较简便、实用, 但其单纯的依靠标准侧位X线片进行分级, 而同等程度的压缩骨折合并的临床症状可能各不相同。Heini结合骨质疏松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 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分为四型, Ⅰ型:急性或亚急性单纯椎体压缩骨折;Ⅱ型:骨折后持续性椎体不稳, 骨折不愈合;Ⅲ型: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合并进行性体位改变;Ⅳ型:伴有继发性椎管狭窄, 合并神经症状[6]。

目前临床对脊柱压缩骨折的治疗过程中, 尚无为广大临床骨科医师所接受的分类方法, 但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 感受到Heini的分类方法更符合临床, 故将其分类和一些文献综述如下。

1 急性或亚急性单纯椎体压缩骨折

大多数单纯椎体压缩骨折经保守治疗后疼痛缓解, 但仍有1/3以上的患者持续疼痛。若任其发展, 有相当部分的椎体将进一步塌陷, 导致脊柱后凸畸形, 发展成慢性疼痛。

1.1 临床表现

急性单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症状基本相同, 大多数为低能量骨折, 表现为骨折节段的局部背痛, 无脊髓和神经根受损的症状和体征。在休息后会有所缓解, 但在负重或剧烈活动后会复发或加重。侧位X线片可见椎体楔形变, 椎体前缘压缩, CT提示椎体后壁完整。MRI检查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 提示为急性期骨折。

1.2 治疗

经保守治疗4~6周无明显改善的疼痛性OVCFs, 行PVP或PKP治疗是非常合适的[7,8]。大部分患者在椎体强化术后72 h内疼痛能部分甚至完全缓解。迄今还没有关于比较保守治疗和PVP/PKP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性试验见诸于报道, 但是有直接比较保守治疗和PKP疗效非随机对照试验。Kasperk等[9]对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VAS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进行比较发现, PKP组VAS评分明显改善, 而保守治疗组没有改变。在随访6个月内, PKP组患者因疼痛而复查的次数平均为每名患者3.3次, 而对照组高达8.6次。

在Nakano等[10]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发现, 同保守治疗相比, 利用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 不论是术后VAS评分, 还是止痛药物的使用情况, 或是后期脊柱后凸畸形的发生率, 均有显著的优势。

对于单纯的急性或亚急性椎体压缩骨折, 已有大量的研究证实PVP和PKP在缓解疼痛方面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国外的一荟萃分析发现经PVP治疗患者的VAS评分由术前的8.36降至2.68, 平均改善5.68, 经PKP治疗患者的VAS评分由术前的8.06降至3.46, 平均改善4.60。但是经PVP治疗后再骨折的发生率为17.9%, 骨水泥渗漏率为19.7%。而经PKP治疗后再骨折的发生率为14.1%, 骨水泥渗漏率为7.0%[11]。由此可见, 不论是PKP还是PVP都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 但是PVP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

2 持续性椎体不稳, 骨折不愈合

少数OVCFs患者的疼痛可持续存在, 转变为慢性疼痛, 多由Ⅰ型演变而来, 病程相对较长,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2.1 临床表现

这类患者症状都非常典型, 当平卧时疼痛较轻甚至没有疼痛, 而由平卧转为站立位时, 会感觉到局部剧烈疼痛, 一旦完全站直, 疼痛则会立刻缓解。这是因为当改变体位时, 不稳定的椎体因负重而塌陷直至达到一个新的稳定状态, 这种体位改变时发生的椎体塌陷是产生剧烈疼痛的重要原因。任何骨折后存在与运动相关疼痛的OVCFs都可归为此类。此类患者通常由于椎体的反复塌陷而合并不同程度的脊柱后凸畸形。

2.2 治疗

这类患者保守治疗往往无明显作用, 传统的开放式治疗因创伤过大、内固定易松动、出血多, 老年患者往往难以耐受, 故不能满足患者要求。这时候椎体强化不但可以显著缓解疼痛, 而且可以有效阻止后凸畸形的进一步加重。

为探究PKP对疼痛伴脊柱后凸畸形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 Phillips对29名经保守治疗无效的OVCFs患者行PKP术, 术后疼痛及活动能力均得到显著的改善, 局部的后凸畸形平均纠正8.8°, 最高达29°[12]。

Garfin等[13]总结多家医院对151 例300处骨折的充填结果, 有95%可减轻疼痛。后凸成形术可增高椎体, 改善后突的50%, 并改善临床症状的95%。

可见椎体骨水泥强化, 特别是PKP, 不但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且能较好的恢复并保持此型患者椎体的高度[14,15,16]。

3 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合并进行性体位改变

这类患者通常合并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陈旧性和新鲜椎体压缩骨折并存, 病程多较长, 患者多为女性。由于脊柱的生物力学发生改变, 导致椎体反复塌陷, 合并严重的脊柱后凸畸形, 且进行性加重。

3.1 临床表现

患者不能站立过久, 站立时由于不断增加的疼痛, 不得不向前弯腰。其疼痛为弥漫性背痛, 累及整个背部, 和前面所述Ⅰ型的局部性疼痛有明显的差别。脊柱侧位平片可见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 压缩程度不一, 导致脊柱明显后凸畸形。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其骨密度, 大多数患者骨密度明显降低。MRI常提示陈旧和新鲜骨折并存。

3.2 治疗

对于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 由于合并严重的骨质疏松, 内科治疗起效慢, 无法及时阻止病程的进一步发展。

PVP是通过经皮穿刺向病椎内注入低粘度的骨水泥, 将其在畸形位置上进行固定, 虽可缓解疼痛, 但不能纠正脊柱畸形。在这一点上, PKP具有较大的优势, 其利用球囊撑开被压缩的椎体, 恢复椎体的前、中柱的高度, 从而使椎体的高度得到重建, 改善后凸畸形, 恢复脊柱的正常力线。

随着椎体成形技术的不断成熟, 其应用范围也日益广泛。有学者提出将严重骨质疏松的脊柱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采取多节段注射骨水泥。Heini等[17]报导的362 例患者中, 有100 例患者强化的椎体数目大于或等于5个节段 (平均7.3个, 最多14个) 。在多节段强化术后84%的患者疼痛明显缓解, 平均VAS评分由7.6降至2.7。而且术后患者的畸形得到明显纠正, 可以重新站立, 活动功能有很大的提高。随访1年时的X线片提示脊柱得到较好的稳定, 强化后的椎体及强化节段之间的椎间隙没有进一步塌陷。因此多节段椎体强化可以有效预防后凸畸形的进一步发展。考虑到骨水泥注射过程中脂肪栓塞等风险, 建议每次手术的节段数不宜过大, 6个节段为宜, 可行二次或三次手术强化更多的节段。

4 伴有继发性椎管狭窄, 合并神经症状

这一类型的脊柱骨质疏松骨折在四型中最为严重。骨折后脊柱畸形继发椎管狭窄、脊柱不稳;或椎体后壁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移位的骨折片向后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椎体高度的降低导致神经根孔狭窄, 造成神经根受压, 这些均可合并有神经症状。

4.1 临床表现

除了骨折节段的局限性疼痛以外, 还合并有放射痛, 平躺时可缓解。部分患者可有运动无力、感觉异常或马尾神经受压症状。在X线片上可观察到骨折节段椎体后凸畸形、椎管及神经根孔狭窄。CT检查椎管内见游离骨折片。MRI或脊髓造影可发现椎管内占位。

4.2 治疗

椎体成形术, 特别是椎体后凸成形术, 可有效的恢复椎体高度, 同时较少发生骨水泥渗漏, 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术式。但对于合并有神经症状的脊柱骨质疏松骨折, 考虑到椎体强化时可能发生骨水泥渗漏, 而导致神经压迫的进一步加重, 因此通常认为单纯的PKP或PVP是不可取的。

这一类型的治疗原则是重建脊柱稳定, 解除神经压迫。传统治疗为椎管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提供三柱的稳定, 为最常用的手术方式, 但由于骨质疏松性患者骨质本身的特点, 存在螺钉松动、钉棒脱出等潜在风险。

此时将骨水泥强化与内固定相结合可有效的在严重骨质疏松的骨质上锚住内固定物, 显著提高对螺钉的把持力, 从而解决了这一难题[18]。

Chang等[19]对41名合并各种脊柱疾病的骨质疏松患者, 行椎管减压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一共300枚螺钉中291枚经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强化, 术后皆未出现神经症状加重, 也未出现症状性骨水泥渗漏。这些患者VAS评分由9.2降至1.5,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从77.5%改善为44.2%。平均随访22.3个月, 最长达49个月, 没有螺钉松动、移位等现象发生。

除了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外, 有些学者提出将椎体骨水泥强化 (PVP及PKP) 和开放性椎管减压相结合。可先行椎板切除术解除受压的脊髓或神经, 再在直视下行椎体成形术或椎体后凸成形术, 在术中就能观察到椎管内是否有骨水泥渗漏, 从而达到稳定脊柱和解除神经压迫的目的。Singh等[20]对25 例 (共计39节椎体骨折) 合并椎管狭窄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先行狭窄节段的椎板切除术, 继而再行椎体骨水泥强化术 (PVP 9 例, PKP 16 例) 。利用改良MacNab′s分级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 25 例中有80%表现为优良。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篇9

【摘 要】 目的:观察苗药鹿角壮骨胶囊辅助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采用PVP手术治疗后口服碳酸钙D3和阿法骨化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苗药鹿角壮骨胶囊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疗效、骨CT值、骨密度值、再次骨折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优良率93.47%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及结束后12个月随访,治疗组CT值和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再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苗药鹿角壮骨胶囊胶囊辅助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好,且再骨折发生率较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苗药;鹿角壮骨胶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008-03

Abstract:Objective the curative effect Miao medicine antler bone improvement capsule treating patients with OVCF.Method By randomized control test method to randomly divide 86 patients with OVCF control group 40 patients and treatment group 46 patient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PVP operation,then given calcium carbonate D3 tablets and alfacalcidol capsules,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ased on basic medication group to plus Lujiao- zhuanggu capsule.Observe groups of patients' CT value, bone density,as well as observe the incidence of re-fracture.Results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wo groups,the treatment group with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93.47%;The control group with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80.00%;Compare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two groups,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After and the end of treatment 12 months,the improvement of CT value and bone density of treatment group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w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however, the incidence of re-fracture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w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Miao medicine antler bone improvement capsule treating patients with OVCF is good, in addition,the incidence of re-fracture is lower,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Keywords:Miao medicine;Antler Bone Improvement Capsule;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是老年人群常见的骨折类型,保守治疗需要长时间卧床,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老年人群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1-2]。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因手术创伤小、安全及快速的止痛效果受到患者的欢迎[3-4]。但随访发现部分OVCF患者采用PVP手术治疗后椎体会再骨折[5]。为探讨苗药鹿角壮骨胶囊辅助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笔者采用苗药鹿角壮骨胶囊配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46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0年12月至2012年11月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骨伤二科住院的86例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36例;年龄64~83岁,平均(74.65±6.38)岁;腰椎35例,胸椎11例;高血压19例、慢性呼吸系统感染11例、糖尿病8例、心肌劳损或心律失常7例、脑中风后遗偏瘫1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31例;年龄63~85岁,平均(73.40±6.00)岁;腰椎34例,胸椎6例;高血压16例、慢性呼吸系统感染8例、糖尿病10例、心肌劳损或心律失常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椎体成形术(PVP),术前均做好常规检查,手术采用局部麻醉,取俯卧位,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确定骨折椎体以及椎弓根的位置并沿椎弓根方向与矢状面适当夹角的进针方向,正位透视下经椎弓根中点位穿刺,侧位观察穿刺针的方向是否理想,适当调节进针方向后继续进针使针尖抵达理想位置。配置骨水泥,调制成冰激凌状后在C臂监视下缓慢均匀注射入椎体,胸椎3~5ml,腰椎6~8ml,注射过程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和其他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观察肢体活动情况,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3d佩戴腰围下床活动。对照组采用PVP治疗后口服碳酸钙D3片(成份主要为碳酸钙和维生素D3,600mg+125 IU/片,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和阿法骨化醇胶囊(成份主要为活性维生素D3,0.5μg/ 粒,昆明贝克诺顿制药有限公司)各1粒,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口服苗药鹿角壮骨胶囊,(院内制剂批准文号黔药制2012003,专利号ZL20130083206.0,由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医医院制剂中心生产,每粒0.5g),由鹿角霜、自然铜(苗语:要石铅)、黄芪(苗语:要梅久)、枸杞(苗语:斗蛙播)、骨碎补(苗语:窝佳劳)等组成。每次3粒,每日3次,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共服用12个疗程(共12个月),分别于疗程结束后1年(12个月)进行随访;病例随访至2014年12月27日。

1.3 观察指标 ①骨CT值:两组分别于术前、疗程结束后及疗程结束后12个月随访摄脊柱X线平片,测定椎骨CT值;②骨密度测定:两组分别于术前、疗程结束后及疗程结束后12个月随访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Discovery-Wi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量骨密度;③再次骨折发生情况:两组分别于疗程结束后及结束后12个月观察再次发生骨折的病例数。

1.4 疗效判定 根据《中药新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6]及结合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7]进行综合评定。①优:疼痛完全消失,骨密度(BMD)检查显示骨密度增加,ODI改善率≥75%;②良:疼痛明显缓解,骨密度检查未见骨质密度下降,ODI改善率为50%~75%;③中:疼痛缓解,骨密度检查骨质密度有所下降,ODI改善率为25%~50%;④差:和治疗前相比较,各方面均无改善,ODI改善率<25%。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TX-*3]±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46例中优29例(63.04%),良14例(30.43%),中2例(4.35%),差1例(2.17%),优良率93.47%;对照组40例中优13例(32.50%),良14例(35.00),中4例(10.00%),差9例(20.00%),优良率80.0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不同时间骨CT值和骨密度值比较 两组术前骨CT值和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骨CT值和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12个月随访,两组骨CT值和骨密度值均较疗程结束后时下降,但治疗组骨CT值和骨密度值仍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2.3 两组不同时间发生再骨折病例比较 疗程结束后和疗程结束后12个月随访治疗组再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研究表明,PVP已成为老年骨折疏松性椎体骨折治疗的主要手段,并逐渐发展为微创的理想选择[3-5,7]。据文献报道[5,8-9],PVP治疗OVCF的临床疗效肯定。但通过24个月随访发现,OVCF患者经过PVP治疗后再次发生椎体压缩骨折的概率大约是首次发生椎体压缩骨折概率的4倍。由于PVP手术中骨水泥的植入使椎体的强度、刚度改变,生物力学应力亦随之发生改变,导致邻近椎体应力集中而增加椎体发生再骨折的风险。椎体再次发生骨折对患者的心理、躯体造成严重的影响,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0]。另一方面,OVCF患者大多数为老年人群,往往还伴有其它慢性疾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这些因素都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属于“骨痿”范畴,发病以肾虚为本,肝肾亏虚则筋骨失养,筋骨痿软无力而致“痿”证;现代医学认为,骨质疏松是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丢失增加而致。因此,OVCF患者采用PVP手术治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针对骨质疏松患者肝肾亏虚特点,治则采用温补肾阳、强筋壮骨。对OVCF患者PVP手术后口服碳酸钙D3和阿法骨化醇基础治疗,再结合院内制剂苗药鹿角壮骨胶囊治疗,达到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之功效,促进骨组织代谢。疗程结束后和疗程结束后12个月随访,CT值和骨密度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再骨折发生率明显降低。其原因可能是OVCF患者采用PVP手术能有效改善功能障碍症状,再结合苗药鹿角壮骨胶囊能增加患者骨钙素(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的含量水平,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表达水平[11],而达到促进血管重建,增强软骨细胞活性作用,使骨膜间充质细胞增殖和分化,成骨细胞增殖、刺激Ⅱ型胶原、骨连接素和骨桥蛋白的合成,诱导成骨作用[12-13]。使OVCF患者骨组织的修复作用增强,患者的椎体骨量增加,促进椎体骨折愈合。同时,也使椎体骨组织抗骨折能力增强,减少了椎体再次骨折的发生。

综上所述,苗药鹿角壮骨胶囊辅助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好,且再骨折发生率较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庄澄宇,陈哲,宋艳艳,等.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不同压缩程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疗效的比较[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3,15(9):773-777.

[2] Lee HM,Park SY,Lee SH,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 :conservative treatment versus balloon kyphoplasty[J].Spine J,2012,12.(11):998-1005.

[3]赵红星,董玉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23):4451-4453.

[4] 刘桂东,陈德喜,李巍,等.经皮椎体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1):60-62.

[5] de Oliveira Ferreira N,da Silva RB, Arthuso M, et al. Prevalence of vertebral fracture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a sample of postmenopausal Brazilian women with osteoporosis[J].Arch Osteoporos,2012,7(1-2):101-106.

[6]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57-358.

[7]贺石生,侯铁胜.腰痛患者的功能评价[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12(6):445 -447.

[8] 江红卫,崔学文,黄永辉,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369-6374.

[9]Tanigawa N,Kariya S,Komemushi A,et al. Added value of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effects on respiratory function[J].AJR Am J Roentgenol,2012,198(1):51-54

[10]Fahim DK,Sun K,Tawackoli W,et al.Premature adjacent vertebral fracture after vertebroplasty: a biomechanieal study[J].Neurosurgery,2011,69(3):733-744.

[11]陆耀宇,胡建山,李溥,等.鹿角壮骨胶囊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BGP,BMP-2,TGF-β1,VEGF及骨密度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3,41(3):317-320.

[12]Park J,Lutz R,Felseghy E,et a1.The effect on bone regeneration of a Liposomal vector to deliver BMP-2 gene to bone grafts in periimplant bone Defects[J].Biomaterials,2007,28(17):2772-2782.

[13] AI-Zube L,Breitbart EA,O'Connor JP,et a1.Recombinant human 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BB(rhPDGF -BB)and beta tricalciurn phosphate/collagen matrix enhance fracture healing in a diabetic rat model[J].J Orthop Res,2009,27(8):1074-1081.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1例, 男9例, 女12例;年龄63~87岁, 平均71.8岁。病程7 d~12个月, 平均62 d;致伤因素:8例无明显外伤史, 10例有摔伤史, 以臀部着地为主, 3例有扭伤史。共治疗31个椎体, 其中T71例, T92例, T101例, T1211例, L112例, L21例, L43例。所有患者均有明显胸腰背疼痛, 相应节段棘突叩痛, 无明显神经压迫症状, 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满意。部分患者合并肺气肿、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X线检查显示椎体成楔形或双凹形。CT检查均无明显椎管内侵占。MRI检查确认病椎T1像低信号, T2像高信号。Denis疼痛测定法分类[1], P311例, P49例, P5 1例。

1.2手术方法

患者俯卧位, 腹部悬空, 常规心电监护, C型臂透视明确伤椎。标记出椎弓根的位置, 常规皮肤消毒铺巾, 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作5 mm切口, T10以上节段选择经椎弓根旁途径。T10以下节段选择椎弓根途径, 左侧于椎弓根10点位, 右侧2点位。在C型臂引导下从椎弓根外侧缘进入伤椎与矢状面成15°~20°角, 由后上向前下倾斜。当侧位进针达椎体后缘, 正位针尖未超过椎弓根内侧壁, 稳定住穿刺针, 拔出内芯循序置入导针, 扩张管和工作套管, 应用精细钻逐渐进入, 到达椎体前中1/3为止。建立扩张器的置入通道, C型臂透视正位钻头尖端不超过中线, 侧位距椎体前壁3~5 mm。将连接高压注射器的球囊扩张器置于伤椎前中1/3处, 缓慢扩张球束。先扩张压缩重的一侧, 再扩张对侧, 压力控制在140~200 psi范围, C型臂监视椎体高度恢复情况。高度恢复满意后抽出造影剂, 取出球囊。将处于拉丝期的骨水泥注入椎体。C型臂监视观察骨水泥充填弥散情况, 感到阻力增大, 骨水泥到达椎体边缘, 停止推注, 用推杆将骨水泥压紧, 两侧同时推注, 检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 检查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 5 min后旋转拔出套管, 压迫穿刺点, 各缝合一针, 包扎。20 min后平卧回房。21 例均采用PKP, 单椎13 例, 二椎6 例, 三椎2 例。每椎注射骨水泥2.5~10 mL, 平均4.3 mL, 每椎平均手术时间40 min, 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3~5 d, 卧床2~4 d后下床活动, 采用抗骨质疏松治疗。

2 结 果

本组手术时间30~95 min, 每个椎体平均时间40 min, 骨水泥注入量2.5~10 mL, 平均4.3 mL, 失血量平均每例25 mL。术后常规X线和CT复查, 出现骨水泥渗漏3 例 (胸椎1 例, 腰椎2 例) , 向椎体周壁渗漏2 例, 向椎管渗漏1 例, 出现左下肢足部麻木, 行骨水泥取出后, 症状改善。本组随访4~17个月, 平均9.6个月。

术后疼痛程度根据Denis疼痛测定分类, P1级11 例, P2级10 例。均停用止痛药, 常规服用钙剂, 骨化三醇。

将测量的术前、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的变化所得数据用SPSS 14.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undefined表示, 检验标准α=0.05,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

3 讨 论

3.1 球囊扩张型PKP的特点

球囊扩张型PKP是通过工作通道将1.5 cm球囊置于椎体内, 通过持续给耐高压气囊加压, 逐渐撑起塌陷椎体, 恢复椎体高度和脊柱生理弧度, 再通过向椎体中心气囊留下的空腔注入骨水泥固定骨折椎体。与PVP相比推注骨水泥阻力减少, 骨水泥黏稠度可以在较高的状况下推注, 减少骨水泥外渗的发生率。与sky骨扩张系统相比膨胀力稍差, 对于陈旧的压缩性骨折椎体高度恢复不理想, 但也降低sky有可能撑破椎体皮质和终板、引起骨水泥渗漏的风险。

3.2 穿刺进针点和穿刺路径的选择

理论上T4~6水平位应选夹角在23.75°~25.34°, 棘突旁开距离2.56~2.87 cm, T9~L1为25.74°~26.83°, 旁开距离3.05~3.61 cm, L2~5为27.45°~41.57°, 旁开距离3.89~8.23 cm。按照安全的穿刺角度所确定的穿刺点, 在影像的左侧为9~11点, 右侧为1~3点, 即椎弓根后方骨性进入点。在胸椎为上关节突与横突中点连线的交接点, 腰椎为乳突外侧缘, 按此操作一般是安全的, 但老年患者常合并脊柱侧弯、旋转等退变畸形, 导致穿刺点不容易确定, 穿刺角难以把握。宓士军[2]应用CT超薄扫描寻找最佳穿刺点和路径, 然后三维重建还原, 得到精确的穿刺点和穿刺路径, 再把图像还原成透视的正位, 指导实际操作。卢海霖[3]利用efilm软件+医用水平仪提交进针的精确度。本组病例均在C型臂监控下进行, 先标记出椎弓根位置, 进针点在椭圆形椎弓根的外上缘, 左侧10点, 右侧2点, 向深部进针时C型臂于侧位监控, 保持下倾, 当针尖到达椎体后缘时, 再看正位, 如针尖未超过椭圆的内侧缘, 说明穿刺路径是正确的。采用此监控方法, 可以提高穿刺的安全性, 不足之处是增加受辐射量。

3.3 骨水泥渗漏的防治

骨水泥渗漏是PKP的常见并发症, 杨惠林等[4]报告发生率为1.79%。本组病例出现骨水泥渗漏3 例, 其中椎体周壁渗漏2 例, 椎管渗漏1 例, 发生率占9.6%。结合临床体会, 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 严把手术适应证:常规行MRI、CT检查, 对椎体后壁有破坏或缺损、椎体有崩裂、终板有破裂的病例选择要慎重。b) 手术技术:穿刺点从椎弓根外上缘进行, 当针尖到达椎弓根的1/2时, 正位透视针尖位于椎弓根的中线处, 当针尖到达椎体后壁时, 针尖不超过椎弓根内侧壁, 可以确保工作通道安全性。在操作时可将椎弓根影放大, 方便观察。穿刺要轻柔, 避免大力锤击, 易导致椎弓根壁的破裂;避免反复操作, 减少假道发生, 保证工作套管稳定。c) 球囊扩张技术。杨惠林等[5]认为球囊理想部位在侧位显示位于病椎的前3/4处, 由后上向前下倾斜;张居适等[6]认为应距前壁3~5 mm处;徐宝山等[7]不主张过度加压, 最大压力一般控制在220psi。我们采用两侧交替加压法, 不但可以避免压力过大, 而且可防止骨折裂隙加大球囊破裂。d) 骨水泥技术。经扩张后椎体内形成空腔, 注射骨水泥为低压注射, 掌握在“牙膏状”期, 注射速度要均匀缓慢, 双侧同时推注, 全程影像监视, 仔细观察椎体后缘, 一旦出现骨水泥渗漏, 应立即停止推注, 同时检测下肢运动感觉变化。将残留在套管内的骨水泥推注完毕后, 推杆和套管先不急于拔出, 待骨水泥接近固化前旋转拔出可防椎弓根渗漏, 防止产生“拖尾”现象。e) 推注的骨水泥量。宓士军等[2]使用剂量6~14 mL, 杨建平等[8]主张骨水泥填满空腔, 平均每个椎体4.5 mL。徐宝山等[7]报告最大容积达到4 mL, 充填量比最后扩张的容积多1~2 mL。本组注入2.5~10 mL, 平均4.7 mL, 不主张强行注入过多。

3.4 双侧或单侧的选择

谭祖键等[9]认为若造影时见造影剂分布不均匀, 则应采取双侧椎弓根穿刺。张居适等认为单侧穿刺成功的前提是设定标准穿刺的轨道, 拟定伤椎的前下1/3中心点为穿刺针尖目标点, 可以保证骨水泥的理想分布。杨惠林等[5]认为采用双侧椎弓根穿刺灌注, 这样可以有效均衡地恢复椎体高度, 避免发生倾斜。本组病例均采用双侧椎弓根穿刺灌注, 笔者认为双侧球囊扩张, 可使塌陷终板有效地抬高复位, 可以避免椎体倾斜, 避免压力过大、球束破裂, 同时减少穿刺针侧倾角度, 避免椎弓根内壁破坏, 骨水泥渗漏。

4 小 结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一种效果良好、操作简便、创伤小的方法。因开展病例较少, 临床经验有待总结和提高。

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21例, 31椎。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有3例发生骨水泥, 渗漏1例有临床症状, 术后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及Cobb角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缓解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所引起的疼痛, 恢复椎体高度, 但也有一定的并发症, 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参考文献

[1]Denis F.The three columnspine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acute thoracolumbar spinal injuries[J].Spine, 1983, 8 (8) :817.

[2]宓士军.关于椎体成形的并发症及预防[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8, 16 (15) :1189-1191.

[3]卢海霖.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0, 8 (14) :788-791.

[4]杨惠林, Hansen A Yuan, 陈亮, 等.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 2003, 23 (5) :262-265.

[5]杨惠林, Hansen A Yuan, 陆俭, 等.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苏州大学学报, 2002, 22 (4) :406-409.

[6]张居适, 佟杰, 康维杰, 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 23 (8) :662-663.

[7]徐宝山, 胡永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骨科杂志, 2003, 23 (5) :271-273.

[8]杨建平, 王黎明, 孙强, 等.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7, 17 (11) :838-841.

上一篇:主动学习过程下一篇:C2C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