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蔬菜

2024-10-25

绿色蔬菜(精选12篇)

绿色蔬菜 篇1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 蔬菜等一批高效特色产业, 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国内外市场对于蔬菜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国家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的评价指标。而在现实蔬菜生产环节中, 由于种植模式比较固定, 造成菜田土壤中病菌、虫卵积聚和土传病虫害逐年加重, 加之生产过程中单一、过量肥料的使用, 造成部分土壤盐分升高、盐害加剧, 土壤质量急剧恶化, 已成为制约蔬菜品质提高的又一瓶颈。因此, 加强对蔬菜产地土壤的科学管理, 已成为确保绿色蔬菜生产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1]。

1 绿色蔬菜生产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良好的产地环境和优越的土壤条件, 是绿色蔬菜生产的基础。因此, 在科学选择绿色蔬菜生产地块时, 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1.1 土壤有害物质含量低

选择洁净无污染或重金属背景值低的土壤是确保绿色蔬菜品质安全的关键。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必须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要求达到国家标准 (GB/T18407.1—2001) 规定的土壤环境质量指标。

1.2 土层深厚, 熟化程度高

蔬菜根系发达, 要求深厚而疏松的土层, 熟化土层在30~40 cm以上。一般选择土体无障碍层次、松软有油性、具有良好土壤团粒结构、大小孔隙协调、保水和透气性俱佳且田间排灌设施完善的地块。

1.3 土壤肥沃, 养分含量高

优良的菜地土壤应具有较高的肥力, 养分含量应在中等水平以上, 即有机质1.5%~2.0%以上, 全氮0.1%, 有效磷30mg/kg, 速效钾100 mg/kg以上, 同时含有一定数量的微量元素。

1.4 壤土质地, 中性酸碱度

最适宜蔬菜生长的土壤质地为轻壤、中壤, 通气透水性能良好, 能满足根系生长多方面的要求。大多数蔬菜生长要求土壤酸碱度为中性或微酸性, p H值在5.5~8.0之间。在蔬菜栽培中, 要特别注意由于大量灌水和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对土壤p H值的影响, 防止土壤酸化对蔬菜的危害或诱发土壤缺素症[2]。

2 绿色蔬菜土壤的科学管理

在科学选择产地环境和土壤条件的基础上, 生产绿色蔬菜应对其土壤进行科学管理。

2.1 实行品种间轮作

蔬菜产地属复种指数较高的密集型种植区, 连作或单作习惯较普遍, 长期种植单种蔬菜, 不仅消耗土壤中大量的相同养分, 破坏营养平衡, 降低土壤肥力, 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 而且还会加重疫病、灰霉病、霜霉病、菌核病等土传病害和根结线虫等有害生物的蔓延危害, 致使疫病防治成本加大, 农药残留增加, 土壤污染加重, 直接影响蔬菜的质量安全。

在蔬菜产地实施轮作换茬制度, 是绿色蔬菜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蔬菜需肥种类不同、根系深浅不同、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不同和互不传染病虫、利于改进土壤结构5个原则进行轮作换茬。叶菜类蔬菜需氮较多, 瓜类菜、茄果类需磷较多, 马铃薯、山药需钾较多, 它们之间轮作, 可充分利用土壤中不同种类的养分, 促进土壤养分平衡;深根茄果类、豆类与浅根白菜、葱蒜类轮作, 可充分利用土壤中不同耕层的养分;不同科属间蔬菜轮作, 可改变病虫的生存环境, 利于减轻病虫危害。瓜类、芹菜、蕃茄等易感病的蔬菜与葱、蒜、韭菜、辣椒等不易感病的蔬菜轮作, 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葱、蒜与大白菜轮作, 有利于减轻白菜软腐病的发生;马铃薯、南瓜、洋葱轮作, 有利于平衡土壤中的酸碱度, 利于蔬菜生长。若蔬菜与小麦、玉米轮作, 或与水稻水旱轮作, 则效果会更好。

2.2 合理耕作, 改良土壤

土壤耕作可以改变土壤固、液、气三相比例, 提高土壤通气性, 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分解转化, 有利于蔬菜对所需养分的吸收利用。菜田每年早春或早秋在蔬菜空闲季节, 最少要进行一次深耕, 耕深25~28 cm, 以促进土壤充分熟化和积蓄春、秋季雨水, 起到改善土壤结构和蓄墒、灭菌、杀虫的作用。对连作3~5年的温室菜田, 应及时移棚换土。对耕性差的粘质或沙质土壤, 每年结合增施有机肥进行掺土改良[3]。

2.3 适当增施有机肥, 实施测土配施化肥

施肥是调节土壤营养状况和改善地力的主要措施, 关系到蔬菜产量的提高、蔬菜品质的改善、土壤肥力的保持和土壤理化性状的改良, 施肥不当, 则会造成硝酸盐积累, 影响蔬菜质量。

菜田应以有机肥为主, 常用人粪尿、畜禽粪肥、沤积土杂肥和草木灰等有机肥。各种有机肥一定要经过高温发酵腐熟, 使肥料中的养分充分分解转化, 并经高温杀死病菌、虫卵后再用。有机肥基施时, 结合深耕整地与土壤掺和均匀, 施肥量占总用量的80%以上。对于一次种植、分次收获的蔬菜, 有机肥作为基肥可一次施入。特殊情况需用有机肥作追肥时, 应采用穴施或沟施, 施后覆土浇水并通风排除有害气体, 追肥量占总用量的20%左右为宜。人粪尿需加水稀释后施用。

化肥作为速效肥也是培肥地力的方法之一。但施用时应避免连续施用单一种类的化肥。应以多元素复合肥、蔬菜专用肥为主, 提倡使用生物肥料。控制含氯和硫化物的肥料, 杜绝使用硝态氮肥。一般20%速效肥配合有机肥作基肥, 80%作追肥。作追肥时要少量多次施入, 追后及时浇水。其中, 氮肥20%作基肥、80%作追肥;磷肥60%作基肥、40%作追肥;钾肥50%作基肥、50%作追肥[4]。

在绿色蔬菜生产过程中, 采取统一测试土壤养分, 根据不同肥力条件和蔬菜种类, 配施化肥。有机肥和速效肥的使用量要根据蔬菜种类、季节生产量和对各种元素的需求量及肥料的有效成分、利用率以及土壤肥力情况等灵活掌握。一般优质有机肥用量为75 t/hm2, 速效肥用量及追肥次数、追肥期等应根据不同蔬菜生育期长短及对各元素的需求量确定。

2.4 合理灌排, 推广滴灌

菜田合理灌排, 可以调节土壤水、气、热比例, 以水促肥, 改善土壤温度和通气性能, 促进矿质养分溶解转化, 提高土壤供肥能力。一般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80%时, 适宜养分溶解和蔬菜根系吸收。追肥后应及时灌溉, 浇灌后及时中耕松土, 增强土壤通透性。另外, 蔬菜设施栽培, 不能直接淋雨, 故在灌溉时要注意不宜小水勤灌, 而应浇足灌透, 以免土表聚积盐分, 造成危害。

在设施栽培中, 沟灌 (大水漫灌) 易使棚内湿度加大, 蔬菜根、叶病害加重;地温升温慢, 棚内温度降低, 土壤板结, 对蔬菜品质和产量影响较大。使用膜下滴灌技术, 可为蔬菜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促进蔬菜生长发育。据试验发现, 滴灌后1~3 d湿度比漫灌平均降低40%, 5 cm耕层地温高1.05℃, 地温平均增高2~3℃;棚内气温平均高2.15℃;土壤容重降低0.089 g/cm3, 总孔隙度提高2.53%。蔬菜幼苗期发根快、扎根深, 植株生长稳健;中期分枝发棵早, 叶片发病轻;后期蔬菜生长健壮。同时, 滴灌可节水35%~50%, 减少药剂防治3~4次, 显著推迟或减轻了病害的发生, 可有效控制农药污染和残留的发生, 是绿色蔬菜生产中的重要措施。

3 绿色蔬菜土壤的无害化处理

3.1 土壤盐害和酸化消除方法

对土壤中某种盐分含量超过0.2%的地块, 可采用大水漫灌, 排水冲洗盐害。盐害严重时, 可停种蔬菜一年, 改种一茬吸盐植物如盐篙、苏丹等, 进行生物脱盐。如发现土壤酸化, 可改用硝酸钙、硝酸钠等碱性肥料, 或在土壤耕翻时施入少量生石灰, 即可缓解土壤酸化[5]。

3.2 土壤日光高温消毒处理

在雨季来临前或7—8月, 采用稻草或麦秸7.5~15.0 t/hm2, 切成3~5 cm长撒于地面, 再均匀撒施石灰氮1 500 kg/hm2, 耕翻25~28 cm, 耕后灌水, 用塑料膜平铺地面压实升温, 保持15~20 d。土壤5 cm深处的地温白天达60~70℃, 土壤10cm深处的地温达30~40℃, 可有效灭杀土壤中的各种病菌和害虫。

温室日光高温消毒。在温室蔬菜空置期, 选晴天中午, 直接覆膜闭棚7~10 d, 利用太阳光能辐射增温。晴天13∶00—14∶00, 棚内温度可达60~75℃, 耕层土壤温度可达35~45℃, 经过高温闷棚处理, 可灭杀残留在棚内残枝枯叶和土壤中的锈病、灰霉病、病毒病等病原物, 促进土壤熟化和养分转化, 是土壤消毒最环保、便捷的有效措施。

盛夏深翻土壤晒田, 对大田蔬菜在高温季节每隔7~10d深耕翻土2次, 可杀死土壤表层部分线虫、幼虫或卵, 减少虫源。

3.3 应用石灰氮消毒

氰氨化钙 (石灰氮) 是一种高效土壤消毒剂, 石灰氨在土壤中与水反应, 生成氢氧化钙和氰氨, 氰氨水解成尿素, 最后分解成氨, 其分解的中间产物氰氨等具有消毒、灭虫、防病的作用, 分解过程释放大量热, 也具有消毒效果。同时石灰氨分解彻底, 无任何残留, 对环境和作物无副作用, 还具有灭杀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地下害虫的作用, 是绿色蔬菜生产中最佳的土壤消毒替代药剂。使用方法:蔬菜移栽定植前起垄、浇水, 均匀撒于土内, 用量一般为300~450 kg/hm2, 施后覆土, 至少15 d以后才可起垄移栽或直播菜种。注意严格掌握使用时期和使用剂量, 并注意将水浇透, 使之充分溶解。

3.4 土壤冬耕冻融处理

冬耕利于多接纳秋冬雨雪, 可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沉实、风化土壤并能冻死部分越冬虫卵[6]。据观察, 当土壤相对持水量在40%时, 害虫死亡率达36%;当土壤持水量饱和时, 害虫死亡率达80%以上, 有的可达到100%。翌年春季化冻后, 冬耕还可提高地温, 保持土壤墒情。冬耕时间越早越好, 一般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抓紧进行, 封冻前耕完, 以延长风化时间, 提高灭虫效果, 并利于多接纳雨雪。冬季耕翻深度应在20 cm以上, 冬耕越深, 灭虫效果越好。

3.5 保持土壤地表清洁

在蔬菜生产管理期间, 对整枝打杈的枯枝落叶和个别病株、病苗应及时拔除, 并集中处理。在产品收获后期, 集中清理残株败枝和杂草, 保持田园清洁, 降低病虫基数, 切断传播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文庆.大棚土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C].第七次“土壤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 2001.

[2]顾国平.蔬菜地土壤有效态重金属提取方法的比较[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6 (4) :67-70.

[3]鲁福成.蔬菜可持续发展所面对的环境问题与对策[C].中国园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 2001.

[4]熊汉琴, 王朝辉, 宰松梅.种植年限对蔬菜大棚土壤肥力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 2007 (3) :137-139.

[5]马国福, 葛家颖, 钱志忠, 等.蔬菜地土壤盐渍化状况调查及防治对策[J].上海蔬菜, 2008 (6) :87-88.

[6]蒿文勇, 张良军.无公害蔬菜田土壤的科学管理与无害化处理[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2) :278.

绿色蔬菜 篇2

网址:,一、企业概况

濮阳市融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同年8月成立了濮阳县绿野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拥有员工400人,其中管理人员40人,生产人员360人,并高薪聘请山东寿光技术人员5名。公司以“绿色蔬菜,健康生活”为目标,引进山东寿光先进经验与技术,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效益农业,采用日光温室大棚,以蔬菜种植为主。

二、种植基地

在位于濮阳县胡状乡炉里村东北,拟投资约5000万建设的“绿野蔬菜种植基地”,占地约1300余亩,可搭建200余栋日光温室大棚,年可生产蔬菜6500吨。该种植基地地势平坦,同时又距居民居住地远,可有效的进行封闭式管理,水电供应条件良好,交通运输便捷,紧挨106国道,产品外运有保障。拟建200平米蔬菜恒库20余间,蔬菜加工厂一处,上精工生产线2条,基地有升值的潜能,也有改建扩建的余地,是比较理想的场地。现已投资3500万建设了135栋日光温室大棚,预计年可生产蔬菜5000吨。

三、公司产品

公司蔬菜已申请注册“乐润”牌商标!主营辣椒、长椒、方椒,长茄,西红柿,黄瓜、苦瓜等,正积极申请绿色食品认证,为百姓生活增一分绿色,添一份健康!

四、发展前景

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中,蔬菜种植作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紧紧抓住国家对种植业扶持的政策,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效益农业,这样对我们建设蔬菜基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给该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濮阳县胡状乡炉里村土质肥沃,透气性好,具有发展日光温室、种植蔬菜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

通过本项目积极引导和鼓励农业由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市场无序向市场准入转变。逐步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和工业化专业生产。通过引进良种、专业化种植、新技术应用等先进方法,逐步改造农户家庭副业式规模小、效益低、质量差的落后生产方式,提高科技含量和商品化蔬菜的生产率。现带动我县农户400余户,为加快我县脱贫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未来发展构想

绿色放心蔬菜的种植要点 篇3

关键词:绿色蔬菜;种植技术;栽培管理

中图分类号:S522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0.055

蔬菜是人们佐餐进食的主要副食,能够为人体提供大量的维生素和其它必需营养。绿色蔬菜的定义是指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蔬菜,为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动我国绿色种植业不断前进,绿色蔬菜的种植培育具有重大意义。

1选择合适的种植环境

因地制宜是种植业的主要原则,这一点对绿色蔬菜的培育尤为重要。在选择菜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菜地的地理位置,看其是否远离城镇、矿工企业和交通要道等重污染地区,应选择土壤肥沃、空气清新、水源洁净、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段。同时土地抗病虫性的能力也是要考虑的问题,最好设置明显的分界线以达到与常规土地区分开的效果,通常使用山丘、河流等作为隔离带。免受到常规土地的污染。可以采用设置围栏等物理障碍或者缓冲带进行区分隔离。在播种前,应及时翻耕,清除杂草,暴晒土地,消灭土壤残存的菌源和虫源,促进土壤熟化。

2挑选优质的种子

作为蔬菜培育的源头,种子的选择是基础,在选种时,主要有以下几点是需要注意的:一要选用优质、高产、抗耐病虫害的蔬菜良种;二看种子质量是否获得大家认证;三没有经过禁用物质处理;四是对种子进行筛选,确保种子发芽率在95%以上;五是无病虫害、颗粒饱满;六不含有转基因成分。

在挑选好种子后,并不是直接播种,而是要对种子和苗床进行消毒,种子消毒不建议采用药物消毒,主要以物理消毒为主,即选用55度左右温水浸泡,约15分钟左右,可以杀死种子表面附着的病菌。苗床消毒则是利用升高土温进行消毒的原理,如可采用铺地热线的方式,如果栽培场地温度较高,可在种苗前用硫磺粉等药剂熏蒸消毒。除此之外,在满足市场需求多样性的基础上,尽量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的品种进行种植。在因地制宜的先决条件下,选用优良品种,是获得优质无公害绿色蔬菜的关键,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做好栽培管理工作

种植作物并不是播完种就可以直接收获,在蔬菜成长过程中的栽培管理亦是一项重要内容。加强管理,仔细观察作物生长情况,做到及早防治。

3.1田间施肥技术

基肥要以有机肥为主,并且要充分腐熟,防止致病菌和虫卵有机可乘。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的使用。追肥要以农家肥为主,多元复合肥为辅。合理施肥,可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有效提高亩产产量,促进作物早点成熟,延长采摘时间,改善产品品质,增强作物抗病、抗寒、抗旱等抗逆能力。

3.2采用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

以“农业防治和生物农药苦参碱防治为主、物理防治为辅”的原则控制病虫发生。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甚至不使用农药,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担心根系活力和抗病性不强,可在育苗移栽时使用适当药物蘸根,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秧苗移栽成活率。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方法:

一是采用生防技术防治病虫害,利用寄生蜂、七星瓢虫、草蛉、赤眼蜂等害虫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二是推广性引诱剂诱杀害虫技术。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均可采用性引誘剂诱杀,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蛾减少交配繁殖,降低卵孵化率。三是推广机械物理防治方法,利用人工器械捕杀,利用昆虫的趋光性,每晚天黑开灯,天亮关灯。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豆荚螟、小菜蛾、瓜绢螟等蔬菜害虫的成虫。四是采用黄板诱杀蚜虫技术。在蚜虫、粉虱、美洲斑潜蝇成虫发生期,用黄板诱杀害虫的成虫。五是发展保护地蔬菜生产温室覆膜选用无滴防老化透明膜,不要使用再生有毒膜、地膜。六是高温闷棚防病。在蔬菜大棚内在蔬菜大棚内,于夏季换茬期间,选择晴天将大棚完全密闭后,连续高温闷烤5~7天,可杀灭青枯病、枯萎病、疫病病菌。

3.3合理轮作改进栽培方式

合理轮作是调节地力的有效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蔬菜的生长发育,连茬种植对于大棚来说是目前最为不良的模式,急需改进。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连茬种植直接造成土壤微生物环境、理化性状发生失衡;土壤自身可持续生产的能力严重下降;连茬种植病原菌大量积累,不利于下茬生长。这种种问题,直接导致品质、产量下降,管理成本加大,甚至绝收。要想改善这个问题,调整种植制度和品种布局结构非常重要。其中倒茬轮作是一个有效措施。瓜类、茄果类蔬菜与水稻轮作或与葱、蒜、叶菜类轮作,减少枯萎病、青枯病等土传性病发生。在蔬菜生长期间随时跟进,及时发现病变作物,摘除病变叶片甚至拔除整株作物,以避免病虫害传染。同时为了更深层次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在蔬菜收获后应对土地进行清理,防止前茬蔬菜病残体危害下茬植物生长健康。

时至今日,人们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对食品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要保证蔬菜的健康,必须从源头上抓起,如何种植培育出高质量的蔬菜是一项技术挑战。本文为绿色无公害蔬菜的种植提供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希望能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于爱芝,李锁平.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我国绿色蔬菜质量安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消费经济,2007.

[2]杜凤宝.关于无公害绿色蔬菜技术的完善与广泛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3.

[3]杨子赫,毛锡锋.论绿色蔬菜在我国的种植与推广[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

[4]王涛.解析无公害绿色蔬菜技术的推广[J].北京农业,2014.

京津冀共建蔬菜绿色基地 篇4

为进一步落实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搞好三地农业生产绿色防控,日前,京津冀三地农业植保部门签署协议,将联手共建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基地,确保市民菜篮子质量安全再上新台阶。

根据规划,今年,三地将共同兴建80个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其中,北京40个,天津、河北各20个,每个示范基地面积不小于200亩。按计划,到2020年,三地将建设示范基地400个,其中河北200个,北京、天津各100个,核心示范区总体将达到10万亩,示范带动100万亩蔬菜提质增效。

为建好这些示范基地,京津冀三地农业植保部门将建立统一的蔬菜生产标准和病虫防控标准,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具体包括:使用以虫防虫,用色板粘虫,用杀虫灯、防虫网控虫,用辣根素、矿物油杀虫等技术。从蔬菜育苗直到收割全程进行无害化处理,全程施行绿色防控,大幅度地提升示范基地蔬菜品质。

绿色蔬菜安全生产论文 篇5

院系名称: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专业班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学生姓名:李晨旭

学号:2008050500

54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环保意识、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蔬菜产品的安全、卫生、营养、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对蔬菜商品安全性的呼声愈来愈强烈。但是,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重茬种植、施肥不规范、用药不合理、污水灌溉等问题,导致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毒害盐类、重金属含量等严重超标,致使蔬菜产品的内在品质、标准、规格等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国外消费者的需求,不仅影响了国内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也对我国蔬菜出口创汇造成了严重障碍。为了提高蔬菜产品的商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确保我国蔬菜出口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安全、优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蔬菜。因此,开展绿色蔬菜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开发已是当务之急。

当前,蔬菜无公害已成为进入农贸市场的必备条件,广大菜农有必要通过栽培管理,改善菜田生态系统,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

一、选择生产基地

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是进行无公害生产的首要条件,是防止环境中有害物质污染蔬菜的关键性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水质、土壤污染,尤其要防止工业“三废”的污染,更要注意防止城市生活污水、废弃物、粉尘、农药、化肥等方面污染。基地附近应没有污染源,远离医院、垃圾场和主要交通要道,保持空气和灌溉水清洁;基地菜田要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的地块,并符合土壤环境质量的规定。

二、栽培技术措施

1.合理轮作。在前茬蔬菜采收后要及时清除枯叶、残株及四周杂草,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残株上病虫源传染下茬蔬菜。无公害蔬菜生产必须做到合理安排茬口,实行轮作倒茬,并适当调整播期,尽量避开病虫害高发期

2.品种选择。因地制宜选用优良品种,如低洼地应选择耐涝性强的品种,土质肥沃的地块应选择喜肥、耐肥品种。根据不同季节选择适宜本地种植、丰产、优质、抗病虫、抗逆性强的品种,所选品种要适销对路。

3.培育壮苗。育苗床土应做到无病菌、无虫、无杂草籽,床上应富含有机质,营养元素齐全,保肥保水,通透性好,对床土应采用合理的方法消毒。播前对种子进行严格筛选和处理,种子消毒最好用物理方法消毒,如温汤浸种,用化学物质处理种子时一定要合理用药,以控制种传病害,促使苗齐、苗全、苗壮。冬春季育苗可选用电热温床育苗,苗期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加强苗期病虫害的防冶,培育壮苗。

4.采用先进的配套栽培技术。在栽培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光、热、水、气等条件,要通过对环境的控制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如选用地膜覆盖、嫁接栽培、无土栽培等技术。棚室生产注意加强通风透光,冬春季要预防低温高湿,增加光照,补充二氧化碳气肥,应用棚室增温、保温技术,在高温多雨季节利用遮阳网技术进行降温。

5.施肥技术。合理施肥,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施肥要以有机肥为主,其它肥料为辅,尽量采用多元复合肥;绿叶蔬菜生长期短,要重基肥轻追肥,一次性施足基肥,生长期不追肥或少追肥;尽量在前期追肥,生长后期不追速效氮肥。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少用叶面喷肥,在采收前8天,停止施用氮肥,减少硝酸盐在叶菜上积累。为降低污染,充分发挥肥效,应根据绿叶蔬菜营养生理特点、吸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及肥料效应,确定有机肥、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的适宜量和比例及相应的施肥技术。

三、病虫害综合防治

1.农业防治。根据蔬菜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其所需条件,通过分期控制温、光、水、气等环境因素,以及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等一系列措施,提高蔬菜抗逆性,可减轻病虫为害。包括:(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虫品种;(2)种子处理和苗床消毒;(3)适时播种,根据当地气象预报和蔬菜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期;(4)采用温室或营养钵育苗,高温促根及早

炼苗,防止苗徒长,可减轻苗期病害,幼苗健壮,增强抗病力;(5)深翻整地,施足腐熟基肥,合理轮作、间作可减少病源、虫源。

2.生物防治。利用害虫的天敌和生物农药达到以虫治虫,以菌治菌的目的。(1)瓢虫岸蛉、食蚜蝇、猎蝽等捕食性天敌的利用;赤眼蜂、丽蚜小蜂等寄生性天敌的利用;捕食性蜘蛛和螨类的利用。(2)利用苏云金杆菌(Bt)、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微孢子虫等微生物杀虫。

(3)利用苦参、苦楝、烟碱、双素碱等植物源农药防治多种害虫。(4)在病害防治方面,可以使用井岗霉素、多抗霉素、庆丰霉素、农用链霉素及新植霉素等农用抗菌素防治病毒。

3.物理防治。如利用温汤浸种杀死种子携带的部分病菌和虫卵,利用太阳能高温消毒和冬季低温杀灭病菌虫卵。利用害虫的趋避性进行驱赶或诱杀,如采用银灰色膜避蚜和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利用性诱剂、糖醋诱杀烟青虫、小菜蛾等害虫。利用黑光灯诱杀地老虎、甘兰夜蛾等害虫。

4.化学防治。在化学防治过程中必须做到合理使用农药,并遵循“严格、准确、适量”的原则。蔬菜上使用的化学农药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以确保蔬菜的安全性。另外还要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限、适合期限防治,对症下药。要搞好预测预报,做到有针对性达标防治。没有达到病虫害防治指标的不得使用化学农药,以减少使用农药次数和使用量;达到病虫害防治指标的要及时用药,提高防效。要根据病虫的消长规律,准确选择施药时间;根据田间病虫的分布状况,准确选择施药方式、剂量和次数,禁止盲目加大农药的浓度和用量。

绿色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篇6

关键词:绿色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118-1

1 农业防治技术

1.1 品种选择

根据不同地区、种植季节、蔬菜种类的不同选择适宜的、优质、丰产、抗病虫及抗逆性强的蔬菜品种。同时要兼顾本地的消费习惯即市场前景。例如:土壤肥沃的土地应该选择耐肥、喜肥的品种;低洼地块则应选择耐涝性强的品种。

1.2 培育壮秧壮苗

首先,育苗床土要彻底消毒灭菌,育苗土要保证应无病菌、无虫、无杂草籽。其次,育苗土要富含有机质及各种营养元素,通透性良好,保水保肥力强。

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严格处理,包括筛选、消毒、浸种和催芽等。其中,对种子消毒最好采用物理方法,如温汤浸种。

播种后,要严格控制苗床的温湿度及环境条件,同时要加强苗期病虫害的防冶,以培育壮秧壮苗。

1.3 施肥技术

尽量采用有机肥进行施肥,重施基肥,如果需要追肥尽量在前期追肥,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使用,少用叶面喷肥,并大力推广配方施肥。

2 生物防治

2.1 利用昆虫防治虫害

2.1.1 广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烟青虫、菜青虫 在棉铃虫、烟青虫、菜青虫等害虫产卵盛期进行放蜂,每次每亩大约放蜂1万头,每次间隔5-7d,连续进行3-4次。

2.1.2 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 丽蚜小蜂通过寄生,致白粉虱死亡。当白粉虱的密度达到每株植株有0.5-1头时开始释放丽蚜小蜂,密度为5头/株,每次间隔10d,连续进行3次。

2.2 利用菌类防治虫害

2.2.1 利用Bt防治菜青等鳞翅目害虫 在菜青虫的卵孵盛期喷洒,每亩用Bt乳剂100-150ml或Bt可湿性粉剂25-30g,间隔7d后再使用一次,防治效果95%以上;在小菜蛾幼虫3龄前进行防治,每亩用乳剂200-250ml或可湿性粉剂40-50g,每次间隔5-7d,连续进行2-3次,防治效果90%以上。

2.2.2 用Bt与病毒复配的复合生物农药防治菜青虫、小菜蛾 十字花科蔬菜一般在苗期进行一次防治,定植后间隔3-4d施药一次,连续使用3次,而后间隔7d喷一次,整个蔬菜生长发育期需要进行约8次的防治。用量:每亩用50g。

2.3 利用抗生素防治虫害

2.3.1 浏阳霉素乳油 10%浏阳霉素乳油对螨类触杀作用较强,经检测残留期大约为7d,同时对天敌没有伤害作用。用法:在叶螨发生初期利用10%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施,每次喷药的间隔期为7d,连续进行2-3次,防治效果能够达到85-90%。

2.3.2 武夷菌素 武夷菌素可以防治瓜类白粉病、番茄叶霉病、黄瓜黑星病、韭菜灰霉病。用法:在发生病害初期用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进行喷施,每隔5-7d喷施一次,连续进行2-3次,会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2.4 病毒制剂防治茄果类蔬菜病毒病

弱毒疫苗n14是由中国科学院研制的,能够防治由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引起的番茄、甜椒病毒病,同时还具有刺激作物生长、促进果实早熟、增产的作用。用法:在番茄、甜椒分苗移植的时候浸根使用,即当番茄、甜椒1-2片真叶进行分苗时,先将幼苗根部的土洗去,然后将幼苗的根部浸泡在弱毒疫苗14100倍液中,浸泡30min,而后移植;也可以利用金钢砂揉搓在幼苗叶表面造成细微的伤口,从而利于接种疫苗。

2.5 一些生物制剂防治病毒病

2.5.1 混合脂肪酸水乳剂 10%混合脂肪酸水乳剂也称为83增抗剂,此生物制剂是由菜籽油中提炼出来的。用法:在甜(辣)椒、番茄定植后,用10%混合脂肪酸水乳剂100倍液进行喷施,可防治病毒病。

2.5.2 抗毒剂1号 抗毒剂1号是由菇类下脚料中提炼出来的,用法:在作物定植后,用抗毒剂1号150倍液进行喷施,可以防治茄果类蔬菜病毒病。

3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一种较好的防治方法。例如:利用太阳高温及紫外线的作用对土壤进行消毒,杀死越冬虫卵及土传病菌等;利用温汤浸种对种子进行消毒;利用害虫自身的趋避性对害虫进行诱杀或驱赶;利用黑光灯诱杀甘兰夜蛾、地老虎等害虫;利用糖醋及性诱剂等诱杀小菜蛾、烟青虫等有害昆虫。

4 化学防治

尽量避免选择化学防治,当没有达到化学防治病虫害的指标时,坚决不能使用化学农药,当达到的时候要及时用药,以提高药效。一定要慎重选择化学农药种类,严格用量,并适时喷药。

在蔬菜上使用农药,一定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同时要确保施药时间的准确,保证合適的间隔期及适合期。做好蔬菜病虫害防治的预测预报工作,做到有针对性的施药蔬菜上使用的化学农药要选择品种,以确保蔬菜的安全性,同时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用药时间及次数。了解蔬菜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合理确定用药时间;根据蔬菜田病虫害的分布情况,选择适宜的用药剂量、方式和次数,坚决禁止随意加大农药的浓度和用量。

参考文献

[1] 佟淑杰,刘兴远,安福涛.绿色蔬菜生产的重要性与植物保护对策[A].2004年辽宁农业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

[2] 石鸿文,张勇.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J].河南科技,1999(03).

[3] 闫愫,朴永范.蔬菜病虫害发生及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J].世界农业,2001(11).

[4] 胡辉.绿色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治[J].农家科技,2006(04).

[5] 孟兆明,张艳.无公害蔬菜病虫害控制技术[J].广西植保,

2006(04).

冬季绿色蔬菜田管技术 篇7

一、农业技术措施

1. 重施有机肥

蔬菜苗移栽前亩施1 500~2 000kg充分腐熟农家肥或种植绿肥培肥地力。因有机肥不含导致蔬菜硝酸盐的污染, 有利于蔬菜品质的提高。

2. 挖沟排湿

10月27日的中到大雨导致菜田菜地积水严重, 造成蔬菜苗萎蔫、枯黄。需抢时深挖主渠, 开好厢沟, 理通背沟, 疏通边沟, 达到沟渠相通, 真正做到明水自排, 暗水自降。

3. 查苗补缺

蔬菜移栽成活后, 及时深入田间检查, 对弱苗、病虫害苗、水浸黄苗、死苗要迅速拔除掉, 补栽健壮菜苗。

4. 中耕除草

绿色食品蔬菜禁止使用任何化学除草剂, 主要采用人工中耕除草, 达到土壤疏松透气, 有利于蔬菜根部生长, 从根本上解决除草剂在叶类蔬菜中的残留。

二、大肥大水管理

1. 喷施叶面肥

(1) 移栽后推广国光牌稀释美或水溶肥, 每隔5~7天按说明书的使用量对清水喷雾2~3次, 缩短缓苗期, 促使蔬菜苗快速生长。 (2) 积极推广施肥新技术。实践表明, 在叶类蔬菜上喷施0.2%~0.3%的红糖液, 可使叶片增大, 叶绿素含量增加, 植株抗病能力增强。

2. 追施开盘肥

菜苗返青后大力推广速效全价蔬菜肥40%含量的顶瓜瓜冲施肥, 每亩25kg对水浇灌。

3. 分施莲座肥

视蔬菜苗生长情况, 在元旦节前酌情使用速效氮肥, 碳铵每亩20~30kg或尿素7.5~10kg对清水浇灌, 确保蔬菜苗后期不脱肥。

在整个蔬菜生长期内, 严禁使用氯化铵、硝态氨肥及含氯离子、硝酸根离子的复合肥, 针对冬干春旱的农业气候, 蔬菜园地采取大肥大水的管理措施。

三、防治病虫危害

1. 防治对象

秋季宽帮青菜、涪陵榨菜主要病虫害有:立枯病、根腐病、软腐病、病毒病、霜霉病、蚜虫、菜青虫、小菜蛾、毒蛾等。

2. 防治时期

生长前期以菜青虫、小菜蛾、毒蛾为主, 后期以蚜虫为主;生长初期以立枯病, 根腐病、软腐病为主, 中期以病毒病, 霜霉病为主。

3. 防治措施

以生物防治为主, 化学防治为辅, 大力推广生物、物理防治病虫害。 (1) 亩用0.5%苦参碱100m L加70%艾美乐3g对水30kg常规喷雾防治菜青虫、蚜虫。 (2) 用5%锐宁40m L加0.5%苦参碱100m L对水30kg常规喷雾防治毒蛾。 (3) 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 (康宽) 2代对水30kg常规喷雾防治小菜蛾。 (4) 亩用20%神奇40m L2代加5%菌毒杀星20%m L2支对水30kg常规喷雾防治立枯病、根腐病、霜霉病。

4. 湿度过大, 黄苗烂根

可亩用40%顶瓜瓜冲施肥4kg加100m L (4小袋) 强力生根剂对清水60~80kg用手动喷雾器点喷植物茎部。

在蔬菜生产期内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和具有三致 (致癌、致畸、致突变) 的农药, 例如:禁止使用甲胺磷、水胺硫磷、辛硫磷、氧化乐果、毒死蜱等。并严格控制施药浓度和剂量, 严格执行绿色食品蔬菜规定的安全间隔期。

四、预防药害冻害

绿色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篇8

1.1品种选择根据不同地区、种植季节、蔬菜种类的不同选择适宜的、优质、丰产、抗病虫及抗逆性强的蔬菜品种。同时要兼顾本地的消费习惯即市场前景。例如:土壤肥沃的土地应该选择耐肥、喜肥的品种;低洼地块则应选择耐涝性强的品种。

1.2培育壮秧首先育苗床土要彻底消毒灭菌, 育苗土要保证应无病菌、无虫、无杂草籽。其次, 育苗土要富含有机质及各种营养元素, 通透性良好, 保水保肥力强。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严格处理, 包括筛选、消毒、浸种和催芽等。其中, 对种子消毒最好采用物理方法, 如温汤浸种。播种后, 要严格控制苗床的温湿度及环境条件, 同时要加强苗期病虫害的防冶, 以培育壮秧壮苗。

1.3施肥技术尽量采用有机肥进行施肥, 重施基肥, 如果需要追肥尽量在前期追肥, 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使用, 少用叶面喷肥, 并大力推广配方施肥。

2生物防治

2.1昆虫防治

2.1.1赤眼蜂防治在棉铃虫、烟青虫、菜青虫等害虫产卵盛期进行放蜂, 每次每亩大约放蜂1万头, 每次间隔5~7 d, 连续进行3~4次。

2.1.2丽蚜小蜂防治丽蚜小蜂通过寄生白粉虱, 致白粉虱死亡。当白粉虱的密度达到每株植株有0.5~1头时开始释放丽蚜小蜂, 密度为5头/株, 每次间隔, 连续进行3次。

2.2菌类防治

2.2.1 Bt乳剂防治在菜青虫的卵孵盛期喷洒, 每亩用Bt乳剂100~150 m L或Bt可湿性粉剂25~30 g, 间隔7 d后再使用一次, 防治效果95%以上;在小菜蛾幼虫3龄前进行防治, 每亩用乳剂200~250 m L或可湿性粉剂40~50 g, 每次间隔5~7 d, 连续进行2~3次, 防治效果90%以上。

2.2.2 Bt乳剂与病毒复配的复合生物农药防治菜青虫、小菜蛾十字花科蔬菜一般在苗期进行一次防治, 定植后间隔3~4 d施药一次, 连续使用3次, 而后间隔7 d喷一次, 整个蔬菜生长发育期需要进行约8次的防治。用量:每亩用50 g。

2.3抗生素防治

2.3.1浏阳霉素乳油防治10%浏阳霉素乳油对螨类触杀作用较强, 经检测残留期大约为7 d, 同时对天敌没有伤害作用。用法:在叶螨发生初期利用10%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施, 每次喷药的间隔期为7 d, 连续进行2~3次, 防治效果能够达到85~90%。

2.3.2武夷菌素防治武夷菌素可以防治瓜类白粉病、番茄叶霉病、黄瓜黑星病、韭菜灰霉病。用法:在发生病害初期用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进行喷施, 每隔5~7 d喷施一次, 连续进行2~3次, 会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2.4生物制剂防治

2.4.1混合脂肪酸水乳剂10%混合脂肪酸水乳剂也称为83增抗剂, 此生物制剂是由菜籽油中提炼出来的。用法:在甜 (辣) 椒、番茄定植后, 用10%混合脂肪酸水乳剂100倍液进行喷施, 可防治病毒病。

2.4.2抗毒剂1号抗毒剂1号是由菇类下脚料中提炼出来的, 用法:在作物定植后, 用抗毒剂1号150倍液进行喷施, 可以防治茄果类蔬菜病毒病。

3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一种较好的防治方法。例如:利用太阳高温及紫外线的作用对土壤进行消毒, 杀死越冬虫卵及土传病菌等;利用温汤浸种对种子进行消毒;利用害虫自身的趋避性对害虫进行诱杀或驱赶, ;利用黑光灯诱杀甘兰夜蛾、地老虎等害虫;利用糖醋及性诱剂等诱杀小菜蛾、烟青虫等有害昆虫。

4化学防治

尽量避免选择化学防治, 当没有达到化学防治病虫害的指标时, 坚决不能使用化学农药, 当达到的时候要及时用药, 以提高药效。一定要慎重选择化学农药种类, 严格用量, 并适时喷药。在蔬菜上使用农药, 一定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同时要确保施药时间的准确, 保证合适的间隔期及适合期。做好蔬菜病虫害防治的预测预报工作, 做到有针对性的施药蔬菜上使用的化学农药要选择品种, 以确保蔬菜的安全性, 同时提高防治效果, 降低用药时间及次数。了解蔬菜病虫害的发生规律, 合理确定用药时间;根据蔬菜田病虫害的分布情况, 选择适宜的用药剂量、方式和次数, 坚决禁止随意加大农药的浓度和用量。

摘要:绿色蔬菜的病虫害防治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 尽量避免选择化学防治

我国绿色蔬菜产业链优化研究 篇9

进入21世纪以来, 伴随着现代化, 食品工业和农业快速发展, 各种食品添加剂、激素、杀虫剂以及化肥等的滥用, 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同时, 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食品安全问题, 消费者不再仅仅关注食品的数量和价格, 而是越来越注重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1,2]。绿色蔬菜由于避免了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等其他化学产品, 大大降低了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3]。本文是基于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绿色蔬菜生产成本以及销售价格很高, 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对安全生态蔬菜需求的条件下, 从产业链优化视角对我国绿色蔬菜的发展进行研究。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对绿色蔬菜产业链的优化有助于解决这两大问题, 另外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绿色蔬菜产业链优化过程中, 不仅能确保蔬菜的“绿色”, 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而且可以吸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解决农民就业问题,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 绿色蔬菜产业链优化的路径分析

2.1 绿色蔬菜产业链延伸

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分为纵向延伸和横向延伸, 纵向延伸主要是指农产品从种植、收获到销售一系列过程的延伸, 而横向延伸是指将第二三产业的加工、旅游业等一起纳入农业产业链的范畴中。比如说西红柿、黄瓜等绿色蔬菜便于采摘, 营养价值也高, 很适合发展目前比较流行的观光农业。

2.2 绿色蔬菜产业链整合

我国绿色蔬菜企业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 竞争能力不强, 对于资源的整合能力比较弱。小企业的无序竞争必然导致市场资源的浪费, 因此需要发展绿色蔬菜的龙头企业, 扩大种植生产规模, 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从而发挥其在绿色蔬菜产业链中的主导作用, 带动产业链中资源的整合, 将产业链中各个利益主体很好地联合起来, 实现产业链中资源有效合理的整合, 降低产业链整个流通环节的交易成本。

2.3 绿色蔬菜产业链提升

绿色蔬菜产业链的提升指的是绿色蔬菜产业链整体素质的提升。我们知道产品附加值较高的环节是研发及营销环节, 因此绿色蔬菜产业链提升即提高产业链中各环节的技术层次、知识的含量、资本的密集度和各环节所产生的产品附加值。品牌是产业链发展中实现产品增值的一个重要手段, 品牌可以带来产品效益的溢价作用, 对产业链价值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经过精心包装的绿色蔬菜产品以及品牌效应的带动, 价格往往可以提高数倍。

3 我国绿色蔬菜产业链优化的对策建议

3.1 政府积极引导和扶持

3.1.1 集中发展绿色蔬菜优势地区

由于绿色蔬菜与普通蔬菜相比, 生产标准高、成本大, 分散的一家一户生产模式, 再加上不同区域适合生产的蔬菜品种也不一样, 这样就需要政府的引导, 集中发展绿色蔬菜优势区, 形成绿色蔬菜种植基地。这种集中优势地区种植绿色蔬菜的生产模式, 有助于实现其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促进当地农户增收以及地区经济发展。

3.1.2 维护绿色蔬菜市场秩序

政府在市场秩序的维护方面也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良好的市场秩序对绿色蔬菜市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来规范绿色蔬菜交易市场, 对违反规定的交易进行严厉的惩治, 维护消费者和农户的合法权益, 实现市场有序发展。

3.1.3 发展龙头企业及合作社等组织

政府要加大对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组织在资金、政策上的支持力度, 比如说对龙头企业或者合作社等组织在税收上给予优惠, 采取积极有效的规划, 正确引导绿色蔬菜企业的发展, 在完善市场秩序的基础上,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外政府要鼓励绿色蔬菜企业间的合并、兼并、重组等来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 实现绿色蔬菜产业链各环节的整合。

3.1.4 加大政策上的扶持力度

绿色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受到天气、基础设施等环境的影响很大, 政府应增加对我国绿色蔬菜产业在财政上的专项支出。完善蔬菜产业链上的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蔬菜生产的基础条件, 比如运输设施、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工保鲜等冷冻设施建设, 对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补贴、以及对农资和农业保险进行补贴等。

3.2 龙头企业及合作社等组织发挥其在产业链中的作用

龙头企业、合作社以及科技园区等, 是产业链整合后的一种形式表现, 在绿色蔬菜产业链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们要在市场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及价值。要致力于新品种、种苗的研发;对农户提供的绿色蔬菜原料进行深加工, 生产速冻蔬菜、蔬菜罐头等保质期长的产品, 销往国内市场或者国外市场, 增加加工环节产品的附加值;在新鲜蔬菜以及加工蔬菜产品的销售环节, 加大对蔬菜品牌以及营销队伍的建立, 进行品牌营销, 明确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 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知名度, 不断拓展新的市场, 增加绿色蔬菜销售环节的附加值。

3.3 绿色蔬菜种植农户积极参与产业链优化建设

农户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强, 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对互联网等新的信息传送渠道没有充分利用, 造成对市场信息把握不好, 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种植计划, 使市场供需不平衡, 市场资源配置不合理, 造成资源的浪费。积极加入蔬菜相关合作社, 或者与龙头企业等签订购销协议, 降低市场风险。农户要扩大自己的种植规模, 通过土地承包等措施, 提高自身的议价能力, 并且积极参与农业保险。

4 结论

我国绿色蔬菜产业链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 这些会制约我国绿色蔬菜的发展, 因此, 对绿色蔬菜产业链进行优化非常必要。本文中产业链优化的路径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产业链延伸、产业链整合以及产业链提升。我国绿色蔬菜产业链优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龙头企业及合作社等中介组织的带动, 以及每个农户在产业链每个环节中的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高铭营, 李宝聚, 石延霞, 谢学文, 孙军德, 张建中.蔬菜食品安全中的生物学危害与控制[J].中国蔬菜, 2009 (5) :4.

[2]张淼, 王家传, 张乐柱, 张培正, 张涛.我国蔬菜食品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食品安全, 2005 (1) :12-14.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初报 篇10

1 种子、土壤消毒技术

搞好种子、土壤消毒, 杀灭种子内外、土壤耕作层的病虫, 减轻蔬菜生长期的病虫害, 减少喷药量,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 种子消毒

(1) 温汤浸种:先用冷水预浸1~2小时, 加热水至55℃, 保持恒温10~15分钟, 再加冷水至30℃, 浸种8~12小时。 (2) 药剂处理:将种子放入冷水中浸泡4~5小时, 再放入1%的硫酸铜溶液中浸泡10~15分钟或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15~20分钟, 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浸种催芽, 可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

1.2 土壤消毒

在原有蔬菜大棚内, 夏季换茬期间, 选择晴天将大棚完全密闭, 连续高温闷烤5~7天, 可杀灭青枯病、枯萎病、疫病病菌。在蔬菜播种前, 连作田要用药剂土壤消毒。 (1) 667m2用70%敌克松0.5kg, 拌细土20~25kg, 沟施或穴施后播种。 (2) 播种前15~20天将土壤扒松, 1m2床土用福尔马林30ml, 兑水2~4kg后喷于床面, 再用薄膜覆盖4~5天, 然后扒松土壤, 待药气全部挥发完后再播种。 (3) 整地时, 667m2用100~150kg石灰撒入大田后翻耕。

2 性引诱剂诱杀害虫技术

永丰县、吉州区植保站从2001年开始进行性诱剂诱杀、监测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的示范试验工作。由江西省植保局提供性诱剂和诱捕器或自制诱捕器。

2.1 诱捕器的制作方法

用可乐瓶、油瓶、矿泉水瓶, 在瓶子的颈部膨大处下方3cm处剪2个对称的2cm×2cm孔口。使用时, 在诱捕器中加水和洗衣粉, 诱芯接近水面, 但不能浸泡到水中, 以免失效。

2.2 性诱剂的用法

从每年的3月份开始挂诱捕器, 至12月结束。小菜蛾在4~6月和9~11月使用, 667m2放1个诱捕器, 内置3个诱芯;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在7~10月使用, 667m2放1个诱捕器, 内置1个诱芯。诱捕器以东西向一字型排列放置, 各诱捕器间距30m, 将诱捕器挂在棚架或木棍上, 高出蔬菜30cm。春、秋季每30天更换诱芯1次, 夏季每20天更换诱芯1次。

从8年的诱杀情况来看, 诱杀量与田间发生量、性诱剂诱杀性能关系密切。斜纹夜蛾性诱剂诱虫量大, 7月份开始增加, 10月诱杀量最大 (5000只以上) , 11月开始减少, 12月很少。甜菜夜蛾诱杀量较少 (田间发生较轻, 每月诱虫量410只以下) 。小菜蛾诱杀量最少 (田间发生轻, 每月诱集量在10只以下) 。

性引诱剂诱杀雄蛾, 减少雌蛾交配繁殖, 降低卵块孵化率。大面积长期使用, 效果更佳。

3 物理机械防治技术

3.1 复合盖顶棚避雨预防病害

春季气温回升后, 保留棚膜和裙膜, 平时将裙膜卷起、棚门打开, 下雨时放下裙膜、关上棚门, 用于避雨降湿, 预防茄果类、瓜类疫病及青枯病等土传病害。

3.2 防虫网预防害虫

蔬菜生长期内, 在棚架上覆盖50目防虫网, 把网棚的四周压紧, 不留缝隙, 防止蚜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瓜绢螟、烟青虫、豆荚螟等害虫进入棚内为害。还可预防由蚜虫传播的病毒病。另外, 虫害少了, 对蔬菜伤害减少, 各种病害都会减轻。

在盖网棚之前要处理一次地下害虫, 进出棚时及时关严棚门。

3.3 黄板诱杀蚜虫

在蚜虫、粉虱、美洲斑潜蝇成虫发生期, 用黄板诱杀成虫。667m2均匀插或挂黄板20块, 黄板应高出蔬菜30cm, 每月更换1次。

3.4 灯光诱杀害虫

每年4~10月, 2~3.3hm2菜地安装杀虫灯1盏, 安装牢固, 杀虫灯底部距地面1.5m。每晚天黑开灯, 天亮关灯。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豆荚螟、小菜蛾、瓜绢螟等蔬菜害虫的成虫。

4 生物防治技术

在药剂防治中, 应优先选用生物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

4.1 以菌治虫、治病

采用苏云金杆菌 (Bt) 、白僵菌防治菜青虫, 颗粒体、多角体病毒防治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 浏阳霉素防治红蜘蛛、茶黄螨, 农用链霉素防治青枯病, 宁南霉素防治病毒病, 农抗120防治炭疽病、枯萎病。

4.2 利用植物源农药防治害虫

用印楝素防治菜青虫、小菜蛾, 苦参碱、烟碱、天然除虫菊素防治菜青虫、蚜虫。

4.3 释放捕食螨

2007、2008年省植保局安排永丰县、吉州区植保站进行以螨治螨试验示范工作 (即利用赣州市植保站繁育的巴氏钝绥螨防治茶黄螨、红蜘蛛) , 取得了良好效果, 如2008年开展了设10、20、30棵茄子树各挂螨1盒区、常规化防区和对照区5个处理的试验。有效地控制了茄子上红蜘蛛和茶黄螨的危害, 667m2减少农药使用1~3次, 降低农药用量30%以上, 其治虫效果优于其他防治技术。

5 效益分析

经过我省多年实践证明, 蔬菜上综合应用绿色防控技术, 一般可减少4~6次用药, 少用50%~60%的农药量, 提高防治效果15%~20%。平均667m2节约农药成本70~90元, 减少人工费40~60元, 增收200~400元, 综合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的菜地减少了一半以上的用药量, 减少了对天敌的伤害和环境的污染, 蔬菜上农药残留量明显下降, 提高了质量安全水平, 消费者可吃上放心

谈绿色食品蔬菜栽培技术 篇11

【关键词】绿色食品;蔬菜;栽培技术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力发展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实现其产业化经营,对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谈谈绿色食品蔬菜栽培技术的几个关键环节。

一、选择良种

蔬菜的不同品种之间,对各种病虫害的抗性是有差异的,因此在绿色食品蔬菜栽培过程中,必须要选用优质、高产、早熟、抗耐病虫害的蔬菜良种,这样就可以避免或者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几率,达到少用或不用农药的目的,降低成本,防止蔬菜污染。

二、播前准备

(一)确定适宜种植季节。种植原则是尽可能将蔬菜的整个生育期安排在它们能适应温度的季节里,将产品器官的生长期安排在温度最适宜的季节内以保证其优质高产,并增强抗性。同时要注意蔬菜的均衡上市,确保效益。

(二)合理安排茬口。实行合理的轮作、间作、套作,根据不同蔬菜品种对光照、水分、肥料的不同要求,可采取高短立体种植。种植几茬蔬菜后,可安排一茬豆科作物,利用豆科作物的固氮作用,提高地力。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信息科学合理安排茬口,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风险。

(三)育苗场地和栽培场地的清理与消毒。在播种或定植前,应及早灭茬翻耕,暴晒土壤,除净残留根茬和枝叶,消灭土壤残存的菌源和虫源。温室、大棚要在高温歇茬季节,在棚内灌水后高温闷棚,利用太阳能消毒。也可在播种或定植前每666.7m2用硫横2.5kg、30%百菌清烟雾剂、10%速克灵烟雾剂、22%敌敌畏烟雾剂各300g,同2.5kg锯末混合均匀,分堆在密闭的棚内点燃杀菌灭虫。在蔬菜定植前15-20d,还要用100倍的福尔马林溶液进行土壤消毒,做法是喷淋后用薄膜覆盖畦面,5-7d后再翻倒土壤1-2次。

(四)种子处理。①浸种催芽。根据浸种水温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温水浸种:针对种皮较薄的蔬菜,如白菜、萝卜。此方式没有消毒作用,一般水温20-30℃,浸4-5h。

温汤浸种:水温50-55℃,浸种15min,浸种期间要不停搅拌,温汤浸种后再用温水继续浸种。如番茄、西瓜、芹菜等。

热水烫种:浸种水温70-85℃,利用两个容器来回快速倾倒浸种的热水,水温降至50℃时,再温汤浸种,之后再进行温水浸种。如茄子、冬瓜。②药剂拌种。将种子重量的0.2%-0.3%的农药同干燥的种子混合,或用药液浸泡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三、栽培管理

(一)培育壮苗。采用国内外的新技术新成果,如营养钵育苗、工厂化育苗、组织培养、嫁接、滴灌、地膜覆盖等,从培育壮苗入手,增加对病虫害的抗性。科学配制营养土,严格做好床土消毒,对一些根系再生能力弱的蔬菜,如黄瓜、豆类等,在育苗过程中要保护根系,采用容器育苗。

(二)苗期管理。①播种-出苗前。做好床土保温保湿,可在苗床上覆盖塑料薄膜。②出苗-移苗前。保持土温,适当降低气温,适度放风,充足光照,防止徒长,适时覆土,间苗。③幼苗移植。分苗宜早不宜晚,次数1-2次,移苗前一天浇透水,晴天进行,尽量少伤根。移苗后提高土温和气温,中午光强时,适当遮光。④成苗管理。保持昼夜温差10℃,土温15℃以上。适时通风,中午进行,背风向通风,定植前7-10d逐渐加大通风量,进行炼苗。保持土壤湿润,定植前2-3d,用百菌清或代森锌进行幼苗消毒。

(三)适时定植。10cm土层温度不低于10-15℃时可进行定植,做到合理密植与精细田间管理相配合,及时间苗、补苗和定苗,对补种或补栽的秧苗,要加强灌水和施肥,达到苗全苗壮。

(四)合理灌溉。冬春低温,少灌多锄;夏秋高温,早晚进行。沙土地,少浇勤浇;粘性土,减少次数,浇就浇透。根系浅,叶面积大的种类,保持畦面不干;根系浅,叶面积小或根系深,叶面积大的种类,保持“见干见湿”(浇水就要浇透);根深耐旱的种类,一般“先湿后干”。

(五)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培土,对植株进行细致调整,如:整枝、摘心、打杈、支架、牵引、绑蔓、压蔓、摘叶、束叶、疏花疏果等。

四、科学施肥

要根据绿色食品蔬菜的生产要求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参照绿色食品蔬菜施肥标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并且要充分腐熟,以减少致病菌和虫卵的带入。追肥以腐熟粪尿为主,多元复合肥为辅,防止过多追施氮肥导致徒长。合理使用微量元素,严格按照标签说明使用浓度和剂量,防止过量引起药害。沙质土壤要轻施勤施,少量多次;粘质土壤可重施,多施厩肥、堆肥等粗肥作基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

五、综合防治病虫害

(一)农业防治。采用抗虫品种、合理轮作、翻耕整地、清洁田园、适期播种、肥水管理等多种农艺措施,提高蔬菜抗逆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

(二)物理防治。应用黑光灯、黄板或糖、醋、酒混合少量药剂诱杀害虫;使用防虫网防虫;覆盖银灰色遮阳网避有翅蚜;保护地可采用“高温闷棚”控制棚室害虫;用温汤或干燥处理蔬菜种子,杀死种子内外附着的病菌;用蓝色膜防除草害。

(三)生物防治。用农抗120防治黄瓜白粉病;用农用链霉素防治黄瓜细菌性 角斑病、大白菜软腐病;释放丽蚜小蜂防治棚室的白粉虱;利用毒力蚜霉菌剂防治棚室蚜虫;利用苏云金杆菌制剂防治菜青虫和甘蓝夜蛾等害虫。

(四)化学防治。科学使用化学农药,认真执行《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安全间隔期限规定》,不使用DDT、甲胺磷、甲基异柳磷等剧

(五)生态防治。应用控温、调温、高温抑菌等生态技术防止病害。

(六)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早防早治,统防统治,以减少农药使用剂量和使用次数。

参考文献:

[1]韩梅.绿色食品蔬菜栽培技术要点[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3):43.

[2]范凌云,丁小良,葛惠元等.蔬菜栽培技术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06(2):101-102.

[3]张建文.有机蔬菜的栽培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07(2):24.

[4]梁枝荣,张清文.绿色蔬菜高新技术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2,21(3):11-13.

[5]朱晨.绿色蔬菜高产技术[J].农家致富,2009(17):47.

[6]葛大壮.绿色有机蔬菜的栽培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09(3):48.

[7]李玉霞,张清文.绿色蔬菜高产技术新探[J].中国食用菌,2011,21(4):28-29.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关键技术 篇12

一、阻虫网防虫技术

作物定植前, 将温室大棚封闭, 用化学防治或高温闷棚措施, 对棚内进行消毒处理, 消灭棚内残存的白粉虱、烟粉虱、蚜虫等小型害虫, 然后在温室大棚上、下通风口和门口安装40~60目防虫网, 阻止棚外的白粉虱、烟粉虱、蚜虫以及棉铃虫、烟青虫、甜菜夜蛾、地老虎等害虫传入。

二、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技术

将杀虫灯吊挂在牢固的物体上, 然后放置在作物园中, 控制面积为20~30亩/台, 吊挂高度蔬菜等一般作物距地面1.2~1.5米。可广泛诱杀果蔬作物田里的斜纹细蛾、甜菜夜蛾、地下害虫等多种有飞翔能力的害虫成虫。

三、高效施药器械施药技术

在棚室内大力推广水雾烟雾热力烟雾机、轨道式无人施药车施药技术, 节约人人资源, 减少用水量和用药量, 降低棚室湿度, 减轻病虫害发生程度, 提高防治效率和防治效果。

四、黄蓝板诱杀技术

利用一些棚内危害严重的小型害虫白粉虱、烟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蓟马等害虫对黄色或蓝色的趋性, 在棚内设置黄色或蓝色黏虫板, 诱杀害虫。定植后将黄色或蓝色黏虫板悬挂在蔬菜大棚行间、株间, 高出植株顶部, 随植株生长的高度及时调整黄板的高度, 每亩用20-30 (20厘米×30厘米) 块黄板。当板上粘满虫子时及时清除或更换。

五、推广生物防治技术

1. 以虫制虫

利用瓢虫、草蛉、捕食螨、小花蝽等捕食性天敌和丽蚜小峰、赤眼小峰等寄生性天敌防治蚜虫、白粉虱等害虫。

2. 推广应用细菌、病毒、抗生素等生物制剂

利用金杆菌 (BT) 制剂防治各科蔬菜害虫;应用阿维菌素防治菜蛾、斑潜蝇、白粉虱、根结线虫等;应用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防治白菜软腐病、角斑病等;应用多抗霉素、抗霉菌素防治霜霉病、白粉病等。

3. 推广应用农药残留降解技术

利用高效农药残留降解菌消除土壤、水体、蔬菜植株及其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如采用农药净1号水剂, 可降解有机磷类农药残留;农药净2号, 可降解氯氰菊酯类农药残留。农药残留降解菌一般在喷洒农药2天后进行。

六、农业生态控制技术

利用农艺措施, 调控温度、湿度条件、光照和气体条件, 使之利于蔬菜植株生长, 不利于蔬菜病害发生发展, 对霜霉病、灰霉病、疫病、黑星病流行性病害发生发展进行抑制, 减少化学药剂应用。主要包括适时放风、适量浇水、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增施二氧化碳肥等措施。

1. 合理轮作倒茬。

2. 选用抗病品种。

3. 及时清理田园。

4. 培育无病虫壮苗。

5. 科学测土配方施肥。

上一篇:现代幼儿园管理艺术下一篇:《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