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蔬菜土壤管理(精选3篇)
绿色蔬菜土壤管理 篇1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 蔬菜等一批高效特色产业, 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国内外市场对于蔬菜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国家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的评价指标。而在现实蔬菜生产环节中, 由于种植模式比较固定, 造成菜田土壤中病菌、虫卵积聚和土传病虫害逐年加重, 加之生产过程中单一、过量肥料的使用, 造成部分土壤盐分升高、盐害加剧, 土壤质量急剧恶化, 已成为制约蔬菜品质提高的又一瓶颈。因此, 加强对蔬菜产地土壤的科学管理, 已成为确保绿色蔬菜生产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1]。
1 绿色蔬菜生产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良好的产地环境和优越的土壤条件, 是绿色蔬菜生产的基础。因此, 在科学选择绿色蔬菜生产地块时, 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1.1 土壤有害物质含量低
选择洁净无污染或重金属背景值低的土壤是确保绿色蔬菜品质安全的关键。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必须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要求达到国家标准 (GB/T18407.1—2001) 规定的土壤环境质量指标。
1.2 土层深厚, 熟化程度高
蔬菜根系发达, 要求深厚而疏松的土层, 熟化土层在30~40 cm以上。一般选择土体无障碍层次、松软有油性、具有良好土壤团粒结构、大小孔隙协调、保水和透气性俱佳且田间排灌设施完善的地块。
1.3 土壤肥沃, 养分含量高
优良的菜地土壤应具有较高的肥力, 养分含量应在中等水平以上, 即有机质1.5%~2.0%以上, 全氮0.1%, 有效磷30mg/kg, 速效钾100 mg/kg以上, 同时含有一定数量的微量元素。
1.4 壤土质地, 中性酸碱度
最适宜蔬菜生长的土壤质地为轻壤、中壤, 通气透水性能良好, 能满足根系生长多方面的要求。大多数蔬菜生长要求土壤酸碱度为中性或微酸性, p H值在5.5~8.0之间。在蔬菜栽培中, 要特别注意由于大量灌水和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对土壤p H值的影响, 防止土壤酸化对蔬菜的危害或诱发土壤缺素症[2]。
2 绿色蔬菜土壤的科学管理
在科学选择产地环境和土壤条件的基础上, 生产绿色蔬菜应对其土壤进行科学管理。
2.1 实行品种间轮作
蔬菜产地属复种指数较高的密集型种植区, 连作或单作习惯较普遍, 长期种植单种蔬菜, 不仅消耗土壤中大量的相同养分, 破坏营养平衡, 降低土壤肥力, 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 而且还会加重疫病、灰霉病、霜霉病、菌核病等土传病害和根结线虫等有害生物的蔓延危害, 致使疫病防治成本加大, 农药残留增加, 土壤污染加重, 直接影响蔬菜的质量安全。
在蔬菜产地实施轮作换茬制度, 是绿色蔬菜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蔬菜需肥种类不同、根系深浅不同、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不同和互不传染病虫、利于改进土壤结构5个原则进行轮作换茬。叶菜类蔬菜需氮较多, 瓜类菜、茄果类需磷较多, 马铃薯、山药需钾较多, 它们之间轮作, 可充分利用土壤中不同种类的养分, 促进土壤养分平衡;深根茄果类、豆类与浅根白菜、葱蒜类轮作, 可充分利用土壤中不同耕层的养分;不同科属间蔬菜轮作, 可改变病虫的生存环境, 利于减轻病虫危害。瓜类、芹菜、蕃茄等易感病的蔬菜与葱、蒜、韭菜、辣椒等不易感病的蔬菜轮作, 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葱、蒜与大白菜轮作, 有利于减轻白菜软腐病的发生;马铃薯、南瓜、洋葱轮作, 有利于平衡土壤中的酸碱度, 利于蔬菜生长。若蔬菜与小麦、玉米轮作, 或与水稻水旱轮作, 则效果会更好。
2.2 合理耕作, 改良土壤
土壤耕作可以改变土壤固、液、气三相比例, 提高土壤通气性, 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分解转化, 有利于蔬菜对所需养分的吸收利用。菜田每年早春或早秋在蔬菜空闲季节, 最少要进行一次深耕, 耕深25~28 cm, 以促进土壤充分熟化和积蓄春、秋季雨水, 起到改善土壤结构和蓄墒、灭菌、杀虫的作用。对连作3~5年的温室菜田, 应及时移棚换土。对耕性差的粘质或沙质土壤, 每年结合增施有机肥进行掺土改良[3]。
2.3 适当增施有机肥, 实施测土配施化肥
施肥是调节土壤营养状况和改善地力的主要措施, 关系到蔬菜产量的提高、蔬菜品质的改善、土壤肥力的保持和土壤理化性状的改良, 施肥不当, 则会造成硝酸盐积累, 影响蔬菜质量。
菜田应以有机肥为主, 常用人粪尿、畜禽粪肥、沤积土杂肥和草木灰等有机肥。各种有机肥一定要经过高温发酵腐熟, 使肥料中的养分充分分解转化, 并经高温杀死病菌、虫卵后再用。有机肥基施时, 结合深耕整地与土壤掺和均匀, 施肥量占总用量的80%以上。对于一次种植、分次收获的蔬菜, 有机肥作为基肥可一次施入。特殊情况需用有机肥作追肥时, 应采用穴施或沟施, 施后覆土浇水并通风排除有害气体, 追肥量占总用量的20%左右为宜。人粪尿需加水稀释后施用。
化肥作为速效肥也是培肥地力的方法之一。但施用时应避免连续施用单一种类的化肥。应以多元素复合肥、蔬菜专用肥为主, 提倡使用生物肥料。控制含氯和硫化物的肥料, 杜绝使用硝态氮肥。一般20%速效肥配合有机肥作基肥, 80%作追肥。作追肥时要少量多次施入, 追后及时浇水。其中, 氮肥20%作基肥、80%作追肥;磷肥60%作基肥、40%作追肥;钾肥50%作基肥、50%作追肥[4]。
在绿色蔬菜生产过程中, 采取统一测试土壤养分, 根据不同肥力条件和蔬菜种类, 配施化肥。有机肥和速效肥的使用量要根据蔬菜种类、季节生产量和对各种元素的需求量及肥料的有效成分、利用率以及土壤肥力情况等灵活掌握。一般优质有机肥用量为75 t/hm2, 速效肥用量及追肥次数、追肥期等应根据不同蔬菜生育期长短及对各元素的需求量确定。
2.4 合理灌排, 推广滴灌
菜田合理灌排, 可以调节土壤水、气、热比例, 以水促肥, 改善土壤温度和通气性能, 促进矿质养分溶解转化, 提高土壤供肥能力。一般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80%时, 适宜养分溶解和蔬菜根系吸收。追肥后应及时灌溉, 浇灌后及时中耕松土, 增强土壤通透性。另外, 蔬菜设施栽培, 不能直接淋雨, 故在灌溉时要注意不宜小水勤灌, 而应浇足灌透, 以免土表聚积盐分, 造成危害。
在设施栽培中, 沟灌 (大水漫灌) 易使棚内湿度加大, 蔬菜根、叶病害加重;地温升温慢, 棚内温度降低, 土壤板结, 对蔬菜品质和产量影响较大。使用膜下滴灌技术, 可为蔬菜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促进蔬菜生长发育。据试验发现, 滴灌后1~3 d湿度比漫灌平均降低40%, 5 cm耕层地温高1.05℃, 地温平均增高2~3℃;棚内气温平均高2.15℃;土壤容重降低0.089 g/cm3, 总孔隙度提高2.53%。蔬菜幼苗期发根快、扎根深, 植株生长稳健;中期分枝发棵早, 叶片发病轻;后期蔬菜生长健壮。同时, 滴灌可节水35%~50%, 减少药剂防治3~4次, 显著推迟或减轻了病害的发生, 可有效控制农药污染和残留的发生, 是绿色蔬菜生产中的重要措施。
3 绿色蔬菜土壤的无害化处理
3.1 土壤盐害和酸化消除方法
对土壤中某种盐分含量超过0.2%的地块, 可采用大水漫灌, 排水冲洗盐害。盐害严重时, 可停种蔬菜一年, 改种一茬吸盐植物如盐篙、苏丹等, 进行生物脱盐。如发现土壤酸化, 可改用硝酸钙、硝酸钠等碱性肥料, 或在土壤耕翻时施入少量生石灰, 即可缓解土壤酸化[5]。
3.2 土壤日光高温消毒处理
在雨季来临前或7—8月, 采用稻草或麦秸7.5~15.0 t/hm2, 切成3~5 cm长撒于地面, 再均匀撒施石灰氮1 500 kg/hm2, 耕翻25~28 cm, 耕后灌水, 用塑料膜平铺地面压实升温, 保持15~20 d。土壤5 cm深处的地温白天达60~70℃, 土壤10cm深处的地温达30~40℃, 可有效灭杀土壤中的各种病菌和害虫。
温室日光高温消毒。在温室蔬菜空置期, 选晴天中午, 直接覆膜闭棚7~10 d, 利用太阳光能辐射增温。晴天13∶00—14∶00, 棚内温度可达60~75℃, 耕层土壤温度可达35~45℃, 经过高温闷棚处理, 可灭杀残留在棚内残枝枯叶和土壤中的锈病、灰霉病、病毒病等病原物, 促进土壤熟化和养分转化, 是土壤消毒最环保、便捷的有效措施。
盛夏深翻土壤晒田, 对大田蔬菜在高温季节每隔7~10d深耕翻土2次, 可杀死土壤表层部分线虫、幼虫或卵, 减少虫源。
3.3 应用石灰氮消毒
氰氨化钙 (石灰氮) 是一种高效土壤消毒剂, 石灰氨在土壤中与水反应, 生成氢氧化钙和氰氨, 氰氨水解成尿素, 最后分解成氨, 其分解的中间产物氰氨等具有消毒、灭虫、防病的作用, 分解过程释放大量热, 也具有消毒效果。同时石灰氨分解彻底, 无任何残留, 对环境和作物无副作用, 还具有灭杀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地下害虫的作用, 是绿色蔬菜生产中最佳的土壤消毒替代药剂。使用方法:蔬菜移栽定植前起垄、浇水, 均匀撒于土内, 用量一般为300~450 kg/hm2, 施后覆土, 至少15 d以后才可起垄移栽或直播菜种。注意严格掌握使用时期和使用剂量, 并注意将水浇透, 使之充分溶解。
3.4 土壤冬耕冻融处理
冬耕利于多接纳秋冬雨雪, 可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沉实、风化土壤并能冻死部分越冬虫卵[6]。据观察, 当土壤相对持水量在40%时, 害虫死亡率达36%;当土壤持水量饱和时, 害虫死亡率达80%以上, 有的可达到100%。翌年春季化冻后, 冬耕还可提高地温, 保持土壤墒情。冬耕时间越早越好, 一般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抓紧进行, 封冻前耕完, 以延长风化时间, 提高灭虫效果, 并利于多接纳雨雪。冬季耕翻深度应在20 cm以上, 冬耕越深, 灭虫效果越好。
3.5 保持土壤地表清洁
在蔬菜生产管理期间, 对整枝打杈的枯枝落叶和个别病株、病苗应及时拔除, 并集中处理。在产品收获后期, 集中清理残株败枝和杂草, 保持田园清洁, 降低病虫基数, 切断传播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文庆.大棚土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C].第七次“土壤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 2001.
[2]顾国平.蔬菜地土壤有效态重金属提取方法的比较[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6 (4) :67-70.
[3]鲁福成.蔬菜可持续发展所面对的环境问题与对策[C].中国园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 2001.
[4]熊汉琴, 王朝辉, 宰松梅.种植年限对蔬菜大棚土壤肥力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 2007 (3) :137-139.
[5]马国福, 葛家颖, 钱志忠, 等.蔬菜地土壤盐渍化状况调查及防治对策[J].上海蔬菜, 2008 (6) :87-88.
[6]蒿文勇, 张良军.无公害蔬菜田土壤的科学管理与无害化处理[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2) :278.
绿色蔬菜土壤管理 篇2
温室蔬菜连作土壤障害及治理对策
通过对高台县温室蔬菜连作土壤障害分析,提出了改善温室土壤障害,发展无公害蔬菜的对策和建议.
作 者:许福智 作者单位:高台县巷道乡农技站,甘肃张掖,734300 刊 名:农业科技与信息 英文刊名:IN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21) 分类号:S4 关键词:高台县 温室蔬菜 土壤障害 治理对策★ 棚室油桃促进着色措施
绿色蔬菜土壤管理 篇3
1 南城县大棚蔬菜土壤类型及分布概次
南城县蔬菜地大部分集中在盱江两岸, 如建昌镇新桥、天井源乡、徐家乡白州等沿河乡镇。土壤类型属淹育型乌潮沙泥田, 发育于河流冲积物母质, 分布于河流及小溪两岸的低阶地, 面积133hm2, 此类型土壤特点犁底层形成不明显, 母质层多为粗砂层或卵石层, 土壤疏松, 通气性能好, 大棚种菜后, 土壤经人们长期耕作, 增施客土泥肥, 逐年加厚耕作层, 改善排灌条件, 消除洪涝影响。这些河流冲积物母质土壤逐步发育成土壤结构性、保水性变好, 毛细管孔隙发达, 适宜栽种瓜类、根茎类、茄果类等蔬菜, 为发展蔬菜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 大棚蔬菜土壤次生盐障碍成因分析
大棚种菜后, 蔬菜生长期间受棚膜覆盖期长, 全年棚内水分蒸发主要在冬春季节, 有5~6个月之久, 自然降雨被大棚遮隔, 土壤淋洗效果与露地相比差异明显, 土壤盐分不能完全被淋溶。因此, 土壤溶液中的盐分经作物毛细管再次带到土壤表层, 积聚在耕作层。
大棚种菜后, 土壤速效N的含量明显增加。蔬菜在生长过程中需肥量大, 菜农重视人、畜、禽粪尿等有机肥料的施用, 这些人、畜、禽粪尿中一般含盐在0.3%左右, 长期施用造成盐分累积。棚内氨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产生亚硝酸气体, 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因此, 导致土壤含盐过量, 可溶性盐分积聚, 形成盐积皮。
随着大棚种菜年限增加。土壤p H值呈下降趋势。土壤N含量与露地相比明显增加, 呈富集状态。据资料显示:大棚种菜8年以上, 棚内水溶性盐总量超过0.2%, 电导率超过0.8ms/cm, 不同程度出现盐障碍现象。菜农为提高大棚利用率, 提高经济效益, 棚内连作重茬, 长期往复, 间种套种, 茬口无法调整, 使氨化菌、硝化菌等有益微生物受到抑制, 有害细菌增加, 破坏了土壤微生物自然平衡, 影响肥料分解利用。棚内蔬菜连作重茬, 使P、K等元素得不到及时补充, 土壤盐离子不能交换, 造成盐分积累过多。
此外, 菜农浇灌菜地用水, 有的水源来自村庄洗衣渠 (塘) 或池 (鱼) 塘水, 这种水含杂质盐分过多, 菜地易发生盐渍化, 影响蔬菜正常生长。
大棚蔬菜土壤盐障碍产生的成因, 肥水管理是关键, 也是主要成因之一。
3 大棚土壤次生盐障碍对作物的影响及症状
大棚菜地土壤次生盐障碍一般发生在建棚5年左右, 时间集中在每年春季3~5月份。由于建棚时间, 施肥水平, 土壤质地及管理措施等存在差异。因此, 棚内土壤盐障碍发生程度不一, 对蔬菜作物的危害表现也不一样。棚内作物危害主要表现症状:生长发育缓慢, 植株矮小, 叶色呈褐色斑点, 茎秆不粗壮纤细脆弱, 根系不发达, 须根发黑。棚内温度一旦升高, 在靠近地面的茎叶易枯萎, 叶脉现白, 严重时引起枯萎, 甚至死亡。多数蔬菜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影响蔬菜产量、品质和菜农经济收入。
4 管理对策
4.1 科学施肥, 推广施用配方专用肥
棚内蔬菜施肥, 坚持“施足底肥为主, 追肥为辅, 少量多施”的施肥原则。根据不同品种, 不同生育期, 选用不同肥料, 应以优质土杂肥为主, 尽量少施N肥, 不施饼肥和人粪尿, 防止追施尿素过量, 尿素属中性速效N肥, 施用时不超过0.5kg/10m2, 采用开沟深施, 及时覆土, 并随即浇水稀释。
同时增施P、K肥, 如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磷酸铵、硫酸钾、硼酸、硼砂、草木灰等, 以满足不同蔬菜品种对营养元素的需求, 实行平衡施肥, 做到N、P、K及微肥平衡施用, 推广施用配方专用肥料。 (棚内施肥用量及浓度见附表)
单位:kg/667m2
4.2 科学用水, 改善棚内排灌条件
大棚内外要不断完善排灌设施。每个大棚周围要挖0.5m深的围沟, 做到及时排除积水, 减少盐分积累。有条件的地方可推广应用棚架喷灌、滴灌技术, 即可调节棚内温度、湿度, 又能节约水资源。
4.3 深耕土层, 填入客土
每年夏季揭膜灌水后, 将棚内土层上下深翻, 做到表土与底土互翻互换, 使盐分广泛均匀分散到土壤中, 降低土壤盐分浓度。春季如遇土壤产生盐积皮, 应及时铲除, 然后填入客土。
4.4 表土覆盖, 及时揭膜选用良种
【绿色蔬菜土壤管理】推荐阅读:
绿色蔬菜10-25
绿色蔬菜营销分析10-12
河南绿色壁垒蔬菜出口08-19
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08-29
绿色蔬菜高产栽培技术06-14
塘口军民共建绿色蔬菜科技示范园简介05-25
攀西地区主要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评价07-01
焦作市朱村矿蔬菜及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分析06-26
蔬菜苗期管理09-29
蔬菜种植和管理技术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