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连作(共7篇)
蔬菜连作 篇1
1. 生物菌肥改良法
(1) 施入生物菌肥法以鸡粪、秸秆为原料, 加入多维复合菌种。先将1 kg菌种与10 kg麦麸搅拌均匀, 喷水5~6 kg, 堆闷5~6 h;再将鸡粪和粉碎的秸秆菌种三者搅拌均匀 (比例:1 kg菌种、1 t鸡粪、100~300 kg秸秆) , 堆成高1 m, 宽1 m, 长度随鸡粪的多少而定的发酵堆, 外面盖上草苫, 2~3 d翻1次, 一般翻3~4次。发酵好的鸡粪干燥、无臭味, 使用方便。一般作底肥使用, 也可作追肥使用, 每0.067 hm2使用3 (需要9 m3鸡粪发酵) 。
(2) 施入微生物肥微生物地面肥与叶面肥配合使用效果最佳, 可节省大量化学肥料, 明显提高肥料利用率, 培肥地力, 治理、消除土壤污染和连作障碍, 提高蔬菜的商品率。要特别注意按说明书使用。
(3) 应用多功能根际益生菌一般是按产品使用说明的比例配置栽培基质育苗, 定植前挖好苗穴, 按30 g棵的用量, 将调好的基质均匀撒入苗穴中。定苗后需浇透水1次, 以后的田间管理同常规栽培一样。
2. 灌水洗盐
在夏季高温不能生产的季节大量灌水, 灌水量需达到100 t/0.067 hm2, 进行2~3次, 以使盐分随灌水流出, 达到洗盐的目的。
3. 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1) 利用麦秸、玉米秸等平铺法按照日光温室的种植习惯, 南北向挖沟, 沟宽60~80 cm, 深60 cm, 长度与温室的种植行相同, 挖沟时间在每年的7月—8月, 正处夏季高温季节, 沟挖好后, 沟内填麦秸、碎玉米秸等物 (0.067 hm2棚室用0.67~1 hm2玉米秸) , 然后踏实。每0.067 hm2撒2~2.5 kg酵素菌肥, 菌肥要均匀撒在秸秆上, 将土填回, 准备定植。一沟一沟地铺, 将棚室内满铺一层玉米秸或麦秸覆土成垄, 在垄上定植蔬菜苗。
(2) 用玉米秸秆开沟施入法南北向挖沟, 沟宽60~80 cm, 深50~60 cm, 长度与温室的种植行相同, 沟内填玉米秸等物, 填至沟深的1/2处时, 踩压踏平。每0.067hm2施秸秆速腐菌种2 kg, 随之加第2层秸秆, 再撒1~2 kg菌种, 然后覆土5 cm, 沟内灌水, 以充分湿透秸秆为宜。再以30 cm×40 cm距离打孔, 孔径3~4 cm, 发菌7~8 d, 再进行第2次覆土, 覆土厚度控制在30 cm左右, 结合第2次覆土可施入腐熟圈肥, 每0.067 hm2施圈肥7 000~8 000kg、尿素30 kg、磷酸二铵40 kg、硫酸钾10 kg, 在施入秸秆处做小高畦, 小高畦做好后用地膜覆盖最好, 盖后再一次打孔。建造反应堆时间要早于应用时间15~20 d。打孔要及时, 一般浇水后2~3 d内就要及时打孔。覆土不宜过深, 一般不要超过20~30 cm。
4. 夏季高温闷棚技术
利用夏季强光和薄膜覆盖密闭棚室, 高温杀死病菌和虫卵。在晴天的上午将棚室密闭, 浇水后闷棚, 棚内的温度最高可超过70℃, 可有效地杀死棚内残存的病菌和虫源等。闷棚时间一般掌握在15~20 d, 1个月更好。
5. 推广蔬菜平衡施肥技术
(1) 增施有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 化肥为辅, 有机氮肥和无机氮肥之比不应低于1∶1。将所使用的有机肥都进行无害化处理。一般农家肥 (如鸡粪、厩肥、畜禽粪便等) 与磷肥混合后进行堆沤或高温发酵后使用;或采用蔬菜专用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等。将有机肥做基肥, 采用普施与沟施相结合, 60%左右普施, 40%左右沟施。
(2) 合理确定基肥、追肥比例按蔬菜种类、肥料品种、施肥总量的不同, 基肥用量要灵活掌握。磷肥要以基肥为主, 基肥比例占3/5~2/3, 氮、钾肥基肥比例1/5~1/3。为控制氮肥投入, 连续采摘的作物要注意搞好分期控氮, 每次每0.067 hm2追施尿素的数量不宜超过20 kg。
(3) 补充微量元素蔬菜是喜钙作物, 配合施用钙肥或含钙磷肥, 对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具有积极作用。同时随着化肥的大量施用, 注意补充锌、硼、镁等其他微量元素, 对平衡土壤养分, 实现蔬菜高产, 也具有促进作用。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必要时也可以通过喷施多元微肥来补充作物缺乏的营养元素。
6. 利用抗性品种和嫁接换根技术
选用抗病、优质、高产的蔬菜品种是提高抗病能力的前提, 也是防治土传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利用嫁接技术防治根系病害, 选择高抗根结线虫和根部健壮的品种作为嫁接砧木, 如用黑籽和白籽南瓜嫁接黄瓜, 托鲁巴姆嫁接茄子等。
7. 合理轮作、改善栽培制度
首先, 将茄果类、瓜类、豆类等深根性作物与白菜类、绿叶菜类、葱蒜类等浅根性作物进行轮作, 可以减轻病害发生,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其次, 改变栽培时期, 错过发病期进行种植, 如在高温期易发生的病害, 在栽培上要错过高温期进行种植, 可减轻连作障碍的发生。
8. 土壤消毒
氰氨化钙消毒技术的使用方法:前茬蔬菜拔秧前5~7 d浇1遍水, 待土壤不黏时拔秧, 立即将30~60 kg/0.067 hm2 (用60~80 kg/0.067 hm2可防治根结线虫) 的氰氨化钙均匀撒施在土壤表层, 旋耕土壤, 使氰氨化钙与土壤表层10 cm混合均匀, 再浇1次水, 覆盖地膜, 高温闷棚7~15 d, 然后揭去地膜, 放风7~10 d, 定植前可用生菜籽检验是否能正常出苗, 若能出苗则可定植。此外, 旋耕土壤前也可将农作物碎秸秆如麦秸、麦壳 (麸) 、稻草 (糠) 、玉米秸等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
蔬菜连作 篇2
1 棚室蔬菜连作障碍的成因
a.土壤酸化。随着棚室蔬菜生产中化肥尤其是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钾、氯化钾等的大量使用, 导致耕层土壤的pH值降低, 致使棚室蔬菜容易发生铝中毒和钙、镁元素的缺乏。土壤酸化可直接危害蔬菜, 同时还抑制了P、Ca、Mg等元素的吸收。
b.土壤次生盐渍化。其一是棚室中长期盲目地大量施肥;其二是棚室中的自然降水受到阻隔, 土壤受自然降水自上而下的淋溶作用丧失, 使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不能被淋洗到地下;其三是棚室内的温度较高, 蔬菜生长旺盛, 土壤水分自下而上的蒸发和蔬菜的蒸腾作用比露地强, 根据“盐随水走”的规律, 也加速了土壤表层盐分的积聚。土壤盐分浓度高, 使蔬菜吸水困难, 根系生长不良, 蔬菜作物抗逆性减弱, 病菌侵袭引起各种病害。
c.营养失调。每种蔬菜都会按着自身的需要, 对土壤中的离子进行选择性地吸收。而重茬会导致片面消耗某些营养元素, 从而使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呈现生理性的不平衡。如氮肥和磷肥超量, 而速效钾明显降低, 速效锌、硼的含量成倍减少。土壤中的营养元素的比例失调, 造成肥料的浪费, 增加土壤污染, 导致蔬菜的抗病性、产量和品质下降。
d.过量施肥。施肥不平衡是重茬病害的最主要原因, 比自毒、土传病害和线虫危害更加严重。氮过剩会降低肥料的利用率、硝酸盐超标、土壤盐渍化、土壤酸化、硝酸盐的淋失及对地表水体造成污染、营养失衡、加重病害。磷过剩的情况下, 含磷的肥料施入土壤后, 很快就有80%左右磷肥与土壤里的中微量元素 (如钙、镁、铁、锌、锰、铜等) 结合在一起, 固定在土壤中, 当施入有机肥和生物菌后, 这些固定的磷还会再释放出来, 但测土仪器却测不出这些固定的磷, 只能测定可溶性的速效磷。若按测定结果施磷极易导致磷过量, 而过量的磷必然将中微量元素固定, 从而产生多种缺素症, 同时病菌也会趁虚而入, 导致各种病害严重发生, 所以磷不宜多施。另一方面, 部分磷肥中含镉等重金属, 会污染蔬菜产品和水体。
e.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一方面是菜农不注重有机肥料的施入, 另一方面棚室中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旺盛, 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土壤有机质的降低, 使得土壤的缓冲性能降低, 土壤也易板结。
2 连作障碍的防控对策
a.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可减少土壤中的盐分积累。大力提倡重施有机肥、水肥药一体化、平衡施肥。将有机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氮磷钾肥与中微量元素肥料配合使用, 协调养分的释放速度, 为蔬菜提供长期有效的均衡营养。
b.合理灌溉 通过合理灌溉, 可以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量, 有利于防止土壤表层盐分积聚。首先应将传统的沟中大水漫灌的方式, 改为小水浇灌, 或滴灌、微灌等形式;其次, 应该明水灌溉为暗水灌溉, 即膜下沟灌、膜下滴灌、膜下交替隔沟灌溉等;其三, 尽量实行“微灌-追肥-根部用药”一体化。
c.增施有机肥 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 提高土壤的温度, 改良和修复土壤, 保蓄肥水, 而且还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繁殖, 将已经固定的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再次释放出来。
d.轮作换茬 蔬菜的根系分泌物是土壤微生物的营养源, 利用蔬菜的多样性, 来提高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 进而控制土壤病原菌的滋生, 是防范连作障碍的最佳措施。可参照不同蔬菜的连作年限, 并尽量考虑到不同蔬菜的科属类型、根系深浅、吸肥特点以及分泌物的酸碱性等进行合理轮作。
e.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比传统栽培方法节水、节肥、产量高、品质好、无污染、无公害、生产快、效益好, 可从根本上解决连作障碍的问题, 而且特别适合于工厂化生产, 并不受地域限制。无土栽培广泛应用于多种蔬菜的生产, 但技术要求比较严格。
f.生物防治 将有益微生物制剂接种到土壤中, 可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防控土传病害。如目前推广的秸秆反应堆技术, 不但能提高地温, 增加CO2, 还能改良土壤。
蔬菜连作 篇3
此外,大部分菜农没有按照作物需肥规律进行施肥,只注重高产高效,大量单一施用化肥,使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土壤p H值下降,酸化程度加重。
1连作障碍发生的原因
1.1连作和无越冬使病虫繁殖量加大
连作大棚中叶霉病、灰霉病、霜霉病、根腐病、枯萎病和白粉虱、蚜虫等病虫害的茬口密度和病害程度远远高于非连作的大棚。
1.2土壤微生物的自然平衡遭到破坏
温室设施长期连作栽培,使土壤的性状及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都发生了改变,使得有益微生物如铵化菌、硝化菌等的生长都受到抑制,却有利于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从而破坏了土壤微生物的自然平衡,不但使肥料分解受到障碍,还使病虫害发生增多,蔓延加快,逐年加重[1]。
1.3常年覆盖和高蒸发导致次生盐渍化
大棚栽培常年覆盖土壤,破坏了自然状态下的水分平衡,加上棚内温度高,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水分量加大,深层土壤中的盐分会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在土壤表层形成白色盐分,即“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
2连作障碍的综合治理
2.1大棚生态环境的治理
2.1.1首先要大量施用有机肥
有机肥在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同时,还能增加微量元素的含量,使土壤团粒结构得到改善,加大了保水、保肥等功效。
2.1.2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由于大棚蔬菜长期不能合理轮作和滥用化肥,使土壤中可溶性盐和硝酸盐的含量明显增加,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使土壤的p H值逐步达到或接近多数作物所适应的中性或微酸性、微碱性的范围。在具体措施上可分为:(1)土壤处理;对于p H值小于5.5的酸性土壤增施生石灰,每0.067 hm2增施50 kg生石灰中和土壤,并控制氮肥用量,降低土壤中硝基的含量。对于p H值在5.5~6的微酸性土壤要施用碱性肥料,如钙、镁、草木灰等,中和土壤的微酸性。对于p H值大于7.5的碱性土壤,要施用酸性肥料,如硝酸铵、硫酸铵等,使其中和为中性土壤。(2)土壤深翻:将土壤表层的盐分翻入深层,深翻一般在25 cm左右,同时结合灌水洗盐,在换茬农作时,在棚中灌满水,使积水达到4~6 cm并浸泡6~7 d,等土壤中的盐分充分溶解后再将其排出,效果会更佳。(3)换土法:选用其他田块优质肥沃的土壤与大棚中表层30~40 cm的土壤互换,从而达到改良棚内土壤的效果。
2.1.3棚室消毒
氰胺化钙是药物消毒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氰胺化钙可以杀灭土壤中的真菌、细菌及有害生物,还能杀灭多种土传病害的病原及地下害虫,而且氰胺离子最终可生成尿素,具有无残留、无污染等优点[2]。消毒的方法为:在大棚收获后首先进行残物清理,然后及时浇水,渗水后撒施氰胺化钙每0.067 hm2施100~150 kg,然后深翻,并进行闷棚处理,提升大棚室内温度,以达到杀菌、杀虫和消毒的目的。还可采用药剂熏蒸灭菌,将棚室封闭,用化学杀虫、杀菌药剂进行棚内熏蒸,杀灭棚室残留的病原、虫卵,以达到减轻病虫害的目的。
2.2合理轮作,克服连作障碍
作物的轮作,要根据不同作物自身的生理特性,对不同病虫害感染的异同特点,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情况进行轮作,可以按以下原则进行安排:
2.2.1选择需氮、磷、钾较多的各类作物进行相互轮作
将小白菜、香菜等需氮较多的作物与需磷较多的豆类作物再与需钾较多的根菜类作物进行轮作,可使土壤中所含的氮、磷、钾各类营养都能被作物充分吸收利用,而不被流失、浪费。
2.2.2选择深根系和浅根系的作物进行轮作
将瓜类、豆类、茄类作物和浅根系的白菜、葱、蒜类作物进行轮作,可使土壤各层次的营养都能被作物充分吸收利用。
2.2.3选择感染不同病害的各类作物进行轮作
使前茬作物残留的虫卵、病菌等病原物因失去寄主而自身灭亡。
2.2.4选择偏酸性和偏碱性的各类作物进行轮作
通过作物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从而使土壤酸碱程度保持适中,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2.5根据不同病原虫卵存活年限进行轮作
如白菜、芹菜、茴子白、葱、蒜等作物,可间隔1~2年。马铃薯、黄瓜、辣椒等需间隔2~3年;需间隔3~4年的作物有:西红柿、茄子、黄瓜、豌豆等;西瓜的间隔年限最长,需要5~7年。
3合理施肥
施肥要以施用有机肥料为主、施用化学肥料为辅的原则进行,增施有机肥在改善土壤结构、增强蓄水、保肥、透气和调节温度的同时,还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含量,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和肥效,减少化肥流失,中和土壤的酸碱度,还可以消除农药残毒的污染,促进作物光合作用,提高农产品品质。所以一般都以有机肥料做基肥,施肥的数量一般都是每0.067 hm2施用有机肥1 000~1 500 kg,化肥施用的数量要以种植作物的种类和土壤所含各类养分,如速氮速磷速钾三要素的多少进行施用。因此,在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倡测土配方施肥。追肥一般都以化学肥料为主,施肥总原则是:控氮、稳磷和增钾。在施肥的过程中,还要根据种植作物的种类、所追求的产量标准和苗情长相等特点进行增施和补施追肥。
4换根嫁接
对瓜果类和结果类的蔬菜可以采用换根嫁接的方法消除连作障碍。嫁接就是把蔬菜苗也就是接穗,嫁接到与其有较强的亲和力且根系发达、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强的植物品种上,这个植物品种就是砧木。培养嫁接苗的土壤要选无病菌毒、有机质含量高且肥力条件好的土壤进行。同时要进行严格的药剂消毒。嫁接方法可采用靠接法、插接法和劈接法。嫁接苗移栽时接口要高出地表,不能让嫁接苗的接口和接穗与土壤接触,以免植株再次感染土传病害的病菌和病毒,从而失去嫁接的意义。换根后的蔬菜苗不但可避免土传病害直接浸染,还可以通过嫁接砧木发达的根系更多地吸收土壤中的营养成分。
5结束语
大棚蔬菜土壤连作障碍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的、综合的工作,所以,在大棚生产中,一定要根据棚室生产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采用科学合理的轮作倒茬模式,根据作物需肥规律进行合理施肥,才能使大棚作物连作障碍和危害得到有效治理,保证棚室长期良好的生态环境循环,达到高产高效的生产目的。
摘要:近年来,太谷县菜农在温室大棚蔬菜栽培中,盲目进行连作栽培,超量施用化学肥料,造成大棚病虫危害严重,土壤化学性质变差,土壤酸化加重等连作障碍。根据多年调查研究和试验总结,针对性提出大棚生态环境治理、合理轮作、合理施肥和换根嫁接等综合应对措施。
关键词:大棚蔬菜,连作障碍,调研分析,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薛超,黄启为,凌宁,等.连作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调控及高通量研究方法[J].土壤学报,2011(3):612-618.
保护地蔬菜连作的危害及对策 篇4
1保护地蔬菜连作的危害
1.1土壤养分分布不均衡
某一蔬菜作物对某些营养元素的吸收具有偏爱性,长期连续种植同一种蔬菜,会对这种蔬菜喜好的养分连年吸收,必然导致某些养分的缺乏,而不需要或需要较少的元素就会相对积累过多,土壤养分分布平衡必然失调。再者,不同蔬菜根系分布深浅不同,长期单一连作,同一深层的根系吸收范围固定,从而造成一定土层营养成分的缺乏。
1.2土传病害加重
由于连年种植一类作物,使相应的某些病菌得以连年繁殖,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形成病土,成为年年发病根源。特别是棚室连作,棚室内的特殊环境有利于病菌的越冬,病菌逐年积累,数量越来越多。茄科蔬菜连作,疫病、枯萎病就会发生严重;西瓜连作导致枯萎病高发;姜连作可导致严重的姜瘟等等。
1.3根系分泌的自毒物质增多,自毒作用增大
某些作物可通过植物残茬腐解、根系分泌等途径释放一些有毒物质,对同茬或下茬同种或同科植物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这种现象被称为自毒作用。自毒作用是导致作物产生连作障碍的因子之一。根系分泌物中低分子量的物质,主要是包括苯甲酸、苯丙烯酸、对羟基甲酸、肉桂酸等十余类有毒物质,通过抑制根系对氮、钙、钾等离子的吸收,对水分的吸收、作物的光合作用、蛋白质和DNA合成等多种途径来影响作物生长。大量试验表明,酚类物质和某些脂肪酸对植物生长能产生抑制作用。
1.4土壤盐渍化,理化性状改变
蔬菜栽培用肥量大,并且由于种植品种单一,肥料的使用也不够多样化。长期大量使用相同类型的肥料,会使得土壤养分变得不平衡,被蔬菜吸收走的中微量元素得不到补充,而大量元素却在土壤中积累严重,就会导致大棚土壤发生盐渍化,最终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使得土壤出现酸化、盐害。当前各地区的蔬菜销售已经形成规模,有的蔬菜种植区域甚至有了自己的蔬菜品牌,让菜农改变原有的种植模式和蔬菜种类比较难。因此,预防和解决重茬危害应着重从土壤处理和肥料使用这2个方面进行。
2对策
2.1土壤处理
因为菜农连年种植蔬菜,导致大棚中的病原菌积累量越来越多。为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就要及时使用药物进行土壤消毒。夏季进行高温闷棚是遏制土传病害最好的一个手段,通过闷棚与药剂处理配合的办法进行土壤消毒,最大程度地减少土壤中有害菌,从根本上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几率。常用的土壤消毒剂有石灰氮、棉隆、荣宝等。石灰氮的使用方法是先将粪肥撒入棚中,用旋耕机旋耕后将石灰氮均匀撒施在棚地上,然后再用旋耕机打匀,覆盖地膜,20~25d后揭膜。棉隆的施用方法是土壤施好底肥后深翻整平浇水,待土壤湿度在50%时,用旋耕机旋耕。然后将棉隆均匀撒在地表,施药后立即用塑料布盖严。
2.2合理施肥
a.提高优质有机肥的用量。有机质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主要物质,保持土壤中团粒结构不减少可让土壤有持续的供肥能力。
b.注重生物菌肥使用。翻地时,可普施生物菌肥,全面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定植时,可穴施生物菌剂等,养护根系,提高抗病性。对于使用药物熏棚的大棚尤为重要,土壤处理以后要及时补充有益微生物,因为消毒后的大棚土壤几乎处于无菌状态,极易造成有害菌入侵和泛滥,使用生物菌肥后利用有益菌占领土壤,从而压缩病原菌的入侵空间,抑制土传病害的发展。
c.调整底肥与追肥的施用比例。根据所种作物和土壤肥力状况的不同,调整底肥与追肥的施用比例。先进行土壤检测,在此基础上根据所种作物的需要,合理搭配底肥和追肥。追肥中,最好选择全营养的水溶性肥料。
2.3药剂防治
在蔬菜定植时可用普力克、恶霉灵混农用链霉素配成溶液,进行蘸根。在生长过程中,也要加强对于病害的认识并做到对症施药。
参考文献
[1]张文举.连作障碍的快速解决途径[J].中国农资,2014(15):22.
[2]顾玉成,吴金平.设施栽培连作障碍克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11(1):1-3.
[3]李国群.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成因及防控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11(22):20-21.
[4]党军华.蔬菜连作障碍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J].青海农技推广,2009(3):28.
蔬菜连作 篇5
1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
1.1 土壤次生盐渍化及p H值变化
在蔬菜的种植过程中, 因为许多种植户缺乏相关的种植知识, 可能出现施肥不合理, 或者过度施用化肥的现象, 导致种植地土壤中盐量不断增加, 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易受到土壤中盐浓度的影响, 微生物的生长状况与盐浓度呈反比关系。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的速度也会因为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当蔬菜吸收大量的铵态氮时, 其叶颜色变深、生育受阻。随着土壤中盐分的积累, 土壤溶液的浓度也会增加, 渗透势变大, 导致蔬菜种子因吸水吸肥困难而不能正常发芽, 影响其正常生长。
1.2 土壤营养物质失衡
蔬菜的种类不同, 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不相同, 存在选择性吸收的现象。如果在一块土地上长期种植一种蔬菜, 会因为蔬菜选择性吸收某些营养元素, 导致土壤中某种物质过度消耗, 这种物质若得不到及时补充就会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同样, 因为蔬菜选择性吸收一种营养物质, 其他物质会继续累积, 使土壤中该物质含量过高, 从而造成土壤中养分分布不均衡。施肥量和施肥种类也会影响蔬菜体内的养分比例, 如果长期施用一种肥料或过度施肥, 会影响蔬菜对养分的吸收, 导致蔬菜的抗病虫害和抗逆性能力下降[1]。
1.3 土壤微生物改变, 土传病害加重
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是土壤中微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们可以将土壤中植物的残体降解并转化为营养物质, 是土壤中养分转化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 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越高, 土壤中病害菌的数量就越少, 也就是说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蔬菜的连作会减少土壤中病原拮抗菌的数量, 而病原菌的数量会逐渐增加, 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 使蔬菜极易产生病害[2]。随着蔬菜连作年限的增加, 土壤中微生物的结构由有利于蔬菜生长的细菌型微生物转向易发病的真菌, 使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减少。
1.4 蔬菜的自毒现象
蔬菜的自毒是指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分泌一些次生代谢产物, 这些物质通过影响细胞的生长分裂以及细胞膜、原生质体膜和叶绿体膜的渗透性和完整性, 抑制下年同种蔬菜的生长。种植地常年种植某种蔬菜会产生一些自毒物质, 经过长时间的累积, 影响下年蔬菜的正常生长, 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 是造成蔬菜连年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2 蔬菜连作障碍综合防治措施
2.1 深耕种植, 施用有机肥
良好的土壤环境不仅可以促进蔬菜的茁壮生长, 也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 对种植地进行深耕并施用适量的有机肥可以为蔬菜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一些种植户为了增加产量, 大量施用化肥, 这不仅增加生产成本, 而且浪费肥料使土壤溶液中盐分浓度上升, 也是土壤中次生盐渍现象加重因素之一。因此, 应该根据蔬菜的种类, 在深耕时施用适量的高品质有机肥或者生物反应堆肥, 从而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改善土壤, 抑制土壤中有害微生物数量。根据土壤中养分含量和蔬菜所需肥料量, 进行精确施肥, 控制磷肥和氮肥的施用比例, 适时增施一些钾肥, 从根本上改善土壤自身环境调节功能[3,4]。
2.2 使用微生物菌肥抑制土传病害
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不仅可以缓解蔬菜连作障碍中的自毒作用, 也可以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微生物菌肥的使用, 可以促进蔬菜根际中有益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使有益微生物与有害微生物之间形成竞争关系, 从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因为蔬菜的种类不同, 其产生的有害菌也不相同, 所以应该根据连作蔬菜的种类以及土壤的具体情况, 引用相应的竞争微生物。生物有机肥的施用也可以提高原有拮抗微生物的活性, 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 抑制病原菌的活动, 减轻病害发生。
2.3 合理轮作
合理轮作可使土壤中的养分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 避免营养失衡, 使土壤中各养分处于平衡状态。这样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使土传病害得到控制。轮作改变病菌的生长环境, 使其失去了原有的寄主, 从而减轻或消灭病虫害。在实行轮作时也应该根据作物的吸肥特点、生长规律、科属类型等制定合理的轮作制度, 有计划地进行轮作换茬。有研究表明, 在茬口安排上, 种植短生育期的豆类、甜玉米等作物, 可以抑制葱蒜类蔬菜根系的病原菌。
2.4 土壤消毒
可以使用高温、水淹以及药物等方法处理土壤, 能有效减少和消灭土壤中的害虫和病原微生物, 从而消除蔬菜的连作障碍。氰氨化钙是一种大量生产的多用途工业产品, 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对于一些蔬菜连作障碍严重地区, 可以利用氰氨化钙对种植地的土壤进行消毒, 杀死土壤中的害虫和病原微生物, 可减少土壤对化肥的依赖, 提高土壤自身的供氮能力。也可以采用氰胺化钙—太阳能消毒与生物有机肥—秸秆联合修复技术, 即施氰胺化钙750 kg/hm2和切碎的秸秆15 t/hm2, 并通过耕翻将氰胺化钙与秸秆翻入土壤中, 即可有效防治土传病害的发生。
2.5 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现代蔬菜种植过程中, 农民为了追求单产最大化, 施用了大量的氮肥, 这样不仅造成了肥料浪费、水体污染等问题, 也造成了土壤盐分大量的累积、土壤板结等问题, 是造成蔬菜连作障碍的一大原因。采用水肥一体化进行灌水施肥, 不仅可以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也能起到节水、增产、改善品质的作用。使用水肥一体化灌水施肥技术可以明显改善温室内土壤团粒结构, 增加孔隙度, 有效调节了土壤水、气热的循环状况, 改善了土壤生态环境, 值得在蔬菜种植中推广应用。
摘要:分析了蔬菜连作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 并从深耕种植、施用有机肥、使用微生物菌肥、合理轮作、土壤消毒以及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方面介绍了蔬菜连作障碍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邢宇俊, 程智慧, 周艳丽, 等.保护地蔬菜连作障碍原因及其调控[J].西北农业学报, 2004, 13 (1) :120-123.
[2]王治林, 乔俊卿, 刘邮洲, 等.苏北地区设施栽培茄果类蔬菜连作障碍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江苏农业科学, 2012, 40 (2) :127-129.
[3]刘凤淮, 文廷刚, 杜小凤, 等.蔬菜连作障碍因子分析及其防治措施[J].江西农业学报, 2008, 20 (5) :41-43.
蔬菜连作 篇6
1.1 增施有机肥
最好施用纤维素多即碳比高的有机肥 (如秸秆沤肥、沼肥等) , 有机质在腐解的过程中, 会形成腐殖酸等有机胶体, 而胶体中胶粒带负电, 具有很强的吸附特性, 能把可溶性的矿质养分, 如铵离子、钾离子、钙离子等阳离子吸附在自己周围, 这种吸附是动态的, 当土壤溶液浓度降低时又会释放到溶液中。由此可见, 增施有机肥料, 可大大增强土壤的养分缓冲能力 (即协调能力) , 防止盐类集聚, 延缓土壤的盐渍化进程。氮素化肥是蔬菜生产上运用范围最广, 施用数量最大的一类化学肥料, 对提高蔬菜产量、改善蔬菜品质与营养, 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县许多菜农在施用氮肥时由于选择氮肥品种或施用方法的不当, 常常造成肥效降低或灼伤蔬菜苗。由于氮肥品种很多, 而不同氮肥品种的含氮量与理化性状不同, 在施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上也有较大差异。
1.2 推广施肥的科学检测
有条件的地方, 可用电导仪监测土壤溶液浓度, 超过一定的EC值, 蔬菜就要发生生育障碍, 如发现接近临界值就停止;植物在工厂化育苗时, 更应该注意EC值的控制, 否则易造成僵苗。
1.3 加深土壤的翻耕
保护地土壤的盐类集聚呈表聚型, 即盐类集中于土表层。在蔬菜收获后, 进行深翻, 把富含可卡因类的表土翻到下层, 把相对含盐较少的下层土壤翻到上面, 可以大大减轻盐害。
1.4 撤膜淋雨溶盐或灌水洗盐
待夏熟菜收获结束后, 利用换茬空隙, 揭去薄膜, 在雨季如有数十天不盖膜, 日晒雨淋, 对于消除土壤障碍是一项简易可行的有效措施, 不仅可以洗盐, 而且可以杀灭病菌, 有利于下茬的高产稳产。
1.5 基肥深施, 追肥限量
用化肥作基肥时进行深施, 作追肥时尽量“少吃多餐”, 最好将化肥与有机肥混和施于表土以下, 以免过多增加表层土壤的含盐量。追肥一般较难深施, 故应严格控制每次施肥量, 宁可用增加追肥次数的方法, 也不可一次施肥过多, 以免提高土壤溶液的浓度。
1.6 提倡根外施肥
根外施肥不会增加土壤的盐分, 应当大力提倡, 特别是尿素、过磷酸钙以及磷酸二氢钾, 还有一些微量元素, 作为根外追肥都是适宜的, 效果较快。
1.7 地面覆盖
用地膜或秸秆进行地面覆盖, 对于抑制土表积盐有明显作用。据试验, 用锯木屑、稻草、地膜、菜叶等覆盖于表土上, 能降低土表盐分含量, 保持田间土壤湿度, 其中地膜和锯末屑的降盐效果最好。
2 地膜覆盖高垄栽培在棚室的应用
2.1 整地施基肥
按所种蔬菜要求, 一般施农家肥60~75t/hm2, 并根据土壤矿质元素含量配合施用适量的磷、钾肥, 地面撒施后耕翻, 深度35cm左右。
2.2 作垄挖沟
采用双行带状栽植, 与普通种植不同的是双行之间要留灌水沟, 如茄子、黄瓜、番茄, 大行60~80cm, 小行50~60cm, 水沟上宽30~40cm;甜椒、辣椒, 大行50~60cm, 小行40~50cm, 水沟上宽20~30cm。先在步道上取少量土分放于作垄部位, 再于双行中间挖沟, 将土分放垄上, 用耙将垄顶整平, 沟两侧轻压, 作好后, 垄高15~20cm。
2.3 覆膜
南北覆膜, 膜宽1.5~2.0m, 0.9m宽的用2幅, 厚0.008~0.010mm, 膜间搭接5~10cm, 可先压两头, 也可分段压土, 步道上少量压上, 这样可使膜充分张紧, 不致下陷。
2.4 打孔栽植
用与苗根土坨大小相当的打孔器打孔, 选壮苗栽植, 注意把苗根周围按实, 打孔处要覆适量土将膜压住保护苗茎。
2.5 灌水
栽后立即灌水, 水从沟中流入, 沟一端开口于地面垄沟, 一端止于畦尾, 灌后开口用土压住。灌水时注意选用3.0~4.5cm自吸泵或潜水泵, 水流不应过急, 如水量大可同时开2~3个, 使水从侧方慢慢渗透整个高垄。下面就重点介绍一下棚室连阴天气怎样合理补光。
首先, 连阴天只要不下雨雪, 就要拉开草苫, 让蔬菜多见光, 并要尽量早拉晚盖, 切忌全天不拉草苫。当然, 拉开草苫后, 若棚内温度降得过低, 我们可再将草苫盖上。
其次, 拉开草苫后要尽快把棚膜擦拭干净。连阴天本来光照就弱, 若棚膜上灰尘过多, 使其透光率明显下降。因此, 要经常清洗掉棚面的尘埃与污物, 下雪天还应随时清除积雪, 保持膜面洁净, 使棚膜尽量保持较高的透光率。
再次, 要及时给蔬菜补光。连阴天给蔬菜补光最理想的措施是在大棚的北墙上悬挂反光幕。悬挂反光幕, 可明显增强靠棚内蔬菜的光照强度, 显著提高蔬菜的产量。因此, 出现连阴天时, 一定要在棚内悬挂反光膜给蔬菜补光。必要时, 还要人为补光。
其实, 反光幕的使用是比较简单的, 但并不是悬挂好就可以不用去管了。若悬挂角度不对, 把太阳光没反射到蔬菜上, 而是反射到棚顶上, 其效果可想而知。尤其是冬季连阴天时, 蔬菜非常需要光照, 如果悬挂的反光幕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将严重影响蔬菜的增产增收。那么, 反光幕怎样悬挂才合理呢?
首先, 反光幕的角度、高度要视季节进行适当的调整。冬季太阳高度角小, 悬挂的反光幕一般要矮一些, 以贴近地面, 垂直悬挂或略倾斜为主。
其次, 要看蔬菜长势情况。若植株刚定植上, 反光幕主要起到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的作用, 反光膜悬挂的要低一些, 垂直悬挂即可。若植株较大较高, 反光幕底部位置以提高到植株顶点附近, 角度以底部略向南倾斜为宜, 以保证上午8:30-9:00反射光线基本与地面水平为好。一般情况下, 反光幕与地面保持在75-85度角。
因此, 棚墙内面是不能全部挂上反光膜的。一般情况下, 只在大棚北墙面上设置一块宽2米, 与棚等长的反光幕就足够了。具体设置方法是:沿棚室走道于后墙高2米处东西拉一道铁丝。将1米宽的反光幕两幅按需用长度剪断, 用透明胶带粘接成2米宽的幕布。将幕布上端折回, 包合铁丝, 然后用透明胶布固定, 形成自然下垂的幕布。
参考文献
[1]丁艳.日光温室蔬菜连作问题的解决措施[J].中国园艺文摘, 2010-06-26.
蔬菜连作 篇7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设施蔬菜生产面积不断扩大, 成为了绍兴市柯桥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实际生产中, 受设施条件和生产技术的限制, 常常出现蔬菜连作的现象。尤其是在设施蔬菜的生产过程中, 为了追求更高的产量, 过量使用和滥用农药的现象非常突出, 造成了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养分失衡、生理缺素及大棚瓜菜土传病虫加剧等一系列问题, 影响蔬菜的产量与品质, 严重阻碍了蔬菜种植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当前实际生产中, 农户对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防控技术要点、产生的效果不够了解, 存在等待观望心理, 故推广速度较为缓慢。因此, 如何解决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问题已成为实现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现将实际生产中降低蔬菜连作障碍的措施进行总结, 以期为蔬菜生产提供参考。
1 水旱轮作
随着设施蔬菜生产专业化的发展, 连作障碍已成为设施蔬菜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实行水旱轮作栽培模式, 能够避免设施蔬菜生产中的连作障碍, 使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修复。水作有利于厌气性微生物活动, 旱作有利于好气性微生物活动, 水旱轮作既可以防治土壤病害和草害, 也可以防治土壤酸化、盐碱化和自毒作用[3]。
水旱轮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种植制度, 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形成的一种生态、高效的栽培制度, 在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是促进农作物高产、稳产, 提高种植效益和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4]。
1.1 大棚蔬菜—水稻模式
在大棚中推广蔬菜—水稻轮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一是提高农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与连作方式种植蔬菜相比, 蔬菜—水稻的轮作方式蔬菜和水稻产量都较高、病虫害发生较轻、产品品质高、经济效益好。同时, 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数量,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二是减少连作障碍及土壤盐渍化问题, 提高了土壤肥力。
大棚蔬菜—水稻轮作模式下, 芹菜育苗在9月底进行, 定植时间为10月底, 收获结束时间为翌年2月上旬;番茄播种育苗、定植、收获结束的时间分别为11月上中旬、2月底、6月上旬;水稻播种育秧、移栽、收获的时间分别为5月20日、6月10日、10月中旬。该种植模式下, 蔬菜的收获清茬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等情况决定, 水稻为自然老熟。
温度管理对大棚蔬菜的生产非常重要。芹菜在定植后外界气温略高, 2~3 d应浇水1次。11月下旬, 温度逐渐降低, 应该及时采取保温措施, 保证棚内的温度处于20~25℃。温度低时要闭棚增温, 温度高时要及时采取通风等措施降低棚内温度;番茄播种后至出苗前, 适宜温度为25~30℃。定植后, 棚内温度、湿度的管理要坚持“适温、低湿、适度通风”的原则, 采取昼夜变温管理措施。早期白天、夜间的温度分别保持在20~25℃及10℃以上。夜间棚内温度高于15℃, 要根据实际情况打开通风口, 进行通风。在生产过程中注意通风排湿, 即使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也要进行短期通风。水稻生长期间要科学运筹肥水。要注意选用优良品种、适时培育壮苗、施足基肥、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注意病虫防治等。
1.2 大棚西瓜—水稻模式
瓜稻轮作模式适宜于海涂种植, 是一种高产的轮作模式, 具有易学、易懂、易种、易销的特点, 深受广大农户欢迎。水旱轮作可以控制瓜类连作病害的发生, 可减少后作种植晚稻的用肥量, 减轻病虫草害, 使种植户增收增效。通过试种瓜稻轮作,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今后将在周边村及农户中推广应用这种种植模式。
大棚西瓜的育苗、定植时间分别为1月中旬和2月下旬。大棚西瓜共采摘2批, 第1批开始采摘的时间为4月中旬, 采摘结束的时间为5月中旬。第2批瓜6月中、下旬清园;水稻播种育苗的时间为6月1—5日, 大田上机插秧或手栽秧的时间为6月底, 成熟收获的时间为10月下旬, 耕翻熟化的时间为11月。
大棚西瓜品种为拿比特小西瓜, 在大棚内播种育苗, 移栽大田采用地膜加小拱棚种植。1月3日为播种期, 四叶一心期开始移栽, 1月30日为移栽期;3月10日开始双蔓整枝;3月28日开始人工授粉, 每日在晴天上午进行点花授粉;4月9日后开始梳理无效蔓和畸形果;5月8日开始第1批成熟瓜果采摘, 第2批采收时间在5月18日, 第3批采收时间在5月29日左右。
该种植模式下要注意选用优良品种、适时培育壮苗、施足基肥、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注意病虫防治等栽培管理技术。
2 重茬剂应用
为达到科学防治的目的, 明确重茬灵、益生菌+光合菌对设施茄果类作物枯萎病的防治效果、适宜用量及安全性, 为农户防治设施茄果类作物提供应用依据, 特将大棚番茄地作为试验田开展试验。
试验设3个, 分别是用重茬灵 (唐山市元龙科技有限公司) 、益生菌+光合菌 (浙江贝丽尔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对番茄进行处理, 以不施药 (CK) 的地块作对照, 每处理面积80 m2。
试验共施药3次。4月24日第1次施药, 在土壤翻耕前且番茄苗未种下时采用水壶装药剂直接灌根施药。施用益生菌+光合菌的试验田以药剂90倍液1 300 m L泼浇。施用重茬灵的试验田用510 g药剂拌细干土均匀撒播;5月5日第2次施药, 在番茄种下后按照试验设计泼浇药剂200 m L/株;5月11日第3次施药, 仍以各处理药剂200 m L/株泼浇。施药后6月3日、7月16日分别考查防治效果, 分别记载枯萎病发病植株数量, 计算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以CK与防治区来比较防治效果。
试验表明, 重茬剂对于大多数蔬菜种植能够起到改良土壤、减少枯萎病的连片暴发、克服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作用, 提高了蔬菜品质, 保证了蔬菜的产量。且因重茬灵于土壤翻耕时施用, 可对常年累积的土壤有害物质进行消毒, 故成本较低, 值得广泛推广。通过2年的示范、推广, 重茬剂在设施蔬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效益[5]。
3 嫁接技术
嫁接就是将植物的枝或芽连接到另一植物的适当部位, 使二者结合成一个新的植物体的技术。随着嫁接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绍兴市柯桥区较多运用在瓠瓜上, 是蔬菜抗病、早熟、丰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在蔬菜生产中采用嫁接技术能够增强植株抗性、减少农药使用量、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4 结语
连作障碍在设施蔬菜生产中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要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农户不断更新自己的科学技术, 农技人员在下乡过程中多跟农户交流连作障碍防控技术方面的知识, 只有大多数农户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才能在栽培过程中有所改进。
摘要:介绍了设施蔬菜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 通过水旱轮作、重茬剂、嫁接等防控技术来缓解连作障碍对设施蔬菜产生的影响, 以期为设施蔬菜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防控技术,浙江绍兴,柯桥区
参考文献
[1]顾玉成, 吴金平.设施栽培连作障碍克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 2011, 50 (1) :1-3.
[2]倪宏正, 孙兴祥, 尤春, 等.设施栽培连作障碍成因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 2011 (8) :108-110.
[3]江解增, 缪旻珉, 曾晓萍, 等.设施内蔬菜水旱轮作新模式[J].中国蔬菜, 2011 (9) :46-49.
[4]华琼.实行水旱轮作的四项基本原则[J].农村经济与技术, 1999 (5)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