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道沟镇蔬菜种植情况简介

2024-09-13

八道沟镇蔬菜种植情况简介(共5篇)

八道沟镇蔬菜种植情况简介 篇1

八道沟镇蔬菜种植情况简介

八道沟镇辖14个行政村,总人口15165人,实有劳力8695人,实有耕地面积63527亩,其中水浇地面积2万亩。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全镇上下坚持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线,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现有资源,大力发展以节水、创汇为主的蔬菜种植。

全镇蔬菜种植共涉及6个村(南大井、宣夭洼、惠家梁、后号、七甲山、博岱花),共2万多亩,其中:后号、七甲山、博岱花为主产区,主要品种有大萝卜、生菜、甘蓝、莴笋、青菜、大白菜,部分蔬菜种植实现了一年两茬,第一茬于七月中旬已经上市,特别是首批大萝卜每亩达到3000-4000元、生菜每亩达到4000—5000元,随着市场行情的波动,近期菜价有所下跌,第二茬于九月中旬上市,全镇年产蔬菜可达9000多万吨,创经济效益6500多万元。基地内菜农人均增收3800元,同时可就地转移劳动力4800多人,对全镇节水农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今年以来,八道沟镇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大力发展以膜下滴灌为主的节水农业工程。由县扶贫办、农牧局扶资膜下滴灌材料、土地局协助土地整理开发,全镇新发展膜下滴灌2000亩,主要集中在新一轮第一批贫困村博岱花。

经过多年的努力实施,合理有效的土地流转,内引外联,集中连片,大户示范先后引进青岛浩丰食品有限公司、南河北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超大公司),实现了全面推广、户户受益的效果,全镇共建成膜下滴灌

1.2万亩,占全镇节水农业面积75%,形成了大规模的蔬菜种植基地,并建立起储备蔬菜恒温库,使农业在发展蔬菜产业上走出一条良性循环的科学化、集约化、规模化的路子。

八道沟镇蔬菜种植情况简介 篇2

闭 幕 词

各位老师、同学们:

今天,虽是举行的比赛,但我认为更是精彩的表演,每个班级展示了班级风采,每位同学展示了个人的风采。体现了学校和谐进取的主题,体现了同学们一种顽强的意志、一种持久的定力,如果迁移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定会绽放绚丽的成功之花。经过两个小时的角逐,我校2011年秋季会操比赛圆满结束了,让我们再次为获奖班级和优秀指挥员表示衷心的祝贺。

再次感谢大家的参与和支持,祝同学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谢谢大家!

千亩蔬菜基地情况简介 篇3

情 况 简 介

为进一步发展高产量、高效益、节能节水、高效生态农业,重点发展突出优势特色种植业(马铃薯、甜菜、胡萝卜、中药材等高产作物)和当地劳务经济,乡政府招商引资共投资金201.5万元,在齐勒乌泽克村喀拉苏1000亩旱田进行滴灌改造,建立大田蔬菜基地。并组织成立了“特克斯县飞越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县第一个滴灌蔬菜基地的地埋水管、安装变压器、水泵、蓄水池等配套设施在乡党委、政府的协调下安装、调试完毕,正式使用。同时,确保销售渠道畅通,该基地年初与特克斯县鑫泽蔬菜脱水加工厂和霍城县清水河镇农夫果园胡萝卜汁加工厂每公斤0.6元的价格签订胡萝卜销售合同。

八道沟镇蔬菜种植情况简介 篇4

情况简介

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达2.6万亩,年总产量4.7万吨;今年我县新认定无公害产地0.3万亩,新建日光温室134座134亩,累计达到1005亩,新建塑料大棚3602座720.4亩,累计达到3920.4亩。于家湾村共有7社388户1645人,耕地面积4811亩,人均2.92亩,全村从事蔬菜产业的农户达到350多户,蔬菜种植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达到3260元,全村累计修建日光温室220多座、塑料大棚2500多座,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4150亩,年生产各类蔬菜1万多吨,不仅供应了我县蔬菜生产,还远销外地。抓好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主要做法有:一是加强蔬菜生产源头治理。于家湾村土壤无污染,灌浇水源用芮河水或井水,水质纯净,符合无公害生产的要求。二是加强农药市场整顿管理,严厉打击销售高毒农药的违法行为,县内无违禁限用农药上市。三是加强蔬菜生产技术指导。县上组织技术人员,深入蔬菜基地,指导选用优质、高产、抗耐病虫品种。四是采取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减轻蔬菜病虫害发生,指导农户对发生的病虫害选用生物农业及有限量地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五是加强蔬菜质量检测。县农产品质检中心定期深入蔬菜生产基地开展检查,根据蔬菜生长及农户用药档

高沟镇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篇5

中共高沟镇委员会 2011年11月16日

高沟镇地处长江北岸,与芜湖、铜陵隔江相望,全镇国土面积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万亩,镇区4.6平方公里。辖3个社区7个村,全镇总人口5.8万人,其中外来人口1万人。高沟镇是以电线电缆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乡镇,是全国闻名的电缆之乡。先后被国家和省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无为特种电缆产业基地”、“安徽省民营科技园”、“产业集群专业镇”、“安徽省高沟经济开发区”等,2010年被中央编办批准为“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镇内现有各类企业389家,从业人员近1.5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9家。2010年,全镇工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78亿元,入库税金7.38亿元。多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民营企业把引进人才作为企业自主创新、产业升级重要支撑,有力地推动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

一、企业人才队伍现状

通过内培外招,现有企业各类人才15006人,其中产业工人10208人,经营管理人员4798人。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5026人,31-40岁4315人,41-50岁3987人,51-60岁1678人。从学历情况看:高中以下学历4900人,高中及中专学历6879人,大专学历2013人,本科1196人,研究 生学历18人。从专业技术职称情况看:技术员3216人,助理工程师106人、工程师236人,经济师170人,中级工程师56人,副高36人,正高17人。从人才来源来看:来自本镇及县内11236人,来自县外3770人。

二、主要做法

1、强化领导,建立引才聚才机制。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企业人才工作领导组,党政班子成员全部参加,加大对企业引才、聚才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制定人才工作联络汇报制度,从机关为59家规模以上企业选派人才工作联络员59人,通过走访及时掌握企业用人情况,召开企业人才工作会议,帮助企业解决人才管理问题,支持企业制定人才工作规划,按企业所需,同县人才部门联系,吸收人才。

2、内培外训,提升人才队伍品质。一是由党委政府出面,主动同省内外大中专院校联系,建立校企人才培育及实践基地。目前已有3家大学与华菱、新亚特、江淮、明星、华星、华能等企业建立联系,选派优秀大学生前来实践,帮助企业培训现有工作人员。二是鼓励企业实施名师带徒制度,挖掘企业内增素质功能。自2009年明星电缆首次实施该项制度以来,目前全镇规范以上企业均已开展,几年来共培育企业生产及管理业务骨干2057人。三是支持低端人才向高端人才转化。一方面通过请进来“授宝”。先后会同县人社局及其劳动就业服务局,邀请河南机电高专和郑州电缆技校的专业老师来我镇举办挤塑工培训班 6次,受训584人;举办成缆工培训班3次,受训399人;邀请芜湖机电学院老 师来我镇举办机电培训班4次,受训174人;邀请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来我镇举办橡塑工培训班1次,受训145人;邀请国家级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来我镇举办检验工培训班3次,受训410人;邀请安徽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来我镇举办营销经理培训班2次,受训246人;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来我镇举办电线电缆财务培训班,受训82人;举办电线电缆档案培训班,受训77人;举办办公室主任及信息员培训班,受训86人;举办电缆质量技术标准培训班,受训222人;举办新兴产业用电缆产品培训班,受训140人;举办环保类电缆质量技术培训班,受训167人;举办矿用电缆技术标准培训班,受训48人。配合县有资质的机构颁发电线电缆初级工证1672本,中级工证121本,高级工证18本。另一方面进行外派“求经”。在争取县扶贫办、县劳动就业服务局支持下,采取“几个凑一点”的办法,组织电线电缆企业员工117人分两批赴郑州电缆技校脱产培训2个月,参训员工收益匪浅。为培养本土电缆专业技术人员,储备行业人才,会同县教育局等单位连续三年组织引导高(初)中毕业生142人,到郑州电缆技校(河南大学大专班)学习,首批毕业生将于今年11月底回到我镇10多家骨干电缆企业应聘上岗。四是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员工重视学习内生力。为激发企业员工学业务、学技术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会同县人社局、县妇联、团县委等单位举办了无为县电线电缆行业首届职业技能竞赛,全镇40家企业266名员工参加了检验、挤塑、成缆、绞制四个工种比赛,比赛坚持公平、公正、公 开,做到科学、合理、节俭,获得圆满成功,大比武促进了大练兵,有效提高了一线员工职业技能水平,提高了我镇电缆行业技术创新和持续竞争力。同电缆协会一道,牵头组织全国第二届电线电缆制造工(拉线工)职业技能竞赛第五(安徽)赛区工作,其中我镇企业20人参加了“宝胜杯”全国决赛,江淮集团的陶正保获铜中拉全国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华菱集团选派技术人员光荣地承担了决赛裁判工作。

3、优化环境,建设用才、引才“洼地”。一是鼓励企业加大人才项目投入,实施留才计划。要求各企业树立人才即是生命的理念,要注重投入,改善人才工作环境,放手使用,以尊重、重视人才来用才。目前多家企业不同程度的通过建专家楼,发放安家费,设立科研经费等形式,用于人才工作。二是努力改善企业人才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大对集镇道路、学校、医疗卫生、银行等方面的投入。近五年总计投入达4.8亿元。形成以高新大道为轴线的“三纵三横”路网格局,总里程达40多公里。建成了龙庵文化广场、高沟休闲健身广场。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储银行等金融网点纷纷落户。全县唯一一家四星级酒店座落境内。力争按照小城市的标准来完善集镇配套设施,提升集镇品味,增强企业引才聚才资本。三是实施“凤还巢”工程。出台产业发展规定,鼓励本镇外出成功人才回乡创业,2010年仅一年就有8名本土“海归”人才回乡办企业。

三、主要成效

1、本土人才成为企业发展中坚力量,为经济发展保驾 护航。近万名的本土人才特有的可以随请随用的优势,有力解决了企业用人紧张的问题,是我镇电线电缆产业做大做强的一个根本因素。

2、农民到工人的转变,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解决了种田对农民居住位置的局限,固定的企业工作让农民涌入镇城有了坚强的保证,农民在城镇购房率大大提升,提高了城镇化水平。

3、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降低了农民创业风险。稳定的工作岗位,较高的工资收入,提升了广大农民的安全感。使农民摆脱了做田靠天的风险,减少了就业难的压力,增进了社会保谐,保证了社会稳定。

4、外来人才为企业改革创新注入了活力。数千名的外来人才为企业带来了新理念、新管理、新经验、新思路。利用外请专家帮助企业转型升级,走上市的路子。利用外商引进新型产业,丰富产业结构。今年就成功引进了总投资40多亿元的中谷产业园项目,主要产品为智能电网。

四、存在问题

1、人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不合理,初始学历为中专、大专学历的,农业、财经、师范、医疗类人才相对较多,而科研人才、高新技术人才、城市规划、工程技术人才比例偏低;职业化人才多,科技研发人才少;人才结构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各类人才缺乏系统深造学习的机会,导致思想僵化、墨守陈规、知识老化,难以适就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 要。有的企业高层科研人才缺乏,新产品研发投入不足,影响企业发展后劲。

2、创新型人才少。从高沟民营企业人才队伍结构情况看:传统人才较多,高新技术人才少;普通型人才较多,产业化人才少;实用型人才多,研发性人才少;继承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由于缺乏高新技术人才,难以实现电线电缆产业转型升级;由于缺乏产业化人才,难以延伸电线电缆产业链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由于缺乏固定营销员团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规模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3、人才流动比较严重。一是本土高校毕业生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部分不愿回乡就业;二是城乡教育资源优化合理配置不均衡,出现骨干教师被选调进城、优秀教师不愿下乡、普通教师不愿进村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备人才教育培养;三是受工作待遇、生活环境、家族式管理模式等因素制约,企业高层人才“跳槽”现象明显,企业很难有一支相对稳定的高层人才队伍。

五、几点建议

1、实施“人才对接工程”。县相关主管部门每年要会同县电缆行业协会摸清电缆企业用工需求、分类别、分行业引进各类人才数量等情况,根据企业需求,通过人事人才网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帮助企业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引进人才。要出台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引导企业规范用人行为,一般人才工资待遇达到不少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标准,特殊人才因人定薪,督促企业落实“四险一金”。

2、建立人才激励政策。以县为单位,设立人才开发奖励基金,专项用于奖励引进人才企业和个人,按企业引进一般技能型人才和高技术人才数量在县人才开发基金中予以企业适当奖励,对企业组建专项科研机构的给予一定奖励,对引进人才有重大发明创造或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应用的,给予个人重点奖励,并在职称评定时给予优先考虑,使引进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上一篇:买新房子要缴纳的税费下一篇:提高运输车辆实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