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反思

2024-10-05

集体反思(精选10篇)

集体反思 篇1

一、现行法律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规定

我国1982年《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 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 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 也属于集体所有”。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宣布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1986年通过的《民法通则》第74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 (镇) 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 可以属于乡 (镇) 农民集体所有”。以基本法的形式, 将集体土地所有权作为一项基本的权利。《土地管理法》第8条第二款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 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 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 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该法第10条又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 (镇) 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乡 (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以下简称《物权法》) 。《物权法》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作了系统的规定, 第58条规定:“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包括: (一) 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第59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 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第60条规定:“对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 依照下列规定行使所有权: (一) 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二) 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三) 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 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二、现行法律、法规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限制

《宪法》第10条第4款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以根本法的形式禁止土地买卖。《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37条规定:“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一) 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条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规定土地用途, 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 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 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第62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建住宅, 应当符合乡 (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农村村民住宅用地, 经乡 (镇) 人民政府审核, 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 涉及占用农用地的, 依照本法第44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 再申请宅基地的, 不予批准”。该条明确了对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并对农村建房用地的标准、审批权限作出了基本的规定。该法第63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 但是, 符合土地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 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基本法明确了对包括宅基地在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禁止流转。《物权法》第43条规定:“国家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

1996年5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 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第2条第2款规定:“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 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建住宅, 有关部门不得为违法建造和购买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

三、现行立法对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限制导致集体土地所有权在法律实质上是不存在的

从以上的条文我们可以看出, 在我国, 集体土地所有权这一规定由于缺少处分权, 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根据民法理论, 所有权是完全物权, 具有完整性、自主性与自治性, 只要不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 所有者有权自主地决定如何利用或处分其财产。我国《民法通则》第71条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是所有权的主要权能, 而处分权是所有权的核心, 而我国现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中农村集体对土地并不享有处分权, 实际上是处于国家公权力的控制之下, 《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耕地特殊保护制度, 这些制度使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受到公权力严重限制的所有权。“处分权一向被认为是拥有所有权的根本标志”[1], 但体现处分权的一些权利, 集体并不享有, 例如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对外出让和转让, 国家可以根据“公益目的”对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强制征收、征用, 使集体所有的土地变为国有。我国土地的所有制实质上只有国家所有一种形式, 集体拥有的只是土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 这些权利的利用方式包括宅基地的无偿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以土地入股的农业公司等。集体土地所有权在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下只是徒有虚名而已。

四、法律修改建议

(一) 将集体土地根据用途进行严格分类, 将集体土地中的农用地明确归国家所有

《土地管理法》根据土地用途, 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在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中国, 土地目前还是农民生存的根基, 近年来党和政府一再强调我国“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在土地问题上, 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 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2]。农用地是“衣食之源, 生存之本”国家将关系国计民生的农用地收归国有, 由国家控制, 交由农民使用, 有利于切实做到保护耕地的目的。对于农民对农用地利用的方式, 不必限制过死, 应当允许农民在农业范围和与农业相关的领域根据市场需求自主选择经营的内容、经营的方式, 强化经营的灵活性。对集体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则彻底归集体所有, 让集体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尤其是处分权, 国家不应干预, 让村集体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自由决定使用自己的土地,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将土地权益回归农民。

(二) 允许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

宅基地使用权在农村是作为一种福利给予村集体成员的。对于村集体成员在宅基地使用权的原始取得上适用无偿性, 明确宅基地使用权无偿取得的条件。只有农村集体组织的成员才有权利申请宅基地, 这是村民基于身份而享有的社员权, 除此之外, 其他任何人不得申请宅基地使用权。其申请的条件:第一, 申请主体只有以生活上的需要为理由才可以申请宅基地使用权, 其他原因不能申请;第二, 申请主体在申请时客观上不存在申请不被批准的情形;第三, 一户只能申请一处宅基地。对取得宅基地后, 权利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对宅基地进行流转, 流转的范围不能局限于现有的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或者本乡镇范围内的符合申请宅基地的人员。现行法律规定只允许农村宅基地在集体组织内部转让, 这种规定是不符合实际的。因为在集体组织内部, 农民申请宅基地时, 都是基于自己的特定需要, 在实际分得宅基地的人之间并没有转让的必要。而对于没有宅基地的村民, 在目前农村宅基地无偿取得的情况之下, 又完全可以通过申请而取得宅基地。所以宅基地的转让范围不应加以限制, 向社会各类购买主体放开, 这样才能让农民真正的获得土地上的利益。

摘要:我国的现行立法对土地的规定实质上是国家享有所有权, 农村集体并不享有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质是集体土地的使用权, 农村集体土地的核心在土地的用途上。国家应将集体土地根据用途进行严格分类, 将集体土地中的农用地明确归国家所有, 将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真正归集体所有, 允许宅基地进行流转。

关键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用地

参考文献

[1]张俊浩.民法学原理[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427.

[2]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M].2007-3-5.

集体反思 篇2

刘国秋

在教导处组织下,语文组全体教师围绕语文教研课题“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水平”,就《春》进行了集体备课,然后由指定教师试讲,全体教师听课和评课,反馈教学存在的不足,然后再试讲。听课评课后,本人进行了深入的反思,现就做课教师的教学得失总结如下:

一、优点

(一)做课教师有较强的语文意识,能用语文的眼睛看问题,用语文的耳朵听声音,用语文的嘴巴去交谈,甚至用语文的心灵去感受。在关注语言文字所表达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去品味作者在潜词,造句上的那种准确,那种精脉,进一步关注语言文字表达形式所传递出来的那种节奏,那种韵味,那种意愿。

(二)做课教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自然流畅,教学目标完成较好。理解课文内容,把课标要求装在脑中,把教材装入脑中,课上把全部精力用在关注学生的学上。课上放得开,收得拢,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较高。

(三)阅读教学有新起色。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阅读教学占用课时最多,投入精力最大。阅读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教学质量。从听课来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体现了阅读课的教学原则。即在教学目标上,突出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了重点、难点;在教学方法上,突出了启发诱导。

(四)教学手段有了更新。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部分内容新颖、构思巧妙、科学严谨的多媒体课件,对抓住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提高课堂效益,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存在问题

(一)课堂教学目标意识不强。部分老师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不能正确定位,语文课上得不疼不痒,一节课下来看不出学生有什么提高。特别是工具性萎缩,忽视语言学习,忽视体会词句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等。

(二)语文课堂教学效益不高。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够深入,教学设计不够用心,教学模式僵化死板,课堂教学随意性很大,教学语言不够精练,这样整个课堂都在低效地耗着。

三、努力方向

(一)“教师培养”紧抓不放。语文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过硬的业务素质,要熟悉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熟练掌握教材编排体系,准确把握不同年段、不同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认真备课,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并为实现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保证目标的实现,加强语文教学研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课堂上采用活泼灵动的教学方法,使用恰当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风趣巧妙的教学语言,活化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乐中求知。

(二)“优质资源”走进课堂。让优质资源走进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这要求尽快统一建立教学资源库,包括名师设计、名师实录、优秀课件、优秀案例等等,作为教师备课参考的重要资源,让教师充分领悟骨干教师的教学意图,利用这些优质教学资源上课,发挥优质教学资源走进课堂的效益。同时建议各校尽快建设教学小平台,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益。

(三)“教学模式”重新构建。教师在备课解读文本时要把握这样五个要点:一是读出一个课文主题,把准文本基本的价值取向,读出教师自己的深刻理解。二是找准一把结构抓手,构成课堂结构主线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基本的一点是从课文内容特征和结构形式出发,灵活构建课堂模式。三是营造一个教学高潮,所谓的课堂教学高潮,是指学生课堂学习中思维最活跃、情感最投入、感悟最深刻的时候。四是安排一段语言训练,设计能够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语言训练。

(四)“语文实践”不能间断。语文课程是实践性的课程。语文教学要牢固确立以下教学思想:语文是读出来的,作文是写出来的,语文素养是在语文实践锻造出来的。语文教学要导之以行,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就能让“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提倡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成本的书,旨在“营根固本”,增加文化积累。

(五)“习惯培养”有益终生。“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一种好习惯可以成就人的一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细抓起,从严抓起,让学生受益终生。

“满百”之后创业板集体反思 篇3

8月6日,随着尤洛卡、双林股份和国腾电子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创业板企业大家庭正式扩容至100家,总市值突破4000亿元,这距离创业板敲响开市锣还不足10个月。不妨来做一下对比,中小板第1只个股新和成千2004年6月25日上市,中小板第100只个股天康生物于2006年12月26日上市,这一跨度历时两年半。

创业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是世界各国致力于扶持创业企业和支持创新的产物。从美国的NASDAQ到欧洲的EASDAQ,从日本的JASDAQ到韩国的KOSDAQ,创业板市场已然成为推动全球产业升级、促进科技创新方面不可或缺的力量,资料显示,NASDAQ和KOSDAQ市场的交易量曾一度超过了主板市场;但也有EASDAQ曾陷入经营困境的先例。

在欢呼中诞生,在争议中成长,中国创业板走完“十年磨一剑”,走过“十月一百家”,它的“传奇”还将如何续写?

关键词:纪录

10月,190个交易日,lOO家创业板公司,算下来平均不到2N就有一家企业上市,这刷新了A股市场IPO上市速度的纪录,这仅仅只是创业板“传奇”的一个段落。

8月6日,对创业板来说确实是个值得记忆的好日子,不仅以为“满百”,而且,当天也是创业板指数时隔30个交易日后重新回到千点上方。创业板指数今年6月1日推出后,有过半个月时间的冲高,并在6月17日创下1129点的最高点位,此后便进入了漫长的下跌通道,6月17日的跌幅达到5%,第二天更是大跌超过6%。就在8月6日,创业板成为领涨板块,指数飙升2.43%,收于1011.39点,除一家下跌外,创业板上市公司全面飘红。

深交所发布的数据显示,创业板前百家公司,合计发行23.73亿股,共募集资金742.79亿元,截至8月6日收盘。这百家公司总市值达到4150.16亿元,流通市值为973.17亿元,平均市盈率为63.97倍。光看这些数字或许你不以为意,但如果把这组数字与中小板的情况做一比较,就可以读出更多内容来。

同样是上周收盘,中小板457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为11987.58亿元,流通市值为2484.48亿元,也就是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不足中小板的1/4,但总市值已将近中小板的1/3,流通市值更约是中小板市值的2/5。资料还显示,中小板前百家公司合计发行34.26亿股,共募集资金277.9亿元。从数量上看,创业板的融资能力远超过中小板。

此外,创业板的超募情况也令人咋舌,按百家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的拟募集资金计算,拟募集资金只有236亿元,而事实上,这些公司最后的超募比例突破了300%。这证明,尽管创业板公司的盈利能力、发展前景等受到不少质疑,但投资者对于创业企业的成长性还是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上都给予创业板公司较高的估值溢价。当然,创业板企业“两高六新”(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的特征是获得如此多资金的关键因素,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企业能够成功登陆创业板,和其所属行业受到追捧有莫大的关系。资料显示,所有创业板企业中,仅信息设备行业公司数量占比就超过了1/4,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等创新型高科技企业也是主流。

高估值也为一些投资者带来了高收益。吉峰农机是二级市场上最赚钱的创业板股票,8月6日该股收盘于35.96元/股,如果计算10转增10股派2元的分配因素,其股价已经较去年17.75元/股发行价要高出316.45%。而同期的A股市场其实是下行的,因此,不难理解为何创业板的换手率远高于主板和中小板。

不过,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创业板上鲜有上海企业。按地域分,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排在前三的地区依次是北京21家、广东19家、浙江10家。

关键词:暴富

创业板炒红了自己,也炒起了一波又一波造富神话,以至于人们舍本逐末地把创业板当作是暴富跳板。

境外成熟市场的一般情况是,由于风险偏高,不确定性偏大,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一般要低于主板,其发行PE大多维持在15~30倍区域内,而且大量创业板公司上市后成交清淡、股价低廉。拿港股创业板来说,价格最高的股票不过30多港7亡,最低甚至有几分一股的。而在境内的A股市场则是大相径庭的状况,高风险似乎等同于高收益,估值过高已成为创业板的标签。

资料显示,目前已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中,背后有创投资本的占到八成,这些创投机构的投资时间均在两年以上,账面收益率超过10倍,“暴发”的财富效应指引着更多资金“前赴后继”。

关于创业板富豪身价计算的报道就更多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要数海普瑞董事长李锂夫妇,凭借海普瑞的一飞冲天,其身家一度超过比亚迪的王传福荣登内地富豪榜首位。而财富一夜之间几何级翻倍的创业板企业股东更不在少数,有人粗略算了下,创业板满百后,已经批量生产出了超过250位的亿万富翁。

有评论用“忘乎所以”来形容疯狂的创业板,如果确实是胜人一筹的高科技企业,获得再高的溢价也情有可原,问题是创业板上,很多伪科技企业也“鸡犬升天”。创业板企业对超募资金的使用也是最能体现“疯狂”的例子,新晋富豪们甚至根本没有做好如何使用这么多钱的准备,难怪他们买地买楼一掷千金,因为似乎只有这样才是更好的投资。神州泰岳拥有13亿元的超募资金,有消息称公司用其中的4.21亿元购买了北京朝阳区北辰首座大厦共16层的办公房产,堪称创业板公司中买楼最大方的公司;探路者、梅泰诺、天源迪科等公司的置业计划也均在2000万元以上;华测检测将超募所得的1.35亿元和自有资金4785万元用于建设中国总部及华南检测基地,其中1800万元买地,1.6485亿元用于总部大楼及实验室大楼的建造和装修;此外,星辉车模、新宙邦等企业也斥资购买了多块工业用地的使用权。

关键词:泡沫

与暴富形影相随的是泡沫。有业内人士直截了当道:从中国创业板推出的时间背景来看,正处于中国为刺激经济而大量推出信贷、区域政策刺激等时点因素的高峰时段。在这一时间周期内,经济层面、政策层面都出现了较为宽松的局面,这种刺激政策背景推出下的创业板,成为各个利益机构推升泡沫的重要助力器。

创业板接下来将面临的大考就是下半年的限售股解禁潮,总的解禁市值将超过400亿元,其中,11月,创业板将迎来解禁高峰,共有27只创业板股票的11.99亿股股份获

得解禁,并将集中于11月1日全部释放;而到12月底,也会有7只创业板股票的2.3亿股股份获得解禁。分析师认为,这些解禁股中相当数量属于创投类股权,这类投资者成本相当低,获利却十分丰厚。预计此轮解禁潮将对创业板造成一定冲击,使整体估值趋于合理。

美国科技网络泡沫破灭的一大诱因就是科技股的大规模解禁,据称,当时压垮纳斯达克高估值的解禁量占市值比是16%。而11月1日国内创业板将迎来的解禁洪峰——解禁占市值比达到惊人的38%,这无疑会对创业板块的整体走势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很可能这种影响已经提前在酝酿。虽然创业板从开板初期的110倍市盈率,已经大幅下降到现在的60多倍,但很多业内的观点认为,当前估值仍属偏高,加之箭在弦上的解禁压力,创业板整体估值仍有继续下行调整的可能。根据华泰联合最新的研究,“创业板62倍的PE显著高于中小板的38倍和沪深300的15倍;按照中小板47%的利润增速,创业板需要达到77%的利润增速才能和中小板的PEG匹配”。

不管泡沫与否,创业板这个新生事物总是要经历一个完善更新的过程,哪怕它一出生就已经足够“优秀”。最新的消息是,大比例超募的情况或将在新股发行改革第二阶段得到解决,与此同时,创业板的再融资方案年内也有望出台。一方面是普遍超募,另一方面又要开启再融资闸门,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专家指出,在创业板已出现严重超募的情况下,再融资的前提是应对之前资金的使用效果作出判断。

关键词:质疑

网宿科技是首批登陆创业板的一家上海企业,自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一直饱受争议,争议的焦点之一即作为一家戴着高科技帽子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网宿科技上市以来的业绩表现不尽人意,引来诸多对其高成长性的质疑。

然而,综观创业板,高成长性的神话早就无法继续。即使是利润增长达到了50%以上的公司,不少企业的收入来源也是“大比例超募资金到位后的利息收入及当地政府的上市奖励、补贴”等营业外收入。

对此,纳斯达克前中国首席代表、资本市场资深顾问徐光勋表示,从宏观的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业绩下滑是个很正常的问题。每个公司的成长过程中总是有时速度快有时慢,不可能一直一个劲儿地冲上去,对企业的这种要求是挺要命的。这是根本做不到的,也是违背辩证法的,对广大的中小企业很不利。

从微观的上市的角度来看,徐光勋认为应该有两个标准,上市的标准和企业维持的标准。上市的时候企业可能达到了30%的增长标准,但是上市后滑下来,这个怎么看,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从纳斯达克的角度来说,允许企业业绩下滑,但有一个底线的要求。国内最好也定一个标准,比如30%是高增长,下滑到什么程度的时候就不是高增长了。另外,徐光勋建言,从上市的角度出发,最好不要总是这么划分高成长之类,这样很可能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作为一直非常关注创业板的一个观察者,他建议创业板的很多方面可以再改进、提高和完善。目前的有些标准还不是很合理,还不能成功地帮助企业在市场上生存下去,甚至有些是对上市公司不利的,会影响到这些企业的健康成长。

据网宿科技披露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是1498万,将近1500万,同比去年下降29.98%;第二季度的营业利润829万,环比第一季度有33%的增长。可以看出,在经历了去年第四季度的大幅下滑后,网宿科技的业绩正从低谷渐进回升。网宿科技董事长刘成彦称,今年第一季度比去年第四季度有一个比较好的恢复,第二季度又比第一季度有了比较好的增长,第三季度一直到年底还是继续会呈现一种回升状态。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还是减少,但也必须比二季度有一定成长之后才能达到。所以,这个数字背后是网宿科技业绩的继续成长。刘成彦预测,网宿科技全年业绩会比去年有略微的增长。平淡数字的背后预示着第四季度必须做的比上半年还要好,才能达到这样一个目标。

对于网宿科技的业绩表现,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总经理刘纲也认为这是比较正常的。作为网宿科技的大投资者,刘纲承认,网宿科技最近一两年的市场环境竞争加剧,但并不像网上所说竞争力受到很大影响。实际上,成长还是在继续,只不过有所放缓。对于网宿科技的募集资金大部分存而未动,刘纲认为网宿没有急着出手,这是在当前形势变化下的谨慎。在目前市场低价竞争的环境下采取以静制动的策略是有道理的。随着网宿科技的上市,其品牌知名度持续提高,渡过这段时间后,会有继续的发展。对于这场消耗战的时间判断,刘纲和刘成彦都判断大概在一两年到两三年。从创投角度来说,创投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它一般是通过企业上市的途径来退出,获得收益。目前深圳创新投资仍100%没有退出网宿科技,什么时候会退出?对于这个敏感问题,刘纲表示现在还没研究,什么时候退出与企业的发展状态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他对网宿科技的发展抱有非常大的信心。

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篇4

电钢琴是一种电声乐器。它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 八九十年代流行的一种用于在一些场合代替钢琴的乐器。现在我们所说的“电钢琴”是电子琴类别中的一种, 我们称之为“数码钢琴”。数码钢琴教室由国外传入我国, 这是由于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的不断进步, 教育事业的不断提高, 导致音乐专业招生逐年剧增, 但是教师编制少, 音乐专业教师更少。数码钢琴教室是由多台数码钢琴、主控器、摄像机、电视机、显示器组成。那么数码钢琴教室的引入大大缓解了音乐教育师资不足的制约, 且代表了新兴的钢琴教学模式, 受到了师范音乐院校及技术职业院校的欢迎。这门课程的引进打破了我们传统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 对于长年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来讲, 是一个新的挑战, 由于发展的时间短、课程安排紧, 经验缺乏, 大部分教师对于这种新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

那么众所周知, 对于钢琴专业的学生, 我们还是要采取“一对一”的模式。在一些高等师范学院以及职业艺术院校, 对于非钢琴专业的学生, 钢琴课也是必修课之一。学生学习钢琴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专业尖子和演奏人才, 而是培养综合素质或者是为将来教育工作服务的音乐教师。针对这一部分学生, 在我们钢琴教学中不是解决学习的“个性问题”, 而是让学生掌握钢琴正确的、科学的演奏, 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能力, 提高音乐实践中的教学与伴奏能力。我从事这门课程教学有四年之久, 事实上, 这部分学生在入学时钢琴学习大多是从零开始, 有一些基础的学生底子也比较薄弱。那么这就为钢琴集体课统一安排教学进度和教材提供了可行性。

二、教学实践

怎么样才能上好这一节的集体钢琴课呢?以前教师都是在琴房里使用一台钢琴面对学生, 现在我们要面对10个以上的学生。我认为这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一层次的要求。先前传统的教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对一”的模式, 那么教师只为这一个学生所弹奏的乐曲进行细致的解剖与分析, 学生可以更加近距离的观察与交流,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进行弹奏指导。但是教师将进行重复授课, 而且课时量大大增多, 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另一种形式是“小组课”, 学生以三人或四人为一小组, 上课时教师其实还是每一个人都上一遍, 其他的学生旁听, 其实分配到每一个学生的上课时间依旧很短, 学习的效率比较低。许多钢琴教师由于长期进行传统模式的教学, 在授课方式和授课语言方面都比较的自由, 发挥的空间也比较大, 同时也不需要准备课件, 教师根据学生当天的学习情况制定教学。而钢琴集体课面对的学生多, 那么问题也就更多, 这就需要教师更加认真的备课, 更加深入的考虑与预见学生所要出现的各类问题。比如在小课堂上, 学生可能是某一部分弹奏不够完美, 教师可以针对这一段进行反复示范演奏。但是, 在集体课堂上也许就不是这样了, 每一个学生在弹奏相同的乐曲时可能存在弹奏程度的参差不齐, 那么教师就要整曲的去弹奏示范, 这样才能顾及到每一位学生, 那么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能完整的弹奏整个乐曲。

在学生分组方面我们也要进行认真的分析, 在入学时要掌握每一个学生的钢琴学习程度, 把基本上没有钢琴基础或者是基础薄弱的学生分别以15人左右分为一组, 由具有一定教学经验, 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主课老师。以我院钢琴集体

教学课为例, 例如在弹奏《勇敢的骑士》 (选自钢琴基础教程第一册) 这首乐曲时, 学生往往在弹奏右手连音和跳音时, 做的不到位, 不分明。左手和弦弹奏力度不够, 触键没有弹性, 音乐听起来不够生动, 过于呆板。那么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通过摄像视频, 让学生观察教师手腕与手指的动作要领, 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 相互讨论, 让学生们自己总结弹奏的要点, 并找出一两个毛病突出的学生进行示范, 然后再与弹奏较好的学生比较一下。由于学生们对于乐曲都很熟悉, 所以能很快形成自己的观点, 并能进行积极地讨论, 也能通过彼此之间的对比, 找到差距, 激励学生学习。

在回作业的环节, 可以在学生经过一两节课的练习后, 我们采取“一人弹奏, 多人评分”的方法。也就是说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进来, 一个学生弹奏, 其他的学生都可以在心里打个分数, 就像在进行一场汇报演出。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学生, 自己独自在琴房弹奏时很熟练, 一旦有第二者旁听时, 则紧张的弹不下来。那么这样的回课方式大大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同时也加强了学生艺术实践的能力, 使学生每次都能感觉到自己在上台表演, 克服心理恐惧感的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那么其他作为听众的学生, 也可以取长补短, 不断完善自己的乐曲。在课堂结束之时, 教师要进行分析讲解, 每次总结时, 都要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可以找出弹奏毛病或者缺点比较突出的学生进行再次示范, 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教学思考与优化措施

通过钢琴集体课的教学, 大大减少了教师重复授课的次数, 充分的利用了教师资源, 统一了教材内容, 为培养一专多能的音乐人才提供了可行的教学模式。在学校硬件设施的投入方面无非也是很大的节约。在授课的过程中, 由于数码钢琴具有不同于钢琴的特殊功能性, 数码钢琴教室提供了齐奏、分声部合奏、伴奏等丰富灵活的课堂演奏形式, 同学间相互可以交流, 随时观察和分析领会,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同时也有效地锻炼多声部听觉能力、节奏感、视奏能力、默契配合能力等。

不可否认, 钢琴集体课也有其不完善的一面。钢琴教学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 它要求学生在实际弹奏的过程中, 教师能给予有针对性, 生动具体而又仔细的讲解和示范。另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性格特点、

音乐素质、接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大有不同。那么在钢琴集体课上, 由于受基本统一的教材内容、还有人数与时间上的限制, 个性化也就不那么突出了, 和一对一的课程比起来, 内容不够细致, 凸显学生个性不明显,

那么针对于这些不足之处, 我们如何进行弥补呢?我认为, 在上好集体课的同时, 我们也应在适当的时期加入个别课和小组课。可以在学生入学时, 一个月进行一次个别指导课, 那么在下一个学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五次左右的个别指导。那么, 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学生个别指导课。通过这样的优化措施, 弥补不足, 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但是, 我们一定不能把个别课或者小组课代替或者取消集体课。这是由于学生的培养目标的不同所决定的。以我校为例, 钢琴集体课的主要授课对象是声乐专业、音乐制作专业等非钢琴主修专业的学生。那么通过集体课为主, 个别课为辅的灵活有效授课方式, 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进度, 也不违背钢琴学习的规律。

总结

数码钢琴集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它的形成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大大提高了教学能量的产出, 是培养多方面音乐人才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数码教室不仅可以运用于钢琴教学, 还可以进行曲式作品分析, 即兴伴奏课等等, 与传统的“琴房课”相比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 教师可以对某一个学生的作品进行公开的辅导, 学生与教师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直接的交流, 为更直观的学习提供了平台。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大大满足了多样化、个性化、现代化的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集体备课活动反思 篇5

中国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现在吸引着更多的外国人来学习中国的文化,作为本国的一名小学老师又是如何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发挥更好的效应,学校的集体备课让我懂得了课堂应的具有它的实效性,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到的工具性。

1、备方法:作为有十多年的老教师来说,拿到一篇文章之后,基本上都能驾驭它,使用它,但如何使课堂发挥高效性,这就是仁者见人,智者见智了,各有不同的方法,各有不同的窍门。而集体备课正是收集了所有人的智慧,让谋虑与方法共享,取长补短。比如三年级的备课,随着课本识字量的增大,形近字与同音字也同时伴随着增加,不可能跟低年级一样,利用大量的时间进行生字讲解,怎么办?这时大家都把自己的好办法说出来了。

(1)预习时应让学生组不同字义的词;

(2)课上找形近字中特别易错字讲解,比如蓝天的.蓝与篮球的篮;

(3)书空字的笔顺不如在本上写一个记得扎实:这些方法是在原有的方法上进行的创新,有新意,而且达到了课堂的实效。

我建议的方法是:课前进行听写,

(1)先是老师来听写前一课爱错的词语,找好孩子到前面来书写,如果有不会写的同学可以让他们无意间看一下,也起到了记忆的过程,集体订正时就要对板书的学生严厉一些,错字的不用说,比如哪个结构差的太多,主笔没突出,老师就要都就出来,坚持一周,多数学生就会自己猜测老师第二天会考哪些词语,在书写字的结构时就会大大的在意了。如果写的非常好的同学,多爬格子或弄一些物质奖励都可以。

(2)训练一段时间后,老师就由听写词语变成听写这课词语组成的一句话来,或是本文的缩写的内容,这样给学生一个语言的环境来消化这些词语。此方法是我以前教高年段时用过的,当时很有效,不知现在是否符合当代的课堂。

2、备教材:上课之前老师要读教材,自己要翻译教材,在字、词、段、篇中这几点中自己能能弄懂多少,然后再看教参或查资料,把模糊的、不懂得找到答案。三年级的备课突出了这一点。比如在备古诗的那一课,诗人的名字的读音是一个难题,听了他们的备课,我知道我以前的读法是错误的。还有“白茫茫”的意思,老师都弄不太清楚,学生怎么办,大家一起想,终于想到了好的办法来解决。这种备课方法可以把知识上的错误点和误区减少一些。

集体反思 篇6

【关键词】幼儿园 集体教学活动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56-02

幼儿教学活动大多以集体模式为主,如何实现幼儿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成为广大幼儿教师值得深思和探究的重点课题。幼儿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指的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情感与能力得以大幅度的提升,以及在愉快、活跃的集体氛围中互动。为此,幼儿教师需了解幼儿的特点和习惯,开展充满趣味、活泼轻松的集体活动。

一、幼儿集体教学活动目标需明确具体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在开展之前,教师首先应制定明确具体的目标,确保集体活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针对性,真正发挥集体活动的教学优势和教育价值。因此,幼儿教师在组织孩子进行集体活动时,需尽量将目标细化,把集体活动中能够实现的目标详列出来,在实践中做到有据可依、心中有事。像本次集体活动要传授给孩子哪种技巧、技能,发展幼儿哪一方面的情感等,以明确具体的目标提升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比如,幼儿教师在开展“火灾安全教育”集体活动时,可将活动目标制定为:让幼儿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发现火灾时应该怎么做?如何求救?如何自救等。这样的教学目标较为明确具体,并不是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火灾安全”,而是将活动重点放在“教育”上,告知他们基本的火灾预防尝试,以及发生火灾时怎么做是正确的。通常的“火灾安全教育”内容包括:发现火灾时可以拨打119火警电话,说出地点、如何灭火、如何逃生等。同时,教师可在集体活动中组织孩子进行演习或模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使其真正树立消防安全意识,掌握具体的消防常识。

二、幼儿集体教学活动需面向整体孩子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顾名思义“集体”是主要特色,教师在设计时需面向整体孩子,当然也要满足个性需求,做到整体与个体的统一。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孩子的学习能力、生活经验等存在着明确的差异性,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需具有弹性,先为幼儿规定最低标准即为活动的底线,让他们知道达到哪种水平才算合格。同时,幼儿教师还应鼓励孩子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和前进,做到精益求精,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

例如,在幼儿园“故事”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使用绘本《首先有一个苹果》,先出示绘本引出课题,和孩子们一起打开书提问:首先有什么?两条虫在干什么?来了谁?有几只?三只鸟来干什么?四个猎人会干什么?……这是蜂窝,有几个?猎人用蜂窝干什么?现在变得怎么样了?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教师完整的讲述故事,让幼儿在回答问题过程中理解故事中蕴涵的的数学知识:故事中各事物间数量递增的关系,后面出现的事物总是比前面的多一个,这是最低学习标准,面向整体幼儿。针对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一深层标准,教师可要求个别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进行探究。

三、幼儿集体教学活动加强非智力教育

虽然智力教育是主要方向,但是在幼儿园中幼儿各个方面的能力均处于发展阶段,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教师要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实现有效教学,在集体教学中需关注非智力方面的教育,提高孩子的非智力因素。为此,幼儿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应格外关注非智力教育,刻意培养幼儿的操作和实践能力,使其在具体的动手实践中积极思考问题,调动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和兴趣,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比如,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更换主题墙饰的情况,教师可借此开展集体教学活动,让幼儿也参与到布置主题墙饰的活动中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使其成为设计和布置主题墙饰的主题,让幼儿亲自参与到操作和实践中,培养和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在主题墙饰更换集体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幼儿积极的去寻求和研究事物,通过非智力教育提升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对于提升他们的自身能力来说也是极好的锻炼。而且加强非智力教育可突出集体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四、幼儿集体教学活动要灵活组织开展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要想实现有效教学,教师需灵活组织、开展和设计集体活动,其中提问是一种最为常用的教学方法,能够实现良好互动和交流。不过幼儿教师需意识到提问的重要性,在实际集体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导向,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所以,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需精心设计一些有针对性、有意义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和启发幼儿,并运用追问的方式逐步引导他们掌握知识或者发现真理。

例如,在认识“1~5”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可引领幼儿使用具体物品知道1~5的数字顺序,可以是糖块、彩棒、苹果等,诸如:教师可将15个糖块分为五堆即为1、2、3、4、5,利用实物启发他们的思维,思考数字之间的大小和顺序,使其主动探究且理解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而且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采用整体抢答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帮助他们彻底掌握这一数学知识。运用这样的集体教学活动形式,不仅可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够让幼儿的思维保连贯性,使其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会主动思考和归纳,从而获取新的认知。

五、总结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主流形式,教师需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不足。所以,幼儿教师应从明确活动目标、面向整体又不忽视个人、灵活组织等多个方面开展集体活动,从不同角度实现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袁文芳. 绘本融入幼儿园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的行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

[2]陈思宇.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1:109-110.

集体反思 篇7

一、集体备课的实践

集体备课是为了打造小而精的教研活动, 提升教研质量, 主要从一线教师的实际问题出发。在活动开展中, 我园本着切入点小、碰撞性强的原则来进行, 本教研组根据以下步骤尝试进行集体备课:

1. 目标明确

集体备课究竟做些什么呢?

首先在学期初, 教研组长会和组内成员一起制订学期目标, 确定每月活动主题, 合理安排好每周集体备课的具体内容。在这一基础下, 每位教师都能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要求, 根据主题开展情况, 预设周计划和教学内容, 做好教学的相关准备工作。

2. 时间控制

利用有限的60~90分钟的时间高效地完成一周教研。为了发挥集体备课的实效, 首先需要确保固定的活动时间, 如确定每周三中午13:00~14:30为一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在这个时间段, 大家都需要准时、准点、准备充分来参加。在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 年级组长还要带领组内的每位成员, 合理地分配和利用这90分钟。

3. 时间分配

周计划:30分钟;日计划:40分钟;其他事情:20分钟。

合理安排每个环节内容, 有重点有难点, 有讨论有分享, 聚焦组内教师的观点, 高效完成集体备课活动。

4. 实践

集体备课在理论的引导下, 最终是回归到教师的教育行为中, 而上好每节课却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我园在认真开展集体备课的同时, 也在积极地开展一课三研、听评课等活动, 以全方位提高教师群体的专业能力。

5. 反思

集体备课开展以来, 确实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 但教师在教学反思方面还有待提高。

接下来, 笔者想以本教研组为例, 就集体备课中关于周计划这一环节做些实例阐述:

(1) 前期准备。每周负责主讲的两位教师会事先准备好周计划、一周教案、PPT、视频、网址、图片、故事、课程所涉及的操作包、生活、学习、运动、游戏的新课程书本等。组内其他教师自带二期课改相关教材。

(2) 重点讨论。比如, 在生活板块, 它是适用3~6岁各个年龄段的, 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需求, 本教研组会在开学初的年级组会议上结合各月情况分好内容, 如9月份根据班级教室的调整、新生的加入等, 生活内容定位为适应集体。10月份在学生已经开始了一个月中班的生活后, 着重培养他们文明的行为举止等。11月份定位为保护自己。12月份定位做力所能及的事。虽然大的目标已确定, 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会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征、班级存在的问题、近期情况等进行微调, 如班级陆续有些学生开始换牙了, 生活内容上会开展保护牙齿的讨论话题。又如接近春节假期期间, 会提出一些安全自我防护的内容。在制订这一板块内容时, 每周都有侧重点。又如在运动板块, 负责的教师会事先准备好1~2个新游戏, 在集体备课中供学生集体学习, 这也充分发挥了我园男体育教师这一资源优势。同时在这一环节, 教师还非常关注重点观察和指导的内容, 在阐述上教师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写, 一是观察幼儿在游戏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 二是个体幼儿情绪、生活护理方面的情况;有时还会从幼儿的合作情况、行为习惯方面如收放玩具等来写。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观察要点和教师的指导是相辅相成的。

还有区域板块也是每次的重点之一, 大家也许会疑惑, 集体备课后的资料每个班级的内容不就一样了吗?怎么体现班级的个性化呢?首先, 每个班级的区域设置肯定是不一样的, 如有的班级有小医院, 有的班级有美发店等, 所以每个班级需要进行微调, 其次, 在材料提供上, 既会有资源的共享, 也会有班级个性的内容, 这样也充分阐释了共性中体现个性。

二、集体备课的反思

集体备课, 资源共享固然是好, 尤其是在集体备课刚开始实施的一段时间, 教师在教研中表现得非常积极, 都能做到相互交流、探讨, 可逐渐有些教师为了“省事”, 往往是网上、书上摘抄教案, 周计划就是等着大家帮忙修改, 备课就是给大家读教案, 这完全失去了开展集体备课所追求的意义。

这一现象让我们陷入沉思:集体备课是否还需要继续?教师需要怎样的集体备课?怎样长久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经过讨论, 我园认为教师的集体备课, 就应该是互相交流、互相进步、互相提高;集体备课, 就应该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置、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预设与生成的技巧等方面进行相互交流;最根本的是教师要学会如何围绕“问题的解决”而进行教学思维的碰撞, 或教学智慧的共享, 从而促进教学行为的改进, 提高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

集体备课这一形式是可以延续的, 而针对如何持续有效地于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 我园也思考了相关举措, 如班主任负责监督和协助副班教师的备课准备, 组内成员相互考评等。

三、集体备课针对性研讨———小专题研讨

在集体备课实施过程中, 本教研组内教师还经常会遇到一些小问题, 如, 提问过程中, 学生回答不出来或者是回答得不着边际;学生总是不举手就抢着回答问题;男生多的班级如何培养常规等这些看似小的问题, 却时时发生在我们一线教师的身边, 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 他们教学经验少, 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问题, 有时会不知所措, 而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 终会形成大问题, 于是在解决这些小问题的过程就成就了“小专题研讨”。

“小专题研讨”就是围绕教育实践中的小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 他是在我们有需要的情况下小群体内讨论自己的活动。因为每个班级活动开展时间都不一样, 也腾出了一些时间可供大家交流分享。如, 在本教研组内开展的主题制作冰淇淋时, 中二、中三班就会相互交流成功的经验, 又如米罗可儿的小老鼠活动, 大家会相互交流如何使用颜料的情况等。这些内容可以利用教学观摩, 案例分析、片段回放等多种形式开展, 由于切入点小, 内容相对比较单一、问题涉及范围小、具有较强指向性, 教师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也便于实践和总结, 充分地弥补了大教研中的顾及不到的方面, 同时对教师经验的积累也起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四、集体备课的经验总结

通过一个学期集体备课的开展, 我们的收获:

1. 集体备课使课程实施呈现规范、有效。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们能够非常清晰、明确自己的任务, 教研氛围体现出严谨的态度。

2. 集体备课使幼儿得到较均衡的发展。汇聚教师智慧和精华的内容, 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集体备课使教师专业能力得到提升。

集体备课中教师是受益最大的群体, 他们不仅从理论上不断地获取新鲜能量, 更是积累自己的实践经验, 学会做一名与时俱进的教师。

集体反思 篇8

集体记忆概念是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在《论集体记忆》一书中提出的,他指出集体记忆是一种社会建构。群体自身具有记忆能力,在一个社会中有多少群体、机构,就有多少集体记忆。“集体记忆在一个由人们构成的聚合体中存续着,并且从其基础中汲取力量。”

2我国传统文化复兴之反思

2.1传统文化复兴现状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观第九条提到“传统文化观:抛弃传统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号召全国人民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然而事实并不乐观,2016年春季档上映的我国第四代导演领军人物吴天明遗作《百鸟朝凤》,一部讲述唢呐这种传之久远的民间艺术从兴盛到难以为继的变迁,同时刻画了民间艺人焦三爷及其接班人游天鸣对唢呐艺术执着坚守的传统民俗电影。这部影片虽有着较高的口碑,但低排片使其票房惨淡,在制片人方励下跪事件后跃升为热点话题。虽然“下跪事件”使得该片的排片量与观影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客观上扩大了该影片的传播面及传播效力,使更多观众了解到我们的一些传统民俗文化。但这也不禁让人反思,电影作品本身的吸引力竟不如以出格行为博眼球的事件,以此事件为代表的诸多传统文化的“悲歌”不得不引发人们的思索。

2.2传统文化集体记忆缺失现象分析

今天,我国青少年群体普遍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若将原因归结为文化的年代久远,但这些经典形象及故事同样存在了很多年,创造者对其不断推陈出新,在不同阶段重树其价值,热度不减反增,而我国的文化经典似乎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转型,仍停留在原有题材、表达方式的冗余重复,例如《西游记》等不断被翻拍,好在一部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做了一次成功的尝试。

文化认同感缺失也是一大因素。首先,文化本身缺乏“时尚感”及“包容性”。移动互联网时代讲求潮流、“有范儿”,虽说我国古典文化典雅、平实、有内涵,但传播力及吸睛程度则稍显单薄,时尚感不足。在这个快节奏、碎片化的社会,且在一部分集体记忆较为缺失的情况下,需要一些形式或是传播方式上的转变助其实现内容及价值的传递或是浸润。哈布瓦赫认为,“基督教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在于迎合道德需要和宗教需要的方式,并懂得适当妥协与让步”,这揭示了新事物在扎根及初步渴求认同时的方式。例如《功夫熊猫》的问世,为打入中国市场采用了熊猫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符号,但影片传达的却是团结、自由、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国主流价值观,这无疑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方式,火爆中国市场。

其次,现代中国人对本国传统文化集体记忆缺失导致的“文化空白”。因为没有形成传统文化的集体记忆框架,故而对国民群体的记忆建构无支撑点、无法产生影响并强化。如今,醉心于诗词歌赋、欣赏戏曲杂剧的群体,随着老年人渐渐离世也越来越少。正如《百鸟朝凤》电影中的唢呐艺术,一种象征着逝者德行功德的体现方式也渐渐被西洋乐队所取代。因为这种难学且不易谋生的技艺早已被时代所抛弃了。

3探索集体记忆的重构

3.1现阶段成果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传统文化复兴事业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此,以两个案例为代表来分析。

古诗文创新普及与推广代表——周杰伦的中国风流行音乐。由方文山填词、周杰伦谱曲的“中国风”系列音乐,例如《青花瓷》《红尘客栈》《东风破》《发如雪》等,已经成为华语乐坛的一块金字招牌。在流行音乐陶冶情操,吸引注意及热度的同时,也是对我国古典诗词文化的弘扬与存续。并且,在原有的传统诗歌文化上,加入了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及文化理解与审美,受到各年龄层民众的喜爱,也掀起了诗词创作的一波“小高潮”。

三行情书——源自日本汉字协会为推广汉字教育而发起的一种诗歌体裁,在我国非常风靡。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各大高校都举办了“三行情书”大赛,涌现出了大批优秀作品。这种简洁性强、参与度高的文字游戏加深了国人对汉字魅力的理解,在高校中广为流传。诗歌再次成为广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文学爱好者加入这场文化复兴运动中。

3.2重构集体记忆的方式探索

重构传统文化集体记忆的方式,哈布瓦赫曾借助宗教重构教义法则作出了回答,“宗教记忆与每种集体记忆一样,它并非保存过去,而是借助过去留下的物质遗迹、仪式、经文、及传统,并借助晚近的心理方面及社会方面的资料。即现在,重构了过去。”

为了重构适宜现代社会共享的集体记忆框架,借助过去的文化文本,以互联时代的叙事方式并赋予其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韵,讲述现代中国人容易接纳并乐于传播的集体记忆,或许对于传统文化复兴来说,不失为一条可行之道。

摘要:复兴传统文化是每个国家、每个公民应该为之努力和尽力去做的。本文试图分析我国传统文化集体记忆的现状,及现阶段的探索成果,反思能否通过重建集体记忆推动传统文化复兴的进程。

集体反思 篇9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 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全市有林地面积93.1万公顷, 其中集体有林地面积71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63%。纳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面积为66.5万公顷, 集体林地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70%。全市选择了65个不同类型的村进行改革试点, 截止目前已完成改革面积1054.5万亩, 占集体有林面积的98%。

二、吉林省通化市集体林权改革的绩效分析

从整个林权改革的过程和实施情况来看, 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产生了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上述的政府统计数据来看, 吉林省通化市集体林权改革在提升林业经营绩效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林权改革的经营绩效分析

集体林改激发了林农的造林积极性, 林业经营绩效明显提高。2009年, 全市实现林业产值达61.7亿元, 比上年增长了23.4%;占农业总产值的49.5%, 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渠道。林权改革显著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为广大农民开辟了致富的新途径。通过政策性让利和加快发展林业产业, 农民来自林业的收入大幅度增加, 2009年, 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1950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6%, 群众对林改革的满意程度很高。

(二) 林权改革的社会绩效分析

从社会效益角度来说, 本次改革解决了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 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推动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这次林改一是对历史遗留的林权纠纷进行了清理和解决, 林改中, 全市解决了林权纠纷4, 541起, 其中林地权属纠纷占30%, 合同纠纷等占70%, 消除了农村不安定因素, 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此外, 实行民主、公开的阳光操作, 避免了少数人借集体林流转之机牟取私利的行为, 改善了干群关系, 增进了农村社会和谐。

(三) 林权改革的生态效益分析

林改后, 实现了山有人看, 树有人管, 林有人造。2009年, 全市造林26万亩, 其中非公有制造林24.7万亩, 占全市造林面积的95%, 为建市以来造林面积最多的一年。同时, 农民把林地当作自己的生命地, 把林木当作自己的生存林, “管好自家山, 看好自家林”已成为农民的自觉行为, 滥砍盗伐现象明显减少, 全市森林案件发案率由过去每年平均1500多起下降到去年的820起, 成为建市以来最低的一年。

三、吉林省通化市集体林权改革绩效的问题分析

目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已经基本结束, 从各方面看, 林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林改也存在许多问题, 尚有许多历史问题也有待于解决, 改革成果制度化尚需时日, 影响集体林权改革的诸多矛盾还需进一步研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面广, 涉及的权属等各方面利益关系复杂, 如果处理不当, 极易造成林区秩序的混乱和新的乱砍滥伐, 很可能引发新的矛盾和纠纷。虽然在改革工作中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好的效果, 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一) 经济效益问题

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目前是把90%以上的集体林地经营权落实到农户层次上, 以通化市周边县市为例, 集安市家庭经营承包形式达87%, 通化县达到95%。但是分山到户后, 林业建设呈现出林权结构分散化的特点, 产权明晰后, 木材价格上涨, 农民更加关心自已的林地面积及边界, 造成每个农户拥有多块林地。笔者曾到云南农村进行过实地调查, 发现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当地每户林农的林地面积平均计算起来比较小, 细碎化的程度较高, 通化地区林业生产也在某种程度存在这一现象。林地的分散经营, 林地的细碎化一方面造成农户经营效率不高, 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经营成本增加等问题。如何实现多种经营、实现规模效益, 仍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主要问题。

(二) 生态效益问题

林权改革的生态效益问题是目前学者普通关注的问题。林地具有耕地没有的生态功能, 但生态公益林属于公共产品, 人们在消费这类产品时, 往往都会有不付费的动机, 搭便车的现象比较普遍, 如果再没有适当的制度安排, 后果不堪设想。在公益林补偿机制上, 目前, 国家对重点公益林补偿标准仅仅为每亩每年5元, 公益林与商品林的效益相比, 相差甚大。加之, 在生态公益林区, 受利益驱使, 村民法制、保护意识淡薄等原因, 对生态公益林破坏程度也是惊人的。这些问题让新集体林权改革在实施过程中难度加大, 如果处理不恰当, 乱砍滥伐的现象会变得更加恶劣。

(三) 社会效益问题

林权改革的决策者, 除了要考虑林业增产、农民增收外, 也不能忽视林权改革对社会效益的影响问题。目前在其他省份的主要林区都出现了“归大户”的情形, 几个“大户”占有的林权面积就有可能占到数千至数万亩。要看到, 林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虽然提升了经济绩效, 但也从侧面大大削弱了其社会绩效。如何通过新集体林改将林改的社会效用凸现出来, 防止林改工作出现的公平失衡现象, 是今后工作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此外, 目前农民得到的收益是依靠政策让利和价格上涨, 由于林木 (特别是在北方地区) 生长周期长, 在林改完成后, 政策效应和价格效应释放完以后, 如何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今后决策工作要考虑的重点。

四、对策及建议

吉林省地处北方地区, 与南方集体林区相比树木生长周期长。有数据表明, 以北方地区常见的柞树为例, 主伐期大约50—70年。生长周期如此之长, 使北方的林农在造林及投入等方面面临的风险性和不确定因素增加。集体林权是一项复杂而需要缜密思考的工作, 必须从北方地区林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出发, 在改革工作中, 必须通过对各个环节的工作程序和要求做详尽的规划和规定, 使林改工作在法律的框架下平稳推进。因此, 建议结合以下几个方面寻求改革的有效路径:

(一) 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联合经营, 实现规模效益

笔者认为, 目前阶段可以借鉴南方省区关于土地平整的一些方案和措施, 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遮镇地的田地点多、量少, 当地村委会通过土地平整, 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也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当然, 林地资源的整合要受到地势、林地土壤的肥沃程度以及历史原因的限制, 实施起来要比土地的整合难度大, 为此, 大多数学者主张通过林地流转的方式来实现规模经营, 但是目前林地流转市场发育相对滞后, 流转过程中出现的倒卖、炒卖现象比较严重, 在制度、立法滞后的情况面前, 以行政村为单位, 采取综合整合、联合经营形式缓解这一难题不失是为一种选择。总之, 应当立足每个行政村的实际情况, 真正做到“一村一策, ”在此基础上, 再通过完善评估、中介等各项流转制度以实现林业规模化经营的问题, 让农户朝着利益最大化追求方向发展。

(二)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第一, 结合北方地区林木生长周期, 对于主伐期超过一定年限的林木, 在承包期满后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相关政策优先继续承包。第二, 要加大对重点林区的财政转移力度和税费改革;第三, 关于生态公益林比例问题, 从现实情况看, 这种补偿标准难以有效启动林农对公益林管护的积极性, 应不断提高补偿范围和补偿标准并且补偿应分级分类进行。

(三) 建立健全集体林权法律制度

集体反思 篇10

当初提倡集体备课是因为:1.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需要。面对新课程, 不少老师不是缺少先进的理念, 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如何理解新课标、把握新教材、实施新教法, 心中常感惴惴不安, 仅靠个人孤军奋战冥思苦想, 显然不可取。集体备课, 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 实现取长补短, 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 提高教育教学效果。2.教师专业逐步提高的需要。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校本教研活动, 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 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其中既有个体的积极参与, 又有群体的通力合作, 这有利于教师扬长避短, 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 博采众长, 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3.落实课改要求的需要。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学习方式的转变必须依赖于教的方式的转变, 依赖于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一系列变化。而这种变化仅靠个人的努力是很难达到的。所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钻研的三结合, 自然而然地成了广大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专业发展之路。集体备课正体现了这种三结合, 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 促进了教学相长, 能更好地落实课改要求。4.教科研氛围创设的需要。集体备课是一种“行动研究”, 它所解决的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 主要任务是完善课堂教学。而学校层面的教育科研, 必须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 否则易流于假、大、空。

两年多的集体备课实践中我们体会到:1.凝聚了集体的智慧。组织开展集体备课, 通过同科教师的积极讨论, 集思广益, 博采众长。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老师们通过集体备课的相互交流与切磋, 既学习到他人的长处, 又找到自己的不足, 通过扬长避短, 实现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共同提高。3.整合了课程资源。师生的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发展目标等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这些资源在集体备课中得到合理的整合和最优化的配置。4。加强了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在活动形式上做到了“四固定”, 即时间、地点、中心发言人和课程目标。

然而由于教师对集体备课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和理解, 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如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教师备课“教案之和”或“各种资料的拼盘”;集体备课导致教师的“不作为”;集体备课缺乏教研意识等。

反思之一: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群体素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但为什么教师参与的热情度不高呢?

1. 教师的劳动特点是个体性的, 很多教师认为只要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认真批改作业和用心辅导学生, 就完成教学任务了, 不需要搞什么集体备课。这导致很多老师不接受也不乐意参加集体备课。

2.缺乏专业带头人。这造成了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从效果上看没有很大区别。教师个人过硬的业务素质是集体备课成果能够顺利显现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

3.教师的职业习惯是自我封闭的。我曾经引用苏轼的绝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来形容老师的职业自我封闭, 其实苏轼对庐山认识的精髓在从不同角度看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仅庐山是这样, 集体备课也是如此:“角度不同, 深度不同, 得到的结果一定不同”。

反思之二:我们对集体备课已经做了很好的安排:包括集体备课的召集人, 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内容、要求及反馈等, 为什么集体备课仍与初衷相背呢?

1. 沟通不够。校长、主任、组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不够。怎样才能更好地沟通呢?沟通首先是以学校的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基础, 而不是以个体的利益和感情为基础。其次是平等待人。第三是以理服人。第四是双向性的。沟通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共同的目标和最佳的工作效果。

2. 专业引领不够。澄迈中学目前有9名省级骨干教师, 分布在不同的学科, 但在集体备课中学校没有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 我们还有53位中学高级教师, 他们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专业引领就是要从研究、指导、服务三个维度, 积极地促进集体备课的建设。很可惜不论三个维度中的哪一个, 我们都做得不够。

3. 对集体备课的成果没有合理使用。集体备课就是让教师们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 发挥集体的智慧, 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拓展教学思路, 但是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 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 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 可惜大部分教师把集体备课当做自己“不作为的法宝”。

4. 集体备课组成人员单一, 集体备课除同科组的备课外, 还要进行同教学班的备课, 否则不完美, 例如高三年级在每次测试后可以以班为单位举行集体备课, 面对相同的教学对象老师都认真进行反思式集体备课, 参加的人员包括科任老师和学生代表、家长代表。

5. 集体备课制度还不健全。为了更规范化管理, 应完善下列制度:一是教师专业成长制度。教师在集体备课中所完成的中心设计任务, 记入个人业务档案, 作为个人教学情况考核的重要依据。二是集体备课结果使用制度。各教师领到集体备课资料后, 必须根据本班具体情况, 对教案进行修改补充, 甚至再创造, 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三是反馈制度。人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的。为了吸取经验, 总结教训, 老师每课都必须反思, 记下课堂发生的事件, 每次集体备课时首先讨论交流上周教后感, 必要时请有关专家解难释疑。四是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建议从两个方面衡量课堂教学的效率:一是学生在课堂里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数量、质量及方法。二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心理 (兴趣、参与意识、思维状态等) 的表现。

反思之三: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集体备课该怎么办?

1.刘良华的体验学习论认为, 求知兴趣本身就具有知识价值, 缺乏求知兴趣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杜威也强调了求知“兴趣”的问题, 他在《我们怎样思维———再论反省思维与教学的关系》中从个人方法的角度强调了个人态度为:虚心、专心和责任心。其中, “专心”集中表现为“热情”。在杜威看来, 真诚热情的态度是一种理智的力量。很可惜, 我们在集体备课中对老师的个人热情、信念、参与、个人理解等因素关注不够。

2.由Collins, Brown, and Newman首先提出的认知学徒模式强调经验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并突出学习内在固有的依存于背景的、情境的和文化适应的本质。从这一理论反思, 我们缺少经验丰富和技能专精的“师傅”, 导致我们的集体备课总是停留在低层次的“五环节”上, 其实集体备课还应包括:思维策略 (问题解决的思路) ;控制策略 (监控、诊断与修正) ;学习策略 (如何获得新的概念、事实和程序) 等。

3.哲学中的矛盾论告诉我们, 做任何工作都必须一般号召与个别工作相结合。从这个角度看集体备课, 总觉得我们工作中一般号召多了, 个别工作少了, 不论是针对不热情甚至反对集体备课的教师, 还是对针对有能力进行专业引领的教师, 我们的个别工作都少。

上一篇:装修改造下一篇:教师专业发展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