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集体

2024-08-24

领导集体(共12篇)

领导集体 篇1

摘要:纵观当前世界上的不同社会制度、政党制度、政权制度的国家和地区, 有很多关于集体领导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尽管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有着自己的政党实际、党际关系、政权组织和政权行使实际, 但是其他国家和政党关于党内集体领导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也应当值得我们借鉴, 以更好的从党的实际出发, 探索出更加适合我们政党制度的集体领导制度, 进一步在领导集体及成员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 模范地带动和推进党内和谐建设。

关键词:集体领导,班子和谐,党内和谐

一、强化集体领导、推动领导班子和谐必须要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近年来, 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 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以及资本主义国家政党逐步改革和完善了在很长时间内实行的权利过于集中、个别领导人长期掌权的现象, 不断加强和完善领导体制和组织体制, 在领导方式上实现了向集体领导的重要过度;在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方面, 一些政党由原来长期采用高度集权的政治管理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在更加注重市场在对经济社会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同时, 逐步减弱了对经济的控制。所有的这一切, 都为实现领导体制和领导机制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条件。当前, 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注重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以党内民主为切入点着重改善和健全党的领导体制, 规定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机关必须要按照民主集中原则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的结合, 党内重大事项在集体讨论的程序下按照相关手续办理,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领导体制和集体领导机制。当然不同国家、不同政党在实施集体领导过程中, 各有千秋, 其做法利弊共存, 对于我们党来讲, 要从党的实际出发, 可以积极借鉴和利用其他政党的一些好的做法, 以更好的建立和完善符合我们党实际的集体领导制度。

二、理顺党的领导体制、强化集体领导, 要从彼此尊重、彼

此包容的角度出发, 充分尊重个性化领导的基础上允许有不同声音、不同意见

集体领导的前提和出发点, 是必须要有一定的和谐基础, 以领导班子的团结一致为基础, 在团结的基础上, 对党内重大事项不同意见和建议进行集体讨论、集体酝酿, 群策群力, 以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契合点, 达到思想上的进一步统一、行动上的进一步协调, 在党内形成更好的和谐状态。领导班子成员受自身阅历、自身经验、实践基础、文化知识结构等的不同, 在领导作风、领导风格、执政风格、行事风格等方面都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在进行集体领导过程中, 不同成员对于同一问题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这就需要在集体领导的同时, 尤其要注重彼此尊重, 以思想感情为基础, 成员之间建立起融洽的感情基础, 才能实现最基本的团结, 才能形成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和谐共事的氛围。因此, 在完善党的集体领导体制过程中, 要对成员间不同的个性化领导予以充分尊重, 在把握党性原则、把握政治方向的前提下, 正确处理党性与个性的关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 但不能成为班子成员不服从党性的“挡箭牌”;班子成员有其自身的个性领导风格, 但是要以讲党性、讲原则为出发点, 这是对领导干部阶级性的根本要求。领导干部的阶级性, 是领导干部立身之本, 直接决定了领导干部的基本立场、价值判断、利益取向和行为准则, 集中反映和体现着党员本色。因此, 在尊重个性化领导的基础上, 必须要遵循党性, 丧失党性, 领导干部在党内的领导就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遵循党性的前提下, 强化集体领导的另一重要问题就是要充分尊重个性。党集体领导中, 不同成员间的鲜明个性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能够使不同领导干部多元化的风格风貌更加形式多样地凸显出现, 保持党的领导集体内充满生机与活动, 充满智慧与理性, 不至于领导班子内死气沉沉、毫无生机。不同领导成员鲜明的个性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能够有效发挥班子不同成员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针对党内不同特征和类型的事务, 选择具有与之相适应的领导去解决, 可能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尊重个性化领导, 在党内形成各尽其能、向同一个方向共同努力的局面, 要对领导干部的不同个性予以必要的保护, 做到感情接受、思想贴近。在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 在遵循党性的前提下、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 还必须要对个性化的领导予以必要的引导, 把个性化放在特定的环境中予以动态地思考, 对于不同意见和建议按照求同存异的原则, 集体酝酿寻求更加合理科学的解决办法, 而不能对于个别领导班子成员发表的不同声音就予以“无情批判”和“残酷打击”, 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充分发挥不同个性的领导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形成更加和谐的领导集体。

三、要正确处理好党的主要负责人与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

我们党经历过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和高度集中的政治管理体制, 在历史上有过“一把手”权利过于集中、“家长制”、“一言堂”现象的出现。历史上出现的这些现象, 从本质上讲, 都是党的主要负责人权利过于集中、未能对其形成有效限制、“一把手”与成员之间关系处理不当造成的。作为党的主要负责人, 在整个班子中发挥着“班长”的角色, 发挥着谋大事、带班子、保稳定、促发展, 把握大局, 、掌控方向的职能, 承担的担子最重、责任最大;但是也恰恰是“班子”这种职责权相统一的关系, 更应当对集体领导的科学性负责、对班子成员彼此之间的和谐负责。在领导班子内形成一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尊重、互相谅解的和谐关系, 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要模范的带头执行和遵守党的各项规章制度, 在思想上坚决摒弃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传统观念束缚, 而要以身作则、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 善于团结班子内有不同意见的同志, 善于做好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以身作则充当表率, 带头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要求, 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团结带领班子其他成员干事创业、共谋发展, 使整个班子形成清正廉洁、艰苦奋斗,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和谐氛围。

总之, 和谐的领导班子是靠有活力的个体凝聚起来的, 个体要按照整体的目标发挥各自的作用。班子成员要强化大局意识摆正自己工作的位置, 围绕不同时期的不同任务开展工作, 共同演奏好“协作曲”时刻注意工作中的“一盘棋”。

领导集体 篇2

尊敬的各位来宾、朋友们:

金秋送爽、硕果飘香。今天,是新中国成立64周年的日子,也是**公司大喜的日子,我们7对新婚夫妇在这里隆重举行集体婚礼。在这美好的时刻,我谨代表公司和全体员工向新郎、新娘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举办集体婚礼是移风易俗,婚事新办的好形式,这也是**公司始终坚持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近几年,公司为深化“文化塑企”战略,打造适合公司长远发展的软环境,稳定员工队伍,公司陆续启动了员工生活区、住宅区等项目,为解决员工婚恋问题,组织搭建了员工交友平台,通过举办员工交友、拓展、郊游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解除员工后顾之忧,从精神层面到物质层面,充分发挥了企业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进一步统一了员工思想和价值观,逐步增强了员工认同度。实现了企业文化与公司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公司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企业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统一。

2013年,**公司本着“稳中求进、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公司上市取得新突破,产品产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公司整体盈利在行业中保持较高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是大家的汗水和智慧创造了今天的辉煌!参加今天集体婚礼的新婚夫妇,他们中有来自管理岗位的骨干,有来自生产战线的精英,今天你们因为事业而相识相知,最终携手走进神圣的婚姻殿堂,你们都将成为我们家庭中的一员。

在这里,我们为新人表示祝福的同时,还要感谢你们的父母,感

第三代领导集体,走进新时代 篇3

当邓小平在北京西山别墅里把这一决定告诉从上海赶来的江泽民时,江泽民大为惊讶。他说:“我担心,我担当不起党赋予的伟大使命。”邓小平的回答是:“我们都支持你。我们将帮助你克服任何困难,你不必担心。”

1989年6月23日至24日,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新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依次为江泽民、李鹏、乔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环6人。1989年9月4日,邓小平向中央政治局正式提出辞去中央军委主席的请求。十三届五中全会批准了这一请求,决定江泽民为中央军委主席。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五中全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顺利交替。

江泽民“是工作勤奋的专家”

江泽民1926年8月出生在江苏扬州,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上海当地一家知名企业工作,新中国成立后,这家企业改名为“上海益民食品一厂”。1949年9月的一天,华东工业部部长汪道涵来工厂视察时,发现了这名很有潜力的工程师。江泽民代表工厂向他报告了新的商业策略,包括一份有关获取原材料和商品销售新思路的详细报告。在汪道涵看来,“江泽民干劲十足、精力充沛,是一个工作勤奋的专家。”

1955年,江泽民作为技术人员,被第一机械工业部选派到苏联学习。回国后,他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工作,从副处长直至厂长。1962年,江泽民到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担任副所长,抓了很多在业内有影响、有意义的大事。其中一项,就是制訂中小型电机标准。要把所有生产企业的标准统一起来,并不容易。全国中小型电机的生产厂家又很多,意见很不一致,难度可想而知,但江泽民做到了。后来,江泽民相继在一机部武汉热工机械研究所、一机部外事局、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电子工业部等部门任领导职务。1985年回到上海,先后任上海市长、市委书记。

在担任总书记和国家主席后,江泽民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亲和力和人格魅力——他能熟练地用英语、俄语、罗马尼亚语与客人交流;为了在拉美国家用自己没学过的西班牙语演讲,他连续七八个周末向外交部一位年轻译员学习,有时为了一个词的发音会练上十几遍;访美期间,他参观了一户美国家庭,和主人拉家常,给主人展示自己孙子的照片;在德国,他在致辞中脱离讲稿,即席朗诵了歌德的诗歌。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首次全面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强调,我们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02年十六大后,江泽民结束政治局常委任期。2003年和2004年相继卸任国家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

宋平,1917年4月出生,山东莒县人,1934年至1937年在北平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学习,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他曾任周恩来政治秘书,和谈失败后回到哈尔滨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宋平长期在国家计划委员会工作。1972年至1981年,他在甘肃工作,曾出任甘肃省委第一书记;1981年回到中央。在甘肃和中央工作期间,宋平大力培养、举荐优秀干部人才,因此被媒体称为“中国政坛最大伯乐”。1992年十四大后,宋平结束政治局常委任期。

李瑞环,1934年9月出生,天津宝坻人,1951年参加工作,北京建工业余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出任政治局常委后,他于1993年当选全国政协主席,任内留下不少机敏之事。1995年3月,中英双方就是否要改变香港政治体制展开激烈争论,英方急于改变香港政治体制,企图给中方收回香港后制造麻烦。于是,李瑞环在全国政协的小组会上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穷老太太去市场卖祖传的宜兴紫砂小茶壶,起码有200年历史,就是不加茶叶,水中也会有茶香。有人愿意以三两银子的高价购买,老太太觉得茶壶太旧,不好意思要这么多钱,就用水反复清洗。买主回来一看,里面的茶垢全洗干净了,便说连五钱银子也不值了。李瑞环以此比喻香港:不要妄洗“茶垢”,导致香港失去特色,要找最了解香港优势的人来管理香港。

2000年11月,李瑞环考察香港时,呼吁香港市民,最重要的是加强团结,唯有团结才能发展繁荣。两名女记者就此抢着提问:“您在讲话中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是不是指香港不够团结?”李瑞环笑着反问道:“如果我祝你们身体健康,是不是指你们的身体就不健康呢?”2002年十六大后,李瑞环结束政治局常委任期,次年卸任全国政协主席。

朱镕基“三级跳”当常委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一曲《春天的故事》在20世纪90年代广为传唱,它的由来被人们所熟知:1992年1月,邓小平偕家人和工作人员从北京乘专列南下,沿途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后来,理论界有人整理认为,南方谈话至少包括10个要点,其中大部分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三个有利于”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根本标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等;但有一点是关于接班人的——“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选好接班人。这是针对党的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各种隐患而发出的。

在此背景下,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十四大召开,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月19日上午11时,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江泽民为党的总书记,选举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7人为政治局常委,他们来到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会见中外记者。由于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是上一届的政治局常委,记者都比较熟悉,所以江泽民笑着介绍说:“这次新选出来的常委有朱基同志,现在是国务院副总理;刘华清同志,是老红军,他还是中央军委副主席。”接着指着胡锦涛说:“这是一位年轻人,胡锦涛同志,今年49岁。”

3名新常委的亮相令人瞩目。朱 基1928年出生在湖南长沙,清华大学毕业,相继在东北工业部和国家计划委员会任职。1957年,朱 基因对国家经济工作中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提出意见,被打成“右派”,直到1975年才调到石油工业部管道局电力通讯工程公司,恢复正常工作,4年后出任国家经委燃动局的处长,依然不改直言本色。国家经委党组负责人曾称赞他:“遭了20多年的罪,还敢这么坦率地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是个好同志。”

1991年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后,朱 基着手清理“三角债”。之前,国务院有关部门所进行的清欠工作主要是清理流动资金,但收效不大。朱 基发现,三角债的主要源头是部门、地方和企业为追求产值和速度而盲目上建设项目,造成对设备款、材料货款和工程款的大量拖欠。他从固定资产投资拖欠这个源头入手,顺次解开了债务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992年学习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某些地区片面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大干快上,导致股市热、房地产热。1992年3月,朱 基在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市代表团讨论会上的发言中,提出要全面正确地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不要片面追求高速度。有人认为这是同邓小平唱反调,朱 基也感到很大压力。不久,邓小平看到了发言的录音整理稿,予以充分肯定。

正是由于朱 基务实、前瞻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党中央和老一辈革命家的肯定,在十四大上,他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由十三大的候补中央委员到政治局常委,实现了“三级跳”(跳过了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两级)。第二年出任国务院总理,相继实施了国企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被媒体评价为“闯进两大雷区”。尤其是政府机构改革,触及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和集团利益,难度可想而知。1997年12月底,朱 基在一次讲话中道出苦衷:找几十位部长逐个谈话,没有一位部长主动表示自己的部门该撤;由于长时间坐着谈话使他过度疲劳,每次站起来都很困难。尽管如此,朱 基还是坚持下去。1999年4月14日,朱 基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演讲时宣布了改革成效:“我们原定的目标是要3年内把中央政府减少一半,但是去年我们就把这个一半机构减少了……现在政府机关的人是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2002年十六大后,朱 基结束政治局常委任期。2003年,卸任国务院总理。

刘华清1916年出生,湖北大悟人,1929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担任红15军团宣传科长。红15军团打了两个大胜仗后,补充了大批新兵,在对新兵进行纪律教育时,该团政治部秘书长程坦建议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编为歌曲,让大家天天唱。刘华清和他借用鄂豫皖苏区流行的《土地革命完成了》的歌谱,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改成歌曲。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在庆祝会师大会上,红15军团的官兵唱起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立即引起全场注意。不久,许多部队都学会了这支歌,并传唱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刘华清调任大连海军学校副政治委员,后兼任副校长,从此结缘大海。1954年8月,刘华清赴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从苏联学成回国后,他相继担任海军旅顺基地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海军北海艦队副司令员兼旅顺基地司令员,成功组织了基地的训练、演习,主持编写修改了海军40余种条令、训练大纲和教材,建议并主持组建了基地核心战斗部队,有效提高了基地应对突然袭击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1987年,71岁的刘华清正准备退休,却被邓小平“点将”进入军委工作,“调他来,就是抓现代化,抓装备”。1989年11月又被任命为军委副主席。他力促歼轰7立项并上马。歼轰7首飞成功后,又决定搞歼轰7的改进型——歼轰7A,并使之成为海军航空兵主力的作战机种,参加了多次军事演习,屡次接受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这就是我们熟知的“飞豹”。

刘华清还被称为“中国航母之父”。20世纪70年代,他就给毛泽东、邓小平“上书”,力陈航母的重要性。“上书”在海军内部引起了不小的议论,但建造航母的建议还静静停留在字面上。1980年,刘华清访美期间第一次登上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与其他参观者走马观花不同,年过花甲的刘华清认真仔细地将航母参观了一遍,并称“其规模气势和现代作战能力,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到中央军委担任领导工作后,刘华清依然关心航母。“如果问我航母和核潜艇以后如何排队,我说海军缺少的航母应该在先。”刘华清说,“如果中国没有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中国海军必须建造航母。”

1997年十五大后,刘华清结束政治局常委任期。2011年1月14日,刘华清在北京逝世。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刘华清的航母梦终成现实。

胡锦涛1942年出生,安徽绩溪人,是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毕业的高材生。毕业后,他先是留校任政治辅导员,后被调往甘肃工作;1980年任甘肃省建委副主任。在十二大上,39岁的胡锦涛成为最年轻的候补中央委员;十二大后,任共青团甘肃省委书记;3个月后,调到共青团中央工作,先后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1985年,任贵州省委书记;1988年,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胡锦涛稳重务实,谦虚低调,十四大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由十二届五中全会的中央委员到十四大的政治局常委,实现了“两级跳”(跳过了政治局委员一级)。

尉健行不吃企业餐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在他去世前后的一段时间里,一些人蠢蠢而动,发表所谓的万言书,以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为名,行大批判之实,声称中国决不能再走资本主义私有化的道路。妄图把中国拉回到“一大二公”旧有的传统体制中去。在此背景下,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十五大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在政治报告的开篇就明确指出,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9月19日,十五届一中全会选举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7人为政治局常委,江泽民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其中,中央纪委书记尉健行、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是新常委。

尉健行1931年出生于浙江新昌,童年时聪颖好学,5岁跟随当老师的父亲学识字,一直刻苦求学,并未因家境清贫而辍学。1947年,16岁的尉健行进入上海光华大学附中继续读书,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上海解放时,他与同学一起引导解放军进城,参加接管城市的工作。

20世纪80年代中期,尉健行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尉健行年迈的父母常患病,住院治疗需要大笔医药费;女儿大学毕业后,准备去国外留学,也急需用钱。于是他把家中老屋变卖了几间,一部分钱留作女儿出国学习的经费,另一部分钱交给父母治病疗养。1991年3月下旬,时任国家监察部部长的尉健行回到新昌视察工作,县领导安排他住条件较好的县政府招待所,尉健行拒绝了:“我几十年没有回家乡,这次回来,就让我在老父母的房间里搭个铺,让我同他们多聊聊,不麻烦你们了。”第二天,县里安排他到一些重点企业和工程视察,一直到中午12点才回县城。县领导劝他在一家企业用餐,但他坚持不去,回家吃母亲为他准备的炒年糕。

2002年十六大后,尉健行结束政治局常委任期。

李岚清生于1932年,江苏镇江人,从复旦大学毕业后,进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工作,从此与汽车结下不解之缘。1958年,一汽生产出我国第一辆国产东风牌小轿车。李岚清随厂长饶斌将这辆车送到中南海,请中央领导参观。邓小平等中央领导饶有兴趣地观看了轿车。邓小平提的一些问题还很专业,原来他在赴法勤工俭学时,曾在雷诺汽车厂工作过。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主管对外贸易的李岚清,发现当时世界流行的统计原则有缺陷。李岚清多次指示,要将此事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加以研究,以维护我国经济利益,并为加入世贸组织做好准备。

2002年,李岚清结束政治局常委任期,退休后潜心于诗曲画印,先后撰写了《李岚清音乐笔谈》、《音乐?艺术?人生》、《原来篆刻这么有趣》等著作,在国内外举办多场艺术展,深受欢迎。他自曝曾到路边小店买年货,并试着“砍价”;还到小饮食店“应聘”打工,结果都被店主认出而未果。他便做两方“砍价失败”、“应聘不果”的印章自娱纪念。

领导集体 篇4

一、理顺党的领导体制、强化集体领导, 要坚持彼此尊重、彼此包容

集体领导的前提和出发点, 是必须有一定的和谐基础, 以领导班子的团结一致为基础, 在团结的基础上, 对党内重大事项不同意见和建议进行集体讨论、集体酝酿, 群策群力, 以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契合点, 达到思想上的进一步统一、行动上的进一步协调, 在党内形成更好的和谐状态。领导班子成员受自身阅历、自身经验、实践基础、文化知识结构等的不同, 在领导作风、领导风格、执政风格、行事风格等方面都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在进行集体领导过程中, 不同成员对于同一问题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这就需要在集体领导的同时, 尤其要注重彼此尊重, 以思想感情为基础, 成员之间建立起融洽的感情基础, 才能实现最基本的团结, 才能形成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和谐共事的氛围。因此, 在完善党的集体领导体制过程中, 要对成员间不同的个性化领导予以充分尊重, 在把握党性原则、把握政治方向的前提下, 正确处理党性与个性的关系。

二、遵循党性的前提下, 强化集体领导是要充分尊重个性

党集体领导中, 不同成员间的鲜明个性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能够使不同领导干部多元化的风格风貌更加形式多样地凸显出来, 保持党的领导集体内充满生机与活动, 充满智慧与理性, 不至于领导班子内死气沉沉、毫无生机。不同领导成员鲜明的个性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能够有效发挥班子不同成员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针对党内不同特征和类型的事务, 选择具有与之相适应的领导去解决, 可能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尊重个性化领导, 在党内形成各尽其能、向同一个方向共同努力的局面, 要对领导干部的不同个性予以必要的保护, 做到感情接受、思想贴近。

三、要正确处理好党的主要负责人与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

我们党经历过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和高度集中的政治管理体制, 在历史上有过“一把手”权利过于集中、“家长制”“一言堂”现象的出现。历史上出现的这些现象, 从本质上讲, 都是党的主要负责人权利过于集中、未能对其形成有效限制、“一把手”与成员之间关系处理不当造成的。作为党的主要负责人, 在整个班子中发挥着“班长”的角色, 发挥着谋大事、带班子、保稳定、促发展, 把握大局、掌控方向的职能, 承担的担子最重、责任最大。但是也恰恰是“班子”这种职责权相统一的关系, 更应当对集体领导的科学性负责、对班子成员彼此之间的和谐负责。在领导班子内形成一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尊重、互相谅解的和谐关系, 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要模范地带头执行和遵守党的各项规章制度, 在思想上坚决摒弃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传统观念束缚, 而要以身作则、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 善于团结班子内有不同意见的同志, 善于做好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要以身作则充当表率, 带头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要求, 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团结带领班子其他成员干事创业、共谋发展, 使整个班子形成清正廉洁、艰苦奋斗,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和谐氛围。

总之, 和谐的领导班子是靠有活力的个体凝聚起来的, 个体要按照整体的目标发挥各自的作用。班子成员要强化大局意识摆正自己工作的位置, 围绕不同时期的不同任务开展工作, 共同演奏好“协作曲”, 时刻注意工作中的“一盘棋”。

摘要:纵观当前世界上的不同社会制度、政党制度、政权制度的国家和地区, 有很多关于集体领导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尽管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有着自己的政党实际、党际关系、政权组织和政权行使实际, 但是其他国家和政党关于党内集体领导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也应当值得我们借鉴, 以更好地从党的实际出发, 探索出更加适合我们政党制度的集体领导制度, 进一步在领导集体及成员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 模范地带动和推进党内和谐建设。

集体舞领导讲话 篇5

吴佩笃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老师们:

下午好!

今天,虽然天气寒冷,但我们热情、洋溢,我们全校师生凝聚在一起,举行校园集体舞比赛,这将是各个班级集体力量团结、健康、向上的一次展示,这也是同学们活力的一次大检阅。在此,我代表学校对本次校园集体舞比赛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在这次比赛筹备工作中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学生和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校园集体舞是培养同学们积极健康、和谐向上优秀品质的重要载体。学校举行校园集体舞比赛,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具体实践;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效果、学生精神面貌的具体反映和检阅;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校园集体舞充满青春的活力,充满时代的气息,是青年一代朝气蓬勃的充分体现,同学们在比赛中发扬出了不屈不挠、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精神,用整齐的步伐、标准的动作,飒爽的英姿来体现我们学生的活力风采;以振奋的精神、以满腔的热情、以昂扬的斗志和优异的成绩,去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同学们在比赛中赛出优良的风格,赛出最好的水平,赛出最佳形象。

为了迎接这次比赛我们期待已久,但各个班级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抓住点滴时间刻苦训练。你们的辛苦不会白费,你们的汗水没有白流,你们的毅力,你们的意志,你们的信念都在比赛中体现了出来。所有的辛劳最终迎来优异的成绩,我们的评委给你们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

我校今天进行的校园集体舞比赛给参赛全体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活力与健美的平台,同学们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宗旨,协调一致,团结一心,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形象!同时,我也希望同学们以此为契机,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最后祝老师们、同学们健康快乐阳光和谐!

谢谢大家!

领导集体 篇6

关键词:大学课堂集体沉默对策研究

集体沉默现象在领导科学课堂上时有发生,对此,有的教师感到尴尬,有的教师感到不解,甚至个别教师认为是学生故意搞乱,感到非常气愤。课堂集体沉默现象影响了讨论课的教学效果。本文试图就课堂集体沉默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减少预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

思考:

1)春节有什么习俗?

2)如果让你生产或经营一间与春节习俗有关的企业,你如何把握商机?

(四)营销观念的区别

二、在拓展知识的讲解中把营销观念的新发展,要求各个模拟公司在网络上搜寻、总结,具体讲解如下:

(一)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1主要研究内容营销原理1研究对象、营销观念等需求与市场分析1营销环境、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分析、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等营销组合1产品策略、分销策略、定价策略、促销策略等现代营销方式1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二)营销观念的新发展

三、接下来是课堂练习和案例分析,内容如下:

(一)选择题:

(二)判断题:

(三)案例分析

1.一位办公柜生产商生产了非常坚固的办公柜,这些办公柜可以从四楼丢下去也不会损坏。他认为办公柜只要坚固,就不愁没有销路,但事实上销路与他的期望相差甚远。

请分析:

(1)生产商奉行何种营销观念?

(2)非常坚固的办公柜为何销路却不理想?

2.某企业在他的企业简介中写到,本企业秉承“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的经营宗旨,继续发扬“敬业、诚信、团队、创新”的企业精神,以“研究最好的产品,提供最好的品牌”三个最好作为竞争策略,不断进行经营变革和管理创新,增强企业的整体素质,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我们创建世界级中国企业的宏伟目标。

请分析:

(1)某企业的经营宗旨体现了哪种营销观念?

(2)请谈谈你对这种观念的认识。

四、“模拟公司制”项目教学过程

在讲完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的基础上,我及时的进行了课堂练习,并且引用一些经典案例做了分析,接着模拟活动开始了,以下是我带着08级市场营销班的模拟公司成立大会的步骤。一个完整的“模拟公司制”项目教学大体上分为4个阶段有序进行:

例如以2008级营销专业为例:

(一)活动目的

1.加深同学们对“营销观念”的认识和理解,并希望透过这次活动,为模拟公司制定正确的营销观念,指导模拟公司开展各种营销活动,把书本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2.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全面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学以致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3.使同学们对模拟公司教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切身体会到学习营销观念是有用的,加深对创建一间公司的艰辛及快乐的印象;及时发现同学们在学习上的偏差和错误,并予以补充和纠正。

(二)活动要求

1.分组成立模拟公司。

2.模拟“模拟公司”的名称、标志、“模拟公司”开展活动的指导思想及经营情况等。

3.选出“模拟公司”各部门的负责人。

4.编写“模拟公司”的简介。介绍“模拟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营销观念、奋斗目标、口号、内部组织结构、地点及交通情况等。

5.召开模拟公司成立大会,每个模拟公司分别上台推介公司。

(三)评分标准

1.资料准备50%

(1)公司名称、标志(5%):简洁易记、符合法规。

(2)营销观念(25%):企业营销理念是否符合现代营销观念的要求。

(3)情况介绍(10%):能否介绍公司的经营情况、内部组织结构、地点及交通情况等等。

(4)资料效果(10%):图文并茂,能增加顾客对企业的好感。

2.现场推介:50%

(1)自我介绍(10%):穿着整齐、声音响亮、脸带微笑、眼神与顾客有交流。

(2)熟练程度(20%):声音响亮、推介流畅。

(3)团队精神(20%):全组认真参与,对模拟公司情况熟悉,相互配合默契。

学生们在模拟公司成立大会上各司其职、踊跃发言,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防或减少学生集体沉默谈一些体会。

一、课堂集体沉默的概念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课堂沉默有两种: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1][2][3]。刘向前(2005)认为两种类型的课堂沉默产生的课堂效应有本质上的不同[4],积极沉默在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学生积极思考时普遍的和必要的组成部分,是将教师所授知识接收→分析→归纳→运用的必要表现形式。而消极沉默则破坏了课堂的和谐气氛,常常使课堂教学组织活动陷入瘫痪状态,导致教学任务无法正常进行,教学目标无法顺利实现,教师应减少消极沉默。本文中的课堂沉默主要指消极沉默,亦称为集体沉默。

二、集体沉默现象中的教师因素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出现课堂集体沉默现象,与教师自身因素有关,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问题

一些教师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导者,拥有绝对的主导权,没必要考虑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上唯我独尊,没有深刻认识到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性,对学生心理把握不够,在这样的老师主导下的课堂,经常出现学生集体沉默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教师个人性格方面的原因

有的教师个人性格比较偏内向,不善于与人沟通。因此,遇到这种性格教师,即便教师也希望学生能够参与课堂讨论,但很难引起学生的讨论兴趣,很难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往往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回应,学生选择了保持沉默。

(三)教师缺乏人格魅力

讲好领导科学课,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人生阅历,还要求教师自身具备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和较高的道德修养,当教师缺乏人格魅力时,很容易把这种课上得枯燥乏味,课堂集体沉默现象的产生在所难免。

三、集体沉默现象中的学生因素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课堂集体沉默现象中也有学生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班级文化

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由于管理者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管理水平有很大差异,每个班级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会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那些民主式管理风格强烈的班级,学生上课时的反映也比较热烈,这样的班级很少发生集体沉默现象;而在独裁式管理风格强烈的班级,学生上课时,不愿意参与讨论,经常出现集体沉默现象。

(二)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没有消化吸收

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没有消化吸收,对于老师的提问没有成熟的答案,害怕出错,所以出现沉默现象。

(三)学生各种心理因素

(1)学生性格内向,不愿在公开场合表现自己;(2)害怕回答错误后别的同学耻笑,在师生面前丢面子;(3)不想出风头;(4)从众心理,如果同学都不回答,自己也想保持沉默。学生在上述心理因素主导下,往往会选择沉默。

四、师生关系因素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课堂气氛会受到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5]师生关系较好,学生沉默现象较少;相反,师生关系一般或较差,学生沉默现象就会比较多。若教师能够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友谊关系,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完整人格的形成[6]。而很多大学教师往往不像中小学教师那样注意师生关系的建设。[7]

五、集体沉默的对策研究

1.培养教师爱学生的情感

教育首先是爱的事业[8],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甚至没有爱,就谈不上教育。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一个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能够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能够与所有学生保持一种真挚、深沉、持久的爱,特别是能够善待差生。因此,教师首先应该爱学生,有了无私的爱,才有了完整的教育。

2.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

将学生视为与教师平等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在讲课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3.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

将所有学生编入“任务小组”,对于一些比较难回答的问题,可以先由“任务小组”进行讨论,再由个人发言,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单个学生回答不上来而导致的沉默现象。

4.允许学生回答错误

学生回答问题时出错,再所难免,就是教师自身也有许多知识盲点。因此,当学生出错时,教师不应该马上批评学生,而是要积极肯定学生回答的合理之处,宽容学生的错误,为其参与课堂讨论而感到满意。只有这样,学生以后才不会因为怕回答错误而保持沉默。

5.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能够使学生放下面子和自尊,积极投入到课堂中来。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不管学生的发言是否正确,都应肯定学生的参与课堂讨论。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要耻笑别人,不要看不起别人,要善于挖掘周围同学身上的隐性知识,丰富自己,超越自己,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6.改善师生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改善师生关系,教师占据主动地位,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注意尊重学生外,在课下要多跟学生沟通,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如可以参加学生组织的活动,与学生在网络上互动,课前跟学生聊天,课后跟学生谈心等等。只要努力,就能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

总之,教师要在对教育的透彻理解和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创建和谐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打破课堂集体沉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使我们的教育更加充满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郑洁.关于学生课堂沉默问题的理性思考.教育探索[J].2011.11:24—25.

[3]赵东.大学英语课堂集体沉默的隐性因素与人本主义教学.咸宁学院学报[J].2010.11:108—109.

[4]刘向前.论课堂沉默[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5.

[6]刘雨.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教育哲学反思,教学与管理[J].2012.03:29—31.

[7]滕明兰.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黑龙江高教研究[J].2009.04:146—148.

领导集体 篇7

在经济迈入“新常态”背景下, 我国正加快推动产业升级转型, 并在近期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 以全面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 通过“三步走”在2049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在“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重点领域中, ABB的智能技术和解决方案与工业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完美契合。

ABB集团首席执行官史毕福表示:“作为全球自动化和电力行业的领导者, ABB拥有全面的智能技术, 支持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在‘物、服务与人互联’的大趋势下, ABB将继续利用技术优势和全球经验支持中国电力、工业、交通和基础设施领域客户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能耗, 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在‘新阶段’战略下, ABB将致力于通过各项举措加快ABB在华业务的快速增长。”

在智能制造中, 人机协作已成为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在本届自动化世界上, Yu Mi人机协作装配工作站完美展示了工人与机器人如何并肩工作, 共同高效精准地完成装配工作。作为世界上首款实现人机协作的双臂工业机器人, Yu Mi能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与人类进行协同作业, 全面引领人机协作新时代的来临。它的推出满足了我国电子消费品行业对柔性和灵活制造的需求, 并将逐渐应用于更多市场领域, 将小件装配等自动化应用带入一个全新时代。

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增效节能减排。ABB展示的PMCS能耗综合管理系统, 能够帮助用户对总能耗、分类能耗、对象能耗等进行统计, 全面分析能源使用效率并采取相应措施, 轻松实现能耗控制目标。同时, 它可以对分布式能源和储能系统进行集中管理控制, 实现错峰用电。

另外, ABB高效电机和传动产品能够帮助客户不断降低能耗, 实现环保与效益双赢。在本次“自动化世界”中, ABB展出的M2SE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符合中国3级能效标准, 具有杰出的节能效果。在工业传动领域, ABB还顺应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 将工业变频器与智能手机应用软件实现无线连接, 方便工程师对设备进行远程维护和管理。

电动汽车是未来交通工具的发展方向。ABB首款符合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接口标准的通用型大功率直流快速充电机Terra 53 Z今日也亮相第7届“自动化世界”。这款直流快速充电机额定功率为50千瓦, 它在20分钟内提供的电量足以满足普通家用电动汽车行驶100公里。通过领先且全面的直流充电解决方案, ABB积极支持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电动汽车的普及, 推动可持续城市交通发展。

绿色环保的电力推进系统在船舶工业同样具有巨大潜力。2015年3月, ABB发布了其Azipod誖电力推进系统的最新成员———Azipod誖D型推进器。Azipod誖D推进系统的优势包括:卓越的操纵性、极具竞争力的投资成本、易于维护以及与机械推进器相比显著提升的性能。ABB Azipod誖电力推进技术通过降低维护成本和减少燃料消耗, 支持船东和运营商提高船舶的盈利能力, 目前这一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客轮、海洋科考船、海洋监测船等各类船舶中。

技术进步也推动了家居、楼宇及城市的智能化发展。ABB在2014年推出的“i-家”和“e-家”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以及曾经多用于商业建筑和市政项目的i-bus智能建筑控制系统, 现在越来越多地进入民用住宅领域。其中, “i-家”系列由ABB本土研发团队专为国内市场开发, 能满足中国家庭对更环保、更方便、更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其简便的安装让智能家居触手可及。用户使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便可实现对家中灯光、窗帘、插座和可用红外控制的家用电器的控制。无论身处何方, 家的感觉永远都近在咫尺。

除了自动化产品和技术, ABB在“自动化世界”上还展出了包括高压直流、微电网、电力质量、可再生能源发输配电等在内领先的电力技术和解决方案, 彰显ABB在电力领域的技术领导地位。

作为我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 重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 也是新欧亚大陆桥头堡。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开展, 以重庆为代表的西部地区正迎来在电力、工业、交通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快速发展, 市场潜力日益显现。现在, ABB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重庆万州电厂、重庆南川体育馆, 以及长安福特位于重庆的新建工厂等多个项目中。

目前, ABB在重庆设有ABB变压器有限公司和重庆ABB江津涡轮增压系统有限公司两家工厂、一个区域性的综合服务中心、一个工程中心、超过1000名员工以及完整的销售服务网络。其中, 重庆ABB变压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 拥有领先的工程与研发力量, 是ABB全球变压器生产基地和变压器设计中心, 也是亚洲最大的绝缘件制造中心;重庆ABB江津涡轮增压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 是ABB全球涡轮增压器生产基地之一, 并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城市设有服务站。重庆已成为ABB在华重要的研发和生产基地。

在第七届年度“自动化世界”活动上, ABB连续第11年向“ABB-新长城特困大学生助学基金”捐助100万元, 通过该基金资助国内高校电气工程和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特困学生完成学业。截止目前, ABB已通过该助学基金累计捐款超过1200万元, 来自全国44所高校的2000多名大学生从中受益。

领导集体 篇8

如在现实工作中, 某个先进基层单位的某一主官 (军事主官或政工主官) 能力较强, 但在他调离后, 这个单位的建设就急剧下滑。这种现象在说明被调离干部能力强、素质高的同时, 也暴露了这个支部的集体领导能力偏弱、支委作用发挥不够好的弱点。

部队基层党支部领导能力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支委能力偏弱有种种表现, 如有的“支委”意识不强, 会上发言不积极, 参与支部决策无主见, 落实支委决议不坚决;有些支委大局意识不够好, 想问题干工作总是围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打转转;有的支委能力偏弱, 尽管有满腔的工作热情, 但工作中却插不上手, 说不上话;有的原则性不够强, 执行不符合自己意见的支部决议不坚决, 对与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抱有成见等等。

个别部队基层党支部领导能力较弱的原因

1.部分支委的支部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如在干部支委中, 由于受编制限制, 舰连一级单位的干部比较年轻, 许多同志毕业当年就被选为支委。较短的基层工作实践和较少的党内生活经历, 客观上造成了一些支委党务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和支部工作能力不足等问题。随着地方大学毕业生直接入伍提干比例的增加, 这一问题还会更加突出。

2.一些支部书记、副书记工作方法不当, 致使部分支委的“委员”意识和工作能力难以提高。如有的正、副书记对委员的意见不仔细斟酌, 对的不及时采纳, 错的不及时指出、纠正, 从而挫伤了支委的工作积极性, 使委员不愿再主动参加支部工作;有的正、副书记工作中大包大揽, 使其他支委不能按照党内分工正常开展工作, 久而久之, 弱化了支委的“委员”意识和参与支部工作的能力。

3.一些支部委员对党务知识学习不够。特别是对“十六字”原则和“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理解不深, 把握不准, 致使常常把行政职务带到党内工作中来, 用行政工作中的“下级服从上级”代替支部工作的“集体讨论决定”。

4.部分支委的私心杂念在作怪。这些同志在工作中患得患失, 怕得罪领导“穿小鞋”, 怕触及同事“伤和气”, 怕影响自己“损形象”, 这种全封闭式的自我保护, 必然会影响到其支委作用的发挥。

解决部队基层党支部领导能力偏弱的对策和方法

抓好舰连支部委员队伍建设, 是加强舰连党支部建设和抓好基层党建的一个关键环节, 关乎支部“三个能力”的提高, 关乎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 关乎支部“1+1=2”格局的形成, 关乎基层单位建设的整体发展。各级党委机关在加强书记、副书记队伍建设的同时, 也要高度重视“支委”队伍建设, 下大力提高支委队伍参与支部工作的能力:

1.加强“岗前”培训。特别是师团一线政治机关, 要在所属支部改选后, 相对集中2到3天时间, 组织支部委员进行集中培训。

在培训对象上, 要突出第一次进入支部班子工作的委员;在培训方法上, 可按照不同的党内分工分别组织实施;在培训内容上, 以基本党务工作知识为主, 加强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工作方法培训, 使委员尽快熟悉支部工作程序和自己的职责, 掌握基本的支部工作方法, 强化支委的“委员”意识, 为尽快进入支委角色、发挥支委作用创造条件。

2.重视在工作中培养。书记、副书记要增强培养意识, 工作中讲党性、讲原则, 增强支部工作的原则性和战斗性。在“一班人”中努力营造“议事人尽其言, 个人服从集体”的氛围。在育人方面, 要克服“其他支委的年龄和职务与自己差不多”, 自己“位卑”无作为的消极思想, 牢固树立培育人才的大局意识, 不但自己要做好工作, 还要搞好“传、帮、带”, 当好“老师”。

对“支委”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书记、副书记要及时提醒和帮助;对工作经历不够丰富的同志, 既要避免工作“包办”, 又要在交待任务的同时, 教给方法, 授之以渔, 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成长。要强化“以人为本”的观念, 充分发挥支委在单位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牢固树立依靠支委开展工作的意识, 特别要尊重支委的首创精神, 遇事多征求支委的意见, 充分发挥支委的主观能动性, 使每名同志都发挥出最大的工作效能, 整合“一班人”的综合力量开展工作。

3.加强监督管理。要把每名支委参与支部决策和落实支部决议情况作为民主生活和民主评议党员的一项重要内容, 充分利用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时机, 检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对开展支部工作不利甚至有损支部工作的支委, 要进行深入的批评教育。

对屡教不改式已经不适合在支部工作的, 可视情况报请上级党委批准, 及时调整, 以确保支部委员队伍的纯洁, 确保支部集体领导的高质量。另外, 机关下基层进行考核时, 要把支委参与支部的工作情况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 及时帮助改正发现的问题, 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最终达到提高支委“一班人”开展支部工作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春秋.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M].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4年10月.

领导集体 篇9

1、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私营经济的认识的变化。

毛泽东在建国初期主张保护农村的富农和充分利用城市资本主义经济。在7届3中全会上指出:我们对待富农的政策应有所转变, 即由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以利于早日恢复农村生产, 又利于孤立地主, 保护中农和保护小土地出租者。1953年12月, 经毛泽东审查修改的中宣部《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学习和宣传提纲》正式宣布:“逐步由限制富农直到最后消灭富剥削”。党的7届4中全会决定对私营经济实行赎买政策, 通过给定息和保留高薪的办法, 经公私合营把私营企业改造为公私合营经济,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泽东对私营经济的认识出现矛盾。1956年底, 他在同工商界人士的谈话中表明, 在中国消灭资本主义似乎过早, 还需要继续实行一段“新经济政策”, 保留一部分私营经济。他说:“只要社会需要, 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私营大厂, 订条约, 十年, 二十年不没收。华侨投资的二十年、一百年不要没收。可以开投资公司, 还本付息。可以搞国营, 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 又搞资本主义。”这表明, 毛泽东认为应该在社会主义已取得压倒优势的条件下适当保存和发展私营经济, 借以弥补国营经济的不足。毛泽东的这些意见, 得到中央其他同志的赞同。但后来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 反复批判“单干风”割“资本主义尾巴”, 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理想社会, 想通过抓阶级斗争的途径消灭自发产生的私营经济, 抛弃了曾经有过的“新经济政策”思想火花。其主要原因, 首先在于中国共产党对如何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其次,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受到传统观念和苏联模式的影响, 搞单一的按劳分配和单一的计划经济。再次, 轻率地改变了“八大”对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 陷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误区。要彻底消灭私营经济, 甚至把个体经济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加以砍杀。第四, 教条地理解了马恩著作中的某些论述, 当时党的脱离了中国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基础上的这一特殊国情, 把马克思预测的未来的经过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即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 作为当时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从而导致毛泽东对私营经济认识的局限性。

2、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对私营经济认识。

党的11届3中全会以来, 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私营经济的思想, 把他有关中国还需要继续实行一段“新经济政策”的谈话所体现的“又搞资本主义”的思想加以贯彻实施, 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 邓小平领导全党重新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通过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准确地把握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就从根本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了以往的以“阶级斗争为纲”, 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根本转移。这是我国发展私营经济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2) 党的13大报告第一次系统而精僻地论述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从而为我国发展私营经济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 在所有制和收入分配上, 社会主义社会并不要求纯而又纯, 绝对平均。尤其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份, 从而把私营经济由“非法”变为合法, 由被消灭的对象变为保护对象。3) 在新时期指导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过程中, 邓小平抛弃了一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观念。如:把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简单地等同于资本主义, 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这就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4) 1992年春, 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中, 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为我国发展私营经济确立了现实的依据。只要是有利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活力,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无论是发展公有制经济, 还是非公有经济, 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5) 邓小平及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私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党的12大提出:“在农村和城市, 都要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 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13大提出:“对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都要继续鼓励它们发展。”这就表明, 随着个体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城乡私营经济的地位, 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制定了有关旨在放宽雇工经营限制的一系列政策。如1981年7月, 《国务院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 1987年1月关于《当前农村政治宣传提要》, 所有这些放宽政策的措施, 都有效鼓励了私营经济的发展, 增强了私营经济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作用。总之, 邓小平对毛泽东私营经济思想的发展, 给马列主义经济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 它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积极作用作了充分的肯定。

在14大报告中指出:在所有制结构上, 以公有制包括全民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 多种经济成份长期发展, 不同经济形式还可以实行联合经营。强调:政权在人民手中, 又有强大的公有制经济, 这样做不会损害社会主义, 只会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在党的15大报告中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上升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从理论上充分肯定了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践充分证明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明显作用。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 改革开放前, 在全部国民生产总值中, 国有部门提供的份额占56%, 集体部门占42%, 其他经济成份仅占2%。这种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公有制经济关系并未繁荣发展, 相反却有损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社会的人、财、物造成极大浪费, 人们的积极性受到压抑, 社会生产力, 国家综合国力, 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多大提高。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 到1997年底个体工商户已达2850多万户, 私营企业96万多户, 吸纳职工6790多万人, 纳税540多亿元, 占国家总税金的7%左右。实践证明:个体经济的发展, 对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生产需要, 扩大就业、稳定社会、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它已成为强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4、党的16大以来, 我党提出“毫不动摇”发展私营经济的政策, 并进一步强调“允许私营企业主优秀分子入党”。

16大在理论上有许多重大突破, 就对私营经济的认识而言, 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达到了系统和成熟。1) 16大报告在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 还要求“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提出“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报告》把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高度, 这是对私营经济地位和作用认识的新突破。2) 党的16大报告重申了私营企业主等六种人“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并进一步提“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 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这样, 党公开地确认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性质, 公开地表示其优秀分子可以加人执政党,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伟大创新。3) 党的16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私营经济享有与国有经济同等“国民待遇”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这就保证了私营经济可以和国有经济一样, 平等使用生产资源, 共享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为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4) 党的16大报告指出“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一切合法的劳动收人和合法的非劳动收人, 都应该得到保护”, 进一步指出“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最直接、最明确地提出要保护私人财产。总之, 党的16大对私营经济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给私营经济在新阶段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时隔不到一年, 党的16届3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重申“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如此, 该《决定》还提出了更为明确的促进私营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是从体制上进行保障, 要清理和修订限制私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消除体制性障碍。二是放松对私营经济的限制, 就是要放宽市场准入, 允许私营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三是对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实行一视同仁, 保证私营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 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四是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所有这些都充分表明, 我们党对私营经济的性质和地位, 又有了更为明确的、清醒的认识。在10届人大2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将宪法第11条第2款“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修改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同时, 还将宪法第13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人、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 并给予补偿。”

领导集体 篇10

一、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农业问题的思考

1. 实行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1950年党的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草案)》总则中,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了农业生产。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正确领导下,土地改革取得了巨大胜利。到1953年春,全国除若干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都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得到了约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生产资料。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调动起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这是在中国土地上发生的一场规模广大、内容深刻的社会大变动,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使古老的中国农村焕发出空前的活力。

2. 兴修水利,保障农业安全生产

中国是一个水患灾难较多的国家。从新中国成立起,毛泽东就很关注全国的水利建设和对江河湖泊的治理。1950年7月到8月,毛泽东接连给周恩来写了三个批示,督促治理淮河。10月14日,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对治理淮河的方针和方案等作出明确规定。到1957年冬,“国家共投入资金十二亿四千万元,治理大小河道一百七十五条,修建水库九座,库容量达三百一十六亿立方米,还修建堤防四千六百余公里,极大地提高了防洪泻洪能力”。[1]在治理淮河的同时,中共中央和政府还启动了荆江分洪工程,减少了水患,改善了民生。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10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53.5%。[1]

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956年初夏,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深刻地论证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辩证关系,首次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战略思想,强调发展国民经济必须重视农业。指出“苏联和东欧国家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国家把农民挖得太苦”,“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农业生产也大受影响”。[1]据此,1957年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一九五六年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进一步指出:没有我国的农业,便没有我国的工业,忽视农业的重要性是完全错误的。毛泽东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农业发展思想

1. 农业是基础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实际出发,始终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他曾亲自给四川等省的领导同志写信,指出“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重新回到党中央领导岗位,首先抓的大事之一就是农业。在总结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指出:基本解决几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使粮食达到自给,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这个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广大农民的辛勤劳作。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以后不管我们的国家怎样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重视发展农业,既是我们的一条基本经验,又是我们今后发展的基本战略。

2. 农业的“两个飞跃”思想

1990年3月,邓小平首次系统提出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需要有“两个飞跃”的思想。他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与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大的过程。”[3]正是由于邓小平的肯定和支持,广大农民探索出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方式。因其符合生产力水平的实际状况与最优地解决了生产激励问题,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长期被束缚的农村生产力,使我国的农村经济获得快速的发展,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并为国民经济与社会进步创造了条件。

3. 农业的发展关键靠科学技术

邓小平明确指出,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他说:“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3]这一思想成为我党制定农业政策的理论基础。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在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已定、投入又有限的情况下,依靠科技进步就成为潜力最大、效益最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最能直接见到效果的。1986年6月,他再次叮嘱:“农业问题也要研究,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视科学”。[3]为此邓小平还提出要加大科教兴农的力度,他说:“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农业方面的投入要注意,再一个就是教育方面。”[3]邓小平还很重视对农业人才的培养,指出:“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切实组织农业科学重点项目的攻关。”[2]这些思想的提出,有利于使农业生产获得技术与人才的支持,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民致富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

三、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农业发展战略的思考

1. 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发展的最根本任务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结合新的实践,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进一步完善了邓小平的农业战略,继续探索新型的农业发展道路。江泽民指出:“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实现小康,还直接关系到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带动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从长远看还可能影响农产品的供给。现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必须高度重视。”[4]他还指出,增加农民的收入“要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要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4]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一个伟大创造,它对于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就地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具有重大作用。为此,应大力支持和引导乡镇企业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2. 越是加快改革开放,越要大力发展农业

江泽民继承了前两代领导人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这一思想,他强调指出:“越是加快改革开放,越要重视农业、保护农业、加强农业。要真正地而不是表面地,实际地而不是口头地,全心全意地而不是半心半意地加强农业这个基础。”[5]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农业必须实现“五靠”,即靠政策稳定、靠科技先行、靠结构调整、靠基础建设和扶持保护。

3.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改革是农业发展的动力。江泽民指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要围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来进行,其总目标是“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系。”[4]改革应是涵盖经济、政治、教育、科技等各领域的全方位的改革。

今天,以胡锦涛同民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之前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农业发展战略理论的基础上,顺应国内国际新形势,不断开拓创新,把农业问题始终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支持和保护农业,进一步健全农业保护体系;发展农村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继续强调科技和教育对农业的巨大推动作用……这一系列理论和政策都反映了中央对农业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新的世纪,只要我们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我国必将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农村一定会成为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摘要: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我国农业发展问题。毛泽东对农业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战略构建;邓小平发展了毛泽东的农业理论;江泽民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三农”理论。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一脉相承,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今天仍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农业发展,战略思想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研究室.毛泽东传(1949—1976):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领导集体 篇11

关键字:中共领导 集体 外交 智慧 决策艺术

一、中国外交历史与发展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封建官僚主义的统治,打败了日本鬼子。在1949年10月1日,在全世界的关注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代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结束了受外国侵略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外交事业也从此慢慢发展起来了。“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深深刻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教训,想要获得国际的地位,首先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使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和中国建立外交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加和开展外交活动,中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建国的第一年,中国就与苏联、东欧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为后来中国经济复苏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1955年,万隆国际会议上,中国同缅甸、印度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总理在会议上有关“求同存异”方针的发言更是让外国人感到震惊,形成了“万隆精神”,让他们领会到了中共领导人在外交方面的智慧,拉近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距离,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加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71年10月25日,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外交事业也出现了新的局面;1972年,中国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1979年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随后又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许多国家都主动与中国建交,与中国建交成了潮流;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发展迅速,中国的经济实力稳步提高,我国的外交事业也蓬勃发展,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中共领导集体处理国际关系的外交智慧与决策艺术分析

中共领导人从建国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积极想办法应对,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六十多年来,中共领导集体发生了几次大的变更,为了适应国际形势,中共领导集体对外的政策也做了合理的调整,中国的外交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外交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骄人的成绩,当然离不开中共领导集体正确的领导与决策。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世界呈两极化的格局。一边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另一边则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积极参与维护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在“一边倒”的战略格局下,中国和苏联的友好关系全面发展,使得中国迅速和其他社会主义建立外交关系,中国的外交出现了高潮,在当时的“冷战”形势下,中共这一决策维护了中国的利益。上世纪60年代初,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中国为了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顶着美苏两国的压力,提出了“兩个中间地带”的外交政策,既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也反对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因为中国外交的目的就是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的事业而努力,“两个中间地带”政策有助于发展中国与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使中国赢得了一定的国际地位。毛主席在与利比亚总统的谈话中首次提出了他划分的“三个世界”,中国属于第三世界,成为了世界两极化形势下的新势力,摆脱了冷战对中国的束缚,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冷静思考国际形势之后,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是为了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让中国与苏联、欧洲各国、美国、日本等广大经济实力强国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在稳定了周边环境之后,中国开始积极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不管是中国的外交还是经济都得到了飞跃。国际上经历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等重大政治事件之后,中共开始推行“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集中力量发展国内经济,科学合理的应对国际事务;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合理应对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格局。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频繁;中共新一代领导集体实行了开展了多边外交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方针,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格局,加速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三、结束语

中国的经济实力正在不断增强,世界各国对于中国的发展非常关注。中共领导集体是中国人民的核心,在处理国际外交关系方面,发挥了应有的智慧,做出了科学的决策。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未来的中国会更加的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外交文选[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600-601.

[2]沈国放.新形势下看中国的多边外交[J].世界知识,2006(17).

领导集体 篇12

集体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 也是贯彻“十六字”原则的首要环节。实现集体领导, 既要求党委正副书记平等待人, 强化民主意识, 又要求党委委员摆正位置, 强化参与意识, 认真负责地行使权利, 为此, 党委成员应注重在三个方面下工夫。

一、要在不断提高认识、增强自身能力素质上下工夫

紧紧围绕争做合格的党委委员, 深化认识,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一是正视差距。在一个党委班子内部, 委员成分不同, 经历不一, 考虑问题、参与决策的水平各不相同, 且多数与正副书记相比还存有一定的差距。有的干具体事可以, 但出谋划策就显得吃力;有的讨论简单的问题还有话说, 遇到复杂问题便束手无策;还有的安于现状, 认为自己水平不高能应付, 办法不多能对付, 缺乏提高素质的紧迫感。因此, 做一名合格的党委委员, 必须正视差距, 看到不足, 努力在参与集体领导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二是明确目标。盯着做合格的、称职的、有作为的委员, 在工作中努力实现三个做到:即做到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 运用这些科学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问题, 在是非面前保持清醒;做到科学统筹谋划, 精于设计部队建设, 既能吃透上情, 又准确把握下情, 既会抓重点工作, 又能兼顾一般, 既抓眼前, 又想长远, 能从全局出发, 及时向党委提出符合实际的工作思路和建议;做到善于协调关系, 认真落实党委决议, 检查督促抓好落实, 要善于联系群众, 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能围绕党委决心意图组织群众开展工作。三是勤奋学习。精选学习内容, 优化学习方法, 明确学习目的。特别是要反复学习《党章》、《党委工作条例》、《民主集中制学习资料》等理论知识, 认真领会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民主集中制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上级的指示精神, 切实领会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 掌握集体决策的原则、程序、方法、步骤, 加深对政策规定的理解和把握, 不断增强参与集体决策的水平和能力。这样就会在参与集体领导时不说“外行话”、不办“外行事”, 真正为党委分忧解难。同时要注重调查研究, 摸准基层实情, 把基层官兵的心声带到党委决策之中, 确保党委每次决策都符合部队和官兵的利益, 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二、要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自身修养上下工夫

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永葆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一是自觉培养高尚的人格。做到襟怀坦荡, 不媚上, 不媚俗, 坚持说实话, 讲实情, 办实事, 求实效,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把职位看成干事业的舞台, 实现自己价值的平台, 多享受工作, 少享受权力。只有人格高尚了, 才能想官兵之所想, 急官兵之所急, 帮官兵之所需, 抱着对党的事业和部队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 积极主动参与党委集体决策。二是要培养良好的议事品格。正确处理好分工负责和集体领导、行政职务和党内职务的关系, 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勇于亮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大胆行使议事权, 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当自己的意见被否定时, 要有虚怀若谷的态度, 虚心听取不同意见, 既不要当场打断作解释, 也不能会后违反原则闹情绪, 以良好的议事品格, 使班子内部形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良好氛围。三要自觉维护班子团结。有事没事多走动, 大事小事勤商量, 多通气, 多谈心, 多点拨, 多提醒。自觉做到考虑工作讲大局, 处理关系讲大度, 不同意见求大同, 反对“小心眼”, 克服“小脾气”, 纠正“小动作”, 刹住“小广播”;坚持在团结的时候讲团结, 及时通报日常工作情况, 做到日常情况定期通气, 重要情况当天通气, 紧急情况及时通气。实践中, 只要班子成员坚持这样做了, 大家在参与党委决策时才没有顾虑, 才能愿意乐意讲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为党委的正确决策提供参考。

三、要在遵守制度规定、落实党委决策上下工夫

在党委集体决议形成之后, 党委的意图是靠首长的行政权力推动落实的, 而首长的分工是军政两名主官的分工, 军政首长向党委负责。作为副职要向正职负责, 认真领会正职的意图, 落实正职的要求, 尽到一个助手的职责。一是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坚持积极参加双重组织生活, 虚心听取其他委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积极宣传党委的决议和主张, 自觉维护党委的威信, 主动汇报个人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积极参加党委民主生活会, 自觉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 主动亮思想, 自觉揭短亮丑, 达到统一思想、增进信任的目的。要严格按《党委议事规则》办事, 严格遵守议事保密纪律, 防止跑风漏气, 造成工作上的被动。比如, 党委在研究干部晋职, 战士提干、选改士官、学技术等敏感问题时, 作为班子成员, 决不能提前走漏风声, 更不能在会后把每个委员讨论发言的细节散布出去。否则, 不但影响班子内部的团结, 还会降低党委的威信。二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作为委员, 要防止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强调到不适合的位置, 各吹各的号, 各唱各的调, 抓啥啥重要。工作中, 由于每个委员都负责着某一方面或一个部门的工作, 在有些工作的联系和交叉中, 还有一个协调好各种关系和相关力量的问题。不论是不是自己分管的工作都要发挥能动性, 主动想问题, 积极参与其中, 主动为党委出谋划策, 以“合唱演员”的身份, 与班子成员一起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在参与决策、落实决议时, 要自觉做到“三处”和“三个到位”, 即:站得要恰到巧处, 说得要恰到妙处, 做得要恰到好处;班子中定准位, 工作中干到位, 用权中不越位。每个委员只有把各自的位置摆正了, 相互间的关系协调了, 党委班子才能形成合力, 各项工作任务才能保质保量完成。三是要抓好工作落实。首先要谋划到位, 按照党委的决议和首长的意图科学计划, 合理安排, 充分调动所属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把措施定在前、要求提到前、困难想在前, 找准切入点, 形成明确的抓落实的思路, 有针对性地落实好党委的决议。其次要落实到位。副职是正职的左膀右臂, 必须通过自己具体的实际工作, 使正职的意图、决策得以兑现和落实。副职抓落实中要具体扎实, 不怕麻烦。党委、正职的决策往往是全局、宏观上的, 要转化为实际效果, 还需副职做许多具体的工作。如组织和协调机关力量, 制定具体的督促检查、跟踪指导的办法和措施, 具体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等等, 都要由副职协调抓好落实。再次要对落实的情况主动向党委和军政首长汇报, 做到安排的工作事事有落实, 件件有回音, 把党委、军政首长的意图变为现实。

党委成员如何更好地参与党委集体领导, 需要把握和注意的方面还很多, 但只要我们每个党委成员不断研究参与集体决策的新情况、新问题, 积极参与集体领导, 党委决策就会更具有科学性、广泛性、准确性, 部队建设也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摘要:党委成员如何更好地参与党委集体领导, 只要我们每个党委成员不断研究参与集体决策的新情况、新问题, 积极参与集体领导, 党委决策就会更具有科学性、广泛性、准确性, 部队建设也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上一篇:高原生态区下一篇:网络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