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地域主义

2024-07-01

现实主义地域主义(共9篇)

现实主义地域主义 篇1

0 引言

阿尔瓦罗·西扎是一个很有个性、具有多面向的人, 他和我们之前了解到的建筑师非常不同。对一些人来说, 延续现代建筑师宗旨的任务完美的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他的作品堪称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精髓。尤其在他早期的作品中, 不但有阿尔托也有莱特和柯布西耶的影子。另一位西扎很熟悉的大师阿道夫·路斯 (Adolf Loos) , 其对西扎的影响也渗透在他的作品中。西扎的作品毋庸置疑的在现代运动的建筑及建筑师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知道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Kenneth Frampton) 对边缘国家的建筑师最感兴趣, 因为他们致力于使当地建筑发展为具有高度文化价值的建筑, 透过自身边缘文化的位置, 将对抗国际样式的力量转成一种优势。这种抗力始终接受既成的现实, 接着对它全盘了解后, 再企图由内部转化。最后累积成为批判, 当在对的人手中时, 它可以是非常有用且极具影响力的工具。

1 阿尔瓦罗·西扎的设计手法

接受现实从了解一个地方开始。我们印象中的西扎, 是一位不仅善于处理偶然出现与无法估计的情况, 而且又不忘追溯根源的大师。在西扎的执业生涯中, 我们了解到如何象征建筑特征以及什么是最重要的设计要素。最真实的建筑, 仍旧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他似乎要告诉我们, 他纯粹只是要他的作品散发建筑的气味。而且, 这种我们所了解的建筑, 或说是这种我们被教导如何去了解的建筑的气味, 就是我们在他作品中所闻到的气味。在他的手中, 建筑几乎是一首诗, 特别是早期的作品中, 偶尔让人有种人智所不及的真实, 很像是在阅读诗词时会有的感觉。

西扎的建筑经常是因为冲突或对立的交汇而衍生出来。比方说, 像是空间的需求与基地的结合。他在咖啡厅里做设计, 因为他觉得在那里可以融入那些认为有权在公共空间中找寻到私密性的个体。这并不是一种否认有他人的意识。对于西扎而言, 波尔多的咖啡厅并不是休憩场所, 而是捕捉社会群众的机会。因此, 他视咖啡厅为构思建筑的最完美的地方。对西扎而言, 所专心致力者即是去感知社会义务对于他的重要性。西扎曾说过:“我最近的一些作品, 是经过与居民或未来居民所组织的团体长时间讨论而确定的。”我们可以看出西扎重新确认了建筑机能的重要性。该建筑未来的使用者, 永远该被纳入考虑, 因为到头来, 建筑师所寄希望于投注心血的建筑会落在使用者手上。西扎同样说过:“我不喜欢用自己的双手去指导我的设计或全部都自己做设计。”其中他强调了建筑师与自己的作品间保持一个距离的重要性。这不是一个团结的问题, 也无关是否与自己的作品保持一个距离的重要性。这不是一个团结的问题, 当他说他不喜欢独立作业的意思是他不要建筑成为他用自己的手所作出的成果。因此他有建筑师直接的签章, 建筑师将自己存在的事实, 以犹如活力充沛的陶艺家和铜雕塑家的角色展现出来。

2 阿尔瓦罗·西扎的场所精神

西扎的观察可以简化成以下几点:地方 (place) :所有建筑的起源;距离 (distance) :前提是由别人来建造;讨论 (discussion) :注意建筑物的使用者;偶然 (contingency) :每个设计方案的特定问题, 其解决之道存在于作品涵盖的现实中有所冲突的地方;不确定性 (uncertainty) :感谢在工作初始时目标不清楚的地方;调节 (mediation) :建筑是鼓励群体、接受个人的极限、牺牲直接的个人表现;不满意 (nonsatisfaction) :每个建筑作品在建造他的建筑师眼中, 都是未完成的。建筑师必然会觉得他提出的解决方法没能解决所有的周遭冲突;证据 (evidence) :建筑是测试事物是否具有独特性的一个机会, 独特性的存在, 允许我们去辨认出事物的本质。当我们谈到西扎, 直接联想到的是在专业执业领域中, 一位贡献非凡的建筑师。如果我们认定建筑与视觉艺术有关, 以及它对于现实的形式操作某程度上有所关联, 毋庸置疑, 西扎是广度最大和最有天赋的。他的作品从一开始即展现出熟练, 也可以说他早期的作品的品质与后期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不可思议的是必须承认他的建筑设计极为早熟。

3 经典作品分析Ⅰ———博阿诺瓦餐厅 (1958—1963)

西扎开始设计博阿诺瓦餐厅的平面时, 只有25岁, 但却展现出惊人的成熟度。景观中的一个基本元素, 是坐落于平台上的小僻静场所, 从中间导出水平线, 尽管它很低调, 却富有一种人工、自然的特色。西扎明白这个僻静场所是餐厅一个绝对必要的参照, 他希望能将其间的差异性呈现出来, 他打破整个体量, 并将墙面深植入地面, 使碎化与不连续性成为建筑形体的特色。地面是重要元素, 从西扎职业的初始, 在他的作品中确认地点一事便很重要。这里的岩石直接显示出基座的重要性, 基座处理在任何的营建上都是极为重要的。而这栋建筑物正是建筑物与地面的一种相融, 这里指的也是基座, 同时说明了自然期待被改造, 并建立一个致力于“对比”上的辩证。

西扎这个早期的作品, 展现出他如何被建造过程所吸引。虽然他运用了多次传统系统, 但有时候也致力于使传统上相冲突的材料直接碰触, 促使无法预料的事和有趣的事一起发生。在西扎的手中, 材料想要成为它们自己。它们努力想保存真实的自己, 而非接受妥协于传统的使用模式。在这个案子中, 我们很容易从窗户等一些元素中了解到这一点。

4 经典作品分析Ⅱ———卡尔洛斯·拉姆斯馆 (1985—1986)

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的卡尔洛斯·拉姆斯馆无疑在西扎后期的作品中是值得推荐的。在此, 他要面对周围环境的限制, 他以一个之前尝试过的方法对应:围绕一个中庭, 以折成U字形的方式, 将一个很长的建筑尺度缩减。不对称在这个空间中很明显:角落极为多样, 突出的窗户推翻了一切以规律为基础的阅读, 开口不顾任何既定的几何, 沿着立面错置开来。然而, 有些被刻意并含蓄引入的对称性仍存在, 像是那些由入口楼梯和厕所所创造出来的角落。它很小又很简单, 但是建筑欲望却很强烈, 充满着活力, 不停地吸引人们的注意。西扎精准的运用矛盾。这些很简单、很基本的形状, 却让人感受到令人神魂颠倒的独特性。其中一例, 可从中庭和屋顶, 以及后方花园的树所创造出来的反面透视照片中得以证明。柱子的使用与地面层的楼板和地面的交接, 显现出建筑物严谨又具抗性的元素是构成最重要的部分。西扎在这个方案上省掉了切、分隔、接触、错位等之前的作品中常见的手法, 只专注在最基本的建筑笔触, 即平面轮廓上。那些称之为趣味的元素都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绝对必要的元素。西扎仅仅只是透过对平面令人敬佩的控制, 即创造出充满情感与趣味的空间。但这个馆显露更多的是, 他反常的执着于那些常见的接触手法。西扎利用一道挑出的板, 以保护建筑物表面。没有比这样使用屋面板更为常见的手法, 尽管如此, 不得不形容, 这栋建筑物仍然是含蓄且复杂的。其实说不定就应该这样做。

5 经典作品分析Ⅲ———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 (1985—1996)

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这个较大的方案于1996年完成。这个作品大概是最足以清楚代表西扎执业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一个建筑中的建筑:这可能是一种方法, 来诠释一个致力于教育这门专业的学校。不再存有冲突。不过倒也可以用冲突来形容他早期替学校建造的馆, 是借由减少介入的范围, 来改善开放性的公共空间。在此, 建筑物与环境的关系变得不是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其中出现的角色的个性。因应西扎工作的速度, 他需要很概要性, 结果造就一个突出的叙述性建筑。他操作了几乎是拟人化的角色, 具备眼睛、鼻子和嘴巴, 一些暗示到现代建筑历史上的角色。不用质疑, 这种操作, 对于现代性让步给跨世纪的后现代主义的含糊状态提出警示。

当极端依赖建筑物以获得多种特性时, 一种至今仍不曾存在于西扎作品中的文学调性出现了。也就是这种尖锐, 使得西扎的作品令人感兴趣。不再是纯粹的建筑经验, 而是一种智力游戏。这是建筑中的建筑, 一种有所参照的建筑。如果我们记得西扎之前的职业和令人尊敬的设计技巧, 会发现他出于游戏的心态在这个作品上设计了类似文丘里的雨棚、夸张的隔断、歪斜的窗户、传统的框架。

在波尔图的这个建筑, 西扎使我们习惯于新世纪交界的感觉。也许这样的伪装有其必要, 这样从20世纪后半到21世纪的人, 展开的建筑才有顺畅的过渡期。

参考文献

[1][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Kenneth Frampton)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张钦楠, 译.上海:三联书店, 2012.

[2]蔡凯臻, 王建国.阿尔瓦罗·西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现实主义地域主义 篇2

【拼音】xiàn shí zhǔ yì

【简拼】xszy

【反义词】理想主义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解释】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

【成语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虽可能有张伯伦一类的迁就所谓‘既成事实’的‘现实主义’的调头出现,但主要的国际势力将变到进一步地援助中国。”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例子】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1章:“金俊山抱着现实主义态度说。”

【英文翻译】realism

【产生年代】现代

现实主义地域主义 篇3

我国是一个幅员广阔、民族混合、各地差异明显的国家。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同样,建筑物也都带有其独特之处。建筑是人类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的体现,通过它可以体现地域社会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本文旨在探讨通过后现在主义建筑设计的装饰性和象征性,可以作为表现当地地域文化性的手法之一,减少和避免建筑设计大量模仿外来文化,舍去固有风格及固有建筑,使得建筑设计既符合中国特殊国情叉能彰显本土文化特点。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地域文化性 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5-0080-02

19世纪40-60年代间,建筑主要以现代风和国际风为主,从70年代至今,属于后现代主义时期。经过30年的国际风垄断,60年代建筑的特性基本消失不见,各建筑物愈来愈趋同,城市的风貌与建筑物变得重复单一,往日具有人情味的建筑形式逐步被非人性化的国际主义建筑取代,引发了建筑界的大革命一“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除了满足功能性和实用性外,相比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更加注重装饰性和象征性,改进了建筑视觉效果,而这一特性可以利用在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中来增加地域文化性、民族文化和风俗特色,彰显本土地域文化性。

1.“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形成与发展

西欧国家和美国于1960年左右刮起了一股反现代主义建筑的潮流。在二战之后,现代主义引领着全球的建筑界方向。然而,没过多久,现代主义在派内发生了不同的意见,部分人开始反对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想。来自美国的建筑家文丘于1966年在其书《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中指出了跟现代主义派截然相反的建筑思想,并在建筑领域,尤其是学生与年轻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到1970年代左右,建筑领域中否定现代主义的声音越来越大。一般把这种主张称为“现代主义之后”、“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其中最多称为“后现代主义”。然而,建筑界对于后现代主义的定义却没有明确的规定。来自美国的著名建筑家斯特恩认为,借助装饰、有隐喻或象征、跟当前环境融为一体是后现代主义的三大特点。后现代主义改变了之前现代主义只重视功能性和实用性而忽略建筑自身形态的表现,追求从形态上也可以取得与人们的共鸣,增加建筑视觉效果的感染力。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出现使得现有建筑的不完美之处有了很大的改变和创新,对于城市建筑进行了更换的诠释,赋予了建筑“生命色彩”,增加人们对历史背景的深入了解,而不是简单的堆砌。

2.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至今,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使经济快速发展,从而导致我国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冲击。由于西方先进论的主导作用,经济等众多因素受到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我国建筑设计产业未能逃脱此次影响。各地新兴建筑物大都复制欧美建筑的风格,城市规划也趋向国际都市风格,这对于我国古代固有的建筑艺术与风格都是巨大的打击。中国城市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的背景下发展建造,漠视区域文化的根基性,放弃区域建筑风格,导致了我国各个大城市建筑趋向国际化都市的营造,因此出现了众多雷同城市。建筑是一个完整的,区别于不同区域建筑的差异性群体系统。每一个地域的建筑都是建造给生活在当地的、具有特定思想观念、习俗和行为模式的人群的,这些地域建筑设计都本是当地文化意识的体现,但从现在的发展现状来看,远不及以往的发展模式。

在社会发展的同时民众的生活模式也慢慢随之改变,如机器在发展中取代了手工生产。这一原因导致的“克隆”产品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作为兼具精神与物质文化的建筑,却是不能如此。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古国,建筑却没有自身的文化艺术性,缺失艺术表现力和地域文化性是十分可惜的,因为这代表着我国文化的蜷缩。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文化性,在建筑和城市形象上凸显地域的历史延续因素和文化传承因素,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与地域特色,发展绿色的居住空间,最终使我国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中国当代建筑设计所面临的地域特色文化缺失,一定程度是由于我国作为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快速的发展使普通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对社会环境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这样的大环境必然会使我国的传统文化面临一定的影响。此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带来的科技共享、资讯共享等,使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强势袭来,使发展中国家等出现了一种“后殖民化主义”的局面,也就是说中国人民的生活文化、艺术乃至思维都带有西方的色彩,最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到处可见的“克隆式”仿欧式的建筑物。所以,平衡好传统的文化、环境以及建筑三者的关系十分关键。我国建筑界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为我所用,使得传统艺术情感元素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和新兴的材料,以新的面貌和表现形式呈现在公众视野中,让地域文化性得以延续,而不是单纯地对西方建筑形态进行“模仿”,避免地域文化性缺失。

3.在后现代主义时代背景下,如何处理当今建筑设计地域文化性的缺失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原则是侧重于人的心理需求,将传统与现代通过设计相连接,注重建筑自身形态和风格,以及建筑的代表性。其风格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区别就在于,反对“少即是多”等理论,要适当采用装饰性构件;其次是建筑要有符号性,起到象征或隐喻的作用;最后,是要与当地环境融合,不能与环境割裂开来。

正是因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满足了时下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唤起了我们对于当代城市建筑中传统与历史文化元素的渴求,并开始重视当今建筑设计地域文化性的缺失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可以被我们用来表现当地地域文化性的手段和途径之一。

3.1 融合

融合,是指将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提取出来,通过设计的途径,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性融合在一起,既使地域文化通过象征或隐喻修辞的设计手法把建筑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这样,地域文化便得以传承,建筑也因此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不同区域民俗文化不同,建筑的形态、结构必然也有不用,这意示着建筑设计可以从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物质性文化遗产和精神性文化遗产中抽取元素,进行深化,变形和抽象化处理,来作为装饰性图案和构件的形状,也可以作为整个建筑的设计灵感来源,象征着当地的地域文化,融入到当地环境中去,甚至可以将当地特有的材料运用到建筑中来,将充满文化性的元素语言与建筑的设计结合,探索现代建筑设计风格和地域文化性共存的新方向。

有些地域,当地已有独特且成熟的建筑风格,在建筑风格上提取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具象或抽象的演变,在建筑设计上再现这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并且不会割裂和破坏周围环境,如此完成的建筑不仅传承了地域文化,更在真正意义上保存了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思维。

例如苏州博物馆,在落成时引起轰动并广受喜爱,它由享誉中外的贝聿铭先生历时五年设计完成,将苏州地域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理念融合创新,在现代博物馆的形态上体现了当地苏式的民族建筑艺术,在运用现代建筑理念的同时完成了苏州传统文化等地域文化延续与传承。苏州博物馆无论是建筑形体还是内部陈列环境设计,都运用了苏式建筑的符号元素,传承了当地传统文化特性。对于游客而言,这种清雅韵致、文气浓郁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正是他们所心神向往的。这种将新旧建筑理念的结合,不仅是对历史的见证和回顾,也将建筑本身和当地的老式建筑甚至生态环境融合成了一个生态的共同体。

3.2 创新建筑方式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的不断创新推动了新型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延续地域文化,就要不断创新表达方式。我国传统建筑自身的结构和形式不变,但实现建筑结构和形式的技术和材料却可以采用现代建筑方式,应用新材料、更新新技术,不但同样可以演绎传统文化符号,保留文化信息,还可以弥补以往的弊端和短处。

在建筑本身的结构上,苏州博物馆运用了钢结构来代替传统苏式建筑的木质梁架结构,在完成的钢结构上用以优质木材镶边包装,既在形态结构上传承了苏州的地域文化性,又通过现代的技术和材料弥补了传统木质结构易于变形和虫蛀的短板,延长建筑使用寿命,降低日后维护成本。它不仅对历史陈迹完成再现,更是延续了当地的地域性文化,可谓是利用现代建筑方式去演绎传统建筑风格元素的典范之一。在现代城市当中营造地域文化氛围厚重的建筑,是一个难题。利用后现代主义风格使得建筑蕴含浓郁当地文化气息,使得现代科技和历史文化精神互相结合,是当今建筑弥补地域文化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选择性的提取传统建筑的代表部分,并对表现方式进行创新,这是把传统建筑再造于现代建筑的重要方式之一。这并不是一味地模仿传统,其核心是以后现代风的建筑思想显现传统建筑思想的提升和创新。首先,有选择性地吸收与加工地域性文化,再借助先进的材料与技术,达到现代会水平的要求,最终表现传统文化的功能。

结束语

我国作为一个东方文明古国,一旦在建筑方面没有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会严重不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承。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国建筑界的现状出发,寻找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找到不仅与我国基本国情协调而且能表现我国民族文化的建筑风格与设计思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

现实主义地域主义 篇4

20世纪80年代, 希腊建筑学者A.楚尼斯 (Alexander Tzonis) 和L.勒费夫尔 (Liane Lefaivre) 发表《为什么今天需要批判的地域主义》一文, 文章指出:在批判的地域主义这个术语出现以来的过去十年中, 它已经成为替代明显衰老的现代主义, 以及替代后现代主义未老先衰的兄弟——“解构主义”的一种理论和实践。随后, 美国学者肯尼思·弗兰姆普顿在他《走向批判的地域主义》、《批判的地域主义面面观》和《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等著作里正式将批判的地域主义作为一种明确和清晰的建筑思维来讨论。至此, 批判的地域主义开始以一种鲜明的姿态进入世界建筑之视界。

然而至此为止, 作为一种实践和思维的建筑潮流, 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历史并不很长, 人们对于它还是持着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对“地域主义”这个词语, 当时的人们熟知得更多的是那种迷恋于地方与传统的浪漫地域主义, 在建筑行业里, 这种地域主义对现代性和全球化采取绝对的反抗与隔离的策略, 同时却屈服于后者所带来的商业市场和庸俗文化, 并乐于套用地方、传统、民族或种族等文化符号为之服务。很显然, 后现代正在消退, 所谓的解构也不能代替它们的位置, 但有些人仍然不相信批判的地域主义, 因为他们怀疑在一个经济技术上互相依赖, 日趋大同化的世界中, 如何能够成为并保持地域主义。也就是说, 当根据种族决定的社会和文化在我们面前快速消失时, 人们如何成为地域主义?人们如何能够既持有批判性, 又是地域主义的呢?

针对这些质疑, 批判的地域主义将自己的理论支撑归根于刘易斯·芒福德。早在1924年芒福德就十分有远见地将区域 (地区) 主义从商业和沙文主义的弊端中拯救了出来。随后在20世纪的下半叶, 芒福德更为地域主义作出了热情的辩护, 他热烈拥戴诸如赖特、阿尔托、旧金山的“湾区学派”的梅白克和伍斯特等地域主义建筑师, 多次向当时的建筑界权威现代主义及国际主义阵营开炮, 与格罗皮乌斯、希区柯克、布莱克、纳尔逊和巴厄等大师发生了激烈的争辩。他认为建筑师可以从赖特和阿尔托这样的地域主义建筑师获得比柯布西耶的空洞的形式主义的“形式空间”更多的东西, 认为限制性和空洞的程式的国际风格不是真正的现代主义。

_刘易斯·芒福德 (Lewis Mumford, 1895-1990) , 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城市规划学家和文学批评家, 主要著作有《技术与文明》、《艺术与技术》、《机器的神话》、《技术与人类发展》、《权力五角形》等。其独创性的地域主义思想对当代建筑尤其是批判性地域建筑影响尤为深刻。

勒费夫尔认为, 芒福德对于地域主义的热情不单单在于他对试图将国际化、全球化和普遍化的建筑置于特殊的地方特征的国际风格的深恶痛绝, 更在于他对地域主义本身作出了自己开创性的阐释和澄清——一种批判性的阐释与澄清。芒福德的地域主义的批判性不仅是对全球化持有批判态度, 而且对地方和地域主义持批判态度。这一批判使芒福德的地域主义思想第一次与几百年来的地域主义运动相决裂——即与那种绝对地、毫无通融地拒绝和反对大同和普遍的地域主义倾向相决裂。芒福德第一次在地域主义中发现了相对性的概念, 地域主义就被他看作是一种地方与全球化世界不断交流与沟通的过程, 而不是隔离或拒绝的态度。勒费夫尔指出, 芒福德的思想与另一位也是强调地域主义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完全不同, 虽然海德格尔在20世纪50年代的著作中也强调作为“家”的“场所”、“大地”、“地方”和“土地”, 并将其与机器主导的文化和技术社会放在一起讨论, 由此指出由机器主导的文明的危机。但是, 两者的出发点和认识是彻底不同的。海德格尔的“场所”、“家”和“这片土地”是与一群具有共同种族背景、语言和“灵魂”的独立和封闭的人类族群不可分割的, 如果减弱这种联系便会导致衰退;但是对于芒福德来说, 减弱这种民俗和乡土联系并不会导致衰败, 反而意味着进步。可以说, 芒福德的地域主义的思想根源, 是来自于称之为美国文艺复兴的浪漫和民主的多元文化主义。

细而论之, 芒福德的地域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不同于旧形式的地域主义, 拒绝绝对的历史主义。他拒绝使用那些不能满足建筑功能的地方材料, 他说:“地域主义并不是有关使用最现成的地方材料, 或是抄袭我们祖先所使用的某种简单的构造和营建形式。”事实上, 他赞成如果不能对历史先例加以变通以满足本地区不断变化的需求, 就应该彻底抛弃。

芒福德也不完全同意“回归自然”这个传统地域主义术语。他反对风景画般的抒情倾向, 反对那种对景观采取的纯粹欣赏和审美的态度。对他来说地域主义不仅仅是“场所精神”, 地区的形式还是那种最接近满足生活的真实条件的形式, 并能够成功地使人们在环境中感受到家的感觉。他虽然考虑生态问题, 但他并不像海德格尔那样彻底地反对机器文明, 只要机器在功能上是优化合理并且是可持续的, 他便赞成使用最先进的机器。

_左:赖特作品:流水别墅;右:阿尔托作品:玛丽亚别墅。20世纪70年代在与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建筑流派的论争中, 芒福德曾称他们能给建筑师的东西比柯布西耶式的“形式空间”更多。他们和美国“湾区学派”的梅白克和伍斯特等人, 是芒福德倍加赞赏的地域主义建筑师。

他的地域主义有关社团和社会的定义与传统的地域主义完全不同, 他的地域主义社会是多元文化的, 而传统地域主义的那种与当地密切相关的单一文化是一种血缘的和部落式的联系。他没有将“本地”与“世界”、“地区”与“全球”对立起来看待, 他没有将地域主义作为对抗和抵制全球化的思想和方法, 反之, 他总是试图在“地区主义”和“全球主义”之间建立一种平衡。

■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思想

沿承着芒福德的教谕, 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思想一开始就澄清了自己与浪漫和通俗的地域主义的区别。它试图构建一种通过“陌生性”来进行自我观照的建筑“诗意”。不同的是, 浪漫的地域主义往往会选择与记忆相联系的地方元素, 直接使用在新建筑上, 以此来创造一种人们所熟悉的图像景观, 从而从观众那里获取同情和共鸣。这种手法通常使得意识归复于无感觉的状态, 形成一种感情化的地域主义。但是, 在批判的地域主义者看来, 过度的熟悉性犹如一种毒品, 所以浪漫的地域主义并不是健康的、具有生命力的地域主义。弗兰姆普顿《展望批判的地域主义》一文认为, 那种仅仅采用符号、象征和抒情性的、浪漫的和通俗性的地域主义形式, 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寻求对现实的批判眼光, 而是受大众文化的驱使, 拜倒在对信息条款直接加以体验的渴望下。通俗主义问题企图在最经济的前提下获得某种预期的满足, 所以它需要善于通过传播、示范和符号的功能对有限的词汇进行组合, 而批判的地域主义不是大众文化里的那种对民间和乡土风情的痴情向往, 混淆这两种地域主义就是将批判的地域主义的抵抗性与大众文化、通俗主义的倾向相混淆。

批判的地域主义并不是用来描述“民居”或乡土建筑的。因为乡土建筑是通过气候、文化、社会和手工艺的结合自发产生的。批判的地域主义是用来描述和识别近来出现的不同地区的“学派”。这些学派的目的是以批判的态度表达和服务于它们赖以存在和立足的有限的区域和民众。这种地区主义依靠地区社会和政治上的自主意识, 并将这种意识与建筑专业知识联系起来。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出现有赖于一种强烈的对自主性认同的追求, 一种强烈的对个性的认同, 一种对文化、伦理和政治独立的渴望。哲学家保罗·里克尔 (Paul Ricoeur) 认为只有通过当地文化与大同文化之间的互相滋润, 杂交的“世界文化”才能出现。他暗示这要看地区文化是否具有重新创造一种能够存在并作为今后发展基础的传统。

地域主义建筑实践采用的是一种独特的“后卫”式的设计策略——一种批判性的“后卫”态度。它既与启蒙时代以来人们所持有的那种社会和建筑不停“进步”的态度保持距离, 也与那种被动和不现实的试图回归到前工业时期营建形式的态度保持距离。它对建筑技术采取谨慎的有限依靠的态度, 同时和盲目憧憬传统的装饰主义倾向相分离。

批判的地域主义非常注重场所精神, 它对世界文化具有抵抗性的主要原因是它“场所—形式”的辩证:场所引发形式, 场所与形式相辅相成。这个理论将批判的地域主义置于一种形而上学的地位, 当我们面对现代主义的无场所性, 我们就必须像海德格尔那样建立起一种抵抗的建筑。只有这样, 营建的形式才有可能抵抗今日特大城市不停变化的过程。“场所—形式”这一辩证关系对于批判性地域建筑的实践操作十分重要, 有限制的对地方性领域进行探索成为进行建筑实践的绝对先决条件。批判的地域主义必然要比采用抽象形式的前卫建筑要更多、更自然和直接地与自然有着辩证关系。现代主义以把不规则的建筑场址的地形地貌彻底推平来宣称它的无场所性的先决条件, 地域主义则应该因形就势地适应场址, 例如将建筑设计为台阶递落式, 这是一种与场所的对话, 是一种“培养”场址的态度。此外, 地区的特定文化和它在地理和农业上的历史也要被嵌刻进形式中, 在作品中表现出来, 从而形成当地文化文脉、自然环境 (地貌、气候、光线) 与建筑结构和构造之间的关系, 使建筑获得场所的意义。

批判的地域主义思想和方法的基本策略是使用地方和场所的特殊性要素来对现代主义所强调的同一性和统一性加以弥补, 改善和修复一元或大同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批判的地域主义需要保持一种高度批判性的自我意识, 它的源泉和启发是多样的。例如当地光线的变化和光线质量的特点, 或是从一种特定的结构情状中演化来的营造美学法则, 或场址的地形地貌。除了地貌和光线, 建筑的自主性的主要原则还来自对营建和结构构造系统 (Tectonic) 的建构, 而不在于其诗情画意的图像和景致。批判的地域主义又是一种文化策略, 其实践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两种文化的影响:一种是本地区的当地文化, 一种是大同化的世界文化, 它是两种文化双向修正的产物。批判的地域主义首先必须将本地区特殊文化的总体特质“分解”, 随后通过矛盾的综合获得对大同文化的一种批判。

_墨西哥建筑师路易斯·巴拉甘作品:圣·克里斯特博马厩与别墅, 他的作品被称为“总是在寻求一种富有感情的并与大地结合的建筑”。批判性地域主义声势日益壮大, 今天很多诸如巴拉甘一样的第三世界的建筑师已经走上或者正尝试走向这条路。

■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在世界

今天, 随着全球化持续加温, 其对地区和民族文化的威胁亦日益突显。在些情境下, 自20世纪60—70年代以降, 批判的地域主义也日益受到关注并成为世界建筑一支重要的思想和实践力量。弗兰姆普顿的《走向批判的地域主义》一文, 就已经说到了阿尔托、博塔、西扎等欧洲建筑师, 以及日本的安藤忠雄等从地方要素入手所进行的独特建筑实践。他的《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批判性地域主义”一章列举了丹麦建筑师伍重 (J.Utzon) , 巴西的尼迈耶 (Oscar Niemeryer) , 苏黎世的E.吉塞 (Ernst Gisel) , 米兰的格里高蒂 (Vittorio Gregotti) , 奥斯陆的费恩 (Sverne Fehn) , 威尼斯的斯卡帕 (Carlo Scarpa) 和雅典的康斯坦丁尼迪斯 (Aris Konstantinidis) , 将他们看作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实践的建筑师。

被弗兰姆普顿特别提及的还有始于20世纪50年代反对国际主义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民族主义运动建筑师的建筑实践。该运动一方面试图恢复战前理性主义和反法西斯主义的价值及国际宪章西班牙分支的价值, 一方面试图响应现实的地域主义的政治责任。1951年加泰隆建筑师波伊加斯 (Bohigas) 发表了《产生一种巴塞罗那建筑的可能性》一文, 表明了现代地方建筑文化的复杂和混杂性。巴塞罗那建筑师J.A.科德尔奇 (J.A.Coderch) 在1951年建成的八层高的ISM公寓便典型地表现了批判的地域主义策略, 它表现出当地的地中海风格。最著名的加泰隆建筑师是波菲尔 (Ricardo Bofill) , 他在1964年的建筑中对J.A.科德尔奇所采用的地方风格砖墙进行了重新解释。

葡萄牙建筑师西扎 (A.Siza) 则使用阿尔瓦·阿尔托 (A.Alto) 的拼贴方法, 同时以意大利新理性主义者的类型学手法加以调节。其作品植根于给定的地形地貌构形更为细致的当地文脉中。他的作品对当地材料、手工艺制品, 以及对当地那种微妙的具有特殊穿透性和过滤性的光线有着特殊的敏感。

瑞士因其位于德、意等国家之间, 同时具有特殊的语言、文化情状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特征。但其建筑却总是表现出十分强烈的地域主义倾向, 尤其是在其南部与意大利交界的提契诺地区的抵抗密斯式的国际主义规则的、以博塔和莱恩哈特为首的提契诺学派。地域文化的力量在于能将自身能量加以提炼并进行批判性地浓缩, 同时也是对外来文化的重新解释甚或是同化的能力。博塔的建筑设计实践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其作品总是着眼于与特殊地方直接相关的问题, 同时对外来的方法尤其是意大利新理性主义方法进行调节, 化为己有。他的地域主义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强调“场址营建”, 二是认为在目前情况下仅能在片断的基础上对历史城市的丧失加以弥补。

为人尊敬的墨西哥建筑师巴拉甘 (Luis Barragan) 也同样强调采用严格的地域主义设计手法。如果不将他所设计的住宅放在那个地区的地质地貌中, 人们就不可能体会到它的精髓。巴拉甘总是在寻求一种富有感情的并与大地结合的建筑。他对墨西哥乡下自己家中的乡土建筑和村庄怀有美好的回忆:那里的大地、红土、街道、屋顶、雨和水都对他的建筑设计有着影响。他对二战以来的大同文化给予了严厉的批评, 但是他的建筑仍保留很强的现代主义形式。

近年来, 更多像巴拉甘一样的第三世界建筑师的地域性实践也被建筑设计和理论界加以关注并向社会推介。当然, 更为人们所注目的地域性实践仍然是那种有机的结合现代技术、材料、设计方法和地方要素的设计。20世纪50年代末, 丹下健三说:“我不能接受那种完全的地域主义的概念, 传统可以通过对其自身的缺点进行挑战而发展”。批判并不意味着对抗, 如何通过批判, 找到一种全球化现代性与地方的平衡, 是很多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师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澳大利亚的G.默科特、日本的隈研吾 (Kengo Kuma) , 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 香港建筑师 (Gary Chang) 、墨西哥的十人建筑师事务所 (TEN Arquitectos) (尤其是其中的主要建筑师E.诺尔滕〈Enrique Norten〉) 等人在这方面表现得亦很为世界建筑界瞩目。

批判的地域主义是否意味着世界建筑的新路径?现在肯定回答这个问题或者还早, 但至少我们可以肯定, 这是一条可以同时非常值得尝试的道路。

浅谈批判的地域主义及思辩 篇5

关键词:批判的地域主义,技术,传统,生活模式

Le·Corbusier的“光明城市”的引入,给人性蒙上了一层“抽象”的面纱。抽象,整体的人代替了“具体”的人,貌似照顾全人类,以机械大生产为诱饵,实质上抹杀了人的区别,失去了可识别性。何谓可持续发展?快速、精确的机械化生产带来的就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就是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吗?抑或是依赖地方工匠的传统手工艺的建造?

大草坪、低密度、理性网格、空气、阳光……光明城市,还是城市的光明,人们住在“大机器”里,禁锢在里面,没有自由,空气、阳光不是为人所有,而是为驰骋在高速公路上的家伙所有。社会结构、文化形态、物质实体均无一幸免的被迫接受西方强势文化与现代主义所标榜的唯物二元论的形式与血统。而那些强烈地呈现出地域特征的物质要素,也正是这些蕴纳城市生活之力的要素,在新区中消失了。

孩童时期,村庄中心的大树,大树下的水井,水井旁的广场,广场边的市场,市场中的咖啡馆和温室……如今,钢筋水泥的森林、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大长面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各处都浮现着实墙面与玻璃强烈的立体构成……

“现代建筑已经死亡”,有人呼吁,现代城市与建筑欲重归多元文化的共存,信息社会的到来,唤起人们对文化趋同的恐惧,并重新寻求差异。由此,地域主义成了挽救人类时代精神的使者,批判的地域主义相继对其进行扬弃,城市再次在西方一元文化的垄断下寻回自身的特征与血统。

批判的地域主义是一种处于边缘状态的文化精神,一边面对国际风潮的肆虐,它抨击了毫无地方特征的机器美学与纯理性主义,强调地方精神,重塑多元文化的平等共存;另一边反对浪漫主义和与其相联系的商业文化,“过度的熟悉对意识犹如一种毒品”,完全的使用地方原有的手工艺与材料,不对传统进行改进与变革,是它们所反对的。这种具备批判眼光的场所精神在现代主义狂潮中是带有先瞻性的。在反对国际化风格的运动中,一些建筑师仅仅采用最低级的手法,就是选择地区建筑十分典型的片段或符号,将其重新组装、拼贴起来,做成一种虚假和俗套的形式而用在商业建筑,如餐厅和旅馆上。但这并不是地方建筑在今日的发展方向,真正有生命力的地方建筑实践则是采用批判的地域主义思想所进行的建筑实践。地域主义的代表人Frampton将批判的地域主义总结为以下8点:

1)批判的地域主义是一种边缘性的实践。它不仅对全球化持有批判态度,而且对地方和地域主义也持有批判态度。它强调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将地方的地理环境作为设计灵感的源泉。存在于梁柱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普世理性与用作填充的当地石材和砌块的本土触觉性之间的交错与矛盾,正反映了它的边缘性。

2)批判的地域主义设置了自己的边界,它不强调建筑作为一个单独的实体,而是注重它所在场所上营建的领域感。

3)批判的地域主义强调建构(Tectonic),在建构的表达方式上体现当地的特色,而不是通过低级的图像化、符号化的拼贴。

4)批判的地域主义重视对场地的回应,它将场地看成是嵌入建筑的三维结构,建筑是与场地相结合的,同时重视光线的运用,认为光线是作品的容量和构筑价值的主要介质。它对于气候对建筑的影响很敏感,反对现代建筑对空调的依赖,它通过对建筑开口的微妙处理做出对场地的敏锐反映。

5)批判的地域主义强调触觉对建筑体验的作用,反对媒体时代以信息代替经验的倾向。认为在建筑体验中不仅仅视觉起着作用,其他比如冷、热、潮湿、干燥还有材料的气味等都对人有着互动关系。因此,反映在营造里就不只注重建筑形态,建筑材料、构造方式都在地方建筑营建中成为表达因素。

6)批判的地域主义悖论似的营建着一种地域主义,要接受乡土的文化片断,又要使之“世界化”,试图建立一种外向型的乡土地域文化,而不是建立在封闭的地方特征上。

7)批判的地域主义在普世文明优化冲击的间隙中或者繁荣,从反面证明了在理性规划下的城市里,并不存在对未来发展的评价标准。“光明城市”,并不是一切城市未来发展的福音。

诚然,批判的地域主义唤回了人们对于地方文化、多元文化重新塑造的意识,它在建筑与城市设计上的一些原则对于支持自身观点很有积极意义,但是仍然对它所涉及的方面再做一些补充。

在生活模式上。建筑提供给人的是一种生活环境,它满足了人们在内部生活所需求的空间,因此一个地区的建筑与城市应该体现该地区的生活模式,由此,批判的地域主义不应仅仅停留在对地域的场地与气候的回应上,更多地应体现该地区独有的生活模式并且预留它们的未来发展空间。比如北京四合院,它所反映的不仅是当地干燥、寒冷的气候与平坦的地势,更多地反映了京城作为典型中国家族等级森严、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随着技术的提高,也许为适应当地气候可以有更完善的空间模式,然而这种院落围合式的居住方式给居民带来的文化影响却不会随着技术的提高而消逝。在中国的现代建筑,仍然不断的寻求着院落围合式的布局,另外,现代的SOHO开发,对应了大城市里年轻一代对家庭办公与数字化生存的渴望,“一切尽在点击”,“运筹于帷幄之中”的生活方式的出现,相继也就出现了相应的建筑空间。这些都可说明批判的地域主义应在现代技术的基础上寻求适合地方人类生活模式的空间。

在社会层面上。跨出在建筑自身领域内的探求,建筑作为社会的产物,从当地社会错综复杂的环境里寻求映射当地建筑营建的因素。Frampton强调在建构上体现当地的传统与文明,然后传统会改进,在长时间过后,很可能原有的建造传统与现今的建造方式已经完全不同,如同中国古代的木建筑现在已经全部被框架甚至筒体结构的建造方式所取代,而后者还是源自西方。所以,在建构上表达地区文化仍然是短暂的,从社会文化、政治层面上进行考虑,兴许能更唯物的反映地域文化。比如中国现在钢产量居世界第一,大量推广钢结构建筑,虽然它不符合传统的地域主义建筑的切入点,也许是从社会经济层面上体现地方建筑的一个方面。而相反,砖一直作为在建筑设计领域里表现乡土气息与地方人文特色的材料,现今却因资源浪费问题而逐渐卸下它的使命。所以,真正反映问题本质的做法常常被停留在所谓的艺术层面的面纱所遮盖。

8)批判的地域主义,是否真的就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方向,传统是否真的重要,地方特色是否必不可少,现今的答案似乎是是的。然而,何谓传统,因为有了现代,才有了传统;何谓现代,因为有了技术的进步,才有了现代,之所以出现传统,是因为它已经不适合现在,不然就不是传统了,既然不适合,那就等于淘汰,这种层面上,传统等于淘汰的东西。再谈到地方特色,要维护地方特色,就是寻求个体之间的差异,若全世界都是一张面孔,几十亿的人口,几万个城市,那将是何等可怕的场面,根据系统学,只有具备多样子系统的系统才有生命力,才有能量继续发展。那么,地域性在人居环境系统里就仍应继续努力保持。

批判的地域主义实践和理论思想已经十分成熟,在当今世界建筑设计领域中的问题中是不可或缺的主流手法,若能批判地看待批判的地域主义,兴许能走出一条更新的路子来。

参考文献

[1]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现实主义地域主义 篇6

建筑设计是各种元素互相融合交叉的一门科学文化,而强调地域主义最突出的原因就是世界文化进入20世纪后文化趋同的趋势,有识之士认识到全球化带来的负面面影响,提出了新地域主义的概念,这个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的地域主义而言的:①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的强势和话语权,利用多种手段,使弱势国家在文化上、建筑上使用发达国家已经建立的秩序;②在设计中,只强调纯符号性、图案化、标准化的语言,没有深入挖掘本民族的文化元素和生活元素。

新的地域主义是对全球化趋势的一种反行。它着眼于本民族特定的地域和文化传统,关注日常生活与真实亲近熟悉的生活轨迹,提取文化中更本质的东西,致力于把当地文化用先进的理念、技术表达出来,使建筑和其所处的当地社会维持一种紧密与持续性的关系。

2 南通传统建筑的特征分析

南通襟江带海,地势低洼,多受风雨之苦。所以,南通传统的民居建筑形式大体有三种:

一是城郊农民居住的茅屋草舍,南通人称为“补屋”。南通地区盛产芦苇和稻草: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草屋广泛使用于南通农村地区:金黄色的屋盖,白色的芦苇墙,在阳光下斑驳陆离,形成南通乡村亮丽的风景。房梁一般用较为粗壮的竹竿或者树干,一般房屋的架构是当中一间堂屋用来会客和吃饭,旁边两间为堆放粮食杂物和休息之用。但是,这种房子光线昏暗,地上潮湿,使用年限短,遮风避雨能力差。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草屋很快为砖屋所取代。砖屋形成了南通独特的极具夸张的大屋脊,南通民居最具特色之处就是高高翘起的正脊,正脊中间起翘缓慢,接近端部lm左右开始急剧起翘。正脊起翘的方法是通过叠加砖、板瓦和钢筋,按照从中间向两端的顺序,自端部(山墙外皮向内约1.5m)每一板瓦长度增加二、三块瓦的高度,而且瓦是以等差数列的方式增加的,形成夸张的极具特色的房屋正脊。

二是启海一带村民居住的比较讲究的房子。在盖房之前,先要找风水先生堪定房址。最好是周围有小溪环抱,或在圩塘边或坝头边。在房屋的临水处有一座木桥,跨过小桥就是柴门。柴门中多有天井,可晒晾谷物,房屋架构大都为四关厢的“补屋”。屋顶是芦苇帐,然后铺上红砖,用草绳网住,房屋的门是板门,墙是砖墙。

三是豪门大户的庭院老宅。南通城建城一千多年以来,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而豪门大户的庭院老宅正是这些遗产的杰出代表。现存于世的一些老宅中,影响比较大的有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清代周家老宅,这座老宅的建筑格局非常宏大,整体一进三堂,六十余间。房屋为砖木结构,屋脊高高翘起,门前有照壁平墙,路面铺设长方形麻石板,门口有鼓石状雕塑,整体建筑非常气派。还有张謇建造的城南别业以及刘一山的城西别业建筑也是绚丽多姿,各具特色。

总的来说,南通民居建筑外观造型非常优美,屋顶坡度缓和,屋脊两头翘立,中间略微下弯,而屋脊端部高高翘起,如尊如踞,带来高险陡峻的视觉感受。立面兼具北方的沉稳后重和南方建筑迤俪轻灵。门窗比例窄长,使得陡峻的屋身更具高起之势而整座建筑又稳稳地落座于低矮平实的台基上,在蓝天绿树的背影衬托下,显得更加优雅、端庄、美观,富有艺术美感。房屋的外墙洁白,再以灰色瓦片或稻草相衬,非常雅致。而屋檐产生的阴影,加上明间廊子的凹进,使整幢建筑产生了鲜明的立体感。随着南通经济的迅猛增长,推倒式的开发随处可见,南通民居作为南通人民生活方式的忠实例证,因其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正迅速地退出建筑市场。南通民居是南通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应该在这份文化遗产没有退出之前对其进行研究、开发,保证南通文化载体的连续性。创造具有南通特色的民居形象。将这些鲜明特征的形象运用到南通建筑的设计中来,创造造型独特的南通建筑。

3 对南通未来地域建筑的思考

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进步的产物。地域文化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科学技术、文化素质、人文地理、民族风俗等社会综合因素的集中表现,历经长期的历史积沉,形成相对稳定的形式.但地域文化不是一种固有模式,更不是一种“文化产物”,它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是在不断创新、不断吸收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只有创造性地发展地域文化才能使它保持长久的魅力。作为文化结晶的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它既反映了它所建造的时代特征,又反映了它所处的地域特征.当代地域建筑必须结合新的经济形式和生活方式,在保留地域文化特征的同时,充分利用全球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创造出符合现代生活需要,满足现代功能需求的新时代地域建筑。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浪潮的推动下,出现了以欧美西方现代文化为主导的全球文化趋同现象,反映在建筑文化领域,则出现了建筑的“国际化”趋势。现代建筑相对传统地域建筑的经济性、功能合理性以及先进的材料、技术和科学的构造方式,使“民族性”、“地域性”被“同际性”所取代。这种缺乏地域民族文化内涵国际通用模式,其后果是城市风貌雷同复制、建筑形式于篇一律,甚至导致地域建筑特色的消失和城市地域文化的没落。

所以,我们需要用辩证的眼光对待建筑的全球化和地域化。地域建筑要跳出形式的羁绊,注入时代的血液,南通地域建筑是对南通优良传统和文化的继承,不是传统建筑符号的复制和元素的拼贴,高翘的屋脊,陡立的屋身,以及建筑本身的美感都是南通传统建筑优秀的文化基因。所以,南通地域建筑的发展,需要在汲取现代化的创作理论、设计观念和技术手段的基础上,从区域传统的、生活的文化中寻找立足点与创作源泉,才能建造出有特色、有个性而且与当地的环境、历史、文脉与生活交相融合的高品质建筑。

4 结束语

全球文明一体化引发的建筑文化趋同,使传统地域建筑重新受到关注。但是,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课题,传统地域建筑系统是古代建筑问题的解决模式。而今天,我们必须针对现代的危机来建构新地域建筑系统。它既应“将一个地方的记忆从过去传递到现在,还将这个记忆从现在转换到未来”。

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是通过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等因素所形成的。优秀的地域文化要契合当地的生活和文化传统的同时,还应兼容相互对立的元素.开放地面对外部环境,并始终保持积极的活动状态,实现自身的良性循环。只有体现这个特色,设计才能生存。

参考文献

[1]黄毓任,冒键.南通历史文化概观[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张彤.整体地区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赵琳,张朝晖.新地域建筑的转发[J].新建筑,2000(5):10_12.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主义建筑创作 篇7

在交通极不便利的过去,人们世代定居在一个区域内,自然和社会条件长期保持稳定,因而会形成该地区鲜明的建筑和聚落形态。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以及工业化的进程,人类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人的存在不再依赖于悠闲的地域环境。20世纪,全球性的技术进步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时间和空间的地域概念越来越模糊。建筑作为经济和文化的结合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化冲击。一方面,全球化促进了建筑科技的全面发展,日益广泛的文化交流,也促使建筑领域不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文明的全球化,逐渐使人与传统地域空间分离,地域文化正在渐渐地消逝。

放眼当今的建筑领域,全球化的一个典型和几种表现就是建筑文化的国际化和城市空间、形态的趋同现象。

2 建筑与文化

2.1 文化的范畴

文化(culture)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意思是耕作土地,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建筑是文化的一种存在形式和表达方式。“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中,融汇在人们的生活中,对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之魂”[2]。

2.2 地域文化因素对建筑创作的影响

2.2.1 地域文化的概念

地域文化(regional culture),是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它类似于本土文化,相对于世界文化和全球文化。例如,欧洲历史上存在过的以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为代表的文化;而以中日文化为主流的东方文化等也都属于地域文化。此外,大陆文化、海洋文化也带有明显的地域性质,因此也归属于地域文化的范畴。

2.2.2 地域文化对建筑创作的影响

1)建筑布局。北京:皇宫的位置是处于城市的中心,其他重要建筑物则以此为轴线的排列。反映出封建王朝皇帝主宰天下的意志和我国封建时代的文化传统。华盛顿: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与南北向两个轴及其交汇处成为城市中心,但国会大厦处于高处,体现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主和法制精神。2)建筑结构。北京:故宫古建筑群集中国历代宫殿建筑的精华,是古建筑的经典之作(见图1)。其结构形式,主要采用中国北方地区大量使用的“抬梁式”大木作结构体系。华盛顿:国会大厦选用白砂石和大理石筑成。中央穹顶采用了钢结构,它与鼓座仿照了万神庙的造型。中央穹窿顶下方是一圈柱廊,两翼采用大量的罗马柱式,形成了强烈的节奏感。白宫的结构类型与国会大厦相似。3)建筑风格。北京:故宫古建筑群沿袭千百年来,中国古典皇家宫殿的威严大气风格,是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色彩华丽,建筑气势雄伟壮丽(见图2)。华盛顿:国会大厦和白宫汇聚了18世纪末英国乡间别墅的风格和当时流行的意大利欧式风格(见图3)。通体洁白,意在给人一种神圣纯洁的感受。

其次,地域文化对地域建筑的影响也是具有长期性的,这突显了这种影响的时间属性。由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源远流长,所以形成了一种将城市有组织地融入自然环境中的“山水城市”——杭州;综合作用于院落建筑的阴阳学、风水学、社会礼制规范等,成就了中国民居村落的典范——西递宏村(见图4)。而同样以院落为中心组织的住宅——古罗马的中庭住宅,则是强调以露天中庭为中心,这是受到罗马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图式的影响。

3 当代建筑创作中地域主义的演进

1)文化与传统的变迁和融合。

要保持地域建筑的特色,首先要保证这个地域的文化特色。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任何事物,都有可能成为建筑师创作的源泉,如传统的空间形式、构件、色彩等,而更重要的是将各种传统元素融合、抽象、再创作。

2)地形与气候的再适应。

地形和气候是地域主义建筑的本源,它对地域建筑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乃至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建筑适应地形和气候,就成了地域建筑必不可少的一大特色。

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的所有作品都很重视当地的气候条件,并提出形式追随起手的设计理论。

3)材料和构造的替代与改进。地域化的建筑材料是最为本源和质朴的真实美,它与其相应的建造方式同样都是地域特色的主要内容。现在处处在提倡可持续发展,那么原生的建筑材料无疑是不错的选择。但我们也清楚的意识到,在性能上原生建筑材料并不能比拟工业社会生产的新型建筑材料。如何将原生建筑材料和新型的建筑材料有效的搭配在同一个建筑中,就成了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4当代建筑创作中地域主义的实践

4.1赖特的有机建筑

有机建筑的代表人是美国建筑师F·L·赖特,这个流派认为每一种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它能够生存于世的内在因素决定的。每个建筑的形式、构成,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各自的内在因素来思考,力求合情合理。

赖特对待建筑的其他问题也有自己的见解:对待环境,主张建筑应与大自然和谐,就像从大自然里生长出来似的,并力图把室内空间向外伸展,把大自然景色引进室内。相反,城市里的建筑,则采取对外屏蔽的手法,以阻隔喧嚣杂乱的外部环境,力图在内部创造生动愉快的环境。对待材料,主张既要从工程角度,又要从艺术角度理解各种材料不同的天性,发挥每种材料的长处,避开它的短处。对待传统建筑形式,他认为应当了解在过去时代条件下所能形成传统的原因,从中明白在当前条件下应该如何去做,才是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而不是照搬现成的形式。

这些理念,在他的流水别墅和草原住宅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4.2博塔的“建构场地”

博塔,作为提契诺学派的主要代表,其作品植根于意大利理性主义和欧洲现代主义,将欧洲严谨的手工艺传统、历史文化的底蕴、提契诺的地域特征与时代精神完美地表现在建筑上。相对于提契诺建筑传统中的地缘性,他提出了更具积极意义的“建构场地”(building the site)的思想,而且他对环境有着极强的洞察力,因此他的建筑作品常常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而展现不同的优势。博塔曾经说道:“每一项建筑作品都有它相对应的环境,在设计建筑时,其关键是考虑建筑所辖的领地。”

5结语

某种建筑能在一个区域成为主流,无非因为这个建筑是最为经济适用,且同时符合该地区的社会、文化和传统因素。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发展导致地域建筑也跟着改变是必然的,当代的地域建筑应该是创新的地域建筑,或者说是进步了的地域建筑,应该基本摆脱了地域生存环境对原生建筑的强限制性,文化习俗对传统建筑的强束缚性,取而代之的是创造性,是多种文化、技术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

摘要:在阐述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建筑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文化因素对建筑创作的影响,追寻了地域主义建筑在当代社会的创新,并指出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应该是文化的多元化和创新地域主义建筑的盛行。

关键词:建筑,文化,地域主义,全球化

参考文献

[1]张彤.整体地区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65-100.

[2]徐千里.全球化与地域性——一个“现代性”问题[J].建筑师,2006(2):9.

[3]夏明.“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性”[J].华中建筑,2003(5):2.

[4]李钢.地域性建筑研究的对象层次[J].山西建筑,2007,33(7):37-38.

[5]吴焕加.现代化、国际化、本土化[J].建筑学报,2005(2):1.

现实主义地域主义 篇8

关键词:建筑,地域主义,全球化,批判的思考

在建筑历史发展的漫长岁月中,从人类文明的初始就赋予了建筑其本身功能以外的含义,并且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建筑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认识到建筑的本质和它的系统结构时,认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主要社会功能和它的演变规律,对于我们这个时代进行有效的创造性地探索并且发掘出体现这个时代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工业革命之前,人们的生活各个方面只处于自己的地区的范围之内,远距离通讯旅行都是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范围以外,大家热爱着自己生存的土地。但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社会、工业、经济各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和信息的发展影响了整个人类发展,全球化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首先建筑是有自己的灵魂的,是建筑师和当时工匠们的全部灵魂的体现,建筑师和工匠们的思想,技艺,深深地在他们的作品上得到体现。但是建筑师的成长过程深深的烙上了这个地域的文化背景。其次人是精神的动物,拥有个体的世界观及人生观,也就是自己的哲学观。在建筑设计的因素中,建筑师或者开发者对建筑的哲学观是影响建筑形态的最关键的因素,而技艺等其他方面仅仅是形式的表达,只有渗透出思想的建筑才是具有生命力的。

比如说安藤忠雄住吉的长屋(即安藤的早期反映日本本土建筑与空间的哲学的作品),所以,今天讨论的问题就是客观因素的——地域主义和主观因素的——建筑的哲学观,它们是如何结合在一起来主导文明发展中的建筑设计实践,让我们批判的思考当今建筑的设计发展。

对于建筑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一个方法论,就是批判的思考。什么是批判的思考,通俗地讲,批判性思考就是:对一切不轻信、不盲从、不屈服、不武断、不虚骄、不固定、不保守。哲学家巴斯噶有一句名言:“人只是自然界中一根脆弱的芦苇,但这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人类的优越性,在于其具有思考能力,亦因此,能独立及正确地思考,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我们不但能思考各类事物,更能对思考进行思考。批判性思考是面对做什么或者相信什么而作出合理的决定的一系列思考和技能策略。其中合理性就要求我们对对象的解决要经过理解、分析和评论的过程。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可见批判性思考有利于我们形成独立思想,让我们有了存在的条件,受尊重的基础。那么就是我们拥有了自己的思考的能力,对于任何的教条的东西都有反思性的学习。

从20世纪30年代芒福德的对全球化的敏感性开始,我们开始关注了建筑的地域性,代表这个地区几千年来的文明的东西。并且一些建筑师在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开始进行了建筑实践的探索,在丹麦建筑师伍重,葡萄牙大师阿瓦洛西扎,瑞士建筑师马里奥博塔等一些建筑师的实践中,他们努力的探求建筑应该所具有的作用——代表这个地区地域性。这是建筑所担负的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不是一个建筑师的个人秀,而是建筑师代表人们一个智慧的结晶。在1961年,保罗里柯在文章《普世文明与民族文化》中,提到了如何正确地意识到普世文明对于人类进步的好处与坏处,至少坏处就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微妙的破坏就像慢性毒药一样,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把人们的传统文化一点一点的吞噬消失掉。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保存自己的传统文脉并且又参与进普世的文明中。那么此时就需要解决这一矛盾,所以需要一种适当的思考方式来解决这一矛盾——批判的思考。辩证的唯物主义为我们揭示出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那么解决矛盾就是发展,所以如何在实践中反思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以成都有名的成都金融城建筑群为例:由世界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完成的建筑设计,保罗安德鲁为法国著名建筑师,设计过众多的机场、大剧院,在中国的剧院就包括了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等。

保罗大师在其主打的机场设计之外专攻大型剧场类建筑设计,建筑反映设计者的建筑哲学思想,那么保罗大师的建筑哲学思想是否结合过中国的地域文脉,其设计的建筑所位于的城市包含了中国最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一个蛋(中国国家大剧院)和一群马蹄印(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难道这就是保罗大师对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的印象。虽然说国际大都市更加的具有包容性,但是也是拥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城市。此刻举的是成都金融城的例子,那么刚好金融城就是一群马蹄印加一个蛋,谁说保罗大师没有创意了,他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建筑不只是靠形式存活,对里面工作使用着的人来说,完全有权利评价这个建筑到底好不好,一个没有结合地域文化的建筑而且又没有为使用者维护者考虑周全的建筑只能说是一个小丑,一个建筑发展方向的试探石,只不过代价稍微大了点。当然不能全盘否定保罗大师,毕竟外国建筑师对于建筑的热爱和认真是值得国内建筑师学习的,但他的固有的建筑哲学观使他看待陌生的地域文脉采取的什么态度形成的什么结果,只是其享誉海外的名声为其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最大的保障。建筑不是表现个人的舞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真的不想来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城市的时候,完全分不清到底在哪里。

ALEXANDER TZONIS 和 LIANE LEFAIVRE在他们1990年的文章中“WHY CRITICAL REGIONALISM TODAY’S”对于今天为什么要批判的地域主义的讨论中,我得到了一个关于自己的看法,批判并不是一种标签、一种风格的代表,而是对于现今各个方面的建筑实践的一种反思,是不断进步的。他们提到在各个建筑师不断进行建筑实践的实验中寻找快被普世文明所吞噬的地域性,不断地进行尝试,但是仍有建筑师是以自我为中心将建筑当成自己的表现方式,或者对于现代普世文明的崇拜,但是是否想过这将是对人类几千年来丰富遗产的毁灭。至少批判的思考可以让他们从普世的激动中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而人们是需要有适当的提醒,从一味的冲动激情中得到适当的冷静。从文章中,我们了解到从19世纪开始人们逐渐的意识到地域的重要性,很清楚地看到新的地域主义拥有了传统地域主义的全部,从最早的浪漫地域主义和画境地域主义承担起了场所和使用地域性的设计元素来作为面对现在被视为主导的和压迫的普世者的建筑秩序,但是它仍然包括了新的观点,对于批判的地域主义最基本的就是“场所”,并且是在种族之外的定义,并不是说反对那些格格不入的民族僵化,并且也不是那种过激的沙文主义和种族主义。大家已经意识到建筑的地域性对于整个人类的文明都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因为不能在物质主义下丢掉了本来的自己,丢掉了自己的个性和一切,但是又要不断的告诫自己不能走上极端的道路。矛盾是发展的动力,在不断的矛盾冲突中得到进步,不能畏惧困难和矛盾,而是要努力去清醒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面对纷繁复杂的建筑潮流,如何将建筑的地域性保留与发展,这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那么批判性的思考建筑的地域性,则是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角度去审视建筑的地域性与如何能更好的让建筑表现出当代气息,表现出它此时此刻的时代任务及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我们不能僵化地看待建筑的地域性,也不能孤立地看待时代的进步,而是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共同进步,那么才是符合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也是我们建筑师一个重要的任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1][美]肯尼斯.弗兰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8.

[2]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沈晓梅.地域性建筑造型初步研究[J].山西建筑,2011,37(16):35-36.

[4]许力.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5]单少杰.主客体理论批判[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

现实主义地域主义 篇9

从传统的地域主义的伤逝和怀旧, 到芒福德的原创地域思想对传统地域主义的批判, 再到楚尼斯夫妇引入批判地域主义的概念, 和弗兰姆普敦对批判地域主义的发展, 批判地域主义经过不断的发展, 为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所接受, 成为当今世界建筑设计的潮流之一。

1.1 传统的地域主义

英国18~19世纪风景画造园运动, 有意模仿克洛德和罗莎的风景画, 同时受到中国造园艺术的影响, 追求自然和浓郁的地方精神, 可以说是西方早期的地域主义。但它是一种浪漫和伤感的地域主义, 有些园林甚至直接保留或建造断壁残垣, 营造一种伤逝的气氛, 它更多的是表达一种对过去建筑的回忆和留恋。

1.2 芒福德的原创地域思想

刘易斯·芒福德的原创地域主义思想主要有两点贡献, 一是对消减和毁灭地域特征的全球化建筑趋势持批判的态度, 二是对那些保守、闭塞, 拒绝与其他地区交流沟通的普遍地域主义持批判的态度。这是一种对传统地域主义的批判性再思考, 是一种发展了的地域主义思想。它突破了传统地域主义单纯抵制全球化的局限性, 力求在全球化和地域主义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从而在保留地域性的同时, 通过全球化的交流和沟通获得创造和发展。

1.3 楚尼斯夫妇的批判地域主义

“批判”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康德的“批判”思想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性思维。这种哲学传统开始了西方哲学离开先接受给定的真理, 而对自己的认知范畴进行不停的反思和批判[1]。基于这种思考, 楚尼斯夫妇确立了“批判的地域主义”这个概念。

1.4 弗兰姆普顿的批判地域主义

1983年弗兰姆普顿在他的《走向批判的地域主义》一文和《批判的地域主义面面观》一文, 以及在1985年版的《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中正式将批判的地域主义作为一种清晰的建筑思维来讨论[2]。他没有直接定义批判地域主义的概念, 他只是总结了认定批判地域主义的七个要素, 即并不拒绝现代建筑中关于解放和进步的方面, 关注场址对建筑的决定作用, 重视建构的使用, 强调特定场址中的要素, 强调知觉体验, 支持对地方和乡土要素用一种选择和分离性的手法注入建筑整体, 反对“中心-边缘”的文化模式, 希望地域在文化的间隙中获得繁荣。由此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批判地域主义的概念。

2 批判地域主义的潮流

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 世界各地进行批判地域主义实践的建筑师已经成为建筑实践和理论领域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 弗兰姆普顿在《走向批判的地域主义》一文中就提到了他所认为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师, 如西班牙的波菲尔、葡萄牙的西扎、瑞士的博塔、意大利的斯卡帕、墨西哥的巴拉甘、日本的安藤忠雄等[3]。在他的另外一本著作《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的“批判地域主义”一章中举出丹麦建筑师伍重、巴西的尼迈耶、苏黎世的E·吉塞、米兰的格里高蒂、奥斯陆的费恩、威尼斯的斯卡帕和雅典的康斯坦丁尼迪斯作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实践的建筑师。楚尼斯则在他的《批判地域主义》提到了日本建筑师隈研吾、西班牙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等。

再把视线转向中国, 马青运充分利用自己对全球化和地域化的理解, 探寻对地域主义的恰当表达。王晖在他设计的西藏自治区阿里苹果小学中, 当地文化以及地域环境是其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王路设计的天台博物馆并没有将民族化的符号贴在表面, 而是通过提取场所的文化, 将传统精神融入到现代建筑中, 是根植于本土的特定产物……在这些建筑师中, 刘家琨立足于“此时此地”的工作立场和“低技理念”的设计策略在中国当代建筑师里可以说是表述得最为简朴明晰的实践宣言。

3 刘家琨的批判地域主义实践

刘家琨作为实践先于理论的设计师, 更多的时候是立足于此时此地的实践, 之后进行理论的升华, 他的实践可能不以批判地域主义的理论为参照, 但是从他的实践却很好地契合批判地域主义的理念。

3.1 建构和材料

“所谓‘低技策略’, 只是一种被逼无奈, 将错就错的战术, 它并不是高屋建瓴, 以亚洲的情况来对抗西方之类的理论运筹, 而是匍匐在地的蛤蟆功。”刘家琨在《我在西部做建筑》这样写到。

在建构方面, 对于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经典语言的“高技”手法, “低技”的理念面对现实, 选择技术上的相对简易性, 注重经济上的廉价可行, 充分强调对古老文明历史优势的发掘利用, 扬长避短, 力图通过令人信服的设计哲学和充足的智能含量, 以低造价和低技术手段营造高雅的艺术品质, 在经济条件、技术水准和建筑艺术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由此探寻一条适用于经济落后但文明深厚的国家或地区的建筑策略。比如在鹿野苑外墙的设计中, 为了克服当地在清水混凝土技术方面的不足, 他采用了框架结构、清水混凝土与页岩砖组合墙这一特殊的工艺, 先请熟练的工人砌一堵墙, 之后用这堵墙和木板作为模板, 做出了一堵很有质感但是并不纯粹的墙体, 去实现他的低技术、高艺术的想法。

在材料的选择上, 刘家琨更倾向于使用大量生产的工业制成材料。虽然是大量使用现代的工业制成材料, 却是在改进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使用的, 改进在他那里有几种做法。一是对常规材料的尺寸或形态进行改良, 比如说他在四川美院新校区设计艺术馆外墙用的红砖, 尺寸只有“20cm×10 cm”, 因为尺寸更小一点, 所以看起来更精致[4]。他在鹿野苑二期外墙用的砌块也进行了一些处理, 模仿汉砖的做法, 砌块水平向有一个坎, 横向的水进不去, 里面有一个缺, 填了灰纵向的水也进不去。二是改变材料的常规使用方式。同样是在四川美院新校区设计艺术馆的设计上, 部分外墙上就使用了切割波形瓦和侧砌的多孔砖。这种逆向使用材料的做法将多孔空心砖、陶砖等常见的廉价材料赋予了新的形象和表现力。比如将多孔空心砖隐蔽在砌筑面内的构造方法, 并将其外露形成了具有空洞的特殊纹理;利用水泥波纹板的波浪形截面, 通过堆叠和凹凸处理形成的明暗纹路[5]。还有就是考虑材料的重复使用, “再生砖”就地取材, 利用废弃材料, 以破碎的废墟做骨料, 掺加切断的秸秆做纤维, 再加一定量的水泥加工而成, 从而大大降低了原料成本。

3.2 场址与乡土要素

批判地域主义是一种有意识、有良知的建筑思想, 它不强调和炫耀那种不顾场址而设计的孤零零的建筑, 而是强调场址对建筑的决定作用。重庆近代以来一直是重工业基地, 工业文脉主导。在四川美院新校区艺术馆的设计中, 刘家琨采用了“类工业”形态屋顶, 七栋楼的屋顶各不相同, 代表不同的厂房类型。这些建筑侧墙外挂楼梯, 两端加转角都用红砖控制住, 只在中间段各有变化。类型和材料都来自对重庆历史和地方性格的理解, 对场址的场所精神的发掘。批判地域主义提倡以一种分离和选择的态度对待乡土要素, 刘家琨在锦江商业项目上选择了传统的砌砖灰缝作为部分外墙的表达要素。使用铝合金型材表达灰缝的线条, 铝合金框之间留空的部分表示砖的存在, 制造了一种不同寻常的乡土要素的体验, 是一种发展的对乡土要素的表达。

3.3 场址要素与知觉体验

批判地域主义强调特定场址的要素, 包括从地形地貌到光线在结构要素中所起的作用。这其实就是用一种现象学的方法对场地进行认识, 强调人在场地中的知觉体验, 这种体验不仅包括视觉, 还有触觉、听觉、嗅觉等。成都地区潮湿多雾、阴天多、日照少, 民间有“蜀犬吠日”的说法, 这里的天空的亮度和其他地区有很大的不同, 刘家琨在他的作品中, 就体现了对该地区天空这种场址要素的关注。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的清水混凝土里揉进了铁灰, 为的就是使建筑物的体量在“灰色的天空”下显得“润”、“青”一些。他还观察到“灰色的天空产生的是一种漫射光, 一种有阴无影、更加安详的光线”, 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他在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何多岺工作室等项目的设计中那么偏爱“缝隙光”[6]。在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的设计中, 刘家琨特意保留了场地内的竹林、水池和树木, 并且利用这些场址要素去营造知觉体验。从树林走近坡道, 越过水池, 直接进入2层, 之后下到1层———这是为了“制造一些反日常的体验, 并使参观路线中有向下进入地宫般的感受”[7]。

4 实践的影响因素

具有作家和建筑师双重身份的刘家琨, 同时和艺术家保持紧密的联系。不可避免地, 文学和美学会构成了影响他创作的内在因素, 中国当下的资源环境和建筑技艺水平则构成了影响他实践的外在因素。

4.1 文学创作的影响

刘家琨很长一段时间的身份是作家, 后来受到好友汤桦的影响, 才重新回到建筑设计的道路上来。具有文学功底的他, 擅长用叙事的手法进行建筑空间的创作。在鹿野苑以及何多岺住宅的设计中, 就使用叙事的路径将不同的空间串连在一起, 观者参观建筑, 就仿佛是在读一本书, 在不同的地点, 不同的空间依次呈现, 营造出细致的空间感受。

4.2 伤痕美学的影响

以美国艺术家怀斯为代表的伤痕美学对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艺术和文学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王亥、毛跃、何多苓、周春芽、罗中立、张晓刚等都受到它的影响, 并创作了《父亲》《春风已经苏醒》《春》《再见吧小路》等一批反省文革的“伤痕绘画”, 在全国范围内有很大影响, 具有作家身份的刘家琨与他们交往甚密, 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们的影响, 他运用近现代建筑形式语言表现革命时代的建筑脸谱化肖像, 传达出具有时代意义的集体心理记忆与情绪。

4.3 建筑技艺的影响

中国当前的建筑业正在面临着一场转型, 由粗放的建筑生产向建筑的精品化方向发展。然而已有的粗放模式短时间是不会改变的, 这就奠定了中国建筑师当前的实践基调, 地域发展的不均衡更是加剧了实践的难度, 在相对偏远的地区做设计, 落后的施工技术是建筑师绕不过去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扬长避短, 充分利用本地工匠的建筑技艺就显得十分重要, 正是在这种前提下, 在西部进行实践的刘家琨提出了“低技策略”, “将错就错”地去实践他的梦想。

4.4 资源环境的影响

西部作为当前建设的重心, 有着庞大的建设量, 消耗着巨大的物质资源, 同时带来巨大的环境污染。建筑的频繁更新和短寿命, 带来大量的建筑垃圾。加之频繁的地质灾害带来的快速重建需求, 成了建筑师在西部做设计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刘家琨提出了“再生砖计划”, 以一种环境负责的态度从事着他的实践。

5 结语

批判地域主义经过不断的发展, 从传统地域主义, 到芒福德的原创地域主义, 在经过楚尼斯夫妇和弗兰普顿的发展, 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概念。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潮流, 在建筑实践和理论方面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在这股潮流中, 中国建筑师也在不断探索。这其中, 刘家琨作为“理论前”的建筑师, 有意无意地在建构和材料创新、场址和乡土要素、以及场址要素和知觉体验方面都呼应着批判地域主义的理念。当然他的实践和文学以及美学构成的内在影响因素、建筑技艺以及资源环境的外在因素分不开。

对我国来说, 当前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方面是地域建筑特色的消失, 千城一面, 北京的四合院、广州的骑楼、上海的里弄, 这些曾经标识地域特色的建筑正在更新中不断消失, 地域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小。另外一方面, 意识到地域文化的缺失, 假古董的修建和虚假拼贴地域符号的现代建筑正在大量涌现。在这种情况下, 以刘家琨为代表的中国批判地域建筑师的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他们既反对盲目泛滥的国际主义形式, 又对怀旧模仿的地方或传统形式进行批判, 并积极地参与、调停、推进当代的地域文化与普适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 推动了中国建筑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亚历山大·楚尼斯, 陈燕秋, 孙旭东.全球化的世界、识别性和批判地域主义[J].国际城市规划, 2008, 30 (4) .115-118.

[2]沈克宁.批判的地域主义[J].建筑师, 2004, 2 (5) .45-55.

[3]龙彬, 何媛.此时此地——浅析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实践[J].室内设计, 2010, 25 (1) :11-13, 17.

[4]刘家琨, 冯仕达, 赵扬.刘家琨访谈[J].世界建筑, 2013, 34 (1) .94-99.

[5]徐杰, 邓敬.在现实中发生——对刘家琨近期作品中“处理现实”策略的概析[J].建筑师, 2007, 5 (5) :179-181.

[6]钟文凯.灰色的天空——刘家琨设计的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二、三期及其作品的另一种解读[J].时代建筑, 2006, 23 (4) :96-101.

上一篇:急诊护理程序下一篇:妇女病疾病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