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现实主义

2024-09-13

浪漫现实主义(精选12篇)

浪漫现实主义 篇1

引言

狄更斯是19 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揭露了英国官僚机构的无能,贫民窟,童工制度、私立学校的黑暗等。《雾都孤儿》是狄更斯25 岁时的一部作品。这位年轻的小说家以自己儿时的经历勇敢地直面人生,真实地表现当时伦敦贫民窟的悲惨生活。他被誉为“英国文学上批判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和最伟大的代表”,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正因为小说对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黑暗和下层人民生活的疾苦的描写和对资本主义的虎狼本质的揭露,人们将《雾都孤儿》定义为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小说。

然而,在一百多年前,英国小说家吉辛乔治就把狄更斯称为“一个浪漫主义的现实主义者”。在描写下层小人物的悲惨生活、无情揭露社会的黑暗与罪恶的同时,狄更斯运用幽默讽刺的笔调、丰富的想象力和诗一般的激情,宣扬仁爱的道德理想,处处突破对现实的临摹,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起来。《雾都孤儿》当中,处处闪烁着浪漫主义的火花。本文将从人物塑造、故事情节以及写作手法三个方面试析《雾都孤儿》的浪漫主义色彩,从而体会狄更斯的浪漫现实主义文风。

一、浪漫主义的人物塑造

在《雾都孤儿》中,狄更斯塑造了千奇百怪的各种人物,在这个巨大的熔炉中,狄更斯将人物分成了两大阵营:天使阵营和魔鬼阵营。整部小说在善与恶的交锋下展开。

(一)浪漫主义的正面人物塑造

奥列弗是天使阵营的代表。狄更斯运用浪漫的笔触,将小奥列弗描绘成一个善良、纯真、聪明、道德品质高尚的“极端善良”人物。从小在贫民习艺所长大的奥列弗,看尽了身边的虚伪和粗俗,刚一出生面对的就是饥饿、贫苦,面对的就是恶人、恶习。没有人告诉他什么是仁爱,没有人教导他何为善良,何为教养。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在济贫院长大的孩子,却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灵。当奥列弗发现“逮不着”和贝茨少爷要教他干的是偷窃的勾当时,他“不知该进还是该退,站在哪里瞪着眼睛默默发呆”。(Dickens,100)当奥列弗得知赛克斯要他做入室抢劫的帮手时,“他下决心要设法从前厅跑到楼上去向这户人家发出警报,哪怕这个企图将使他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Dickens,250)

语言在狄更斯塑造人物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书中的流氓、盗贼、妓女的语言都切合其身份,甚至还用了行业的黑话。奥列弗的语言却规范,谈吐文雅。从小在救贫院中长大,从未受过任何良好教育,而且所接触的也是罪恶累累、堕落不堪之辈,但他又何以有文雅的谈吐、规范的语言呢?这也不难看出狄更斯追求道德理想的浪漫。

而仁爱的布朗劳先生、梅丽太太和有着天使般面容和心灵的露丝小姐,他们用慷慨博大的爱拯救了水深火热中的奥列弗,让身处险境的小孤儿一次又一次转危为安。这里根本看不到资产阶级的自私和贪婪,有的只有贫苦孤儿的救世主、把人类美德集于一身的完美人物。

狄更斯把这些善良的资产者表现为帮助可怜无知的弱小者摆脱灾难的“神仙教母”。这是一种主观幻想,在当时的社会至少是偶然的。这同样表现了狄更斯浪漫的人道主义理想。

(二)浪漫主义的反面人物塑造

和狄更斯塑造的正面人物一样,他塑造的反面人物具有“极端邪恶”的特性。蒙克斯为了得到财产,不惜设计各种圈套,想要害死他的弟弟奥列弗。费根为了和蒙克斯谈成交易得到那笔钱,他把奥列弗从布朗劳先生那骗回来,并千方百计地让奥列弗变成一个贼。赛克斯甚至杀死了他的恋人南茜来发泄他遭到背叛的愤怒。这样的“扁平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存在的,他们浸透着狄更斯主观的浪漫色彩。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雾都孤儿》中的坏人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是狄更斯反面人物的其中一种,而另一种则是像南希一样,因为良善美德的感召而悔改的反面人物。

得知了蒙克斯的阴谋,南茜冒着巨大的危险把真相告诉罗斯小姐,“我好歹溜出来了,那些人要是知道我在这儿,并且把我偷听来的话告诉了你,一定会杀了我。”(Dickens,462)狄更斯面对社会的罪恶和丑陋的时候是愤慨和激动的,但是却并没有绝望。他寄希望于人性的复苏与感化。因善而悔改正体现了狄更斯的浪漫主义的道德期待。

二、浪漫主义的故事情节

(一)巧合

情节设置上,《雾都孤儿》中各种巧合的安排也体现了狄更斯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奥列弗第一次跟小偷上街,被偷的人恰好就是他亡父的好友布朗劳先生。而布朗劳家中,友人生前留下的一副少妇画像容貌象极了奥列弗,而这恰好就是他的亡母。第二次,奥列弗在匪徒赛克斯的劫持下入室行窃,被偷的恰好是他的亲姨妈露丝·梅里家。而当他们的行踪暴露,为求生奥列弗挣扎着爬到一户人家门前,而这家正好又是他们行窃的那一家人。当蒙克斯前去奥列弗的出生地打探时,正好碰到了酒吧里的班布尔先生,于是他很顺利地从班布尔夫人那里得到了可以证明奥列弗身世的物品并将之销毁。这些巧合在逻辑上来说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但是狄更斯将他们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然地接收了这些精致的巧合。

(二)圆满的结局

善最终战胜恶,恶因善而悔改或得到他们应有的下场。怀着浪漫主义的道德期待,狄更斯赋予《雾都孤儿》一个美好的团圆结局。经过各种苦难的折磨和拷打,奥列弗仍然保持着一颗善良与纯洁的心,最后终于获得了幸福的生活。罗斯小姐也终于能快乐地和哈里结合。狄更斯反映受欺凌的弱小者的善良愿望,给予黑暗势力的代表人物以种种应有的惩罚却是狄更斯特有的“富于幻想的处理办法”。费根被判处死刑,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赛克斯在慌忙逃窜中被活套勒死。蒙克斯虽然得到了那份财产,但不久后便花个精光,犯下欺诈罪行而最终死在监狱里。这样完美的结局,显然在现实生活中鲜有发生,然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意义,却正表现了狄更斯浪漫的道德期待。

三、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

(一)丰富的想象

浪漫主义偏重想象、幻想,常常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事物。在狄更斯的小说中,想象、幻想与夸张的写作手法使小说本身更富于传奇色彩和戏剧性。

杀死南茜后,赛克斯总是被他想象出来的鬼魂所包围。“一篇黑暗中,出现了一双睁得大大的眼睛,那样暗淡,那样呆滞,他宁可眼睁睁地看着它们,也不愿让它们走进自己的想象:那眼睛本身在闪光,却没有照亮任何东西。”(Dickens,562)赛克斯被自己的想象深深攫住了,他试图从这狂乱的亢奋中逃脱,可是这幻影却像幽灵一般如影随形。

最后,也因他想象中的鬼魅,赛克斯失足被活套活活勒死。“那双眼睛又来了!”他尖声喊道,声音凄厉犹如鬼哭狼嚎。

另外,在故事的开头,奥列弗的出生便具有丰富的想象。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在‘某镇’的其他公共建筑中,有一个历来各大小城镇都普遍设有的,那就是:贫民习艺所;该镇的名字由于种种原因,在此我不能冒昧提及,也不敢有丝毫杜撰。”(Dickens,1)文章开头,狄更斯并不愿意提及“某镇”的真实名字,因为这“某镇”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个想象的存在。这也就是为什么奥列弗出生时,在“两个世界中”犹豫徘徊,不肯前行,因为这是一个虚幻的世界,他一旦涉足,便意味着悲惨生活的开始。(Conrad,469)

(二)孩子的视角

狄更斯的天赋就在于,他能跳出自己童年的悲惨经历,并把他们一再地运用到故事当中。他善于从孩子的视角展开故事的叙述。孩子的视角给这个世界披上了一层朦胧而美好的面纱,这样一种写作手法给故事带来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只身前往伦敦的路途中,奥列弗碰上了那个“陌生的少年”。“陌生的少年”告诉奥列弗,他认识一位“可敬的老先生”,这位“可敬的老先生”会为奥列弗提供吃穿,还不奢求他的报答。对奥列弗来说“,这太诱惑人了,想拒绝是不可能的;尤其是紧接着又有人担保那位老先生一定会立即帮忙给他找一份称心的事做的。”(Dickens,84)从奥列弗孩子的视角,读者虽然抱着怀疑的态度,却依然怀揣一丝希望,跟着故事继续往下走。孩子的视角正是这样体现了狄更斯浪漫主义的文风。

结语

狄更斯历来被我国学者界定为“英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和最伟大的代表”。他的作品批判社会的黑暗,挖掘贫穷人的疾苦。然而,他的作品中处处闪现着浪漫主义的火花,处处体现着他浪漫主义的道德期待。狄更斯的作品是浪漫与现实的融合,单纯的“现实主义”并不能完整地概括他奇妙的风格,而“浪漫现实主义”却是对他最好的诠释。从《雾都孤儿》中我们可以看到,黑暗和罪恶确实存在,但我们仍然可以满怀期待。

浪漫现实主义 篇2

没有珠露滑动快乐

忧伤。在窗下

故事已被瘦月摘去

桂花隐藏了花瓣

和香气。浪漫主义诗歌。那片云有雨

而你

不再是我的

奶白月色

有泪盛开的地方

小鱼在缸中游动

那份自在分明不懂

人世的悲哀

也许是夜色太过拥挤

所以看不到你手指

的滑落

这无边的黑呀

仍没躲过你的注视

有泪盛开的地方

你像星光

频频闪烁

悲伤,将我遗弃

时光被分割

为两面。就像你我的名字

在同一夜里

下着不同的雨

躲在人群里

埋下眼光

石头的村庄,春天不曾发芽

我只好借着楼群

放养一批文字

追逐你烟圈里吐出的哀愁

要么痛惜

悲伤还是将我遗弃

在残冬冰冻的河岸

雪在融化

在一段时间之后

在一段时间之后

我想触摸一朵

三月的花。让碎花布一样的鸟鸣

带我去旷野

飞奔

蓝天下

我是任何一米微粒

我将小于大地的辽阔

小于河流的响动或是

所有悲泣

那时

浪漫主义的读书和现实主义的读书 篇3

口说无凭,还是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两位名家笔下的这家图书馆的独特风范吧。汪曾棋先生是这样写的:

这是我一生去过次数最多的一个图书馆,也是印象极佳的一个图书馆。图书馆不大,形制有一点像一个道观。非常安静整洁……图书馆的管理员是一个妙人。他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有时我们去得早了,他还没有来,门没有开,我们就在外面等着。他来了,谁也不理,开了门,走进阅览室,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八点,这就上班了,开始借书。这个图书馆的藏书室在楼上。楼板上挖出一个长方形的洞,从洞里用绳子吊下一个长方形的木盘。借书人开好借书单,——管理员把借书单叫做“飞子”,昆明人把一切不大的纸片都叫做“飞子”,买米的发票、包裹单、汽车票,都叫“飞子”,——这位管理员看一看,放在木盘里,一拽旁边的铃铛,“当啷

啷”,木盘就从洞里吊上去了。——上

面大概有个滑车。不一会儿,上面拽一

下铃铛,木盘又系了下来,你要的书来

了。这种古老而有趣的借书手续我以

后再也没有见过。这个小图书馆藏书

似不少,而且有些善本。我们想看的书

大都能够借到。过了两三个小时,这位

干瘦而沉默的有点像陈老莲画出来的

古典的图书管理员站起来,把壁上不

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

十二点:下班!我们对他这种以意为之

的计时方法完全没有意见。因为我们

没有一定要看完的书,到这里来只是

享受一点安静。我们的看书,是没有目

的的,从《南诏国志》到福尔摩斯,逮什

么看什么。

翠湖图书馆现在还有么?这位图

书馆管理员大概早巳作古了。不知道

为什么,我会常常想起他来,并和我所

认识的几个孤独、贫穷而有点怪癖的

小知识分子的印象掺和在一起,越来

越鲜明。总有一天,这个人物的形象会

出现在我的小说里的。

施蛰存先生笔下对这个图书馆是这样描写的:

说到这里,我不禁又想起昆明的

翠湖图书馆来了。那里的章程是每次

限借一册,每人可以更换三次。那就是

说每人在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可以

从那里借三册书看。然而,因为借一册

书所费的时间太久了,没有一个读者

能够在“时间巳届停止借书”的木牌挂

出来以前赶交第三册的。我曾经在那

里借看一部通海县志,全书四册,我就

在借书券上写了四册,但等了半点钟,

从楼上一个吊篮里颁发下来的却只有

第一册一本。天啊,你知道志书的第一

册里面有些什么文章?序文,序文,序

文,凡例,疆域,星野,好,完了。于是,

大略翻看一二篇序文之后,我就把它

掩拢来,端端正正放在桌子上,闭目凝

神了半点钟。我想,现在去换第二本出

来,大概不至于对不起那位忙碌的管

理先生了吧?于是我重填一张借书券。

这回是指定要第三册了,因为我从第

一册目录知道我所要的材料是在第三

册里。于是,照例又得等三十或四十分

钟,我的书发下来了。捧回到座位上去

一看,却是第二册。于是仍又捧到柜上

去交涉,管理员说:“刚才看了第一册,

现在不是应该看第二册吗?”我说:“不

错,先生,你的话也不错,但是这并不

是小学教科书,我不必一定要看第二

册的,况且,况且,我在借书券上写明

了要第三册的。”那管理员检出我的借

书券来一看,自言自语的道:“哦,我想

你是写错的,给你改了。你再填一张

罢。”于是我再填一张券,于是再等半

点钟。于是领到我的第三册通海县志,

于是在十余分钟之后,“停止阅览”的

木牌挂出来了。

两位作家说的确实是同一家图书馆应该无疑,而且说的也应该就是同一个图书管理员。然而,在二人的笔下,对于这同一个图书馆和同一个管理员却是一褒一贬,“爱憎”分明的。在汪先生的笔下,不但这个图书馆给人留下的印象“极佳”,而且这个有些怪僻的图书管理员也是一个“妙人”,像是从陈老莲的画上走下来的,以至汪先生表示要在适当的机会把他写进自己的小说里。施蛰存先生写文章一定是遵循“温柔敦厚”诗教的,他在这篇文章里,既没有怨,更没有怒,但是,我们却分明能感到他的不满,甚至反感。别的且不说,以上所引文字结尾部分的——连四个“于是”,就不难看出他是多么的无奈和愤慨。

我想,对于这两段文字我们至少有两种读法,一种是补充着读,因为汪先生所写的多是景物和独特作派的印象,而施先生写的却是具体的借阅制度、手续和一个实例,如果将两者互相弥补,则恰好能够较全面地反映这家图书馆的真实情况。另一种读法是对比着读,汪先生笔下的这家图书馆简直像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图书馆里的那个管理员和汪先生这类读者一个个又都像是羲皇上人似的,叫人一见便终身难忘。而施先生笔下的图书馆却是一个死板的糊涂人主持着的效率低下的烂摊子,令人无可奈何,想起来就摇头。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以为,造成这种差别有两个因素,一是由作家气质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包括对待读书在内的对待一切事物的态度——全部生活态度的不同;一是由作家气质的不同,而影响到文章写作风格的不同。前者是说,这同一个图书馆在不同的读者的眼睛和心目中引起的感情、产生的印象本来便不同;后者是说,这同一个图书馆在不同作家的笔下的处理会不同。无需赘言,汪先生是浪漫主义派,施先生属现实主义。这不光说他们的写作风格,而是说他们的生活态度,包括读书态度。所以,施先生尽管早年也从事过文学创作,但显然他的学术研究成就更为突出;汪先生则终生主要是创作,即使偶尔也写些评论,甚至可以归入学术论文一类的文章,但总的说来,他天生就是一个作家,而很难算是一个地道的学者。这是就人的气质而言。再具体到读书,二者的态度也大相径庭。试看,施先生到这家图书馆去可真是去读书了,所以他斤斤于借书数量限制之类的制度,也为了不能高效快速读到他想读的书而苦恼。而汪先生呢,他“没有一定要看完的书,到这里来只是享受一点安静。”他的“看书,是没有目的的,从《南诏国志》到福尔摩斯,逮什么看什么。”至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同一家图书馆和同一个管理员会在两位作家笔下出现那样大的差异了。

浪漫现实主义 篇4

关键词:五四,浪漫主义,文学革命

浪漫主义是产生于启蒙运动之后, 人文主义的价值观被重新确立以后的事。它产生于启蒙主义却又超越启蒙主义的。它扬弃了启蒙主义过多的理性精神而追求“自主”、“自由”, 而认为世界是一个可以任主观情思驰骋的无限广阔的空间, 没有了有限时空对人的束缚, 有的只是主观情愫引导的人的全身心的解放。说浪漫主义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是完全符合我们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理解的。产生于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拥有着一个与西方启蒙运动时相似的文化背景。在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过程中, “人”的发现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浪漫主义者们首先看到的是人的个性张扬、情思丰富, 个人的自由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肯定。

一、狂飙由晚清起, 启蒙由浪漫起

浪漫主义思潮在中国的第一个高潮是在“五四”, 但是我们从一个线性的脉络观察“五四”时期浪漫主义的源头就可以看到这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和理论倡导与晚清有着莫大的联系和渊源关系。浪漫主义标榜民主、自由、平等, 它肯定人的欲望推崇人的力量, 这些在晚清时期就已经得到阐释。浪漫主义是以其呼唤个性自由、情感和思想解放的这些启蒙特质在中国得到了极大地倡导。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实际上在晚清便已萌芽, 晚清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维新变法失败, 梁启超等改良派政治上的失意使得他们把目光转向文化领域, 他们开始在思想领域进行启蒙, 相继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国民性的努力。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加入到队伍当中。文艺思潮包括浪漫主义的纷繁涌入使得在欧洲几个世纪的变革在中国显得是那么迅速。但现代中国此时的主题依然是启蒙, 所以浪漫主义在中国也必然要受到影响而带上了启蒙的气质。此时的浪漫主义是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与中国传统的主情创作相契合, 再加上同时代的有识之士对于“人”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这样浪漫主义就因这三者而共鸣相生了。浪漫主义提倡人性, 追求个性解放, 它在中国的产生预示着一个大的变革即将诞生。

这一阶段我们不可以忽略的一个人是鲁迅。在他早期的《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还有《破恶声论》等文言论文中鲁迅都关注到了作为人的个体的重要性。鲁迅在《文化偏至论》里大声疾呼“张大个人之人格, 又人生之第一义也。”在这里鲁迅强调要关注人的精神生活, 拓展人的内心世界, 他认为人的生活意义、人格尊严是最重要的。他号召我们追求人的精神层面的价值, 追求人的诗意生存, 这些价值观初步表现了鲁迅身上的浪漫主义文学特质。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的文艺思想表现的更为透彻。“这篇文章可以看做一篇浪漫主义宣言。鲁迅在这里宣布了他的新的选择, 要做一个作家, 做一个‘精神界之战士’, 希望参加那些叛逆诗人的光辉行列。”1鲁迅在这里第一次向中国民众介绍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 具有首创的价值。在文章中, 鲁迅介绍并推崇了拜伦、雪莱、普希金、莱蒙托夫、裴多菲等几位诗人, 他们“无不刚健不挠, 抱诚守真;不取媚于群, 以随顺旧俗;发为雄声, 以起其国人之新生, 而大其国于天下。”2欧洲的浪漫主义者能如此, 中国将要产生的浪漫主义者也当如此, 呼唤“摩罗诗人”, 便是呼唤“摩罗式”的国民,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鲁迅以“摩罗诗派”为导向, 进行了思想启蒙、破旧立新的努力。

如果说鲁迅是浪漫主义在现代中国萌芽的理论倡导者, 那么有着“情僧”雅号之称的苏曼殊则是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代表。苏曼殊是最早把拜伦、雪莱等作家的作品引入中国的人, 在鲁迅当时的理论创作还没有引起一种潮流的时候, 苏曼殊的翻译就已经很风行了。“五四浪漫派作家对拜伦的认识和接受, 不是从鲁迅那里, 而是从苏曼殊的翻译开始的”。3不止翻译, 他的创作也有其独特性, 他仿佛是“五四”的一个先知先觉者, 充斥着他作品中的孤苦飘零、感伤怀旧情调正契合了“五四”时期浪漫青年梦醒了无处可走的苦闷心境。正如李欧梵所说:“透过风格和技巧, 不但将‘传统古老的中国传统, 以西方清新而振奋的浪漫主义, 幻化成一个全新的组合’, 同时包含着这一过渡时期的一种普遍的情绪, 也就是倦怠、骚乱和迷惑。”4以其小说《断鸿零雁记》为例, 小说以第一人称诉说了三郎的悲惨遭遇和爱情纠葛, 用诗性语言表达了礼教与个性的冲突。作者还有意把抒情和叙述相交融, 更加突出了小说主人公浓郁的悲剧体验。第一人称主观抒情的运用, 独白式语言的选择, 多种体例的交错运用都是现代浪漫主义小说的表现手法, 在“五四”更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这一时期, 无论是鲁迅对浪漫主义的倡导, 还是苏曼殊等人的创作实绩, 都为“五四”浪漫主义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启蒙特质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浪漫主义倡导的个性解放、自由平等都为20世纪的中国带来了新鲜的空气, 也为接下来的更大的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没有晚清, 何来‘五四’”, 观察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 对于“五四”时期浪漫派的主张和其产生不同气质的缘由都有着追本溯源的作用。

二、感伤与“自恋”:两种浪漫主义创作潮流

“五四”时期, 一方面知识分子逢乱世, 面对着民族的危难和传统的败落, 每个人的心里都很容易产生激愤的情绪, 而这正是浪漫主义得以生存的温床。另一方面, “五四”的思想大解放一方面造就了部分知识分子的奋斗激情, 他们斗志昂扬, 对自己对祖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甚至于到了“自恋”的状态。这种倾向的典型代表便是郭沫若。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弱小的中国往往承载不了知识青年们的梦想。弱小的祖国, 现实的环境, 封建礼教、传统的压迫使得被启蒙的知识青年们到了梦醒后无路可走的境地, 这着实可悲可叹, 这一倾向又构成了感伤型浪漫主义, 而相应的代表则是郁达夫。

郁达夫, 无疑是感伤型的代表, 他笔下对的人物基本上都是有着严重忧郁症的“零余者”, 这些人具有自由、个性和人道主义意识, 他们的思想是解放了的, 但当他们面对现实却又是那样的格格不入。他们没有其他路可走, 只能成为社会的漂泊者, 即“多余人”。郁达夫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着一种一以贯之的感伤气质——孤独、内省、敏感、自卑、愤世嫉俗。这种感伤气质一方面显示了浪漫主义在现代中国的流行, 一方面也以其感伤元素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相比之下, 郭沫若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过度自信的世界, 他的创作真正地体现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他的诗有两样新东西, 都是我们传统里没有的:泛神论, 与20世纪的动的和反动的精神。”5郭沫若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 “‘泛神便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 ‘我即是神, 一切自然都是我的表现’”6他以其世界性的眼光推崇“绝端的自主”, “绝端的自由”, 向往自然和神奇之物带来的惊叹。抛却一切形式, 摒弃一切束缚, 对于希望和未来郭沫若把他的自信全都倾泻了出来。“他在这本诗集 (《女神》) 里唱出一个生命奋进的宇宙观, 热情奔放的人生观, 而归结到一个乌托邦主义的信念:旧的污浊的世界就要毁灭, 在这段毁灭的灰烬上, 一个新的光辉而温暖的世界就要涌现。”7新的世界对于郭沫若的吸引和他的奋发激情让他几近于“自恋”的状态。浪漫主义的狂飙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

三、救亡压倒启蒙:浪漫主义末路来临

“五四”时期纷繁涌入的文艺思潮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大多添加了启蒙特质, 由于各种思潮之间的交叉糅合和与西方同名思潮的差异性使得中国这些思潮的定义和区分都有很大难度。所以有学者指出现代中国并没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说法, 这些都不过是启蒙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表现而已8, 王富仁也有类似观点, 他认为应该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9来综合概括“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转型时期的中国, 启蒙才是社会的主题, 鲁迅之所以推崇浪漫主义只不过是因为浪漫主义的思想大解放和其对人性对人生的看法有益于中国的思想启蒙。与其说鲁迅是在呼唤“摩罗诗人”, 还不如说他是在呼唤中国的思想解放了的国民。同样, “五四”时期浪漫派的两大主角, 郭沫若和郁达夫, 也都能从他们的浪漫书写中找到启蒙的论据。这也可以从我们多年的研究现状中管窥一二, 几十年来文学史家观察现代中国的浪漫主义并不是作为浪漫主义的这个事实本身, “而是浪漫主义者们使用何种独特的方式去表现和折射现实 (包括物质的现实性与精神的现实性) 。”10我们从另一个事实也可以证明这个论点, 那就是当“五四”退朝后, 救亡压倒启蒙, 伴随启蒙的退潮, 救亡运动取代了思想启蒙而成为社会主潮, 浪漫主义便失去了最后一个阵地, 浪漫主义作家们也大多开始了向左转。

浪漫主义在现代中国风雨兼程, 从鲁迅呼唤“摩罗诗人”, 苏曼殊进行了初步的浪漫创作起, 浪漫主义在中国一步步风行, 到“五四”时期达到了顶峰, 但是现代中国最迫切的任务终究是救亡而非启蒙, 这对于浪漫主义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尽管如此, 我们不能忽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地位以及它对文学革命的特殊贡献。浪漫主义及时反映了转型时期国民的思想情感;其探索历程也为文学审美上的多种可能性谱写了很有分量的一笔。当救亡与启蒙都不再成为时代主流的时候, 当我们在新时期探索人的价值, 人的个性的时候, 当我们回望那段浪漫岁月的时候, 我们会记住现代文学工作者们为新文学的发展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生根发芽所做的一切。

参考文献

[1]李欧梵著, 尹慧珉译.《铁屋中的呐喊》,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李欧梵著.《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新星出版社2005年。

[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修订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

[4]杨联芬著.《中国现代小说导论》,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年.

[5]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 (第一卷) 》,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6]朱寿桐著.《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7]朱寿桐著.《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史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

浪漫主义诗歌 篇5

风,蘸着春的颜色

给日子镀上一层淡淡的绿色

抖落满身的尘土

等一场细雨淋透过往

留一段洁净的时光

品读只为你描摹的那帘风景

从画中取下探出头来的一枝新绿

带我逃离昨天

听月

抓一把被远山斩断的目光

糊上窗

听窗外

落叶沙沙

敲打着独自垂泪的下弦月

枯萎的叶脉深处

有我

桃花盛开的春天

困惑

月,瘦了

淡淡的月光洒在窗前

映出我原版的故乡

那里有质朴荷塘,酽酽的月色

有些事随炊烟悄悄散尽

比如你脸上曾经的霞光

有些事随时光渐渐清晰

比如故乡

所以,我试着放弃这座城

回到对岸

可我总也趟不过

沾满你泪光的那条河

寻找

当光阴爬上高出

我清晰的看见对岸

一树桃花

在等一场雨来

往事已不再完整

碎片,深埋在北国的雪季

从融化的春水里打捞

几行去年秋天写给你的文字

暖了的记忆里

归程的路

就在脚下

理由

截一段时光

贴上窗

读你的故事

尽管结局衍生出众多版本

可每个版本里

都能找到我

为你开脱的理由

如果

在河边

如果可以去打捞

最重的遗憾

我一定会折一柄残荷

闭上双眼

与往事再一次邂逅

留住最初的美

在枝头

如果可以悬挂

最沉的心事

我一定会描一弯新月

用未来的日子填补

曾经的遗憾

月下的莲

尘缘未了

光阴的故事还未续完

回望,两个人的路

梳理成一本薄薄的日记

装下你我

从童年到中年所有的对视

池塘里的碎月

割伤了等待

致使莲

泪流满面

横渡

铺开那晚的月光

让心彼此靠近

当思念已成习惯

湿透的记忆

冲溃岸堤

将那些尘封多年的痛

连根拔起

尽管岸边,沉香浮动

依稀地看见你

倚在村口的老树下

敲打着龟裂的誓言

在一地沉默落下之后

现实与浪漫同行 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语文教学  定位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243-01

1 语文课程在教育中重要而独特的意义

语文学科的特点是什么?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合而言之,就称语文。由此,语文能力就是口头语言能力和书面语言能力的合称。我们在学校所教授的语文学科,实际上它有特定的含义,更多的是指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的母语——汉语。对于说这种语言的任何一员来说,要在这个语言环境中生存、发展,就必须熟悉准确的掌握这种语言,这是一个人活着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语文所涉及的知识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包,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凡有人群的地方,凡有生活的地方,恐怕都有语文的身影。钱理群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曾写道:“很多语文教育专家都谈到语文是人的生存发展的基础。人正是通过听、说、读、写,不断地丰富与发展自己的内在生活、心灵世界,开拓精神的自由空间,开发自我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与历史、文化发生联系;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流。在这个意义上.确实可以说,‘不学语言就不能成为人’。”所以说,语文学科与社会中的每个个体是有着密切的关联的,对于人的影响与作用,对于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那么我们就应该提升重视语文教学在教育中重要而独特的意义,就不难理解语文课程在职业院校不能被挤压或取消的原因了。

2 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的定位——现实与浪漫同行

2.1 现实的工具性——培养合格的专业技能人才

(1)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主要是指语文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

(2)语文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语言分为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在心里思考但没说出来的话叫内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叫外部语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如果能重视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那么自己的思维能力也就同时得到了提高,变得清晰、准确、严密了。因此,一个人要想有良好的思維能力,那就应该从小培养语言的能力。

(3)语文是人类的交际工具。人类是群居动物,相互之间需要不断的传递信息,语言就应运而生了,相互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只要有社会生活,人们就需要通过语言交流。如果一个人能流畅准确的使用语言,无形中就能拉近与他人之间的距离,因为语言比文字更具有直观性,形象感,更容易渗透着情感的因素。语文知识的学习,能让我们的语言交流更加通顺、流畅,彰显我们幽默、风趣的个人魅力,提高我们的交流质量。

(4)语文是社会成员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一个人不论学习哪类学科都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都需要通过语言。苏步青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语文学好了,对其他学科的理解也提高了。如果语文学科的基础不稳固,那学习其他学科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5)语文学习是专业技术学习的载体,职业教育强调职业性,实现就业的前提条件是掌握专业职业技能,这是大家共识的。语文学科之所以被列入了文化基础课范围,像数学、外语一样,是为了突出学科的工具性,目的是让接受基础教育的社会成员,能够通过语言文字去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现在学校很多设立的专业都要很好地掌握,语文学科便承载着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作用。例如中医药专业的学生就要有较好的古汉语基础;导游专业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技巧和逻辑思维能力等。

2.2 浪漫的人文性——培养优秀的专业技能人才

(1)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人文性通俗的说就是人与文化的融合,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性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改变。而人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因人而不同。人们不是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著名学者王国维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就使语文变得让人有无限的想象空间,魅力无穷。

(2)语文学科能砥砺品德,完美人格。语文学科的学习从很多方面可以用一些真、善、美的东西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灵,完善他们的人格,丰富他们的精神家园。这就需要学校的教育在平时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要重视文学作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领悟和感知,“文以载道”,任何语言都是用文字表达一定思想内容、观点或见解的,在阅读的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耳濡目染,受到教育,从而形成健康乐观完善的人生观、世界观。

(3)语文学科能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语文学科是一座美丽的城堡,进入其中会让你领略无穷的乐趣。使学生在这片天地中发现美 ,并且学会创造美,辨别美,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文学艺术是优秀人才的精神家园,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事怎样做人。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人文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关于人文,《易经·贲》中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诗书礼乐等,能起着化成天下的作用。可见古代人就十分重视人文教育,并认识了人文教育的作用。现今人文主要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理解人生、观察自然、分析社会;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职业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大多数属于三产服务业,工作性质就是与人打交道、服务他人,所以更需要人文素养的丰富。

浪漫现实主义 篇7

一、《双城记》中对于批判现实主义的表达

狄更斯在作品中强烈谴责法国大革命中的极端暴力行为, 其中讲述了两个城市的故事, 他对不理性的革命冲动, 主张用“人道主义”、“爱”和“宽恕”来消除社会和阶级冲突。为了很好地展示这个复杂的主题, 狄更斯用了很多技巧在这项工作中的表现, 包括使用的符号, 它的用途是完美的。在小说, 自然风景, 色彩, 声音和人物动作选择性地融入到符号世界中, 狄更斯, 变成作者思想的寓言形象。

第一, 颜色的符号。在两个城市的故事, 查尔斯狄更斯巧妙地使用了两种对比颜色, 红色能够有效地扩大和深化小说主题。在西方文化中, 红色是血的颜色。红色经常使西方人联想到“血”、“革命”、“暴力”和“危险”等方面, 许多视觉都是红色。狄更斯给了他们不同的暗示, 进而能够表达小说的复杂主题。在五章中, 狄更斯首先强烈地描述了红色。大酒桶已经掉了, 在圣安托万巴饥饿的路人停下来抢了红酒, 红酒在地上到处都是。它有沾满了许多双手, 也有许多人的脸上都是。而这一幕出现在爆发的法国前夕革命, 统治阶级的倒行逆施使社会逐渐混乱, 使到处都是一片荒凉。饥饿的法国人民要推翻封建贵族的专制与暴力革命, 以此来改善生活条件。伴随着故事的发展, “红”逐渐进入人们的疯狂。这一转变贴切地表达狄更斯思想:暴力革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消除阶级斗争;反之, 杀戮和报复就会使人失去他们的感觉变得麻木, 嗜血, 并成为一个新的压迫。使得与“红”风暴鲜明对比。

第二, 声音的象征。除了颜色的符号, 狄更斯还创造了许多声音符号来衬托主题。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风的声音, 雨的声音, 雷声, 海浪荡漾在小说中, 他们融合的有力交响曲。其主题是反复出现的“呼应的脚步”。

二、《双城记》中的浪漫主义表达

在两个城市的故事, 浪漫的爱情, 离别和团聚浪漫的人物, 这些都是以浪漫的形式来表达。尽管狄更斯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但是他却把浪漫主义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并且在处理的情节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和奇怪的转变, 这是戏剧性的。它也可以被归类为一个特征, 那就是展现了狄更斯的批判现实主义与浪漫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故事色彩。

在《双城记》中, 利用外部观察总比其他作家更为精细和深入。狄更斯, 用他的创作能力和他的观察材料, 没有记录, 但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读者被狄更斯的作品迷住了, 这是艺术创作。在作品中有很多的傲慢人物,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会反感这样的傲慢和自负的人。我们感兴趣的是狄更斯的想象力, 因为它们是不同的我们曾经认识的任何人。狄更斯可以利用幽默和夸张, 改变丑陋的一面, 只有在生活作品中展现艺术美, 才能更好地展现出作品的艺术美。所以, 普洛丝小姐, 曼奈特的忠诚的, 红色的脸, 使得少女变得生动和快乐。狄更斯被赋予了浪漫的气质。他的想象丰富, 充满诗意的情感, 他总是突破客观生活的描绘。狄更斯自己意识到, 他的艺术是一种结合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三、作品中批判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我们可以看到该部作品和狄更斯其他作品有很大的不同, 尽管狄更斯是一个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在一个城市的故事中, 把浓浓的浪漫色彩城市的故事真实地反映各种冲突中, 经常表现出各种不和谐, 怪癖, 萧条。在狄更斯笔下的细节充满了独特性, 经过笔者的研究, 这些都是批判现实主义的鲜明特点。然而, 作为一个完整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故事, 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批判现实主义, 狄更斯的态度, 透视, 揭露社会的笔触是特别的犀利, 充满了批判的现实主义, 但童话中的人物漂浮在“真空”中的城市, 曼内特医生, 故事的情节发展是都是从悲痛到喜悦, 善与恶都有其结果, 童话般的结构有着明显的浪漫色彩。一个故事的结尾几乎是完美的, 它是作者的视野, 良好的未来社会, 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社会作家在他的脑海中显露。该部作品是一个能够很好解释狄更斯查尔斯的批判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同时, 狄更斯对于戴尔人物形象的设计中, 将其塑造成为充满理想的青年, 在个人情感上, 他总是钟情于故事的女主人公露西, 戴尔非常尊重露西的选择, 并没有将其情感强加在他身上, 直到最后使得他知道他的等待是有收获的, 从这一点上, 我们便可以看出, 这是狄更斯对于浪漫主义的构建, 使得每个故事都是充满了各种丰富的内涵。

总的来说, 关于《双城记》中的批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这是该部作品中最为突出的亮点。通过对人物形象以及丰富的情节设置, 使得整个作品都是充斥着批判现实主义,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整个社会的思考。在构建批判现实主义的过程中, 狄更斯灵活地运用各种象征手法, 利用颜色的表达, 进而传达出狄更斯对革命的态度。在对于作品人物中的爱情, 狄更斯总是以一种浪漫的手法来进行构建, 从而可以更好地传达出作品中丰富的内涵。

摘要:狄更斯, 作为英国著名的小说家, 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现实主义时代。在其作品中都是通过好人或者是受害者来进行描写。为此, 本文笔者便从《双城记》中的批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进行分析, 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这部经典作品。

关键词:《双城记》,批判现实,浪漫主义

参考文献

[1]伍厚恺, 论《双城记》的艺术特色[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03期.

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情怀 篇8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在盛唐诗人中,李白是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的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李白的诗歌感情充沛,率真豪放,偏重于内心感受的抒写,他的诗歌无论何种题材都具有浓厚的主观抒情色彩,这种色彩使诗歌呈现出山呼海啸的气势,有先声夺人的力量,也使感情的表达喷薄而出,一泻千里;李白的诗歌雄奇奔放,善于运用丰富而奇瑰的想象,创造出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意蕴和精神境界的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李白的诗歌内容丰富多彩,体现的风格多种多样,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既想象丰富,又语言轻快;且音律和谐多变。“气象雄浑,豪放飘逸”是李白浪漫主义特色的鲜明概括。

一、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特点

1. 豪放

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他用其与生俱来的炽热感情、强烈个性表现着自己的主观感情,感情的表达具有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处处有豪放之感。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两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李白继承和发展了庄子的豪放性格。他以情抒豪,如江河入海,奔腾不羁:似野马脱缰,驰骋万里;若雷霆震怒,撼天动地;像银河落天,飞流直下。他以景兴豪,“啸起白云飞七泽,歌吟渌水动三湘”,“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他以酒助豪,“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渌酒生微波”;他以月咏豪,“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以剑挥豪,“抚剑夜长啸,雄心日千甲”,“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商咏涕泗涟”;他以仙赋豪,“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2. 飘逸。

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洒脱、自然、与众不同,有超凡脱俗的神仙面貌。也正因为如此,其飘逸、潇洒、富于想象成为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又一大特点。李白诗歌中飘逸的风格是鲜明的、独特的、突出的。他以高歌祖国壮丽河山为主,从高耸云天的奇山异岭到梦幻迷离的洞天星月;从天工之巧到幽景之媚、怪石之险、山水之秀,驰骋想象,天马行空,创造出一幅幅虚无缥缈的仙界神话。令读者无限神往。李白飘逸的诗风毫不做作,写得那么自然,夸张而真实。“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显得那么流畅,那么自然。挥毫泼墨,逸思横出。古往今来,问天下谁人能敌?

3. 离奇大胆的夸张。

夸张是李白浪漫圭义诗风最显著的特点,他善于用大胆的夸张创造离奇意象,营造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也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在感情的表达上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当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感情时,他就借助非现实的神话和种种奇怪惊人的幻想。在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中,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高度的真实性。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人们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也表现得尤为突出。

4. 变化莫测的想象。

与直抒胸臆的感情表达方式不同,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他的奇特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个想象与紧接着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性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

而与作诗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李白诗中颇多气吞山河孕日月的壮美意象。他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似乎情有独钟,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们置于异常开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

二、李白对屈原浪漫主义诗风的继承

经过两次流放,屈原逐渐看清社会与自己理想之间的差距,在理想无法实现之际,写出的诗文就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生不得志的经历,迫使屈原只得在《离骚》中以245行的篇幅驰骋浪漫想象“往观四方”,天上人间,古往今来,跋涉奔波于漫长曲折的心路历程,执著地寻求理想、赏识与寄托。多少年过去了,在屈原的影响下,《楚辞》也就成了我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

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继承了屈原的优秀浪漫主义传统,以囊括宇宙、席卷八荒的气概,以“惊风雨、泣鬼神”的笔姿表现出恢弘的气度和飘逸的风格,所谓“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在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中的第一首中,有“我志在删述,绝笔于获鳞”的诗句,俨然以新一代知识分子领袖自居。李白继承和发展了屈原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现实的反抗,对理想的追求;二是塑造了抒情主人公形象,表达了强烈的思想感情;三是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力,超越现实的意境;四是独特的语言风格。

三、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地位与影响

李白的诗歌,继承了前代浪漫主义的创作成就,以他叛逆的思想,豪放的性格,反映了盛唐时代乐观向上的创造精神和不满封建秩序的潜在力量,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在李白的诗中,理想主义、反抗精神和英雄性格得到了全面的表现和进一步发展,并达到高度成熟。这些成就,使他的诗成为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新的高峰。

浪漫现实主义 篇9

霍夫曼曾说,“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富浪漫主义——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真正浪漫主义的艺术,因为它的唯一主题就是无限物。音乐向人类揭示了未知的王国,在这个世界中,人类抛弃所有明确的感情,沉浸在无法表达的渴望中。”

古典音乐的作品浩如烟海,是西方古典音乐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们大多数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听不懂看不明白,难于鉴赏。成为了一种阳春白雪式的高雅音乐文化。其实不然,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古典音乐作品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大家所熟悉和喜爱的。比如说:《天鹅湖》《蓝色多瑙河》等等古典音乐作品,几乎可以说是为全世界各国人民所喜闻乐见和家喻户晓的。

古典主义时期古典乐派的三位大师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均住在维也纳,所以也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构成了18、19世纪世界音乐文化的高峰,对后来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至今仍然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我认为表现了人们对于普遍美的思想追求,强调我们的情感而不是我的情感,是纯粹的、本质的音乐,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有着高度的艺术性、深邃的思想性和寓教于乐性:它的结构我认为是匀称、严谨的,表现则手法简洁、洗练、句读清楚、段落清晰,因此,古典主义音乐被看作是高尚、健康、典雅、严肃的音乐。这时期的三大巨头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用深刻而又通俗易懂的作品,让这一时期开始的音乐从此走向了全世界。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音乐的很多器乐作品都是标题音乐或者说是文学性的,其语意信息非常丰富。即便是浪漫主义时期的纯音乐,也会使听众们感受到非常清晰的情感。我觉得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家们在创作上都表现出了对于情感、对于大自然以及对于未来等等题材方面的创作的描绘。并且艺术形式表现等方面也比以前有了新的变化。更加着重地强调了音乐要与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也就是提倡一种综合的艺术。同时我认为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并且描写大自然景色的作品也非常多。如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这首作品表现了溪水、鱼、渔夫三者的关系。钢琴的出现表现出了鱼的戏水,我们仿佛能感觉到鱼儿在水中溅起的水花和在阳光下所呈现出丰富色彩。弦乐的出现则表现出了溪水的清澈与晶莹。这种描写大自然的作品我认为只有在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中才可以听到。

有人说法国大革命点燃了欧洲人的浪漫主义精神。这时期的浪漫主义音乐以它特有的强烈、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端庄的风格形成了热烈的对比。其旋律洋溢着抒情性,音响更强大、表情更明确、管弦乐配器日臻娴熟,几乎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音乐家们可以象画家一样调制声音的颜色从而去描绘平静或者狂暴的海洋,或去表现诗意般的梦幻,其结构更加自由,奏鸣曲、交响曲为了承载更多的题材内容。增加了突然的插入、意外的对比或诗情画意的段落,以便使听众们能够长时间地奔驰在情感的颠峰。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舒伯特、柴可夫斯基等。如,著名的《如歌的行板》,是柴科夫斯基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我认为在这个乐章中柴可夫斯基像画家一样调制声音的颜色,将他的忧郁风格发挥到了极至,因此,这首作品被誉为柴科夫斯基的“代名词”。

纵观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我们清楚地可以知道有一个人同时跨越了这两个音乐时期,这就是贝多芬。贝多芬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三十一岁时耳朵已经全聋,但这巨大的灾难并没有将他击垮使他沉默。他依然坚守着“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并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比如:交响曲《命运》《英雄》;钢琴奏鸣曲《热情》《暴风雨》等等。如他的《命运交响曲》整部作品精炼、简洁、结构完整统一、内容深刻。他在这部伟大的作品中表现了人们精神世界同命运斗争的过程,这正如他所说的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即使遭遇到再大的苦难,我也不会屈服于命运,我觉得这也是对于我们当今社会人们精神世界的一种巨大鼓励,也是《命运》的经典之处。

“新浪漫主义”——赛谬尔·巴伯 篇10

一、赛谬尔·巴伯的生平

塞缪尔?巴伯,1910年3月9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切斯特州,七岁时就开始展露他超人的音乐才能。巴伯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是一位业余钢琴演奏家,阿姨是著名的美国女低音歌唱家Louise homer,姨夫Sidney homer是一名艺术歌曲作曲家,这样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更加使他热爱音乐和创作,他曾经向母亲表明自己将来注定会成为一名作曲家,若不从事作曲他将会“发疯”。巴伯初期对声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钢琴演奏才能也极为出色,他七岁开始作曲,十岁就写出第一部小型歌剧《玫瑰树》,十二岁成为风琴演奏家,十四岁进入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专业学习钢琴、作曲、声乐和指挥,在音乐学院八年的学业中,巴伯成绩优异,钢琴师从伊莎贝勒?温格罗瓦,作曲跟从罗萨里奥?斯卡列罗学习,声乐则受到埃米罗德?格哥扎的指导。

二、赛谬尔·巴伯的音乐创作

1933年,巴伯的管弦乐作品《造谣学校序曲》在费城公演,之后1935年、1936年先后获得普利策金奖和罗马大奖,1938年托斯卡尼尼指挥演奏了巴伯的《弦乐四重奏》并将其中的慢板制作成唱片,后改编作《弦乐柔板》,巴伯一举成名,同时这首弦乐曲也成为巴伯至今普及最为广泛的一首作品。随后1939年完成《小提琴协奏曲》,到这里算是巴伯的早期创作时期。1939年至1942年巴伯回到柯蒂斯音乐学院任教,期间写作了一些声乐作品《秒表与兵工厂地图》、《夏季钱币上的女王头像》等。1943年巴伯应征入伍,1945年退役后,巴伯同他在柯蒂斯音乐学院结识的挚友——意大利作曲家梅诺蒂在纽约郊外买了一座名为“摩羯宫”的住所,与梅诺蒂一同定居。

1949年巴伯创作的《钢琴奏鸣曲Op.26》得到著名钢琴家霍洛维茨的青睐,之后写作的歌剧《瓦内莎》在1957完成并在第二年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演,大受好评。1958年巴伯获得了第二个普利策音乐奖。而好景不长,巴伯1959年创作的歌剧《桥之手》以及1966年受邀创作的歌剧《安东尼与克娄巴特拉》的惨败使得巴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晚年的巴伯也很少再进行创作,1974年与好友梅诺蒂的感情决裂使巴伯再次陷入痛苦。1981年巴伯因癌症终结了生命,享年71岁。

三、赛谬尔·巴伯的音乐风格特征

巴伯的音乐才能与天俱来,重要的还少不了他家庭中的音乐教育,特别是巴伯的母亲和他的姨夫霍默。母亲对巴伯音乐成长的支持使得他从6岁开始学习专业的器乐学习和作曲,姨夫霍默在巴伯的作曲道路上给了他重要的影响,霍默根据自身的经验对巴伯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帮助,同时成为巴伯坚定自身风格的强大支柱,霍默曾对巴伯说:“你应确信,创作你的作品,你仅仅能听到创作时内心的声音。坚持你的信心和你自己,这是每个人在他们写作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时应作的。”[]同时,巴伯爱好唱歌和文学,他同时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男中音歌唱家。歌唱使巴伯不断完善他内心的“抒情”气质,歌唱中对人物的想象、对场景的模拟、对情感的塑造对于巴伯都是至关重要的练习,例如《多佛海滩》(男中音和弦乐队)中的男中音就由巴伯亲自录制,而这首作品被评价为他“浪漫性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巴伯平时学习多门外语,阅读大量的外文书籍,文学素质的积淀也大大促进了他创作的灵感,比如他的《多佛海滩》就是根据英国诗人Matthew Arnold的诗《多佛滩》所创作的配乐,歌剧《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剧本来自莎士比亚原著,以及管弦乐作品《为雪莱的一个场景而作的音乐》。

充沛的个人成长和对自我的忠实坚守塑造了一个二十世纪音乐潮流中“中性风格”的巴伯。二十世纪的来临掀起了一阵音乐“不堪入耳”的浪潮,作曲家们厌倦了19世纪的传统音乐风格,纷纷开始走上各种“流派”“主义”道路,前卫创作技法更是层出不穷。即使巴伯的音乐当时被批于“陈旧”和“保守”,但处于这样的时代中他依然不动声色地在走自己的路,坚持植根于古典主义音乐,批判地继承现代作曲技术,同时放入一些美国本地音乐特色。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巴伯被人们称作“新浪漫主义”的先知,他独特的魅力开始渐渐被人们欣赏发掘。这样一位低调中追寻自我的现代作曲家,在美国二十世纪音乐“华而不实”的外衣下,依然选择倾听内心的诉求,同时也在时代的竞技中不断追赶前进,为音乐创作创新更多的元素。

参考文献

[1]张涓.巴伯音乐作品中的抒情性[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刘筱、田可文.关注美国——1988-2003年武汉音乐学院的美国音乐研究.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3]郑小钟译、谌国璋校.美国现代作曲家--巴伯?塞缪尔(Barber,Samuel1910-1981)[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4.7

现实如山,浪漫如云 篇11

★对自己不想看到的事,可以闭上眼睛;可是对于不想要的感觉,却没法把心锁上。

★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然,我长活一世,却能记住你说的每一句话。

★有人说,失眠,是因为你正在别人的梦里辛苦地忙碌着。

★当你决定了从此要做一个快乐的人,你也知道了自己首先要做的是一个坚强的人。

★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

★1个宇宙,9大行星,204个国家,809个岛屿,7个大洋,我竟如此幸运,可以遇见你。

★我的人在周一醒来,但我的心却还睡在周日里。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

★我不能给你全世界,但是,我的世界,全部给你。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以正确的方式,和正确的人一起度过。

★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给人留下第一印象。

★不必承诺永远,只要爱我一天又一天。

★生命太短,没留时间给我們每日带着遗憾醒来。

★每天最大的谎言——今天要早睡,明天要早起。

★人们似乎每天在接受命运的安排,实际上人们每天在安排着自己的命运。

★人最深最深的心事,在语言里面是羞于见人的。

★人生就像孩子手中的铅笔,看起来好像够长,可是用起来不知不觉就嫌短了。

★爱,起于微笑,浓于亲吻,逝于泪水;情,起于偶遇,浓于相知,逝与无奈。

★你可以在月光下认识你的情人,但一定要在阳光下认识你的终身伴侣。

★良心是每个人心头的岗哨。

★珍贵的不是这朵花,而是没有因为忙和宅而丧失的赏花的心情。

★你知道雪为什么是白色的吗?因为它忘记了自己曾经的颜色。

★现实如山,而我浪漫如云。

★我希望找到一个担心失去我的人。

再论卢梭与浪漫主义 篇12

如果去追踪“浪漫”一词的起源和演进,那么浪漫主义和卢梭显然没有太大关系。十七世纪人们就开始把“浪漫”一词用在中世纪的传奇上,意指“离奇的”、“荒诞的”,现在我们谈论浪漫主义时依然保留了这重意思。之后,“浪漫”和“浪漫主义”一词间或被人使用,但大多限于个人的意义上。直到十八世纪前后,也即卢梭之后,欧洲各国才先后出现了具有统一性的浪漫主义运动。不过,在文学的体裁、手法和意象的选用上,卢梭和后来的浪漫主义差别很大,很难看到直接的传承关系。

在韦勒克看来,标示出欧洲文学史上统一的浪漫主义运动的标准是其独特的自然观、想象观和象征观。与十七世纪机械的自然观不同,浪漫主义主张一种泛神论的、有机的、象征的自然秩序。这种自然观与卢梭的自然观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契合。在卢梭笔下,大自然生机勃勃,令人心旷神怡,“河对岸的路上,都是一些垒成高台的花园。那一天,天很热,夜色迷人,露水滋润了发蔫的青草,没有一丝的风,万籁俱寂,空气清新,一点不冷。太阳落山以后,在天空中留下了一片片红霭,余晖把水面映成粉红色。高台上的树木栖息着夜莺,歌声此起彼伏。我溜达着,恍如梦游仙境,任感官和心灵去享受这一切。”[1](114)自然有其自身的美,它慑服我们,使我们沉醉其中。但在浪漫主义诗人眼中,自然并不是一个自为的存在,它的美有赖于主体心灵的投射。塞南库尔的《奥伯曼》中的一段话对这种自然观做了生动而充分的阐明:“感到自然就存在于人的关系之中,万物的能言善辩只是人的能言善辩。肥沃的土地、无际的天空、潺潺的流水不过是我们心中产生和包含的各种关系的表现。”[2](165)在很多浪漫主义诗人笔下,自然是一个由符号、契合、象征组成的体系,充满着神秘和梦幻。卢梭的自然绝不神秘、晦涩,它不受主体心灵的辖制,而是以难以言喻的美卸掉主体思想的重负使其沉迷其中。“只有我不动脑筋思考的时候,只有在我完全处于忘我状态的时候,我的梦才最甜蜜,我才心醉神迷,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愉快感觉,可以说,它们简直使我融入了天地万物的统一体系,使我和整个大自然结合成一体了。”[3](90)

“想象力”是浪漫主义诗人据以洞察生命、发现自然之美的工具。华兹华斯认为想象力是诗人创作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在诗歌中打动他的东西都是具有想象力即与无限打交道的东西;柯勒律治在《文学传记》中关于想象力的论述更是名闻遐迩,借助想象诗人得以将零散的事物再创造为一个整体。索普有一段话可以作为浪漫主义想象观的一个总结,“这就是创造性想象的能力,一种洞察、调和和结合的力量抓住旧有的东西,透过其表面,解放沉睡在那里的真理,经过重新组织,又化作一个重新创造的、披着华丽盛装和充满艺术力和美的大千世界。”[2](175)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卢梭并不缺少想象力,他的“梦思”便是一种感性化的、自由而富有想象力的精神活动,以此卢梭重新发现了未受文明玷污的纯净自然以及蕴涵其中的宗教和道德意义。但对比卢梭和浪漫主义诗人们展现出来的想象力,还是有区别的。卢梭的想象清新自然,他厌恶文明世界的污浊,在自然的触发下展开遐思,追问被深深遮蔽了的人性,真诚地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浪漫主义诗人们的想象奇崛恢弘,总是诉诸于无限、永恒和神秘。按照浪漫主义者们的标准,卢梭身上的“崇高”和“浪漫”气息应该算是非常淡薄的。

至于象征的使用,卢梭和浪漫主义诗人们就更少共同之处。“所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都是神话创造者和象征主义者。他们的实践必须通过他们试图给予世界的一种只有诗人才能领悟的神话解释来理解。”[2](181)自然中的一切都是象征,是隐藏在其后的宇宙精神的象征。而在卢梭那里,象征的使用极为罕见,他的语言细腻感伤,却也相当的素朴和明晰。

尽管如此,我们并不能轻易否定卢梭对于浪漫主义的影响,毕竟,斯达尔夫人、夏多布里昂和乔治·桑等人都曾坦言接受过卢梭的影响。看待卢梭和浪漫主义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应着眼于文学的选材、手法、风格等层面,而应着眼于卢梭的态度、思想和情感之于浪漫主义的传承关系。简言之,我们应该透过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去探讨卢梭的影响。

浪漫主义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E·B·勃拉姆说,“谁试图为浪漫主义下定义,谁就在做一件冒险的事情,它已使许多人碰了壁。”[4](1)在利里安·弗斯特的《浪漫主义》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十几种界定,立足点分别为自我、情感、无限、心灵、想象、自然、生命意识,等等。事实上,不同的浪漫主义者对浪漫主义的理解差别很大,他们的作品在思想和艺术手法上也面目各异。只有超越了这些表层的差异性,寻求各种浪漫主义者在精神层面上的同质性,才能把握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为此我们对浪漫主义的理解甚至要超出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席卷整个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

浪漫主义首先意味着对现实的超越和对新的生存可能性的寻求。中世界传奇和文艺复兴时期诗人阿里奥斯托和塔索的作品最早被冠以“浪漫”一词,尽管这些作品不能称为是浪漫主义的,但其具有的传奇性和怪诞性也体现出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平庸、刻板的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充满奇迹和情趣的理想生活的向往。这种传奇性和怪诞性在塞万提斯、斯宾塞和让·保罗等人的作品得以延续。到了十八世纪,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社会情绪躁动不安,人们或希冀、亢奋,或失落、沮丧,对现实不满是普遍的社会情绪。体现在文学中,人们或是用充满主观战斗精神的想象去构想美好的乌托邦蓝图,或是在对逝去了的“乐园”的追忆和祭奠中悲伤地转向过去、自然和内心世界。于是有了“积极的浪漫主义”和“消极的浪漫主义”之分,二者的共同之处就在于:不满现实,追求更完美的生存状态。

并非任何“不满”和“追寻”都能成为浪漫主义的。真正的浪漫主义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它拒斥文化和文明对于人的“异化”,对人性和存在展开严肃的思考和追问。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正是因为具有这种品格才使其超越了特定时代和特定阶层的利益诉求,拥有了永恒的意义和价值。正如韦勒克所指出的,浪漫主义者们主张一种泛神论的、有机的自然观,试图恢复自然的神性和人与自然的一体性,以此反对十七世纪的机械论世界观展示给我们的了无生气的世界图景,以及资本主义的物质崇拜带来的人性的沦落和心灵的干涸。这样一种自然观和思想立场持续地对后世产生着影响,海德格尔的“天地神人四方游戏”说,荣格建立在远古人对于自然的神秘参与之上的“集体无意识”理论、马尔库塞对于产生于自然的“爱欲”的呼唤,以及其他众多思想家的璀璨的思想成果,都在精神上和浪漫主义一脉相承。

如果我们审视一下浪漫主义推崇的“自我”、“情感”、“想象”、“无限”等概念,便能发现其中隐含的对于荒漠化的人生和异化的人性的批判意味。“自我”的对立面是新古典主义的“理性”,后者以“正义”、“秩序”、“义务”等宏大话语压制个体,贬低个体的权利和独立性,以维护封建秩序和王权,对“自我”的张扬从而具有了思想启蒙的意味。“情感”在浪漫主义者那里指的是个人化的、人性化的心灵世界,没有了情感的滋润,生命会失去光泽,存在沦为“荒原”。“想象”使超越功利化、物质化的现实世界成为可能,它就像柯勒律治的长诗《古舟子咏》中的那只信天翁,一旦丧失,世界将成为一片死寂。至于“无限”,是浪漫主义者们提倡的泛神论世界观和对想象力的推崇相结合的必然结果,无限是难以蠡测的宇宙精神,也是不受任何束缚的个体心灵。

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对人的越来越深的异化,文学需要以更沉重和犀利的笔触达成自己的使命,浪漫主义对“自我”和“无限”的沉迷受到了质疑。正如休姆所批评的,浪漫主义的态度好像是环绕着和飞翔有关的隐喻在韵文中具体化了,他们总是在高高地飞翔,从来不试图回到地面上。[5](8)之后,象征主义兴起,浪漫主义运动走向没落。不过,批判异化、寻求超越的浪漫主义精神并没有销声匿迹,它悄悄隐身于之后的各种现代主义文学之中,无论是艾略特的《荒原》还是梅特林克的《青鸟》。而众所周知,是卢梭最先认识到文明发展必然带来对人的异化,也是他打出了“回归自然”(同时也是回归完美的人性)的口号并以此对文明和异化展开了尖锐的批判。

质疑卢梭之于浪漫主义的重要性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卢梭的思想是启蒙思想的一部分,他说的是纯粹理性主义的语言,与十八世纪启蒙主义的普遍信念并不悖逆。[6]笔者也认可卢梭思想中的理性主义色彩,但对于以此断定卢梭是“非浪漫主义”的做法却难以苟同。浪漫主义反对新古典主义的理性,是因为后者以理性的名义对个体进行束缚和压制以维护封建秩序,并不意味着浪漫主义本身一定是非理性的。如前文所述,浪漫主义精神的实质在于抵制人性受到的异化,寻求更理想的生存状态,这种抵制和寻求显然是对于人类存在的理性思考。事实上,浪漫主义的兴起和高举理性大旗的启蒙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在作为浪漫主义运动的标志之一的自然观上体现得尤其明显。

启蒙哲学开启了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它对十七世纪笛卡尔的二分哲学和牛顿的机械论世界观提出质疑,认为在精神和物质之间存在着连续性和相互作用,自然界中生命现象无处不在,并不仅仅局限于自我意识。“在有机界中随处可见的种种生命形式和自我意识之间,不存在鸿沟。从最基本的生命过程到最高级的思维过程,从黯淡模糊的感觉到最高级的反省知识,贯穿着一系列不间断的阶段。”[7](76)这种思想在莱布尼茨、狄德罗、达朗贝尔和卢梭等人的作品中反复得到申述,并在一种连续性中过渡到歌德以及后来浪漫主义的自然观。其中,卢梭明确将这样一种自然观贯彻到文学中,对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卢梭的作品中,无论是《忏悔录》、《新爱洛伊丝》还是《一个孤独散步者的梦》,自然之美比比皆是,优美、险峻、雄奇、蛮荒……几乎是应有尽有。卢梭告诉我们,“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8](5)面对自然,卢梭总是满怀深情,只有在自然中,他才感到自己是完全的自己。卢梭在赞美自然的同时,也赞美了那些生活在自然中的山野村夫,他们勤劳、淳朴,身上保留着未被文明玷污的完美的人性。与之相反的,是大城市尤其是上流社会的生活,在那些繁琐的礼节之后掩盖的是虚伪和欺诈,一切自然的情感秩序全被颠倒。在《新爱洛伊丝》中,卢梭借圣普乐之口指出,“巴黎这个所谓的审美观最强的城市也许是世界上最没有审美能力的城市,因为人们在这里为取悦别人而费尽心机,反而损害了自己真正的美。”[9](183)人们迷失在扭曲了的人际关系中,丧失了自己的本性。在华兹华斯的代表作品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咏水仙》中,我们感受到的情怀和卢梭如出一辙。

卢梭对自然的爱也是对自身存在的关怀,回归自然也是回归完美的人性,回归自然的存在。卢梭高度重视自我,重视理性。他信仰上帝,但他断然否定教会的权威,并对基督教义、教规和敬拜仪式进行了尖锐的批判,“狭隘的教义不仅不能阐明伟大的存在的观念,反而把这种观念弄得漆黑一团;不仅不使它们高贵,反而使它们遭到毁伤;不仅给上帝蒙上了许多不可思议的神秘,而且还制造了无数荒谬的矛盾,使人变得十分骄傲、偏执和残酷;不仅不在世上建立安宁,反而酿成人间的烧杀。”[8](426)教会奉行的是野蛮的蒙昧主义,并不能使我们接近上帝。“只有大自然中不可改变的秩序才能给人们指出那掌握自然的睿智的手”。[8](431)上帝存在于神圣的自然之中,只有培养和运用自身的理性,才能学会认识上帝。这样,卢梭将人们从对教会和教义的盲从中解放出来,指出人们靠自身的理性就可以通往上帝,把握无限和永恒。对理性的推崇也是对自我的张扬。在浪漫主义文学中,诗人们动辄将心灵诉诸无限和神秘,这种倾向在卢梭那里已经萌芽。

我们必须认识到,理性和情感并不是相互对立、非此即彼的。正是因为卢梭理性地观察这个世界,才极力推崇情感。在他看来,矫揉做作、勾心斗角的上流社会中,人们的情感被扭曲了;而一切真诚、淳朴的自然情感都是符合理性原则的。推崇情感不是为了缩进封闭、感伤的自我世界中,而是为了使人性更润泽,世界更美好。对此,苏珊·朗格应该是深有同感,“一个忽视艺术教育的社会就等于是使自己的情感陷入五形式的混乱状态,而一个产生低劣艺术的社会就等于使自己的情感解体,这恰恰是统治者和政客们所要利用的一个主要的非理性因素。”[10](88)一个理性、开明的社会应该是人们拥有丰富的、精致的情感生活的社会,在这一点上,理性和情感取得了一致。浪漫主义文学中情感至上,是为了抵制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实利主义、拜金主义导致的情感的荒漠化,也是为了使世界更富于理性和人性。

二十世纪以来,越来越庞大的国家机器,越来越复杂的经济运作体系,越来越深奥和专门化的科技及其改变世界的强大力量,完全超出了个体可以感知和理解的限度,甚至逐渐超出了人类的控制。面对这样一个世界,一个自然被日益挤压趋于消失的世界,不仅个体的想象力受到束缚,个体的情感和存在也变得无足轻重。相应地,文学也失去了浪漫主义运动时曾拥有的宏大抱负:通过想象力把握这个世界,通过诗歌把世界还原为一个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整体。文学开始展现现代世界这个庞然大物的荒诞本质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晕眩感和渺小感,展示个体无意义的、卑微的存在。然而,尽管文学的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但浪漫主义精神并没有完全丧失,文学仍在执着地寻求摆脱异化的可能,寻求更理想的生活状态,在这种寻求中,自然仍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乌托邦三部曲”———札米亚京的《我们》、奥威尔的《1984》和赫胥黎《美丽新世界》———可谓是其中的代表。它们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和专制集权结合———我们的现实世界中这种趋势隐然存在———带来的令人窒息和绝望的黯淡前景。三位作家不约而同地启示我们:如果世界还有拯救的可能,希望就在对于自然的回归。《1984》中温斯顿一再梦想的“黄金乡”,《我们》中“大墙”外面的世界,《美丽新世界》中的“保留地”,都是自然世界,也是人性依然存在的世界。自然和人性永远是抵制异化的最终依托,无论这种异化是来自物质、政治还是科学。在近年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也能见到这种深入骨髓的浪漫主义精神,比如《兵人》中托德在那个废墟星球中种下的小苗,《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上纳威族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都发人深省,也使得这些作品拥有了超越娱乐层面的严肃意义。

总而言之,虽然浪漫主义时代已经远去,但浪漫主义精神却永不会泯灭;只有从内在精神层面上我们才能深刻认识到卢梭对于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意义。在工业化和全球化不断加快的今天,无论是自然生态还是文化生态都受到严重损害,人的异化也在不断加深,深入研究和发扬卢梭和浪漫主义的精神遗产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法]卢梭.忏悔录[M].陈筱卿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

[2][美]雷内·韦勒克.批评的概念[M].张金言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3][法]卢梭.一个孤独散步者的梦[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英]利里安·弗斯特.浪漫主义[M].李今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89.

[5]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6]申扶民.被误解的浪漫主义——卢梭的非浪漫主义和康德的反浪漫主义[J].学术论坛.2010,(7).

[7][德]E·卡西尔.启蒙哲学[M].顾伟铭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8][法]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9][法]卢梭.新爱洛伊丝[M].陈筱卿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

上一篇:无张力尿道吊带术下一篇:不规则综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