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创作

2024-08-13

浪漫主义创作(精选12篇)

浪漫主义创作 篇1

“人文主义”一词于19世纪出现在西方,有两层清楚可辨的意义:一是基于人与低于人之间的对比;二是源自人与超乎人之间的不同。就第一点而言,人文主义指一种价值,第二点则意味着一种局限。人文主义就是在这种矛盾的观念下产生的。因此,与其将“人文主义”解释为一个运动,不如说是一种确信人的尊严的态度,基于对人类的价值——对理性和自由的坚持,及对人类的局限——犯错误和弱点的接纳,由此得到的结果是责任和宽容。也就是说,“人文主义”重新发现了对人、人的能力和人对各种事物的理解力的信念。

对于整个人类文化而言,艺术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与情感交流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正如雷诺兹在其《演讲集》中指出:“……艺术在其最高领域中,不是诉诸粗糙的感觉,而是诉诸精神的渴求,诉诸我们内心神性的活力,它不能容忍周围世界的拘束和禁锢。”从西方艺术发展史来看,艺术不仅鲜活地反映了西方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独特面貌,而且对精神生命的扩展和延伸也有着特殊的贡献。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社会逐渐摆脱宗教的束缚,开始对人自身的独立精神加以确认和发掘,许多绘画、雕塑作品虽然仍以宗教为题材,却已经淡化了宗教的神秘性,除了圣经中的众神外,我们在这一时期的大量美术作品中,也可以看到健壮的普通男人,淳朴可爱的农家女孩,世故圆滑的市井小民,而且也出现了大量静物和风景题材的作品。达·芬奇认为,人是最神圣之物,人体是自然界中最美的对象,他对人体组织和自然界的探索,鼓励了画家们表现更广泛的题材。马萨乔倡导的“愈追随自然便愈完善”的主张,成为文艺复兴现实主义艺术的原则。这些大师的作品不仅从人文主义精神的角度将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提升审美品位的同时,更给予内在心灵以慰藉和洗涤。

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分支,艺术不仅仅要以艺术美的形式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安慰,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艺术的重要社会文化功能还包括通过艺术的途径实现和保存对于自身的记忆。公共艺术的重要使命就在于唤醒记忆,拒斥麻木,并非仅仅是为把苦难铭刻在人们的心灵上,同时它还包含对历史进步的认知。艺术不仅着力于人的全面提升,着力于人的精神世界的不断丰富,也要着力于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生存和命运的深切关注。因此,近年来对于艺术审美理想的探讨,实际上涉及到了对艺术的社会文化意义的认识,以及艺术家的历史责任感的问题。无论是评价现实主义艺术、浪漫主义艺术还是现代主义艺术、后现代主义艺术,作为文化研究的社会价值的关键,人们要讨论与研究的决不仅仅是艺术史和艺术风格的问题,更要探讨艺术的文化意义、人文价值以及文化艺术的历史责任感。

关于人文主义的问题,从1993年以来,中国的学界、思想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在“人文精神”以及“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等已经成为大众文化中的流行词汇。但是,人文精神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主要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它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中国目前的人文主义思潮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基本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文主义”首先是一种原则和方向,那就是人的自由与解放,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不断进步和提高,人的自由与解放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也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艺术与人文关怀的内涵一般包括三个方面:艺术家们一方面关注社会生活与公众,努力使自己为广大公众所理解和接受;在追求理想中,艺术表现出的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的思考,永远是人类共同寻求的审美境界。艺术作为一种人性化的模式,是生命反映其清晰形象的形式图案。人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按自己的愿望建造一种世界模式,这就是哲学、生活及艺术中的人文主义。

其实,在文化领域中,艺术在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时可以说是最有力的形式之一,因为艺术本身以人为素材和主题来演绎,直接、形象、鲜明的特点不加任何注释就能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人会从自己的道德观念出发进行判断,所以艺术不仅通过美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而且也通过体现道德与良知而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与安慰。当刘小东用大号圆头油画刷在画布上涂抹一个蹲着的民工形象时,关于我们置身其间的现实,被最为敏感的艺术家用他的画笔和眼睛一点点揭示出来。艺术家将他们的眼光转向了普通人的生活,那些在地里弯腰劳作的农民,那些终日千着最苦最累的拆房工作的农民工。在刘小东看似粗疏的民工人体绘画中,那些衰老的、蹲在地上的、年轻的、生命力勃发站立着的个体生命如植物般生长着,而大时代背景又把这些卑微的生命个体组合起来,形成一幅悲壮的、庄严的生命群像。

当前由于我国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中国文化正处于快速而复杂的转型期,在经济与文化日益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国的艺术创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西方现代艺术的各种流派如洪水决堤般地在“85新潮美术运动”中爆发出来,各种新流派、新观点、新视觉在中国绘画界迅速滋生蔓延开来。传统的再现性艺术要求作品融入社会,从真实的生活中去寻求作品的创作元素,从而使艺术作品在弘扬崇高精神,推崇健康的美,提高民族道德水平和思想觉悟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而今天,“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想导致艺术家不再对艺术生存作严肃而深入的思考和反省,艺术与大众不再是精神的向导与被引导者的关系,而是服务与消费的关系。从这个时代特征来看,商品经济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带有种种复杂的因素,导致大众艺术的发展与另类艺术的出现也不足为怪。但是,当世界的目光都被中国的发展活力所吸引的时候,我们自己也要看到贫富差距正在不断扩大;在各种各样文化形式让人眼花缭乱的今天,一定程度上,民众的精神需求却十分空虚。这些都是我们今天面临的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而艺术家们更应该反思当前的艺术创作趋势:现在的艺术与现实生活到底是保持了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对于人文文化的关注是中国当代艺术面对自身的社会现实与生存条件,面对自身的紧迫问题时所选择的表现方式,也是在一个越来越开放、经济越来越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中,艺术所要面临的人类共同的问题。

浪漫主义创作 篇2

(一)作品主题中渗透着人道主义。《急流三部曲》是揭示封建伦理道德“吃人”本质,再现“五四”时代民主精神,奏响封建家族灭亡葬歌的家庭系列小说,作品主题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显示了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命运,这正是巴金人道主义思想的根本。

1. 揭露封建家族制度的灭亡。20世纪初,中国封建制度自身肌体的逐步腐烂、小农经济逐步解体、中西文化逐渐融合、国内军阀混战连绵不断,这些内容在《急流三部曲》中都不同程度的有所反映,巴金用他热情的笔描写了一个封建家庭由兴盛走向灭亡的全部历史,再现了封建家庭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方面逐步走向衰弱的全过程,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全貌,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的残忍,表达了巴金反帝、反封建、反旧社会制度的人道主义思想。

2.寻求中国妇女的解放之路。“五四”以来,中国妇女在现代意识的观照下开始思考自身存在的价值,不断追求个性解放,她们为挣脱封建礼教枷锁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巴金敏锐地感受到这一时代脉搏,凭着自己人道主义的良知,着力描绘了在封建家族和礼教枷锁迫害下中国妇女的苦难生活。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批判了维护封建礼教的旧式妇女,赞扬了具有新思想的现代女性。

3.反映新旧社会的爱情生活。“五四”前后自由恋爱的爱情观已初步确立,新的爱情和婚姻已经成为时代潮流。巴金以人道主义情怀和良知,描绘了新旧交替时代青年人的爱情生活,反映了新旧爱情观和婚姻观。《急流三部曲》把主要青年人物的性格、命运发展与其爱情、婚姻密切联系进行描述,对后人起到了良好的警世和教育作用,这是巴金人道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作品中的年轻人都在为获得自己幸福爱情和婚姻生活而不懈努力,但只有觉民和琴等少数青年对封建家庭反抗的比较彻底,获得了自己美好的未来;而像觉新、觉慧、梅、瑞珏、蕙等大多数青年由于缺乏反抗,导致了自己的爱情悲剧命运。

(二)作品人物形象中渗透着人道主义。在《急流三部曲》中,通过塑造一系列叛逆者、妥协者、维护者的人物形象,揭示这些人物的心理历程,展示作者的爱憎情感,同时表达了巴金人道主义创作思想。

1.封建礼教的叛逆者——生命充实型。觉慧、觉民、琴、淑英、淑华等人有着年轻人应有的青春和朝气,他们对封建礼教给予唾弃和蔑视,是作者讴歌的对象。觉慧这一形象是巴金自己的缩影,代表了当时中国的先进青年,也正好体现了巴金的人道主义思想。反叛是觉慧性格中的基调,他参加请愿,加入均社、创办《利群周刊》,最后与封建家族彻底决裂,成长为一名革命者,把自己的理想同革命的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

2.封建礼教的妥协者——生命委顿型。觉新、枚、瑞珏、蕙、淑贞等人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他们忍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青春之花过早凋零。觉新是巴金以自己大哥为模特塑造的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物。觉新受过西方文明洗礼,但压抑的家庭生存环境使他性格扭曲变形,“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成为其逃避现实的行动准则,使其不仅成为封建旧礼教的维护者、杀人帮凶,而且成为封建旧礼教的受害者和妥协者。作者对这些生命委顿型的妥协者,流露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结,这正好是巴金人道主义思想的又一体现。

3.封建礼教的维护者——生命腐朽型。高老太爷、克明、克安、克定、周伯涛、冯乐山等人是封建家族制度的维护者和代表,他们虚伪、凶残、怯懦又荒淫无耻。高老太爷有着没落阶级的共同特征,蓄婢纳妾、追求享乐、冥顽不化。当他意识到无法抗拒时代前进步伐的时候,为了竭力维护摇摇欲坠的高家统治,他让克明去当律师,让觉新去办公司,借此分散高家投资方向,力保高家家庭经济繁盛,但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代表封建大家庭统治的他已经无法阻挡新生事物的产生,只能在惶惶不安中打发日子。巴金给这些生命腐朽型的维护者安排这样的结局,折射出作者反封建、反旧道德的人道主义创作思想。

综上分析,巴金一生的创作都是用文学作品来体现、传播、捍卫他的人道主义,进而达到影响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目的,每一部作品都渗透着他的人道主义创作思想。

参考文献:

[1]宋曰家著:《巴金永生在青春的原野》,山东文艺出版社,。

[2]谭兴国著:《巴金的生平和创作》,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3]陈丹晨著:《巴金评传》,花山文艺出版社,1982。

[4]张慧珠著:《巴金创作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5]贾植芳著:《巴金写作生涯》,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

浪漫主义创作 篇3

关键词:查尔斯·狄更斯  小说创作  浪漫主义色彩  分析解读

一  狄更斯和他的小说创作

查尔斯·狄更斯,1812年2月出生于英国的朴次茅斯,英国最为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童年时期因为家庭原因,导致生活较为贫苦。15岁开始进入一家律师行工作,后成为了一名新闻记者。也正是多年的记者经历,让他对整个英国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逐渐走上了写作的道路。在其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先后创作出了13部长篇小说、20多部中篇小说和数百部短篇小说,包含著名的《雾都孤儿》《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代》《双城记》等诸多享誉世界的杰作。其特别擅长描写底层小人物的生活境遇,以他们的视角来表现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  狄更斯小说创作的浪漫主义色彩

虽然狄更斯是当之无愧批判现实主义创作的旗手,且批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者在产生背景、历史渊源、意识主张等方面也有着严格的区别,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两者是相互排斥的,反而能够有机融合在一起。这一点在狄更斯的作品中有着鲜明的体现。换言之,就是狄更斯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中表现出了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理想的坚持

在狄更斯年轻时期,受到年龄、阅历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对于生活是十分乐观的,并对未来有着美好憧憬,所以在作品中表现出了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首先是圆满的结局。这是狄更斯早期作品的一个突出特点,即不论生活多么艰难,形式多么严峻和复杂,作品都会是一个大圆满的结局,可谓是苦尽甘来,皆大欢喜。《查理双狄克》中,双狄克上尉来到法国的别墅休养,后来发现别墅的主人竟然是与自己在战场上交过手的法国军官,本应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但是结局却出人意料,双狄克主动表示要忘记过去,愿意以上帝的名义宽恕敌人,结果两人成为了挚友。后来两人的儿子虽然又代表着各自的国家进行战斗,但是仍然像亲兄弟一样亲密。《人生的战斗》中,姐姐格蕾丝一直像母亲一样照顾着妹妹玛丽安,后来姐妹俩一起喜欢上了青年学子艾尔弗雷德。为了成全姐姐,妹妹玛丽安主动选择了离开,直到得知姐姐与艾尔弗雷德生活十分幸福和美满之后,才又回到了家中。正当读者们为玛丽安感到委屈时,却不曾想玛丽安随即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同样生活的幸福美满。可以看出,早期的狄更斯对圆满结局是十分偏爱的,盡管当时的一些评论者认为这是一种盲目的乐观和粉饰太平的表现,但是在狄更斯看来,圆满结局有着不逊于悲剧的艺术感染力,能够给人以信心和力量,鼓起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

其次是人性的回归。早期的狄更斯对人性是持乐观主义态度的,他坚信人们能够通过醒悟来获得人性的回归和复苏,即便是再十恶不赦的坏人也不例外。比如《圣诞颂歌》,主人公是自私冷漠的资本家克鲁齐,在一个圣诞前的深夜,克鲁齐梦见了三个幽灵,分别带他回顾过去、感受现在和预知未来。克鲁齐瞬间便有了醍醐灌顶之感,认识到了自己之前的冷漠和自私,并决定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了一个热情善良的人。《咧咧破太太的遗产》中,心地善良的咧咧破太太无私照顾着被遗弃的埃德蒙太太,并在她离世后继续抚养她的孩子。当埃德蒙先生得知这一切之后,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十分后悔,并主动将全部财产都赠与了咧咧破太太。所以狄更斯虽然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但是从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用爱来净化人们的思想和心灵,这种对人性回归的坚持,虽然带有一定的理想化色彩,但是却将社会批判的主题升华到了人性改良的境界,这也是狄更斯比一般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更加高明和深刻的地方。

最后是梦幻的营造。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狄更斯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追求的圆满结局和人生回归,是难以为人们所真正认同的,所以他另辟蹊径,创作出了很多关于梦境的作品,用梦境这种带有宗教意味的形式来让人们对现实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如《穷亲戚的故事》中,主人公过着十分美好的生活,有善解人意的妻子,有一个可靠的合伙人,虽不是腰缠万贯,却也生活得无忧无虑。正当读者感到平淡无奇的时候,作者突然笔峰一转,告诉观众这是穷亲戚做的一个梦,现实中的穷亲戚年过花甲仍然食不果腹,整日露宿在街头,在自己的白日梦中生活着。可以看出,无论是圆满的结局、人性的回归还是梦幻的人生,都表现出了狄更斯的一种理想化诉求,这与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是一脉相承的。

2  对感性的追求

感性和理性是区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关键词。在狄更斯看来,如果能够在对当下现实描写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假想部分并表达出一种愿望,那么这些补充进去的部分就是浪漫主义。所以在他的创作中,有意识地加入了一些纯感性的内容,这些内容或者是虚构的,或者是超现实的,都使作品在艺术表现力上获得了本质的提升。

首先是超现实人物的描写。狄更斯并没有固守现实主义如实再现的手法,而是喜欢从感性出发,用夸张的手法塑造出超现实人物,然后对其身上的特点予以反复的展示。如《走上上流社会》中的丑不死,狄更斯对其丑的描绘显然已经超出了现实的范畴。这个人物不但其丑无比,而且还有着一颗硕大无比的脑袋,一走起路来脑袋便摇摇晃晃,以至于碰到墙上之后整面墙都会发生震动,而这个妄想症患者也最终死于自己越来越大的脑袋。《供膳的寄宿处》中的克尔顿也是一位奇人,狄更斯将其相貌描述为一半像猴子,一半像狮子,放在动物园中都难以区分。其利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塑造出了多个超现实的人物,意在使这些人物身上的特质得到更加突出,继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是超现实环境的描写。人物和环境是一个整体,既然有了超现实的人物,则势必会有超现实的环境与之相契合。在《圣诞颂歌》中,自私吝啬的克鲁齐看到了一幅这样的景象,在一片荒无人烟的旷野中,怪石嶙峋,阴风阵阵,像是一个巨大的坟场。特别是地上的水,随心所欲地向四面流淌,所过之处尽是苔藓和杂草。月亮在最初还有一些光亮,但是随即又消失在了厚厚的夜幕中。《教堂的钟声》中,分明能够感到一股阴风,但是却找不到风从何处来,将所有的门和窗户都关严后仍然无济于事。其所描绘的这些场景都是现实中不存在的,而是其主观想象的结果,除了更好地配合人物活动之外,还起到了一种隐喻效果,暗示了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和复杂。

最后是心理活动描写。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无疑是一种最为感性的表现,这也是浪漫主义创作中所惯用的手法之一。狄更斯从现实出发,不仅重视表现人物的行为,更对他们内心进行了深入的刻画。比如《教堂的钟声》里,脚夫托比的心理活动是十分复杂的,最初的内心是十分平静,但是突然就涌起了波澜,就像是原本平静的海洋上突然掀起了狂风巨浪,很多怪物都闯入了自己的脑海中,而且这些怪物还喜欢扭在一起分不清彼此,没有人能了解自己的这种感受。《炉边的蟋蟀》中,当搬运工听信别人谗言,对自己妻子心生怀疑之后,内心中迅速掀起了波澜,他想要把这个曾经欢乐无比的家变成一个有孤魂出没的凶宅,自己就在这里和仇人决斗,并让每一个过路人都看得分明。可见,狄更斯能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将隐藏在内心的情感、欲望、意念等赤裸裸地展示出来。当这些超现实的人物、环境和心理活动组合在一起之后,也就构成了一个感性的浪漫主义新世界。

3  对浪漫的表现

现实主义创作主张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进行有理有据有节的描述,给人以真实、严谨、细致之感,但是也会让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感到枯燥和乏味。对此狄更斯是有着深刻认识的,所以在他的小说中,有意避免了一些平铺直叙和直白说教,而是利用高度夸张、虚实相生和悬念迭起等手法,让整个作品更具可读性,再一次体现出了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首先是高度夸张。诚如另一位英国作家华纳所言,狄更斯真正抓住了英国人妄自尊大的特点,所以在人物描写上喜欢采用夸张的手法。特别是对人物的某一个特征进行放大。比如他在形容乞丐的瘦弱时,称其为“裹在破布中的一根棍子”。在描绘蒂伯斯身材矮小时,说他的腿部奇短,甚至和他的脸一样长。不仅仅是人物,景物描写上也同样十分夸张。在《着魔的人》中,狄更斯为了突出主人公住所的寒冷,称“这个地方比万米之下的地窖还要冷,阳光一百年都不会照到这里。”而在描写大風的时候,他又称“这场风简直要把整个伦敦都掀个底朝天”。这些夸张而又带有诙谐色彩的描写,除了让事物的特征得到凸显之外,更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拉近了作品和读者的距离。

其次是虚实相生。前文中提到,狄更斯喜欢描写梦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用梦境引入一些精灵鬼怪等虚幻元素,从而获得虚实相生的效果。比如《圣诞颂歌》中代表现在、当下和未来的三个魔鬼,《教堂中的钟声》中塔楼顶端的精灵,《炉边的蟋蟀》中感召主人公的仙子,以及《着魔的人》中不断蛊惑主人公的幽灵。这些虚幻元素的融入,目的并不是制造出一个恐怖灵异的气氛,而是重在表达一种说教意义,起到一定的道德教化作用。而且还有一个讨巧之处在于,这种虚幻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存在着某种暗合,这种不真实反而成了真实,正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最后是悬念迭起。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现实主义强调真实客观的再现,因此难免会具有一种单纯记录的色彩。而在狄更斯的小说中,却经常出现一些悬念,给观众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比如《信号员》中,讲述的是一位铁路信号员曾经多次见到幽灵,每见到一次,火车就会接着发生一起事故,眼睁睁地看着事故发生而又无能力,让这个信号员十分痛苦。作为读者来说,这种现象是十分奇怪的,难道真的有鬼神在作怪吗?信号员又该何去何从呢?只能认真地读下去,在书中寻找答案。这种奇异性和突然性能够给读者以强烈的刺激,特别是很多时候狄更斯还会给出一定的暗示,让读者能够遇见故事的结局,这就让读者对人物的经理或命运感同身受,获得了更加深刻的体验。可以看出,无论是夸张、虚幻还是悬念,都是典型的浪漫主义文学表现,并在狄更斯的笔下首次实现了与现实主义的有机融合。

综上所述,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人类文学创作史上最为重要的两种风格和理念。虽然两者在具体的表现和追求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并不代表两者不能有机融合在一起。狄更斯的作品正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其通过这种融合,不但丰富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更使作品的思想和内涵得到了本质的提升,获得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所以在今天的创作和鉴赏中,理应对其作品的这一特点有深刻的体验和认识,唯有此,才能真正领略到作品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 阙红玲:《狄更斯《远大前程》的浪漫主义手法解读》,《语文建设》,2015年第8期。

[2] 陈颖:《现实的批判、道德的弘扬、人性的探索——浅析狄更斯小说的思想观念》,《学术交流》,2007年第1期。

[3] 李跃红:《狄更斯创作的非现实主义性及其原因》,《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刍议 篇4

一、商品经济社会中的现实主义创作危机

创作电影作品, 包括现实主义题材电影, 和类型电影两个大的主要形式。现实主义电影的特点, 是把反映时代特点和客观生活作为主旨, 类型电影是创作者以某种固有模式为模板, 创作出带有某种非常典型特征的作品。这两种模式, 从创作形式上看, 虽然有很大不同, 可是我们在创作中也不能完全将他们分割。现实主义作品要求非常高的艺术性, 可是也有可能因此影响了观赏性和娱乐性;类型化的电影往往能更好的迎合观众的口味, 但是另一方面, 很可能会减低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内涵。

影视作品始终是凭借特有的艺术魅力来反映时代风貌、现实生活的艺术载体。电影是现时代最具有普遍性的艺术形式之一, 其自身拥有的群众文化的特点, 决定了这种艺术形式应该是展现时代风貌、展现群众生活、表现百姓酸甜苦辣的最鲜活、最喜闻乐见的艺术载体。可是, 我们认真审视这些年中国电影发展的具体情况, 就不难发现, 对于现实和人民群众的关注, 对时代的关注, 恰恰成了一种缺憾。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一方面有违于电影艺术的传承, 另一方面又不适合现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对于电影发展的要求和呼唤。

二、中国电影要在不断创新中坚持走现实主义道路

从我国有电影的那一天开始, 一直延续着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已经有100多年, 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 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好像是火把, 一代代传承下来, 发展下去。尤其是近三十年来, 中国经济突飞猛进, 展开了民族复兴、大国崛起的伟大宏图, 我们中华民族的心理和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可是, 这样如火如荼的时代强音, 却没有相应产生出大量反映这个时代发展变化的作品, 不能不说, 这是我国电影发展过程中的一点遗憾, 不管是思想匮乏, 还是题材距离现实太远, 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 思考其根本缘由, 经常发现一样的困惑, 那就是缺乏对现实主义的坚持和探索。

好莱坞各种类型的电影风靡全球, 但是, 全世界最著名的奥斯卡奖往往把最高奖项给予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据统计, 近八年来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全都是关注现实社会的佳作, 美国是全世界电影最发达的国家, 也是全世界商业电影产量最大的国家, 却不断产生具有很高艺术性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好作品, 这也提醒我们认真思考。

产生的无穷微妙变化和虚实相生的意象通过有机整合超越象外从而构成画的深刻意境。

对“意境”美的普遍关注和探究, 使得传统绘画升华为艺术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 脱离了对“意境”美的各方面探研, 绘画创作就只能停留在技术的表现或者是对自然的简单模写上。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 中国传统绘画意境的产生, 说到底是画面气与势的营造, 笔与墨的经营, 实与空的置换, 心与物

现实主义是完善的创作思想, 其最主要的有这几个方面的特征:创作诉求、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从创作诉求方面来看, 以美国导演摄制的《华尔街》来分析, 奉行现实主义精神, 就使创作电影的人, 无论编剧、导演, 还是演员, 都要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而且要在深入生活, 思索生活的前提下, 认真遴选现实主义的题材。据说, 《华尔街》导演的父亲就是一个经纪人, 所以他常年近距离观察和思考这种生活, 并在作品里展现了对拜金主义的批判。

从创作思想的方面看, 有很多低级仿效, 面对丰富而鲜活的生活, 不去挖掘和思考, 或者归根结底就没有这种思想。举例来说, 奥斯卡获奖电影《撞车》因为创作者坚持现实主义思想, 认真的体察生活, 思索人性, 从而产生了这样一部优秀的电影。美国是个多种族的国家, 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汇聚在这个国度里, 各种矛盾和纷争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这部电影的创作者生活在这样的现实中, 观察社会, 深入思考, 从而产生了这样富有现实意义的作品:让生活在一个社会中的彼此仇恨、彼此攻击的人, 在遇到了一次车祸以后, 形成了互相理解和包容。

三、现实主义创作和商业化并非完全矛盾

电影走到这个时代, 已经形成了很庞杂的体系, 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某一模式作为唯一的标准。有些人提出, 现实主义是唯一高明的创作观念, 其实这种提法和认识都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 并不是只要提到现实主义, 就一定是艺术家。电影发展到现在, 各种表现形式百家争鸣, 包括摄制的方法, 都是八仙过海, 各显其能, 所以说不论是现实主义还是其他各种类型电影, 都适应了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 都具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甚至是电影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商业社会发展繁荣的今天, 一些现实主义作品面临困境, 票房惨淡, 成本都无法回收。出现这样的情况, 就有人提出现实主义和市场是根本性的分歧, 难以融合、共存。可是, 这两种因素不存在根本性矛盾, 而且假使能够理性驾驭, 现实主义同样可以赢得市场, 赢得票房。以国产电影为例, 《钢的琴》《孔雀》等一些现实主义作品, 也很好的赢得了市场和观众的喜爱。《秋菊打官司》等电影, 也很好的融合了现实主义和商业化, 既具有思想性, 又具有观赏性, 既有对社会生活的深入思考, 又能深入浅出的吸引观众。越来越多的例子的告诉我们, 现实主义和商业性是可以融合、互补的, 比如《唐山大地震》和灾难片的融合, 《金陵十三钗》和战争题材的互补, 都运用得十分成功。

人民群众永远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艺术甘泉, 创作者如果背弃了社会现实这一根本道路, 是不可能实现长远发展的。生动、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 是每一位艺术创作者都不应该背离的方向。在祖国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 一定会产生越来越多的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好电影、电视剧, 这是广大观众的需求, 也是中国电影通向发展繁荣的道路。

的文化背景的交融。这与禅的“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相一致, 它的终极目标是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精神世界。

作者简介:

1. 刘永济《文心雕龙-附微引文录》中华书局.2007.6.

2. 唐·王昌龄《王昌龄·诗格》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8.

浪漫主义创作 篇5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我国文学界再次掀起魔幻现实主义的研究热潮,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去世将这股热潮推向了巅峰。人们在怀念这位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人物的同时,纷纷将研究目标锁定在这一文化现象上,而这一现象在动画艺术领域的应用同样值得学界关注。

一、魔幻现实主义的缘起及其发展

虽然魔幻现实主义通过拉丁美洲文学而风靡世界,最早却是德国批评家弗朗茨罗于1925年在《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主义、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出的。20世纪前叶,西方艺术界正经历现代主义剧烈更迭的发展阶段,作为现代主义代表的“超现实主义”应运而生,并深刻影响着文学艺术界。法国诗人和批评家安德烈布列顿在《超现实主义与绘画》中提出:“纯粹的精神的自动主义,企图运用这种自动主义,以口语或文字或其他的任何方式去表达真正的思想过程。它是思想的笔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赖于任何美学或道德的偏见。”这就强调了超现实主义重在对潜意识等人类情感真实性的表现,具有较强的神秘性。但是人类的情感可以不受现实理性控制,却来自现实,是现实潜意识的表现。绘画界除了马克夏加尔、胡安米罗等画家创作出大量表现纯粹人类潜意识精神的作品外,也出现了萨尔瓦多达利、乔治德基里柯等画家具有魔幻般现实的作品。这些作品具有非纯粹超现实主义特点,因此,布列顿认为,表面上矛盾的两个状态的解决办法就是梦与现实的统一,既是绝对现实、也是超现实的。为此,弗朗茨罗在提出魔幻现实主义概念时,发展了超现实主义概念,选择“魔幻”而非“神秘”一词,是因为他认为“神秘并不是经过表现后才来到世间的,而是始终活动着并隐藏在其中”。这种区别于超现实主义理论的提出,为后来魔幻现实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一个众所周知的有趣现象是,魔幻现实主义是人们通过拉丁美洲文学来认识的,而非从弗朗茨罗的理论基础上去了解。拉美文化由印第安本土文化、欧洲(西班牙)文化和非洲文化组成,这种多民族文化对外民族文化具有较强的兼容并蓄的特点,拉美国家在反抗欧洲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中,许多作家纷纷借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结合拉美神秘文化来反映现实生活、揭露社会弊端、表达反抗殖民的思想,从而创造出极具特色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李修民在《魔幻现实主义析论》里做了较为全面的整理,他通过对美国教授安吉尔弗洛里斯、墨西哥文艺评论家路易斯莱阿尔的理论,以及以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为代表的魔幻现实主义进行研究后认为,魔幻现实主义似乎可以这样来理解:“它基于现实,采用艺术夸张等魔幻手法更深刻地表现现实。”并支持阿根廷评论家安徒生贝因特的观点:“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作者的根本目的是借助魔幻表现现实,而不是把魔幻当成现实来表现。”

二、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文学和电影艺术中的表现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我国文艺逐渐摆脱僵化的文艺思考和创作模式,经历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和改革文学四个文艺思潮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对西方文明的渴望和学习使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迅速蔓延。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令魔幻现实主义风靡世界,也深深影响着我国的本土文学。经过一段时期的效仿学习和反思后,艺术家渐渐开始关注现实中人们的生活状态,体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人文关怀。而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渐渐树立起来的民族自信心和使命感使文学艺术界开始关注传统文化,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以作家贾平凹和莫言等为代表的`寻根文学,为中国文学带来一股乡土风,由于诸多因素,其中许多作品掺杂着浓郁的魔幻现实主义气息。这种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进而渗透到许多同期影视作品中。拍摄于1987年的电影《红高粱》,以浓烈的色彩、豪放的风格使人们对电影表现民族精神、歌颂人性、礼赞生命有了崭新的认识。其中极具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场景要数男主角“我爷爷”用一泡尿使普通高粱酒变成了好酒“十八里红”。饰演“我爷爷”的演员姜文更将这种魔幻现实主义艺术表现手法应用到他自己导演的多部影片中,成为我国影视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影片以倒叙、插叙的方式将四个看似离奇的故事串编在一起,反映出那个特殊时代人的生存状态,以魔幻的方式对人的尊严、情感等做出非政治评价的真实表现。那只会说“我知道”的鸟儿、离奇消失的绣花鞋,在电影的开始就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段将观众迅速带入意识流般的视听体验中。虽然有些情节匪夷所思、不合逻辑、充满戏剧性,但影片给观众带来的情感体验是真实的,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姜文的其他电影作品《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让子弹飞》虽然风格上各有不同,但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却始终贯穿其中。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的范虹在其文章《浅析姜文电影魔幻现实主义的剧作技巧》里称:“在中国,最接近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和气质的导演应该是姜文。”

三、魔幻现实主义对我国动画艺术创作的启示和意义

毫不夸张地说,电影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与魔幻有着先天的不解之缘。这种在二维空间上(银幕)创造出来的三维真实空间本身就极具魔幻魅力。在探讨电影与魔幻手法的关系时,不可忽视另一种艺术形式——动画艺术。作为影响广泛、最能体现人类创作自由的艺术,动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严格地说,捕捉动态的尝试应该是电影的开端。这样一来,电影的开端便是从动画开始了。”这种对将静止画面变成具有生命感动态尝试正是人们追求魔幻般真实的原始需求。电影被发明后,这种需求一直推动着动画艺术的发展,成为其存在的最为根本的属性。如果说从现实与魔幻的关系上研究动画本体是一个宏大的科学课题,那么从艺术表现风格上研究魔幻现实主义在动画中的运用,无论是对于完善动画艺术美学、动画创作实践及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实际意义,这是因为:首先,魔幻现实主义发端于拉美文化,印第安传统的神秘文化造就其肥沃的魔幻题材诞生的土壤,民族独立运动中的现实矛盾和困惑共同促使了魔幻现实主义的产生,“任何一种新形式的文化或文化的表现样式,都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而印第安文化正是魔幻现实主义产生的基因和土壤。”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神怪传说资源,相比以希腊古典神话为基础的西方魔幻文化,我国的魔幻文化更具有反映人们现实生活的现实主义特点,其中不乏具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如传统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最终以“化蝶”这一极具魔幻色彩的艺术处理手法,使这段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以一种浪漫的方式结局,表达人们对传统婚姻制度的无奈和对美好爱情的礼赞。在学习借鉴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上,“中国当代文学作家也应该像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家一样,把创作视角定位到本民族身上,定位到挖掘本民族的精神内涵、积极学习世界各国文学的成功经验同时注意作品的可读性,中国当代文学才能有真正出路。”因此,在我国的动画艺术创作上,魔幻现实主义同样具有可以学习借鉴和发展的现实意义。其次,从文艺创作现状来看,目前我国运用魔幻现实主义进行的动画创作还不多,除了少数像《藏獒多吉》这种具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动画外,多数是以经典动画《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为主的魔幻传说动画,而现在以《魁拔》《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等为主的流行动画与魔幻现实主义相去甚远。而同样具有东方文化传统的日本,以动画大师宫崎骏为代表,有许多动画作品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特点。“纵观宫崎骏的动画,魔幻现实主义是其作品的一贯风格。宫崎骏正是用这种风格来传达他对现实的思考和认识,来表现一名动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他山之石,可以引玉,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段的应用,将为我国动画题材的挖掘和创作提供极好的借鉴。最后,在理论上对魔幻现实主义进行整理研究是目前动画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发展方向。对其开展科学研究,不仅开拓了我国动画创作的新思路,还将为完善动画艺术理论研究和动画艺术教育做出巨大贡献。

结语

现实主义动画创作论析 篇6

摘 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从注重物质文明的建设,逐步转变为精神文明的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动画产业有着极大的需求量。正是因为有着巨大需求量的缺口,近几年的动画产业取得了的飞速的发展,不仅是从数量上与之前有所增加,动画产业的制作水准也有了质的飞越。虽然我国的动画产业起步较早,但是与欧美、日本等动画片大国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创作动画片的艺术形式上。本文通过一我国动画片为出发点,论述我国动画片的发展,以及现实主义在过我动画片中的运用情况。

关键词:动画产业;发展历史;现实主义;积极作用

[中图分类号]:J218.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1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动漫产业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促进了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到21世纪动画电影、动画电视剧、电脑游戏、卡通服装、卡通玩具等为主要内容的动漫公司不断建立,在市场中不断的异军突起,在产品市场中成为了不容忽视的产业核心,每个动漫产业取得巨大利润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作为动漫产业中的领头羊,动画片的重要性尤为明显。“现实主义”是一种艺术创作观念。“现实主义”能够运用到很多的艺术创作中,比如:文学作品、绘画、建筑、雕塑等。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首次将“现实主义”创作的观念加入到动画的创作中,并且取得很大的成功,很多具有“现实主义”观念的动画片深受观众朋友的喜爱,比如:《玩具总动员》、《辛普森一家》等,他们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国在“现实主义”动画创作方面还有很大的创作空间。

二、我国动画片的发展以及现实主义在我国动画中的运用

1.我国动画片的发展

我国动漫产业的起源较早,早在1927年我国就出现了第一部独立动画片《大闹画室》影片市场为12分钟,影片时间虽然不长,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但是制作过程中确克服了很大的问题。随后又出现了《一封书信寄回来》、《纸人捣乱记》,这两部作品与《大闹画室》被称为“中国最早的三部动画作品”。

我国早期动画的表现形式大多为简笔画、水墨画、剪纸等为主体,没有绚丽的色彩,故事内容多也为寓言故事和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1964年动画电影《大闹天宫》的出现,对于我国动漫产业起到了里程碑式的改变,此后我国动画产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动画内容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2.我国动漫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动画产业存在了滞后的现象,动画的发展没有自己的特色,盲目的对日本、美国等国家动画形式的模仿,在对国外盲目模仿的过程中,严重阻碍了我国动画产业的创新。虽然在动画创作形式上吸取的国外的先进科技,但是动画内容粗制滥造,缺乏立意。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实质意义上不利于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3、现实主义在我国动画片中的运用

我国“现实主义”艺术观念在动画片中运用还处于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动画片更加的注重娱乐性,更加注重给儿童带来的乐趣。动画片具有很少的“现实主义”观念,不过近两年我国动画片的创作开始注重“现实主义”的培养。2015年动画片大圣归来上映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总票房高达9.56亿。《大圣归来》的成功,首先是因为它选材的成功,它选用的是《西游》题材,我们知道《西游记》就是一部具有“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其次,《大圣归来》和其它电影有很大的区别,其它动画片注重娱乐性,《大圣归来》注重对人物情感的刻画、注重故事情节的描写,这些具有“现实主义”观念。所以《大圣归来》归来的成功也给我国动画片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模板。

三、现实主义动画片的特点及其作用

1、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

“现实主义”动画很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其它动画片在场景设计上大多的作用都是为人物陪衬,渲染场面。而“现实主义”动画就像电影一样每个场景都刻画的非常细腻,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极力要求艺术描写在外观上与细节上与实际生活的体态相符合,这样使动画作品看起来更加的真实。真实的场景提高了动画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同时细节描写也优化了故事情节

2、动画角色非常典型化

在“现实主义”动画中,不管是人物还是动物、事物都具有很强的典型化。就拿《玩具总动员》这不动画片来说吧,动画片的主角是一群玩具,它们在角色的塑造上非常的典型,警长胡迪具有很强领导才能、巴斯光年很勇敢、弹簧钩很友善等等角色的表现都非常典型化的特点,它们的性格特点这是目前人类性格特点的典型分类,这样的塑造使动画着色看起来更加的有血有肉。使角色之间增加的很强的人情味。

3、充满情感特征

丰富的情感特征是“现实主义”动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和其它类型动画片不同,“现实主义”动画更加注重友情、亲情、爱情、对尊重生命等情感的描写。比如《大圣归来》中江流儿与孙悟空、猪八戒的友情、师傅与江流儿的亲情等等,通过这些描写增加了动画片中人物之间的联系,使整体动画片看起来更加紧密。这样小朋友在观看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娱乐性,还具有更加深远的教育意义。小朋友通过观看故事中友情、亲情的描写,有利于培养小朋友与人为善、尊重长辈的良好品质,这样对小朋友今后的人生都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漆捷;意会知识及其表达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现实主义动画的创作特征 篇7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思潮产生于19世纪,提倡艺术创作者们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现实主义艺术家们赞美自然、歌颂劳动,深刻而全面地向大众展现了现实生活的广阔画面,让劳动者和大自然成为艺术创作中的主体形象。

自现实主义发展到现在,与美术、电影、文学等相结合,产出了很多杰出的作品,相较于浪漫主义作品,现实主义更能引起大众的共鸣,将动画创作与现实主义相结合能如实的反映生活、解析生活,以直观的形式使观众更加关怀生活,而现实主义动画作品在童话式语境中也更加能够展现出对人性及生活的尊敬与理解。

将现实主义与动画创作相结合,通过对生活的提炼概括来反应生活的本质特征,利用动画的场面和故事情节的客观存在来向观众自然地传达情感,两者的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受到关注。

2 动画中的现实主义

近年来,现实主义的动画创作在世界各国的动画领域中纷纷涌现。美国的现实主义动画在包含大众意识的同时,充分体现了其时代精神;日本的现实主义动画则把重心放在了普通民众身上,对普通人的生活加以描绘与表现,关注的是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在英、法、加拿大等国,则着重表现人文精神和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而在中国,现实主义的动画创作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中国的动画制作产量已突破22万分钟,已成为第一大国,但是在质量上与美国、日本等国相比仍然相差很多。到目前为止,大部分人都觉得中国动漫业不能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中国动画制作人的创意不行。翻开中国动画制作史,中国所出产的影片大部分都脱离现实,不能给本国的国民以共鸣感,很多的动画制作人只知道一味地模仿国外已成功的动画影片,却没有考虑到国情。可想而知,脱离本国的国情,没有生活气息的影片制作出来不能够吸引观众打动人心又确实在情理之中。

现在的中国动画创作呈现两个极端的发展。一种是固守传统风格的动画创作,民间传说和名著成了创作的风向标,将剪纸、木偶、水墨、京剧等本土元素当作动画的创作素材,但是我们的探索还只停留在表面,老套的故事情节,与现代完全脱轨了;另一种则是盲目跟风美国或日本的动画形式,原封不动的搬运,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但因其叙事与中国文化精神背道而驰,在创作上毫无新意。上述两者都因脱离了中国文化和现代精神,难以让观众产生兴趣。中国动画创作想要走出困境就一定要将创作目标转向当代社会生活,深入普通人的生活,这也是中国动画创作的必然发展方向。

将现实主义与动画创作有机的结合,可以充分利用动画的传播优势,表达出时代观众所想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让动画创作者、动画作品、动画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因此,在动画创作中,表现现实主义题材,融入本土文化和时代精神,将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新突破的积极意义。

3 现实主义动画的创作特征

3.1 题材

剧本是一部动画片的基础,一部动画片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动画片是一个怎样的风格,要表达什么样的内容,剧本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个完整的剧本,则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我们所说的现实主义独立动画,是将现实主义作为剧本的主题。

以现实主义为题材的动画片,通常叙述的都是平凡人的生活,它将视角放在普通人的身上。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现实主义动画剧本中一定会有某个社会和时代的影子,现实主义动画的剧本中就是将生活中的人、事、物加入一些艺术手法诠释出来。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忘却了那些经常被忽略却又真实存在的情感,动画短片《单车》的创作以单车为线索,通过女儿在单车上位置的变化来表现父女间朴实的情感。

放眼看去,以现实主义为题材的并不多见。近期动画《泡芙小姐》也是以现实主义题材的动画片,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故事情节,围绕一位都市女孩的日常生活,通过这样一个平凡且能代表大多数都市女孩的普通人物,讲述女孩的工作、生活、心情等,来见证现在中国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将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件自然的地与一个都市时尚女孩的生活相结合,真实地描述这个快节奏而又现实的社会。这样一个孤独而又正常的普通人的生活,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现实主义题材的动画剧本,可能不像其他类型的剧本那样,有紧凑的故事情节,明确的矛盾冲突和英雄人物的出现。但是,它的故事看上去更像我们身边发生的事,现实主义题材的动画,用很平和的叙事手法,将人们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确让很多人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其结构也是简单直白的,避免了那些复杂的叙事方式,让人感觉故事更加真实清晰。

3.2 美术风格

《单车》的创作背景设定在90年代初期的农村,通过对农村的实地考察和资料的搜集使得短片更具有真实性,形象而生动的再现了儿时老家的生活画面,道具的处理也原汁原味的按照农村的方式来进行。例如,短片中打谷场上出现的手扶拖拉机、板车、石磙和贯穿短片始终的单车,而短片中13岁的我骑着单车在大街小巷穿梭的时候看到的其他孩子们做的游戏(例如翻花绳、踢毽子、斗鸡等)更如实的反映当时生活。此外,在人物设计上不夸张、不变形,服饰上严格按照现实生活来描绘的同时,也体现出了时代性。短片中人物的性格也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三岁小女孩活泼好动的性格、八岁小女孩贪玩的性格、十三岁小女孩叛逆的性格等。这些从现实生活中提炼的细节更能引人共鸣。

3.3 动作设计

现实主义动画在动作设计的创作过程中不要有太多的夸张,人物的表现要能够真实地反映人物的想法与心理活动。因此,人物的表现要真实自然,能够一环扣一环,要竭力追求故事的真实感。《单车》刚开始,已为人母的我在等车库门打开时,趴在方向盘上休息后起身拨弄头发的动作,真实地表现出人物在快节奏的生活下的疲惫之感,而拨弄头发反映出一种打起精神继续生活的状态。这些都与生活环境和人物内心息息相关,并不是简单的做动作。在一些现实主义动画片中,主要的制作人会模拟动画中的人物,相互之间去表演去揣摩,从而得到最真实的感觉。在现实主义动画中,作为一个动画师,对于动画的真实感要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除了拍摄模拟自己的动作以外,还要参考电影中的表演。

3.4 视听语言

现实主义动画中不仅仅需要一个现实主义的主题,它还要通过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将其现实性、客观性表现出来,动画中镜头语言的风格也决定着动画的风格。

镜头的运动。长镜头理论是法国电影评论家巴赞提出的与电影中蒙太奇理论相对立的理论。“在一个统一的时空里不间断的展现两个以上的动作或一个完整的镜头为长镜头,”此镜头在同一银幕画面内保持了空间、时间的连续性,统一性,能给人一种亲切感、真实感;在节奏上比较缓慢,故抒情气氛较浓。动画中长镜头的运用,增强了故事中时间与空间的连贯性,长镜头中包含的信息量大,观众可以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而不是创作者强加给观众的画面。在现实主义动画中,固定镜头也是经常用到的,静止的镜头给人一种稳定有序的感觉,叙事方式更加平缓,没有很冲突性很强的画面出现,更符合实际。同时,现实主义动画中也可以加入一些跟拍镜头,给人一种真实记录的感觉。

现实主义动画中镜头的组接一般选用全景镜头和长镜头,使得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更加地客观,被观众所接受。在动画中,大的景别比小的景别更具真实性。大景别能够传递更多的东西,运用太多的特写镜头,这只是在强迫观众看创作者想表达的东西。大景别能够增强画面的真实感,包含的信息多,让观众有更多的选择。在色彩的选择上,一般不会出现反差很大的颜色,如果颜色的反差大,则会产生戏剧冲突,使得剧情发展偏离真实性。在光线明暗关系中,要用客观的光线,如尽可能用画面中的光源或者自然光。注意色彩冷暖的使用在表现真实世界色彩的重要性,不能有太过强烈冷暖色调运用在现实主义动画中。在景深方面,现实主义动画中一般采用深焦镜头,这样的画面表达的更加全面,更加贴近现实。

我们身边存在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声音是人们交流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人们的想法,人们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声音表现出来,不同的声音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甚至人们言语上不同变化的音调,人物说话的快慢都能体现微小的变化。

在动画片中,声音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动画中声音的加入,不仅能刻画人物的性格,还让动画看起来更加的真实,让人们感受到视觉以外的刺激,使得虚拟的动画更具真实感。同时,动画中好的配乐的出现不仅能表达创作者的情感,展现美好的意境,还带动观众的情绪,推动剧情的发展,使得动画的主题得到升华。

表现人物性格关键的就是人物对白,人物说话的口气以及语调都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带来很大的作用。在现实主义动画中,对于更多表现人物的性格同样起着巨大作用还有动画人物的对话所带有的感情因素。刻画人物性格要想做到真实,就必须要接近现实,让动画人物中的对白更加生活化。现实主义动画中方言的使用也是非常有特点的,动画短片《卖猪》中就用到了陕北的方言,配音是选用当地的原声方言,还有收集了陕北原生态的信天游、陕北说书、陕北大摆对以及秦腔,使得地方特色更加突出,为短片增色不少。在动画中,方言的使用更加的贴近了人物的生活,对人物当时所处的社会状况及生活状况都有很好的体现。让整个动画的风格更加明显,而且使人物的整体性格的塑造更具真实性。

在一部完整的动画作品中,音乐的加入让动画更加完美,音乐能够丰富情感,加强动画的戏剧性,还能起到渲染氛围的作用。音乐在现实主义动画中通常作为背景音乐,不能出现表现力太强的音乐,如果音乐的节奏感太强,会对动画的故事情节的表现产生影响,会转移观众的注意力。

动画中环境的音效也对动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得动画更具真实感。真实场景中录制的环境音对现实主义动画再好不过了,自然环境中保留着的噪音,可以让人感受到空间感更真实。

4 结语

目前,动画的发展无论是二维还是三维都在日益进步,但是中国动画的发展却不容乐观,而现实主义与动画的结合对于中国动画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动画短片《单车》的创作,将现实主义与动画的结合付诸实践,现实主义动画虽然没有很夸张的动作戏份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技镜头,但是却可以让影片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以现实生活为依据,用朴实的情感打动每一个观众。

摘要:现实主义提倡艺术创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笔者主要从题材、美术风格、动作设计、视听语言等方面探讨现实主义动画的创作特征,为具有高度假定性的动画创作与现实主义的有机结合提供理论层面的参考。

关键词:现实主义,动画,创作特征

参考文献

[1]张可.现实主义动画创作论析[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2008:2

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 篇8

关键词:现实主义,席勒式,莎士比亚化,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创作方法是作家处理艺术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关系, 塑造形象, 体悟和评价生活, 抒发情感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是文艺观的组成部分。从偏重于理想还是偏重于现实着手, 可以将历史上的创作方法大致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经典马克思主义主张把“现实主义”作为创作的基本方法。

一、现实主义的提出

据波兰现代美学家符·塔达基维奇考证:“现实主义”概念最先出现在1821年一篇题为《19世纪的墨丘利》的佚名文章中, 文章称“忠实地摹仿现实提供的原型”的原则“可以称作是现实主义”这里“现实主义”的概念内涵基本上保留在古典“模仿说”范畴。“模仿说”源远流长,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曾做过论述, 文艺复兴时代的达·芬奇、莎士比亚还提出了文艺是一面"镜子"的命题。现实主义概念的真正流行是在19世纪50年代, 1855年画家库贝尔把自己被拒绝的作品贴上了“现实主义”的标签, 引发了一场大辩论, 艺术史家尚弗勒里把这些文章收集在《现实主义》文集中, 该书序言称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创始人。尚弗勒里及其朋友迪朗蒂猛烈抨击浪漫主义, 认为雨果等浪漫派作家“无视自己的时代”他们对现实主义方法的阐述接近于狄德罗照相式复制自然的观点。该书出版后, “现实主义”这个术语在欧洲开始流行起来。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现实主义的阐释

要把握马恩现实主义文艺创作方法的思想内涵, 必须从解剖三个关键概念入手。那就是“席勒式”、“莎士比亚化”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一) “席勒式”与“莎士比亚化”

所谓“席勒式”, 就是指一种从观念出发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创作倾向, 它由于在席勒的部分作品中有明显的表现而得名。与之相反的则是莎士比亚作品中以模仿现实为依据的创作方法, 即“莎士比亚化”。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作家必须站在社会生活的现实中揭示人物命运、把握人物性格, 要尊重史实, 谨防主观臆断。显然, 马恩在这里特别强调的是现实主义作为创作原则要求作家对“历史”的忠实, 不能仅凭一人主观意愿而将基本史实作唯心主义的更改, 否则, 作品就不会起到真正的批判现实的作用。拉萨尔的错误正在于仅凭他的主观意志把济金根塑造成一个革命领袖式的人物, 而实际上, 济金根充其量只是骑士暴动的发起者这样一个角色。

(二)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对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理解, 恩格斯《致梅·考茨基》和《致玛·哈克奈斯》这两封关于现实主义的信是一个突破口。恩格斯以“每个人都是典型, 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主张为理论依据, 对《旧人与新人》中主要人物的塑造提出了批评。恩格斯说阿尔诺德“这个人确实太完美无缺了……作者过分欣赏自己的主人公, 那总是不好的, 而据我看来, 您在这里也多少犯了这种毛病。”恩格斯指出的缺点, 是过分理想化, 人物变成了原则的化身, 失掉了个性。所谓“每个人都是典型”, 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共性、普遍性、代表性, 或者说作家塑造的人物至少使一类或者几个类型的读者看起来似曾相识;而“单个的人”, 强调的是人物的个别性、特殊性、与众不同的品质。这些反映出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应该是一定共性和鲜明个性的辩证统一。针对哈克奈斯《城市姑娘》的人物描写, 恩格斯说:“……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当中的典型人物。您的人物, 就他们本身而言, 是够典型的;但是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而言, 也许就不是那么典型了……”。恩格斯的论述, 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两点结论:一、现实主义描写的典型环境, 应该把影响人物性格和社会生活的全部环境总和中那些基本的、显示历史潮流的环境凸现出来, 进而深化环境对人物的影响。叙事文学作品只有对具有有机生命的整体环境进行描述, 事物的内在联系、本来面目才能真正地显示出来。二、典型环境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现实性和可能性的有机统一, 体现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即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生活的环境, 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当然, 反过来, 人物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和改造作用。环境和人物的关系是辩证的, 密切相关的。文学作品中, 一个真正的典型人物, 应当是特定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如果没有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 人物就不可能是真正典型的。这样, 恩格斯就从人物性格塑造和环境描写上对现实主义作出了具体的要求。

三、现实主义方法对创作的指导

综上分析可知, 马克思恩格斯是站在一个宏观的语境使用“现实主义”这个概念的, 有三点值得注意:

首先, 现实主义作为文艺创作总的指导思想, 它强调“现实”对文艺的基本要求, 或文艺的功能在于反映现实。这里, 马恩虽未明确说明, 但从他们批评拉萨尔的信中可得知, 在“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中, “现实”对抗的是“非现实”, 针对的是文艺创作中的主观臆断的错误造成的文艺没有反映“现实”生活而反映了“非现实”的主观想法。在马恩那里, 现实主义必须尊重社会现实, 尊重史实, 它之所以“可以违背作者的见解而表露出来”就在于它要求作家对“现实”的真诚, 例如老巴尔扎克就能“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而创作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不过, 尊重现实当然也不会排斥现实的理想性, 这是我们要绝对注意的。

其次, 现实主义作为具体的创作方法或者准确说创作手法, 倾向“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提倡客观的、冷静地观察生活, 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地、细腻地加以描写, 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样, 就与倾向于抒发作者主观情感和思想的浪漫主义不同, 更与倾向于用抽象化、夸张化或颠倒性手段来描写生活的现代主义手法相去甚远。然而, 就是在这里, 马克思的理论却体现了他对现实生活中人的命运的关怀。尽管文艺可以掺入虚构与幻想的酒汁, 但它的原料是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 人的命运、人的思想、人的喜怒哀乐才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存在的精神支柱, 这一点是关键。

中国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创作特征 篇9

中国油画应该具有本民族的特征,我们必须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艺术。虽然油画源于西方,但是有话多的真正的价值并不是它的发源地,而是油画中反映出的真实的内容、体现出的民族精神、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对于整个社会的贡献。油画的表现方式具有多样化。举个例子,火药是中国发明的,西方却利用火药发明了枪炮,然后用武器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油画虽然是西方发明的,但是我们不是通过油画了解西方,而是要在西方优化的基础上发明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和内容,我们不能把失业局限在一个小圈子中,要打开我们的眼界,这样才会收容更多更有内涵的文化。由于西方的文化观念的不断变化以及价值观的变化,在西方的文化史上,架上绘画经历了起——落——起的发展阶段。在中国,油画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们要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西方油画,不能被西方文化左右我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要让油画具有中国特色,让西方艺术界承认中国的油画发展史,从而认可中国的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知识单纯地把中国油画推向世界艺术舞台不是一劳永逸的方法,我们只有建立中国油画艺术体系,才能保证在国际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中国的油画不会被挤下世界艺术之林。在这里,笔者不是强调中国艺术的发展,而是强调中国艺术生命力的永恒性,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它需要一个艰难而且漫长的过程,但是,这无论是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还是对于世界艺术的丰富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勇敢地去探索。尤其是在当今的大环境之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对稳定,无论是物质领域,还是意识领域,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是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机遇。市场对于艺术的生产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市场并不是决定因素。如果一门艺术足够优秀,无论是什么样的市场制度和形势,都无法阻挡艺术的发展脚步。因为一门艺术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缩影,集中了民族文化的精髓,代表着人类的进步,所以,会有很多机构和组织自觉地保护它,像这种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化,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贬值。在面对西方文化的时候,我们应该采取“引进来,输出去”的态度,其中,“引进来”指的是把西方的优秀文化引进中国,“输出去”指的是把中国的文化推向西方,推向世界,我们要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而不是永远生活在西方文化的影子之下。创作中国主体文化有利于推动哦过文化的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知识永远没有国界,只要是真理,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会纷纷追求。文化艺术也一样,只要是优秀的艺术,无论是来源于西方,还是来源于西方,都会促进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举个例子,现在很对西方人士都努力地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自己,这就说明中国文化的价值以及对整个社会的贡献。

二、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传统是以仁爱思想为核心,当然了,这也是我们五千年文化的积淀,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观点和思想对我们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像“人之初,性本善”、“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等。这些观点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对现实主义绘画有重要的影响。现实主义绘画以人道主义精神为核心,它关注人的思想和个性的发展。站在人的良知的角度分析中国的社会发展历程,他高度地关注人的价值,永远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注重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感召每个人都应该服务社会,贡献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

现在,世界的主流趋势依然是艺术的多元化,虽然我们的世界表面上处于相对和平和稳定的时代,但是仍然会出现各种战争和恐怖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其实是各民族之间文化的竞争。西方一些强大的国家先从文化软实力侵蚀他国,然后进行军事侵略,这样的恶劣事件一直都在持续。这种不合理的文化输出方式导致泛滥成灾。其实,在这些争端和对抗的背后是各个地域文化保护。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文化,这并不是轻易改变的,因为您族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的,它反映着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想精神等文化底蕴。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为世界艺术之林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可以通过油画把我国的艺术推向世界,向世界战士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主张各国文化要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彼此共同进步,为世界的艺术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摘要:中国的现实主义绘画包含了诸多内容,有社会人文、中国的历史事件、文学著作等,通过绘画,反映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民族精神,也体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了科学真理。坚持中国艺术的主体价值,把中国的艺术推向世界舞台,中国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不仅对我国的绘画艺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中国文化的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他的生命力是永恒的。一直以来,我国都遵循“西为中用”的原则,我国吸取其他国家的艺术精华,然后丰富我国的艺术,创作出更有价值的作品。

关键词:中国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多元化,《拯救》,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方.现实与表现——中国新现实主义绘画的精神[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2]宣新明.表现劳动者的朴素美和壮美——我的现实主义创作观[J].美术,2006(3).

冰心早期创作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篇10

“生态女性主义是当代西方由环境运动和女权运动汇流而成的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求的文化思潮。”[1]这一文化思潮批判了传统父权制价值观, “把关怀、爱、友谊、诚实和互惠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女性原则”和“生态原则”成为衡量文学价值的新标准, 都体现了对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和稳定世界的追求, 洋溢着关怀、同情和“慈育意识”的文学作品会受到极力颂扬;相反, 弥散着男性支配、控制欲望的作品, 充盈扩张、功利性的破碎话语, 则被毫不容情地批判。作为女性角色的冰心有意识地用改良的方法构建和谐温馨的小家庭, 她的作品中充溢着现代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充满了对父权制的不满和对大自然母亲的热爱。作者早期诗歌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是一首首自然的颂歌, 早期散文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充分体现出爱的哲学, 而差异中求平等则进一步彰显了冰心早期小说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整体观。

一.自然的颂歌———冰心早期诗歌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

冰心早期诗歌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是一首首自然的颂歌, 在诗歌中所表现的对于女性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令人惊叹, 她所描绘的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 对当今日渐脆弱的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警示意义, 也唤起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女性与自然关系的重新思考。《繁星·一四》写到:“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 卧在宇宙的摇篮里。”作者的诗歌主题离不开对自然的赞美与崇尚, 她认为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自然中的万物都是平等与和谐的, 这一观点与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是一致的,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自然是一个活的有机体, 自然不是人们剥夺的对象, 而是与人平等并和谐相处的自然。自然与人类是紧密相联系的。然而, 自工业革命以来, 社会所建构的机械的自然观念则认为自然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冰心一生热爱自然, 写下了几百首描写自然万物的诗歌。小诗《繁星》《春水》赞颂母爱, 赞颂人类之爱, 赞颂童心, 赞颂大自然, 尤其是赞颂她在童年时代就很熟悉的大海。《繁星·二八》写到:“故乡的海波呵!你那飞溅的浪花, 从前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磐石, 现在也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心弦。”冰心从小生活在海边。她对自然的感受体现在她的诗作中。她把自然比喻成女性, 而且是一位慈爱的母亲, 可见她已领悟到自然与女性之间的深刻联系。在冰心更多的自然诗作里, 她常用独特的方式感知自然, 歌颂它的伟大, 赞叹它的和谐, 描绘大自然的优美图景。冰心《繁星·六五》写到:“造物者呵!谁能追踪你的笔意呢?百千万幅图画, 每晚窗外的落日。”自然的美是人无法企及的, 诗人对自然的颂赞表现了对自然的崇爱。在这些诗歌中冰心充分地表达了她对自然母亲的感激之情, 以及渗透其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冰心把大自然比喻成母亲, 一位充满着温柔、慈爱等明显女性特点的人物形象。在西方的传统文化中, 自然一直被比作仁爱善良的女神, 作为大地养育者的母亲。著名生态女性主义学者麦西特就曾在《自然之死》中叙述了女性和自然在历史和文化的视角下的关联性。麦西特认为, 女性作为一种性别存在, 原本具有多种特征, 但温柔、慈祥、善良这些特征却被文化与历史强化出来, 而这些特征又被用来比喻自然, 这一切并非偶然。当女性的养育特征高于其他特征的时候, 自然, 作为一种有机的主体存在也就成为可能了。[2]

正如《繁星·一五八》写到:“我的朋友, 雪花飞了, 我要写你心里的诗, ”作者要写读者心里的诗然后奉献给读者。冰心真正了解读者在整个创作中的意义, 所以她有意识地想读者所想进而用诗来表现读者所想。雪花飞了, 读者的心随雪花一起飞扬, 这是大自然的诗意, 诗人要表现这种美的诗意, 她和读者一同感受自然的美、心灵的美。

二.爱的哲学———冰心早期散文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

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立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宏大背景, 通过对生态女性主义伦理的学理背景、现实缘由、哲学基础、逻辑框架等进行系统考察, 揭示生态女性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及其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己之间表现出来的和谐伦理思想, [3]“生态女权主义把道德观建立在关心、爱护和信任上, 把人 (包括男人和女人) 在私人、家庭和政治上的关系视为平等, 也把人类与非人类的自然视为平等伙伴, 而不是控制和统治的关系。”[4]在这样一种新的伦理观照下, 人们将重新思考伦理道德标准, 阐析和评价作品时, 也会加重其道德内容的分析。用“爱的哲学”追求真善美, 是冰心散文的艺术特点, 这一特点充分体现了冰心散文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

如在《山中杂记·九机器与人类幸福》一文中, 反思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造成精神的痛苦与困扰。在《山中杂记·十鸟兽不可与同群》中, 作者写到了人类与动物界的友好相处:

“第一乐事, 就是拔草喂马。看着这庞然大物, 温顺的磨动它的松软的大口, 和齐整的大牙, 在你手中吃嚼青草的时候, 你觉得它有说不尽的妩媚。”还有跳荡可爱的小狗, 狡猾的小猫, 特别是毛羽鲜丽的小鸟, “我们幕天席地的生涯之中, 和小鸟最相亲爱。玫瑰和丁香丛中更有青鸟和知更雀的巢……我常常去探望小鸟的家庭, 而我却从不做偷卵捉雏等等破坏它们家庭幸福的事……我爱自己, 也爱雏鸟, 我爱我的双亲, 我也爱雏鸟的双亲!”

在冰心早期的散文作品里, 直接描绘时代政治风云变幻的篇章是比较少的。她更多的是叙写自己的家庭。冰心认为, 一个人能在父母亲的膝下怀前, 姊妹弟兄的行间队里, 过着快乐甜柔的时光, 是一种“浓福” (《通讯一》) 冰心生活在一个受到民主思潮洗礼的家庭里, 它保留了从这样一个家庭的活动和变化, 人们也可以感受到社会脉搏的跳动。家庭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有着异常重要的位置, 这已经成为我们民族伦理观念中的一个显著特色。因此, 冰心倾注全力来描写自己的家庭, 写家庭中父慈子孝、妻贤母良、兄弟怡怡、举案齐眉等我国传统的美德, 写这个家庭和一些亲戚间牢固的以血缘和婚姻为纽带所形成的家族观念。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作者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

冰心在自己的散文里还用充满诗意的笔致来描绘传统节日, 弥漫着民族气息的风俗画。在《寄小读者》里, 我们看到她在异国是以一种怎样亲切的感情在回忆和叙写自己在国内一年中所经过的各种民间佳节。“从新年说起罢, 新年之后, 有元宵, 这千千万万的繁灯, 作树下廊前的点缀, 何等灿烂?”元宵节以后, 三月三日是古人修禊节, 是绝好的野餐的日子, 流觞曲水, 不但仿古人余韵, 而且有趣。清明扫墓植树, 既是对先人的敬礼, 又可造葱蔚的山林。五月初五端午节, 有花花绿绿的芬芳的香囊, 有轰轰烈烈的竞渡的龙舟。七月初七是女儿节, “凉夜风静, 秋星灿然, 庭中陈设着小几瓜果, 遍延女伴, 轻悄谈笑, 仰看双星缓缓渡桥。小孩子满握着煮熟的蚕豆, 大家互赠, 小手相握, 谓之‘结缘’”。八月十五中秋节, 在满月的银光下, 说着蟾蜍玉兔的故事。九月九重阳节, 古人登高的日子, 人们正好远足旅行, 游览名胜。 (《通讯·二十三》) 这些民间的传统节日, 是我们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长期流传下来的, 它往往联系着一些优美的民间传说和故事, 体现着人民群众的某些美好的愿望和惊人的智慧, 集中而强烈地反映了我们民族的风俗习惯、世态人情。冰心选取这些题材, 无疑会加深她的散文作品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

三.差异中求平等———冰心早期小说创作中生态女性主义整体观

冰心在女性主义创作中极力讴歌母爱, 赞赏知识女性, 弘扬两性平等。她在作品中塑造的各类女性形象尽管差异明显, 但都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 “由于生活在男性世界的边缘, 她不是根据其一般形式, 而是根据她的特殊观点来观察这一世界”[5]。

如同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在《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中对母亲的颂扬, 冰心视母性为宇宙的本质属性, 认为母亲兼具真善美的高贵气质, 而母性爱是女性特有的自然特征和伟大品格。“把照耀历史的神圣光辉奉献给只有女性才具有的母爱上。是对男权中心主义的大胆反拨。是对女性生命价值的热忱肯定”。[6]冰心笔下的母亲形象, 打破了传统母亲的形象, 由“道德圣母”转向“人性圣母”, 她们不再只是繁衍后代的工具和儿女的压迫者。转而成为丈夫和儿女们精神和生活上的知音, 母亲的价值和作用得以超越和升华。“有奇迹般转形和再生的地方, 地下世界那里的万物, 都由母亲统辖”。[7]冰心从母性的自然定位出发, 重塑了母亲形象, 彰显出了更多女性所共具的人性之爱, 赋予了“五四”时期女性文学中的母亲形象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叙述视角。

冰心作为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主义作家, 她以女性的姿态, 在其文学作品中深度挖掘了女性存在于男权社会下所面临的各种境遇问题。冰心“相信自己对女人的看法, 很稳静, 很健全。女人‘既不是诗人笔下的天仙, 也不是失恋人心中的魔鬼’, 她只是和我们一样, 有感情有理性的动物”。[8]

冰心的早期小说《两个家庭》是冰心试图在现代民族国家建设过程中将女性主体置于“家庭”这一想象空间的女性主义观点产物, 超前地提出了女子受教育这一重要问题。《关于女人》是一组纪实散文, 以男性视角记述了十四个女人的故事, 既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知识女性的一组群像, 也表达了作者所坚持的女人“比男人多些颜色, 也多些声音”的平淡、稳静的妇女观。书中塑造的女性形象, 性格各异, 命运不同, 但她们都有着一种女性特有的质朴与温柔、热情与真诚———她们出色地维持了这个世界, 也温柔了这个世界。《我的邻居》里的M太太是一位温婉贤淑的女性, 具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为了丈夫和孩子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专心持家。《我的朋友的太太》中的L太太比《我的邻居》中的M太太更加尽善尽美, 不仅在内是贤妻良母, 在精神上和事业上更是丈夫的知音。在《我的同学》中的S因救助一位同事的太太大量输血而染疾早逝, 更是道德自我完善的典范, 拥有更为崇高的女性品格, 她的爱已经超越了贤妻良母之爱, 伸展到了社会之中, 是大爱, 她是冰心笔下冰清玉洁的知识女性形象的皈依和升华。正是这些完美融合古今女性特征的新思潮知识女性, 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同时, 促进了中国广大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使女性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并推动了“五四”妇女解放, 深化了性别意识在女性主义批评中的特殊意义。在《关于女人》中冰心以男性身份讲述故事, 更能透彻地揭示出社会和婚姻生活中存在于男女两性身上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差异和问题, 从而表现出差异中求平等的生态女性主义整体观。

摘要: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女性主义批评和生态主义批评的结合。该理论以生态原则和女性原则为出发点, 把自然与女性相结合, 研究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自然与女性的关系, 探讨自然与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所受到的贬低与压迫。冰心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斐然的女性作家之一, 她的早期创作中所体现的自然观和女性观与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本文通过对冰心早期若干代表性作品的分析,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论述了冰心早期诗歌创作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冰心早期散文创作中充满博爱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 并在差异中求平等, 研究冰心早期小说创作中生态女性主义整体观, 展现了冰心对自然与女性的赞美和讴歌。

关键词:自然,爱的哲学,平等,冰心早期创作,生态女性主义

参考文献

[1]美春玲.西方生态女权主义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 1996, (2) :25—30.

[2]Carolyn Merchant The Death of Nature:Women.Ecology, and theScientific Revolution[M].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90.

[3]袁玲红《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26

[4]Mary A.McCay:Rachel Carson.New York:Twayne Publishers, 1993:25.转引自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1 5.

[5]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 (中文版) M冲国书籍出版社, 1998.797.

[6]李玲.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55.

[7]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205

金娜纯粹的现实主义创作情怀 篇11

没有恨的故事

桃花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古老的意象,在我们的远祖眼中,生命就如同草木一般春荣秋谢,美丽而烂漫的桃花自然令他们顶礼膜拜,更是无数骚人雅客情有独钟之物。在影视作品中,关于“桃花”的创作不胜枚举,《桃花劫》《风雨桃花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一树桃花开》与众多的“桃花”题材求同存异,光从人设来看,王志文饰演的爸爸叫“盛茂林”,“就像家中的一棵树”,他是“桃之夭夭”;而他的三个子女分别叫盛开、盛誉、盛放,生动形象而又具体地再现了《桃夭》中的佳句,“灼灼其华、有蕡其实、其叶蓁蓁”——金娜说他们三个就是桃树上的花和果。“他们遭遇困境,但到最后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花开了。”在这个关于爱的故事中,有这样的台词,“当你遇爱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感觉?就是连风吹过来的味道都是香的。”而这香味,正来源于桃花。如此诗意的叙事来自于主创团队对生活的洞若观火。

24年前,盛茂林(王志文饰)与妻子郑婉颐(徐帆饰)因为误会而感情破裂并最终离婚,盛茂林调离北京到贵州去工作,郑婉颐一个人抚养三个孩子,并掐断了盛茂林跟这个家庭的一切联系。24年后, 60岁的盛茂林回到北京,决意找回自己的儿女。盛茂林的重新闯入,在这个早已平静的家庭中,引起轩然大波……以盛茂林和郑婉颐两人的情感为主线,三个子女的三条感情线是支线,一家人的感情悲欣交集,情深意长。金娜认为,《一树桃花开》与其他都市情感剧最大的不同在于,“这部剧是没有恨的,没有那些通常情感剧、家庭剧中的恨,即使表面的恨,实际也是源于爱,剧中的每个角色都是互相包容、互相爱护、彼此无法分割的,这家人不争财产、不嫉妒、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他们遇到的矛盾,一切都源于爱,各种各样的爱。即便是徐帆饰演的郑婉颐嘴上说‘我对你的恨摞起来能有一人高’,但当她再次见到王志文演的盛茂林后,那份恨也随即融化,并在后来的走向中升华为浓郁的爱。”

春意盎然的强势阵容

《一树桃花开》透过盛茂林、郑婉颐一家两代人之间的家庭矛盾和情感纠葛,反映了大时代变迁下几个小家庭的命运起伏与悲欢离合。“该剧是王志文和徐帆的首次合作,在拍摄过程中两人很快便进入了各自的角色,配合十分默契。”这是王志文在《大丈夫》和《待嫁老爸》后的另一部都市情感剧,“王志文在现场从来不聊天,他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所有人都应当敬畏现场,应当怀着一颗诚惶诚恐的心来到现场’,也是这句话奠定了整个剧组的拍摄格调。”与王志伟的“静若处子”形成对比的是,徐帆在片场“动若脱兔”。她善于做一些亲切活泼的小举动调动现场的氛围,“两位都是老戏骨,虽然在现场的表现各不相同,但对于年轻演员来说都是一种言传身教。”比如身在其中的90后小花郭晓婷,也是这样一位“志同道合”的盟友,1993年出生的她除了演技卓越还是个学霸,用秀外慧中来说也不为过,“在片场的时候,晓婷永远手捧一本外国文学小说在学习,比如拉什迪的书……”老戏骨+新鲜血液的组合模式确实为这个团队增添了几抹亮色。

而青年演员蓝盈莹、郭晓婷、何建泽、李泓良也为该剧带来了“春意盎然”的色彩,这部剧对于蓝盈莹的意义非常重大,她说,“只有《一树桃花开》播出的时候,蓝盈莹才会真正地盛开。”纵观她以往的作品,《甄嬛传》中的浣碧、《虎妈猫爸》中的黄俐、《爱人的谎言》中的童小夏,清一色的都是以“坏人”形象深入人心,“心机腹黑女”似乎成为很多制作人找蓝盈莹扮演的不二角色。而《一树桃花开》挖掘了蓝盈莹身上温柔、可爱、热情的特质,“蓝盈莹是个二呼呼的白羊座,生活中的她是个大大咧咧的姑娘,用自己的热血和正能量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而且特别敬业,有一次病了我劝她休息,她说‘姐姐,我是超人,睡一觉就能满血复活。’”金娜回忆起这个细节的时候对这个硬气的女孩心怀期待,希望《一树桃花开》能帮她交出理想的答卷。“蓝盈莹算得上是本色出演,她演的盛开直率、可爱,近乎于傻地相信爱情,然后被爱情各种折磨折腾,再用她的善良去自我疗愈,同时还要去治愈别人。”盛开在这部戏中有三段爱情:首先遇到一个黏黏糊糊的渣男——“跟你耗青春,却不给你婚姻的承诺”。然后遇到一个妈宝男——“一辈子活在他妈妈的羽翼底下,虽然他无比爱你,但是永远无法选择方式。”直到最后遇到她的真命天子。

创作要有纯粹的心态

金娜做过媒体人,也做过金融和投行,最后选择“创作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她和编剧陈枰、导演王瑞协同创作了《一樹桃花开》。陈枰编剧的作品《激情燃烧的岁月》《青衣》《有你才幸福》都是口碑与收视俱佳的作品,陈枰表示,虽然自己写了很多电视剧,但这部原创剧是她本人倾注最多心血最钟爱的,并对本剧寄予厚望。“陈枰老师是内蒙人,所以骨子里有剽悍的一面,但同为双鱼座的她,情感又比较细腻。”作为一个长于写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编剧,“她有极好的架构故事的能力,也有身为女性驾驭温情的能力,她的语言犀利,同时又很幽默,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另外,《一树桃花开》也是著名实力导演王瑞和编剧陈枰继现实主义民生大剧《有你才幸福》后的再次合作。《有你才幸福》在当年播出时,单集最高收视率达2.57%,单集最高收视份额达7.66%,创下当年央视一套黄金档最高收视纪录。《一树桃花开》由该剧的原班人马打造。“编剧陈枰与我是很好的朋友,这个戏是之前我们俩的约定,她写这么一个剧本,我来拍,又因为彼此间特别信任,所以剧本完成后我就答应拍了。”导演王瑞曾经说过。

如今,影视剧市场充斥着青春偶像、职场、玄幻、穿越、宫廷等各种类型,表面上百花齐放的背后,最能反映社会现象、表现人们生活境况的现实主义题材却几乎失声。“我们现在不是关注现实太多,而是太不关注现实了,尤其是现在中国处在这么一个激荡变化的年代,有太多的故事、人群,碰到各种各样家庭、生活的问题与挑战,我们应该用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去关注它、直面它、表现它。”在她看来,这部剧表现出来的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没有一个人因为钱爱上另一个人,没有乱七八糟的小三话题,没有狗血剧情互扇耳光的桥段。我一再说这是一个特别纯情的戏,是一部没有恨的剧。对于所有的中国式家庭,所有苦苦寻觅爱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思维与创作 篇12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其在设计与艺术上的影响和表现,将我的创作思维拖到了它在陶瓷实践的前沿。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当代艺术和设计的适应性越来越强,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的一切,也改变着我的意识与创作热情。

二、后现代主义在艺术与设计上的主张,给我的陶瓷艺术创作带来了发展的广阔空间。陶瓷艺术及其设计是以陶瓷材料及其工艺为主体,以表现内容、表现形式和表现风格以及展现艺术家或设计师独特情感和个性为多彩内容的艺术或设计。我的现代陶艺作品以佛教人物系列为内容,对此需略加讨论实践中的些许感受:第一,我之所以取材佛教内容并极力表达佛教人物形象,是因为佛教与人结下的恒久的情缘关系,它在人的心理与日常平凡的生活行为上所发生的影响力与亲和力由来已久。第二,我之所以采用了颜色釉做材料,是因为颜色的表现力更适合展现这种古老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在传统的佛教形象塑造中,留下了古人对佛旨的理解,留下了对佛形象的刻画与描绘,留下了佛教艺术表达的历史沧桑。第三,佛教文化的精髓促发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以为自己要安抚这颗心的唯一方式,就是将不平静的“心”放在一定的对象上,使之得以尽早转化。在我看来这是最好的“解脱”,即在创作中的情感宣泄。第四,后现代主义强调回归传统与重视装饰的主张,将陶瓷文化表达推向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事实上,作为一个陶瓷形象塑造者,当我驰骋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场当中的时候,我感到了自由自在,情感宣泄与精神的自我舒展使我感到愉悦。正因为如此,陶瓷艺术的表达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时尚结合起来,也是“天、地、人”的有机结合,它给我带来了自由表达自我的感受。

三、我的创作与设计将题材、内容、形式以及风格与陶瓷材料和制作工艺有机结合,是在完成创作过程中的自我实现。中华族对佛教意旨的理解与对佛教形象的诠释,是中华民族融化异族文化与展现自我文化的光辉范例。从“佛教东渐”到其“世俗化”,佛教形象从神坛走入民间,走进人们的平凡生活,所积淀的深厚的层层年轮留下了厚重的历史沧桑感。它蕴藏着时间的流逝、空间的转换,以及人们对佛教文化内容的认知、理解、领悟与自我表达,也为后人留有广阔的反思与回旋余地。当古老的佛教文化视觉档案的保存岌岌可危之时,一种新的材料与技术的巧妙结合,却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被适时地创造出来。后现代主义主张历史回归、重视装饰,强调材料的质感与艺术家的情感宣泄和自由表达,这些让我将上述文化元素结合起来,也体现出对文化的吸收、继承与发扬。我不可能回到以往的沧桑岁月,只能搬开厚重的佛教历史册页,描绘它发展的一瞬。在记载佛教形象和历史时空的册页上布满了“自然”留下的痕迹,尽管它们可能遮掩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但是它却触动了我的创作冲动:现代陶瓷颜色釉的点点斑迹吻合于佛教册页上因时间长久而留下的“自然痕迹”,而它所激起的创作冲动已足以使作品构成另一幅美妙的佛教文化画卷;后现代主义对历史文化的反思以及对历史文化元素的引用,将文化的继承与现实结合起来,勾勒出一幅幅继承与创新共存的人文主义画卷。

尽管佛教意旨与佛教人物形象远离了现代人类的现实生活,但是,佛教文化注重内省的精神与富有智慧的思维和表达逻辑却不会消失。艺术家对事物的心灵观照及其表达,就像佛理一样不因时空的转换而变更。这也是后现代主义理解人性进而理解艺术家心灵的长处所在。我将现代陶艺创作的思维锁定在佛教形象表达与陶瓷材料工艺的结合上,显现一个完整的现代陶瓷艺术创作理念。

在这些创作中,我还将陶瓷材料颜色釉的特征与经过历史文化洗礼和时空变迁而留下的文化烙印联系起来,表现了一种跨时空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继承和保留,还是人们对传统文化及其优秀成果的反思。由于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设计与艺术的表达必须体现丰富的文化附加值,要求充分展现异常复杂多变的社会创造主体的思想及情感。所以,在创作中我尽最大努力体现了我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同时把它与陶瓷文化内涵结合起来,进而塑造一个完整的陶瓷文化审美形象。

上一篇:中国创新之殇下一篇:抵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