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 外国语学院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通用8篇)
南开大学 外国语学院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 篇1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世博园区志愿者工作简讯
上外贤达学院世博工作站
2010年5月30日
“小白菜,你们辛苦了!”
--上外贤达学院领导亲临园区慰问志愿者
精彩看点:
中国馆——志愿者生活 C片区——团队风采
非洲联合馆——志愿者心语 “园丁”点评
“小白菜,你们辛苦了!”
--上外贤达学院领导亲临园区慰问志愿者
在上外贤达学院志愿者于园区服务的第九天,我院院长张定铨教授,学工处处长董玉莲老师等院领导在团委副书记杨小燕老师的陪同下,在百忙之中抽空前来慰问奋战在园区第一线的贤达学院“小白菜”们。张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园区志愿者的工作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为辛勤工作的志愿者们加油鼓劲。
下午两点半左右,张院长等领导首先来到了中国馆,亲切慰问了馆区志愿者。“各位同学,你们辛苦了,你们是我们民族向世界展示的窗口,在你们身上让我看到了民族的未来,那是一股团结,奉献的精神„„”张院长的一番话令志愿者们欢欣鼓舞。随后,院长一行来到了非洲联合馆,在馆内临时党支部唐书记的陪同下,对非洲联合馆志愿者们进行了关心慰问,并参观非洲联—————————————————上外贤达学院世博会园区志愿者—————————————————
合馆。稍事休息,来到最后一站——C片区。C片区的综合岗位负责人熊老师,12位组长,宣传组成员以及优秀志愿者代表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了前来慰问的领导和老师们。
张院长代表学院党政领导与志愿者代表们进行了亲切的沟通和交谈,肯定了我院志愿者在工作的九天期间的优秀表现,并鼓励大家再接再厉为学院争光添彩。一席发自肺腑的话语让志愿者们信心大增,用掌声和微笑表达了自己的决心与快乐,并与院领导们分享了许多志愿者工作经历,真实反映了工作期间的种种“甜酸苦辣”。
此间,C片区和非洲联合馆的志愿者代表们还向领导展示了休息室墙上有关我院志愿者风采的海报,一句句志愿者心语、一张张辛勤工作的照片以及新一期的工作简报都记录着我院志愿者的风采,也向其他学校的志愿者展示着我们贤达人的精神风貌。
对此院领导纷纷点头赞许,表示了对大家工作的满意。在临走之前,领导们还亲切的鼓励志愿者代表继续努力,以身作则带领我院所有志愿者们认真工作,让世博会因贤达而更精彩。
(田陈娜 舒晓程 撰文)
中国馆
工作概况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经管系志愿者服务队共90人,分为9组,被安排在A片区的中国馆及其周边服务。在队长方秀珠,苏仕达的带领下,各活项志愿活动井然有序的开展。在馆内的志愿者的主要工作是负责中国省区市馆馆内的引导与敲章工作。在中国馆外部的志愿者的主要工作是引导游客,指引交通等。从2010年5月1日开始志愿活动至今,经管系志愿者工作在院领导亲切关怀下,团委及带队老师的热情帮助下,各项工作都得以顺利开展,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志在,愿在,我在。上外贤达学院经管系的“小白菜”们,充分展现了“上外贤达”人应有的精神风貌。
志愿者生活
学习无处不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系志愿者,在休息时间,还不忘抓紧时间复习大学英语六级。在喧闹的环境中忘我得背着单词。刚刚还在中国馆上岗,休息—————————————————上外贤达学院世博会园区志愿者————————————————— 的时候又迅速的调整心态,静下心来学习。这种好学的品质真的是难能可贵!
问路这件事情,对于志愿者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如何才能让游客有一个满意的答复,其实学问多多。学问在于精。我们经管系志愿者为了能够更还得为游客之路,一有空闲的时间,就坐下来几个人一起研究地图。因为看得太多,以至于我们经管系的志愿者服务队已经更换了三套地图了。现在,随便什么问题,几乎没有可以难倒我们志愿者的!游客的称赞,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作为经管系的一名成员,小编感到很自豪。因为我们既有自己的专业方向,还具有自己的专业语言优势。所以,对于需要外语服务的游客来说,我们经管系的“小白菜”们总是显得很坦然,很专业。当外国友人竖起大拇指夸赞我们的时候,就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
省区市馆内总可以看到我们 “小白菜”忙碌的身影。他们站在每个馆的最角落,但是干的确是每个馆最累的活。他们站在最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却要机械般的重复着盖章的动作。有些同学敲了一天的章,去吃晚饭的时候,连拿筷子的力气都没有!小编我是很佩服他们的!一边机械地重复着动作,一边还要面带微笑。手肿了,肩膀抬不起来了,但是他们还是坚持!没有一位志愿者因为累而抱怨!
在经管系志愿者服务队中,洋溢着浓浓的友情。我们大家因为志愿者走到一起,我们共同经历风雨,我们一起成长,我们一起学习,我们为爱而奉献!小编作为其中的一员,感到特别的知足!你要问我们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我要告诉你,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团结!
队长风采
我院经管系志愿者服务队有两位敬职的队长——方秀珠和苏仕达。“小白菜”在他们的领导下茁壮成长,作为队长一定是以身作则的,他们的工作量相比其他志愿者更重,他们是————————————————上外贤达世博会志愿者工作者————
我们与世博工作站、片区主管之间的桥梁,上传下达工作做得及时且出色;当轮岗休息时,他们会主动关切整队同学,为大家振作士气;对于每日的“志愿者之星”的优秀事迹汇总工作,他们严格把关,将我们的优秀事迹统计上报,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每次在车上总能听到“组长,人数齐了吗?”之类的话语,可见我们的队长秉承着“一个都不能少的”精神;大家知道,为什么每次我们的班车都能及时的接送大家吗?正是队长的联系为大家提供了便利!诸如此类工作,在队长眼中都是微不足道的份内活,但是在每位组员心目中我们都感激着他们!在这里,我想说:“谢谢你,方队长、苏队长!”
优秀志愿者08会计
盛茹依
工作地点:陕西馆
助人为乐是快乐之本。我院经管系志愿者盛茹依同学临危不乱,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盛茹依镇定地处理问题,并得到了好评。让我们回到事发现场,盛茹依同学正在陕西馆履行“小白菜”的职责,突然一老人的身影出现在了她的眼前,只见老人行动不便,盛同学立即上前询问情况,得知老人不慎扭到了脚,她见状在得到官方允许的情况下,立即赶赴援助中心,借来了轮椅,为老人解决了当务之急的问题。事发之后,盛茹依同学依然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默默奉献着。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一幕的发生,直到援助中心的老师向我院表达感激之情时,大家才知道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位敬业的同学。08金融
吴璟璐
工作地点:上海馆
“Better City,Better Life,Better Volunteer”
众所周知,在中国省区市馆里,上海馆当属最热门的几个场馆之一。小编我在上海馆采访吴璟璐同学的时候,深有体会。我院经管系吴璟璐同学,在如此热门的场馆,面对如此火爆的人群,压力可想而知。吴璟璐同学的工作内容可谓是丰富多彩。解答游客询问,阻止游客触摸像素墙,帮助敲章,接待上海市市长等VIP。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吴璟璐的热情!对人,对事,都具有极大的热情。原本焦躁的游客,看到吴同学的笑脸,顿时怨气尽消。外宾看到吴同学的笑脸,竖起了大拇指……各种优秀事迹真的是不胜枚举。难怪上————————————————上外贤达世博会志愿者工作者————
海馆的馆长会如此的夸赞吴璟璐同学呢!
馆长专访——黑龙江李馆长
“冰雪:让我们与众不同”这是美丽的黑龙江馆的宣传语。李馆长在世博入园人数达到新高的日子,于百忙之中接受了我院经管系志愿者服务队的采访,李馆长的淳朴、热情深深打动了我们。依稀记得,李馆长将我们志愿者的精神定义为:无私奉献。世博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当谈及我院志愿者对他们提供的服务时,李馆长用了“全方位周到的服务“来形容,可见他对我们的评价之高。李馆长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保持着最初的热情,顺利地履行我们的使命,为今后的接力者做好榜样!”最后,李馆长欢迎每一个参观世博园区的游客,可以来到黑龙江馆,感受独特的冰雪文化。
C片区
工作概况
上外贤达学院在C片区的志愿者有111名,共分为12组,他们分别来自新传系、外语系、经管系。众所周知,C片区是世博园中热门场馆最集中的区域,德国馆、意大利馆、西班牙馆及瑞士馆等诸多大馆周围人流量极大,增大了我院志愿者服务的压力以及工作量。但是可爱的12个小组从来没有抱怨过这些,而且还乐在其中,在本期的简报中,让我们一起来一睹他们的风采。
团队风采
第一批优秀志愿者团队:庄栩慧小组
————————————————上外贤达世博会志愿者工作者————
在上外贤达学院园区综合岗位优秀志愿者团队评选中,负责法国馆和德国馆外秩序的庄栩慧小组获得“优秀团队”称号。当问及这次被评为“优秀团队”时,组长庄栩慧十分自豪,她灿烂的微笑,很有感染力。
“世博为我争辉,我为世博添彩。”
团队介绍:严明的纪律——纪律是开展工作的基本保证,每位同学都按时到岗。轮换班时,队员们都十分自觉。
灿烂的微笑——小组一共十人,其中只有一个男生。可以说,每位女生都是非常有敬业精神。而灿烂的微笑就是她们的标志。这些身材娇小的女生们,分散在法国馆、瑞士馆、德国馆的沿街处。她们用饱满的精神面貌,迎接每一位问询的游客。在组员中有一句话:把岗位到休息,不觉得累。
扎实的专业——组长庄栩慧来自07日语,在工作中遇到寻找亲人的日本游客。她主动请缨,用日语广播,为日本游客寻找亲友。
“我们的目标是:不让一位游客多走一步弯路。”
组长:陈柏龙
组员:朱冉、马晓芳、邹旻霏、殷丽霞、施昉祎、吴郁婷、周骥子、罗祎 工作地点:后滩广场
当我采访组长陈柏龙时,他告诉我,他们小组除了他以外清一色是女孩子。这群女孩子都十分善良,对游客、对同伴都十分友好。他们的工作地点是在没有遮阳的户外,但是这群女孩子却从没埋怨过这种恶劣的条件,也很少主动提出休息。
由于后滩广场那里的台阶轮椅无法直接推上来,而需要抬上来,虽然这组都是小女生,但她们都主动帮助游客抬轮椅。当这群女生发现走失的游客或者迷路的小孩子,他们比游客还着急。这就是可爱的第一组——有一个为组员考虑的组长,还有一群善良亲切的组员。
“我们有如火般的热情,飞一般的服务。”
组长:夏玉龑
————————————————上外贤达世博会志愿者工作者————
组员:杨金茉、劳一佳、唐览科、丁钲、陈致远、俞慧、史丹烨、韩蕾、朱育铭 工作地点:德国馆
组长夏玉龑告诉我,他们小组有一个称号,叫“火星战队”。之所以有这个称号那是因为他们有火一样的热情,又有和一个小战队一样团结严格的纪律。他们工作的地点是德国馆,德国馆可以说是整个C片区最热门的场馆之一,所以他们的工作量十分大,尽管这样,所有的组员都从不抱怨。夏玉龑还说,她的组员为了把休息室让给其他志愿者都不肯休息。比起在休息室闲坐,他们更愿意在室外为游客们服务,正因为这样,他们才实现了他们自身的价值,同时也体现了志愿者互相谦让的精神。
“请叫我们‘铁娘子’!”
组长:李慧晟
组员:王珠、陈金焰、沈赵韵、姚新音、易天昕、戚仲英、洪蓉蓉 工作地点:瑞士馆
这个小组是我们贤达志愿者团队中唯一一个全由女生组成的小队。提起这一点的时候,组长李慧晟十分骄傲。她告诉我,她们小组自封“铁娘子”,因为每个人能力都超强,几乎可以说一个人能当两个人用。尽管她们只有8个女孩子,但是她们却以优秀的表现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赞赏。由于瑞士馆是热门场馆,所以她们经常工作到连休息时间都没有。
李慧晟说,每次遇到人流高峰期,组员们总是主动放弃休息,坚守岗位。尤其是站在绿色通道的洪蓉蓉和戚仲英同学,她们的工作更加困难,可是她们却从不抱怨,只是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整个小组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团结和友爱,正是世博志愿者需要表现出来的精神。
“我们会用自己的能力去证明。”
组长:夏雄峰
组员:邱际、曾娜、叶海娅、鲍芳、杨旭绍、王洁莹、姚琪琬、戴薇 工作地点:美国馆
当我采访组长夏雄峰的时候,他告诉我,他们小组除了他以外所有的组员都是女生。每次站岗————————————————上外贤达世博会志愿者工作者————
时,他们小组的女生都会互相帮助,如果看到同伴身体不舒服,都会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帮同伴站岗。这一点让组长夏雄峰十分感动。他还告诉我,他们小组的组员十分聪明,他们善于主动去寻找问题,例如发现临近美国馆的八号出口处的士很少,他们都会及时报告志愿者工作部,希望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争做地铁口金牌小分队!”
组长:舒晓程
组员:毛一崴、周倩雯、查宁珺、张景程、王莹莹、施雯、龚佳宁、徐菁、孙唯佳 工作地点:13号线世博大道地铁口
舒晓程一直给我一种很有激情很负责任的感觉。他们的“金牌小分队”由九女一男组成。整个小组纪律性非常高,所有组员都充分按照组长的安排进行轮休换岗,无一例外。
尽管他们的工作地点不是在热门场馆前,但是作为世博园区内唯一一条地铁线路地铁口的志愿者,他们肩负着比其他组更重要的责任。为了了解上海众多繁复的交通路线以方便为游客指路,小组成员在私底下做了许多功课,如今只要游客报出想乘坐的地铁或周边公交线路,组员们都能立刻给予迅速准确的答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活地图”。
舒晓程告诉我他们小组最大的特点就是坚持给予每位游客贵宾般的感觉:主动迎上去说声“您好”,在游客离开时说声“您慢走”让游人们感觉到了无微不至的服务。
更让人佩服的是他们小组有组员带着高烧仍就坚持不离岗,嗓音沙哑几近出不了声也阻止不了她为世博奉献的热情。这一点不仅让组长感到欣慰也让我感到十分佩服。舒晓程同学自信满满的表示,他们小组一定会努力去证明自己是当之无愧的“13号线地铁口的金牌小分队”。
“万国外语,闪耀世博。”
组长:马绎
组员:刘健,王帅,潘攀,叶子,吴复加,胡俊青,谢敏,董鑫娜,工作地点:英国馆,荷兰馆
马绎组长告诉我该小组由3男6女组成,他们来自大
一、大
二、大三外语系的各个班级。9各————————————————上外贤达世博会志愿者工作者————
组员中有3为是我院预备党员,在组长和他们的带领下,全组成员上下岗有序排队,准时到岗并且业务水平高。
他们为人和善,虽然大家都来自各个不同的年级和班级,以前相互间也不太熟悉,但是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合作,他们现在配合默契。在人流高峰的情况下,他们几乎一刻都停不下来,一天下来往往连口水都来不及喝,常常嗓子嘶哑而归。
因为英国馆颇具特色,经常有游客需要在其下面合影留念,于是他们主动为游客拍照,而英国馆晚间的灯光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达到游客们预期的效果,他们不得不耐心地向游客解释情况。但是,就算是如此幸苦,他们都毫无怨言,坚持守在自己的岗位,因为他们深知要做好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就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国的游客做好引领工作。望着游客们满意的笑容以及得到他们的感谢,他们都深深地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记者:潘攀)
“心在世博。”
组长:汪岚
组员:赵幸怡、张敏青、王文毅、沈晴、何思韵、周天元、薛臣祺、杨丹妮 工作地点:加拿大馆
这个小组是在加拿大馆门口工作的。他们有一个负责任又聪明的组长,那就是汪岚同学。采访过程中,汪岚同学一直夸奖自己的组员。
她告诉我,她们小组信息沟通非常快,因为组员都很聪明很灵活,善于利用身边的一切工具去帮助游客解答问题。他们整个小组由五个男生四个女生组成,组员相处融洽,互帮互助。他们拥有良好的心态,不管遭遇到任何委屈,他们都能够自己调节好心情。也正是因为有这样良好的心态,他们将志愿者的精神传递给前来参观世博的国内外游客,也为我们贤达学院增光。
“七号口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爱在七号口。”
组长:文晓雪
组员:杨馨怡、李胤、倪弯、郑镒函、顾川业、郭人豪、厉龑、周彤 工作地点:长青北路入口内广场
————————————————上外贤达世博会志愿者工作者————
这个小组给我的感觉是十分幽默,这一点从他们小组的组长文晓雪身上就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我问她,你觉得你们小组有什么特色时,她笑着告诉我:“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文晓雪小组工作的地点虽然说是在七号口,其实是在国展线两个车站之间,所以这也导致了他们组员经常要和别人解释车站的具体位置。她告诉我,她的组员工作起来都非常认真,每次都遵守规则,吃饭后也都准时归岗。她为她有一队好组员而感到骄傲。
“Jeder Gast kann an uns glauben。(我们值得每个游客的信赖。)” 组长:刘天燚
组员:曹佳妮、马万里、李晨皓、王韵、张洁媛、宋之杰、刘丹妮、陈培恒 工作地点:西班牙馆和比利时馆
当我问起该组组长刘天燚同学关于这一小组的特色时,他毫不犹豫地告诉了我“Superman & Superwoman”,当时在场的所有其他志愿者都笑了。刘天燚同学是个很可爱的组长,他总是设身处地地为组员考虑,无论大事小事,他都亲力亲为,所以这个小组的组员也给了他一个称号:“衣食父母”。刘天燚告诉我,这个组的组员们都很自觉认真工作,他们经常一个人就能够应对一大群游客的提问,所以他也不需要过分操心,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他说:“因为我们小组十分团结合作,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凭自己的能力把贤达志愿者精神发扬光大。”
“我们是挺拔的小白菜。”
组长:周冠旭
组员:吴宗律、胡琦艳、胡轶人、陆佳裔、金宇轩、水中杰、陈沛祯、吴翔、奚波 工作地点:意大利馆
因为志愿者制服的颜色,“小白菜”这一光荣而响亮的名字就成为2010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的称号。组长周冠旭告诉我,游客称呼他们小组的组员为“挺拔的小白菜”,因为他们小组有八位男生,两位女生。男生数量多,加上精神好,站姿好,于是他们便光荣地获得这一称号。
周冠旭告诉我他们小组当属所有小组里面人气最旺的小组,当然,这和意大利场馆的热门程度是分不开的。他说,所有的组员都相当尽职,站岗时间可以说是所有团队中最长的,组内两名女生————————————————上外贤达世博会志愿者工作者————
也十分坚强,坚持站岗很少休息。
“微笑的面对每个游客,真诚的为游客服务。”
组长:聂加耳
组员: 沈愉婷、于莹雪、施倩、李圣宁、董丹青、田陈娜、王深东、杨盛慧 工作地点: 后滩高架步道口
我毫不客气地封我们组为“后滩先锋队”。虽然工作地点不像那些热门场馆一样引人注目,有些人对我们工作地点不屑,但是我们的组员一直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坚守在自己的岗位。我们在后滩执勤的日子里有大晴天,也有大雨天,让我最感动的是每一个组员都没有因为这样的原因而拒绝站岗,每到换班休息的时候,可爱的同学们都回复我:“我们不累,我们在站会儿。”刚开始执勤的时候,大家的业务都不是很熟,所以当游客提出各种问题的时候,那些同学们也会相互讨论,帮游客们找出最佳答案。对着电脑敲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能想到的就是同学们的笑脸。我们执勤的这段日子,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好事,这并没有改变组员们对工作的热情。游客们的一句“谢谢”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在这里,我想对每位组员说“辛苦了,谢谢你们!”(特约撰稿人:聂加耳)
每日之星
“我是上海的名片,我要把这张名片展示给世界看。”
——08新闻1班 胡轶人 工作地点:意大利馆
胡轶人同学给人一种很沉稳的感觉。虽然他只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却散发出甚于他实际年龄的成熟。采访的时候,胡轶人同学告诉我,他偶尔也会遇到蛮不讲理的游客,尽管他是个男孩子,但他还是很有耐心地微笑面对每一个游客。他说自己就像一张上海的名片,他希望通过世博,通过志愿者工作,把美丽的上海展示给全世界。
————————————————上外贤达世博会志愿者工作者————
“微笑面对一切。”
——07新闻1班 戚仲英 工作地点:瑞士馆绿色通道
一头短发,高高瘦瘦,健康的形象,这是我对戚仲英同学的印象。采访她的那天,也就是5月23号,戚仲英同学告诉我,那天下午她亲身目睹了一起打架事件,而事件发生地点就正好在她工作的地点——瑞士馆的绿色通道入口处。当我问及她遭遇打架事件有没有感到害怕时,她微笑着摇了摇头说:“我只是很担心那些年纪大的人,我尽力去把他们拉开,年纪大的人生气对身体不好。”她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善良以及体贴充分地体现了我们志愿者应有的素质和精神。
“奉献自己,累并快乐着。”
——07广告1班 顾川业 工作地点:长青北路入口内广场
我想,用“高大威猛”来形容顾川业同学最贴切不过了。顾川业同学是一个幽默中蕴含着认真的人。他告诉我,作为一名世博志愿者,我们要从容淡定地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遇到不被理解的时候就保持着微笑。采访过程中,他的幽默机智常常惹人发笑,我想他一定也会用同样的幽默和机智去应对那些工作中突发的事件以及种种困难。
“很辛苦但是很值得”
——08德语2班 叶海娅
工作地点:美国馆
叶海娅是个大二的小姑娘,采访她的时候,她流露出一种自然不做作的羞涩。她告诉我她的工作并不困难,只是偶尔会碰到不讲理或者不相信她的游客。叶海娅说,面对这样的情况需要的就是耐心。这个羞涩却十分可爱的小姑娘,就是用她的耐心和真心去对待每一位游客。
“给别人指路,收获一份满足。”
——06英语4班 周倩雯 工作地点:13号线世博大道地铁口
由于采访时间紧张,我通过电话联系并采访了周倩雯同学。她的声音十分温柔,这让我联想到她应该也是个让人感觉温暖的女生。通过电话,她告诉我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她对周围地理环境还不是很熟悉,但是经过了几天的培训和站岗,现在她已经能够熟练地帮游客指路。她觉得成为一名世博会志愿者让她收获了很多,现在的她已经对上海市交通路线十分熟悉,并且通过与游客交流,————————————————上外贤达世博会志愿者工作者————
她对园区内各个馆展示内容和情况十分了解,这有利于她为其他游客介绍,使游客能够更好地安排游园时间。
“用微笑换取另一个微笑,让快乐伴随着你我。”
——08英语 陈致远 工作地点:德国馆
早闻陈致远大名,据说他天生一张明星脸,被志愿者们称为“小苏醒”。陈致远同学个头不高,黑黑的皮肤,带着一副眼镜,给人感觉很斯文稳重。他说志愿者工作给他带来了许多许多,他收获了朋友,也长了见识。采访过程中,他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我,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志愿者应有的风采。
“一旦做了志愿者,就要不辜负学校以及朋友亲戚所付加给我的期待与鼓励。”
——07广告 杨丹妮 工作地点:加拿大馆出口
采访杨丹妮同学是在志愿者休息室进行的。那时正好是晚饭时间,而杨丹妮同学则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接受了我的采访。
来自07广告专业的杨丹妮同学,主要负责工作地点的是在加拿大馆出口处,她和我说,由于加拿大馆出口的指示牌并不明显,所以常常会有游客误以为此处是进口而误入其内。于是她不厌其烦地为游客指出进口的方向。此外,因为加拿大馆的出口离敲章处很近,所以有些游客因为排队队伍较长而贪图方便不顾配合,硬要冲进馆内敲章。在这种情况下,杨丹妮则会耐心的劝导游客遵守次序,解释原由。
对于什么让她感到十分自豪,杨丹妮同学觉得看见游客脸上充满满意地笑容以及游客们的感谢和由衷赞美,特别是老外给予其高度评价而感到十分有成就感。
她一开始成为志愿者的理想,是想要帮助别人,为上海世博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这近一个月的服务当中,她觉得“一旦做了志愿者,就要不辜负学校以及朋友亲戚所付加给她的期待与鼓励。”(记者:潘攀)
“我用我的微笑去迎接每个人。”
——08广告 于莹雪
工作地点:后滩出入口
————————————————上外贤达世博会志愿者工作者————
于莹雪同学是个经常把微笑挂在嘴边的小女生。她乐于助人,面对所有的游客,她都会主动问好。不管何时,微笑始终是她的标志性回应。她团结队友,每次集合时,她都会主动帮大家拎水。采访时,她那十分爽朗如男孩般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编者语:优秀的志愿者很多,他们只是众多志愿者中的一个缩影。我相信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因贤达学院的志愿者而变得更精彩,因为他们会用他们的热情、激情、耐心以及乐于助人的精神为世博会增添一抹最亮丽的色彩!
队长笔记
再接再厉 不辱使命
—写在我院世博园区志愿者服务期过半之时
作者:刘健(我院世博C区志愿者总负责人)
“请领导放心,我们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为世博添彩,为贤达争光,让世博因贤达而更精彩”。这是5月23日,我院院长张定铨教授及其他领导慰问我院志愿者时,我们向领导们的庄严承诺。快乐而又有意义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四月份我们参加试运营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转眼间我院世博园区志愿者的服务期已经过去了大半。
从当初我们对园区的情况一无所知,到现在我们已经成为了一个个“世博通”;从当初我们因游客的抱怨和不理解而默默地承受,到现在得到游客极高的赞许和表扬;从当初我们还在因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所措,到现在大家都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各种应急情况;这一切的一切是与我们每一名志愿者辛勤的工作密不可分的,是与每一名组长组织协调密不可分的,是与我院各位领导老师的关心与帮助密不可分的。这让我想起了那句耳熟能详的口号“世界文明的盛会,我们大家的世博”一样,世博会正是在每一个热爱世博,热爱上海的我们的参与下才一天天的不断提高和完善的。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从志愿者培训到组长世博园踩点,从试运营到正式上岗工————————————————上外贤达世博会志愿者工作者————
作,大家在世博中体验成长,在工作中践行承诺。
还记得试运营时我们遇到游客的问题都要求助于其他志愿者,我也会不停地接到志愿者询问问题的电话;还记得上岗初期我们的小组长因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忙的焦头烂额;但是,仅仅是几天之后,我们的志愿者对于大部分问题可以快速准确的回答上来,对于游客的批评也能微笑的接受并能及时的改善。我们可爱的111棵“小白菜们”利用课余时间做足了功课,把园区地图标的密密麻麻,哪里可以吃到面食,哪里可以为游客提供热水,哪里可以给手机充电等等,不论风雨交加还是烈日炎炎,总会看到她们忙碌的身影,而她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让我的游客可以游玩的更开心,游玩的更满意,可能没有多少人记住他们的面孔,甚至不知道他们来自于哪个学校,但是游客一句温馨的谢谢是对她们最好的褒奖。我们的组长是大家的贴心人,他们全力配合园区的管理工作,一方面要管好每名组员,另一方面又担负着自己的岗位任务,但是大家从来没有叫过苦,叫过累,反而互相鼓励,互相安慰,和你们工作我真的很开心。
我们宣传组的成员,他们放弃自己休息的时间拿着相机拿着笔记本走遍园区,用相片留下志愿者最动人的瞬间,用稿件记录下志愿者感人的事迹,而他们却无法出现在自己的作品里,一期期精美的简报是她们献给世博最好的礼物。我院的领导和老师给予我们志愿者的无尽的关怀与帮助,每周老师都会耐心聆听志愿者们的心得体会,遇到的困难并及时的帮助我们协调和解决。听说很多志愿者由于长时间工作而嗓子说不出话来,特地买金嗓子喉宝发给大家,特别是我院领导在百忙之中亲自到世博园区慰问我们的志愿者并带去了领导的一点心意,让大家都倍感温暖。
我常常会对志愿者说这样一句话,世博会对于每一个游客来说都是他们一生中难忘的经历,所以我们要用我们的优质服务为他们留下最美好的回忆;世博会同样对于我们每一名志愿者来说更是人生难得机遇,当我们几年之后,几十年之后回忆这段时光,我们定会感到这段旅程上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世博会留给人类的是巨大的文化财富,而我们的志愿者留给世博会的是难以衡量的精神财富。
让我们再接再厉,履行诺言,为了上海世博,为了贤达学院,更为我们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上外贤达世博会志愿者工作者————
书写人生中最为光荣的一抹绿色。
非洲联合馆
工作大事记
4月底,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世博会非洲联合馆志愿者们来到世博园区进行了岗前实训,并在试运营最后一场50万人的压力测试中提前承担起了志愿者的工作,并积极就如何提高志愿者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为非洲联合馆管理组献计献策。
5月4日,在非洲联合馆工作的上外贤达学院世博会志愿者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度过了一个特殊而又难忘的五四青年节,用自己的行动实践青春的誓言。在结束当天的志愿者服务后,上外贤达和同济大学的志愿者们参加了馆内举办的“献歌五四”活动。(图为上外贤达志愿者代表符侃侃、汪子琳、张宇舟和来嘉卿演唱《我们的歌》)
母亲节当天,坚守岗位的上外贤达非洲联合馆的世博会志愿者们通过非洲联合馆志愿者管理部给自己的母亲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
5月中旬,上外贤达学院世博会志愿者非洲联合馆组进行了第一次园区“志愿者之星”的评选。通过民主选举,卞彦骋同学和汪子琳同学成功当选。
5月22日,上外贤达学院世博会志愿者非洲联合馆组举办了一次志愿者生日会,为在世博会志愿者服务期间过生日的郑苗苗同学送上特别的生日祝福,同时也感谢每一位辛勤工作在志愿者服务第一线的同学们。(图为志愿者们为郑苗苗同学庆祝生日)
————————————————上外贤达世博会志愿者工作者————
5月23日,张院长等一行学院领导来到世博园非洲联合馆,在馆部临时党支部书记的陪同下,亲切慰问了上外贤达学院的世博会园区志愿者们,并送上了慰问品。在非洲联合馆长期管理志愿者的介绍下,张院长还参观了志愿者休息室和学院志愿者制作的海报,而后参观了非洲联合馆。(图为张定铨院长慰问我校非洲联合馆志愿者并发放慰问品)
志愿者心语
站出贤达人的风采
五一连续四天的奋战刚刚结束,三天后又要继续奋战双休高峰。志愿者的工作虽然只能苦中作乐,但好在我们非洲馆的工作相对其他片区岗位的志愿者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所以大家都坚守岗位,为贤达争光,为上海争光。在三天的工作中,我感觉志愿者的心态是最关键的。工作很枯燥,很辛苦,加上天气逐渐热了起来,整个人很容易浮躁,服务质量就有可能随之下降,其他岗位的志愿者甚至和媒体人员发生了较大的冲突,因此我们志愿者只有及时调整好心态才能更好地为世博服务。大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是在为上海服务,为上海争光,放平心态让游客们能够更好地享受世博。整个五一假期中的人流没有想象中的大,但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就会更加辛苦,所以大家要再接再厉,站好最后一班岗,站出贤达人的风采。加油!(07法学2班 林圣)
感动中的每一天
今天是我们来到世博园非洲联合馆的第六天。可能因为这是五一后的第一个双休日,今天的人流量相对于五一节假日来说相对较大,但14个人分工明确,工作越发努力、负责,丝毫没有喊累或者懈怠。经过前几天的相处,我觉得我们十四个人的心已经拧成一股绳。大家互相照顾,宁愿自己多站一会也要让对方早点回去休息,很有大家庭的感觉。
今天还发生了一件让我十分感动的事情。由于我自己感冒了,考虑到门口站岗这份工作风较大,而且站得比较累,坐在休息室中的女同学纷纷愿意接替我的工作,让我调换到场馆内工作。还有的同学督促我多喝热水或让我早点回去休息,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志愿者的工作只能说————————————————上外贤达世博会志愿者工作者————
刚开始,希望大家能够努力克服困难,调节好自己的心态,站好我们在世博会中的每一班岗。(08法学 李晓周)
眷恋“小白菜”
不知不觉,我们上岗服务时间已过半了,我发现我渐渐地恋上了非洲馆,恋上了当一颗“小白菜”,恋上了我们无比温暖的团队,当听到别人因我们的帮助而说声“谢谢”时,当看到言语不通的两人因我们的翻译而彼此了解时,当看到走散的人因我们的寻找而见到亲人时,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和欣慰,同时也意识到我们所肩负的责任。“小白菜”所带给我的又何止是这些呢,它还让我认识了我们的团队——像亲人般温暖的团队,在团队里我们彼此照顾着,彼此鼓励着,我们还会带好吃的一起分享,笑声总是充斥在我们之间。记得第一批志愿者结束工作的那晚,他们用泪水释放着对非洲馆的眷恋,对“小白菜”工作的不舍,还有对他们彼此的不舍,我不禁自问,当离别降临我们时,我们还会那么开怀的笑吗?不管怎样,我希望是,我希望我们留给非洲馆的,留给我们彼此的,是最灿烂的笑容,而将那份不舍与眷恋永远留在心底,将这次“小白菜”的经历变成最美好的回忆,永远放在我们记忆中,我们的心中。(07法学2班 汪子琳)
队长笔记
感受团队的力量
作者: 卞彦骋
通过这几天的工作,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团队的力量无穷。We are the team, so we can do everything.希望在这段工作期间,我们的团队能更完美,我们的友谊更长久,工作更出彩!这几天下来,作为领队的我学习了很多,也感受到了很多。第一天刚到时,团队中还有同学互不相识,但通过几天的磨合之后,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我们是一个团队,团结就是力量,所以我相信我们一定能顺利地完成世博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上外贤达世博会志愿者工作者————
“园丁”点评
C片区工作日志点评
——“小白菜”们在雨中点亮梦想
带队老师:周丹丹
2010年5月22日、23日,C片区111名志愿者在大雨滂沱中,坚持站岗,配合花车巡游。组员迅速到位,团结一心,维持秩序。5月22日希拉里来访,(国展线一带被管制)负责美国馆的第四组学生耐心劝导游客,为游客推荐最佳路线。
本周日5月23日我院张定铨院长、学工处长董玉莲老师等领导深入园区慰问“小白菜”们,关心备至,了解学生志愿服务期间各方面的情况,鼓励志愿者再接再厉,自始自终完成志愿者服务工作。学生们深受鼓舞。
在组长日志中更是提到典型:吴复加同学带病坚持上岗,轻伤不下火线;杨馨怡同学身体不适,仍坚持站岗;庄栩慧同学主动要求在指挥处翻译并广播了一则通知„„数个小组提到了组员的敬业精神,第三组夜间在高架步道执勤,全队未休,为游客提供问询服务。
服务过程中,C片区的“小白菜”们用微笑化解误解,用坚韧迎接困难,用奉献践行志愿者精神。C片区的负责学生:刘健,沉稳内敛;C片区的组长踏实负责,在工作岗位上磨砺自己。
即使在回程的路上,4号世博接送车发生了紧急刹车情况,学生翻滚受伤,但受伤的学生依然表态轻伤不下火线,不耽误正常志愿者工作。
C片区12组个性鲜明却又同样执著的团队,111名默默付出但又羸弱的学生们,你们是世博会坚挺的后盾,是贤达的骄傲。我为C片区的学生们感动着„„
————————————————上外贤达世博会志愿者工作者————
非洲联合馆工作日志点评
——“小白菜”们,你们是最棒的!
带队老师:李伟娣
上周非洲联合馆迎来了超大人流,单日入馆人数近9万人,志愿者们的工作更加艰巨。总体来说,我们的志愿者在上两个工作日表现得非常优秀,工作井然有序。
1、组员的工作考核皆达到优秀,无人缺勤;
2、好人好事依然涌现。符侃侃和潘雁南同学帮助游客找到自己的家人,黄洁琼帮助迷路的非洲员工找到回家的路等等,志愿者的高效服务深得游客的赞赏;
3、志愿者管理组对卞彦骋同学提出表扬,认为我们的小组长工作非常尽责,在团结组员、坚守岗位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表率作用。
在肯定非洲联合馆志愿者们优秀工作表现的同时,我要提出几点要求:
1、再次强调志愿者的纪律性。工作已经过半,个别志愿者的自律意识可能稍有下降。在这里我要提醒志愿者们,身为志愿者,你们的形象代表了世博,也代表了我们上外贤达学院,在最后几天的服务时间里,我们更要强化志愿者的纪律意识,特别是志愿者不能在工作期间参观场馆,这是铁的纪律,大家一定要牢记!
2、注意天气、客流等突发事件,做好应对准备。6月,上海将进入梅雨、高温季节。天气炎热,志愿者们要随身携带清凉油等避暑用品,注意饮水量。在客流高峰时,在疏导游客的同时要注意自我保护!
最后,我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以饱满的姿态继续为世博站岗!大家是最棒的!
中国馆工作日志点评 ——忙而有序的“小白菜”们
————————————————上外贤达世博会志愿者工作者————
带队老师:王灿
【5月20日】经管系召开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长、组长会议。本次会议,首先讨论成立“世博园区中国馆宣传报道组”相关事宜,确定了“图片收集”、“文字报道”、“版面编辑”及“综合统筹”四个组的分工及人员安排,从而成立了一只由11人组成的宣传报道队伍,为进一步开展宣传报道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会议第二项议程,讨论并明确组长每周工作例会的内容及要求,并下发《组长工作日志》表格。《组长工作日志》表格主要包括了志愿者的考勤、工作情况等表现方面的内容,还有“工作摘要”、“存在问题”、“合理建议”等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志愿者工作动态的栏目。根据例会要求,每周必须定期开展一次组长(及以上)层面的交流讨论会议,主要对工作中反映出来的一些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于能够解决问题,及时给出答复;对于棘手的问题,及时上报,始终保持学校与志愿者间信息的通畅性。同时,对于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及时给予表扬。
通过本次会议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进一步加深了队长、组长的角色意识,进一步加强了互相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人翁精神。“世博园区中国馆宣传报道组”的成立,为继续做好世博宣传工作提供有利的队伍保障。
【5月25日】经管系召开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长、组长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团委相关负责老师、系团总支书记及全体队、组长。
本次会议着重讨论《小组长工作日志》上所反映的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安排自己的时间。经管系园区志愿者学生整体成绩好,组(队)长中拿奖学金的人数占到了80%,其中绝大数人为二等奖学金(及以上)。这批学生非常重视学习成绩。目前,学生反映一个情况:园区志愿者服务时间为双休日,工作强度大,而且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较晚,回到学校基本要到12:00,因此第二天的早上前两节的课程希望学院能够不列入考勤。另外一个具体情况是,学生服务结束时间大概是在六月十五日左右,最晚到十六日,而当月十九日(也就是三天后)紧接着进行大学六级考试。所以,学生感觉到学习时间非常紧张,压力很大。
————————————————上外贤达世博会志愿者工作者————
主办:上外贤达学院世博志愿者工作站 C片区宣传组:
主编:周丹丹 刘健
副主编:李慧晟
责任编辑:舒晓程
记者:田陈娜 王韵
潘攀
摄影:李慧晟 陈培恒 赵幸怡 胡轶人 中国馆宣传组:
图像采集:唐骞、文字编辑:郭亦唯,苏仕达、版面编辑:杜宜晓、综合统筹:徐滢 非洲联合馆宣传组: 卞彦骋、瞿蓓、来嘉卿
————————————————上外贤达世博会志愿者工作者————
南开大学 外国语学院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 篇2
Krashen (1982) 认为“泛读有助于语言习得”, 同时泛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自主性, 构建背景知识体系, 丰富词汇和语法知识, 提高输出能力,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机。大量的泛读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构建图式知识, 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李天紫, 2007) 。泛读教学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同。然而泛读教学效果不明显 (Davis, 1995) , 可见, 泛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 如:“过分求精, 阅读量不够” (柯彦玢, 1998) , 课时偏少, 传统阅读法的束缚, 教师教法滞后 (王伟, 祖浔生, 2006) , 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没有有机结合起来 (石晶, 2011) , 课堂上大部分教师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周红, 2000) 等。民办高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自觉主动性较差、教材与学生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其英语泛读教学情况更加不容乐观。
二、民办高校英语泛读教学现状
(一) 学生。
民办高校学生的普遍特点是英语基础薄弱、自主学习意识不强。除了有限的课堂时间外, 很少会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或者完成教师规定的课外阅读任务, 许多学生有依赖字典、指读、重复阅读等不良阅读习惯。另外, 在精读课时与泛读课时为3:1的比例的前提下, 学生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存在重精读轻泛读的心态。
(二) 教师。
教授英语泛读课的多半为年轻的专职教师和外聘教师, 既要承担较重的教学工作量, 又要注重自身提高, 对于参与科研工作的青年教师而言压力较大、分身乏术, 这样他们投入泛读教学的精力和时间就相对较少, 更不用说其他兼职教师。这与教师为了提高阅读和学习效率而在阅读材料的获取、选择及阅读方法等诸多方面给予学生正确引导的理想状态有一定差距。另外, 民办教师在泛读课堂上习惯于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向学生单向地传递信息的课堂话语, 教学方法僵化。
(三) 教材。
上外贤达学院英语泛读课程一直使用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针对英语专业本科生设计的泛读教材———《泛读教程》。很多重点本科院校和二本院校所使用的泛读教材也是这本教材, 包括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水平和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存在较大差距的民办高校学生来说, 这样的教材, 接受难度较大, 往往造成一知半解的结果。目前市场上鲜有专门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编制的英语泛读教材, 阅读材料太易或太难、阅读得太细或过于粗略都会影响阅读效率的提高, 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最终难以真正提高语言能力。 (刘培栋, 戴梅香, 2011) 。
(四) 测评。
上外贤达学院英语泛读课程的期末总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 (20%) 、期中考试成绩 (20%) 及期末考试成绩 (60%) , 考虑到学生相对薄弱的英语基础, 期中和期末的测试题型几乎都来自课本, 考试内容有近40%的内容来自课本, 而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情况很少会真正反映在最终的总评成绩中。毫无疑问, 这样的测试设计很难发挥对教学的正面反拨作用。
三、思考与建议
Richard&Julian (2002) 提出外语泛读教学的十条原则: (1) 阅读材料简易; (2) 提供题材广泛的阅读材料; (3) 学生自主选择想读的阅读材料; (4) 学生尽可能大量阅读; (5) 阅读目的与快乐、信息和一般理解相关; (6) 为阅读而阅读, 不设读后练习; (7) 阅读速度尽可能快; (8) 个人默读; (9) 教师示范和指导; (10) 教师是一个模范读者。结合上述民办高校的现状, 现提出以下四个改革侧重点。
(一) 提高学生的自觉能动性, 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
Nuttall提出提高外语能力的最好方法是在讲那种语言的人们中生活, 而广泛的阅读是除此之外的首选。Richards等认为:泛读意味着大量的阅读, 对所读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泛读是为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词汇及掌握结构方面的知识, 并培养对阅读的爱好。但是如果学生缺乏自觉能动性, 加之课堂时间有限, 那么广泛阅读只能是一纸空谈。阅读习惯直接影响阅读效率, 只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让学生获得英语知识的量的积累并积极主动地阅读, 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 不断提高速度并积极思考。总之,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英语水平提高的基础和保障 (王艳素, 2013) 。因此, 提高学生的自觉能动性, 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当务之急。
(二) 教师树立热爱阅读的榜样,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丰富的课堂教学。
孔子云:“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先要自己热爱阅读, 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应该倡导学生为兴趣阅读、为快乐阅读、为修身阅读 (张会兰, 2012) 。关于教学方法, 正如Littlewood (2007) 指出的那样:“现在普遍认为还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设置过程适合任何教学背景下的所有教师和学生。”泛读课堂也不例外, 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课时安排等综合因素考虑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而非固守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三) 适当补充符合学生水平的新闻英语和英语简易读本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文化差异不仅体现在语言本身的特点上, 而且反映在语言的使用上, 因此,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阅读是必要的。秉承阅读材料简易、题材广泛的原则, 新闻英语和英语简易读本不失为课外补充材料的首选。新闻英语具有广泛性、时效性、真实性的特点, 其内容反映社会生活, 语言紧跟时代潮流, 反映语言使用的新变化 (侯希, 2011) 。对于英语简易读本, 张祥保指出 (李赋宁等, 1986) :“阅读简写本文学名著, 能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既有利于提高语言水平, 又能增长有关西方文化的知识。”胡文仲教授认为对于初、中级英语学习者而言, 英语简易读物是学习英语屡试不爽的一个好办法。与原著或非简易文本相比, 简易读物的特点易读、以读者为中心。基于民办高校学生的基础及泛读“广”、“泛”的特点, 新闻英语和英语简易读本是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知识、培养语感的理想媒介。
(四) 充分发挥英语泛读测试的正面反拨作用, 克服负面反拨。
Buck (1988:17) 认为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对于教师和学生有一种自然的推动, 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适合测试的要求, 特别是当测试对学生未来非常重要, 通过率成为评价教师教学的依据时, 这种对教学和学习的测试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反拨作用的影响有正负两个方面。”测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测试与教学既互相促进又彼此制约, 教学从宏观目标到具体手段都制约测试, 而测试则对教学起目标反拨、内容反拨、方法反拨, 乃至信度效度反拨等重要的反拨作用。这种反拨作用具有二重性即科学的测试能起到正面反拨作用, 可以指向正确的教学方向, 保证并实现教学目标;而不科学的测试则起负面反拨作用, 可能将教学导入歧途, 影响甚至阻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 要提高英语泛读的教学质量, 就必须正视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充分发挥其对教学的正面反拨作用, 最大限度地消除其负面反拨现象。
参考文献
南开大学 外国语学院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 篇3
1962年1月,刘成富出生于江苏扬州。1990-1994年,他远赴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读书,并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5年,学成归国的刘成富开始任职于南京大学外事办公室。自1996年迄今,他一直执教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先后任教师、教研室副主任主任、教研室、副教授、系主任、教授、博导、副院长等职务。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国语言文学研究。出版有《法国暴行文学镜像中的纳粹集中营》《20世纪法国“反文学”研究》专著两部;《简明法语语法》 《法国国情》《法语心灵鸡汤》等教材10余部 ;《改变命运》《萨特》《陀思妥耶夫斯基》《马尔罗》《叔本华》《逆流河》《沙龙传》《20世纪哲学与哲学家》《消费社会》等理论译著40多部。此外,刘成富还在《外国文学评论》《译林》《南京大学学报》《法国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作为一名学者,除了多次参与出国访学考察之外,他还积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并屡次获奖。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
近日,一封来自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的亲笔致信更是将《改变命运》的中文译者——刘成富由幕后推向了台前。《改变命运》是奥朗德在2012年法国大选前夕出版的政纲性自述,目的是向法国民众和选民推销他的个人经历和政治主张。2012年5月,奥朗德当选为法国总统后,译林出版社从法国一家出版社引进了此书的版权,并交由刘成富翻译。在历时3个多月之后,刘成富于2013年最终完成了《改变命运》的中文翻译。不久,此书便在我国公开出版,多家媒体纷纷予以报道或转载。
法国留学岁月
留学生:你在法国留学期间有哪些特别的体会或感受?
刘成富:1990年,我自费赴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学习,主攻西方社会历史文化专业。我的导师Michelle Perrot是个国际知名的史学家,在女性主义、私人生活、共和国监狱、劳资矛盾等方面造诣很深。在法国,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她总是站在社会边缘的人的那一边,站在妇女儿童、罢工工人、移民和失业大军的那一边。她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很特别,主要来自于人物访谈、私人日记、通讯、文学证词,而不是官方的档案,她试图从弱势群体、从“他者”那里来反观我们既定的社会秩序。这种研究方法可能是与其他史学家最根本的区别。因此,她被史学界誉为“改变了历史研究方向的人”。读博期间,在她的指导下,我撰写了博士论文《法国暴行文学镜像中的纳粹集中营》。我想知道在20世纪人类文明如此发达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出现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我不是搞历史的,我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主要来自文学型性证词和文学作品,我所关注的是一种概念或文学中的意向,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史学。这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要真正把历史与文学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留法期间,我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法国国家图书馆、蓬皮杜艺术中心以及巴黎的犹太人图书馆。此外,我还经常去巴黎当代历史研究院参加学术研讨,不定期地参与导师组织的各种文化交流。应该说,从那个时期开始,我才勉强算得上一个文人。
法国高等教育普及得很早,人人很爱读小说,我常常在地铁里、汽车上看到他们手里捧着书,津津有味地读小说。法国人爱读书,常常寓教于乐。很多中国游客到了法国之后,会感叹那里的历史古迹和自然景观,其实所有这些都与法国的人文精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毫不夸张地说,人文精神就是法国的代名词。我第一次到巴黎的时候,好比穿越了时间隧道,回到了清朝时期,因为所有的一切是那么的古色古香。一座座桥梁或一幢幢大楼是那么的古老,那么充满底蕴,面对这一切,我觉自己就像个小学生。法国人崇尚思想,崇尚人文精神,巴黎市中心的先贤祠就是明证,那里供奉着数个世纪以来伟大的思想家,那儿其实就是法国的灵魂,那儿就是法兰西精神。
感受法语魅力
留学生:法语作为一门语言,你觉得它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刘成富:我1979年开始学习法语,至今已经有36个年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这门语言的感情与日俱增。很多人说法语很美,但知道它究竟美在什么地方的人并不多。其实,这门语言不仅美在语音语调,而且也美在旋律,美在名词的性数、动词时态和语式,美在词与词之间的严谨搭配。初学法语,人们会觉得很难,有些人甚至知难而退。但是,只要坚持一段时间,你就会疯狂地爱上它。学法语犹如学花样溜冰,初学时困难重重,但是学了一阵子就会上瘾。学会了之后,你就会有一种发自肺腑的自豪感。就动词时态和语式而言,每一个动词都值得玩味。与其他语言相比,同样的一句话如果用法语来表述,可能给读者提供的信息要多得多,因为法语不仅有性和数的概念,动词里还有其他语言无法表达的时间概念。因此,在法国移民作家中,包括法籍华人程抱一,对法语语言的魅力赞不绝口,因为他们发现了法语有一种其他语言所没有的张力。
留学生:作为一位资深的法语专家,你对初学者有何建议?
刘成富:从1996年开始,我执教于南京大学,这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的高等院校。人们常说法国人有个数学家的脑袋,把自己的语言也搞得那么复杂。其实,相对于其他学科,学语言是最容易的,因为即使是呆子也会说话,我就是这样经常鼓励我的学生的。在南京,我常常受到其他高校的邀请,要我去做一些有关法语的讲座。有不少人就是在我的影响下与法语结下了不解之缘的。首先,学外语,要学会模仿、背诵、演绎。光记住单词还不够,还要想方设法去造句,尽量用外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其次,学外语,一开始千万不要自学,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尤其是语音语调阶段。否则,别人讲的法语你听不懂,你讲的法语别人也听不下去。
走进法国文学
留学生:你个人比较欣赏的法国文学作品有哪些?
刘成富:在南京大学我主要讲授“法国文学史”“当代法国文学”“法国现代派文学”“法国文学作品欣赏”。我欣赏的法国文学作品很多,主要是一些经典的小说、戏剧和诗歌。就小说而言,我很喜欢《红与黑》《高老头》《茶花女》《局外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就戏剧而言,我很偏爱高乃依、拉辛、莫里哀、博马舍;就诗歌而言,我特别看好七星诗社,尤其是诗歌王子龙沙的爱情诗。自2010年以来,我在南京大学为全校开设了新生研讨课“法国文学作品欣赏”,我发现文学经典的感召力是巨大的。
留学生:法国文学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刘成富:法国文学的历史不长,只有一千年左右的历史,而且前500年属于中世纪,留存下来的经典不多。后500年,也就是从16世纪文艺复兴起,法国文学开始腾飞并引领了世界文学潮流。《巨人传》里的人道主义精神,实际是人本主义精神,开始把个人的自由与幸福放到了神圣的地位。18世纪是启蒙时代,“君权神授”的思想被彻底撼动了,路易十六因此上了断头台。总的说来 ,法国文学中对“人权”“人性”的思考一直没有停止,“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思想一直在闪耀。除了生老病死和爱恨情仇的主题之外,法国作家善于探索。最近,我和我的研究生合译了《原样派》杂志主编索莱尔斯的著作《无限颂》,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发现他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普鲁斯特、杜拉斯、西蒙、阿拉龚、米肖等一系列特立独行的作家。在索莱尔斯看来,文艺的魅力在于创新,在于独一无二。这种思想在他的另一部作品《例外的理论》中也有所体现。因此,法国文学可以借鉴的地方不仅是内容,而且是不断反叛的(或不断创新的)写作技巧。2002年,我出版的专著《20世纪法国“反文学”研究》,就是对法国现代派文学的写作技巧进行的思考。
翻译《改变命运》
留学生:2013年,你将《改变命运》一书译成汉语并亲笔题词馈赠法国总统奥朗德。你能谈谈当时翻译此部作品的原因吗?
刘成富:我这一生似乎主要做了三件事:法语教学、法国文学研究和法语翻译。在法语翻译中,既有文学翻译,也有学术翻译。要翻到一本好书,有时要靠运气。比如,《消费社会》的翻译被cssci引用的次数多达千次,在我国人文社科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这部译著给我带来了极大的荣誉。《改变命运》一书的翻译也是机缘巧合。本来,这部译著要在2012年奥朗德防华期间问世,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被推迟了。刚接到译林出版社邀约的时候,我既紧张又激动,因为这不是一个普通作者的作品,而是出自一个在位的法国大总统之手。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让我的研究生房美参与翻译,希望通过翻译实践能让我的学生快快成长。相对于其他翻译任务,《改变命运》这部作品的翻译似乎更有诱惑力,因为通过这部作品的翻译,我们能学到很多东西,不仅能够了解法国当下的各种社会问题,而且发现奥朗德的理想和抱负究竟是什么。当然,我们更希望知道奥朗德究竟是通过什么手段来改变法兰西人民命运的。
留学生:你觉得这本书在翻译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或障碍?
刘成富:就翻译而言,文学翻译是最难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院罗新璋先生曾用“三非”概述过自己的看法:“文字翻译非文学翻译,中译外非外译外,精确非精彩之谓也”。《改变命运》虽然不是文学翻译,但是要做到“信、达、雅”也非易事。法国大总统的语言既非文学语言,也非学术语言,也非日常口语。这种语言必须要大气、庄重,必须体现总统的尊严,必须要让所有的人读起来舒服,听起来悦耳。因此,如何把控语言的节奏、语言的清晰度和语言的感召力,也就成了我们翻译过程中最主要的挑战。当奥朗德在信中称赞译文的翻译质量时,作为译者,我如释重负,而且获得了巨大的精神安慰。
留学生:你在看到法国总统奥朗德亲笔书写的感谢信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这次事件对你今后的影响有哪些?
刘成富:收到奥朗德的来信,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很兴奋,就好比获得了法国最高文学奖——“龚古尔奖”。在我看来,这是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誉,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也属于所有为中法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人。在中国从事法语语言教学、法国文学研究以及中法文化交流的人很多,我只是其中的一员而已。这封信是对中国法语学人的巨大鼓舞和鞭策。让我开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译者常常被视为配角,是“隐形人”,平时根本得不到重视。法国总统作出如此大的反应,不能不让我受宠若惊。对译员的肯定,就是对文化交流中翻译活动的重视,他让“隐形”的译者走到了前台。就我个人而言,我将努力开拓,戒骄戒躁,继续把我一生的三件大事做好,继续做好文化“摆渡人”的工作。在我的船上不仅搭乘法国作家,而且在返程的途中还要装上中国文化。为了宣传中国文化,今年4月我与我的博士生合作编写了《最扬州》,而且在出版之前,就这一课题我也曾在非洲国家做过多次演讲。
研究非洲问题
留学生:除了法语语言文学以外,你目前还从事哪方面的研究工作呢?
刘成富:中法文化交流是我的主攻方向,除此而外,我还十分关注非洲法语地区。非洲有许多法语国家,历史上都是法国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非洲国家纷纷独立,但是法国在非洲的影响仍然存在,而且法国人把非洲作为他们的“后院”。我希望把法国研究扩展到法语国家研究,并与南京大学历史系、地理系、国际问题研究院的教授们共同开设了有关课程,把语言、文学、文化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全方位的、全新的国际视野。作为学者,我们觉得我们有义务把自己的学术研究与当下的社会问题和国际问题结合起来,为世界的和平和人类的幸福作出应有的贡献。最近几年,我走访了南非、刚果(金)、刚果(布)、马里、加蓬、喀麦隆、塞内加尔等非洲国家,我觉得非洲大陆充满了无限希望。
留学生:你认为如何在中非合作中构建中法战略伙伴关系?
刘成富:在法国人的心目中,如果说拉丁美洲是西班牙的美洲,那么非洲也就是法国的非洲。产生这样的心理其实不足为怪,因为在50多个非洲国家中,有22个国家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奥朗德在《改变命运》一书中写道:“我们的共和国也将针对非洲执行一项新的政策,这是法国的荣誉,也是它的关注所在。”如今,中国人大举进军非洲,法国人反应之强烈不言而喻。西方媒体对在非的中资企业歪曲事实的报道,就是有力的明证。在西方舆论的诱导下,非洲少数知识精英也对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与合作颇有看法,甚至到了杞人忧天的程度。2014年4月,我在喀麦隆举办的“侨民的作用与中非合作”国际研讨会上,就亲耳听到有位学者说道:“笑容可掬的菩萨会不会有一天变成凶神恶杀的魔王呢?”
南开大学 外国语学院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 篇4
外国语系08级本科班兴隆山之旅
活
动
总
结
外国语系08级甲乙班班委会时间:2009年4月28日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外国语系08级本科班兴隆山之旅总结
我系一年一度的春游实践活动以于上月全部结束了。活动从组织和实施来看还是很成功的。下面,我就此次春游活动做一个总结:首先,活动计划到位,组织有序。我们这次活动从前期的各班制定《文明兴隆山之旅规则》到当天的文明、安全、有序活动再到后期的出游实践成果作业的完成,全得益于活动计划和组织到位。其次,安全和文明礼仪到位。在途负责人强调各项安全注意事项。要求同学们不疯打,不追逐,不私自离队。学生们听从负责人的安排,队列整齐,不大声喧哗,做文明的大学生。在安全教育的同时,也树立了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学生形象,所有学生穿着整齐,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整个活动中,绝大多数的班级同学们之间能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文明谦让,遵守社会公德。
最后,同学们积极配合,负责人引导到位,促进预期目标。我系提倡“一项活动,多项成果。”因此,我们在计划时也考虑到除了游玩,一定要留下可见的成果。因此在活动前提出了举行班级实践角的布置交流活动。对这次活动的成果进行进一步的总结提升。当然,这次活动也有一些不足,总结了一下,以便提高:
1、同学们在途中随地丢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当我们离开吟诵现场的时候,那现场一片狼藉的场面,让我们无法与我们是文明学生的形象画上等号。所以让我在这里再一次倡议,集体活动注意
我们举止文明,只要我们每个人为文明形象迈出一小步,我校的文明形象将向前前进一大步。
2、个别同学文明谦让表现不足。在同乘一辆车时谦让座位表现还不够好,希望有此现象的班级要积极改进。有些同学在班级里布置实践角时还应再及时些。
3、对于旅游区的规则有些同学置之不理,乱刻乱画。
这次外出旅游,同学们积极参与,积极进取,团结友爱。通过春游这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不仅让我们玩得开心还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们讲文明、懂礼貌,知道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懂得坚持、不怕困难、努力奋进,这些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也体现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上。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劳动,感谢同学们的认真努力。
作者:张宏亮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QQ:316156668
外国文学史19C浪漫主义诗人 篇5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生于律师之家,1783年他的父亲去世,他和弟兄们由舅父照管,妹妹多萝西(Dorothy)则由外祖父母抚养。多萝西与他最为亲近,终身未嫁,一直与他作伴。拜伦;P179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P181被逼离开英国,认识了雪莱,成为知音
拜伦式英雄P180在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出现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这些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拜伦式英雄”。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拜伦式英雄”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例如,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The Corsair, 1814)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等。这类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具有矛盾性:一方面,他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有火热的激情,强烈的爱情,非凡的性格;敢于蔑视现在制度,与社会恶势力誓不两立,立志复仇,因此,他们是罪恶社会的反抗者和复仇者。另一方面,他们又傲世独立,行踪诡秘,好走极端,他们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斗争中单枪匹马,远离群众,而且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拜伦式英雄”是个人与社会对立的产物,也是作者思想的特点和弱点的艺术反映。这类人物形象相继出现于拜伦笔下,这对于当时英国的封建秩序和资产阶级市侩社会进行的猛烈冲击,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他们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悲观厌世情绪,又往往会给读者带来消极的作用。俄国的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和诗人普希金都曾指出“拜伦式英雄”的思想弱点及其危害性。雪莱;P168英国
---------------------俄国-------------莱蒙托夫;P171米哈依尔·尤利耶维奇·莱蒙托夫(英文译名:Lermontov,MikhailIurievich)俄国诗人。生于莫斯科一个小贵族家庭,卒于高加索。3岁丧母,在奔萨省外祖母的庄园度过童年。上中学时开始写诗。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学,课余写了近300首抒情诗和几首长诗,绝大多数在生前没有发表。1832年因参与反对保守派教授被迫离开大学,转入圣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1834年毕业后到近郊骠骑兵团服役。普希金;P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沙俄莫斯科,1837年2月10日(俄历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青铜骑士”。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诸体皆擅,创立了俄国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创立了典范。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出生于贵族家庭,童年开始写诗,在沙皇政府专为培养贵族子弟而设立的皇村高等学校学习。学习期间受到当时进步的十二月党人及一些进步思想家的影响。后来发表的不少诗作抨击农奴制度,歌颂自由与进步。普希金的主要作品除了诗歌以外,主要还有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历史纪实语的创始人,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别尔金小说集》等。普希金在创作活动上备受沙皇政府迫害。1837年在一次布置的决斗中遇害。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深刻。[1]--------------------德国--------
诺瓦利斯;P 诺瓦利斯(1772-1801)德国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抒情诗代表作有《夜之赞歌》(1800),《圣歌》(1799)等。他还写过长篇小说《海因里希·冯·奥弗特丁根》,书中以蓝花作为浪漫主义的憧憬的象征,非常著名。
--------------------法国--------
拉马丁;P 阿尔封斯·德·拉马丁(1790-1869)法国十九世纪第—位浪漫派抒情诗人。1811年秋漂泊意大利,在那不勒斯认识了一个叫格拉齐拉的姑娘,后来为她写了一部小说《格拉齐拉》。1816年秋,他在法国东南都温泉区疗养,认识了一位老科学家的年轻妻子,两人相恋。她次年的病故给他带来懊丧的回忆,写下了许多悲叹爱情、时光、生命消逝的诗篇,后结集为《沉思集》,1820年发表后获得上流社会的热烈欢迎而一举成名。他还著有诗集《新沉思集》、《诗与宗教和谐集》,小说《一个女仆的故事》、《圣普安的石匠》等。拉马丁长于抒情,诗歌语言朴素,节奏鲜明,但情调低沉、悲观。他认为诗是心灵的语官,是感情充溢时的自然流露。代表作《沉思集》给人以轻灵。飘逸、朦胧和凄凉的感,觉着重抒发内心深切的感受。缪塞;P 阿尔弗莱·德·缪塞(Alfred de Musset,1810—1857)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出身贵族。早期受雨果影响,曾加入浪漫主义文社。缪塞的诗热情洋溢,想象丰富,他比其他浪漫主义诗人更注重诗句的形式美,语言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富有音乐感。他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的四大诗人之一。十四岁开始写诗,1829年出版第一本诗集《西班牙和意大利故事》。--------------------美国--------
南开大学 外国语学院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 篇6
A苏轼的词扩大了词的题材,举凡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向来诗人所惯用的题材,他都可以用词来表达,不再仅限于晚唐五代以来的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内容 ;
B再者提高了词的意境,以诗为词,以诗情为词情,感情充沛真挚;即便在婉约词方面,苏词的境界又变得婉转而不妖艳,柔情而不颓废,感怆而不伤神。
C最后苏词繁荣了词的风格,其“豪放”风格打破了过去人们对于词“低吟浅唱”的固定观念。
<江城子•密州出猎>
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2.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伤怀情绪。
B.上阕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C.下阕词人以象征手法,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D.词中幽人和孤鸿的同时出现是虚写,是作者虚拟出来的,反映了作者有好道喜静的性格特点。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问题:该词揭示的道理是什么?
上片侧重写哀情,下片侧重写欢乐。“多情却被无情恼”,不仅写出了情与情的矛盾,也写出了情与理的矛盾。佳人洒下一片笑声,杳然而去;行人凝望秋千,空自多情。词人虽然写的是情,但其中也渗透着人生哲理。
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作者借墙里、墙外、佳人、行人一个无情,一个多情的故事,寄寓了他的忧愤之情,也蕴含了他充满矛盾的人生悖论的思索。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下列叙述不符合作者原意的是()A “十年生死两茫茫”,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奠定凄婉哀伤的情感基调。
B上片写尽相思之苦,下片即转入写梦中相逢之喜
C“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梦已醒,人已逝,只有长相思,空相忆。这里既有景有情,这里的写景显得特别凄清幽寂,情感显得无限哀伤。
D“相顾无言”虽给人以粗线条之感,但接着的“泪千行”悲痛中又隐含无所顾忌地倾泻感情的豪气。
南开大学 外国语学院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 篇7
浪漫主义时期开始于十八世纪末, 到内战爆发为止, 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华盛顿·欧文出版的《见闻札记》标志着美国文学的开端, 惠特曼的《草叶集》[2、3、4]是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的压卷之作。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是美国文学的繁荣时期, 所以也称为“美国的文艺复兴。”
19世纪初, 美国完全摆脱了对英国的依赖, 以独立国家的身份进入世界政治舞台。这时期作家们跟英国浪漫主义作家一样, 强调文学的想象力和感情色彩, 反对古典主义的形式和观点, 歌颂大自然, 崇尚个人与普通人的思想感情, 并且寻根问祖发幽古思情。美国社会的发展哺育了“一个伟大民族的文学”。年轻的美国没有历史的沉重包袱, 很快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一时期也是美国历史上西部扩张时期, 到1860年领土已开拓到太平洋西岸。到十九世纪中叶, 美国已由原来的十三个州扩大到二十一个州, 人口从1790年的四百万增至1860年的三千万。在经济上, 年轻的美国经历向工业的转化, 影响所及不仅仅是城市, 而且也包括农村。蒸汽动力在工、农业生产上的运用、工厂的建立、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以及科技上的发明创造使经济生活得到了重组。另外, 大量移民促进了工业更加蓬勃的发展。政治上, 民主与平等成为这个年轻国家的理想, 产生了两党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国家的文学和文化生活。随着独立的美国政府的成立, 美国人民已感到需要有美国文学, 表达美国人民所特有的经历:早期清教徒的殖民, 与印第安人的遭遇, 边疆开发者的生活以及西部荒原等。这个年轻国家的文学富有想象, 已产生了一种文学环境。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 出现了一大批文学读者, 形成了十九世纪上半叶蓬勃的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
外国的, 尤其是英国的文学大师对美国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作家由于秉承了与英国一样的文化传统, 形成了同英国一样的浪漫主义风格。欧文 (Irving) 、库柏 (Cooper) , 坡 (Poe) , 弗伦诺 (Freneau) 和布雷恩特 (Bryant) 一一反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学样式和文学思潮, 开创了较新的小说和诗歌形式。这一时期大多数美国文学作品中, 普遍强调文学的想象力和情感因素, 注重生动的描写、异国情调的表达、感官的体会和对超自然力的描述。美国作家特别注意感情的自由表达和人物的心理描写。作品中的主人公富有敏感激动的特质。注重表现个人和普通人是这一时期作品的强烈倾向, 几乎成了美国的信仰。富雷诺、布雷思特和库柏等人的作品对客观自然的描写有强烈的兴趣。富雷诺在"帝国的废墟"主题中对过去情景的描写绘声绘色, 布雷恩特对北美五大湖区的史前印第安人描述引人入胜, 欧文对哈德逊河传说的巧加利用炉火纯青, 库柏的长篇历史小说深入细致。总的来说, 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上接英国文学传统, 下开美国文学之风。
虽然美国文学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 但这一时期著名的文学作品表现的却是富有美国色彩的浪漫主义思想。“西部开拓”就是一个说明美国作家表现自己国家的恰好的例子。他们大量描述了美国本土的自然风光:原始的森林、广袤的平原、无际的草原、沧茫的大海、不一而足。这些自然景物成为人们品格的象征, 形成了美国文学中离开尘世, 心向自然的传统。这些传统在库柏的《皮袜子的故事》 (Leather Stocking Tales〉、梭罗的《沃尔顿》 (Walden) 以及后来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中都得到了明显的表现。随着美国民族意识的增长, 在小说、诗歌中美国人物都越来越明显地操本地方言, 作品多表现农民、穷人、儿童以及没有文化的人, 还有那些虽然没文化但心地高尚的红种人和白种人。美国清教作为一种文化遗产, 对美国人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美国文学中也留下了明显的印迹。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 比起欧洲文学, 美国文学的道德倾向十分浓厚。在霍桑 (Hawthorne) 、梅尔维尔 (Melville) 以及其他一些小作家的作品中加尔文主义的原罪思想和罪恶的神秘性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足能标炳的是新英格兰的超验主义运动。该运动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新英格兰的先验主义俱乐部。本来, 这个超验主义只是对新英格兰人提出来的。它是针对波士顿的唯一神教派的冷淡古板的理性主义而提的。而后来逐渐影响到全国, 特别是在高级知识分子和文学界人士当中影响颇大, 成为浪漫主义运动的核心。超验主义, 它崇尚直觉, 反对理性和权威, 强调人有能力凭直觉直接认识真理, 人能超越感觉获得知识。超验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是爱默生 (Emerson) [5]和梭罗 (Henry Davd Thoreau) , 他们的作品对美国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超验主义理论的奠基人是爱默生, 他的《论自然》曾被称为超验主义理论的“圣经”。超验主义“承认人类具有本能了解或认识真理的能力, 能够超过感官获取知识”。爱默生[5]曾说:“只有人心灵的尊严才是最神圣的。”超验主义还认为自然是高尚的, 个人是神圣的, 因此人必须自助。在诗歌方面, 新英格兰地区比较出名的诗人有郎费罗, 在波士顿有惠蒂诶, 他的长诗《大雪封门》被称为“一部优美的新英格兰田园诗”。
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作家, 著名的有富雷诺 (Philip Freneau) 、布雷恩特 (William Cullen Bryant) 、郎费罗 (Henry Wordsworth Longfellow) 、娄威尔 (James Rassel Lowell) 、惠特 (John Greenleaf Whitter〉、爱伦·坡[6] (Edgar Ellen Poe) 、以及惠特曼[2、3、4、8] (Walt Whitman) 。19世纪最伟大的美国浪漫主义诗人是惠特曼, 惠特曼1855年出版的《草叶集》[2、3、4、8] (Leaves of Grass) 是美国十九世纪最有影响的诗歌。《草叶集》[2、3、4、8]标志着美国文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另一位革新诗人是狄金森[7、8], 她被誉为美国20世纪新诗的先驱。浪漫主义时期两位最重要的小说家是霍桑和梅尔维尔, 在浪漫派作家中埃德加·爱伦·坡[6]是第一位美国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人。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小说富有独创性、多样性, 有华盛顿?欧文的喜剧性寓言体小说, 有爱伦?坡[6]的歌德式惊险故事, 有库柏的边疆历险故事, 有麦尔维尔长篇叙事, 有霍桑的心理罗曼史, 有戴维斯 (Rebecca Harding Davis) 的社会现实小说。美国浪漫主义作家在人性的理解上也各自不同。爱默生、梭罗等超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在自然中是神圣的, 因此人类是可以完善的, 但霍桑和麦尔维尔则认为人们在内心上都是罪人, 因此需要道德力量来改善人性。《红字》[9]一书就典型地反映了这个观点。
总之,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在一定程度上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之间有衍生性, 与启蒙思想相悖, 强调感情、想象和主观性。但大部分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还是典型的美国化作品。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与其产生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渊源相关, 反映了美利坚民族一个“真正全新的经历”、深受美国清教主义运动的影响、信仰个人主义和直觉的价值、追求民主与政治上的平等、强调“使命感”以及多样化的创作形式。
参考文献
[1]肖飚.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2001, (02) .
[2]王晓燕, 王智华.惠特曼和他的《草叶集》[J].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5, (01) .
[3]王蓉.浅谈《草叶集》的诗歌主题[J].成功 (教育) , 2007, (11) .
[4]李汝成, 路玉坤.《草叶集》主题论[J].济南大学学报, 2000, (04) .
[5]朱蔓.轻灵个性与超验思索的奇异结合——由爱默生诗作透视超验主义思维[J].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02) .
[6]林琳.浅谈爱伦坡作品中的恐怖描写及其创作目的[J].长春大学学报, 2003, (01) .
[7]林文静.爱米莉·狄金森诗歌的女性书写策略[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 (04) .
[8]朱云.西方典故:对新诗用典的一种考察[J].湖北社会科学, 2008, (03) .
论造就美国文学的超验主义思想 篇8
关键词:爱默生;超验主义;美国文学
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是自美国国家政治独立以后,美国国家精神、文化领域从欧洲地区的母体中分离而独自发展的重要时期。超验主义思想成为美国人精神领域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宣言。超验主义的代表作家爱默生和梭罗,他们热爱心灵和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自助精神,非常看中精神生活,他们倡导的这些思想帮助美国人冲破了多年来依赖外国思想的束缚,树立了美国国民的自信心,最重要的是,这些思想造就了美国文学。
一、超验主义思想在美国
从哲学上说,超验主义是“对人类直觉认识能力的认知,或者说是人类越过感官而得到知识的能力的认知”。美国超验主义思想家爱默生在1836年出版了著名的《论自然》,书中囊括了他一生重要思想的胚芽。在1837年,爱默生参加美国当时的大学生联谊会,发表了重要演讲《论美国学者》,文中着重论述了人的价值、人本位思想;引出学习者的责任是有自由而且要敢于寻找并展示真理,从而鼓舞人、勉励人;他宣扬民族自尊心,反对过去美国一贯地追随外国的学说。爱默生的这个演讲在当时的美国轰动全国,激发了美国人民对美国民族文化的热爱情感。在爱默生的观念中,他保留了前人思想的积极成分,比如,唯一神教中关于人的价值的理论,还有康德的哲学思想,同时,爱默生发展了这些思想,形成了超验主义思想。超验主义的基本思想是要反对权威,崇拜直觉,尊重个性解放,冲破过去思想的束缚和外国教条的禁锢,在美国建立新的民族文化,集中体现出现代的美国精神。
爱默生和他的学生梭罗为新思想的传播在美国努力奔走着,但在当时还是有很多人无法立即接受新思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理解,最后逐步成为当时美国的主流思想。
超验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1)超验主义认为精神的力量是第一位的,这是整个宇宙中最重要的因素。(2)超验主义提倡用全新的目光去审视自然,他们认为自然才是精神的象征,自然是对人类最神圣和纯洁的思想,主张人们用自己的直觉去感受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的上帝。(3)美国超验主义认为个人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这个社会中最重要的组成因素是个人,通过个人的修养完善才能实现社会的革新。所以,我们每个人最主要的任务和责任是自我完备,而不是过去崇尚的只追求物质富贵。
二、超验主义与美国文学
美国的超验主义思想帮助美国文学由原先依赖国外逐渐走向独立。美国文学是美国本土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证明。爱默生是超验主义的缔造者,同时也是美国本国文化独立的积极推动者,他最大的功绩就在于他在美国文学上的贡献,也就是他对于美国民族文学的影响。他是第一个提出精神至上,冲破以往以神为中心的古老思想,认定人只要凭借自己的直觉是可以认识真理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人就是上帝本身,这个思想不仅仅肯定了人的作用,同时它强调了人的价值。爱默生还主张解放个性,挑战权威。爱默生认为,学习国外的思想理念模式肯定有必要,有益处,但是,不能一味地,毫无改变地,盲目跟风似地追随,那样做会成为另一个模式,从而失去了美国民族文化的根本,坚持自己比一切都重要。这种思想逐渐被人们广为接受,并将当时的美国,政治和经济上完全独立的美国,在文化和精神上从欧洲大陆的文化束缚中彻底解脱出来,使美国文学从此以一个独立的形象屹立在世界上。
爱默生的言论被当时美国的学者们视为“美国思想的独立宣言”。在爱默生的眼中,美国、美国民族,应当自立,自立在世界之上,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做到的是自助自立。而这其中有两方面是非常重要的:(1)不要去一味“迎合”,要考虑到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变通。(2)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相信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有他的优势和伟大之处的,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自身的伟大潜力。过去的效仿就是在迷失自我,应该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当下,臣服于当下,比任何时候都要相信自己的直觉。
超验主义思想在当时将浪漫时期的美国文学彻底推向高潮,涌现出大批突出美国个性和独立的作家,美国文学真正意义上独立起来。爱默生和梭罗号召人们相信“直觉”,不再依赖任何人和固有的文化知识,提倡个性发展。爱默生还认为美的真正目的,不是模仿,而是创造。他特别主张在文学作品中用“目前的、平凡的、低贱的”的新题材,主张美国文学民族化、独立化。“我们要用自己的脚走路,我们要用自己的手工作,我们要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思想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美国大众追求民族文化和文学的强烈愿望,而且还集中表达了美国人想要冲破传统束缚、解放思想的进步立场。
总而言之,爱默生发起和倡导的超验主义思想,以美国精神独立宣言的身份,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深远广泛。最重要的成就是造就了独立的美国文学。
【南开大学 外国语学院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推荐阅读:
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09-21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物流管理专业07-04
南开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考研心得体会10-03
【新祥旭考研】2018年南开大学经济学院832真题回忆版10-21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10-20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简介07-23
外国语学院-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参赛总结11-05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英语语言文学2018年暑期备考建议08-03
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三自学生会申请材料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