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浪漫主义诗歌

2024-10-03

外国浪漫主义诗歌(通用9篇)

外国浪漫主义诗歌 篇1

关键词:外国诗歌,初中语文,教学

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1]中, 选入了一定数量的外国诗歌。诗歌是任何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 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文化修养。掌握、欣赏、背诵一定数量的诗歌对学生而言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古典诗歌, 还有现代诗, 以及外国诗歌。在小学教学中, 学生很少接触外国诗歌, 甚至没有接触过。如何做好中学外国诗歌教学, 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现在的诗歌教学存在不少问题, 尤其是外国诗歌的教学, 令很多语文老师头疼。初中语文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 如果在这一时间段对语文失去兴趣, 那么, 高中语文教学将无从谈起, 小学的教学也付之东流。本文权当抛砖引玉, 见教于方家。

1. 诗歌教学的旨归

有论者曾指出“诗歌的审美化教学有助于达到诗教的目的。培养具有现代文明素养和创造能力的人。具体到一首诗的教学中来。就是要让学生体验到诗的精华所在、美的所在、旨趣所在。所有的教学手段都统一到这一点上来, 就会出现和谐的课堂氛围。”[2]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 七年级上册选了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 七年级下册选取了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 八年级下册选取了高尔基的《海燕》, 纪伯伦的《组歌》之《浪之歌》《雨之歌》, 九年级上册济慈的《蝈蝈和蛐蛐》、叶赛宁的《夜》, 九年级下册莱蒙托夫的《祖国》、休斯的《黑人谈河流》。六册共有课文140多篇, 外国诗歌占了将近十分之一, 可见外国诗歌教学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2. 外国诗歌与新诗的不同

有的教师将外国诗歌等同于中国新诗[3], 这是不合理的, 中国新诗毕竟是中国人写出的, 在很大程度上和外国诗歌不同。

首先, 使用语言不同。外国诗歌是非汉语的写作, 我们看到的文本是翻译过来的, 而经典之作往往又有多个译本, 和原作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只有去读原诗, 才能更好的了解某一首诗。这是我们必须告诉学生的。新诗则是用汉语写作的, 不存在语言方面的难度。

第二, 写作的对象和环境。外国诗歌必然是外国人写的, 写的也大都是外国的人、物、事等, 初中学生接触到的外国都是感性、抽象的, 通过电视或者书本, 很少有亲身的体验, 所以理解上存在不小的难度。

第三, 风俗文化的因素。中国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和中心, 古希腊和古埃及是西方文化的源头。两种文化体系有着很大的差异。比如说, 中国崇尚家国一体, 个体隐蔽在国家民族的背后, 崇尚儒家的中庸之学, 而西方则高扬个人主义, 崇尚个人的情感和利益, 他们追求极致。所以说, 外国诗歌的教学绝对不同于古典诗歌、新诗。

诗歌是含蓄的艺术。在西方, 诗歌的意义就是精致的讲话。所以, 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朗诵, 有节奏、有情感的朗诵, 决不能小和尚念经那样。其次才是欣赏, 诗歌是一种形式的艺术, 它有外在的建筑美, 语感的音乐美, 理解之后将会有绘画美 (闻一多语) 。学生在理解之后能够根据诗歌的描绘在脑海中勾勒一幅美妙的图画。

3. 如何有效地进行外国诗歌教学

一些评论家认为, 诗歌是不能翻译的。其中带着七分自豪, 也有三分无奈。在他们看来, 对诗歌的任何解读都是对诗歌的亵渎。当然, 说法失之偏颇, 但也不是全无可取之处。至少告诉我们我们读到的外国诗歌已经与原作有差距, 再进行过度的解读, 可能和作者的意图南辕北辙。

拿到一首诗歌, 我们先不要急着弄明白它的意思, 先朗读, 甚至背诵, 体会它不同于小说的节奏美, 在音乐上独有的美感, 这是歌曲所不能替代的。当然, 这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很高。诗无达诂。可以先让每个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可以写成小短文, 也可以当堂发挥。都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把握。

第二个就是要对诗歌中的特殊用法、特殊的风俗习惯作交代。然后划分节奏, 教会学生如何划分节奏,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按照词性划分, 比如下面的例子。古诗也要划分节奏, 但古诗的节奏大都是固定的。五言、七言都有固定的节奏。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名篇, 诗歌全文表述了一种积极乐观而坚强的人生态度, 亲切和蔼。学生从中学到对待困难的态度, 对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很有帮助。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第三个, 不能把诗歌的意义限定。每个同学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只要不过格都可以。对于仿写, 笔者并不赞同[4], 因为, 对于诗歌而言, 它是天然的, 如果人人都去模仿一篇文字, 不排除出现好的文字, 但势必扼杀很多学生的创造力, 想象力, 我们可以在学习之后, 让学生试着写一首短短的诗歌, 主题可以限定, 也可以不限, 行数20行以内, 这样也许更有效。

诗歌教学的方法灵活多样, 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的地区都可以采用不同的办法。书是死的, 人是活的, 学生是千变万化的, 任何理论不可能适用于所有人, 教材就是一个例子 (叶圣陶语) , 我们需要更多地结合实际, 让学生喜欢文学, 至少不反感, 从中得到人类最普遍的情感熏陶。

参考文献

[1]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年7月第三版。

[2]樊小勇:感性的开发与审美的回归——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论[J], 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09, 6 (7) 。

[3]杨东增: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 教学月刊 (中学版) , 2009 (4) 。

外国诗歌课堂教学探析 篇2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诗歌篇目长期以来不受广大师生重视,对于外国诗歌的分析解读往往流于表面形式,缺乏深入有效的文本阅读,师生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交流讨论。在教学实践当中,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尝试,运用诵读、比较和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能收到更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一、入选篇目特点分析

我们以近年来的人教版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入选的外国诗歌篇目虽然不尽相同,但是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共同点,那就是所涉及的作者华兹华斯、普希金、莱蒙托夫、惠特曼、裴多菲等多为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诗人;而布莱克的《老虎》、波德莱尔的《信天翁》、里尔克的《豹——在巴黎植物园》等同为西方咏物诗的名篇,带有鲜明的象征主义色彩。

人教社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诗歌散文欣赏》同样体现了上述特点,只不过扩充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阵营,《西风颂》的作者雪莱、《秋颂》的作者济慈都是19世纪英国天才的浪漫主义大诗人,19世纪广受欢迎的英美女诗人伊丽莎白·勃朗宁的《不是死,是爱》和艾米丽·狄金森的《你无法扑灭一种火》同样充满了浪漫情调和生活哲理。而波德莱尔的《应和》、兰波的《元音》和魏尔伦的《秋歌》都是19世纪前期象征主义诗歌的名篇,瓦雷里的《石榴》、里尔克的《严重的时刻》、叶芝的《当你老了》、艾略特的《窗前晨景》以及庞德的短诗《刘彻》,又都属于20世纪前期象征主义和意象派诗歌的经典篇目,俄国流亡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的《黑马》同样是一首充满象征和隐喻色彩的咏物诗。

通过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诗歌入选篇目的分析,其实不难发现,19世纪兴起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是最为主要的两种诗歌风格,就题材而言,咏物诗颇受重视。如何开展这些丰富多彩的外国诗歌的课堂教学呢?兹选取两首英美浪漫主义和意象派的诗歌名篇——华兹华斯的《我独自漫游,犹如一朵云》和庞德的《刘彻》——作为案例来探析外国诗歌的课堂教学。

二、走近华兹华斯

《我独自漫游,犹如一朵云》是英国湖畔派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创作于19世纪初的一首抒情短诗,原作无题,后世为了便于标识,一般直接以该诗的首行诗句为题,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方平则另取《水仙花》作为诗题,倒也恰如其分。显而易见,英国湖滨地区生长的水仙花是这首诗的吟咏对象。在华兹华斯妹妹多萝西的日记里,记述了1802年4月15日这一天,华兹华斯兄妹在林中郊游时发现了在树丛掩映下的沿湖岸边盛开着犹如狭长的彩带一般的水仙花,竟然有整条乡村大道那么宽阔。“每当微风掠过湖面,它们就似乎在开怀大笑。”诗人显然沉浸在这片花木和湖水装扮而成的自然美景之中,并最终写下了这首浪漫主义诗歌名篇。

介绍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之后,还应该让学生对于英国湖畔派诗人的创作主张有所了解,那就是强调诗歌应该充满想象力,返归自然。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来感受诗人所描绘的湖滨风景,然后思考这样的问题:华兹华斯是以怎样的视角(俯瞰大地)来观察水仙花的,为什么要将自身幻化成天空中的“一朵云”。作为浪漫主义诗歌的经典意象,“一朵云”展现了诗人怎样的天性和追求,“独自漫游”或者说孤独地游荡,其中又有何深意。应该说这些紧扣诗歌开篇内容所提出的问题可以逐步地引导学生去思考诗人的心境和理想:试图远离尘嚣,挣脱世俗的羁绊,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阅读诗歌不可轻易错过细节,为什么诗人初见金黄色的水仙时,使用了“忽然间”这样的词语进行修饰,要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明白,不经意之间的物我相遇,流露出人与自然的亲近之感,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当然也不妨在课堂教学中列举陶渊明或王维等中国古代田园诗人的名作,与华兹华斯的这首浪漫主义诗歌名篇来进行比较对照。

诗人将茂密的水仙花丛比作连绵不断的夜晚繁星和频频点头、舞姿婀娜的少女,充满了浪漫气息和丰富的想象力。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物和随处可见的自然风景进行联想和描摹,还可以鼓励学生课后进行诗歌创作,补充阅读华兹华斯的其他名篇,例如《孤独的收割女》《苏珊的冥想》等。

针对外国浪漫主义诗歌名篇,采用诵读式诗歌教学法要求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时提出明确的诵读要求,在课堂上可以示范朗读,提醒学生注意诗歌中的停顿和语言节奏的轻重缓急,不能变为毫无目的性地集体朗读,应该让学生带着感情融入到诗人营造的风景和精神氛围之中。考虑到高中生已经有一定的外语水平,不妨将诗歌的译作和英文进行对照阅读,还可以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下,采用播放背景音乐、风景视频或显示图片等方式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理解庞德

1914年出版的《意象派选集》收入了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的六首诗,其中有几首是取材于中国古典诗歌的改写之作,包括《九歌·山鬼》、班婕妤的《怨歌行》和汉武帝的《落叶哀蝉曲》。庞德是通过赫伯特·翟尔思的《中国文学史》(1910)最初读到了这些汉诗的英译,值得注意的是,庞德采用了自由诗体进行了大胆地改写,放弃了翟尔思颇为浓艳抽象的双行韵。我们不妨将《刘彻》这首意象派短诗和汉武帝的《落叶哀蝉曲》对照阅读:

刘 彻

庞德

绸裙的窸瑟再不复闻,

灰尘飘落在宫院里,

听不到脚步声,乱叶

飞旋着,静静地堆积,

她,我心中的欢乐,睡在下面。

一片潮湿的树叶粘在门槛上。

(赵毅衡译)

落叶哀蝉曲

刘彻

罗袂兮无声,

玉墀兮尘生。

虚房冷而寂寞,

落叶依于重扃。

望彼美之女兮安得,

感余心之未宁?

显而易见,庞德这首短诗的前四行还能依稀辨认出对汉武帝原作化用的痕迹,只不过画面的运动感更强烈。罗袂、玉墀、虚房、重扃等中国古典诗歌中独有的意象,在20世纪初美国诗人庞德的笔下得到了生动地再现。和原诗营造出的清冷寂寞的氛围相比,庞德的改写十分大胆,“窸瑟”“飘落”“飞旋”“堆积”等动态的词语仿佛一组从宫闱深院渐次扫过的镜头,让这首诗都变得鲜活了起来。原作的结尾两行是无限感伤的,流露出对亡姬李夫人的伤悼和怀念,在庞德看来,过分的抒情性会使诗歌变得华而不实,应该避免抽象地直抒胸臆,摆脱对韵律和词藻本身的依赖,所以庞德大胆地摒弃了原诗的结尾,转而采用英美意象派诗歌里常见的“意象并置”的手法,她“睡在下面”,连同“我心中的欢乐”,一起深埋在落叶的下面,这样的情感表达显然更为含蓄,和原诗结尾的感叹相比,更为具象化。

庞德这首短诗的最后一行“一片潮湿的树叶粘在门槛上”不仅另起构成了单独的段落,还与上文里描写过的落叶静静地堆积的画面形成了一种意象的并置,起到了叠加映衬的审美效果,可谓神来之笔。汉武帝原诗里并无这样的文字画面,完全出自庞德的想象和刻意描摹,“落叶依于重扃”和“一片潮湿的树叶粘在门槛上”显然不能简单地混为一谈,重扃有掩闭着的重重门户之意,在中国古诗文里也可特指墓门,而庞德笔下出现的则是“门槛”,这显然不是什么误译,而是一种创造性地改造,“粘”这样的词语下得贴切传神,显出了一种现代诗独有的艺术张力,通过这片孤零零的潮湿的树叶,庞德精确地捕捉到了主人公刘彻的“心之未宁”,这种寂寞不安的感受被一个特写的景物镜头给放大了,今人读起来也不再有历史的距离感。

庞德没有采用《落叶哀蝉曲》这样的原题,而是直接以汉武帝的名讳刘彻来命名,试图将一个遥远陌生的历史人物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有着内心痛楚的普通人来对待。这首短诗的最后一行从某种意义上也构成了意象派诗歌的“门槛”。作为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分支,它反对浮华的风格和抽象地抒情,追求诗歌语言的凝练,提倡自由诗体,具有散文化和具象化的特征。针对如此不无难度和门槛的外国现代派诗歌,课堂教学当中简单地采用诵读法和创设情境法,恐怕不得要领,难以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核。和19世纪的西方浪漫主义诗歌不同,现代派诗歌往往更为晦涩难懂,甚至支离破碎,只有采用比较和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才能一窥究竟。以庞德的《刘彻》为例,我们可以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对照注释,尝试着将汉武帝的《落叶哀蝉曲》翻译成白话文,最好能摆脱韵律的束缚,不去刻意地凑韵,充分感受自由体新诗内在的节奏感。

课堂上教师可以简介英美意象派诗歌的主张,例如庞德在给友人哈丽特·蒙罗的书信里强调写诗既要凝练,也应该像口语化的散文那样,不必拐弯抹角,力求“客观,再客观,然后是表现客观”。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意象并置”这一表现手法的理解,不妨举出庞德的另一首杰作《地铁站台》为例:“人群中出现的那些脸庞/潮湿黝黑树枝上的花瓣。”(赵毅衡译)这首意象派短诗仅有两行,灵感来自于1911年庞德走出巴黎地铁站时突然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到了一张张美丽陌生的面孔,从而引发的奇妙联想。这首诗起初写了整整三十行,最终精简为区区两行。不能片面地把鲜艳的“花瓣”理解为这些眼前闪过的脸庞的比喻,事实上,这种“意象并置”、叠加映衬的手法在中国的古典诗词当中随处可见,例如崔护《题都城南庄》里的“人面桃花相映红”;再如将两组名词不加连缀地直接并置,构成“列锦对”,更是不胜枚举: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黄庭坚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庞德的诗歌创作深受中国古诗和日本俳句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古诗词拉近学生对于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内心距离。这种比较式的教学法既可以是相同题材或背景的中外诗歌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之间的比较,例如庞德的《刘彻》和《地铁车站》,汉武帝的《落叶哀蝉曲》和《秋风辞》,这种比较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一个诗人的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对于外国诗歌的课堂教学而言,除了原作和译文相互比较,还可以针对同一首诗歌的不同中译进行比较,这样才能更好地接近诗歌的本来面目,诗人北岛的读诗随笔集《时间的玫瑰》即是这样的范例。

庞德的诗歌向来难译,一首《地铁车站》的中译多达数十种,《刘彻》一诗内地诗歌选本多采用赵毅衡译文,和台湾翻译家叶维廉的译文颇为不同,不妨举出叶译:“罗袂沙沙声已断/玉墀上尘埃飘动/不闻足音,叶子——/急卷成堆,躺在那里/而他的心上人在下面://一块湿叶粘着,在门槛上。”显而易见,叶先生的译文更为古雅,一字未动地沿用了汉武帝原诗里出现的两个意象——“罗袂”和“玉墀”,似乎更为忠实于原作,“不闻足音”、“急卷成堆”这样的词句,比起赵毅衡译文里的“听不到脚步声,乱叶飞旋着”似乎也更为凝练。然而,此前我们已经评介过庞德这首改写之作的创作背景、主张和风格,知道了庞德坚决反对袭用原文、反对文绉绉的书面语,甚至反对使用倒装句,那么,回过头来再读叶译,就会感到雅致有余,灵动不足,“而他的心上人在下面”(And she the rejoicer of the heart is beneath them)凭空多出了一层转折,“一块湿叶粘着,在门槛上”(A wet leaf that clings to the threshold)更是拆碎了完整的句式。对照此前括号里所引用的庞德原诗的最后两行,赵毅衡的译文明显更胜一筹。

互动探究式教学法对于外国现代派诗歌的课堂教学尤为适用。我们可以将《刘彻》的英文原作和汉武帝的《落叶哀蝉曲》一并提供给学生,让感兴趣的学生在课外尝试着翻译或改写。师生不仅可以对同一首诗歌的内容、主题、意象、技法等展开广泛深入地探讨,各抒己见,相互激发,进行多元解读,更要鼓励独立思考,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诗无达诂,何况是隔着语言面纱的外国现代诗歌呢。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成课外研究小组,明确分工,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阅资料,也可以把补充阅读的文字材料发放给学生,或通过网站链接、资源共享的方式,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

注释

①钱理群、洪子诚主编:《诗歌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②曹文轩主编:《外国文学名作导读本·诗歌卷》,西川点评,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③华兹华斯:《华兹华斯抒情诗选》,黄杲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

④赵毅衡编:《美国现代诗选》,赵毅衡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⑤庞德等:《众树歌唱——欧美现代诗100首》,叶维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外国诗歌选 篇3

(R.S.托马斯/作,张文武/译)

我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一个对你们而言太小的世界,即使手脚并用

俯下身子,你们也难以进来。

成年人的托辞。

即使你们用善于分析的眼睛

去探究、窥视,用愉快的表情

去偷听我们所有的谈话,你们仍然不能找到那个中心,在那里,我们跳舞,我们玩耍,生命仍在酣睡,在那紧闭的花朵下,在那光滑的蛋壳下,杯状的巢内的蛋,嘲笑着你们那更为遥远的天堂中

褪色的忧郁。

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

【美】狄金森

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

我就不虚此生

如果我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

平息一种酸辛

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

重新回到巢中

我就不虚此生。

人的时令

【英】济慈

四个季节循环成为一年,人的脑海也有四个时令,他有他的欢愉的春天,由幻想给揽来一切美景,他有夏季,那时他爱咀嚼,华丽的春梦,春季的甜品,他的心飞扬得这样高,使他最接近天庭,他的心

在秋天有了恬静的港湾;

那时他折起翅膀,满意于

懒懒望着雾色,满怀冷淡

让一切流去。像门前的小溪

他也有苍白而丑陋的冬令,不然,他就丧失了人的本性。

千万别挤 【英】狄更斯 你,不要挤!世界那么大,它容纳得了我,也容纳得了你。所有的大门都敞开着,思想的王国是自由的天地。你可以尽情地追求,追求那人间最好的一切。只是你得保证,保证你自己不使别人感到压抑。

不要把善良从心灵深处挤走,更得严防丑恶偷偷潜入你心底。给道德以应有的地位,给每件好事以恰当的鼓励; 让每一天成为一项严峻的记录,面对着它,你应当问心无愧; 给人们生的权利,活的余地,可千万,千万别挤!

孔夫子的箴言 【德】席勒

一 时间的步伐有三种: 未来姗姗而来迟,现在像箭一般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

当它缓行时,任怎样急躁,也不能使它的步伐加强。

当它飞逝时,任怎样恐惧犹疑,也不能使它的行程受阻。任何后悔,任何魔术,也不能使静止的移动一步。你若要做一个聪明而幸福的人,走完你的生命的路程,你要对未来深谋远虑,不要做你的行动的工具!不要把飞逝的现在当作友人,不要把静止的过去当作仇人!

二 空间的测量有三种: 它的长度绵延无穷,永无间断;它的宽度

辽阔万里,没有尽处; 它的深度深陷无底。它们给你一种象征: 你要看到事业垂成,必需努力向前,不可休息,决不可因疲乏而静止; 你要认清全面的世界,必需广开你的眼界; 你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必需审问追究到底。

只有恒心可以使你达到目的,只有博学可以使你明辨世事,真理常常藏在事物的深底。

(钱春绮

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俄】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既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爱 国 者 之 歌 【匈】裴多菲 我是你的,是你的,我的祖国!这颗心,这灵魂;

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

我的胸膛恰似一座教堂,神坛就是你的形象。

你耸立吧,假如需要,为了你,我就推倒教堂;

这被毁坏了的胸膛哟,最后它这样倾诉:

祝福祖国吧!我的上帝呀,向祖国祝福!

但是,我不对任何人说,也不大声呼喊;

只有你是我最亲爱的,在这个世界上。

我悄悄跟随你的脚步前行,永不变心;

好像影子一样,在阳光下,跟随行人移动。

黄昏渐渐地来临,影子

也越来越长:

祖国呀,你上空越是黑暗,我的哀愁就越加增长。

我到那里去,你的忠实儿女们

举起了酒盏,命运呀,给你神圣的生命

增添了新的火焰;

我喝酒,要喝到最后一滴,尽管是满满的大杯,它是多么苦呀……因为杯里

混合了我的眼泪!

你爱的是春天 【匈】裴多菲 你爱的是春天 我爱的是秋季

秋天正和我相似 春天却像是你

你的红红的脸蛋 春天里的玫魂

我的疲倦的眼光 秋天太阳的光辉

假如你后退一步 我又跨一步向前

我们便来到了 严寒冰冻的门边

假如我后退一步 你又迈一步向前

我们就一同住进 美丽而热烈的夏天

啊,人应当像人【匈】裴多菲

啊,人应当像人,不要成为傀儡,尽受反复无常的 命运的支配。

命运是只胆小的狗,勇敢的人一反抗它,它就马上逃跑„„

所以你不必怕!

啊,人应当像人,不在于用你的嘴,比任何狄摩西尼,事实是说得更美。

建设或是破坏,而后需要的是沉默。

暴风雨作完了工,也就在那里隐匿。

啊,人应当像人,实现自己的信仰,勇敢地,正当地声明,连流血也无妨。

坚持你的主义,主义重于生命,宁愿生命消失,只要声誉能够留存。

啊,人应当像人

不要一味依赖,不要为世界的财富,把你的独立出卖。

为一口饭出卖自己,谁都可以轻视。

这是可贵的格言,“劳苦而独立!”

啊,人应当像人,力量和勇敢

使你能够对人们,对命运作战。

你要像一棵槲树,大风将树根吹折,然而巨大的树干,却永远挺直。

生命礼赞【美】朗费罗 别用悲伤的诗句对我低吟,“人生不过是梦幻一场!” 因为沉睡的灵魂等于死去,万物并非他们表面显示的模样。

生命是真实的!生活是严肃的!

它的终点绝不是坟场; “你来自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这话并非针对灵魂而讲。

我们注定的目标和道路,既不是享乐,也不是悲伤; 而是行动,为了每一个明天,我们比今天走得更远、更长。

艺术长青,而时光飞逝,我们的心尽管英勇而顽强,却仍象阵阵低沉的鼓声,正朝着坟墓把哀乐敲响。

在世界辽阔的战场上,在人生露天的营地上,别作默默的任人驱使的牛羊,要在战斗中当一名闯将!

莫信托未来,不管它有多么欢畅!

让逝去的岁月把过去埋葬!行动吧,趁活着的此刻行动!

胸中有红心,头顶有上苍!

伟大人物的生平把我们提醒,我们能使我们的一生变得高尚,在离开人间时,我们也能够

将足印遗留在时间的沙滩上。

哦,足印!也许另一位弟兄,当他航行在生命庄严的海上,不幸沉船遇险,看见这足印,他会使勇气重新增长。

那么,就让我们振奋起来行动吧!

准备好迎接任何命运的风浪; 永远要有所作为,不断追求,学会劳动,也学会等待和期望。

梦想 【美】休斯

外国伤感爱情诗歌 篇4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一个在天

一个却深潜海底;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听不到我说 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你听不到我的.倾诉 我爱你

而是我永远都没有机会对你倾诉

亲爱的朋友,

当你坐在柔美的月光下临窗遥望繁星,黑咖啡的浓香便漫溢空灵世界,

潜伏在你心灵的最隐蔽处的记忆,是不是便镜子一般反射出你的背影?

外国浪漫主义诗歌 篇5

一、韵律结构音乐美

迪金森崇尚自由、亲近大自然, 她是诗歌没有固定的模式, 表现出一种随心所欲的节奏感和韵律。19世纪90年代迪金森诗选最早版本可以把她的诗篇分为生命、死亡、爱情、大自然、时间和永恒等类别, 后来托马斯·约翰逊又把她的诗篇分为成就、行动、蠕虫、鹪鹩、探索创伤、岁月的死亡、昨天、永恒的青春等类别, 但随着迪金森面世的诗篇逐渐增多和我们对这些诗篇逐渐深入的理解, 我们从中听到了许多声音:欢乐的声音, 悲伤的声音, 愉快的声音, 痛苦的声音, 信仰的声音, 怀疑的声音, 天真的声音, 人生体验的声音, 等等。这就说明她的作品主题下有着不同的音律感。音律作为诗歌中呗公认的“符号表现”不仅带给作品特别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还能让读者在特定场合产生出附加的感情享受。她的诗歌语言凝练, 拉丁语与英语俗词混用, 内容中时不时地还会出现悖论, 于是她的诗意中有着不确定的一面。

If I can stop one heart from breaking,

I shall not live in vain;

If I can ease one life zhe aching,

Or cool one pain,

Or help one fainting robin

Unto his nest again,

I shall not live in vain.

诗歌的中文意思翻译大概为:“如果我能让一颗心免于破碎, 我就没有白活;如果我能为一个痛苦的生命带去抚慰, 减轻他的伤痛, 或让一只弱小的知更鸟回到自己的鸟巢, 我就没有白活。”在诗歌中迪金森用假设if开头, 紧跟着又用can来实现一颗心免于破碎;那么这两个不确定的词语就让整个句子和内容架空:“可能”其实是一种不能;“如果”其实是否定。从“一颗心”的“破碎”到生命的“痛苦”困境, 迪金森一步步地将生命之难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如她在日记中所言:“我的诗就是探讨生命的本质”。在这首诗歌中, 她已经明白地提出生命之本质的意义, 正是:“在苦难中抚慰, 在困境中平息。”对于生命的苦难, 诗人这样藐视:“我的工作就是欺骗死亡。”戴维·波特评价迪金森诗歌说:“不合语法的新奇句子, 省略, 句子的高度压缩和断裂, 掩饰句子结构的不规则标点”。这样一来, 她的诗歌因为语言、内容主题和节奏的处理就表现出一种新奇的韵律感, 从而让读者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孤独和对生命的炽热。

二、形态结构个性化

外国文学所使用的语言是英语为主, 英语由26个字母组成, 是一种形态语言。那么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 形态变化主要是表现语法功能。但是迪金森在作品中并不关注这些, 对于她而言诗歌是她抒发情感的地方, 所以她就用一些鲜活的语言符号来表达言语所不能表达的意义。

This was but a story--

What and if indeed

There were just such coffin

In the heart instead?

中文翻译为“这只是一个故事——那又怎样, 如果/在我的心中/确实有这样的一副棺材?”

在她是诗歌中非规范的特点特别突出。比如她经常在自己的作品中随意大写一些单词或者数字, 她似乎对数字4情有独钟, 在她的作品中规范而写的几乎没有踪迹。“随性”是迪金森标志性的语言符号, 这些不规范的表达反而凸显了一种别样的风味, 从而表达出诗人写作时的思想起伏或者情感的变化。当然这些不经意之间的情绪跳跃就成为她作品独特的形式美。

三、语句结构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因素, 词汇的应用对于句子基调有着重要作用;而语句结构的变化又能带来特别的美感。作为一个个性的诗人, 迪金森的语句结构和词汇都非常自由, 信手拈来。尽管如此, 她的作品并没有产生矫情之感, 反而非常具有审美效果。

A vastness, as a neighbor, came, —

A wisdom without face or name,

A peace, as hemispheres at home, —

And so the night became.

中文译文:

一片茫茫, 如同一个邻居, 到来——

一个没有脸孔没有名字的智者,

一种和平, 如同家中的半球——

就这样变成夜晚。

诗人抛弃了叙述和抒情, 用断点的词语和短小的句子构成对夜晚的表达。破折号的偏爱, 或长或短, 或粗或细构成她作品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她的作品中。破折号已经超出了其省略、补充或者解释的语法功能, 它有着诗人独特的思考, 或者意犹未尽的语言。所以她的诗, 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简单的诗歌, 还是一种思绪的流淌和铿锵有力的声音感, 在这些独特的语句中直接与人们进行着交流。

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在他的著名论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语言符号主要包括口头语和书面符号语, 在本文中我们以迪金森作品为例来解读了书面语言的符号美和附加功能。她以独特的修辞符号编织出形象而美丽的世界, 充满了神秘和想象。的确迪金森是在去世后才声名大噪的, 正如她自己说的那样如果墨守成规, 用规范的方法来写诗, 那么她完全可以成为当时的名人。难能可贵的是迪金森坚持了自己的个性而自由创作, 从而她的文学作品中那些符号就凸显出一种特有的符号之美。也许正因为这样, 她的诗歌才能够彰显出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同时也给后来的文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经验。当代翻译家马永波评价迪金森说:“长年沉浸在孤独沉思中的诗人更能体察到万物的细微之处, 因此迪金森能够把最为平凡的事物写得不平凡, 她总是以一种新生婴儿的未经污染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在她的目光抚摸下, 万物因其自身的存在而庄严而清新如洗。”所以我们在研究语言符号在外国文学中的作用, 不得不提这位独具魅力的女诗人。

摘要:语言作为文学最根本的表现力历来是研究的重点, 随着人们对结构、韵律等特征研究的深化, 语言符号的意义也成为研究的课题。符号在文学作品中突破了转承起折功能后, 还赋予了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埃米莉.迪金森的语言符号具有独特性, 她极具个性的处理赋予了作品浓郁的情感和丰富的内涵, 从而使语言符号与文学意蕴的高度融合, 给予文学信息最大限度的发展空间。本文将以迪金森诗歌为例, 通过她作品中语言符号所创作的韵律、形态、句法等进行分析, 从而来探讨语言符号的重要功能之一的“表情功能”作用。

关键词:语言,符号,表情性,埃米莉.迪金森,韵律,形态,句法

参考文献

[1]郑鸿雨, 王丽艳.可能造化偏有意此花不与群花比——浅析美国诗人埃米莉?狄金森其人其诗[J].时代文学, 2009, (10)

[2]张凤, 高航.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重新考察[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02) .

[3]赵亮.语言象似性的符号学分析[J]外语教学, 2006, (05) .

[4]彭其富.语言的任意性及词语的理据揭示[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0, (04) .

[5]赖恒静.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6) .

外国浪漫主义诗歌 篇6

报告数据统计表明,2013年10月15日至2014年9月30日,巴西仍是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最为频繁的国家,新增反倾销措施高达51起;美国超越今年表现突出的印度,成为采取反倾销行动第二大国,共计22起;印度位列第三,16起;澳大利亚第四,14起;欧盟则为10起。在新发起的42起反补贴调查案件中,其中美国独占15起,蝉联榜首。

报告显示,2014年度共有43个WTO成员出口受到新启动的反倾销调查案的影响,而2013年这一数字为45个。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持续成为被反倾销调查影响最大的国家,在过去三个年度中,被调查产品占所有反倾销被调查产品的比例高达28%。反补贴方面的情况也是相同,同期中国被调查产品占所有反补贴被调查产品的36%。

WTO总干事认为只有逐步消除现有的贸易壁垒措施,以及坚持多边贸易自由化才能促进全球贸易健康有序发展。

2014年各国对华贸易救济情况综述

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2014年,共有24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启动95起贸易救济调查,同比减少13起,降幅为12.0%。其中,反倾销调查57起,同比减少18起,降幅为24.0%;反补贴调查14起,同比持平;保障措施24起,同比增加5起,增幅为26.3%;特别保障措施0起,同比持平。

从产业覆盖面来看,各国和地区对华95起贸易救济调查共涉及电子、纺织、化工、机械、建材、金属制品、农产品、汽车、轻工、食品、冶金、医药、有色金属、造纸等14个产业。其中,涉及化工的案件数居首位,24起,占比25.3%,比2013年同期增加9起;其次是冶金,22起,占比23.2%,同比减少2起;位居第三的是金属制品,13起,占比13.7%,同比增加4起。

从2014主要国家对华贸易救济情况来看(表一和表二),同全球情况略有不同。印度来势汹汹独占鳌头,美国双管齐下步步紧逼,巴西气焰减弱但也不放松。同时,从近年来美国对华反倾销立案统计(表三)可以看出,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产品提起的反倾销案件占其针对所有国家产品提起的反倾销案件从2010年至2013年间呈波动递减趋势,在2013年达到了历史最低点的16%,2014年却开始逐步回升,达到35%。近年来美国对华反补贴立案情况同反倾销情况基本一致(表四)。

关键词一:“贸易保护主义”

2014年,全球对华贸易救济情况尤为严峻。正如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于2015年1月29日表示,过去一年中国遭遇贸易摩擦的最大特点即贸易保护主义有所升温。世界经济弱势复苏,以美国为首的贸易大国强化贸易救济手段,加大对自己国内产业的保护力度,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如雨后春笋纷纷抬头,值得中国警惕。

2014年1月2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自中国及台湾晶体硅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及对原产自中国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此次调查范围犹如一张大网,囊括了前一次“双反”调查未能包括的所有光伏产品,涉及光伏全产业链。2014年12月17日,美国商务部发布了对此次“双反”调查的肯定性终裁,对中国出口企业课以重税,认定倾销幅度为26.71%至165.04%,补贴幅度为27.64%至49.79%。2015年1月21日,新年伊始,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晶体硅光伏产品作出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除1名委员未参加投票,5名委员投了肯定票,裁定涉案产品在美国的销售价格低于正常价值,同时存在政府补贴,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

美国商务部在已对中国同类光伏产品采取过“双反”措施的情况下,对中国光伏产品再次进行“双反”调查并做出征税裁决,这无疑是贸易保护主义作祟,滥用贸易救济措施,违反遵守世贸规则义务的行为。此举严重损害了中国光伏企业的合法权益,最终会损害美国的终端市场,可谓害人害己。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表示,中方将考虑在WTO框架内和美国司法体系中行使权利,维护自身利益。

2015年1月21日,美国商务部还公布了对原产自中国的乘用车轮胎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认定应诉企业倾销幅度为19.17%至36.26%,全国统一税率则达87.99%之高。其中,多家积极应诉的国有企业的单独税率申请被美国商务部无情拒绝,而适用于全国统一税率。然而这绝非偶然,追溯到2013年7月5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非市场经济调查中的单独税率测试的“事实上独立”的标准进行完善。所谓“完善”,更准确说应该是“从严”。此次修改包括新增以补充问卷形式要求出口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性文件;在财政预算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对申请单独税率的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对于在市场经济国家设有贸易公司或者工厂的公司,不再自动给予单独税率等。不出所料,继此次修改之后,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获得单独税率的门槛显著提高。美国商务部在光伏和活性炭反倾销行政复审中接连给中国国有企业下发单独税率申请的补充问卷,将国有股份等同于国家控制,拒绝向积极配合且独立自主经营的中国企业给予单独税率。甚至在铅笔反倾销行政复审中,一家十年来都享有单独税率的中国国有企业,此次也被适用于了全国统一税率。美国商务部此举无视WTO的相关裁决,贸易保护主义席卷重来,在贸易自由化道路上的倒退程度令人咋舌。

欧盟方面也不示弱。2013年上半年欧委会出台了贸易防御体系修订草案。2014年11月,欧盟贸易部长会议召开重点讨论该次草案,期望尽早促成更新欧盟贸易保护措施。欧盟此次修订贸易防御体系,旨在保护国内产业,应对经济危机。中国作为欧盟主要的贸易伙伴以及“双反”调查最大目标国,该修订无疑会对中欧贸易产生影响。

关键词二:“钢铁业危机”

2014年,中国钢材出口大幅增长,累计出口量超过进口量。然而,在钢材出口量屡创新高之时,大规模的低价钢铁的出口也加剧了贸易摩擦,多国密集对中国钢铁产品打响了贸易战,主要表现之一即为“双反”调查。

中国钢铁行业多头受创,欧美仍是中国面临贸易救济措施的重灾区。欧盟先后对原产于中国的冷轧不锈钢板发起“双反”调查,以及对取向电工钢发起反倾销调查;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无取向电工钢作出“双反”终裁,反倾销全国统一税率高达407.52%,反补贴全国统一税率为158.88%。同时对无螺栓钢制货架发起新的“双反”调查;加拿大对中国混凝土钢筋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终裁,反倾销全国统一税率为41%等等。与此同时,亚洲兄弟也不手软。印度对中国进口的304系列不锈钢热轧平板进行反倾销调查;印尼反倾销委员对中国大陆进口的冷轧不锈钢发起反倾销调查;韩国初步认定中国H型钢存在倾销,反倾销税税率估计在17.69%到32.72%左右;马来西亚对原产于或自中国等进口的混凝土钢筋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等等。

面对如此紧迫的国际贸易形势,中国钢铁业应争取改变自身规模大、利润低、国际竞争力弱的特点,适当抬高钢铁出口门槛。同时面对不合理的贸易救济措施,也应积极应诉,越挫越勇。2014年10月2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取向电工钢作出“双反”产业损害否定性终裁,裁定涉案产品未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该案最终无损害结案,正是中国钢铁企业不抛弃不放弃,不断努力斗争的结果。

可以预计的是,2015年各国贸易保护主义不会偃旗息鼓,全球对华贸易救济情况只会更加严峻。一方面,中国企业应当积极应诉,合理使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和各国司法审查机制,有效维护自身利益。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应当继续优化产业结构,重视提供技术环保标准和自身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实施多元化战略,避免频遭贸易救济措施。(作者单位: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

外国浪漫主义诗歌 篇7

一、诗集所体现的浪漫主义色彩

在我国新诗以及现代文学中,诗人1920年出版的《女神》率先举起浪漫主义的大旗,产生了深刻长远的影响。而后的《星空》和《瓶》也被浪漫主义气息所围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诗歌的选材上看,《女神》《星空》和《瓶》往往以神话传说、自然万物、历史故事等为题材,突破了传统的束缚,根据主题需要,创造性地运用各种题材,充分表达诗人的情感。

其次,从作品的自我形象看,《女神》《星空》以及《瓶》中的自我形象都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女神》中的自我形象基本上是受泛神论的影响而塑造的,“个体”不再消融在“类”之中,而是凸现在世界万物之上得到肯定和尊重,是顶天立地、所向无敌的英雄,是披着神话外衣的自我形象。《星空》中的自我形象虽然或多或少受到了泛神论的影响,但是《星空》中的“我”已不是那个“开辟鸿荒的大我”,而是“带的雁鹅”,“受了伤的勇士”。而《瓶》中的“我”则是一个狂热追求爱情,多愁善感,终于觉醒奋起,投身正义事业的形象。郭沫若通过自我形象来传达自己的心路历程,抒发自己的理想,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最后,从艺术手法的采用上看,神奇的想象、大胆夸张以及在形式上打破了传统的束缚,也体现了《女神》《星空》和《瓶》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凤凰涅梁》《立在地球边上的放号》《天上的市街》《洪水时代》等都充分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艺术虚构才能和想象力。

二、诗集所蕴含的情感真实

被浪漫气息和狂飙突进精神包裹着的郭沫若,他的感情自然比一般人丰富多彩,对人生的追求也富有层次。既有火一般的激情,又有细腻的个人情感。他说道:“我们知道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那么作家的感情愈强烈,愈普遍而作品的效果也就愈强烈,愈普遍。这样的作品当然是好的作品”。(出自郭沫若《革命与文学》)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浪漫主义者对情感的真实崇拜,激烈的情感性始终是郭沫若诗歌跳动的精魂,是其生命感悟的触发点。这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女神》抒发强烈的时代情感

郭沫若处身于一个让人热血澎湃,情绪激昂的“五四”时代,在那个地震式的大变革时代,新民主主义的狂风巨浪猛烈地冲击着旧中国的泥污。此时此刻属于胆质型心理特征的郭沫若也变得更加热情高昂、想象丰富、喜爱冲动,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浪漫主义豪放型的诗歌创作个性。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和破旧立新的时代精神促进了诗人思考,激发了他火山爆发般涌溢的真实情感。例如:在《凤凰涅槃》中,诗人用五百岁的凤凰集香木自焚,在熊熊烈火中死去,象征了旧中国在五四运动中被埋葬。凤凰火葬后复从死灰中获得再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歌颂了再生后的祖国充满了新鲜、华美、欢乐、和谐的光明景象。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郭沫若诗歌中那强烈的时代精神以及一种有感于时代的不可抗拒的情感:反抗黑暗,追求光明,反对旧社会,向往新中国。

2.《星空》寄情愫于自然万物

继《女神》后,郭沫若在1921年9月至1922年12月写了第二本诗集《星空》。这段时间正逢五四运动退潮后不久,中国革命此时正处于暂时的低迷期,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以及中华民族渺茫的前途都刺痛着郭沫若的心灵。面对这一切,诗人那五四高潮期的热情、奔放的情感很快地冷静下来,产生了忧思连绵、难以排遣的苦闷。诗人的创作心态也发生了变化,设想一个心事悠悠的人怎么还会激情澎湃。诗人情感的力度是强是弱,内心世界是相对开放还是相对闭合,会受着客观环境的影响。于是,诗人以浪漫主义情怀和灵感体验的超然姿态,将目光由社会投向了优美质朴的大自然,移情自然以寻求心灵的寄托。《星空》着重抒发诗人因理想破灭而产生的痛苦、彷徨和探索的思想情绪。诗集通过对身边的自然景物以及日常生活琐事的描写来表达情感,抒发诗人的理想和追求,体现了那一特定历史时期诗人的情感真实。

3.《瓶》掀起一场爱情风暴

写于1925年初的《瓶》,是郭沫若继《女神》《星空》之后,献给20年代中国诗坛的又一部闪耀着争取个性解放思想光辉的优秀诗作,全诗42首,在当时文坛上属于空前的抒情长诗。郭沫若“直抒情感”的特点在《瓶》中体现无遗,诗集中大量充斥着透露诗人充盈情感的诗句,侧重于抒写诗人心灵痛苦和情感变化。“我”每时每刻都盼望着姑娘的来信,等不来信,勾起了“我”的火辣的爱及苦闷、烦躁的心情。当“我”盼信盼不来时,甚至怨恨起了邮差,当姑娘递来了一枝梅花,“我”又神魂颠倒,无比的幸福。就这样,反复变化,传递出了诗人对少女火一般热烈的情感。诗人通过“我”的内心活动,把自己内心的情感通过文字暴露在读者面前。

外国浪漫主义诗歌 篇8

李白凭借想象的翅膀驰骋古今, 翱翔八方, 把现实与梦境、仙境以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描写神话, 点化事物, 渲染意境, 是李白诗歌的鲜明特色。《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以“梦”来安排全文, 通过入梦、梦游、惊梦的形式来安排结构。诗的首句“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一开始就说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瀛洲, 虚无缥缈, 不可寻求。岂料越人一谈起天姥山的胜景正好激发了他的兴致, 遂感到云霞明灭的天姥山恍若在眼前。于是诗人通过梦幻的形式, 以虚衬实, 突出了天姥胜景, 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和赞美, 写得富有神奇色彩, 引人入胜。接下来描写天姥山隐于云霞明灭之中, 引得诗人进入了梦幻。接着诗人通过梦游的形式展现出一幅幅瑰丽变幻的奇景:只见山中石径盘旋, 深山处光线幽暗;又听天鸡高唱, 看到海日升空, 一片曙色;又忽觉暮色降临, 暮色中熊咆龙吟, 震响于山谷之间。梦中诗人把自己理想中的世界描绘得目眩神迷、奇幻莫测, 把神话传说中的事物与对大自然的真实体验融合在一起, 奇特的梦幻使得积极浪漫主义思想得以充分的发挥。

二、丰富而奇特的想象

李白的诗歌雄奇奔放, 善于运用丰富而奇特的想象, 创造出寄托着诗人情感世界和精神境界的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李白诗歌中有大量的想象, 有的诗通篇是想象。《梦游天姥吟留别》正是这方面的典型。诗人借助梦境开展大胆的想象描绘了天鸡高唱, 海日升空, 熊咆龙吟, 霓衣风马等超现实的想象。在诗人笔下的仙境没有森严的等级, 没有尔虞我诈, 众仙都是平等相处, 就连凶猛的老虎也都驯服地为众仙弹琴鼓瑟, 真是一派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融乐世界。这种境界正是诗人所追求所向往的, 寄托了诗人奔放的热情和对自由、光明的追求。

三、大胆而又真实的夸张

李白经常使用夸张这种手法来表达强烈炽热的感情。从他那大胆而又真实的夸张中表现出其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由于诗人的感情奔放, 爱憎的情绪强烈, 一般抒写手法常不足以表达其汹涌的激情, 于是借助于迥出现实生活的夸张来抒发情感。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陶红景《真诰》谓:“山高一万八千丈, 周八百里。”可见作者夸大了天台山的高度, 所以此为夸张之辞。在诗句“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中, 诗人用奇特的夸张, 来描述仙境:青冥浩杳的苍天广无边际, 日月光辉同时照耀的光明背景下, 神虎鼓瑟, 鸾鸟驾车, 众仙鱼贯而下, 列队而来。可以看出“天台四万八千丈”和“青冥浩荡不见底”都是极度夸张。前者以“对此欲倒东南倾”为基础, 后者以仙山的盛会为基础, 不但没有不真实之感, 反而让人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天台山的高大雄伟和仙山盛会的盛大热烈。不仅如此, 李白在《北风行》中用了“燕山雪花大如席”句, 这显然也是夸张。但燕山终究有雪花, 这倒是事实。作者运用这一大胆的夸张目的是叙述北方雪大天寒, 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的雪花大如席, 那可是天大的笑话了。可见李白那些优秀诗歌中的夸张从来没有脱离生活的真实, 恰恰相反, 他正是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的大胆夸张。因此, 往往越是夸张, 现实生活越是表现得深刻、真实。在他的抒情诗里, 可以很明显地体现这种特点。他用“抽刀断水水更流”比喻“举杯消愁愁更愁”, 本来是极度的夸张, 却让人感到的是最高的真实。

四、豪迈而奔放的气势

元稹在《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中说李白的诗歌:“壮浪纵恣, 摆去拘束。”这正道出了李白诗歌的这种豪迈而奔放的气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 情感结构的跳跃性。

李白的诗歌往往具有感情充沛, 瞬息万变的特色。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在这首诗中由梦境进入仙境, 转而仙境忽然消失, 进而梦境旋亦破灭。诗人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 梦境破灭后, 人不是随心所欲地轻飘飘地在梦幻中翱翔了, 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上。“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徜徉山水的乐趣, 才是最快意的。本来诗意到此似乎已尽, 可是最后却愤愤然加添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天外飞仙之笔, 点透了全文的主题。这种情感结构的跳跃性特点在他的诸多诗篇中都有体现,

2. 句法变化多端, 不受格律束缚。

外国的现代爱国诗歌 篇9

在自己祖国的蓝天下 【1】

在自己祖国的蓝天下她已经憔悴,已经枯萎……

终于凋谢了,也许正有一个年轻的幽灵在我头上旋飞;

但我们却有个难以逾越的界限。

我徒然地激发自己的情感:

从冷漠的唇边传出了她死的讯息,我也冷漠地听了就完。

这就是我用火热的心爱过的人,我爱得那么热烈,那么深沉,那么温柔,又那么心头郁郁难平,那么疯狂,又那么苦痛!

痛苦在哪儿,爱情在哪儿?

在我的心里,为那个可怜的轻信的灵魂,为那些一去不返的岁月的甜蜜记忆,我既没有流泪,也没有受责备。

我的爱国生活【2】

当我年轻的时候整个祖国也年轻。而我的父亲

是所有人的父亲。当我快乐的时候祖国

也同样快乐,而当我跳跃在她的身上她也跳跃

在我的身上。春天里覆盖她的青草

也同样让我变得柔软,而夏天干旱的土地伤害我就像我自己皲裂的脚掌。

当我第一次坠入爱河,人们宣告了

她的独立,而当我的头发

飘拂在微风里,她的旗帜也是如此。

当我搏杀在战斗中,她奋战,当我起身

她也同样起身,而当我倒下的时候

她慢慢倒在我的身旁。

如今我开始渐渐远离了这一切:

就像有些东西要等胶水干透之后才能胶牢,我正在被拆开并卷入我自身。

有一天我在警察乐队看见一位单簧管演奏家

他正在吹着大卫的《堡垒》。

他的头发雪白而他的面容平静:这副面容

就像1946年,一个唯一的一个年份

在诸多著名的和恐怖的年份之间

那年没有发生什么除了一个伟大的期望以及他的音乐

还有我的爱人一个在耶路撒冷宁静的家中安坐的女孩。

此后我再没见过他,但一个追求地球更美好的愿望

决不会离开他的脸庞。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3】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消磨这幽深的夜晚,尽管这颗心仍旧迷恋,尽管月光还那么灿烂。

因为利剑能够磨破剑鞘,灵魂也把胸膛磨得够受,这颗心呵,它得停下来呼吸,爱情也得有歇息的时候。

虽然夜晚为爱情而降临,很快的,很快又是白昼,但是在这月光的地球,我们已不再一起漫游。

现代国外爱国诗歌简短【4】

我是你的,是你的,我的祖国!

这颗心,这灵魂;

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

我的胸膛恰似一座教堂,神坛就是你的形象。

你耸立吧,假如需要,为了你,我就推倒教堂;

这被毁坏了的胸膛哟,最后它这样倾诉:

祝福祖国吧!我的上帝呀,向祖国祝福!

但是,我不对任何人说,也不大声呼喊;

只有你是我最亲爱的,在这个地球上。

我悄悄跟随你的脚步前行,永不变心;

好像影子一样,在阳光下,跟随行人移动。

黄昏渐渐地来临,影子

也越来越长:

祖国呀,你上空越是黑暗,我的哀愁就越加增长。

我到那里去,你的忠实儿女们

举起了酒盏;

命运呀,给你神圣的生命

增添了新的火焰;

我喝酒,要喝到最后一滴,尽管是满满的大杯;

它是多么苦呀……因为杯里

上一篇:全系统职称下一篇:秋分的短信祝福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