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外国文学

2024-06-06

外国外国文学(精选12篇)

外国外国文学 篇1

摘要:阅读和写作受影响是两回事。写作的游戏规则一定是这样, 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回避。福克纳的最大好处就是他给你一种启迪, 他告诉你可以不要考虑好读还是难读。你得自己去悟。

我想我的世界观, 我的文学标准和尺度, 都是外国文学作品给的。

对于外国作家, 中国的读者一向是有一种“全球化”的眼光, 不同的时代, 不同的国家, 一个外国文学的概念就可以概括。外国文学是一面巨大的书橱, 就在你面前, 你像检阅军队一样浏览着它们。我读得很乱, 站在这个巨大的书橱前, 不经意地抽出一本, 又抽出一本, 用的是蚂蚁啃骨头的精神。要说影响的话, 可以分成自己开始写作前后这么两段, 时间不同, 影响也不同。

中国现代的小说家, 是喝外国小说的奶长大的。我开始接受外国作家影响很早, 这种影响分为自发性的起初阶段和功利性阅读两个阶段。

雨果和高尔基可以算初级阶段, 都是在读中学的时候, 印象很深的就是《笑面人》和《九三年》, 我对《九三年》简直是如痴如醉。现在想起来都很好笑, 一边流眼泪, 一边在抄。在这个自发阅读阶段, 我想书对人的影响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道德文字, 它让你产生一种崇高感。在中学时代, 有些作品是特别有魅力的, 譬如说《牛虻》, 譬如《复活》。看了《复活》以后, 你会产生一种犯罪感, 你会发现人原来是天生有罪的, 然后你就会产生赎罪的要求。除了道德, 故事好也是很吸引人的。类似《基督山伯爵》这种传奇性的故事, 我很入迷。包括《第七个十字架》等, 这样故事性强的作品我读过一大批。此外还有名著情结, 名著大多是在比我懂一些的人指导下看的。比如我祖父说《战争与和平》好啊, 而后我就会去看《战争与和平》, 说巴尔扎克好, 我也会去看。像这样的阅读, 也能得到乐趣, 因为人总有“向上”之心, 总要武装自己嘛。

功利性的阅读是在上大学以后。对我写作产生最大影响的是海明威。当我的外语能读一些原著的时候, 最初读的就是《丧钟为谁而鸣》。我最初写小说, 有不少地方都是模仿海明威, 包括一开始瞎写的一组小说, 都用一个人名, 这就是学海明威, “狄克·亚当斯”的故事让我获益匪浅。海明威让我明白, 话得一句一句地说。他的小说还提供了许多尺度。叶三午曾对我说过, 你看海明威, 什么都说了, 什么都没写, 这话我印象很深。后来我渐渐地不喜欢海明威了, 但作为启蒙, 作为写作方面的老师, 他给我的影响要超过其他所有作家。他是给你的写作打底子, 教你如何行文, 如何点题。

对我的写作影响较大的还有索尔·贝娄和辛格。一个喜欢阅读的人, 绝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特别是已开始写点东西, 我已经知道一些写作的甘苦, 与过去读小说的态度有点不一样。过去狼吞虎咽, 现在知道品味。读辛格大概是大学二三年级, 还记得当时读过他的一个短篇《女巫》, 不知为什么, 后来他的集子里都没收这篇。我对他的作品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注意搜集的, 译文真不算少, 我记得的有《卡夫卡的朋友》《卢布林的魔术师》《童爱》……只要有他的作品, 肯定要买, 总共看了有一百万字。索尔·贝娄也是必须要看的作家, 《赫索格》《挂起来的人》《洪堡的礼物》等。

我很喜欢福克纳, 可他是个很“可恶”的作家, 因为读了他, 我就对海明威“忘恩负义”。福克纳的《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看了不下二十遍, 让我觉得阅读有时候就像学书法。除了福克纳, 马尔克斯算是对我具有“长效”意义的。他的《百年孤独》, 读十遍都是必要的。因为要搞懂中间的两个体系, 就很要费点脑筋, 像要弄明白《红楼梦》的谱系一样, 不下功夫还真不行。《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 我都读得很细, 这两部书的结构在我脑子里非常清晰。

我早就接触过博尔赫斯, 那时他并不火爆, 后来一直有意识地保持距离, 原因是出现了那么多的模仿者, 我不该再凑那份热闹。从短篇小说来讲, 博尔赫斯无可挑剔。怎么说呢, 写短篇我愿意跳开莫泊桑, 尽管莫泊桑不管怎么说在短篇上算是一个里程碑, 但我愿意从他这儿跳开。

读了这些人的名著, 人家会问我, 那写作不就成了模仿?我认为, 与其说是模仿, 不如说是在反模仿。绝对不能像他们那样写。博尔赫斯的东西可以当课本一样读, 读了不知道遗忘, 就会出事。我读到那些克隆小说就忍不住会心一笑, 有些人, 自己明明是在做小偷, 却自以为最好, 最有来头。这些人都以为小说只有一种写法。

阅读和写作受影响是两回事。写作的游戏规则一定是这样, 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回避。福克纳的最大好处就是他给你一种启迪, 他告诉你可以不要考虑好读还是难读。你得自己去悟。

外国外国文学 篇2

一.文艺复兴文学

1.莎士比亚,英国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顶峰,莎士比亚 是这个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主要作品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莎士比亚的作品情节生动丰富、人物个性鲜明、具有广阔的社会背景和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语言,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2.拉伯雷,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巨人传》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部杰作,法国长篇小说的开端。描绘了人文主义的乌托邦理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3.塞万提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著名代表作《堂吉诃德》。小说把堂吉诃德荒诞离奇的游侠与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西班牙社会现实结合了起来。

二.启蒙文学

启蒙文学是对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18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

1.歌德(1749~1832),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伟大诗人、作家和思想家。青年时期的歌德最重要的作品是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对当时德国的丑恶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向封建的德国社会进行了公开挑战。

《浮士德》是歌德以毕生心血完成的一部杰作,它与《荷马史诗》、《神曲》等齐名,被文学史家认为是史诗性的巨著。

2.席勒(1759~1805),18世纪德国杰出的诗人和戏剧家,其代表作《阴谋与爱情》、《奥尔良的姑娘》、《威廉·退尔》等。

三.近代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在西方始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浪漫主义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1.拜伦(1788~1824),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主要歌颂了欧洲民族民主解放运动。代表作为诗体小说《唐璜》是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

2.雪莱(1792~1822),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创作了《麦布女王》《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云雀》《西风颂》等,名句“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广为流传。

3.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主将和领袖,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的发表树起了浪漫主义的旗帜,成为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书。其主要作品有《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4.大仲马(1802~1870),法国浪漫主义作家,自学成才,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大仲马的通俗小说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以其丰富的想象力构思了大量曲折离奇,传奇色彩浓厚的故事。《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是大仲马的代表作品。

5.小仲马(1824~1895),法国著名小说家,大仲马儿子。其主要作品有《私生子》、《金钱问题》、《放荡的父亲》等。小仲马大都以妇女、婚姻、家庭为题材,其代表作《茶花女》通过妓女玛格丽特同阿尔芒斯的爱情悲剧,揭露了虚伪的社会道德和门第观念。

6.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农民题材的小说《上尉的女儿》被誉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作。7.裴多菲(1823~1849),匈牙利浪漫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叙事诗《使徒》、《自由与爱情》。《自由与爱情》脍炙人口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成为人们传诵的名句。

四.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中后期,首先在法、英两国形成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其影响迅速波及整个欧美文学界,成为西方近代的高峰,是世界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明显的社会批判性特点,所以被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1.司汤达(1799~1850),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自称是“人类心灵的观察家”。创作了长篇小说《红与黑》,形象地展示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错杂的阶级矛盾,辛辣地嘲讽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表现了强烈的政治倾向。2.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创作的《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作品,深刻地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3.狄更斯(1812~1870),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广泛而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社会,描写了维多利维时代的精神。重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荒凉山庄》等。

4.果戈里(1809—1852),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果戈里还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奠基人之一,创作的讽刺喜剧《钦差大人》揭露了贵族官僚阶级的冷酷,对“小人物”的遭遇表示了同情。1842年发表的《死魂灵》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典范作品,通过封建贵族农奴主形象的描写揭示了专制农奴不可避免地崩溃的趋势。

5.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列宁评价为“在自己的作品里能以提出这么多重大的问题,能以达到这样大的艺术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6.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是一位享誉世界的美国作家。他的作品揭穿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民主自由的虚伪面目,暴露了美国社会拜金主义、种族歧视和侵略扩张的实质。马克·吐温在文学史上以一个幽默讽刺作家而闻名。其主要作品《竞选州长》和《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等。

7.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人称“短篇小说巨匠”,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法国文坛。之后离职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并拜师居斯塔夫·福楼拜。许多作品流传甚广,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有《一生》《俊友》(《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五.无产阶级文学 世纪后半期,无产阶级文学的出现,高尔基(1868~1936)是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被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称之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代表”。

1913 年,高尔基接受列宁的建议,回到了俄国,先后出版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在这些作品中,高尔基根据自己童年的生活经历,真实描写了19 世纪70 年代至90年代俄国社会的面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长篇小说《母亲》是高尔基最重要的作品。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光辉形象,奠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新型创作方法,在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15-甘肃-单选】下列属于高尔基作品的是()A.《童年》

六.现实主义文学 世纪发生了两次大战,表达强烈的反战情绪是20 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并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代表,他们的作品反映了青年的痛苦、迷茫、觉醒与抗争。

海明威(1899~1961),现代美国著名作家,作品反映了强烈的反战倾向和对未来的迷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宣言书)、《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等。

《老人与海》描写了一个老渔夫桑地亚哥孤单一人出海远航捕鱼的故事。《老人与海》使海明威在1952 年获普利策奖,两年后获诺贝尔奖。

七.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出现了一个流派---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各国的现实生活。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以拉丁美洲作家马尔克斯(1927~2014)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为标志。

《百年孤独》是展现拉丁美洲作家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代表之作,它独特的艺术成就使马尔克斯走向1982 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

【2015-单选】《李尔王》、《浮士德》、《双城记》、《羊脂球》的作者依次是()A.莎士比亚 雨果 狄更斯 莫泊桑 B.莎士比亚 歌德 莫里哀 莫泊桑 C.莎士比亚 歌德 狄更斯 塞万提斯 D.莎士比亚 歌德 狄更斯 莫泊桑

西安朱老师整理 仅供群内学习交流 2016/2/14 B.《麦琪的礼物》

传播外国文学的旗手 篇3

197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成立。当时译文社的负责人之一、翻译家孙家晋先生奔走京沪两地,争取到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共同完成这三套丛书的出版工作。其中,“外国文学名著丛书”选题由原来的120种扩充到200种,译文社承担的数量达六七十种,其中即包括《傲慢与偏见》、《简爱》等经典译著。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集外国文学之精华,且均由当时全国知名学者翻译。这套丛书的装帧设计是以绿色(人文版)或土黄色(译文版)为底色,封面外围饰以精致纹案,封面中间则以双线环饰围起,以斜向交叉网格填充。这套被书迷亲切称为“网格书”的“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甫一上市,便引起全国轰动。当年如饥似渴的读者在新华书店门口排长队争购《悲惨世界》、《红与黑》等书的场面大概是现今读者无可想象的,而对于当初刚刚摆脱“文革”禁锢的读者来说,狂喜之情自是无法言表。

译文社以“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为代表的经典名著译丛,引导和满足了读者“打开眼界,走向世界”的思想文化的启蒙。上世纪90年代,又以“世界文学名著普及本”,创下了一年发行360万册的惊人纪录,引发国内的外国文学名著出版热潮。当年藉由“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的热销和《外国文艺》杂志领风气之先而精彩亮相的译文社,如今已成为国内外国文学出版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综合性翻译出版社。

三大门类,铸就“译文”品牌

译文社现任社长韩卫东介绍说,“从成立之初,译文社无论是历史传承,还是整个出版社的立社宗旨、文化以及服务对象、出版内容都是相对稳定的。”译文社从一开始便形成了整个出版的门类和特色——主要以外国文学、外国哲学社会科学、外语词典教材三个门类的书籍出版为主。

如今,除了在经典的外国文学领域保持优势,译文社也开始对当代外国文学作品进行译介,扩大市场份额。《挪威的森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情人》、《在路上》、《洛丽塔》、《窗灯》、《一个人的好天气》、《徒然王子》等外国文学畅销精品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颇佳。

上世纪80年代,译文社出版“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俗称“黑皮书”)和“当代学术思潮译从”(俗称“黄皮书”)为代表的一批经典学术译著,至今每年仍有新品种推出。当时这些学术著作的出版,译文社无疑承担了引进西方优秀思想文化作品,打开国人眼界的重要使命。近年又出版《寻路中国》、《枪炮、病菌与钢铁》、《崩溃》、《寂静的春天》、《斯蒂芬·霍金传》、《德鲁克日志》等畅销人文作品。

而第三大出版门类,则是外文工具书和外语教辅读物的出版。1989年,译文社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独立研编的大型英文双语工具书《英汉大辞典》(2007年推出第二版)。此后,《日汉大辞典》、《德汉大辞典》、《法汉大辞典》等多部外语学习的工具书相继出版。此外,英、法、德、俄、日等多个语种的教辅图书及相关的音像制品,也在国内外语教学产品出版中树立了权威性。

译文社的三大出版门类和格局一直维持至今,并且以此树立了译文社作为专业出版社的市场品牌。正如韩卫东所说,读书人中,没有读过译文社的书是不太可能的。译文社的书籍在三十多年来,伴随着无数读者的阅读,也为译文社积累了品牌的认知和支持。

100多位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中,译文社出版了60位作家的著作。例如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的《诉讼笔录》,莱辛的《又来了,爱情》,而且早在他们得奖的几年前便已引进出版,眼光不可谓不独到。

韩卫东说:“译文社不追求经济利益,我们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我们的选题要体现一个出版的完整性。”译文社将译本视为自己的生命线。“我们长期以来集聚了一批顶尖的翻译家和作者,学术的风气一直传承下来,现在也都是这样培养编辑和译者。”

译文社坚持品牌建设战略,将高质量的译本和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相结合,新近出版的作品陆续在市场上赢得读者的认可和青睐,并且代表着中国出版界在译介外国经典作家方面达到的最高水平。

作为内容提供者

时下的出版环境已全然迥异于当年。改革初期全国仅有几家专业的翻译出版社,而今全国超过500家出版社在出版引进图书,市场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二十年、三十年前,是书荒,你做什么书都是卖得非常好。现在的环境,几乎每家出版社都在做引进、翻译。另外,出版社本身的处境也由‘皇帝女儿不愁嫁’变成是需要面临比较激烈的市场竞争。你的产品是否会被读者选择?在极为丰富的产品中如何体现你的特点?如何让读者信任你的品牌?这些问题都是现在出版社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韩卫东说,本世纪初,出版社面临了诸多挑战,亟需转型。

2003年,译文社所属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被列为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这个背景下,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进入一个微利竞争的产业中,如何把出版社的工作中心建立在新的基础上,走出困境,以适应新时代的变化,求得新发展。”

“三十几年的历史,对于译文社来说,既是一个很大的历史包袱,同时更是一个丰厚的出版资源。”韩卫东说,“出版社是一个文化企业,内容的提供是要靠积累的。很多译文社的重要产品,是从建国初期开始,几代出版人积累下来的。关键是,如何把优势发挥出来,克服你的劣势。”这是当初译文社根据对出版形势和译文社自身条件和优势所作的分析和研究结论。为避免在改制大潮中,通过盲目规模扩张来赢取表面的繁荣,“我们将自己定义为内容提供商。因为出版社毕竟还是要实现文化建设,不能为了经济的发展而消耗精力,最后导致出版社空心化。”

在以品牌建设为发展的基本战略过程中,韩卫东围绕出版社的品牌,要求在图书选题、产品结构上坚持专业特色。“比如这几年对图书的选题有了更严格的管控,译文社并不光看首印量,还要看重版率。关键是要让书有生命。不能将有限的编辑人手浪费。而且,对原有资源进行重新包装,来适应读者的需求。”因此,对市场的开拓能力,亦是品牌建设的一部分。译文社在转型过程中,也对编辑团队进行了调整和转型,核心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选题开发,但不迎合市场,不降低书籍品位。近年,译文社也着重对一些重要作品的推陈出新,以新的版本、装帧设计对书籍进行重新包装,引导阅读热点。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纳博科夫《洛丽塔》的畅销便是例子。

“译文社这五六年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经济规模翻了一番,今年又有50%的增长幅度,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韩卫东自2004年到译文社主持工作,2006年担任社长一职,见证了译文社的快速发展。译文社已成为上海世纪集团大众出版和工具书产品线建设的中坚力量。

“我们把自己定义为内容提供商。内容的获取的能力,是出版社真正意义上的资产。”多人知晓译文社作为国内最大的翻译出版社,每年引进的书籍数量达到200种左右,却很少人知道译文社每年光数字版权授权的收入就达六七百万人民币,跟每年外购版权的资金持平。“特别是大型的工具书,因为我们完全掌握了著作权,所以跟一些企业进行数字化开发的合作,联合开发数字内容和阅读器。目前授权五六十种,已有丰厚的回报。”

外国文艺,曾领风气之先

《外国文艺》杂志是译文社建社时同步成立的,其创刊宗旨是介绍现当代外国文学作品,率先以开放的思维向读者译介外国重要作家作品,评点外国文艺思潮和现代派、先锋派的创作手法。1978年6月内部发行的《外国文艺》创刊号介绍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短篇小说《伊豆的歌女》和《水月》;意大利诗人蒙塔莱的四首抒情诗;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剧本《肮脏的手》和美国约瑟夫·赫勒的长篇小说《第22条军规》。

从东方到西方,从20年代到60年代,从剧本、诗歌到长短篇小说,从现代到后现代,《外国文艺》最早介绍了劳伦斯、萨特、纳博科夫、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略萨、艾略特、伍尔夫、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等数百位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对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创作和繁荣产生了深远影响。王安忆、赵丽宏、孙甘露等作家都曾坦言,他们的写作很大程度得益于《外国文艺》。

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建议 篇4

首先面临的是教学理念的改变, 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尊重国外多元的文化。文学欣赏是一种自由的心理状态, 在享受中体验, 在体验中享受, 在学生自己阅读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努力摆脱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等与标准化评价一脉相传的教育理念。在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中, 不能只从中国传统的思维入手去考虑问题, 不能将中国人看待问题的方式强加到外国文学的教学中, 用中国人习惯的理念去理解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这样只能片面甚至歪曲外国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例如必修五选取了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在这篇文章中罗素阐述他“为什么而活着”的第一个原因是“我寻求爱情, 首先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 它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这个内容, 对于在相对保守国度中成长起来的视爱情为私物的处于青春期的中国高中生来说, 如此大胆的表述并不顾一切的追求, 他们是惊讶不已的而又内心向往。

这里面存在着较大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教师应在先进的理念指导下, 指导学生解读。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论道: “中国是个大陆国家, 中华民族历来依靠农业来维持生存。……由此发展起中国的家族制度。也可以说, 中国社会注重群体生存的价值观念由来已久。”而西方人的祖先则发源于贫瘠的岛国, 以渔牧业为生, 大多以个体的方式应对种种艰险的生存环境, 群体观念相对淡薄。到了十八世纪, 源自启蒙运动在欧洲大地上迅速掀起了一场彻底的思想大革命, 人生而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处世态度使得西方人不依附家庭和他人, 完全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他们张扬个性, 赞美个人的智慧和力量, 将维护个人利益作为建立一切社会关系的前提。这一切都在外国文学作品中有着深刻的体现。中西方文化 背景的巨大差异成为文学作品阅读的巨大障碍, 这就要求教师对于创作背景和西方的人本思想及个性解放作相关的阐释, 引领学生个性化解读。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要尊重学生多元化的解读, 对文章的解读不拘泥于单一的主题。在以往的外国文学教学中, 对文本的解读往往会带有很多政治色彩, 如今, 时代变了, 许多外国作品有更多的内涵需要我们挖掘和解读。

其次是开展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 这篇文章时, 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 学生对马丁·路德·金梦想的解读可以带有很多不同的见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马丁·路德·金的角色中去, 更好地去理解一位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的梦想。通过对文本的了解, 学生可以预先查阅相关资料, 了解作者生平, 建议学生进入作者本人的角色, 那么他针对自己同胞的处境会有怎样的梦想。教师和学生的对话, 除了探讨文章的写作技巧外, 还可以深入到当今时事的探讨, 奥巴马再次担任美国总统是否意味着马丁·路德·金的梦想能够彻底地实现呢?美国黑人的地位是否得到了很大地提升呢? 这些问题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对话的方法使教师和文本之间交流, 教师能够更好地深入文本之中, 探讨人物形象的意义和挖掘深层的内涵, 有利于实现多元的解读;开展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 有利于引导其积极地思考问题, 并能够提出新的观点和形成创造性思维。师生之间的对话, 是在尊重学生个性化解读问题的前提下, 共同探究合作, 并遵循共同基础和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这样既能更好地理解文本, 也能够提高学生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积极性。

再次是对中外作品进行比较。思维心理学的实验和调查都证明,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联想和对比认知高度发达, 常常显现出从单一到综合, 从一个事物到其他看似不相干的事物, 从旧的境界步人新境界的思考倾向。”在中学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中, 在对比和比较中, 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外国文化, 也能够进一步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 以及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例如必修一教材中的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中谈到“ (青年人) 应该选择一种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 因为“只有这样的职业, 在从事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这样的表述, 在我们国家是很难弄懂的, 尤其对于涉世之初的青年学生来说。在我国, 什么是“最有尊严的职业”呢?很难回答。普通民众当然认为是公务员、大学教授等, 而如果不从事这样有尊严的职业就可能沦落为马克思所说的“奴隶般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有必要将中外职业选择的价值观进行对比讲解, 在我国, 劳动者是光荣的, 职业是平等的, 所谓“尊严”完全来自于从业者的内心, 要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怀有崇高的自豪感。这种价值选择来自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在我们民族精神和优秀文 化传统中,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作为奴隶工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这篇文本中, 作者其实想要表达的是对职业的一种态度, 这也是中外文化的差异值所在。在进行外国文学作品解读的过程中, 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 也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

最后, 教师要加强对文艺理论的学习与运用。鲁迅也曾言“青年看《红楼梦》 便以宝玉黛玉自居。而老年人看去又多占据了贾政管束的身份, 满心是利害的打算, 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了”。这段话充分说明了任何读者都带有局限于自己生活阅历的不足, 在解读外国文学作品过程中, 也表现得十分充分。为了纠正这种阅读状况, 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解读的过程中, 充分运用文艺理论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新课标的要求下,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 再也不是简单地认识生字、理解新词、归纳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 而是要能够深入体会文本的内涵, 讲求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过程与方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探讨。因此, 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 教师对于文艺理论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文艺理论强调对于文本的分析, 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例如《项链》这一文本的教学, 教师可以运用文艺理论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 在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分析, 来解构文本要表达的深刻的内涵, 通过组织学生的讨论和合作性的学习, 来理解文本需要表达的内容。

外国文学(古代) 篇5

4个比较主要的文化体系(文化圈)

1.东亚文化圈(以中国、日本为代表)

2.南亚文化圈(印度)

3.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

4.西方文化圈(欧美文化,基督教文化)

希腊精神:人本,强调任性的沉咏

希伯来精神:神本,灵性的欢歌

古代文学的概念:

界定 1,名称:古希腊,罗马

2,阶级性:原始(古希腊神话),奴隶社会文学

3,时间:5C以前

精神:生命意识,人本意识,自由观念

第一节古希腊文学概述

一 发展四个时期

荷马时代(前11C~前9C)神话,史诗

准备时期(前9C~前6C)抒情诗,寓言

古典时期(前6C~前4C)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希腊化时期【希腊文化向外传播时期】(前4~公元2C)新喜剧

二 希腊神话(荷马时代)

(一)关于神话

1,什么是神话(社会学角度,马克思/人类文化学角度,弗雷泽/哲学角度,维柯《新科学》泛灵论)2,神话的产生(神话与自然,宗教,崇拜)

3,神话的内容(开天辟地/神的产生和谱系/天上的改朝换代,神的日常生活/人类的起源,等)

(二)古希腊神话

·神话故事+英雄传说

·英雄传说,起源祖先崇拜:赫拉克勒斯,俄狄浦斯,忒修斯,伊阿宋夺取金羊毛的故事 ·为什么希腊神话出现罗马神名?罗马武力征服希腊后被希腊文化洗脑

·希腊神话的特点:神人同形、同性/以人间生活为蓝本

·对欧洲文化影响:文艺作品题材的来源()/古希腊神话中的人本思想、乐观精神渗透到

西方思想文化领域,其中的典故与形象也融入西方文化生活

三 抒情诗和寓言 赫西奥德《工作与时日》(类似于诗经)

农业劳动节气

《神谱》收集古代神话传说

萨福“第十位文艺女神”——柏拉图

女诗人萨福以写作爱情抒情诗为主,她的诗歌感情真挚热烈,语言朴素自然。她的诗

体被后世诗人模仿,称为“萨福体”。

《伊索寓言》 伊索整理的民间创作

主要反映的是下层平民与奴隶的思想感情和哲学观点,形式短小精悍,比喻生

动恰当,对寓言作家拉风丹等都有影响

四 戏剧和文艺理论(前6C~前4C初的古典时期)

柏拉图—理念论文艺是模仿的模仿

迷狂说——《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诗学》 模仿说

净化说

五 希腊化时期(前4C~公元2C)

新喜剧米兰德(前342~前292)不涉及政治,多家庭喜剧

六 为什么在希腊领域产生希腊精神

地域:地中海,无平原,航海,冒险,葡萄酒与商业

时代:身心合一,全面发展,以身体为本位

制度:城邦制度,主权在民

第二节荷马史诗

一 史诗历史+神话

主题:战争,歌颂开国君主

特点:庄严,口头创作,民间整理,官方建树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二 1,作者与创作过程

盲人,吟游诗人

史料:古希腊神话传说,特洛伊的战争传说,民间有关特洛伊的民谣

2,故事情节:

《伊利亚特》描写的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

当时的特洛伊城叫“伊利亚特”/“阿克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十年战争只选最后一年中最后51天,重点仅是其中10天

《奥德赛》 十年返乡之旅只选取最后40天,“一条绳子的结构”,一个情节串起一系列事件,后来演变为“流浪汉小说结构”

3,《伊利亚特》的战争观念:战争是部落的事业/歌颂战争/尚武精神/以妇女为导火线的战争,实质是掠夺财产

4,分析思想内涵

(1)荷马史诗的社会价值——全面生动地反映了从氏族公社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古希腊的社会生活A.社会结构,父系氏族:限制妇女的一夫一妻制/妇女的美德即贞操/家奴制度

B.军事战争:军事民主制

C.生产劳动状况

D.风俗习惯无物交换,以牛为价值尺度

(2)塑造了一系列高大的古代英雄形象,反映了古希腊人的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赫克托耳集体主义精神

奥德修斯智多星(罗马名:尤利西斯性格缺陷:私心很重,个性狭隘,凶残)集体意识向个体意识发展:

这个时期的英雄都有两重性集体主义精神(为部落谋利益的高度责任感)

个体精神(贵族、早期奴隶的个人意识)

(3)表现了一种热爱生活、肯定人的力量的乐观思想人与命运的抗争

三 荷马史诗艺术成就

1,结构艺术2,人物形象塑造:圆形人物

3,语言艺术成就 民间说唱文学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有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想象(荷马式的比喻“苍蝇的勇气”执着)

朴素、质朴,自然的口语

重复的手法:适应民间歌手口头复诵,加强诗歌的感染力

第三节古希腊戏剧

古戏剧印度梵剧/中国戏剧(南宋)/古希腊戏剧

一 古希腊戏剧的起源与发展:

1,起源于民间的酒神(狄俄尼索斯)祭祀活动

羊人(披着羊皮的人)歌唱酒神故事的形式(羊人剧)——发展为 古希腊悲剧

狂欢歌舞——发展为 古希腊戏剧

尼采:日神精神(理性)与 酒神精神(非理性)演出 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

(卡塔西斯:净化、怜悯、宣泄)

合唱队(幕)介绍、评议剧情

程序:开场—进场歌—剧情展开—退场

剧场:露天,半山,扇形,没有帷幕、由合唱队充当

舞台面具:希腊悲剧、喜剧的道具都有面具,用以烘托饰演角色的效果,也由于演员要演几个决赛 三部曲

3,发展与繁荣

·戏剧节

·演员的地位——“酒神的艺人”

二 埃斯库罗斯——古希腊悲剧之父

1,题材 古希腊神话/现实题材*《波斯人》(波西战争),唯一一部反映当时希腊生活的作品 2,作品

1《俄瑞斯忒斯》三部曲:○《阿伽门农》、《祭酒人》、《报仇神》

主题:反映了父权制对母权制的胜利,反映了法律裁判开始,取代血腥复仇,人类开始走向文明 思考:对于对的悲剧民主是什么

2《普罗米修斯三部曲》○:《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释放的普罗米修斯》、《带火的普罗米修斯》 主题:普罗米修斯和宙斯的斗争象征了雅典民主派反对专制暴君的斗争

埃斯库罗斯成就:在羊人剧中增加了一个演员,开始有了“冲突”

三 索福克勒斯——戏剧艺术的荷马

·戏剧核心:鼓吹英雄主义精神,明知不可为而甚至是悲剧的命运而为之,并坚持到底 1,《俄狄浦斯王》——“十全十美的悲剧”

1内容○2个人与命运的冲突(○“厄勒科特拉情节”恋父情节)

3结构艺术的典范 :悬念,倒叙,逆转,发现 ○

4“俄狄浦斯情节” ○

2,《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的女儿)

1内容:情与法的冲突 ○

2黑格尔悲剧论:两种对立的理想或“普遍力量”的冲突和调解 ○

索福克勒斯成就:三名演员,增加了戏剧的冲突

四 欧里庇得斯——心理戏剧的鼻祖

1,《美狄亚》第一次把妇女提到了很高位置

*2,中西弃妇形象的比较

3,人的生存状况

对神的问题三人的比较:由神到英雄再到凡人的一个过程

古希腊喜剧起源于民间舞题材上:现实性,政治性 阿里斯托劳——喜剧之父

悲剧发展阶段 的责任)与情感的西方喜剧发展 ·16C即兴喜剧 ·古希腊悲剧:英冲突 ·古希腊政治讽刺·17C古典主义喜雄悲剧、命运悲剧 ·18C市民悲剧 喜剧世态喜剧 剧——莫里哀 ·文艺复兴的性格·19C社会悲剧—·15C闹剧(笑剧)·18C性格喜剧 悲剧 —易卜生《玩偶之·文艺复兴,抒情

·17C古典主义悲家》 喜剧——莎士比亚

剧——理智(国家《仲夏夜之梦》

1取材,内容○2风格○3形式:悲(三幕)悲喜剧区别:○,喜(一幕)

4结构悲剧:三一律(时间,情节,地点)喜剧:松散○

5语言悲:高雅,喜:粗俗○

中国戏曲:楔子,折、出、出煞/西方戏剧:开场,幕、出

第四节古罗马文学

(一)早期罗马文学(共和时期)

*普劳图斯模仿希腊新喜剧,反映日常生活 《一坛黄金》→莫里哀《吝啬鬼》

《孪生兄弟》→莎士比亚《错误的喜剧》 *维尔吉——古罗马最杰出的诗人《牧歌》受古希腊田园诗的影响

《农事歌》

(《荷马史诗》→)《埃涅阿斯经》

主题:历史,现实→罗马人的祖先建功立业的丰功伟绩,歌颂了当时统治者屋大维和其家族 《埃涅阿斯经》与《荷马史诗》的比较:

A:创作方式:·文人史诗的范本,更加精雕细琢/·民间创作,自由

B:作品风格:·作者个人风格,严肃,哀婉/·民间,活泼

C:人物形象:·主人公完美,没有缺点/·有优点,也有缺点

D:艺术手法:·语言华丽、典雅,“爱情悲剧”,增加了心理描写/·语言质朴

*贺拉斯:讽味诗人,文艺论文《诗艺》,“寓教于乐”

*奥德维:长诗《变形记》,最早的异化描写

外国文学作品插图新作 篇6

近五十年来,新兴的插图艺术和新兴的版画艺术一道,在鲁迅先生倡导下,取得了可观的发展。新中国诞生以来,插图艺术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新局面。

这里发表的十多幅外国文学作品插图新作,反映了近年来插图艺术创作新成就的一个方面:为外国文学作品创作的插图。

著名插图画家伍必端应我国老一辈作家翻译家曹靖华之约,精心彩绘了《铁流》插图之后,又为《恰巴耶夫》作了木刻插图组画。画家依据早年留苏进修所积累的生活素材,奋力刻划了英勇善战的夏伯阳及其爱民爱兵的政委的英雄形象。铜版画画家王维新与丝网版画画家赵瑞椿为四百年前出版的《卡蒙斯诗选》绘制了铜版画插图。画家着力于富有时代特

征的性格描写,形象十分优美。著名书籍美术家柳成荫正在为《基度山伯爵》绘作黑白强烈对比的插图,与原著充满矛盾的激烈情节十分协调。著名书籍美术家张守义近三十年来,潜心为外国文学作品进行装帧插图工作,他画的《茶花女》主人翁的形象公认十分动人,是他深入体察原著精神、废寝忘食地进行反复探索的成果,他还善于以景抒情和描写背影形象。年轻的版画家陈晋容为《格雷的画像》作的木刻插图,则尽力再现王尔德笔下的社会生活。别几位年轻的书籍美术家秦龙、古干及于绍文等都在形成着各自的艺术风格,他们和许多书籍美术家一“道,为插图艺术的繁荣,不停顿地进行着探索。

上:(东非)夏邦·罗伯特《想象国》插图秦龙作

中:(德)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插图于绍文作

网络时代与外国文学教学 篇7

一、网络时代的教育特点和面临的挑战

1. 真正实现了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

在传统学习环境中,信息资源的存在及其传送形式主要局限于文字印刷形式和面对面的口头传授,以教科书为蓝本的课堂面授成了教学的主要形式。这样的信息传递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沟通形式上缺乏灵活性。

网络为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功能强大的、集成性的信息传递媒介,可以实现各种数字化信息资源跨越时间与空间、跨越平台的沟通传递,实现优秀教学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共享,具有便携性、灵活件、集成性、即时性特点,大大丰富和扩展教育活动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内容。

2. 为学生个性化和创新性学习提供了可能。

网络新媒介的出现使得教育的功能和模式发生了重要的改变。学生由单纯的对知识和文化的传承向促进信息的共享与增值,同时要求增加学习乐趣和效率转变。传统的学校教学总是围绕着教师、课堂、教科书进行,使得学生自主性能力的培养与发挥受到限制,教师在同时面对数十个学生,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很难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致使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难以实现。互联网的建立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提供了一个汇集世界各地先进学校、研究所、图书馆等各种信息资源的庞大的资料库。这便于学生学习、了解当前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最新知识,通过网络这种新的全球性媒介,各种各样的信息通道信息的传输,获得比教师更加广泛、更加丰富的知识素材、信息。

全球的专业及非专业的学者将自己的创新成果公布在网上,从而增加了学生在知识建构上的主动权和发言权,使学生能迅速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在此发挥得淋漓尽致,随时可以掌握到最新的研究前沿信息,并参与到知识创新的活动中。

3. 基于多媒体的互联网信息促成了课内外教与学的丰富多元。

互联网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及其他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先进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其效果是任何单一方式都无法比拟的,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技术为人机交互的实现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使网络信息内容逼真、形象、丰富而完整,到处是流光溢彩的图像,满眼是生动直观的画面。网上各类图片、Flash和视频对人们的感官产生了强烈刺激,促进人们的有效记忆。同时,人们对信息内容的接受和理解也更容易。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学会合理地运用幻灯、图片、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料,这样才能更好地丰富并提升教学,推进课堂速度,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学生也可以在课下通过搜索到的音像和影像资料补充许多背景的知识。

4. 促使师生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学习观随之而改变。

网络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不要校园、不要教师、不要教室、不要书本,实际上,教学媒体本身并不能自动引发好的学习效果,它应该和教师、学生、教材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同的有机整体,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得以增强。学生面对网上可供其选择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学校、教师、课程和学习方式。新型的师生关系将是一种开放的、民主的关系,教师将变为学生的顾问、引路人、共同进行学术研究和探讨的伙伴,可以共同研讨、发现新知。教师应着重于利用多媒体网络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求知者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热情。

二、网络时代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1.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外国文学包括东西方文学两大部分,时间跨度大,内容庞杂,既要把教改教研成果和近年来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又要处理丰厚的教学容量和短暂的学时的矛盾,因而教师必须致力于精炼教学内容的改革,将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经典与现代性的关系处理恰当;注重探讨揭示外国文学作品中丰厚的人文内涵,侧重文学的本质教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网络信息资源高度发达的今天,教师不但应该对教材融会贯通,而且应该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让学生学会从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选择最有价值的知识,比如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外国文学研究的专业网站,在有限的课时内无法充分解读分析的作家作品、国内外研究的最新热点问题与每个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尤其需要学生在课下通过多元信息渠道去补充完善。

2. 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理论和审美的创新能力。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教学手段上的革新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其重要。同时,由于教育从过去学校选择适合教育的人向个体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须改变,选择性、个性化、合作性、创新性的学习更能培养他们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

运用幻灯片、图片、视频、音频、网上资料链接等方法可以将文字的东西变得图文并茂,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图片是学生喜爱的形式,在讲一个作家前,教师给学生展示作家的照片,可让他们对作家有直观的印象。引导欣赏音乐歌剧作品,回响外国文学天籁,充分利用西方音乐和歌剧改编视听资源,如著名歌剧《卡门》、《费加罗的婚礼》,交响曲《浮士德》,等等,可改变传统外国文学史教学的无声世界,营造外国文学音乐殿堂的氛围。

讨论式、研究性教学,即师生围绕一个确定的问题而发表各自的见解与意见,从而在研讨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新的认识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特点,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一个阅读与思考的场所。而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则称为研究性教学。比如,在讲到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这一单元的英国女性文学时,教学目标可以明确为了解英国女性文学的传统和卓越的成就,结合西方女权主义理论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揭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权利和经济独立的诉求,成一部女性运动发展史和女性文学史。向学生提出问题:过往人们往往把问题的焦点放在于女性文学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上,但实际上值得探讨的是如何看待女性的文学创造在怎样的条件下,在何种意义、何种程度上渴望得到相对公平的承认,以及她们何以长期处于受压制的状态,这样才能使英国女性文学的成就在整个人类女性文学的发展史中凸显出重要的意义。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内表达、交流与质疑,课后进一步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综述、课程论文的形式,从而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全面锻炼。

3. 倡导回归个性化阅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生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个体,在新的时代环境和语境下,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享受文学艺术和审美的自由度空前提升,如果教师不顾具体情况就整齐划一地让所有的学生阅读同一部经典,很容易招致学生的反感。因此,在浩如烟海的经典中,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丰富多元的课堂探究学习,进而结合自身的兴趣进行个性化阅读才是一个可行之计。

高校中文专业学习的中外文学作品是学生的知识底蕴和人文素养所在,将来靠这些功底去从事理论或实际的工作,需要有长期的、大的读书计划。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制定好近远期的读书计划。学生应学会将浏览、泛读、精读相结合,养成记录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同时注意史论结合,即外国文学文化历史与西方文论的结合,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的阅读。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书目,在阅读过程中,容易调动自身的阅历和生活经验与文本对话,从而自觉体悟文本的审美内涵与艺术底蕴,并对文本呈现出一种探究的欲望,在对文本有深入解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个性化理解。

参考文献

[1]王德华主编.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81.

[2]孙周兴译.[德]海德格尔选集 (上、下) ——二十世纪欧美思想家文库[M].上海三联书店, 1996:899.

外国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 篇8

科学文化素质中的文化素质就是人文素质, 这种素质是通过文化修养获取的。文化修养主要是指人掌握的各种知识, 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 对生活的感悟, 对社会各种规则的自觉遵守, 以及高度的道德境界。而这诸多方面都以模拟的形式出现在文学作品里, 因此文学教育是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 中国不仅成为国际大家庭的一员, 而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正在与国际社会完全接轨, 中国不可避免地要与西方文化进行交融、渗透。因此学习了解西方文化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必须的, 也正因为如此, 我们的文学教育一定要包括外国文学教育。

外国文学教育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最早的外国文学教育应该从1862年洋务派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算起, 同文馆主要的学习科目是外语。二十世纪初, 清政府推出了“新政”, 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 外语进入了中国的课堂。上世纪四十年代国民时期颁布了《修订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在这个标准中提出了“从语文中认识英语国家之大概”, 这强调的就是一种文化素质教育。

在中国, 外语教学强调句型、模式。这种方法把语言变成了一种公式, 强调语法的“正确”。通过对句型做反复、机械的练习后, 学生就可以在相似的情况下得以应用。这种方法强调的是语言的实用性, 而不是它的文化价值, 更谈不上美学价值。如果要根据典型的句型提问, 我们只能提一些很低级的问题:他说了什么?他做了什么?很显然这种方法是不适合文学教学的。再看看华兹华斯的一行诗“我像一片游云……”, 根据这行诗我们就可以问:谁是“我”?为什么他把自己比喻成“游云”?这种问题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从课文中得到一些感受。

二.文学教育的作用

在中国, 利用文学作品进行外语教学一般有两个目的: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从文学的性质上看, 利用文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要远远超过语言教育的价值。

文学能培养学生的情感。读文学作品比其它任何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并给他们的情感释放开辟了一条道路。文学作品能把学生带到遥远的地方, 使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谐、神秘和伟大。文学作品能使学生感受他们在生活中还没遇到过的各种人生经历:他们与作品里的主人公一起去冒险、一起去爱、一起去恨、一起去分享胜利、一起去分担失败。结果, 他们对人生的洞察力会更敏锐、更深刻。

文学作品还能培养学生与他人的认同感 (而与他人的认同感是人类必须具备的品质) 。罗森布莱特认为与他人的认同感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培养。通过了解他人的生活经历, 学生会体会到人的复杂性, 多面性的本质;文学给他们提供的“生活, 不是所谓的知识能够提供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甚至科学家他们提供的是一些不具人情味的信息、事实, 而没有提供对这些信息、事实的人性的了解;而文学却能转播这些信息, 并且还能提供对这些信息人性的了解。这在今天国际化的社会里尤其重要:学生的生活环境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 很容易导致他们相信只有一种生活方式, 而文学能使他们接触到不同的生活方式, 不同文化所代表的生活态度、信仰、思维方式, 使他们认识到社会多样性和各种生活方式共存的必要性, 这样他们就不会陷入偏狭的心态。

三.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文学课

外国外国文学 篇9

根据我国的立法进程规划,商务部积极进行了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外商投资法》(以下简称“外资三法”)以及相关实施细则的修法工作,在2015年1月19日颁布了《外国投资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外资法草案》)。这一举动预示着我国即将结束无统一外资立法的现状,对进一步引进和规范外资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一直以来都缺少对外资企业的专门性立法,外资立法主要表现为以企业组织法为中心的外资三法及相关实施细则,即外商投资企业法。但外商投资企业法并不同于外资法。外资法主要调整外资的界定、外资准入、争议解决等有关外资进入与监管的行为,外商投资企业法虽然也涉及投资问题,但重在调整外资企业的组织与管理。我国之所以形成以外商投资企业为重心的外资法,是由于发展初期落后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长足的社会经济发展,当前对外资企业的“双轨制”立法模式显得与社会现状格格不入。基于中美与中欧双边投资协议谈判、中日与中韩自由贸易区建设、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等实践探索,我国颁布了《外国投资法(草案)》,这对我国完善对外资企业的管理具有积极影响。

二、“控制”的定义及对其界定的作用

“控制”这一术语在《外国投资法(草案)》中频繁出现,总计达32次之多,可见其在草案中的重要性。准确认定控制,对外国投资者的认定、安全审查制度以及信息披露制度等措施的适用都有重要意义。

(一)“控制”的认定

“控制”是企业中投资者或股东对企业做出决定所具有的影响力的一种表现,所以我国对其的规定体现在关于企业组织及企业竞争的法律法规中,当前主要有《公司法》和《反垄断法》。《公司法》对“控制”的界定主要表现为对“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定义,第216条规定“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或所持股份占公司资本总额或股本总额50%以上的股东,或者虽然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不足50%,但依其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反垄断法》通过“控制权”和“决定性影响”两个概念来表现“控制”,但没有给出具体的定义。此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明确界定了外国投资者具有实际控制权的情形:(1)外国投资者及其控股母公司、控股子公司在并购后持有的股份总额在50%以上;(2)数个外国投资者在并购后持有的股份总额合计在50%以上;(3)外国投资者在并购后所持有的股份总额不足50%,但依其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4)其他导致境内企业的经营决策、财务、人事、技术等实际控制权转移给外国投资者的情形。商务部新颁布的《外国投资法(草案)》第18条详细规定了对企业享有控制权的情形:1.直接或者间接持有该企业50%以上的股权或者类似权益。2.直接或者间接持有以上权益虽然不足50%,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1)有权直接或者间接任命该企业董事会或类似决策机构半数以上成员;(2)有能力确保其提名人员取得该企业董事会或类似决策机构半数以上席位;(3)所享有的表决权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等决策机构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3.通过合同、信托等方式能够对该企业的经营、财务、人事或技术等施加决定性影响。

(二)“控制”认定的重要意义

准确认定“控制”对《外国投资法(草案)》中的诸项制度适用具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特殊模式下外资企业的认定。根据《外国投资法(草案)》第18条第三款规定,通过合同、信托等方式能够对该企业的经营、财务、人事或技术等施加决定性影响的也属于“控制”的一种情形。该种情形不同于传统的控制模式,显然不能用投资者的投资份额来对其控制地位进行界定,这样一来对其“控制”的认定具有重大意义。

2.对外国投资者的认定。《外国投资法(草案)》第11条及第12条是对外国投资者认定的具体方法,具体分析条文不难看出我国在界定外国投资者时采取了投资者国籍和实际控制两种方式。结合草案第18条对控制的界定,草案难以说明当一个企业既符合被中国投资者控制的条件又具备被外国投资者控制的情形时,应认定为受中国投资者控制还是受外国投资者控制。出现这种特殊的情况时,准确认定“控制”也显得尤为重要。

3.准入许可审查、国家安全审查以及信息报告制度的适用。《外国投资法(草案)》明确规定了未来我国将对外资企业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凡是未被列入清单的行业均允许外资企业进入。在这一背景下,通过“控制”准确界定外资将直接影响其是否受负面清单管理的限制,进而决定是否需要接受准入许可审查。除此之外,国家安全审查及信息披露制度也是对外资企业专设的制度规则,准确认定企业是否被外国投资者控制也直接决定是否受这两项特殊制度的规制。

三、《外国投资法(草案)》对“控制”认定的不足

(一)“控制”定义的局限性

如前文所述,《外国投资法(草案)》第18条对“控制”的界定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不得否认,相比于《公司法》、《反垄断法》以及其他一些涉及对控制规定的法律法规,草案对控制的界定较为全面和详细,采取了投资者投资份额以及实际控制的双重标准,然而还是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最为常见的情况就是,不能根据第18条准确认定在中方和外方各对企业享有50%投资份额情形下的控制权享有方;此外,草案第18条所规定的情形并不能包括中国境内的上市公司中持有30%股份,有时甚至不足30%即可达到对公司实际控制的情形;再者,第18条也不能囊括合伙企业以及其他企业模式情形下的控制情况;最后,《外国投资法(草案)》第15条第三款和第四款所规定的特殊情形不能包括根据第18条上所列方法进行“控制”权界定。

(二)缺乏对“控制”的认定机构和程序

“控制”的准确认定对于区分中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具有意义,进而影响准入许可制度、国家安全审查以及信息报告制度等一系列后续程序的适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实情况是,我国目前对“控制”的准确认定还有待进一步明细,此外对控制的认定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审查工作,然而我国缺乏对“控制”认定的具体权力机关和程序,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四、对《外国投资法(草案)》“控制”认定的完善建议

(一)“控制”界定的灵活化

通过上文对《外国投资法(草案)》中“控制”认定的种种局限性的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对“控制”的界定,做到认定的灵活化,以最大程度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秩序:首先,对外国投资者认定采用国籍方法的基础上添加一定的限制性措施,例如规定在中国境内的居住时限等,以防止外国投资者通过移民等方式获得中国国籍,进而使其投资设立的企业被认定为内资企业;其次,应贯彻“实际控制权”的界定理念,不单纯通过对投资者投资份额认定投资者的地位,以灵活处理在股份或者投资额相同情况下控制权的问题;再次,草案第18条不能完全包括第15条所列情形,应当以具体情况扩充“控制”的外延;最后,基于立法者的有限理性以及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为了保证法律的稳定性,草案不应通过第18条封闭对“控制”范围界定的外延,应设置兜底条款以应对立法者未考虑到的情形。

(二)规定“控制”的认定机构和认定程序

鉴于准确认定“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对其认定过程的复杂性,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在具体的法律法规中明确对“控制”的认定机构,同时设置一套完整具体的认定程序,该程序应当包括权力机关的认定过程以及认定错误时当事人的救济程序。考虑到我国具体的国家机构设置情况以及权责一致性,笔者认为应当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各级机关以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承担对外资企业“控制”的具体认定。

参考文献

[1]尚清.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的控制权标准探讨-以美国为视角[J].海外之窗,2013(3).

[2]刘和平.美国反托拉斯法上的外资并购控制及启示[D].华东政法学院硕士论文,2006(5):8-10.

[3]白萌.WTO协定对我国国际投资法的影响[J].理论前沿,2004(13).

[4]蔡从燕.<外国投资法(草案)>中的国际法因素[J].中国法律评论,2015,03(5).

[5]陈小洪.外资企业-外国资本有控制权的中国企业[J].中国经济报告,2010(6).

董秋斯的外国文学翻译成就 篇10

一、董秋斯的生平及翻译背景

在南开中学学习时, 董秋斯先生不仅品学兼优, 还积极参加当时的五四运动。1921年, 董秋斯先生以优异成绩考入燕京大学, 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在1925年的“五卅”运动之后, 董秋斯先生担任燕大学生会主席之职, 与同学一起成立燕大文学会并合编《燕大周刊》, 积极向国内宣传文学革命。1926年, 在经历了“二一八”爱国运动之后, 董秋斯先生更为殷切地向往着光明社会。

在同一年内董秋斯先生完成了大学学业, 来到了广州并在此任教, 并接触到了一些马列主义刊物, 这里当时是全国革命的策源地。在同年12月初, 国共两党实现了合作, 国民政府因此由广州北迁至武汉, 遂即武汉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中心。因此, 与同学一起, 董秋斯先生也随即奔赴武汉, 加入当时的国民革命军, 并在其第十一军的政治部中从事宣传工作。在1927年2月, 董秋斯先生主编《血路》这一理论周刊, 继续向中国民众大力宣传反帝反封建的先进思想。然而这一情景没过多久, 蒋介石、汪精卫就相继背叛了国民革命, 董秋斯先生亲眼目睹这一全过程, 深刻地认清了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理。

在1928年, 即便卧病在床, 董秋斯先生但凡精神体力稍微好转, 就开始一头扎进马列主义理论学习中, 并以高度热情阅读所能找到的苏联文学作品, 尽力从中汲取营养, 从中汲取力量。在读鲜明地刻画苏联结束内战向社会主义建设过渡中一连串重要问题的《士敏土》一书过程中, 董秋斯先生为其人物情节所深深感动。该书描绘了那些问题逐一得到解决的艰苦历程。于是, 董秋斯先生决心将该书翻译介绍给中国民众。当然, 鲁迅先生在精神和物质上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帮助, 为本书作了《代序》和《图序》。从此, 他便和翻译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这本书也是他所翻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123。

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党中央宣传部的挚友张采真的大力举荐下, 病中的董秋斯先生接办了《世界月刊》, 这是我党的一个外围刊物。在该刊刊载了“田中奏折”一文之后, 董秋斯先生便与史沫特莱及其国际反法西斯战友建立了革命情谊。在1931年, 经史沫特莱的推荐以及中共地下党的批准, 董秋斯先生与国际共运中隐秘战线的杰出人物、第二国际东方局领导佐尔格直接建立起联系, 并积极参加该局的工作。

二、董秋斯毕生取得的翻译成就

尽管中国翻译实践历史源远流长, 但中国翻译理论的体系性却显得相对薄弱, 往往只是个别翻译者对自我实践的总结, 常常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早在1950年, 董秋斯先生就在其《翻译批评的标准和重点》中强调, 反观中国, 翻译史虽有几千年, 翻译者也以千计, 但专门研究翻译的人却奇缺, 翻译多为片断的经验之谈与供临时参考的条例。尽管这些宝贵的经验有很大功效, 但是终究不能自成体系, 不是广泛调查研究之大成。由此可见中国翻译理论问题之所在。

在1934年, 董秋斯先生由于长期过度劳累, 其病情不断加重, 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右肺完全被压缩, 被迫截去八根肋骨。自此之后, 在上海生活的11年中, 除下治病与开展地下工作之外, 董秋斯先生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翻译引介外国文学作品的事业上来了, 开始不分昼夜地为中国民众奉献自己用生命换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这一过程中, 对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翻译是费时最多的, 要保持原著的语言风貌, 130多万字的巨大翻译工程是从1938年就开始翻译的, 1949年该书的上半部得以出版, 再到1958年最终完成。这是一项多么需要坚韧的毅力与扎实翻译功底的工程。后来, 茅盾先生也指出, 与旧译本相比, 董秋斯的英文转译本更好。董秋斯先生还翻译了列昂诺夫的长篇小说《索溪》, 向中国人民译介了该书中描绘的上世纪30年代在索溪原始森林的苏联人民如何与大自然作斗争并最终建起一座大型造纸厂的动人故事。

董秋斯先生一生待人真诚、勤劳朴实并且做事总是强调要全心全意, 其对翻译的态度也正好像他的为人处世。此外, 董秋斯先生还翻译过其他各国的诸多优秀作品, 如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奥茨本的《精神分析学与辩论唯物论》 (再版时恢复原名《弗洛伊德与马克思》) 、美国著名作家爱尔文·斯通的《杰克·伦敦传》、加德维尔的《跪在上升的太阳下》与《美国黑人生活纪实》、多丽兹·莱辛的《高原牛的家》、保加利亚著名作家艾林·彼林的《安德列希科》、斯坦培克的《红马驹》与《相持》、以色列著名作家罗兹·吴尔的《安静的森林》等。

在1945年底, 董秋斯先生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 并当选为中央委员兼宣传部长与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此后, 董秋斯先生在《民主》周刊发表了不少反对美帝国主义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文章, 还翻译了西方一些进步作者撰写的向世界传播关于我解放区状况的优秀文章, 如《外国军火与中国内战》等。在1949年, 董秋斯先生主编《翻译》月刊, 专门介绍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学成就, 广泛传达党在文化方面的方针政策。之后不久, 董秋斯先生出任“上海翻译工作者协会”主席, 负责发现和培养新中国的翻译人才, 团结国内外各种翻译人才, 大力提升中国翻译界的翻译水平。在1950年, 董秋斯先生被调至北京, 主编《翻译通报》, 负责联系全国翻译工作者、调查研究、交流翻译经验等。在1953年初, 董秋斯先生亲自出任中国作家协会创办的月刊《译文》 (1959年更名为《世界文学》) 的副主编[2]78。

总而言之, 董秋斯先生十分重视翻译的理论建设与组织工作,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就提出要着力建立中国自己的翻译学的宏伟构想, 其翻译思想对其翻译实践具有重要影响。董秋斯先生毕生十分重视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工作, 并一直亲力亲为地从事着这项伟大翻译工作。董秋斯先生认为, 翻译工作并非不学就会的, 翻译的价值不在创作的价值之下, 也是需要一定的能力和修养的, 文学翻译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再创作艺术。董秋斯先生指出, 文学翻译可以凭借科学阐述与研究找出规律性东西, 因而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应该依靠集体之力搜集、整理、提炼翻译移植之成果, 并从中总结出体系化的翻译理论。

参考文献

[1]周仪.翻译与批评[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8.

刍议本土经验与外国文学的接受 篇11

关键字:本土经验;外国文学;接受;翻译

中图分类号:I0

本土经验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心理结构以及语言经验、语言系统等等共同构成了本土经验。可见,本土经验具有鲜明的多元性,并且时时处于流动更新的状态。对于外国文学研究而言,各种文学经验,例如文学概念、感知方式、文学常识等等都是本土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经验,“本土”已经呈现出集体无意识的特性,深深隐藏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知识结构当中。我们选择优秀的、经典的、杰出的外国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和引入,不过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这些作品都发生了些许变化,这些变化正是本土经验发挥作用的结果。

一、从我国小说的发展看外国文学的接受

随着中外文学交流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我们所引入的外国文学作品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形式,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学中的重要学科门类,对中外文化交流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外国文学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各种各样,对其如何选择却受到了本土经验的制约和影响。一般而言,我们会选择艺术价值高、思想深度高的文学作品,但事实发展却并非如此。因为我们对西方文学的态度受到我们对文学需求和文化需求的影响。

从近代我国对外国文学的接受来看,我国对外国文学的接受主要是受到本土经验的影响,而非文学作品的质量。所谓的本土需要既包括一定的社会变革的需要,又包括文学自身的需要,即对文化进行变革和发展的需要。此外,引入外国文学是否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也与本土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外国文学的引入,应从我国的实际需要出发,即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必会取得显著成果,这样的文学作品必将得以传承。相反,如果引入的文学作品与我国的社会发展需要没有关系,甚至违背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则必将以失败告终,必会遭到批判和排斥。因此,不论外国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有多高,必须符合我国的发展实际,只有如此,才能够创造出中国文学发展的辉煌时代。另外,从我国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引入可以发现,凡是引入的都是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都是贴近人们日常生活,并对我国发展具有重要借鉴和启发的文学作品。

(一)科学小说接受中的本体经验分析

从近代中国小说文体的发展中可见,外国文学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亦引起了很大的重视,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是因为小说具有强大的现实功用性。近代学者梁启超曾经说过:“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术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梁启超之所以这样形容小说,并把它放在如此高的地位,这是由当时的社会现象和梁启超的心境所决定的,是梁启超在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社会的观念,即是我国本土现实需要的强烈要求。近代中国对小说非常重视,不仅仅因为小说的文学价值,更重要的是小说的功能,因为小说被赋予了强大的道德和政治意义,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所以才会受到如此高度的重视,成为中国近代重要的文学文体。在小说文体中存在着科学、政治和侦探三类小说,这三个术语在近代的翻译史中是非常重要的言说概念,这也主要是历史因素的影响。

我们之所以在当时引进众多这类小说文体作品,不是因为它们的地位显赫,而是中国的现实需要。例如“科学小说”的代表主要是凡尔纳的作品,他的作品亦被称为科幻小说,而当时对它的命名却是科技小说,这说明当时的社会对科学的追求与期待,追求的不只是小说更重要的是科学。这也就说明,“小说”正以一种科学知识的形态被引入到中国,这同时也就回答了为什么小说在当时的社会得到广泛的认同与追捧。总之,是由于中国对科学的内在需要促进了科学小说的不断涌入,使科学小说成为当时重要的文学形式。

(二)政治小说接受中的本体经验分析

政治小说的引入和发展也是如此。在梁启超的《译印政治小说序》中,他以极其夸张的手法描述了政治小说的巨大作用:“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人,当以小说人之;语录不能谕,当以小说谕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可见,政治小说之所以被引入是因为对社会的变革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六经、正史等所不具备的政治功能。因此,梁启超在当时极力支持外国政治小说的引入,并积极参与外国政治小说的翻译。从中也不难看出,梁启超对政治的关心多于对小说本身的关心,当然这也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决定的,当时正处于我国政治变革时期,这为政治小说的涌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之中国对外国政治小说的接受主要是源于本土政治的需要,正是这种需要使外国的政治小说活跃于中国的近代文学史。

(三)侦探小说发接受中的本体经验分析

如果说外国的科学小说和政治小说活跃于中国近代文学,是由当时的科学需要和政治需要决定的,那么侦探小说的盛行则与中国本土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一种通俗小说,侦探小说在西方的文学史中并没有取得很高的成就,而在近代的中国却是异常繁荣。纵观我国文学史的发展过程,众多学者对外国的侦探小说进行了翻译和研究,并且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这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少见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中国的公案小说源起宋代,经过明清两代发展逐渐达到顶峰,同时西方的侦探小说与中国的公案小说是相辅相成的,并且有很大的相似性。对于当时的中国民众来说,西方的侦探小说对他们来讲是不陌生的,既有熟悉感又有新鲜感和惊奇感,这就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的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文学精神本土的契合。中国的公案小说重视故事和情节,是品格和精神的烘托,而西方的侦探小说在具备休闲性的同时,提升出品格和精神,这就实现了与中国小说的有效契合,迎合了中国民众的欣赏需求和习惯,容易让人产生亲切感。因此,受到学者广泛的引入和读者热烈的欢迎。

当然西方的侦探小说获得如此繁荣的发展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文学原因以外,还有外在的政治和文化原因。西方的侦探小说既融合了天文、地理、物理和化学等科学知识,还具备了相应的人文知识,这对当时的民众来说是新鲜的,也比较符合当时人们渴望科学,迫切学习的需求。总而言之,侦探小说的流行源于中国的本土经验,在本土经验这片沃土上,西方的侦探小说才会在中国的大地上开花结果。

二、影响外国文学接受的因素分析

虽然西方文学的接受对我国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人们只看到了外国文学的强势地位,而忽视了引入西方文学主动的一面,我国对西方文学的引入是完全建立在内在的需求之上的,对西方文学进行的是有选择的吸纳。不可否认,中国的大门是被西方的船舰打开的,但在对待文学方面还是主动积极的。在坚持自我价值和民族文学精神的同时,根据需要在本土经验的指导下,选择外国文学。可见,我国对西方文学的引入,完全受制于本土经验,然后才考虑西方文学是否适合中国民众的需要,是否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本土经验一直是西方文学接受的关键因素。

我国对外国文学的选择受制于本土经验,以五四时期对外国文学的接受为例。在五四时期,我国受本土经验的影响,非常重视西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品的翻译与研究,一方面现实主义侧重于现实,强调了文学的教育作用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积极的改造作用;另一方面浪漫主义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契合了五四时期发展个性的需求。可见尊重本土经验的外国文学就会被接受,相反就会遭到排斥。例如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在中国的引入就是反面实例。当时中国正处于启蒙和救亡的关键时期,需要对政治和军事文化进行现代化的改革,而西方的现代文学主要是反现代化的,造成了与中国本土经验的冲突,这就违背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必然遭到排斥和挤压。

对于外国文学的选择,本土经验也起着决定作用,外国文学需要在中国获得认可并被民众所接受,需要以本土经验为基础。冯志先生认为,对外国文学的接受必须符合两个条件:第一,接受的时机必须是成熟的,只有时机成熟才能够被接受;第二,接受的文学必须与我国的文学融合,这样才会产生新的东西,实现外国文化接受的成效。

本土经验制约着外国文学的选择和接受,进而形成中国的外国文学体系和格局。从对象方面分析,中国的外国文学不是外国的我国文学,而是根据我国的需要对外国文学做的选择,选择不以它们在我国的地位和意义为标准,也不以其艺术价值的高低为依据,而是从我国的需要出发,考虑是否符合我们的需要,是否对我们的发展有益。从理论上讲,外国文学应该是中国以外的其他所有国家的文学,而我国对外国文学的接受仅仅局限在某些国家,这就大大缩小了外国文学的范围。总体来说,外国文学作为丰富的文学宝藏,蕴含了丰富的文学与社会资源,我国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本土经验着手,建立富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体系。

三、本土经验对外国文学的影响

对于外国文学的接受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首先是语言发生了变化,即由原语变成了译语。因此,外国文学在引入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变化,当然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还是本土经验。在我国语言、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影响下,外国文学不断发生变化,另外还有翻译的再加工,这些均使外国文学打上了浓重的中国烙印,即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外国文学,而成为中国文学的有机组成,充分体现了文学性并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发生了积极作用。总之,本土经验对外国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本土经验影响了外国文学的形态

在文学的形态上,外国文学主要是通过翻译进入中国的,一方面它以外国文学为基础,另一方面又是中国文学。在被引入以前,该文学作品的读者仅仅限于我国的民众,在翻译成中文之后,被我国的民众所接受。因此,接受的外国文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限制性,在进行外国文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作者在用汉语同我们交流思想,而我们体会不到外语的艺术应用,外语的艺术被完全的被掩埋了。可见,外国文学主要以翻译文学的形式存在,并日渐成为中文活动体系的一部分。

(二)本土经验影响外国文学的性质

由于外国文学的引入是通过翻译实现的,因此,翻译过来的外国文学具有中国文学的性质。由于文学性质主要是通过特定语言进行表达和描述的,对外国文学语言的改变,必然会改变其性质,这也就说明,外国文学和翻译文学具有不同的性质。因为,文学的翻译不同于对科技的翻译和日常交际的翻译,语言不仅是文学的工具和符号,更是文学的本体,对语言的改变其实就是对文学本体的改变。事实上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文学性是无需翻译和表达的,因此,翻译文学实际上毁坏了外国文学的艺术价值。

总体而言,本土经验对于外国文学性质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首先,为了满足我国读者的需求,很多翻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有意对作品进行更改,按照我国对作品的理解进行翻译,套用中国的思维习惯和处理方法。其次,翻译人员不自觉的改变,翻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总是尽量不去改变外国文学的原貌,力图将原有的信息全部传递给国人,但是受语言本体性的影响,对外国文学的翻译会出现不自觉的意义改变。因此,文学翻译不可能是客观的,总会融入翻译者的主观思想,只要是翻译作品,文学价值就会改变,我国对外国文学的接受就呈现出明显的中国性。

(三)本土经验对外国文学意义和价值的影响

根据文学理论分析,读者是文学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文学活动的关键环节。读者在阅读作品的时候不是单纯的接受作品,而是加入了自己的思考,融入了自己的思想,积极的参与了文学意义和文学价值的再创造。也就是说,读者在进行阅读时候的任何关于文学作品意义的想象,都是文学作品意义的延伸和拓展。因此,在外国文学被引入之后,读者也赋予了它新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本土经验是外国文学接受的基础,只有符合我国的需要,外国文学才会受到欢迎,任何文学的引入都是从我国的实际需要出发的,或者是政治的、科学的、文化的。在进行外国文学的引入过程中,外国文学又发生了很大变化。

参考文献:

[1]区建英.近代化综合比较研究的尝试[J].文学研究比较,2009(09)

[2]陈秋玲.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基于1993-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统计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05)

[3]钱爱兵,黄卫堂.对外国文学最有学术影响的百家出版社分析[J].出版科学2010,18(04)

外国文学教学改革若干问题探讨 篇12

1 引入比较文学的意识和方法

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下, 外国文学研究的视野不再停留于单一的国别文学而更多地进入比较文学的领域, 已然是一种时代趋势和需求。比较文学研究是文学研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经阶段。现今, 比较文学已是多数高校都开设的课程, 但却与其它文学课程, 比如外国文学相分离, 并未真正联系结合在一起, 就无法为之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思维, 深化外国文学的学习和研究。因此, 将比较文学的意识和方法引入外国文学的课堂, 将非常有利于外国文学的教学改革。

当前的外国文学教学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情况和特色是非常明确的, 但是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相同时期和不同时期文学的相互联系、影响和差异却是模糊的、未充分显现的。文学与其它领域的关联往往也是被忽略、一带而过的。然而, 要真正理解和挖掘外国文学的意义, 多维度、多视角地观照和审视外国文学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教师在讲授外国文学时可将比较文学的意识和方法引入外国文学的讲授, 重视古今、东西的比较, 让学生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把握整个外国文学史的发展进程, 以及进程中错综复杂的影响关系和交流情况;让学生看到相同历史背景中, 不同国家和地区呈现出的人类共同的审美规律, 以及共性下的由于民族和文化等因素的差异而显现出的不同特质。

比较文学的意识和方法可贯穿于外国文学教学的每一环节。不管是某一时期文学史的概述, 还是重要的作家作品赏析;不管是作家作品的思想特色分析, 还是艺术特色分析;不管是作品的人物形象分析, 还是作品的结构框架分析, 教师都可以从整个文学史的纵横两个向度上结合其他国家的文学情况和作家作品进行比较, 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路和思维, 激发学生去阅读作品, 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更为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具体的作家和作品, 同时也培养学生发现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达成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 重视文学作品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正是他们发展健全人格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时期, 一方面既要培养他们追求理想、信仰和真理的崇高目标和情怀, 另一方面又要教育他们不能好高骛远而要脚踏实地地去实践和探索。因此, 弘扬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让他们形成优秀的文化人格, 应该成为外国文学教学的基本价值理念。在外国文学教学中, 除了要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世界文学的发展脉络、了解基本的文学常识和重要的文学现象外, 更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深刻的人文思想和对文学作品敏锐的感悟能力。

文学就是人学。外国文学尤其是西方文学, 最突出的核心内涵之一就是人文精神。从古希腊罗马文学到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西方文学在精神上一直贯穿着一条弘扬人文精神的主线。外国文学教学在教学观念和内容的选择、挖掘上都应该重视外国文学作品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突显外国作家对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思考及其发展变化, 比如人的生存状态、人的解放、人类的发展、人类的命运、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教师可以在分析文学现象和作品时, 结合作家的主观态度、审美理想, 对思潮运动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道德范式、思想观念、人生信念、行为方式和精神境界等方面的评析, 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进行反思和批评。除此之外, 再比如西方文学中突出的开拓进取精神、理性意识等, 都特别值得重视和突显, 因为它们可以让学生对照我们自己的文学和文化传统,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扬长补短。如此一来, 可以将仅仅是乏味枯燥的知识学习和应试训练变成充满审美情趣和人性、人格魅力的文学教育。

3 丰富外国文学教学方式

外国文学课程, 教师的课堂讲解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但穿插其他教学方式, 比如影视赏析、课堂讨论、论文写作、戏剧表演等, 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和创造欲, 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不仅让学生获得外国文学知识, 还让他们获得能力上的培养, 比如独立思考、收集辩析信息资料、口头文字表达、协调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

首先, 教师可充分利用视觉资源, 将传统外国文学教学视觉化。由于电影、电视更形象更直观, 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 由此教师可让学生观看由外国名著改编成的优秀电影、电视, 并加以指导, 促使学生阅读原著并进行比较, 讨论原著与改编后的差异, 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作家作品, 提高学生的兴趣, 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 对照比较, 在比较中提高自己的思考力、鉴赏力。

其次, 教师可指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论题, 提前将研讨题目交给学生,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组进行资料收集和集体讨论, 然后每组推选两三名发言人在课堂上进行自由发言或随机辩论, 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自学、信息处理及语言表达能力, 还能提高学生协调合作及创新能力等。

再次, 教师可要求学生撰写外国文学方面的课程论文, 提高研究水平。在开展记读书笔记的基础上, 对一些名家、名作及一些引起有争议的文学现象, 要求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研究, 写一些课程论文。如此, 一方面使学生对作家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学会查阅资料、分析资料、扩大阅读面, 综合运用已学的各学科知识, 如文艺学、美学、中外文学史等, 提升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以后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最后, 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进行话剧或戏剧表演。教师可精选好剧目或提供可选择的剧目名单, 将学生进行分组, 提前让学生准备好相关材料和表演内容, 可对原作有一定的改动, 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此, 学生一定会对所表演的剧目和内容印象深刻, 对其的思考和理解也会比其他作品更为深入。

4 强化文学作品的阅读

文学的根本是作品, 离开了作品, 就不存在什么文学史, 文学思潮、文学环境也失去了依附的基础。作为文学研究来说, 最基本的无疑是对作品的研究;只有深入地阅读、分析和发掘文学作品, 才能真正体会出文学的真义, 才能生发出对各种文学思潮与文化思潮的研究。文学作品不仅能传播信息、事实, 还能提供作家对这些信息和人性的理解。其次, 文学阅读能使学生接触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态度、精神信仰和特殊的思维方法, 使其认识到社会的多样性, 各种生活方式共存的必要性, 眼界、心胸更为开阔。在文本阅读中, 当读者的个体生存境遇与文学文本发生融合时, 就能在阅读的瞬间生成人生意义, 产生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然而,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和电子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 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失去了兴趣和耐心, 而多是通过电子媒介阅读一些网络文学和通俗文学。他们的文学阅读不再朝向诗意启蒙的高标准, 而是转向大众娱乐的低标准。一些学生为了应试则满足于跳过作品阅读, 直接记忆别人的关于作品的各种观点和结论。所以, 在教学中一定要强化对作品文本的阅读。在授课之始, 教师可先提供书目, 并通过对外国文学发展线索、文学流派、文化背景以及社会政治因素等各方面系统性的梳理与介绍, 使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发展有大概的了解。在教授的过程中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 如课堂前十分钟可让学生谈谈最近读过的作品, 老师进行适当引导和点拨, 让学生把文本阅读和具体国家与作家的创作结合起来, 全面地了解把握作品, 并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 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细读文本的兴趣以及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此外,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学好外语, 阅读外文原文;并在课堂上适量地进行双语教学, 比如在讲授外国诗歌时, 可通过双语教学中的原诗欣赏, 让学生领略外文诗歌的节奏、音韵、意向之美, 培养学生对外国诗歌的兴趣, 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家的创作风格, 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从而减少对作品的误读, 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5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外国文学考试通常都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形式, 试题类型多为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等。这种沿袭了应试教育的考试形式虽然可以检查学生对基本文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却很难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水平。因此, 需要改变这种传统的考试模式, 采用平时成绩、期末卷面成绩综合测试的评价方式。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可占总成绩的50%或更少, 平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50%或更多。平时成绩可包括平时作业、课程论文、课堂表现、创新实践等。平时作业可主要考察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赏析和理解, 或梳理解决某个文学史上的问题, 让学生切实掌握需要掌握的知识, 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平时作业的次数可在三、四次以上, 占总成绩的20%左右。课程论文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某一具体问题的分析研究能力, 可占总成绩的15%左右。课堂表现则包括发言、讨论、表演等各个方面, 可占15%左右。创新实践可算作加分项, 当学生在平时作业、课程论文、课堂表现中有自己的创新时, 或在课余时间有任何关于外国文学的创新实践时, 教师都可以给予加分的奖励和鼓励。这样的评价方式比较全面, 也比较客观, 它跳出了以往只注重笔试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实际能力这样一个考核误区, 通过改变考核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科学全面的评价。

6 结语

综上所述, 可通过引入比较文学的意识和方法, 着力发掘人学内涵和文化内涵, 丰富教学方式, 强化作品阅读,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等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上的改革, 来提高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外国文学教学质量, 更好地达成教学目的。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可通过引入比较文学的意识和方法, 重视突显作品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丰富教学方式, 强化作品阅读,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等举措来提高教学质量和优化教学效果。

上一篇:氯化胆碱下一篇:基础音乐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