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

2024-06-02

外国文学史(精选12篇)

外国文学史 篇1

文学即审美的“人学”, 其本质是人类对生活与时代的审美反映, 同时也是人类认知自我的艺术观照。无论中国文学, 抑或域外的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 概莫能外。在中国迅速走向世界, 世界迅速走向中国的当下, 我们在努力学习研究中国古今文学的同时, 也不可忽视外国古今文学的学习与研究;不言而喻, 其中包括外国文学史的认真研读和“与时俱进”的重构。

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史的新范式,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就成为人们多方面深切关注的文学审美教育重任的一个热点;尤其是众多在坚持文化操守原则下, 锐意求新的外国文学工作者, 把它当作创立中国的“外国文学学”的一个学术前沿课题来考究。1999年10月,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在上海召开第六届年会, 以“回顾中国外国文学工作五十年和交流外国文学现状”为主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前所长吴元迈研究员在报告“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50年”中明确指出, “中国外国文学学即外国文学研究的研究” (当然包括外国文学史研究) , 必须大力展开, “它对吸取百年以来的外国文学研究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对外国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大会主题发言“关于中国人编写外国文学史的几点思考”中, 我曾强调:从回顾与展望两方面研讨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史编写问题, 可称作“当务之急”。如此倡议有其深厚的基础, 即建国后50年国内的外国文学探讨与研究, 其中包括高校的外国文学或外国文学史的教学和教材建设。不仅如此, 进入新世纪以来, 在国内编写出版的外国文学史以及关于这方面的论著, 对这一倡议均有不同形式的积极响应。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 (2002) 以“20世纪外国文学反思”为主题, 第八届年会 (2004) 以“外国文学现状与趋势”为主题, 第九届年会 (2007) 以“走近经典”为主题, 都凸显了外国文学研究“与时俱进”的务实求新精神, 强调了外国文学史重构、名作家重评、名著重读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由此观之, 建国后近60年国内出版的外国文学史 (综合性、地区性、国别性) , 尤其是冯至、季羡林、叶水夫、杨周翰、王佐良等著名学者所编撰的各类文学史著作, 以及有关这方面的译作 (引进国外的各类文学史著作) 均可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新范式的“参照系”;不过, 在“中国特色”上创新是“重中之重”, 切实掌握“承传———超越———创新”的规律很重要。事实上, 过去出版的各类外国文学史著作有其宝贵的经验, 也有严重的缺憾 (同水平的重复、生搬硬套西方理论、言说方式欧化“失语”、匮乏中国特色和体系等) 。为此, 我们必须“有的放矢”, 无论吸取过去的经验或教训, 贵在“推陈出新”。

为了进一步理解过去建构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的新范式既有催生中国“外国文学学”的功力, 又有促进真正的“世界文学”早日出现的战略意义, 也为了理清如何构建“新范式”的思路, 这里先简说何谓“世界文学”以及与此相关的几个基础问题, 很有必要。简说之目的明确, 期望凭此顺利进行有序高效的实践。

提起“世界文学”的名称, 人们自然会联想其历史缘由。早在1827年, 德国诗人、剧作家歌德就始创了这一概念。他认为“一种普通的世界文学正在形成” (《评<塔索>法文改写本》) , 随后他又对艾克尔曼讲及“世界文学的时代”即将来临, 并期待人人出力使它“早日来临” (《歌德谈话录》) 。1848年,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也曾指出, 许多民族和地方的文学可能形成一种“世界的文学”。歌德所宣传的“世界文学的时代”, 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世界的文学”, 不仅表现了科学发展观超越时空的透视力量, 而且充满了统一的辩证精神。在这方面, 前者和后者都是把人类社会、天地万物当作统一的“整体”来看待。从各色各样的民族文学走向五彩缤纷的“世界的文学”, 宏观的综合与微观的研究交织扩展起来, “世界观念”逐渐萌发而形成。歌德的预测性的发现也好,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论断也好, 他们并没有把“世界观念”和“民族意识”置于绝然对立的情势之中, 因为两者在彼此撞击的同时, 又常常相互渗透促进。

在当今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二元并存”、“双向交流”、“多元混合”的背景下, 在坚持本土文化身份和宏扬民族文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强调外国文学的阅读与欣赏, 鼓励外国文学史的研讨与重构, 大有裨益。从严格意义上讲, 包括我国古今中外文学在内的世界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家作品, 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21世纪, 在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 人们在积极学习与研究本国文学的同时, 俞来愈强烈地要求学习与研究外国文学, 尤其是那些颇富双向文学交流含量的作家作品, 在广大读者和学者心目中显得愈来愈重要了。

我国学界关于“世界文学”界定, 似有双重指向, 习惯指称外国文学, 但在理论上探讨时也要包括中国文学。高校中文系开设的世界文学课实际上是本国文学之外的各国文学, 或称“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史”。在较长的一段时间, 把世界文学称为外国文学, 把世界文学史称为外国文学史, 似已约定俗成。1997年始建而正处于发展中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 也应有如此涵义。但无论如何, 即使就严格的外国文学而言, 必须与中国文学或中国文学史彼此照应, 共同为人类奏鸣真正的世界文学交响乐, 多姿态多方面地反映人类社会嬗变的过程和人类审美思维发展的轨迹。

我们今日重构外国文学史, 可以这么说, 为明日撰写真正的世界文学史打下基础。然则, 构建中国化的外国文学史, 如何突出中国特色而且模式创新显然是重大的关键。依我之见, 从策划到编撰的全过程始终贯彻“四性结合”, 即世界性、本土性、比较性、当代性融通聚会。何谓世界性, 先从其形式特征说起。作为全球各民族文学总汇的世界文学的显要特征就在于此, 即高度而广博的综合性和包容性。透视其综合性和包容性的内层, 不难觉察西方和东方的各民族文学在各呈异彩的同时, 又不乏彼此交融的亲和力, 人们可以从这里领悟和欣赏“同质异趣”与“异质同律”。确实如此, 世界文学有其比较性, 比较文学有其世界性, 两者是融合贯通的。可以认同一种观感, 即一部世界文学史就是一部比较文学史, 出现世界文学之日, 便是比较文学诞生之时。其实, 早有人翔实论证了“外国文学就是比较文学” (这里的“外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同义) , 据此而论, 一部外国文学史也可以说就是一部比较文学史了。因此, 关于世界文学及其发展史的编写, 不可忽视比较文学学理和方法。当前, 中国人编写外国文学史, 不必系统编进中国文学, 但可以而且必须在有关部分进行中外文学的比较性的观照。外国文学史的编写, 不可避免地要关注时代的需求, 努力表现当代精神。克罗齐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有化合历史的时代精神与现实的时代精神的涵义。不断创造而弘扬新的历史趋向是其终极目标。由此生发起来, 似可推论下去, 包括外国文学史在内的一切文学史都是当代文学史, 不过这里强调的是任何当代编著出版的文学史, 都在其讲述中渗透着当代意识, 而且应当如此。与时俱进的当代性很重要, 可以结合比较性与本土性使外国文学史的世界性更加彰显, 中外文学 (文化) 交流的史迹更加清晰。

说到这里, 连续上文话题再掘进一层思考。透过综合性与包容性的形式层面, 还可深究外国文学史“世界性”的精髓与灵魂, 亦即“文学即人学”。全球各民族、各国文学的共同秉性即世界性, 最根本的内在要素不在语言方面, 应是大写之“人”, 对人性的悟解、演绎、幻化和提升:关注人类的命运, 人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心灵变异与情感发展。一部外国文学史或世界文学史, 也就是一部“人学史” (人性的形象发展史) 。其文学教育任务重大而艰难:导引人们走向马克思所提出的“总体的人”、“全面的人”。无论外国文学史世界性的形式特征, 或者内在的特质, 如我们所知, 都不能缺少中国文学史比照, 没有中国文学作“参照系”而又缺少中华民族当代文化意识的外国文学史, 就不会形成中国特色。

构建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的新范式, 连同各类文学通史、断代文学史、地区文学史以及国别文学史, 无可争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大家应有共识:坚决贯彻和凸显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主题”, 努力并善于运用科学发展观, 把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论 (关于世界文化与文学的理论) 中国化的成果当作重要的组成部分, 积极引导广大读者切实理解当代中国化的“外国文学学”应有的科学内涵与本质。编写中国化的外国文学史, 务必关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 把引导、学习、分析、借鉴外国文学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 深切理解并恪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提倡的“历史的与审美的”原则和方法。中国化外国文学史, 连同中国特色国别文学史, 应让广大读者明确:引进域外文学需要在民族化的“磁化”改造中去粗取精, 交融创新。比较而言, 综合型的外国文学史所担负文学批评任务更广泛、更沉重, 这里包括正确引导人们进行多方面的审美鉴赏和人文素质教育 (健全人格的培养) 。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 以及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 (现改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 , 都很重视21世纪的外国文学研究和外国文学史的编写。《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等期刊, 曾多次以专栏或散篇形式讨论外国文学研究的深化、外国文学评论的强化、外国文学史重构等重大问题。关于外国文学史方面的讨论重要的可以归纳为三点:1、中国的外国文学史的独创性和开放性, 这里的“开放性”包括向中国文化和文学开放;2、正确处理史与论、文与史、系统性与当代性的互动关系, 必须从史学理论的高度和文学史论的深度来辨识、评析东西各民族文学现象;3、纠正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史著述中机械搬用西方文论、方法和术语的偏向 (西化汉语或“洋泾滨”文体) , 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而颇富时代精神的“话语体系”和言说方式。这三方面的问题, 上文已分别简释, 这里不予复议。当下是一个交叉学科的时代, 文学批评方法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 自然科学方法、横断科学方法在文学批评方法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方面的例证极多, 不胜枚举。各种方法互异, 互补, 融会。外国文学史紧密地联系着世界文化史, 文学与文化的各个部门是沟通的。如我们非常关注而一再强调的那样:外国文学研究工作者, 连同外国文学史的编写人, 有一项特殊的任务, 这就是竭尽全力促使真正的“世界文学”早日到来, 光照全球。

就建国后近60年外国文学史 (或称为外国文学、世界文学) 的教学以及教材的编写出版而论, 大体上有四类主要的模式。1、三大块并列型, 包括欧美 (西方) 文学、俄苏 (连同东欧) 文学和亚非 (东方) 文学。所谓“并列”是指书面上的形式, 大多数高校讲授外国文学史仍然以欧美文学为主。2、东西文学合一型, 分为古代文学、中古文学、近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各个部分, 每一部分均有东西方主要国家的文学。所谓“合一”系指各个部分的“概述”, “概述”之后的各国文学基本上各自独立。3、建立在“文化圈理论”基础上的“纵横坐标”型, 纵坐标指统一的时间顺序, 横坐标出现在文化圈内的主要国家、民族, 目的在于使包括中国文学在内的世界文学史的发展一体化。关于这一模式, 一般命名为“世界文学史”, 在庞大的框架中突出重点和明晰的史的脉络, 难度极大, 难免“名不副实”之嫌, 而且不适应当前的教学体系。4、“两条线”、“两结合”型, 一部外国文学史由欧美 (西方) 文学与亚非 (东方) 文学两大部分组成, 既保持东西方文学史的线索, 便利探索东西方文学平行与交流发展的规律, 又能突出东西各国文学中的重点作家作品, 彰显其不朽的艺术魅力, 从比较的角度审视, 这一模式采用者较多, 发挥作用的时间较长久。上世纪80年代中期, 王忠祥等主编的《外国文学教程》 (上中下) (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外国文学教学大纲”编写) 就是此类型的代表作之一, 曾获季羡林先生的赞赏。不过, 从教学实践来看, 大都先讲欧美文学, 后讲亚非文学, 而且两者联系很不自然, 确有“顾此失彼”之弊。实事求是地说, 四类主要模式都存在可取之处, 又各有各的局限。撰写一部充满真正世界文学“未来色”的完美的外国文学史, 确实需要较长时间的反复实践, 不过采取逐步改善的步骤, 从多方面构建外国文学史新体系还是可行而必要的。只要我们深切理解并紧紧把握住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在世界文学总格局中不可偏废的重要地位, 就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即使以欧美文学为经线主体, 以亚非文学为纬线参照系, 进行经纬交织、历史共时结合式的东西方文学的呼应与比较, 也不会陷入“欧洲中心论”的泥潭;抑或以亚非文学为经线主体, 以欧美文学为纬线参照系, 进行经纬交织、历史共识结合式的呼应与比较, 同样不会陷入狭小的“地区主义”的小圈子。

改革开放30年来, 已出版的综合性外国文学呈现百花齐放态势。吴元迈在其“报告”中认为进入改革开放这一阶段的综合性外国文学史有“长足进展”, 特别提名的有“朱维之等主编的《外国文学史简编》、24所院校编的《外国文学史》、杨周翰等主编的《欧洲文学史》 (修订本) 、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王忠祥和珍钊主编的4卷本《外国文学史》、吴元迈主编的10卷本《20世纪外国国别文学史丛书》等。这些综合性的外国文学史, 其中包括地区文学史和断代文学史, 通过不同的视角和形式均显示了“改革开放”意识。这里以王忠祥和聂珍钊主编的《外国文学史》 (1∽4卷, 两个世纪之交编写出版, 2004年修订再版) 为实例, 对其“改革开放”意识和不足予以评说。此书的“改革开放”意识主要表现在凸显“中国特色”和构建“新范式”方面, 同时也多少体现出我们议过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观照。在“绪论”和“结束语”中, 我们曾反复强调 (如上文所提及的) 选择这样“经纬交织”、“历时共时结合”的多元比较的模式, 是为了适应当前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形势的发展, 其更远大的目标, 显然在于为建设真正的世界文学“加油”。我们创建如此外国文学的体系, 当然与西方文学的发展大体上具有一脉相承, 以及文艺思潮更迭嬗变脉络清晰 (与东方文学比较而言) 等特征有密切关系。关于4卷本《外国文学史》的性质和特色, 我们可以凭“一厢情愿”的感悟概述一番。这部外国文学史在内容上引进新材料、新思想、新理论;在形式上采用新的构架格局和多样化的评析方法, 深入辨识西方文学与东方文学共性 (人学) 中各自的特质, 认真总结包括东方文学在内的外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各章均有世界文学发展相应阶段的“背景”, 在“背景”中西方文学和东方文学并列而又分别讲述, 在东方文学讲述中适当凸显作为“参照系”的中国文学概况。各章第一节“概述”运用比较文学理论进行东西中外文学比较, 如“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世界文学”, “文艺复兴时代的世界文学”, “19世纪世界文学”以及“20世纪的世界文学”等。各章设置专节的作家, 尽可能论述他们在中国的影响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没有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平行或影响的比较, 就会失去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中国特色。本书在重点评介经典作家作品的同时, 也关注非经典作家作品, 但坚决弃绝“去中心思潮” (decentralization) 和“去莎士比亚” (de-shakespeare) 理论。此外, 在史学理论、文学史论的指引下, 讲述文学创作发展事迹、文学思潮嬗变过程、文艺批评理论衍化更新, 线索清晰、思路明敞。关于三者各自发展中的继承革新关系, 以及三者之间影响与接受关系的阐释, 辩证而翔实。外国文学的整体性、综合性、理论性、宏观概括性与微观审美性, 多方面协调融会。总之, 从形式到内容, 求新建立在务实的基础上, 突出“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精神, 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可读性原则。

王忠祥教授在家中书柜前

王忠祥教授在青岛大学

诞生在两个世纪之交的4卷《外国文学史》经过不同形式的教学与研究的实践, 在体现中国特色和构建新模式方面确实有其良好的功效。从严要求,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重新审读这部著作, 其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的, 不容忽视。此书中, 与其“世界性” (包容性和综合性) 比较起来, 各章“概述”之后关于各国作家作品双向交流的评析, 以及平行比较研究均较薄弱。比如, 法国作家伏尔泰从马若瑟译出的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 (纪君祥) 中受到启示, 改编为五幕剧《中国孤儿》, 改动相当大, 借鉴之处也不少, 郭沫若读过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剧, 从娜拉追求女性人格与自由的“叛逆精神”中获得启示, 在1923年写作的《卓文君》、《王昭君》等剧中留下了娜拉的“身影”, 再现了即将出走的娜拉的那种“雄辩”的风格 (为女性人格作辩护) 。庞德的诗歌创作曾受益于中国的唐诗和孔孟哲学, 而极富东方现代象征色彩的朦胧诗借鉴了英美意象派的诗艺, 其中显然包括庞德的诗歌影响。这一类中外古今文学之关系比较实例, 在4卷本《外国文学史》的相应部分均未受到应有的关注或深究。为了与时俱进, 此书还要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原则指导下, 进一步引进西方新生的文评理论和方法。比如, 西方后现代大潮趋向衰落时, 生态批评 (Ecocriticism) 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理论潮流崛起, 从北美流向欧洲, 从西方流向东方, 迅速扩展, 到20世纪90年代已成为文学研究中的“显学”, 两个世纪之交以来, 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领域运用生态批评读解经典作家作品或文学史现象的论著并不少见。编写中国的外国文学史应该向大有作为的生态批评“开放”, 甚至充分发挥其比照、审视、补充和校正其它文学批评理论之不足的功能。这里也要郑重提示, 关于生态批评不宜孤独地搬用西方理论和术语, 务必结合有关文评理论予以综合运用, 不可忘却两个“要点”:一是切合“对象”的实际, 二是作出中国的“阐释”。关于西方的生态批评家的偏激言论不可机械引用, 更不能断章取义;既不经辨析地批判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 (审美观) , 又不认真解说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 (审美观) 和当今的“以人为本” (审美观) 的差异, 这是不可取的。

话说到此, 是应为4卷本《外国文学史》辩解几句。这部著作总的说来颇受欢迎, 已被部分高校作为教材采用。以上所述不足之处, 乃是构建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进程中难以避免的缺憾。我们相信, 此书经过再次修订, 一定会弥补那些缺憾。我们期待, 此后出现更多更完善的不同形式的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 同时伴生的还可能出现建国60年来中国化的外国文学史的“编纂史”。

摘要:在当今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二元并存”、“双向交流”、“多元混合”的背景下, 在坚持本土文化身份和宏扬民族文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强调外国文学的阅读与欣赏, 鼓励外国文学史的研讨与重构, 大有裨益。从严格意义上讲, 包括我国古今中外文学在内的世界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家作品, 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外国文学史 篇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杨周翰等编《欧洲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郑克鲁编《外国文学史》(上、下)郑克鲁编《外国文学作品选》(上、下)徐葆耕:《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清华大学出版社 斯威布:《希腊神话与传说》,人民文学出版社 荷马:《伊利亚特》、《奥德修记》 《圣经的故事》 但丁:《神曲》 卜伽丘:《十日谈》 拉伯雷:《巨人传》 莎士比亚作品集(最少读《哈姆雷特》、《奥塞罗》、《李尔王》、《麦克白》、《罗米欧与朱丽叶》)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莫里哀喜剧六种》,李健吾译 《新爱洛伊丝》 《伏尔泰小说集》,傅雷译 歌德:《浮士德》 《拜伦诗选》 《叶甫盖尼.奥涅金》 雨果:《巴黎圣母院》 《莎士比亚全集》(重点阅读《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十四行诗》)狄更斯《双城记》 狄更斯:《大卫 科波菲尔》 夏绿蒂 勃朗特: 《简 爱》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 司汤答:《红与黑.》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红字》 《白鲸》 <草叶集> 《罪与罚》 《安娜.卡列尼娜》 《玩偶之家》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母亲》 《静静的顿河》 《老人与海》 《蝇王》 《盘结在一起的毒蛇》 《洪堡的礼物》 《荒原》 《变形记》

• 《毛猿》 《尤利西斯》 《厌恶》 《等待戈多》 《窥视者》 《第二十二条军规》 《百年孤独》 《吉尔伽美什》(古巴比伦原始英雄叙事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古印度两大史诗)《本生经》(佛教寓言故事集)《五卷书》(婆罗门教寓言故事集)《沙恭达罗》(迦梨陀娑)《旧约》(古希伯来文学经典,西方书面文学的两大源头之一)《古兰经》(伊斯兰教圣经,阿拉伯散文的里程碑)《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民间故事集,被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纪念碑”)《万叶集》(日本古典诗歌总集)《源氏物语》(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蔷薇园》(“设拉子的黄莺”——波斯诗哲萨迪)《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纪念碑“)《春香传》(朝鲜古典小说名著,说唱脚本体小说,是朝鲜三大古典名著中成就最高的一部)《金云翘传》(阮攸,中古越南文学中最负盛名的长篇叙事诗)《吉檀迦利》(诗集),“印度诗圣”泰戈尔,东方首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大师。《戈拉》(长篇小说),泰戈尔。《浮云》(长篇小说),二叶亭四迷,日本近代文学的奠基作,写实主义。《舞姬》(短篇小说),森鸥外,感伤浪漫主义 《我是猫》(长篇小说),夏日漱石,“余裕派”代表作家,批判现实主义。《破戒》(小说),岛崎藤村,自然主义。《棉被》(小说),田山花袋,私小说。《和解》(小说),志贺直哉,“小说之神”,“白桦派”重要成员,也是一个典型的私小说作家。《春琴传》(小说),谷崎润一郎,日本唯美主义集大成者,此作堪称现代版的《源氏物语》。《罗生门》、《鼻子》、《竹林中》(小说),芥川龙之介,“新思潮”派中坚作家,“鬼才”,“奇才”。日本现在设有“介川文学奖”。《党生活者》(长篇小说,小林多喜二)《没有太阳的街》(长篇小说,德永直)《故乡》(长篇小说,李箕永)《斗牛》(井上靖)《砂器》(松本清张)《恍惚的人》(有吉佐和子)《古都》、《雪国》(川端康成)《金阁寺》、《潮骚》(三岛由纪夫)《戈丹》(长篇小说,印度“现代小说之王”普列姆昌德)

•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性的人》(大江健三郎)• 《路》(索因卡)

外国文学史 篇3

“外国语学院”的前身是“外国语文学系”,简称“外文系”。钱锺书先生在《围城》中对大学各系有经典调侃:“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学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学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72页)在钱先生调侃的“学科等级排行榜”中,“外国语文学系”虽然不及理科各业,但在文科各门中却坐了头把交椅,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可安慰。

莫非是爱屋及乌之缘故,钱先生才对“外国语文学系”情有独钟?毕竟,那是他稻粱谋的位置!

也许,答案并不这么简单。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外国语文学系”闪亮登场之时,的确志存高远。其力压人文学科群芳,某种程度上也是“实然”。

吴宓先生留下的两份重要材料足资为鉴。一份是刊载于《清华周刊》(一九三五年六月十四日号)的文章《外国语文学系概况》,另一篇是载于一九三七年《清华大学一览》的《外国语文系学程一览》。

《外国语文系学程一览》开宗明义点出了外国语文学系课程设置之目的,就是使学生能:“(甲)成为博雅之士;(乙)了解西洋文明之精神;(丙)造就国内所需要之精通外国语文人才;(丁)创造今世之中国文学;(戊)汇通东西之精神思想而互为介绍传布。”

由此可见,外国语文学系在最初的课程设置阶段就定下了“博雅”与“专精”二原则:“其一则研究西洋文学之全体,以求一贯之博通;其二则专治一国之语言文字及文学,而为局部之深造。”“博雅”与“专精”的精神完全体现于以下这份分年的课程表中:

第一年(共三十六或三十八学分)

国文(六);英文一(八);中国通史/西洋通史(择一,八);逻辑/高级算学/微积分(择一,六——八);普通物理/普通化学/普通地质学/普通生物学(择一,八)

第二年(共三十六学分)

英文二(六);第二外国语(择一,八);西洋哲学史(六);西洋文学概要(八);英国浪漫诗人(专门研究一,四);西洋小说(专门研究二,四)

第三年(共三十二学分)

英文三/德/法(择一,八);西洋文学分期研究之古代希腊罗马(四);西洋文学分期研究之中世纪(四);西洋文学分期研究之文艺复兴时代(四);英文文字学入门(四);戏剧概要(专门研究三,四);文学批评(专门研究四,四)

第四年(共二十四学分)

英文四/德/法(择一,八);西洋文学分期研究之十八世纪(四);西洋文学分期研究之十九世纪(四);现代西洋文学之诗/戏剧/小说(择二,四);莎士比亚(专门研究五,四)

除以上必修之课程外,外国语文学系还设以下选修课程:

第一、二年拉丁文(八);第一年希腊文(八);第一、二年日文(八);第一、二年俄文(八);高等英文作文(四);英国文学书选读(四);英语捷径(四);其他研究课程(六)。

在《外国语文系学程一览》中,还附有“学程说明”,涉及课程主要内容、教员、学时、学分、性质。如介绍吴宓亲授的“课程专门研究一”——“英国浪漫诗人”:“本学程取英国浪漫时代诗人(Wordsworth, Coleridge, Byron, Shelley, Keats)之重要篇章,精细研读。由教员逐字逐句讲解,务求明显详确,不留疑义;兼附论英文诗之格律,诸诗人之生平,及浪漫文学之特点。每周两小时,两学期共四学分,本系二年级必修。”

这张学程表传达出的第一个清晰信息就是语言文字与文学并重,二者互相为用,不可偏废。在《外国语文学系概况》中对此有明确说明:“盖非语言文字深具根底,何能通解文学而不陷于浮光掠影?又非文学富于涵泳,则职为舌人亦粗俚而难达意,身任教员常空疏而乏教材。故本系编订课程,于语言文字及文学,二者并重。”

另一有趣之处是,外国语文学系所列的第一门课程不是外文,而是国文,足见对中国语言文学的重视。在《外国语文系概况》中也对此有强调:“本系对学生选修他系之学科,特重中国文学系。盖中国文学与西洋文学关系至密。”因为无论是为了“(一)创造中国之新文学,以西洋文学为源泉为圭臬;或(二)编译书籍,以西洋之文明精神及其文艺思想,介绍传布于中国;又或(三)以西文著述,而传布中国之文明精神及文艺于西洋,则中国文学史学之知识修养,均不可不丰厚。故本系注重与中国文学系相辅以行者可也”。

此处,正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外国语文学系之所以能够“艳”压人文学科群芳之所在,因为其他人文学科很难具有比其更广阔的“兼容并包”之精神。这点在外国语文学系“大一”的课程设置中最为清晰可见,不但旁及中西文史哲,而且兼顾数理化,其视野之宏大,深得博雅教育之精髓。

牛皮不是吹的。吴宓等人先在清华后在西南联大筚路蓝缕开创的这条外国语文学系的博雅教育之路的确是结出了并蒂莲:一脉在大陆,一脉到台湾地区。大陆的代表人物有钱锺书、卞之琳、李赋宁、王佐良、赵萝蕤、穆旦、巫宁坤、许渊冲等;而前往台湾的夏济安更是依托《现代》培育出了一大批新生的力量,正如余光中先生所言,他和一大批台湾现代作家如白先勇、颜元叔、叶维廉、刘绍铭、李欧梵、欧阳子等人都出身于外国语文学系,足见博雅教育之流风所及。

今日,“外国语学院”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虽然招生和就业都还尚可,但无可否认,表面的荣光遮蔽不了其地位在各自高校学术生态中的式微。“外国语学院”越来越像语言技能补习班、留学培训基地或投机考取其他学科研究生的跳板。由于具有在考研考博浪潮中的外语优势,如今外语本科出身的学生大规模入侵其他人文学科,足以从旁证明“外国语学院”魅力的丧失。吴宓等学界前贤点燃的那一支明亮的圣火已然渐行渐远,迷茫微暗。如果没有了高远的目标,如果丧失了博雅教育的胸怀,只把文学当成外语教育中的点缀,“外国语学院”“斯文扫地”那一天,或许不远。

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建议 篇4

首先面临的是教学理念的改变, 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尊重国外多元的文化。文学欣赏是一种自由的心理状态, 在享受中体验, 在体验中享受, 在学生自己阅读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努力摆脱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等与标准化评价一脉相传的教育理念。在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中, 不能只从中国传统的思维入手去考虑问题, 不能将中国人看待问题的方式强加到外国文学的教学中, 用中国人习惯的理念去理解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这样只能片面甚至歪曲外国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例如必修五选取了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在这篇文章中罗素阐述他“为什么而活着”的第一个原因是“我寻求爱情, 首先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 它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这个内容, 对于在相对保守国度中成长起来的视爱情为私物的处于青春期的中国高中生来说, 如此大胆的表述并不顾一切的追求, 他们是惊讶不已的而又内心向往。

这里面存在着较大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教师应在先进的理念指导下, 指导学生解读。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论道: “中国是个大陆国家, 中华民族历来依靠农业来维持生存。……由此发展起中国的家族制度。也可以说, 中国社会注重群体生存的价值观念由来已久。”而西方人的祖先则发源于贫瘠的岛国, 以渔牧业为生, 大多以个体的方式应对种种艰险的生存环境, 群体观念相对淡薄。到了十八世纪, 源自启蒙运动在欧洲大地上迅速掀起了一场彻底的思想大革命, 人生而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处世态度使得西方人不依附家庭和他人, 完全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他们张扬个性, 赞美个人的智慧和力量, 将维护个人利益作为建立一切社会关系的前提。这一切都在外国文学作品中有着深刻的体现。中西方文化 背景的巨大差异成为文学作品阅读的巨大障碍, 这就要求教师对于创作背景和西方的人本思想及个性解放作相关的阐释, 引领学生个性化解读。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要尊重学生多元化的解读, 对文章的解读不拘泥于单一的主题。在以往的外国文学教学中, 对文本的解读往往会带有很多政治色彩, 如今, 时代变了, 许多外国作品有更多的内涵需要我们挖掘和解读。

其次是开展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 这篇文章时, 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 学生对马丁·路德·金梦想的解读可以带有很多不同的见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马丁·路德·金的角色中去, 更好地去理解一位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的梦想。通过对文本的了解, 学生可以预先查阅相关资料, 了解作者生平, 建议学生进入作者本人的角色, 那么他针对自己同胞的处境会有怎样的梦想。教师和学生的对话, 除了探讨文章的写作技巧外, 还可以深入到当今时事的探讨, 奥巴马再次担任美国总统是否意味着马丁·路德·金的梦想能够彻底地实现呢?美国黑人的地位是否得到了很大地提升呢? 这些问题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对话的方法使教师和文本之间交流, 教师能够更好地深入文本之中, 探讨人物形象的意义和挖掘深层的内涵, 有利于实现多元的解读;开展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 有利于引导其积极地思考问题, 并能够提出新的观点和形成创造性思维。师生之间的对话, 是在尊重学生个性化解读问题的前提下, 共同探究合作, 并遵循共同基础和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这样既能更好地理解文本, 也能够提高学生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积极性。

再次是对中外作品进行比较。思维心理学的实验和调查都证明,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联想和对比认知高度发达, 常常显现出从单一到综合, 从一个事物到其他看似不相干的事物, 从旧的境界步人新境界的思考倾向。”在中学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中, 在对比和比较中, 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外国文化, 也能够进一步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 以及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例如必修一教材中的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中谈到“ (青年人) 应该选择一种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 因为“只有这样的职业, 在从事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这样的表述, 在我们国家是很难弄懂的, 尤其对于涉世之初的青年学生来说。在我国, 什么是“最有尊严的职业”呢?很难回答。普通民众当然认为是公务员、大学教授等, 而如果不从事这样有尊严的职业就可能沦落为马克思所说的“奴隶般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有必要将中外职业选择的价值观进行对比讲解, 在我国, 劳动者是光荣的, 职业是平等的, 所谓“尊严”完全来自于从业者的内心, 要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怀有崇高的自豪感。这种价值选择来自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在我们民族精神和优秀文 化传统中,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作为奴隶工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这篇文本中, 作者其实想要表达的是对职业的一种态度, 这也是中外文化的差异值所在。在进行外国文学作品解读的过程中, 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 也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

最后, 教师要加强对文艺理论的学习与运用。鲁迅也曾言“青年看《红楼梦》 便以宝玉黛玉自居。而老年人看去又多占据了贾政管束的身份, 满心是利害的打算, 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了”。这段话充分说明了任何读者都带有局限于自己生活阅历的不足, 在解读外国文学作品过程中, 也表现得十分充分。为了纠正这种阅读状况, 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解读的过程中, 充分运用文艺理论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新课标的要求下,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 再也不是简单地认识生字、理解新词、归纳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 而是要能够深入体会文本的内涵, 讲求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过程与方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探讨。因此, 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 教师对于文艺理论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文艺理论强调对于文本的分析, 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例如《项链》这一文本的教学, 教师可以运用文艺理论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 在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分析, 来解构文本要表达的深刻的内涵, 通过组织学生的讨论和合作性的学习, 来理解文本需要表达的内容。

外国文学史下讲义 篇5

第一章

浪漫主义文学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与特征:作为文学思潮,浪漫主义文学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这一时期是欧洲社会人的精神和个性解放时期。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带来的社会动荡与急剧的转型以及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是其兴起的原因与背景。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思想特征是:第一,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感情。第二,歌颂个性解放与自由,反抗对自由的压迫。第三,歌颂大自然,抒发作家对大自然的美好感受。第四,重视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矿泉中汲取了丰富养料。艺术特征:第一,自由的写作手法。第二,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又一特征。第三,忧郁感伤的情调。第四,艺术手法的广泛探索。

二、各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概况

(一)德国浪漫主义文学:

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诞生地。早期浪漫派:耶拿派;后期浪漫派:海德尔堡派。另外,霍夫曼、海涅是海德堡派之后的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1797--1856)德国民主主义诗人,他是歌德以后德国最重要的诗人。海涅在他的早期创作年代是一个激进浪漫主义者,他的理论著作是《论浪漫派》,代表作:讽刺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霍夫曼的代表作有中篇《金罐》、《侏儒查赫斯》、长篇小说《雄猫穆尔的人生观》等

(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分为前后期两个流派:湖畔派指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三诗人结成的诗歌流派。文学上,湖畔诗人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情论,歌颂大自然。1798年,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共同发表了《抒情歌谣集》,并写了序言。这篇序成了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

恶魔派的代表是拜伦、雪莱和济慈。他们坚持民主自由理想,始终同情法国大革命,反对专制暴政,支持受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他们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和教育意义,写出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篇,完成了由湖畔派开始的诗歌改革,丰富了诗歌的形式和韵律。

另外,小说方面的代表人物:司各特,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共写27部历史小说,代表作有《艾凡赫》,简·奥斯丁则代表了英国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过渡。代表作有《傲慢与偏见》。

拜 伦:主要作品: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东方叙事诗》,讽刺诗《唐璜》 “拜伦式英雄”:它是用来概括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这类人物以《东方叙事诗》等一系列作品为代表的主人公,他们一方面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最终难逃悲剧命运。这些人物形象因与作者拜伦的精神气质相契,而被称作为“拜伦式的英雄”。

《唐璜》:拜伦的浪漫主义杰作,诗体小说作品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的真诚追求和唤起人民的积极行动。写作特色:夹叙夹议。主人公的经历和作者的议论互为层次,有机结合。叙事跌宕诡奇,议论奔放凌厉。作者常常中断叙事自由议论,充满浪漫主义的主观抒情性。

(三)法国浪漫主义文学

夏多布里昂法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

斯达尔夫人第一次提出“浪漫主义”的口号,把它作为古典主义的对立面加以论述。理论著作《论德国》《论文学》等。

缪塞有影响的作品是长篇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1836),其中写到的沃达夫的精神苦闷形成了法国文学史上典型的“世纪病”。

乔治·桑,法国杰出的浪漫主义女作家。

大仲马法国著名的通俗文学作家。代表作是《三个火枪手》、《基度山伯爵》。梅里美,用浪漫主义的风格表达现实主义的内容,故也有人说他是现实主义作家,中短篇小说技巧精湛。代表作《嘉尔曼》(又译 《卡门》(1845)塑造了一个独立不羁的吉卜赛姑娘形象。鲜明地反映了梅里美的艺术风格。

雨果:

1827年,他发表了《克伦威尔·序言》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宣言书。1830年,“《欧那尼》决战”,标志着法国浪漫主义战胜古典主义。

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等。

“美丑对照原则”: “美丑对照原则”是法国作家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所提出的创作与审美原则,其主要内容是:大自然中美与丑并存,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因此,艺术家在创作时应同时表现丑,不应像古典主义那样只写崇高、优美。强烈的美丑对照,就可以使艺术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巴黎圣母院》中,雨果对对照原则的实践,主要体现于下述方面:

(一)情节场景的对照(二)人物形象的对照

(三)人物与环境的对照,从而美与丑、崇高与滑稽、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善与恶,真与假等等,组成了《巴》多层次、多序列的矛盾对照格局 《悲惨世界》人道主义思想之体现:

1、以人道主义为立场上,深切关注、同情下层人民悲惨遭遇,揭发资产阶级法律的残酷和虚伪;

2、宣扬以“仁爱”和兴办福利事业来解决社会矛盾

3、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也表达了作家对正义的暴力革命的赞扬,认为人民革命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四)美国浪漫主义文学

早期的作家有:欧文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库柏开创了以《皮袜子故事集》为代表的边疆传奇小说,另外爱伦·坡被视为象征主义的先驱。

美国后期浪漫主义文学以霍桑、惠特曼和麦尔维尔为代表。霍桑的代表作《红字》。惠特曼:美国民族诗人,代表作:《草叶集》。

第二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一、现实主义文学产生:

1、现实主义文学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这种影响通过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社会矛盾转变,使文学反映的内容转变,二是人的心态的转变,三是社会价值观、道德观的转变。

2、19世纪的自然科学得到了长足发展,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信心,作家们也以研究者的姿态,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成果进行文学创作。3是文学传统因素:文学传统中的“现实因素”在新的历史时代的强化。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思想特征:

(一)冷静地观察和客观地描写现实,力图反映出生活的本来面目。

(二)着力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三)现实主义文学的另一特征和重要贡献是它创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四)人道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般都具有人道主义思想。人道主义是他们借以批判资本主义罪恶和封建暴政的思想武器。

三、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发展概况:

1、法国现实主义:

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其奠基人是司汤达,其《拉辛与莎士比亚》是法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第一部理论文献,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司汤达发表于1830年的长篇小说《红与黑》,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端的标志。

使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得以巩固、地位确立并且发扬光大的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使他成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50、6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是居斯塔夫·福楼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等。《包法利夫人》取材于当代生活,以“外省生活”为副标题,描写了19世纪中期法国外省一个追求浪漫的女人爱玛·包法利的悲剧性的一生。她的浪漫尽管脱离生活,在对浪漫的认识上也存在着偏差,但作者更多地是把其浪漫当作一个探测器,用它来衡量一下社会的庸俗、残酷程度,从而达到对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关系、利益关系的罪恶进行了揭露。

《包法利夫人》艺术特征:

1、在艺术手法上,福楼拜基本上遵循现实主义原则。为我们展示了19世纪中叶法国外省生活的工笔卷。

2、他奉行客观性创作原则,不直接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对人物进行道德评判。这是福楼拜小说文体的特有风格,即“客观无动于衷”的笔调,客观冷静。

3、追求形式美,结构严谨,4、语言准确、简洁和优美。

19世纪后期的现实主义文学主要以莫泊桑、小仲马(《茶花女》)、都德为代表,其中莫泊桑主要以短篇小说以及篇幅不长的长篇小说闻名,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的创作题材主要有三大类,第一以表现小公务员和小职员生活为题材,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农村题材,展示农村风光,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瞎子》;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如《羊脂球》。了解《羊脂球》的艺术特征。

《红与黑》:大致内容,创作背景、人物形象:于连是法国复辟王朝时期个人奋斗者的典型。他出生平民家庭,很早就形成反抗心理,对贵族大资产阶级本能的厌恶。他敢于公开顶撞市长,甚至以征服占有市长夫人作为报复,显示出平民的阶级意识和抗争精神。他决心向拿破仑那样,凭本事建功立业。但复辟时期平民青年凭军功和才干晋升的道路已经被封建等级制度所堵塞,他只好投靠教会,以此获取权势和财富。他不信宗教,但却伪装成神学院最虔诚的教徒,以曲求伸,得到木尔侯爵的赏识和重用,而当他在个人主义美梦破灭后,他在平民意识受到激发的情况下采取了绝望和反抗的举动,明知贵族阶级会因此置他于死地也在所不惜,最后一死来反抗不公平的社会,走完了他的悲剧的一生。于连的性格中既有反抗、自尊的一面,但也有妥协、自卑的一面,有时清醒、有时盲目,构成了一个典型的复杂的性格。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创作的小说总集。它采用历史分类法和人物再现的办法,把众多的人物和篇章连成一个整体。全部作品分成那个三大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风俗研究是主干部分,又分为“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六个部分。主题:展现了法国1789年大革命胜利后,一直到1848年欧洲革命这一整个历史时期的政治风云、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作者抓住金钱毒化社会、私欲败坏人心和权势使人鲜廉寡耻这个时代的根本问题,描述了贵族阶级必然灭亡的命运,资产阶级血腥的发家史和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交易”的丑恶本质,从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独特成就:从外在形式来看,结构庞大,九十多部作品汇成一个整体,这是前所未有的;他反映社会历史的广度与深度难有人企及。第三个特征是,不但反映社会现象的真实,同时还深入挖掘社会的本质。巴尔扎克善于从经济关系来认识与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他表现的时代是资本主义社会充满了活力的上升阶段,然而,巴尔孔克并不是资本主义时代清晨的讴歌者,他透过这个时期的繁荣与活力,敏锐地看到了这个新型的社会背后根本特性,既围绕金钱进行的你死我活的斗争。

“人物再现法”: 巴尔扎克独特的艺术手法之一。他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人间喜剧》中的再现人物共有400多个,散见在75部作品之中。这样前后呼应,相互联系,就把所有作品联结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刻画出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全过程。

《高老头》:大致情节; “人生三课”: 出自巴尔扎克小说《高老头》,指的是外省青年拉斯蒂涅经过伏脱冷的被捕鲍赛昂夫人的出走以及高老头之死,从而彻底认清了社会的金钱本质,抛弃良知,走上了政治野心家的道路。通过“人生三课”达到对社会金钱化、功利化的批判。高老头的形象:首先高老头爱女儿是真诚的,是正常人性的体现,并非资产阶级的等价交换,但在一个金钱万能的社会,他用金钱来表达自己的爱,结果使她们成为自私自利的拜金主义者,使自己成为拜金主义的牺牲品。他的悲剧是一个只通晓资产阶级生意经却不通晓资产阶级人生哲学的资产者的悲剧;另外巴尔扎克把高老头的父爱写成具有一种充满巨大力量的感情,即“父爱基督”,作者用父爱基督无条件的自我牺牲和殉道士般的爱来反衬出女儿的无情无义,更有力的控诉了金钱败坏道德,腐蚀社会的罪恶。最后,作者在表现高老头的父爱时显示出的过度的近似于情欲的描写,也使其父爱体现出了复杂性。

二、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英国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最早最快的国家,因而,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较多地表现了劳资矛盾以及“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苦难生活,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色彩特别浓。英国现实主义于30年代产生,到40、50年代达到繁荣,在这一阶段里,产生了马克思所称赞的“一派出色的小说家”,他们是狄更斯、萨克雷(《名利场》)、夏绿蒂·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等。他的代表作十九世纪英国文坛出现了一道为亮丽的风景,那就是女性作家群的出现。早期的有玛丽·雪莱,简·奥斯丁;中后期的有伊丽莎白·勃朗宁、克里斯蒂娜·罗赛蒂、乔治·艾略特,盖斯凯尔夫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勃朗特姐妹。十九世纪后期的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以哈代为代表。

狄更斯:通常把狄更斯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匹克威克外传》《奥列弗·特维斯特》;第二个时期:《美国札记》、《圣诞故事集》和《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第三个时期:《双城记》、《远大前程》等。

哈代:“威塞克斯小说”:哈代最重要的长篇小说都属于“人物和环境小说”。这类小说都以他的故乡多塞特郡,即小说中的威塞克斯农村地区为背景,所以统称“威塞克斯小说”。这些小说主要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后小农破产的悲惨命运,深刻揭露了现代文明与传统的冲突。代表作有《苔丝》、《卡斯特桥市长》、《还乡》、《无名的裘德》等。了解苔丝的形象与悲剧原因,理解哈代悲剧意识在作品中的体现。

三、俄国现实主义文学:

(一)19世纪俄国文学的特点。

1、整体成就高,代表作家作品的数量多,理论与创作相互促进。

2、19世纪俄罗斯文学基本上围绕着两大问题展开,谁之罪与怎么办,即一方面揭露批判俄罗斯现实,一方面探讨俄罗斯的出路;

3、作品充满自我反省与忏悔意识;

4、批判现实主义与心灵现实主义结合。

(二)19世纪俄国主要代表作家:普希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果戈理(《钦差大臣》和《死魂灵》)、屠格涅夫(《前夜》《父与子》)、赫尔岑,冈察洛夫(奥勃莫洛夫),奥斯特罗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谢德林,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涅克拉索夫(《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契诃夫等。

(三)俄国十九世纪文学中的“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的塑造的一系列青年贵族形象,他们出身贵族,受过良好教育,接触到启蒙思想,不满于俄国现实,但又因为这个阶级的局限性,使他们脱离群众,找不到出路,缺乏行动的力量,因而情绪悲观、沮丧,变得一事无成,成为社会的多余人。奥涅金体现着多余人的共性,毕巧林体现了多余人的内心痛苦,罗亭体现了思想上的优秀与行为的无力,奥勃洛莫夫体现了多余人的消极因素与最后的命运。

(四)“自然派”: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即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称,领袖为果戈理,理论倡导为别林斯基,主张文学创作极力忠实于“自然”,即社会现实,揭露反动腐朽的农奴制和专制制度。多以描写小人物为主。

(五)陀思妥耶夫斯基:主要代表作:《穷人》、《双重人格》、《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地下室手记》、《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等。创作主要思想:

1、以屈辱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这类人物内心所翻腾的一切:屈辱、恐慌、愤世嫉俗、同情心等;

2、深人挖掘扭曲灵魂、探索变态人格、揭示心灵隐秘;

3、宣扬以基督的善与爱的精神来拯救人性的恶。

《罪与罚》的基本情节;心理描写技巧:陀思妥耶夫斯基善于洞察人物的内心世界,将人物置于一个极端情景之后,便不厌其烦地进行细腻的心理分析,作家进行心理描写的手法多种多样。一是通过内心独白来细致、真实展示人物一个较长的心理过程。二是通过梦境和幻觉来揭示人的深层心理;三是无意识流露和下意识动作等手法来挖掘人物的潜意识。故心理描写既细致入微,又有多深层心理的深度揭示。

复调小说:巴赫金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时提出的,是指一种由各种不同的独立意识,各具完整价值的声音组成的全面对话的小说,小说中不只是作者一个人的声音,而是存在许多种独立的不相混合的声音和意识。主人公与作者之间处于一种完全平等的对话关系,所以又称“对话”小说。这种小说对于艺术形式上的创新和改变人们的艺术思维,创造出新的思维与视角,都有重要的意义。

托尔斯泰:主要代表作:《童年》三部曲、《一个地主的早晨》、《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克莱采奏鸣曲》等。

托尔斯泰主义:指的是托尔斯泰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他的一系列的社会改良主张,在对沙俄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等方面进行了激烈的批判的同时,又宣扬:道德的自我完善;勿以暴力抗恶;宗教的博爱思想。

《安娜·卡列尼娜》的基本情节;安娜形象的理解;悲剧原因: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她是19世纪后半叶俄国贵族妇女,传统婚姻制度压制了她体内蓬勃的生命力,与渥伦斯基的爱情让她感觉到了生命的意义与美好,为了追求真诚的爱情和生活的意义,她大胆反抗虚伪的社会道德与制度,与整个上流社会为敌。但爱情破灭后,她选择了自杀。首先现存社会制度与道德的虚伪扼杀了安娜对人性与真诚爱情的追求;其次,安娜自己也是在传统道德中成长起来的,她一直处在家庭道德与个人幸福的矛盾之中,她也觉得自己也是有罪的,死就是一种赎罪;第三,在传统男权社会,女人把只能通过爱情来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解放,注定了爱情幻灭的必然性。最后,在作者看来,人的欲望应该服从理性,理性才能把人引向幸福生活,而听从欲望只能走向毁灭。

托尔斯泰心理描写的技巧:车尔尼雪夫斯基概括为“心灵辩证法”。

《复活》: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是一个“忏悔贵族”的典型,是一个理想的贵族知识分子。他青年时期单纯善良,但是贵族家庭养成了他的种种恶习,贵族社会和沙俄军队放荡腐败的生活习气使他堕落为自私自利者,他诱奸了玛丝洛娃,随后又抛弃了她。当他在法庭上看到玛丝洛娃时,意识到自己是造成她堕落和不幸的罪魁祸首,他决心赎罪。通过他为玛丝洛娃四处奔走作品揭示并批判了当时的俄国社会,并通过主人公精神上的复活的过程,来宣扬托尔斯泰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勿以暴力抗恶等思想。

四: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在19世纪80年代才真正形成,这和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较晚有关。50年代美国的废奴文学中,已蕴含了现实主义因素。代表作家:马克·吐温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作家,代表作有《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善于通过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的不平与虚伪。在艺术上,他的小说常常以“带泪的微笑”和辛酸的欢乐打动读者,善于构思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这种写法被称为“欧·亨利笔法”。代表性作品有(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警察与赞美诗)、《带家俱出租的房间》等。

杰克·伦敦是19世纪后期美国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

五、北欧现实主义文学:

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 易卜生独创出的一种戏剧类型,•以尖锐地提出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社会问题来讨论而著称。•这些剧本提出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系列问题,在历史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代表作有《玩偶之家》等。

第三章 自然主义文学

自然主义文学的基本主张:

1、首先追求“真实”,忠实地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自然主义提倡的真实是现象的真实,强调还原生活,因而小说有情节淡化的倾向,违反了艺术应该高于生活的原则,因而给自然主义带来琐碎、芜杂的缺陷,未能真正反映生活的本质。其次强调客观性,提倡“记录主义”。自然主义作家只应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无需作政治的、历史的、道德的结论,才能使作品达到绝对的真实。但过分强调排斥作家主观判断和艺术概括,即对作家倾向性的彻底否定,又痴迷于现实表象,因而作品缺乏思想的力量和对生活本质的深入挖掘。第三,自然主义文学从生理学遗传学观点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过分强调用生物学、生理学和遗传学理论来解释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忽视甚至无视人的社会属性,引发出许多谬误的结论。

4、主张眼睛向下,反映最底层的人。从而再一次开拓了文学表现的领域,丰富了人物形象的画廊。

左拉的代表作:《卢贡——马卡尔家庭》是19世纪后期西欧小说的最伟大的艺术丰碑。由20部作品、600万字组成,这个家族从一个病态的起点起步,带着遗传的基因,散布到社会各个角落,在不同的环境里,演绎着不同的故事。由于这个家族枝蔓横生,作家竟引领我们看到了社会的全景。来揭示“第二帝国时期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写出这个时代“贪欲”、“野心”、“享乐”的特点。其中代表作品有:《小酒店》《娜娜》《萌芽》

喜读《外国文学家的故事》 篇6

这件琐事引起了我的深思。近年来,各个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各种外国文学名著,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其中包括不少青少年读者,他们可能比那个孩子要大一点,却都是第一次接触外国文学,换句文学行话来说,都正在向一片“新大陆”进行探险。这些年轻的探险家们,由于接受力敏锐,求知欲旺盛,对于奇境险峰的感应往往比成年人更其强烈。他们越是对那些名著感到回味无穷,便越是想见识一下那些名著的作者,探询一下他们是怎样写出那些杰作来的。满足他们这方面的要求,帮助他们提高对于外国文学的理解力和欣赏力,难道不正是专业文艺工作者的任务之一吗?

然而,遗憾的是,直到最近,除了《鞋匠的儿子》,还几乎找不出第二本这样的书来。前几天在书店里,见到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文学家的故事(一)》(许嘉利编写),真有点喜出望外:这“第二本”终于出现了。

这本小书一共介绍了欧洲三个国家的十四位文学家。这些文学家的名字都是大家所熟悉的,他们的一些作品大都在我国出版了甚至重版了。青少年读者中间,会有不少人已经读过或正在读着——例如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或者已经看过或准备去看从原著改编的电影,例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如果象过去那样,对他们不闻不问,让他们自流地读下去,当然有些读者也会得到一定的教益,但难免有更多读者会一无所获,甚至可能还会接受某些消极的影响。反过来,如果热心的专家们按照他们的文化程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他们分析一下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介绍一下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写作意图,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了。专家们来为年轻的外国文学爱好者写一些浅近的入门性的文章,其价值是不能低估的。这样的文章对于这样的读者,不但是一个可靠的向导,使他们在光怪陆离的外国文学作品面前,不致迷失方向,误入歧途,进而还能在文学范围以外,帮助他们独立思考,逐步扩大自己的精神视野,逐步积累对于整个世界的实际知识——而对于世界具有实际知识,正是我们参加实现“现代化”的新长征的精神条件之一。

《外国文学家的故事》的作者,深懂这个道理。首先,他费心选择了准备加以介绍的对象。法国的文学家有莫里哀、巴尔扎克、雨果、左拉、莫泊桑;德国有歌德、席勒、海涅;俄国有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这三个国家的文学财富在欧洲文学史上是有目共睹的,这十四位文学家不论在本国还是在世界上都称得上文坛巨星,他们对于我国五四以来的新文学都产生过显著的影响。因此,选择这十四位文学家来介绍,应当说是很恰当的。除了他们,值得介绍的外国文学家(尤其是东方国家的文学家)还有不少,想来作者也考虑到这一点。所以,这本书只是第一集。

其次,要提到作者的态度。他没有摆出文学史家的派头,引经据典,显示博学,而是平易近人地和读者坐在一起,讲些大家都愿意听而且听得懂的话。每一篇都是从一件绘声绘色的轶事开始,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然后娓娓动听地把这位文学家的故事讲下去。作者就这样一步一步地陪伴着读者游历了十四个原来十分生疏的精神世界。短短的一篇文章,薄薄的一本书,使读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十四位外国文学家都获得一个近乎全貌的印象,从而为他们进一步研究外国文学打下了基础。这不能不肯定是本书作者的成功。

当然,这些文学家的生活经历和创作道路,不是三言两语写得完的;他们的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不可能一下子讲得清楚;至于他们之间的区别或矛盾,以及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那就更需要深入细致的分析了。但是,这些课题只能向专家们的专著提出来,求之于这本小书是不恰当的。作为青少年在世界文学园地的导游人,作者完成了他的任务,而且完成得很出色。特别值得指出:作者引人入胜地介绍了一篇一篇的文学名著,从头到尾却没有一句夸赞过那些名著的作者的天才,而是反复强调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精神,强调他们向社会学习、向群众学习、向文化传统学习的虚心态度,强调他们热爱人民、积极反映人民愿望的思想感情。这样,有助于打破青少年对于文学创作的神秘观念,鼓励他们按照唯物观点来解释文学现象,也是值得同类书籍的作者们借鉴的。

本书虽然限于叙述外国文学家的故事,但也涉及了一些文艺理论问题,如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左拉的自然主义、歌德的伟大和庸俗的两面性、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和写作方法的矛盾等。如前所说,作者在这方面没有必要承担专家、专著的任务,他对这些问题大都只是一笔带过,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有些问题既然已经涉及到,似乎不妨提得更确切一些,以便读者将来进一步加以研究。可是,作者为了做到稳妥,力求持平,结果有些问题反倒被弄得模糊起来。例如,第十五页既然说到巴尔扎克“如实地描写社会生活,这样就不能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在作品里面暴露出贵族阶级的可耻生活和必然灭亡的命运。”接着又补充说,“在某些作品里,往往幻想出现一个理想的君主政体,或者神奇的宗教力量,可以用来调和阶级矛盾。这是一种反动倾向……”——而这“某些作品”究竟是什么作品?是作者前期的还是后期的?是不是这位文学家的“主要倾向”?却一句也没有交代。但是,另方面,第三十七页写到左拉,却说他“是自然主义理论的奠基人,但他创作的主要倾向却是现实主义的。”这样一抑一扬,就不免抹煞了巴尔扎克和左拉在创作方法上的根本对立,从而使读者难以理解恩格斯对这两位文学家的截然相反的评价。又如,歌德和席勒的友谊只见于席勒的故事,而不见于歌德的故事,也不免令人感到,似乎这段友谊对于席勒的文学生涯才是重要的,实际上它对于歌德的后期创作同样是重要的。此外,席勒一七九四至一七九七年所创办的文学刊物Hie Horen,意为“时序女神”。本书写作《女神》,有的书则写作《时代》,都未免有点简单化。当然,瑕不掩瑜,这些小缺点只是顺笔提到而已。

最后,还有一些想法。本书为了适应对象的文化水平,内容已是够浅近的了。虽然如此,对于少年儿童,这些内容是不是还嫌深了一点呢?这样提出疑问,也许低估了我们年轻的一代,他们可能完全读得懂。那么,衷心希望作者赶快把第二集第三集也写出来。

外国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 篇7

外国文学也能培养学生的情感。读文学作品比其它任何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并给他们的情感释放开辟了一条道路。文学作品能把学生带到遥远的地方, 使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谐、神秘和伟大。文学作品能使学生感受他们在生活中还没遇到过的各种人生经历:他们与作品里的主人公一起去冒险、一起去爱、一起去恨、一起去分享胜利、一起去分担失败。结果, 他们对人生的洞察力会更敏锐、更深刻。

外国文学作品还能培养学生与他人的认同感 (而与他人的认同感是人类必须具备的品质) 。这在今天国际化的社会里尤其重要:学生的生活环境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 很容易导致他们相信只有一种生活方式, 而文学能使他们接触到不同的生活方式, 不同文化所代表的生活态度、信仰、思维方式, 使他们认识到社会多样性和各种生活方式共存的必要性, 这样他们就不会陷入偏狭的心态。

外国文学能向学生展示人与人之间需要包容的必要性, 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包容心。长期阅读文学作品能使学生接触到不同文化、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人, 这样他们就常常把自己放入他人的位置, 为他人着想, 理解他人, 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对他人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社会的包容心是很危险的, 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 讲究实际的社会里, 这很容易导致他们对别人的感觉和需求漠不关心, 而文学能改变这种状况, 给学生的世界观带来积极的影响。

布鲁菲特在他的论文“阅读能力和外国文学学习”这篇论文里提出了一种提高学生文学能力 (也就是文化能力) 的文学教学理论。他的理论既直观又全面系统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文学教学方法。他认为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并不是普通阅读能力的延伸, 你也许阅读能力很强, 你也许认识文学作品里的每个字、每个短语, 但如果你不了解产生这一文学作品的文化习俗, 你就无法了解它所要表达的思想。因此, 文学教学需要采取一种不同的教学途径。他认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学生的阅读经历, 二是学生的生活经历。学生的阅读经历与学生是否了解所读文学作品所产生的文化习俗背景有关, 如果不了解, 就无法把那些“字和短语”构建成意思。这个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有意识地将某类作品联系起来进行比较, 把作品联系起来的方法有很多:内容的联系, 形式和结构的相似, 风俗习惯及传统的比较, 主题的表达等。学生的生活经历包括学生是否有足够的生活阅历来理解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 这需要学生把作品与作品以外的世界连接起来。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 如果学生无法与作者对话, 对作品没有感觉, 是无法理解文学作品的。这与卡多拉斯和哈里斯的理论很相似, “书本身是没有意思的, 它只给读者提供一条路线, 读者要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构建意思。”因此, 文学作品是在学生理解了原文, 并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构建了意思之后才有意义的。从教学上来说, 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意思必须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开始可以让学生读寓言类的作品, 这样学生较容易把作品和他们的亲身经历联系起来, 逐渐地再过度到探讨人生观的文学作品。

外国文学史 篇8

一、外国文学史教学现状

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外国文学史课程主要是介绍世界文学史的流变趋势、中外著名文学作品和理论,仅仅算是外国文学史的普及性教育。课程设置具有诸多问题比如教学时段、教学对象、教学主体、教学设备等。

(一)教学时段

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外国文学史是专业基础课,被安排在大三上下两个学期并不是非常合理。很多学生在大三下学期会兼顾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普通话考试、文秘考试和四六级考试等等,导致精神懈怠,上课不积极,分身乏术又不能逃课,只能不认真听讲,埋头自习。同时,大一、大二的课程已经对学生造成既定影响,学生做好了考研专业的选择,对外国文学史的兴趣降低,导致外国文学专业考研人数下降。随之而来的是应付课下作业和考试。因此,课下准备充分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面对无精打采的学生、沉闷的课堂导致没有教学激情,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二)教学对象

文学院的学生大部分对中国古典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这来自于中国古典文化从小对学生的熏陶和培养,因此学生对外国文学缺乏兴趣。同时,学生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因为中外文化的不同,外国作品普遍篇幅宏大,人名复杂,翻译晦涩,学生很难像理解中国传统文学一样深入。加上文学院的学生外语水平并不是非常专业,因此在不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去阅读译文,也导致理解的偏差。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作品的分析和把握受到影响。

(三)教学设备

商丘师范学院的教学设备比较先进,教室基本上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但是教室的电脑还不能连接网络,对教师来讲只有放课件的功能,从而导致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片面、间接,缺乏直接、快速的网络信息检索。因为缺乏电子遥控设备,因此教师被局限在三寸讲台,手动遥控课件的播放,而不能自由行动,肢体放松,缺乏和学生的沟通,造成课堂师生的疏离感。

(四)教学主体

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重点在于提高教师的质量。文学院的博士数量非常多,本科和硕士也不少。教师们应该不受限于年龄、城市,提高自身素质,开拓眼界,争取接受脱产教育,而不是在职教育。学校由于经费缺少、教学任务繁重时间等原因,较少开设教师培训班,远远达不到教师的需求。同时,很多教师忽视课堂授课,而把精力注重在项目研究、论文研究、职称评定上来,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态度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五)教学方法

中国传统教育造成了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填鸭式教育模式,教师多认为文学史是知识的传授,缺乏教学方法的改进。外国文学史的授课多像中小学语文一样,偏向于按照教材的思路向学生介绍一部作品的作者,分析文本的结构,总结作品的中心思想和人物形象等。这样的授课方式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没有承担起培养学生理论和思维能力的职能,把文学史上成了文学欣赏课。学生形成既定的印象,不愿意动脑,不愿意课下搜寻资料,甚至连作业、毕业论文都千篇一律,倾向于写人物形象、艺术特点等。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专业课,外国文学史课程的内容浩如烟海,世界各国的上下几千年的灿烂文学很难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来理清发展脉络、展现世界文学的全貌。传统的教学方法毫无意义。

二、高校外国文学史教学改革的方式

(一)课程时间的调整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外国文学史的授课时间应该提前,放置在大二上下学期。既可以避开各种考证的高峰期,同时又可以提前为考研的学生做专业选择的准备。大三两个学期则可以教授未完成的20世纪西方现代文学和东方文学,作为专业选修课程。这样两个学年的课程连贯起来,互相补充,给学生一个全面、系统、完整的认知和理解。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有了捉襟见肘的尴尬,文学赏析不是文学史授课的目的,掌握世界文学的发展规律,了解重要的文学思潮,了解各民族文学的总体特征是外国文学史课的最终目的。因此学生不仅要了解作品情节,还要掌握专门的理论知识以此进行文学批评和研究。同时,不拘泥于封闭的空间、封闭的时空去对作品进行孤立的解析,而是应该给学生提供新的视角,培养学生开放的意识,构建世界文学的坐标体系。

再就是多媒体课件要突出文学特色和想象力,视频和图片贴近文学主题,运用超链接、flash动画来展现作家的图像、作品的人物形象或者剪辑出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片段。

(三)教学内容的深化

歌德曾经预言世界文学时代已经到来,全球化进程加快、多元文化融合和碰撞,导致世界文学丰富而复杂。因此外国文学史课程的重点不仅仅在于梳理世界文学的发展脉络,讲授重点的文学流派、文学作品等,还应该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来丰富教学内容。北大比较文学所得教授严绍璗指出:“一旦把这种跨文化的立场变成自己学术观念和方法论基础,我发觉自己对从前所拥有的关于中国文学和东亚文学的各种知识产生了不少躁动不安的情绪,即时常怀疑自己已经获得的知识的真实性价值。”[2]

在介绍上古神话时,可以融合世界各民族、地域的神话,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如世界各个民族都有洪水神话、创世神话、人的起源神话,通过比较文学的方法把古希腊神话、两河流域神话、希伯来神话、印度神话四大体系组合在一起,构建一个横向的知识平台,可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四)译本的选择

课下阅读,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译本,良莠不齐的译本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讲解作品的同时,介绍一下作品的翻译历史和不同的译本,比如莎士比亚的剧作,我们不得不提朱生豪、梁实秋的译本,有助于学生在不同的译本当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如外国诗歌某些译本完全没有诗意,没有诗歌的美感。因此外国文学史课程的“阿克琉斯之踵”,也就是外语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教学和科研水平。严绍璗先生在《比较文学论文写作的基础与规范》一文中指出:论文中使用的材料,必须具有“原典意义”其一指作为论文的材料,对研究的客体(对象)具有“时间的原典性”,一指论证中使用的材料,必须是“本国”或“本民族”的“母语文本”材料。还谆谆告诫学生原典性材料选用要具备“确证性—材料在命题论证的逻辑推导中,具有不能辩驳的、无法推倒的实证性作用,它对‘命题’的成立,具有根本性的支持价值”。[3]

(五)教材和考核改革

目前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外国文学史教材是郑克鲁版的《外国文学史》,教师应该在遵循文学院传统的基础上,参考朱维之、聂珍钊版以此补充观点,同时时刻关注《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评论》等国内知名期刊的新观点,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新颖、有特点,不循规蹈矩。

考核方式可以把外国文学史分为阅读和考试两部分,阅读考核的是主要流派的重要作品,一个章节、甚至是一段经典的话,考核方式可以通过课下阅读、课上提问,开展阅读会,做笔记等方式完成;考试主要通过闭卷、小论文等形式。

在分析商丘师范学院外国文学史课程问题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探讨实现知识积累到能力提升的改革,理顺教师授课的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外国文学史课程改革的中心议题。既把教师自身的观念创新引入直接的课堂教学,改变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传统、忽略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理念,注重教学相长,同时又将严禁、务实、创新的科研精神带入课堂,并且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推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可持续发展。

摘要: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外国文学史由于开设时间不合理,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模式滞后、教学主体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导致外国文学史课程存在一系列问题,而没有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价值。本文在分析商丘师范学院外国文学史课程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方式来实现知识积累到能力提升的改革初衷。

关键词:外国文学史,教学现状,改革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07-27(2).

[2]严绍璗.确立关于“东亚文学”历史的更加真实的观念——我的关于“比较文学研究”课题的思考和追求[J].中国比较文学,2006(2).

[3]王春景.外国文学教学与比较文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11).

外国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 篇9

科学文化素质中的文化素质就是人文素质, 这种素质是通过文化修养获取的。文化修养主要是指人掌握的各种知识, 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 对生活的感悟, 对社会各种规则的自觉遵守, 以及高度的道德境界。而这诸多方面都以模拟的形式出现在文学作品里, 因此文学教育是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 中国不仅成为国际大家庭的一员, 而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正在与国际社会完全接轨, 中国不可避免地要与西方文化进行交融、渗透。因此学习了解西方文化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必须的, 也正因为如此, 我们的文学教育一定要包括外国文学教育。

外国文学教育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最早的外国文学教育应该从1862年洋务派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算起, 同文馆主要的学习科目是外语。二十世纪初, 清政府推出了“新政”, 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 外语进入了中国的课堂。上世纪四十年代国民时期颁布了《修订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在这个标准中提出了“从语文中认识英语国家之大概”, 这强调的就是一种文化素质教育。

在中国, 外语教学强调句型、模式。这种方法把语言变成了一种公式, 强调语法的“正确”。通过对句型做反复、机械的练习后, 学生就可以在相似的情况下得以应用。这种方法强调的是语言的实用性, 而不是它的文化价值, 更谈不上美学价值。如果要根据典型的句型提问, 我们只能提一些很低级的问题:他说了什么?他做了什么?很显然这种方法是不适合文学教学的。再看看华兹华斯的一行诗“我像一片游云……”, 根据这行诗我们就可以问:谁是“我”?为什么他把自己比喻成“游云”?这种问题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从课文中得到一些感受。

二.文学教育的作用

在中国, 利用文学作品进行外语教学一般有两个目的: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从文学的性质上看, 利用文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要远远超过语言教育的价值。

文学能培养学生的情感。读文学作品比其它任何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并给他们的情感释放开辟了一条道路。文学作品能把学生带到遥远的地方, 使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谐、神秘和伟大。文学作品能使学生感受他们在生活中还没遇到过的各种人生经历:他们与作品里的主人公一起去冒险、一起去爱、一起去恨、一起去分享胜利、一起去分担失败。结果, 他们对人生的洞察力会更敏锐、更深刻。

文学作品还能培养学生与他人的认同感 (而与他人的认同感是人类必须具备的品质) 。罗森布莱特认为与他人的认同感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培养。通过了解他人的生活经历, 学生会体会到人的复杂性, 多面性的本质;文学给他们提供的“生活, 不是所谓的知识能够提供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甚至科学家他们提供的是一些不具人情味的信息、事实, 而没有提供对这些信息、事实的人性的了解;而文学却能转播这些信息, 并且还能提供对这些信息人性的了解。这在今天国际化的社会里尤其重要:学生的生活环境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 很容易导致他们相信只有一种生活方式, 而文学能使他们接触到不同的生活方式, 不同文化所代表的生活态度、信仰、思维方式, 使他们认识到社会多样性和各种生活方式共存的必要性, 这样他们就不会陷入偏狭的心态。

三.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文学课

外国文学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篇10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方法,改革

文学是有生命的, 文学课的教学也应该是鲜活的。因此应当立足课堂, 让文学经典“活”起来。近几年, 笔者针对外国文学的教学方法进行认真探索,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突出作品, 淡化历史

当前很多高校外国文学的教学理论还是过去的社会学理论, 即分析一部作品, 根本不考虑作品本身的内涵, 而是先问它反应了怎样的历史观念, 作者当时有怎样的人生际遇, 这样做实际上拉大了学生与作品间的距离, 把原本生动有趣的文学课变得僵化、教条化。很多同学上课没兴趣, 久而久之产生厌学情绪, 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笔者认为首先应当确定自己的讲课思路, 即突出作品, 淡化历史。淡化历史并不是抛弃历史, 与作品有关的历史背景、文学史发展的连续性同样会介绍给学生, 给学生一种宏观、总体的把握。但是要重点突出作品, 使学生对作品有最基本的感悟力。例如《安娜》写的不是妇女的解放, 而是东正教庇护下婚姻的神圣。安娜的形象是很复杂的, 托尔斯泰写到最后, 自己都大吃一惊, 他原来只想写女人的不贞, 但安娜这一形象随着写作的深入自己就活起来了, 她有一种对生命的渴望, 而且越来越有生命力。在她身上有情感和理智、责任与爱情、自然情感和母爱之间的冲突, 她是复杂而多面的。

2 运用讨论法, 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2.1 问题式讨论

问题式讨论法可以用于新课的导入, 也可以用于一堂课的结尾。导课式讨论是上课开始就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然后加以引导而最终导入新课。例如讲到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的时候, 让学生围绕19世纪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进行讨论。结尾式讨论是在课堂的结尾进行提问或组织学生讨论, 然后教师予以适当指导和归纳。例如, 在讲完古希腊神话后, 让学生围绕中希神话的区别进行讨论。

2.2 随机式讨论

在平时的教学中, 笔者会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和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随时调整教学进度, 进行讨论, 目的是暴露并解决问题, 这样更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有时候讨论的问题也涉及中国古代文学, 例如, 笔者在讲完长篇叙事诗之后, 为了让学生对中西文学的本质有深入理解, 会提出“中国有没有荷马史诗式的长篇叙事诗”这样的问题。讲完西方的英雄观之后, 同样会提出“中国是不是从来都没有英雄主义崇拜”这样的问题。讲完《安娜·卡列尼娜》的情节后, 为了让学生不产生误读, 可以让学生围绕托尔斯泰对安娜·卡列尼娜的态度进行讨论。

2.3 辩论式讨论

第一, 设置辩题, 辩题必须是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例如, 在讲完《俄狄浦斯王》后, 笔者会讲解古今之争, 为了让同学们畅所欲言, 同时对这一问题有深入理解, 会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式讨论。辩题为“文学是否也秉承了达尔文的进化论”, 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正方认为文学秉承了达尔文的进化论, 反方认为文学没有秉承达尔文的进化论。第二, 老师指导学生准备材料。辩论的成功与否, 材料的准备很重要。为了让同学们都参与到辩论中来, 每一个人都要做准备, 对自己赞同的观点可以提出看法。第三, 正反方进行辩论式讨论。第四, 老师对辩论做出总结。最终给出一个科学的观点, 或者比较权威的、带有倾向性的观点。

3 根据学科特点, 以比较文学视野观照外国文学

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非常注重采用比较的方法, 例如中西方文学、不同作家作品之间的比较, 通过比较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例如, 同样都是三角恋爱的故事, 中国有代表性的就是《水浒传》中的潘金莲, 作者把她塑造得很漂亮, 风情万种, 但是最终却杀害他的丈夫。从《水浒传》中能看出中国人对女人的态度, 对婚姻的态度。而俄国人也在写三角恋爱, 《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也很美, 也是风情万种的, 她和潘金莲一样, 也不爱自己的丈夫, 对另外一个男人一见钟情。但安娜的美丽是纯粹的, 她身上有一种压抑不住的生命力。当她和情人之间的关系受到干扰时, 她杀死的不是丈夫, 而是自己。中、俄三角恋中的女主人公不同, 作者的文化背景、艺术追求、审美取向也完全不同。在讲课过程中, 应当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不同的原因, 以及背后的差异, 以比较文学视野观照外国文学, 最终拓宽学生思路, 将其思考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 2003, (25) :46.

外国文学史 篇11

关键词:文学作品 语言知识 文学涵养

引言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语言文化知识的结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思维模式,可以传递给读者以深层次的思想。例如英国的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暴风雨》、 《哈姆雷特》、《李尔王》、《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等可以说是当时英国人民生活的一个缩影,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英国的社会背景、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于我们外语学习者来说是了解英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外国文学作品的介入通常是选取了优秀的外国文学作为教学资源和优秀的教学素材推荐给学生的,使其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外国文学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从外国文学的原文中学到不少有利于外语专业本身的可贵之处,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学涵养。

一、 外国文学作品学习的素材和传统模式

(一)传统素材与模式

在语言专业学生的学习中,传统的学习模式主要是对语言语法的学习和词汇的积累。在语法学习的过程中,主要的教学模式是通过任课老师的介绍和讲解,讲授学生所需要的更高要求、更详细的语法运用并加以分析和解读,同时配合一定的纸质课本例句和适当的补充加以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语法的学习主要停留在老师介绍和对纸质课本的依赖中,大部分学生对语法方面的掌握也仅限于教师介绍的知识点和对课本的阅读与熟记等等,更有部分学生学习的出发点仅仅是为了满足和应对期末考试。这和语法枯燥、难以记忆和理解的本身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枯燥的语法结构和运用难点使得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的过程中往往很排斥对外国语语法的学习和储备,从而造成了学生在语法方面不够过硬,在基础语法方面较为薄弱的现状。

(二)外国文学作品的介入

随着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和一部分学校对教学的改良及探究,一部分高校逐步出現了介入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模式。外国文学作品由于其原作者或第一作者往往是外国语母语的使用者,所以在表达中,无论从语法上,还是从句子的优美性、实用性和观赏性来讲,都具备一流的表现能力。尤其是在文学的素养和辞藻文采方面,更是外国语学习和体会不可或缺的环节。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外国文学作品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自我在外国文学方面的素养储备,包括素材储备、语法储备及辞藻的储备和运用等,同时,也能够从人格构建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观念,使其在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积累到更多既实用又充满语言魅力的西方文化知识。外国文学作品的合理介入弥补了传统外语专业教学中的枯燥乏味的教学缺点,对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专业储备和语言能力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塑造和合理的提升。

三、外国文学作品对专业学生文学涵养的提升

(一)提升学生的文学素材积累能力

外语专业学生在传统学习模式中注重的是对纸质课本教材的研究和记忆,而对“语言”这个最为重要的词汇的理解不甚到位。对一门语言的学习积累是多方面的,不是枯燥死板教条的课本记忆,而是全方位的理解和熟练运用。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素材的积累就成为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从古英语的角度来讲,莎士比亚无疑成为了出色的代表者,莎士比亚的很多文学作品就其写作的习惯和特色来讲,都成为了古英语的示范性代表。尤其是他的十四行诗和传统的悲喜剧,都成为古英语优秀的素材积累原型。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对仗工整、用词考究,在词汇的素材积累方面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到古英语的魅力,同时在语言文学素材的积累中,也体现出了博大精深的特点。与莎士比亚相似的还有英国著名诗人弥尔顿,他的悼亡诗往往对仗工整,高明地使用了古英语的解构和语法,他的《悼亡妻》更是成为了其悼亡诗的代表作品,无论从语言本身的包容力还是从文学素养方面都实现了全面的涵盖。

(二)对语法和辞藻能力的提升和培养

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往往能够在语法、辞藻等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带给外语专业学生重要的学习积累并达到良好的效果。在语法方面,由于不少外国作品的原作者都是以母语为写作语言的,其语法能力相对比较成熟,由于写作本身的特点,一部分作家出于文采修辞的考虑进行了语法上的调整,这点较为明显地见于诗歌和散文中。在美国,诗人庞德是意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很多诗歌出于文学作品艺术性的考虑,在语法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重组,使得作品,尤其以其诗歌为代表的作品呈现出了一定的特殊表现能力,并呈现出丰富的、极具冲击力的语言表现效果。以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为例:“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闪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在理解过程中就进行了语法语序上的调整,而作者本身虽遵循了基本语法的运用,但在意识和意义表达上,则展现出了不同程度的优化和调整适应性,在对此类文学作品的学习和阅读理解中,也应当充分注意区别和甄选,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语法理解和科学的语法表现。

在诗歌之外的题材中,诸如散文或小说方面,散文对语法的调整尚存在一部分作者自主化的现象,而在小说方面,通常语法表现是比较科学正规的。例如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马克·吐温的小说和狄更斯的小说及散文可以说近年来都成为了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阅读推荐佳作,之所以力推这两位作家,一是从语言的优美程度上,狄更斯的文章本身就具有散文一般魅力的文笔和华丽的辞藻,这对外语专业学生学习外语,积累语言能力和充分培养自身的写作和运用能力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诸如马克·吐温,则在语言运用中呈现出十分诙谐幽默的语言特点。这种诙谐幽默对于一个作家来讲,就成为了其文学风格的构成元素之一,尤其是在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品《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作者通过诙谐有趣的语言和词汇运用,当之无愧地成为幽默大师的代言,同时,在这种幽默的文风中,作者并没有单一地为取悦读者来制造幽默氛围,而是将重要的内涵和主旨贯穿在整个作品中,成为了外语专业学生学习的宝贵素材。

(三)提升文学作品鉴赏能力

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和介入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外语专业学生实现其语法、词汇的学习与积累,更成为了外语专业学生提升自我鉴赏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一部文学作品的解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了解到其所学语言国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变迁,这对于外语专业学生语言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成为了其外国文化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提高了自身品格培养与文学鉴赏能力。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体现了重大的历史题材和国家命运的变迁,诸如《飘》、《百年孤独》等十分经典的长篇文学作品,展现了一个国家在重要历史变动期间的悲欢离合、聚散无常、命运变迁。通过阅读这类作品,对学生的整体鉴赏能力和体验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内涵及深刻意义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此,也实现了文学作品在本质上的功用之一,即展现重大的历史变迁和国家个人命运的兴衰。

结语

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倾向于对纸质课本中罗列的词汇积累和语法记忆,这容易造成学生没有学习动力、学习效果差的状态。通过对外国文学作品的介入和学习,能够从较为全面的方面提升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文学涵养和具体的语言运用能力,可谓一箭双雕。语

参考文献

[1]李汝成.一套富有特色的《外国文学作品选》[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5).

[2]蔡成龙.浅谈如何以新视野,新角度欣赏外国文学作品[J].前沿,2012(15).

应重视外国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 篇12

一.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

作为审美对象, 我国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外国文学作品都是有关专家在人类文学宝库中用心挑选出来的艺术精品, 都是思想美、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的和谐统一体,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独特的审美教育优势。然而, 长期以来, 应试教育的模式加上高考指挥棒的威慑, 无情地剥夺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外国文学应有的地位, 使之沦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附庸。造成这种现实的主要原因是高考升学率是各级、各类学校追求的终极目标, 教师为高考而教, 学生为高考而学, 教学内容的取舍以高考的内容而定, 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是高考。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外国文学因为不是高考的重点而备受冷落。为了高考, 编排在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被教师随意取舍, 本应教师重点讲读的外国文学课文被安排为学生自读, 本应学生自读的外国文学课文被高考重点课文取代。这种情况到了高三尤为严重, 铺天盖地的应试专题训练淹没了整个高三教育, 教师、学生己经无暇顾及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这种弊端不仅影响了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接受, 而且造成了学生外国文学知识的欠缺, 更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以高中语文课本三首外国诗歌为例浅谈其审美功能

我国高中语文课本在第一册中选入了外国诗歌三首。这三首诗歌分别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致大海》、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和美国女诗人狄金森的《篱笆那边》。这三首诗都是诗人的代表作, 也是凝聚着诗人审美理想和愿望的艺术杰作。《致大海》和《我愿意是急流》属于感情强烈的抒情诗, 而《篱笆那边》是一首充满哲思的哲理诗, 分别表现出了情感美和哲理美。

(1) 《致大海》和《我愿意是急流》中的情感美

众所周知, 凡是感人的作品往往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之所以能使人爱读或流传不衰, 不仅因为其文辞的优美, 更重要的是作品中渗透着作者炽热的情感。讲授这些作品时, 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 从而实现愉悦性情、陶冶情操的目的,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灵、完美的个性, 一句话,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这是教师的首要职责。举例来说, 《致大海》是一首具有浓郁抒情氛围的抒情诗。普希金在年轻时代就深受“十二月党人”的影响, 写下了许多反对专制暴政和歌颂民主、自由的政治抒情诗。1820年, 年仅21岁的诗人被沙皇政府流放到南方。在奥德萨, 他曾长期与大海为伴, 把奔腾的大海看作自由的象征。当他将要远离奥德萨而向大海告别的时候, 万千思绪如潮奔涌, 忧郁而又愤激的诗篇酝酿在胸。诗人最后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完成了这首诗。在诗中, 诗人对大海以“你”相称, 将之视为自己最亲密的朋友, 直接倾诉了自己离情别绪和激情。作品一开始抒写诗人向大海告别之际, 大海最后一次在诗人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 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在诗人看来, 大海是在以它的自由、奔放展示出它动人的美感, 以它的忧郁、悲伤召唤着临别的朋友, 正是这种大海与诗人共有的自由奔放的感情, 使诗人与大海在感情上相互融合。诗人一面向大海吐露自己曾经要逃亡海外、追求自由的隐秘愿望和理想, 一面表达出愿望难和理想难以实现的苦闷情怀, 以及失去自由的懊丧之情。作品借歌颂大海的自由奔放和崇高, 把大海作为一种精神象征, 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内心极度的苦闷, 寄托了诗人决心为自由而奋斗的理想。

《我愿意是急流》是19世纪匈牙利的爱国民族诗人裴多菲的一首爱情诗。这首诗的教学主旨在于让学生了解:“裴多菲爱情诗的动人之处, 不只是在于他真挚地歌唱爱情的纯洁, 还在于他对爱情的理解是和时代和人类的命运融合在一起的。”这首先表现在此前诗人于1847年1月创作的著名的《自由与爱情》一诗中, 殷夫曾将它翻译为:“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诗人在其中已明确地发出了誓言:生命和爱情都是可贵的, 但是一旦当需要自己为祖国、为民主、为人类的自由与解放而战时, 他将抛弃自己宝贵的生命和真挚的爱情而在所不惜。那么, 是诗人没有品味过爱情的甜蜜吗?非也。其后, 同年5月, 在诗人创作的《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中, 诗人以“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等意象勾勒出一个充满豪迈和苍凉感的“我”的形象;又以“小鱼”、“小鸟”、“常春藤”、“炉火”、“夕阳”为喻, 展现出一个具有娇媚温馨气质的恋人形象。为了真爱, 也为了“我的爱人”能够幸福, 诗人不仅表现出敢于承受孤独、敢于与任何敌人抗争的情怀, 而且强烈抒发了对生死相依的忠贞爱情的向往之情。围绕爱情这一主题, 诗人对“挚爱之人”的坚贞、博大、无私的炽热情怀昭然若揭。

这两首抒情诗, 分别以它们追求自由的美好感情和对真爱的执著精神感染着读者。诗人那丰富而高尚的美好情感, 正是陶冶学生的心灵、净化学生的情感的佳酿。

(2) 《篱笆那边》中的哲理美

哲理, 是感悟的渗透, 思想的火花, 理念的凝聚和睿智的结晶。深入发掘这些文章的哲理美, 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熏陶、洗礼、乃至净化。《篱笆那边》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女诗人狄金森的代表作之一。狄金森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乡度过的, 生活圈子非常狭小。按照一般的理解:“她的诗歌创作, 突破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精致优美、柔和细腻的诗风, 转向了表达内心深处的痛苦、怀疑和矛盾。她以唯美的眼光探求诗歌艺术, 往往以简短的情景形象地表达某种人生感悟、哲理。”其实, 其诗歌真正的感人之处在于她善于挖掘人类内心深处隐秘的情思, 因此她被称为“灵魂的风景画家”。《篱笆那边》就是一个典范。

在《篱笆那边》中, 诗人首先用简洁丰满的意象, 陈述了她对人生的感叹。篱笆那边的“草莓”多么鲜美, “我”爬过去又有什么妨碍?因为“草莓”真甜;“我”为什么不能倾听心灵的召唤?因为如果上帝也是个孩子, 他也会像“我”一样爬过去。一个简单的生活情节却被作者赋予了丰富的哲理, 格外耐人寻味。是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有形的“篱笆”和无形的“篱笆”, “它们代表着传统观念、社会规则、文化习俗对人的束缚。它们无处不在, 把每个人围在公认合理的精神空间里”。而“篱笆”那边的“草莓”却用它最自然的方式呼唤着每个人的天性。一颗红红的“草莓”色泽鲜艳, 圆润可爱, 令人垂涎, 却在“篱笆”那边;得到它是要付出代价的, 可谁又不想得到它呢?连“上帝”都想。这其中的思想斗争正是人类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的展现。复杂的情感, 深刻的思想, 都蕴含在这短短的一首小诗中。面对那一颗“草莓”,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 同一个人不同阶段的感悟也会有所不同, 但人生观、价值观必显无疑, 所以, 如果能够引导学生领悟到这一切, 那么, 他们得到的又何尝仅仅是一颗“草莓”呢?

上一篇:设计公平的游戏下一篇:突发事件与新闻采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