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经典

2024-05-11

外国文学经典(精选12篇)

外国文学经典 篇1

摘要:《翻译文学经典建构研究:以〈德伯家的苔丝〉汉译为例》并未将视野局限于翻译文学, 而是针对经典化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对立, 提出了经典度这一概念。作者以其强烈的批判意识和踏实的学风, 深入探讨了翻译文学经典建构的独特品格, 提出了翻译文学经典具有复数性的新颖论断。

关键词:经典度,翻译文学经典,复数性

20世纪70年代, 英美高校围绕文学课程教学大纲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经典这一古老问题开始引发越来越多研究者的浓厚兴趣。不仅文学研究者十分关注这一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 翻译研究者也以跨学科的敏锐将其纳入自己的研究领域。尽管经典化研究硕果累累, 但研究者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分歧, 其中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对立尤为突出。在经典化研究的两派针锋相对、莫衷一是之际, 笔者欣然读到了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王恩科博士撰写的《翻译文学经典建构研究:以<德伯家的苔丝>汉译为例》 (以下简称《研究》) 一书。该书虽然以翻译文学经典建构为主要研究对象, 但不乏对经典化现象的深度思考, 尤其是经典度概念的提出, 为化解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的矛盾, 帮助经典化研究走出困境提供了有效的理论路径。同时, 《研究》提出了翻译文学经典具有复数性的新颖论断, 加深了我们对翻译文学经典及其建构的认识, 也为深化翻译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理论观点。

1 理论创新之一:经典度——经典性与经典化之间的纽带

经典化或经典建构既涉及作品自身的内在品质, 也深受社会文化环境的种种影响, 如此众多的制约因素使得经典建构过程曲折复杂。由于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不同, 经典化研究中逐渐形成了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两大流派。前者看重作品的内在品质在经典化中的奠基作用, 认为作品的经典化是作品的经典性使然, 例如布鲁姆认为莎士比亚戏剧是“世界各种环境中以各种语言被阅读和表演”的经典, (2005:27) 其经典地位似乎不受跨语言、跨文化交流在内的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与此相反, 建构主义关注的是作品之外的社会文化因素, 例如, “佐哈尔在《多元系统论》的注释中明确地解释说, ‘经典化 (canonized) 清楚地强调, 经典地位是某种行动或者活动作用于某种材料的结果, 而不是该种材料‘本身’与生俱来的性质’ (Zohar 1990:26) , 即文本的文学地位更多地取决于社会文化的因素, 而非文本本身。” (王静、兰莉, 2010:105)

虽然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的观点都有其合理成分, 但过分夸大作品的内在因素或外在因素在经典化过程中的作用, 不仅在理论上很难自圆其说, 而且也与中外经典化的大量史实不相符合。如何汲取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各自的理论优势, 化解它们之间的理论分歧和对立, 就成了摆在学界面前一道难题。针对上述困惑, 《研究》提出了经典度的概念。

“所谓经典度, 就是人们对作品经典性的认识, 或者说是人们以各自特定的尺度对作品经典性进行度量所得出的结果。” (王恩科, 2014:24) “经典度既然是人们对经典性的认识, 因此在特定历史语境下, 经典度对经典性过高或过低的偏离就不足为怪了。” (王恩科, 2014:25) 与作为“作品内在各种因素所形成的、区别于其他作品的综合特征”的经典性相比, (王恩科, 2014:16) “经典度不仅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也抹不掉个人的印记, 从而呈现出较强的主观色彩和动态特征。” (王恩科, 2014:24) 由此可见, 经典度不同于经典性, 它是经典性的折射;同样, 经典度也不同于经典化, 它是经典化的“风向标”。 (王恩科, 2014:25)

与动态性极强的经典度相比, 经典化有其公认的标记, 例如“不断刊印、被文学批评家和史学家充分研讨、收编在选读本中、作为文学名著列入学校的课程和教材”等。 (王恩科, 2014:12) 经典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作品能否顺利完成经典化, 但经典度高并不一定保证作品就能完成经典化。如《金瓶梅》在我国学界长期备受关注, 也以其卓越的艺术性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 并于上世纪初就被翻译成英语, 但在我国却至今未进入普通读者的阅读视野, 远远没有实现经典化。

可见, 经典度一头连着经典性, 一头连着经典化, 成为二者之间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桥梁。正是在这一理论纽带的连接下, 以往经典化研究中彼此孤立的经典性与经典化才有了相互作用的渠道。这一渠道的疏通, 使我们能够合理解释为什么有些作品, 早期默默无闻, 许多年之后却荣登经典的宝座, 或曾经红极一时, 却在历史的风雨中黯然失色, 丧失其曾经拥有的光环。因此, 经典度概念的提出, 不仅具有理论创新的意义, 而且也为深化经典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支点。在提出经典度概念之后, 《研究》对影响经典度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使我们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和理论功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 理论创新之二:复数性——翻译文学经典的独特品格

翻译文学是文学大家族中的一员, 但跨文化、跨语言的特殊经历使得翻译文学经典与原创文学经典相比有其独特的品格。虽然以往的研究中, 不少学者也注意到翻译文学经典跨文化、跨语言的特殊性, 但对其不同于原创文学经典的特点重视不够, 因此缺乏明确的认识和清晰的表述。王恩科博士专注于翻译文学经典化研究多年, 其早期的成果 (如“翻译文学经典的独特品格”一文) 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翻译文学经典的复数性, 但其论断已经颇具雏形。随着研究的深入, 他对翻译文学经典的独特品格有了明确的认识, 最终在这本《研究》中提出了翻译文学经典具有复数性的论断。

这一论断是与原创文学经典的唯一性 (即对于某部具体的经典作品而言, 不可能有体裁相同、内容和风格高度相似的另一部作品也成为经典) 相对而言的。对此, 《研究》以《三国演义》与《水煮三国》为例予以说明。“《三国演义》自罗贯中写成之后, 就像雕刻家刀下完工的艺术品一样, 永远定格在历史的那一刻。……如果《水煮三国》有朝一日成为文学经典, 那么它或者与《三国演义》共享经典的殊荣, 或者将其取而代之, 但无论如何它始终不会是《三国演义》本身。” (王恩科, 2014:71) “翻译文学经典的这种复数性特点是由翻译性质决定的”。 (王恩科, 2014:229)

《研究》从“内容相同”、“译文语言相似”、“译者之间的竞争”、“译本的接受”和“重译的启示”几个方面阐释了翻译文学经典的复数性。在“译文语言相似”部分, 《研究》以逐句对照的方式, 比对了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三个译本的第一至第三章, 发现在11000-13000字 (不计标点) 、1400-1500句的语料中, 完全相同的句子达到32.32%, 包括相同句子在内的高度相似的句子达到62.24%。《研究》还以同样的方式统计了傅雷《高老头》三个译本, 在语料样本为张谷若译本语料样本一半的情况下 (傅译《高老头》译本字数不足张译《德伯家的苔丝》译本字数的一半) , 发现完全相同的句子达到37.06%, 包括相同句子在内的高度相似的句子达到57.58%。张谷若和傅雷都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 他们都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分别三译《德伯家的苔丝》和《高老头》, 不仅为我国读者奉献出经典译本, 而且三个译本的高度相似也为翻译文学经典的复数性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佐证。

对于翻译文学经典的复数性特点, 《研究》既立足译本的实际, 也没有忽视逻辑上的推理。“假如把翻译文学经典建构放在一个更加宏大的历史语境中考察, 我们就会发现, 如果一部外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其中的经典杰作至今还没有经典译作出现, 这并不能排除今后出现经典译作的可能性;如果它已经有了经典译作, 同样也不能排除未来会出现新的经典译作。” (王恩科, 2014:229) 翻译文学经典具有复数性特点的论断, 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翻译文学经典的认识, 也丰富了经典化研究的理论成果。

3 批判意识与踏实学风的高度结合

批判意识是理论创新的动力, 踏实学风是理论创新的基础, 而两者高度结合在《研究》之中得以充分展现。

尽管张谷若的译本《德伯家的苔丝》进入了2000年教育部为中文专业推荐的100本阅读书目 (其中22本为翻译文学作品) , 但译本中方言的使用却受到一些著名学者的批评。虽然批评者所列举的个别例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其论点, 但其理论上的不严谨甚至矛盾却鲜有学者指出。例如, 傅雷曾说:“方言中最colloquial的成分是方言的生命与灵魂, 用在译文中, 正好把原文的地方性完全抹煞, 把外国人变了中国人岂不笑话!”不少反对方言互译的研究者经常引用这句名言。但是, 《研究》认为, 傅雷的论述不仅不合逻辑, 而且还使用了双重标准, 因而缺乏说服力。

汉语中的某种方言只是中国某个区域通行的语言, 使用该方言的人只是中国某地的人。既然译文中使用这种方言就会“变外国人为中国人”, 那么译文如果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外国人就会变成什么呢?难道就成了全球华人或者超中国人吗?其次在标准语与方言的使用效果上使用双重标准。如果抛开言说内容, 仅就言说方式而言, 翻译无论如何都是“变外国人为中国人”。譬如, 巴尔扎克了解中国吗?他会说汉语吗?广受学界和读者好评的《高老头》中译本难道是巴尔扎克直接用中文写作的吗?如果不把巴尔扎克变成会说汉语的中国人, 普通民众能了解这位法国文学大师吗?正如谢天振指出的那样, “每当我们捧着 (举例说) 傅雷翻译的《高老头》开卷启读时, 我们往往只想到自己是在读巴尔扎克的作品, 却忽视了一个十分简单却又非常根本性的事实:巴尔扎克怎么可能用中文写作?……这时站在我们面前的巴尔扎克也已不是法国的那个巴尔扎克了, 而是穿上了中国翻译家傅雷为他‘缝制’的中国外衣的、已经中国化了的巴尔扎克”。 (王恩科, 2014:179)

一些研究者引用哈蒂姆和梅森《语篇与译者》的一个例子反对方言互译。《研究》则质疑道:

不少人在引用这个例子反对方言互译时, 可能并没有注意到其中这样的细微差异, 那就是俄国农民的方言属于哈蒂姆和梅森划分的五种方言之一——社会阶层方言 (social dialect) , 但苏格兰方言显然属于另一种, 即地域方言 (geographical dialect)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 用地域方言翻译社会阶层方言能达到预期效果吗?如果当时的译者使用了英国农民的方言, 即与俄国农民的方言属于同一类型的方言, 不知结果会如何呢? (王恩科, 2014:184-185)

张谷若译本中大量出现的四字格也是一些研究者批评的对象。《研究》通过抽样对比, 分析了张谷若三个译本与《红楼梦》中四字格的使用情况, 发现每百字中四字格的使用, 《红楼梦》是张谷若1936年译本的1.67倍, 1957年译本的2.97倍, 1984年译本的1.81倍;四字格的连用, 《红楼梦》在个别情况下是张谷若译本的5倍。

批判意识与踏实学风的高度结合是《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 上述例证仅仅是较为明显个别事例。

4 结束语

《研究》是翻译文学经典建构研究的一部新作, 也是一部力作。《研究》并未将视野局限于翻译文学, 而是针对经典化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对立, 提出了经典度这一概念, 不仅有助于化解上述两种流派的分歧, 而且为深化经典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支点。作者以其强烈的批判意识和踏实的学风, 深入探讨了翻译文学经典建构的独特品格, 提出了翻译文学经典具有复数性的新颖论断, 使我们对翻译文学经典及其建构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也丰富了翻译文学批评理论。当然, 《研究》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 如第四章与第五章在内容略有交叉, 不能不影响论证的力度。

参考文献

[1] (美) 布鲁姆 (Bloom, H) 著, 江宁康译.西方正典[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5.

[2]王恩科.翻译文学经典的独特品格[J].长安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1 (4) :115-120.

[3]王恩科.翻译文学经典建构研究:以德伯家的苔丝汉译为例[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4.

[4]王静, 兰莉.翻译经典的构建——以梁译莎士比亚全集为例[J].外语教学, 2010 (1) :104-108.

外国文学经典 篇2

作者:安德烈.纪德

一句话感受本书:

我们不得不独自前行,直到在神的面前聚首。

内容简介

经典文本阅读与外国文学课堂教学 篇3

关键词:经典文本 碎片化阅读 影视鉴赏 读书标兵 外国文学教学

外国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生的必修课程,文学史的讲授与原著的阅读必须同步进行,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实际的教学中,文本的阅读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文学史与文学作品本身存在严重脱节现象,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了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关于“史”知识点,对具体的作品毫无认知。如何在授课时间内让同学们对西方的文学经典既有宏观文学史的概念,又有具体的阅读体验,并为以后的自觉阅读打下基础,成了外国文学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本文将根据专业与课程特点,依据教学实践,分析影响学生阅读的主要因素,探究推动学生阅读经典的路径,力图为其提出一些有效性举措。

笔者所讲授的课程为“外国文学经典”,开课专业是“戏剧影视文学”,授课时间为一学年。目前,外国文学课堂面临的挑战有三:其一,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戏文的学生以“艺术生”自居,以学习“戏剧影视”为主要任务,认为“文学经典”只是拿学分的必修课程,从而导致对课程不够重视。平日里忙着剧本撰写、影视拍摄、后期剪辑等,文本阅读基本不愿提及。殊不知,文学的基本素养是进行其他工作的必备条件,文学素养的高低将会影响同学们在戏剧影视方面的审美底蕴与艺术鉴赏等。其二,碎片化阅读占据了大量的课余时间,甚至上课时间。在当今,手机阅读、微信、微博等占据了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推动学生自觉去读书,变得更加不易;特别是一些中长篇小说,涉及到众多的外国人名、地名,复杂的故事情节,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其三,缺乏读书的氛围与兴趣。焦躁的社会风气使得人们习惯了快餐文化、快餐阅读,急功近利的心情也使得沉静下来安心读书成为奢侈,这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与阅读氛围。加之专业的特殊性,艺术类的考生在高中时就要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准备艺考,与直接考文化课的学生相比,读书与学习的氛围相对弱了一些。进入大学后思想松懈,读书就更是被搁置了。在这种氛围之中,读书的欲望就会被逐步冲淡,进而被各种形式的活动特别是能立即看到收效的活动所取代。

面临这样的教学困境,笔者尝试在课堂教学中施行三种方案,推动学生阅读经典文本。

一.发挥专业优势:将“影视鉴赏”融入课堂教学

这里的“影视”特指改编自外国文学名著的影视作品。戏文专业的同学需要接受的知识面较广,既要有文学素养,又要有影视的基本功,鉴于此种情况,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外国文学经典名著改编的电影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也正好与培养目标相契合。外国文学经典一般都会被多次搬上荧幕,被许多大导演进行改编,如《哈姆雷特》、《安娜·卡列尼娜》、《呼啸山庄》等都有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影视版本,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将课程内容与专业特色紧密结合。

与汉语言文学等专业不同的是,戏文专业在欣赏影视时可以侧重于导演对原作的取舍,故事的讲述方式,场景的视觉呈现,情节的对话处理,以及不同影视版本的对比分析等,不再拘泥于影视改编是否忠于原作,是否很好地表现了作家的思想等传统的分析方法。本方法可以分为三个环节,教学示例,课下讨论与课堂展示,课后作业。即在学期教学中,先选取一个文本,带领同学们在课堂上鉴赏,进行示例探究;之后,选取二至三个文本,安排课下分组鉴赏,课堂展示讨论结果;最后布置作业,按教学大纲划定范围,请同学们自行从中选择感兴趣的文本与影视分析,检验学习效果。

以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的教学为例。莎士比亚作品的影视改编自1899年从《约翰王》开始[1],几乎与电影的发展同步,几乎他的每部作品都被多次改编成了电影。《哈姆雷特》的电影就有三十多个版本,此外还有难以计数的话剧、舞台剧等演出,中国的《夜宴》改编等。在阅读剧本的基础上,以冯小刚的《夜宴》导入,课下欣赏1947年英国Basil Adams导演的电影,看二者有何相通性;再次阅读原著,探究人物性格与艺术特色;结合电影,分析导演的创意,编剧的改编等,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欣赏《哈姆雷特》的话剧。之后,仍有同学质疑:这个被誉为顶级经典的剧本怎么就没有读出当代意义来?导演对《哈姆雷特》的改编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引导大家欣赏1990年版和2000年版的电影,这两部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了后现代因素,1990版的电影走向“大众与通俗”,2000年版走向“颠覆与消解经典”[2]。课下,请同学们观看BBC的六集纪录片《揭秘莎士比亚》,了解导演是如何从原著中、传统的演出中获取灵感,改编经典。以《哈姆雷特》的讲述为切入点,引领同学们去阅读莎士比亚的其他文本,欣赏相应的影视作品。

用电影引起阅读的兴趣,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再去赏析电影,并对同一题材的不同电影做比较分析,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影视与文学的对接。这种方式有三个优点:一是将阅读兴趣与专业特征紧密结合。从原作中寻求触动读者与导演的切入点,为以后的剧本撰写、影视改编与拍摄等奠定基础。二是消解外国文学作品难读的神话。大多同学反映,外国文学作品经常是被屡次拿起,又被屡次放下,原因是其中涉及较多陌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拗口难记的人物名字;用影视化繁为简,便于梳理其中的人物关系、情节脉络等,也省去了课堂上讲述故事内容所花费的时间。三是分组讨论,提升团队合作能力。讨论带动思考,思考的广度与深度也能激发大家阅读的兴趣,小组学习既提高了团体协作能力,小组内与小组间的学习氛围也可以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二.发挥“碎片化阅读”的积极作用

在当今的自媒体时代,人们主要通过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方式获取信息,阅读也随之进入了碎片化时代。关于“碎片化阅读”的担忧也曾引起了广泛讨论,有学者对此表示忧虑,亦有学者探讨它的积极作用,并尝试采用改变翻译方式、出版方式等方法走出文本困境,适应碎片化时代的阅读需求[3]。焦虑也好,担忧也罢,随着科技的发展,碎片化阅读的热潮势不可挡。这种阅读方式基本不受时空限制,一部手机即可,看似是争分夺秒,实则是无形中占据了大量时间,有时候不是把时间化零为整,而是化整为零,我们经常会发现,课堂上也有很多同学在刷微博,看微信,刷朋友圈。既然这是大势所趋,不如顺应形势,发挥碎片化阅读的积极作用,使其为我所用。具体到课堂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实施:

其一,利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媒介资源。将作家简介、人物分析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文章分享到微博、朋友圈,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引起同学们了解作家、阅读文本的兴趣,之后再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设计专题来进行具体分析。信息来源可以有两个,一是关注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公众号,如凤凰读书,新浪读书、社会学术、期刊杂志的公众号等,从中选取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文章或其他资源;二是将一些大家的评论文章或书中的部分章节制作成微信,进行分享;这类文章往往图文并茂,一些还有与之相对应的音频与视频文件,接受起来轻松愉悦;经典片段赏析既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了文本,也免去了一次读完大部头作品带来的压力,可以分期完成。

其二,利用高度浓缩的公开课、Tedtalk、开卷有益八分钟及电视台和电台的读书栏目等音频、视频资源,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这些资源一般比较短小,内容具有高度概括性,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便于集中注意力来观看视频,看完之后往往又会有意犹未尽之感,促使同学们主动去查阅原文。如英国公开大学的公开课“十分钟英语史”,一共十集,每集一分钟,其中关于莎士比亚、圣经的部分也仅有一分钟,可以作为教学的背景资源来使用。一分钟的概括让大家对这一文学现象先有感性的认识,一生一世都研究不完的莎士比亚与圣经,一分钟势必难以满足同学们的需求,只能作为开场白,拉开阅读的帷幕。

其三,“戏说文学经典”。为了适应碎片化时代的需要,网络上不乏一些文学爱好者将传统的文学经典进行现代演绎,用现代的语言、现代的视角简化经典文本,这些视频、图表或文字趣味性强,而且具有很强的颠覆性,如2016年网红Papi酱关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简要概括,虽然有诸多个人观点,但却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时,老师可以设置问题,推动同学们去读原著。文学经典距离当下较远,理解和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用现代语言阐释,给同学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进而可以调动探究文本的兴趣。

利用碎片化阅读,具体操作方法也可以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建立微信公众号,便于长期循环利用上述资源;二是组建微信群,定期分享有效信息,优点是方便阅读后的讨论,可以及时交流,但容易出现刷屏,不利于信息保存。这些资源的利用可以让同学们在碎片化阅读的时间内完成,寓教于乐,也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信息纷繁复杂,教师务必要经过慎重筛选,选取其中真正对教学有帮助的,让大家受益的视频、音频、文章进行分享,以便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是要做好预习工作,也即在安排碎片化阅读时,及时抛出问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读书,进而解答自己的疑惑,保持读书的兴趣,避免淹没在视频的海洋里。

三.树立“读书标兵”,营造读书氛围

除了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外,还要在同学们中树立读书标兵,让愿意读书、自觉读书的同学成为星星之火,重新点燃其他同学心中想读书的激情与愿望。在缺少读书氛围的环境中,少数读书的同学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作为教师,一要重点关心,使得他们坚持读书,并在读书的选择上给予适当引导;二要发挥榜样的力量,以他们为中心营造读书的氛围,既鼓励他们继续读书,也使得他们带动其他同学读书。

本学期,我发现班上有两位同学可以作为读书标兵。一个是F同学,他阅读面很广,有海明威与托尔金,还有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这在不愿啃大部头、只喜欢拿手机阅读的同学中间,显得十分难得。通过观察与交流,我发现他确实读了不少书,对一些问题的认识还很有几分见地;因他知识广博,在同学们中也颇有几分威望。另一个是Z同学,从上学期到这学期发生了很大转变,以前她在课堂上默默无闻,现在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下阅读,都积极主动去完成,还就一些问题经常与我交流。于是我就请这两位同学分别做读书分享,依据他们最近阅读的文本,以讲座的形式,从读书动机、读书感受、读书心得等方面与同学们交流,并回答大家的提问。由于是同伴分享,现场提问热烈,大家就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畅所欲言。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对所讨论的共性问题集中解决,个别问题私下再单独解决。这种对话形式收效很好,在解答疑惑的同时,也促使一部分同学再次拿起了原著去阅读。

树立读书标兵,发挥榜样力量,营造读书的学习氛围,对于大学生来说颇为重要。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才会愿意去读书,愿意去向好读书者看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是伯乐,善于发现班级中的千里马。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还要有一双慧眼,尤其是课下要积极与同学们交流,了解大家的读书动向,以便把握契机,推动读书进程。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培养同学们自觉阅读的习惯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尤为重要,也是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一大任务[4]。因此,笔者尝试利用影视资源、利用碎片化阅读,树立读书标兵等方式调动大家阅读的积极性,营造读书氛围,在此过程中设置问题,促使同学们自己去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目的是希望在课程结束之后,大家仍有兴趣去阅读文本,既有效配合课堂教学,也为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冲:“经典的改编与改编的经典:论莎士比亚电影改编及改编研究的意义”,《艺术评论》,2011(1):44。

[2]如林元彪:走出“文本语境”——碎片化阅读时代典籍翻译的若干问题思考,《上海翻译》,2015(1);张丽英 梁曦:碎片化阅读背景下图书馆用户服务的整体化发展策略探讨,《图书馆杂志》,2015(8);段志兵:“巧对碎片化阅读需求,优化科技图书设计”,《中国编辑》,2012(5)等。

[3]姚凌燕:经典文本的现代演绎——论莎剧《哈姆雷特》的电影改编,《艺术百家》,2005(1):100-102。

高中文学经典品读体会 篇4

一、学会从语言中揣摩作者的意图

文字的叙述是一篇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文学语言就是文字的叙述, 因此, 要想看懂经典的文学, 首先就要读懂文学中的文字叙述。在进行经典文学的阅读时, 首先要将文章中的主要情节捋顺清楚, 然后在对文学故事中的人物关系进行连线, 再对文学中精彩的片段进行反复阅读, 最后对文学中的名言警句进行牢记。以上便完成了对文学经典的一个初步阅读。以《红楼梦》为例, 《红楼梦》是现阶段人们从小就需要进行阅读的一个经典文学, 几乎所有人都能够对其谈谈自己的了解, 孩童对阅读红楼看到的是贾府的繁华, 青少年品阅红楼看到的是贾黛之间的爱情, 青年观红楼看到的是人性的多变, 而中年人看红楼更多的是对贾府盛极必衰的叹息, 是对社会中人性的思考。同一个著作, 不同年龄的阅读, 看到的是不同的事物, 因此, 要想真正的读懂文学, 就需要从文字中真正的读懂作者的意图, 读懂作者的思想以及心灵。

二、学会将情感代入文学经典的阅读当中

文学的故事是需要用心去阅读, 用情感去解读的, 没有情感而机械的阅读是一种枯燥的观看, 也是一种时间的浪费, 如何以情感作为文学阅读的辅助呢?首先, 读者可以先尽可能多的了解作者的生平, 尤其是作者在写这部著作时所处的社会、作者人生的时期以及作者在这段期间的遭遇等等, 有了这些资料作为铺垫, 在进行文学的阅读时就能够很快的融入到文学的环境、背景中去, 其次是扩大文学对自身情感的影响, 但又能够很好的保持理智, 以情感辅助阅读, 以理智分析文章, 最后是情感的回收, 在阅读完一部经典的文学以后, 被文学影响的情感在一段时间内都会影响自身对周围事件的判断, 因此, 读者在阅读完书籍之后, 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情感的回收, 将自己从角色中抽离回现实的生活中来, 然后在对所阅读的文学进行一个科学的评判。

三、学会在经典文学的阅读中进行深入的思考

有很多人在进行文学阅读时, 都喜欢看书中的热闹部分, 很少喜欢看书中人物的结局, 有更少的人能够从书的开头就能看到人员的结局的, 其实, 书中人物的性格, 人物的思想在书籍能够涉及到这个人的开头部分就能够看出一二了, 如红楼中的“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虽然都是喜庆的名字, 但是在人物介绍时, 是按照顺序依次出场的, 如果进行深入的思考就能够知道其深层“原应叹息”的含义, 由于这几位人物都是“贾府”中人, 因此, 从故事的开端就能够猜测出其结尾, 即“贾府”的兴盛到衰亡。此外, 还要学会将文学经典中学到的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

综合全文的叙述, 可以总结出一些结论。文学经典在高中生身心成长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为高中的学生带来更多的文学快乐, 增加高中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底蕴, 更重要的是, 经典文学会教会学生为人之道、处世之道, 教会学生以正确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以辩证的思想去解决困难。本文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对高中文学经典品读体会进行探讨的, 首先是学会从语言中揣摩作者的意图, 阅读, 只有看懂文章中的语句含义才会读懂作者的意图, 才会更好的进行知识的吸取;其次是学会将情感代入文学经典的阅读当中, 只有从情感上认同的文学, 才会发现更多文学隐含的价值;再次是学会在经典文学的阅读中进行深入的思考, 无论是何种阅读, 其目的都是能够为阅读的人带来一些思考, 而经典文学因为历史、环境等原因, 而不能够将一些思想进行明确的表达, 故而, 在进行文学阅读的同时, 还要学会深入的思考;最后是学会将文学经典总结到知识里进行灵活的运用, 只有能够灵活的运用所读到的知识, 才能够说真正读懂了书籍。

摘要:文学经典的含义是指能够在漫长的历史考验中获得公认的, 具有美学价值的伟大文本。高中阶段的学生主要阅读文学经典是能够为学生带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书籍, 或是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知识的图书, 这些课外图书的阅读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开阔视野, 获取更多具有价值的知识。但是有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品位这些经典文学, 仅仅是为了阅读而读书, 这种“边缘行走”式的阅读不仅无法培养出对文学经典的体会, 还会浪费了阅读的时间。本文主要通过文学经典分析的方式来对高中文学经典品读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中,文学经典,品读体会

参考文献

[1]张霞.浅论高中生经典阅读的重要性与对策[J].学周刊, 2014, 22:163.

[2]张天明.经典解读的学科基点与体系探索[J].天中学刊, 2014, 04:138—140.

[3]金斌.论高中生感悟文学人文情怀的引领策略[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03:79—83.

外国童话经典 篇5

夏天的晚上,青蛙在池塘边开纳凉晚会,邀请朋友们参加,蜻蜓、蝴蝶、螳螂、蚱蜢都来了。天上的星星小晶晶对月亮妈妈说:“我也想去参加纳凉晚会!”“好吧,你一定要在天亮之前回来,不然的话,你就会变成萤火虫,再也不能回来了。”小晶晶点点头,飞到了池塘边。

晚会开始,蝴蝶姑娘跳了一个《蝶恋花》,螳螂当了杂技演员,蜻蜓的《飞行健美操》也很精彩。青蛙向大家报幕:“现在,请小晶晶表演。”小晶晶大方地走上舞台,唱了一首《小星星眨眼睛》,将晚会推向了高潮。

节目一个接一个,小晶晶玩得真开心,把妈妈的话全忘了。天亮以后,小晶晶变成一只萤火虫,再也回不去了。它在花草间不停地飞呀飞,仍然很快活!

外国文学经典 篇6

说唱文学,又名讲唱文学,是中国俗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说唱文学创作的成就很高,存世文本也很多。经过研究者几十年的努力,有很多已经整理出版,但这些作品至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般来说,辑佚、结集、校勘、注疏,是俗文学研究的基本工作,但不是俗文学研究的终极目标。要想探究到俗文学的奥妙所在,必须深入并上升到“史”的理论的层面,揭示俗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以俗文学为史料,反映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清代说唱文学来说也是如此,想要改变传统文学史的格局,让说唱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中享有它应得的地位,关键要靠对作品的研究。

以前学者们对清代说唱文学创作的研究,主要是对中国文学史、俗文学史和说唱文学史中一个章节的论述,或者是对某几类说唱形式的单一研究,尚缺乏对整个清代说唱文学创作情况的宏观全面的研究。《清代说唱文学创作研究》正是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它以清代的说唱文学文本为研究对象,涉猎范围广,且分析论证深刻而透彻。

车博士界定了“说唱文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在对清代说唱文学的创造概况及其研究综述详尽的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对清代说唱文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立足于个案研究为主,以点带面,以严格的文本阅读和历史考证为基础,阐发说唱文学的基本特征;他以西方的相关研究方法为借鉴,说明清代说唱文学所可能蕴含的意义和发展方向,或探赜索隐,或钩深致远,凡此种种,反映在此著作中,表现出一个鲜明的特点:即内容的广泛性、方法的多元性和论点的开放性。就内容而言,既有对说唱文学本身的阐发,亦有对说唱文学史、域外说唱文学研究动向的介绍;就方法而言,既有借传统研究方法来探究说唱文学之实的方面,亦有相互补充乃至互为证成的地方。要之,不同的方法,可以通过相互的借取与攻错,进而呈现说唱文学的不同样态;而观点之间的差异,则进一步显示出说唱文学本身所具有的深广的诠释视域。

提到说唱文学,人们头脑里马上映出的便是街头艺人说书的画面,中学课本收录的《明湖居听书》便是《老残游记》里最令人难忘的章节,“白妞说书”的动人情节说明晚清说唱艺术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也正是如此,我们认为,说唱文学生长发展的基础在民间,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曾说过:“在已经进入文明时期的社会,上层文化的保存和继承,大都凭借文字记录,但是广大民众没有学习和使用文字的机会,他们的民俗传承,只有依靠历史因袭的形式,即行动传承、口头传承和心理传承。这些传承往往是互相关联和交错的。这种传承方式形成了民间文化的重要特点——与文籍文化相对立的民间传承文化。”(转见董晓萍:《乡村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总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民间说唱艺术家正是通过说唱——这种他们所熟悉并擅长的方式,对我们优秀的民俗文化不辞辛劳地进行着播撒传送。他们没有文本,而是依靠师徒间的口耳相传,按照民俗的思维定式,把民俗语言、思想、习惯的精华在天南海北传承并发扬光大。虽然有着模式化的痕迹,但因为贴近生活、紧偎现实,它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依旧规范着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审美观,形成异常宏大的民间传承文化。

虽然如此,但是如果仅仅依靠民间,依靠民间说唱艺术家,说唱文学的发展还是会止步不前,逐渐衰落,甚至会消亡,永久地退出历史舞台。《清代说唱文学创作研究》正是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它肯定了文人的创作对说唱文学的意义,指出了说唱文学之所以繁荣发展,文人的创作功不可没。书中强调:“如果没有文人的热情参与,清代说唱文学就难以由通俗甚至庸俗脱胎升华至雅俗共赏的形态,也难以以具有自觉的创作意识和完美的美学特质而与正统的诗文以及戏曲、小说相抗衡。”因此,对清代说唱文学的创作,特别是对那些文人的创作进行研究就具有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本书借鉴了前辈学者和当代学人的研究成果,在研究方法上,从宏观着眼,选取清代的说唱文学创作作为研究对象,对清代说唱文学创作的具体概况做了系统全面的梳理,探讨了清代说唱文学兴盛和衰败的原因,窥测探究了清代说唱文学的全貌。在具体论述中,以个案研究为主,选取了在民间影响巨大同时又有着卓越创作成就的几类说唱文学形式,包括聊斋俚曲、清代女作家弹词、清代的道情、贾凫西的“木皮词”、子弟书等等,对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清代说唱文学创作的重要作品进行文本细读。这些作品属于不同的说唱文学形式——俚曲、弹词、道情、鼓词、子弟书,有着很强的代表性,代表了在中国南北地区和满汉民族中广泛流行的一些主要的说唱文学形式。它们还有一些共同的特质,即它们都是作家的独立创作,都被正统文学史所忽视和排斥,却又拥有巨大的文学审美价值,为广大的民众所喜闻乐见。它们语言华美而又通俗易懂,既体现出文人阶层的思想情感,又与正统思想若即若离,以其复杂性彰显出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博大精深。这都反映出这一重要俗文学门类在清代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位置。综上所述,说唱文学作为俗文学的重要分支,它在文字史上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它完全有资格昂首进入中国文学经典的殿堂;而《清代说唱文学创作研究》就是为说唱文学进入中国文学经典殿堂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呐喊。

外国经典小说课外赏读 篇7

1.通过引导与学生交流优秀作品《老人与海》与《简爱》, 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外国经典小说阅读。

2.欣赏文学作品中精彩语段,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主动积累的自主阅读习惯。

3.阅读课外经典, 认识世界, 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 提升学生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欣赏文学作品中精彩语段,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积累的自主阅读习惯。

阅读课外经典, 认识世界, 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 提升学生的精神。

教学方法

交流、讨论

课型

课外阅读交流展示课

教学背景

对于外国小说阅读, 我九月初对所教的新高一的共60名学生做过调查, 得到结论:虽然学生认知水平有限, 但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兴趣是较为浓厚的。虽然初中教材中的外国文学篇目不多, 但教师所讲的小说, 尤其在初三最紧张的时期, 《变色龙》还是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渴望与外国文学接触, 喜欢外国文学, 尤其是小说。为此, 在高中有限的课内外国作品教学外, 适当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做补充是我设计此课的初衷。

教学步骤、过程

一、导入 (教师主导)

二、走近作品、整体感知 (师生合作, 学生展示)

(一) 《简爱》与《老人与海》是两部经典之作, 它们到底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两位同学ppt展示)

(二) 同学们首次阅读, 有哪些感想?

(展示两篇同学的读后感)

教师小结:大家的感触大体相同, 但留存在每个人的片段却是丰富多彩的。

三、品读片段、分析欣赏 (学生交流)

展示并欣赏学生阅读《简爱》与《老人与海》所做的摘抄与点评。 (共16个片段———扫描图片版)

(一) 阅读分享同学所做的摘抄与点评, 谈谈你的看法。

1. 学生朗读所喜爱的语段 (看扫描图片) 。

2. 学生交流点评 (阅读扫描图片材料, 读同学评点) 、学生可讨论补充完善。

(1) 如阅读并讨论片段6——不管怎么样, 风总是我们的朋友, 他想。然后又补上了一句:有时候是。还有大海, 海里有我们的朋友, 也有我们的敌人。还有床, 他想。床是我们的朋友。只有床, 他想。床将是件了不起的东西。被打垮了, 倒觉得舒服了, 他想。我从来不知道竟会这么舒坦。那么是什么把你打垮的, 他想。“什么也没有, ”他说, “只怪我出海太远了。”

(2) 如阅读并讨论片段7———鲨鱼飞快地逼近船后边。在它去咬那条死鱼的时候, 老头儿亲眼瞧见它张着好大的嘴, 瞧见它在狠狠地朝鱼尾巴上的肉咬的当儿, 它那双使人惊奇的眼睛和咬得咯嘣咯嘣响的牙齿, 鲨鱼的头伸在水面上, 他的脊背也露出来, 老人用鱼叉刺到鲨鱼的头上的时候, 他听见了那条大鱼皮开肉绽的声音, 他刺进的部位, 是两只眼睛之间的那条线和从与鼻子一直往上伸的那条线交叉点处, 事实上未有这两条线, 有的是那条又粗大又尖长的蓝色的头, 两只大眼, 与那咬得咯嘣咯嘣响的, 伸得长长的, 吞噬一切的两颚。可那正是脑子的所在, 老头就是朝那刺去, 他用尽全身力气, 他用染了血的手把一根锋利无比的鱼叉扎了进去, 他朝它扎去的时候并没有抱什么希望, 他拥有坚定的意志和狠毒无比的心肠。

(二) 同学阅读未加评点的片段, 做出评价 (学生活动)

1.“你以为, 我因为穷, 低微, 矮小, 不美, 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一样, 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 ……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 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是简在文中的一段精彩的表白, 你能从中读出什么?

师生小结:这独立自主, 自强不息, 自尊强烈, 追求精神平等。

2.“竟然仲夏降了一场圣诞节严霜, 六月里刮起了十二月的暴风雪, 成熟的苹果上结了冰凌, 盛开的玫瑰遭积雪压垮, 干草地和麦田里罩上裹尸布似的冰层。”当罗切斯特要求她留下时, 她感到“肉体上毫无力量, 犹如熊熊烈火前的一根草。

师生小结:在想爱与不能爱之间徘徊, 是一种异常痛苦的挣扎, 最终, 自尊自爱的简、自强自立的简终于没有成为感情的奴仆, 尽管她是那样地爱罗切斯特, 她也毅然将爱情的火苗压在心底与“偷来的爱情”决裂。以撕心裂肺的代价来换取人格的尊严和道德的纯洁。这不能说不是一种痛苦的抉择。

3. 老人为什么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 “你尽可把他消灭掉, 可就是打不败他”?

师生小结:这句话意味着, 人生的使命是奋斗, 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战, 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 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 人就永远是胜利者。

小结:感动源于真挚的情感, 感动源于艺术的写作。

四、学习思考、提升认识 (教师点拨、学生思考)

两部作品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结合自身, 谈谈感受。

(一) 联系现实 (社会) 学生自由讨论

(二) 联系自我 (人生) 学生自由讨论

(三) 学习提升

阅读优秀的读后感及名家点评, 提升认识。

如:《老人与海》是一首田园诗, 大海就是大海, 不是拜伦式的, 不是麦尔维尔式的, 好比荷马的手笔:行文又沉着又动人, 犹如荷马的诗。真正的艺术家既不象征化, 也不寓言化———海明威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但是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品都能散发出象征和寓言的意味, 这一部短小但并不渺小的杰作也是如此。

———美国艺术史家贝瑞孙

五、总结

虽然文化背景不同, 但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同样会拓展我们的视野, 增强我们对人生的积极思考, 滋养我们的精神。所以, 优秀的作品不会落后于时代, 值得我们尊重与敬畏。让我们品百年经典, 悟不朽人生。

六、布置作业

继续阅读, 完成读书笔记

附:板书

外国经典小说课外赏读

《简爱》———自尊的女性学会阅读

《老人与海》———不倒的男人做大写的人

七、教学反思

2012年11月23日, 我完成了北京教育学院市级骨干与市学科带头人培训班的课堂教学实践, 即《简爱》与《老人与海》———外国经典小说课外赏读教学。这节课, 我面对我校高一 (5) 、 (6) 两个班共60名学生, 打破原有的自然班的常规教学模式, 合班教学。这是一节外国文学教学的研讨课, 无论学生表现还是课堂氛围、均得到肯定。它有效地呈现了学生课外对外国文学阅读的问题及我对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指导。其特点如下:

一、教学问题源于学情

外国文学作品是世界文学的组成部分, 其中优秀的作品更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我发现不仅教材选编的外国文学作品有限, 而且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落实的内容也很有限。久而久之, 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就成了中学语文的点缀。所以, 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外国文学教学, 特别是课外自主阅读,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该如何落实, 是我在确立选题时思考的问题。

1.注重实际调查

开学初, 我对学生做过调查, 通过对数据分析得到结论:虽然学生认知水平有限, 但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兴趣是较为浓厚的。虽然初中教材中的外国文学篇目不多, 但教师所讲的小说, 尤其在初三最紧张的时期, 《变色龙》还是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渴望与外国文学接触, 喜欢外国文学。这一点, 值得关注。

2.确立教学重点

通过调查, 我认为在当今信息多元化的时代, 学生的求知欲使得他们不满足于课本有限几篇作品, 很多学生能自主进行课外阅读。而在当今价值观趋于模糊的情况下, 更难能可贵。于是有效地指导学生了解外国优秀的文学作品, 尤其在学生青春年少、人生观初步形成之际, 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帮助学生打开国际视野、为打开学生精神世界的一扇窗, 是我尝试教授此课的目的。于是我选择了《简爱》与《老人与海》。

二、教学设计形成梯度

我在上这节课前, 学生已经历了自己简介作品、留些问题———初读作品, 写读后感———再读作品, 重点赏析的三个阶段。而作为教师的我则经历了推荐作品、引发兴趣——阅读学生读后感———指导片段阅读———筛选习作的四个阶段。从中我发现了学生在泛读、精读中的问题, 于是, 对症下药, 最后才推出这样一节展示课。所以我的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不在于阅读思维, 而是在指导学生体会小说内容精髓, 学会课外阅读经典, 所以课堂教学层次感强。

这节课, 我的设计从“走近作品、整体感知” (《简爱》与《老人与海》是两部经典之作, 它们到底讲述了怎样的故事?两位同学ppt展示, 阅读, 有哪些感想?展示两篇同学的读后感) 的对文本的概括———到“品读片段、分析欣赏”展示并欣赏学生阅读《简爱》与《老人与海》所做的摘抄与点评———再到“学习思考、提升认识” (让学生谈两部作品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结合自身, 谈谈感受) ———最后到“展示阅读优秀的读后感及名家点评“, 提升认识。设计分四步, 环环相扣, 学生由于课前经历了阅读———写读后感———片段阅读摘抄评点及修改几步, 自信十足, 积极参与, 课堂活跃。加之, 两个班学生共上一节课, 学生课堂表现自然, 如5班女生活跃, 6班男生突出, 学生间互相学习, 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有效性得到最大的体现。

三、重视并强化对外国文学解读

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生活, 尊重多样文化, 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遵循这一理念, 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加强语文教学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 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异域文化的窗户, 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

本着以上理念, 本节课注意学生认识能力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发展规律, 我认真筛选学生的文章, 着重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能力, 着重于基本的美好人性, 引导学生通过作品人物的阅读感受, 认识个体生命的尊严、价值与美, 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世界 (民族、家庭、社会) 之间的和谐、美好的联系, 追求以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给学生以生命的亮色。

四、不足之处

由于这种阅读指导纯属尝试与实践, 年级其他班并没有展开, 加之两个班是合班上课, 之前没有试讲, 更不能作秀, 所以原定45分钟的课最后超时。至于其他问题, 如对思想主题、人物形象及教学内容的选择, 我仍需认真思考, 以避免产生说教高于欣赏的问题。

不过文无定法, 那么教学思路也不唯一。所以设定新的教学目标, 这样的教学探索是我最大的快乐。

五、收获惊喜

因为这节课, 我对课堂展示两篇读后感的同学加以指导, 帮其修改, 把文章推荐给《北京青年报》。最终, 2012年12月28日刊登了王晋同学的《尊严为人———读<简爱>有感》, 2013年1月6日刊登了段志坚同学的《学做男人———<老人与海>读后感》。这一收获更是对学生阅读极大的鼓舞。

总之, 这节课既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人生的积极思考。这对学生文化素养、个性的提高和健全的人格培养, 尤其对我尝试外国文学课外阅读教学, 都有积极重要的意义。我也希望在更多学习与实践中, 不断地提高。

借助文学经典构建个性解读 篇8

过去的语文教学, 在遇到文学经典时, 教师往往先入为主, 把文学经典的主题思想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学生在解读文学经典时, 常常处在被动的地位, 缺乏自己的个性解读, 他们自我思考的权利被无形地剥夺了, 学生成了老师的传声筒, 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一篇文学经典, 由于学生的阅历不同, 理解不同, 常常会形成不同的看法与理解。俗话说得好:“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道出了对同一篇文学经典, 不同的人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与看法, 对于这些理解与看法, 教师应正确认识, 引导学生对文学经典进行个性化解读。

那么, 在新课程背景下, 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对文学经典作出个性化的解读呢?

一、重读文学经典, 读出个性风采。

现行语文人教版必修教材安排了“名著导读”这一章节, 所选的名著既贴近学生的读书实际, 又对学生对作品作出个性化的解读起着良好的引导作用。鲁迅曾说过:单纯一部《红楼梦》, 单是命意, 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因此, 教师在教学生阅读名著时, 不可先入为主, 而是要求学生自己读完名著之后, 谈自己的感想与看法, 说一说自己对这部名著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比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学生读了之后, 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对丑陋的敲钟人加西莫多充满了同情, 有的学生则对加西莫多充满了赞美之情, 有的学生则对加西莫多是否具有如此美好的情操而感到质疑。对学生的理解与看法, 作为教师的我没有一概否定, 而是适当引导, 引领学生解读名著时可以多角度地去分析名著的主题、人物形象的刻画、写作技巧, 只要学生在阅读时尊重名著, 对名著作出个性化的解读, 只要言之有据, 言之有理, 教师都应给予鼓励与肯定。

二、赏读名文, 读出个性风格。

文学经典中有许多名文名篇, 赏读这些名文名篇, 让学生学会赏析这些篇章, 在赏析中读出自己的个性理解, 从而形成具有个性阅读的风格。如《论语》是记载孔子与其弟子言行的一部经典名著, 要求学生把《论语》全部读完, 以学生目前的学识与水平, 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但是我们可以像于丹一样对《论语》当中的某些篇章进行具有个性化风格的解读。这个时候, 教师可选取《论语》当中的一些名篇, 指导学生品读, 在品读中得出自己的见解, 增长自己的学识。笔者选取了《论语》中与学生切身相关的片断, 让学生自己去赏读。《论语》当中有几则关于论述学习的篇章, 我让学生自己去解读, 试着去评价孔子的治学思想在今天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我们该如何去看。学生在赏读时, 大都能够扣住原著加以分析, 而且有自己的看法。每个人的学识不同, 理解自然也不同, 得出的结论与体会也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长期这样培养学生对名文的赏读, 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将会得到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三、续改编名著, 读出个性创意。

有不少文学经典, 由于时代的原因, 或者由于作者的思想情愫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 常常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与再创造的余地。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一点, 引导学生对名著进行续写、改写、编写, 学生对原著的主题思想、创作技巧、艺术风格将会有一种全新的理解。在品读名著的过程中, 学生将会进行个性化的、创造性的解读, 从而改善与提升驾驭、解读名著的能力。在读了鲁迅的《祝福》之后, 我让学生续写祥林嫂的结局;在读了孙犁的《荷花淀》之后, 我让学生把“夫妻话别”这一情节改写成三幕话剧;在读了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之后, 我让学生编写有关别里科夫婚事的故事……在续改编名著的过程当中, 学生对原著的理解更透彻, 而且有不少个性化的、创意性的解读也闪烁在学生的思维火花中。由此可见, 对文学经典中的名著名篇进行续改编的个性化解读、创意化解读, 对构建学生个性化解读是很有帮助的。

文学经典名著阅读四步法 篇9

第一步 泛读法

泛读, 就是一般地、初浅地读, 目的是让学生在泛读中掌握基本的、常识性的知识, 比如作者的生活朝代、故事情节、人物姓名、写作背景等。这种阅读, 仅仅停留在初级层面上, 远未达到对人物形象进行详细分析, 对人物性格进行深入探讨, 对人物的内心情感进行细致揣摩的程度。如读《红楼梦》, 学生会告诉你林黛玉体弱多病、多愁善感, 王熙凤性格泼辣、能说会道、富有心计, 贾宝玉疯疯癫癫、无所事事。这些评论不能说不对, 问题是过于肤浅、过于表面, 缺乏独立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学生要具备较高的欣赏水平, 较高的分析能力, 就需要教师作进一步指导, 引领他们迈向更高的台阶。

第二步 精读法

精读, 不同于泛读, 所谓“精”, 必须注重读地要细致、有品位, 不流于俗套。要想做到这一点, 并不是随便说说, 或者一篇小说读上一年半载就叫做精读。在你了解了书的背景和故事主线之后, 要在具体的细节上下功夫。比如说:《老人与海》这篇小说的主题意义是什么?相信在很多老师的引领下, 或者学生自己的判断下都会得出:老人桑提亚哥在与鲸鱼搏斗时表现出了不肯服输, 刚毅而坚强的“硬汉”精神, 尤其是那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 可就是打不败他”更是给人以震慑。但是, 当你结合时代和背景, 仔细地去探讨本书的主题意义时, 就会发现还不仅如此, 我们可以引领学生从更多的层面去理解《老人与海》的意义所在。例如:大海的象征义、鲨鱼的象征意义、大马林鱼的象征意义, 以及最后一幕出现的一对情侣对大马林鱼骨骼的评论等, 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学生以新的启示。

第三步 巧读法

所谓“巧读”主要是放在“巧”上下功夫。例如我在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时候, 对于很多同学初次拿到厚厚的一本书, 往往会望而却步, 甚至有的同学开始还有兴趣或者想去尝试, 但是由于阅读量太大, 再加上老师强硬的逼迫, 会给我很多同学的心中留下“怯读”的阴影。所以, 我在高一的时候, 布置读《三国》并不是一下子从每个章节入手, 而是主要先给他们介绍书中具有个性色彩的人物, 例如刘备的、关羽的重情义, 张飞的粗犷而霸气, 曹操的狡诈和多变。一开始慢慢引导, 学生自然便会引起兴趣, 然后使他们迫不及待的自己去找寻书中的人物和情节;另外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便是通过学习成语的方式来学习三国, 我把它称之为“成语话三国”。顾名思义, 就是通过书中的很多成语引发一个有一个故事, 从而把这些故事串联起来, 那么对于三国一书的主要情节也就记得八九不离十。通过我的搜索和统计, 三国一书中可以找到的成语一共是八十二个, 几乎每个主要的故事都可以用成语去概括。你比如说:三顾茅庐、舌战群雄、锦囊妙计、望梅止渴、三气周瑜、草船借箭、七擒七纵等等, 在教学生记住成语的同时, 也记住了一个有关三国的故事, 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第四步 问读法

文学经典教育的价值探析 篇10

一、文学经典教育锤炼“意志力”

意志力就是指能承受一定目的支配并能进行自我克服困难和自我控制的内在力量, 是一个人在行为上和心理上所表现出来的稳定性品格特征。良好的意志力主要包括独立性、自制性、坚韧性等。许多巨人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就, 大都取决于他们有着顽强的“意志力”。文学是人学, 文学经典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作家奋斗的心路历程的精神呈现, 它反映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奋斗史, 文学经典中蕴含着一个民族和国家, 为了生存与发展, 面对生死存亡的困境所表现出的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意志。也表现了作家本人在遭遇困难与挫折时, 为理想奋斗的过程中, 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奋斗精神。文学经典教育就是要通过作品媒介把学生与作家联系起来, 让学生能够与伟人进行心灵上的交流, 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例如读一读辛弃疾、陆游、苏轼等的作品。这些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豪放、旷达等态度。足以感染学生, 振奋他们的精神, 沸腾他们的血液, 大大增强战斗力和意志力。

二、文学经典教育建构“中国心”

通俗的说人文教育就是为了探索“人之所以为人”的教育, 它引导大家寻找自己人生的意义。人文教育是有国界的, 因为它涉及民族性, 它首先要从本民族、本国的发展需要出发, 来培养能够为本国社会和本民族的发展服务的各种人才。此类教育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那就是要求都要有一颗强烈与赤诚的爱国心。文学经典是一个民族经过成百上千年文明发展的智慧结晶, 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精神财富和动力之源。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学经典完整地记录了它的奋斗历史, 反映了它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民族精神和处事方法等。所以, 我们所进行的以文学经典研文教育, 就是给我们所要培养的人才安装一颗“中国心”的教育。有了这张民族标签, 就可以激发高度的爱国情怀, 产生强烈的国家意识、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和责任意识。而现今, 由于我们在人文素质教育上的疏忽, 安装‘中国心’的工作不到位, 致使我们大批量的人才在留学国外后, 就不再回归自己祖国的怀抱。这也许是我们先前弱化人文教育和民族文学经典教育所要付出的必然代价。接下来如不及时改变这一局面, 将会继续加剧我们的人才流失, 将使我国在世界激烈的人才争夺中, 处于被动地位。如果从这一视角来看, 文学经典教育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陶冶情操的问题, 它直接涉及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三、文学经典教育培养“审美力”

我们培养人才, 不仅要有高深的专业知识水平, 同时也要有高雅的艺术审美能力。人的生活除了世俗的物质生活, 还有高雅的精神生活。高雅的审美能力是保持旺盛的创造力的因素, 高雅的精神生活需要审美能力的支持。审美能力直接影响到精神生活的质量。文学经典的审美价值表现在, 通过意象与情景的营造。能够发展任的感知力和想象力, 怡养性情。审美是“一种无利害的和自由的愉悦”指人与自然和社会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和形象的关系状态。审美价值是文学经典的基本价值之一, 也是一部文学作品经典化的要素之一。鲁迅在20世纪之初接受西方文学观念后曾指出:‘由纯文学上言之, 则以一切美术之本质, 皆在使观听

之人, 为之兴感怡悦’英国视觉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提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关乎于‘意味’我们认为文学经典的审美价值首先表现在它所表现的情意蕴藉, 意味深长, 可以引起经久的情感感动。在作品中情感如风帆一样被激动起来, 变得敏感、复杂。从而回归心灵的自由、纯净和旷达, 实现了对文学经典的审美接受。文学经典中生动的人物形象、丰富的联想、深刻的哲理, 能引起学生愉悦、轻松、超脱、悲哀等情感各种反应, 得到极大的精神满足和审美享受。文学经典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较强的审美力, 引导学生由感官的快乐上升到精神的愉悦。

四、文学经典教育培养“创造力”

由于文学经典大都是原创的作品, 它本身就含有大量创新元素。是作家独自创造性思维活动与创新的产物, 是民族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根基和源头。思维力是人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思维是一个人具有高智力和创造力的核心素质。文学经典教育是培养人才创造力的教育, 它对于人才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学经典作品的作家的形象思维天马行空, 在读这些文学作品的时候想象力也是天马行空。文学经典教育能促进学生的想象力, 而想象力是有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现代科学研究表明, 一般人的想象功能只动用到50%, 还有比较大的开发潜力。文学经典是想象和创造力作用的结果, 例如一些经典的古典神话和传说、《聊斋志异》、《庄子》、《孟子》、《老子》、古典诗词等文学经典作品都是一些想象力极高的作品。无论是作家的创作、读者的阅读还是文学经典的教育, 都始终离不开想象力。离开了想象, 文学经典教育、文学阅读及创作都无法进行。所以, 文学经典教育, 实质上是对人才进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教育。

总之, 教育的目的是培植道德、通晓人性、涵养心性、增长爱国心、表现国民性和塑造有文化教养的人, 文学经典的教育是点燃人类高贵精神的火种, 是维系人类历史文化的命脉。

参考文献

[1]赵彦敏:《浅谈文学经典阅读》, 《作家》, 2010 (8) :142。

[2]李洪义:《文学经典阅读与大学生审美教育》, 《衡水学院学报》, 2009 (2) :124。

阅读经典文学,弘扬中华精神 篇11

【关键词】经典文学 弘扬 中华精神

经典文学作品是历代有思想、有见解的文人志士用睿智的思想和博大的胸怀创造的精神和文化的结晶,这些作品蕴涵着优秀的文化成果,经历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反复阅读,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奠基之石。民族的文化传统,主要是通过经典之作流传下来的,因此,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精神享受和心灵洗涤,在一本本好书中结识高尚的灵魂、净化心灵,而且更能感受文学穿越时空的恒久力量和民族文化的永恒魅力,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中华精神。

一、民族经典阅读的背景:

今天,科技信息高度发达、经济快速发展,青少年的文化生活却充满了危机:大部分学生日渐远离经典名著,电视文化、网络游戏、粗俗漫画等越来越多占据并不断吞噬孩子们宝贵的时间、良知和身心健康。在设法淡化电视文化、网络游戏等对孩子们身心不利影响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给予他们一种积极的精神抚慰,用经典作品中高尚的人格培养他们健全的心智、丰富精神生活,让他们能够从容地应对一切生活的诱惑与压力。

另外,当前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作用不可低估。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都蕴涵着人类文化的成果。中共十六大报告曾经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因此,阅读民族经典作品加深学生传统文化底蕴、培育民族精神是语文课堂责无旁贷的教学任务。

二、民族经典阅读的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实需要。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经典作品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教学。站在时代前沿的语文课堂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命。将民族经典作品渗透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祖国悠久而灿烂的文化海洋中尽情畅游,使我们的民族经典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这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书香校园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三、民族经典阅读的目标: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就以其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和影响,举世瞩目。中国历史上更有许多杰出人物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智慧,而且还具有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将他们心灵的感悟和敏锐的思想用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影响深远。阅读民族经典的目标就是以广泛的阅读和积累民族经典作品弘扬传统文化,推进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他们的文化功底,让学生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祖国五千年深厚的经典文化土壤中蕴蓄着大量的精神养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让师生在学习中汲取、吸收、创新,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同时,通过民族经典作品的熏陶,初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艺术趣味,充实心灵,发展个性。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计划地扩大师生语言和文化经典的积累,加深文化底蕴,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成果。

四、有计划地进行课外经典阅读。

针对中学生课业负担比较重的现状,语文教师根据自己的阅读和教学经验,通过广泛而精心的选择,为学生提供经典阅读参考书目,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的放矢,自觉有序地进行。从而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适度地开展一些专题活动,既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又能提高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激发阅读民族经典的浓厚兴趣。包括:优秀古诗文摘录、名联书法荟萃、美文欣赏、诗词短剧表演等;开展以上活动,目的在于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通过搜集、整理、诵读,达到熏陶感染的效果,在“润物细无声”中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情趣。

“红学”与文学经典化分析 篇12

关键词:“红学”,文学,经典化,模式

前言

《红楼梦》作为一部经典著作,讨论其蕴含的文学经典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在许多文学大家的分析和讨论中,也不乏对“红学”独到的见解。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红学”,上至国家的领导官员、著名文学作家,下至普通的文学爱好者,所喜爱的人数之多,不亚于西方研究莎士比亚的人数。但是值得深思的是,不管国家的政治经济如何变化,《红楼梦》一直都作为文学的经典,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不会像其他的作品一样随着社会形态而起起伏伏。本文就将对其文化经典化进行详细的分析,探究其中的奥秘。

1、在艺术描写上的突破

《红楼梦》中有着大量的生活情景描写,读者透过作者字里行间的描述感受到的是有如生活本身一般自然多样化的感觉,所以我们可以称赞红楼梦做到了生活与文学的无缝对接。我们从整体上来看,《红楼梦》主要记叙的是一个庞大家族的日常生活,但其在记叙过程中展开的面是十分宽广的。毫不夸张地说,生活的边界在哪里,《红楼梦》的边界就在哪里。我们不仅仅能够感受到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宽广度,更要感叹的是作者对于生活真实性的还原上,作者是从生活实际的逻辑出发,钻研好了书中每个人物的心理和性格,没有把自己的情感强赋在人物上。对于整个封建家族的大家族贾政和王熙凤等人也是顺着客观的方式来表达对待, 让其“畅所欲言,为所欲为”。虽然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作者对于人物的喜爱和厌恶之情,但作者还是做好了激励的隐藏工作。

我们说《红楼梦》表现出了极大的客观性,但它并不是如记述历史一般生硬冰冷,而是展现出了极大的热度。 从某个方面来讲,整本书的描写也是作者最主观意愿的表达,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作者在书中流露出了自身对于生活的审美标准,我们可以看到书中对于生活的描写无不透露出强烈的艺术气息,后来人们将其称为“冷眼深情”的艺术风格,我们仿佛可以看见作者在每一章节都洒下了自己的热血,所以我们读起《红楼梦》来才会觉得那么生机勃勃,在不经意间就被书中的细微描写所动容。既主观又客观的表达形成了《红楼梦》的艺术悖论,正式由于这一超脱的艺术悖论,让《红楼梦》摆脱了主观和客观的双重束缚,达到了真正的艺术殿堂。

2、在小说模式上的突破

虽然中国古代有许多描写爱情的小说,但是都不如《红楼梦》经典,也都经不起时间与历史的检验。自从《红楼梦》在18世纪创作出来,就一直获得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也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获得了崇高的地位。这主要是与其在小说模式想的突破息息相关的。首先, “红学”创造了言情小说的新模式,因为之前虽然也有一些戏剧、诗歌或者小说来描写爱情,但是大部分都是才子与佳人相间之后,就互相爱慕,产生了感情,在暗中传递消息的过程中被发现后便受到了阻挠,使两人都非常痛苦。而结局不是才子考中了状元,得到了皇上的赐婚,就是两人得不到祝福而相继殉情。但是《红楼梦》跳出了这种陈旧的言情小说模式,林黛玉与贾宝玉是经过了长期的了解之后才互相产生的爱慕之情,但是由于受到当时封建礼教的束缚,导致林黛玉因病而死,贾宝玉也选择了出家。这种新的言情模式容纳了现代的爱情悲剧,所以才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从事实来看,《红楼梦》中的爱情新范式一旦流行开来,就会导致才子佳人式的文学模式被拆解,而后来无论哪位作家所写的爱情悲剧,都会被不自觉的列入与《红楼梦》的对比之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今后的爱情小说,尤其是爱情悲剧, 不论作者如何构思,如何创作,都很难跳出《红楼梦》的爱情模式。

3、典型、意境和意象并行出现

通常意义上,作者在创造作品的时候往往向着书写经典或者营造一定的意境,再不然就是刻画特殊的意象,但《红楼梦》却同时将三项任务都完成了。首先,整本书创造出了贾宝玉、林黛玉等等十分经典的人物形象,显得十分难得, 但更加可贵的是,整本书还弥漫着犹如诗一般的意境。每当读者读到描写大观园的句子时,脑中总能呈现出情景交融的美妙画境。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书中有着绛珠草、通灵宝玉、太虚幻境等等象征意象,给人充满遐想的空间,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直到今日其中还有很多我们未能参透的秘密。总的来说,《红楼梦》凝结了人类智慧的精华。

结语

上一篇:不健康生活方式下一篇:安徽省合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