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课

2024-10-09

外国文学课(精选12篇)

外国文学课 篇1

年初填个表格, 其中有“任教年限”一项, 屈指一算, 心头一惊, 不经意, 都已二十一个年头了!二十一年的语文教学, 二年初中十九年高中, 每年两个班, 少说也有9000节课。构成不复杂, 但年月似乎漫长。我从一个“一腔热血, 满腹热忱”的青年蜕变为一个“而发苍苍, 而齿牙动摇”的奔五之人。我问自己, 这9000节课, 留有印象者几何?如在昨日者几何?略加梳理, 我欣喜地发现还有几节课, 特别是文学鉴赏课, 过去的时日或远或近, 但现在仍能记起, 仍可回味。我想, 大概是深入心灵的对话, 因而才记忆犹新吧。

我觉得, 我想做的, 就是把学生的心灵, 从束缚中解放出来。用自由主义者的思想和激情之光, 照亮学生的心灵, 点燃他们的激情。可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下面我就晒几节课, 人们或许能从中看出我在这方面是怎么努力的, 虽然有点可笑, 我想, 就是沉舟, 等千帆过尽, 也当欣慰, 算有贡献。

还记得从教之初上亮相课, 那是一九九二年的金秋, 大概在十月里, 我选上的是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这篇课文写久居异乡的“我”带着小儿子在客地大榕树下散步、嬉戏时, 由眼前景物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故乡榕树下的一桩桩充满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的儿时往事, 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养育庇护自己的故乡的眷恋之情。作者在回忆故乡景物和故乡趣事时, 有时按捺不住奔涌的激情, 采取直接倾吐的方法说出来, 情感逼人。这深沉的情感是动人心魄的。文章的最后三段更是直抒胸臆, 对故乡的怀念与眷恋之情如火山一样喷发出来。这如泣如诉的语句, 仿佛一张大网, 把读者完全笼罩其中了。

我自己初读后, 情感沉浸其中, 久久难以解脱。那时有同感, 能共鸣。因为那时我是一人在外, 离家八九十里的路程, 难得回家, 虽不是在异国, 也算是他乡了, 寂寞难免, 孤独也难免, 自然产生了共鸣。但我在教这篇文章时, 自己投入了, 却忽略了学生那一边, 他们家住学校周边, 没有远离, 哪来思念?因而, 即使我让同学们自读, 我又深情的朗读, 讲到动情处还清唱一首《梦驼铃》:“攀登高峰望故乡, 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 声声敲心坎。盼望踏上思念路, 飞纵千里山。天边归燕披残霞, 乡关在何方……”唱完, 学生也鼓掌了, 同事前辈们也笑了, 但我自己知道, 这堂文学鉴赏课是失败的, 学生们的眼神告诉我:我是在演戏, 他们在看戏!文学鉴赏, 需读者心灵与作者心灵连通起来才有意义, 教师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进行对话才有意义。有了心灵的对话, 教学才可以深入下去。

后来, 我慢慢认识到我的文学鉴赏教学应该尽量运用自身独有的审美光辉引领学生, 去照亮人生境界的深处。比如把作者所写的和真实的生命情状进行连接, 变成更深刻的、触动灵魂的表达。

如鲁迅小说《祝福》的教学, 我先让学生理出祥林嫂的故事:根据文中隐隐约约的时间交代, 给祥林嫂编一份个人年表, 这个不难。年表如下:

到鲁镇以前二十六七岁, 在卫家山和祥林结婚。

到鲁镇元年春天死了丈夫, 年底 (冬初) 逃到鲁镇做工。祝福时很忙。

到鲁镇二年春天改嫁。年底生阿毛。

到鲁镇三年卫婆子说她交了好运。阿毛两岁。

到鲁镇四年贺老六死。

到鲁镇五年春天阿毛被狼衔去。秋天到鲁镇。年底祭祀时很闲。

到鲁镇六年祝福时柳妈建议她捐门槛。

到鲁镇七年秋天捐门槛。冬天祭祀, 仍不能拿酒杯和筷子。

到鲁镇八年头发花白, 记忆尤其坏。

到鲁镇九年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

到鲁镇十三年祝福之夜, 春天将至, 死亡。

统观祥林嫂的一生, 她真算得上是旧中国千万劳动妇女中难得的一个佼佼者了。她善良、本分, 又能吃苦、耐劳, 是个“拼命硬干的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她又能思考, 有决断, 而且勇于行动。———丈夫死后, 只身从婆家逃出来, 在鲁四老爷家当佣人, 为的是做一个不依赖他人的, 自立、自守的“未亡人”。对于野蛮的暴力绑架, 她作了“出格”的反抗;说明她不是逆来顺受、任人随意摆布的。与山区农民贺老六结合之后, 一度生活过得还安稳, 人也胖了, “交了好运了”;可见她又不是那样顽固、执著地死守“节烈”, 而是思想圆通, 能面对现实的聪明人。听信了柳妈的劝说, 她立即采取行动, ———到神庙里去捐门槛, 为的是变被动为主动;她不甘心被人轻贱蔑视, 被认为是“不干不净”, 她要做一个跟旁人一样的正常的人。

由此, 我和学生都感受到了发生在祥林嫂身上的不公平:为什么她人生的春天都是冬天?为什么她没有春天?很自然, 我们都会回到这样的问题上来:是谁害死了祥林嫂?学生在沉思, 适当的点拨提升了他们思考的层次。我从法制的角度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祥林嫂娘家后人请的律师, 你将控告谁?请说出理由。学生们很感兴趣, 于是思考, 接着探讨, 接着发言。鲁四老爷夫妇、婆婆、柳妈、“我”以及鲁镇其他的人, 一个个事实清楚, 一个个难逃其咎。

大家都不是凶手, 又都是凶手。许寿裳说《祝福》的主题是:“不惨在狼吃阿毛, 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迫害祥林嫂的人们, 他们的行为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封建观念的驱使。祥林嫂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 鲁镇上的人包括鲁四老爷也都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20世纪20年代, 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 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 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 正是为了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实际上, 这堂课我和学生一起对这篇小说作了一次深入的解读, 这样的鉴赏, 不光是感性的, 也是知性的。

2005年, 我省实施新课改, 采用新教材。我对《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话是这样理解的, 即在主体“我—你”之间的对话中, 师生双方的视野会扩大, 我们的精神将拓展。

我觉得鉴赏诗歌需要用心去参悟, 需要用心去对话, 通过对话分享智慧, 分享灵魂, 融通精神, 因为诗歌是最关于心灵的。上学期教读《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情景如在眼前。

这首词, 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 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 被誉为“千古绝唱”。

播放完表演艺术家鲍国安朗诵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那磅礴的气象, 雄浑格调, 宏大的境界, 高唱入云。我和学生都被带进了它的意境里, 课堂上出现了短暂的“飞白”。那么我就顺势提出一个探究题:该词是如何体现出它“豪放”风格的?

一般都会认为这首词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 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 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 开拓了新的道路, 代表了苏词的独特面貌, 产生了重大影响。据俞文豹《吹剑录》记载, 当时有人认为此词须关西大汉手持铜琵琶、铁绰板进行演唱。可见, 这首词的出现, 对于仍然盛行缠绵悱恻之调的北宋词坛, 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有的学生体会到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美, 并能欣赏到这豪放体现在雄奇壮丽的景观上, 体现在才华横溢、英气勃发的历史人物周瑜身上, 体现在作者有志报国、壮志难酬的豪迈情感上, 把景、人、情和谐统一的大笔上。

但有的学生却提出了几个有意思的问题:

1.“小乔初嫁了”之“了”, 读le还是读liǎo?

2.“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这里淘尽的还不仅是风流人物, 是“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对儒家思想的反动。因为儒家强调建功立业, 而千秋功业竟可被大浪淘尽, 何用?

3.开篇“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气势宏大;结尾“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低调收场。情调如此起落, 似不妥当, 即使有起落, 也应该情调越来越向上抒发, 而不应该往下低落。哪里“豪放”了?

问题一出, 课堂一阵哗然。我心想, 有戏!学生有问题, 说明有想法, 况且是标新立异的想法, 好!我一直在追寻, 如何迫近学生的点, 寻找人文学科与学生生活相融与交触的那个点, 这不正是那个点吗?

学生提问, 学生回答。第一题, 很快有答案了, 读liǎo, 第三声, 指完了。词有“诗本位”与“乐本位”之不同观点, 苏轼是持“诗本位”的, 强调诗以抒情为要事, 为了抒情可以不守格律, 可以打破常规格律, 这就是豪放词。

后面两道题, 应是同一个方向的。这首词是豪放还是疑似豪放, 历来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解答这个问题, “乌台诗案”是绕不开的。知人论世, 是欣赏文学作品的关键步骤。于是, 我给同学们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苏轼在乌台诗案后, “人间如梦”是其人生的血泪史, 绝非等闲之人读之可以体会的。

同时, 我也谈了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人间如梦”两句, 有无可奈何, 有超脱旷达。该词上阕表现了词人追慕古人的逸气豪情, 它的意境是阔大的, 豪放的。“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感伤, 却也没有绝望。何以见得?“酹江月”就是祭江、祭月, 有一定的礼仪, 江风大作, “刑白马以祭江”, 祈求风平浪静, 国泰民安;祭月需在夜明之时。这一举动应是词人对自然、人事、人生的一种彻悟吧。他冷峻地认识到:英雄比自然渺小, 而常人又比英雄渺小。仰观自然与英雄, 则心胸开阔, 情绪高昂, 俯察平凡人生, 则认识冷峻, 心境悲凉, 但悲凉过后则是一种释然──因为人生极小, 那么人生的烦恼也就极小了。这应是一种豁达的胸襟。

至此, 有的学生仍存疑, 我鼓励他们继续去探究。我想这一课还没有结束。在这没有结束的鉴赏中, 在这平等、和谐、民主的心灵对话中, 注入我见, 赋予了文本新的生命。我愿足矣。

关于文学鉴赏课, 我的理想就是用心灵对话心灵, 用生命润泽生命。

外国文学课 篇2

文学课中的文学感悟与语感

二语习得过程中“语感”的获得是外语教学探索与研究的热门话题,探寻构建语感的路径是教与学双方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文学课有别于精读课或泛读课,应被提升到欣赏的层面,指出文学文本的感悟和欣赏与语感有着不可或缺的关联,并为语感的获得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

作 者:王斯妮 WANG Si-ni 作者单位:广东惠州学院,广东,惠州,516007刊 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7(1)分类号:H31关键词:文学感悟 语感 文学欣赏 二语习得

文学鉴赏课上的提问 篇3

文学作品的主题和形象经常处于一种不确定的朦胧状态,因此,不同的作者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认识。鲁迅曾说;一部《红楼梦》“但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同是哈姆雷特,在鉴赏过程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鉴赏者总是依据作品和自身的经验,作出对作品的最个性化的理解。所以,鉴赏课上的提问就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不能把信息或导向隐含在问题里;答案也不求唯一而求多元;思路不止一条,而是多条。

如学习《祝福》时,有一个老师曾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毛泽东说,中国古代妇女深受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压迫。祥林嫂也不例外。请想一想,课文中“四叔”表现在哪些方面?它们是这样摧残祥林嫂的?

这一提问,初看有启发性,也明确地指出方向,但鉴赏课上,这样的提问不太好。提问中有隐含前提。即,学生必须承认祥林嫂是受封建“四叔”的压迫,而这恰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很难成为真正的鉴赏,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的答案只能是千篇一律,如改问“是什么使祥林嫂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深渊”,或许更好一些。

洪镇涛老师在讲《药》时,一开头便提供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这篇小说写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正面写的,明写的,一个是侧面写的,暗写的。因此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究竟写了哪两个故事?哪是明线?哪是暗线?两条线是这样交叉在一起的?请同学们好好阅读课文。

这一提问为学生较快地熟悉情节,了解结构指明了方向,从而较快地进如本文。但一开始上课就提出来,把明暗两线较早地告知学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如改问成“本文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进而能更好地了解情节和本文的主题思想。

课堂上还经常出现一种“对不对”“是不是”式的提问,这类问题规定了思考方向,取消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和权利,学生只答“是”或者“不是”,“对”或者“不对”即可解决问题,等于是无疑而问,这类问题不宜在课堂上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问题中的隐含信息,也不宜 机械地看待,有就不好,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没有就好,就能使学生创新,这种观点是不对的。隐含信息的有无必要,还需要看当时课堂的情景,需要看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此外还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如刚才洪镇涛老师提的哪个问题,如果是能力较差的学生,那告诉了明暗线比不告诉就要好许多。但就一般情况说来,我们最好不要在问题中附加隐含信息,以免束缚其思维。

鉴赏课上要想有好的提问,首先必须在备课上尤其在设计问题上多下工夫。问题即具有启发性,又具有思考的契入点,而且还要有生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和联想。

其次,好问题的提出还和教师的素质有密切联系。在此,开放的心态是相当必要的,以往长期的考试中,都旨在寻求一个终极答案,即所谓的标准答案。这种求同思维曾严重地影响了教师。迫于考试,教师在煞费苦心地寻找唯一的答案,而在此过程中,学多创新的火花便被扼杀了。

另外,政治、道德批评对我们师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长期以来,我们,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总爱用阶级论的政治观点来分析艺术,用道德批判的眼光来对待艺术。在他们眼里活生生的艺术生命硬是成了政治道德的符号,以致语文也成了道德政治的代言课。一提到祥林嫂,就想到了封建礼教,一提到玛蒂尔德便想小资产阶级。说到周朴园便想封建资本家的冷酷虚伪,其对待萍的怀念也不掺杂一点真的成分,而提到鲁大海就想到工人阶级的先进性,革命性。这种机械式的逻辑演绎,不假思索也能答出,又何谈思维,答案是唯一的,又何谈鉴赏,何谈创新呢?幸运的是教材编写者们已经清楚地注意到这一点,故此,课前提示有了明显的变化,政治道德批判的成分淡化了或没有了,也不将结论早早地告诉读者。这分明是在鉴赏中迈出了一大步。

文学鉴赏课的提问设计 篇4

一、找出新旧课文间的可“品”点

提问能促学生缘“品”延伸思维触须, 创设“品”的环境, 搭起“品”的桥梁。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起句不凡:“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出”, 俯仰古今, 境界开阔。读之, 稍作点拨, 学生很容易联系到苏轼的名句:“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先让学生思考:两句都为本词定下怀古基调, 都在“千古”的背景下, 把人、景联系起来写, 其“情味有何不同?”前者落笔于“千古”中的一点, 后者放眼于“风流人物”的“千古”。再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的生平, 写作背景来谈, 以求“品”出深度:苏轼的笔下, 有感于“风流人物”已成历史揭示一种自然规律;辛弃疾则是怅叹, 山河依旧, 而英雄难觅。读苏词, 如见词人伫立江头, 纵目远望, 吟咏“逝者如斯”的哲人形象。读辛词更多地让人想见词人亭台凭望, 回顾茫茫的颓然神情。

二、选准“渐入佳境”的切入点

提问要有启发性、探讨性。“问”中, 可适当地导引学生的思维流向。

《项链》最后点明那串项链是假的, 别有深意, 我们就此设问, “这一结尾对进一步揭示玛蒂尔德性格产生的环境背景, 深化主题有何作用?”问后, 学生有的叹玛蒂尔德被骗, 有的恨资本主义社会尔虞我诈。显然思维没有到位。我们就开导学生想想:弗莱斯节夫人为什么买假“钻石项链”, 这一“导”就把学生思维引上正道:假项链———弗莱斯节夫人爱虚荣———普遍爱虚荣的陋习———玛蒂尔德性格的社会心理因素———一石三雕, 这样逐层探进, 便于学生以自己的“链”式思维, 高速率地从“知其所以然”的层面, 把握人物、领会主题、探出作家运笔之妙。

品赏作品的主要人物要找“切入点”, 即使是次要人物, 选准“切入点”提问, 也能促进学生品赏的准确度和深度。《祝福》中的短工仅出场一次, 怎样理解这一人物呢?我们抓住短工在和“我”说祥林嫂死讯时, “……淡然的回答”, 设问:“短工表情‘淡然’, 对祥林嫂的死不关心?”回答是否正确, 在陈腐十足的鲁家祝福时, 他毫无顾忌地说她“老”“死”等不吉的话, 并指出是“穷死的”, 还语中隐示她的死与四爷的干系, 可见他关心她的死及死因。“那么他为何表情‘淡然’?”考虑到有点难度, 就启发学生联系人物的处境来思考:短工身居鲁家, “我”又是四爷的亲房, 且与己交往不多———他不便在“我”面前表露出真实情感———“淡然”是他目睹这一悲剧, “出奇愤怒”了的一种极度“冷静”的表现。所问能促使学生进入这一思维链, 会在“三级跳”中一步步品味出看似反常的“淡然”, 折射出短工这特定身份, 在特定境况下的复杂心理, 从而抓住了人物的性格基调。

三、扣住富有意蕴的凝聚点

一些生动的描写, 恰切的语言, 或一种修辞, 表现手法, 往往经作者再三推敲, 浓缩了丰富的内涵。泛泛而读, 品不出个中真味, 设问激发学生扩散联想, 能促其体悟独有的表达功效。

而要“品”意蕴, 首先得能捕捉凝聚意蕴的点。讲到《纪念刘和珍君》, 我们先问:“文中哪个词最能表现人物的性格风貌?”细细一看就发现:作者在不同背景下写刘和珍, 四次突出了“微笑”, 找出这一词语, 就引导学生品品这“微笑”是否可称意蕴点:她“始终微笑”着, 能看出人物的乐观和善, 更能笑傲困难, 欣然面对死亡;她的“微笑”, 反衬了敌人的凶残, 也是对敌人诬其为“暴徒”的回击;作者突出她的“微笑”, 凝聚着对烈士的赞许, 对敌人残害无辜的愤恨, 味之意蕴深厚。

学前儿童文学课教案 篇5

授课类型:理论课、影视欣赏课 教学目标、要求: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们应该做到: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概念和特点,清 楚的认识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和语言特点,从知识层面迁移到实践层面,发自 内心的喜欢婴幼儿,热爱未来从事的工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掌握婴幼儿的年龄特征,难点在于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记录片的观 看,能理解幼教的特殊性,能根据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他们进行因材施 教。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讲练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学前儿童文学概说,婴幼儿的年龄特征(1课时)

纪录片《幼儿园》(1课时)参考资料:《学前儿童文学》教材 教学过程:

1、引言

这是一门基础理论课,为了以后大家在实践中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为了避免以后的盲目,所以大家要认真的学习这门课程。

2、阐述、分析、推导等

任何理论知识呈现的内容不外乎这三个方面: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我们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学前儿童文学是什么?……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通过这样的解释第一节的内容我们就学习完成了,下面我们接着学习第二节的内容,婴幼儿的年龄特征……

上节课我们进行了理论学习,这节课我们一起看一部纪录片,发生在武汉一所幼儿园的真人真事,在片中大家可以看到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

3、总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和了解了学前儿童文学的概说和婴幼儿年龄特征,同时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有了更直观的一个感受 作业布置:

运用图示,形象标志学前儿童文学在文学,儿童文学中的位置 教学后记:

授课课题: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窗边的小豆豆》阅读会 授课时间:10月12日第一周星期三第1.2节 授课班级:陶行知班

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 教学目标、要求:

识记学前儿童文学的婴幼儿特点,了解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和审美特点,通过《窗边的小豆豆》的阅读,理解幼教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于掌握学前儿童文学的婴幼儿特点,并在以后的实践中有意识的运用 这些特点对婴幼儿进行文学熏陶,难点在于理解《窗边的小豆豆》书中所传 达出的幼教精神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 教学手段:板书

课时安排: 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1课时)

《窗边的小豆豆》阅读会(1课时)参考资料:《学前儿童文学》教材 教学过程:

1、引言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接触过很多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整体上体现出怎样的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2、阐述、分析、推导等

文体特点主要是从行文上来说的,……

婴幼儿特点是要大家重点理解的,只有很好的把握了婴幼儿特点才能更好的给婴幼儿文学作品熏陶…… 最后一个是审美特点……

介绍《窗边的小豆豆》的写作背景和国际影响

3、总结

今天跟大家一起学习了第三节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重点记住文学作品的 婴幼儿特点,《窗边的小豆豆》是一本很好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小豆豆 童年生活的描写大家能从中体会到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的重 要性

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由大家自学,老师不专门讲解 作业布置:

阅读卢梭的《爱弥儿》,谈谈他的儿童观,以及对他的儿童观的评价 教学后记:

授课课题:儿歌概说,儿歌欣赏

授课时间:10月17日第二周星期一第5.6节 授课班级:陶行知班

授课类型:理论课、视听欣赏课 教学目标、要求:

了解儿歌的起源、发展与分类,掌握儿歌的功能与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于把握住儿歌的主要特点,从而能对任意一首儿歌进行作品分析 难点在于通过对很多儿歌的欣赏,陶冶自我的同时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将儿歌的美感传达给小朋友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讲练结合 教学手段:板书,电脑,音响 课时安排: 儿歌概说(1课时)

儿歌欣赏(1课时)参考资料:《学前儿童文学》教材 教学过程:

1、引言

通过前面一章的学习,我们对学前儿童文学这门学科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今天开始我们从不同的小点切入,更全面的把握学前儿童文学的精髓

2、阐述、分析、推导等

既然叫儿歌概说,我们跳不过一个问题就是,儿歌的含义,也叫儿歌是什么?……这样定义下的儿歌有哪些功能呢?……

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儿歌从什么时候起源,又是如何发展的呢,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我们都会背好些儿歌,也许是普通话的,也许只能用方言表达的,以前也给大家背过一部分,所有儿歌都体现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儿歌可以进行怎样的分类?

儿歌中常见的特殊艺术形式有哪些?

3、总结

通过对儿歌概说这一节的学习,我们能更全面,更立体的认识到儿歌的丰富内涵,后面一节课我们也进行了儿歌的欣赏,希望大家能在儿歌的单纯,质朴中锤炼自己的品性,做一个清澈的人,只有老师明亮了,带出来的孩子才是明亮的。作业布置:

背诵10首儿歌《小小的船》等 教学后记:

授课课题:儿歌教学演练

授课时间:10月19日第二周星期三第1.2节 授课班级:陶行知班 授课类型:实践课 教学目标、要求:

学以致用,能够把学到的儿歌教给小朋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于儿歌的运用,能找到适合的场合表现自己学到的儿歌

难点在于没有真实的幼教场景,无法体会真正的孩子的思维习惯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讲练结合 教学手段:板书

课时安排: 儿歌教学(1课时)

点评(1课时)参考资料:《学前儿童文学》教材 教学过程:

1、引言

前一次课我们学习了很多儿歌,课后也要求大家去背诵了,今天我们进行一个专门的儿歌演练,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如果只停留在记忆阶段,学习的意义无法体现

2、阐述、分析、推导等

我先给大家示范一堂课,之后同学们挨个来讲 我要讲的内容是:《好听的声音》

3、总结

今天通过老师的示范和自己的亲身体验,相信大家对幼师工作又多了一层认识,希望大家下来之后,能自我总结自己上课的优点和缺点,继续发扬优点,改进缺点,在学习期间就练就一身本事 作业布置:

去看一些网络视频,学习优秀幼儿教师的教学智慧 教学后记:

授课课题:婴幼儿故事概说,故事欣赏

授课时间:10月24日第三周星期一第5、6节 授课班级:陶行知班

授课类型:理论课,视听欣赏课 教学目标、要求:

了解婴幼儿故事的概念,掌握婴幼儿故事的特征和分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于把握婴幼儿故事的特征和获得良好的讲故事能力 难点在于很好的诠释一个婴幼儿故事,在婴幼儿的理解水平下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

教学手段:板书,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婴幼儿故事概说(1课时)

故事欣赏(1课时)参考资料:《学前儿童文学》教材 教学过程:

1、引言

很多人的童年都是伴随着故事长大的,或者是睡前故事,或者就是邻居家的老人讲的故事,总之,我们听过很多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婴幼儿故事,首先是了解什么叫婴幼儿故事

2、阐述、分析、推导等

婴幼儿故事的发展里面我们只掌握几个典型的婴幼儿故事作者和作品,现在我们来概括一下婴幼儿故事的特征,并对婴幼儿故事进行分类

这节课主要是一个婴幼儿故事欣赏,看看故事大王们怎么给孩子讲故事

3、总结

通过对婴幼儿故事的概括了解,知道了婴幼儿故事的特征和分类,也学习了如何给婴幼儿讲故事,希望大家课后有意识的搜集一些优秀的故事,并经常性的练习讲故事,使自己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作业布置:

去找出一些有意思的婴幼儿故事作品,做好讲故事比赛的准备 教学后记:

授课课题:讲故事比赛

授课时间:10月26日第三周星期三第1、2节 授课班级:陶行知班 授课类型:实践课 教学目标、要求:

绘身绘色的讲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良好的讲故事能力的培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 教学手段:板书

课时安排: 老师示范,学生逐一上台讲故事(1课时)

故事点评(1课时)参考资料:《学前儿童文学》教材 教学过程:

1、引言

讲故事的能力是幼师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如果一个老师能很好的讲故事,那么她会很好的组织教学,相反,一个不会讲故事的老师,是无法胜任幼师工作的。

2、阐述、分析、推导等

还是按照惯例,我先给大家示范,我要讲的故事是《狼和七只小羊》 现在请同学们逐个上台讲你事先准备好的故事

3、总结

通过老师的示范,自己的亲身体验,现在大家能更好的揣摩出讲故事的要领了,希望大家课后多多练习,让自己越来越会讲故事 作业布置:

享受没有教科书的文学课 篇6

首先就谈到了教科书的事情。他说:本来就没有统一的教科书,而且有什么比名著更好的课本呢?语文课就应该欣赏那些精彩的故事,体会作者的思想,上课不是要学生去记住什么标准答案,而是要去鼓励他们的创意、对文学的热情。

我好奇为何他总是和学生们一起大段大段朗读书中章节。他告诉我,他希望藉此培养学生对细节的关注,能够主动分析内容并有自己的理解。他并不希望学生去背下书中内容,而是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真正融入书中故事,如同和书中人物沟通。大段的阅读还希望能培养学生的耐心。年轻学生其实都一样,可能会急于做判断。朗读培养学生耐心思考。

他提到了另外有趣的一点:团队合作。这是我从没想过在一门文学课上会听到的。他希望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课堂上的各种阅读或表演机会,都是几个学生一组来团队完成。在这其中,学生要学会耐心倾听他人意见,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很好奇地问道:“在你看来,什么是一个理想的课堂?”他的回答让我至今回味:“在课堂上,学生们热衷于所读内容的各种交谈。即使我离开,交谈依然可以继续。学生勇于分享自己的观点并相互学习,在课堂上不是只有老师教、学生学。”兴趣是谈话中一再提到的一个词,他希望通过学习,学生真的能建立起对文学的兴趣,进而自己去写一首诗、一篇文章,实现自己的文学创意。

我一再思考和Hurwitz的谈话,并回想我所接受过的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我们学习的似乎更多是“术”:一个问题该如何回答才能得高分,如何分段,作者写某段话的目的与心理。一切似乎已有标准答案,即使“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却只有一个。这就是我在语文课堂上从没有享受过阅读乐趣的原因吧,因为并不是我在阅读,我只是被告知。至于我是否真的认可或者我如何认为,却都并不重要,而这样,我又如何能提起兴趣呢?

对于国内家长来说,我们可以做的,应该就是在课外为孩子提供更多自由阅读的机会。让他们真正带着兴趣和思考去阅读,挣脱标准答案的框架与束缚,自由畅游文学世界。

对于计划来美国读书的同学来说,认识到这种区别就更加重要。这里没有标准答案,你也不需要去背诵文章。所以,不要让任何之前的考试思维束缚自己。学会去享受文学,享受阅读(并且是大量的阅读,远超过国内课堂上的阅读量)。在课堂上,记得去积极参与讨论,挣脱一切框框束缚,不用害怕说错。分享和参与就是你提高和了解自己的宝贵机会!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关于英国文学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篇7

在很多人看来, 以文学作为课程来学习, 似乎应该是再轻松不过的事了。然而, 从本人的教学实践看来, 事实并非如此。首先, 就是语言上的巨大障碍。虽然经过了两年基础课的学习, 英语专业大三学生的语言功底已经比较扎实, 但距离阅读并理解原汁原味的文学作品还有很大差距。更何况大多数的文学选读都从中古英语开始, 这对于中国学生而言, 的确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是因为在英语教学中, 学生所接受的基础的、规范化的语言技能训练较多, 而高级的、多样化的语言技能训练较少。其次, 现代社会中, 功利主义也侵蚀到英国文学教学和学习中来, 表现为重技能而轻人文。英国文学课时被一砍再砍。市场上大多数的英国文学教材都是按照每周四学时设计的, 而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学校的英语专业都按每周二学时授课。这就导致整个一套英国文学教材不可能在一学年之内讲完的情况。学生们也越来越重视如外贸英语、口译等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 而对阳春白雪的英国文学就越来越忽视。很多高校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只有少数考研的学生对英国文学课还尚存一丝热情。不言而喻, 这一息尚存的热情也是应试的指挥棒在起作用。这种现状就要求做教师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在学习英国文学的时候感觉不那么枯燥。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不断地摸索教学方法, 并在提高学生的文学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将文学史的讲授与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并重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 难免要带上时代的烙印。作家不能孤立于历史背景而存在, 任何一位作家的作品都要受到其所处时代的影响。因此, 绝不能孤立地、片面地欣赏文学作品, 而不顾历史背景和文学史的发展。否则, 就会出现学习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学生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也会大打折扣。在讲英国文学的第一次课上, 教师就应该把英国文学发展的几个重要的阶段在黑板上以提纲的形式列出, 即中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 新古典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 批判现实主义时期, 现代主义时期等。这样一来, 学生可以对英国文学的整个脉络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做到心中有数。但是, 教师在英国文学课上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讲授文学史。否则, 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 空洞, 言之无物, 所以要将文史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 在讲到布莱克的著名诗歌“Tiger, tiger”时, 如果不把该诗放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下分析, 学生就难免仅仅理解其表层含义, 以为这只是一首咏物诗。相反, 如果教师能够将法国革命思想对布莱克的深刻影响在讲解诗人生平时就有意识地加以渗透, 学生们在认真诵读并思考这首诗后, 就能够将它与作者的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对它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很好地加以把握。

英国文学历史久远, 从它诞生至今已有大约一千五百年历史, 其间孕育了一大批英国伟大的作家。但如果教师不分重点, 一一如数家珍, 必定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 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意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组织教学, 让学生掌握重点作家作品的分析与评论方法。本科阶段英国文学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文艺复兴,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四个阶段。而在每个阶段, 教师在让学生掌握该历史时期的文学创作特点的同时, 还应重点分析一两位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如讲到批判现实主义时期, 一般的教材会列出查尔斯·狄更斯, 威廉·萨克雷, 夏洛特·勃朗蒂,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 乔治·艾略特等主要作家。因为课时所限, 并基于突出重点作家的考虑, 教师应把教学重心放在代表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和威廉·萨克雷上。通过详细讲评他们的代表作《雾都孤儿》、《名利场》等, 让学生对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写作风格和主题有一个比较透彻的了解。这样做的效果要远远好过按部就班, 不分重点的讲解。这样, 在学完整个英国文学课后, 就可以让学生做到一提到某个时期的作品, 头脑中就浮现出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并能够举一反三, 做到融会贯通。

二、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讨论, 提高学生的文学批评水平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大纲》指出, 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让学生多参与多交流, 把消极被动地接受变为积极主动的接受知识, 充分发挥学生积极参与文学欣赏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实践中, 我通常在每学期开始时即给全班学生分配和布置课堂汇报 (presentation) 的内容。目前, 国外的教学多采用这种模式, 既能广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又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的分析和科研能力。同时, 三至四人组成一个讨论小组 (panel) , 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在学期伊始即布置任务, 可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阅读原著和文学评论, 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做到心中有数, 而不是应付了事。每次课安排一个和本次课相关的讨论小组进行讨论和讲解。内容主要涉及作者生平、所处历史时期、代表作、写作风格、作品评论等。每名同学的讲解时间五分钟左右, 同时由教师和全班同学共同打分, 并将这种课堂参与作为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学生为了能很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必然会在课前, 看一些书, 查一些资料, 作一下总结。这无形中就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调研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学生们日后的毕业论文撰写和从事科研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还应该就学生的发言进行评论和补充。这样一来, 原本枯燥无味的文学常识、历史背景等就会显得饶有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演讲水平。

例如:在讲到艾米丽·勃朗蒂的《呼啸山庄》时, 课堂的前15分钟可以由几名学生分别讲解“艾米丽·勃朗蒂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呼啸山庄》的叙事方法”及“《呼啸山庄》的人物分析”等。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评进行总结和补充。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评论方法来分析同一部作品。比如大多数对《呼啸山庄》的批评方法都是从叙事学的角度, 来分析它的双重叙事手法, 剖析两个叙事者洛克伍德和仆人纳丽的叙事方式, 这双重叙事之间的关系, 以及作者使用双重叙事的用意。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独辟蹊径, 运用其他相关的文学批评方法, 比如马克思主义批评,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 作者生平分析和女权主义批评等方法, 从而向学生渗透这样一种文学评论思想, 即文学评论无标准答案可言, 只要运用得恰到好处, 见解独到就是好的。这样既可以极大地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又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三、全方位运用多媒体教学

英国文学课所涉及的作家作品时间跨度大, 历史政治背景复杂, 知识含量丰富, 授课内容繁杂。这些特点都决定了本课程很适合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来表现。多媒体教学以计算机为依托, 可以声像图文并茂地展现教学内容。因此, 运用多媒体教学是英国文学教学的革命性创新。它可以极大地变以教师为中心、被动的、单向灌输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的、多元的、开放型教学。另外,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优化组合并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色彩、录音、音乐等多种手段, 使教学更加直观和形象, 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 如果能够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必将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教师在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影片之前, 要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并精心设计一些问题给学生, 让他们清楚地看影片并应把重点放在那里。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只顾看故事情节。观看电影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比如看过电影版的《简爱》后, 可以让学生讨论电影与原著的异同及各自的优缺点。

同时, 多媒体课件是开放的课件, 便于教师不断地扩充, 精练和更新教学内容。当然, 多媒体演示绝不能代替教师的讲授, 即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这一点必须要好好把握。只有将多媒体教学和阅读经典有效地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领悟英国文学的境界。

四、结语

学习一门语言, 不能仅仅止步于单词句型的学习, 不能仅仅为了应试, 而应该学习目标语国家的文化和文明, 从而提高素养。这也是素质教育在语言学习方面的具体体现。因此, 对英国文学课程的研究与改革是每位英语教师的当务之急。以上几点建议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 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相信所有这些, 必将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并成为英国文学教学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大纲[S].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 2000.

[2]李增.高校英语专业英国文学课教学的几个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 1991, (1) .

外国文学课 篇8

教育生态学是生态哲学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应用, 其理念对于英美文学教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人是自然、社会和精神层面的系统性存在, 以此为出发点的英语文学教学应坚持人文主义而不是功用主义, 强调文学在人格、气质和思维方式建构上的作用, 而不仅仅是把文学作为语言教学工具。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文学审美, 塑造学生不断追求精神和道德完善, 自我与社会以及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人格, 培养出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 具有包容、正义、公平精神的的国际化人才。此外, 根据教育生态学的观点,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教育主体、教育活动和生态环境构成的一个动态、开放的有机生态系统。教育生态理念指导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改革以全局化和整体化的视野, 注重构成教学生态系统的各生态因子之间的交互、多维联系, 表现为对教育生态主体的尊重和差异化意识培养, 强调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 构筑和谐、互动、发展的课堂生态环境。

一、文学课的审美教学

审美是文学最重要和最突出的作用。“文学是以语言作为审美符号所创造的情感与形象系统” (1) , 它对人心灵的影响深度和广度是其它艺术形式很难企及的。正因为如此, 文学课绝不应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的欣赏上, 而是应尽力培养学生基于理论思辨的审美能力, 建立起与自然、社会之间超越功利的审美关系。通过文学审美功能, 启迪、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激发灵感与想象, 塑造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内心和谐统一的生态人格。在具体课堂教学中, 应深入挖掘文学作品中隐含的对生活的思考、价值取向和特定的意识形态, 调动学生情感反应, 引导学生主动去阅读、思考和探究。通过自主阅读、陈述、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享受文学的怡情功效, 获得精神上的滋养。通过对英语文学作品所反映的差异性文化认知和比较以及蕴含的各种价值观念的认同与批判, 加强学生的多元化和包容意识, 养成尊重文化差异的态度, 将以尊重差异性与多样性为核心的生态哲学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培养诗性智慧, 追求精神上的诗意栖居, 形成与自然、社会和谐一体的世界观。通过引介不同的文学批评理论, 培养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的习惯, 训练批判性、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构建英美文学生态课堂

生态课堂是由教育主体、教学活动和生态教学环境构成的互动、开放、和谐有序的有机系统, 包括由教材、多媒体课件构成的物理生态环境, 由内化的社会价值观构成的社会生态环境, 以及由师生感情、学风和学习兴趣构成的精神生态环境。在建设英美文学生态课堂中,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学策略的选择。基于生态位和学习者主体的教学策略能够在课堂教学中, 充分考虑到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在课堂系统中的生态位差异, 充分尊重个性, 调动学习者的内在动机, 从而颠覆线性的秩序系统, 而代之以多级、去中心化的话语系统。此外, 多模态课件在英美文学生态课堂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将图案、动画、声音、影像融为一体的多模态课件, 可以有效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 达成课堂上的多维和互动协作模式, 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体验文学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最后是对评价机制的改革, 目的在于摈弃单一、片面化的评价方式, 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与传统的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不同, 生态课堂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 包括课堂评价 (出勤、课堂活跃度、作业) , 课外评价 (自主阅读和延伸阅读、小组合作、学术探索) 和期末评价 (论文、考试) 等多个模块, 以多元化的评估手段促进教学活动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 基于生态视野和教育生态学理念的英美文学教学改革, 对于纠正当前外语教育中功用主义的不良倾向, 解决当前英语文学专业所面临的定位尴尬、学生兴趣缺乏、教学方式单调、课堂气氛沉闷等急迫问题, 具有积极意义。以培养学习者追求精神与道德完善、内心和谐统一的生态人格为目的的教学改革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特色, 迎合了生态文明时代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摘要:21世纪是生态文明时代。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英语文学课程担负着传播新型文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时代精神的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英语文学课程的改革既是时代的需求又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本世纪方兴未艾的一门交叉边缘学科, 教育生态学是生态哲学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应用, 其理念对于英语文学教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英语文学课改革以培养学习者道德完善、精神世界丰富、内心和谐统一的生态人格为目的, 以审美教学和生态课堂构建为手段, 贴近时代精神, 迎合了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校英语文学课,教育生态学,审美教学,生态课堂

参考文献

[1]程爱民, 徐劲, 柯可, 唐晓忠.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报告[J].《外语研究》, 2002. (13) :14-18.

[2]罗云.史纲教学.文本教学.论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之重[J].疯狂英语 (教师版) , 2009 (2) :148-149.

[3]张威.将读者反应论应用于英美文学教学的尝试[J].教育探索.2011 (6) :52-53.

接受美学理论下的文学课新视野 篇9

生成文本

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文学作品所占比重日益增大。文学作品在教材中大概占到60℅。这些文学性极强的文章必须用接受美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对话、交流的方式去教学, 可是传统的教学仍然偏重于条分缕析的解剖式讲解, 偏重于固有知识经验的灌输, 偏重于教师大讲特讲, 学生洗耳恭听的一言堂。这种把现成的知识、观点告诉学生的教法, 事实上取代了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接受和生发, 教师把学生当作了一件接纳知识的容器。学生充其量只是训练的标准件。课堂教学成为压抑学生生命活力的“人工窒息机”, 而不把他当作一个有独立思考、有个人经验、有个人尊严和情感的独立生发的个体。这种越俎代庖式的教学行为势必影响学生文学鉴赏水平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产生, 以及对语文的热爱乃至其健康人格的形成。波兰现象学家、美学家罗曼·英加登指出:“在文学作品的诸多层次结构中, 语言现象中的语词———声音关系是固定的, 词、句、段各级语音单位的意义及组合是不变的, 而表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方面, 则带有虚构的纯粹意象特征, 本身是模糊的, 难以明确界说的。”所以任何以固有成见试图解释文学作品本意的行为都会妨害学生超文本的生成。比如讲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事无巨细、大包大揽, 从背景、诗人生平讲到字、词、句并句句分析, 结果学生并未真正阅读文本进入对文本的体验, 这种教学劳而无功。当然, 必要的讲解有助于学生进入文本、理解文本, 而教师过分迷恋讲解用自己的阅读理解代替学生的阅读、生成过程则是错误的。因为学生并未阅读文本生成自己的体验, 也就不可能形成强烈的主体参与的阅读体验。因此, 在接受美学理论下, 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进入文本, 生成自己的超文本。只有这样, 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健康的人文素养才能形成。

营造空白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充满了未定性, 艺术家有意无意地在文章中造成隐蔽、残缺、中断、休止、无言、无形的部分, 即“笔所未到, 意有所忽”之处。中国的文学传统最注重“空白”, 最讲究艺术的“空白”境界。正所谓“一花一世界, 一沙一天国”。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境界。”我们也可以说:“一篇文章就是一个可容纳无数心灵的‘空白’正等待学生去填写。”而且创新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意识。学生对书上说得清清楚楚的事, 根本不感兴趣, 他们爱设想书中没有的东西。正因为这样, 教师在文学课上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空白”。教师可以从文章的字、词、句、篇、行文、修辞等方面进行诱导, 然后由学生来填充这种“空白”。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就是一个“空白”。为什么不宁静?莫泊桑的《项链》, 首句是“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 这“也”字包含哪些含义?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戈多是谁, 戈多的意义, 有没有戈多, 戈多会不会来,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戈多?这些也是“空白”。再例如“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似乎是具体可感的, 但实际上却隐含着无数的“空白”。园中有怎样的春色, 枝头盛开多少杏花, 花儿如何盛开?这些都必须经过学生的主体阅读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体验和文本, 从而完成文学接受过程。当然, 在发现并填充“空白”后, 师生还应该评价“空白”, 交流“空白”。只有学生去体验、去填充, 才能最终形成能力。

产生共鸣

语文教师应该是充满情感的人, 否则就难以与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相共鸣, 就不能领会其内涵和实质, 更不要说影响和感染学生。数学教师讲三角形的内角和, 只要表述清楚就可以了;而语文教师讲《孔雀东南飞》, 板着脸讲就不能真正表达出情感。讲到刘兰芝“举身赴清池”时, 即使眼睛里没有泪花, 也不能面无表情。因此, 教师在文学课上应努力让师生把自身的情感与教材的情感融为一体。教师应该做到以情动人、以声动人、以境动人, 让学生为文本感动。这就需要师生共同阅读文本形成交流。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可以利用地方的风俗文化或音乐创造气氛。师生与作品同悲同乐, 与人物共命运, 为艺术形象而落泪。古人说读完《红楼梦》得了相思病, 这就是共鸣。学完《祝福》为祥林嫂的悲惨而伤心, 这也是共鸣。共鸣显然是在阅读体验的基础上才能出现。

外国文学课 篇10

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大多放在实践技能的训练上, 随着教学计划的调整, 古代文学课也由原来每周四节逐渐减少到每周二节。教学内容的日益丰富与课时的不断压缩, 使古代文学课根本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全面讲授, 只能以点带面地引导学生略作涉猎, 以求开阔视野, 略知阅读典籍的门径而已。加上目前高职院校古代文学课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还基本停留在传统的口授加板书、笔记加背诵、作业加考试的模式中, 因此, 要在如此少的学时内完成如此大容量的教学任务, 势必产生文学史讲授的浮光掠影与作品阅读分析的浅尝辄止。对此, 教学与科研如何从实际出发, 开拓创新、走出困境, 成为目前高职院校古代文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古代文学课面临的教学现状是:学习内容深、容量大, 授课学时少。而高职院校的古代文学授课形式大多是将文学史的阐释和作家作品的分析融合在一起进行的, 大多采取以文学史为基本线索、以作品分析为主体内容、以选修课为重要补充的讲授方式。但古代文学内容上自先秦下到近代, 涵盖面广、作家作品繁多, 并涉及哲学、史学、文献学、美学等学科的综合知识, 教师只有有足够的课时, 才能完成并取得较好的授课效果。

古代文学课的教改重点必须放在提高教学效率上, 在保证传授知识相对系统的基础上, 才可重点补充经典作品的阅读分析, 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能力与作品感悟能力, 最终达到综合提升古代文学素养的目的。为达此目的, 教师们进行了多种方法的积极探索, 当前最为流行的教改方式是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于实际教学。我以自己的实际运用情况, 就其利弊得失, 进行阐述分析。

二、古代文学课多媒体运用的实况分析

(一) 信息量大, 视听效果丰富多彩。

从配合教学显示效果来看, 多媒体课件比传统教学法显得生动而多彩。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及大容量的知识贮备是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特点, 因此, 多数院校都在尝试把各科由原来的纸本讲义变成多媒体课件, 特别是古代文学欣赏课, 运用多媒体使其成为集文学艺术为一体, 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文学艺术修养和文化品味的课程。因为它有文言文表达、文字艰涩、口头传授不易理解的特点, 需教师用一定时间帮助学生扫除文字障碍, 这一过程大多是口授加大量板书完成的, 费时费功。一旦将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古代文学的教学工作, 就会大幅度增加课堂信息容量, 节省大量板书所耗时间。特别是在介绍作品背景知识方面, 多媒体课件有着得天独厚的多样功能。教学实践证实, 多媒体课件发挥了声音、图像、动画、影像等方面的优势, 将文学知识与艺术鉴赏相结合, 创造出图文、声乐并茂的艺术氛围, 再加上教师画龙点睛式的点拨和升华, 更能凸显古代文学课所特有的潜在的艺术审美特性, 这不仅使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大为提高, 而且使学生产生高度的学习热情, 课堂气氛热烈,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 对提高教学效率、效果无疑是显著的。

(二) 督促教师对作品的深入研究与个性创作。

在把传统单调的黑板教学变成在丰富多彩活动的屏幕教学过程中, 每个任课教师都依据教学内容和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所授课程进行二次“深加工”。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 激发其情感体验, 使其对作品内容有具体而深刻的理解, 是设计课件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比如在学习被称为“朦胧诗鼻祖”的《诗经·蒹葭》时, 就只能用图画加音乐, 重点强调《蒹葭》所营造的优美而独特的诗意。我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凄清的画面:晚秋的早晨, 天色朦胧, 在充满水乡泽国情调的河边, 一望无际的芦苇轻轻地摇动着, 流水环绕, 隔着苍苍芦苇, 画中人影似有若无, 徘徊往复, 寻寻觅觅。全诗经水墨画中秋水蒹葭的朦胧、缥缈色彩的渲染, 以及悠扬、典雅的古筝背景乐曲的衬托, 让人真切地体会到:那位伫立凝望, 被凄惘、哀伤氛围笼罩下的痴情青年的内心活动:既无限惆怅又坚贞执著。曹操的文章则个性毕露, 苍凉雄健, 才华横溢, 既体现了当世政治家的风度和气魄、胆识和魄力, 又显出他作为风流倜傥诗人的卓越文采。他的大多诗文, 读起来铿锵有力, 绝无缠绵凄恻的情调, 处处透露出诗人坚定的意志和内外如一的质直个性。所以在分析代表“建安风骨”的曹操诗歌时, 就显得较为复杂。我在讲授曹操诗歌的基础上, 用对比的方法制作了课件《透过诗文看曹操》, 课件综合运用多种技术, 将曹操大量的诗歌及散文句子相互对照, 再配合《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中的相关故事画面, 让学生自己总结曹操形象。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曹操高瞻远瞩, 雄才大略, 即使超越他的生存活动及建功立业的年代, 他的治国方略, 他的文学风采, 以及他的卓越军事才能, 古往今来, 也少有匹敌者。或有少数在某些方面可做比较, 但这种集各类才干于一身者, 古往今来, 确实难得一见。

课堂实践证明, 多媒体课件虽然都是在原教案、教学思路的基础上对作家作品不同角度的个性化诠释, 但对作品本身的这种情境创设与再加工, 却真实地透露出教师对作家作品的独特理解, 凸显着教师对作品的研究成果, 有助于督促教师翻阅大量相关书籍, 拓展教学视野。

(三) 课件应用所受条件限制也颇多。

作为辅助性教学工具的多媒体课件运用, 虽相对传统教学方式有其特定的优势, 但也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首先在授课教师方面就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 尽管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特别是在上公开课时, 几乎到了非多媒体不用的状况, 甚至到了以课件代替教师讲授的程度, 更有甚者竟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设计课件面画的漂亮、新奇、动感上, 几乎忘记了教师本人的主导作用, 但其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因为, 辅助手段成了主要教学手段, 教师成了课堂上的课件放映员, 完全没有了传统教学中, 教师在讲台上以独具人格魅力的语言、手势、神态、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一幕。整节课学生只看银幕, 教师则只忙操作。如此缺少教师生动言语的诱导、形象神态的感染的教学效果, 不言而喻。

古代文学作品因内涵丰富, 对它的阐释与理解, 自然是多方面、多角度并且永无止境的。课件本身只能是教师本人对作品个性化理解的方式之一, 并非绝对正确、无可非议的唯一。优秀的课件往往能营造出浓郁的中国文化氛围, 烘托出良好的学习气氛, 这是传统课堂教学手段无法做到的。但优秀课件的制作必将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况且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和制作技术的缺乏, 许多教师根本不能亲自制作。倘若找计算机专职人员代为制作, 不仅阻碍了教学思想的灵活映射, 更无法充分展现教师对作品的理解与发挥, 也就丧失了课件的功能优势。

三、多媒体课件在古代文学课中的运用与思考

(一) 综合考虑, 凸显科学性。

教师要在熟练掌握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技术的基础上, 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征和使用软件类型来设计。课件的设计首先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 既要考虑教学目标又要考虑多媒体效果, 突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重点、难点。除了考虑课件平面和动静的相互映照、音乐的搭配等技术性问题之外, 还要注意突出课件与学生的交互作用, 以达到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把古代文学课应掌握的知识表达得更准确、精炼、生动、直观, 把课堂教学设计得更集中典型、精粹, 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 从而加深其对理论的理解,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二) 讲授与演示, 合理搭配。

任何形式的教学改革都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所有的教学工具都不能取代教师的讲授。而传统的古代文学课堂讲授是教师个性化授课风格的展示过程, 在课堂上, 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心灵互动。教师的人格魅力、学术修养, 甚至别具一格的性格特征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要求古代文学教师在传统的讲授基础上使用多媒体课件, 切忌只追求画面的视觉美感而脱离作品内容, 喧宾夺主, 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我们通过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拓宽学术视野、增大知识信息传达、优化教学效果、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并能创造性地以阐释激活作品, 让学生从中得到真、善、美的熏陶, 这才是古代文学课件追求的教学效果。

摘要:目前,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与此同时, 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一系列的发展改革。古代文学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 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作品学习中对当代高职生实施素质教育, 如何通过传授古代文学基本知识来提高古典文献的阅读能力, 如何在挖掘作品中蕴含的民族文化精华的同时赋予其现代性的阐释, 进而提升高职生人文素养等问题, 已成为古代文学教师面临的重大教改课题。

高校文学课审美教学模式构建分析 篇11

【关键词】高校 文学课 审美教学模式

高等教育的文学课程中,学生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并细细品读,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当前我国的审美教学相对比较缺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致力于构建完善的审美教学模式,提升文学课中审美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一、高校文学课审美教学的重要性

(一)促进素质教育的手段

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一再被提倡,但是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中,素质教育还是比较欠缺的,审美教育是高等教育素质教育的一种,在文学课的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鉴赏文学作品,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正确的审美也是正确看待世界,面对生活的一种表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文学学习中发现作品中的美好,是对学生自身素质的一种提升,因此,高校文学中的审美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

审美教学对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人们具有和谐的意识,社会成员应该对美好的事物有一种追求和保护的心理,利于去构建美好的世界。文学课中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对美的欣赏和追求,在生活中更加容易去发现美,乐于去创造美,走进社会之后会更加的乐于助人,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

(三)高校文学课创新的方向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的课程教学也在面临着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文学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因而教学中最常见的就是让学生大量的背诵,教师普遍认为学生对文学作品印象深刻,就是学习的最佳途径。然而,学生仅仅对作品进行记忆是不够的,还需要能够体会到其中的精髓,吸收精华,对其活学活用。审美教学就是让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发现作品中优秀、美好的部分,自愿的去学习和理解,而不是被动的去记忆。

二、高校文学课审美教学模式的构建

审美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学生通过文学课程的学习,品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发现美,培养审美能力,因此高校要致力于构建文学审美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审美进行系统性的教学。

(一)构建经典重读模式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文学作品的产出也走向了高速的模式,但是作品水平和质量都与过去的一些文学经典相差甚远,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是过去的文学大家耗费毕生的经历创作的,集结了其一生的智慧和学识,因此在文学作品的审美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重读经典。经典文学作品往往富有深意,需要学生认真的学习和阅读,当前流行的快速阅读的模式,并不适合深奥的经典文学作品,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就要去深入了解一部文学作品,体会其中语言的魅力,故事的深意,揭露的人性真相和对美好的向往。教师要向学生推荐经典的文学作品,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曹雪芹的《红楼梦》等,真正的进入一个文学的精神世界,与文学大家对话,培养学生的审美。

(二)构建“以研促教”模式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也在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教师应该永远保持对学问的求知欲和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才能将这种感受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要加深自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研究,建立“以研促教”的模式,教师可以将自己研究的课题和作品与学生进行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向学生传递知识,同时自身也可以从学生的思维中获得新的思路,一边研究一边教学,与学生共同成长。

(三)构建新媒体技术平台

网络的发展给了师生更加广阔的平台,在文学课的审美教学中,构建新媒体技术平台可以将文学审美教学推向现代化,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教师在文学的审美教学中也要跟随时代不断的变化。例如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班级的微信、QQ群,为学生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可以在群里分享一些优质的文章和作品,以及名家点评等。另外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让学生将自己对作品的看法、思考写成文章在公众号中发表,接受公众号关注者的点评,不断增强自己对文学的审美,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一部作品。例如在学习中国古诗词时,教师就可以多收集一些与教科书上观点不同的点评文章,在群里进行转发,让学生对这些观点进行认识和点评,避免学生的思维被教科书固化,应先给学生接受新事物。

三、结束语

文学课程的审美教学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需求,也是学校进行教学改革的方向,构建文学审美教学模式,要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死记硬背的模式,让学生从欣赏作品,理解作品出发,真正的对作品产生感情,才能从作品中发现美好,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教师要带领学生重读经典,与学生共同进步,并运用现代媒体技术来让学生接触更多新思想,新看法,培养自己的审美。

【参考文献】

[1]高玉.重建当代文学审美批评[J].社会科学,2012,01:169-176.

[2]靳彤.强化作品细读回归文学审美——关于文学教育合法性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2,12:84-90.

外国文学课 篇12

文章从学生的主动体验和参与的角度入手, 探讨高职院校对英美文学选课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针对该课程的教学, 帮助学生形成学习主动性, 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对课程内容进行探索, 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实施教学。

一、教学大纲的新规定

对高职院校的学生采取主动的探究文学选读教学, 英美文学选读课的教学大纲中指出, 学生要对英美文学建立欣赏能力、理解能力, 这样通过英美文学的原著阅读, 来提高各方面的进步, 学会用正确的思维来欣赏文学、判断文学。学会阅读文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拓展思维, 开阔知识构成。经常阅读和剖析英美文学著作, 让学生可以加大语言的基本能力及人文素养的提升, 加强学生对英美文学、英美文化的熟知。由新大纲中我们可以发现, 如果希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欣赏能力得到提升, 加快学生熟悉英美文化, 最快的捷径便是多多阅读、多多了解, 只有加大阅读作品的质和量, 才可以提高英美文学选读课教学的质量。

教授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师应当注意, 大纲中的要求大多以本科院校的学生为出发点设立的课程, 而高职院校及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教育特点及社会特点设立相应特征的教育课程。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阶段, 让学生对于阅读和解析能力培养的过程和学生主动的去体会参加到英美文学选课当中是密切相关的, 这也是有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特点所决定的, 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英美文学著作在阅读方面和对英美国家文化特点的学习能力上, 都有很大的发展和空间, 此外学生可以通过这项学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只要全身心投入到英美文学选读课程的学习氛围里, 深切的感受英美文学的魅力所在, 深深感受英美文学的文化意义, 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学习兴趣, 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美文学, 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对学生实施主动参与和体验英美文学的教育方式

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和体验英美文学, 才能真正的去理解英美文学, 逐渐去理解英美文学, 增加英美文学的阅读, 体验英美文学著作的精髓所在。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 让学生可以不断深入到学习英美文学的学习中去, 深入进行体验和实践, 这样才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提升文化素养。学生主动的参与和体验英美文学, 必须在教师的教导下进行, 然后学生积极的调配自身的能动性, 发挥主动的学习精神, 加强学习的能力。

我们对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方式具体采用的是教材选择上、设计问题上、评审考核上, 通过这些方面的研讨, 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其中。选择适合的教材课程, 设计好容易理解的问题, 全面的通过评审考核规则, 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能够以更佳的状态学习英美文学, 更好的融入到学习实践中。

1、教材选择

教材的选择的好坏不但可以使学生得到阅读英美原著的快乐感, 真切的体会语言的魅力及美感, 还能让学生去除对文学是繁冗拖沓的长篇大论的错误观念, 改掉学生对文学是远离现实生活, 虚拟思想的错误观念。有专家曾指出, 应当依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准来选择课程的内容, 提倡学习和阅读优质的小说和散文。高职院校应当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阴雨水平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选读课程。但是依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征, 在开始阶段就让学生选择学习小说和散文, 会严重的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和信心, 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还是缺少对小说、散文的全局掌握能力和理解能力。反之, 由较为经典、较为简易的选读课程开始, 以教师的教育为辅助条件, 让学生可以逐渐的建立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逐渐适应由短至长的篇幅的阅读、理解能力, 积极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设计问题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设计问题, 让学生通过解答问题, 理解原著传达的意义。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原著的意义。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课的同时, 要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这个课程里可以辅助学生清除语言上的不足, 比如浅显的剖析特别的文章结构和生硬的词语, 让学生在面对文章的意义理解的同时, 可以回答出教师设计问题的答案, 这样让学生在重复阅读的时间里, 更加深切的体会文章的意义。

3、审查与评论

高职院校应从审查和评论的方面加强学生对英美文学的体会和感受的过程。学生的评分体系, 就像学生的出勤方面、上课表现方面、课后作业方面、学期结束时的考试等, 都算成学生的学期成绩。平时可以适当的培养学生对论文书写的能力, 和课堂上的测试相结合, 来审查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力度, 学生只有主动的学习, 才能更用心的完成这些审查内容。让学生对重点知识加强体验,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从平常的审查中加大文学选读的力度, 让学生参与其中, 拉近学生和英美文学的距离。

三、结束语

对于英美文学选读课的教学问题, 需要强调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让学生具有主动的体会和参与到教学中的策略。对于学生进行教学选材、课程中的问题设置、审查和评论上, 都应当以学生对于文学能力提高为前提, 让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英美文学的语言魅力, 加大学习实践能力, 让学生提高其语言素养和实现对学生文学教育的目的。

摘要:高职院校对英美文学选读课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体验和参与。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选读课教学, 要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可以参与到其中, 让学生可以自由的、主动地发挥能动性, 目的是为了提高英美文学选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对策,能动性

参考文献

[1]涂沙丽.论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的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02) .

[2]张丽娜.浅论多媒体在中专英语教学中的优势[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03) .

上一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下一篇:幼儿音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