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研究

2024-08-26

外国文学研究(通用12篇)

外国文学研究 篇1

一、我国发展与外国文学之间的关系

自古以来,我国国情得以解决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依赖于对外国文学的研究和借鉴,使我国国情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我国国民通过对外国文学的学习从实质上提高了我国与外国的交流水平,给中西方文化历史的互相了解带来了许多帮助,使接下来的双方经济发展合作有了良好的开端,也奠定了外国文学研究的基础。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外国文学的研究也在推动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国民的生活愈加丰富多彩不仅仅只体现在餐饮及音乐方面,外国的诗篇及影视文化也受到国民的追捧,说明了外国文学对国民现在的普通生活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通过接触生活中与外国文学相关联的领域来获取外国文化资源,有助于提升国民对外国文学的研究。

除此之外,我国也相继成立了一些关于社会科学的项目,对外国文学的探索与研究也越来越受学术界的亲睐。外国文化研究人员的研究范围也日益增加,研究的深度也不断扩大,这样的现像不仅仅是我国对于外国文化研究的一种趋势,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说,这样的一种欣欣向上的趋势彰显了我国在科研界取得的科技成果及研究水平。

二、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现状

为使我国能更快、更好地实现经济全球化,外国文学的研究与学习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但因为我国国民多方面学习不足,使我国对于外国文学的探究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是否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决定着能否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教学资源成为国民学习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但是,我国高校学习外国文化的课时少且教学资源缺乏,加之,我国许多高校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资金量小难以使教学资源得到完善,这就间接导致了高校学生在外国文学学习与研究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进而影响了外国文学在高校中的教学成果。除了高校学生学习外国文化的课时相对较少以外,教师在教学中大多采取知识理论化和概念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没能提升教学质量,反而降低了学生对外国文学学习的积极性。

三、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现状的解决策略

(一)大幅度提升外国文学研究的力度

国家的发展实力一部分来自于经济和科学的结合,但两者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持,可见文化研究是其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若要将我国发展为经济大国,无疑对外国文学的研究是了解外国人民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通过这个渠道了解其从古至今甚至到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增加我国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正能量。与此同时,提高外国文学研究的力度,不仅能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而且还能促进海外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全球化使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逐渐密切起来,而其他国家的发展也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兴旺与衰败,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独自生存,因此,我国更应该加大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力度。

(二)加大高校外国文学研究的投入量

要使外国文学在高校中占据重要位置,必须加大对其研究的投入量,高校培养出来的大部分高材生则是外国文学研究的主力。高校首先可以建立一个规范的、科学的且专门研究外国文学的体系,从而使外国文学研究质量得到提高;其次,高校更应该增加一些有利于研究外国文学的教学模式、网络课程,并且把外国文学研究的资金投入量加大,使研究者可以借助外界丰富的教育方式来提升外国文学的学习水平。

(三)提高自身的外语水平

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深度往往受到外国语言水平的制约。大多数情况下,我国外国文学研究依赖于翻译,若没有高超的外语水平,在翻译过程中往往将外国文学真正的意义理解片面,即失真。此外,外国文学有着很强烈的艺术性,若片面地翻译则会失去其本身的艺术价值,留下内容抽象、句式呆板、结构改变的内容。因此,研究者还应该不断提升外语水平,克服自身的语言障碍,进而更好地领会外国文学的真正含义。

四、结语

研究外国文学对我国的经济和文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国民要努力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复杂性、持久性和系统性。国家更应该把外国文学融入重要教学课题深入研究,为国家的经济和发展作贡献,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集经济与文化为一体的社会主义强国。

外国文学研究 篇2

课题成员:锦鹏、旭东、博宇、杰楷 课题研究方式:文献查阅、网络搜索

课题研究目的:形成客观文学理念、建立世界性文学观

正文:

“亚种文学”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历史学家D.L.威尔金森博士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那时,这一概念并未被学术界重视,这一概念未能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进入美国高等院校。要知道,在美国连李小龙都有专门为其设置的研究学科。

那么,亚种文学究竟是什么呢?Dr.威尔金森是这样描述它的:泛亚文学现象是人类文化前进史上一段被遗忘的盲肠,它因不符合80%以上文明的前进方向而遭致遗弃或处于退化。它对于研究文学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提供了参考样本,展现了最美妙的精神文化与现实社会相互融合的统一性。为研究人类各个时期的社会精神面貌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

现今人类社会可称之为“主流文学”或者是标准说法上的“体系文学”有“欧罗巴文学”——即以希、德、意、英、美(美国文学归属欧洲文学)、法、俄(俄罗斯在文化地缘上归属为欧洲国家)等国为主所构建的欧洲文学体系,“支那文学”——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穆罕默德文学”——即伊斯兰文学,包括伊朗、伊拉克、阿富汗等等,“棕色文学”——广义上包括棕色人种的印度和南美州地区,当然还有小部分的太平洋岛国文学,但岛上原住民绝大多数为黑种人。

亚种文学往往以宗教作为依附的主体,这与欧洲文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附基督教一样,但这并不能直接得出“所有文学都依附于宗教”这一命题。例如中国文学,最早代表作为《诗经》,她完全就是生活的产物,宗教的气息十分细弱。

非洲是亚文学的温床,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前,尼罗河流域的文学甚至不能被称之为亚文学。它们在本土拥有相当广阔的应用范围和坚实的基础,直至西方文明的侵入。

在地理上,它们广阔分布在非洲北部的埃及,中东部的刚果,南部的南非,西部的布希曼人种。

以尼罗河下游的布希曼人种的萨德一支为例——克鲁安得利斯文学(下简称克鲁文学)。这个名字是以1853年发现他的意大利旅行者克鲁安得利斯命名的。根据当地土著文献,克鲁文学起源至公元前28年,这是十分令人震惊的。这一历史堪比主流文学,但是随着亚文化研究的逐渐进行,学者发现现存亚文学的追溯历史大平均可达到500年以上。他们诸如:西藏摩崖石刻文学和上面所提及的克鲁文学。

学者考察发现克鲁文学的最初用途是用于祭祀,古代的布希曼人以写在一种特殊草纸上的祭文来与神明沟通,并将其贴在光滑的石壁上。这种草纸可以历经几百年不腐烂。当科学家在位于伊丽莎白瀑布旁不远的一个石洞中发现此类文献的时候他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奋,因为这个洞穴的湿度常年处于85%以上的状态,而且地处热带。当科学家第一次用手触摸岩石表面的草纸时,他们发现这些纸张似乎已经和岩石化为一体了。所以他们采取了比较极端的做法——切割岩石。现在,大多数克鲁文学文献都藏于大英博物馆。

现在,当地原住民仍然使用此类草纸。但是纸质绝对达不到石洞中“千年不腐”的程度,可见这种工艺已经失传。对于其上的文字,英国科学家认为这是楔形文字的一支,但至于如何解读仍然是个迷,他们只能根据一些附带的图案推测出大致的意思。其中绝大多数表现的是宗教题材。包括祭祀、行刑、降生。

不过,2005年的一次研究中一个以色列留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像得到神示般读出了其中的一段文字。在场的人大惊失色,发现他所翻译内容与插画内容绝对相符。通过这个少年的额帮助,学者惊诧地发现着这些古文字竟蕴含着可与现代文字所能媲美的韵律。很明显,这就是一部史诗。目前,其余的翻译正在进行。

事实上,宗教文学是文学的一种十分广阔的存在方式。而有的亚文学甚至没有什么主题,他们的产生似乎就是用于取悦吟诵者的感官。位于太平洋西侧的一个岛屿上存在着一个为人熟知的部落——安第斯部落。上世纪80年代美国教科书中绝大多数关于“未进入文明状态人种”的插图都取用自他们。他们一度被狂傲的文明社会认为是现今世界唯一仅存的过着的茹毛饮血的人类。但是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文学——一种奇怪的“简体诗”。这些时代相传的诗歌没有载体,或者说每个安第斯族人就是载体。一个狩猎的安第斯人会说:“远处的神明在思考,我在此刻可躲开他的目光,去猎杀我的兄弟。”一个妇女则说:“穿过一片心灵的慰藉之地为自己寻得一块墓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知道诗句的内容所代表的含义,但是这种富于哲理的诗句配以土著特有的自然旋律“足可以将远处的雏菊幻化为精神鸦片”。“他们是我们见过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没有神明的部族”,美国博克辛顿研究所的学者A.L.波顿如是说,“也许文学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充当神明的角色吧。”

由于岛上好奇游客的增多,岛上的新生土著已出现了西化现象,一部分甚至可以说上一口英语。这种文学面临绝种危险,美国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对这个名义上隶属自己的岛屿(岛上的原住民没有国家概念)采取旅游管制。毕竟人们真的很好奇这些富有诗意的语段究竟来自谁的著作,难道真的是这些衣不裹体的土著的祖先所作?

亚种文学的主要题材有宗教、祭祀、狩猎、放牧等等„„在现代人对已有文学窠臼的模式产生厌倦的时候,一小部分作家向这个奇异的世界中放射出自己的目光,汲取异域的营养。1994年克里斯蒂安以一首《短思》走红阿根廷,这是首例成功的结合。

一个国家的文学与自己的经济发展状况具有极其密切的联系,目前绝大多数亚种文学存在于不发达国家(或者说发达国家的文学为主流文学)。对于它们的保护极为迫切,但也许我们枯燥的教科书有一点说对了——发达国家在进行文化侵略。而不发达国家也似乎心甘情愿。这一点有待讨论。

参考文献:《你还在意的文字》——布肯(英)

《文学的进化论》——亚述(美)

《拜伦诗集》——拜伦(英)

外国文学研究 篇3

【关键词】外国文学;多角度;解析;对策

外国文学理解是学生形成语言解读与分析能力的关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深入探究,发挥外国文学教学的优势,本文提出了外国文学教育需要多角度解析的理论,并提出了具体的教育教学解决对策。

一、“外国文学”教育需要多角度解析

外国文学是四年制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提高理解、鉴赏、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学会独立地阅读赏析和评价欧美和亚非各国的各类文学作品;采用点线结合的方法理清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对重点作品进行与时俱进的分析点评。从以上的外国文学教学目标要求来看,外国文学教学不应该局限于简单的教材文本分析,要全面思考,全面解析,让外国文学的教育教学更好地指引学生形成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但是很遗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形成有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式方法落后,忽视对外国文学文本的渗透式教学。

二、多角度解析“外国文学”的教学对策

1.从文学史的角度进行解析

外国文学史是中文专业本科生需要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传统的以教师、教材、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难以对文学史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不利于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而外国文学教学从具体的教学角度来讲,主要是分析文学作品的写作背景、写作思路、写作特色、人物特色,再加上积极地品评文学作品之中的语言等,对于作品背后与作品拓展的方向研究有待改革。因此说,对角度解析外国文学应该尝试从文学史的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例如: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简·爱》时,应该从西方文学中的人物塑造的角度来进行文学史的解析。2.2网络对比的角度进行解析

外国文学教学要深入研究可以利用网络来进行辅助教学。例如:很多外国文学作品都曾经被改编成为较为优秀的影视作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影视观摩,如《荷马史诗》改编的电影《特洛伊》、《飘》改编的《乱世佳人》等;然后教师进行现场点评,既能够促使学生重新阅读原著,又能够理解作品的内涵与意蕴。当然,在进行影视辅助教学之后,学生看热闹一样的结束观看是不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师借助网络视频教学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对比:第一,影视作品与文学原著之间的对比。很多大学生都是影迷,因此引导学生进行影评,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对外国文学作品有了更为深刻的影响。第二,对同类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例如《飘》与《简爱》之间的女性角色对比。《希腊神话》与《特洛伊》之间的英雄人物形象之间的角色对比等。教学中应该打破学科界限,注意文学与历史、哲学、心理学、宗教、艺术、自然科学等的联系,丰富外国文学课的文化含量。

2.表演课本剧的角度进行解析

外国文学进行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适当编排一下课本剧。例如:教学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之中过于娜塔莎的课本剧的过程中,通过几周的课本剧的编排,学生使用了稚嫩的表演和自编的台词及动作,表达了娜塔莎热情天真的人物个性。有的同学紧咬嘴唇,有的同学紧握拳头,通过课本剧的表演学生已经深深地被小说吸引,相信他们会对作品终生难忘。

3摹写思维交织化的解析

多角度解析外国文学作品,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摹写,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在文本与自我理解之间进行全面交织。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外国文学片段,例如:指导学生模仿《墙上的斑点》采用辐射结构,写一篇以内心独白、自由联想为主体的文章。又如:指导学生模仿《甲虫》进行想象摹写,教师提出写作内容,请同学们想象有一天,你突然变成了一只鸟,写出你飞翔的感受。帮助学生在写作中释放想象力,真正将“虚构”学以致用。其实,这种模仿写作的形式,很多文学家都十分推崇,曹文轩先生就曾经说过“小说的可能性的地平线在20世纪一下子延伸得很远,至今可能还没有人能完全看到它的边际,这就给小说家和读者都留下异常广阔的空间和令人激动的情景。”外国文学无论是文化历史背景、社会生活,还是语言、思想差异等都有着其独特的内涵特点,通过学生摹写,能够让学生的思维交织出更多的思想内涵,多角度的理解与分析的教学目标才能够实现。

综上所述,多角度解析外国文学的教学对策要从文学史的角度进行解析,开展网络对比的角度进行解析,开展表演课本剧的角度进行解析,开展摹写思维交织化的解析。

参考文献:

[1]欧阳灿灿.比较文学“三论”及其对外国文学教学的启发[J].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3(03).

外国文学研究 篇4

一、优秀影视资源的承载内容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

之前提到, 影视资源可以作为连接学生和外国文学之间断档的填充物, 原因在于影视资源相比于文学作品来说同样可以作为国家间文化交流的介质, 各国优秀影视作品承载的思想内涵, 可以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

了解本邦以外的国度, 了解该国的历史资料和文学作品是很直接有效的两条路, 可是无论是历史相关还是文学作品相关,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下都不如通过最直观的影视作品来作为了解手段。

一名学生, 由小学到大学, 对外国文学的理解程度到底有多少呢?将小学至高中12年语文教育中涉及的外国文学的文章进行整理可以发现:在小学课本中出现的外国文学文章是诸如《昆虫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海底两万里》等少儿读物般的文章, 显然靠这些文章让小学生去理解外国文学更深一层的含义是不现实的;初中语文涉及到的外国文学大多数都是自读类型而不是出现在语文课本里, 《最后一课》虽然被收入初中语文教材但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会知道这篇文章中的历史事实夹杂着丝丝的扭曲成分, 初中的语文教学重点也不是放在这些文章上, 初中学生充其量也仅仅是能够对外国文学有个印象;在高中, 外国文学作品相比之前有了大规模的迁入, 但由于高考科目、课程压力等因素, 高中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系统地了解外国文学, 让一个高中生对外国文学有深入的研究也是很牵强的。

所以, 影视资源也可作为思想的载体在高校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加以运用。要想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含义, 总是要了解作品中相关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民俗等诸多因素, 除了在课堂上的书本讲解, 课下影视作品的观赏也是不可或缺的:如讲解古希腊神话, 在书本上除了能了解到神谱和一些初级的小故事以外, 其他的就无法涉及, 但是在课下如能观看《诸神的黄昏》《诸神之怒》等影片的话, 会对神谱关系, 诸冲突事件的起因等重要的部分都会有一定的了解。当然, 影视作品不可能离开艺术的加工, 但是加工是有限度的加工, 绝不可能出现哈迪斯是宙斯父亲的这种桥段。那么如果讲解涉及宗教问题, 如基督教, 那么影片《基督》将是很好的一个工具, 再如讲解到伊斯兰教, 伊朗影片《一次别离》也将是很好的“教材”。影片中对于宗教的直接的描绘, 将是学生不比费过多的时间沉浸在宗教书籍之中。

二、以印度文学讲解为例分析影视资源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如果没进入到大学, 恐怕很多的学生对印度文学是一无所知的, 而由零开始的教学又很难达到教材要求的学生能力。在印度文学中, 或者说是任何国家的文学中, 总是离不开风俗、政治、经济、人性、宗教的讨论。如果让学生快速的了解并融入印度文学, 影视资源的利用就显得无比重要。

在种姓制度这个重要课题上, 印度影片如《有时快乐有时悲伤》中, 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受到阻碍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两人的出身, 影片将印度种姓制度对当代男女爱情的阻挠展现的淋漓尽致。另外一部《宝莱坞生死恋》则更直接, 通过一个爱情故事, 表达当今印度社会上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那就是种姓制度的问题。

在思想上, 谈及到印度, 那就不能不说到甘地, 圣雄甘地的思想不仅对印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也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讲到甘地多数的学生还是能知道甘地的“不合作, 非暴力”的思想主张也知道“圣雄”的称号或者是其“绝食”的经历。但是细节呢?原因呢?若是想让学生能够有兴趣的了解那么影视资源在此会再次得到运用。《甘地传》是由导演Richard Attenborough执导的史诗性传记大片, 叙述了圣雄甘地的伟大一生。影片由甘地被暗杀开始倒叙, 回到青年时期的甘地, 甘地在南非为同胞权利斗争, 回国后, 看到英殖民下的印度, 提倡出了非暴力、不合作的信条, 再到影片快结束时, 甘地又因为印巴冲突转而调节宗教纷争。直到最后被遇害身亡。通过3个小时的描绘, 为观众展现了甘地思想的发展史。3个小时的影片能够抓如学生的兴趣比3个小时枯燥的讲解更能让人了解“圣雄”的一生。

关于人性的讨论, 在印度影片中也有代表之作《时尚》《不雅照》都是通过演员的演绎, 将人性的各层面表达出来, 通过情节的连接和影视作品中的语言等要素, 人性的冲突被展现的暴露无疑。至于宗教和歌舞风俗, 宗教方面《阿育王》就是宗教精神体现的典范。歌舞则更不用多说, 几乎所有的印度影片, 从中国观众最开始接触的《流浪者》《大篷车》, 其中的歌舞场面让中国观众记忆犹新。

然而这些问题都是比较直接的问题, 都是能直接涉及其根本的, 但是在印度文学中, 有一个占极大比重的题材, 那就是“殖民”。印度被英国的殖民历史这里无需多说, 但是由这段历史引发的印度文学对其的反应, 这就不单单是涉及到印度本身或者是殖民本身, 而是二者结合到一起的问题, 冲突也好, 融合也罢。如果只靠课上的对文学作品的解析, 倒是能够使学生了解到印度文学中度殖民的态度, 但是究其根本就不是能靠一个人解释就可以的了。而影视作品这时就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芭萨提的颜色》《为爱毁灭》《抗暴英雄》《印度往事》数不胜数的印度影视作品就已经将课上无法用语言表述的部分展现给了学生。在《印度往事》中, 殖民者对印度原住民的基本态度最起码可以得到确定, 在《抗暴英雄》中印度与殖民者矛盾的激化原因也得到解释, 在《芭萨提的颜色》中, 反殖民的爱国思想又被运用到当代, 《为爱毁灭》更是将后殖民问题表达了出来。由起因到经过再至结果, 这几部影片便轻松的将印度文学中的诸多思想和讨论表达了出来。

三、影视资源运用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优点

在高校外国文学的教学中, 影视资源具有直观性和深刻性的优点。直观性不需要做过多的解释, 如果读一篇小说, 若是一次都没有看过相关影视作品, 那么小说中的人物、故事、高潮等因素, 会在大脑中先形成一个脉络和图像。但是由脑海中的内容再深入探究作品思想, 便需要大脑一段时间的思考过程, 而不是文学作品的直观展现。而在影视作品中, 思想的表达体现在人物台词、情景渲染、拍摄等技术的烘托上, 可以直接的表达出来, 这相比之前的方法就更加的直接。

至于深刻性, 这里要说的并不是影视作品思想内涵的深刻, 而是观众对影视作品的印象的深刻。如果现在问大家小龙女什么样, 可能大多数人会第一时间想到李若彤, 如果是孙悟空, 则是六小龄童。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在不短的时间内扎根观众的脑海, 当观众通过其他载体再接触到相关内容的时候, 便会很容易的联想到影视作品中的情节或演员, 这里影视作品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 那就是填补理解的空白, 在深刻和肤浅之间作为桥梁, 使学生避开了因思考能力的差距而造成的理解困难。

综上所述, 在信息化越来越普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 影视资源凭借着直观性、易理解、印象深等优点完全可以运用到高校外国文学的教学中, 因其相比于文学作品来说同样具有着表现思想蕴涵、传播文化作用, 完全可以与文学作品的理解分析教学方式相配合, 使学生对外国文学及外国文化可以理解得更为直观和深入, 也使高校的外国文学教学工作更容易达到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加深学生思想视野广度与深度的目的。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 影视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且更有效率, 这让许多国家的风貌通过电影、电视等娱乐载体在世界各地展现。影视资源的传播文化的作用, 使得不少的高校开始注重影视资源的利用。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相关影视作品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教学目的和教学思想。本文通过举例, 对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影视资源的运用加以分析。

关键词:外国文学,影视资源,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宇.陈晓慧:选择性注意理论对多媒体教学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 2002.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 篇5

11级文教系汉本班 张灿松 51103010017 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的传统研究方法之一。

影响研究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那些被接受的“异域”文学的影响,即侧重在对域外文学的借鉴、模仿,以及素材源泉等事实联系的梳理,研究视点集中在作品上

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以法国学派为中心,以影响研究为主要内容,跨出了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第一步。此期以法国学者维耶曼、梵·第根、基亚等为代表。1931年梵·第根出版《比较文学论》,这是一部全面阐述法国学派的著作,被誉为法国学派的集大成之作,多年来被当成是比较文学入门的必读书。他明确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目的及经过路线,强调“精细和准确考据”的研究方法,而忽视审美批评和赏鉴赏在比较文学中的作用。该书出色地总结了法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成绩和经验,建构了比较文学的理论体系,不失为一部重要的比较文学著作。

法国学派将比较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史来研究,注重各国作家及作品之间确实存在的事实联系;以影响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法国学派以其丰硕的成果证明了比较文学的科学价值,并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比较文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从而也确立了它在学术界的地位。

一、何谓影响

(一)定义和特征

影响是一种渗透在艺术作品之中,成为艺术作品有机的组成部分、并通过艺术作品再现出来的东西。

外来性:影响无法从本民族文学的传统和作家个人的各种因素作出解释,因此,它是外来的。

隐含性:这是指影响的存在不是一种显在的形态,而应是融入到现有的作品之中的。影响表现为一种精神渗透,它消融于作家的创作中,因此不着痕迹。

二、何谓“影响研究” 定义:

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有事实联系的、相互影响的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涉及到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等内容。

影响研究的传播方式:

直接和间接影响。所谓直接影响,是指作家直接接触和吸收外国作家或作品中的影响;所谓间接影响,是指作家通过一个或数个中介吸收外国作家作品的营养。

影响研究传播过程:

还可以从影响的放送、接受、传播途径这三个方面来研究。

放送端可以研究作家作品如何对外民族文学产生影响,某件作品在国外流传和演变的情况等。

接受端则可研究作家借鉴、模仿、改编外民族作家的情况及作品的外民族渊源等。影响研究的传播途径:

有翻译、评论、外国文学的译介者、评论者及传递影响的旅人、书刊、社团、沙龙等多种媒介的研究。

文学史料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篇6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史料   学术品格

文学史料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文学研究必须以文学史料为基础,才能正确把握文学研究的方向。然而当前我国到现当代文学研究对于文学史料达到了忽视的地步,没有充分发挥文学史料的重要作用。本文对文学史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摆正方向。

一、当前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不重视文學史料的现状

一切历史研究工作都要以史料的搜集、运用、理解和鉴辩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术研究的学理化更加规范。由于受到商业文化气息的影响,我国的学术研究逐渐脱离了学理规范,片面重视主体主观意志的发挥。很多学者在没有对文学史料进行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就开始撰写文学研究著作,甚至一些文学研究者认为史料研究是没有价值的。这就导致一些文学研究忽视客观存在的事实,对现有的文学史料进行歪曲。如郭宛在《浪漫人生———胡适和他身边的女人》一书中就没有对已经公开的胡适日记进行严谨的考证,造成了一些史料错误,与胡适日记中的记载完全不符。作者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罔顾历史史料,对真实的历史事件进行有意的曲解和篡改,没有尊重史实,这样的文学研究显然不能令人信服。

二、文学史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的完善需要发掘文学史料

随着我国思想的解禁和文学史料的挖掘,文学研究摆脱了旧有的阐释式的研究模式,开始重视对历史的本来面目进行还原。而发掘史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开始逐渐完善与成熟的标志。如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发掘张爱玲的史料,对张爱玲在绘画领域和戏剧领域的造诣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全面、系统地对张爱玲进行研究,并对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由此证明,挖掘史料可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这门学科进行完善。换言之,如果没有文学史料的发掘,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只有重视文学史料的发掘,才能使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不断完善,走向系统化和规范化。

(二)通过发掘文学史料能够纠正过去错误的文学研究观点

在当代文学研究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错误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第一个原因是缺乏足够的文学史料进行研究,造成了一定的研究盲目性。如对巴金文学生涯时间的界定,之前一直认为1929年巴金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灭亡》是巴金文学生涯的起点,然而在搜集和整理文学史料的过程中却发现巴金早在1922年就已经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上开始文学创作了,这就将巴金文学生涯的时间向前推至1929年。这对于巴金的文学研究非常重要,也充分说明了资料发掘的重要性。第二个原因是文学研究主体本身存在各种问题,对文学史料的发掘不够严谨和细致,或者由于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而不敢将真实的言论发表出来,只能屈从于政治要求。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正是伴随着文学史料的发掘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走向系统化和专业化的。随着文学史料的不断发掘,我国的现当代文学研究才能取得更令人信服的结论。

(三)改变当前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现状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存在着研究乏力的情况。很多研究者认为经过几代学者的研究,30年的现当代文学史已经不存在研究的空白领域,缺乏继续研究的价值,甚至一些研究者悲观地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走入绝境。鉴于此,怎样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点和增长点就成为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但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生长点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并没有对文学史料予以重视,绝大部分与会专家都认为文学史料无力改变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问题,而将目光更多地集中于文学话语的运用与引入。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会出现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缺少文学史料。正是由于很多文学史料被湮没了,才造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很多空白点无法得到填补。研究鲁迅和周作人的专家钱理群先生通过系统地整理沦陷区的文学史料,出版了《沦陷区文学史料选》,极大地拓宽了现当代文学领域的范围,使沦陷区的文学研究水平得到了新的提高。这也充分说明发掘文学史料能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进展,改变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现状。

丁景唐和马良春两位先生正是通过对文学史料的整理和搜集,在国内左翼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应该学习两位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搜集和整理文学史料来打破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现状,给现当代文学研究带来新的增长点。

(四)通过发掘文学史料来对研究主体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进行完善

发掘文学史料对于研究主体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对研究主体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进行完善。研究主体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是辩证统一的,研究者对文学史料的态度正是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的基础。如文学史料学专家和文学研究家王瑶先生就是一个集中的体现,其《中国新文学史稿》引用了大量的文学史料,具有极高的学术水平。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涌现出大量的文学史专著,出现了一个现代文学史写作的高潮时期。但上世纪50年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文学史专著却并不多,只有像《中国新文学史稿》这样严谨的文学史专著迄今还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领域必须参考的一本研究专著。王瑶先生的专著之所以能对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研究者产生巨大的影响,是由于在搜集和整理文学史料的过程中王瑶先生形成和提炼了自己高尚的学术品格和学术风格,从而使文学研究具有了独特的意义。

与王瑶先生相类似的还有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现代文学著名作家唐弢先生,其在六十年的工作中勤勤恳恳地进行文学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完善了他的学术素质。由此可见,只有在基础性的文学史料搜集和整理工作中勤恳踏实的工作,才能练就一个学者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

受到商业化气息的影响,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环境比较浮躁,很多研究者往往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不重视自己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的培养。只有通过文学史料的发掘,不断培养自己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才能做出真正有价值的文学研究。

三、结语

笔者认为鉴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我国文学研究中存在的忽视文学史料的严重问题,建立完善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学已迫在眉睫。只有建立完善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学,对文学史料进行严格的整理、辨别、搜集和发掘,才能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做到尊重客观文学史料,推进现当代文学研究。这也是为了确保文学史料的真实性,避免篡改文学史料的事情发生。只有这样,才能够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史料管理和多渠道的史料交流。

参考文献;

[1]巴·苏和.中国蒙古文学史料学的起始与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2(4).

[2]石兴泽,石小寒.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建设与文学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0(6).

[3]白春超.旧资料的发掘与新学术的发动——近几年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史料研究述要[J].宁夏社会科学,2011(6).

外国文学研究 篇7

一.授课对象的文化多元化性缺失

由于课时设置有限, 为了保证外国文学的经典得到足够时间的阐释, 必然会使北欧文学、南欧文学和亚非文学的讲授无法做到充分具体, 有些甚至直接省略。那么该如何完善高校中文系外国文学课程的设置呢?简单、易行而又有效的途径:主干课和选修课的合理结合;在设置课程以及讲授的过程中, 要做到主干课的经典性与选修课的多元性。

首先, 外国文学单独设课, 足够的课时课保证外国文学经典的深入解读, 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外国文学的思想精华和艺术奥妙。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为了教学效果更好, 使学生的参与性更强, 并为选修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应在开课前列出基本书目, 分为必读和选读。必读为经典阅读, 即基础阅读;选读为扩展阅读, 即补充阅读。例如, 狄更斯的《双城记》是经典阅读的必选,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狄更斯的多面性, 可选择其《圣诞欢歌》作为选读, 体味狄更斯的圣诞精神。再如哈代, 将《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作为其代表作品, 已足够体现哈代的创作;但若能同时阅读其《还乡》, 必将有助于深化对哈代创作的理解:《还乡》中生态主义色彩更强, 生态主义又是目前学术界的热点。

其次, 选修课程要体现多元性。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自1997年合并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合并后, 比较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可谓成果斐然。与之相比, 外国文学在中国高校开设的时间更久远, 其学科体系也更加成熟, 但缺少更高视域的透射。学科合并后的十六年间, 大部分的高校所做的事情是在中文系开设外国文学的基础之上, 只是加设了比较文学课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就变成了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对于这个问题, 文学界与教育界虽已经有所关注, 但还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选修课程的开设可为这一问题的解决途径。不仅要设置《亚非文学研究》这样的专业选修课, 作为外国文学主干课程的有益补充;还需要加设《东方文化与文学研究》这类理论性更强的专业选修课, 打通文化、文学、理论的壁垒;某一经典作品或作家研究也是很好的选择, 例如《〈圣经〉文学研究》, 《圣经》作为西方文学的一大源头, 集中体现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精髓, 若能结合目前的文学人类学的相关理论, 就能形成宗教、神话、意识、禁忌、礼俗等多方面的研究专题。多元选修课程要求高校外国文学教师要将日常的科研研究更多地融入到教学中, 这样才更能体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一学科的整合性、融合性以及跨越性。

二.授课过程中的文化多元性缺失

在当前全球化视野下, 多元文化已经深入人心, 但真正地平等对待本国文化和异国文化并非易事:能平等对待异文化, 不自诩文明中心;能积极向异文化学习, 而又保持保持本民族特色。外国文学的讲授就应该建立在尊重不同文化, 推动跨文化交流, 不同文化能够平等对话的平台之上。纵观目前的外国文学教学, 情况似乎并不如意。

1.西方经典文化的缺失

无论是具体的授课还是学科建设, 离开文化, 就没办法谈外国文学。要做到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文化转向, 其实是对高校外国文学教师提出的极高要求。外部要注意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民俗、文学与宗教的关系;内部要关注各流派之间的关系, 不同地域间文学的关系。

而且外国文学教师, 大多是通过翻译文本来认识作品的, 没有读过英文的莎士比亚的四大名著、德语的歌德的《浮士德》、西班牙语的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俄语的托尔斯泰的《复活》等等。但若以阅读原著为外国文学教师之必要条件, 恐怕无一人可担当此任。译著在翻译过程中一定会失掉源文化的某些内容, 而加入翻译者所在文化的某些特点, 这也是翻译文学的缺陷与价值所在。所以, 只有加强对文本产生的文化语境的了解, 才能最大程度地理解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外国文学文本的真正内涵。例如, 讲授古希腊文学要结合古希腊文化, 讲授中世纪文学更要介绍犹太教、基督教的相关情况, 讲授弥尔顿不能不提清教文化等等。

2.东方 (中国) 文化的缺失

首先, 表现为授课内容中东方文学的被忽视。后殖民理论家赛义德提出的“东方主义”, 指出西方中心话语建构了一个全球规模的文化秩序等级结构。这是一种对立的霸权话语:与民主的、理性的、进步的、道德的西方文化不同, 东方文化不仅处于边缘地位, 被冠以专制的、落后的、非理性的特征, 而且只能被动接受。如上所述,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 大部分的院校在课时设置时, 均有西方文学一头沉的现象, 东方文学所占课时极少, 甚至被完全忽略。

其次, 表现为授课思维中的中国维度的缺失。外国文学虽然是讲授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国文学。但文学作品的解读者, 往往会从自身的文化语境出发, 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阐释文学文本。而且基本的文学研究方法、思路、理论是适用于整个世界文学的。所以, 加强学生对本国文学的体认, 是学好外国文学的基础。在讲授外国文学过程中, 不仅要进行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 例如古希腊和中国古代神话的比较研究;更要注意介绍中国文学对外国作家作品的影响。与前者相比, 后者是被高校外国文学教师更为忽略的。例如, 在讲授启蒙文学的代表作家伏尔泰时, 都会着重介绍其思想及作品, 但很少有外国文学教师会提及伏尔泰曾将我国戏曲家纪君祥的著名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为《中国孤儿》, 在欧洲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对于像伏尔泰、歌德、托尔斯泰这些中国文学曾对其产生过影响的外国作家, 为了体现真正的、平等的文化多元性, 其身上的中国影响应为必讲内容。

东方 (中国) 文化的缺失虽然表现在两个完全不同的维度中, 但都说明了外国文学, 无论作为“教”者还是“学”者, 对本国文化重视不够, 而且这种缺失还会直接影响到外国文学的“教”与“学”。只有进行这种深层的相互关系的辨证探究, 才能真正认识本国文学与他国文学的特点和差异, 也才能获得如钱钟书教授所说的“东海西海, 心理攸同;南学北学, 道术未裂”的世界文学内在规律。

三.教学理念中的文化多元性缺失

在我国, 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自1997年就合并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引入比较文学的教学理念已无质疑、讨论的必要。众所周知,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多元性, 不仅采用“类比”和“对比”基本的比较研究手法, “审美评论”、“历史考据”、“文本细读”、“哲学反思”等文学研究惯用的手法, 还不断地吸收新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其学习范围甚至突破了社会科学, 如近些年来自然科学的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一些观念都融入到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中, 也融入到了比较文学的日常教学中。

与之相比, 外国文学教学理念中的多选性就非常不足, 大多停留在基本的文本解读阶段。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 外国文学教学必须要引入比较文学的教学理念。一方面, 要确立世界文学的观念, 在多元文化语境中进行多层次的文学、文化对比。另一方面, 要学习比较文学开放、多元的理念, 在进行文本解读时, 要积极引入新的文学、文化成果, 例如讲授古希腊神话时可结合20世纪的女神复兴运动[1];讲授《圣经》文学时可结合文学人类学的相关内容[2]。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讲出外国文学独特的文化性、文学性以及创新性。

综上所述, 多元文化不仅是现代社会的特点, 亦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如何将多元文化的理念真正地引入外国文学教学是高校外国文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也只有如此, 才能培养出可以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文学人才。

摘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 审视外国文学教学, 会发现在授课对象、授课过程中以及教学理念中都存在着文化多元化性缺失的现象。应在课程设置中体现主干课和选修课的结合;在授课过程中, 不仅注重西方经典文化的讲授, 亦要关照东方 (中国) 文化;在授课理念上, 要将比较文学的教学理念引入外国文学的教学。

关键词:多元文化,外国文学教学,西方文化,东方文化

注释

1[1]参见叶舒宪, 《西方文化寻根中的“女神复兴”——从“盖娅假说”到“女神文明”》,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2年第7期。

外国文学研究 篇8

一、将外国文学引入英语教学的作用

(一) 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 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精华就体现在语言表达上。外国文学作品具有语言结构, 为英语技巧训练奠定了基础, 尤其是对不同语法的分析、解释上;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精读,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更透彻的理解英语语言, 教师对材料中的句型进行的解释, 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具有非常丰富的语境, 受到这种语境的影响, 对单词和句子的记忆就会更容易;通过对戏剧、小说的阅读, 学生可以根据其背景进行推理, 判断出陌生词句的意思, 这种阅读技巧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写作和阅读密不可分, 只有进行广泛的阅读, 才能有效丰富学生的写作技巧。外国优秀的学作品为学生提供了写作范本, 通过对语境很丰富的文学作品的阅读, 能使学生熟知和掌握语言写作特点, 像词语的妙用、句子结构等;外国文学作品中, 具备不同的体裁、文体风格等, 对学生认识文学作品提供了重要的通路。外国文学作品能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位学生, 提高大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英语学习中, 学生通过听一些优秀文学作品的录音, 像散文、诗歌等, 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感;通过播放优秀影视作品, 营造真实的对话环境, 让学生模仿剧中人物的语气, 可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听力、鉴赏水平。

(二) 丰富文化知识

文学作品能够有效反映社会状况、人类共有的基本问题。文学作品是文化积淀, 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文学作品能够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让处于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时代的人进行思想的交流, 让文学作品的意义流动起来;通过鉴赏文学作品, 能让学生获得外国的风土人情、历史发展和各方面的文化知识。

(三) 提高语言修养、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外国文学作品, 学生可以从文学作品中领略语言、音韵之美, 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大学生通过对外国优秀作品的品读, 了解和掌握西方的文化, 增长学生的知识, 开阔学生的视野, 在优秀作品的熏陶下, 不仅陶冶了情操、充实了心灵, 还启迪了智慧、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引入外国文学的英语教学思路

(一) 制定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 要提高大学生阅读、理解和欣赏英语原著的能力, 因此,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也要遵循这样的目标, 制定一个新的教学目标, 侧重于对语言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渗透外国文学作品达到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等目标;另外, 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 达到掌握英文写作技巧、掌握西方文化、文学评论的基本知识等目标。

(二) 合理选择英语教材

对大学教材中融入的外国文学作品要进行合理的选择, 应遵循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和代表性强的原则, 选择的作品应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作品的语言要规范、具有可模仿性、难度应适中, 不可选择一些晦涩难懂的作品, 以免造成学生望而却步;尽量选择代表各时期、各流派的名篇, 通过有限作品的阅读和学习, 能够掌握不同风格和历史背景;选择作品时, 应迎合大学生的需求, 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作品, 应保证作品的种类丰富, 可以有效让学生学习不同场合的英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利用现有的大学英语范读、精读教材中的文学作品, 进而给学生讲授知识,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 文学与英语影视作品欣赏

1.选择优秀的外国影视作品。随着社会的进步, 许多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都被拍成了电影, 通过直观的展示,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影视鉴赏作品不能过于随意, 其作品选择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 老师要进行科学的选择, 综合考虑各方面, 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选择最佳影视欣赏作品。保证影视材料的语言清晰, 发音正宗, 语速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并具备地道英语表达方式, 选择适合学生学习文学作品, 像《小美人鱼》等;确保影视作品的内容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也可选择一些表达社会主题的作品, 和教材进行密切的联系, 若文章内容讲述的是科技, 就可选择科幻片。

选择合适的电影后, 老师就播放给学生, 让学生直接欣赏作品的艺术美, 通过电影的演绎, 将文学变得更加具体化、生动化, 让学生满足感官需要的同时, 也体验了外国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将电影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来, 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一篇文学作品的时候, 老师讲电影的片段播放, 让学生比较直观的体会文学作品的魅力。

2.作品欣赏。在进行作品欣赏之前, 老师将该作品的背景知识进行介绍, 设计一些与作品主题相关的问题;播放作品时, 时间允许的话, 可以通篇放映, 不允许则选取精彩片段, 并将设计的问题提出, 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观看影视作品, 让学生感受到任务的紧迫性, 进而认真观看, 找到学习的方向感, 不至于迷惘, 欣赏结束后, 学生可自主回答问题, 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内涵。

3.英语听说练习。老师选择优秀的作品播放, 给学生营造了真实的语境, 可以直观的体现出剧中人物说话的语气、神态, 刺激学生感官,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边看边模仿, 纠正自己错误的发音;老师针对作品的情节, 以提问的方式, 考查学生听的情况,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四) 文学与角色的表演

将外国文学引入英语教材中, 老师要转变教学的方法,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习外国文学作品时, 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 并考虑自身的英语应用水平, 将文学作品进行改编, 然后表演出来, 尤其是讲到外国的小说体裁时, 让每个学生根据原著的内容, 发挥自己的想象, 改变成小品或者故事, 锻炼了写作能力, 老师提供一些道具, 在课堂上进行展现, 在展现的过程中, 学生们对文学作品的内容进行了了解, 并通过展示, 掌握了西方的文化, 活跃了课堂的氛围, 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若体裁是散文, 老师要组织学生举办诗歌、散文朗诵比赛, 让学生在准备和比赛中, 更加直观的掌握英语语言的表达方式, 正确把握语调、语音和节奏, 在英语的环境中, 享受文学作品的魅力。

结语

英语是西方国家的语言, 因此, 要想真正掌握语言的精髓, 就要充分了解和掌握英语原著的基本内容, 本文重点论述将外国文学作品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之中的重要作用, 并让大学生在学习中汲取外国文学作品的营养, 以提高自身学习英语的能力, 本文结合外国文学作品, 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路, 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彦茹.嵌入文学素材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11 (01) .

[2]王德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学与文化教学[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0) .

[3]耿维峰.外国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功能研究[J].时代文学 (下半月) , 2012 (12) .

[4]李早霞.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27) .

文学史料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篇9

一、当前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不重视文学史料的现状

一切历史研究工作都要以史料的搜集、运用、理解和鉴辩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术研究的学理化更加规范。由于受到商业文化气息的影响, 我国的学术研究逐渐脱离了学理规范, 片面重视主体主观意志的发挥。很多学者在没有对文学史料进行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上就开始撰写文学研究著作, 甚至一些文学研究者认为史料研究是没有价值的。这就导致一些文学研究忽视客观存在的事实, 对现有的文学史料进行歪曲。如郭宛在《浪漫人生———胡适和他身边的女人》一书中就没有对已经公开的胡适日记进行严谨的考证, 造成了一些史料错误, 与胡适日记中的记载完全不符。作者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 罔顾历史史料, 对真实的历史事件进行有意的曲解和篡改, 没有尊重史实, 这样的文学研究显然不能令人信服。

二、文学史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的完善需要发掘文学史料

随着我国思想的解禁和文学史料的挖掘, 文学研究摆脱了旧有的阐释式的研究模式, 开始重视对历史的本来面目进行还原。而发掘史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开始逐渐完善与成熟的标志。如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发掘张爱玲的史料, 对张爱玲在绘画领域和戏剧领域的造诣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从而能够更全面、系统地对张爱玲进行研究, 并对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由此证明, 挖掘史料可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这门学科进行完善。换言之, 如果没有文学史料的发掘, 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 只有重视文学史料的发掘, 才能使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不断完善, 走向系统化和规范化。

(二) 通过发掘文学史料能够纠正过去错误的文学研究观点

在当代文学研究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错误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第一个原因是缺乏足够的文学史料进行研究, 造成了一定的研究盲目性。如对巴金文学生涯时间的界定, 之前一直认为1929年巴金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灭亡》是巴金文学生涯的起点, 然而在搜集和整理文学史料的过程中却发现巴金早在1922年就已经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上开始文学创作了, 这就将巴金文学生涯的时间向前推至1929年。这对于巴金的文学研究非常重要, 也充分说明了资料发掘的重要性。第二个原因是文学研究主体本身存在各种问题, 对文学史料的发掘不够严谨和细致, 或者由于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而不敢将真实的言论发表出来, 只能屈从于政治要求。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正是伴随着文学史料的发掘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 走向系统化和专业化的。随着文学史料的不断发掘, 我国的现当代文学研究才能取得更令人信服的结论。

(三) 改变当前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现状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存在着研究乏力的情况。很多研究者认为经过几代学者的研究, 30年的现当代文学史已经不存在研究的空白领域, 缺乏继续研究的价值, 甚至一些研究者悲观地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走入绝境。鉴于此, 怎样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点和增长点就成为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但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生长点研讨会上, 与会专家并没有对文学史料予以重视, 绝大部分与会专家都认为文学史料无力改变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问题, 而将目光更多地集中于文学话语的运用与引入。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会出现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问题, 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缺少文学史料。正是由于很多文学史料被湮没了, 才造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很多空白点无法得到填补。研究鲁迅和周作人的专家钱理群先生通过系统地整理沦陷区的文学史料, 出版了《沦陷区文学史料选》, 极大地拓宽了现当代文学领域的范围, 使沦陷区的文学研究水平得到了新的提高。这也充分说明发掘文学史料能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进展, 改变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现状。

丁景唐和马良春两位先生正是通过对文学史料的整理和搜集, 在国内左翼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应该学习两位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通过搜集和整理文学史料来打破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乏力的现状, 给现当代文学研究带来新的增长点。

(四) 通过发掘文学史料来对研究主体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进行完善

发掘文学史料对于研究主体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能对研究主体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进行完善。研究主体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是辩证统一的, 研究者对文学史料的态度正是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的基础。如文学史料学专家和文学研究家王瑶先生就是一个集中的体现, 其《中国新文学史稿》引用了大量的文学史料, 具有极高的学术水平。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涌现出大量的文学史专著, 出现了一个现代文学史写作的高潮时期。但上世纪50年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文学史专著却并不多, 只有像《中国新文学史稿》这样严谨的文学史专著迄今还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领域必须参考的一本研究专著。王瑶先生的专著之所以能对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研究者产生巨大的影响, 是由于在搜集和整理文学史料的过程中王瑶先生形成和提炼了自己高尚的学术品格和学术风格, 从而使文学研究具有了独特的意义。

与王瑶先生相类似的还有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现代文学著名作家唐弢先生, 其在六十年的工作中勤勤恳恳地进行文学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完善了他的学术素质。由此可见, 只有在基础性的文学史料搜集和整理工作中勤恳踏实的工作, 才能练就一个学者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

受到商业化气息的影响, 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环境比较浮躁, 很多研究者往往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 不重视自己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的培养。只有通过文学史料的发掘, 不断培养自己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 才能做出真正有价值的文学研究。

三、结语

笔者认为鉴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我国文学研究中存在的忽视文学史料的严重问题, 建立完善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学已迫在眉睫。只有建立完善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学, 对文学史料进行严格的整理、辨别、搜集和发掘, 才能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做到尊重客观文学史料, 推进现当代文学研究。这也是为了确保文学史料的真实性, 避免篡改文学史料的事情发生。只有这样, 才能够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史料管理和多渠道的史料交流。

摘要:挖掘文学史料对于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仅能够完善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 更可以纠正错误观点, 带来新的学术增长点, 对研究主题的学术人格和学术品格进行完善。然而, 当前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存在着不重视文学史料的倾向。本文从当前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不重视文学史料的问题入手, 具体分析文学史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旨在摆正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史料,学术品格

参考文献

[1]巴·苏和.中国蒙古文学史料学的起始与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12 (4) .

[2]石兴泽, 石小寒.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建设与文学研究[J].学习与探索, 2010 (6) .

[3]白春超.旧资料的发掘与新学术的发动——近几年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史料研究述要[J].宁夏社会科学, 2011 (6) .

外国文学研究 篇10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 在外国文学的长期教学过程中, 从语文教育专业的专科学生的课堂到汉语言文学的本科学生的课堂, 多年来始终坚持从教学方案与教学设计入手, 通过中西文化的多重比较, 创设更多的感性体验与情感共鸣的情境, 促进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学习外国文学的直观性和自觉性;而针对在校学生普遍不喜欢阅读文本的现状, 从课程设计、教学设计和课堂评价三个方面有目的性地解除教师面临的教学困境。

一、课程设计

(一) 了解课程结构, 厘清发展脉络

教师要想游刃有余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必须首先做到自己对本学科或本课程结构和发展进程有清晰的了解和深度的把握, 教学中才能运筹帷幄、进退自如, 在作家、作品和文学史之间随意沉潜。

(二) 熟悉教材目录, 明确教学重点

教师在课程设计中不仅自己要懂得目录的重要性, 还要让学生掌握由目录入手顺藤摸瓜的本领, 能具备将书从薄读到厚, 再从厚读到薄的能力。同时在梳理文学史的过程中, 尽可能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的预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三) 分析作家作品, 制定教学策略

根据作家所处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能够制定出具体作家作品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方法, 使学生既能了解某作家在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的地位, 又能对其具体创作有相应的个体定位。

(四) 联系相关学科, 拓展课程体系

外国文学的前置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学批评史、西方文化史, 后续课程是比较文学、西方文论等, 另外历史、哲学、宗教与外国文学的关系也都极为密切, 所以教师自己不仅应加强专业素养的积淀, 也要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

1998年教育部在中文系专门设置了二级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新时代全球一体化进程下, 中外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必然给原来的外国文学教学带来的新的冲击。虽然有些院校仍沿袭旧称“外国文学”, 但是教学方法上如不改进, 必将陷入学科发展的困境。所以教师讲授外国文学必须自己先建立“比较视域”, 以中外文化异同为轴心, 带动中外文学的比较意识。从学生熟悉的已知领域入手逐渐拓展未知领地, 尽可能减少他们对外国文学的陌生感和生疏感, 自然而然地产生好奇或趣味。

二、教学设计

(一) 淡化教师主要角色, 突显学生主体地位

“真正的教师并非拥有最多知识的人, 而是使最多其他人拥有知识的人。”

然而, 今天的教育和教学改革已经给各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仅以追求知识为终极目标, 更重要的是形成与培养思考的习惯和方法。许多教师仍然限于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 以传授最大量的知识为己任, 而忽略了教学对象的年龄、心理和阅读特点的研究。教师仅作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 学生们自主决定自己学习的内容、方式和方法, 帮助他们成为思考者和真理的发现者。比如我们可以借助学院加大对多媒体教师的建设力度, 给学生播放一定的西方文化资料片、图片、歌剧、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 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不同需求, 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堂、学生与作品的互动, 促进学生的反思,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切实达到实施参与体验式学习的目的。

(二) 弱化教材导读功能, 强化文本细读体验

大多数学生很容易陷入到通过阅读教材和教师课堂介绍情节去感知外国文学的怪圈, 如何引导学生在第一时间进入经典作品, 形成原初的阅读经验, 是至关重要的。根据以往的改革经验发现, 虽然学生们也进行讨论, 甚至有时候还很热烈, 可是说到实质性问题, 却常常发生讨论小组没有一个人读过原作的现象。这样的讨论课的价值不得不令人质疑。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仅充分利用作品选读的片段激发学生现场的阅读兴趣, 产生故事悬念, 也可以利用课堂学习小组或宿舍的分组, 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前布置应熟悉授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部分, 养成主动利用学院图书资源、查阅学习资料的习惯, 合理安排有关阅读作品的具体分工与合作, 让学生既能意识到阅读的强制性, 也能有一定的人员组合的灵活性。

(三) 降低期末考试比值, 增加日常讨论权重

现在的考试制度基本是以教学大纲为主, 教师讲授大纲要求的作家作品, 并以此作为考试的依据, 学生们也主要以课堂笔记、教材为核心复习考试, 整个学习过程陷入到程式化、公式化的陷阱, 若要有所变动, 教师自己就不适应, 更遑论学生。只有大胆革新, 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中心转移到阅读上, 读自己喜欢的书, 建立起自己的阅读篇目, 自发产生讨论的渴求和意识, 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才不会形成缘木求鱼的怪现状。首先学院教务处将学生的期末考试所占比例可以由70%降至50%, 扩大平时学习的成绩份额, 真正让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到学习的兴趣和研究的方向上, 更多的时间用于自主性阅读, 形成由于共同兴趣而建立的学习小组, 强化学生的相互认同和共鸣, 自觉产生讨论的欲望和需求。

(四) 简化知识传授过程, 关注心灵成长经历

苏霍姆林斯基说:“许多学校和教师的真正可怕的失误, 就是他们把学生的主要力量用到消极地掌握知识上去了……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 不仅是为了取得一分知识的行囊, 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 (可是多么遗憾, 许多教师常常忘记了这一点) , 因此, 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 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教师既要善于从学生的已知知识体系中调遣相应的内容与新的学科知识衔接, 同时也要驾驭学生已有的人生体验, 想象并丰富自己阅历的不足带来的对作品理解的匮乏。阅读就如同交友, 精神气质相通时尽可以享受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满足感;情趣差异有时也可以形成互补的乐趣和快感。

三、课堂评价

通过课堂评价即学生学业评价方案和教师教学评课标准完成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最终实施。

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评价具体方案:

(一) 学生学业评价方案

学生学业评价方案是一个综合性评价方案, 主要包括平时成绩 (课前阅读、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 和期末考查或考试成绩, 可以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如检查学生的必读书目和阅读质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如现在学院教务处规定的学生出勤率占10%, 平时作业成绩20%, 期末考试成绩70%的比值中, 期末权重过大, 过于重视知识评价而对能力评价的肯定不足。

通过多年来的改良与提高, 学生们的期末成绩的组合更加科学合理, 有些平时学习主动认真的学生, 考试又不愿意特别死记硬背和作弊, 那么他完全可以凭借平时成绩获得自己心满意足的结果。如果平时旷课迟到睡觉玩乐者, 即使考试临时应对也会因平时成绩太差被筛查出来。这无形当中就在学生们中间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只有这种成绩组合才既可以鼓励学生课堂之外学习的主动性, 考查其日常学习的真实状况, 又可以兼顾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态度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将学生的努力重心转移到阅读作品与分析能力的开掘。

(二) 教师教学评价方案

主要考查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与个人教学风格的成熟情况, 引导教师不仅要对外国文学和文化的学科知识熟稔, 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学生具体的学习水平和困难, 争取尽可能熟悉自己教授的所有学生的特点, 能够因人而异, 了解各班的学习风气, 因班施教, 同时教师还应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 形成并提高自身教学风格和教学技巧。具体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设计与方案10%;课堂教学组织与沟通20%;课堂教学记录与反思10%;学生学习兴趣及能力50%。

参与体验式外国文学教学的课堂教学的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该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 由原来的教师教学为主转为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其评价标准制订是以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养成与学习效果的显明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水准与教学效果的差异。在这一模式中还应特别重视教师个性的发挥, 不能用一种机械的、标准的、教条的评课模式来约束教师, 要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特性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

当然参与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也有它的局限性, 比如对于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强, 理解力和分析力较好的学生, 学习效果就很明显;可是对那些本来就只提着耳朵来听课, 学习被动、拖沓、懒惰的学生, 可能有些方法就没有理想的实施空间, 可能也时常需要跟传统教育的学习方式互为补充, 方能发挥它的最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美]尼尔·唐纳德·沃尔什.与神对话[M].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9.7:142.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 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209.

[3][英]阿兰·德波顿.哲学的慰籍[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178.

外国文学研究 篇11

关键词:文学评价;文学价值;标准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01

文学评价在文学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文学评价中主要以评价 的对象,主体以及评价标准三个不同的维度构成。但是在现代文学发展的阶段,文学批评的方向更加重视对文学作品个性化与社会性的考察,充分发挥文学评价的功能与特性,从而达到对相关内容的全面认识。

一、文学评价特性

文学评价作为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功能,多角色的定位特点。但具体的评判体系中,倘若文学评价失去了文学作品应有的文学性,文学评价的价值就会失去强有力的基础。所以,文学评价需要立足于传统的评价观念,注重对文学内容的优化建设,从而帮助文学评价获得更高的地位。随着现代文学的快速发展,文学评价也有了不同层面的角度分析,许多新型的理念也逐渐应用到文学评价的操作中。

目前人们在文学评价的过程中通常考虑的评价标准表现在作品的道德,审美和功利性等方面,但是所有的事物在现实生活的环境中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所以简单的评价标准难以诠释文学作品内在的复杂性。与此同时,在文学评价的过程中,随着现代文学的快速发展,许多专业人士都喜欢采用文学化的方式来反映现实事物,这就使得现代文学的特点得到彰显。但是,我们自己进行文学评价时,必须将评价标准与文学价值的相关内容有机结合,从而将文学评价的个性化与社会性进行有效融合。

二、文学评价与文学价值标准

文学评价的价值尺度有准确的定位与把握是保证评价质量的前提条件。文学评价的随意性是较为常见的现象,该现象对文学评价的权威性产生致命冲击。真正的评价并非建立于简单的喜欢与不喜欢,而是需要深度挖掘文学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

所以,真正的文学评价需要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有一定衡量标准的价值尺度。对于文学作品的价值标准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把握,一是建立在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特性与规律的认识把握,二是继承和发扬以往文学经典的价值标准与审美尺度。首先,文学价值的体现一定立足于文学作品本身,在对作品内容的深层把握基础上与评价体系紧密结合。就其本质,文学批评是挖掘作品美和缺点的艺术,这就需要评论者依据文学本身固有的特性,立足于文学的发展规律,寻找到参与文学评价的标准。然后,在长期的文学批评中,就已经形成了一套受到认可与承认的评价标准,后人依旧可以参考优秀的价值标准,应用到对当今文学作品的评价中来。需要注意的是,前人采用的评价标准自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更多体现出的是评价的历史性与时代特征,在对现代文学进行评价时,前人的评价标准更多的是参考借鉴作用,而不能不加选择的将其照搬。所以,对文学的评价需要立足于古今贯通的审美规范,将前人优秀的经验融合现代的时代特征,既是一种必然的要求,又是具有可行性的途径。

三、把握文学评价的有效性

文学评价的有效性指的是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导向意义。文学评价在常规的理解中不是简单的个人喜好的主观表达,并不仅仅局限于对文学现象或文学作品给出或好或坏的评价,在是切实表现出文学作品的精神意义与审美导向。所以,有效力的文学评价是基于文学作品的价值意义,能够引导舆论导向的价值衡量标准。

从文学作品的价值内涵来说,作品的内容应该表现出对现实的反思精神,揭示和表现出生活的道德标准,需要对生活的现实进行干预性的分析,表现出价值导向的正向意义。所以,倘若文学批评难以在价值导向上具有正面价值,那么文学批评的有效性就难以得到保证。

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体现出对有效性的追求。而有效性的精神内核就在于对具有真理性的价值引导。哲学家门对真理问题的探讨也是不遗余力,但是究其本质真理性价值的表现特征就是对价值导向性的分析应用,所以文学评价的有效性就是建立在对现实生活的价值导向层面。瑞恰兹表示,对文学作品的批评研究不能局限在单个作品的鼓励分析中,需要将文学作品置于整个创作的时代大环境中进行宏观角度的把控,在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析中了解作品的价值与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学评价是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量文学批评有效性的价值标准就是对现实生活价值性的导向意义。批评者在进行文学批评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文学本文固有的价值特性与发展规律,结合时代的创作背景,进行宏观的比较分析。在建立文学价值的评价标准时,需要把握文学作品个性化和社会性的双重特征,对文学的价值体系与创作规律提出新的看法与见解。总而言之,在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将文学价值与文学批评有机结合,以促进文学评价的现实意义得到充分的发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建文.试论现象学批评的有效性——从伊格尔顿的批判出发[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2]郑惠生.论文学经典的生成、意义和特性——兼与王确《文学经典的历史合法

性和存在方式》商榷[J].社会科学评论,2009(01).

[3][美]王顺珠. 文学经典与民族身份[A].童庆炳,陶东风主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C].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陶东风.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力( 上) ———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文学经典[J].中国比较文学,2004,(3) .

外国文学研究 篇12

一、文学理论的有关概念及文学理论研究的对象

我们通常把研究文学的诸学科称为文艺科学或文艺学。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 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学理论。在本文中, 我们谈到的是文艺学的狭义概念——文学理论。所谓文学理论, 概括地说, 就是对文学现象从理论上作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以揭示其规律性的理论。文学理论以文学活动为研究对象, 系统阐述文学活动的审美特征和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反过来, 对文学活动具有认识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提供系统的价值体系和方法体系。我们目前常用的文学理论研究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或审美反映论。这种观念与传统的单一的认识论视角是不一样的, 它采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视角。在传统的认识论中, 仅仅把文学理解为一种知识, 这种观念是有着明显的局限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引入“审美”这一概念, 从而把文学纳入了美的价值系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 它摆脱了“文学政治工具”论的思想束缚, 力图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上揭示文学自身的特征。当然这种观念的不足之处是没有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过程, 而是过分地看重作品本身。第二, 文学活动论。这种观念的突出之处是揭示人、人性与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 揭示了人作为主体的实践是文学活动产生的根源。第三, 艺术生产论。这种观念的最显著的特点是把文学看成是一个生产与消费的过程。这在实行商品经济的社会中, 是非常有时代性的。第四, 语言本体论。这种观念揭示出文学是一种语言结构, 在这种观念中可以看出语言是文学的直接现实, 所以文学的本体是语言。语言不再是一种工具和载体。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对文学语言本身研究的忽视, 从而来唤醒我们对文学语言的重视, 通过研究可以让人们看到文学所展现的生活是无法与语言剥离的, 从而推进了文学文体学的研究。

二、文学理论对文学现象研究有什么作用?

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是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文学理论是以文学实践为基础的。文学起源于劳动, 又在劳动实践中得到发展, 并日益成为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开始对文学的实践和经验予以关注, 进行总结和概括, 于是, 便产生了关于文学的理论, 可以说, 人类历史上从出现文学现象起, 就随之而产生了关于这些文学现象的一些片言只语的评论。拿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来看, 远在先秦时代, 就有了关于诗歌性质、作用的一些见解。如“诗言志”“兴、观、群、怨”说、“以意逆志”说等, 这些理论的出现为我们研究古代文学经典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直到魏晋时期, 众多的作家急需理论上的总结和指导, 于是中国文学理论研究逐渐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系统。那些文学家们在总结先秦以来一千多年的文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不仅对文学的性质和社会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而且在文学创作的规律、特点、文学的体裁、风格、作家、作品的评论等方面, 都比较系统深入地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提出了许多重要见解。随着唐宋诗词创作的空前繁荣, 当时的文学家对诗歌创作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元明清时代由于小说、戏剧的兴盛, 研究小说、戏剧的理论专著纷纷出现。进入20世纪以来, 我们就不再有自己的文学理论了, 而是借鉴西方的文学理论, 我们学习和借鉴了西方的文艺思想和美学思想;后来, 中国接受并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而且让它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进入新时期以来, 西方20世纪的文艺思潮再次影响中国的文艺学。而这些西方理论的引进, 使我国的文学研究与古代文学研究理论发生脱节。20世纪80年代之后, 文艺学研究理论形成了一种文艺学上的“内转”, 我们开始关心文学的内部规律和审美特征。90年代, 文学理论研究还是有着欠缺的。当然我们要看到的是不论经过多少时间的发展, 文化研究最终还是要回到审美研究上来。

从上文中, 我们可以看出现在我们依然是在借用西方的文学理论解释我们自己的文学现象, 我们还是没有完全适合自己的一套文学理论, 所以我们要不断总结文学创作的新经验, 探索文学的新理论, 建设我们自己的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1]樊德三.文学概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李春青.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医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下一篇: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