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鉴赏论文(共9篇)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 篇1
海洋文学文学鉴赏
海洋文学,我认为就是那种渗透着海洋精神的文学作品。如果说凡与海洋有关的文学作品都可称为海洋文学,将有“忽闻海上有仙山”之类诗句的《长恨歌》也归为海洋文学,那么,我想绝大部分西方文学作品都可称为海洋文学。与海洋有关的文学作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海或海的精神为描写或歌咏对象的文学作品,题材可能是海本身,如普希金的《致大海》(1824),也可能是其生活与海联系在一起并赋有海洋精神的人或物,如拜伦的《海盗》(1901)和高尔基的《海燕》(1901),也可能是二者兼而有之,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1952)、中国作家邓刚的《迷人的海》;第二个层次的作品是其主人公以海为生,其活动在海上或海岸,但作者没有海洋意识,作品所蕴含的海洋精神不明确,如日本作家叶山嘉树的《生活在海上的人们》(1926);第三个层次的作品,其文本提到海,但海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一个模糊的意象,或仅仅作为一个可置换为内陆的背景,如前文提到的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806),苏联柯涅楚克的《舰队的毁灭》(1933),日本作家水上勉的侦探小说《海的牙齿》(1960)。如果要把海洋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类型来研究,上述第一层次的作品才有真的研究价值,只有它们具有海洋文学的特质;而第三层次的作品最不具备海洋文学的特质,它们可以归入任何别的类型,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海洋文学;第二个层次介乎于第一个和第三个层次之间。
西方主要国家大多为海洋民族,它们的民族兴衰,时代更替,都与海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海洋锻造着海洋民族的精神品格,海洋精神深深地植根于西方的历史文化。在西方文学史上,古往今来一大批作家与诗人有着挥之不去的海洋情结,他们留下的海洋文学作品,成为我们研究人类海洋文化、研究海洋人文精神的宝贵遗产。海,在西方文学史上,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形象,人类对它怀有不同的情感,给它注入了不同的理念,对它持有不同的态度,从而也显示出不同的人文精神。公元前十二世纪以前,在古代希腊人的观念里,海是令人敬畏的,它蕴含着极大的破坏力,神话中的海神就是个暴躁易怒,心胸狭小,爱报复的家伙。这种形象反映了古代海洋民族生之艰难,以及对海的怨怼。在稍后的古希腊文学中,大海仍是有着变幻无常的风暴和巨大的破坏力的形象,如诗人阿尔凯奥斯(?-570)在《海上风暴》中所写的那样。在《荷马史诗奥德赛》中,那些迷惑人心的、变人为猪的、吃人的妖魔,实际上就是诡谲多变、凶险四伏的大海的形象化。它们使俄底修斯失去了所有的战士,饱受磨难。对大海的这种认知一直伴随着人类走进现代文明。然而,也正是从古希腊开始,人类就试图认识大海,驾驭大海,并对此充满信心。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阿尔凯奥斯写道:
前浪过去了,后浪又涌来,
我们必须拼命地挣扎。
快把船墙堵严,
驶进一个安全港。
我们千万不要张皇失措,
前面还有一场大的斗争在等着。
前面吃过的苦头不要忘,
这回咱们一定要把好汉当。①
俄底修斯凭着过人的智慧和意志力量挣脱羁绊,冲破险阻,回到了故乡。这表现了人类在大海面前的某种自信。
海的险恶、暴躁、神秘、变幻无常,使它对人类有着巨大的挑战性,海洋成了展开想象的翅膀、考验和显示人类意志力量的理想场所。人类经过历史上几个世纪对海的探索,到了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1719),海的形象一如既往,但人类接受挑战,顽强生存的自信心与日俱增。鲁滨逊有冒险家的胆略,更有实干家的生存技能,凭着他的坚韧意志,凭着他的海洋知识,凭着他勤劳的双手,在沉船落水后,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顽强地生活了二十八年,并建立起自己的家园。《鲁滨逊飘流记》是第一部写实风格的海洋文学作品。稍后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1726)中,海洋以其神秘莫测成为作者驰骋想象的理想空间,斯威夫特借虚构的几个海中王国来讽喻现实。柯勒律治的《古舟子咏》(1798)中的海仍是诗人以优美的诗句营造想象王国的场所,诗人籍此演绎了一个善恶有报的寓言故事。人在大自然中(大海之上)是如此渺小无助,唯有神佑才可使他逢凶化吉。
十九世纪,这个风起云涌的世纪,这个自由思想撞击新时代大门的世纪,这个母腹阵痛,新世界呼之欲出的世纪,海洋本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海洋已经作为一种审美形象进入文学,海洋精神得到空前绝后的张扬,海洋文学达到了繁荣的峰巅。英国诗人拜伦,被日本传记作家鹤见佑辅称为自由思想的化身,说十九世纪中叶的民族民主运动,“几乎可以说是从他所鼓吹所刺激的热情里喷涌出来的”(2)。普希金在他的《致大海》中也有这样的诗句赞美拜伦:
……
喧腾吧,为险恶的天时而汹涌,
啊,大海!他曾经为你歌唱。
他是由你的精气塑成的,
海啊,他是你的形象的反映;
他象你似的深沉、有力、阴郁,
他也倔强得和你一样。③
拜伦在《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1890-1917)第四章中写道:“我一直爱你,大海!在少年时期,/我爱好的游戏就是投进你的怀抱……”在他的笔下,大海威严、有力、粗犷,那是“波浪滔天的地方”,有着“剧烈的`风暴”。这样的大海,部分是“拜伦式的英雄”的精神投射,他们的孤傲、勇敢、他们对专制暴政的愤怒、反叛,都与海洋精神溶为一体。《海盗》(1814)中的康拉德就是这样一位英雄的典型。在拜伦笔下,大海的纯净、优美、自由,也与所谓的文明社会相对立,成为“拜伦式的英雄”的精神家园:
在暗蓝色的海上,海水在欢快地泼溅,
我们的心是自由的,我们的思想不受限,
……
我们过着粗犷的生涯,在风暴动荡里,
从劳作到休息,什么样的日子都有乐趣。④
俄罗斯诗人普希金在稍后写下的咏海名作《致大海》(1824)中,进一步塑造了大海的自由品格,他称大海为“自由的原素”,用“反复无常的激情”、“任性”、“汹涌起来无法控制”、“倔强”等词句来描绘它;在诗中,大海也是壮美、有力、深沉的:它“滚动着蔚蓝色的波涛,闪耀着骄傲的美色”,它发出“悲哀的喧响”,诗人爱听它“阴沉的音调,悠远无尽的声响,”,“黄金时分的轰响”⑤。
与后来的康拉德、麦尔维尔、杰克伦敦等人相比,拜伦、普希金对大海所作的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把握,人格化的描写。这种审美态度在十九世纪的另一个海洋文明大类-海洋童话中持续下去。海的神秘、奇妙、瑰丽,是童话作家钟情海洋的原因。远在北欧的丹麦作家安徒生(1805-1875)以其童话名作《海的女儿》丰富了大海另一个侧面的美。海之魂幻化成了一位美丽、善良、热情而沉静的少女,她为爱情而毁了自己的自然形体,终日忍受痛苦,而交流的障碍却注定了她悲剧的结局。这是一种哀婉的美。英国作家查理金斯莱(1819-1875)的童话名著《水孩子》中的大海,与冷漠的陆上世界相对,是个温暖的理想世界,小主人公汤姆在那里完成了他的人性塑造。意大利作家卡洛科罗狄(1826-1890)的《木偶奇遇记》也是一篇有关儿童品格培养的童话,它通过仁爱和亲情感化、以及惩罚与启悟,使皮诺曹在随心所欲、易受诱惑中学会自律。大海在《木偶奇遇记》中仅仅是冒险的场所。到本世纪初英国作家詹姆斯巴利的《彼得潘》(1904),海洋才超越仅仅作为背景的地位,或不再仅仅用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作品的人物、主旨与海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彼得潘就是海的孩子,他禀有海的精神,任性、活泼、聪明、敢做敢为。作者的创作宗旨与《水孩子》相反,它并非劝诫之作,只是为了逗乐,或者不如说它有与众不同的劝诫意义:让儿童保有他们的天性,尽可能多地享受童年的快乐。
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的海洋文学作品中,海洋的审美特性与前期的浪漫主义诗歌和童话迥然不同。无论世俗小说,还是严肃小说,都是如此。
海的神奇与险恶、海上生活的惊险,也使海洋成为通俗文学作品的理想背景。海洋通俗文学一般有历险、寻找(包括寻宝、寻人)、漂泊等模式,它们是西方文学史上的传奇(罗曼司)与流浪汉小说的海洋版。《鲁滨逊漂流记》开历险文学的风气之先,法国作家凡尔纳的《神秘岛》(1874)使鲁滨逊式的故事又多了一份神秘、若干悬念,历险者由个体变成了群体;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1868)寻父,英国作家史蒂文生的《宝岛》(1883)寻宝;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是海洋通俗小说的科幻门类,书中的尼摩船长是个海上堂吉诃德式的人物,为了民族的仇恨而漂泊海底,这部作品的情节结构与流浪汉小说一脉相承。海洋通俗小说进一步表现了人类认识和驾驭海洋的信心,展示了人类意志的坚韧和勇敢。
隋艳丽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 篇2
关键词:阅读,鉴赏,文本特征,文学味
在各地语文高考试卷中, 阅读鉴赏分值占很大比重, 例如, 在江苏高考试卷中, 文学类文本阅读总分值是20分, 而学生往往失分惨重, 究其原因是什么呢?每年高三老师和学生都花了绝大工夫在上面, 却仍然收效甚微, 甚至忙到最后老师和学生会发现:复习训练过后依然没有提高甚至还没有复习训练前得分高, 我们的教学是低效甚至无效的。笔者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其实, 我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花在了训练学生分清题型、如何审题、如何找准角度按步骤答题上, 殊不知, 很多学生早已在上述方面做好做够了, 关键还是学生不会读文本、读不懂文本。不会读、读不懂, 再熟悉题型、再会审题答题也如同搭建空中楼阁, 都是枉然。
那么, 如何教学生会读文本、读懂文本呢?本文试图从文学文本的文本特征角度做一些探讨与尝试。文学类文本传统的分类, 一般分为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类。每类文学文本都有其固有的文本特征, 这些文本特征说得形象些, 就是指这类文学文本所特有的“味道”。如果学生面对一个文本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地从这一类的文本特征入手, 或许就找到了解读这个文本的钥匙。并且, 试卷当中文本后的问题也大都从文本特征的角度来命制。这样, 解读又迅速, 又做到了有针对性的阅读。
首先, 来谈谈散文阅读。首先我们要明白散文的中心有任务是抒情或展现情与理的交融。散文何以称为“散文”, 那是因为它相对于诗歌、小说、戏剧来说, 缺乏明显的外部特征 (魏国良《高中语文教材主要文本类型教学设计》) , 但这不是说散文就没有其特有的文本特征。散文的文本建构因素可能更多的是一些主导性的、特征性的建构因素, 例如:物象、意象、意境、细节、线索等 (魏国良《高中语文教材主要文本类型教学设计》) 。并且, 散文因其“散”, 所以, 我们要注意这样的问题:文本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一个看似无关的材料?安排这样的材料有何作用?还有, 散文借助文字所创造的“美”, 不仅是物象、意象之类带来的, 还来源于语意学的某些方面, 如语言的意味、意蕴、意趣等。散文文本的可咀嚼性, 既是散文的标志, 也是解读的抓手。我们在解读散文的时候, 可以借助某些可观察、可把握的语言标识来品味散文的意味、意蕴、意趣。有人将散文称作“美文”, 证明散文还有一个文本特征, 那就是比其他文体更突出的审美追求。因此, 在阅读散文时, 要指导学生认识理解各种各样的“美”, 文本造就“美”的方式、手法。以上这些都是散文具有的文本特征, 如果教会学生在阅读时抓住物象、意象、意境、细节、线索等建构因素, 抓住文本中具有可咀嚼性的语言标识, 理解文本中各种各样“美”, 解读文本的意味、意蕴和意趣。那么, 在散文阅读方面, 我们也就相应地有内容可读、有事情可做了。在高考试卷中, 命题者也往往是从这些文本特征的角度来命题的。
来看看2012年广东卷的散文阅读《荷叶》, 初看标题, 再看文本内容, 我们即可发现, 这篇散文是用中心物象“荷叶”来建构文本的, 进一步读文本可看出这“荷叶”, 作者赋予它不同的审美特征:残荷之凋零、新荷之清新、可用做包装食物用途的清香等, 然后, 作者对荷叶寄予怎样的复杂情感我们就可以把握了。文后的试题:17.结合文意, 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 (5分) 18.在第 (2) 段和第 (3) 段中, “我”都见到了残荷, 感受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造成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6分) 两题都是围绕上述方面来命题的。其次, 文本写荷叶, 为什么开头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宏村的秋景?有何用意?这一点体现了散文“散”的特点。这也是我们初读文章就要考虑的问题。试题16.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 (4分) 同样也是从这一方面设问的。湖北卷《耳边杜鹃啼》的试题同样是从散文的文本特征来命题的:17.文章用了较大篇幅叙述“姑嫂鸟”的故事, 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4分) 本题是从散文“散”的特征出发, 材料安排的用意角度来命题的。18.联系全文, 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 (4分) 则是从散文的文本建构因素及其作用来命题的, “杜鹃啼”是文本的中心意象, 又是结构文本的线索, 文本基于此才能做到“形散神不散”。19.选取一个角度, 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深探究。 (8分) , 是考察作者寄托在“杜鹃啼”这一意象上的审美追求的。
其次, 来谈谈小说阅读。小说的文本特征较明显, 构成文本的三要素缺一不可:人物、环境、情节。但是, 我们解读小说, 不能仅仅满足于人物的性格特征, 环境描写的特点、作用及手法, 以及基本情节。其实, 小说的解读更要关注的恰恰是这三个相同要素在不同的小说文本中的不同组合、侧重、倾向中的个性化的设计。 (注明出处) 再具体点说, 小说的“文学味”更多地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变化性、矛盾性上 (分析这人物形象的三个特性需要把人物形象完整分析和人物的细部情感结合分析, 即客观分析与主观体验结合) , 人物形象的特征与刻画手法的选择之间的关系, 人物形象与情节发展、环境描写之间的关系, 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等。最后, 解读小说还要注意小说主题、主旨、以及审美意义的多元性。
以2012年江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邮差先生》 (师陀) 为例:11、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表面看这道题是考察环境描写的特征的, 其实解决这道题, 还是要从人物形象的特征和环境的关系入手, “在这小城里, 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 仍有许多剩余时间, 就戴上老花眼镜, 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 “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 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 并有一种特别风韵, 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 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全部送到, 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 这些内容可以反映出邮差先生是一个对人友善、内心悠然淡泊的形象, 由此形象可以得出小城具有平靜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的特点。13、“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此题不仅仅是考查学生对这句人物语言的理解, 要解决这道题, 需要从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与小说主旨之间关系综合考虑。因此这句话的含意可以理解为这个小城正是晴天下的小城;在这样的小城里生活很舒适很快乐, 每天都有晴朗的好心情, 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 这一点是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得出的。小城里的生活很安详、静谧, 没有人打扰, 这点是从环境描写的特征得出的。而这句话在小说结尾, 有象征意味, 显然关乎小说主旨:即对战争背景下平靜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的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再来看14题, 作品叙述舒缓, 没有太强的故事性, 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小说采用何种叙述方式是由人物形象、环境特征、小说主旨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从这些方面综合考虑, 可以得出以下答案: (1) 叙述舒缓, 表现出小城人们的生活之态, 祥和与安宁; (2) 没有太强的故事性, 表现邮差先生常年如一日地这么工作这么送信, 没有惊心动魄, 以平凡的工作来表现他的人格美, 表达作者对他的赞美之情; (3) 展现在历史大背景 (日本侵华战争) 下的没有硝烟只有祥和与宁静的画面, 表达作者对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不愿看到这种生活被打破的意图。
综上所述, 考试背景下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鉴赏, 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抓住各类文本所具有的不同特征, 以这些文本特征为切入角度, 迅速读出文本的“文学味”, 以便有针对性地、有效地答题。
文学鉴赏追“宗” 篇3
中国人通常是同时讲两句话的人,我们讲话经常是阴阳同时讲。嘴上说的这句话叫做阳,因为听得见,心里说的那句话叫做阴,是听不见的。嘴上讲“不以成败论英雄,”心里说“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嘴上讲“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心里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最妙的就是,嘴上讲着“礼让为先”,心里说的却是“当仁不让”,到底要不要让呢?只有一个答案:看着办。
这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只是我们没有去再意,读书读出很多君子,同样也读出不少小人。所以《易》理知识告诉我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其实这就是《易》里所说的阴阳关系。那么怎样理解阴阳关系呢?我们说现在是阴天,其实太阳还在那里,只是被云层遮住了,我们看不到而已,等到乌云散开,太阳马上就出来了。刚刚雨还下得很大,突然间太阳又冒出来,不是太阳跑得多快,而是它本来就在那里,根本没离开。阴阳是同时存在,永远不会分开的,变与不变也是永远不分开的,这是《易》最重要的精神。
还有生活中说的,雌雄、善恶、美丑、虚实、动静、正反等等无所不是一对对的阴阳关系。
孔子曾经说过,即使是一百年以后的事情,他都可以看清楚。这在《论语》里记载得很清楚:“虽百世,可知也。”这并不是神通,而是推理。这来源于孔子明白《易》里藏着的象、数、理的道理。象、数、理这三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应该如何掌握呢,把它用于文学作品中又给我们带来一种怎样的思维方式呢?
《易》中的象、数、理,一直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象就是现代所说的现象,即《易》中的卦象和爻象,很容易引起丰富的想象。天有天象,地有地理,人当然也有面相、手相以及形象,都属于象。数便是现代所说的数据和信息,即《易》中每一卦每一爻,都隐含着阴阳奇偶的数,包括各式各样的数据,有数字的,也有非数字的。把看到的现象,找出来的数据,互相参照推演,悟出其中蕴涵的道理,便是理。要特别说明的是象和数的问题。我们提到象,要想到象是现象还是真相?要知道,现象并不一定代表真相,因为现象是有虚有实的,有真相,还有假象,虚虚实实,因为整个宇宙也是有虚的就一定有实的,有看得见的部分就一定有看不见的部分,也就是有阴有阳,阴阳是同时存在的,这任何人无法清楚地分开,我们所骂的“笑面虎”,是指笑里藏刀的人,表现出来的是假象,也是阴阳关系。这里的数是有生命的,是活的,不像我们现在所学的数学,是死的,即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数的变化。比如人的年龄,我们都是一天比一天老,又比如人的身体,也是一天一天在变化。所有东西都是不进就退,不是越来越好就是越来越差,没有静止不动,维持现状的。
在象和数之间,是数从象来,还是象从数来?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做心中有数。这在每个人来说都是相当主观的,是心中已经有数了以后,才去看象的。
二、用阴阳关系与象数理的基本知识分析文学作品
“道理是直的,路永远是弯的。”
“阴阳是构成万事万物的基本元素。”文学作品中的文字所表现出来的象数理是否存在阴阳关系呢?又如何去分析象+数=理的关系呢?
文学鉴赏 篇4
紧扣题目,结合背景,知人论世,把握诗意 2统涉全篇,找准意象,体会意境,领悟情感 3咀嚼词句,品味语言,把握特点,感悟风格 4掌握技巧,明辨手法,结合全篇,精心推敲
表达技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在诗歌鉴赏中,主要指抒 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等几个方面。
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磊时。”可见他画石头时寄托了胸中郁积着的不平之气。曹雪芹的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小说的创作。他的小说《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
宿命”是贯穿《俄狄浦斯王》的重要线索,被神谕缠绕的命运,即使躲避和挣扎也是徒劳的,英雄也不能逃过悲剧的结局。
“报仇”带动影片《老男孩》的发展。这使它似乎符合结构主义文学的特点,贴合恋情,囚禁,放逐,潜返,侦察,斗争,决胜的情节点,但它没有拒绝传统的“感情”的概念。同时它又像是《俄狄浦斯王》的繁衍,主人公不断在与命运做着无谓的斗争。
说《老男孩》是《俄狄浦斯王》的繁衍,因为两者有共通之处。
。鲁迅创作的《 狂人日记 》、《阿Q正传》、《祝福》、《药》等富有高度思想性、艺术性的小说及大量杂文,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最伟大的里程碑。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以他的作品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狂人日记》 鲁迅
启蒙小说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1918年5月)
2、《两个家庭》 冰心 问题小说短篇,冰心的第一篇小说。(1919.9)
3、《超人》 冰心
短篇,“问题小说”以及冰心早期的代表作。(1921)
4、《沉沦》 郁达夫
自叙传小说这是开创五四时期“自叙传小说”文风的代表作品,在小说后附录作家简介及作品分析。(1921)
5、《或人的悲哀》 庐隐
二十年代心理问题小说的代表作。(1921)
6、《莎菲女士的日记》 丁玲
张扬女性个性主义的中篇小说代表作,其中的表达令今天的人也为之惊讶。
7、《潘先生在难中》 叶圣陶
作者的代表作,描写军阀战乱之中知识分子的窘状。1924,11.8、《二十年代诗歌选》
胡适 冯乃超 李金发 梁宗岱 刘延陵 穆木天 沈尹默 汪静之 王独清 刘半农 刘大白 俞平伯
第二个十年(1928~1937)
《雨天的书》 周作人
13、《志摩的诗》 徐志摩
14、《寄小读者》 冰 心
15、《彷徨》 鲁 迅
16、《野草》 鲁 迅
《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秋夜》、《天狗》、《荷塘月色》、《死水》、《再别康桥》、《子夜》、《家》、《骆驼祥子》、《边城》、《雷雨》、《雨巷》、《我爱这土地》、《小二黑结婚》、《金锁记》、《围城》、《白毛女》、《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百合花》、《“锻炼锻炼”》、《茶馆》、《永远的尹雪艳》、《小狗包弟》、《致橡树》
《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鲁迅这篇作品通过对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吃人”现象,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在思想上,《狂人日记》可谓五四新文学的一篇“总序”,它体现了文学上的彻底反封建的总体倾向
《错误》是郑愁予广被传诵的名诗。评介赏析的文字很多。其中,香港著名诗论家黄维梁博士在《怎样读新诗》一书中谈到对此诗的读解方法,很有启发性。
水晶先生认为诗中的女子和“我”两人交臂错过,而“错误的形成,只因为少女的心扉紧掩;或者,她另有所盼,另有所期,诗人遂在交臂错过惊艳的一刹那,在少女眼中,不是归人,而„是个过客……‟了。”从这段分析看来,水晶先生显然认为错误是因女子而起的;换言之,她在诗中采取了主动。
《骆驼样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红与黑》是一部充满着魅力的作品。西方关于研究司汤达的作品数量足以与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红学”等量齐观。的确,作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红与黑》中对于19世纪上半期法国风起云涌的各方斗争和矛盾都展现得颇为深远,贵族、大小资产阶级、教会人士一个个的粉墨登场,潜伏在表象下的实力的交战刻画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朽和虚伪。
整体阅读不仅仅指了解文章大意(情感、观点、主旨)方面;还包括文章的结构思路、写作技巧、语言特色等。回顾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对现代文阅读整体感知能力的考查,已从对文章内容整体理解的表层,过渡到对文章的艺术技巧、语言揣摩、综合评价的深层,更关注考生对文章的文化底蕴、哲理思辨、人文精神等把握。
现代文整体阅读复习要重在阅读思维方法的掌握、阅读能力的提高,培养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即理解、筛选、分析、概括、归纳、评价能力。因此,复习的重心应该是过程性的,着眼于文章的理解、信息的指向、设问所在的语境,重视问题思考的周密性、准确性。要让每一个同学都掌握多种复习方法,让每一道题目都有解决的具体思路和途径。
榨菜如何走向全国
据史料记载,涪陵榨菜18世纪开始在涪陵广泛种植,当时只是作为一种蔬菜食用,直到清末(1898年)有人仿以大头菜全形腌制法,将其制成咸菜。所以,就年代而言,榨菜只能
《活着》文学鉴赏 篇5
——余华《活着》赏析
摘要:活着的意义?有些人为爱而活,有些人为钱而活,有的人为事业而活,而余华认为人是为活着而活着。活着就是希望,希望就是活着的力量。
活着的内涵实在太丰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活着的理由。《活着》作者余华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小说采用福贵老人向我叙述的方法,用一天的时间给我讲了自己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福贵的一生是一首行动的诗。福贵从一个阔少爷到一个碌碌老人,他的一生总是在悲剧中度过。福贵的悲剧在于苦尽甘来之时已经没有甜了。福贵,年轻时是一个地主少爷,经常在城里吃喝玩乐——嫖妓、夜以继日地豪赌并乐此不疲,常常十天半月不回家。钱在赌桌上面哗哗地流,在他听来却是最美妙的声音。在那奢靡的生活中福贵完全沉沦,而这正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女人——他的母亲宠出来的。此时的他在声色犬马之中沉溺。活着,对他已没了意义:行尸走肉,漠视亲人的关怀,哂薄妻子的情意,此时的他完全没有自己活着的概念。他觉得自己的一生就注定这样过完。然而好景不长,无所顾忌的胡闹和为所欲为很快
让他付出倾家荡产代价,半年赊帐的积累,把祖辈留下的家产在一夜之间输得精光,由远近闻名的阔少爷变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所有的风光都如海市蜃楼般轰然倒塌,荡然无存。若没有这半年豪赌的惨败,他会在这种状况中慢慢地僵化,直至死去。
福贵失手打破天堂般的生活,生生气死了自己父亲。从此,他和母亲,妻子,女儿三人相依为命,过着与往日大相径庭的自力更生的农家生活。经历了如此的剧变,福贵别没有悲观的去寻死,这是亲情一直在支撑的他一直走下去,他不能抛下自己的老母亲,妻子,女儿,还有那未出生的孩子。福贵这一生有很大一部分是亲情支撑的他活着的信念。徐家从“一只小鸡,鸡养大后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变成了羊,再把羊养大,羊就变成了牛”积攒起来的家资,被福贵输的一分不剩,然而即使经历了这么惨痛的剧变,悲剧依然没有抛弃他们。母亲不久之后又病重,福贵去拿药时,却被国民党抓壮丁进了部队,这两年他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他仍在枪炮声中,在又冷又饿的恶劣环境下坚忍的活着,老劝说过:“只要想着自己不死,就死不了。”所以他“想着自己的家,想想凤霞抱着有庆坐在门口,想想我娘和家珍。”正因有了对她们的牵挂、亲情的羁绊,福贵有了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的信念,只要还活着,就还有再见家人的希望在。亲情支撑的他,让他在枪林弹雨,无情的炮火中活了下来。
回家后的日子并不就是梦中的天堂,回家后他发现母亲
死了,而凤霞成了哑巴。而且生活依旧是贫困中挣扎,然而亲情
却在酸涩的日子里弥漫,让一家人都有活着的希望。懂事的儿子,体贴的女儿,还有那美丽勤劳的妻子,温暖的亲情让这个家即使在极度缺粮的,甚至连野菜都没有,为了一个地瓜差点闹出人命的生活中仍然坚持了下来。似乎再大的磨难也不能打破这一家子坚强的活着的决心。但悲剧又接踵而至。儿子有庆因献血而死,命运有对他开了个玩笑。终究他们还是在丧子之痛中活了下来,仅存的三个亲人之间的亲情支撑的他们苦苦前行。女儿凤霞终于长大成人,还找到了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并且不久凤霞还有了孩子,生活似乎正在向美好的方向迈进。此时的福贵和家珍即将要带孙子的快乐中。不久凤霞却因难产而死,自己的一双儿女都先自己而去,本身就有病的家珍终于抵不住痛苦,不久也离开了人世。
从此福贵只剩下了自己的女婿还有自己的小外孙相依为命。最亲的亲人都一一离去,但至少自己还有亲人,在这仅存的一点的亲情中,福贵仍旧坚强的活着。但命运仍然在永无止境的折磨着他,即使他已经伤痕累累,似乎是在惩罚他年少无知时所犯下的种种错误,女婿二喜惨遭横祸,被水泥板夹死,热热闹闹的一家人仅剩下一老一小相依为命,“这样的日子苦是苦,累也是累,心里可是高兴,有了苦根,人活着就有了劲头。看着苦根一天一天大起来,我这个做外公的也一天比一天放心。”苦根成了福贵活着的信念。但聪明伶俐的苦根却被豆子撑死了。最后的一丝亲情支撑也随着苦根的离去而离去了。此时的福贵真的已经
没有了任何的亲情的信念支撑的他活着了。
即使是所有的亲人都离开了,福贵依旧活着,一年又一年,真的此时没有什么支撑着他继续活着,但他仍旧活着。他不在乎死,他只是带着伤痛继续往前走,即便是只剩下他和一头老牛也一样。此时他真的是,因为活着,所以活着。为了活着,所以活着。由此可见活着真的是活着最大的理由,即使一切都已经失去,为了活着,依旧努力的活下去。他虽没有亲情的支撑,却在精神深处有着“对生命本源性的留恋和执着”他是无声无息地顺从、忍受,用“生”“活着”来向死亡挑战。文本最后,福贵与一头牛相依为命,怡然自乐,似乎是一种宁静平和,但透过这表面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对生活的无追求和绝望。
这一生中支撑福贵活着有两大信念,一是亲情,一是活着本身,纵观福贵一生,亲情是支撑福贵活着最强大的力量,而活着本身是支撑福贵活着最坚强的力量。
《活着》以平淡的文字表达了人间至高无上的情感。它
剔除掉了城市的浮噪和喧哗,它赋予人类精神洗练和升华的过程。它给那些为金钱而生与死的人以当头一棒,它教训了那些亵渎自己生命的懦夫,它更多的只是在告诉人们: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的。
余华给了苦苦追寻活着意义的我们一个似简单的无比深刻的答案:活着是一种过程,生命只是活着,无论幸或者不幸,都需要我们去经历,去面对。只有活着,生命才有意义。因为,幸
福与苦难都是生命中的必然,不能轻易的放弃生命才是活着本质。
参考文献:
为尘沙打磨的灵魂———余华《活着》的生命意识;
活着的意义——读余华《活着》有感;
文学作品鉴赏 篇6
文本细读要达到预期效果,也需改变教师单纯讲授的课堂教学模式。
讲授法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述、讲解、讲演,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大量信息,在传授新知识的早期阶段必不可少,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基本知识。
但若一直以教师讲授为主,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不利。
戏文专业的学生比中文专业的学生文学基础弱,很容易形成学生学习能力差的误解。
其实不然。
以鲁迅《狂人日记》为例,学生能够自主分析出“吃”狂人的有哪些人,但对这些人物形象的解读却感觉困难。
这种茫然并非是智力问题,而是因为鲁迅的作品经常被安排在课程之首,学生此时还不懂文学批评的方法导致一时无从入手。
但如果将文学鉴赏的方法单列出来讲给学生,必将枯燥无味,不如将方法以问题的方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问题教学法是将知识以问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文学鉴赏的过程也可以视为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学习初期,通常需要教师设计问题,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
后期则应逐步转变到学生提问题。
教师安排学生课前阅读作品,让学生课前自主探究,课中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提问,一组回答;或者一组将学习成果以学术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另一组则提问质询。
知识的学习之外,探究型的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讨论则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若再以作业形式课后形成论文,亦可锻炼戏文学生较为欠缺的论文写作能力。
现当代文学课程所面临的另一难题,是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与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
由此,授课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范例”效用。
所选的作品应可起到范例的功能,授课过程中也应注意总结、归纳文学鉴赏的规律。
以《沉沦》为例,解读潘先生时很多同学还不能注意到其“先生”的身份,之后再看“他”,则能很快注意到其“留学生”的身份,并由此身份入手对人物加以分析和评判;更有部分同学将这一知识分子形象与狂人、潘先生等知识分子形象相对比,反思现代史上知识分子的道路与命运,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现代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强调教师的教法归根到底是通过学生主体活动来获得效能,着眼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而正所谓授人以不如授人以渔,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法的交互运用,是学生掌握文学鉴赏基本方法的有效手段。
二、文学鉴赏与专业实践的融合
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与研究能力相比,他们更希望得到提升的是实践能力。
这也是他们对理论类课程兴趣不高的一个原因,是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掣肘,却也是创新的切入点,若能发挥文学与戏文的双重优势,则将实现双赢。
讲授与表演的结合,是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课程可选用的教学方法。
表演是戏文学生的必修课,也是他们的兴趣与特长,将表演带入课堂,截取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表演并加以陈述,能够检测他们对作品的理解程度,也能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
以巴金的《家》为例,可表演觉民逃婚后众人的不同反映,演完后开放“观众”进行点评。
在互动环节中,对觉新帮觉民说话到底有几分真心等问题经常产生分歧,“演员”表演时对人物内心的揣摩与“观众”对人物的认识在碰撞中激发思考的火花,在讨论中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表演的加入弊端在于所需时间较多,即便课前准备所耗费的时间不计,一节课时间学生表演加上点评与讨论,最多只能完成一到两个片段,很难全面铺开。
若要实现全部学生的参与,所需课时量占的比重势必过多。
当下社会,早就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标志着图像主因型文化取代传统的语言主因型文化。”图像文化的流行对于以文字作为表达手段的文学来讲是巨大压力,而当大众习惯于通过各种影像资料侧面了解文学文本时,误解与偏见也随之而来。
但与其排斥,不如将影像资料引入课堂,化危机为转机。
影像之于课堂教学的负面影响也不能不重视,其一是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其二是难以体味文字之美。
对于不喜阅读文字、只通过电影或其他艺术形式了解文学作品的学生而言,作品是以一种固化了的形象出现的,这就弱化了小说为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
再者,电影与文学作品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转化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改编,一部分图像无法或很难展示的部分必然会丢失,其他内容也会经由导演或编剧的理解产生一些“误差”,或增或减或变。
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之间的差异,正是戏文专业学生发挥其专业特长的空间。
教师在课堂上可引入比较的视野,在对改编的评价中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准。
同时,老师也可指导学生讲文学作品自己改编成剧本,表演并制作成短片,既考察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也为文学与影视教学之间搭起了合作的桥梁,不同课程之间若能相互沟通配合,让学生既不必增加学习负担又能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复杂,单一的教学方法通常很难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要综合运用讲授、范例、问题、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使之相辅相成。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教学设备也越来越普及,电影、电视、图片等不同艺术形式也应参与到课堂教学,通过与文学作品的互读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更重要的是,文学课程要与应用型专业的专业特征相互协调与配合,实现双赢。
大学生如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2】
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文化素质教育,追求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重视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目标的教育。
它类似于国外所提倡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成为一个懂专业和会操作的“职业人”,而且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不仅要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文化修养,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求给予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对历史及文化的理解鉴赏能力、对伦理价值的鉴别与判断能力的训练,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能力结构。
在古诗鉴赏中获得文学教育 篇7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首诗是李白在玄宗开元二十三年 (735) 客居洛阳时所作, 前两句写“闻笛”的过程, 后两句写“闻笛”的感受。前两句中“谁家”、“暗飞声”, 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 先听到飞来的笛声, 想追寻它的踪迹, 却不知何人所吹, 从何而来, 所以说是暗中飘飞。“东风”点时间, “洛城”点地点。“散入东风”, 照应上下文“暗飞声”、“满洛城”, 是夸张的写法, 是由己及人的推想。笛声本来是悠扬的, 正当夜深人静, 加上春风吹拂, 说它飞遍洛城并不过分, 凡是客居洛城的有心人, 准能听到。这两句, 不仅赞美了笛声的悠扬嘹亮, 同时也为下两句做铺垫。后两句, 指出笛中所奏的是伤离的乐曲《折杨柳》。“折柳”二字不仅指曲名, 还代表一种习俗, 更是代表着一种离别情绪。它勾起乡愁, “何人不起”用反诘手法, 着重表明人人均起了相思之情。本来是自己闻笛而生故园之情, 但由于诗人的这种感情太强烈了, 就认为是洛城人所共具, 情感就由个别的变成一般的了, 这就提升了主题。这正是历来人们常用“笛声”来寄托相思别情的原因了, 如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益“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这是民族的文化心理, 最能产生情感的共鸣。
以上是这首诗的内容与手法, 在赏析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让学生有以下的文学教育方面的几个收获。古典诗歌鉴赏的方法很多, 我在此仅列几种, 以供参考:
(1) 学会分解诗歌的题目。—首诗的题目, 往往就是这首诗的核心, 很多古诗的题目常常含有记叙要素的内容, 它们有时是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抒情等内容排列, 阅读时合情地代入, 合理地联想, 往往容易进入古诗特定的意境中去, 将诗读懂。
《春夜洛城闻笛》一诗, 从题目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它包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抒情等内容。时间是在最容易让情思勃发的春天的某个夜晚, 地点是在繁华的洛阳城, 人物是抒情主人公“我”, 事件是闻笛, 抒情的内容是在洛城中常年漂泊在外的“我”于春天的某个夜晚听到悠扬的笛声, 禁不住起了思乡之情。
(2) 理解诗中字词句义。掌握诗中字词句的含义, 我们就好理解整诗的含义。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 是听到的意思。这里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 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 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 然而作者听到了, 这一听到就引出了许多的感想, 同时也自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 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满”是艺术的夸张, 在诗人的想象中, 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 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 笛声本来是高亢的, 又当更深人静之时, 再加上春风助力, 说它飞遍洛城是并不至于过分的。笛声飞来, 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 细细听了一会儿, 才知道是—支《杨柳》。所以写到第三句才说“此夜曲中闻折柳”。这一句的修辞很讲究, 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 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 又不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个场景、一种情绪, 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 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何人不起故园情”, 好像是说别人, 说大家, 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
(3) 分析诗眼。诗眼乃是诗词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足以使诗词全篇生辉、通体发亮的聚光焦点。抓住诗眼便可知晓诗歌的情感脉络, 抓住诗歌的主旨。
《春夜洛城闻笛》的诗眼是“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它把本诗的思想感情十分恰当地点明。常年漂泊在外的“我”一人听笛, 就起了“故园情”, 这“故园情”即思乡之情。作者推己及人, 笛子之中吹奏出的悠扬动听的“折杨柳”之曲让无数听曲的人尽起了思乡之情。此句一出, 让所有读者都和作者一样, 尽起了思乡之情。这便是诗所带来的共鸣效果。
(4) 熟练掌握诗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古人写诗常用比喻、比拟、对比、夸张、借代、象征、衬托等手法, 通过这些手法来委婉地表达思想感情。熟悉诗中这些修辞手法, 深究其表达作用, 有助于理解和体悟出作者的真情实感和含蓄的诗句下体现的深远的主旨。
《春夜洛城闻笛》中夸张、借代两种手法用得天衣无缝, 妙不可言。李白作为浪漫主义诗人, 他最善用夸张。“散入东风满洛城”合情合理地运用了夸张这一修辞手法, 笛声本来是悠扬的, 又当夜深人静, 加上春风吹拂, 说它飞遍洛城并不过分, 凡是客居洛城的有心人, 准能听到。自己听到笛声, 思乡顿起, 而别的有如自己经历的到处漂泊的人同样思乡顿起, 这是由己及人的推想, 而这种推想显然是合理的。诗中作者还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借“折杨柳”曲名中的“折柳”二字来代曲名, 含义深远。这二字不仅指曲名, 还代表一种习俗, 一种情绪, 它代表离别, 它能勾起乡愁, 它也可以是一种动作, 意义十分广泛。
(5) 掌握必需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同时借助背景介绍和注释, 体会作品思想内容。
诗歌鉴赏分析要了解作者, 也要注意对时代特征的掌握, 这有助于准确理解诗歌的原意, 准确无误把握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这样就能了解古人的“诗言志”中“志”的意思了, 然后才能以“志”感人, 通过这情感来教化后代子孙。
《春夜洛城闻笛》的作者是诗仙、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诗写于玄宗开元二十二年 (735) 间,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诗中的一些特点。此时属盛世之时, 人们多跑到长安来, 于是离情别绪、思家慕友等就成了诗歌最重要的一个主题。
(6) 了解诗的表现手法, 掌握各类诗歌表情达意的特点。这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
这首诗的表现手法主要是情景交融, 通过人文之景“笛声”和自然之景“东风”来把人的情思勾勒出来。而各类诗歌表情达意又各具特点, 如送别诗应注意谁送谁, 表达的是别时依依不舍之情还是别后的思念。怀古诗一般是凭吊古代的人和事, 对人则表达缅怀之情, 对事则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战争诗和思乡诗, 大多表现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借景抒情、咏物言志诗多表现作者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 或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春夜洛城闻笛》属于一首思乡诗, 它表达的是作者那种漂泊在外、四处奔波之后思念家乡的深沉浓郁的思乡情怀。我们可以进一步延伸为: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 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 作为祖国的一部分, 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 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 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这样就达到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教学效果。
此外, 背诵也是古诗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熟读成诵实际上就是赏析学习的一个内容, 我们除了教学生背诵名句外, 还要求整诗掌握, 这首诗比较短, 背起来也容易。
语文教学与文学鉴赏 篇8
语文课程标准中两次提到“鉴赏”一词:“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第四学段,“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品。”
课标在“鉴赏”前加了“初步”作为定语,考虑到初中学生的欣赏能力有限,更别说评鉴能力了。而大部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美学特点,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这也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忽视文学鉴赏的重要性。如果教师不能在解读课文时从鉴赏的高度来把握文学作品,学生就意识不到这文章有多好,学它有什么趣味。这样一来,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完成也不会很顺利,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不到提高。
鉴赏能力如此重要。但就目前的形势看来,当务之急一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二是尽快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2011年6月15号贵阳市教育局开展了师生同考一张试卷。考完后教师们交流诗歌赏析比较难做,都知道诗歌赏析从主题、内容、语言、修辞、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但具体的表述就无从下手了。试想,教师的鉴赏水平是这样,学生就可想而知。如果教师对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深有体会,则可以根据学情,讲解时可深可浅,可详可略。这样它就要求教师必须有史学的修养,方可知人论事,以及其文;必须有哲学的修养,方可高屋建瓴,明辨是非;必须有文学的修养,方可体察情味,曲尽其妙。其要领唯在多读书,“操千曲而后晓音,观千剑而后识器”。如落实到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妨有所侧重。即侧重背景知识,有助理解作品内容;侧重批判性阅读,有助于把握作品主题思想;侧重反复涵咏,有助于感受文章艺术特征。
附:贵阳市2011年初中学生升学考试试卷中,第三大题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现当代文学鉴赏 篇9
——人生的一面镜子
一、内容概述
全书以讽刺为基调,以主人公方鸿渐的生活道路为主线,表现了人们在婚姻恋爱、教育、生活、事业等种种“围城”中的困境。作者在小说中淋漓尽致地讽刺了知识分子,刻画了一大批三四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形象,深刻地反映了人性中的欺诈、虚伪与懦弱,揭示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展示了最为丰富的知识界众生相。
二、人物形象分析
这里我只讲个人印象比较深刻的两个人物:方鸿渐、唐晓芙
(1)方鸿渐
在这本书中,作者赋予《围城》战争为时代背景的同时,却又让它远离战争,方鸿渐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某些知识分子的缩影。他失性颓废,被环境人物压迫得失性却不自知,他不合时宜地茫无是从,无归宿就象一位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之前感情受挫折,事业没前途,和家人亲戚有矛盾,想到上海是待不下去了却不知该怎么办,于是投靠赵新楣;而他结婚以后反而成了另一个战场;和孙柔嘉吵架,孙柔嘉看不起他,他不得不投靠赵新楣。他的优柔寡断,全无主见在这里有了很清晰的体现。实际上,方鸿渐称得上是一个悲剧人物,在许多人骂他不是个好东西的背后,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同情。他的一生尽被偶然性操纵:如去欧洲留学,应三闾大学聘,甚至结婚也是突发事件。婚姻、家庭、事业都是一堵堵墙,逼得他艰于呼吸视听——“围城”的双重意味在他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普通的小知识分子,一方面在狭小的“城”内举步维艰;另一方面自身又活脱脱是一座被围困的城!
(2)唐晓芙
唐晓芙是《围城》中被描写得最迷人美丽的女性。书中写道“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她出身在书香门弟,父亲是个法律顾问。与苏文纨是表姐妹的关系。两人的出身的不同,家境的不同,也造就了两人性格上的差异。
她善良、乖巧,同时也有着傲气的一面。与方鸿渐分手后,她本想给对方一个解释的机会,却未曾开口,宁愿忍痛成疾。假如她对爱情多一些坚持,少一些傲气,结局也不会是落得不幸收场。“女人不傻,绝不因为男人的浪费摆阔而对他有好的印象——可是,你放心,女人全是傻的,恰好是男人希望的那样傻,不多,不少。”这样的话只有唐晓夫才说得出。
三、语言艺术特点
(1)比喻的应用巧妙
《围城》中比喻的喻体融入科学、哲学、历史、宗教、艺术、民俗、掌故等诸方面的知识,阅读此书,像进入一个繁茂的花园,今人目不暇接。作者以非凡的想象力和广博的知识把喻体和本体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围城》闪着智慧的火花。如作者把方鸿渐与苏文纨的情谊喻为数学上的“两条平等的直线”,准确而又生动;鲍小姐的“赤身露体”喻为哲学上的“真理”讽刺辛辣,力透纸背。再有“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中的砂砾或如出骨鱼片里示净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逼真得如感同身受,那一份体会,共鸣于心。
(2)幽默与严肃相融合钱钟书夹叙夹议的语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幽默,叙述的语言无处不在,洞察一切,构成一种万花筒式的幽默形式,但幽默中能体现出现实的严肃性。再有 “现代人有两个流行的信仰。第一:女子无貌便是德,所以漂亮的女人准比不上丑女人那样有思想,有品节;第二:男子无口才,就是表示有道德,所以哑巴是天下最诚朴的人。也许上够了演讲和宣传的当,现代人矫枉过正,以为只有不说话的人开口准说真话,害得新官上任,训话时个个都说:‘为政不在多言,’恨不能只指嘴,指心,三、两个手势了事。”这里的内容绝对不是真理,却是传统的沉淀,直到今天人们也经常如此认为。钱钟书将这两方面结合,经过“幽默处理”,显得有趣味,不枯燥。
(3)讽刺入木三分
《围城》将诙谐藏于庄重之中的一种产生的冷讽的艺术效果更是让人印像深刻。如写方鸿渐不愿与赵辛楣争风吃醋而自动退让时,作者突显一笔:“方鸿渐也许像这几天报纸上战事消息所说:‘保持实力,作战略上的的撤退’。”讽刺方鸿渐的同时,也顺便讽刺了当时不战而退的无能政府,节节败退而又打肿脸充胖子的可笑嘴脸。就算是描写雨后鞋子沾满泥浆时,作者也不忘用:“四个人脱下鞋子来,上面的泥就抵得贪官刮的地皮。”又捎带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官吏的贪婪。
四、总结
说<<围城>>是一本小说,倒不如说是一本充满睿智的书更适合.小说一般都是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思想,但是不是所有的小说都能给人启迪,能让读者省视自己的灵魂.<<围城>>就具有这样一种功能,它像一面镜子,照镜的人不是人,是一个个赤裸的灵魂,映出人性的种种美和丑!光停留在反映人生百态,也不失为一部好作品,但还不算是智慧的书。智慧的书,作者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俯视人生,穿透种种表象,直达人性和灵魂的深处,并能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的展示,给人启迪。
作为学生,婚姻并不是我应当去讨论的话题。《围城》无疑是在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实的生活。每个人从懂事的那天起就开始追逐自己认为理想的爱情,当追到的时候又在为爱情寻找一个理想的婚姻,而真正都做到的人寥寥无几。其实生活已经教给我们一个规律:婚姻是随机的!结婚就像围城,有的人想进去,进去的人想出来!当爱情被岁月侵蚀,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时的爱情已经升华为亲情了。
作者以《围城》做书名,也许想告诉我们:不仅婚姻像围城,人生、生活、职业等等更像围城。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兜圈子,重复的做同一件事情:找个笼子把自己关起来,过了不久却发现那边的风景比这边更好,于是出了这个笼子进了那个笼子。就这样不断的重复并乐此不疲。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推荐阅读:
外国文学教育论文09-07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论文06-12
电影文学鉴赏结课论文08-30
外国外国文学06-06
外国文化鉴赏08-15
外国文学答案08-25
外国文学经典05-11
外国文学名著06-15
外国文学研究08-26
外国文学翻译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