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审计论文

2024-09-09

外国审计论文(共4篇)

外国审计论文 篇1

一、外国审计机关绩效审计概况

(一)美国审计署

美国的政府绩效审计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帮助政府进行角色调整、风险管理和综合治理等方面均发挥了显著作用。如今美国审计署的绩效审计开展比例已达到85%。美国审计署通过关注联邦政府各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整体运行,不断对各相关部门及政策工具进行评估,服务国会和美国民众,成为美国国家治理的重要保障。2013财政年度,美国审计署发布了709份报告,提出了1430项建议,全年审计工作为联邦政府产生可量化的经济效益达515亿美元,提出的审计建议有80%被国会和被审计单位采纳。美国审计署绩效审计的特点:一是绩效审计战略目标与国家治理目标的内在一致性。美国审计署的绩效审计紧紧围绕美国国家治理目标开展工作,顺应国家治理的新需求扩大关注角度。美国审计署制定六年战略规划,且每四年更新一次。二是开展政府职能“重复、交叉与分割”审计。2010年,美国审计署针对联邦政府巨大的债务赤字导致政府财政的不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审计调查结合例行的审计工作,确定了联邦政府部门职能中不必要或潜在的重复和交叉事项,找到了存在职能分割的项目和领域,提出了解决措施,进而节约了行政成本。三是采用科学的审计方法。美国审计署采用综合评价法、结构访谈法、案例研究法等审计方法提高绩效审计质量。其中前瞻性分析审计是美国审计署绩效审计实务中的重要方法。

(二)英国审计署

英国的绩效审计走在世界审计的前列。英国审计署每年完成约60个单独的绩效审计项目,财务审计项目也均包含了绩效审计的内容。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2013~2014财政年度,英国审计署共发布了66份绩效审计报告和4份关注本地公共服务的研究报告,通过开展绩效审计,为英国增加各项收益或节约各项费用合计约1 1亿英镑。英国审计署绩效审计模式及主要方法:一是收集审计证据。英国审计署在绩效审计中常用的证据收集方法可分为定量法和定性法两类。定量法主要包括调查法、案例研究、统计分析法等;定性法主要包括访谈法、观察法、文档和实物证据法等。二是分析审计证据。英国审计署在绩效审计中常用的证据收集方法可分为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两类。定量分析法包括:初步分析法、统计推断法、统计检验法、数据关联分析法等。定性分析法包括:编码和抽象法、数据矩阵法、序时分析法、频率计算法等。三是得出审计结论。英国审计署在绩效审计中经常采用“碰头会”的方法,即审计人员向审计组全体成员讲解审计的结果,将审计报告与审计证据联系起来,避免得出有失偏颇的审计结论。

(三)德国联邦审计院

横向审计是目前德国联邦审计院最受重视并广泛运用的审计形式之一,它是适应经济性审计的开展而出现的。横向审计是就同一审计题目或问题,对许多不同的公共部门和单位进行比较分析,查明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处理办法和建议。德国联邦审计院的横向审计,是比较、分析方法在审计工作中的灵活运用。这一审计方式,帮助审计人员找到评价经济性的标准,查明问题存在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易于被被审计单位所接受。同时,它有助于审计人员发现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问题,从宏观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使财政预算的调整和立法的完善。作为德国联邦审计院进行经济性审计的一种独特审计方式,横向审计在经济性审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法国审计法院

法国审计法院的审计活动分为司法性审计和非司法性审计两种。司法性审计针对的是公共会计账目,非司法性审计针对的是审计对象的经营管理状况。非司法性审计除了对公共政策的评估外,最主要的是开展管理审计,即绩效审计。管理审计包含了财务、效益、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关注审计对象管理活动的经济性,人力、财务及其他资源的利用效率,业绩效益及其影响。管理审计与公共会计账目审计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种综合性审计活动。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管理审计通过对企业或机构管理活动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行客观、系统的评估,提出整改、优化意见和建议,推动了经济、社会、教育、保险、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健康发展,得到了法国社会和国民的广泛认可。

(五)加拿大审计署

加拿大审计署除了开展真实性审计和合法性审计这两种传统的财务审计外,另一项职责是开展综合审计(含绩效审计)。加拿大审计署的审计工作,大部分是综合审计,小部分是财务审计。综合审计是将传统的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结合起来,用综合性的工作方式来实施审计,是财务鉴证、遵循授权和货币价值的全面审计。对政府及其部门的综合审计,内容包括政府组织或职能、活动或项目等的合法合规性、经济性、效率、效果,对环境的影响,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对公共财产的保护等。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综合审计中的绩效审计即“3E”,指经济性、效率和效果审计,后来增加了环境审计和公平性审计,把“3E”拓展到了“5E”。

(六)日本审计院

日本审计院(日本会计检查院)作为宪法规定的独立于内阁的机关,担负着“检查国家和法律规定的机关的会计行为,监督其经营管理和会计事务是否真实有效”的职责。1997年,日本修订了《审计院法》,在法律上增加了业绩检查的内容,明文规定审计院对正确性、合规性、经济性、效率性及有效性进行检查。日本审计院正在由微观意义上的会计审计向宏观意义上的绩效审计转变。日本审计院在绩效审计中,努力强化经济性、效率性及有效性的业绩评价型检查,特别是事业项目执行效果的有效性检查,重点是将有效性和经济性作为审计内容。

(七)俄罗斯联邦审计院

俄罗斯联邦审计院绩效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审核实体的经济、效率和业绩情况。在实施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指标包括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俄罗斯联邦审计院绩效审计重点关注:劳动力资源、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的使用和效率;公共项目的管理、规则、组织、执行、控制情况的效率和业务范围;公共组织开展的活动是否按确定的宗旨和目标进行;落实公共事业项目的成本效益;查明阻碍达到所需质量标准和目标的因素;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确定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式。

(八)印度主计审计长公署

印度主计审计长公署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调研、调查和可行性研究的充分性;项目、计划、方案等的时间安排;关于执行情况和监控的制度和程序;物质成果、财务成果与预期目标的相关性;物资管理和存货管理的相关安排;期中估价结果;范围变化的影响;计划时间表的遵守情况和时间或成本的超支;预计收入的完成情况。绩效审计的方法包括检查系统和结构、检查文件、询问行政人员、基于部门的数据库进行分析等。

(九)南非审计署

目前,随着南非政府绩效管理改革的日益深化,对公共部门的绩效考评在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绩效审计是南非审计署的重要业务之一,南非审计署的价值观坚持绩效导向。根据南非相关法律,公共部门财务官员有义务提交《年初既定绩效目标实现情况报告》,并接受南非审计署的审查。南非审计署的战略目标中,高度重视政府公共部门的资金使用和管理效率,并要求深入分析审计结果产生的根本原因,以此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促进公共部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外国审计机关绩效审计对我国审计工作的启示

(一)明确政府绩效审计的法律地位

依法审计是现代审计制度建立和运行的基础。美国1974年制定了《国会预算与拨款控制法案》,英国1983年出台了《国家审计法》,都对开展绩效审计作出了法律规定。虽然我国有关审计法律法规对绩效审计有原则要求,但规定不健全,针对性不强,缺乏操作性。为了保障绩效审计有效实施,我国需要建立健全政府绩效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开展绩效审计提供法制保障。具体途经为:通过修订现行的《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或制定专门的政府绩效审计条例,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审计目标、审计主体、审计客体、权利义务、法律责任、公告规定等加以明确,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制度安排作出规定,以确立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中的法律地位。

(二)制定政府绩效审计准则或指南

从1972年迄今,美国审计署制定并发布了7版《政府审计准则》。最新版政府审计准则称为201 1版政府审计准则,涵盖了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和舞弊审计等主要审计业务类型。英国审计署为开展绩效审计,颁布了《绩效审计手册》,对绩效审计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缺乏规范化,审计操作难以遵循,审计质量无法考评。我国审计机关应在具体的审计实践中,通过修订国家审计准则和制定《绩效审计指南》,对绩效审计的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审计评价标准、审计方法、审计报告格式等予以细化,规范绩效审计的具体业务和质量标准,以保障绩效审计结果公允,促进绩效审计快速发展。

(三)拓展公共政策执行情况绩效审计

1993年颁布的《政府绩效与成果法》,为美国审计署开展公共政策评价研究提供了法律依据。该法案使美国审计署从监管联邦政府部门局部的、具体项目的执行层面,上升到监管国家整体战略计划实施的层面,并为美国审计署公共政策评价提供了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如今,绩效审计、项目评价和政策分析占到美国审计署工作量的90%以上。现阶段,我国绩效审计未能完全满足国家治理的需要,必须拓展绩效审计范围,践行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理念。公共政策执行情况绩效审计是一种宏观、高层次的政府绩效审计。当前,要加大对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把促进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作为审计工作重点,持续跟踪审计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重大政策措施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及时揭示和反映政策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政令畅通,发挥政策效用,推动国家治理机制良好运行。

(四)在各个审计领域加大绩效审计力度

外国审计机关绩效审计内容丰富,覆盖面广。例如,英国审计署绩效审计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政府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和实际运行情况绩效审计;二是大额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绩效审计;三是公共部门日常管理活动情况绩效审计;四是环境保护情况绩效审计;五是对公众关注的事项绩效审计。我国审计机关要把绩效理念贯穿审计工作始终,在各个审计领域加大绩效审计力度。要开展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持续关注财政资金的存量和增量,推动财政资金合理配置、高效使用,促进财政提质增效。要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关注财政支出的绩效,促进财政专项资金规范高效使用。要加强“三公”经费、会议费使用和楼堂馆所建设等方面审计,促进厉行节约和提高行政运行绩效。要加大对民生和资源环保项目的绩效审计力度,深入分析财政投入与项目进展、事业发展等情况,坚持纵向到底,循着资金流向走,从政策要求、预算安排、资金拨付一直追踪问效到项目或个人,推动民生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强国有企业经营绩效审计,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加强国家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审计,促进提高项目投资绩效。要加强外资运用绩效审计,促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在审计目标上有共同之处,经济责任审计也是领导干部履职情况绩效审计。要以绩效审计理念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目标、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方法、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促进绩效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全面结合,推动经济责任审计转型升级。

(五)坚持探索开展独立型绩效审计项目

提高政府绩效是公共管理的基本目标之一。外国审计机关每年都安排一定数量的独立型绩效审计项目,有的还制定绩效审计战略规划。例如:美国审计署已将绩效审计年度计划与国会听证需求相衔接,形成动态耦合机制。相比之下,我国审计机关绩效审计尚处于起步阶段,独立型绩效审计项目安排甚少。从目前我国审计工作实践来看,独立型绩效审计与结合型绩效审计并重是现实的选择。独立型绩效审计是指专门单独立项实施的绩效审计项目,主要审查和评价审计对象配置、使用、利用财政资金和其他公共资源的绩效目标设定情况;财政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其他公共资源配置和利用情况;为实现绩效目标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和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独立型绩效审计是绩效审计的发展方向,逐步开展独立型绩效审计是绩效审计工作走向高端和成熟的标志。我国审计机关在制定审计工作五年规划和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中,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坚持独立型绩效审计和结合型绩效审计并重,加大探索独立型绩效审计的比重,不断扩大绩效审计的影响,推动绩效审计实践向“促进良治”目标发展。

(六)加强政府绩效审计队伍建设

绩效审计涉及范围广,对审计人力资源的结构要求更为复杂。美国审计署审计人员的知识背景包括会计、法律、工程、公共管理、经济学、社会科学等。德国联邦审计院多数审计人员具有法律背景,同时也雇用商科和经济类毕业生、计算机专家以及建筑、机械、通信、电子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工程师。同时,绩效审计需要利用多种专业领域的专家。加拿大审计署每一项综合审计(含绩效审计)都设有一个顾问委员会,由来自审计署内外部具有优良的专业技能、洞察力、知识和经验的专家组成,他们通常是所在专业领域的领头人。为了保障政府绩效审计顺利实施,我国审计机关必须优化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吸收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统计学、数学等知识背景的人员充实审计队伍。同时,在审计实施之前应对审计人员进行专门的业务技能培训,尤其要注重对目标审计、内控审计、管理审计等方面的培训。此外,要建立和完善绩效审计专家库、社会中介机构库,优化绩效审计专家聘任和聘请社会中介机构人员参与绩效审计的方式、方法不断充实绩效审计力量,提高绩效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审计署审计科研所.世界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审计概况[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4.

[2]雷阳.杨国庆.美国绩效审计的主要特点及启示[J].中国审计,2014(1):76.

[3]陆晓晖.美国审计署审计报告的类型及特点[J].中国审计,201 4(13):73.

[4]杨明.王浩.美英政府绩效审计的实践与经验[J].中国审计.201 4(22):73.

[5]王延军.美国审计署公共政策审计评价职能演进及特点[J].中国审计,2015(1):72.

外国审计论文 篇2

(一) 立法型审计体制

立法型审计体制是指国家审计机构隶属于立法部门的一种审计体制。美国是实行立法型审计体制的代表性国家。由联邦会计总署—州审计局—地方审计局三级组成。各级审计组织主要包括两大部分机构, 一部分为业务机构负责具体审计事宜, 一部分为人事、培训等行政性职能机构。会计总署直接对联邦国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州和地方审计局直接对各州、地方议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各级审计组织主要负责对政府职能部门的经济业务进行检查与监督, 对各级预算编报与执行情况进行审核, 对国 (议) 会拨款情况进行检查等。各级审计组织拥有对相关部门经济往来凭证资料的查阅审核权, 对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调查询问权, 对不合理预算与拨款的暂停否决权等。在经费来源上, 为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各级审计组织的经费由国 (议) 会单列预算予以保证。

(二) 司法型审计体制

司法型审计体制是指国家审计机构隶属于司法部门的一种审计体制。在组织体系上, 由国家审计法院—地方审计法院两级组成。在机构设置上, 各级审计法院内部针对不同政府部门与主要审计业务类型设有多个审计法庭。在领导体制上, 国家审计法院独立于政府和议会开展各项工作, 属于行政法院系列, 由行政法院院长直接领导。各级审计法院主要负责对国家财政收支和预算编制与执行情况进行审核。在审计职能划分上, 根据不同审计对象在审计职能上各有侧重与突出。在审计管辖范围上, 各级审计法院分别负责本级政府管辖范围之内的审计事项, 国家审计法院有权对地方审计法院的审计事项直接介入并审核。在经费来源上, 各级审计法院所需经费由国会单独编制预算予以保障。

(三) 行政型审计体制

行政型审计体制是指国家审计机构隶属于国家行政部门的一种审计体制。瑞典是实行行政型审计体制的代表性国家。在组织体系上由中央—地方两级构成, 中央审计组织包括审计办公室和国家审计局, 地方审计组织包括各省、市审计局。在领导体制上, 审计办公室直接隶属于议会, 国家审计局隶属于中央政府, 中央审计部门与地方审计局之间无领导和被领导关系, 地方审计机关隶属于地方各级政府, 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在机构设置上, 审计办公室内没有再设置具体机构, 国家审计局和地方审计局内按照具体业务情况设有秘书处、行政管理处、财务管理和会计处、绩效审计处和财务审计处。在审计职责权限设定上, 各级审计部门主要负责对政府各级部门的财政收支活动进行审查和监督。在审计职能划分上, 各级审计部门主要发挥着对相关政府业务部门的监督职能。

(四) 独立型审计体制

独立型审计体制是指国家审计机构单独设置, 不隶属于任何部门的一种审计体制。日本是实行独立型审计体制的代表性国家。在组织体系上, 形成中央—地方两级审计部门, 中央设有会计检查院, 各级地方当局设有监察委员会。在机构设置上, 各级审计组织基本由领导机构与业务机构两部分组成:领导机构为检察官会议, 负责政策制定与宏观协调控制;业务机构为事务总局, 下设一个办公部门和五个业务检查部门。在审计职能划分上, 独立型审计体制下的各级审计机构主要发挥着独立客观监督国家经济活动各个领域的职能。在审计管辖范围上, 各级审计部门分别负责所属行政区划内的审计事项, 对其他审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进行干涉与过问。

二、外国审计体制主要特点归纳分析

(一) 审计部门独立性强

一是组织上的独立性。纵观世界各国的审计机构, 大多隶属于一些级别很高的部门或直接单独设置, 与被审计对象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二是人事上的独立性。审计机构的负责人一般都由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任命, 这种人事安排的独立性, 有利于保持其各项工作的稳定性。三是经济上的独立性。审计机构的各项经费均有稳定的来源, 直接列入国家预算, 不受被审计对象的干扰与影响。

(二) 审计职责设定比较系统

在审计职责设定的宽度上, 许多外国审计部门不仅从宏观上对国家财政预算编制与执行、经费使用综合效益等情况进行监督控制, 而且从微观上对各级职能部门涉及的具体业务都进行审查检验, 从而使审计工作基本覆盖了国家经济运行的各个层面。此外, 在审计职责设定的高度上, 外国审计部门对该国各个层次的职能部门及相关负责领导均可以实施审计监督, 从而保证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不受部门隶属关系和行政级别的限制。

(三) 审计权限设定比较完备

首先, 许多外国审计部门具有立法权限, 对国家财经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不仅有权审核, 而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废止和颁发。其次, 许多外国审计部门拥有经费分配权限, 可根据实际情况向下级审计部门直接划拨经费, 不受本级财务部门限制。再次, 许多外国审计部门拥有司法权限, 对审计查出的问题有权运用司法手段予以处理, 从而保证了审计决定的贯彻落实与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四) 审计法规制度比较完善

外国法制建设本身就比较完善, 在各项审计法规制度中, 对于审计体制各要素都有明确的规定, 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审计体制的高效运行。例如美国国家法规中有一大类专门是审计相关法规, 这其中对于审计组织体系、机构设置、职责权限等问题都有详细明确的规定;日本也有相当数量的关于财务审计的法规, 这些法规从其制订到实施的各个环节, 都涵盖了审计部门领导关系、相关人员编成、管辖责任划分等内容, 从而使审计体制建设实现了规范化与制度化。

三、对我军审计体制创新的启示

(一) 注重增强人员配置的稳定性

立法型审计体制下各级审计部门负责人的任期都不受政府与国 (议) 会更迭的限制, 可以避免由于政治斗争或利益纠纷而可能出现的报复行为, 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国家审计机构的稳定性与审计方针、政策的连贯性。军队审计体制创新在审计人员配置方面, 可以考虑适当延长审计部门负责人的任职年限, 使其任期不受其他职能部门领导变动的影响, 并在审计人员相关技术职称评定上进一步完善, 使得广大审计工作者能够长期稳定地开展各项审计工作, 从而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发展动力。

(二) 进一步细化审计职能划分

司法型审计体制下, 针对不同的审计对象时审计职能各有侧重, 例如在开展财务审查活动时注重于履行其监督职能, 而在为审计对象提供各项经济咨询时注重于履行其服务职能。军队审计体制创新在审计职能划分上, 应根据军队审计部门、军队审计事务所和内部审计机构的实际情况, 在保证其监督、鉴证与评价基本职能的前提下, 对其特有职能予以适当突出, 从而保证不同审计组织在军事经济运行中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 更好地推进军队审计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 兼顾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与公正性

独立型审计体制下的审计机构虽然在开展各项具体工作时无需受到来自其他部门的干扰与影响, 但是它作出的各项审计决定仍需经过相关立法部门的审核并作出最后裁决后方能生效, 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对审计机构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与控制, 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审计部门不带政治偏见地、客观公正地行使监督职能。军队审计体制创新一方面要提高审计部门的法律地位, 保证其拥有足够的审计职权;另一方面又要对审计部门和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制约, 保证其完全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开展各项审计活动。

(四) 注重提升审计工作的透明性

独立型审计体制下的国家审计机构负责对政府的各项财政收支进行监督审核, 并将审计结果予以公示, 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军队审计体制创新要想得到广大官兵的拥护和支持, 也应进一步增强透明度, 使军队审计工作取得的各项成果与存在的问题都能展现在公众视线之中, 使广大官兵拥有一个了解军队审计工作的渠道, 进而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这样才能为军队审计体制创新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摘要: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深入, 审计在军队提高国防和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国外主要的几种审计体制, 分析了各自的特点, 为我军审计体制创新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外国审计,体制创新,启示

参考文献

[1]石爱中.审计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2]中国审计体系研究课题组.中国审计体系研究[M].中国审计出版社, 1998.

外国审计论文 篇3

一、几个主要国家审计机关绩效审计概况

(一) 美国审计署

美国审计署通过关注联邦政府各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整体运行, 不断对各相关部门及政策工具进行评估, 服务国会和美国民众, 成为美国国家治理的重要保障。

绩效审计职责。根据美国现行法律, 美国审计署绩效审计的法定职责包括:一是对联邦政府履责情况和绩效进行审查评估, 并向国会提交审计报告或发表证词, 包括政府履行法定职责的绩效状况、重大政策实施状况及效果、重大决策事项等。二是对联邦现行重大外交、军事、财政、金融和商业政策进行跟踪审计, 评估政策执行、政策本身的有效性并提出完善建议。三是对联邦机构和投资项目 (包括接受联邦资金资助的地方政府和私营机构) 进行绩效审计评价, 提出建设性意见, 以帮助改进管理, 提高绩效。

绩效审计特点。一是绩效审计战略目标与国家治理目标的内在一致性。二是开展政府职能“重复、交叉与分割”审计。三是采用科学的审计方法。美国审计署采用综合评价法、结构访谈法、案例研究法等审计方法提高绩效审计质量。其中前瞻性分析审计是美国审计署绩效审计实务中的重要方法。

绩效审计报告。绩效审计报告是美国审计署审计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 称之为“报告与证词”。绩效审计报告所涉及的被审计部门和机构可以分成行政部门、独立机构、司法机构、立法机构、国际组织、特殊领土六类。绩效审计报告所涉及的专题非常广泛, 包括审计与财务管理、预算与支出、经济发展、教育、就业、能源、金融市场与制度等30余个。

(二) 英国审计署

英国的绩效审计走在世界审计的前列。英国审计署每年完成约60个单独的绩效审计项目, 财务审计项目也均包含了绩效审计的内容。绩效审计范围涉及国防、交通、教育、环境、养老、卫生、文化、法律、财政、农业等众多领域, 主要关注政府的项目、方案和举措是如何实施的;改进财政管理和财政报告;信息的更好利用;确保公共服务的有效开支。审计报告内容包含如何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建议。

绩效审计计划的重点。一是降低成本。审查政府机构如何制订并具体执行结构化缩减开支的计划。二是责任。关注政府改组的影响, 以及责任交付新模式的运转情况。三是地方一级的服务提供。研究整个服务提供系统, 或关注地方一级的融资渠道以及实施和管理方法。四是跨政府问题。关注跨政府或多个政府机构, 从中提炼成功的做法。五是解决主要经济挑战。定期审查政府为改善当前经济状况而实施的主要行动。

绩效审计模式及主要方法。一是收集审计证据。英国审计署在绩效审计中常用的证据收集方法可分为定量法和定性法两类。定量法主要包括调查法、案例研究、统计分析法等;定性法主要包括访谈法、观察法、文档和实物证据法等。二是分析审计证据。英国审计署在绩效审计中常用的证据收集方法可分为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两类。定量分析法包括:初步分析法、统计推断法、统计检验法、数据关联分析法等。定性分析法包括:编码和抽象法、数据矩阵法、序时分析法、频率计算法等。三是得出审计结论。英国审计署在绩效审计中经常采用“碰头会”的方法, 即审计人员向审计组全体成员讲解审计的结果, 将审计报告与审计证据联系起来, 避免得出有失偏颇的审计结论。

绩效审计标准和跟踪检查。英国审计署在绩效审计中并不自己制定绩效审计标准, 而是借助历史数据、各行业主管部门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社会权威质量评估机构评判标准, 以及审计部门以往的审计资料构建绩效审计指标体系, 确保绩效审计中引用的数据、标准、指标、评价结果既能被社会各界接受, 又能对政府各部门的绩效管理产生切实的功效。跟踪检查是英国审计署绩效审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 是保证审计质量、评价审计效果的一项重要措施。该环节工作内容包括:一是确认审计影响。绩效审计影响分为量化的经济影响、量化的非经济影响和质的影响三类。二是实施建设性的事后监督工作。事后监督采用新闻媒体报道、外部监督、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和审计组复核四种方式。

(三) 德国联邦审计院

作为德国最高联邦机构之一的联邦审计院, 主要通过财政监督、咨询建议以及自身厉行节约的原则, 来确保国家机器运行的合法合理高效。联邦审计院在预算监督方面的主要内容是审查预算单位的支出是否符合法律、是否经济节约, 重点是经济性。联邦审计院一般不评价一项政治决策, 而是在审计报告中提供关于事实的信息和数据, 在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承担咨询任务, 提供决策帮助。联邦审计院承担建议和咨询任务的目的, 在于避免或减少发生财政方面的错误并提高效用。咨询是德国联邦审计院在其经济性审计方面的独到之处, 重视事前的经济性研究与分析。

横向审计是目前德国联邦审计院最受重视并广泛运用的审计形式之一, 它是适应经济性审计的开展而出现的。横向审计分为三类:部门内部单位间的横向审计;不同部门间的横向审计;不同部门内部单位间的横向审计。这一审计方式, 帮助审计人员找到评价经济性的标准, 查明问题存在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易于被被审计单位所接受。同时, 它有助于审计人员发现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问题, 从宏观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 以促使财政预算的调整和立法的完善。作为德国联邦审计院进行经济性审计的一种独特审计方式, 横向审计在经济性审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 法国审计法院

法国审计法院的主要任务是对国家公共财政收支和预算执行及决算情况进行事后审计, 审核其准确性、合规性和真实性, 以及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公共管理绩效。法国审计法院的审计活动分为司法性审计和非司法性审计两种。司法性审计针对的是公共会计账目, 非司法性审计针对的是审计对象的经营管理状况。非司法性审计除了对公共政策的评估外, 最主要的是开展管理审计, 即绩效审计。管理审计包含了财务、效益、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关注审计对象管理活动的经济性, 人力、财务及其他资源的利用效率, 业绩效益及其影响。管理审计涉及政府各个部门及其公共机构、社会保险机构、国有企业以及国家拥有部分资产的合营企业、国家给予财政补贴或享受国家税收优惠的企业。管理审计与公共会计账目审计紧密结合在一起, 是一种综合性审计活动。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 管理审计通过对企业或机构管理活动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行客观、系统的评估, 提出整改、优化意见和建议, 推动了经济、社会、教育、保险、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健康发展, 得到了法国社会和国民的广泛认可。

(五) 加拿大审计署

从当前状况和发展趋势看, 加拿大审计署已由审查单纯的财务信息转变为越来越关注非财务信息, 比如审查政府部门的运转是否符合立法规定, 重大项目的效益、效率、效果如何等。加拿大审计署按审计目标划分的职责, 除了真实性审计和合法性审计这两种传统的财务审计外, 另一项职责是开展综合审计 (含绩效审计) 。对政府及其部门的综合审计, 内容包括政府组织或职能、活动或项目等的合法合规性、经济性、效率、效果, 对环境的影响, 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 对公共财产的保护等。但对政策制定和政府项目立项本身的合理性不提出质疑, 也不评价政府政策的成就。与传统财务审计相比, 综合审计难度较大, 所耗费的审计资源高。

二、外国审计机关绩效审计对我国审计工作的启示

(一) 明确政府绩效审计的法律地位

依法审计是现代审计制度建立和运行的基础。美国1974年制定了《国会预算与拨款控制法案》, 英国1983年出台了《国家审计法》, 都对开展绩效审计作出了法律规定。虽然我国有关审计法规制度对绩效审计有原则要求, 但规定不健全, 针对性不强, 缺乏操作性。为了保障绩效审计的监督权和建议权的充分发挥, 我国需要建立健全政府绩效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 为绩效审计开展提供法制保障。具体途经为:通过修订现行的《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 或制定专门的政府绩效审计条例, 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审计目标、审计主体、审计客体、权利义务、法律责任、公告规定等加以明确, 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制度安排作出规定, 以确立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中的法律地位。

(二) 制定政府绩效审计准则或指南

从1972年迄今, 美国审计署制定并发布了7版《政府审计准则》。最新版政府审计准则称为2011版政府审计准则, 涵盖了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和舞弊审计等主要审计业务类型。英国审计署为开展绩效审计, 颁布了《绩效审计手册》, 对绩效审计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用绩效标准强化审计质量。目前,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缺乏规范化, 审计操作难以遵循, 审计质量无法考评。我国审计机关应在具体的审计实践操作中, 通过修订国家审计准则和制定《绩效审计指南》, 对绩效审计的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审计评价标准、审计方法、审计报告格式等予以细化, 规范绩效审计的具体业务和质量标准, 以保障绩效审计结果公允, 促进绩效审计快速发展。

(三) 拓展公共政策执行情况绩效审计

1993年颁布的《政府绩效与成果法》, 为美国审计署开展公共政策评价研究提供了法律依据。该法案使美国审计署从监管联邦政府部门局部的、具体项目的执行层面, 上升到监管国家整体战略计划实施的层面, 并为美国审计署公共政策评价提供了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如今, 绩效审计、项目评价和政策分析占到美国审计署工作量的90%以上。现阶段, 我国绩效审计未能完全满足国家治理的需要, 必须拓展绩效审计范围, 践行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理念。公共政策执行情况绩效审计是一种宏观、高层次的政府绩效审计。服务理念应当作为政府绩效审计的指导思想。当前, 要加大对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 把促进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作为审计工作重点, 持续跟踪审计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重大政策措施情况, 及时发现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 及时揭示和反映政策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促进政令畅通, 提高政府绩效, 推动国家治理机制良好运行。

(四) 在各个审计领域加大绩效审计力度

我国审计机关要把绩效理念贯穿审计工作始终, 在各个审计领域加大绩效审计力度。要开展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 持续关注财政资金的存量和增量, 推动财政资金合理配置、高效使用, 促进财政提质增效。要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 关注财政支出的绩效, 促进财政专项资金规范高效使用。要加强“三公”经费、会议费使用和楼堂馆所建设等方面审计, 促进厉行节约和提高行政运行绩效。要加大对民生和资源环保项目的绩效审计力度, 深入分析财政投入与项目进展、事业发展等情况, 坚持纵向到底, 循着资金流向走, 从政策要求、预算安排、资金拨付一直追踪问效到项目或个人, 推动民生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强国有企业经营绩效审计, 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加强国家建设项目投资绩效审计, 促进提高项目投资绩效。要加强外资运用绩效审计, 促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在审计目标上有共同之处。要以绩效审计理念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目标、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方法、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促进绩效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全面结合, 推动经济责任审计转型升级。

(五) 坚持探索开展独立型绩效审计项目

从世界审计领域的发展趋势看, 绩效审计已经成为政府审计的主流, 提高政府绩效是公共管理的基本目标之一。外国审计机关每年都安排一定数量的独立型绩效审计项目, 有的还制定绩效审计战略规划。例如, 美国审计署己将绩效审计年度计划与国会听证需求相衔接, 形合动态耦合机制。相比之下, 我国审计机关绩效审计尚处于起步阶段, 独立型绩效审计项目安排甚少。从目前我国审计工作实践来看, 独立型绩效审计与结合型绩效审计并重是现实的选择。独立型绩效审计是指专门单独立项开展的绩效审计项目, 主要审查和评价审计对象配置、使用、利用财政资金和其他公共资源的绩效目标设定情况;财政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其他公共资源配置和利用情况;为实现绩效目标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和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独立型绩效审计是绩效审计的发展方向, 逐步开展独立型绩效审计是绩效审计工作走向高端和成熟的标志。我国审计机关在制定审计工作五年规划和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中, 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工作目标选择, 坚持独立型绩效审计和结合型绩效审计并重, 加大探索独立型绩效审计的比重, 不断扩大绩效审计的影响, 推动绩效审计实践向“促进良治”目标发展。

(六) 加强政府绩效审计队伍建设

绩效审计涉及范围广, 对审计人力资源的结构要求更为复杂。美国审计署员工知识背景包括会计、法律、工程、公共管理、经济学、社会科学等。德国联邦审计院多数审计人员具有法律背景, 同时也雇用商科和经济类毕业生、计算机专家以及建筑、机械、通信、电子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工程师。同时, 绩效审计需要利用多种专业的专家。加拿大审计署每一项综合审计 (含绩效审计) 都设有一个顾问委员会, 由来审计署内外部具有优良的专业技能、洞察力、知识和经验的专家组成, 他们通常是所在专业领域的领头人。为了保障政府绩效审计顺利实施, 我国审计机关必须优优审计人员知识结构, 吸收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统计学、数学等知识背景的人员充实审计队伍。同时, 应根据不同的绩效审计项目, 在审计实施之前对审计人员进行专门的业务技能培训, 尤其要注重对目标审计、内控审计、管理审计等方面的培训。此外, 要建立和完善绩效审计专家库、社会中介机构库, 优化绩效审计专家聘任和聘请社会中介机构人员参与绩效审计的方式、方法, 充实绩效审计力量, 提高绩效审计质量。

摘要:绩效审计是世界政府审计的主流, 是我国政府审计的发展方向。长期以来, 美、英、德、法、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审计机关致力于开展绩效审计, 取得了显著成效, 其经验和做法, 值得我国审计机关学习借鉴。外国审计机关绩效审计对我国审计工作的启示是:明确政府绩效审计的法律地位;制定政府绩效审计准则或指南;拓展公共政策执行情况绩效审计;在各个审计领域加大绩效审计力度;坚持探索开展独立型绩效审计项目;加强政府绩效审计队伍建设。

关键词:外国,审计机关,绩效审计

参考文献

[1]审计署审计科研所.世界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审计概况[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4.

[2]雷阳, 杨国庆.美国绩效审计的主要特点及启示[J].中国审计, 2014 (1) .

[3]陆晓晖.美国审计署审计报告的类型及特点[J].中国审计, 2014 (13) .

[4]杨明, 王浩.美英政府绩效审计的实践与经验[J].中国审计, 2014 (22) .

外国审计论文 篇4

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化学原料药生产国, 年产量约占世界年生产总量的22%。化学原料药已成为我国医药工业的支柱, 产值占整个医药工业的1/3左右, 是当前我国医药行业中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品。随着原料药出口的增加, 中国原料药生产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各国的制药企业的质量审计。如何主动、有效地迎接客户质量审计, 笔者对此进行探讨。

二、外部质量审计

药品是国际贸易中主要的15类产品之一, 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生产本国所需的全部药品, 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国际间通行药品质量认证。

1. 原辅料、包装材料厂家审计

药品质量与生产厂家所选用的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的质量之间商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制药企业希望供货厂家能够足量地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物料, 且价格低廉;供货厂家也应强化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措施, 双方间建立足够的置信度。当然, 制约企业的外部质量审计是质量保证不可缺少的手段, 这也是GMP规定的强制性手段。

在审计类型上, 不仅有对可能的新供应厂家的审计以及随后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性质量审计, 而且也有质量问题的调查审计, 这类审计是在供应厂家的物料出现质量问题, 需要找出原因以防止类似问题继续出现时进行的。在审计的步骤上, 应先制定审计的计划, 然后按文件规定的程序具体实施, 做出审计结论, 写出审计报告。

2. 合同生产厂家质量审计

国家对通过GMP认证的制药企业在异地生产、委托加工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今后会遇到合同生产厂家的质量审计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来在欧美等新药开发领先的国家, 出于新产品的引入、生产能力不足、地理位置造成的销售优势等原因, 而形成合同生产。药品质量的特殊性, 需要承担合同生产的质量职责, 自然要求合同厂家要符合GMP标准, 理所当然地要进行质量审计。

三、加强自检, 应对外国质量审计

1. 人员

人员配置及其相关培训对质量体系的规范进行具有较大影响, 因此客户审计时往往要进行考察。企业在准备审计时应注意:

(1) 是否有足够合适的人员从事原料药生产、质检等各环节工作, 并能提供组织机构图; (2) 人员是否有明确的岗位职责; (3是否有专人对文件、产品放行、产品标签等方面进行控制; (4生产、质检人员是否接受过GMP (及岗位操作等培训 (并记录在案) 。

2. 清洁卫生

这里的“清洁卫生”不仅有清洁卫生的一般含义, 而且含有在防止微生物、微粒污染方面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此项内容主要包括:生产环境卫生、生产工艺卫生、生产人员卫生等方面。按质量规范执行过程中还应注意: (1) 生产设备及区域定期进行清洁, 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并有执行记录; (2) 有用于与产品生产储存相关的设施设备的清洁剂、消毒剂及虫害防治剂等; (3) 原料药的非洁净区生产储存区域, 尤其是由动物提取的原料药的仓储、粗品加工等区域, 应加强虫害防治, 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并进行相应记录。

3. 生产及设施

在生产自检中应注意: (1) 产品生产过程应按照生产工艺进行; (2) 物料的进出传递应最大限度避免污染; (3) 产品混批应进行验证, 并有混批记录; (4) 生产设备、现场工具所处状态标志应明晰, 并标识正确; (5) 各仪器仪表均经过校验, 并处于校验有效期内; (6) 生产人员着装正确; (7) 生产操作记录应按时真实填写; (8) 洁净区空气净化系统应按要求定期进行测试、清洁、更换; (9) 生产用水的水质应按要求进行检测并记录; (10) 产品仓储分区明确 (待检区、合格区、不合格区) , 并明确标识。

4. 文件

文件系统能反映出一个企业质量体系的管理程度及生产过程的控制水平, 因此客户审计时对文件系统的检查往往较为细致。对文件系统的审计一般针对文件的受控性、全面性、时效性来进行。文件方面的检查一般分为现场文件检查和文件的系统检查。

(1) 现场文件检查主要针对现场记录进行检查, 主要看:现场操作记录、设备日志等现场记录是否及时填写;记录中是否出现偏差, 出现偏差后相关人员是否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处理、解决;记录的传递/领取是否可控等; (2) 在对文件进行系统检查时, 主要关注验证资料、SOP及其记录、批记录等。验证的资料主要包括厂房设施、设备、工艺条件、清洗工艺、检验方法、水系统等; (3) 相关SOP及记录, 包括文件批号管理、设备校验、产品放行、不合格处理、偏差处理、客户投诉、改变控制、人员培训、取样制度、留样制度、稳定性试验及批记录等。通常审计中审计人员会随机或者按过去提供物料的情况抽取1-3批批生产记录进行检查。

5. 实验室

实验室的审计是客户审计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审计的目的是:确认样品检测是否根据当前的检测方法进行, 检测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并可追溯。因此, 在企业自检时, 应重视对实验室规范化的检查, 包括: (1) 检测方法应是书面的、受控的、最新的; (2) 质量标准应是受控的, 并定期进行复审修订; (3) 标准品的存放应根据标准品的说明进行; (4) 试验试剂的配制存放应贴有标签, 说明其配制4开瓶时间、有效期等信息; (5) 实验仪器应定期给予校验并有校验记录; (6) 留样室应清洁, 留样样品的储存包装应与实际产品包装相同或使用模拟包装, 保存在与产品标签说明相符的条件下, 按规定对产品进行稳定性考察; (7) 检测原始记录、设备使用日志应及时填写, 检测记录应有复核人。

参考文献

[1]赵治华.原料药生产企业对客户质量审计的自检[J].医药质量, 2004 (8)

上一篇:德法模式论文下一篇:配置特点及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