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因素

2024-07-31

浪漫主义因素(共12篇)

浪漫主义因素 篇1

摘要:汤姆斯·哈代是20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迄今为止, 很多的评论家对他作品中的写作风格, 故事结构和宗教思想等做了研究。虽然人们依然关注的是这部小说中的悲剧成分及“宿命论”等.然而作为他早期的作品, 该作品却透露着明显的浪漫因素。本文旨在从人物性格塑造、环境描写和曲折的情节三个方面分析《远离尘嚣》中的浪漫主义因素。

关键词:浪漫主义,人物性格,环境,情节

故事发生在一个封闭的小乡村里, 纯朴的民风和美丽的景色使人们暂时忘记了尘世间的烦恼。在这部小说中, 作者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虽然在最后团圆结局的背后仍然包含着痛苦、背叛等, 但是这部小说中的浪漫主义成分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仅通过人物性格塑造、环境描写和情节设置三方面来研究这部小说中的浪漫主义因素。

一、人物性格塑造中的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作家描写客观事物时, 倾向于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 通过塑造人物性格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远离尘嚣这部作品是这一特征的典型体现。以下部分, 本文将通过主要人物性格分析作者的浪漫主义。

(一) 奥克人物性格分析

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之一奥克, 作者将其塑造成英雄的形象。

首先, 奥克是一个无私的人。在芭丝谢芭拒绝了他之后, 奥克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劫难—他的羊群摔下了悬崖, 他失去了一切财产。面对这一灾难, 他首先想到的是芭丝谢芭。他感谢上帝幸亏她没有嫁给他, 否则她就要和自己一起受苦了。当她拒绝他后, 他选择留在她身边, 默默地支持她, 帮助她。即使到最后, 他的离开也是因为他觉得谣言会伤害到她。为了让芭丝谢芭活得幸福, 他宁愿放弃自己的幸福。他对芭丝谢芭纯洁而无私的爱没有被尘世间任何琐事所污染, 他的爱是真正的远离尘嚣。

其次, 他是一个自尊的人。虽然奥克深深地爱着芭丝谢芭, 但他的爱不是盲目的爱。当芭丝谢芭送给伯德伍德情人节卡片后, 他责备她不负责任的行为。她将他赶走, 当遇到困境时, 她仅让一个仆人去找他, 遭到奥克的拒绝。只有她亲自去请, 他才会回去帮她。这里足以展现奥克的自尊, 也足以展现哈代对自由和独立的敬佩。

奥克的爱情观亦是哈代的爱情观。奥克是哈代理想的化身, 哈代通过对奥克形象的塑造, 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体现了浪漫主义写法。

(二) 芭丝谢芭人物性格分析

小说的女主人公芭丝谢芭, 哈代将其塑造成独立、勇敢的新女性形象。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 他拒绝了奥克和伯德伍德仅仅是因为她不爱他们。虽然他选择特洛伊是个愚蠢的行为, 但是她却从不后悔, 她爱憎分明, 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是摆脱束缚的新女性。她还独立地处理农场的大小事务, 当发现原来的农场经理偷粮食之后, 她毅然决然的辞退了他, 自己充当经理的角色, 这里可以看出她很有能力, 亦很独立。她的性格, 反映了作者对现代女性的期望。女人不是男人的附庸, 女人也有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作者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符合浪漫主义特征。

二、环境描写中的浪漫主义因素

浪漫主义的思想特征之一是描写自然风光, 歌颂大自然。由于厌恶资本主义物质文明, 反感庸俗丑陋的现实, 对工业革命的恐惧和憎恶成了浪漫主义作家共有的特点。哈代生活在维多利亚晚期, 工业化的蓬勃发展给英国带来繁荣的同时, 也摧毁了传统的生活方式, 哈代对此很反感。作为一个热爱乡村热爱自然的人, 哈代会努力描绘自认的美丽和乡里间的和谐。

威斯伯里小镇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构思的, 因此, 作者在对环境的描写中必包含自己的想象和意愿。多赛特郡是自然的象征, 作者希望自然可以保持其原有的状态而不被暴力所征服。作者认为自然的包容和神秘给人以世外桃源之感, 自然可以进化心灵, 愉悦心智。作者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基调描写自然环境, 以此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感情, 这本身就是浪漫主义作家的常用手法。

此外, 作者还高度赞扬了邻里间高贵的品格。他们纯洁善良, 乐于助人, 在麦芽仓库的谈话展现出了他们友好和谐的关系, 这里的一切都是传统模式, 这正是作者说期望的。哈代推崇传统文化, 不满工业和资本的扩张。多特郡和卡斯特桥的不同恰好反映出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冲突。这部小说中社会环境的描写传达了他的愿望, 这正是浪漫主义特点之一。

三、情节中的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作家往往构思奇特, 充满神秘感, 从而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这部小说在其第一次出版前是一本杂志的连载小说, 以此, 这部小说的情节就注定曲折复杂, 充满神秘感, 只有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小说中的范妮就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角色。她初次登场是出现在一个教堂里, 衣衫褴褛, 面露愁容, 问到大谷仓的路。她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心跳加速, 像一只受了惊吓的小绵羊。她告诉盖布里埃尔过几天之后再说见到过她。作者并未介绍这个女人的身份, 也为介绍他遭遇到什么困难, 而是有意使这个女人的身份充满了悬念和好奇感, 这是作者的浪漫主义手法之一。

尽管批评家们认为哈代早期的小说中反映的是现实主义, 但是, 《远离尘嚣》这部作品表现出了浪漫主义因素。作者传达了自己的理想, 赞扬了传统生活方式, 描写了美丽的乡村景色, 这都是浪漫主义的体现。本文希望读者可以对哈代有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但是由于时间有限, 本文还有不足之处, 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Thomas Hardy.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Beijing:ForeignLanguage Teaching&Researching Pres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Dale Kramer剑桥文学指南:托马斯.哈代.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Elizabeth R.Nelson.Thomas Hardy’s Far from the MaddingCrowd.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Researching Press, 1996

[4]、常耀信, 英国文学简史,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5]、Li Eying.General Survey of Britain and American.Beijing:Education and Culture Press, 2004

浪漫主义因素 篇2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的情感性、主体性还体现在学生兴致盎然地参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如:在“手拉手”迎香港回归活动中,结合同学们学习语文、思品、历史、地理、音乐等课程中的有关内容,参考课外书籍《香港回归祖国》,我设计了10个环节的系列教育活动:(一)打开地图找香港;(二)搜集图片看香港;(三)读书读报知香港;(四)知识竞赛讲香港;(五)编辑小报写香港;(六)编演儿歌唱香港;(七)临摹想象画香港;(八)写封信儿寄香港;(九)举行班会迎香港;(十)捐款铸钟庆回归。三个月的系列教育活动像接力棒一样,使爱国情感在学生心中不断得到强化。

浪漫主义因素 篇3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13-02

一、有关认同和道路认同的理论

认同(Identity)一词最早来自于拉丁文idem,其意是“相同”或“同一”(the same),英文的“identity”有多种含义,如认出,确认,认明,认为同一或使一致,认为……一致(with)等,其本意是“身份”,既包括客观的一些相似或相同的特性,如相同的身份、相同的表现等,也包括心理认识上的一致性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关系。埃里克森认为,认同就是在与他者的比较中形成的一种自我认知和自我界定,是自身独特的、与他人不同的特征以及与其他同类共享一些本质特征,就是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的交往中所发现的差异、特征及其归属感。

西方学者对政治认同研究的贡献概括起来有以下方面:其一,提出了研究政治认同问题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其二,提出了政治认同研究的基本方法,如比较方法、系统方法、实证方法等。国内学者对政治认同的基本概念、理论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本文认为,在现阶段的中国,政治认同的核心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而道路认同的研究应当从影响其认同的各种因素开始,从认同教育的角度看,研究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消极因素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消极因素分析

(一)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化冲击着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冲击着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1988年,西方一位资产阶级政治家预言,到20世纪末,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将“不战而胜”。不久,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苏联东欧原执政的15个共产党,有10个丧失了政权,广大非执政的共产党力量锐减,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的挫折。一时间,西方舆论和资产阶级人士欣喜若狂,纷纷预言:社会主义的历史已经“终结”,社会主义要从世界上灭亡了,21世纪将是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苏联东欧剧变和冷战结束,一方面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带来严峻挑战,使得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挟经济科技实力加速推进全球化,并且加紧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的活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人们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二)历史上的政策失误影响着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

1984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员会代表团时发表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讲话时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如果说新中国成立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

(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动摇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使得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人们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出现重经济、重物质、重实惠、重消费、重市场等观念,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另外,随着收入水平的变化,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的消费层次,导致了一部分人心理严重失衡,长此下去就会引起不同群体之间的裂痕。

(四)政治表达与参与不足削弱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但是,当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深度和广度不够,人民群众政治表达与政治参与能力的不足也导致人们对政治主体的政治认同削弱。如人大代表选举制、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传统的政治参与制度,仍然需要自我发展和完善。比如选举代表过程中买卖选票、形式主义和随大流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选民对候选人完全不了解,对代表是否能反映选民意图持怀疑态度。再如政协制度仍然缺少完备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一些民主党派人士出于种种原因未能充分行使参政议政的权利。近几年来,更多的公民可以通过信访制度、岗前公示制度、听证会制度实现政治参与的愿望,但他们同时也反映,这些参与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传统参与制度的缺陷,却有执行力度不足、执行不到位和走形式等诸多问题。

(五)各种社会不公正现象阻碍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

十八大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石。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合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公平正义如果缺失和谐社会将面临考验。当前社会不公正现象主要体现在贫富差距拉升幅度过大、社会再分配力度较弱、市场经济领域中竞争规则不公正、政治生活中权利不公正、社会生活中的机会不均以及腐败等,这些必然会影响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六)多样化的价值观和社会思潮困扰着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

由于经济生活的多元化带来的人们社会文化观念、政治价值观的多样化也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公众对政治主体的政治认同。一方面,我们倡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人们,另一方面,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大量的不良思潮影响人们的成长成才,这实际上已经影响了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接受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消极因素的意义

(一)增强意识形态斗争主动性的需要

国内外意识形态斗争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国家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一些国际敌对势力企图压制和破坏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良好局面,他们亡我之心不死,与我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和平演变”图谋仍然没有改变,他们十分注重把这一图谋的实现寄予青年一代尤其是高校大学生。他们经常利用国家治理力量相对薄弱,以“人权”和“宗教”为借口,歪曲历史事实,制造矛盾,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通过对学生的宗教渗透、金钱收买、文字宣传、互联网等各种方式,达到既获取实际商业利益,又进行文化渗透、意识形态扩张的目的。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使一些人不能客观地认识历史、现状和未来,容易产生偏激情绪,容易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产生模糊认识,甚至否定。从这个意义说加强道路认同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强化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需要

亨廷顿认为,文化认同的差异,将成为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根源。“在当代世界,‘他们越来越可能是不同文明的人。冷战的结束并未结束冲突,反而产生了基于文明的新认同以及不同文明集团(在最广的层面上不同的文明)之间冲突的模式。”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全国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都为创造发展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和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确立了坚实的精神支柱。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强化中国共产党执政认同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的一条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要因为:其一,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其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理论创新的党。其三,中国共产党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工作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发现并及时总结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的新创造,并把这种新创造上升到理论高度,用以指导全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的成就。其四,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注重加强自身建设的党,并通过自身建设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坚强的领导核心。当前,党要站在时代前列继续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就必须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下功夫,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继续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因此,道路认同是强化中国共产党执政认同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敏吾.五大点支撑“中国发展模式”[J].亚博经济专题论述,2008,(12).

[2]王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和科学内涵[J].甘肃理论学刊,2008,(11).

[3]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4]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哲学研究,2002,(11).

[5]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西方风景画发展的浪漫主义因素 篇4

西方美术史中风景画的发展相对于人物画来说是十分艰难而缓慢的。很长时间以来, 它都是作为其他画科 (比如历史画、风俗画以及肖像画等) 的背景而存在。虽然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有一些大师对它产生了兴趣, 但画家的范围与探索的深度却十分地有限。例如当时威尼斯画派的画家们就曾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其代表画家乔尔乔内的作品《暴风雨》就使人物身后的风景似乎是第一次不仅充当背景而已 (这里的风景本身就是这幅画的真正主题) 。文艺复兴末期的画家格列柯的《托莱多风景》也并非是一种装饰性的背景, 它本身就是一幅完整的风景画。但无论是乔尔乔内还是格列柯的创作都还是以人物画的创作为主, 所以风景画在当时并未受到充分的重视或者说只是某些艺术家某个时期的兴趣而已。当然, 这是和西方长期以来特别重视历史画是有直接的关系——自文艺复兴以来, 历史画由于其具备强有力的叙事与说教的功能而被认为是绘画艺术的最高样式, 它也因此受到人们特别是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显然, 在这种历史的境遇中, 风景画如果不能像历史画那样赋予其自身以更高的价值和更多的意义, 它就很难避免作为“背景”的身份而获得快速地发展。

二、风景画的独立

17世纪则一般被人们认为是风景画成为独立画种的时期。荷兰因较早地获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而使其社会与大众拥有了更多自由的品质与世俗的精神, 于是普通的民众对于现实生活及生存空间的关注与热爱导致了风景画的蓬勃发展。顺应时代的要求, 荷兰小画派的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带有自然主义色彩的风景画。但是, 由于当时的欧洲正处于宗教势力与君权主义张扬的时期, 荷兰画家们所创作的那些充满自由与世俗精神的作品并未对欧洲其他国家的绘画产生广泛的影响。令人称奇的是, 他们的影响力甚至还不如同时期法国的一位风景画家洛兰。洛兰以其古典且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风景创作一度风行欧洲诸多国家。

三、风景画发展的困境

不幸的是, 洛兰的创作并未推动欧洲风景画快速地发展, 相反, 后来的追随者们却使风景画陷入了窘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这些画家并未深究洛兰的作品产生的根源——即洛兰的作品是深入地研究大自然的结果, 而他们只是模仿其作品表面的效果。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18世纪, 以至于很多风景画家都不再研究真实的大自然了;他们只是依据洛兰作品里的某些事物, 重新进行组合或拼接, 以便形成那种带着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的风景。当然, 这与观众的趣味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人们认为只有当风景自身如画时, 也就是风景能够入画时, 自然风景才有令人愉悦的美感——也就是说风景画所要表现的客观对象必须是被认可的美丽的景色。这样以来风景画似乎只具有装饰的意义及优美的性质, 它的表现力就显得十分的有限, 那么它的发展势必受到很大的制约。

四、浪漫主义对风景画发展的推动

(一) 浪漫主义与风景画的创作

19世纪, 风景画所面临的窘境终于被打破了。当然, 改变这种情形的因素有很多, 比如, 当时的欧洲社会已进入了大变革的时期, 人们为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与权利不断地进行着抗争。此时, 艺术家的创作相对地自由宽松了很多。的确, 此时的浪漫主义思潮风起云涌也绝非偶然。因为浪漫主义主张创作自由、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个性、重视想象和感情, 它和大众在当时社会中的诉求十分地吻合。

于是, 受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 风景画的创作也逐渐地获得了全面的解放与自由。最重要的转变就是那些敏感的浪漫主义艺术家们改变了风景画的面貌, 他们赋予风景画以更多的意义, 而不仅仅是简单地描绘自然。浪漫主义的画家们经常运用在自然中寓意的方式, 把精神、道德、历史和哲学的诸多问题渗透于风景画中。于是, 风景画就具有了更多的诗意、更广泛的美感、更纯粹的绘画性和更复杂的情感性。德国和英国的艺术家在这方面做出了最卓越的贡献, 他们的创作也最为人们所称道。下面, 我们就通过对这两个国家的风景画家及其作品的分析来探讨浪漫主义如何强烈地推动着风景画的发展。

(二) 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对风景画内涵的突破

19世纪早期, 在德国, 由于受到了浪漫主义泛神论观点的影响, 风景画家们开始努力地去表现自然的“生命”。因为在他们看来自然就是个“生命”。它包含着生命的一切存在, 并且这种生命是带有神秘感的。于是艺术家就有了一种神圣的使命——去解读大自然中的信号和征象, 从而揭露出掩藏在可见的自然物质中的精神与思想等。艺术家对于自然的观察, 就不仅是观其外表了, 他必须参与到自然的灵魂之中, 与天地共呼吸。那么, 在这种思维的指引下, 艺术家的创作也不再仅仅是描绘物象外在的特征了, 他们通过与自然的交流来解读其深层的内涵。此时, 最伟大的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弗里德里希就是用他那精细的笔触来表现人类的灵魂和自然世界合二为一的观点, 从而创作出了震撼人心的作品。

在弗里德里希的作品《雪中的修道院废墟》中, 我们看到的是万木萧疏的冬天的惨象。光秃秃的树, 荒废的哥特式小教堂以及白雪覆盖的墓地, 让人感到异常的寂静, 唯有送葬的队伍在缓缓移动。画中确是充满了死亡的气息;作品正如一曲肃穆的挽歌。在这件看似非常写实的作品里, 弗里德里希实际上把外在世界和内心感受融为一体了。正如画家自己写道:“艺术家不单单是画眼睛所见的, 也应当画出内心的感受。”1因此, 在弗里德里希看似没有激情的作品面前, 我们却被其深厚的感情与思考所打动。

这样的效果, 我们在前辈大师的风景画创作中是极少看到过的。对于弗里德里希的作品, 也许有的人并不会喜欢——因为它带给我们的并非愉悦的美感, 不像洛兰的风景那样。但是, 他的许多作品探索了人类生存的内心状态以及时间和空间的极限性, 从而赋予了其所描绘的对象一种抽象的寓意与象征的意味。因此, 一向不是很受重视的风景画的价值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无限地提升了, 它甚至还被挂在神圣的的教堂的墙壁上, 以感召广大的信众们保持对上帝的信心。这样的待遇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大概只有历史画才能享受到的。更重要的是, 我们看到后来很多的风景画家都受到了这种创作观念的影响, 从而创作出了大量激动人心或感人至深或发人深省的风景画作品。人们不再担心风景画所具有的价值与表现力了, 它完全能够达到人们所希望达到的目的。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 浪漫主义使风景画突破了固有的观念与程式并使其获得了无限发展的生机。

(三) 英国浪漫主义画家对风景画语言及表现力的突破

无独有偶, 在英国, 受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 画家透纳、康斯太勃尔等在更早一些时候就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风景画的表现力进行着探索, 他们的作品对19世纪后期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更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以天才画家透纳为例。他天生就是个浪漫主义者, 喜欢从大自然产生的动人心魄的效果中汲取灵感, 包括暴风雨、极端恶劣或美妙的天气, 尤其是光的效果。他的追求实际上早已超越了他所处时代的艺术传统, 其创作已经很具有现代人的趣味了。《暴风雪中的汽船》这幅画就非常地鲜明地展现了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作品运用了一种被认为是透纳所创造的“漩涡型”的构图;形体在此变得似乎可有可无了, 我们感觉到的是瞬间强烈爆发的情感与炫目的色彩。2

透纳在画中所使用的颜色是如此明快、如此不同寻常, 同时又是如此透明光亮, 以致有些评论家说他用的只是颜色本身, 甚至有人说他的眼睛可能有问题。事实是, 凭着一种顽强的对于绘画表现力的开拓精神, 画家才不断地试验新的颜色, 以便使它们能作为与大自然媲美的一种手段 (这样的表现方式曾被康斯太勃尔称为是用彩色的水蒸气画成的) 。所以后来的美术史家认为, 透纳的带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使绘画语言本身开始变得纯粹和独立, 而这正是现代艺术家们所追求的——长期以来受制于统治者的艺术家们在19世纪终于可以完全自己决定自己的作品了, 绘画创作也不再是宗教或政治的附属品了, 它也终于成为了它自己;而这正是浪漫主义思想所期望达到的目的。也正是受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 透纳才能拿起笔在画布上恣意纵横, 他从模仿过去大师们的作品开始他的绘画生涯, 最终却成为印象主义的先声。

更值得关注的是, 由于透纳等英国画家对于风景画的钟情, 他们持续的努力终于使风景画具有了无限的魅力。结果是, 在19世纪, 英国的风景画不仅获得了独立而且取得了与历史画同等的尊严——这种良好的影响使欧洲更年轻一些的艺术家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启发, 他们对于风景画以及油画艺术进行了更为大胆的尝试。于是, 接下来, 法国的巴比松画派和印象主义的画家们把风景画的发展和表现力推向了顶峰——风景画因此成为19世纪后期最具革命性和最具现代意义的画种。

五、结语

的确, 正是由于浪漫主义的因素使艺术家们具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知力, 从而“揭露”出了大自然中蕴藏着的“生命的意义”, 风景画才成为了传达个人及大众见解的有效方式。也正因为风景画包含着人类所有的情感与思想, 所以, 它变得那么地容易被人们接受或者是叫人无法回避——风景画也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机。

注释

11. (美) 弗雷德·S·克莱纳编著, 诸迪, 周青等译.加德纳世界艺术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6:875.

浪漫主义因素 篇5

(1)由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只有解决了三农问题,农业才能得到加强,农村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

(3)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迫使要进行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什么?

尽快解决三农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城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责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有哪些?

(1)农业生产力方式发生重大的变化,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2)农村经济全面繁荣,经济实力迅速增长。

(3)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非农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

(4)农村环境面貌改善,城市化水平提升。

(5)农业收入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你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农村建设的不和谐因素有哪些?

(1)失业人数太多,导致社会不安定。

(2)一些工厂的污染处理不合要求。

(3)住房问题,房价过高,以至于贫富差距过大。

(4)官官相扣,贪污胆大,见钱就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为大学生的你,应该怎么做?

(1)努力学习课本知识,学以致用。

(2)永远跟着党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3)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浪漫主义因素 篇6

谭嗣同的哲学世界观充满了矛盾,可以说是一个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典型集合体。本文着重展示他在后期唯心主义世界观中体现出来的可贵的进步新思想,即以“仁”及其中心范畴“以太”和“心力”彰显了他救亡图存、以心挽劫、普度众生的伟大精神。

关键词:仁;以太;心力

人们通常习惯于这样看问题:从事进步事业的人,总是拥护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而从事落后、反动事业的人,总是坚持唯心论与形而上学的。应该指出,这种常识并不是完全可靠的,它带有严重的片面性。因为人们不应把阶级斗争与哲学斗争等同划一,不应把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等同划一。

谭嗣同是一位兼具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历史人物。他并没有把早期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贯彻到底。由于他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并没有找到实现变革的物质力量,因此在1896年“北游访学”后哲学思想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改变了固有的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幻想以精神解脱来摆脱人们的苦难,以精神感化来推动变法维新事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以主观唯心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哲学体系,其著名的代表作《仁学》正是他此方面思想的集中体现。从此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便成为了指导其变革的唯一武器,但是他的这种唯心主义的仁学世界观却放射出了颇为耀眼的光芒。

一、著《仁学》以唤中国人之平等

“仁”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意识形态之一。从政治范畴来看,“仁”首先是维护奴隶社会等级制度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奴隶制度崩溃、封建制度兴起之后,“仁”又成了地主阶级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伦理道德观念。从哲学范畴来看,中国不少唯心主义哲学家将“仁”作为基本的哲学概念,用以表示精神本体。

而谭嗣同则扬弃了“仁”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内容,将它改造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的武器,从而使从事进步事业——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仁人志士们可以利用“仁”来宣扬其主张,进而更为有利的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昌盛寻找出路。正如梁启超所说:“《仁学》何为而作也?将以会通世界圣哲之心法,以救全世界之众生也。”谭嗣同认为,“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他对“仁”的主要规定是:“仁以通为第一义,通之象为平等。”(《仁学界说》)他认为“通”是“仁”的根本特征。所谓通,其政治含义是平等,而在哲学上则是指相联系、相沟通、相感应。他说:“仁不仁之辨,于其通与塞。…苟仁,自无不通;亦惟通,而仁之量乃可完。”“通者如电线四达,无远弗届,异域如一身也”,虽“星辰之远,鬼神之冥,漠然将以仁通之。”(《仁学》)他强调,不仅纷纭复杂的世界统一于“仁”,而且“仁”又将“中外”、“上下”、“男女”、“人我”通为一身、化为一体。因此,在谭嗣同“仁”的范畴中,平等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所谓的平等,不仅适用于人,而且适用于自然界,适用于整个宇宙、整个星球。这便扩大了“仁”的范围,彰显了“仁”的价值。

谭嗣同的这一思想,正是由于受到西方进步思潮的影响,认为人人生来都具有自由、自主、平等的权利。虽然“仁—通—平等”总体上是思辨的虚构,但它却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观念,与封建名教是尖锐对立的。这正是对中国封建等级制度的批判与否定,为解开中国人民身上的三纲五常的枷锁束缚而做出的积极贡献。从此,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的意识,有了自己的地位与价值,人们会积极的加入到爱国救亡的战斗之中来,使自己真正的成为国家的主人。

同时,谭嗣同又精心挑选了两个名词来阐释“仁”这一范畴的具体内容。这就是“以太”与“心力”。“仁以通为第一义;以太也,电也,心力也,皆指出所以通之具。”在他的哲学体系里,“以太”与“心力”都是唯心主义的哲学概念。他在解释自然现象时,多用“以太”这个概念;在解释社会现象时,多用“心力”这个概念。虽然这两个概念都属于唯心主义范畴,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人们行为的进步思想以及推动变革的巨大力量。

二、中国近代科学、哲学乃至革命的巨大推动者——以太

“以太”本是英文Ether的音译。这一概念产生于古希腊,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家曾设想它是一种无所不在的、物质性的媒质,用以解释光热传导和电磁引力等现象,进而说明物质的相互联系与物质运动的连续性,是个物质性的概念。20世纪初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后,“以太”假说被否定。大约是19世纪80—90年代,“以太”随同西方的一些近代自然科学传入中国。谭嗣同对它极感兴趣并产生了丰富、奇异的联想。一方面,他将“以太”作为精神概念,作为世界的本原,作为其宇宙观的出发点,赋予它以本体论的意义。另一方面,由于这个概念是直接从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中吸取过来的,所以此概念又包含有物质的内容,具有客观实在性。所以“以太”是一个具有物质性的精神概念,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谭嗣同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独特的“以太说”。

谭嗣同“以太说”的首要进步之处是,将本体论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用西方自然科学的“以太”来代替中国传统哲学的“气”和“阴阳”,这是使中国哲学近代化的一种尝试,这一尝试推进了中国近代的哲学革命。“以太说”虽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论断,但由于其蕴涵了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促进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声、光、电等自然现象的研究,同时,促使人们更进一步地接触自然界,接触人以外的外部世界。这对于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使中国近代哲学具有了自然科学的基础。

从另一方面讲,“以太”是“通之具”,这就是说,人乃至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感应、相互沟通都是由于“以太”的存在而得以实现的。“以太”使得人与人之间破除了地域、国界的限制,使人们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成为可能。这正是儒家之“万物一体,天地共融”,“天下一家”的景象。谭嗣同强调不再受宗法血缘的局限,立足于群体和社会的高度来讲“仁”的一种类似康有为的“大同”的最高境界。体现了谭嗣同在国家处于危难之时,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主张消除等级、提倡平等、提倡联合共融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一种必要的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大融合。

三、“以心度一切苦恼众生”即“以心挽劫”的仁学

在封建势力的压迫下,维新事业不断遭到挫折,因此谭嗣同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说:“所学皆虚,了无实际,惟一心是实。心之力量,虽天地不能比拟,虽天地之大,可以由心成之、毁之、改造之,无不如意。…嗣同既悟心源,便欲以心度一切苦恼众生。”(《北游访学记》)谭嗣同继承陆王心学思想,对“心”作了本体论意义上的理解。断言:“一切唯心所造。”而且他明确指出要以“力”言“心”,把“心”理解为主体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即“心力”是主体精神范畴中的能动的创造力,主体的意志力。他一再说:“天下人之脑气筋皆相连者也。此发一善念,彼必有应之者,如寄电信然,万里无阻也。”(《北游访学记》)“我心之力,能感人使与我同念。”(《仁学》)这一切都说明“心力”有巨大威力。因此,谭嗣同决心要以“心力挽劫运”,“以心度一切苦恼众生”。

谭嗣同认为“心力”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机心”所产生的“心力”。世界上的种种坏事都是由这种“心力”所造成的,它所带来的“劫运”是妨碍历史进步的消极意志。这种“心力”越发达,其害处就越大。另一种是由“愿心”所产生的“心力”。它以“慈悲”为实体,世界上的种种好事,都是由这种“心力”所造成的。它是历史进化的动力,能兴乐拨苦,普渡众生,能够挽“劫运”,不仅能够拯救中国,而且能够拯救世界,实现天下大同,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积极意志。所以在谭嗣同看来,中国之所以贫困落后,逐渐走向衰败,就是由于中国人多机心而缺少愿心。为了改变中国当前所面临的亡国灭种的危机,改变落后的局面,就必须“先去乎自己机心”。

谭嗣同指出,只有改变人的脑气筋的动法,才能增强“心力”,才能“泯机心”,“挽劫运”。他把“心力”理解为一种具有目的性的理性化意志,认为“盖心力之实体,莫大于慈悲。”慈悲所包含的是超阶级的爱,也就是说,发一“慈悲之念”,则“天下之机心不难泯也。”他进一步强调说:“慈悲者,尤化机心之妙药。”(《北游访学记》)“感一二人而一二人化,则以感天下而劫运可挽也。”(《仁学》)可见,谭嗣同以佛教的慈悲作为心力的内涵,本质上是一种善良意志。他根本目的是普渡众生,是一种爱类的绝对体现。他不仅想要用“心力”来拯救中国,而且想要拯救强盛的西方国家乃至世界上所有的生物。因此,这种普渡众生之爱,是以“仁”为最终的价值取向和终极关怀的。

谭嗣同虽然选择了一条以精神拯救一切的道路,虽然他的哲学世界观由唯物转变到了唯心,但他的政治思想始终是激进向上的。他在中国还没有具备“发现”唯物史观的条件下,在马克思主义还没有传入中国的情况下,为了使灾难深重的中国自此“由苦向甜”,使整个世界的生灵都能够享受到“进入天堂般”的幸福与快乐,他坚持不懈地在黑暗中摸索,竭尽全力地提出了“以心挽劫”的仁学本体论,为追求真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同时,谭嗣同的“心力”说还对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给予了极大的肯定,推动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进程。中国传统哲学大都是以“天命论”作为主导思想的。“天命论”主张人们在上天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只能服从于天命的安排,惟有具有人格的“上天”的命令和旨意才能主宰人事的吉凶祸福。因此,“天命论”完全抹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彻底否定了人们的自由选择和自主创造,使人们只能听从天,或者更明确一点说,是听从封建专制统治的最高权威——君主的一切命令,这就彻底阻碍了个体的发展,使人民永远处于被压迫、被禁锢的牢笼之中,不得翻身。

谭嗣同把“心力”提升到本体的高度,主张“心力”有无限的创造力,强调个体的意志自由和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具有反“天命论”、“天理论”的启蒙作用,具备了无神论的特点。在民族危亡之时,这种作用使人们不再相信存在着一个最高的、最具权威的绝对统治者,而是激发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创造力和革命斗志,使人们在这种巨大的激励与鼓舞之下,形成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为救亡图存、为中国美好的未来写下最美的篇章。

对于这个具有充满矛盾的哲学世界观的人物——谭嗣同的评价,不应以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作为评判的标准,而应以其思想中的可贵之处、以他对当时中国革命乃至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所起到的巨大的推动作用来衡量他。在这种意义上,谭嗣同是一个把握住了时代脉搏的伟大的英雄人物,是中国乃至世界苍穹上闪耀的一颗永不消逝的金星。

参考文献

[1]谭嗣同全集[M].北京:三联出版社,1954.

[2]贾维.谭嗣同研究著作述要[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3]魏义霞.中国近代哲学的宏观透视[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浪漫主义因素 篇7

关键词:浪漫主义因素,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原则,表现载体

浪漫是新时期人们追逐的一种主要情感状态, 同时也是平面设计工作者进行视觉传达的关键表现方式, 二者之间关联互通, 使设计作品中实现了对于人们的浪漫情绪追逐的目标的满足, 同时也达成了平面设计工作在本质上的设计追求。因此, 当前时期, 设计工作者在视觉传递的设计方面越来越重视对浪漫主义因素的应用, 使得浪漫主义的设计工作取得了诸多的收效, 并且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 本文主要便是平面设计中视觉传达的浪漫主义蕴含的具体设计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浪漫主义因素解析及其应用于视觉传达的原则

当今时代, 平面设计工作几经变更, 已经逐渐地开始向与消费者的心灵情感沟通与交流进行转变, 力图真正地通过设计工作来实现对于消费者的内心需求的解读与应对, 从而使消费者实现物质需求以及精神层面的双向满足。所以, 浪漫主义这种以情感为基、富于趣味情趣感及人情味的设计理念, 便成为了设计人员进行视觉传达的设计工作关注焦点。

从理论层面来讲, 浪漫是人们内心的具有幻想色彩且蕴含着审美诗意的浓烈情感, 它在当前的平面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就是设计者对这种情感的借用与展现。从具体的设计方面而言, 设计人员进行浪漫主义的创作往往是借助于具有强烈情感表现色调的语言、鲜明生动的色彩与形象以及夸张的手法来实现的, 作品呈现着创作者内心的浓烈情绪感受以及理想追求, 是对内心状态最为直观及直接的表现。具体来讲, 设计人员利用浪漫注意进行视觉传达设计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方面, 浪漫主义要具有显著的情感基础, 体现出其自身的理论本质属性。平面艺术设计工作的关键目的是要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并借助设计作品达到对于消费者消费活动的潜在引导, 但是, 这种目的的实现是借助于情感的启发与激励来实现的, 不管是为何种事物进行平面设计, 设计人员都要关注对于情感的展现, 利用温暖、宁静、忧郁、伤感、自由、奔放等不同的情感主题来进行整体的设计结构的构建。

另一方面, 设计人员在视觉传递中对于浪漫主义手法的应用, 还必须注意对现实生活的尊重。浪漫主义起源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生发出的缺憾, 它将现实的生活作为生存的根本, 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一定的超现实的倾向, 但从本质层面追根溯源还是要回归到对于现实的展现, 以及为现实生活服务的目的。因此, 设计人员利用浪漫主义进行视觉传递, 还必须尊重现实, 挖掘人们对现实的希冀与憧憬来进行创作。

再一方面, 浪漫主义的视觉传递还必须渗透理性的因素, 使设计作品呈现为直观层面上的无功利、情感与形象性, 而在更深层次则展现为功利性、理性以及认识, 确保浪漫主义的设计工作受到固定的约束, 而不至于脱离现实生活和人们的需求, 进而保证浪漫主义的视觉传递赢得人们的认同。

二、浪漫主义应用于平面设计视觉传达的表现载体

长久的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使得浪漫的理念成为了一种独立整体的浪漫主义设计表现方法, 并且稳稳地占据新时期设计人员创作与表现的倾向。而这种倾向的具体展现是以具体的载体来实现的, 本文下面就对几种载体加以分析:

1.以爱情作为表现载体

浪漫的最初起源便是爱情, 而且,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浪漫的最直接的定义也往往倾向于爱情这一方面, 因此, 设计者利用浪漫主义进行视觉传递, 要努力地实现对于爱情这一载体的有效应用。在进行以爱情为基调的浪漫主义设计工作时, 一方面, 设计人员要善于使用主题意念凸显作品的思想内蕴, 比如, 将年轻恋人之间的青涩恋情以及依恋情感作为中心进行具体的视觉设计刻画, 以使作品后的鲜明的中心情感基调, 从而达到作品视觉传达的恰到好处, 当前时期巧克力商品的平面设计便可以利用这一中心情感。另一方面, 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 设计人员还要努力地调动与主体意念相关的表情、形象、事物、理念等所有素材, 来烘托这种中心的情绪情感, 尽可能地使作品达到对于消费者情绪情感的激发, 并潜在地将消费者带入到一种独特的情感境界中, 与其进行心灵的交流与对话, 推动设计作品的视觉传达的心理延留的实现。

2.以生活憧憬作为载体

浪漫主义在经历过最初爱情的界定之后, 开始致力于表现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足, 以及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希冀与憧憬, 设计人员再利用浪漫主义手法进行设计的视觉传达的过程中, 还要着力将生活憧憬作为载体, 来构建整个设计的结构。设计的视觉传达必须体现出人们对于憧憬的执着与坚持, 一方面, 可以通过时空的变化以及情境的转变对这种憧憬未来的状态加以展现, 比如, 在表现对于家庭幸福和美的设计题材时, 设计者可以利用恋人从恋爱到缔结婚姻再到生儿育女再到子孙满堂这样一种时空的转变, 以及每一种场景背后的景致的变化, 来体现这一生的演进过程中的幸福感受。另一方面, 设计人员还可以利用象征、隐喻的表现手法、情感各异的色彩线条、姿态鲜明的造型等, 为人们的意念、情感与追逐的展现赋予一种途径, 使这些对于生活的憧憬的所有感受实现直观形象的展现。比如, 设计者利用蔚蓝与洁白来象征人们对和平的追逐。

3.以自然环境作为载体

不管是平面设计的艺术作品, 还是人们的诗词文章, 要展现一定的浪漫情感, 必定会呈现出对于自然环境的借助, 利用自然环境中形态、意蕴、色彩等各异的景致, 来刻画不同的情感, 实现平面设计的视觉传递。比如, 设计人员在为护肤产品进行平面设计的过程中, 往往都喜欢借助空旷的大地、蔚蓝的蓝天、青翠的草原作为整个大的背景, 并将娇嫩的鲜花、干净的露珠、洁白的牛乳等作为具体的载体来展现护肤产品内在的美, 这样的设计作品使得女性在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浪漫的感觉油然而生, 感受到视觉的审美, 从而达成内心的认同。

三、结语

浪漫主义在平面设计中的视觉传达具有非凡的意义, 设计人员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遵循浪漫主义设计原则, 采用各种载体进行浪漫主义的视觉创作, 是当前时期其工作满足人们需求的必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赵倩.广告符号设计与视觉传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06) .

[2]陈琛.解读浪漫主义因素在平面视觉传达中的蕴涵[J].文教资料, 2009, (04) .

[3]刘人果.汉字与平面视觉传达的不解情缘[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09, (07) .

浪漫主义因素 篇8

一、奏鸣曲式形成对器乐地位改变的影响

1. 奏鸣曲式的演进

奏鸣曲式做为西方音乐发展中一种重要的曲式结构, 它所承载的是西方音乐尤其是在器乐领域的精髓, 不仅影响了器乐作品中艺术内涵的表现力度也启迪了后世的器乐创作。众所周知, 西方音乐中的曲式结构更多的是随着给歌曲、舞曲的伴奏音乐的曲式而衍化、发展来的, 同样奏鸣曲式的形成也受到了声乐作品的影响, 这其中尤以咏叹调为主。其演进过程包括二段式咏叹调对后来的古二部曲式到古奏鸣曲式演进的影响;返始咏叹调中Da capo曲式 (aba结构) 对后来前奏鸣曲式形成的影响。最终在古奏鸣曲式和前奏鸣曲式的影响下奏鸣曲式约形成于1770年代或者是海顿所创作的《#f小调第45“告别”交响曲》这一时期。

奏鸣曲式的形成也同样与古典风格的形成是平行。[1]

2. 奏鸣曲式的形成作为器乐地位改变的先决条件

正如上文所论述的奏鸣曲式对于西方音乐尤其是器乐发展的重要性, 奏鸣曲式不仅仅是在作曲技术上曲式结构的一种重大革新, 并且还凝聚了西方社会运动与时代精神转变的思想核心。当启蒙运动与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 (纯粹观念上的) 物化为一种实际的音乐形式, 那么一种三部性结构构思与二部性音调语言相综合的曲式结构——奏鸣曲式便得以形成。它的产生使得器乐有了一种可以表现出激烈的戏剧性矛盾冲突的载体, 从而使器乐这种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长期夹在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 (更多的是世俗歌曲) 中间的音乐形式能够独立。在形式上可以脱离了仅仅是作为世俗歌曲和民间舞蹈的伴奏, 在内容上摒弃了高度统一下的宗教性内容。正是有了这一载体, 器乐体裁在古典时期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器乐地位也开始提升。

二、古典主义时期器乐体裁对器乐地位改变的影响

1. 古典主义时期器乐体裁的新发展

在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中, 正是有了奏鸣曲式这一能够表现深刻思想内容的载体, 古典时期的器乐体裁出现了质的飞跃和长足的发展。以奏鸣曲式为基本曲式结构的古典时期最重要的器乐体裁主要有: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它们的第一乐章几乎都是奏鸣曲式。[2]

奏鸣曲来自于巴洛克时期, 多是以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式为主, 约翰.库瑙于1692年第一次把这种重奏式的体裁改成了键盘作品, 是为今天钢琴奏鸣曲的雏形。而当时的独奏奏鸣曲更多的采用古二部曲式和古奏鸣曲式的结构, 并未达到我们今天所说的奏鸣曲所具有的深刻思想内容。协奏曲是从巴洛克时期留存下来的, 受奏鸣曲式形成的影响在风格上也有了根本的改变。交响曲则产生于古典时期, 作为音乐中最为宏伟、庞大、富有戏剧性的器乐体裁是无可厚非的。

这三种古典时期最为重要的器乐体裁伴随着奏鸣曲式逐渐定型, 而包含了新的戏剧力量, 从而导致了器乐音乐的一场解放运动。[3]

2. 古典主义时期器乐体裁与器乐地位改变并行发展

上述器乐体裁不仅形式充满变化、表现力丰富, 而且在表现戏剧性冲突的对立与统一的时候更符合新兴阶级的审美需求, 同时能够摒弃宗教、剧院、贵族的的因素而独立。当古典器乐体裁具有了能与歌剧、宗教音乐相媲美的美学内涵时, 就会受到西方社会的认可与接受。正如器乐体裁与奏鸣曲式的演进与形成紧密交融在一起一样, 古典时期的器乐同样和器乐地位的改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看到器乐体裁的发展不仅仅与器乐地位改变并行发展, 还是器乐地位改变的主要推动力量, 使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三、古典主义时期的社会审美

西方音乐的一大特征就在于, 音乐与人, 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体现得异常明晰, 音乐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完全处在一条同步的轨道。[4]

1. 古典时期市民阶层 (中产阶级) 的兴起

古典时期工业革命的影响散播到欧洲各国, 促进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的一场科学技术领域的革命。这场科技革命促使了以资产阶级为核心的, 以法国大革命为导火索的资产阶级革命, 这种冲击致使欧洲社会发生了深刻的改革。这为新兴的市民阶层的出现做好了物质条件准备。而启蒙运动为市民阶层的兴起所做的思想基础准备则体现在新思维的不断涌现, 与理性主义相结合为人们驱散黑暗之光, 引入光明之境。正是在驱散愚昧, 强调理性的思想引领下, 并经过科技与社会的变革从而使资产积累从贵族与宗教转向了平民领域, 在西方历史上出现了新的一个阶级——市民阶层 (中产阶级) 。这一阶级在艺术上则要求不同于剧院和教堂的新艺术风格和符合时代精神的审美对象, 这一点促进了西方整个社会的审美转变。

2. 市民阶层对音乐审美的转变与器乐地位的改变

市民阶层的产生伴随着器乐体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这种改变是划时代的, 其影响一直留存至今日。当器乐体裁中出现了更具有时代精神且高度凝聚着社会思潮的奏鸣曲、协奏曲等, 不仅为市民阶层的音乐审美提供了更好更多的选择, 并且能够真实表达市民阶层的阶级情感, 与市民阶层的审美心理达成一种共鸣。[5]声乐音乐的快乐可以 (虽然并不完全) 至少部分地产生于歌词;然而, 当触动了听众灵魂的音乐是纯粹器乐音乐的时候, [6]则唤起了市民阶层对于重估音乐价值的一次思考。可以说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转移到器乐体裁上是在启蒙精神影响下对于客观世界一次质变的重新认识, 这种转移具有了超越性质的内涵。而器乐曲不仅指向超越, 还包含超越, 从摹仿特定事物到直接表达和体现超越, 最终赋予器乐曲以新的意义。[7]可以看出市民阶层音乐审美转变是紧密联系着器乐体裁的发展过程的, 由于市民阶层这一西方社会中重要群体的整体审美趣味发生变化, 才使得器乐地位有了本质上的改变。市民阶层审美需求的改变也同样成为器乐地位改变的根本目的。

四、结语

本文仅就曲式、体裁与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阐述了一些影响古典主义时期器乐地位改变的因素, 但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众多, 并非本文的篇幅能够论及。器乐地位的改变体现着一种量变到质变的事物发展的过程, 本文也尽可能地抓住量变中重要因素论述核心问题, 以求对器乐地位进行再认识。器乐地位改变的过程, 正如钱仁康先生所言:巴洛克时期 (1600-1750) 声乐和器乐平分秋色;近现代 (1750年以后) 则以器乐为主。

参考文献

[1]邹彦.论古典奏鸣曲式的形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2.

[2]邹彦.前奏鸣曲式引论[J].人民音乐, 2008, 9.

[3]钱亦平, 王丹丹.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3.

[4]姚亚平.西方音乐的观念——西方音乐历史发展中的二元冲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5]王索尼.影响音乐欣赏的审美心理因素[J].大众文艺, 2013, 15.

[6][意]恩里科·福比尼著.修子建译.西方音乐美学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5.

浪漫主义因素 篇9

一、国际环境因素:

面对50年代初期两大阵营对峙的严峻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中国加快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步伐

二战之后,世界开始形成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苏两国对华政策截然不同。美国始终执行扶蒋反共政策,1946年11月蒋介石政府与美签署了《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和其他一些条约,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两者之间的关系。1949年2月斯大林派遣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访问西柏坡,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五大书记与米高扬进行会谈;1949年6、7月,刘少奇秘密访苏,斯大林会见时明确表示,苏联将承认和支持即将诞生的新中国。正是这种形势,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明确宣布新中国在外交上执行“一边倒”政策,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进一步巩固了中苏两国的关系。其意义正如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的讲话中指出,中苏条约的签订,“对我们国家,有重大意义”,“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国,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1]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将对华政策纳入冷战轨道,推行以遏制中国为核心的远东政策[4]。在经济上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1950年7月至11月,美国商务部取消所有已经核准输往中国的特种许可证,并宣布出口管制的一切物资均禁止输往中国[3]。1到11月,美国宣布管制的战略物资已达2 100余种[4]。朝鲜战争爆发后,1951年5月18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大会通过对中国和朝鲜实行“禁运”的提案。8月,美国国会又通过了臭名昭著的“巴特尔法案”,要求各受“美援”的国家严格执行“禁运”政策。在美国的拉拢和压服下,到1953年3月,参加对中国禁运的国家共有45个[5]。

建国初期的1950年至1956年,苏联通过多种方式:提供低息贷款、援建重点项目、发展双边贸易、开办合股公司、提供技术资料、派遣苏联专家、培养中国专家和协助编制经济计划等对华进行经济援助。其中,苏联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向中国提供低息贷款3亿美元,占当时中央政府总投资的14.3%[7],这些贷款中国集中使用在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机械工业和国防工业等基本建设的重点项目上,这笔贷款对当时中国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起到较大的作用。

二、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

抗美援朝战争进一步强化了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意识

朝鲜战争爆发后,新中国在国家安全方面一直面临严峻的形势。在抗美援朝战争进行期间,美国就开始建立针对新中国的军事包围圈,在中国周边地区建立军事基地、增加驻军和建立军事同盟,对新中国构成了长期威胁。

朝鲜战争爆发后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希望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来加速实现工业化,从而增强国防力量以抵御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侵略。对此,1953年9月11日,周恩来在全国一届政协第十九次扩大会议总结发言时明确指出:“毛主席说过,我们的国家在政治上已经独立,站起来了,但要完全独立,就要实现国家工业化,否则还要依靠人家。工业不发达,甚至已经独立了,还有可能变成人家的附庸……。”[9]在1953年9月29日的中共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周恩来也强调发展重工业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工业化,才能保卫国家安全,他指出:“有了重工业以后,才能使国防现代化,经过抗美援朝战争,我们的国防力量强大起来了。可是,我们还不能制造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门高级的炮(如一五一加农榴弹炮、一三○海岸炮)。在运输上,我们自己还不能制造一辆汽车……。既然我们还不能制造一辆坦克、一架飞机、一门高级大炮和一辆汽车,那我们的国防力量怎么能算强大呢?我们这些东西都是从苏联购入的,这就先天让苏联在国防上还要背这么一个大包袱。这也是不应该的,我们要自己生产这些东西,就要搞重工业。”[9]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尽快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是加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经济措施。受朝鲜战争的影响,国家在经济建设中开始明显向国防工业以及与之相关的重工业倾斜。1951年10月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李富春指出:“巩固国防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因而在工业建设方面,首先必须加强与国防密切关联的重工业……重工业,特别是钢铁、煤、电、重化工(如化学肥料)的恢复与建设,较之轻工业是困难得多;许多轻工业的现有设备利用率,则还低于重工业。因此在现有工业的基础上,充分恢复与大力加强重工业是十分重要的。”[10]朝鲜战争进一步强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意识。

三、苏联的影响:

苏联的支持、援助,使中国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成为可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榜样作用无疑坚定了中国向社会主义提前过渡的信心

在中国工业化建设上苏联的援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苏联的支持、援助,使中国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成为可能。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后,苏联开始援助中国恢复经济所急需的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化工、机械和军工部门的50个重点项目,即“156项”工程的第一批项目(实际建设为47个)。这些项目对新中国经济恢复起到重要作用,为未来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

1951年2月,中共中央开始编制“一五”计划,编制者们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构想。但是,国家工业化的加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资源(包括设备、技术、人才资源),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新中国获取这些援助的唯一国际来源。1952年8月,周恩来率团赴苏商谈“一五”计划和中国工业化建设问题。斯大林明确表示苏联将支持和援助中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一五”计划。9月22日,周恩来等离开莫斯科,留下李富春等人继续与苏方商谈援助的具体细节。1953年5月15日,李富春和米高扬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苏联援助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协定,协定确定的苏联援助项目共91个。这些项目援助对于新中国工业化基础的建立至关重要,其意义,李富春在回国所作的报告中有明确说明:“包括在建的50个项目在内的这141个企业的建成,到1959年中国的工业能力将大大增长,在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煤炭、电力、石油、机器制造、动力、机械制造和化工方面,都将超过现有生产能力一倍以上,中国不仅将有自己的汽车工业和拖拉机工业,钢铁、煤炭、电力和石油等主要工业产品将达到苏联一五计划时的水平,接近或超过日本1937年的水平。”[11]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坚定了中国向社会主义提前过渡的信心。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30年代末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工业产值超过了英、法、德等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二战中,苏联遭受巨大创伤和损失,但在1948年就很快恢复到战前水平。20世纪50年代苏联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榜样对中国有着强烈的示范作用。1950年,毛泽东访问苏联时说过:“看了苏联建设的历史,知道他们革命前工厂也很少,连飞机也不能修理,革命后若干年才会造一些汽车,但现在已成为一个生产大国。”他表示,只要我们好好地学习,拜苏联专家为师,我们一定能很快地取得成就[12]。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之所以要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想学习苏联的办法优先发展重工业,再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

参考文献

[1]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1949—1956) [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4:27.

[2]蔡佳禾.双重的遏制——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东亚政策:第四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3]郑伊雍.冷战一页——建国初期西方对我封锁、禁运揭秘[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0:4.

[4]中共党史资料.第42辑[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2:202.

[5]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2辑:上[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60:352.

[6]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苏联因素[J].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0, (2) .

[7]沈志华.新中国建立初期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基本情况[J].俄罗斯研究, 2001, (1) .

[8]朱佳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选择[J].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4, (5) .

[9]周恩来经济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72-75.

[10]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央档案馆.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基本建设投资和建筑业卷[M].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 1989:18-19.

[11]李富春.关于与苏联政府商谈对中国援助问题的报告 (1953年9月3日) [J].党的文献, 1999, (5) .

浪漫主义因素 篇10

一、当前反华势力的话语方式

当前, 我国所面临的反华势力, 不是一个完整的独立运行的组织, 而是内部派系林立, 松散关联众多组织的总称。其中的主要力量有以下几种:

一、国际反华势力。这股势力在人员构成上, 主要是一些西方人士, 这里要注意, 不要误会说美国或者其他政府在反华, 对中国持敌对态度。而是反华势力比较集中地存在于那些地方, 其中包括官员, 社会名流和一些社会组织。

二、海外民运势力和“法轮功”组织。海外民运势力基本是1989年后出境, 长期驻扎在海外、美欧、港台, 极端仇视社会主义, 附带也批评国内的腐败现象。他们常用手法是寻找中国社会消极面, 进行批评和攻击。海外民运势力不是一个稳定的派系, 而是内部派系林立, 与西方反华人士、以及藏独、疆独势力等其他反华势力有往来的松散体系。至于“法轮功”组织, 是由于我国政府在1999年7月依法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法轮功”的骨干出国, 转型为对抗政府的反华反共分子。他们借“法轮功”发泄对祖国的仇恨, 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经常有人出国旅游、探亲或经商。大家在国外可能发现, “法轮功”仍在一些国家或地区活动。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法轮功”都褪掉了气功组织的色彩, 日益政治化, 沦为国际反华势力工具。

三、藏独、疆独、台独以及香港势力。这是目前敢于直接与政府对抗的一股势力, 他们有明确的政治主张, 一直谋求政治权力, 同事批评和反对政府对该地的治理。他们背后都有国际敌对势力的支持, 有文有武, 文武兼备, 一直诋毁我国政权的合法性。自从08年奥运会前后借机登上国际舞台以来, 这些反华势力一直频繁活动, 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策划暴力活动, 给国内政治和社会生活造成直接和严重的影响。

以上所说的这些反华势力, 从地理分布来说, 主要是在海外。因此, 他们要发挥自己对国内的影响力, 活动方式和理念, 基本以西方特征为主。在当前这样一个网络时代, 反华势力发挥影响力主要依靠网站。目前, 可以统计的与反华势力直接相关的网站有80多家, 而且绝大多数是中文网站。这些网站最大特点是并不显得破口大骂、穷凶极恶, 张牙舞爪, 而是尽量做到温婉可人。

从网站形式来看, 包括音频、视频、文字、图片, 这些国内网站也经常使用的方法, 他们都在用。

从网站栏目来说, 他们并不是只有政论文章, 而是还包括青年喜欢的交友约会栏目, 成年人在意的保健、健康服务资讯, 也包括广告内容。

从网站报道内容来说, 他们并不是只报道反华内容, 而是涉及面广, 有眼观六路、纵论天下的特点, 世界各地的情况都报道。对于涉及中国的报道, 甚至比国内报道早一步, 当国内报道发布后, 尤其是两方面报道都看了以后, 会叫读者觉得, 他们并没有颠倒是非来做报道, 而是做了快捷报道。所有他们的手段不是单纯靠抹黑中国来吸引眼球, 而是虚实都有, 很难一概而论, 更是难以一下子斥之为“谬误”。

所有以上这些特点, 对于浏览这些网站的国内人士来说, 以上这些特点使他们容易接受这些网站, 甚至觉得很新奇, 而不容易感到这些伪装背后的价值层面和政治层面的目的性。所以面对这些情况, 给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 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 选用合适的方式和路径来回击反华势力的言论。

二、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常见问题

当前,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是, 因为太具政治性而学生并不乐于接受。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生活中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体制僵化, 教育内容、方法陈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以封闭性、教条性、泛政治化为特征的政治教育范式。它过多地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过多地着力于改变和限制学生的需要, 过于强调对学生的规范和约束, 由此形成的“唯上”、“唯书”的教学模式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没有摆脱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学生的消极倾向, 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遭到学生的漠视。

一直以来,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在于: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上以控制式和劝导式为主导, 表现在教学方法上就是灌输法;这样的教育方式特点是同意重复, 封闭系统, 说理乏力。长期以来, 把学生作为客体、灌输的对象, 没有重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 招致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厌烦。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把“灌输”片面地理解为简单说教, 内容陈旧、方法单一、脱离社会实际, 既没有发挥自身的主体性, 又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能起到指导、解惑的作用, 从而使人们甚至是教育者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价值、作用产生疑问。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上政治性为主导, 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就是本本主义。在课堂教学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会有意或无意地给话语设置一定的范围和边界, 防止学生脱离其预设的轨道。那些与“正统”观点相悖的意见是不许随意表达的, 思想政治工作者总是在预设的话语空间中运行, 从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大学, 教师始终控制着话语权, 始终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学生从言语主体逐渐演变为权威言语的纯粹接受者, 使学生长期处于失语的状态, 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麻痹甚至逆反的心理。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政治使命, 但如何适当地传达这些政治性内容并非易事。在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 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把课堂政治化, 教学内容上纲上线。教师不敢放下政治面孔, 简单地告诉大学生“你应该树立什么”、“你应该信仰什么”, 开口大学生应如何, 闭口大学生须怎样, 这样做的教育作用已明显减弱, 有时还会招致学生的反感, 受到抵制。以至于课堂上言之者谆谆、听之者藐藐, 始终难有收效。

这样的结果是塑造出了我们平常意义上的“政治课”, 假大空, 学生不喜欢听, 教师也就难以获得职业的成就感, 没有成就感的工作, 是人们不愿积极投入的工作。因此, 从学生到教师从不同角度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表现出抗拒, 进而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假意顺应。

由于以上情况比较常见, 使得“思政课”教学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可是实际效果并非如此, 学生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其教育的效果微乎其微。教学过程被简单地视为政治倡导, 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政治化;学生缺少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倡导的规范的内化机制, 难以将知识外化为规范行为, 背来背去都是应付考试。因此, 在大学生中产生了一批具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却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养的人,

三、反华势力话语方式对思政课提出新要求

当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面对反华势力的理论宣传, 本文的目的, 不是要否定思想政治理论课, 而是要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做法, 思想政治理论如何做到温婉可人, 这是一个大学问。为此, 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1) 面对纷繁复杂的理论环境, 教师要坚定信念。一是从国家、社会的角度来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增强政治使命感。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 毫不动摇地传播马克思主义, 宣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坚持改革开放, 体现出正确的思想性和政治性。二是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增强职业责任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责任, 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讲, 关键的问题是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 不断理解、把握和增强社会责任感, 这样才能将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在面对现实过程中, 端正自己的职业思想, 树立对课程的坚定信念。

(2)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建设, 鼓励创新。首先, 开展业务能力和技巧培训, 相当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想把课程教好, 但是需要业务技巧培训, 因此, 要开展长期坚持的、不仅仅针对新教师的业务能力培训, 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交流的机会, 使大家能够对问题进行梳理, 排解教学的心理压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同时也能给教师提供交流平台, 疏解工作倦怠情绪。其次, 从教学创新的角度, 要鼓励教学创新, 推广行之有效的教学的方法, 帮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取得工作成绩, 进而帮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安心教学, 乐于教学。

浪漫主义因素 篇11

[摘要]艺术院校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肩负着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重任,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生力军。深入调查研究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影响因素,有利于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育措施。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院校;认同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549(2016) 09-0057-03

艺术具有铸造灵魂的育人功能。2014年10月15日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1]因此,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艺术人才是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而艺术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艺术人才的摇篮,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艺术人才的健康成长,才能促使他们创作更多倡导时代主旋律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艺术精品,在实践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课题组试图通过实证研究,在了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进一步探索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课题组在国内6所艺术院校和重庆市4所高校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典型抽样的方式抽取合适个体构成样本,采用自填式方法完成问卷。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29份,其中艺术院校发放问卷189份,有效问卷171份,有效回收率为90.4%,非艺术院校发放问卷140份,有效问卷123份,有效回收率为 87.9%。课题组采用SPSS18.0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从性别来看,被调查的男生为98人,占33.3%;女生为183人,占62.2%。女生比例多于男生,这样的比例基本与当前艺术院校学生性别比例接近。从年级来看,大一学生为55人,占18.7%;大二学生为99人,占33.6%;大三学生为78人,占26.5%;大四学生为48人,占16.3 %。这样的分布比例比较合理,调查样本能够较好地反映出一般情况。问卷通过艺术院校与非艺术院校学生的对比,能更深入的了解艺术院校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认同情况及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特点。此外,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课题组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随机采访和座谈交流,以便更多收集信息以补充相关问题的研究。

二当前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

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认知阶段,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知、了解和认识,这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逻辑起点。它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地位、作用和要求有了自己的理解,但对它的正确性和必要性不一定认可。第二阶段是认同阶段,即大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情感到理性,表示承认、认可和赞同。第三阶段是内化践行阶段,即大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上,对自己已有的价值观念进行重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并自觉地以此作为指导自己实践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良好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习惯[2]。

1艺术院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

了解并深入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民族和个人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唯其如此才可能使大学生从思想观念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行为上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艺术院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总体还比较低。从本次调研数据显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了解程度上,“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了解”“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有效百分比分别占5%、18%、46.6%、24.8%和5.6%;对问卷设计的多选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选择正确并完整的仅占17.26%。由此可见,大多数艺术院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还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还有部分学生甚至只知其名而不知其内容。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是一个艰巨的课题。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样的手段和方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大学生了解并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民族和个人的重大意义和作用。这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唯其如此才可能使大学生从思想观念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行为上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艺术院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程度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在了解、认识、理解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赞同。这种认同可以直接的表现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和意义的肯定,也可以间接的反映在大学生对当前我国正实行的相关大政方针的态度上。为此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在这两方面都进行了考量。总体来说,艺术院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比较高。

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和重要意义的认识上,74.9%的学生认为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69.6%的学生认为有利于改善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现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69%的学生认为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48.5%的学生认为可以集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在对当前我国的相关大政方针的态度上,持赞同态度的是主流。在对我国国家建设目标的态度上,36.9%的学生非常乐观,45.1%的学生持比较乐观的态度;在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态度上,45.9%的学生非常赞同,41.2%的学生比较赞同。对我国当前所施行的方针政策的总态度,表示“很赞同”的占81.3%。

从以上这些数据都可以看出,当前我国艺术院校大学生主流是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认可但不认同的观点,甚至个别学生对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不理解”的观点,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建设道路和指导思想的不自信。

3艺术院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践行情况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践行是在认同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把它转化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并体现在日常的行为习惯中。认同是基础,是关键,践行是标准,是目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践行情况既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体现也是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检验。因此,通过调研大学生特定行为表现可以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本次调研数据显示,艺术院校大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践行情况上表现为观念上积极认同,但行为上滞后。在“人生价值标准”问题中,有76.6%的学生选择了“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是否实现人生理想”,占66.1%,而“社会地位的高低”和“金钱的多少”分别占16.4%和7.6%。为了力争调研数据的可靠性,又以“择业考虑因素”这一问题进行了验证。在众多因素中,“兼顾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所占比重最高,为66.1%,其次是“专业对口,能发挥自己专长”,“有利于个人的发展”,“能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工作”,分别占58.9%,54.8%和53.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数艺术院校大学生已经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自觉的以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当然也不能忽视仍有一小部分学生把金钱、权力等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标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私利主义在艺术院校大学生中仍然颇有市场。但是在具体的行为事件中也就是在践行中却落后于思想观念。在“考试中是否想过通过作弊取得好成绩”这一问题上,想过作弊的学生占比近50%。

总的来说,当前艺术院校大多数学生是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并已自觉的践行。同时也存在一部分不认同甚至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虽然这部分学生比例不大,但是由于艺术院校大学生是未来的艺术工作者,是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他们的艺术作品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力度是巨大的,所以不能忽视对这一小众的研究,通过调研分析,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力争将每一位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培养成德艺双馨的艺术工作者。此外,调研数据还显示认同度高于了认知度,这说明部分学生的认同是建立在非理性的基础上的,盲目跟风或认为执政党提出来的都是正确的。这种认同是一种肤浅的认同,不稳固的认同,甚至可以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价值认同。再者,践行度低于认同度,说明部分大学生还没有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判断标准,认同但不选择,或者说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正确的,但不一定是适合他们的。因此,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影响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探索新的培育方式和手段。在理论教育中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3]

三影响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主要因素

1艺术院校大学生自身的特点

艺术院校大学生的专业特性决定了他们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具有鲜明的个性的特征,这是影响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内在因素。首先,艺术院校大学生文化知识学习能力较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领会不足。现行高考制度规定,艺体类学生在录取时文化课分数要低于同等的普通高等学校,一些地方院校的专科类艺术生的文化课分数甚至降到200多分。这就导致准备艺考的中学生侧重艺术技能的学习,而投入到文化课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导致文化知识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差。进入大学后,没有高考的压力,进一步重专业而轻文化,文化课成为无关紧要的边缘课程,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类的课程。这就造成了艺术院校大学生对国家方针、政策及相关理论不了解或理解不深入,从而出现了调研中所反映的很多大学生不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不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情况。

其次,从思想上来说,艺术院校大学生崇尚自由和个性发展,排斥统一的权威的价值标准。艺术创造要求学生有自己的个性,有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见解。这一专业特点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在价值观问题上,艺术院校大学生推崇多元价值,并认为统一认识,形成权威会抑制个性发展,影响艺术创作。因此,很多艺术院校大学生仅仅是观念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行为上没有选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艺术院校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总和,表现为学校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成人成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培育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

艺术院校崇尚自由、张扬个性、追求与众不同,这种文化氛围有利于大学生的艺术创造,但同时也会在学生价值观念上产生巨大影响,使得艺术院校大学生在核心价值观的选择上更趋多元化,去权威化、统一化。此外,艺术院校重专业的文化氛围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在其专业上的好坏,而对学生日常出现的一些不良习气和习惯不太关注,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3社会大环境

人是社会动物,社会环境影响着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市场经济在给我国生产力带来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造成了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的社会各群体出现不同程度的信仰危机。对“三个有利于”标准和“猫论”的误读,使得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想盛行;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念的大量涌入,尤其是多重西方文化的进入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冲突和激荡,使价值观、道德观多元化,不再有一个主流的标准。同时,在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后,出现了很多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有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就业问题、医疗问题、养老问题等;党内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如贪污腐败问题、官僚主义作风问题等,这些问题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下降。而贪污腐败问题已成为大学生“最不能接受的社会不良现象”。

艺术院校大学生重专业而轻文化,视野相对局限,尤其是政治理论和政治素养相对薄弱,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很容易迷失方向;面对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不能全面的客观的辩证的看待,容易流于现象,从而影响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自觉践行。

此外,影响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因素还有朋辈、父母、教师等,必须深入调查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方案,才能真正培育出德艺双馨的社会主义艺术工作者,成为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文艺是时代前进号角最能引领一个时代风气[EB/OL].新华网,2014-10-15.

[2]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南大学,2012.

浅谈徐累绘画中的超现实主义因素 篇12

自康南海在《万木草堂所藏中国画目》提出:“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之后, 就有一大批仁人志士寻求中国画的变革之路, 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著名艺术批评家李小山又提出了“中国画穷途末路”论, 一时之间, 关于中国画前途、命运之争成为二十世纪每个画家心头缠绕的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有争论就有实验, 有实验就有成败与否, 抛开中国画本身的问题而言, 二十世纪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八五美术思潮”的兴起, 一种以传统绘画为根基、融合现代艺术观念的新水墨艺术悄然兴起, 并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在艺术市场中也屡屡创下新的记录, 徐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根据资料得知, 徐累, 江苏南通人, 一九八四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 可谓是有着不错的传统根基。他毕业的那个年代, 恰好是国门大开、西方文化、艺术如洪水猛兽汹涌而来的时代;又是中国画命运、前途论争刚刚开始的时代;;也是一个刚刚受过传统文化洗礼、又逢西方文化逼进而如何接受的时代。可谓生逢其时也。他是一个聪明人, 是善于借鉴、吸收和融合一切在他看来是有营养的东西, 传统笔墨功夫已经失去了田园, 在中西文化交锋的当下, 我们的水墨艺术该如何进行下去?他把触角深入传统中寻找答案, 中国传统绘画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隐喻的象征和主观的表现。西方现代艺术在本质上和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文人画是有着一致性的追求的, 然而在视觉感方面, 西方现代艺术要比中国传统绘画要丰富的多, 这是我们应该借鉴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活水, 他找到了适合他个人才气和性情的叙事方式—超现实主义手法。超现实主义绘画者喜欢把细节和意境结合在一起, 通过不相融的物象和情景来营造出一种类似幻觉的梦境场面。而这种虚幻场面更能表达世人的内心世界, 而徐累正是活学活用了这一语言形式。观看徐累的作品, 就好似观看一部舞台剧, 它娓娓地向我们诉说画面的奇特情感。而在画面之外, 徐累似乎在传达给所有观者一种游离于画面之中, 却又似乎是一种梦境之内。

总体而言, 他的绘画艺术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梦幻而现实的画面形象

徐累的创作试图将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相融合, 以当代艺术新工笔语言样式表达出来, 在新工笔画坛里独树一帜, 从而形成更为新颖的中国画的语言形式。受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响, 徐累的虚拟画面旨在进行情感的宣泄, 从画面的形式感和情调来强调他的精神理念, 隐喻性是他的画面特点之一。

观看徐累的画面, 也许你会恍惚以为自己身在梦境之中, 而这就是徐累为我们打造的幻境, 试图将我们引入梦中, 这也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徐累的画面营造的大多是一部部舞台剧, 但他舞台上的主角各不相同。不管是伫立舞台中忧郁的白马, 还是惊慌失措的莺鸟, 或者安静古典的太师椅, 还是蜿蜒曲折的墙壁、悬挂的礼服, 还是静静垂落的帷幕, 空无一物的鸟笼, 都好似与我们一起在梦中游荡。观者不禁产生一种幻觉, 到底是梦还是现实?困惑、迷茫、荒诞等等现代人所有的复杂情感都在徐累的画中展露无疑。

在徐累的作品中, 他营造出的一个个梦幻的、不真实的场景, 就像在观看在一场没有具体剧情的舞台剧, 却又像是时间的定格, 这种虚幻、安静、不真实的画面带给观者无限的遐想。在他的绘画作品《迷香》中, 一匹白马的头从幽蓝色的帷幕后伸出, 忧郁的眼神似乎在看着桌面上的黑色高跟鞋, 棋盘一样的黑白格子地板、古典的桌面、空幽的墙面。这些元素出现在一张画面上似乎不合常理, 更然人迷惑的是, 他营造出的画面氛围, 让画面带着唯美的诱惑, 安静而不可亵渎。但就是这不可思议的画面结合却又都出自徐累实实在在的写生, 这是否与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些梦境有相似之处?

二、多维而平面的画面构成

徐累的新工笔画在传承传统中国绘画构图法则的同时, 也借鉴西方构成学形式美法则, 将其运用到当代新工笔画的构图中, 创造出具有中国画气息却又不缺失形式美的画面。新工笔画不再像传统工笔画一样只注重对画面主体形象的刻画, 更多的是关注于对画面氛围的营造。满构图似乎成了新工笔画构图语言的一个共性, 而徐累在不丢弃对主体物刻画的同时, 十分注重画面气氛的制造与表达, 也采用西方构图语言及符号, 只为画面形式感的更深体现。

超现实主义手法在徐累的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他在构图上具有强烈的形式感。徐累在他的画面中喜欢运用大量的色块, 而很少看到明确的线条, 这其中又通过色块的不同位置来营造出多维的空间感。他既有传承中国画传统的本质, 又体现了现代的因素, 使画面当中各种毫不相干的事物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他不断的借鉴了西方的超现实主义的构成形式来完善画面, 正因为这种构成理念, 使徐累很好地把他的物象经营得“天马行空”。

三、诡秘而安详的画面色彩

在一千多年“随类赋彩”影响下的工笔画的色彩观念如何出新意, 这是当代中国画坛中众多问题中很有价值的一个思考方向。徐累对工笔画的设色进行理性的探索, 他吸收了超现实主义的那种色彩之间的对比与协调, 以及色调的微妙变化, 并与具有中式造型特色的元素相结合, 从而创造出既具备东方意境又有视觉新感受的工笔画新样式。他的画面色彩浓烈, 物象的色调丰富而微妙, 在色与墨的反复渲染中带给我们一种另类的审美感受。同时, 他画面中那阴郁的冷色调与超现实的画面构成组合在一起, 既表达了他独特的观念又呈现了中国传统的悠远意境和个人的精神理念。例如徐累的作品《水上花》:整个画面呈现出较为单纯的蓝色基调, 而在这整体蓝色的调子中, 又有一片偏淡黄颜色的水域与画面中整体的蓝色调形成鲜明的冷暖对比, 为画面营造出了一个虚幻而又静穆的空间。

上一篇:魅力生活下一篇:煤炭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