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主义和冒险主义

2024-10-14

保守主义和冒险主义(共12篇)

保守主义和冒险主义 篇1

中古封建统治时期, “男尊女卑”的偏见谬论, 仍然存在于现今的时代中。从新中国成立后到如今的妇女大解放, 女人作为弱势群体的认识, 依然是很多人不变的观念。本论文就以英美文学中, 最具代表性和实用意义和价值的代表作《简爱》和《苔丝》为例, 来综合分析女性主义和男性主义的区别, 以期为广大女性探索出一条自由、民主、文明、平等的道路而努力。

一、英美文学赏析看所谓的主义

很久以来, 人们在对《简爱》的赏析中, 都把他看作是激进的女性主义的典范之作, 然而站在客观公正的历史话语权上探究, 这种认识无疑是偏颇的。人人追求自由、平等、尊严的心态是亘古不变的。在寻求对自身价值和尊严的追求中, 谁能说这是一种错。

女性主义价值的体现, 主要是从女性自身的视角来看。作为女性, 最重要的是不屈服于命运。安于现状、忍辱负重, 那就无法找到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尊重与爱, 并勇敢的追求自身的幸福。至于大男子主义色调下敢于对坎坷不平的命运作斗争的罗切斯特来说, 无疑。简爱是令他尊敬和敬仰的。女性, 从来都不是弱者, 弱者的地位是自己认同的, 也只有自己才能改善。在《简爱》中, 作为庄园主人的罗切斯特, 实质上是男性主义的代表人物, 他富有, 脾气阴晴不定, 有一段不甚如意的婚姻, 并有前妻。作为男性主义的代表人物, 他富有、有才气、为人骄傲, 深爱间却有意试探。在两人深深相爱并结婚时, 简爱知道了他的曾经, 作为这段感情的受害者, 黯然消失, 而在后来庄园被焚毁而罗切斯特毁容3时, 毅然决然的决定下嫁他。对于平凡人的爱情, 即便在有了财富和荣耀以外, 仍然能够以最虔诚的心态去接纳自身所爱, 不得不说是一种女性主义的光辉……

相比简爱来说, 《苔丝》的苦难, 无疑是最人性化的。人生幸运与否, 就要看他是否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去面对了。生活, 对于苔丝而言, 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作为上层牧师的亚雷, 满口的仁义道德, 是对男性社会无情的揭露和讽刺。在道德枷锁控制下的苔丝, 先是对真爱充满幻想, 却无情地被这个时代的卑劣深深的伤害。这是男性主义下, 怎样的爱。以“爱”的名义, 无情的毁掉了苔丝的幸福。当时的社会现状你, 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 都是伪善的, 披着身份的狼皮, 欺骗纯真的少女。作为苔丝, 身处的历史背景不同, 所受的思想和道德观念都是她为自己树立的牢笼。

不能说简爱比苔丝多勇敢, 就单以简爱的敢爱敢恨而言, 苔丝的思想在那个时代还是有其自身局限性的, 女性主义的光环笼罩在他们肩上, 这两部著作无疑都成为国际历史上的经典之作。对于男性主义的倡导和弘扬上, 不得不说, 具有其时代性的特点。亚雷自身的素质决定了他作为暴发户的低劣品格, 而同样口口声声说爱苔丝的克莱, 却同样无情抛弃了苔丝。苔丝最后被无情的绞死却仍旧立遗嘱让克莱和妹妹拥有美满的家庭。女性主义的善良隐忍都体现在苔丝对克莱的一腔爱意之中。

从两则英美文学赏析中, 我们看到的都是女性主义的美好一面。男性主义的世界里, 只有战争、伪善和欺骗。这不得不说是女性的悲哀。

从古及今的性别歧视和差别对待, 都使得作为女性主义的世界一多半人民处于长期不被重视的局面, 从体育运动项目对女子参选的限制, 到国会参政议政中寥寥无几的女性代表, 到沙特阿拉伯地区对女性出行蒙面纱的不合理要求, 在到现在职场上某些岗位拒绝招收女性等等。无一不与女性作为平等世界建设一份子却在各方面受到压迫限制, 这种种行为都背离了现代认识论中中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

在对女性主义的支持中, 《苔丝》和《简爱》都可以作为正面素材进行及时合理的研究。男女性利益在现代的政治经济环境中, 都没有原则上的冲突。关于男性主义和女性主义的议题研究讨论中, 要找到二者的利益共通点, 为实现真正的民主和平等贡献力量。

唤醒女性的自我解放意识是我们从《苔丝》中学到的, 无论在家庭还是在社会活动领域, 都应摆脱对男性的依附和屈从而走向独立自强之路。将对弱势群体的利益关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 对于性别体系绝不认同, 同权威挑战, 将广大女性从思想的局限性中走出。

同时对于女性主义, 不能全盘的同情和坚持特殊的优待, 而是要以现时的眼光对其综合评判, 女性主义思潮的泛滥, 一定程度上, 对于国际间男女比例的改观, 影响意义注定是深刻的。盲目地将女权置于高位, 而不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此进行审视。在对于未来男性主义和女性主义间寻求一条崭新的出路, 任重而道远。在现实的文学赏析中, 我们要以客观的态度去对此作出评价。任何利益和权利的获得, 都是要在遵循一定法律法规道德的基础之上的, 永远不可孤立存在, 也不可能主动消亡, 权利和义务都需要男女性共同参与, 缺一不可。现代化的建设, 必须要在对双方关系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 才能实现人人生而平等。

二、总结

文艺复兴时期所倡导的人人生而平等, 才是现代思想认识上最合理的解释。任何历史上关于男女权主义的争论都是毫无意义的。现今社会, 无论在职业生活和参与国家政治治理方面, 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调, 仍然是显而易见的。对于现代落后的农村地区, 利用B超技术盲目剥夺女性生命权利的行为, 仍然屡见不鲜。这无论是在思想认识还是在日常生活中, 所引发的弊端仍然是显而易见的。思想和认识的偏颇, 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抹杀的, 只有坚持, 以公平的姿态, 让广大女性参与到经济建设中去, 从政和消除职业门槛, 是最行之有效的方针策略。

摘要:历史发展到今天, 女性主义和男性主义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从矛盾的对立面上考虑, 这不仅是权利和认识之争我, 同时也是人性对于地位和价值的思考方式出发点不同。没有利益交谈的共通点, 就无法排解掉这千年间的矛盾。

关键词:简爱,苔丝,女性主义,男性主义

参考文献

[1]吴晶;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英国文学作品对比解析[J]华章;2012 (6)

[2]李丹;从木子美到小月月:社会厌女症的网络表达探析[J];东南传播;2011 (8)

[3]吴芳;西方男性学者视角下的女性主义[M];华东师范大学;2011

[4]黄燕;男权社会的别传——毕飞宇“女权叙事文学”的另类解读[N];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习靠学报;2009 (3)

[5]黄巍;“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

保守主义和冒险主义 篇2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1.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是两大原则之间的对立: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个人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任何他人或集体都不得剥夺其权利,所以,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并且是为了自己而生存,而不是为了集体的利益而生存。

集体主义认为,个人没有任何权利,他的工作、身体和个性都属于集体,集体为了它自己的利益可以用任何方式任意对个人进行处置,所以,个人的存在需得到集体的允许,并且是为了集体而存在。

这两种原则是两个对立的社会制度生成的根源。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就是两大社会制度之间的对立。

2.什么是社会制度?

社会制度是人们为了能共同生活而遵守的法令。制定这样的法令,必须以一个基本原则作为起点,那就是要首先回答这样的一个问题:社会的权力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个人主义的回答是:社会的权力是有限的,因为它受到不可剥夺的个人权利的限制,社会只能制定不会侵犯这些权利的法律。

集体主义的回答是:社会的权利是无限的,社会可以任意制定法律,并任意地强加给任何人。

例如:在崇尚个人主义的制度下,任何人都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通过一项法律以结束某个人的生命,哪怕是有百万人之众。如果他们真的这样做了,那么他们就侵犯了保护生存权利的法律,必将受到惩罚。

在奉行集体主义的制度下,只要有利可图,任何人多势众的群体(或任何自称可以代表多数人的人)完全可以通过一项法律来结束某个人(或任何少数人群体)的生命。个人的生存权利在那里是得不到承认的。

根据个人主义原则,杀人是非法的,而保护自己是完全合法的,法律站在权利一边。根据集体主义原则,人多势众的一方杀人是合法的,而自卫却是非法的,法律站在多数人的一边。

在第一种情况里,法律代表的是道德原则。

在第二种情况里,法律代表的是无视道德原则的观点,人们可以为所欲为,只要他们能在数量上占上风。

在崇尚个人主义的制度下,在法律面前任何时候人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拥有相同的权利,不论他是势单力薄,还是身后有百万人撑腰。在奉行集体主义的制度下,人们需要拉帮结派,谁的帮派最壮大,谁就拥有所有的权利,而失败者(个人或少数派)却没有任何权利。根据他所在帮派势力的强弱,一个人可以成为具有绝对权威的主人,也可以成为孤苦无助的奴隶。

美利坚合众国可以作为第一种制度的典型例子(请参见《独立宣言》)。苏联和纳粹德国是第二种制度的见证。在苏联,数百万农民或“富农”被依法消灭,理由是统治集团认为这样做有益于大多数人,因为他们认为大多数人都是反对富农的。在纳粹德国,数百万犹太人被依法消灭,理由是统治集团认为这样做有益于大多数人,因为他们认为大多数人都是反对犹太人的。苏联和纳粹的法律是集体主义原则不可避免的必然结果。在现实中,无视道德标准和个人权利的原则最后只能导致暴力。在你确定哪一种社会制度更为优越之前,一定要记住以上的分析。你需要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社会的权力要么是有限的,要么是无限的,不可能两个同时成立。3.美国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美国的基本原则是个人主义。

美国是建立在“人人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一原则之上的: ——这些权利属于每个作为个体的人,而不属于作为群体或集体的众人;

——这些权利是无条件的,是每个人私有的,属于个人,而不具有公众性和社会性,不属于团体;

——这些权利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社会赋予的; ——个人拥有的这些权利不是来自集体,也不是以集体的利益为目的,它们同集体相对立,是集体无法逾越的障碍; ——这些权利可以保护个人,使他不受到任何他人的侵害; ——只有建立在这些权利的基础上,人们才可能拥有一个自由、正义、尊严、体面的社会。

美利坚合众国的宪法不是限制个人权利的法律,而是限制社会权力的法律。4.什么是权利? 权利是对独立行为的认可。拥有权利意味着行动不需任何人的许可。

如果你的存在仅仅是因为社会允许你存在,那么你就不具有拥有自己生命的权利,因为外来的许可随时可能取消。如果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你必须获得社会的许可,无论你能否获得这样的许可,那么你都不是自由的。只有奴隶在行动之前需要获得主人的恩准。恩准不是权利。

千万不要以为工人也是奴隶,以为他是因为老板的恩惠才获得工作的。他不是靠别人的恩惠才拥有工作,而是靠双方自愿签订的合约。工人可以辞职,而奴隶不可以。5.什么是不可剥夺的人权?

不可剥夺的人权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生命权是指任何人不会因为他人或集体的利益而被剥夺生命。

自由权是指个人享有个人行动、个人选择、个人创制并拥有个人财产的权利。失去了拥有个人财产的权利,独立行动就无法得到保障。

追求幸福的权利是指在尊重他人相同权利的前提下,人有权为了自己而生活,可以选择能给自己带来幸福的生活方式并予以实现。也就是说,任何人都不必为了他人或集体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幸福,集体不能决定个人的生存目的,也不能左右他追求幸福的方式。6.我们怎样承认他人的权利? 既然人人都享有不可剥夺的权利,那么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享有相同的权利,不能也不应该为了自己的权利而去破坏他人的权利。

例如,一个人有活着的权利,但他无权剥夺另一个人活着的权利;他有追求自由的权利,但他没有奴役他人的权利;他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但他没有把幸福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权利(或对他人进行谋杀、抢劫或奴役)。他在享受某种权利的同时应该意识到,这正是他人也应享受的权利,从而了解他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

千万不要以为自由主义者会说这样的话:“我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不必管别人会怎样。”自由主义者清楚地知道,每个人都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不光是他自己的,还有别人的。自由主义者是这样的人:“我不想控制任何人的生活,也不想让任何人控制我的生活。我不想统治,也不想被统治。我不想作主人,也不想作奴隶。我不愿为任何人牺牲自己,也不愿任何人为我牺牲。”

集体主义者会说:“伙计们,我们一定要在一起,管他好死赖活。”7.我们如何判断权利受到侵犯?

权利无法受到侵犯,除非是运用武力。一个人无法剥夺另一个人的生命,无法奴役他,也无法阻止他追求幸福,除非是动用武力。如果一个人不是出于自由自愿的选择而被迫采取行动,那他的权利就受到了侵犯。所以,我们可以在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权利之间划上一条清楚的分界线。这是一条客观的分界线,不因观点差异而改变,也不受多数人的意见或社会的硬性规定左右。任何人都没有权利率先向另一个人动用武力。

在一个自由的社会里,在一个强调个人主义的社会里,人们遵守着一条简单明确的行为规则:你不能希冀或要求他人采取某种行动,除非这是他人自由自愿的选择。

不要被集体主义的老把戏所迷惑,他们说: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绝对的自由,因为你不能随意杀人,社会不允许你杀人的时候已经约束了你的自由,社会拥有以任何它认为合适的方式约束你自由的权利,所以,丢掉自由的幻想吧——自由取决于社会的决定。

阻止你杀人的不是社会,也不是某种社会权利,而是其他人不可剥夺的生命权。这不是双方权利之间的“妥协”,而是确保双方权利不受侵犯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不是来自社会法令,而是来自你自己不可剥夺的权利。社会无法武断地定义这条分界线,你自身拥有的权利里已经隐含了这条分界线。在你的权利范围内,你的自由是绝对的。8.什么是政府正确的职能?

政府正确的职能是保护公民的个人权利,保护他们不受到暴力的伤害。

在一个合理的社会制度里,人们彼此之间不会动用武力,他们只在自卫时才会诉诸武力,也就是说,他们只用武力来维护受到侵犯的权利。公民赋予政府在反击时使用武力的权力——而且只能在反击时使用。

一个合理公正的政府不会率先动用武力,它只在回应那些首先动武的人时才使用武力。例如:政府逮捕一名罪犯时,侵犯权利的不是政府,而是罪犯,他的所作所为剥夺了自身的权利,人们除了通过武力对付他之外别无他法。我们要记住一点,那就是,在一个自由的社会里任何被定义为犯罪的行为都是涉及动用武力的行为——只有这样的行为才需要通过武力来回击。千万不要相信这样的鬼话,说什么“杀人犯对社会构成犯罪”。杀人犯杀害的不是社会,而是一个个体;他侵犯的不是社会权利,而是属于个人的权利。他不是因为伤害了一个集体而受到惩罚——他没有伤害整个集体,他伤害的是一个人。如果一个罪犯抢劫了十个人,那么他抢劫的仍然不是“社会”,而是十个个体。根本不存在“对社会构成犯罪”这种情况,所有的犯罪都是针对具体的人,针对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的。保护每一个个体不受到罪犯的伤害,正是一个合理的社会制度和公正的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可是,如果政府成为武力的始作俑者,就一定会祸患无穷。

例如:一个倡导集体主义的政府以处死或监禁作为惩罚,强行命令一个个体工作,并且让他永远束缚于某种工作——这里,率先动用武力的就是政府了。这个个体没有对任何人使用暴力,但是政府却对他施以暴力。这样的做法根本没有任何道理,其结果只能导致血腥和恐怖,这一点你已经在任何一个倡导集体主义的国家中找到了例证。如果人类没有政府和任何形式的社会制度,人们可能会通过纯粹的暴力形式来解决彼此间的分歧并生存下来。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拥有和另一个人抗争的平等权利,但他无法和十个人抗争。一个人需要保护的是不受群体的伤害,而不是某个个体。即使是在这种无政府的状态下,虽然多数派可以自行其道,但是少数派还是可以通过任何可能的方式进行斗争,使多数派的统治无法长久。而集体主义连原始的无政府主义都不如:它剥夺了人们反击的权利。在这里,暴力是合法的,而反抗是非法的;在这里,多数派(或任何声称代表多数派的人)有组织的暴力行为受到法律的保护,而少数派则孤立无援,随时面临被赶尽杀绝的命运。可以肯定的是,你再也找不到比这更不公正的事情了。在现实中,当一个倡导集体主义的社会侵犯了少数人的权利(或其中任何一个人的权利)时,多数人往往也同时失去了自己的权利,并且受制于某个通过暴力进行统治的小团体。如果你想了解并且记住把武力作为反击手段(倡导个人主义的政府就是这样做的)和把武力作为基本政策(倡导集体主义的政府是这样做的)之间的区别,这里有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同杀人和为了自卫杀人之间的区别一样。一个合理公正的政府采取的原则是自卫的原则,而倡导集体主义的政府则与杀人犯同出一辙。9.“混合的”社会制度存在吗?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混合存在的社会制度。社会要么承认个人的权利,要么不承认,绝不可能出现中立暧昧的状态。但现在经常发生的是,建立在个人主义之上的社会缺乏在实际生活中始终坚持原则的勇气、正义感和智慧。由于无知、怯懦或疏漏,这样的社会常常采纳和接受与自己的基本原则相左的法规,从而侵犯了公民的权利,结果使整个社会充满冤屈、邪恶和弊端。如果这样的错误得不到纠正,那么整个社会将陷入集体主义的纷乱之中。如果你看到一个社会在某些法律条文中承认人权,而在有的地方又不承认人权,你千万不要误以为这是一种“混合的”制度,也不要以为这是两种互相对立的基本原则之间的妥协,能够行之有效地存在下去。这样的社会是不可能发展的——相反,它正日渐解体。解体需要时间,没有一样东西会瞬间四分五裂——人的身体不会,人的社会也不会。10.没有道德原则的社会能够存在吗?

很多人至今还幼稚地认为,社会是可以为所欲为的,原则可有可无,权利只是一个幻影,权宜之计才是行动的有效指南。确实,社会可以摒弃道德原则,任凭自己变成无所约束的兽群狂奔地走向灭亡;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似乎也可以选择随时割断自己的喉管。但是,如果他想生存下去,他就不能这样做;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社会想继续存在下去,它就不能摒弃道德原则。社会是一群生活在同一国家同生同息的人。如果没有一个明确客观的道德规范供大家理解并自觉遵守,人们就不知道应该如何彼此相待,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彼此会如何行事。不承认道德存在的人是罪犯,对于这样的人你别无他法,只有在他敲碎你脑袋之前敲碎他的脑袋;和这样的人你无话可说,因为你和他之间没有有关行为规范的共同语言。赞同没有道德原则的社会,就是赞同让人们像罪犯一样地生活。由于传统,我们仍然在遵守很多道德规范,我们对这些规范习以为常,根本不会意识到,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才得以顺利进行。为什么你可以走进拥挤不堪的百货商店,买好东西安然无恙地走出来?你周围的人们和你一样需要商品,他们完全可以轻易地制服商店里屈指可数的几个售货小姐,把商店抢劫一空,抢走你的背包和钱包。他们为什么没有这样做?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他们,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保护你——除了尊重个人生命权和财产权的道德原则。不要错误地以为人们是因为害怕警察才没有为所欲为。如果人们认为抢劫是合情合理的,那么有再多的警察也没有用。而且,如果其他人认为抢劫有理,那么警察为什么就不能这样想呢?那么,谁还愿意当警察呢?更何况,在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里,警察的职责并不是保护你的权利,而是侵犯你的权利。如果你认为某个时候的利益驱动可以成为行动的理由,那么抢劫商店自然是顺理成章的。可是,如果大家都信奉这样的行为准则,还会有多少百货商店、工厂、农庄或家庭可以存在,可以存在多久?如果我们摒弃道德,并代之以集体主义的多数裁定原则;如果我们认为多数人的一方就可以为所欲为,多数人做的事情一定正确,就因为这是多数人做的事情(这是对或错的唯一标准),那么人们该怎样把这样的做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呢?谁是多数人?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除了他以外的任何人都可能是多数人中的一员,可以随时任意地伤害他。因此,每个人和其他的所有人就成了敌人,每个人都会害怕、怀疑别人,每个人都必须在被抢劫杀害之前去抢劫杀害他人。如果你认为这只是抽象的理论,那么就请看看欧洲,去那里你可以找到实证。在苏联和纳粹德国,老百姓做着格伯乌(苏联国家政治保卫局)和盖世太保(纳粹德国的国家秘密警察组织)的肮脏勾当,互相监视,把自己的亲属和朋友送到秘密警察手上,送进可怕的行刑室。这就是集体主义理论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结果,这就是空洞罪恶的集体主义口号的实际运用。对于缺乏思考的人来说,这样的口号确实是很动听的:“公共利益高于任何个人权利。”但是,没有个人权利,就根本不可能有公共利益。集体主义把集体置于个人之上,告诉人们为了他们的兄弟牺牲自己的权利,结果,人们除了害怕、憎恨和毁灭自己的兄弟之外别无选择。和平、安全、繁荣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善意,所有这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只有在个人主义的制度下才能实现。在这样的制度下,每个人都能安全地行使自己的个人权利,都知道社会可以保护他的权利,而不是要毁灭他。于是,每个人都知道他可以或不可以对自己的邻居做什么,知道他的邻居(一个或一百万个)可以或不可以对他做什么,这样,他就可以坦然地把他们当作朋友,当作一个同类。没有道德规范,就不可能存在合理的人类社会。

不承认个人权利,道德规范就不可能存在。11.“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是一条道德的原则吗?

“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是用来欺骗人类的最荒谬的口号之一。这句口号没有具体明确的意义。我们根本无法从善意的角度来对它加以解释,它只能用来为那些最邪恶的行为狡辩。这句口号里的“利益”应该如何定义?无法定义,只能说是有利于最多数人的东西。那么,在具体的情况下,谁来决定什么是大多数人的利益呢?还用问吗?当然是大多数人。如果你认为这是道德的,那么你一定也会赞同下面的这些例子,它们正是上面那句口号在现实中的具体运用:百分之五十一的人奴役了另外百分之四十九的人;十个人中,有九个饥饿的人以另外一个伙伴的肉为食;一群残忍的匪徒杀害了一个他们认为对他们造成威胁的人。德国有七千万德国人和六十万犹太人。大多数人(德国人)都支持他们的纳粹政府,政府告诉他们,只有消灭少数人(犹太人)并且掠夺他们的财产,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才可能得到保障。这就是那句荒唐的口号在现实生活中制造的恐怖结果。但是,你可能会说,在上述的例子中,大多数人并没有得到什么真正的利益。对,他们没有得到任何利益,因为“利益”不是靠数字决定的,也不能通过什么人为了别人所作的牺牲获得。头脑简单的人相信,上面的那句口号包含着某种高尚的意义,它告诉人们,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他们应该牺牲自己。如果是这样,大多数的人会不会也高尚一次,愿意为那些邪恶的少数人作点牺牲?不会?那么,为什么那些少数人就一定要为那些邪恶的多数人牺牲自己呢?头脑简单的人以为,每个高喊上面那句口号的人都会无私地和那些为了大多数人而牺牲自己的少数人站在一起。这怎么可能?那句口号里丝毫没有这种意思。更可能发生的是,他会努力挤进多数人的队伍,开始牺牲他人。那句口号传递给他的真实信息是,他别无选择,抢劫别人或被别人抢劫,击毁别人或被别人击毁。这句口号的可鄙之处在于,多数人的“利益”一定要以少数人的痛苦为代价,一个人的所得必须依靠另一个人所失。如果我们赞成集体主义的教义,认为人的存在只是为了他人,那么他享受的每一点快乐(或每一口食物)都是罪恶而不道德的,因为完全可能有另外一个人也想得到他的快乐和食物。根据这样的理论,人们不能吃饭,不能呼吸,不能相爱(所有这一切都是自私的,如果有其他人想要你的妻子怎么办?),人们不可能融洽地生活在一起,最终结果只能是自相残杀。只有尊重个人的权利,我们才能定义并且得到真正的利益——私人的或是公众的利益。只有当每个人都能为了自己而自由地生活时——不必为了自己而牺牲他人,也不必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人们才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根据自己的选择,实现最大的利益。只有把这种个人努力汇合在一起,人们才能实现广泛的社会利益。不要认为与“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这种提法相反的是“极少数人的最大利益”,我们应该提倡的是:每个人通过自己自由的努力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如果你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希望保留美国的生活方式,那么你能够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永远从你的思想、言语和情感中清除“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这样的空洞口号。这完全是骗人的鬼话,是纯粹集体主义思想的教条。如果你认为自己是自由主义者,你就不能接受它。你必须作出选择,非此即彼,不可兼顾。12.动机能否改变独裁统治的性质?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 篇3

在性格最深层处的那种天分和潜能,终究还是会显示出最基本的特性。

举第一个例子, 型格中的六号。他们开始时很浪漫,似乎立即收起行李,马上就可

以踏上行程,去找寻理想的浪漫旅程。但是,这其实是一种表象,极为需要安全感的六号,

一定极其在乎这是否是比较安全的行程。也就是说,他们的冒险一定都是准备好的冒险。

换第二种爱冒险的性格的人会觉得,如此谨慎还有什么冒险的乐趣可言?但是,六号在

乎的是, 有准备的、充分的、不冒险的那种浪漫,这是一份现实的浪漫。这是六号的底线。

归根结底,六号还是现实主义者。

而对理想主义的九号而言, 面对生活,他们似乎越发变得现实而认真,很多事情都

是三思而行。但是,当面对一见钟情的事物时,他们却会一改常态。比如,他们喜欢一种价

值方式,即使你是他的客户,他也想着一定要说服你,告诉你他的价值方式,想办法让

你接受。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最好的,在自己心中理想色彩开始光芒四射,他们要把这种

光芒投射给客户。尽管平时表现出非常现实,但触及到理想色彩的部分时,九头牛也拉不

回他们。这就是九号天分和潜能的最大体现。

回到管理部分,现实主义者的公司价值观一般会体现为“ 以客户为中心” 或者“ 以

客户的满意度为宗旨”等类型的价值体系;理想主义者的经营价值常常表现为“好的产

品就是最好的广告”、“ 好的产品自然会有忠实的消费人群” —— 很明显, 他们坚信自

己东西一定会得到相应消费人群的认可。

现实主义者非常有效地去找寻客户,满足客户,因需要而变,因此公司运作的成功

率会比较高,日子过得也很不错。但是,现实主义者所经营的公司会碰到一个致命的问

题,一旦同质化时代到来的时候,他们往往最先面临“红海危机”。理想主义者经营的

公司,一般都是非蓝海之路不走。于是,理想主义者其成功概率一般没那么高,但是,

一旦他们找到其终极的解决方案,往往领导出来的都是极为伟大的公司。比如,乔布斯

的苹果,其核心价值观是在人性与科技中的交叉路口找到创新的原点;而“因需而变”

的I BM,则一定是一群现实主义者主导下的价值观。

在管理风格上,现实主义者的公司一般都是相对民主,而理想主义者的公司一般都

是相对集权。因为,现实主义往往可以在现实的平衡和妥协中找到很不错的出路,而理

想主义往往更加自我或者完美主义。

其实,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管理风格各有千秋。但是,在不同性格领导者的领导下,

则会体现出不同的领导风格。若把握好了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的弱点和缺点,将他

保守主义和冒险主义 篇4

关键词:高中美术三大主义教学方案

美术在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育阶段的一项重大课程, 美术课程的开设能够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在美术教育课程的标准下, 高中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能够更加深入地贯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一、我国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

(一) 美术教学很难引起高中教学的注意

我国传统的高中教学阶段主要是以数学、语文、外语和物理两个主要科目为主, 许多学校往往会忽视对学生开设一些诸如美术课等艺术类课程。部分学校即使开设了美术课也形同虚设, 大多数的美术课都会留给学生自习或者由其他科目的教师占用。因此, 美术教学在这些学校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 高中美术教师师资力量的滞后性

美术课程在高中教学课堂中的地位不如语文、数学以及英语这三个科目。因此, 大多数学校只是聘请了一些非专业或者兼职身份的美术学教师进行教学。他们自身对美术的理念缺乏深刻的理解, 很难从美术学的角度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由于师资力量薄弱, 许多高中生丧失了学习美术的兴趣。由于美术教学课堂显得空洞无味, 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会扼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自主创作能力。

二、高中美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的教学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 我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教学方案, 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 现实主义:从实际出发, 转变高中美术教学方法

新课标的制定, 对高中的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改变传统美术教学的基础上, 教师应该从学校的实际水平出发, 采用多角度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为了能够更好地引导高中生参与到实际的美术教学课堂中来, 美术教师可以适当地采用情境课堂教学法、模仿指导教学法和示范尝试教学法来改善自身的美术教学。美术教师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要避免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从而导致高中生对美术产生的反感和厌倦。

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发挥高中生的特长, 在加强对高中生的基础训练的同时还应该为高中生营造一个适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的氛围。无论是从高中生的审美创造力还是塑造高中生的个人创造力方面, 美术教师都应该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性格特征来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 积极地鼓励学生表达自己不同的思想和见解。例如, 对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赏析, 教师可以从该作品的背景和画面的寓意以及构图方式等角度依次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提问。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积极地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并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补充。

(二) 浪漫主义:丰富高中美术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手段

根据高中美术教学大纲的需求, 各个高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以理论为主的课程结构设计。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主要是围绕着课堂来对高中生进行理论式的教学, 相反, 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应该挣脱传统美术教学模式的束缚, 在高中美术的教学内容中大量地融入具有乡土气息的教学内容并对此展开一些实践性的教学。例如, 高中美术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 利用学校内已有的资源, 如树叶和房屋建筑以及人物等等美学元素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一些独特的装饰画或者人物素描, 积极地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同时, 高中美术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引用中外名人名画, 以提高高中生的审美能力和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思维。在实际的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 美术教师要将高中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以提高高中生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作为教学目标。

(三) 印象主义:提高高中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

由于印象主义需要教师自身在相应知识的积累方面有一定的底蕴, 所以教师在高中生的美学培养和创造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 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改变和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边远地区的高中教学师资力量极度缺乏, 学校要加大对高中生美术教学的师资力量建设, 积极地引进美术专业的教师和教授。为了能够更加出色地完成高中美学的教学任务, 学校适时地为高中美术教师提供一定的培训机会。

综上所述, 高中美术课堂教学需要各个高中的美术教师在实际的美术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完善。由于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更好地适应高中生的发展以及教育的要求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因此, 新课程下高中美术教学的进步需要各个高中美术教师齐心协力共同探索出符合现代化美术教学的新思路。

其良好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但是在当前小学美术的教学当中, 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所以应该采用实施高效教学的方法, 这样就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以下主要对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建设的有益性进行探讨分析, 使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和效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探索

美术课程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 其主要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以及动手能力, 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美术的实践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美术来表达自身的情感,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 提升美术课程教学质量, 保障美术教学的高效性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教师应该构建小学美术的高效课堂, 使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教师应该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的内容,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课程相对简单

摘要:对高中美术教师而言, 如何更好地开展美术教学以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已经成为了当下每一个美术教师所关注的话题。笔者结合自身的美术教学实践活动, 对高中美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的教学方案做了相关的研究和分析, 希望能够促进美术教学在高中阶段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美术,三大主义,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赵诗.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和反思[J].艺术教育, 2009 (2) .

保守主义和冒险主义 篇5

增强“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绷紧“思想弦”。到20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但从时间上来看,满打满算不足8个月,可以说脱贫攻坚已经进入了“读秒”的决战决胜时刻。这个时候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攻坚形势,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以强烈的紧迫感,狠抓各项攻坚任务。要清醒认识到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当前还有许多“硬骨头”摆在我们面前,形势十分逼人、任务十分艰巨、时间十分紧迫,一分一秒都耽误不得;要展现出“读秒”的奋战姿态,采取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的方式,以快马加鞭、百米冲刺的速度,与时间赛跑,紧锣密鼓推进脱贫攻坚。

增强“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把好“作风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脱贫攻坚战进入收官之年,面对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再加上疫情影响,挑战巨大。这个时候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保持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自觉克服松懈、厌战、过关思想,全力以赴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要坚决反对和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加大对党员干部关爱力度,切实为基层减负;要严肃惩治扶贫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杜绝虚假脱贫、数字脱贫现象;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真抓实干、转变作风,真正沉下身子、耐下性子,发扬“钉钉子”精神,攻克决胜脱贫攻坚战中的一个个堡垒。

增强“朝受命、夕饮冰”的使命感,打好“组合拳”。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进入决胜阶段更是要树牢问题导向,突出精准施策,集中优势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要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针对性制定帮扶举措,狠抓政策落实,着力啃下最后的“硬骨头”;要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后半篇”文章方面精准施策,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不返贫;要聚焦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影响,在解决扶贫项目复工复产、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农产品滞销等问题方面精准施策,努力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遭受的损失补回来;要聚焦补短板、查弱项,深入开展脱贫成效“回头看”,把问题短板找准找实,按照“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快补齐短板弱项。

保守主义和冒险主义 篇6

译本原有我写的序文。作者对它还满意(他接到我寄给他看的序文英文稿后,回信说,“如果译文跟你的序文一样好,那么我不能再求更好了”)。但是三十多年过去了,译本新版问世,我自然有责任再另外说几句话。

世界上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变化很大,五十年代以来又有了新的变化。就衣修午德说,也是如此。《紫罗兰姑娘》出版将近十年后,他才又陆续出版了小说《黄昏的世界》(一九五四)、《单人》(一九六四)、《河畔的相会》(一九六七)等和三本自传性著作。小说内容多写同性爱和印度吠檀宗教哲学。他自己在回忆录式的著作里把三十年代反法西斯的进步政治动机都加以否定。但是衣修午德,在三十年代和奥顿以及另外一批左倾过的同代作家一样,因为客观事实、历史事实在那里,要否定自己过去作品的意义和作用,还是不能由自己后来的主观愿望否定得了。就以《紫罗兰姑娘》而论,尽管经过了作者多少年沉默,经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它的基本精神还是和他在三十年代的一致。

《紫罗兰姑娘》基本上还是象三十年代的衣修午德小说。当然,其中就有些三十年代中期以前西方知识分子还少有的幻灭感与忧郁感、他们还没有清醒感受到的两难处境。尤其是其中染上了一层三十年代结束以前西方很少流行的印度哲学的色彩。而这点所引起的我写原序当时的一些反应,也就使我在序文里写了一些“玄”话或者废话。但是序文的主要内容似乎还没有什么大错,虽然我自己也早已不同于三十多年前的自己了。

如今我把小说正文校读一遍(我自己的著译出书后向来再懒得通读一遍,现在我还是第一次据原文校读一全本译书),象过去读过而近年来又找去重读的一位小说艺术家朋友一样,还是很能欣赏其中表现的小说创作艺术。中心人物柏格曼形象鲜明,生动;他是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有才华的艺术家的典型而具有个性;通过他表现了当时具有进步倾向而未能摆脱既定身分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尴尬境地。不仅中心人物,不仅也作为小说人物兼故事讲述者的“衣修午德”,有点自我嘲弄的,十分逼真,周围人物,也都跃然纸上。衣修午德能用三笔两笔、三言两语,描写出一个人物。三、四十年代间曾有人说过,他在人物塑造方面是英国狄更斯以后的第一人,寄予极大的期望(不容讳言,后来这种期望是落空了)。例如季米特洛夫的形象,在法庭上,只有几句话,一个手势,就活生生的“站起来”了。其他许多配角也都被写得闻其声如见其人。衣修午德在全书中着墨不多就能把西方摄影场生活写得十分酣畅,淋漓尽致,同时又从容不迫,还可以借人物发议论,抒情。文笔明净,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那么这本小说就算是现实主义的?可是你能说这里没有浪漫主义了?而且不仅有关我们所说的广义的两大基本创作方法,这里显然也有象征意义、寓言意味。而整书写作手法又不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一般手法,显然有“现代主义”的烙印。

目前国内文艺批评界喜欢用“现实主义”一词来誉扬作品。我不娴熟文艺理论,但是凭我自己读书和写作经验,我还是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我认为“现实主义”这个词不免用滥了。我多少感觉到许多人用它的时候,总隐含有把“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假、大、空”社会现象都归咎文艺上一度明白提出的“两结合”中的“浪漫主义”了。其实广义的(不是作为流派的)现实主义固然与“反映论”一致,但并不等同。广义的(不是流派的)浪漫主义,也该是反映现实的,只是艺术表现手法上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例如,你想赞扬司汤达,就说他是现实主义小说家,但是他的名著《巴玛修道院》恐怕更多是浪漫主义的。至于“象征”手法,那是古今中外都有用到的,只是成为流派的“主义”,自然是另外一回事。今日国内关于西方“现代主义”争论很多,往往把“现实主义”(说成是流派的)和“现代主义”(本就是流派)对立而谈,我不以为恰当。真正有价值的“现代主义”作品也是“反映”现实的,其中往往也有广义的现实主义,也有广义的浪漫主义。只是时代变了,表现手法也不能墨守陈规,也得有所改变而已。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较老一代作家和评论家不大熟悉西方“现代主义”作品;由于我们过去多少年闭关自守,较年轻一代作家和评论家甚至从没有见识过西方“现代主义”作品,如今一下子主要通过翻译(而有的翻译又不够理想)而接触到一些,就感到奇特或者新鲜。其实,例如“意识流”写法,最流行的时期可能是西方二十年代。现在很少小说家还通篇用意识流写法。但是后来的西方现代小说家都受过这种手法的“洗礼”,都会用这种手法,不过只在需要的时候,偶尔来几下而已。而可能归入“意识流”派的法国玛塞尔·普鲁斯特和应属正统“意识流”派的英国维吉尼亚·伍尔孚,也不象被后来的先锋派奉为大师的乔埃斯后期小说那样的破坏文法,另拼新字等等的标新立异。

衣修午德的《紫罗兰姑娘》这样的小说,却也就不同于十九世纪欧美小说,也不能不说是“现代主义”小说,虽然也不同于今日西方一些思想混乱,故弄玄虚的时髦(当然也不能广泛流行的)小说。正常的,有意义的各种“现代派”或所谓“先锋派”小说,总不能和传统小说完全割裂。现代小说家E .M.福思特的小说艺术理论中提出“浑圆(多面,有发展)人物”和“扁平(单面)人物”在一部小说里的配合作用,是一种现代新说,却是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从研究古典小说得来的;衣修午德在这本小说里也就加以实践。也可以说是“现代主义”小说较近的祖宗之一的亨利·詹姆士在后期小说创作里表现的一种技巧而被小说艺术理论家阐明的“角度”说(就是叙述故事的作者不充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上帝,而从这个或那个人物的目击耳闻来展现情节,以求逼真的写法)也是从古典小说里比较,推衍出来的一种手法,衣修午德在这本小说里也运用自如。所以衣修午德三十年代写希特勒上台前夕柏林社会色相的小说和这本小说,既是传统小说,也是“现代派”小说。

衣修午德的这种小说,现在,特别在美国,早被时髦小说家、趋时而自命高雅的小说读者和评论家认为保守了,落后了。虽然如此,他收在《告别柏林》里的《萨莉·鲍尔斯》(应算是中篇小说,一九三七年先出过单行本,现在有巫宁坤中译文,发表在《世界文学》一九八0年第二期上),从五十年代初起到七十年代初,曾一再被改编为戏剧和电影,在美、英、西欧上演和放映,获得巨大成功。《紫罗兰姑娘》一九四五年在美国出版,十天就销售完,随即被收入广泛印行的美国“部队读物丛书”,现在当然也算不时髦了。我始终却忘不了它。这不仅因为我是它的译者,而且我和作者本人也有过一点私人交往。在这里我不妨补充提一提。

我译了《紫罗兰姑娘》以后和作者通过信,但是仅仅几封(现在他给我的第一封信和最后一封还幸存了),也和他有一面之缘,那都是在三十多年前了。我在客居英国期间,在一九四八年夏天,有一天在牛津忽然接到阿瑟·韦利(有名的中国古典文学翻译家)写给我的一张明信片,说衣修午德回英国“探亲”(用我们今日的言语说),极愿和我见一面,并告诉了我他所住的老家地址。我当即给衣修午德去了信,他回信约我在伦敦请我吃午饭。正合他一贯的风趣,他约我吃午饭的地方就是《紫罗兰姑娘》里写到的皇家咖啡馆。席间他告诉我柏格曼是有原型的,名字叫贝托尔特,我现在忘记了姓什么,是一位名导演(但不是贝托尔特·布莱希特)。他向我推荐他的同代小说家亨利·格林的新著《归》;在美国当代小说家中,他向我夸赞当时还不是很红的年轻小说家特鲁门·卡坡第的第一本小说《那些房间,那些声音》。饭后,和小说里奥国人柏格曼反串给英国本国人“衣修午德”作导游相反,他认真带我到泰特画廊去参观。在一层的楼梯顶上,他很熟悉的给我指出嵌花地板上一组希腊神话图像是一位和布路姆斯伯利派(二十年代小说家维吉尼亚·伍尔孚、E.M.福思特、新传记文学家里屯·斯特雷契、艺术理论家克莱夫·贝尔、翻译家阿瑟·韦利等的文艺圈子,T.S.艾略特和年轻一代的衣修午德本人也曾出入过它的门下)有来往的艺术家的作品。他给我指出某个女神就是用的维吉尼亚·伍尔孚的头像,某一个神则是用的斯特雷契的头像,引起一些外国游客的注意,误认他是导游了。有一点说起来奇怪,当时衣修午德在思想倾向上已不同于三十年代,消沉了,但是听我谈到中国就要全面变色(变红)了,他就说:“那你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这一句话倒多少促成我在一九四八年底前,一听说淮海战役打响,就决心撂下手头未完成的工作,准备回国。以后我们没有再通过信。一九八○年我虽到过洛杉矶两天,也没有预先写信告诉他约见一面。得知他因病概不见客,结果未能一晤,深以为憾。他大概早已不记得我了。这也不足为怪,无关宏旨。

至于衣修午德,特别是他三、四十年代写的小说,目前暂时被世人遗忘,也是文学史上的正常现象,却是值得当代文学评论家关心。我个人深信,衣修午德的这本小说和《告别柏林》(至少其中的几篇),比诸西方现在其实也无非为趋时文学评论家吹捧而并非自然广泛流行的一些时髦作家的新奇小说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甚至在今日西方,一方面安于逸乐,贪生怕死的社会,在刮起的象三十年代后期的绥靖主义、投降主义风里,从这本小说里也许还可以听到一点警钟,一方面彷徨失路的有心人也许也可以从中得到一点深省的启发(不是问题的解答)。所以目前可能倒还又有几分时代针对性。而我国的读者以至作家,撇开这本小说里确有所表现而我当年加以阐释的玄思奇想,我想,在得到一点思考材料和艺术享受以外,还可以在小说艺术上见识到一点新东西而不致迷失于可能的旁门左道。但愿如此,不辜负出版社重印的苦心。

一九八一年十月十九日

保守主义和冒险主义 篇7

德国浪漫派分为早期浪漫派和后期浪漫派。早期浪漫派的代表是奥古斯都·施莱格尔、弗利德里希·施莱格尔、诺瓦利斯、蒂克年, 他们以《雅典娜神殿》杂志为中心, 以费希特、谢林等的哲学为基础, 形成了自己作为一个浪漫流派的纲领。他们认为浪漫派的文学是文学中的文学, 是宇宙的诗, 一切文学都在浪漫派文学里。他们主张, 艺术的最高法则就是打破一切法则, 把一切科学、美术、诗歌、音乐融为一炉而没有区别:诗人要凭兴之所至, 不受任何狭隘规律的约束;他们认为理性是危害人类的感觉和认识能力的, 艺术的基础是热情而不是理智;物质世界使人失望, 人只有从梦幻中、灵魂中、世界中才能找到精神的乐园;他们向往中世纪的基督教统治下的封建宗法社会, 因为在他们看来, 中世纪是富于宗教的神秘感的时代, 所以中世纪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时代, 讴歌中世纪, 就是讴歌美。

服从于这一理论, 这一派作家的创作多表现宗教的神秘和空虚无聊的精神状态。如诗人诺瓦里斯的《夜的颂歌》, 诗人沉湎于神秘的世界, 歌颂死亡, 歌颂黑夜, 否定现世人生, 表达出一种人生无常的颓废悲观的感情;蒂克的小说《威廉·洛厄尔》描写了一个英国青年的堕落, 但作者却把堕落的原因看作是启蒙思想的后果;在其另一部小说《弗兰兹·斯坦恩巴尔德的漫游》中, 作者则美化封建骑士制度, 用中世纪的所谓“牧歌生活”来对比现实生活, 表现出一种将封建的生活和制度理想化的倾向。

早期浪漫派成员清楚地认识到了他们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中心人物就是施莱格尔兄弟:弗雷德国希和奥古斯特·威廉。弗雷德里希腊创造力, 但性情反复无常。奥古斯特·威廉比他哥哥的头脑清晰, 这使他能够传达他哥哥的思想, 并且使自己在关于戏剧和美学的传播中, 起到了德国浪漫主义理论的“译员”作用。他的讲演录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被翻译成英文和法文。早期浪漫主义作家的集体精神与浪漫主义的个性主义并不矛盾,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种集体精神是从他个人重要性的认识中产生的。人们可以通过接触这些个体, 也可以通过公共集会来认识他们。这些集会非常古怪, 它们是以希腊小品词“syn”命名的, “syn”表示“集合”, 如“synexistenz”、“symphilosophieren”、“synenthusiasmus“、”sympoesie“等。在实践中, 为了给他们的研究成员提供实验材料, 这些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加入了最早的远征队。无论在哲学和诗歌领域, 还是在宗教、政治和自然科学领域, 早期浪漫主义作家都无疑表现出了极大的、普遍的兴趣。因此, 这个组织不仅包括瓦根诺德尔、蒂克和诺瓦利斯 (哈尔登贝尔格的笔名, 而且包括宗教思想家施莱尔马赫、自然哲学家谢林、巴德尔和物理学家席特尔。这种广泛性也不仅仅是德国对文化的传统癖好的表现, 这是从浪漫主义某个十足的存在主义重新评价的观念中产生的。这种重新评价将从诗歌中喷发出来, 以改变整个世界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要”诗化“整个世界) , 这些信念在大量理论著作中均有反映, 它们是前派浪漫主义作家成名的主要原因。诺瓦利斯和瓦根诺德尔死时年纪尚轻, 蒂克则与这个组织的关系似乎不大密切, 除了这三位之外, 早期浪漫派的浪漫主义作家都是思想的理论操纵者, 而不是富有创造力的诗人。他们倾向于玄奥的抽象, 关于这一点, 我们可以在施莱尔马赫的《社会行为理论初探》一书中, 找到充分的证明。这本书谈的是对系统化认识。早期浪漫派的浪漫主义作家的许多观点, 是在他们的刊物《雅典女神殿》中以格言形式零碎地表达出来的。这些人从费希特所倡导的纯主观主义理论出发, 开始对人类的存在重新评价。他们认为, 既然这个世界依靠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我们当然可以用不断进步的、奇妙的中华民族主义来重新塑造它的创造性想象。在这一点上, 这些艺术家由于这个原因而占据了最高地位。艺术品有某种调解作用, 它用近似于真实的象征手法, 描写艺术家所认为的先验王国的景象。而引导艺术家走向这个王国的捷径, 正是他的想象。这种复杂的美学观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直觉, 它带有浓郁的神秘主义色彩。

后期浪漫派的代表是布伦塔诺和阿尔尼姆和阿尔尼姆, 他们宣扬天主教, 美化封建制度, 文学上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对民歌的收集与整理方面, 如他们合编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的号角》以及格林兄弟所编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都流传至今, 被广泛传诵。这一派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霍夫曼和沙米索代表了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比较积极的一派, 这一派后来流传到了海涅, 则发展到革命民主主义的高度。

海涅最著名的诗体旅行游记《德国, 一个冬天的童话》, 他自称这部长诗”是一个崭新的品种……它将显著一种比那些最著名的政治鼓动诗更为高级的政治。“因而长诗的政治很强, 反映了诗人较为成熟的政治思想观点。同时, 海涅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和对美好未来坚定的信念也在长诗中得到充分显示。

保守主义和冒险主义 篇8

薄伽丘在整个作品中, 通过各种艺术形象, 全面地向教会宣扬的禁欲主义展开猛烈的冲击。这绝不是小题大做, 薄伽丘也并不是着了魔的骑士堂吉诃德, 错把风车当作了妖魔。蛊惑人心的禁欲主义以它固有的荒谬、虚伪、违反人道的面目出现在《十日谈》中, 细细品味作品, 不难感受到作者的滑稽笔风, 往往让人忍俊不禁, 但是滑稽的背后, 却隐藏了极大的愤恨和郁闷。它表面上的嬉笑怒骂, 实质上是在追逐着欲望的自由吗, 解放禁欲呐喊声震耳欲聋。

这本书里描绘的内容可以说是那个年代所不容许的。赤裸裸的肉欲、黑暗的政治, 还有让人恶心的教会, 正是如此, 所以世人才把《十日谈》看得如此珍贵, 作品和作者都被推上了极高的地位。在当时, 这部书中的绝大多数情节都是被禁止的, 性欲的解放, 作呕的教会, 人性的自由等等, 都足以让当时的百姓敬而远之。而即使把它置于当代, 仍然有些内容违反社会道德, 不被世人所接纳, 例如解放性欲、性思想。

在“小修女的故事”、“绿鹅的故事”、“渔夫修行”等小故事中, 读着都深深感受到了故事里面的主人公为了爱可以牺牲一切, 哪怕是用性命来换取都心甘情愿。这些对欲望, 对自由的宣扬, 其实是向教会中处处禁欲的教义发起了强烈挑战。作者对于爱情的看法应该是:性欲是幸福的, 追求爱情的人生, 每个人都有追求爱情的自然要求, 爱情又是伟大的, 人们不该干扰爱情, 扼杀爱情。

薄伽丘宣扬追求欲望, 不支持教会的禁欲主义, 他提出人性应该得到解放。整个欧洲由教会统治, 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认为, 人们犯罪的原因就是永无边界的欲望。所以, 教会反对人们对事物的欲望, 否定人性, 否定自由, 提倡抵制任何想法, 通过苦苦修炼来救赎自己的罪行。罗马教皇用它的三大主要理论来维护封建制及其地位的神学理论, 即教皇最高权威论, “圣礼”得救论与“善功”赎罪论, 教士特权论。这三大思想牢牢的禁锢了中世纪人们的思想, 让人们终日活在对“原罪”的恐惧里, 活在对“救赎”的追求中, 使人失去了进取之心。

在作者笔下, 艰辛的劳动人民认为人生是非常艰苦的, 他们心甘情愿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封建阶级就可以随心所欲, 过上了骄奢淫逸的日子。因此, 有了禁欲, 必然其背后隐藏的是纵欲。“谴责人们心中的淫念, 就为了把这班罪徒从女人身边吓跑, 那娘儿们就好归他们自己受用”。

关于性禁忌, 最严峻、最坚固的是欧洲的中世纪, 但是欧洲中世纪的禁欲又是最虚伪的, 它常常与纵欲紧紧相连, 在禁欲的后面却正是强烈的欲望本身, 恐惧与畏避后面恰恰就是诱惑与向往。在世界上很多宗教都提倡有所禁欲, 它们都讲求抛开红尘, 实质上这是在肉欲方面的另一个极端。很多忠诚的教徒, 很多都是首先尝试到了肉体上的蠢蠢欲动, 接着再努力抵押这种诱惑而显示出一种脱俗的畏惧和逃避。但是, 如果他们从宗教信仰中挣脱出来, 打破了宗教的各种常规, 他们的欲望却远远高出常人, 这就是赤裸裸的纵欲。因此, 有高压的禁欲, 背后往往伴随着疯狂的纵欲。

纵欲和禁欲看起来十分矛盾, 尖锐对立, 但往往又是互为因果的:放纵性欲对社会所带来的后果, 让人们对性建起了一睹牢固的城墙, 实行禁欲;但禁欲是对人性的一种压制, 打压力度越大, 其反作用就越大, 所以禁欲的背后又往往是更大的纵欲, 甚至是畸形的纵欲。从西方的性文化中不难看出, 纵欲和禁欲总是相互牵制, 形影相随的。

参考文献

[1]乔万尼·薄伽丘.十日谈[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2]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修订本) 上[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张首映.《20世纪西方文论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4]梁工.《基督教文学史》[M].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1.

保守主义和冒险主义 篇9

随着社会文化的变革和技术的革新, 音乐领域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传统古典音乐演奏中, 因钢琴极具表现力的乐器特性, 被人们较为常用。但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延续、电声乐器及录音技术的发明, 数码及电子音乐的进步, 大大侵占了像钢琴这样的传统乐器的生存空间, 传统音乐的精神同时也似乎变得模糊起来。

音乐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反映, 是最抽象和最形象化的思想载体。随着意识形态的变迁和技术革新, 音乐的形式和内容自然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 承载音乐的“乐器之王”—钢琴在“现代”或“现代之后”又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

一、现代主义的兴起及其在钢琴艺术上的反映

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昭示了现代主义的开端。人们普遍认为, 现代主义的核心是理性主义、人道主义或人文主义。现代主义甚至被认为:人性和道德可以被“理性”的改良和完善, 最终使人类得到“解放”, 从而给予历史某种理性的解读。因此, 现代主义基本回避了基督或其他神学的世界观, 在意识形态上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分道扬镳, 甚至和大部分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格格不入。从艺术层面上看, 现代主义也似乎试图删除或怀疑人的某种精神性存在的动因, 或者说, 现代主义眼中的艺术多半以人化的实用性和功能性为主, 重在宣泄私人情感、放松和愉悦身心, 往往缺乏对人的内在和外在精神性的主动探索, 特别是不会触及如基督教中的人对于的“原罪”的忏悔等这些“负面”或“沉重”的情绪。这些艺术取向是和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世界观相吻合的:现代人崇尚理性, 试图使自我感觉良好, 理性的泛化使得“非理性”的思潮十分薄弱, 更使自我意识得到一定的强化。

西方传统音乐的基本法则在现代越来越不适用, 各个流派之间、作曲家之间以及作品之间都呈现出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复杂的面貌。在以往的历史时期中, 总有某种占主导地位的主要音乐风格, 而到了20世纪, 几种不同的的音乐思潮平行发展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现代主义范畴的音乐, 大都比较通俗、商业化的音乐, 曲式和调式皆通俗易懂, 其功能性相当明显。例如前几年风靡全球的法国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的很多作品, 笔者认为就是现代主义的一种典型反映。这位钢琴家从钢琴的传统曲目转向, 投身自己热衷的流行曲目, 在商业包装之下、在世俗意义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甚至将许多港台的流行音乐改编为浪漫缥缈、放松身心钢琴曲, 在中国赢得了不少市场。

当然, 现代音乐和神秘主义、存在主义这些精神性的元素从来没有割断过联系, 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大量不那么商业化的、生命力旺盛的“非主流”或“小众”的作者和作品。但这些作品给人的感觉还是缺乏根基, 少有“宏大叙事”的元素, 取而代之的往往是“小打小闹”。从这个意义上说, 用年代来定义现代音乐似乎显得有些牵强。在“现代”这块的幕布的背后, 我们已经很难猜中上演的将会是一出什么样曲式或风格的戏剧或乐曲, 但往往还是可以预知这些现代的产物能带给我们的大体印象, 那就是新奇、实用、有趣、舒服而不沉重, 来得快去得也快, 但常常不够深刻。现代主义的东西虽然包装千奇百怪、姿态炫耀华丽, 但骨子里却有某些共通的元素。

十九世纪末出现的以德彪西为代表的反对浪漫主义思潮和行为的印象派音乐被视为现代主义音乐的开端。法国作曲家梅西安是比较特别的一位。按年代分, 他应该属于现代, 但他的作品透露了对宗教的极度虔诚和对大自然以及人类感情的歌颂, 这些都是现代音乐中少有的大跨度的体裁。代表作《鸟鸣集》里听不到传统意义上的旋律、和声等, 取而代之的是钢琴乐音来模拟多种鸟的鸣叫声, 可以想象作者为谱写这样的曲子投入了巨大的兴趣和心血。新晋格莱美乐器独奏奖获得者、美籍华裔钢琴家张安麟正因演奏他的作品《异国鸟歌》而得到肯定。这种缺乏传统旋律性的钢琴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 但并不像现代艺术常常有标榜自己的嫌疑, 虽然形式上新奇, 但表达的感情和理想却离人的内心世界很近。演奏和欣赏这样的作品确实需要很高的心智水平, 更需要情感的投入。

二、后现代主义钢琴音乐对理性的反抗及其对现代前的回归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广泛流行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 既包括美英的“新实用主义”、“后分析哲学”, 也包括欧洲的“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理论取向。只要想到后现代主义, 人们脑子里立马就会出现一些很不学院派的鲜明字眼, 如“朋克摇滚”、“枪炮与玫瑰”、“行为艺术”等等。个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对理性精神的一种反抗。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过, 理性主义不但扼杀了艺术, 而且虚度了人生。理性主义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伤害着人的精神性, 人们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各种心理现象, 更妄图使人的精神世界模式化、模型化。但事实证明, 心理学只是一种经验主义的归纳, 并无严谨的科学性可言。音乐艺术和精神性当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甚至于有些精神性的体验只能通过音乐来传达。钢琴家张安麟这样说到:我通过钢琴表达远远胜过我通过语言的表达, ……钢琴对于我的意义便是表达自己最深层的情感。

当理性主义过多渗透到了人的精神层面, 就会蒙蔽人对于自身局限性的认识, 而这种蒙蔽又不是绝对的, 当因缘机会足够使蒙蔽揭开时, 个体偶在的渺小与悲哀足够使人的精神性发生异化, 这可能是后现代主义的成因之一。广州新东方王丹丹老师有句话说得好, “发疯是个体反抗权力对思想强奸的最后方式”。发疯却也是某些人对后现代主义的印象。而作为后现代的音乐, 好像很少没有不“发疯”、怪诞的。但笔者注意到, 后现代或现代之后的音乐作品有向“现代之前”回归的迹象。如拉迪斯拉夫·库普科维兹的《为我的自杀而作的挽歌》 (1982) , 是对肖邦作品的拙劣模仿;施尼特凯的《第三弦乐四重奏》 (1983) , 将拉莫、贝多芬、萧斯塔克维奇和马勒的音乐拼贴在一起。是将生活的新体验与艺术相结合的尝试、探索与再创造。不同程度的将雅与俗、台上与台下、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政治与文化、科学与宗教等等的界线消解。

总之,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钢琴的音乐性, 其实并不象其他的音乐门类、电影、艺术、美术等门类如火如荼、如浪如潮的发生巨大的改变, 在看到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与传统的不同或“断裂”现象之时, 还应看到它们的历史发展的内在“连续性”的实质。正如哈桑所说:“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并不象隔了铁幕或长城一样地可以截然分开。因为历史是渗透的, 文化贯穿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我断定, 我们每个人都同时集维多利亚的、现代的和后现代的气质于一身。”音乐将会有不断的创新与回归、提炼与升华, 时代的产物总会伴随着时间的不同而发生量或质的改变, 音乐也不例外, 而钢琴的魅力与音乐性也不会随着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性、反叛性、零碎性等特质的产生而消退!

参考文献

[1]卞萌, 钢琴教学要重视现代主义作品的教学, 《钢琴艺术》, 2001 (3) .

[2]张银生, 西方现代主义音乐对中国当代钢琴创作的影响, 《电影评介》22期.

保守主义和冒险主义 篇10

一、本体论之争

从哲学上看,方法论的不同是由于对世界本质认识的不同,因此对事物的解释也就不同。归根结底,这是哲学上的大问题,涉及存在的性质和特征。本体论具有优先性,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因为它提出“存在”的本质问题,即我们的外部世界是否是“真实”并且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自杀论》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分别体现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社会学研究传统的思想。自然地,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本体论思想也体现在这两部作品之中。

(一)实证主义的本体论

本体论就是关于“存在”的本质问题。实证主义社会学传统认为,社会是真实存在于世界上的,社会优先于个人,社会是第一性的,个人是第二性的,社会具有个人所不具有的独特属性,这就是本体论中的社会唯实论。社会是实实在在存在于世界上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把社会完全看成脱离个人生命力的存在。我们将探讨《自杀论》中所体现的社会唯实论。

《自杀论》既是对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准则思想的运用,又为社会学学科地位提供了合法性。迪尔凯姆在《自杀论》中运用了其实证主义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即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一种社会事实的决定性原因,应该到先于它存在的社会事实之中去寻找,而不应到个人意识的状态中去寻找”。[1]也就是说,社会学研究就是用一种社会事实去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而这种社会事实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的物体。在《自杀论》中,迪尔凯姆把自杀率、社会整合和社会规范都看成是社会事实,它们具有个人所不具有的独特属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杀率是社会整合和社会规范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起来看,社会优先于个人,社会具有不可还原性。社会层次的自杀率、社会整合和社会规范具有单个人所不具有的独特属性。

《自杀论》中体现的本体论思想正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传统的社会唯实论思想。不管是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还是研究结果来看,《自杀论》都反映了实证主义的本体论。

(二)人文主义的本体论

人文主义社会学传统认为,社会是虚构的产物,个人组成了社会,社会的性质可以还原为个人的性质,社会只是一个符号,一个集合名称而已,没有实在的意义。这就是本体论中的社会唯名论,社会是存在于世界上的一种假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把社会完全看成个人主观意识的产物,或者叫作“想象的共同体”。下面我们将探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所体现的社会唯名论。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的经典代表作,是其“理解社会学”思想的集中反映。他把具有主观意义的社会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注重社会行动的解释。该书以新教徒的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揭示社会行动背后的主观意义,韦伯采取的是主观、移情式理解的方法。在书中,韦伯认为,正是新教徒的伦理观导致社会行动,从而导致社会现象的出现。“志在必得的宗旨之所以奇特,就在于它竟成为具有公认信誉的诚实人的理想,而且成为一种观念:认为个人有增加自己的资本的责任,而增加资本本身就是目的。”[2]这种观念使新教徒把增加资本当作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使其社会行为合理化、道德化,这必然更加鼓励新教徒们采取这种行动。韦伯在该书下篇部分考察了加尔文宗、虔信派等诸派的教义教规。就加尔文宗而言,“首先教义就是如此。整个尘世的存在只是为了上帝的荣耀而服务。被选召的基督徒在尘世中唯一的任务就是尽最大可能地服从上帝的圣诫,从而增加上帝的荣耀。”[3]在这里,社会是虚构的,只有单个的新教徒是实在的,新教徒们坚持自己的宗教观,进行生产实践活动,构成群体、组织和机构,形成资本主义社会。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体现的本体论思想正是人文主义社会学研究传统的社会唯名论思想。不管是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还是研究结果来看,《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都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本体论。

综上,从本体论上看,对于我们的外部世界是否是“真实”并且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这一问题,《自杀论》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其所体现的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传统的社会唯实论思想;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作出了否定的回答,其所体现的则是人文主义社会学研究传统的社会唯名论思想。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都是社会学中的本体论。

二、方法论的不同

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传统体现在本体论上的不同就是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的不同,这也就决定了它们各自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不同。我们知道,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都主张人们通过一定的手段可以获得对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只是认识的手段不同,即方法不同。《自杀论》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就是运用不同方法论的两部典范之作。

(一)实证主义的方法论

因为实证主义社会学传统遵循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力求探寻社会现象的发展运行规律,因此,其主张整体主义的方法论取向,在抽象层次上,从社会结构的宏观角度着眼,力图把握社会整体的运行状况。《自杀论》的研究采取的就是整体主义的方法论取向,从社会层面上来研究自杀现象。

首先,在《自杀论》中,迪尔凯姆把研究对象确定为一个社会的自杀率:“每一个社会在它历史上的每一个时刻都有某种明确的自杀倾向。我们通过比较自杀的总数和总人口数之间的关系来衡量这种倾向的强度。我们把这个数据称之为被考察的社会所特有的自杀死亡率。”[4]因此,自杀率具有整体的性质,是一股自杀的社会潮流。其次,迪尔凯姆排除了心理变态和自然环境等“非社会因素”,开始探索自杀的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这种社会原因就是社会整合和社会规范,这是整体主义方法论的自杀归因的表现。最后,迪尔凯姆提出了抑制自杀率的策略。他从社会的结构性层面出发,认为抑制自杀率最合适的团体是职业团体或行会,它可以成为一种集体人格,形成对成员的权威,成为他们的道德环境。因此,这样的社会凝聚力和道德环境是从整体主义提出的。

(二)人文主义的方法论

人文主义社会学传统遵循历史主义的意义阐释与因果解释方法,力求获得对事件或行动的价值或意义理解,因此,其主张个体主义的方法论取向,在具体层面上,从个体能动的微观角度出发,来理解社会整体的运行情况。《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试图探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亲和性,通过历史理解的方法探究新教徒社会行动背后的伦理价值观。

韦伯从社会唯名论出发,坚持个体先于社会,认为通过对个体的理解就能达到对社会的理解,在个体行动的主观意义中能够找到社会结构的因果解释。这样,以理解为桥梁,韦伯将个体与社会联结起来,形成了其个体主义的、理解的方法论。[5]为了探究近代资本主义为什么只在西方而不在东方出现这一问题,韦伯考察了西方从古至今的文化观,认为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伦理是其根源。新教伦理为投资者,即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这种资本主义精神的合理性提供了道德伦理依据,为理性经济人行为提供了精神支持。[6]韦伯运用文化价值来研究经济制度的发展,建立道德伦理与经济行为之间的联系。这就从新教徒的价值伦理观来看待社会行动,单个人的行动构成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该书遵循的是个体主义的方法论取向。

三、研究逻辑的不同

科学研究有两种研究逻辑:演绎和归纳。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分别运用前者和后者,对应的方法论分别是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因此,《自杀论》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研究分别运用了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

(一)实证主义的研究逻辑

实证主义运用了演绎逻辑,演绎逻辑是从一般原理或理论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来解释具体的事件或现象。《自杀论》从整体主义出发,研究各个国家的自杀率及其自杀原因和类型。从社会整合和社会规范的一般原理出发来看待具体的自杀案例,而不是列出自杀案例的清单,然后总结一般理论。实际上,对个人自杀进行名副其实的观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也就不可能收集到大量全面、真实的自杀案例材料。这就决定了迪尔凯姆必须进行演绎逻辑的推理,颠倒研究的顺序:不是首先研究大量的自杀案例,研究它们的特点和差异,研究这些特点和差异的原因,然后对它们进行分类,而是一开始就直接研究自杀的社会原因,并根据不同的社会原因对自杀进行分类。迪尔凯姆从社会整合和社会规范的一般原理出发来寻找自杀的社会类型和社会原因,因为运用归纳逻辑是不可能做到的。

(二)人文主义的研究逻辑

人文主义运用了归纳逻辑,归纳逻辑是从经验观察出发,通过对大量的现象进行观察,概括出具有普遍性或一般性的结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研究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看得见的活生生物质到看不见的精神。[6]在书中,韦伯从个体主义出发,观察大量的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的不同行为,了解到他们行动背后的伦理价值观的不同。“对于这些情况无疑只能这样解释:有环境所得的心理和精神特征(在这里是家族共同体和父母家庭的宗教气氛所首肯的那种教育类型)决定了职业的选择,从而也决定了一生的职业生涯”。[8]这就说明新教伦理影响了职业选择,影响了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最终形成了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在该书中,韦伯还通过挖掘禁欲主义新教诸分支的教义和实践伦理观,发现禁欲主义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具有某种“亲和性”,这也是这本书最后得出的结论。

参考文献

[1](法)迪尔凯姆(著),狄玉明(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3](德)韦伯(著),于晓,陈维纲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修订版)[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5]黄波.从个体行动到社会结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方法论轨迹[J].兰州学刊,2008(08):100-101.

[6][7]叶静怡.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方法论和思想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4):63-68.

保守主义和冒险主义 篇11

[关键词]国际经济新秩序结构主义功能主义新功能主义

中图分类号:D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369(2009)1-0106-05

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发展中国家长期追求的主要战略目标,也是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一项基本政策。随着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蔓延,改革现行国际经济制度规则、寻求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再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议题。在此背景下,梳理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新功能主义围绕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争论,无疑将为深入思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效途径提供有益的理论启示。

结构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结构主义理论“集中体现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诉求中”,是发展中国家倡导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理论基础和理论结晶,其主要倡导者是以劳尔·普雷维什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学者。概括地讲,结构主义的理论观点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关于国际经济旧秩序的结构失衡。结构主义认为,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特征就是结构性不平等,这种结构性不平等主要体现在: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和国际生产体系。结构主义指出,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发展中国家沦为发达国家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供应地以及工业品销售市场,而发达国家则完全控制了工业产品以及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单一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模式成为羁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②不平等的国际贸易体系。结构主义认为,发达国家主导控制的国际贸易秩序及其规则体系具有明显的亲西方属性,致使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完全被冷漠甚至边缘化”;而且,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关系中所奉行的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限制和歧视亦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发展。不平等的国际金融体系。结构主义强调,战后国际金融体系的两大基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完全为发达国家所控制,而发展中国家则难以参与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以及国际金融事务的决策。不仅如此,发达国家主导控制的国际金融机构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时还常常附加苛刻的条件,因此,不平等的国际金融体系同样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国际经济旧秩序的结构性不平等,结构主义坚信对现行国际经济制度必须予以改革和调整以平等地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换言之,对国际经济关系不平等性的思考“构成为发展中国家倡导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2)关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目标。1974年,联合国先后通过了由普雷维什担任秘书长的联合国贸发会议主持起草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行动纲领》以及《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等三份“体现结构主义理论精髓”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纲领性文件。从总体上讲,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是: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宗旨是主权平等、相互依赖、合作互利和共同发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以实现公正合理的国际分工,鼓励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通过削减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以改善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机会,确立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以普遍性、非互惠和非歧视原则为基础的普遍优惠制度(普惠制),多边贸易谈判应遵循对发展中国家的非互惠的优惠原则。改革国际货币金融制度以使发展中国家充分参与国际金融决策,增加发展中国家的特别提款权分配及发展贷款,减轻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制订跨国公司国际行为守则以规范跨国公司的投资活动,促进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投资。制订国际技术转让行为守则,促进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技术转让。根据上述原则,结构主义强调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关键意义就在于:首先,“国际经济新秩序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促进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并“推动发展中国家更好地融入世界市场”。其次,国际经济新秩序将依托于一个“相互依赖的世界”,因此,寻求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方案应综合评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利益平衡”,进而促进所有国家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发展。总之,国际经济新秩序旨在“克服现行国际经济关系体系中的主要缺陷”,从根本上讲是“要求在现行制度框架内对有关的程序和安排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由此可见,结构主义的理论解读阐明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实质,即国际经济新秩序并非是对现行国际经济规则的全盘否定,而是要求进行制度改革以便发展中国家能够平等地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进而推动世界经济的均衡发展。

毫无疑问,结构主义有关结构性不平等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规则体系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由此为国际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结构主义理论一再强调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宗旨是平等互利和共同发展,实现途径则是寻求对现行国际经济制度规则进行必要的改革以平等地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就意味着国际经济新秩序应兼顾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利益平衡,促进世界经济的均衡发展。由此可见,结构主义理论对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阐释无疑准确把握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真实内涵,并为发展中国家寻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理论指导。

功能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

对于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发达国家作出了不同的反应,发达国家学术界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形成了拒绝主义、功能主义和新功能主义等不同观点。尽管拒绝主义的观点影响甚微,但在评论功能主义和新功能主义之前仍然有必要对其加以简要分析。

拒绝主义(Rejeetionism)明确表示拒绝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经济增长五阶段论的倡导者沃尔特·罗斯托甚至声称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基于错误的知识观念、错误的议事日程、错误的谈判论坛和错误的谈判角色”。拒绝主义的依据主要是:1、现行国际经济秩序在规范和效率方面均是无可挑剔的,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或贫困是由发展中国家自己造成的,因此没有权利提出任何要求。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结构和利益需要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只是暂时现象。基于此,拒绝主义认为发达国家应明确反对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所有要求。

毫无疑问,拒绝主义的观点和理论依据均不符合客观实际且明显失之偏颇,因此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是应和者寡,对有关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理论争鸣并未产生意义重大的影响。

在围绕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辩论中,代表西方发达国家立场的典型观点就是功能主义。从总体上讲,功能主义理论对国际经济新秩序持否定态度,认为国际经济新秩序“即使不是完全不切实际

的,至少也是毫无效率的”。相互依赖理论的奠基者理查德·库珀更是坚信“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关方案包含着难解的悖论”,在关注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同时却忽视了发达国家的利益,结果只能是导致矛盾和冲突。具体地讲,功能主义的理论观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功能主义声称世界经济秩序“并没有导致结构性不平等”,发展中国家已经从世界市场和国际投资中获得了利益,因此,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想缺乏起码的道义依据。与此同时,功能主义强调发展中国家自身应当为经济发展作出积极努力,而发展中国家国内发展政策的选择将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国际规则调整充其量不过是辅助性的措施”,因此,借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实现经济发展的设想实际上回避了发展中国家理应承担的主要责任。

其次,功能主义坚信现行国际经济秩序基本上是平等公正和富有效率的。功能主义认为现行国际经济秩序“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具有积极价值”,如果按照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重塑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将得不偿失”。功能主义承认现行国际经济秩序并非尽善尽美,需要作出特定的渐进式改革,而改革的最佳方法就是尽量将发展中国家纳入现行国际经济体系以“确保该体系的持续运转及其价值观念和制度规范的完整性”。“嵌入式自由主义”理论的首倡者约翰·鲁杰认为,“自60年代初期以来,现行国际货币和贸易机制已经作出了一系列特别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调整”,目的就在于体现发展中国家的要求,这就意味着现行国际经济秩序所包含的制度规则可以在渐进式改革的基础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关切。

第三,在承认现行国际经济规则需要作出渐进式改革的同时,功能主义强调南北谈判应以功能性标准作为指导原则,将关注的重点聚焦于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才能解决的全球性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全球议程”问题,诸如粮食问题、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等。功能主义指出,现行国际经济秩序面临着全球议程的新挑战,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构成现行国际经济秩序基础的专门性多边制度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上亦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功能主义认为迎接全球议程挑战的关键并不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是加强现行国际经济秩序及其规则体系、尤其是功能性的多边制度如关贸总协定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

功能主义完全站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立场上,对现行国际经济秩序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作出了有失公允的评判。首先,功能主义竭力否认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不平等性,这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其次,功能主义夸大了现行国际经济制度规则的作用。第三,功能主义注意到全球性问题的挑战,因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功能主义却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不平等是密切相关的,治理全球性问题的根本途径仍然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均能平等参与全球议程的谈判,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第四,尽管功能主义有关渐进式改革的主张旨在维护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完整性,而非从根本上解决世界经济的均衡发展问题。但渐进式改革的思路却在一定程度上为发展中国家寻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应当承认,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渐进式改革就成为发展中国家现实的政策策略选择之一,这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谈判与制定,以国际经济新规则的阶段性成果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新功能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

新功能主义对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均提出了质疑,认为结构主义有关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计划是“不切实际的”,理由是:结构主义没有考虑到南北方之间广泛而紧密的联系,连接南北关系的纽带是相互依赖而非依附,南方和北方共享的利益与义务必须成为全球改革的基础;结构主义的观点是肤浅的,它忽视了远比经济发展更为重要的价值观念如全球环境保护和世界和平等。与此同时,新功能主义亦批评功能主义是“基于狭隘的相互依赖理念”,主要表现在:功能主义以国家利益代替了全球利益和人类利益,且零碎的渐进式改革将难以赢得南方的合作;功能主义所主张的基于北方主导的专门性多边制度的改革方案不足以应对全球挑战,因而不值得信赖。在批评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基础上,新功能主义就全球改革提出了进一步的观点:

首先,新功能主义从南北之间相互依赖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南北关系。国际发展问题独立委员会(勃兰特委员会)报告明确指出,当今世界面临诸多全球性问题,国际体系的相互依赖亦明显增强。就南北关系而言,“离开了北方,南方就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同样,北方的繁荣也有赖于南方取得更大的发展”,因此,“发展意味着相互依赖,这两者都是人类生存的先决条件”,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全球责任”。

其次,新功能主义明确提出了全球改革的主张。新功能主义着重指出,现行国际经济秩序及其规则体系是不公平的,发展中国家实际上没有平等获益的机会,因此,必须通过全球改革以增进全球范围的公平程度。简言之,全球改革“必须遵循权利与机会平等的原则,进而达成公平的妥协以消除严重的不公正并促进世界各国的相互利益”。勃兰特委员会报告同时强调,解决全球公平问题、实现全球改革的途径应是南北对话与合作,而不是南北对抗。

第三,新功能主义坚信全球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在关注全球公平问题的同时,新功能主义强调国际经济体系的改革应超越纯粹的经济增长并致力于寻求生活必需品的公平分配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因为“人的基本需要”体现了南北双方的共同利益。新功能主义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包括三个核心内容:食物营养、医疗卫生和基础教育;只有将全球改革与“人的基本需要”结合起来,南北谈判才能取得富有成效的进展;而作为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发展中国家亦应承诺进行相应的国内改革。不仅如此,新功能主义还强调了全球改革对于南北双方的政治和战略意义,认为全球公平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确保世界和平与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新功能主义从全球公平、尤其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视角提出了全球改革的主张,因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新功能主义对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质疑仍有待商榷。首先,新功能主义认为现行国际经济秩序对发展中国家是不公平的,这一观点与结构主义对国际经济旧秩序的认识基本相同,但新功能主义有关国际经济新秩序没有考虑到南北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论述却是缺乏说服力的。实际上,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宗旨就是相互依赖、平等互利和共同发展,发展中国家亦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以寻求同发达国家展开全球谈判,只是由于发达国家的阻挠,围绕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全球谈判才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其次,新功能主义明确提出了全球改革的主张,但其目标并不是支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是致力于全球公平、尤其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从长远来看,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显然是符合南北双方的共同利益的,就这个意义而言,新功能主义的全球改革目标无疑具有合理的内涵。同时应当看到,“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除了发展中国家必须奉行积极有效的国内政策外,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发展中国家获得平等发展以及国际经济的平等获益的机会,关键环节就是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换言之,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全球公平和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制度基础和前提条件。由此可见,新功能主义着眼于全球公平和“人的基本需要”无疑是值得借鉴的,但离开了世界经济、包括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共同发展,“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即使从全球公平和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角度看,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仍然是一个必要步骤。

综上所述,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新功能主义的不同观点表明:国际经济新秩序不仅体现为南北之间的谈判过程,而且还“彰明较著地展示了有关世界经济关系的现实与预期的基本结构的理论争鸣”。结构主义揭示了国际经济旧秩序的结构性不平等,阐明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真实内涵,从而为发展中国家倡导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但结构主义对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政策策略却未能作出充分完整的论述,发展中国家因此必须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不断探索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效途径。功能主义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考虑为出发点,竭力维护国际经济旧秩序及其规则体系,并由此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反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理论依托;尽管如此,功能主义有关渐进式改革的观点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发展中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策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启示。新功能主义剖析了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公平性质,同时又对国际经济新秩序提出了质疑,并从全球公平和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角度阐述了全球改革的主张;尽管新功能主义未能就全球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但全球改革的倡议仍然为发展中国家从更深远的层面思考国际经济新秩序提供了新的视角。

保守主义和冒险主义 篇12

弗洛伊德提出人具有两种本能, 即性驱力和攻击驱力。两者驱力在其作用的过程中是有规则的融合, 并且两者发挥的能量不一定等同。但在人类行为中是不可能存在单独的驱力发挥作用的。

弗洛伊德把心理过程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无意识又被称为潜意识。他认为, 意识是直接感知到的意识部分;潜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 时刻把关无意识进入意识的一道门栏;无意识则是包含了人类最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欲望, 然而被社会的风俗习惯和道德所压制下去不得表现出来的心理部分。弗洛伊德认为, 无意识是精神分析重点研究的内容。

相应的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成三个功能, 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粗略地说, 本我即是内驱力的心理代理, 自我是处理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并在现实中真实地体现出来, 超我则包括了我们高尚的心灵道德和理想抱负。

(一) 人本主义的理论

研究和理解一个整体的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普遍同意的一个原则。冯特所开创的科学心理学, 是以意识为元素的科学研究, 在他的影响之下诞生了符茨堡学派, 虽说已经初步出现整体研究的倾向, 但他们只是对于一些人类的特殊机能和行为的观察和实验收集, 从这些材料中来分析个人的整体。[2]而完整的个体研究没有被严格意义上的视作研究的对象。对此作出最早的研究的科学家是德国的第狄尔泰和施普兰格尔, 他们构想一种理解而非解释的方法, 作为了解完整的一个个体的手段。

罗洛·梅曾经提出过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及人本心理治疗之间两者的关系, 并认为治疗来访者就是要让他们体验到他们的真实存在感。

(二) 行为主义的理论

(1) 消退:要保持一个新的S-R的联系持久的存在, 就需要把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结合起来, 否则这样的条件反射会逐渐消退并消失。这种现象就叫做消退。

(2) 泛化:即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反射一旦形成之后, 会诱发一些类似的刺激同样作相同的条件反射。新刺激与原刺激越相同, 条件反射的诱发可能性就会更大。这种现象被称作泛化。

(3) 分化:由泛化的刺激回到对精确的刺激物回应的过程, 称为分化。

华生是美国著名的心理科学家, 同时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 提出过两大观点:一是拒绝研究人类的意识内容;二是通过可观察的实验来预测和控制人类的行为。

二、心理治疗过程的区别

阻抗是求助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和自我变化时候的抵抗行为。其表现形式:从讲话的过程上分沉默、寡言、赘言;从讲话的内容上分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琐碎的事和假性提问;从讲话的方式上分心理外归因形式、易健忘、顺从他人、控制话题、暴露。

咨询师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应对阻抗:

退行是一种自我防御的机制。退行是人们遇到焦虑问题时退回到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 这种环境要求较少, 压力较轻, 对个体而言相对安全。通常当家中出现第二个孩子, 大孩子很有可能会发生退行行为, 用早期的说话的方式来博取父母的关注。

反移情是指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一种无意识的移情反应, 是与移情类似的一种情感, 只不过反移情是咨询者对来访者的情感反应。因此可以理解为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移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 当事人会慢慢了解摸透咨询师的真实情况, 认清咨询师并不是当初想象的那样出色, 从而产生了失落和抵抗的心理。但是, 由于理解, 这种抗拒会逐渐减弱, 以至于咨询师可以很容易地去理解和处理这些发现, 这种变化叫做移情性神经症的修复。

在移情性神经症发展之后, 冲突会在大量的衍生物中出现, 随着咨询师的分析和解释, 当事人会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这种过程被称作修通。

(一) 人本主义治疗过程

(1) 对经验更开放。当事人能够自由地体验恐惧、痛苦等情绪, 更加能够倾听内心的声音, 而不是将体验摒于意识之外。

(2) 更富存在感的生活。对事情的看法思维更加灵活, 没有僵硬不变的思想框架, 信任经验, 将自己和经验合为一体。

(二) 行为主义治疗过程

行为主义的治疗过程就是要找出问题行为, 靶目标越是具体就越好。儿童的问题行为一般可以分成两种:一是行为的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如偷盗、说谎行为;二是行为本身不能算是错误, 但是行为的程度已经超出正常人理解的界限, 那这就是问题行为。儿童行为纠正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出问题行为, 并确定这种错误行为是性质上的错误还是程度上的错误。不同的问题行为选择的矫正疗法也是不同的。

参考文献

[1]王中杰, 王淑敏.从人性观看三大心理治疗流派[J].教书育人, 2008 (18) :76-78.

上一篇:现代趋势下一篇:踝关节的理论与训练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