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的理论与训练论文

2024-10-14

踝关节的理论与训练论文(精选10篇)

踝关节的理论与训练论文 篇1

从哲学的角度讲, 周期性的变化规律是世界存在的必然, 也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竞技体育训练活动中周期性规律依然存在, 训练的周期理论也客观存在, 并逐渐为人们所把握用以指导训练实践, 但其存在形式随着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而改变。

竞赛是竞技体育训练活动的杠杆, 赛制则是竞赛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制度保障, 赛制变化是促进现代竞技体育运动发展的基本动因。20世纪90年代初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 国际竞技体育的市场化和职业化得到快速发展, 传统赛会制发生了根本变革, 职业联赛制广泛开展, 比赛遍布于整个赛季, 比赛密度大幅度增加。在全球范围内, 自行车、高尔夫、网球、足球、拳击、赛车等职业赛事如火如荼。在市场经济极为成熟的美国, 以四大职业联盟 (NBA、NFL、NLM、MLB) 为代表的职业体育发展迅速, 其中NBA篮球冠亚军球队打完季前赛、常规赛和季后赛, 其比赛总场次即为113~118场。随着国际竞技体育赛制的改革, 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完善, 我国以球类为代表的大多数项目由传统的赛会制变为现行的主客场联赛制, 目前初步形成了以足球、篮球、排球和乒乓球职业联赛为主体、以各类商业性比赛为补充的体育竞赛表演市场[1]。

职业联赛的多赛制现象成为当代竞技体育运动的显著特征之一, 比赛的数量、密度、规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导致原有的训练和比赛周期安排随之发生急剧改变, 训练周期理论也从传统分期训练理论一枝独秀, 到板块周期训练理论与之并存。周期训练理论是研究运动员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并依此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训练过程的理论[2]。训练周期理论运用了人体在生物和社会活动方面具有的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该理论被广泛地作用于不同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基础。随着竞技体育训练实践的发展, 周期训练从分期理论发展到板块理论, 不断丰富完善。

1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

1 . 1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的兴起

早在20世纪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之际, 各国运动训练专家就对运动训练周期问题给予了关注[3]。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末起, 随着二战的结束, 国际赛事恢复正常, 有关周期训练的研究在前苏联广泛开展, 朴素的年度周期训练理念被人们普遍接受[4]。自20世纪初莫乐菲与托夫提出“阶段训练分期”思想, 经过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拉乌尔和毕卡拉“ 全年训练分期”思想的发展, 至1964年Matveyev基于田径、游泳、举重等项目备战奥运会与世锦赛训练实践的系统研究[5], 出版了《运动训练的分期问题》, 标志着分期训练理论的形成。前苏联及俄罗斯一直关注周期训练的研究, 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并拥有丰富的运动训练经验, 在奥运会等世界大赛上取得过骄人成绩, 竞技水平保持在世界前列。普拉托诺夫研究显示, 前苏联国家队运动员在重大赛事中展示出赛季最好成绩的比例高达55%~70%, 同一指标高于西方国家运动员3~4倍[6]。

1 . 2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的核心内容

多年来, 分期训练理论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和教练员的认同, 成为指导周期训练安排的典范。其理论核心内容在于以下所述。

第一, 竞技状态及其评价标准。根据Matveyev的研究, 竞技状态是运动员在竞技完善的每一个新阶段, 通过相应的训练所获得的有益于运动成绩的最佳准备程度状态。其中, 竞赛条件下运动员所展示出来的运动成绩, 是竞技状态评价的核心与最终指标。

第二, 竞技状态发展时相及年度周期的划分。分期的核心目标是促进竞技状态的形成。周期训练理论认为, 运动训练分期的自然基础是竞技状态发展的阶段性, 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发展由获得阶段、保持阶段、暂时消失阶段3个交替变化的阶段组成, 由此训练的周期也相应地划分为准备期、比赛期与过渡期, 如表1所示, 每个时期赋予了相应的阶段目标与训练安排。同时, Matveyev通过统计分析450多份田径、举重、游泳等体能类为主项目高水平运动员的年度训练安排与运动成绩变化, 确定了高水平运动员年度竞技状态变化的基本规律, 并提出年度周期的单周期、双周期和三周期模式类型。

第三, 各时期训练安排特点。大周期的基本模式确定后, Matveyev进一步阐述了大周期各时期的训练安排特点 (见表1) 。准备期:进一步分为一般训练阶段、专门训练阶段两个大阶段, 一般训练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一般训练, 训练负荷安排以渐进地增长训练量和强度进行, 但主要是增加训练量;专门训练阶段, 训练负荷安排训练量达到最大, 并且有选择性地提高训练强度。比赛期:主要是完整的比赛练习, 专项训练安排在增加训练强度的同时, 相对减少或保持训练量。过渡期:负荷安排低训练量、高强度, 全面促进形成参赛竞技状态模式。

1 . 3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的生物学基础

竞技状态的形成以超量恢复为生物学基础, 这一理论通过建立负荷与恢复之间的关系, 以刺激-恢复后肌糖原系统的变化为依据而提出, 核心在于后一小周期训练的开始恰好处于前一周期机体超量恢复的最高点[7], 如图1所示, 通过3个小周期的训练叠加效应, 使机体的心血管系统及能源供应系统发生适应性变化, 从而促进运动员高水平竞技状态的形成。有研究认为, 长跑运动员可以用超量恢复说明其训练的规律, 即训练过程分为疲劳、恢复与超量恢复3个部分, 这种模式可应用在一次训练课、小周期或中周期训练中[8]。

周期训练层级的划分为训练设计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教练员可以根据比赛日程和季节的变化, 选择周期的顺序、内容和持续时间, 确定各周期具体的训练方式方法, 以决定运动竞技能力的高峰期以及该高峰期的持续时间。早期的传统周期训练理论将一年作为一个大周期, 特别适合于具有季节性的项目, 如滑雪、滑冰和赛艇等项目。后来, 训练周期也作了改进, 针对一年双赛或三赛项目, 年周期内出现两个或3个大周期, 每个大周期再根据专项训练目标进一步划分为3个小周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 马特维耶夫本人也对这一理论不断完善, 提出应补充考虑项目特点和运动员的训练个性化问题, 以弥补一般性理论的不足[9]。

2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

2 . 1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的提出

近年来世界竞技体育多赛制的巨大变化, 使得传统的分期训练理论已不能解决训练实践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诸如:一些运动和技术能力的同步发展带来的限制;无法提供竞技状态的多次高峰, 即在多次比赛中获得成功;基础和专项准备时间过长等[10]。在这种背景下, 20世纪80年代人们提出了新的周期训练理论——板块周期训练。“板块”一词最早出现在Verhoshansky (1985) 的专著《训练过程的程序化和安排》中, 用来指集中使用某一单方向负荷的阶段, 1999年Verhoshansky专门撰文对传统分期训练理论进行批驳[11]。20世纪90年代以Verhoshansky为代表, 近年则以Issurin[12]为代表, 在批判传统周期训练理论缺陷的同时, 对板块周期训练理论的内涵进行了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2 . 2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的核心内容

板块训练是指一种具有高度专项化集中式训练负荷的周期化训练模式, 由几个训练因素集合成一种具有专项功能和彼此紧密联系的单元[13]。板块周期训练理论与传统周期训练理论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板块强调按序列依次发展运动员的各种运动能力, 并认为多种具有高度指向性的训练负荷不能同时进行, 单方向的集中训练负荷可以有效避免同步发展多种能力时能力间的相互干扰, 使训练更加集中、更加专项化和更具有可控性, 运动员需要的各种能力因而得到依次发展, 而不像传统周期那样要求同步发展。

基于上述训练理念, 板块周期理论划分了小周期、中周期、训练阶段, 并设计了不同训练板块的基本目标与要素。小周期包括若干训练课, 并持续若干天 (一般一周) 的训练周期[14] (见表2) , 中周期包括一系列小周期的中等规模的训练周期[15], 这种中周期-板块的中等规模的训练周期是板块理论的最突出体现, 这种训练计划使训练更加集中、更加专项化和更加可控。

3种板块对训练分别发挥3种不同的作用:积累板块主要用于运动员积累基本的运动和技术能力;转换板块用于将运动员的运动潜力转变为专项比赛能力;实现板块实现运动员的比赛准备并促使达到预期参赛效果。积累板块和转换板块的持续时间不超过4个周, 实现板块的持续时间为2个周, 这3个板块被组合为以比赛结束为标志的一个独立的训练阶段, 一系列的训练阶段又构成了年度大周期, 如表3所示。

2 . 3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的生物学基础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最关键、最基础是训练负荷的集中原理, 即只有高度集中的训练负荷才能产生有效的刺激, 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竞技能力的提高。其理论基石:一是高度集中的训练要求将同步受其他因素影响的概率降至最低。二是当所需训练的运动专门能力超过同步训练的数量时, 序列式训练成为唯一可行的路径。三是专门化的中周期-板块分别对训练发挥3种不同的作用[16]。与以往传统的周期训练相比, 板块周期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由于训练总量大幅减少, 降低了运动员过度训练发生的概率。二是多高峰的训练安排, 使运动员可以在整个赛季多场比赛中表现出高水平竞技状态, 更多地获取优胜。三是每个中周期需要评估的运动能力数量大幅减少, 使训练过程的监控更加有效。四是根据不同训练的主导方式, 营养饮食方案以及身体恢复计划可以得到适时地调整。五是由多阶段构成的年度训练计划, 可以促进重大比赛适时出现最佳竞技状态。板块周期理论与方法, 已经发展为针对高水平运动队频繁参加赛事具有指导作用的一般原则。

3 两种周期训练理论分野与整合

3 . 1 传统周期与板块周期的分歧

当前, 竞技训练理论界围绕传统周期训练理论与板块周期训练理论的学术争论颇多。从发展的角度看,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缺憾与不足。一些学者认为, Matveyev的周期训练理论过分强调一般训练, 忽视了专项竞赛的需求, 这就使得训练过程从形式到负荷安排都脱离了竞赛对专项竞技能力的根本要求。从生理学的角度讲, 高水平运动员若长期给予非针对性的一般训练安排, 机体的生理负荷就难以达到或接近专项能力适应水平, 长期下去必然导致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下降, 运动成绩的下滑。又由于赛事准备期时间长, 中间缺乏高水平的竞技比赛, 机体得不到有效的强度刺激, 以致进入比赛期后机体对突然的高强度竞赛负荷刺激无法适应, 容易促发运动伤病。从实践发展的角度看, 由于竞技体育职业化与商业化的快速发展, 竞技比赛密度大幅增加, 高水平运动员只能依靠赛事间隙进行调整、恢复或针对性训练, 而不再像过去全年单项赛“大周期”训练那样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随着竞技体育赛事活动的深刻变化,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那些在赛季任何时间或整个赛季都要具备高水平竞技状态的运动项目。与传统周期训练模式相比, 板块周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 但同时也要客观认识到, 板块周期理论也存在某种缺位。一是当前的板块周期训练理论还不够细致完整, 还没有体现出准确性、多元化、多维度结构的思维特征与安排方式。二是板块周期的训练结构缺乏完全的准备期。如果准备期基础训练不够完整, 机体的能量储备就会有所缺失, 至比赛期就会出现体能缺乏、动力不足的现象, 影响到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出现。板块周期结构安排明显具有针对性的局部设计, 而不是总体版图, 因而缺乏全面综合发展的理念, 如果长年按此安排进行训练, 极易导致大强度造成的伤病而得不偿失。

3 . 2 传统周期与板块周期的整合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的提出是当时训练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其中训练安排理念与方法至今仍对训练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既要认识到该理论的历史作用, 也要适应时代的需求推进其发展,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实际上是对传统理论的发展和延伸。从运动训练实践应用的角度看,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具有一定互补性, 各自有其适应范围与应用领域, 在指导不同训练对象、不同竞技项目的运动训练实践中寻求整合路径。

从所针对的训练对象看,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是包括多年、全年及半年型的大周期以及中周期和小周期的理论, 其针对的训练对象既包括处于基础训练阶段、训练提高阶段的青少年运动员, 也包括处于最佳竞技阶段与竞技保持阶段的高水平运动员, 而板块训练理论所针对训练对象主要适应于处于最佳竞技或竞技保持阶段的高水平运动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所适用的训练对象范围更广。从所针对的竞技项目来看, 现代竞赛体制的改变并没有覆盖所有的竞技项目, 对于足球、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职业化程度较高的项目来说, 多赛制与传统的赛会制相比明显发生了变革, 每年竞赛数量大幅增加, 但对于举重、摔跤、柔道、跆拳道、赛艇、皮划艇等项目来说, 还是以成功参加四年一次的奥运会、每年的两大赛 (世锦赛、世界杯;全国锦标赛、冠军赛) 为主要目标。前者的训练安排以板块周期为主, 最大特点是依据高水平运动员的适应规律, 强调以板块形式依次集中发展少数专项能力, 使运动负荷及其机体内部发生高度精确性反应。后者的训练安排以传统周期训练为主, 其优势在于突出了训练的整体性和阶段性。总的来说, 传统周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应用于不同的训练对象与竞技项目, 并在训练组织的整体性规律和竞技状态的适时调控中实现应用整合。

4 结语

由于特殊的政治及地缘因素, 中国是引入传统周期训练理论最早、最系统的国家, 也是受该理论影响最大的国家。传统赛会制下这一理论广泛地指导着我国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 随着竞赛体制的变革, 板块周期训练理论研究与应用的深入, 更应辩证分析两种周期训练理论的分野与整合路径, 既有利于完善与发展运动训练理论体系, 也有助于指导教练员合理安排运动训练过程, 为科学制定周期计划、合理划分周期结构、有效施加训练负荷提供有益帮助, 从而达到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的目的。

田径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初探 篇2

摘 要 我国的田径运动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缩短这个差距,必须重视田径运动员的训练过程,鉴于此,本文从我国田径训练中现存的问题以及田径训练的基本内容两个方面对田径训练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简要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个简单的建议,以期能对我国田径运动水平的提升有所助益。

关键词 田径训练 理论 方法 问题 建议

一、田径训练中现存的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在田径运动员的选材方面与其它国家相比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是我国的田径运动水平却仍与目前的国际先进水平有着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在运动员的训练环节仍需加强。我国现在的田径运动训练方法多数均为根据训练中的表面现象而形成并调整的,但却缺少对田径训练理性、科学、系统的分析,以致经常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却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训练方式,所以,田径训练的认知模式急需改变。

另外,在田径训练过程中,急于求成也是一个极其突出的问题。在训练中急于求成,不顾运动员的实际情况一味加大训练负荷,会导致极限力的过度使用,从而导致身体因自保功能而产生抗拒,不利于运动成绩的提升。

二、田径训练的基本内容

(一)身体训练

田径训练中的身体训练指的是针对发展运动员的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敏性以及柔韧性素质而进行的训练。一般来说身体训练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训练。此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提升运动员身体健康水平的同时,提高运动员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机能能力和运动能力,进而提升运动员的训练成绩。

(二)技术训练

田径训练中的技术训练指的是运用专门的训练手段和训练方法来对运动员的专项技术进行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技能水平的训练方式。技术训练也通常分为两个主要的类别,即:分解技术训练和完整技术训练。通过训练让运动员掌握合理的、科学的、符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的专项技术动作是进行技术训练的主要目的。

(三)战术训练

在田径训练中,所谓战术训练指的是为能让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训练水平和比赛双方的实力,以及对对手的分析判断而采取科学的比赛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比赛成绩而进行的训练。田径中的战术训练一般分为:中长跑的比赛战术训练、短跑的比赛战术训练以及田赛的比赛战术训练三类。通过战术训练可以让运动员适应不同的比赛环境,并能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战术。

(四)恢复训练

所谓恢复训练是指在田径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在训练或比赛结束时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消除生理和心理疲劳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解除运动员因训练、比赛产生的身心疲劳,并同时进一步巩固训练效果,进而达到超量恢复,让运动员的成绩得以大幅提升。在恢复训练的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有:教育学方法、物理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等。

(五)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指的是在对田径运动员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让运动员拥有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从而保持稳定健康的心理状态,自信的面对比赛。一般来说心理训练的内容通常包括运动员个性特征的培养、意志品质的培养,情绪调控能力的培养以及激励性训练等几个方面。

(六)训练过程中的理论学习与教育

训练过程中的理论学习与教育,指的是在训练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或教练员通过安排田径理论知识讲授、专题报告、专业文献资料的阅读等方式,让运动员了解并掌握与田径运动相关的理论和知识,并通过理论学习与教育的过程亲自参与训练计划的制定和训练过程的组织,让训练的安排更加科学,更具执行性。

三、有关田径训练的几点建议

(一)身体训练要全面

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要以运动员能够得到全面的身体训练作为基本要求。人体各部分的机能、素质和运动能力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任何一部分的发展变化都会影响其它部分运动能力的提升和完善。而田径运动各项目之间也具有天然的关联性和相互促进作用,运动员在接受全面训练的同时,不仅能掌握多种运动技能,让自身的运动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还能有效的挖掘自身的技术潜力,所以在进行训练内容的组织时,教师或教练员一定要注意所组织内容的全面性和多样性,以便使运动员身体各部位的机能和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升,使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二)训练负荷的量和强度要合理

训练负荷是指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人体所能承受的生理负荷,一般来说要衡量训练负荷通常通过负荷量和负荷强度来表示。负荷量反映的是运动负荷对人体刺激的量的大小,负荷强度反映的是训练负荷对人体刺激的深度。人体各部分机能和运动水平的提升必须通过一定的运动负荷才能实现,但是如果运动负荷过大,超出运动员所能承受的实际范围,不仅不能有效的提升运动成绩,反而容易造成运动伤害事故的出现,长远看来,反而会对成绩的提升起到阻碍作用。如果训练负荷过小,人体就无法得到足够的刺激,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训练负荷的量和强度一定要合理,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来拟定,并随着训练的进行,及时的做出调整,以免训练负荷长期不变,使人体产生适应,影响训练效果的提升。

(三)训练安排要科学

踝关节的理论与训练论文 篇3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三十三名北体竞技体校的铅球运动员、四名投掷教练员, 五十七名2008级体育硕士和高校教师。

1.2 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有关网站, 在中国知网查阅有关训练学、田径、铅球、运动损伤、核心力量训练、现代体能训练方法、解剖学、生理学等方面的资料。

2 分析与讨论

2.1 指关节的解剖学结构

2.1.1 手部骨骼构成。

手部骨的构成包括腕骨8块、掌骨5块、指骨14块。其中腕骨包含近侧列的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列包含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掌骨包括从拇指侧向小指侧依次为第1、2、3、4、5掌骨。指骨包含除拇指两节外, 其余各指均由三节构成, 即近节指骨、中节指骨和远节指骨。[1]

2.1.2 手关节包括桡腕关节的结构、拇腕掌关节的结构和掌指关节的结构。

由于本文主要分析手指受伤, 所以对于桡腕关节的结构和拇腕掌关节的结构不作介绍。主要介绍掌指关节的结构, 它是由圆形的掌骨头与指骨连接而成。手握拳时, 手背间突起部即掌骨头。掌握关节属球窝关节, 但因为没有回旋肌, 故不能主动进行旋转运动, 仅能做屈 (握物) 、伸 (松手) 、外展 (手指张开) 、内收 (手指并拢) 的动作。

2.1.3 手部肌肉的构成。

活动拇指的肌群———拇长屈肌和拇短屈肌等组成。拇短屈肌包括伸拇指肌群、展拇指肌群、收拇指肌群。手肌-手肌分为外侧群、中间群和内侧群。其中外侧群主要由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指对掌肌和拇收肌组成, 它们的机能:使拇指屈、内收和对掌运动。内侧群主要有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对掌肌和掌短肌等组成, 它们的机能使小指屈、外展和对掌运动。内侧群构成小指侧的隆起, 称为小鱼际。中间群主要由四条蚓状肌、三条骨间掌侧肌和四条骨间背侧肌等组成, 它们的机能使手指 (除拇指) 屈伸、外展和内收, 中间群构成手掌的凹陷部分, 称为掌心。[2]

2.2 手肌特点

手肌虽然都是些小肌肉, 但却具有较大的力量, 对抓握器械等有很大的作用。一个人握力的大小与手肌力量的大小关系十分密切。

2.3 指关节易受伤部位以及损伤机理

通过走访和查阅资料发现投掷铅球时, 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近节指骨与掌骨的连接点处, 此处的屈指肌群易受伤。手指属于闭合性损伤。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发生机理:肌肉弹性下降可导致肌肉在极端位置时的功能下降。肌肉-肌腱单位的适应能力下降, 肌肉储存和缓冲弹性势能的能力下降, 在遇到脉冲载荷超过手指的承载能力时, 就会造成掌指屈肌的受伤。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运动损伤中最常见的一类损伤。

2.4 脉冲载荷对手指的影响

脉冲载荷对人体影响大小取决于下列因素:a.脉冲载荷的大小;b.脉冲载荷的作用的时间;c.脉冲载荷的作用方向;d.脉冲载荷的变化率;e.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3]

2.4.1 脉冲载荷的大小。

脉冲载荷越小, 对手指的脉冲越小, 手指也越不容易受伤。但优秀的铅球运动员的出手速度一般要达到13米/秒~15米/秒左右, 某运动员在18.19M的试推中, 做功总量为732Nm, 其中80%用于铅球加速, 20%用于铅球提升。由于最后用力阶段的时间较短 (0.2秒左右) , 而做功量很大, 因此功率输出很高。上述的投掷运动员的输出功率为5.08Kw, 若投掷远度超过21M, 功率值将更大:6.2Kw (21.31m) 、6.7 Kw (21.56) 。所以手指在瞬间受到的脉冲载荷非常大, 掌指屈肌的压力也相应增加。经常参加高脉冲力运动或参加类似于高脉冲力动态负荷的体育活动和人体肌肉骨骼系统的疲劳, 都会导致关节疾患, 如肌肉韧带的拉伤、骨关节炎或应力性骨折的发生。

2.4.2 脉冲载荷的作用的时间。

铅球运动员在最后出手的环节上, 教练员和运动员都不愿脉冲载荷的作用的时间过长。时间越长的同时是力的输出变小, 成绩的降低。另外, 多次重复训练, 过度使用性损伤也会导致应力性骨折, 它是由肌肉力量与弯曲和脉冲力一起作用于骨骼引起的。疲劳时肌肉的储存和分散能量的能力下降、保护骨骼免受振动波的超负荷影响的能力下降。

2.4.3 脉冲载荷的作用方向。

在实际训练中, 技术变形、场地、生理机能等多种因素, 会造成铅球出手角度的改变。由于脉冲载荷非常大, 所以力的作用方向就非常重要, 一旦不符合项目的力的方向需要, 就会造成载荷组织也就是指关节的受伤。

2.4.4 脉冲载荷的变化率。

变化率越大, 手指受伤的机率越大。铅球投掷由于最后用力阶段的时间较短 (0.2秒左右) , 而做功量很大, 因此功率输出很高。所以脉冲载荷的变化率很大。

2.4.5 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不好时, 会导致柔韧性降低、关节松弛或过紧和肌肉力量的不平衡, 增加了受伤的危险。而且这种危险会因为超过运动员素质水平的过度训练而增加。

2.5 手指肌肉训练的定位

通过调查和走访, 以及查阅相关的资料发现, 指关节受伤的部位主要是在掌骨和近节指骨处, 再结合铅球的出手动作发现, 手指的屈肌肌群最容易受伤, 所以主要训练手指的各屈肌。手腕和手指肌群的力量练习是铅球运动员不容忽视的力量练习。因为没有有力的手腕和手指, 就不会在最后出手瞬间主动积极有力地拨球, 创造最高出手速度, 同时手指还容易受伤。

2.6 指关节训练设计

2.61指撑俯卧撑。双手手指支撑身体, 双臂垂直于地面, 两腿向身体后方伸展, 依靠双手和两个脚的脚尖保持平衡, 保持头、脖子、后背、臀部以及双腿在一条直线上动作重点:全身挺直, 平起平落。

2.6.2 抓下落的铅球。

手心向下抓握铅球于胸前, 松开手指, 让铅球做自由落体, 在铅球还没有落地前, 用手快速抓住铅球拿回胸前。抓下落铅球的动作可以一只手做, 也可以两只手轮流抓握。

2.6.3 抓平放的杠铃片。

根据自己力量的大小或训练的需要, 选取适当重量的杠铃片。用五根手指的指尖抓握杠铃片的内孔径的突起处静力。具体时间和重复次数视自身状况和训练需求而定。

2.6.4 双手指拨球。左手或右手持球于胸前, 通过指关节的拨球动作使铅球在左右手之间交替。

2.6.5 单杠悬吊。

双手用除大拇指之外的其余指头握住单杠, 利用自身的重量作为负荷, 悬吊静力。悬吊时间和重复次数视自身状况和训练需求而定。

2.6.6 阻力软球抓握。

选取弹力适宜的软球, 用五指做抓握动作, 练习指关节的力量。具体抓握时间和重复次数视自身状况和训练需求而定。

2.6.7 指关节训练网。

指关节训练网是具有一定张力的有孔胶片, 五指插在不同的圆孔里, 根据需要做抓握动作或被动松开动作。具体抓握时间和重复次数视自身状况和训练需求而定。指关节训练网有不同的颜色胶片, 其代表的是具有不同的张力。

结束语

指关节训练应该穿插于平时的素质练习中, 作为循环练习中的一站或素质练习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部分, 也可以在铅球投掷之前作为专项准备活动的一部分。坚持指关节练习, 可以有效预防指关节损伤, 提高指关节力量。

摘要:在铅球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 手指关节非常容易发生损伤, 试从指关节的解剖学结构结合铅球项目最后用力的发力特点, 分析指关节受伤原因, 探索出铅球运动员手指关节的训练设计。

关键词:铅球,指关节,损伤,训练设计

参考文献

[1]郑思亮.人体解剖学 (医学院教材)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3:145.

[2]李世昌.运动解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42-143.

踝关节的理论与训练论文 篇4

关键词: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理论教学; 备课; 提问;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124-001

在中职学校的机械、电子和汽修等专业的教学中,《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专业课。这门课将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更注重锻炼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同时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为中职学生走上职业岗位提供了发展的后劲。那么,如何在传统教学的教学方法上,不断的摸索、改革、创新,开拓出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车工技能课的学习兴趣,为国家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技能人才,这就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中注重备课环节

1.备教材

教学是中心,备课是基础。《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这门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实践性更强,这就要求老师最好是双师型教师,既懂理论知识,又有实训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训有机的结合到一起,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的职教目标。在备课时必须详尽的了解车工学科的特点、教学大纲和技能标准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我校,应结合学校的课程要求认真备课,详细书写教案。

2.备学生

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初中成绩中下游的学生,对于我校的情况,相对来说,秋季班的学生比春季班的学生基础要好些,各方面素质也稍高一些,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应详尽了解学生的情况和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习方法以及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想状况等等。根据了解的学生情况再去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做到因材施教。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显示,中职学校的学生不仅基础知识薄弱,而且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各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也有差异,因此,必须抓住授课班级学生的特点,并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降低学习的要求,期望值不能太高,还要适时的对学生好的方面进行表扬鼓励,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的调整讲课计划和进度,适应学生的发展,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宽容友善、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营造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

3.重在培养学习方法和塑造健康人格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现在的教育更注重“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也就是说传授给学生的应该是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因此,在车工课上应采取精讲多练、压缩理论,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营造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实训课的一定要学生书写实训报告,做到心中有数,为实训课做好铺垫,并和学生一起归纳学习方法和记忆规律,帮助学生学习。例如在讲授车刀的结构组成时,拿一些车刀的模型给学生进行实物讲解,并让学生亲自拿着车刀多看、多思、多讨论,从而总结出车刀的结构特点“三面、两刃、一尖”,并結合实训中的情况,讲解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以及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和刀尖在切削中的作用和磨刀时的注意事项。

二、理论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设置

课堂提问是车工工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也关系到实训课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如何设计提问和怎样提问是课堂提问的关键。

1.提问要遵循教学规律

在工艺教学中,提问应紧扣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紧密联系实习操作。不但要求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而且要真正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开发学生创造潜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之目的。

2.提问的方法要灵活

恰当地选用提问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车工工艺兴趣有着积极作用。教师一要掌握问的时机,抓住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去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二要掌握问的艺术,充分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调节自己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车工工艺教学中,我较常用的提问的方法有:

开门见山法。新课开始,学生的注意和思维都处于较松弛的状态,教师应精心设计新课导入,尽可能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知识上来。教师直截了当的提问在于检查已学过的基础知识,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同时也可调动学生温故知新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我在讲“深孔加工简介”一节时,提问车套类零件,从车削工艺上分析圆柱孔的加工比车削外圆要困难的多,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通过提问,教师能快速了解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的程度,以便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很自然地进入所讲内容的角色。

层次剖析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次发问,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例如我在讲授中心钻折断的原因时,设置了系列的问题,并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这样提问把中心钻折断的前因后果,表象本质层层理清,实现知识的迁移,从而使学生思维灵活,双基落实,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对比区别法。即将相类似加工进行比较,找出异同,以加深对工件在车削加工中的认识和掌握。例如我在讲授“车孔”一节时,设置了“车削通孔与不通孔的关键技术都是解决内孔车刀的刚性和排屑问题,那么车削时车刀形状是否也相同?这样一问,就使学生在对比中弄清楚了车通孔与车不通孔车刀几何角度不同的原因,达到解释析理的目标。

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融入情感,把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融合贯通,把理论知识的教学结合提问、答疑和分析,很自然纳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灌输于具体的语境中,易记而又有助于对加工工艺的理解和深化,使车工教学显得自然、流畅、贴切和实在。这样的教学,知识与能力融合统一,相得益彰,车工学习不死板,不枯燥,能力训练有依托,能培养学生学习车工的热情和激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从应试型向素质型方向转变。

踝关节的理论与训练论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临床主要症状

本组90例均为男性军人, 平均年龄21.50岁 (17~28岁) , 其中,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37例;半月板损伤8例;创伤性关节炎15例;髌骨软骨病11例;膝关节髌键键周围炎6例;膝关节脂肪垫损伤13例。来诊时, 患处有明显压痛, 表现出功能障碍等症状, 经诊断他们没有骨折或韧带等软组织大面积断裂现象。随机分为针推组, 针刺组, 推拿组各30例。

1.2 诊断要点

(1) 伤后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 (2) 膝关节肿胀和积液。 (3) 行走时关节疼痛。 (4) 膝关节交锁征。 (5) X线拍片排除骨折。

1.3 治疗方法

1.3.1 针刺组

取阿是穴、血海穴、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犊鼻穴等。操作方法:皮肤常规消毒, 使用0.35mm×60mm毫针。阿是穴中点直刺, 其余五穴朝向阿是穴方向斜刺, 进针后捻转使有酸胀感即得气。留针30min, 每10min捻针一次, 每天治疗一次, 10d为一个疗程。

1.3.2 推拿组

患者取仰卧位, 患肢伸直外旋位, 在损伤局部及上下施以中等力度的按压, 旋揉, 推滚法, 然后在痛点处用弹拔法弹拔数次。上述操作往返6-8遍。每日1次, 10日1个疗程。

1.3.2 针推组

针刺结束后即推拿, 操作同上。

以上各组10日1个疗程, 疗程间休息3~5d, 3个疗程统计疗效。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 部分功能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及功能恢复无明显变化。

2.2 治疗结果

见表1。

从表1中得出3组总有效率达100%, 说明均为治疗膝关节损伤有效方法, 其中针刺组与推拿组治愈率相仿, 无显著性差异。而针推组与针刺组和推拿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可显著提高治愈率。

3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 21岁, 战士, 2009年9月10日就诊。主诉四百米障碍训练中不慎左膝关节内侧扭伤4d, 活动受限, 轻度肿胀, 经侧方挤压试验, 研磨试验均成阳性。X线片示无骨折现象。初步诊断为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治疗取阿是穴, 血海, 阴陵泉, 足三里, 犊鼻穴。手法为泻法。针刺后即推拿按摩。经1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消失, 两个疗程后功能恢复正常, 并能正常参加训练。

4 体会

在军事训练或体育运动中, 有的战士往往因用力过猛或准备活动不充分, 膝关节是最易发生训练性损伤的部位。在治疗的过程中, 我们以针灸治疗选用阿是穴, 配以局部取穴的方法, 再加上推拿手法, 收到了满意的疗效。针灸疗法就是对疾病的治疗采用整体的角度, 宏观的角度, 利用针刺特定穴位外因手段, 通过人体信息系统 (即经络与神经系统) 的技术效应反馈自控原理, 在大脑的中枢调节作用下, 依靠患者自己达到自我修复, 自我调节, 自我平衡治愈疾病的新方法。针灸后即在膝关节局部用以按压, 旋揉, 推滚及弹拔等推拿手法, 可改善损伤局部的血液供应, 起到了舒筋活络, 温经止痛, 消肿化瘀, 活血行气的作用[1,2,3,4]。

针灸与推拿诸法的结合, 在治疗强度和范围上弥补了各法应用中的不足, 达到了相互协调的目的。由此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曲绵城.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1.

[2]王文远.平衡针疗法临床精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

[3]冯天有.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听力策略的理论与训练模式 篇6

筅河北医科大学外语教学部史晓燕于红

英语作为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 首先是通过听和说来完成的, 而听又是说的基础。新的四级考试中听力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20%提高到了35%, 足见其重要性。作为教师, 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听力训练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听力训练主要以听力策略理论为指导。听力策略的理论始于西方的20世纪80年代, 他们研究的重点是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在策略使用上的差异。国内研究则始于90年代, 研究内容涉及熟练者与非熟练者在学习策略上的差别, 背景知识对听力模式和听力策略的影响等。

上述研究的共同特点是对策略的运用状况进行了详尽的研究, 而对于如何指导学生对学生进行策略训练则尚未提及, 而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关键。

一、听力策略的定义及划分

听力策略是学习者在听英语材料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关于听力策略的划分, 大多数学者都比较认同O'Malley&Chamot (1990) 的理论, 即听力策略分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自我计划策略、自我监督策略和自我评估策略;认知策略包括选择性注意策略 (如捕捉关键词) , 理解储存策略 (包括总结、再现复述、笔录三个策略内容) , 意义策略 (包括推理、联想、预测) 和形式策略 (包括生词策略、语法策略和语音策略) ;社会情感策略主要包括交流策略和情绪控制策略。

从上述划分可以看出, 元认知策略是间接作用于听力活动的策略, 该策略具有长效性, 即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检验其成效。认知策略是直接作用于听力活动本身的, 因此这些策略构成了学生听力训练的主要内容。而社会情感策略应该是发生在听力活动后的, 因此也应在听力训练中加以强化。

二、听力活动的实质

听力策略训练应该建立在对听力活动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

束定芳和庄智象 (1996) 认为, 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包括听力材料的特征、说话者特征、任务特征、学习者特征和过程特征。Kenneth (1976) 认为听力理解由五个部分构成, 并且在顺序上, 后一个成分总是依赖于前一个成分, 即辨音、信息感知、听觉记忆、信息解码、运用所学语言使用或储存信息。

根据听力活动的五个环节, 不难看出, 听力活动顺利与否涉及到很多因素, 它们依次为:听者的语音水平、根据背景知识捕捉关键词的能力、短时记忆能力、总结能力、笔录组织语言的能力。这里并未穷尽听力活动所涉及的所有因素, 但却说明听力活动本身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活动, 其中有很多因素都是涉及听力策略的, 所以对听力策略进行训练是促进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一个有效途径, 但绝不是决定学生听力水平的唯一途径。

三、听力策略训练模式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 要想使听力策略训练真正产生预期效果, 就不能把各项策略完全割裂, 因为每一次听力活动不可能单独涉及某个策略, 而是各种策略综合运用的结果。故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听力策略训练时要做到以下几个结合。

1. 元认知策略与认知策略相结合

大家普遍认为对认知策略 (即一些直接作用于听力活动的策略) 进行训练才是正确的做法, 其实这一认识具有片面性。当然, 认知策略所包含的内容如怎样捕捉关键词, 怎样对所听材料进行归纳总结, 如何再现或复述材料, 如何根据所列选项进行合理的推测以及如何听出语音所传达的信息等是对听力活动成败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 也是课堂听力教学的重点。可以说认知策略的训练过程是对听力策略的了解、认识的过程。但是, 如果没有对听力活动进行自我计划、自我监督和及时的自我评估, 则无法保障听力策略的最终习得, 因为元认知策略是听力习惯的养成策略。两者需互相结合, 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任何一种策略从开始训练到逐渐熟悉再到自觉应用都需要听者的自我计划和监督, 并且在每次听力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 思考自己的成功之处和失误, 这样才能及时捕捉自己听力中的弱点, 以便进行

觹该文为2008年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有的放矢的训练, 不断完善自己的听力策略。例如听者发现真正造成自己听力困难的原因是生词太多, 那就因该平时多背单词进行弥补。因此, 在听力训练之初, 教师就要灌输元认知策略的各项理念, 并努力把这些策略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形成教师课上指导, 学生课下自主听力、自主监督, 自我总结的良好听力习惯, 这将有助于学生听力水平实质性的提高。

2. 策略训练与听力练习相结合

单独理解某项策略的定义是抽象的, 策略训练应该从具体的实例出发, 把抽象的感念具体化, 并辅以练习加以巩固, 练习是学生掌握程度的试金石。

在训练时, 教师最好先选用典型材料让学生了解某个单独的策略, 加深学生对某个策略的理解;然后, 用相同的方式让学生对其他的策略产生印象, 一堂课最多介绍两个到三个策略;接着, 播放一段综合听力练习, 练习结束后把学生分组, 让学生在组内讨论自己在理解本段材料使用的主要策略 (其实同学间的讨论就是社会情感策略的重要内容) ;最后, 选择代表进行发言并由教师对该练习听力理解时使用的各项策略进行举例分析和总结 (师生间的交流也是社会情感策略的一部分) 。教师可以播放多段听力材料, 通过这种模式加深学生对于策略使用的体验。同时, 教师应该给学生布置听力任务, 内容要与课上重点讲授的策略密切相关, 让学生在课下加深对策略的使用意识并逐渐习得。

3. 听力策略训练与知识积累相结合

众所周知, 听力策略训练的结果除了与听力策略的习得有关以外, 还与以下因素有关:语音知识、单词量、背景知识, 这三个因素都需要日常的积累。

从教师来讲, 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传授一些涉及到听力理解的语音知识:如连读、弱读、失去爆破、重音、升降调等。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听力材料, 让学生进行跟读,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录音, 与原语音材料进行对比以纠正自己的发音。很多学生由于自己的发音问题导致听力效果不佳, 而跟读对比练习则有利于这种问题的解决。

单词量是与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的, 词汇量太少不光对阅读造成障碍, 也不利于听力理解的顺利进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传授一些有益的单词记忆方法, 如按照发音记忆单词, 根据词根的知识记忆单词, 根据某一主题记忆相关单词等。尤其是按发音记忆单词在听力中应用较多, 只要听准发音就可拼出相应的音节, 这种方法非常利于做听力中的听写练习。在听力练习时, 老师也要根据材料的特点介绍相应的关键词汇, 词汇的积累要做到随时随地进行。

与此同时, 教师在听力课中不仅要训练学生使用策略的意识, 同时在分析时要注意背景知识的讲解。一方面, 背景知识的了解将有利于学生的听力理解;另一方面, 背景知识往往也是学生乐于了解的内容, 它是对较为单调的听力活动的一个有力的调剂。

以上三方面是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听力策略训练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同时, 作为学生, 在配合教师课堂教学的同时, 课下应制定自己的听力计划, 制定在一段时期内的目标并且自觉执行。其实, 这也就是自觉运用元认知策略的过程。在每次听力练习结束后, 都要充分反思本次练习中的得失, 同时注意和老师以及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扫除本次听力中的疑惑。这也就是应用社会情感策略中的交流策略的过程。

四、结语

总之, 从对听力理解过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听力策略的训练绝不是针对某个单项策略, 因此教师应该做到前文所述的几个结合。同时, 对于听力策略中涉及到的情绪策略, 笔者认为它是可以自然习得的。也就是说, 如果听者在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方面都做得很好, 同时又掌握了一定的语音知识, 平时又注重词汇和背景知识积累, 那他也就不会临场紧张了。

以上是笔者对于听力策略训练的一点建议, 希望能对各位同行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Kenneth, C.Developing Second Language Skills:Theory to Practice.Hough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76.

[2]Murphy J M.Investigation into the listening strategies of ESL college students.Paper, TESOL, New York, 1985.

[3]O'Malley J M et al.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pplied Linguistics, 1989, 10 (4) :418-437.

[4]O'Malley, J M.&A.U.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5]刘绍龙.背景知识与听力策略:图示理论案例报告.现代外语, 1996 (2) .

[6]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7]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踝关节的理论与训练论文 篇7

1、体能训练对警察职业的重要性

警察体能的高低是决定其在抓捕罪犯和行政执法过程中自身表现和能力的直接体现, 警察良好的体能能够更好的适应其工作环境的实际需求, 其中包含了力量、自身耐力、敏捷度、跑、跳、攀爬以及心理素质等。而一线警务人员身体素质是衡量警察战斗力的指标, 也只体现了抓捕罪犯、长时间执行任务, 处理突发事件、打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能力。

从根本意义上来讲, 公安部门的工作效果直接决定了其队伍战斗力的水平, 也关系到其自身职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因此, 只有把体育训练理论同警察平时的训练进行有效融合, 才能提升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对警察体能进行系统性的训练, 能够满足警察在日常工作中身体功能的实际需要, 使得警察职业更加专业化, 使其能够更好的履行自身职能。而从事警察这一工作的人员一定要根据自身职业所具备的特点, 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坚强的意志以及较高的作战能力, 来满足警察这一工作的特殊要求, 而这种能力和技能的构建, 都是在警察体能训练的前提下多建立的, 因此不难看出体能训练对警察是非常重要的。

2、体育训练理论以及方法结合警察训练所要遵循的原则

2.1、注重训练原则

日常训练是提升警察身体素质的的基础和前提, 而实战则是对训练成效的综合评价, 其不仅仅是一个衡量训练结果的一个过程, 更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由于相关人员缺少系统性、科学化的体能训练, 不定期、不规律的标准测试, 不能满足警察日常工作中的需求。因此, 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能够提升警察队伍的战斗力, 同时也为运动科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针对性原则

警察队伍中男女老少各占一部分比例, 因此对于警察体能的实际要求就要有所不同, 所以只有训练内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才能满足不同身体情况的警察的实际需求, 例如, 年纪较大和身体素质水平不高的警察可以进行适当的长跑以及具有一定间歇性运功的。而年龄较轻、身体条件较好的警察可以加大运动量, 采用越野跑或者是障碍跑等方式。来维持和改善自身身体素质水平。同时还要合理的制定训练计划, 根据警察的不同情况以及身体条件来接受有针对性的训练。

2.3、合理的运动负荷原则

由于警察长时间处在工作繁重的状态下, 生活中也缺少规律性。因此在这种实际情况下, 对于其日常训练也尽可能的科学、合理, 有效控制其运动负荷量, 是保证警察日常训练效果的前提。因为一旦负荷量过大, 就会导致身体机能持续下降, 进而对工作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并且还有可能会对自身造成伤害, 而运动负荷量过小, 就不能给警察的身体一定的刺激, 使得其训练目的达不到实际要求。因此, 警察在体能训练方面生一定要保证体能和身体条件共同进步, 保证二者均衡发展, 从而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

2.4、长期性原则

想要提升警察体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和执行的项目, 因此想要更好的提升警察体能, 就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其方法、内容、各项机制, 在这一基础上制定长期、有效的训练计划, 充分调动经常队伍的积极性, 进而是他们能够主动接受训练, 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2.5、按部就班原则

在警察体能训练过程中, 只有使用正确的训练方式, 合理的训练符合, 才能更加有效地对其体能开发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旦训练强度和负荷量超出极限, 不但不会对体能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还会给身体带来危害, 从而影响警察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 体能训练就要结合实际按部就班的进行, 使其在最合理的状态下, 达到最大的体能提升。

3、体育训练理论与方法运用于警察体能训练结果

3.1、耐力训练方法

首先, 在和犯罪分子的对抗中, 需要较大的体能消耗, 因此不管是对耐力还是体力, 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没有较强的耐力就不能满足现阶段逮捕工作的实际要求。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 绝大部分警察都没有接受过较为系统的耐力训练, 进而使得其心血管以及心脏相对较为薄弱, 在加之其长时间奋斗在基层一线上, 对导致其人员的疲劳, 因此想要更好的满足工作中的实际需求, 就要对其耐力进行相应的训练。

其次, 耐力是警察身体机能中最为基本的一项, 不仅可以提升警察呼吸功能, 还能提高其自身抗疲劳能力, 进而保证持久、良好的运功能力, 使其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状态。通过有效地耐力训练方式, 能够加强呼吸以及身体机能的各项功能, 使其体内的氧气含量提升, 改变相应的生理机能, 推动培训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以此来消除身体上的疲劳。而在现代体育训练中, 逐渐转变了过去传统方式和方法, 有效提升了警察的毅力, 帮助其克服心理素质上的不足和欠缺, 进而使得自身技能良好的发挥。

再次, 想要提升警察的耐力水平就要选用合适的训练方法, 例如、越野跑、快速越野跑、变速度跑等方式。通过这几种方式能够提升个体的有氧耐力, 进而提升警察整体的综合实力。同时, 在进行耐力训练时, 还要对训练场地内的设备进行检查, 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并且在训练过程中还要保证呼吸的速度和频率, 使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疲劳的肌肉受到放松进而保证训练成效。

最后, 外部环境对耐力训练的干扰, 因为这些因素也会对训练质量和时间造成严重的影响。例如, 训练鞋、训练内容、训练环境、训练方式、训练场所等。同时还要保证警察人员适当的运动量。

3.2、力量训练方法

怎样提升警察实战的能力, 提高公安部门的工作水平, 是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 警察个体力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警察实战水平高低, 同时也是警察警务技能良好发挥的关键。所以在对其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时候, 一定要科学的制定相应的计划, 由易到难逐步递进, 并且还要保证训练程度在其承受范围内, 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还要注意的是, 力量训练的方式也要不断做出改变, 进而有效调动警察训练的兴趣。在打击犯罪过程中, 力量训练的加强能够提升和完善警察作战的技能和水平。

然而实际上, 大多数警务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的体育培训, 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 提升身体素质方面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也正是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 使得警察缺少健康训练的意识, 而对其体能的训练主要就是对力量进行训练, 因此就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训练, 例如, 训练肌肉的爆发力, 其中包括散打、格斗、擒拿等方式。此外还要注意的就是, 力量训练通常在饭前半小时、饭后一小时、睡前一个半小时左右进行效果最佳, 同时还要注意训练过后的恢复,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力量训练的有效性。

3.3、速度训练方法

近些年, 由于警务工作的繁琐和基层人员的欠缺, 使得警察经常在超负荷的状态下工作, 在加上工作环境以及生活条件水平较差, 直接造成了警察体能的快速下降, 使得其死亡年龄逐渐下降, 部分警员过早的牺牲。因此, 不具备良好的体质, 就不能高素质的完成相应的工作, 所以增强体能训练, 提升抗符合能力, 改进心理素质, 是保证公安队伍能力和水平的关键所在。而对警察的速度进行训练, 就会使警察的职业素养更加的突出, 在进行犯罪分子抓捕和调查等技能的实施时更加有效, 同时也会提升公安部门工作的物理能力。

然而, 影响警察速度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个人神经反应的好坏来决定的, 行动速度则是由其肌肉收缩程度所决定的, 警务人员在从警以前也没有经受过系统、专业的速度训练, 使得其自身不能达到运动员的水平, 即使反应、速度较好, 也只是比普通人高一点。因此, 想要提升速度训练的能效, 就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 例如, 游戏方法、实战演练法、多次重复训练法、专项训练法以及装备结合训练法等。

4、结论

总而言之, 警察良好的体能素质是保证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关键, 也是提升警察自身能力的实际需求, 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体能素质, 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警察发展的要求。同时也要注意的是, 对警察素质的有效训练不光是要对身体进行训练, 还要注重其使用性和特殊性, 因此, 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而提升警察身体素质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将体育训练的理论和方法融合到其中, 进而保证警察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建国, 陈伟华.浅谈警察体能及训练方法[J].新西部 (理论版) , 2015, 13.

[2]刘纪予.从司法警察职责浅谈法警队员的训练[J].法制与社会, 2015, 21.

[3]黎涌明.高强度间歇训练对不同训练人群的应用效果[J].体育科学, 2015, 08.

[4]王涛, 赵犇.公安实践工作视角下警察体能训练原则新探[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5, 04.

[5]刘涛, 石振国.学科理论视角中警察体能与实战技能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构建[J].山东体育科技, 2014, 04.

[6]崔性赫, 郭可雷, 吴阳.论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和持续训练法的不足与完善[J].四川体育科学, 2015, 04.

[7]姜宏斌.功能性训练概念辨析与理论架构的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 2015, 04.

[8]刘洋.积极心理学应用于警察心理行为训练的实用价值分析[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 03.

踝关节的理论与训练论文 篇8

膝关节骨痹是以膝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痹证, 现代医学称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osetoarthritisof Knee, KOA) , 又称膝关节骨关节病, 是骨伤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 是影响中老年人工作能力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古代文献并无膝骨性关节炎的病名, 但从其症状表现, 当属于祖国传统医学之“骨痹”范畴。历代文献对其病因、症状和体征有很多具体的描述, 如《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主筋, 脾主肉, 肾主骨……肾主骨, 生髓。”肝肾亏虚, 肾虚不能主骨, 肝虚无以养筋, 筋骨失养, 是本病发生的病理基础。肾虚元气不足, 无力推动血行, 可致气虚血瘀;肾阳不足, 不能温养血脉, 可致寒凝血瘀;脾胃虚弱, 气血生化不足, 气虚血少, 脉道不充.血液不行, 可致血瘀;脾虚统摄失职, 血不循经, 行于脉外亦致血瘀;肝阴、肾阴亏虚, 虚火旺盛, 迫血溢出脉外而滞成瘀;若瘀阻脉络, 气血不畅, 筋骨失养, 髓少骨松, 发为本病。清·王清任提出“痹证有瘀血”论, 主张活血化瘀治疗痹证。《素问·痹论》, 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寒气胜者为痛痹, 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所谓痹者, 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者也”, 明清医家在理论上对痹证的病因病机开创性的发展出“骨实则有生气”、“痹有瘀血”、“久病入络”等理论, 从而对骨痹 (骨性关节炎) 的认识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1]。《症因脉治.痹症论》根据病因, 膝骨痹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四型。风邪善行而数变, 风胜则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 称之为行痹;寒邪使其血凝滞不通, 不通则疼痛较剧, 得热则缓, 称之为痛痹;湿邪重着而粘滞, 湿邪胜则手足沉重肿胀, 肌肤麻木, 称之为着痹;热邪入气血则使关节, 红肿热痛, 筋脉据急, 称热痹。不仅对风寒湿痹, 而且对热痹之病因、症状、治疗均予以论述, 完善了痹病的诊治内容。

根据古人的论述, 结合当今临床实践及研究结果, 中医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可概括为“邪”、“瘀”“虚”几个方面, 属本虚标实之证。在本虚之基础上, 久病成瘀, 瘀阻脉络, 气血不畅, 筋骨失养, 髓少骨松, 发为本病, 复因风寒湿邪及外邪入里相互转化之邪, 日久亦可化瘀化热, 流注经络, 留滞关节。邪气之偏胜有异, 病症之表现亦不同, 风胜则见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之行痹;寒胜则见疼痛较剧, 得热则缓之痛痹;湿邪胜则见手足沉重肿胀, 肌肤麻木之着痹;热邪胜入气血则见关节, 红肿热痛, 筋脉拘急之热痹。因此在治疗上, 许多医家临床上多以“补虚祛邪, 活血通络”为治疗之大法。

2膝骨性关节炎西医病理及膝痹中医病证与关节镜下病理改变的联系

目前研究表明, 机械应激例如关节创伤、手术和过度运动等都是导致OA发病的原因。由于过度劳动或者过度使用关节, 会导致关节生物力学结构的改变在异常的机械应激作用下软骨细胞激活产生多种炎性介质。当软骨损伤后抗原暴露, 就会引起自身软骨的免疫反应, 加重软骨退变和损伤, 从而使更多的抗原暴露, 再次加重自身免疫反应。关节软骨表面不光滑, 缺乏光泽, 皲裂重者可能有软骨面缺损。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与关节负荷传导紊乱、关节软骨降解酶的损伤、自由基的损伤、细胞因子的异常、自身免疫反应损伤、关节营养包括生长因子供应的降低等密切相关。该类患者存在关节软骨变薄, 破坏甚至丧失, 软骨下骨硬化、骨囊肿, 关节周缘骨质反应性增生等病理变化, 骨性关节炎病情就会呈进行性加重。

有学者进行寒湿对骨关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如易宪文等[2]根据中医理论及临床调查结果的基础上, 通过短期寒湿刺激大鼠后肢后观察其软骨结构形态学变化, 为探讨寒湿痹证的病因病机提供实验依据, 并据此探讨寒湿痹 (骨关节炎型) 动物模型的建立。结果发现, 寒湿刺激加木瓜酶关节腔注射, 则可使骨关节炎发病率增加和病变加重。证明寒湿在痹证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李文顺[3]等通过对膝骨性关节炎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与膝关节镜下病理改变进行对比, 得出以下结论:脾肾两虚、湿注骨节型OA与滑膜增生及炎性变的发生机制有较密切关系;而肝肾亏虚、痰瘀交阻型OA与骨赘增生发生机制的关系较为密切。

郑毅等[4]KOA关节镜下也可以观察到关节软骨出现局灶性损伤的典型变化, 如滑膜充血增生、脂肪垫肥大、脂肪垫卡压、骨质增生及骨赘形成、滑膜皱襞卡压、软骨剥脱、半月板损伤、软骨下骨裸露、前交叉韧带撞击、关节游离体、软骨纤维化、滑膜肿胀、关节积液等。

江荣全[5]等在关节镜下发现KOA病理变化出现频率依次为软骨松弛裂缝、纤毛硬化、剥脱;滑膜炎, 主要为滑膜充血水肿、增生、绒毛样突起, 纤维索;半月板退变, 以游离缘毛刷样变多见, 破裂少见;两种以上复合病变既有骨质增生, 又有关节积液等。

Lomander等[6]发现临床上这种病灶在老年人十分常见。表层软骨损伤, 出现表层软骨的纤维化, 并伴有与关节软骨相平行的软骨表面的劈裂, 劈裂逐步向深层发展, 整个病变软骨变薄、裂开或溃疡样变。

张洪美等[7]自体软骨移植治疗局灶性软骨缺损的膝骨性关节炎, 在关节镜下进行软骨刨削成型, 增生滑膜刨削, 去除关节内游离体、切除变性滑膜皱璧, 切除破裂半月板, 从而消除妨碍膝关节活动的机械因素, 去除关节内不稳定的骨刺, 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 KOA是由于正虚外邪内侵, 阻碍气血及水液代谢, 病理产物停聚关节, 故见滑膜充血水肿, 关节腔积液。日久滑膜变肥厚, 形成绒毛样突起, 突向关节腔内或侵入到软骨和软骨下的骨质, 故见关节肿胀。由于膝骨痹发病的最本质原因是正气虚, 正气虚加之病邪阻碍, 使气血精循环无力, 无以推动血行, 积聚成瘀, 日久化热, 火性炎热, 故见关节红肿。火热内生, 火又煎液, 液又变痰, 痰又化瘀, 使得停于局部的代谢产物进一步增多, 故滑膜变厚;日久病变不除, 渗出物形成肉芽组织, 从而导致关节面粘连使关节囊挛缩;复因渗出物的大量增多, 填塞关节腔, 使关节间隙狭窄, 甚至功能丧失;若病理产物侵犯关节周围软骨组织, 使软骨下骨质硬化;过度运动, 常于劳作, 长期刺激, 骨膜下瘀血硬化, 骨化, 表现为骨赘形成;痰瘀互结为邪实的主要内容。KOA在关节镜下可观察到滑膜充血肿胀增生、骨质增生及骨赘形成、半月板损伤、关节游离体、软骨纤维化、关节积液等典型变化。膝骨痹与关节镜镜下表现存在相关性, 通过境下表现探讨膝骨痹四型的本质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肖林榕, 郑红.明清医家论治骨痹 (骨关节炎) 临床理论的发展[J].中医文献杂志, 2003, 21 (2) :10-12.

[2]易宪文, 房世源, 孙树椿.骨关节炎发病机理的实验研究[J].中国骨伤, 1991, 4 (2) :4-6.

[3]李文顺, 沈冯君, 易洪城.膝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膝关节镜下病理改变对比性研究[J].中国骨伤, 2003, 16 (7) :393-394.

[4]郑毅, 孙笑非.关节镜对膝骨关节炎诊断和治疗的意义[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4, 6 (8) :347-349.

[5]江荣全, 贾效敏等.关节镜诊断和治疗膝骨关节病[J].临床医药实践, 2007, 16 (5) :5.

[6]Lomander Cline G, Hart DJ, Meyer J, et al.Evidence for increasedresorption in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knee osteoarthritis:longi-tudinal results from the Chingford study[J].Arthritis Rheum, 2002, 46 (12) :3178-3184.

踝关节的理论与训练论文 篇9

关键词 篮球 体能训练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内容进行研究,探寻适合训练的内容与方法,以期为篮球运动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

篮球运动员体能构成及训练内容与方法。

三、研究内容

(一)体能的基本构成

运动员体能是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三者构成,身体形态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先天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后天因素受运动训练的影响较大,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其组成的各器官,系统所表现的活动能力,运动训练对其具有一定的影响,运动素质主要包括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能力。这三者在运动中对于运动员成绩的取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篮球运动员训练的基本理论

运动训练主要包括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在训练中两者之间是相互配合的统一的整体,在训练中两者的合理配合能够使得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在训练中的不同阶段是不一样的,在训练的开始阶段主要是增加训练的量度,在此基础上加强训练的强度,训练的强度是指动作质量的完成情况,篮球训练主要是包括四个阶段,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和竞技保持阶段,在基础训练阶段主要是基本动作的掌握和完成情况,在这个阶段中需要增加训练的量度,主要目的是为了使运动训练中运动员能够对动作的自动化做进一步的强化。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中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相持平,根据运动员在训练中某一个方面的弱项进行强化,使运动员掌握某一专项技术。最佳竞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运动员对专项技术动作掌握的更加经济合理,在这个阶段中训练的强度要大于训练的量度。竞技保持阶段的训练中主要是完整动作的完成以及完整的技战术的完成,在训练中要提高运动的强度,甚至高于比赛的强度,以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

(三)篮球训练的内容

内容是理论的体现,在训练中理论对于内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篮球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体能、技能、战术能力。

体能是运动员运动的基本能力,良好的体能是运动员技、战术训练的基础,在训练中教练员要高度重视体能的训练,运动员体能的训练是保障篮球技术动作的保障,当运动员技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想有进一步的提要,这个时候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体能,像是顶尖级别的球员在技术上的差别并不会很大,差距往往体现在体能上。

篮球训练中体能的训练主要是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在这些内容中力量是最基本的,近年来各个篮球俱乐部在训练上主要是采用核心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明显的提高运动员核心稳定性,使运动员在篮球对抗中能够保证身体的稳定,由于篮球运动对抗性的存在,运动员在比赛中很难把平时已经掌握的技术动作发挥出来,在对抗中身体失去平衡的情况下,动作技术完成的不够完整,然而核心力量的训练能够使运动员在对抗中尽可能的保持身体的平衡,使技术动作完整的展现出来。简单的核心力量的训练内容主要包括:深蹲、平板支撑、侧支撑等。

技能是指运动员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完成情况,在训练中体能和技术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紧密联系,良好的体能是技、战术发挥的前提,一般具有良好体能的运动员在训练中掌握技术动作的速度较快,技术掌握的熟练能够使运动员在训练中更节省体力,更经济合理的运用技术动作,在篮球训练中技术训练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基本技术到高难技术的过程,特别要注重培养运动员的基本技术,良好的基本技术在训练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对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的稳定性发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本技术掌握的好,运动员在以后的训练中高难技术的掌握也相对迅速。篮球运动主要包括投篮、传球、运球技术,教练员在训练的开始阶段可以将这三项技术分别进行,在运动员对技术动作基本掌握之后可以将这三项技术完整的进行训练。

战术能力是为比赛而准备的,良好的战术能力建立在良好的体能和技术能力的基础之上的,在战术训练中训练内容的安排和技术训练相似,都是先练习简单的战术再练习复杂战术,先练进攻战术后练防守战术,练习进攻战术的开始阶段不设立防守队员,然后逐渐加入消极防守,后来积极防守,最后是比赛强度的防守。篮球的进攻战术主要是传切、掩护、挡拆、空切、策应、突分等,战术中细节很重要,注意战术配合的时机,例如传切配合中何时传,何时切,一旦错过时机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战术的训练中队员之间的默契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论与建议

篮球训练中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合理配合才能够使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同的训练阶段,训练的量和强度是不同的。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明显的提高运动员体能,技术的训练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基本技术到高难技术的过程,战术训练中训练内容的安排和技术训练相似,都是先练简单战术再练复杂战术。

建议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中要遵循训练的基本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训练理论,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刘新征.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意义、问题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623-624.

[2] 高立杰.高校业余篮球队的组建与训练[J].价值工程.2009(12):241-242.

踝关节的理论与训练论文 篇10

关键词:军事体能,理论,方法创新

在现代化战争背景条件下, 现代军事体能被赋予了特殊的内涵。军事体能是指军人在各种复杂、艰苦的环境条件下, 为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 (长时间、大强度、高标准) 军事 (战斗) 任务所必须具备的, 融体力、脑力、心力 (即心理素质) 为一体的综合生物学能力。

一、军人体能的训练要适应未来战争的需求

(一) 未来战争是多兵种有机结合的战争, 对体能提出更高要求

新的作战样式与传统的作战样式有机结合, 使得作战人员的体能既要适应海陆空的训练, 还要使得作战人员具备全天候作战的能力。未来战争要求作战人员具备高强度体能训练, 更要有联合作战意识。

(二) 未来战争要求军人有更好的体能

军队的战斗力取决于人、武器及人与武器的结合, 其中人始终是决定性的因素, 在具体战斗中敌对双方比的不单是军人的体能, 还有军人使用热兵器和机械化装备的技能。在信息化战争时代, 战争的突然性、隐蔽性、不对称性增强, 战争没有前方与后方之分, 军人转移、运动的范围更大, 速度更快, 危险性也更大, 同时, 作战指挥和武器装备的威力受到无形的信息流的控制和影响, 在具体战斗中敌对双方比的除了体能、技能之外, 又增加了普通军人的智能。

不少人因为现代战争对军人技能和智能需求的增加而有意无意地开始忽略对军人体能的关注, 这是不科学的, 也是不符合战争实际的。事实上, 现代战争对体能的要求丝毫也没有降低, 反而更高了。这是因为:第一, 军人必须有能力根据战略战术的要求和战场的具体情况使用好手中的装备, 因此对军人基本的体能需求没有降低。第二, 未来战争是先进作战样式与传统作战样式有机结合的战争, 除了要求军人具有与传统作战样式相适应的体能外, 还必须具有满足最先进作战样式需求的体能。第三, 从军人能力形成的要求上看, 由于未来战争对军人技能和智能的需求增加, 使得对军人体能的需求也增加, 这是因为人的体能是其技能和智能的载体, 没有良好的体能, 技能和智能就不可能得到正常的发挥, 要发挥好技能和体能, 就必须消耗体能。

二、军人体能训练内容必须进行创新

(一) 体能训练内容将更具多学科性和综合性

体能训练的多学科性主要指体能训练的内容所包涵的学科知识和科技成果的多样性。这既是现代军事体能训练的显著特征之一, 也是体能训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体能训练的综合性发展特征, 主要体现在体能训练由过去较单纯的体育训练 (锻炼) , 过渡为在单项目训练的基础上, 强化体能与军事技战术相结合的综合实战能力训练;注重体能与智能、技能为一体的综合应用能力训练。

(二) 充分认识我军军人体能形成面临的新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军军人体能的形成面临一些新的特点, 有一些有利的因素, 也有不少不利的因素。不利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人员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独生子女兵、关系兵占的比例大。二是由于社会生活总体水平的提高, 有不少人出现营养过剩、体能基础差的情况。三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竞争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人们掌握知识和技能所花费的时间大大增加, 劳动锻炼大大减少。四是由于军队武器装备技术含量的提高, 军人在学习科技知识、掌握武器装备使用维护技术方面占用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增加, 对体能的增强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加快体能训练的体系建设

人是军队战斗力中最积极的也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而军人的体能又是军人综合能力的基础,

(一) 是要积极借鉴外军经验, 特别是军事发达国家军队的成功经验, 完善和严格我军军人体能淘汰法则。

我们认为, 借鉴的主要经验至少有两条:一、始终以战斗力为标准, 重视军人的体能, 没有因为武器装备的发展和占优而忽视体能。二、将军人的职业化、良好待遇与一套相应的行之有效的体能训练方法和标准相结合, 并能得到严格实施。

(二) 要制定科学有效的训练规划, 在军事基础教育中全面落实体能训练内容, 提高体能训练质量。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 要统筹规划、分层定量。

(三) 体能训练的目标将更具针对性和实战性。

通过强化有针对性的实战训练, 善于充分利用战区自然地理环境、恶劣气候条件等,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体能优势, 打赢未来战争, 是现代军事体能训练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也是提高部队体能训练的实效性和效率的关键环节之一。

(四) 在军事基础教育中, 要将体能训练与战斗力生成有机结合起来。

体能训练是艰苦的, 既要有吃苦精神, 也需要持之以恒;未来军事斗争将是高技术战争与常规战争的混合体, 无论是高技术战争还是常规战争, 军人作为战争的主体将永远不会改变。

总之, 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表明, 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要“打得赢”、“不变质”, 不仅仅靠的是武器装备、器材物资的数量和质量, 更重要、更多地是依靠熟练掌握手中武器的高素质的人才, 而在未来战争中战场的残酷性转变为心理、耐力、承受力的高强度对抗, 不仅仅是兵器的较量, 也是人与人之间意志、心理和体能的较量, 这就对军人的体能和心理素质要求不是低了, 而是更高了。

参考文献

[1]胡晓峰.美军训练模拟.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保守主义和冒险主义下一篇:升级更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