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基础与全面训练

2024-05-12

理论基础与全面训练(共7篇)

理论基础与全面训练 篇1

摘要:为贯彻落实军委胡主席关于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与加强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要求, 更好适应未来的战争需要, 要求现代军人有更好的的体能储备与保障, 而目前, 军人体能形成面临诸多不利因素。我们必须把握特点、正视问题, 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与加强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要求, 在军事基础教育中创新性地抓好高素质军事人才体能的形成工作。

关键词:军事体能,理论,方法创新

在现代化战争背景条件下, 现代军事体能被赋予了特殊的内涵。军事体能是指军人在各种复杂、艰苦的环境条件下, 为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 (长时间、大强度、高标准) 军事 (战斗) 任务所必须具备的, 融体力、脑力、心力 (即心理素质) 为一体的综合生物学能力。

一、军人体能的训练要适应未来战争的需求

(一) 未来战争是多兵种有机结合的战争, 对体能提出更高要求

新的作战样式与传统的作战样式有机结合, 使得作战人员的体能既要适应海陆空的训练, 还要使得作战人员具备全天候作战的能力。未来战争要求作战人员具备高强度体能训练, 更要有联合作战意识。

(二) 未来战争要求军人有更好的体能

军队的战斗力取决于人、武器及人与武器的结合, 其中人始终是决定性的因素, 在具体战斗中敌对双方比的不单是军人的体能, 还有军人使用热兵器和机械化装备的技能。在信息化战争时代, 战争的突然性、隐蔽性、不对称性增强, 战争没有前方与后方之分, 军人转移、运动的范围更大, 速度更快, 危险性也更大, 同时, 作战指挥和武器装备的威力受到无形的信息流的控制和影响, 在具体战斗中敌对双方比的除了体能、技能之外, 又增加了普通军人的智能。

不少人因为现代战争对军人技能和智能需求的增加而有意无意地开始忽略对军人体能的关注, 这是不科学的, 也是不符合战争实际的。事实上, 现代战争对体能的要求丝毫也没有降低, 反而更高了。这是因为:第一, 军人必须有能力根据战略战术的要求和战场的具体情况使用好手中的装备, 因此对军人基本的体能需求没有降低。第二, 未来战争是先进作战样式与传统作战样式有机结合的战争, 除了要求军人具有与传统作战样式相适应的体能外, 还必须具有满足最先进作战样式需求的体能。第三, 从军人能力形成的要求上看, 由于未来战争对军人技能和智能的需求增加, 使得对军人体能的需求也增加, 这是因为人的体能是其技能和智能的载体, 没有良好的体能, 技能和智能就不可能得到正常的发挥, 要发挥好技能和体能, 就必须消耗体能。

二、军人体能训练内容必须进行创新

(一) 体能训练内容将更具多学科性和综合性

体能训练的多学科性主要指体能训练的内容所包涵的学科知识和科技成果的多样性。这既是现代军事体能训练的显著特征之一, 也是体能训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体能训练的综合性发展特征, 主要体现在体能训练由过去较单纯的体育训练 (锻炼) , 过渡为在单项目训练的基础上, 强化体能与军事技战术相结合的综合实战能力训练;注重体能与智能、技能为一体的综合应用能力训练。

(二) 充分认识我军军人体能形成面临的新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军军人体能的形成面临一些新的特点, 有一些有利的因素, 也有不少不利的因素。不利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人员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独生子女兵、关系兵占的比例大。二是由于社会生活总体水平的提高, 有不少人出现营养过剩、体能基础差的情况。三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竞争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人们掌握知识和技能所花费的时间大大增加, 劳动锻炼大大减少。四是由于军队武器装备技术含量的提高, 军人在学习科技知识、掌握武器装备使用维护技术方面占用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增加, 对体能的增强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加快体能训练的体系建设

人是军队战斗力中最积极的也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而军人的体能又是军人综合能力的基础,

(一) 是要积极借鉴外军经验, 特别是军事发达国家军队的成功经验, 完善和严格我军军人体能淘汰法则。

我们认为, 借鉴的主要经验至少有两条:一、始终以战斗力为标准, 重视军人的体能, 没有因为武器装备的发展和占优而忽视体能。二、将军人的职业化、良好待遇与一套相应的行之有效的体能训练方法和标准相结合, 并能得到严格实施。

(二) 要制定科学有效的训练规划, 在军事基础教育中全面落实体能训练内容, 提高体能训练质量。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 要统筹规划、分层定量。

(三) 体能训练的目标将更具针对性和实战性。

通过强化有针对性的实战训练, 善于充分利用战区自然地理环境、恶劣气候条件等,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体能优势, 打赢未来战争, 是现代军事体能训练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也是提高部队体能训练的实效性和效率的关键环节之一。

(四) 在军事基础教育中, 要将体能训练与战斗力生成有机结合起来。

体能训练是艰苦的, 既要有吃苦精神, 也需要持之以恒;未来军事斗争将是高技术战争与常规战争的混合体, 无论是高技术战争还是常规战争, 军人作为战争的主体将永远不会改变。

总之, 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表明, 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要“打得赢”、“不变质”, 不仅仅靠的是武器装备、器材物资的数量和质量, 更重要、更多地是依靠熟练掌握手中武器的高素质的人才, 而在未来战争中战场的残酷性转变为心理、耐力、承受力的高强度对抗, 不仅仅是兵器的较量, 也是人与人之间意志、心理和体能的较量, 这就对军人的体能和心理素质要求不是低了, 而是更高了。

参考文献

[1]胡晓峰.美军训练模拟.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

[2]孙柏林.计算机战投战术训练模拟系统总体设计原理.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94

理论基础与全面训练 篇2

摘要:在强国梦、强军梦的引领下,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我们,身为一名军校学员的我们,就要从自身出发,严格要求自己,协助学校,协助部队实现部队训练实战化,军队院校训练部队化。

关键字:军事训练,军队院校训练,部队化,军队院校。

自从习主席上台以来,多次强调中国梦、强军梦,强调部队训练要想实战化靠拢,军事院校训练向部队靠拢。而身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我们,就要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起来,严格要求自己,通过部队化实战化的训练来提升自己,提升战斗力。

要想提升战斗力,在如今这个相对和平的环境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军事训练,即进行军事理论及相关专业知识教育、作战技能教练和军事行动演练的活动。而军事训练的水平就决定了战斗力的高低。

我们大多数是从地方高中生通过高考而转变为一名军人的,之前的军事训练本来就很少,对部队也不了解情况。但我们毕业之后要做最基层的带兵人,成为一名合格的初级指挥官,可以说我们决定着未来军队的训练,我们的训练水平将决定战斗力的高低,我们决定着祖国的未来。因此,军校对我们的训练教导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军队院校训练部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军队院校训练部队化,并不是说就原封原样的把部队的训练方法理论照搬过来,而是要根据学校的教学特征,结合部队训练的特点进行相应的灵活吸收,吸取好的方面,剔除坏的方面。

我们军校的特点就是学习为主,训练次之。一般的训练都是抽空进行的。因为要学习基本文化课程,几乎没有大块的时间来进行系统的军事训练,导致大家的体能技能都比较差,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系统的强化加固。更有甚者,只是一味的重视学习,而不把军事训练当回事,对自身定位不够准确,以为学习好就一切都会好的,完全没有把自己当一名军人看待。

我认为,我们军队院校军事训练部队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在注重文化课程学习的同时,在时间上向训练靠拢,分配较多的时间进行军事技能、体能的训练;

训练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训练质量,从而影响着战斗力的生成。身为军校学员的我们明显感到,对于训练方面,我们能够支配的时间是非常少的。平时,我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学习文化课程上面,没有整块的时间进行系统的军事训练,而且训练科目也比较少,时间短,难以系统的掌握体能技能。因而,我认为我们应该调整训练时间,在时间分配上向军事训练靠拢,在重视文化课程的同时,同时加强军事训练,使学员掌握系统的技能体能。曾经有人建议说改成夜校的模式。白天,就如同部队一样进行相同的军事技能体能训练;到了晚上,则进行文化课学习教育。然而,我认为这样是存在很大弊端的,白天训练,晚上学习。学员很容易在学习的时候,没有积极性,而且容易犯困,使本来上课睡觉的现象更加严重。

我认为,可以将学习训练时间改为上午进行文化课知识学习;下午进行军事体能技能训练。这样,我们在早上精神集中地时候学习,学习效果肯定不会太差,上课睡觉的现象也会相应减少;下午进行军事体能技能训练,就有了大块的时间让我们进行系统的训练,对于熟练掌握各种技能是有着很大的作用。到了晚上,不要组织太多活动,让学员们自己分配,用来复习上午所学或是预习或是培养一项爱好特长,甚至是什么不干用来休息也是好的。这样的时间分配,学员有了一定的自由时间,各项训练学习也有了相应的时间保障,质量上也会有明显的提升,才能从训练内容上贴近部队,贴近实战化。

二、组织尽量多的实践活动,让学员能够更好地锻炼实践,熟练掌 握知识技能,提升自身素质,成为一名合格的指挥官;

参加白水野外综合实践后,我明显感到,只是一味的进行军事技能的理论学习或校内学习,是很难快速熟练掌握并应用于实战的。军事训练向部队靠拢,想实战化靠拢,就要多组织这种综合能力训练来使学员熟练掌握各种技能,快速转变为战斗力。

在部队,每年训练结束的时候都是要去一些野外训练基地进行驻训,熟悉应用一年来所学的军事技能。对于我们军校来说,断然不可能想部队那样随意,我们只有一年中的寒暑假是比较长的,其他时间都要用来进行学习训练,没有那么多经历进行这种大型活动。

因而,我认为,在每年的安排中,可以将每年的暑假缩短,抽出一些时间去一些野外驻训基地进行体验实践,即可以像大一暑假那种,也可以是我们自己组织的想白水训练那种;在相对较长的节假日,我们也可以去校外组织一些类似于定向越野的实践性活动,协助学员们牢固掌握军事地形学等基本技能。

实践性是军事训练的一项特点,做到了这些,我们的训练也就有了一定的质量保证,更好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战斗力。

三、进行定期考核和定期比武制度,使学员们始终保持高度的训练积极性,增强紧迫感,时时刻刻都要严格要求自己;

在部队,各种各样的军事体能技能比武、建制比武多不胜数,军校训练想部队靠拢,我们也应该多组织这种活动,这不仅能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促进集体的团结与整体的提升。

前段时间,学院组织了一次全院建制比武——各个学员大队的各个年级都抽出一个学员队代表本大队的本年级与其他同届学员进行比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此比武考验的不仅仅是个人的体能技能素质,还考验着一个队伍的整体水平,整体素质,也就是战斗力。在比武之前,各个学员队都是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每天中午、下午甚至是晚上都有着训练计划,每个学员都是训练热情高涨,平时懒散的同学也一概常态,积极训练,一些基础不是很好的学员都是在这次比武中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一种军人特有的荣誉感、集体感充斥在我们的心头。

这种比武或者是考核,产生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不仅能提升每个人的训练积极性和训练热情,而且能提升荣誉感,产生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因而,在每一学年都组织一些这种比武和考核对提升训练效果是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的。

四、可以试行值班员轮换制度,每一天或每一周或三两天进行一次值班变更换,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切实体会如何带好一支队伍;

我们都是未来的指挥员、基层带兵者,如何组织带好一支队伍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军校这个集体里,我们要学会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处理上下级关系,协调好自己管理与被管理的的身份。

去了部队之后,我们首先便是从一名排长干起。做一名基层排长,我们要管理一个排三到四十多人。身份总是在管理和被管理者之间转换,如何管理这些兵,如何处理与上级关系。这些东西我们都是要在学校进行相应的学习训练。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骨干都可以在学校有这些经历,所以我们就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政策来保证每个人都有这种经历。

我认为,试行值班员轮换制度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推动军队院校训练部队化。虽然每个人只值班短短几天。然而,这几天的经历足够让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身份和未来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到突破点,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

对于军队院校训练部队化、实战化,我认为只要做到以上四点,就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改进,逐建 深入改革,就可以进一步实现军事训练部队化、实战化的目标,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更进一步。

论全面收益及其报告的理论基础 篇3

全面收益 (comprehensive income) 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早在1980年,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在原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 (SFAC No.3) 《企业财务报表要素》中就首次提出了全面收益概念, 并把它定义为:“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权益 (净资产) 变动。它包括这一期间内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以外的权益的一切变动。”与传统净收益概念相比, 全面收益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 全面收益是计量交易、事项和情况对一个主体所产生影响的总括指标。它比净收益涵盖的内容要广的多, 包括报告期内由于下列交易、事项和情况所产生的全部权益 (净资产) 变动: (1) 企业与业主之外的其他主体之间的交换交易和其他转让; (2) 企业的生产作业; (3) 物价变动、偶发事件以及企业与其周围经济、法律、社会、政治和物质环境交互作用的其他结果。全面收益不仅要求确认构成其主要来源的企业的市场经营活动和企业与其他主体间的交换交易的结果, 而且也要求确认传统净收益难以处理和反映的物价变动或其他一些外在环境事件所引起的未实现的资产变动, 从而能够更好的反映在报告期内产生的净资产的全部变动。

第二, 要求严格区分价值创造 (value creation) 和价值分配 (value distribution) 。全面收益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要将不创造价值的分配活动从创造价值的活动中区分出来, 认为如果不作这种区分, 会计人员就不能对权益变动进行适当的会计处理。全面收益要求确认和计量包括现金和非现金在内的所有形式的权益变动, 但应当排除由于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引起的变动, 避免业主权益混淆价值创造项目和价值分配项目 (如资本投入和股利分派) 。

第三, 全面收益的定义采用了与传统净收益定义采用的“收入费用观”不同的“资产负债观”。在资产负债观下, 资产和负债计价被认为是收益确定的前提, 收益则是企业在一个时期内净资产的增量。因此, 只有在保证资产和负债计价真实的情况下, 才能正确计算出全面收益。

二、全面收益概念的理论基础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和理解全面收益产生的理论基础:

(一) 经济学理论

什么是收益?在这个问题上, 经济学家与会计学家存在严重的分歧。经济收益代表了经济学家对收益所持的观点。一般来说收益的概念起源于经济学。最早提出收益概念的是亚当·斯密, 1980年他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把收益解释为不侵蚀资本 (包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的可予消费的数额。后来, 其他一些经济学论著也不同程度地提到“收益”概念, 并进行了适当阐述。20世纪初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欧文·费雪试图对收益下一个更为通用的定义, 他认为收益包括 (1) 精神收益, 指人需求的满足; (2) 真实收益, 指经济财富的增加; (3) 货币收益, 指以货币计量的资源的增加。这个定义在经济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阐明了收益与资本之间的关系:资本是指某一时期的财富存量, 而收益是指某一时期的财富流量。其中, “真实收益”概念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点, 经济收益观又被称为“真实收益观”。相对而言, 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希克斯的收益定义更容易被会计界所认可。1964年他在其《价值与资本》一书中提出, 收益是一个人在期末与期初保持同等富裕的情况下所可能消费的最高数额, 而不是可能支出的最高数额。这种表述引入了资本保全的概念, 即期末资本维持在期初水准的基础上才能确定收益。悉德尼·S·亚历山大进一步把希克斯的定义引申为公司年度收益概念:“公司向其权益所有者分配的数额, 要能保持公司年底的境况和年初的境况一般好。”经济收益概念的优点是非常明显的, 因为它试图计量企业的实际收益而不是名义收益, 从而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决策基础。然而, 尽管经济收益概念的理论价值不可否认, 但由于经济学中的收益和资产的计量都是以预计为基础的, 可靠性较低, 影响了经济收益概念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二) 财务学理论

1. 干净盈余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 财务界普遍认为最大限度的增加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是所有企业的基本目标。如何根据会计数字来计算和预测企业的价值也成为了财务界和会计界共同探讨的问题。1995年, 费尔萨和奥尔森提出了“干净盈余理论”, 为根据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数据来评价一个企业的市场价值提供了数学模型。该理论认为, 企业价值最基本的决定因素是其股利流。股利是企业支付给投资者的报酬, 所有股利的现值构成企业的价值。该理论首先假定了一种理想状态: (1) 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率是不变的; (2) 使用者知道企业可能出现的所有状态; (3) 公众可以观察到每种状态出现的结果; (3) 每种状态出现的概率是已知和客观的。在理想的状态下企业的价值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PAt=bvt+gt (其中:bvt是时间t资产负债表中企业的账面价值, gt是未来非常盈利的预期现值) 。该模型成立的必要条件是所有利得和损失都必须通过收益表反映, 这也是该理论“干净盈余”名称的由来。非常盈利的预期现值为零的情况称为“无偏见会计”。当会计无偏见时非常盈利不具有持续性, 全部企业价值都在资产负债表上得到体现, 而收益表实际上没有任何信息含量。

然而, 费尔萨和奥尔森支指出, 由于理想状态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存在的, 所以从相反的角度也就证明了收益表并不是一无用处的。在现实世界中, 企业面临的环境是极其复杂和变幻莫测的, 报表使用者对企业未来状况出现概率的判断是主观的而不像在理想状态下假定是已知的、客观的, 因而他们对企业价值的预测也就不可避免带有极大的主观性。正因如此, 他们需要相关的信息对预测进行修正, 收益表就是这种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

费尔萨和奥尔森的企业价值计算模型是以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的干净盈余关系为前提的, 企业权益的账面价值只能由于收益或净红利 (即派给业主款减去业主投资的差额) 而改变。全面收益概念比传统的收益概念更适合该理论的要求。其次, 干净盈余理论直接导向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计量, 会计人员应尽可能真实和准确地计量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 (bvt) , 以减少市场通过其他途径来评价非常盈利 (gt) 所需花费的代价。最后, 在不确定的现实经济中, 如果提供全面收益表, 有关企业价值的信息的就不只通过资产负债表来反映, 全面收益表也可以提供当前期间非常盈利持续到未来期间的信息。

2. 有效市场假设的悖论

有效市场假设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 形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简森将有效市场假定为:对于一组信息, 如果根据该信息从事交易而无法赚取到经济利润, 那么市场就是有效的。具体地说, 如果该组信息被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广为了解, 那么证券市场的竞争者就会驱使证券价格处于这样的水平:投资者根据该组信息进行交易只能赚取按风险调整的报酬率, 也就是平均的经济利润趋于零。有效市场假设意味着是披露的信息内容而不是披露的形式影响证券价格, 换言之, 无论信息是通过财务报表附注或补充报表披露还是在财务报表内确认, 它们对市场的影响是相同的。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 在资本市场不充分有效的情况下, 由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以及可供管理当局操纵收益报告手段的多样化, 使用者依据有限的信息很难甄别管理当局的收益管理行为。收益管理严重损害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并会造成十分严重的长期经济后果。对财务报表的单个用户来说, 经过粉饰的收益表, 将会误导使用者对企业前景的判断, 大大增加使用者在资本配置方面的风险。对整个社会来说, 粉饰的收益表带来的危害会更加严重。

因此, 为了提高收益信息对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 我们不仅需要充分披露收益信息, 而且需要更好的组织收益信息的报告。在市场不充分有效的条件下, 通过全面收益表更规范、更系统地报告一些本来不在传统收益表中列示的项目, 如已确认但尚未实现的利得与损失, 有利于提高这些项目的透明度, 防止管理当局通过选择实现这些项目的时机和金额来操纵报告收益。而且, 基于全面收益的经理报酬制度还可以促使管理当局考虑所有影响企业财富的可能因素, 最大可能提高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 有助于经理行为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

(三) 会计学理论

全面收益报告还植根于由来已久的, 关于是坚持“当期经营收益观”还是坚持“总括收益观”作为报告的基础。在“当期经营收益观”下, 只有那些由管理当局控制并由当期决策引起的正常经营活动的结果才能包括在收益计算中, 至于非常项目的利得和损失则被排除在外。相反, 在“总括收益观”下, 除了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之外, 无论是否来源于当期的经营活动, 当期确认的所有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都应包括在收益表中。这两种观点争论的焦点在于净收益是否应包括非常项目利得和损失。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和美国会计学会 (AAA) 均支持“总括收益观”。AAA在1936年发表的《企业企业财务报表会计原则的暂行说明》中这样描述:任一特定期间的收益表都必须反映已经被适当确认的所有收入和该期间被销记的所有成本, 而不论它们是否是该期间经营活动的产物。这样, 企业在存续期间内的每年陈报的净收益相加的数额, 将完整地反映企业的所有利得和损失。佩顿和利特尔顿在《公司会计准则绪论》中也阐述了相似的观点:这里一个明确的立场是, 在最广泛的意义上确定收益——包括非正常的和非经常的因素——在进入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部分之前都必须陈报在收益表中。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 (APB) 在其发布的第9号意见书《报告经营结果》中调和了这两种观点, 通过收益表的两行数字来分别列示计入非常项目前净收益和计入非常项目后净收益。APB认为除了以前年度的收益更正项目外, 所有本期内确认的收益借贷项目均应反映在收益表中。

然而“当期经营收益观”与“总括收益观”的争论并没有终止。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资产负债表项目采用以价值为基础的计量属性, 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也日益增多, 产生的问题是:收益表应不应该包括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呢?FASB对此态度不是很明确。

三、结语

收益是企业的重心。由于经济学家和会计学家对收益的理解不同从而形成了经济收益和会计收益两个不同的收益益概念并且导致其在确认和计量上存在很大差异。经济收益与会计收益的争论由来已久, 它们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 经济收益强调收益的真实性, 会计收益强调收益的客观性。经济收益注重真实却难以可靠计量, 会计收益容易计量却不够真实。全面收益正是经济收益和会计收益相互协调、相互转化的结果, 它既保留了经济收益的某些合理内核又考虑了会计确认、计量的要求。这样, 使得计算出的收益能够更好地体现其经济实质同时保留能可靠计量的会计特点。因此, 全面收益代表着现代收益理论的发展方向, 在全面收益的基础上编制的全面收益报告也代表着现代财务业绩报告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全面收益及其报告理论基础的探析, 可以从理论上理解和把握全面收益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能够将不同的收益观点进行清晰的对比, 对今后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摘要:关于全面收益理论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很少有人对其理论基础进行深入的探析, 本文在分析全面收益概念的同时, 从经济学、财务学和会计学的角度对其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全面收益,报告,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程春辉.全面收益会计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2

[3]张勇.全面收益:更为真实的收益[J].管理制度.2007年2月

[4]袁建国, 李镇西.经济收益、会计收益与全面收益[J].湖北社会科学.2005 (06)

[5]周娜.基于经济收益的会计收益的质量问题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0 (11)

第二章 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 篇4

21世纪每个人都面临着由知识不断更新而带来的巨大压力,因而必须开发出更有效的学习手段来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学校教育不能再是传授学生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应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来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

拓展训练属于体验式学习,以“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模式,让学生在愉快、积极的氛围中,通过亲身体验来发掘自身潜力,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促进顽强、自信、团结等品质的形成。

拓展训练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欣赏、关注和爱护大自然。而要实现这些目标,与拓展训练的发展有关。

拓展训练是户外运动的一个分支,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大胆运用了相关学科成熟的知识体系,使拓展训练本身显得更加充实,也为拓展训练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相关学科以拓展训练为学习载体,将其理论变得更加直观、易懂、有趣,使学习者有更多的机会在暗含其理论的活动项目中体验与感悟,在活动后巩固那些终身难忘的知识。

第一节 心理学是拓展训练的基础

拓展训练对个体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理论依据就是:努力/放弃(积极/消极)的心理力学模型,以及“体验、了解、控制、超越”的心理适应规律。

信任背摔是拓展训练最经典的训练项目之一,这个项目的内涵就是让学生充分体会信任的重要性,体会“看”和“做”之间的心理差别,感觉突破心理障碍和挑战自我的意义。进而在引导分享环节中,感悟到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事情不能做或做不好的原因不是“不能”而是“不敢”,关键在于心理。与其相似的项目还有空中抓杠、高空断桥、天梯等经典团队项目,也是通过学生首先突破个人心理碍,在回顾这个突破过程时对个人、团队、成功等有所感悟,进而达到改变其行为的结果。

在这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都遵循了这样的基本原理:通过让学生参加事先设置的活动情境,使其充分体验所经历的各种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从而深入了解自身(团队)面临某种外界刺激时的心理反应及后果,进而学会控制,实现超越,感受成功的秘诀:失败,再来,再失败,再来„„直到成功。

在拓展训练中,学生参加的都是事先制定好内容与规则的活动,这些活动已经将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提前设计好,参与活动的学生自然会表现出不同层次的体验。有一种体验瞬间,在拓展训练中称为“高峰体验”:指积累进行着某种技能学习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努力过程中所获得的最高的体验。这个瞬间又以下几个特征。

(1)在行动中有所觉察。

(2)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定的刺激领域。

(3)自我意识消除、个人意识得到超越、体验到与外界的融合感。

(4)意识到自己和所处的环境在改变。

(5)产生始终如一的行动欲望和对行动的明确反馈。(6)对报酬的欲望消失了。

这样的瞬间体验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是“最积极、最强烈的自我认证体验”,在拓展训练中,教师在设置教学情境时都以促使学生产生这种体验瞬间为目标,在让学生拥有自信,强化团队同时,高峰体验也能成为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过程。

第二节 其他学科与拓展训练

一、教育学与拓展训练

学校拓展训练作为一种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新型教育方式,其本身也得到了当代教育理念的支撑。

(一)整体教育理念

整体教育强调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的关联、心与身的关联、个人与社区的关联等在内的关联教育,整体教育课程突破了学科框架的束缚,其教育促进学习者发挥其与生俱来的成长的所有可能性,学习必须加深同自身、家庭、身边人之间的沟通,必须丰富自己同世界各地的人、同地球乃至宇宙之间的沟通。同时,任何一个学习者都是拥有各自无可替代的价值的重要存在,正是每个人都有所不同,才能让学生从差异中得到学习、发现自己。

拓展训练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意识,正符合整体教育理念中所蕴含的“人本主义、人性优先”、“尊重每一个人”的理念。

(二)探究学习理念

探究学习理念强调体验。体验是个人和谐成长发展的最基本要素,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通过各种各样的体验,能够发展学生深层的认知能力、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形成学生的人格。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体验式教育完全符合这种理念的要求。

(三)体育学理念

学校体育学理念强调健康。“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而拓展训练除了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方面与传统体育课程发挥相同的作用外,在心里、沟通、社会化方面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较传统体育课程更有优势。

如空中抓杠、高空断桥等项目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信任背摔、穿越电网等项目能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与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交往能力;孤岛求生、荆棘取水等兼顾心理、智慧、体能的项目,同时也依赖于团队合作、沟通决策,更能够全方位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二、管理学与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以团队为单位来完成各种规定的挑战任务,有团队就有管理,有管理就存在管理学的知识体系。

沟通是管理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缺乏有效的沟通是影响团队工作效率和效益的最大障碍。沟通无所不在,是团队完成所有项目的必须技能。拓展训练中有专门培养沟通能力的项目,如盲人方针、解手链、信息传递等以语言沟通为主的项目,以及盲人排队、驿站传书等以肢体语言沟通为主的项目,在分享回顾环节中,就会参照管理学有关沟通的知识,就沟通的障碍、方法等进行学习。

管理和领导也是管理学的重要内容,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认为管理者和领导者职责相同,管理和领导概念也相似,而在管理学中管理和领导是有差异的。如孤岛求生项目中,就将3个岛的角色与人物定义为基层、中层、高层3个层次的管理者,不同层次的学生担负不同的职责,层级管理的理念就可以通过这个游戏传输给学生。

三、组织行为学与拓展训练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一定组织中人们行动规律的科学,包括人在组织中的行为、态度、绩效。尤其是组织行为学中有关团队的概念,对拓展训练的发展,以及拓展训练项目的实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谓团队就是指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该共同体合理利用每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实现共同目标。团队能提升组织的运行效率、增强组织的民主气氛、知识与技能实现互补、适应多变的环境。

团队的组成有目标、人员、定位、权限、计划五大要素,拓展训练是将学生组织成团队来完成教学任务,如破冰项目中有专人培养学生组织团队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团队组建的过程,并在完成团队协作、团队信任、沟通项目活动中,体会团队运行的规律以及团队的价值。

四、领导学与拓展训练 领导学理念是提高每个人的领导能力。领导力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21世纪,当社会变革、国际交流、信息技术等诸多挑战与机遇降临到社会分工的每一位参与者面前时,无论我们是否身处领导者的职位,都应该或多或少的具备某些领导能力。

我国早期的拓展训练,主要的培训对象是企业的中高层领导,目前大多数培训机构也都将领导能力培训作为主要的业务项目。拓展训练无疑能够提高领导能力,但这种训练效果并不仅仅为领导者而设计的,没有处在领导者地位上的人也应该了解一些领导学的知识。这是因为,领导力可以使人从宏观和大局出发分析问题,在从事具体工作时保持自己的既定目标和使命不变;领导力也可以使人用一种整体的、均衡的思路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世界;领导力还可以使人在关心自我需求的同时,也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给予更多的重视,并试图通过不断的沟通中寻求更加平等、更加坦诚也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

第三节 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拓展训练的理论支撑 如何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国际教育界日益关注的问题。1996年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的研究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着眼于广阔的国际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和未来21世纪的发展目标,即从各国实际出发,又注意可行性,向高层决策者提供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和行动依据的建议。该报告中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观点是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这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也称之为教育的四大支柱。

一、现代教育四大支柱的内涵

1、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

学会求知的能力,也就是学会学习的能力。这种学习更多地为了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即可将其视为一种人生目的。作为手段,它应使每个人学会了解他周围的世界,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进行交往。作为目的,其基础是乐于理解、认识和发现。为了解知识而学习,首先要学会运用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来学习。途径是将掌握足够广泛的普通知识与深入研究少数学科结合起来。这也就是说学会学习,以便从终身教育提供的机会中受益。

2、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

学会做事也就是要学会在一定环境中工作的能力。学会认知和学会做事在很大程度上是密不可分的。不过,后者与职业培训问题的联系更为紧密。“学会做事”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为了培养某人去从事某一特定的具体工作,也不能看做是单纯地传授多少有些重复不变的实践方法,不是教会学生某种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要求善于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学会做事的能力,不仅要学会实际动手操作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社会行为、集体合作的态度;主观能动性;管理能力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能力是每个人特有的一种混合物,它把通过技术和职业培训获得的严格意义上的资格、社会行为、协作能力、首创能力和冒险精神结合在一起。交往能力、与他人共事的能力、管理和解决冲突的能力、直觉、觉察力、判断力和使一个集体紧密团结的能力,革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等越来越重要。要学会有效地应付变化不定的情况,并积极参与对未来的创造。通过学会做事,不仅获得专业资格,而且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获得能够应付许多情况和集体工作的能力。

3、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学会共同生活也就是在人类活动中,要学会与他人一起参与,要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这种学习可能是是当今教育中的重大问题之一。现代社会即充满竞争,也离不开合作。教育的使命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同时还要教他们认识地球上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又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在学校日常生活中,在体育或文化活动以及各种社会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这种合作教育,培养这种情感同化的态度,会对一个人一生的社会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可以为学生今后的生活提供参考标准,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既尊重多样化的现实,又尊重价值观的平等,增进相互了解、理解和谅解。

4、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学会生存也就是学会发展的能力。要学会适应环境以求生存,改造环境以求发展的能力。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每个人若要求得到有价值的生存和发展,更有效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潜能,发展个性,提高素质,增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二、四大教育支柱的主要特征

如前所述,“四大支柱”是指能支持现代人在信息时代有效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4中最基本的学习能力。教育的这四大支柱不只涉及及生命的某个阶段或单独某一处,它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它是教育的新概念,是终身教育的新发展。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在报告的“序言”中指出:“生活的传统范畴发生深刻变化之后,迫使我们要更好地了解他人,更好地了解世界的迫切需要。人们有相互了解、和平交流以及和睦相处的需要,这几方面正是我们的世界最为缺少的。采取这种立场之后,委员会进一步强调了它作为教育基础而提出并阐明了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即通过增进对他人及其历史、传统和精神价值的了解,学会共同生活......委员会渴望一种能树立这种新精神和为其奠定基础的教育.委员会并没有因此而忽略教育的另外3个支柱,它们可以说是学会共同生活的基本因素”。

可见,四大支柱4种能力并非平行并列的,其中有一种是作为基础来强调的能力,这就是“学会共同生活”,其余3种能力则是学会共同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四大支柱是1个基础与3个因素的关系,在3个基本因素(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中,第二种因素是指学会在一定的环境中为完成某种任务所需的工作能力;第三种因素是指学会适应社会迅速变化与发展所需的应变能力,即自我生存所需的能力;只有第一种因素才与获取知识有关,而且这里强调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即掌握认知事物的手段与方法,而不是系统化的知识本身。由此可见,教育的四大支柱与传统的学校教育相比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四大支柱”强调以“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教育的基础,前面已经指出,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学会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要与周围人群友好相处,并从小培养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合作的精神。“人与人相处之道”是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所以,这里涉及的是伦理道德教育,目的是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强调要把“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教育的基础,就是强调要把“问题德育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这正是当前全球学校教育所普遍忽视的——片面强调智育,单纯追求考试分数,是当前各国基础教育的通病。我国在高考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生活能力、生存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显著。

(2)“四大支柱”对于智育不仅强调知识的学习而且强调实际能力的掌握。传统学校教育在“智育第一”前提下,将书本知识的传授与应试作为重点。“四大支柱”则把这些能力的培养,放在“学会共同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之一来加以强调。而且不仅要求学会做事(能在不同环境下胜任、愉快地工作),还要求学会生存(具有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应变能力)。

(3)“四大支柱”对于知识的学习,强调的是让学生掌握认知的手段、方法,即学会如何学习,而不是系统化的知识本身。由于信息时代知识急剧增长(形象化的说法是“知识爆炸”),若是像传统学校教育那样只强调对系统知识本身的学习与掌握,那么学到的知识大部分会很快过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学习方法,才能在进入社会以后,通过自学继续学到工作中所需的各种新知识、新技能。

理论基础与全面训练 篇5

1 身体状态方面

1.1 体育锻炼对骨骼和关节的影响

在体育锻炼中, 由于促进了新陈代谢, 骨的血液供给得到了改善, 骨的形态结构和机能都发生良好的变化:骨密质增厚, 使骨变粗, 骨小梁的排列根据压力和拉力不同更加整齐而有规律, 骨表面肌肉附着的突起更加明显。这些变化使骨骼变得更加粗壮和坚固, 从而提高了骨的抗折、抗弯、抗压和抗扭转方面的功能。

体育锻炼的项目不同, 对人各部分的骨骼的影响也不相同。经常从事上肢锻炼的人, 对上肢骨的影响较大, 经常从事下肢锻炼的人, 对下肢骨影响较大。因此, 必须注意上、下肢全面地进行体育锻炼。但是, 如若停止了体育锻炼, 骨所获得的变化就会慢慢消失。

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 关节囊和韧带也增厚, 从而增大关节的固定性;同时, 体育锻炼事关节囊。韧带和关节周围肌肉伸展性加大, 从而提高关节灵活性。

1.2 体育锻炼对肌肉的影响

坚持体育锻炼时, 可以使肌纤维变粗, 肌肉的体积增大, 因而肌肉显得发达、结实、健壮, 匀称而有力。一般人肌肉占体重35~40%, 而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和其他体力活动的人, 肌肉约占体重的45~55%。人体肌肉中有很多毛细血管, 在安静时, 只有5%的毛细血管开发, 身体剧烈运动时, 90%以上的毛细血管开放。血液量大地流经更多开放毛细血管, 使肌肉的细胞组织得到更多的营养, 促进肌肉的代谢功能, 使肌肉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增多, 肌肉增粗, 力量增大, 并增强神经对肌肉的调节能力。

2 身体机能方面

2.1 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体育锻炼时, 由于肌肉的紧张活动, 心脏工作增加, 心肌的血液供应和代谢加强, 心肌纤维增粗, 心壁增厚, 心脏体积增大, 14-17岁参加体校训练一年的少年明显增大, 在X光线透视下, 可以明显地看到, 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人比一般人的心脏大些, 外形圆满, 搏动有力。

良好的体育锻炼, 可以增强心脏功能, 使每搏输出量增加, 训练有素的运动员, 每分钟心跳的输出可增至30毫升至35毫升以上。每分钟输出量取决于每搏输出量和心率。安静时, 无训练的男子每搏输出量为60-80毫升, 有训练者可达到100-110毫升。当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时, 无训练的男子每搏输出量的峰值约110-120毫升, 而训练者可达200毫升。每搏输出量达到峰值时, 每分钟输出量的增加全凭心率的增加。有训练者运动时心率上升, 运动后恢复得也快。

2.2 体育锻炼对呼吸机能的影响

经常锻炼对呼吸系统的机能会产生良好影响, 主要表现在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增强;肺活量增大和呼吸深度加深三方面。

2.2.1 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增强。

呼吸肌主要有膈肌、肋间肌和腹壁肌肉, 此外, 肩部、背部和胸部的肌肉也可以起辅助作用, 称为辅助呼吸肌。经常锻炼可使上述股肉发达, 使胸围扩大, 呼吸动作的幅度加大, 呼吸差 (尽量深吸气时的胸围减去深呼气时的胸围) 明显增加。呼吸肌耐力增强表现在对长时间的工作耐受能力增强, 并且呼吸肌不易疲劳。

2.2.2 肺活量增大。

肺活量是指深吸一口气后尽全力呼出的最大的气量。经常锻炼的人, 肺活量比一般人多1000毫升左右。对肺活量影响比较大的项目是划船、水球、游泳和长跑。经常运动能使肺活量增大是因为剧烈运动时, 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相应地增加, 使呼吸肌加强活动, 加大了胸廓的扩张能力, 使肺泡的扩张能力增强, 久而久之肺活量就增大了。

2.3 体育锻炼对消化机能的影响

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机能虽然不同, 但彼此却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如果经常从事体育锻炼, 能量消耗增多, 比平时新陈代谢旺盛, 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增加, 需要食物补充, 于是促进了消化系统机能的变化, 使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增强, 所以食量增加。我们常看到有人胃口不好, 消化不良, 甚至患胃肠神经官能症和溃疡病等, 而体育锻炼正是治疗这些病的良方, 当然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4 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骨骼、肌肉、关节和韧带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就肌肉而言, 经常锻炼可以使肌肉发达。近年来外国的学者研究发现, 肌肉横断面积增大除肌肉细胞内蛋白质增加使肌细胞体积增大外, 肌细胞的数量也可以增多。肌肉发达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肌肉收缩的速度, 而更重要的是通过系统的体育锻炼还可使整个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大大提高, 在各肌群之间的协调配合、完成动作的难确性和协调性方面都能得到提高。在准确熟练、轻松自如地完成复杂、难度高的动作时, 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并能以消耗较少的能量, 发挥其最大的运动效能, 这是一般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无法比拟的。

3 身体素质方面

任何一个儿童少年, 虽然有自然的身体活动, 但是, 由于受环境、条件及活动时间、方法等限制, 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不可以获得全面而良好的发展。只有经过系统的体育锻炼和训练, 才能促进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更好发展。有人做过对照试验调查:从9岁参加业余体校训练6年的14岁的女学生, 与一般没有参加训练的女同龄女学生相比较, 前者的60米跑、立定跳远6年后提高了2.8秒和50厘米, 后者6年后提高了1.1秒和26.4厘米。

许多事实证明, 由于在儿童青少年时期, 坚持参加体育锻炼,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但若中断了体育锻炼, 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也会退化。因此, 从儿童少年时期就应该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 以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基础, 并获得健美的状态和健康的体质。

4 适应能力方面

人体的适应能力, 主要指的是人体对自然环境 (寒冷、炎热、风雨等) 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具体到每一个人, 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却千差万别。有的人不怕寒冷, 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只穿单衣, 甚至参加冬泳;有的人不怕酷暑, 三伏天也能在炎热的太阳光底下进行劳动或体育锻炼;即使是在同样的条件下, 有的人很少生病, 有的人却三天两头生病。以上现象反映出不同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差异。

浅议思维训练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篇6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 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能力的核心因素。

按照不同的角度, 思维可以分为各种类型。从主体意识产生的角度, 思维可分为潜意识思维和有意识思维两种;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可以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人类思维的发展一般都经过这三个阶段, 而这三种思维往往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共同参与活动的;根据思维过程中是以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为指导来划分, 可以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根据思维结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 可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根据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向, 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根据思维的品质和创新成分的多少可以分为再现思维和创造思维;从思维的形式来看, 又分为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形象思维三种。

在各种形态的智力结构中, 思维能力在其中都占据着核心的位置, 它是构成能力的主体, 是创造力的最基本的心理品质。有创造力的人, 思维能力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和敏捷性的思维品质。而学生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我们正确地引导。因此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 就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进行思维训练, 通过训练使思维得到提高和发展。

2. 思维和认知理论的主要学派和发展

思维一直是哲学、心理学、语言学, 神经生理学及其他一些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 随着这些领域的发展, 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思维是可训练的。就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 国内外很多的科学家都先后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和看法。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 (Bloom, 1956) 的分类法是使用最广泛的描述思维的模式。他把认知领域的思维分成六个层次: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他认为, 复杂的综合问题不仅仅需要某个确定思维过程, 而教学应该关注分析、综合、评价这些高级思维技能的促进。布卢姆分类法直接关注了思维这样一个重要的主题, 并围绕它为实践者提供了可充分利用的思维结构。然而, 很多有价值的活动是布卢姆分类法所不能涵盖的, 否则将削弱其潜在的学习机会的特征。

吉尔福特 (Guilford, 1959) 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他认为智力活动就是人在头脑里加工 (即操作过程) 客观对象 (即内容) 、产生知识 (即产物) 的过程, 人类智力应由三个维度———智力的内容, 智力的操作, 智力的产物组成, 其中思维内容、思维操作和思维结果中的各项能力决定了人类智力活动的水平。根据这个模型, 我们可以将学习者分成四种类型———符号思考者, 图形思考者, 语义思考者, 行为思考者。吉尔福特的智力理论还认为创造力主要包含四个关键因素: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和精进性, 这奠基了我们今天对创造力的理解和对创造力的测评方法, 并使发散思维的培养变成了可操作的教学程序。

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 日内瓦学派, 又称“皮亚杰学派 (Piagetian school) ”的创始人皮亚杰是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先驱 (Atherton, 2011) 。他提出了发生认识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和区分三类知识的理论, 在认识论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布鲁纳的理论则在皮亚杰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引起了教学方式的彻底的变革 (Smith, 2002) 。首先, 他认为学习是通过主动发现而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儿童的认知发展不是刺激与反应结合的渐次复杂化的量的连续过程, 而是由结构上迥异的三个阶段组成的阶段性的质的过程。其次, 他认为认知发展要经过行为把握、图像把握和符号把握三个阶段, 而符号把握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和发展力, 因此, 处于学科核心地位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主题是促进智力所必需的, 必须要突出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最后, 他认为学习动机是促进学习的真正动力, 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 学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因此, 他主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材的结构, 在发现中培养发现的喜悦感。这一“发现学习理论”, 对全世界的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3. 思维训练的实践

由于思维和认知理论的建立和发展, 许多人都认识到了思维是一项可以学习的技巧, 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加以提高, 因此, 许多教育家、心理学家都参与到思维训练的实践中, 并提出了各种教学模式。

在西方, 主要有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设计的三元理论课堂教学模式 (Sternberg、Grigorenko, 2004) , 戈登和他的同事们设计完成的“发散思维训练”教学法, 威廉姆斯构建的三维创造性教学模式, 奥斯本—帕内斯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泰勒发展多种才能的思维教学模式, 等等。

在我国,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 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具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学会思维, 享受学习, 体验成功,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聪明的学习者, 是教育的必然和改革的需要。而如何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 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思维教学有两种模式, 一是单独设立思维教学或者思维训练课程, 二是采取渗透式方法, 将思维能力培养渗透进学科教学课程中。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广, 我国的中小学各个学科在教学过程中, 都已经逐渐将思维教学融入其中, 以英语教学为例, 传统的英语教学都以教师为中心, 而新的教学模式开始以学生为核心,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实践中学习英语,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思维, 由此发展出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 (Scaffolding) 。这一教学模式是本着建构主义的理念, 以心理学家维果斯基 (Voygotsky, 1978) 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 一般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 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 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 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3) 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 (4) 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 (5) 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 (1) 自主学习能力; (2) 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 (3) 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种“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近来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作为外语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4. 结语

由前述内容可知, 思维能力是人类智力构成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人智力的高下。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 各个领域的专家建立和发展出了思维和认知理论, 这为思维训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 各国的教育专家、心理学家都提出个各种各样训练思维能力的模式和方法, 在中国, 思维能力的训练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 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 思维能力拓展和训练已经渗入到学科教学中了, 比如在英语教学中已经开始推广使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支架式”教学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 今后, 思维训练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定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Atherton J S (2011) Learning and Teaching;Piaget’s developmental theory[On-line:UK]retrieved5June2011from http://www.learningandteaching.info/learning/piaget.htm.

[2]BLOOM, BENJAMIN S.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Handbook1:The Cognitive Domain.New York:Long-man.1956.

[3]Richard, J.C., Platt, J., &Platt, H.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Applied Linguistic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Robert J.Sternberg, Elena L.Grigorenko (2004) , Theory into Practice, retrieved5June2011from http://findarticles.com/p/articles/mi_m0NQM/is_4_43/ai_n8686065/.

[5]Smith, M.K. (2002) Jerome S.Bruner and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the encyclopedia of informal education http://www.in-fed.org/thinkers/bruner.htm.

理论基础与全面训练 篇7

推铅球是通过滑步在专项运动方向上产生器械最高出手速度的速度力量性项目.最后用力技术是推铅球运动项目的关键技术, 滑步与最后用力的有效结合是投掷技术的难点。

2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的划分

铅球最后用力不是某一点瞬间用力, 而是一个快速短暂的用力过程.为了有利于投掷过程的理论分析, 人为地把投掷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划分动作过程是分解和简单化连续动作物过程。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 是从滑步过程中支撑脚水平向上运动结束时开始到铅球离手的过程, 在动作技术的分析过程中, 不仅要把握技术动作过程的本质属性, 而且还要准确地表术出来, 滑步的结束之时就是最后用力的开始, 至少概括这两个方面的内涵:其一滑步过程和最后用力过程之间是相对独立的, 每个过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其二, 滑步过程和最后用力过程之间是连续不断的。

3单支撑最后用力可以减小铅球在滑步过程中所得速度的损耗

在单支撑最后用力过程中, 大多数运动员右腿先由缓冲再为蹬伸发力, 右腿肌肉的工作形式表现为由退让 (离心) 收缩快速转为克制 (向心) 收缩。右腿的缓冲对身体重心速度和铅球水平速度有一定的负影响, 但是在缓冲过程中右腿工作肌群拉长, 处于退让收缩状态, 为快速蹬伸发力和加速身体心移动速度创造良好的条件。然而, 如果右腿缓冲时间过长, 就会降低肌肉的收缩性, 影响肌肉超等长收缩的效果。单支撑最后用力效果将直接影响铅球预先速度的利用率, 对成绩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影响。有的优秀运动员右腿着地瞬间几乎无缓冲过程, 重心向前的水平速度不断增加。如隋新梅投20.88米, 单支撑用力时间为0.073秒, 右脚着地时膝、踝关节的缓冲角均无变化, 身体重心水平速度不但没有下降, 反而增加为0.20m/s.在单支撑用力阶段, 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增加值与铅球速度增加值是密切相关的 (相关系数r=0.664, p<0.5) , 因此单支撑最后用力效果对提高铅球专项运动速度成绩有积极的影响。

4单支撑用力可以加快人体对铅球运动系统的速度, 提高超越器械的效果

在单支撑后用力阶段, 右腿的积极蹬伸能促进右髋的前移动, 加快身体重心远离右脚向前移动, 这有利于左脚积极着地进入双支撑阶段, 增大出手速度, 提高铅球加速度。右腿的积极蹬伸不同于蹬转, 在右腿单支撑过程中, 左侧呈游离状态, 未形成左侧支撑, 如果右脚着地后积极蹬转会造成左侧相对后转, 右脚着地后单支撑用力的时间与铅球出手速度和专项成绩呈负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

为r=-0.709, -719;p<0.05) , 单支撑

用力时间与单支撑阶段铅球和身体重心水平速度的增加量也密切相关 (相关系

数分别为r=-0.613-0.65;p<0.05) 。

因此, 有效合理地缩短单支撑阶段用力时间, 对提高人体推铅球运动系统速度的积极的意义, 当然, 必须要在不影响正确技术动作发挥和器械加速节奏的前提下缩短单支撑用力时间。另外, 单支撑最后用力阶段右腿的蹬伸积极推动髋部向前、向侧位移, 使铅球远离于身体重心和出手点, 最大限度地预先拉长投掷工作肌群, 形成良好的超越器械状态, 从而有利于肌肉的爆发性收缩, 使人体运动链在开始鞭打前具有更大的工作距离和运动潜能, 延长国的作用距离和作用时间, 以提高铅球的出手速度。

二、专项力量的训练特征

所谓专项力量, 就是指那些在时间和空间特征上符合专项比赛要求的力量, 包括动作幅度、动作速度、动作结构、力量特性、供能特点, 甚至用力时的心里指向性都要最大程度地符合专项运动的特征。制动力量是反映在迅速改变运动方向的过程中, 肌肉克服力产生最大负加速度的能力, 制动力量取决于肌肉的退让和超等长工作能力, 在单支撑最后用力阶段, 支撑腿肌肉退让收缩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地支撑缓冲的效果和紧接着的离心收缩的效果;支撑腿缓冲收缩的能力对右腿缓冲后快度蹬伸发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对减小铅球在滑步过程中所获速度的损耗和提高身体重心和移动速度是相当重要的。爆发力主要指肌肉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是高收缩速度和最大力量克服阻力的能力。在滑步阶段和双支撑阶段, 爆发力对提高身体、铅球预速度和优化铅球加速的速度节奏及最大限度的提高出手速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切割组合就是把不同性质的练习运用于下肢活动, 先做力量练习, 再做技术练习, 两种都有能发展下肢力量, 但其动作形式、肌肉工作方式和程度都有不相同, 连续的训练加深了对下肢肌肉的刺激, 促进肌肉力量和内协调的发展, 也促进两种练习转化、渗透和联系。从运动生理学角度来看, 在一次训练单元中进行多种不同性质的组合练习, 加深了中枢神经系统刺激的难度、深度, 这种刺激可克服训练的“适应”性和“高原现象”, 克服力量训练“障碍”和速度训练“障碍”。

参考文献

[1]榆樟炎、王保成:《田径运动的特性与项目特征》.田径, 1996; (6) :10~17[1]榆樟炎、王保成:《田径运动的特性与项目特征》.田径, 1996; (6) :10~17

[2]崔允龙:《推铅球技术研究与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 15~29[2]崔允龙:《推铅球技术研究与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 15~29

上一篇:个人信息权相关问题论文下一篇:标准体系管理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