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理论基础

2024-07-28

针灸理论基础(通用5篇)

针灸理论基础 篇1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如在急性期稳定病势, 减轻病情发展, 就能为日后的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虽然针灸治疗脑血管病有千年的历史, 但大多是后期康复阶段, 笔者参考文献拟用针灸的方法治疗脑血管病急性期的病人。

1 治疗时机

关于这个问题, 天津中医学院一附院石学敏教授作出了回答:脑出血早期病程越短, 疗效越高。203例发病在10d以内的脑出血患者, 临床治愈111例 (54.168%) , 有些病例, 肢体功能的恢复尤为明显, 避免或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因为无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 其病理都是有中央缺血带和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 治疗的关键在于可逆性的半暗带的抢救, 但再灌注时间窗只有6h, 病人很难及时得到救治。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大部分脑血管病病情呈渐进性发展, 一般持续7~10d, CT扫描也证实在发病的7~24h, 脑水肿加重, 细胞变性坏死, 脱髓鞘改变, 1~7d脑水肿继续发展, CT显示清楚的低密度影, 轻度占位, 从第8天开始脑细胞坏死液化并逐渐吸收, 周围新生毛细血管形成。所以我们把7~10d作为脑梗死的急性期。

2 针灸方案

主穴:人迎穴 (针刺及颈内动脉注射) 颈夹脊 (每次选三对) 风池穴风府穴、太阳穴、百会穴 (灸) , 结合电针。

配穴:上肢瘫痪取患侧肩曲池内关合谷, 下肢瘫痪取患侧环跳稗关阳陵泉足三里, 语言不利加廉泉, 口角歪斜加地仓颊车等。

3 理论基础分析

人迎穴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平喉结处, 喉结即甲状软骨前角的上端, 而在甲状软骨上缘颈总动脉分出颈内动脉, 且分叉处有颈动脉窦 (压力感受器, 可反射性的改变心率和末梢血管的口径以调节血压) 和颈动脉小球 (化学感受器, 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反射性调节呼吸频率及深度) , 针刺人迎可起扩管和调节呼吸的作用。此外李氏[1]证明电针结合颈动脉注射 (用0.9%氯化钠注射液40m L, 2%普鲁卡因6m L,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2~4m L, 地塞米松注射液0.5m L混匀) 能扩张脑血管, 增加脑血注量, 改善血管弹性, 从而使缺血脑组织有较充足的血氧供应, 脑组织重新复生。

颈夹脊深部有椎动脉, 脊柱两侧有脊神经后支平行伴行, 尽管此神经后支穿皮下处有高于或低于夹脊穴水平者, 但神经纤维所支配的范围覆盖了穴区部位。颈夹脊穴促进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循环, 改善脑血流速度。同时由于脑干静脉和动脉伴行, 所以静脉回流也同时加速, 脑水循环也会加速, 因而也会减轻脑水回流受阻造成的脑积水、颅内压增高症等。脉冲电流通过上行网状激动系统而使大脑细胞得到活化, 皮质的兴奋性增高, 因而可改善血流速度, 刺激脊神经反应, 从而改善脑血供、促进脑部血块的吸收[2]。

风池、风府穴都可用于脑血管病, 针刺方向都指向脑底动脉willis环, 促进脑血管代偿和侧枝循环的建立。太阳穴正对额、颞、蝶汇集的“翼点”是骨质最薄处, 颅内针感强。

百会穴为督脉经穴, 督脉是人体诸阳之总汇, 对整个经脉系统有统帅作用, 与脑、脊髓等系相当密切。历代医家素有“病变在脑, 首取督脉”之说。灸百会穴治疗脑中风, 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 张氏[3]研究发现, 艾灸百会穴不仅可以明显改善中风患者的症状, 促使瘫痪肢体和语言功能的恢复, 而且可以扩张脑部血管, 改善脑部血管的弹性, 使脑部血管紧张度降低, 脑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 脑组织供血。

这四面八方的针刺穴位对颅脑如同形一个立体的网络, 推测针刺时捻转提插的动能有效转变成了神经组织的物电能, 再转化成为推动颅脑气血流通, 加速侧枝循环的功能, 有助于恢复半暗带的血供。

摘要:针对针灸介入脑血管病时间晚, 遗留后遗症多的问题, 笔者参考文献, 提出了自己的对急性期的治疗方案, 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阐述。

关键词:脑血管病,急性期,针灸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江明.电针结合颈动脉注药对脑梗塞患者脑血流图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 2002, 12 (18) .

[2]马文燕.针刺颈夹脊穴治疗脑血管意外56例[J].陕西中医, 2004, 2 (25) .

[3]张登部, 殷镜海.艾灸对中风偏瘫患者脑血流图影响的观察[J].云南中医杂志, 1986 (1) :21~22.

针灸理论基础 篇2

1 《针灸甲乙经》对针灸理论框架体系的影响

《针灸甲乙经》中关于针灸理论框架基本构成内容包括腧穴、针法、经络、配穴和针灸治疗等, 《针灸甲乙经》尚未出现时, 主要根据《皇帝内经》及《素问》中部分针灸学内容进行针灸, 而《针灸甲乙经》的出现, 结合了《皇帝内经》《素问》 等前人著作中关于针灸理论的内容, 也结合了作者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关于针灸的经验, 从而形成了《针灸甲乙经》, 使 《针灸甲乙经》成为以后针灸学的理论体系框架。而且《针灸甲乙经》的应用, 全面整理、编排了魏晋以前关于针灸的原始资料, 将理论与临床应用相结合, 使针灸学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2 《针灸甲乙经》中腧穴分析

《针灸甲乙经》阐述了关于腧穴的知识, 包括各种穴位名称、定位方法、针刺深度及累及经脉等内容, 其关于穴位理论知识较为完善, 对腧穴理论体系框架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1) 郄穴。《针灸甲乙经》中记载了16个郄穴名称, 并确定了各个郄穴位置及临床治病内容。《针灸甲乙经》详细阐述了郄穴的针灸方法、针刺深度及施灸数目, 还详细记述了郄穴的治病规律及主治病症[2]。《针灸甲乙经》的出现, 为后世关于阳经郄穴、阴经郄穴主治病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即为阳经郄穴主治病症、急症, 阴经郄穴主治血证。

(2) 募穴。《针灸甲乙经》中记载了11个募穴, 均在人体胸腹部, 在人体脏腑附近位置, 是脏腑之气聚集部位。在 《针灸甲乙经》卷三中记载了11个募穴分别为:中府、巨阙、 中脘、石门、关元、中极、天枢、期门、日月、章门及京门等穴, 各募穴所对应的脏腑也各不相同。

(3) 背俞穴。《内经》《脉经》及《难经》等著作的出现, 提出了大多数背俞穴的名称、位置及主治病证, 《针灸甲乙经》 的出现, 不仅具有关于上述著作中的大多数背俞穴的知识, 也补充了三焦俞的知识。同时《针灸甲乙经》系统论述了背俞穴的位置、针刺方法、主治规律[3], 并为其他穴位配合治疗, 如原穴、募穴, 提供了必要参考依据, 促使背俞穴理论框架得以形成。

3经络位置理论框架的形成

《针灸甲乙经》中对经络知识的记载较为独特, 经络是针灸理论中关键内容, 《针灸甲乙经》中记载的经络知识不包括以前使用的十二经脉部穴内容, 其记载的经络内容则为独特的分布划线部穴法, 该法的出现, 为后世经络位置提供了独特路径, 便于以后临床穴位的确定以及选择, 促进了经络部穴理论的发展。《针灸甲乙经》中创建的分布划线部穴法, 主要是将人体体表部位划分为35条线路[4], 且每条线路中所经过的穴位都注明了名称、位置、与经脉关系, 通过任一穴位, 可覆盖到整个脏腑, 与整体联系密切。

4针刺手法

《针灸甲乙经》中记载了较多且各具特色的针刺手法, 不仅具有《皇帝内经》中针刺手法, 也发展了自身独特的针刺手法。

(1) 以月死生。《针灸甲乙经》中关于针刺手法内容的记载,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其中以月死生的针刺手法最为明显。以月死生主要是根据月亮盈缺天数确定针刺次数[5], 通常月生至月满时, 人体气血由微至盛, 此时可逐渐增加针刺次数。月满至月空时, 人体气血由盛至微, 此时可逐渐减少针刺次数。通过以月死生的针刺手法, 人体气血与月亮圆缺相结合, 具有因时制宜的理论。

(2) 缪刺与巨刺。《针灸甲乙经》中记载的缪刺与巨刺在临床中使用广泛, 缪刺多是调整人体气血, 促使脏腑经络气血恢复正常, 对痿证类疾病及偏枯类疾病起到显著效果。 巨刺对治疗疼痛性疾病及中风病起到显著效果。《针灸甲乙经》还阐述了在应用缪刺与巨刺时, 需区分经病与络病, 确保临床应用准确性。

(3) 四时刺法。四时刺法是根据四时之气的位置和深浅, 而确定针刺的深度和次数, 且特别提出了春秋两季针刺深度类似, 但需注意甚者深取之, 间者浅取之。

5处方配穴

(1) 单方取穴。《针灸甲乙经》中单方取穴占据大部分, 即为一病一穴、一症一穴[6], 同时单穴处方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 根据效果, 需根据临床情况确定穴位。

(2) 具体穴位。《针灸甲乙经》中针灸处方明确了具体腧穴, 但对于穴位使用针刺还是灸法, 是补法或泻法依然存在较大争议性, 需进一步加以研究。

(3) 复方配穴。《针灸甲乙经》中关于复方配穴的记载则是最早的, 复方配穴中穴位处方多在两穴以上, 多数是特定穴相配合。

6脉诊

《针灸甲乙经》中关于脉诊的记载不仅继承了前人理论, 也融入了新的针灸理论, 是针灸理论体系形成中重要组成部分。《针灸甲乙经》中提出脉诊与针灸相结合, 通过脉诊确定针灸手法;同时也记载了脉理诊断与针灸关系, 人迎寸口脉象确定人体经脉脏腑病变, 以此确定疾病针灸方法。

7体质与针刺

《针灸甲乙经》中详细阐述了人体体质与针刺的关系, 肥胖者针刺较深, 常人勿失其常数, 婴儿者以毫针留针, 深度浅且疾发。同时《针灸甲乙经》结合了阴阳五行学说, 通过患者年龄、性别、肤色、胖瘦等方面以此确定针灸次数和深度。

8针刺禁忌

《针灸甲乙经》中详细阐述了针刺禁忌与灸法禁忌, 明确指出了禁针穴位, 同时提出穴位与人体体质相结合, 应注意与人体合为一体, 综合考量。对正气方虚、气机逆乱者, 不宜针刺。针刺者需情志安定、饮食适宜。《针灸甲乙经》 中记载了24个禁灸穴, 通常禁穴的解剖学构造较为特殊, 不宜施针。在禁刺穴位中, 包括绝对禁刺穴, 如神庭、五里、 三阳络等;禁深刺穴, 包括上关、人迎、云门等穴;禁多出血穴, 如颅息、然谷等穴。

9结语

《针灸甲乙经》的问世, 作为针灸专著, 为后世针灸的临床实际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针灸甲乙经》不仅具有前人的理论知识, 也根据自身实践经验, 开辟了新的途径, 为后世针灸及各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宝贵而又丰富的经验, 对我国针灸学及其临床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淑贤, 姜丽莉.《针灸甲乙经》论治遗溺经验[J].河北中医, 2014, 36 (4) :596-597.

[2]范郁山, 况彦德.《针灸甲乙经》有关浅刺针法理论的研究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 2010, 6 (1) :10-11.

[3]康婧青, 张赛, 郭义, 等.《针灸甲乙经》之刺血疗法研究[J].西部中医药, 2015, 28 (4) :42-44.

[4]范郁山, 况彦德.《针灸甲乙经》浅刺针法理论研究棵析[J].江苏中医药, 2010, 42 (5) :54-55.

[5]常小荣, 赵钊, 潘思安, 等.论《针灸甲乙经》特定穴的学术价值[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4 (7) :1-4.

针灸理论基础 篇3

1 气机及气机失调

1.1 气学说在针灸临床中的主导地位

精气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中医学的“气”理论源于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并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和丰富。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结构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从精神到物质活动的原始动力,《难经·八难》曰:“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针灸医学是通过体表针刺及灸疗,对人体进行调整的养生、治病的方法,其根本原理是通过经络系统对人体相关功能的调整,显然调整的主要对象就是“气”和“血”。气血之间虽然关系密切,相互为生,“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但气与血的形态不同,各自的阴阳属性不同,在生命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亦不相同。在针灸治疗中,确立了在广泛使用毫针针刺的基础上,结合其他针法共同治病时,就确立了“气”在针灸治疗中的主导地位。针灸治病的特点与规律,都是在遵循气的运行规律,即“道”的前提下进行。所以注重更多的是“气”,如对脏腑功能的调整注重的是“气化”,对经络的调整注重的是“气机”,进针注重的是“得气”,行针注重的是“气至病所”。虽然在刺络中调整的是“血”,由于血能载气,最终调整的结果依然是“气”。所以“气”在针灸临床中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气”的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对“气”的生成及运行特点和规律有明确认识,才能在针灸临床中发挥针灸的治疗作用。

1.2 气的运动如常是健康的保障

“气”的运动属性,既是其功能的表现,也是其存在的形式,气的运动称为气机。《灵枢·脉度》:“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天地万物“气”的运动形式是升降出入,人处天地之间,人体“气”的运动形式亦是升降出入,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气”的运动变化就是气化。由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变与化,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才能得到发挥。如肺的呼吸和宣发肃降,肾气的蒸腾气化,以及脾气升清,胃气降浊等,无不在气机的变化中,发挥着各个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故南宋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论·诸气方论》中说:“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穹壤判。阴阳之所以升降者,气也;血脉之所以流行者,亦气也。营卫之所以运转者,气也;五脏六腑之所以相养相生者,亦此气也。”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是在气机如常的前提下完成,也是人体阴阳调和的健康保障。当人体“气”的运动出现异常时,阴阳失衡,疾病就会发生。

1.3 气机失调状态下气滞的普遍性

根据中医理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如果发生异常,称之为气机失调。周学海在《读医随笔·升降出入论》中说:“升降出人者,天地之体用,万物之橐龠(作者注:橐龠音驼跃,古代冶炼鼓风用的器具),百病之纲领,生死之枢机也。”可以说气机的守常与失调,是人体生存与死亡,健康与患病的关键所在,是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纲领。

按照现代中医基础理论分类,气机失调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气逆:气逆是气机升多降少而上逆的病理状态,常与肺、胃、肝的功能失调有关,在气逆状态下由于气机升多降少,致使“气”壅聚于上。如肝气逆,则会发生《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言“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若肺气逆,则会发生咳逆、气喘的症状;若胃气逆,则会发生恶心、呕吐或呃逆的症状,如《素间·宣明五气篇》云“胃为气逆,为哕,为恐”;若宗气逆,则会出现“大气逆上,喘喝坐伏”(《灵枢·刺节真邪论》)的症状。这些症状的产生,是“气”的运行在此壅滞的表现,是气逆的病理过程导致的结果。由此可以认定,气逆的发生过程,实际也是在其上部形成气机郁滞的过程,或者说气逆可以导致或实、或虚的气滞。

(2)气陷:气陷即是气机降多升少而中气下陷或上气不足的病理状态,主要与脾气不足最为密切。在气陷状态下,升清不足,就会导致水谷之精不能上达头目,头目失养则可见头晕、眼花、耳鸣、卷困等症状,如《灵枢·口问》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下陷,就会导致举升无力,脏腑器官位置相对下移,形成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或脱肛等症状。不管是上气不足还是中气下陷,在病变部位,都会产生气虚,气运不畅的状态。由此可以认定,气陷的发生过程,也是人体气虚证候不断发展的过程,实际也是病变部位形成气机郁滞的过程,或者说气陷可以导致虚性的气滞。

(3)气闭:气闭即是气的出入运行障碍,气机入多出少而闭塞清窍或阻塞气道,多由情志抑郁,或外邪、痰浊等阻滞气机出入所致。气闭的病理表现主要有郁于心胸,则闭塞清窍,可见昏厥;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则四肢逆冷;外感六淫或痰浊内阻,则肺气郁闭,可见呼吸困难。这些症状都是气的运行受阻,闭塞于内的表现。由此可以认定,气闭的发展过程,也是气在体内不断积聚的过程,实际也是受阻部位形成气机郁滞的过程,或者说气闭可以导致内部的气滞。

(4)气脱:气脱即是气不内守,大量外逸,气机出多入少而导致严重气虚不足的病理状态。气脱的表现为气的生理功能全面衰竭,面色苍白,汗出不止,闭目口张,脉微欲绝等危险症状。在此情况下气的运行已极其微弱,由此可以认定,气脱的发展过程,是体内气的量不断减少的过程,实际也是体内形成气机因虚而滞的发展过程,或者说气脱可以导致人体极度虚性的气滞。

(5)气滞:气滞即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不畅乃至停滞的病理状态。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在气机失调的各种病理状态中,气滞是最具普遍意义的状态。

中医理论体系是多病机理论。贺普仁国医大师在众多病因、病机理论中,用气机失调中的气滞理论作为“针灸三通法”的核心学术思想,提出了“病多气滞”的论点,从“气滞”的角度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说明“气滞”理论在针灸临床的辨证与治疗中最具普遍和指导意义,也说明“气滞”理论最符合针灸医学的临床实际,因此有必要对“气滞”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1.4 气机郁滞的定义

气滞是气机郁滞的简称。气机郁滞是指气郁不越、流通不畅,甚至阻滞,从而导致相关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状态。其中既有气郁病理状态,也有气滞的病理状态,两个状态虽略有不同的病因、病机过程,但最终都导致相同的病理结果,所以现代中医基础理论习惯上把两者联在一起称之为“气机郁滞”,简称为气滞。如《中医基础理论》教材[1]中把“气滞”定义为:“是指某些脏腑经络或局部气机郁滞的病理变化。”

气机郁滞的病理状态,从形成过程、产生部位和影响范围的角度分析,可分为宏观的气机郁滞和微观的气机郁滞。

2 宏观气机郁滞的病理形态

宏观气机郁滞是从脏腑、经络、官窍、四肢百骸层面分析人体气、血、津、液运动障碍的病理变化。由于气机郁滞是由气郁和气滞两种状态发展而成,因此也从这两种状态讨论。

2.1 气郁

“气郁”是指气机郁结而不得发越的病理状态。“郁”为积聚、郁浊困滞之意,气郁状态下,气机粘着不爽,行不到位而发生积聚。“气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气郁是指病机,为疾病发生过程中人体气血、脏腑功能郁滞不能畅通的病理状态。广义气郁属于气运行障碍的一种病变。《中医辞海》把气郁解释为:“基础理论名词。属于气运行障碍的一种病变。一般多指肝气郁结。主要由于忧思郁怒,情志不舒所致。[2]”由此可知,气郁是气机运行发生粘滞障碍的病理反映,主要是由于七情太过,忧思郁怒,情志不舒所致。情志内伤虽为引起气郁的病因,但本身脏气虚弱,常是诱发气郁的内在因素。《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诸郁,脏气病也。其原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病生焉。”《丹溪心法·六郁》所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

狭义的气郁是特指郁证,即由情志怫郁导致气机郁滞为主要病机的一类病证。多与肝郁不舒有关,为气机郁闷或气分郁结所致的胸胁胀满的证候。肝脏属木,喜达恶郁,功主疏泄、调畅气机而保持情志条达,肝气郁抑则多现情志不舒的症候,如《素间·六元正纪大论》云:“火气遂抑,民病气郁中满,寒乃始。”多由情志郁结、肝气不舒所致。

2.2 气滞

气滞是由于气的运行不畅,因而在某一脏腑、经络或某些部位产生气机凝滞的病变。“滞”字本义,为水积留不通,引申理解为凡是不流通的、停留的、运行不畅的都可以称为滞。《说文解字》云“滞,凝也,从水”,在气滞的状态下,气的运行类比于水,发生了凝聚而难以流动;《辞海·滞》注为“不流通”,并引《淮南子·时则训》“流而不滞”为依据,阐述“滞”的本意。所以气滞的概念是“是由于气的运行不畅,因而在某一脏腑、经络或某些部位产生气机郁滞的病变”[2];气机阻滞后,就会在气滞部位产生气的积聚而塞滞不通,在病变部位出现闷、胀、痛等症状。

综上可以说明,气郁、气滞最主要的病理特点是气的流通不畅,或郁而不散,或滞而不前。气郁和气滞二者之间是可以相互影响的,最终导致气积聚于病灶部位,形成局部的气机郁滞。气、血、津液在病灶部位积聚,从而引起脏腑气化阻滞,经络气运不通,脏腑、经络等器官生理功能减弱。从广义上讲,气机郁滞,就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受阻而不行的病理状态。

3 中医微观结构理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微观的生物学研究已在细胞或分子级别上开展,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医传统理论以人的整体为研究对像,并联系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从宏观上认识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对肉眼看不到但却实际存在的微观组织结构,以及微观下气血津液的交换与迴流,《黄帝内经》及以后的古医籍中,都已有了较明确的记载,特别是“孙络渗灌”及玄府“宣通气液”的论述,对中医微观理论的应用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3.1 微观的玄府通道

“玄府”一词最早源于《内经》,《素问·水热穴论》云:“所谓玄府者,汗空也。”即指体表的汗孔。汗水由玄府气化而出,其理玄微,故有玄微之府的含义。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了玄府理论的内涵,提出了玄府在人体内“无物不有”的学说,把《内经》中狭义的玄府学说发展为广义的玄府理论[3]。

《素向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火论》中说:“然皮肤之汗孔者,谓泄气液之孔窍也,一名气门,谓泄气之门也。一名腠理者,谓气液出行之腠道纹理也;一名鬼神门者,谓幽冥之门也。一名玄府者,谓玄微府也。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玄府是极微极细的孔隙,是气机升降出入的通道。所以玄府应该是体内最微小的功能单位,也是体内数量最多和功能最强的组织器官。

玄府是类似汗孔样的有着气化功能的道路和门户,玄府的分布不只在体表,体内的微观结构中,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等都有玄府的结构。玄府的生理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流通气液”[4],其它功能的实现,也要靠流通气液完成。

《灵枢·本神》云“心藏脉,脉舍神”,说明脉中行血,血中藏神,“神”舍于脉中;《素问·六节脏象论》云“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谓“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神借津以养也。是又因气之盈亏,而神为之累矣”,所以津液虽为水液,神也在其中。玄府流通气液的过程,同时也是神机运转的过程,神机的运转,实际也是调控气液流通的过程。

血液的渗灌,津液的流动,神机的运转是荣养人体组织,维持生命代谢的基本过程。由于玄府“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这些物质最终都须通过玄府才能进入器官组织发挥作用。所以玄府是气、津液、精神等生命物质出入的通道,同时也是人体器官组织内外联系的门户。在玄府气化作用下,各种营养物质以水液形式进入人体组织,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神机对玄府功能正常发挥起着重要调控作用,玄府开阖和周期是人体组织气化及功能发挥平衡稳定的关键因素。所以神机是玄府运行的重要条件,玄府是神机运转的重要场所。运行气机,流通津液,运转神机是玄府的根本功能。

3.2 络脉气血津液的玄府通道

《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出的玄府结构:“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可以说分布堪广,但对人体极为重要的经络系统却未在其列。经络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气血是在这个封闭的系统中如环无端地运行。《灵枢·脉度》中说“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经络中的气血功能就是濡养人体的各个组织。所以经络系统一定会有气血运行通道,以完成内外气血交换的过程。

《医门法律·络脉论》云:“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经有十二,络亦有十二,络者兜络之义,即十二经之外城也。”又说:“十二经生十二络,十二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自内而生出者,愈多则愈小,稍大者在俞穴肌肉间,营气所主外廓,繇是出诸皮毛,方为小络,方为卫气所主。”络脉有大小之分,除大络之外,还有系络、缠络等,最小的络在肌肉腧穴间的是孙络,营气所主;在体表皮毛间的是小络,卫气所主。这些微络体积虽小但数量众多,是营卫所主的部位。

《灵枢·小针解》“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指出了络脉具有渗灌血气濡养人体组织的功能。具备渗灌功能的络脉,应该是在肌肉腧穴之间营气所主的孙络。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血液在经络中运行,从孙络渗出络脉,与络外的津液化合为津液,以濡养机体脏腑肌腠等组织。

《灵枢·痈疽》说:“中焦出气如露,上注谿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说明肌腠筋骨间的缝隙之中,津液可由孙络渗入于经络之中,与经络中运行的血液化合为血。

综上说明,孙络的渗灌是血液转化为气液,气液转化为血液的过程。孙络外部流动的气液,在功能上与广义的玄府功能,即“宣通气液”功能是一致的。周学海在《形色外诊简摩》中说“细络即玄府也”,因此可以认定,孙络的渗灌结构,可能是由比孙络更为细小的“细络”组成,细络便是玄府,在孙络中流动的是气血,在细络中流动的是气液,从孙络到细络流动液体形态上的改变,应该就是玄府气化功能的表现。细络与器官组织的“孔隙”有机联系,便形成了可以完成气血津液输布与迴流的微观玄府结构。

玄府通道的微观结构,在针灸医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刺部位一般在经络或体表病位,不宜刺到器官本体。针灸治病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经络的传导,传导的最终部位是经络的“尽头”,就是玄府通道,可以说玄府是针灸可以作用到的最远端,也是最重要的部位。机体的病理改变表现在玄府,针灸的刺激施治在玄府,有理由说,玄府的微观通道理论最适用于针灸医学,针灸治疗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疏通病变不通的玄府。

4 微观气机郁滞的病理形态

微观的气机郁滞,表现在玄府郁结不通。凡外邪侵袭、七情失调、饮食劳逸所伤、气血津液失养都会影响玄府功能的通利;玄府一旦失畅,必然导致气、血、津、液、精神的升降出入障碍。所以玄府病变,一般可归纳为“气失宣通,津液不布,血行瘀阻,神无所用”四类[5]。其中气失宣通而郁滞,是玄府闭塞所致的基本病变。

(1)玄府气郁:玄府是气机运行的通路,通道窄小,贵在通畅。气机郁滞后,首先是气的运行受阻,继而发生气的积聚。《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说“其宛陈血不结者,则而予之”,宛陈,马莳注为:“《素问·汤液醪醴论》有去宛陈莝,自水积言;本经首篇有宛陈则除之,自结血言;本篇此节有宛陈血不结者,指积气言。[6]”由此可知,“气宛陈”的结果就是在局部产生气的积聚,必然导致玄府开阖不利,引起疾病的发生,正如《丹溪心法·六郁》所说“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玄府气郁是微观通道的基本病机[7]。

(2)玄府水滞:玄府是津液运行的通道,若玄府开阖不利,津液停运,必然会导致玄府津液淤滞,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运化和输布,发生“津液充郭”(《素问·汤液醪醴论》)状态。《针灸聚英·卷一上·手太阳小肠经》说:“且水者气之子,气者水之母,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滞。”从而水湿内聚,发为痰饮或水肿等病证。

(3)玄府血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如果玄府气郁,导致气在玄府发生积聚,玄府络脉端血的运行即发生瘀滞;如果血在玄府络脉端的运行发生瘀滞,则会阻滞气的运行而发生气滞。

(4)玄府亏虚:玄府结构在生理状态下,既是气、津、液、精神运行的通道,也是气、津、液的缓存区。玄府内外时时刻刻都充满着气、津、液,气旺方可运,津充方可行,气液运行充盈流畅,神机方可运转。任何原因引起的缓存区气虚津少,都会导致玄府空虚,引起玄府病变。从理论上说,玄府亏虚与相应的脏腑组织亏虚相互影响。整个脏腑组织器官亏虚一定导致相应玄府的亏虚,但局部的玄府亏虚,不一定导致整个脏腑组织器官的亏虚[7]。

5 微观与宏观气滞的关系

虽然气滞有微观与宏观之别,但其气血或气液运行发生阻滞的本质却是统一的。二者之间的区别只是阻滞的面积或程度的不同,从而导致阻滞病变的大小而已。微观的气滞发生在微观的局部,部分玄府发生了开阖不利或闭塞不通的改变,影响面不大,人体感觉并不明显,还处在《素问·调经论》中所云“血气未并,五脏安定”的状态。虽然只是“微”病状态,但却是疾病的开始,正如《素问·汤液醪醴论》中云:“夫病之始生也,极精极微。”宏观气滞的形成,是微观玄府开阖不利或闭塞不通病理继续发展的结果。如果玄府大面积的病变,影响到局部宏观气、血、津、液的运行,导致形成宏观的郁滞病灶时,就会发生如《素问·调经论》所云“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的局面。

总之,郁滞病灶的形成的过程,一般是由微观到宏观不断积累扩散的过程。当郁滞病灶形成后,不管是宏观还是微观都处在气机郁滞状态。

6 气机郁滞的病灶特点

贺普仁教授提出的“病多气滞”学术思想中,“多”字在针灸临床中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气滞病因的不同,部位的不同,病程长短的不同及患者体质的不同,郁滞病灶的临床表现亦不相同。所以郁滞病灶具有多种形态和特性。

6.1 郁滞病位的多发性

郁滞的部位具有多发性,体内气行之处,皆有可能是气机郁滞发生之所。既可能发生在脏腑,也可能发生在经络,或官窍、体表,可以说人体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气机郁滞病变。《灵枢·百病始生》说“气有定舍,因处为名”,同为郁滞,发生的部位不同,就有了不同的病名。如中风病郁滞于脑,胸痹病郁滞于心;郁滞于颈部者,有可能发生颈椎病,郁滞于肩部,有可能发生肩漏风等。

6.2 郁滞病位的多样性

郁滞病位的性质具有多样性。由于病因的多种多样,病程的短长不同,患者体质的强弱不一,皆可导致病位的千差万别。所以郁滞病位的性质也会千变万化,表现为病位的多样性。如外感病因,可能导致郁滞为实;内伤病因,可能导致郁滞为虚;体强患者,易生实性病灶;体虚患者,易生虚性病灶;寒邪侵身,有可能导致寒证郁滞,但如果郁久化热,就有可能转为热证郁滞等。

6.3 郁滞病位的多重性

郁滞的发生具有多重性,既可能是单一郁滞病灶,也可能是多重病灶。如患者患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时,就有可能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郁滞病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一个主要郁滞病灶引发多重郁滞病灶。如中风患者,主要郁滞病灶在脑,为主病位,同时还能导致患侧肢体产生次生的郁滞病灶,发生半身不遂的症状。在多重病灶的情况下,应以主病灶为中心,兼顾其他郁滞病灶的治疗方针;或者选取患者最痛苦、最影响生活质量的病灶部位先行治疗,采取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疗原则。

7 疾病与气机郁滞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人体是否生病,在正邪两方面的博弈中,正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气的强弱及其运行的状态,不仅决定着发病与否,而且决定着疾病的轻重,虚实的性质及其变化的转归。《素问·举痛论》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说明机体的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于气而发生。所以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如常,机体阴平阳秘,是人处于健康状态的基本保障。疾病的发生就是阴阳失调,而气机郁滞既是阴阳失调发生的原因,也是阴阳失调后的产物。百病始生皆因正虚邪盛而推,百病得中皆因气血郁滞而维,因此病灶部位气机郁滞是疾病发生的终始状态。

针灸三通法“病多气滞”的学术思想,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上,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根据,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精神学说为主要内容,结合针灸医学特点和临床实际,提出的纲领性学术理论。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气机郁滞与疾病是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正如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所指出的“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道之,灸以温暖之”(卷之二十八针灸下·杂法第九)。气机郁滞既是病因,又是病理产物;另外气机郁滞作为病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新的病理产物,如瘀血、痰饮等。所以说,气机郁滞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病机,有郁滞必发疾病,有疾病必生郁滞,小郁滞小疾病,大郁滞大疾病,多郁滞多疾病,无郁滞无疾病。

摘要:针灸三通法是由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所创立,“病多气滞”是针灸三通法核心学术思想。在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中,贺普仁国医大师总结出,运用气机升降出入辨证,最能揭示人体病理改变时气血运行的状态,最能表达针灸临床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在气机失调病变中,“气滞”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病理现象,从微观到宏观,气机郁滞既是发病的基础原因,也是治病的主要矛盾。针灸医学是以气学说为主导地位的临床医学,气机的通畅稳定,是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也是针灸治疗最终达到的目的。笔者从针灸临床的实际出发,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探讨气机郁滞病机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总结出气机郁滞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病机。

关键词:针灸三通法,气机郁滞,气滞,气郁,孙络渗灌,玄府

参考文献

[1]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243.

[2]袁钟,图娅,彭泽邦,等.中医辞海(上)[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612.

[3]常富业,王永炎,高颖,等.玄府概念诠释(三)——玄府的历史演变轨迹与述评[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2):5-6.

[4]常富业,王永炎,高颖,等.玄府概念诠释(四)——玄府为气升降出入之门户[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3):10-12.

[5]王明杰.“玄府”论[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5,8(3):1-4.

[6]明·马莳//田代华校.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7:322.

针灸理论基础 篇4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各种退行性疾病开始慢慢侵扰人们的生活。对于长期低头工作、缺乏锻炼的人们来说, 颈椎病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名词, 它已经慢慢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最早期的状态, 又称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或颈椎椎间盘源性颈椎病[1], 此时椎体不稳, 但并未形成压迫症状[2], 结合中医“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理念, 此时是颈椎病治疗的黄金时期, 若治疗得当, 可以防止其向其他各型颈椎病的发展。而针灸疗法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常用而有效的手段, 现将颈型颈椎病的基础研究及其近五年来针灸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2 概述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 是因椎间盘变性、突出, 颈椎骨质增生, 韧带钙化等退变而造成颈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被刺激受压引起的头痛、眩晕、颈部肩部以及上肢部疼痛麻木或者胸痛, 甚至下肢发生痉挛性瘫痪等等的一种病变[3]。根据颈椎病的临床症状, 可分为七型: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混合型、其他型 (主要为食管压迫型) 。颈椎病好发于40岁以上者, 或者从事长期低头工作或者颈肩部不对称负重者, 劳累、损伤、受寒是常见诱发因素。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快, 人们体力活动日渐减少、脑力劳动逐步增加, 长期保持不良的坐姿及低头姿势, 颈椎病的发病年轻化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4], 有报道称30岁以下的颈椎病患者已经占到了总患者数的11.1%左右[5]。因此预防以及控制是关键, 作为颈椎病初期的颈型, 就更有治疗的必要。

在传统医学中, 颈椎病属于“痹证”范畴, 近代名家朱春霆[6]认为颈椎病多数是因为颈部肌肉过度劳累, 逐步形成颈肌慢性劳损, 正所谓气血凝滞, 阻塞经络, 不通则痛。另一致病因素便是外感风寒湿, 致使气血不和, 进而出现颈肩上肢的疼痛或者麻木。颈型颈椎病属于颈椎病中的轻症, 气血凝滞、筋脉阻塞均不严重, 正是治疗的最佳时期。《医宗金鉴》有云“按其经络, 以通郁闭之气, 摩其雍聚, 以散郁结之肿, 其患可愈。”可见及早治疗颈型颈椎病, 完全是可以痊愈的。

3 发病机制

3.1 形态改变:

颈椎有一个正常的“前凸” (即曲线的凸面向前) , 这是一个稳定的位置, 由韧带、肌肉、关节突及椎间盘的形状来维持。颈椎的前凸曲线顶点在C5、C6间, 下颈椎最大限度的屈曲、伸直与旋转发生于此, 此区因活动度大而易受损伤。曲度的大小受很多因素影响, 实质上, 肌肉的紧张度是决定脊柱弯曲程度的主要因素[7]。椎间盘占颈椎高度的25%, 是椎间盘而不是椎体本身使颈椎保持背屈的状态[8], 颈椎前凸减小会使椎间盘承受额外的压力[9], 这种曲度的减小可能因既往创伤及前部韧带的继发性短缩造成, 也可能因颈深屈肌的持续性收缩造成[10]。

3.2 病理生理改变:

颈椎病是经过了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赘形成等一系列的病理性改变, 对脊髓、神经根以及周围血管等造成压迫或者刺激后产生的症状和体征[11]。颈椎间盘正常的应力分布依靠颈椎生理弧度的存在, 而颈椎生理弧度的存在依靠颈背部肌肉的弹韧度。所以, 肌肉弹韧度下降, 久而久之便会造成颈椎病的提前发病。颈型颈椎病单纯以颈背部肌肉局部劳损为主, 颈椎整体失衡状态还比较局限, 还没有对颈部神经、血管等造成影响。因此针对颈型颈椎病患者进行积极的物理干预, 能够比较明显的延缓颈椎退化的趋势, 从而缓解症状[12,13]。

3.3 生物力学改变:

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 颈型颈椎病患者的前屈、后伸以及旋转肌群的肌力均显著下降, 后伸肌群的肌力减弱尤其明显[14]。颈椎存在一个动力平衡和静力平衡的动态平衡稳定状态, 由于急性损伤、慢性劳损所导致的颈椎外源性失稳, 以“动力失衡为先, 静力失衡为主”, 渐渐激发颈椎的内源性稳定失衡, 颈椎生理弧度的改变便是其最直接的表现, 除了生理弧度的改变, 颈前肌群挛缩, 颈后肌群牵张也是主要变化, 这些变化使得颈椎出现反弓甚至出现肩部疼痛、活动不利等症状[15]。

颈椎是脊柱中活动最大的部分, 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是颈椎退行性变引起的。正常椎间盘的退变, 男性从11~19岁开始, 女性从21~29岁开始[16]。可是临床发现, 颈椎病的发病逐渐低龄化, 经过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7], 工作紧张及长期伏案工作者颈椎病发病率高, 达到58.70%~78.83%。黄宏、段伯良[18]研究颈椎生理曲度后指出:长期低头工作、或者有不良生活习惯和睡眠姿势的人群有很大概率出现颈椎生理弧度异常, 他们的颈部肌肉和韧带长期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 导致椎间盘应力分布不均匀, 纤维环排列继而出现紊乱、断裂, 最终导致椎体松动不稳。而这种颈椎不稳的状态一方面会造成颈部周围肌群失衡的加重, 疲劳性损伤反复出现;另一方面会引起椎间出血、水肿, 刺激窦椎神经节, 引起头颈肩背不同程度的疼痛[19], 随后进一步刺激外周神经分支, 形成一个疼痛、肌肉痉挛、神经水肿、疼痛的恶性循环, 长时间维持这种状态就会有颈椎活动受限、生理曲度变直、颈椎间盘变性突出以及颈椎椎体骨质增生等退行性改变的出现[20]。刘兵等[21]研究指出, 颈椎生理弧度的改变是一种机体代偿性的保护反应, 这种改变虽然能暂时稳定颈椎, 若该保护一旦失代偿, 在一定的诱发因素下就会引发或加重疼痛或麻木的症状, 生理弧度的恢复, 在一定年龄段内, 与各项症状的恢复有密切联系[22]。

根据对颈椎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我认为改善甚至治愈颈型颈椎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走: (1) 调整姿势: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 调整睡眠姿势; (2) 劳逸结合:针对长期低头的情况, 养成有意识的抬头并活动颈部的习惯; (3) 注意运动:定期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放松身体, 但也要注意运动姿势, 也不可过激, 引起运动损伤; (4) 调节情绪:根据自身爱好, 听些和缓的音乐, 放松心情; (5) 及时就诊:一旦出现颈肩部不适, 及时就诊, 作为医者, 确诊颈椎病后, 首先通过针灸放松局部肌肉, 缓解无菌性炎症, 其次若有必要根据手下摸骨情况或者X线片调整骨关节, 将不稳甚至错位的椎体回捺归正, 最后再次放松局部, 同时按压局部穴位, 疏经活络。

4 诊断标准

从1992年10月在青岛召开的“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关于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修改方案) [23]、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4]中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以及2003年《中国康复医学》第2版[25]中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这三项比较权威的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来看, 通过对比, 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变化不大, 均以颈部僵硬不适、活动障碍及感觉异常为主要症状, 体征主要是颈项僵直、压痛为主, X线也提示生理曲度改变为主。因此在处理颈型颈椎病时, 应从缓解颈肩部不适入手, 调整颈椎曲度。

5 疗效评价标准

经过查阅文献并分析, 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指标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颈椎病的症状体征评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总体疗效评定、颈椎病专用量表 (NPQ)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 (VAS) 、简式Mc Gill疼痛积分、颈椎关节活动度测量、颈椎X线片生理曲度测量等, 基本以主观评定为主, 缺少更为客观的评价标准。

6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颈椎病, 功能舒筋通络、消炎止痛:舒筋者, 即能缓解肌肉痉挛;通络者, 即能加速血液循环, 促进新陈代谢, 增强局部营养供应, 帮助局部炎症吸收, 从而消除水肿、缓解疼痛[26]。若配合手法或牵引治疗可以增宽椎间隙、规整紊乱的后关节, 改善骨赘与神经和血管的相对位置, 从而可以缓解临床症状, 所以在颈椎病发作时及时治疗尤为重要, 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6.1 普通针灸:

陈秀萍等[27]运用耳针镇痛功能, 将耳针颈椎区和体针风池、合谷、颈夹脊相结合治疗颈型颈椎病, 能明显改善颈部疼痛。

丁怀利等[28]选用《内经》针法中的巨刺法针刺“董氏奇穴”中的灵骨、大白来缓解颈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时的颈部疼痛、酸胀等不适, 取得较好的疗效。

程芬等[29]认为可以通过升发督脉经气来改善颈椎病的经脉瘀滞情况, 针刺长强、肾俞、气海俞等穴位来调节经气的上下平衡, 从而恢复脊柱整体的内外平衡状态。

程宾[30]采取温针灸靳氏颈三针 (天柱、百劳、大杼) 来治疗颈椎病, 发现不仅能解除颈部疼痛, 还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率。

陈宁[31]针刺八脉交会穴之一的腕骨穴来舒筋通督脉, 配合温针灸夹脊穴改善局部血供、温通经脉、振奋阳气, 有利于恢复颈部功能。

曾沁[32]运用关刺刺筋以放松肌肉痉挛、输刺刺骨 (颈椎横突) 直达病所来治疗伴有肩胛骨内侧缘疼痛的颈型颈推病, 疗效比单纯针刺颈夹脊更佳。

6.2 综合疗法:

王丽萍[33]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肩部行刮痧治疗, 然后对相应穴位行温针灸, 最后进行颈椎斜扳法治疗, 超七成患者颈部活动恢复自如, 疼痛症状完全消失。

李川雄[34]采用适当牵引颈椎调整颈椎生理弧度, 结合针刺大椎、风池、C5~7颈夹脊缓解痉挛的颈肩背部肌肉, 可显著改善颈型颈椎病的疼痛以及颈部受限症状, 还可以改善颈椎曲度, 达到标本同调的目的。

廖家权[35]首先运用自拟方 (桂枝、防风、秦艽、羌活、延胡索等) 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肩部进行中药熏蒸, 然后根据X线上相应病变节段选取夹脊穴进行针灸, 症状基本得到改善。

刘世平[36]自拟项痹汤 (桂枝、白芍、当归、川芎、葛根、桑枝、羌活等) 解肌止痛、和营养血, 缓解颈椎病患者的局部疼痛;后再配以针灸风池、天柱、颈夹脊解除肌肉痉挛对窦椎神经节的刺激, 从而解除疼痛。

傅惠兰[37]运用薄式腹针疗法调节脏腑气血缓解颈型颈椎病急性期疼痛, 随后配合麦肯基自我锻炼疗法改善颈项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 以达到减少疾病复发的目的。

7 结语

针灸疗法在治疗颈型颈椎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从各家医者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来看, 均以松解局部肌肉、扫除肌肉痉挛、解除软组织异常改变为先, 在放松的前提之下施以牵引或者正骨手法来增加关节间隙、调整生理曲度、减轻压迫症状。

相对病患而言, 早期治疗往往收到良好的疗效, 疗程也相对较短, 患者易接受、依从性佳。如若在治疗过程中将头颈的正确使用及保养方式教与患者, 可以减缓颈椎的退化并减少颈椎病的复发。

但在研究过程中, 还是发现以下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1) 针刺穴位的选择:对颈型颈椎病来说, 松解肌肉痉挛、调节椎体关系是主要目的, 大部分医者以局部取穴为主, 颈夹脊为最常见配穴, 运用率[38]达40%, 颈夹脊也已成为临床常用的有效穴位之一。笔者搜看近五年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文献, 发现针刺配合口服药或牵引或正骨疗法能够得到比单纯针刺更好的疗效, 也可减少复发率。但各项报告很少经过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的验证。 (2) 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久未有更新, 主要围绕疾病的症状和体征的主观标准上, 实验室或影像学等客观标准不足;疗效评价大部分停留在疼痛、感觉、生活影响等的主观层面上, 而对颈椎弧度及周围软组织等客观评定标准较少。这对各种治疗方法实际疗效的评判带来一定的困难。

综上所述, 建议尽快建立或更新统一的疾病诊断标准以及疗效评价标准, 在同一个水平面对各种疗法进行评价, 找出通过验证的对治疗颈型颈椎病最为有效的针灸方法, 更好地指导临床, 使疾病治疗更有效率, 对提高颈型颈椎病的疗效也更具有深远意义。

摘要: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最早期的状态, 此时椎体不稳, 但并未形成压迫症状, 是颈椎病治疗的黄金时期, 治疗得当, 可以防止其向其他各型颈椎病的发展。针灸作为一种保守治疗颈椎病的常见的中医传统疗法, 能够舒筋通络、消炎止痛, 值得更加深入的推广与学习。

针灸理论基础 篇5

1 针灸学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方案

1.1 网络教学系统概述

在谈到网络教学的时候, 人们常会有这样一种错觉, 认为网络教学就是把以前的CAI课件进行网络发布。事实上, 网络教学系统不仅如此, 也是将教学模式网络化。在网络教学系统中, 师生间通过网络进行讨论、答疑;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学生讲解授课内容;学生共享CAI课件进行自学[1]。

所有这些教学活动都是建立在一个网络教学系统平台之上的, 良好的网络教学系统平台将关乎到教学的质量和网络课程的开展。因此, 搞好教学平台设计对整个网络教学的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系统设计方案

1.2.1 设计思路

将多媒体课件置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体系, 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点。网络环境下的《针灸学》教学是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的现代教学的一种表现形态。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 控制着学生对信息的访问;而在网络教学中, 学生承担着自我学习的责任, 通过协同作业、自我探索等方式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教师不再维持自己作为“知识权威”的角色, 而是通过指导学生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网络资源来促进学习, 促使旧知识转移, 新知识形成。为此, 我们结合《针灸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先进性, 以整合的教学资源为基础设计网络课件, 来满足导学助学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协同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1.2.2 设计方案

按功能可分为以下三大模块:网上教室 (助教系统、自主学习) ;网上考场 (助学系统、自我测试) ;网上论坛 (师生互动、教师答疑) 。

(1) 网上教室模块: (助教系统、自主学习)

网上教室模块应该说是本软件的关键部分。网上教学模型结构图如下:顶端一行是主菜单行, 每个主菜单项又可以带出其子级菜单, 而在子菜单项中选择其中一项, 即可跳转到该项页面, 带出相应的图、解说和文字。本课件采用的图片来自《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文字解说部分主要来自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针灸学》。为使课件可用于辅助教师课堂教学, 故设计的重点是教学部分。

(2) 网上考场 (助学系统、自我测试)

本系统由两个子系统构成, 分别为:练习系统和测试系统。现将其分别说明如下:

练习子系统:在这个子系统里, 你可以有三种练习方式:

按题型进行练习。先选择一种题型, 再输入你需要的题量, 即从第几题到第几题, 点击开始练习, 进行按题型的练习。

按针灸知识类别进行练习。先选择一种针灸知识的类别, 再选择你想要做的题型, 点击开始练习, 进行按针灸知识类别的练习。

随机抽取进行练习。在你选择了你想要做的题量后, 系统将自动从各类题型中为你抽取试题组成一张试卷, 点击开始练习, 进行随机抽取的练习。了解了本子系统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后, 请点击开始练习。

测试子系统:

本测试子系统采取自助考试方式, 不记名, 但规定有考试时间, 测试开始倒计时启动, 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完题目, 系统马上给以判分。

考试题型分为四种, 分别为A型题、B型题、X型题和判断题, 各型题均有4道大题, 总共16道大题。

考试时间为45min, 如果到时没有完成, 系统将自动提交。在考试中, 请不要按后退键, 刷新键等, 否则此次考试无效。了解了本子系统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后, 请点击自我测试。

本助学系统为免费开放式系统, 利用它同学们可以在这里进行针灸相关知识的复习、 练习及自我测试等, 练习及测试后系统将自动进行评分。

(3) 网上论坛 (师生互动、教师答疑)

我们主要是想通过论坛模块的设置, 建立起学生和老师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在这部分里学生首先要登陆注册 (免费使用) , 然后进入学习讨论区。教师答疑部分可通过E-mail师生交流, 也可以在论坛中直接辅导和答疑。

2 针灸学网络课件设计分析

一个网络课件的核心在于多媒体课件的组织。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决定着整个网络课件是否优秀, 是否真正体现一个教师对教学任务的理解和安排。所以在设计《针灸学》网络课件时应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便于教师对网络课程教学的安排;二是便于学生自学。课件内容结合教材以及相关资料编写脚本, 包括文字、声音、多媒体动画等, 以实现教学过程的图文声像并茂。其内容既符合学生学习活动的需要及教师的思维习惯, 又符合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方式。

2.1 课件软件的功能要求

网络课件在教学过程中, 要在如下三个方面起重要作用:

2.1.1 辅助教师教学

重点在于向学生演示和表达知识, 辅助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具体的形态有:传统的视音频课件、传授型和演示型的网络课件、基于视频流的录像课件、制作成HTML网页的教科书、基于JAVA的演示型课件等。此类软件要求对知识进行精心的分析和组织。

2.1.2 辅助学生学习

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帮助学生发现、探索知识, 此类软件要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 注意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

2.1.3 学生的兴趣扩展

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增长见识、形成个性等, 此类软件要求设计精良、生动有趣, 要具备良好的吸引力[2]。

2.2 课件设计原则

网络课件的设计, 必须遵循如下设计原则:

2.2.1 交互性原则

教育软件要有良好的交互性, 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出相应的反馈。所表现的知识应该是可操纵的, 而不是教材的电子搬家。

2.2.2 界面直观友好原则

软件界面要美观, 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操作要简单, 不需要大量的预备技能, 提示信息要详细、准确、恰当。

2.2.3 创新能力培养原则

知识创新和信息获取能力是当代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软件应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以便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思考, 而不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从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增强信息文化素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3]。

根据这些原则和设计规范, 在本系统中设置了一套《针灸学》课件系统。

2.3 《针灸学》网络课件的研制——“针灸十四经络”

(1) 经脉循行——动画显示, 声像同步 (配以古典音乐) , 链接有古经文及相应的翻译, 要求学生掌握的“络脉循行”规范化板书式内容等。

(2) “主要病候”——包括相应的经脉病变和经脉所隶属脏腑病变两个部分, 链接有相应的古经文及翻译。

(3) “主治概要”——主要阐述该经脉及所属腧穴在临床上治疗的各种主要疾病, 可以链接到能治疗这些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理论。

(4) “腧穴”——包括每个穴位声像同步的动画显示, 每个穴位的正侧、背面的浅、深层解剖 (重点显示大的神经、血管等针刺必须避开的部分) , 每个穴位的应刺深度, 每个穴位操作的注意事项等, 链接有每个腧穴的主治作用特点, 适应的主要病种及现代临床应用举隅等。本课件共采集图片2000多张。

在课件的各个单元中, 我们通过形象生动的电视画面再现《针灸学》中的相关内容, 让学生变枯燥单调的被动式记忆为丰富多彩的启发式学习。由于本课件采用了画面和文字注释、链接的方式, 加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使整个教学过程更生动、形象、逼真, 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 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 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增强, 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针灸学网络课程设计分析

网络课程建设要基于网络教学的特点, 能提高学习者的兴趣与自觉性。网络课程都必须满足在互联网上运行的基本条件, 还应具备安全、稳定、可靠等特点。网络课程应有完整的文字 (电子稿) 与制作脚本。对课程中的重要部分, 可适当采用图片、配音或动画来强化学习效果。

网络课程设计包括教学设计和网络媒体设计两方面的内容, 要求这两方面必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3.1 教学设计

(1) 教学大纲、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确定:

网络课程的教学大纲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学科的内容、体系和范围, 这是编写网络课程的蓝图。

(2) 对学习重点和难点的指导:

网络课程应指明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对关键、基本、重要的学习内容给予说明和讲解, 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尤其重要。

(3) 提供各种练习、作业、考试:

网络课程应针对相应知识点提供必要的、不同等级程度的练习, 进行不同层次的考察测试, 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逐步理解、巩固和迁移[26]。

3.2 网络媒体设计

网络媒体设计要紧密结合教学设计, 目的是要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

(1) 学习内容系统设计:网络课程在内容结构安排上应注意引起学习者的兴趣, 保证学习向良性方向发展。

(2) 学习支持系统设计:网络课程给学习者提供相关信息资源链接及各种支持学习的服务, 保证学习的质量。

(3) 导航系统设计:网络课程应提供必要的导航以避免学习者偏离教学目标。导航系统引导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4) 界面和页面设计:针对网络课程的内容和使用对象, 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要求界面友好, 操作方便, 可控性、交互性强。网页设计要清楚、简洁[4,5]。

网络课程开发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其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6], 如图6所示

3.3 网络题库设计分析

网上测试是老师检查教学质量, 学生检查自学情况的有效途径。因此, 网络题库的设计至关重要。网络题库中的题型一般有是非题、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形式。题库应包括试题所属的模块、题型、试题正文、标准答案等项, 系统应能让用户浏览从练习题库动态生成的网页。

题库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内容上:题库中试题所涉及的内容, 应囊括学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全部项目。

(2) 层次上:对于每一个项目的知识点, 题库中应存放着考察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

(3) 量的方面:对每一项目均应备有从不同角度进行考查的不同类型的、足够数量的试题, 以求从各个侧面考查。

(4) 管理上:必须实现科学化、动态化。依照分类学的方法, 对库中试题分类存放, 同时做到对试题的时时更新。

本系统的题库中设置了四种题型, 分别是:A型题、B型题、X型题和判断题。本系统特别开发了题库的自动组卷和自动判分功能, 不但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同时也方便了学习者进行自我评判。

4 系统特点总结

4.1 创新性

该系统实现了多媒体远程实时交互教学系统, 基于在互联网上对视频、音频等信息进行实时传播技术的教育形式, 构建《针灸学》网上教学平台。

4.2 该系统的特色

(1) 极强的信息综合功能:

以CAI课件的演示代替传统意义上的板书, 既准确, 又节省时间, 同时使课堂节奏更为紧凑, 大大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 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2) 极好的时空再现、动态表现功能:

传统教学对这两种需求只能靠老师的口头描述来实现, 而多媒体软件在这方面却有人工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3) 人机交互, 开发学生智能的功能:

多媒体课件设置科学、合理, 成功地实现人机交互, 将使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主动体验。

(4) 帮助复习、记忆功能:

CAI课件能以其独特的魅力提高学生对所需掌握知识的关注度,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加深印象, 激活学生的思维记忆细胞, 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缪凯, 赵蔚, 王以宁.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东北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38) :36~39.

[2]郑群.网络教育中教学课件设计的目标和要求[J].信息化建设, 2003 (9) :42~43.

[3]王左辉, 于红光.网络课件中的几个问题与解决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6) :1213~1217.

[4]雷晓明.网络课程的设计[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6 (1) :78~79.

[5]张立光.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J].教学与管理, 2006 (2) :59~60.

上一篇:健康人格的特征下一篇:班级管理从细节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