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刺

2024-10-05

温针灸刺(共7篇)

温针灸刺 篇1

便秘是中风后患者出现的一个常见病症, 又是引起中风, 再中风的一个危险因素。由于长期卧床, 胃肠蠕动减弱, 加之饮食和排便习惯的改变, 导致患者气血虚弱, 况且中风患者多为老年人, 老年人多气血亏虚, 胃肠燥热, 津液不足, 易致便秘, 故中风后便秘以虚秘为主, 便秘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便秘本身, 排便时用力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或颅内压升高, 导致新的脑血管意外发生, 便秘对患者的预后也有着负面影响。因此, 中风后保持大便通畅对于中风的恢复至关重要。笔者采用头穴透刺配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虚证便秘取得满意疗效,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来自2013-05~2013-12本院针灸科住院病人, 随机分为温针灸组 (治疗组) 与普通针刺组 (对照组) 各30例。其中治疗组男性18例, 女性12例;年龄最大75岁, 最小51岁。对照组男性14例, 女性16例;年龄最大77岁, 最小5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虚秘的诊断标准

根据1993年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虚秘的中医辨证标准:排便费力, 便质不一定干结, 面色无华, 头晕心悸, 神疲气短, 舌淡苔薄, 脉细无力。

1.3 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 性别不限, 能坚持完成本试验, 在进行本试验期间未采用其他治疗手段, 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参考2003年中华消化学会胃肠动力学组制定的《中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2]。排除有、无器质性疾病导致的便秘;严重心功能不全 (IV级以上) 者;呼吸循环衰竭, 肝肾功能不全者;生活不能自理者;长期使用大黄苏打片、西沙比利、开塞露等对症治疗形成药物依赖性者;所取穴位处皮肤破损者;中风急性期狂躁者;中风前有便秘病史者。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 (1) 头穴透刺:取穴:脑户透强间、百会透太阳、百会透后顶、前神聪透悬厘。操作方法:局部常规消毒, 用华佗牌0.35mm×0.40mm毫针, 由脑户穴呈30度角刺向强间穴, 由百会呈30度角刺向太阳穴, 由百会呈30度角刺向后顶穴, 由前神聪呈30度角刺向悬厘穴, 均进针1.5寸, 以快速小幅度捻转, 每分钟200转, 行针1分钟, 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 (2) 温针灸:采用《针灸学》[3]治疗虚秘的基本穴位:气海、关元穴及天枢、大横、支沟、上巨虚、足三里双侧穴位, 患者仰卧位, 局部消毒皮肤后, 用华佗牌0.35mm×0.40mm毫针, 针身与皮肤呈90°, 快速刺入穴位, 得气后将针留在适当的深度, 在贴近皮肤处垫上约8cm×8cm大小的纸片, 然后取一段2cm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 待燃尽后除去灰烬, 留针30分钟, 再将针取出。每天1次, 6次1个疗程, 疗程间隔1天, 共两疗程。头针与温针灸同时进行。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 取穴同治疗组的温针灸取穴, 常规针刺, 得气后留针30分钟, 疗程同治疗组。

3 结果

3.1疗效标准

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标准。

3.2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χ2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中医学认为虚秘多为脾胃气虚, 中气不足, 导致肠道运转无力, 加之年老肾虚, 精血己亏, 气血阴阳不足所致。脾虚失运, 气血亏损, 气虚则大肠无力传导糟粕, 便下困难费力;血亏则肠道失荣, 燥结内滞。故治疗中风后虚秘的原则是健脾益气、温阳补血、推陈出新、通降肠腑。头部透穴选用穴位位于旁中央小叶的头皮对应部位, 而旁中央小叶恰是人体大脑排便控制区, 针刺此穴区可以改善该部位脑部血液循环, 从而直接改善排便的中枢调整作用。温针灸可补气之本, 达以通为补之效, 使得腑气通肠, 大便自解, 便秘症状解除。气海穴在脐下, 是人身元气生发会聚之处, 为元气之海, 偏于补气, 擅治肠胃虚弱, 有益气通便之功;关元穴属任脉穴为小肠募穴, 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 属强壮穴之一, 功能培肾固本、补益元气、回阳固脱、清热利湿等, 主治泄泻、便秘;天枢穴为足阳明胃经穴, 手阳明大肠经募穴, 恰为人身之中点, 升清降浊之枢纽, 该穴具有升降气机、调中健脾的功效;大横穴属脾经穴, 善治腹痛、便秘等脾胃病症;支沟穴为治疗便秘的经验效穴, 归属手少阳三焦经, 为手少阳经腧穴, 乃本经脉气所行, 有清利三焦、通气降逆之功效;上巨虚系大肠经之下合穴, 是治疗肠道疾病的主穴, 具有调理肠道功效;足三里穴为胃腑之下合穴, 合治内府, 能达到补脾胃之元气的目的, 接受适当的刺激以通其经脉, 调其气血, 使阴阳归于平衡, 脏腑趋于和调, 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本文结果表明, 头穴透刺配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虚秘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 是治疗本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50.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胃肠动力学组.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中华消化杂志, 2007, 27 (9) :619.

[3]石学敏.针灸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251.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03.

温针灸刺 篇2

1 初步整理浅刺腧穴

该书详考古籍, 汇集大量晋代以前的用穴经验, 共厘定腧穴348个 (其中单穴49个, 双穴299个) , 比《内经》增加189个穴位。本书所记载的腧穴中“刺入一分”的穴位有14个, 如颅息、天牖、少商、天井、中冲、少冲等;“刺入二分”的腧穴共20个, 如完骨、天柱、鱼际、阳池、蠡沟、足临泣、小海等。

2 鲜明总结论述皮部、络脉、筋经、卫气相关理论

皮部、络脉、筋经、卫气相关理论虽大部分取材于《素问》、《灵枢》, 但是本书将其做了系统化整理。在《卷一·十二经水第七》中论及经水应经脉, 由于远近深浅, 气血多少各不相同而如何针刺时指出:“足少阴少血多气, 刺深二分, 留三呼。足厥阴多血少气, 刺深一分, 留二呼。手之阴阳, 其受气之道近, 其气之来也疾, 其刺深皆无过二分, 其留皆无过一呼”。在论及卫气循行时引《内经》文意云:“卫气之行, 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 昼日行於阳二十五周, 夜行於阴亦二十五周, 周於五脏。是故平旦阴气尽, 阳气出於目, 目张则气行於头, 循於项, 下足太阳, 循背下至小指端。其散者, 别於目锐眦, 下手太阳, 下至手小指外侧。其散者, 别於目锐眦, 下足少阳, 注小指次指之间……”在论述卫病时卫气不循其道:“外伤於风, 内开腠理, 毛蒸理泄, 卫气走之, 固不得循其道。此气剽悍滑疾, 见开而出, 故不得从其道, 名日漏泄”。在治疗时要“逢时而刺之”, 即“病在於阳分, 必先候其气之加在於阳分而刺之;病在於阴分, 必先候其气之加在於阴分而刺之”。《卷一·奇邪血络第十四》论述血络病治疗时应“刺而泻之万全”。在《卷一·阴阳二十五人形性血气不同第十六》中认为“少阳之人, 多阳而少阴, 经小而络大, 血在中而气在外, 实阴而虚阳, 独泻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 中气重不足, 病不起矣”。

关于络脉与皮部循行分布, 本书亦全部摘录于《内经》, 故在此不赘述。而论及经脉与络脉之异, 本书则指出:“经脉者, 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 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 皆络脉也。诸络脉, 皆不能经大节之间, 必行绝道而出入, 复合於皮中, 其会皆见於外”。在述及皮部络脉证治时总结《内经》文意云:“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有寒, 则手鱼际之络多青;胃中有热, 则鱼际之络赤……其青而小短者, 少气也;邪客於皮, 则腠理开, 开则邪入客於络脉, 络脉满则注於经脉, 经脉满则入舍於脉脏”, 而“诸刺络脉者, 必刺其结上, 甚血者, 虽无血结, 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在《卷六·八正八虚八风大论第一》里论虚邪贼风伤人途径时曰:“诸所谓风者, 发屋拨树, 扬沙石, 起毫毛, 发腠理者也;风从西方来, 名曰刚风。其伤人也, 内舍於肺, 外在於皮肤, 其气主为燥”。在论述八风致病路径时, 不仅强调与四时有关, 也与日月盛衰关系密切:“因有寒暑, 寒则皮肤急, 腠理闭, 暑则皮肤缓, 腠理开……因其闭也, 其入浅以留, 其病人也徐以迟。……夫人与天地相参, 与日月相应, 故月满则海水西盛, 人血气积, 肌肉充, 皮肤致, 毛发坚, 腠理郄, 烟垢著。当是之时, 虽遇贼风, 其入浅, 亦不深”。而关于皮部五色与风邪致病, 《卷六·四时贼风邪气大论第五》云:“黄色薄皮弱肉者, 不胜春之虚风;白色薄皮弱肉者, 不胜夏之虚风;青色薄皮弱肉者, 不胜秋之虚风;赤色薄皮弱肉者, 不胜冬之虚风”。关于如何判断皮肉血气筋骨疾病, 则曰:“色起两眉间薄泽者, 病在皮;营气濡然者, 病在血气;目色青, 黄, 赤, 白, 黑者, 病在筋”。

《卷二·经筋第六》中筋经相关论述均出自《灵枢·筋经第十三》。

3 阐明浅刺针具的选择及针刺方法

在浅刺针具选择方面, 《甲乙经》论述与《内经》相同。论及六变之病中“大、缓、滑”的针刺方法时, 引用《灵枢》原文:“刺缓者, 浅内而疾发针, 以去其热;刺大者, 微泻其气, 无出其血;刺滑者, 疾发针而浅内之, 以泻其阳气, 去其热”。《卷四·三部九候》论述了浅刺相关观点:“络病者, 治其络……其病者在奇邪, 奇邪之脉则缪刺之。留瘦不移, 节而刺之。上实下虚, 切而顺之, 索其结络脉, 刺出其血, 以通其气” (此处引自《素问·三部九候论》) 。在《卷五·针灸禁忌》引用《内经》原文, 总结阐述浅刺方法:“四时之气, 各有所在, 灸刺之道, 气穴为宝。故春刺络脉诸荥……间者浅取之;”《九卷》云:“春刺荥者正同, 於义为是……又曰:春取络脉治皮肤……又曰: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 二者义亦略同……又曰:夏取诸俞孙络, 肌肉皮肤之上……又曰:夏取盛经孙络, 取分间, 绝皮肤。又曰:夏取分腠, 治肌肉。义亦略同”。此篇还集中阐述浅刺之“刺要”:“病有在毫毛腠理者, 有在皮肤者……刺毫毛腠理无伤皮, 皮伤则内动肺, 肺动则秋病温疟, 热厥, 淅然寒栗。刺皮无伤肉, 肉伤则内动脾, 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 病腹胀烦满, 不嗜食”, 并提出不宜深刺的4个穴位, 即“云门、上关、缺盆、人迎”。在《卷五·针道终始第五》论述脉之虚实则云:“一方虚, 浅刺之, 以养其脉, 疾按其痏, 无使邪气得入……脉虚者, 浅刺之, 使精气无得出, 以养其脉, 独出其邪气”;论及人体部位不同所用刺法时又云:“病在上者, 阳也;痒者, 阳也, 浅刺之”;同时强调, 刺法的选择要“察其形气”, “躁疾者必为缪刺之, 令志在针, 浅而留之, 微而浮之, 以移其神, 气至乃休”;而论及浅刺与四时、人体关系时则强调:“春气在毫毛, 夏气在皮肤, 刺此病者, 各以其时为齐”, “瘦人者, 皮薄色少, 肉廉廉然, 薄唇轻言, 其血清, 其气滑, 易脱於气, 易损於血。刺此者, 浅而疾之。……刺壮士真骨者……劲则气滑血清, 刺此者, 浅而疾之也。……婴儿者, 其肉脆, 血少气弱, 刺此者, 以毫针, 浅刺而疾发针, 日再可也 (卷五·针道自然逆顺第六) ”。

关于具体刺法, 《甲乙经》对《内经》进行总结, 形成《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五邪》和《缪刺》2篇, 集中论述了26种针刺刺法, 其中10种属于浅刺刺法, 内容均来自《内经》。

4 对浅刺治疗经验进行总结

《甲乙经》的临床治疗部分内容相当丰富, 几乎占据全书1/2篇幅, 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科等疾病。本书以病为纲, 汇集一些浅刺腧穴主治及针灸治疗处方, 如《卷七·六经受病发病寒热病第一中》:“热病七日, 八日, 脉口动, 喘而眩者, 急刺之, 汗且自出, 浅刺手大指间”。《卷七·太阳中风感於寒湿发痉第四》:“风痉身反折, 先取足太阳及腘中血络出血。痉, 取之阴跷及三毛上, 及血络出血”。《卷七·阴阳相移发三疟第五》:“疟脉小实急, 灸胫少阴, 刺指井;足太阳疟, 令人腰痛头重, 寒从背起, 先寒後热, 渴, 渴止汗乃出, 难已, 间日作, 刺腘中出血;诸疟如脉不见者, 刺十指间出血, 血去必已;胃疟, 令人且病寒, 善饥而不能食, 食而支满腹大, 刺足阳明, 太阴横脉出血”。《卷八·水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第四》:“问曰:肤胀鼓胀可刺耶?对曰:先刺其腹之血络, 后调其经, 亦刺去其血脉;水肿留饮, 胸胁支满, 刺陷谷出血, 立已。”《卷九·寒气客於五脏六腑发卒心痛胸痹心疝三虫第二》:“心痛卒咳逆, 曲泽主之, 出血则已;心疝暴痛, 取足太阴, 厥阴, 尽刺之血络。”《卷十一·邪气聚於脘发内痈第八》:“微按其痈, 视气所行, 先浅刺其傍, 稍四益深, 还而刺之, 无过三行, 察其浮沉以为浅深。”《卷十二·寒气客於厌发喑不能言第二》:“暴喑气哽, 刺扶突与舌本出血。”

总的来看, 《针灸甲乙经》作为一部承先启后的针灸专著, 对皮部、络脉、筋经、卫气相关理论及浅刺腧穴进行了归纳总结, 使浅刺相关理论第一次由散在性论述转变为集中化、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浅刺治疗疾病的相关论述, 充分反映了晋以前浅刺治疗各科疾病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 对后世浅刺的临床应用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摘要:整理《针灸甲乙经》中浅刺相关论述, 初步梳理出书中浅刺针法的概况。《针灸甲乙经》作为一部承先启后的针灸专著, 对皮部、络脉、筋经、卫气相关理论及浅刺腧穴进行归纳总结, 使浅刺相关理论第一次由散在性论述转变为集中化、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对后世浅刺的临床应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浅刺针法,古籍研究,针灸甲乙经

参考文献

[1]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2]张仲景.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温针灸刺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有不同程度的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组织功能障碍等症状, 部分患者患侧出现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情况。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 观察组男38例, 女11例, 年龄39~64岁, 平均年龄 (47.9±3.5) 岁, 病程0.5~5年, 平均病程 (2.2±0.6) 年;对照组男37例, 女12例, 年龄40~65岁, 平均年龄 (48.5±3.7) 岁, 病程0.5~5年, 平均病程 (2.1±0.8) 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肩周炎诊断标准, 自愿参与本调查研究并积极配合者。

排除标准:合并有恶性肿瘤、骨关节病变及严重心、肝、肾脏功能障碍患者。

1.3 方法

1.3.1 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向透刺针灸推拿治疗。取患侧肩前穴、肩髃穴、肩贞穴等为主穴, 取局部阿是穴为配穴, 选择30号毫针, 以夹持法直刺进针肩髃 (视患者胖瘦程度, 刺入深度为45~55mm) , 快速透刺进入关节缝, 轻轻捻转30s, 退针, 在肩前、肩贞穴行相同处理, 透刺数次后, 将针尖退至皮下, 并将患肢放下, 再次向下刺入35mm, 留针。加刺阿是穴, 得气, 留针30min, 以捻转平补平泻法行针, 10min为1次。针灸结束后, 行推拿治疗, 医生一手握患侧手腕, 另一手轻压肩部, 在患肢外展牵拉状态下, 以肩关节为中心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环转运动, 每次5min。患者患侧手掌经前胸搭在健侧肩部, 确定患侧肩最痛点, 给予持续揉按2~3min。指导患者患侧手掌向后背部举, 并向健侧肩胛骨靠拢, 寻找肩前后部最痛点揉按。每日1次, 以5天为1个疗程, 治疗3个疗程, 疗程结束间隔2天。

1.3.2 对照组取穴、毫针选择均同观察组, 针灸采用常规进针方法, 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 留针30min。推拿方法同上。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1个月后, 采用Mallel评分观察比较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 (包括肩外展、肩中立位外旋、手到颈、手到脊柱、手到嘴, 每项得分为0~3分) 评分。

1.5 疗效评价标准[2]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内容制定。显效:患者肩部疼痛完全消失, 可自行活动肩关节, 伸展完全不受限;有效:患者肩部疼痛基本消失, 肩关节活动功能显著改善, 伸展有轻度限制 (患肩上举程度>145°, 摸背可至第二椎节) ;无效: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程度、伸展程度等症状无改善, 甚至出现恶化。

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出来, 其中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卡方实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珚±s) 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显效39例, 有效8例, 无效2例, 治疗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患者显效32例, 有效9例, 无效8例, 治疗有效率为83.7%。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n)

2.2 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结束时, 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为 (12.51±1.82) 分, 高于对照组的 (11.87±1.21) 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结束后1个月, 观察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为 (12.17±1.63) 分, 高于对照组的 (10.45±1.08) 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肩周炎发病率约为8%左右, 且40~60岁中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3]。肩周炎虽有自愈倾向, 但其自然病程较长, 一般病程为半年至3年不等, 部分患者甚至更长, 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工作。中医认为, 肩周炎病机为气血不和, 外感风寒湿邪, 经络痹阻, 属于“肩痹”范畴, 治疗应以疏经活血、祛寒止痛为主[4]。

本研究中, 观察比较传统针灸推拿疗法、多向透刺针灸推拿综合疗法临床疗效, 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与传统针灸相比较, 多向透刺针灸具有进针较深、刺激量较大等特点, 针感较强烈, 患肢受到刺激力度相对较大, 更有利于肌力的改善和患肢功能的恢复, 通经接气也有利于针感循经传导, 发挥沟通经脉间经气的效果;结合推拿治疗, 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炎症、解除粘连、促进渗透物等快速吸收, 效果显著。同时, 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下降程度低, 提示复发率更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欣.透刺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 2014, 30 (9) :18-182.

[2]徐星凯, 许茜, 许金水, 等.针灸治疗肩周炎随机对照试验的刺灸法运用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 2013, 29 (11) :60-62.

[3]马界, 胡运光, 张达惠, 等.多向透刺针灸推拿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 2009, 27 (3) :111-112.

温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临床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 男43例, 女37例, 年龄22~70岁, 平均年龄 (51.03±1.67) 岁, 病程12天至28年, 平均病程 (10.65±1.52) 年,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耳镜检查、纯音测听、纯音匹配、声导抗测试等显示内耳结构正常、耳鼓膜内未出现器质性病变, 患者主诉耳内鸣响, 伴或不伴听力下降, 伴随耳堵塞感。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 各为40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可进行比较。

1.2 纳入标准

依照1993年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耳鸣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标准;耳鸣为主症;反复发作时间大于1个月;或者持续时间大于5个月;自愿参与研究者。

1.3 排除标准

(1) 肌源性、血管源性等客观性耳鸣; (2) 外耳、内耳、中耳等病变导致的传导性耳鸣; (3) 内分泌科、血液科、精神科或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损伤导致的非耳源性耳鸣; (4) 听神经病、听神经瘤等听觉系统病变。

1.4 方法

观察组取听宫、百会、翳风、听会、合谷、风池。取仰卧位或健侧向下侧卧位, 对针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后, 采用华佗牌30号40mm针灸针垂直进针20~30mm, 以针下沉紧得气为宜;在听宫穴, 毫针尾部插2cm长的艾条, 点燃, 将硬纸片套到针身部, 避免艾条烫伤患者, 艾草燃尽后将针拔出。每次留针30min, 每天1次, 连续治疗6次为1个疗程, 2个疗程后与下个疗程间隔6天。2个疗程结束后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 病程较长、病情严重者可适当延长针刺至4个疗程。参考组患者仅接受针刺而无艾条温灸。

1.5 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耳鸣严重程度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2]。痊愈:耳鸣及其伴随症状完全消失, 对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随访期未复发;显效:耳鸣及其伴随症状明显消失;有效:耳鸣及其伴随症状有所改善但不明显;无效:疗程结束后耳鸣现象无改善。

听力级别划分标准:正常听力:0~25分贝;轻度听力残疾:26~40分贝;中度听力残疾:41~55分贝;中重度听力残疾:56~70分贝;重度听力残疾:71~90分贝;极重度听力残疾:高于90分贝。

1.6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s) ,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 明显大于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2.5%, 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见表1。

(2)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听力残疾评分为 (23.96±4.15) 分, 参考组患者治疗后听力残疾评分为 (41.23±4.88) 分, 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残疾等级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 (P<0.05) 。具体见表2。

[n (%) ]

[n (%) ]

3 讨论

祖国医学将耳鸣归为“蝉鸣”、“聊啾”、“苦鸣”等范畴, 《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认为耳鸣的病机为“风邪乘虚, 随脉入耳, 与气相击”。耳鸣属于体虚兼杂, 体虚之质兼杂感邪之体、脏腑功能失调, 从而导致耳鸣反复出现, 治疗难度较大[3]。近年来随着中医对神经性耳鸣研究的深入, 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方法不断增加, 体针治疗、灸法治疗、电针治疗、穴位注射、耳穴治疗、头针治疗、按摩治疗、针药并用等治疗方法广泛使用[4], 本次研究中采用温针灸治疗方法, 将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理脏腑等作为治疗原则。温针灸具有艾灸及针刺双重效果, 能够通过温热效应、针刺镇痛、艾灸、光辐射效应等多种因素对患处穴位进行作用, 从而有效疏通气血通经脉。微循环障碍是导致耳鸣的重要原因, 在治疗时, 将太阳经与手、足少阳经之交会穴听宫穴作为主穴进行针灸治疗, 使得全身神经末梢及感受器均被刺激, 向高级中枢发出冲击, 从而刺激局部与全身各类反应[5], 并对经络体系产生一定的影响针感可向远处传导, 从而形成良好治疗效果。近取听会穴, 使得耳部经气得以疏通, 耳部气血运行得到良好调节, 与手足少阳之会翳风配合, 能够有效通调三焦、驱风散邪, 清透耳窍。而现代医学研究显示, 通过对耳周腧穴进行温针灸能够促进耳蜗供氧及代谢过程, 从而促进受损神经元的修复, 促进内耳微环境及微循环的改善。对风池穴进行针灸, 能够在疏通少阳经气的同时, 促进脑部血液供应的改善, 切中病机, 治疗效果显著。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在穿刺同时采用艾条进行温针灸治疗, 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 (P<0.05) , 患者听力残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 患者残疾等级分级明显优于参考组 (P<0.05) , 由此可知, 在对神经性耳鸣患者进行治疗时, 采用温针灸治疗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听力状况,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程燕, 赵荣祥.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32 (1) :135-136.

[2]刘蓬, 李明.对耳鸣疗效评价的思考[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8, 43 (3) :710-713.

[3]李伟.针灸结合药物治疗神经性耳鸣26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2, 27 (2) :36-37.

[4]张科源, 张树林.自拟通宁散治疗神经性耳鸣60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 18 (8) :917-918.

温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篇5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2013 年1 月—2014 年10 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及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科及妇科门诊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共60 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温针灸配合普通针刺组) 30 例; 年龄最小21 岁,最大者33 岁; 病程最短2 个月,最长16 个月。对照组( 普通针刺) 30 例; 年龄最小24 岁,最大者35 岁; 病程最短1 个月,最长14 个月。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1. 2 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2]制订诊断标准如下:1) 多有急性盆腔炎病史; 2 ) 症状: 低热,疲乏、白带增多、下腹或腰骶部疼痛、不孕; 3) 体征: 子宫后屈后倾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子宫肌炎时,可有压痛; 输卵管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增粗的输卵管伴有压痛; 输卵管卵巢囊肿或积水,盆腔一侧或两侧可触及囊性肿物伴压痛; 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韧带增粗伴触痛。体征至少需具备下列2 项: 子宫活动受限或粘连伴压痛; 附件区( 增粗或增厚或包块) 压痛; 4) 子宫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即可诊断。

1. 3 纳入病例标准1) 符合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 ( 2 )年龄范围在21 ~ 35 岁; ( 3) 局部皮肤无感染; ( 4) 签署知情同意书。

1. 4 排除病例标准1 ) 不符合慢性盆腔炎中西医诊断标准; 2) 年龄在21 岁以下,35 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3) 严重的原发性疾病或恶性肿瘤及精神病患者等; 4 ) 近期曾采用其他药物治疗,不配合和不能坚持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 取穴子宫穴、卵巢穴、中极、带脉、三阴交。患者取仰卧位,皮肤常规消毒,采用弹针速刺进针: 左手持针柄部位但需留出针尾处,将针置于腧穴之上,保持针体垂直于皮肤表面,再用右手食指对准针尾处,快速弹击,其弹击的角度需垂直向下,保证针灸针迅速刺入穴位中后,缓慢行针,以得气为度; 得气后,于针柄之上置直径为1 cm左右的艾绒团,在艾灸与皮肤之间垫小块隔板,防止温热感过强或者艾绒团脱离后掉至皮肤上而出现烫伤现象,然后点燃施灸,每日每穴3 壮。均每天治疗1 次,7 天为1 个疗程,共治疗3 个疗程。治疗期间不用其他治疗方法,不服用与本病证相关的药物。对照组: 取穴同治疗组,不加温针灸。

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临床表现主症( 下腹疼痛、腰骶胀痛、带下异常) 、次症( 神疲乏力、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加重、胸胁或乳房胀痛、大便干燥或溏泻) 分别进行评分[3],根据评分计算疗效指数( 尼莫地平方法) ,疗效指数= [( 治疗前积分- 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 100% 。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 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疗效用百分比统计,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3 结果

3. 1 疗效标准痊愈: 治疗后下腹部、腰骶部疼痛等症状消失,妇科查体正常,疗效指数≥95% ; 显效: 治疗后下腹部、腰骶部疼痛等症状明显减轻,妇科查体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 ,< 95% ; 有效: 治疗后下腹部、腰骶部疼痛等症减轻,妇科查体有改善,疗效指数≥30% ,< 70% ; 无效: 治疗后下腹部、腰骶部疼痛等症无减轻,妇科查体无改善或加重,疗效指数< 30% 。

3. 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结果见表2。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 讨论慢性盆腔炎属中医学“腹痛”“带下”等范畴,本病多为经行产后,胞门未闭,六淫之邪内侵,与胞宫气血相搏结,蕴积于少腹,壅遏不行,冲任阻滞,胞脉失畅,不通则痛;或因素体冲任虚衰、胞脉失养,不荣则痛,而形成本病。

子宫、卵巢两穴均为经外奇穴,对应于其下胞宫,使经气直达病所; 且该穴为卵巢子宫附件的投影位置,亦是子宫卵巢动脉的腹部投影部位,针刺两穴既调理脏腑,又疏通经脉[4]。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为治疗妇科疾病之要穴; 次髎穴属足太阳经穴,位于骶部,针刺可通胞脉、和气血,为止痛之效穴; 带脉穴是带脉经气所过之处,可协调冲任,有调下焦、畅气血、止带下的功效; 中极穴属任脉经穴,通过胞宫,有调理冲任、理气活血的作用。诸穴合用,针对慢性盆腔炎之气血瘀滞、冲任失养之病机,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本文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采用针刺以上诸穴治疗,总有效率为70. 0% 。

温针灸疗法,即为艾灸与针刺的结合,其产生的温热刺激通过针体下传于特定穴位,更易激发所取穴位的经气,开通人体经络,发挥其活血通络、温经散寒的作用; 而艾叶有散寒调经的作用,燃烧后药物渗透力极强,透过皮肤表层,作用于穴位以及局部病灶深处,改善经络瘀阻状态,加快局部微循环,且艾叶可增强全身之正气,抵御外邪之侵袭,辅助驱除内邪之功效[4]。有研究表明,温针灸不仅具有镇痛作用、神经的双向调节作用、改善组织和器官的血运及营养供应、促进组织自我恢复以及组织的自我康复能力,而且对神经内分泌以及生殖系统的调节也有影响[5]。

本文观察结果表明温针灸治疗CPID,总体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组,临床症状改善较之对照组显著,统计学处理均具有显著意义( P < 0. 05) ; 由此证明温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不仅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褚雪芳.妇科疾病普查检出率与预防为先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10):1209-1210.

[2]乐杰.妇产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95-303.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4-250.

[4]薄智云.神阔布气说与腹针的关系[J].北京中医杂志,1993,39(4):13-14.

温针灸治疗肩周炎56例疗效观察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4例均系门诊病例, 男56例, 女28例;年龄最小36岁, 最大74岁;病程最短4d, 最长3年;发病部位:左肩39例, 右肩45例。在治疗过程中将8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28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类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 肩周疼痛, 以夜间为甚, 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2) 肩部肌肉萎缩, 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 外展功能受限, 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

(3) X线检查多为阴性, 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以肩髃、肩贞、肩髎、臂臑为主穴;

曲池、天宗、手三里、外关、条口穴 (距足三里5寸, 胫骨前缘外侧一指宽处) 为配穴, 并结合循经取穴和同名经取穴的原则。如肩峰处有压痛点或后伸肩痛, 活动困难时, 以太阴经为主, 取手、足太阴经穴, 先刺阴陵泉, 再刺尺泽、太渊、肩髃、曲池、合谷、天宗等穴。有压痛点或内收困难时, 以阳经为主, 取手、足太阳经穴, 先刺阳陵泉、再刺肩髃、外关。凡刺下肢穴位时, 患肩应同时作上举、外展和内收等动作。治疗针选用28号2.5~3寸毫针直刺1~1.5寸得气后, 取1~2个主穴, 将1段长约2.5cm左右的清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 烧完后去掉灰烬, 再加上1段同样长的清艾条施灸, 等到艾条烧完后再除去灰烬, 使针下有温热感, 再将针取出。肩周炎早期, 以疼痛症状为主的病人, 针灸治疗可每日进行1次;后期以肩关节功能运动障碍为主的患者, 治疗隔日1次, 12次为1个疗程, 2个疗程之间休息4d。

1.3.2 对照组采用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

取穴同治疗组, 进针经提、插、捻、转手法取得针感后, 行TDP照射治疗, 热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留针30min。1d1次, l0次为1疗程。休息2d后行下一疗程。

2 疗效标准及结果

2.1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肩关节疼痛消失, 前屈上举大于150°, 外展大于90°, 内旋后伸手达对侧肩胛下角。显效:肩部疼痛明显减轻或已基本不痛, 前屈上举120°, 外展80°, 内旋后伸达第10胸椎。好转:肩部疼痛减轻, 前屈上举90°, 外展70°, 内旋后伸达第2腰椎。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2.2 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 (每疗程10d) 观察疗效:治疗组治愈43例, 显效8例, 有效5例, 愈显率90.2%, 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18例, 显效4例, 有效5例, 愈显率82.2%, 总有效率为100%。

3 讨论

3.1《神灸经论》曰:

“取艾之辛香作炷, 能通十二经, 入三阴, 理气血, 逐寒湿, 以治百病, 效如反掌。”说明艾灸具有温经散寒, 振奋阳气, 益气固脱, 祛湿通络的作用。温针灸除有针刺作用外, 还可通过艾灸的温热作用使凝滞、闭阻的筋脉得以温通舒畅。如《素问·调经论》曰:“血气者, 喜温而恶寒, 寒则泣而不能流, 温则消而去之”。可见, 对这种以“阴寒内聚, 筋脉凝滞收引, 气血闭阻不通”为主要病机的肩痛采用温针疗法是比较适宜的。

3.2 肩关节周围炎多为气血虚衰、局部感受寒邪或慢性劳损, 致经络闭阻, 气血运行不畅, 肩部筋脉不通所致。

故有“肩痹”、“肩凝”、“五十肩”等名称。本病多导致周围组织痉挛和粘连, 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 故本病早期以肩痛为主, 后期以功能障碍为主, 治疗时根据不同阶段, 解决痛的问题和松解其粘连, 使经络气血通畅, “通则不痛”。

参考文献

[1]黄家驷.外科学 (下册) [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2205~2206.

[2]邱晓虎, 蒋妙仙.艾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咀嚼肌群功能紊乱65例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 2001 (11) :657.

温针灸刺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本院门诊病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6例。治疗组组:年龄15~28岁, 平均 (20.06±5.28) 岁;病程0.5~9年, 平均 (3.39±0.69) 年;病情程度:轻度13例, 中度20例, 重度3例。对照组:年龄14~30岁, 平均 (19.18±4.05) 岁;病程1~8年, 平均 (3.48±0.35) 年;轻度15例, 中度17例, 重度34例。两组资料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1.2 临床诊断标准

主要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关于痛经及《妇产科学》[3]的诊断标准拟定原发性痛经。主要表现为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 或伴随经血量少色暗有块, 形寒肢冷, 或痛引腰骶, 甚至晕厥休克者, 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经妇科和B超检查, 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

1.3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符合中西医寒凝血瘀和气滞血瘀的诊断标准;年龄在14~30岁, 前2周内未服用止痛药、镇静药及激素类药物。

排除标准:肿瘤患者、精神病患者、严重造血系统患者及合并肝肾重度疾病患者不在入选范围之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取穴为三阴交、关元、天枢。气滞血瘀为主者, 地机、气海、太冲、血海、中极等穴;寒邪凝滞为主者, 加取次ā、脾俞、肾俞、中脘、足三里穴。操作要领:用针前进行常规消毒处理, 捻转进针, 速度要快;艾条长度以2cm左右为宜, 每次三根;以经前1周开始施治, 1次/日, 每日1次;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给予痛经宝颗粒, 每次10mg, 每日2次, 治疗时间同治疗组。

1.4.2 观察内容、评分参考及程度分级[2]

月经期或其前后出现小腹部疼痛者为5分;下列情况者, 每项加1分:腹痛难以忍受、坐立不安、冷汗不断、四肢厥冷、需静卧休息、影响学习或工作、普通止痛药物不能缓解;每项0.5分的情况包括:腹痛明显、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腹泻、腰部酸痛、应用普通止痛药可暂时缓解疼痛的, 另外疼痛在1d以内的, 每天加0.5分;发生休克的加2分。

程度分级:轻度 (5~7分) , 中度 (8~12分) , 重度 (13~15分) 。

1.4.3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2]

痊愈:治疗后腹痛及其他症状均消失, 治疗后3个月经周期无复发 (积分0分) ;显效:治疗后腹痛症状明显减轻, 其他症状好转明显, 不需服药或经其他方法治疗可坚持工作学习 (积分为治疗前1/2以下) ;有效:治疗后腹痛症状有所减轻, 其他症状有所好转, 可以坚持工作学习 (积分为治疗前1/2~3/4) ;无效:腹痛症状无缓解、减轻, 其他症状改善不明显。

1.4.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数据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χ2检验、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评估

从表1可以看出,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相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2.2 治疗前后症侯积分及差值比较

从表2可得知,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2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2.3 停止治疗3个月后复发情况的比较

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目前, 西医对痛经的认识主要为子宫内膜及经血中PG含量尤其是PGF2α/PGE2比值明显升高, 故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度收缩, 甚至痉挛而出现痛经;加压素、催产素、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比例失调也是导致痛经的重要原因之一[3];细胞内Ca2+超载引起细胞内的能量耗竭、细胞膜受损, 导致子宫平滑肌细胞痉挛也可导致痛经;另外, 痛经的发生与神经和神经递质也有一定的关系。西医对于痛经的治疗尚无明显突破, 一般采用服用抑制子宫收缩药物如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或钙拮抗剂等作为常规治疗。

中医在原发性痛经上疗效显著, 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理论认为, 女性经期前后, 其血海由盈满而致溢泄, 气血多由虚实而致骤虚, 子宫、冲任气血也较平日变化显著, 故此时期易受致病因素而造成身体健康影响。气滞血瘀, 或寒凝血瘀, 瘀阻冲任子宫, “不通则痛”, 致经行腹痛。根据血液“得寒则凝, 得热则行”的理论依据, 并依据祖国医学“痛则不通”的辨证机制, 确立“行气活血, 祛瘀止痛”, “散寒利湿, 温通血脉”的原则。

关元、三阴交为温针灸疗法主要用穴, 其二者合用效果良好, 具有通调冲任、健脾疏肝、养血活血、补肾益精之功效[4]。归来穴是足阳明胃经下腹部的经穴, 此穴与生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 是月经不调、经闭等妇科疾病常用穴。灸具有温经通络、聚生阳气、散寒驱邪之效果, 以此调和营卫, 振奋脏腑, 达到行气活血之目的, 从而促进气血畅通, “通则不痛”。《本草从新》中曾述:艾叶味苦辛, 属纯阳之药, 可生温驱寒、通经理气、暖宫止血、祛除百病。用温针灸治疗痛经, 直达深部, 可助阳祛寒, 温通血脉, 通过经络传导, 起到温经通阳的作用。

本研究说明温针灸和痛经宝颗粒治疗原发性痛经均有疗效, 切温针灸疗效优于痛经宝颗粒;切温针灸的长远疗效优于痛经宝颗粒。由于条件的限制, 本研究仅能做小样本、短时间的临床疗效观察评估, 且未能进行双盲对照实验;望今后能扩大样本数, 进行双盲对照临床观察, 并延长回访时间, 以增强其的可信度和有效性;疗效的症候评估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可能会影响观察指标的严谨性, 望今后设计更多的客观观察指标, 如血液流变学、疼痛指数等, 以完善研究, 增强其说服力。

参考文献

[1]Antao V, Black A, Burnett M, et al.Primary Dysmenorrhea ConsensusGuideline[J].Sogc Clinical Practice Guidline, 2005, 169 (2) :1117-1130.

[2]中华人民卫生部药政管理局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3:263-265.

[3]丰有吉, 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249-250.

上一篇:小学教育数学下一篇:法治宣传教育